•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1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No. 1266-A 禪林寶訓筆說序 禪林寶訓筆說

No. 1266-B 左都御史張照得天居士 心賦(并序) No. 1266-C 上諭

卷目次

1

2

3

贊助資訊

(3)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1.Q1」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4)

No. 1266-A 禪林寶訓筆說序

寶訓一書。葢古人撫育情深。肝膈語也。作之記之。誠不啻嚼食餧嬰。苦心極矣。且 三百篇。皆英瑋絕世之才。凌跨百代。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澹泊。天機暢發。語 句尋常。而究之。後人行之猶登渺莾。難於措足。鮮克有珍之惜之。而心醉神酣者 也。予自參學以來。讀之已四十春秋。如飲醍醐。如餐玅藥。立身接物之際。間甞竊 取一二言。奉為典型。雖不能媲美乎前贒。亦或者不見。哂於今世。邇來謝事寒巖。

萬機鋟削。日唯作壁觀僧。擔朽木任。而於是書。置焉弗問。無何為禪者請說。予曰 吾老矣。筋倦骨衰。豈堪復如子願耶。而請之益堅。却之弗獲。只得強起。命楮頴二 子。代為說之。日漬月浸。遂以成帙。命之曰筆說。以是知予縱能說。亦有其地。亦 有其時。說有間也。唯筆說。不拘時。不擇地。續微學於將墜。發玅理於淺近。風柯 月渚。語遍溪山。要即古人之言。以達古人之意而已。敢曰寄茲說於將來。啟蒙迷於 未悟也耶。惟祈學者肯綮深思。細心窮翫。融古人之言。為己言。通古人之志。為己 志。斯則匪惟弗辜前輩。嚼食餧嬰之婆心。而亦不負今日。白首青燈之朽志也已。

康熙歲在丙戌仲夏月退隱叟智祥頻吉聽雲道人書於雲峰牧麟堂中 No. 1266

禪林寶訓序。

禪林寶訓四字。作兩對法喻喻法釋。禪字是法。林即喻也。寶字是喻。訓即法也。梵 語禪那。此云靜慮。以寂靜為義。又云思惟修。所謂禪定者。定對亂言。稍亂則非禪 矣。林者。多木為林。譬諸禪師。嘉言善行。說非一人。故喻如林也。比此諸老。皆 深修禪定之人。所集之言甚多。故曰禪林。寶者。有貴重義。世人以財帛為寶。君子 以文言為寶。至人以道德為寶。故先舉喻。使人知先德之文言。字字可珍可惜也。訓 者。誨也。教誡也。謂諸禪師之法言。皆訓誨教誡之辭。此四字乃一書之題名。得其 名。可以知三百篇之義。序者。頭緒也。凡書有序。如衣之有領。網之有綱也。又曰 序。謂述此一書之原由也。

寶訓者。昔玅喜竹菴誅茅江西雲門時共集。

此述陳集寶訓之來源也。者字有虗實兩用。此是虗用。語助之辭。凡文有者字。所以 分別隔異也。昔者。往也。前代也。玅喜即徑山宗杲大慧禪師。寧國奚氏子。嗣佛果 克勤禪師。竹葊即溫州龍翔士珪禪師。成都史氏子。嗣佛眼清遠禪師。二師皆南嶽下 十五世。誅茅。斬艸也。言二師于江西古雲門舊址結葊隱居時。共集此書。

(5)

予淳熙間遊雲居。得之老僧祖葊。惜其季深蠧損。首尾不完。

此方出陳續集之由。予者。我也。淳熙。宋孝宗年號。遊。涉歷也。謂我于淳熙間。

遊方至江西雲居山。得此寶訓於一老僧名祖葊者。即岳山祖葊主。得法于青原惟信。

南岳下十四世。師住衡岳三十載。人無知者。有偈曰。小鍋煑菜上蒸飰。菜熟飰香人 正饑。一飽饑瘡了無事。明朝依樣畵貓兒。由是衲子競相參慕。無盡張公。力挽出世 不從。復隱雲居十餘載而終。惜者。意有所憐。其字。指物之辭。蠧乃蟲名。能食 紙。其狀似魚。昔周成王。外國貢表。封于箱三載。一日帝命取閱。見蠧篆成福壽 字。上大喜。後哲頌云。蠧魚元不宿清波。赴紙橫穿寢食阿。無意成文經御覧。古今 書篋惜偏多。謂雖得是書。但恨其歷歲深久。為蠧魚所食。篇章不完。或有前而無 後。缺失者多。是可惜也。

後來或見於語錄傳記中。積之十年。僅五十篇餘。仍取黃龍。下至佛照簡堂諸老遺 語。節葺類三百篇。其所得有先後。而不以古今為詮次。

此序集續次第之所以。後來。是得此書之後。或者。不定之辭。密顯真機曰語。總集 眾事曰錄。博載古今曰傳。廣誌賢哲曰記。積者。漸漸收積。僅。謂方纔也。謂自得 此書以來。將首尾不全者。遍討羣集。及至十年之中。方纔得五十餘篇而已。仍者。

復也舊也。黃龍寺名。在隆興府。今名南昌。惠南禪師。信州張氏子。嗣石霜楚圓禪 師。南岳下十一世。下至者。謂從十一世至十六世。佛炤即明州育王寺德光拙菴禪 師。臨江彭氏子。嗣大慧禪師。簡堂即國清寺行機禪師。台州楊氏子。嗣護國景元禪 師。二師皆南嶽下十六世。諸老者。統攝不盡之辭。遺語者。人雖往矣。而遺留語句 在也。節者。檢制也。葺者。漸次修補也。然黃龍簡堂輩。曾為大慧竹菴二師已皆收 集。因首尾不完。只得仍舊將諸師遺語節制而補葺之。竝前五十類之得三百篇。然其 所得。非一時一處。原有先後。隨得隨錄。故不以往古為先。來今為後。作詮顯次第 耳。

大槩使學者。削勢利人我。趨道德仁義而已。

此正出集寶訓之本意。槩者。率也。削者。刪除也。勢。威勢。利。財利。人我者。

彼此對待之稱。謂集此書之本意。原為要使學者。將威勢財乃人我之心。盡情刪除。

不可留也。道者。乃一切聖凡共由之達道也。日用事物當然謂之道。德者。得也。行 道有得于心謂之德。僧修戒定慧。儒行孝弟忠信。皆謂之德。仁者。心之德。愛之理 也。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趨者。向也。取也。謂前之非理者當除。此之當理者 宜取。要使學者趨向道德仁義而已。而已者。結盡無餘之意。

其文理優游平易。無高誕荒邈詭異之迹。實可以助入道之遠猷也。且將刊木以廣流 傳。必有同志之士一見而心許者。予雖老死丘壑。而志願足矣。

(6)

此伸明寶訓之文。文。謂文辭。理。即義理。優游。自如之貌。平者。平常。易者。

簡易。高者。其言孤危難近。誕者。其語誑妄不實。荒者。荒蕪無稽之談。邈者。渺 邈無措之句。詭者。譎詐之諭。異者。怪異之辭。謂此等言辭。本文中不但無其實。

求其迹亦不可得。如此真實無妄之訓誨。誠可以助入道之遠猷也。猷者。法也。遠猷 者。深遠法則也。此序言其効。下明流通之意。且者。權且也。且將者。暫欲之辭。

刊木。即鐫板。以便廣遠流通。必有者。謂此書既行。諒必有與我同此志者。此人一 見。定當心許我也。許者。允從之義。書既行。予雖老朽死于丘壑。生平志願得滿足 矣。丘。土阜之高者。壑者。谷也。坑也。志者。心之所向。願者。情之所希。已上 伸釋序文已竟。後出序主名。

東吳沙門淨善書。

古稱三吳。東吳即蘇州也。沙門梵語。此云勤息。謂勤行眾善。息滅諸惡。後學不可 單稱先輩之名。當曰。上淨下善。即序主名也。宋時人。蒲姑之高僧。得法氏族未 詳。書者。舒也。舒布其言。陳于簡牘也。

禪林重刻寶訓筆說卷上

楚衡雲峯 智祥 述 此篇。誨人道德為立身之本。尊之美之。最為急要。故此以冠三百篇之首。意有所在 也。

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 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

明教即杭州佛日契嵩禪師。字仲靈。自號潛子。藤州鐔津李氏子。嗣洞山曉聰禪師。

青原下十世。七歲出家。十三得度。十九遊方。常戴觀音像一軸。日誦聖號十萬。率 以為常。世間經書。莫不徧覧。作原教論十萬餘言。儒釋之道一貫。以抗韓愈排佛之 說。知開封府龍圖王公素。歐陽修。程師孟。奏進仁宗覽之嘉歎。付編修入藏。曰輔 教篇三卷。賜紫衣方袍。明教之號。和尚是梵語。此云力生。謂因師之力而得生長法 身。又云依學。謂依隨此師。學出世法也。曰。語也○此節先明道德存不存之人。

尊。重也。美。嘉也。道德解見前。謂世間可尊可重。者莫有過於道。可嘉可美者。

莫有過於德。若人心能存道。身能養德。縱居於窮困之中。如匹夫匹婦。不以為苦。

故曰非窮。設或道德不修。身心泆蕩。雖貴同天子。不以為榮。故曰非通。匹夫者。

窮獨之稱。所謂三軍之中可奪帥。匹夫之志不可奪也。三軍者。周天子有六軍。一萬 二千五百人為一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王字去聲。身臨四海曰王。此 先舉尊崇貧賤兩般。立定有道德無道德為格式。然後出其較論使人不言自化。

(7)

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今 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

此節引證道德有不有之實。伯夷叔齊。是有道德之匹夫。今以之比於人。而人皆歡 喜。是喜其有道德也。桀紂幽厲。乃無道德之人君。今以之比於人。而人皆忿怒。乃 怒其無道德也○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孤竹即殷湯所封之邦君。在永平府西北 十八里。孤竹城。有夷齊廟存焉。姓墨胎氏。名初。字子朝。其子伯夷。名允。字公 信。季子叔齊。名智。字公達。諡曰。伯夷叔齊也。其父將薨。遺命立叔齊。齊以天 倫為重。我在位不義。伯夷以父命為尊。我在位不孝。二人俱逃。國人立其仲子為 君。其二人聞西伯昌善養老。往而歸之。文王卒。武王伐紂。二人叩馬首而諫曰。父 死不塟。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 也。扶而出之。武王平定。天下宗周。夷齊耻不食周粟。遂隱首陽山。即山西蒲州東 南三十里。雷首山也。採薇而食。卒之餓死。史咏曰。孤竹夷齊耻戰爭。望塵遮道請 休兵。首陽山倒為平地。應始無人說姓名○夏桀。名履癸。帝發之子。諡法。賊人多 殺曰桀。荒婬無道。得施氏女名妹喜。作瓊樓瑤臺。極意取媚。酒池運船。糟堤可望 十里。龍逢以忠諫不從而殺。殷湯有德。伊尹佐湯伐桀。桀戰不勝。奔三椶國。在山 東定陶縣。有三椶亭在焉。湯又從而伐之。放桀於南巢而死。在廬州府九十里巢縣。

史咏曰。頑亂寵妹喜。瑤臺翫酒池。九夷不助尅。巢放喪龍肢。九夷者。玄菟。樂 浪。高麗。滿飭。鳧叟。索當。東屠。倭人。天部○商紂名辛。亦名受。帝乙之子。

諡法。殘義損善曰紂。得蘇氏女名妲己。甚寵愛之。設酒池肉林。使男女躶形相逐其 間。作長夜宮。一百一十日為一晝。用炮烙之刑刳孕。剒涉。造鹿臺七秊而成。虐害 忠良。臣叔比干。竭忠而諫。遂剖心而死。太師箕子。佯狂而為奴。庶兄微子。為其 亡仁避而去之。後武王舉兵伐之。敗登鹿臺蒙頭赴火而死。史咏曰。積粟成塵竟不 開。誰知拒諫剖英才。武王兵起無人敵。遂作商郊一聚灰○周幽名宮涅。宣王之子。

諡法。壅遏不通曰幽。殆政虐民。遂致岐山自崩。山川水竭。得褒人女名褒姒。以寵 之。乃貶申后。竝太子宜臼。褒姒不好笑。於驪山舉火。戲媚褒姒之笑。驪山在西安 府臨潼縣東南三里。後申侯怒。召犬戎殺於驪山之下。史咏曰。恃寵多嬌得自由。驪 山舉火戲諸侯。豈知一笑傾城國。不覺胡塵滿玉樓○周厲名胡。夷王之子。諡法。殺 戮無辜曰厲。王行無道。侈傲暴虐。國人謗之。王使衛巫監謗。但有謗者盡殺之。

衛。國名。巫。乃神降之男子。召公諫曰。塞下之口。遂上之過。恐為社稷憂。王不 聽。國人叛之。禍及於王。王乃出奔於彘。彘古邑名。今為霍州。屬平陽府。太子 幼。周召二公相和恊。共理國事。故稱共和也。小雅二十二篇。皆文武成康之善政。

至此而盡廢矣。史咏曰。暴惡㐫囂喜結戎。忠心數諫不為憂。二公計襲逃乎彘。至死 無歸未奠丘。

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鐔津集)。

(8)

此節方是教人知其所患。是故二字。乃承上二種人。見修不修之利害。患者。憂也。

如云。以是之故。學者當憂道德之不充足於身。不必要憂聲名勢位之不在我也△若使 道充德備。天龍恭敬。不以為喜。何勢位之可憂。須知道德恒存千古。勢位及身而 盡。千古重乎。及身重乎。學者于此當猛省深修可也。

此篇訓人學當辯問。乃可暢發其義理。補益於性地也。

明教曰。聖賢之學。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繼之以夜。積之歲月。自然可成。

此節先明積功。靈明洞鑑曰聖。超凡亞聖曰賢。言聖賢之學。要知非尋常文字。乃成 聖成賢之語也。固。本也。謂本不是一日可能具辦。設使日學不足。則相繼續之以 夜。如是從月至歲。學之不倦。則聖賢之至學。自然可能成就也。自然二字。是決定 意。

故曰。學以聚之。問以辯之。斯言。學非辯問。無以發明。

此節引證學問出易經。經云。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學聚 辯問。進業也。寬居行仁。修德也。故曰者。昔人曾說之語。師今引以訓人。使人知 非獨我所言也。斯言者。乃師復舉以曉悟學人。斯者。此也。謂古人此語。學必要 問。問必要辯。若非辯問。則何以能明聖賢之至理。

今學者所至。罕有發一言問辯於人者。不知將何以裨助性地。成日新之益乎。

此節直責學者。不問不辯。正教人要問要辯也。謂古人操學。必問必辯。今之學者凡 所到之處。罕者。少也。少見有發一言問之辯之於人。此等學人。我不知他時中。將 何以補助性地。成日新之利益乎。裨者。補也。性地者。地有乘載義。能發生萬物。

言自家心性地上。必假聖學能發生諸有。始得日日增新。今一言不措。則性地上無一 可發。復何利益哉○日新出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學聖賢的人。不是常人。必 其有聖賢之志。庶可以學得聖賢。

此篇誡學者除利欲。為止亂之源也。

明教曰。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 亂之始也。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原者。始也。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 別焉。

此節明利為眾害之基。太史公姓司馬。名談。為太史令。其子名遷。襲其父職。乃尊 其父。故稱公也。西漢龍門人。讀者。誦其文。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人。作孟子 之書七篇。梁惠王魏武侯。名擊。都汴城。改稱梁。其子名罃。僭稱王。諡曰惠。史 記惠王三十五年乙酉。齊強梁弱。王立招賢舘。卑禮厚幣廣納良才。而孟子至。梁王

(9)

問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

已。王問意。強兵富國之類。孟子之對。不以富為利。以義為利也。不覺者。出於無

意。置者。放下書卷。要知胸中大有感發。長歎者。出其感發之聲。嗟乎。是歎辭。

謂惠王開口。即提出箇利字。便是置天下人于禍胎也。誠者。實也。實實是亂之根 本。次引夫子以明之。謂我夫子不多言利者。正見平常隄防維謹。恐為倡亂之本原。

何也。夫子所以將此利字常時隄防。葢知盡天下人。上至尊崇之天子。下至貧賤之庶 民。尊卑雖別。而好利之弊病。無以別焉。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事亂則人爭不平。法 亂則民怨不服。其悖戾鬬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矣。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

此節明上下取利之弊。夫者。承上起下之辭。在公者。應上尊崇一輩。取利不公。所 令不行。法則亂矣。私者。應貧賤一輩。取利以欺。則名分喪失。事則亂矣。事若 亂。彼此不分。強弱競爭。無所分曉。所以人爭不平矣。法若亂。以法凌人。無分曲 直。理不能伸。所以民怨不服矣。如此上下交亂。雖有法度。民則不從。悖。乖也。

戾。違也。事無分曉。鬪諍便起。由是人之不顧死亡者。皆從此一利字發之矣。是不 亦。如云豈不是利字。誠亂之始也。至此方纔結還太史公歎息之意。

且聖賢深戒去利。尊先仁義。而後世尚有恃利相欺。傷風敗教者何限。況復公然。

張其征利之道而行之。欲天下風俗正。而不澆利薄。其可得乎。

此節重提聖賢之語。使人知戒知尊。深戒者。非淺也。聖賢戒人去利欲。尊仁義。意 非淺淺。而後世不惟不遵行戒利存仁之教。而返恃利以相欺。恃者。依賴也。如此 者。傷古人之風化。敗聖賢之教法。何限者。不能盡數。言其多也。次又進說一層 曰。不特此也。更有一種無耻之徒。公然行之。公然者。堂堂乎施張其取利之法。而 大行之也。張。施也。征。取也。然要天下風俗正肅。全在禮法。今利途顯。禮法 亡。而要天下風俗端正。不致澆漓衰薄。斷斷乎不可得也。澆者沃也。有浸濕義。薄 者不厚也。上化為風。下習為俗△利。乃迷魂狂藥。不可飲。飲之。殺人無疑矣。

此篇戒學者防惡于未萌。所以遠害也。

明教曰。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

殺人者也。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

此節先出其惡。且學者。安得有殺人害人之惡。為師所戒。然人居凡夫地上。根本無 明。念念熏染。觸境生情。令人不覺不知一時念起。於人我中生出幾多嫉妬貪嗔。搆 起是非。喪亡道本。所以說害人之惡大也。論云。有形之惡。其來有方。其敵可禦。

無形之惡。其來不測。其害非細。故所以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殺以跡言。害以 心論。

(10)

所以游晏中有鴆毒。談笑中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隣巷中有戎狄。

此節正明惡事。游晏。乃賓主合歡安靜之筵也。豈料食中置毒。令人死不旋踵。廣志 云。鴆毒鳥。大如鷂子。頸長八寸紫。綠色。以蛇蠍為食。雄為暈。雌名陰。其毛入 酒則火燄生。以之插鼻中腸斷即死。惟犀牛角可解。談笑出于無意。不覺一語如戈如 矛。令人吞聲忍氣而不自安也。戈。平頭戟。長六尺六寸。矛。其形如鈎。長二丈。

俱傷人利器也。正房為堂。幽深為奧。虎豹能食人。堂奧中安有虎豹。此謂能設計害 人者。有如此也。五家為隣。二十五家為巷。戎狄者。西戎北狄。此是不存禮法之 人。難與同居。

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防之以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此節方教人屏惡防害。自非二字是反語。如云。若是聖賢自能絕于未萌防以禮法。則 無惡念可生。故無所害。然今者。汝非聖賢。既不能絕於未萌。萌者草之將芽。又不 能防以禮法。倘一念促生。則其利害有不勝言者矣。禮法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宜 則。法者制度品節也。左傳曰。藏於杳然冥然之間。而發於卒然之際。非聖人以禮為 之防。則人之類滅久矣△防害遠惡的至訓。明明具載。只是人心險極。熟處難忘。戒 之哉。

此篇引義士以愧貪僧。使之自省也。

明教曰。大覺璉和尚住育王。因二僧爭施利不已。主事莫能斷。大覺呼至責之曰。

昔包公判開封民有自陳以白金百兩寄我者亡矣。今還其家。其子不受。望公召其子 還之。公歎異。即召其子語之。其子辭曰。先父存日。無白金私寄他室。二人固讓 久之。公不得已。責付在城寺觀修冥福以薦亡者。

大覺即明州育王寺懷璉禪師字器之。福建漳州陳氏子。嗣泐潭澄禪師。青原下十四世

○此節先舉其事。住育王時。因二僧爭財利不止。主事者竟莫能判斷。師呼二僧至責 之。引往事為二僧作法。包公名拯字希仁。官至御史。天性嚴厲。未甞有笑容。知開 封府日。有民李覺安。生子名景文年幼。因病以白金百兩寄與友人張惠明。覺安終 後。惠明還金于子。其子不受。一謂受人之寄。必當還之。一謂父無所囑。不當受 之。惠明即訴于公。公歎奇異。即召子還金。子固不受。一要還金。一斷不受。公見 二人如此義勇。不得已將此金責付本城寺觀中修齋以薦悼亡者。責。任也。任責於 人。而行其事也。

予目覩其事。且塵勞中人。尚能疎財慕義如此。爾為佛弟子。不識廉耻若是。遂依 叢林法擯之。

此節責僧無耻。曰。此事吾目所覩者。彼塵勞中原以財利為心。尚且能疎其財。而慕

(11)

其義如此。如此二字。是極力稱其有義。你二人剃髮披緇。當行檀度。乃佛子也。返 要爭財競利。真不守清廉。不識羞耻之若是。若是二字。是痛責其無耻。理宜依叢林 古規擯出。不得有污清眾也△今之爭錢好利者。捧讀之。羞乎否也。

此篇。見師家具知人之眼。乃不失衲子有拔萃之資也。

大覺璉和尚初遊廬山。圓通訥禪師一見。直以大器期之。或問。何自而知之。訥 曰。斯人中正不倚。動靜尊嚴。加以道學行誼。言簡盡理。凡人資稟如此。鮮有不 成器者(九峯集)。

廬山圓通居訥禪師字仲敏。西蜀梓州蹇氏子。嗣延慶子榮禪師。青原下十世。初見大 覺。知為大器。一見者。初不相知。纔一見便知為大法器也。期。限也。限定其成事 無疑。或問者。設或有人作如此問。何故一見便自知也。對曰。此人之資格。中正而 不倚。中是不偏。正乃不邪。一動一靜。自尊自嚴。此即知其形之奇也。加以內心所 存。有道有學。有行有誼。凡所發言。辭簡而理盡。此即知其心之妙也。資稟也。二 字一義。鮮。少也。大凡人之體性。稟得如此人者。少有不成大器者也△知識頂門有 眼。識人必到極真極美處。非等閒也。

此篇舉賢慧濶達。訓人當法古師今。謹始慎終也。

仁祖皇祐初。遣銀璫小使。持錄綈尺一書。召圓通訥。住孝慈大伽藍。訥稱疾不 起。表疏大覺應詔。

此節先舉其事。仁祖。宋四帝仁宗也。皇祐即年號。初字。即皇祐一二年間。遣者。

使命也。銀璫耳㻔。有金玉銀三種。以別等級也。秦漢中以小宦官著銀璫右貂。明帝 改為金璫左貂。宮中出入傳命。乃閹人也。持者。手賷詔命。綠綈者。綠色書囊也。

尺一。漢時制尺一之板。以駕詔書。詔。告也。上命也。孝慈者。汴京自唐朝毀寺。

至太祖建隆間復興兩街。皆義學。銀璫使李允寧。奏施汴宅。創立禪席。賜額十方淨 因禪院。帝留意空宗。詔下三省。定議召有道者住持。歐陽修。程師孟。奏請圓通訥 禪師。允寧親持詔下江州。訥稱目疾耳背不赴。帝益敬重。聽舉自代。訥舉大覺和尚 應詔。伽藍梵語。此云眾僧園。即僧眾共居之地。疏者。疏通其不能奉命之情。表 者。以表上進。舉大覺為有道。能應天子之詔命也。

或曰。聖天子旌崇道德。恩被泉石。師何固辭。訥曰。予濫廁僧倫。視聽不聰。幸 安林下。飰蔬飲水。雖佛祖有所不為。況其他耶。先哲有言。大名之下難以久居。

予平生行知足之計。不以聲利自累。若厭於心。何日而足。故東坡甞曰。知安則 榮。知足則富。

此節出呈其意。或者。假借之稱。旌。欽仰也。崇。敬重也。或有人言。今聖天子旌

(12)

仰崇重吾師之道德。其恩澤普被。泉石蒙潤也。師何固辭。固辭者。再三懇辭。濫 廁。泛雜也。倫者。類也。幸與倖同。不當得而得也。飰蔬。粗食也。如謂我今為 僧。泛雜于僧類之中。又得安於山林。亦僥倖也。時中食其蔬。飲其水。可謂千足萬 足矣。當此之時。縱教我作佛作祖。吾亦無所好。況為天子師耶。耶。是吸問之辭。

此見胸中空洞無物。玉潔氷清。賢哉師也。又引范蠡語。大名之下。難以久居。況我 生平所行之事。頭頭皆是知足之計。聲名利養。實有累繫於人。我豈以此聲利而自 累。累者。縈縛也。且世人之貪心。如渴鹿然。何有厭足。若欲飽厭於心。終無了 日。厭。滿足也。故復引東坡語云。知安則榮。知足則富。以完其生平知足之實。

避名全節。善始善終。在圓通得之矣(行實)。

此節方是集書者美師之言。曰。名乃人人之所欲。師今避之。可謂德備而節全矣。出 家而成美器。善始也。道成而保令名。善終也。如斯眾美。在師得之矣○東坡姓蘇名 軾字子瞻。眉山人。得法於東林聰。官至翰林。後築室于黃州城東。因號東坡居士△

讀之宛然道骨。謦欬猶存。不禁令人羨殺。

此篇訓人守節義。毋恃外勢也。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㒹。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自無 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㒹溺之患。

躄。跛不能行。顛仆也。溺。淹沒也。借此形容有所挾持之意。如跛足者。力全在 杖。失杖而行。必顛仆矣。渡河者。命全在舟。失舟于水。必淹沒矣。以此而知。大 凡林下道人。當守節義以自重。不可假權勢以御人。挾。扶持也。若一朝業盈福謝。

權勢既失。節義不存。其顛其溺。胡能免乎△彼恃勢者。當猛然自返。殆至顛溺。悔 之何及。

此篇言叢林之興衰。在德不在法也。

圓通訥曰。昔百丈大智禪師。建叢林立規矩。欲救像季不生之弊。曾不知像季學 者。盜規矩。以破百丈之叢林。

江西百丈山懷海大智禪師。福州常樂王氏子。嗣馬祖道一禪師。南嶽下二世○此節明 因法致弊。建。置也。立。成也。多草為藂。多木為林。乃眾僧依止之處。棲心修道 之所也。圓者為規。方者為矩。因之以為模範也。謂百丈建置藂林。立成規矩。意在 救濟末世人不正之弊病。佛住世為正法。佛滅像存曰像法。季。末世也。縱貪嗔癡。

存生滅念。皆不正之弊。曾。乃也。盜規矩者。假公濟私。因法作奸也。乃不知末世 學者。盜取前人之法度。返壞前人之叢林。何也。且古人見學者。意縱心狂。難以入 道。故藉規矩以制伏之。而不知法久弊生。返藉規矩假以制貪嗔人我為名。而實以為

(13)

利欲之媒。斯所以叢林破矣。

上古之世。雖巢居穴處。人人自律。大智之後。雖高堂廣廈。人人自廢。故曰。安 危德也。興亡數也。

此節明古今差別。古者夏則居巢。冬則處穴。彼居巢穴者。豈有規矩。而人人自成規 矩。故曰自律。律條令也。今之人高堂百尺。廣廈千楹。雖有規矩而不遵。人人皆縱 情恣意。流蕩而忘返。故曰自廢。以是而知。人之安危在乎德。事之興替在乎數。數 者。時也。理數也。

苟德可將。何必叢林。苟數可憑。曷用規矩(野錄)。

此方斷定其說。苟。果也。將。持守也。謂學人果能有德可持。雖深山窮谷。俱可修 行。何必故欲叢林。果能達乎理數。則困頓折挫。皆成禮法。又曷必故用規矩也。曷 者。何也。師意在教人修德明理為急務。非弛廢叢林。蔑視規矩也。學者須知之。譚 子化書亦云。苟德可將。何必廣粟帛乎。苟數可憑。何必廣兵甲乎△自律自廢。誰使 之然也。學者宜當自惜。

此篇訓學者。居安慮危。始得無終身之虞也。

圓通謂大覺曰。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葢豫備則無患。所以重門擊柝以待 暴客。而取諸豫也。

此節明豫備無患。謂者。與之言也。先舉古聖者。要使人知其取法之正。治心者。

修心也。未萌。在一念未動之先。若待心念動作。則成妄矣。情是識情。防情須在 未亂之前。若使識情奔競。則人迷矣。豫先也。備是防備。教豫先防備。則無過患 也。次引易經雷地豫卦。取象以發明之。 震上坤下安和悅樂之義。楊氏曰。

川途既通。則暴客至矣。不可不禦之以術也。故取諸豫。重門以禦之。擊柝以警 之。則暴客無自而入矣。二陰在上。重門之象。一陽在下。擊柝之象。三陰在內。

悅豫之象。柝。斫木為之。夜行所擊也。

事豫為之則易。卒為之固難。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於斯(九 峰集)。

此節教戒謹毋忘。大凡世間一切事業。豫先調攝。其行則易。倉卒為之。事不周矣。

哲。即賢也。謂古來哲人智士。無一時一刻而不憂勤惕勵。以自警。故所以無卒暴之 憂者。由其有先照之智也昃豫備二字。是甚麼人做得到。文王之日[昃-人+又]不遑。

周公之所其無逸。庶幾得之。

此篇謂學問是立身之大本。不可不猛力行之也。

(14)

大覺璉和尚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以知先。善 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

先舉喻以明。謂如玉在石中。必假雕琢。置而不琢。何能成其美器。學者亦然。若不 勤學。何能知其妙理。如今人能知古人之所到。後人能知先人之所行。皆因學識之力 也。此二句出韓文公進唐順宗表。古之善者。吾當取法。先之不善者。吾當為戒。

歷觀前輩立身揚名於當世者。鮮不學問而成之矣。

此方教觀前古。歷觀者。次第而觀。謂你次第著眼看從前古人。凡是有卓識操修。播

揚美名于當代者。誰不是。勤勤懇懇。博覧經史。咨詢賢哲。而得成就者。故此學

者。當勇力深修也△學問二字。不是說過便了。其間實有精進不已之功。偶得輙止。

身名何立。學者勉之。

此篇是答侍郎孫莘老書。謂三教本是一體。只因人情變故。內起人我。爭競是非。以 致斯道云亡矣。

大覺曰。玅道之理。聖人甞寓之於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壞。禮義亡。然後奇言異 術。間出而亂俗。

此節明立教有時。道本無名。亦無有相。窮三際徧十方。無在不在。加一妙字。始見 體不變而用隨緣。聖不增而凡不減。非生非滅。無去無來。豈不是妙。所謂妙道之 理。理。即義也。聖人甞寓之於易。此聖人。指伏羲。文王。孔子也。寓。寄也。易 即易經。謂此妙道之義理。難於指示。上古諸聖人。只得寄言於易。而發揮之。以無 極生太極。生二儀。四象。八卦。萬事萬法。生死窮通。隱顯之機。無不備具。周 衰。謂幽厲以後。世道既衰。法度亦壞。禮義亦亡。正既衰。而邪必顯。故有種種奇 怪流言。異端邪術。間出而亂風俗。間出者。投間隙而私出也。當此之際。道統幾乎 危矣。

逮我釋迦入中土。醇以第一義示人。而始末設為慈悲。以化眾生。亦所以趨於時 也。

此節明因時設教。逮。及也。釋迦梵語。此云能仁。謂及我釋迦降誕于中土。即竺國 中印土。佛降生處。醇者。純一不雜也。一味以中道為教。不落二邊。第一義諦者。

非二非三之諦理。開發乎人。從始至終。所施所設。皆慈悲之道。以教化眾生也。慈 能與樂。悲能拔苦。眾生者。眾法相生。即五蘊四大為身相。六塵緣影為心相也。

趨。向也。謂佛之來。亦所以趨向其時。皆有由也。時字當珍。所謂藥因救病出金瓶 之意。此時不出。何時乃出。後以民風分四時。總皆歸于冬。意有在也。

(15)

自生民以來。淳朴未散。則三皇之教簡而素。春也。及情竇日鑿。五帝之教。詳而 文。夏也。時與世異。情隨日遷。故三王之教密而嚴。秋也。昔商周之誥誓。後世 學者。故有不能曉。比當時之民。聽之而不違。則俗與今如何也。及其弊而為秦漢 也。則無所不至矣。故天下有不忍願聞者。於是我佛如來。一推之以性命之理。冬 也。

此節牒明四時。葢自天生蒸民以來。淳朴之質性。渾然未漓。故三皇之教法。簡略而 樸素。如天時之春。萬物萌伏而未動也。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 帝。有熊氏。皇。大也。道大配天。故稱三皇。竇。竅穴也。鑿。開發也。如莊子 云。七日鑿而渾沌死。謂及至人之情竅。隨日開鑿。則事路漸生。故五帝之教法。詳 備而文華。如天時之夏。萬物芬敷而茂長也。五帝。即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 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主社稷。安人民。合於帝道。故 稱五帝。時與世異者。時謂四時。十二時。時以近言。三十年為一世。有過去未來現 在。世以遠論。謂時更世改。人情亦隨之而遷變。情遷必巧作。故三王之教法。肅密 而威嚴。如天時之秋。有肅殺之氣也。三王。乃夏禹王。姒姓。殷湯王。子姓。周文 王姬姓。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也。三王之時。九五之位。不傳賢而傳子。禮樂文 章。刑政法度。至此大備。誥者告也。訴上曰告。發下曰誥。尚書篇名。如商書仲虺 之誥。湯誥。周書康誥酒誥。是也。誓者。約也。如禹之甘誓。湯誓。周之秦誓。皆 盟於諸侯者也。第誥誓之文。理精而義備。學者有誦習而不能通曉者。以今較古。當 時之民。淳朴成風。聽其誓約而不敢違。以古風比今俗。何其如斯之遠也。及其流弊 日降。而到嬴秦。劉漢。敗理傷風。無所不為。如臣弒君。子弒父之事。比比皆然。

天下賢士傷悲。有不忍願聞此無道傷生之事。於是我佛如來。始下生人間。教化眾 生。總攝以性命之理。慈悲之道。而化其轉邪為正。轉惡為善。故云始末設為慈悲。

如天道之有冬。收之藏之也。梵語佛陀。此云覺者。有三。謂自覺。覺他。覺滿也。

如來者。從如實道而來。又如謂本覺。來謂始覺。始本不二。故稱如來。

天有四時循環。以生成萬物。聖人設教。迭相扶持。以化成天下。亦猶是而已矣。

此節總以發明三教聖人。互相化成天下之意。天有四時循環。環者。周而復始也。如 天道之始而終。終而始。流行不止。只是要生成萬物而已。三教聖人施設教化。迭相 扶持。迭者。遞也互也。亦不過作之成之。長養人之心性。以風化而成天下也。亦猶 是者。指天道四時運行而言。

然至其極也。皆不能無弊。弊者迹也。要當有聖賢者。世起而救之。

此節因莘老。有獨善其身。名而異行。假而非真之問。故又以然字下轉答。究之彼此 行道。到極盡處。皆不能周全無弊。弊者。迹也。如孔子雖聖。不能格君之非。周公 雖聖。不能律魯之欺。堯舜雖聖。不能化其子之善。先聖後聖。其揆一也。道之行不

(16)

行。乃時數使之。以時變責聖人之心。非愚即狂。但當此衰惡之世。必須有大賢至 聖。愍物垂慈。興起于濁惡海中極力拯濟。則道統庶幾乎可挽矣。

自秦漢以來。千有餘載。風俗靡靡愈薄。聖人之教。列而鼎立。互相詆訾。大道寥 寥莫之返。良可歎也。

此節方結成教同而人異。自秦漢至今千有餘年。民風土俗。靡靡愈薄。靡靡。猶漸 漸。愈。益也。轉加義。謂漸漸轉薄。日益日下矣。聖人之教法。陳列于世。如鼎之 三足。缺一不可。今人不惟不互相扶持。而返互相詆訾。詆。呵也。訾。毀也。致使 妙道之理。轉行轉晦。寥寥然往而不返。傷哉惜哉。良可歎也△一篇大文字。波浪掀 騰。透頂透底。自道源根本。說至人情轉變。皆攝歸至道。結以良可歎。是頂門一 針。立教伊起死回生。真玅手也。

○附來書△三代以降列聖。相承政通人和。道傳統續。不以佛教未來為欠。周姬訖 籙。更秦換漢憲網刑巢。蔽空落野。不以佛教已至而革。四海派分。異說捷出。由唐 而至五季為甚。庶務萬機。理亂非常。奉佛之教奚益。間有草衣木食。巖棲㵎飲。不 過獨善其身耳。又有名而異行。假而非真。教化未孚。弊乃生焉。然師必有辯。佇聞 其說。

此篇誨行道者。捐己利人。以不貪為要用也。

大覺曰。夫為一方主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於人。先須克己惠物。下心於一切。

然後視金帛如糞土。則四眾尊而歸之矣。

一方者。或一省一邑一郡一鄉。總曰一方。主者。乃行教化之主人。所得之道。是昔 所參所悟之學。為自利。今欲以斯道覺斯民。是利人。大凡為他師法者。須是模範端 正。且先要克除自己私心。以專澤及人。更要謙下其心。以待一切。然後將錢穀布帛 輕視如糞土。如此持身接物。則四眾自然尊敬而歸服之矣。四眾。出家二眾。在家二 眾△通篇只有六句。萬卷書意。皆盡於此。

此篇誡人安不忘危。當深思而不可忽慢也。

大覺曰。前輩有聰明之資。無安危之慮。如石門聰棲賢舜二人者。可為戒矣。

此節教安危須謹○襄州石門寺蘊聰禪師。嗣首山念禪師。南嶽下九世。住石門日。甞 好積古人墨蹟。太守入寺見之。去後使借三次。師不允。太守怒使擎師重責。師既 歸。眾僧迎於道側首座趨前問訊曰。太守無故屈辱和尚師以手指地曰。平地起骨堆。

隨手湧一堆高三尺。太守聞知。令人削去三次。復湧如初。太守懼之。朝夕不悅。不 月內全家喪于襄州○南康雲居曉舜禪師字老夫。瑞州胡氏子。嗣洞山聰禪師。青原下

(17)

十世。住廬山棲賢寺。寺後多大樹。太守入山見之。意欲伐起公所。師弗之。後被人 挾讐乘隙訐告。太守捉師苦責。令還俗。民其衣。大覺。昔曾入舜之室。故往京都訪 之。大覺讓舜正寢。璉居側室。仁宗數詔入內問道。竟不言舜事。偶一日聖旨勅淨因 飰僧。見大覺侍舜甚恭歸奏帝召見之。乃歎曰。道韻奇偉。真山林達士。遂於扇書 曰。免咎為僧。復住棲賢。更賜紫衣金鉢。遣使送歸。舜罷棲賢日。有二力士。舁轎 至羅漢寺前。二人相謂曰。今不是我院長老。不須遠送。棄轎而回。舜既再來。令人 安撫曰。你當時做得是。但安心不必疑懼。入院上堂曰。無端被譖枉遭迍。半載有餘 作俗人。今日再歸三峽寺。幾多歡喜幾多瞋。今大覺舉謂前輩有聰明之資。耳利為 聰。眼利為明。無安不忘危之慮。如石門以不自防忍而罹襄州之辱。棲賢以不自調攝 而有南康之追。二師豈不是天資粹美之人。且有斯失。誠可以為後人之戒。

然則人生定業。固難明辯。細詳其原。安得不知其為忽慢不思之過歟。故曰。禍患 藏於隱微。發於人之所忽。用是觀之。尤宜謹畏。

此節教須當覺察。然則人生固有定不可迯之夙業。本難明辯。細詳審其根原。豈得不 是忽意怠慢不思不察之過歟。歟。疑辭。謙退而未敢決也。故曰。人之禍害憂患。藏 于幽隱微細之間。何以發之。發于人之一時忽略而不謹也。以二師觀之。愈宜敬謹而 畏懼之也。尤。愈也△忽慢二字。各有其失。忽失于心不細。慢失於心不恭處世行 事。不可不時時戒畏之也。

此篇教人用情必在平日情至而事自得也。

雲居舜和尚字老夫。住廬山棲賢日。以郡守槐都官。私忿罹橫逆。民其衣。往京都 訪大覺。

此節明因事故訪。雲居在江西南康。稱江左首剎。此述師往事。故曰住廬山棲賢日。

以因也。因郡守槐都官。南康府前有古槐。故稱槐都。私忿。非正法也。罹。遭也。

橫逆。不順理也。出孟子。民其衣。著民之衣。京都。即帝京。

至。山陽(楚州也)阻雪旅邸。一夕有客。擕二僕。破雪而至。見老夫如舊識。已而易 衣拜於前。老夫問之。客曰。昔在洞山。隨師荷擔之漢陽。幹僕宋榮也。老夫共語 疇昔。客嗟歎之久。凌晨備飯。贈白金五兩。仍喚一僕。客曰。此兒來往京城數 矣。道途間關備悉。師行固無慮乎。老夫由是得達輦下。

此節明昔情所遇。路次楚州。阻雪旅邸。旅邸。即客店也。一夕是將暮。又有一客。

擕。隨帶。僕。用人也。破雪者。帶雪而至。見老夫如故舊相識。已而者。不久也。

乃更換其衣。致禮於老夫之前。老夫因問其致敬之故。答曰。昔在洞山。隨師荷行 李。之。往也。往漢陽。幹辦事務之僕使。姓宋名榮也。疇昔。即往昔。共語往昔之

(18)

事。罹難之故。客咨嗟歎息不已。凌晨。即次早。備飰。送路費五兩。仍復喚一僕。

客曰。我此子京城來往數次。道途中所有間關。崎嶇屈轉處。一一備知。師此去不必 慮也。老夫因此得達輦下。輦。是天子所乘之車。

推此益知其二人平昔所存矣(九峰集)。

此節結明深情有在。推此者。是集書人推詳此段因緣。我固知他二人主賓之情。平時 愛惜之私。有存乎胸中矣△施恩者。情必至也。人受恩而情存。情存。則事無不濟 矣。

此篇明古人立志堅強。不以老而怠其行也。

大覺曰。舜老夫賦性簡直。不識權衡貨殖等事。日有定課。曾不少易。雖炙燈掃 地。皆躬為之。甞曰。古人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戒。予何人也。雖垂老其志益 堅。或曰。何不使左右人。老夫曰。經涉寒暑。起坐不常。不欲勞之。

賦稟也。謂老夫生來之性。簡而不繁。直而不曲。權。即秤錘。衡即秤竿。以財變物 日貨。積聚生財日殖。如戥秤賣買一切世故俱所不知。每日功夫。俱有一定之課計。

曾不少改。雖極小事。如然燈掃地。皆親自為之。每常自警。引百丈大智禪師。每日 力作以償其供。有勸止者。則曰。我無德以勞人。眾不忍而藏其作具。徧索不得。遂 不食。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古人尚且如此。我何等人。敢生懈 怠。垂。將也。年雖老而志轉堅。或曰。些細之事。何不令左右執侍者為之。老夫 曰。經嚴寒。歷酷暑。動靜不常。不必煩之△噫。而今人只要寬袍大袖。何曾曉得古 人置足處。

此篇謂人操守貴真實。虗妄無所益也。

舜老夫曰。傳持此道。所貴一切真實。別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實。識因果明罪 福。乃操履之實。弘道德接方來。乃住持之實。量才能請執事。乃用人之實。察言 行定可否。乃求賢之實。

此節貴一切真實。代代相承曰傳。拳拳執守曰持。此道。即無上玅道。所貴的貴字最 重。一切二字總舉。下略開五條。使人知所持守也。真者不妄。實而不虗第一治心 者。要先分別邪心正心。虗妄心。邪妄者。當遣去之。正直者。當究竟之。此即治心 之真實也。第二操履者。守志不改曰操。所行合理曰履。先須知有善惡因果。罪因何 致。福由何生。時中敬謹不敢錯因果。致罪招愆者滅之。合理生福者為之。此即操履 之真實也。第三住持者。住法王家。持佛法事。必要弘彰聖化。力行道德。持最上之 法印。惟誠惟確。接四方之學者。不矜不慢。此即持法之真實也。第四用人者。宜先 量度孰有才略。當幹何事。孰有力能。當司何執。調和爕理。內外悅豫。此即用人之

(19)

真實也。第五求賢者。先須審其言行相應否。察其內外如一否。當其可用不可用之 間。尤貴有先見之明。稍失覺察。利害即見。此乃求賢之真實也。

不存其實。徒衒虗名。無益於理。是故人之操履。惟要誠實。苟執之不渝。雖夷險 可以一致(二事坦然葊集)。

此節結一切真實。前五者大槩言之。至于一切所作如不存真實。徒然賣一虗名。於理 何益。衒。彰賣也。所以住持人。操守行履。必要真實。若果能執守此真實二字不變 不遷。雖是平夷險阻。皆可同歸一轍。無二理也。渝。變也。夷是平夷。險是險阻。

致者。理也△造得到真實二字。是佛祖儕類。

此篇教人立堅固志。毋懷名利。喪至德也。

舜老夫謂浮山遠錄公曰。欲究無上玅道。窮則益堅。老當益壯。不可循俗。苟竊聲 利。自喪至德。

此節先明存守至德。舒州浮山法遠圓鑑禪師。鄭州王氏子。嗣葉縣省禪師。遠甞與達 觀頴。薛大頭七八人遊蜀。幾次遭迍。師以智脫之。眾以曉吏事。故稱之為遠錄公。

謂學人要研究無上妙道。乃佛果也。必須立決定志。身雖窮困。其志須增益而轉堅。

年雖衰老。其力當增益而轉。壯。切不可順隨流俗。苟且希圖聲名利養。自喪大德。

循。順也。苟且。不正貌。苟容而取安也。

夫玉貴潔潤。故丹紫莫能渝其質。松表歲寒。霜雪莫能凋其操。是故節義為天下之 大。

此節喻明堅持節義且玉之所貴。在乎潔淨溫潤也。玉有七德。謂堅實況仁。不變況 義。貴佩況禮。潤彩況智。色潔況信。難污況忠。覩悅況樂。縱以丹砂硃紫塗之。亦 不能染變其素質。表。耐也。松。耐盡寒威。故嚴霜重雪。亦不能傷敗其青英。以此 而知。人不可無玉質松操之節義。乃天地間至大之要也。

惟公標致可尚。得不自強。古人云。逸翮獨翔。孤風絕侶。宜其然矣(廣錄)。

此節嘆美囑其自勉。惟。獨也。公指遠錄公。獨公之標格品致。可嘉可貴。豈得不自 強以立志乎。節義謂有節操。而行合乎義理也。標。舉也。言其超卓傑立之極也。自 強。易云君子之道。終日乾乾而自強不息。逸。縱也。翮。羽勁也。古云大鵬展翅。

乘六息而背負青天。豈凡鳥能及。宜乎其然也△節義乃聖賢根本。佛祖靈苗。學者宜 謹守珍惜之。

此篇明親師友不可自怠。怠則學無成也。

(20)

浮山遠和尚曰。古人親師擇友。曉夕不敢自怠。至於執㸑負舂。陸沉賤役。未甞憚 勞。

此節勸人力行。謂上古之求道者。近明師。擇良友。朝勤夕惕。不敢自求安逸。㸑。

是炊㸑。取其進火謂之㸑。取其氣上謂之炊。負舂是搗米。寧與世違而不圖顯。著曰 陸沉。賤役者。人所差為。難行之事。謂至於執㸑負舂。不以為勞。陸沉賤役。不以 為耻。終不敢生怠墮疲厭之心也。

予在葉縣。備曾試之。然一有顧利害較得失之心。則依違姑息。靡所不至。且身既 不正。又安能學道乎(岳侍者法語)。

此節以己作證。如此等事。我昔在葉縣參省和尚時。備細而曾試之。汝州葉縣廣教院 歸省禪師。冀州賈氏子。嗣首山念禪師。南嶽下九世○其住持枯淡嚴密。衲子畏之。

浮山遠。天衣懷。聞其高風。特往參叩。正值雪寒。省呵罵驅逐。將水潑地。衣褥皆 濕。他僧怒去。惟遠與懷整衣敷具。復坐如故。省到呵曰。你更不去。待我打你。遠 近前云。某二人數千里特來參和尚禪。豈以一杓水潑之便去。省笑曰你兩個果來要參 禪。卻去挂搭。遠充典座。眾苦其枯淡。省偶出庄去。遠私取油麫作。五味粥方熟。

省忽歸。粥罷命典座。遠至。省曰汝竊取油麫。係盜用常住。遠云實取油麫。願乞責 罰。省令算估衣盋還訖。更打三十挂杖趕出院。道友勸勉。省不允。友曰若不容歸。

只乞隨眾聽法。省亦不許。省一日出街見遠旅邸前立。省曰。此是院門房廊。汝何住 此。令人追筭店錢。遠無難色。遂持盋於市化還之。省歸謂眾曰。法遠真參禪之法器 也。遂令歸。上堂對眾付衣嗣法焉。謂凡諸逆順境界。一一經歷。若我當時有一念顧 惜利害之心。較量得失之意。則依違之。亦何有所定出小雅。姑息者。苟容取安也。

出禮記。若如是者。於身既爾不正。又何能治心。以學道乎△者般做處。是第一等人 流。學得的是好手。

此篇明學道要在志力堅行。不可疑信相參也。

遠公曰。夫天地之間。誠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見有能生者。

此節先譬一暴十寒必不生。先舉世間萬物生長者為譬。誠。實也。謂凡物雖是易於生 長者。設使一日方得暖氣蒸熏。而又為十日寒雨浸漬。亦未見有能生長者。藉以比學 者用功之不恒也。

無上玅道。昭昭然在於心目之間。故不難見。要在志之堅。行之力。坐立可待。其 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朝則勤而夕則憚之。豈獨目前難見。予恐終其身而背之矣(雲 首座書)。

此節方明一信十疑必不悟。無上妙道。昭昭。即了然也。了了然在於六根門頭。放光

(21)

動地。有何難見。然雖要在立志堅卓。如生鐵橛相似。行之勇猛。如與萬人敵一般。

如此管取立地搆去。其或一日方有信力而行。且又有十日疑而不行。早起方纔勤力而 作之。至夜則又畏憚而止之。如是求道。不獨目前難得成辦。予恐盡此一生背馳不得 見矣△膏肓之針。起死之藥。俱在勤字中收。

此篇明住持人凡事取捨。宜當細審也。

遠公曰。住持之要。莫先審取捨。取捨之極定於內。安危之萌定於外矣。然安非一 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從積漸。不可不察。

此節舉其大槩。謂為住持之緊要。莫先於審察其取捨。看何者為急務。此宜該取。何 者為無益。此宜當捨。取捨之籌極定於胸中。則安危之萌芽即定於外矣。然致人之安 非一日能安。致人之危亦非一日便危。咸從積累漸浸。久之方發。斯不可不察也。

以道德住持積道德。以禮義住持積禮義。以刻剝住持積怨恨。怨恨積。則中外離 背。禮義積。則中外和悅。道德積。則中外感服。

此節細分利害。葢所察者有三焉。若常時我以道德行住持事。則所積之人。皆能修道 德矣。我以禮義行住持事。則所積之人。皆能行禮義矣。若我刻苦眾利。剝削賢良。

則人人口出惡言。胸含毒意。積成怨恨矣。怨恨既積。則內外無不生離散背逆之心。

中以近言。外以遠論。禮義既積。則內外無不和悅。道德既積。則內外無不感服。

是故道德禮義洽。則中外樂。刻剝怨恨極。則中外哀。夫哀樂之感。禍福斯應矣。

此節結成禍福。是故道德禮義周遍於一方。則內外歡樂。洽。霑濡周遍也。若使刻苦 剝削人到至極處則內外哀傷。哀則禍生。樂必福至。夫哀樂感于內。則禍福應於外矣

△人情取捨。是大關鍵。若不審察。未免不㒹倒苦樂也。

此篇言住持之要有三不可缺一而廢道也。

遠公曰。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仁者。行道德興教化。安上下悅往來。明 者。遵禮義識安危。察賢愚辯是非。勇者。事果決斷不疑。姦必除佞必去。

此節先舉三要。仁明勇。司馬光諫仁宗表。仁者純乎天理。無一毫私欲也明者燭物理 辯是非。無一事之疑惑也。勇者見義必為聞善必遷。無一念之退怯也。謂為住持者。

必先存乎仁。有仁則可以行持道德。興揚教化。教化者躬行於上。風動於下。使人變 化氣質也。安撫上下。悅樂往來。此第一件緊要也。次則必要明。能洞燭乎物理。無 一事一物之或蔽。則能遵行禮義。審識安危。辯察愚賢。分別是非。是第二件緊要 也。復而又要勇。能見義必為。見善必遷。毫無退怯。則能作事果敢。剖斷不疑。知 姦必除。知佞必去。是第三件緊要也。

(22)

仁而不明。如有田不畊。明而不勇。如有苗不耘。勇而不仁。猶知刈而不知種。三 者備。則叢林興。缺一則衰。缺二則危。三者無一。則住持之道廢矣(二事與淨因臻和尚 書)。

此節明不可缺。若但有其仁而無明。如世人有田而不能耕。良可惜也。然仁明雖具。

而無勇以繼之亦如世人田雖已種。而不能耘鋤。無所得也。若有明有勇而無仁以先 之。又如世人但知收穫而不知下種。必無益也。刈。割也。以是觀之。三者必不可 缺。若住持人。三者全備。則叢林必興。缺一叢林必衰。缺二叢林必危。若三者俱 缺。佛法必至掃地。叢林自見寥落矣△且看世出世做漢子的。誰不有此。缺一如車脫 轄也。

此篇言住持以擇賢愚為要。賢愚分。則法道自顯也。

遠公曰。智愚賢不肖。如水火不同器。寒暑不同時。葢素分也。

此節舉智愚本自生成。智者。稟清和之氣。生人才識明敏。愚者。稟昏濁之氣。生人 頑蠢無知。賢者。稟和煦之氣。生人慈儉溫良。不肖者。稟乖謬之氣。生人凶險姦 邪。四者如明暗相傾。薰蕕不竝。決然之理。故喻如水火不同器。寒暑不同時。此葢 平素之分定也。

賢智之士。醇懿端厚。以道德仁義是謀。發言行事。惟恐不合人情。不通物理。不 肖之者。姦險詐佞。矜己逞能。嗜慾苟利。一切不顧。

此節明賢愚品類逈別。葢賢智之士。生來性分。醇和懿美端莊厚重。所謀所趨者。道 德仁義。時而發言。時而行事。唯恐與眾人心性不合。與事物道理不通。兢兢業業。

以任道為己心。彼愚不肖之人。一味姦邪險偽。欺詐謟佞。發言如同聖賢。行事宛爾 鬼魅。矜己自負。逞能自高。貪嗜私慾。苟取財利。無所不為。

故禪林得賢者。道德修綱紀立。遂成法席。廁一不肖者在其間。攪羣亂眾。中外不 安。雖大智禮法。縱有何用。智愚賢不肖優劣如此。爾烏得不擇焉(惠力芳和尚書)。 此節結成優劣當擇。所以禪林下得一賢者。則道德可修。綱紀自立。總繩曰綱。眾目 曰紀。致令規矩整齊。法社必盛矣。廁者。雜也。若其間雜著箇不肖者。在眾人之 中。則攪擾叢林惑亂大眾。一院不安雖有大智之規矩禮法。亦無所用。何也。由無廉 耻不可治也。且智與賢是一種。愚不省是一種。此兩種勝劣利害。皎然如此。爾何得 不致力揀擇焉優勝也。劣。弱也。烏。何也△性本無二。習之有異。人胡其不自省 也。

此篇誡人情不可滯塞。情通而道行乎其間也。

(23)

遠公曰。住持居上。當謙恭以接下。執事在下。要盡情以奉上。上下既和。則住持 之道通矣。居上者驕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疎。上下之情不通。則住持之道塞矣。

此節先標情之通塞。謂住持之位。本常居上。時中須要謙和恭謹。以接納於人。為執 事者。本當居下。時中必要盡情致敬。以承奉于上。如此上能謙和。下能承奉。則住 持之法道自流通矣。設若在上者。驕侈倨傲以自尊。則在下之人。必然怠墯輕慢而自 疎遠。上下之人情既爾不通。則住持之道法必滯塞矣。

古德住持。閒暇無事。與學者從容議論。靡所不至。由是一言半句。載於傳記。逮 今稱之。

此節方明情通之故。故又引古之通情者以明之。試看古來有道德之師。閑暇無事。必 謙光接物。常與可語之學者。從容議論。從容者。和緩而不迫。議者。評定古今之事 宜。論辯也。有所不明而辯柝之。或論辯古人公案。或品評賢德機語。世法佛法。無 所不到。偶爾師資機語相契合乎至理。或一言或半句。言雖少而語意奇。必當載於傳 記。古今稱之也。如太陽問梁山。如何是無相道場。山指大士像曰。此是吳道子畵 的。陽擬進語。山曰。者箇是有像的那箇是無像。陽即有省。山曰。何不道取一句。

陽曰。道即不辭。恐落紙筆。山笑曰。此語上碑去在。

其故何哉。一則欲使上情下通。道無壅蔽。二則預知學者。才性能否。其於進退之 間。皆合其宜。自然上下雍肅。遐邇皈敬。叢林之興。由此致耳(與青華嚴書)。

此節結完情通事恰。然必欲與學者閑時議論其故何哉。一則使上下情通。不致法道壅 蔽。二則預先知得學者。才力性情可用不可用。所謂從苗辯地。因語識人。然後於當 進當退之間。總得其宜。相孚如此。自然上下雍容整肅。遠近歸從敬信。叢林之興。

豈有別法。不過由此情通而致也△閑暇議論。正是發潛德之幽光。不是細事。

此篇訓人宜務實學。而不宜賣虗飾假也。

遠公謂道吾真曰。學未至於道。衒耀見聞。馳騁機解。以口舌辯利相勝者。猶如廁 屋。塗污丹艧。祇增其臭耳(西湖記聞)。

潭州道吾寺可真禪師。嗣石霜圓禪師。南嶽下十世。謂學道未造到極處。切不可虗 頭。粉飭未見以為見。裝點未聞以為聞。馳騁機解。馳騁者。馬疾走也。只以口快舌 便。多得一句以為勝。如此者。猶如廁屋塗畵些五彩。丹艧者。彩色之總名。外面雖 是好看。其實裏內臭不可聞△如此虗頭不如不做好。孰不知其為假銀城也。

此篇教治心須求玅悟。以為除妄見真之本也。

遠公謂演首座曰。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玅悟。妄情自生。妄情既生。見

(24)

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

此節顯心為根本。蘄州五祖法演禪師。綿州鄧氏子。嗣白雲端禪師。南嶽下十三世。

謂心者。靈明洞徹。具眾理而應萬機。百千三昧。無量玅義。莫不由之而生。必須要 研窮透徹得妙悟也。心若不悟。妄念情識自然發生。妄生則鑑理不明。理不明。則是 非必訛謬錯亂矣。

所以治心。須求玅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矣。以此 治心。心自靈玅。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浮山實錄)。

此節教必修必悟。所以學人修治自心。當求徹證。悟入之後。使人神志和。氣息靜。

容貌恭敬。色相端莊。設有妄想情慮以此妙心照之。皆融為真心矣。若如此修治其 心。心必靈通精妙。然後開導羣品指接蒙迷誰不相從其教化耶△悟要工夫。意出語言 之外。若但如此讀去。有甚麼交涉。

此篇教清修實德。母務浮華。而蔽其要妙也。

五祖演和尚曰。今時叢林。學道之士。聲名不揚。匪為人之所信者。葢為梵行不清 白。為人不諦當。輙或苟求名聞利養。乃廣衒其華飾。遂被識者所譏。故蔽其要 玅。雖有道德如佛祖。聞見疑而不信矣。爾輩他日若有把茅葢頭。當以此而自勉(與 佛鑑佛果書)。

謂近今叢林中做長老者。美名不得播揚。又不為四眾之所信敬者無別。只因梵。行有 虧。不清淨不潔白也。加之做人行事。又不審實穩當。輒者。每事即然也。輒或每 事。舉動多苟且。貪求名聞利養。又作事虗浮。衒賣光華。粉飾行止。以欺惑愚俗遂 被明眼人看破。即生譏誚。由此將幾多緊急妙事。皆障蔽之矣。即使有證悟有神機如 諸佛祖。但所聞見之事。皆令人生疑惑。而不諦信也。爾輩他日若出世為人。結箇茅 葊。守護己身。調伏他意。當以吾言自勉勵也△老實二字。值得千金。若虗浮裝點不 存實行。乃業根種子也。

此篇戒人重本分勿務外緣。而喪失法體也。

演祖曰。師翁初住楊岐。老屋敗椽。僅蔽風雨。適臨冬暮雪霰滿牀。居不遑處。

此節明修不惜身。袁州楊岐山方會禪師。宜春冷氏子。嗣慈明楚圓禪師。南嶽下十 世。謂我會師翁初住楊岐之時。屋老桷爛。兩間破房。僅。略能也。略可遮蔽風雨而

已。適。至也。適值冬暮。即臘月也。霰是雪粒。雖人人臥榻雪粒滿布。亦不分心于

此。安然處之。事冗曰不暇。心勤曰不遑。謂榻雖積雪。而不以寒苦動其心也。

(25)

衲子投誠。願充修造。師翁卻之曰。我佛有言。時當減劫。高岸深谷。遷變不常。

安得圓滿如意。自求稱足。

此節顯事皆假合。衲子中有志誠發心。願當化募者。充。當也。師翁卻辭不允。曰。

你豈不聞我佛有言。此時正當減劫也。人人福壽。亦隨之而減。謂第九小劫。人壽八 萬四千歲。減至六萬拘留孫佛出世。減至四萬。拘那含牟尼佛出世。減至二萬。迦葉 佛出世。減至一百歲。釋迦牟尼佛出世。故曰。時當減劫。然極峻之高岸。最深之谿 谷。遷改變易。尚爾不常。或時高岸而崩頺。或時深谷。而平滿。本不是堅周之法。

安得圓滿如人之意。而自求稱足也。

汝等出家學道。做手脚未穩。已是四五十歲。詎有閒工夫。事豐屋耶。竟不從。

此節示其力學。且汝等出家。元為學道。做手脚尚且未穩。此言把捉不住也。謂工夫 尚做不定。已是四五十歲了。詎。豈也。豈得有閑工夫再去化緣。以華美其居而為事 也。昔宋李靖公名沆為丞相。自奉甚薄。所居陋巷。廳事無重門。家人勸修之。沆 曰。身食厚祿。安榮如意。人生朝暮不保。奚用工夫事豐屋耶。竟不從。

翌日上堂曰。楊岐乍住屋壁疎。滿牀盡撒雪珍珠。縮却項。暗嗟吁。翻憶古人樹下 居(廣錄)。

此節曉以大義。翌日。即明日。上堂示眾曰。楊岐乍住屋壁疎。滿牀盡撒雪珍珠。縮 却項。暗嗟吁。翻憶古人樹下居。翻憶者。返追從上古人。樹下修行。值此風雨。又 書何如△下逮於今。尚要鬼弄他去做化主。疇能却之耶。

此篇教學者須行解相應。必謹必嚴也。

演祖曰。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行無越思。思無越行。有其 始而成其終。猶畊者之有畔。其過鮮矣。

城字作譬喻。古有偈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將能行令。不動 干戈致太平。此之謂也。奉乃遵奉。戒律。即眾戒律儀也。守心是學道奉戒是修德。

欲全道德。須由日而夜。亹亹思之。自朝及夕。孜孜行之。葢行時不可外于思。思時 不可越于行。如是從始至終而不改異如畊田者中邊俱到。可免荒怠之過矣△禮約而義 豐。如九轉還丹。點鐵即成金矣。

此篇戒住持不可專己之情。而忘先聖法度也。

演祖曰。所謂叢林者。陶鑄聖凡。養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從出。雖羣居類聚。率 而齊之。各有師承。今諸方不務守先聖法度。好惡偏情。多以己是革物。使後輩當 何取法。

(26)

範土曰陶。鎔金曰鑄。叢林是一大爐冶。以之鑄聖陶凡。撫養鞠育人才器格之地。住 持人總其權柄則教化之所從出。羣居者。或百或千。類聚者。智愚賢否。各從其類。

要其統率而齊整之。則各有師承。言各有者。非各人自己有師承也。謂必在住持於羣 類中因人設教而調理之也。此下謂不遵古自恃之過。於今住持。不遵古人之典訓。一 味以己之所好所惡。而用情多偏。且以自家杜撰之法。教人依學以為己是。而返改。

革前人規範。如此任情縱意。教後人將何以取法則也△爐鞴之下。原多鈍鐵。只在匠 者之巧心玅手否則總成廢器。

此篇誨住持欲知人之賢否。必久乃得其真也。

演祖曰。利生傳道。務在得人。而知人之難。聖哲所病。聽其言。而未保其行。求 其行。而恐遺其才。自非素與交遊。備詳本末。探其志行。觀其器能。然後守道藏 用者。可得而知。沽名飾貌者。不容其偽。縱其潛密。亦見淵源。

此節明知人要在久識。謂凡欲利益眾生。傳授祖道。所貴專在得真正良材。乃堪承 繼。然知人一節最為難事。古聖先賢。亦以為憂。何也。聽其所言。似實有德。未審 平日行履果如其言否也。必求其所行。造到古人地位。又恐遺失其人之才力也。自 非。猶云要在。謂欲知人之的實。要在平素與之交遊。歲月既久。則所知益深。備詳 他之本末。探討他志向。觀察他行履。以及器量能幹。然後真知實曉。此人果是守道 存德者。果是韜光秘用者。若是沽賣虗名。粧飾顏貌者。亦久而能知。難以隱偽。縱 使彼做得深潛隱密。我亦闚見他幽深源底也。

夫觀探詳聽之理。固非一朝一夕之所能。所以南嶽讓見大鑑之後。猶執事十五秋。

馬祖見讓之時。亦相從十餘載。是知先聖授受之際。固非淺薄所敢傳持。如一器 水。傳於一器。始堪克紹洪規。如當家種艸。此其觀探詳聽之理明驗也。豈容巧言 令色。便僻諂媚而充選者哉(圓悟書)。

此節謂授受必須親證。且而觀探詳聽。此四種道理。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得的。所以 南嶽讓見大鑒之後。猶然執侍巾瓶一十五秋。南嶽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嗣六祖大 鑑禪師。大鑑六祖慧能大師。范陽盧氏子。嗣五祖弘忍大師。且馬祖見讓之時。亦相 從淘汰十有餘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漢州什邡縣馬氏子。嗣南嶽讓禪師。是知先聖 上授下受之際。固非淺根薄德。所能傳持。所謂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 堪傳授。猶如以此一器水。傳入於彼之一器。無欠無餘。此喻為子者不妄受也。如此 之人。始能克紹大法弘規。擔當佛祖家業。又如畊田者之的當人家。收存好種。種好 則苗必秀。此喻為師者不妄傳也。如此觀探詳聽之理既盡。始為明驗不誣也。且能克 紹。能繼續之人。豈容巧好其言。令善其色。便佞偏僻。諂屈媚悅之徒。可能當其任 哉△此不徒謂師家知人。實要弟子耐久。如是則水合水矣。如今人纔到門便付法。吾 不審是何知也。

(27)

此篇誨住持者。須德專兼行。以為興教傳道之本也。

演祖曰。住持大柄。在惠與德。二者兼行。廢一不可。惠而罔德。則人不敬。德而 罔惠。則人不懷。苟知惠之可懷。加其德以相濟。則所敷之惠。適足以安上下誘四 來。苟知德之可敬。加其惠以相資。則所持之德。適足以紹先覺。導愚迷。

此節明德惠相資而互用。謂為住持之大權柄。大主宰。在恩惠與德行兩種。此兩種必 欲兼行。如鳥之兩翅。廢一則不可也。若但有恩惠與人。而自不修德。則人雖懷而不 敬。若但有德於己。而無惠以及人。則人雖敬而不懷。罔。無也。果知惠澤。能使人 懷慕。更加修德以相兼濟。則所施之惠澤。自然安撫人心。上情下通。誘引四來之眾 矣。果加修德。能令人恭敬。更加惠澤以相資助。則所修之德行。自足以繼紹先覺。

興隆佛種。開導愚迷之人矣。

故善住持者。養德以行惠。宣惠以持德。德而能養則不屈。惠而能行則有恩。由是 德與惠相蓄。惠與德互行。如此則德不用修。而敬同佛祖。惠不勞費。而懷如父 母。斯則湖海有志於道者。孰不來歸。住持將傳道德興教化。不明斯要。而莫之得 也(與佛眼書)。

此節明德惠併施而同感。故所以善為住持者。自己養德。又能行惠。宣通恩惠。以持 其德。德既能養。則德用不竭。惠既能施。則惠有餘恩。由此將德與惠共相蓄養。惠 與德互相流行。如是則德已具於惠中。德即不修。而人敬之慕之。如同佛祖矣。惠既 發于德內。惠雖不費。而人懷之愛之。如同父母矣。斯則五湖四海。有志於道者。誰 不來歸。住持將要宣傳道德。興揚教化。若不通明德惠二種之要妙必不能得也△懷恩 敬德。人情皆然。住持能兼之。是將引天下人。歸之敬之也。

此篇見師嚴子敬之道。足為後人典則也。

演祖自海會遷東山。太平佛鑒。龍門佛眼。二人詣山頭省覲。祖集耆舊主事。備湯 果夜話。祖問佛鑑。舒州熟否。對曰熟。祖曰。太平熟否。對曰熟。祖曰。諸莊共 收稻多少。佛鑑籌慮間。祖正色厲聲曰。汝濫為一寺之主。事無巨細。悉要究心。

常住歲計。一眾所係。汝猶罔知。其他細務不言可見。山門執事。知因識果。若師 翁輔慈明師祖乎。汝不思常住物重如山乎。

此節明家教有方○舒州太平佛鑑惠懃禪師。龍門佛眼清遠禪師。竝嗣五祖演禪師。南 嶽下十四世。值演祖自舒州海會寺。移席往東山之日。二師詣東山省覲。詣。往也。

省。視也。秋見曰覲。祖集本寺中之耆舊。竝主事者。備湯果夜間聚話。祖問佛鑑今 歲舒州地方。田稻成熟否。鑑對曰熟。祖曰你太平常住熟否。曰熟。祖曰諸莊其收稻 有多少。佛鑑籌慮間。籌量思慮。不敢妄答。祖即正其色勵其聲曰。汝濫為一寺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

CBETA uses its service to provide the uses to donate by using the credit cards or PayPal account to support the C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