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課程的涵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壹、課程的涵義 "

Copied!
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研究主題『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研 究』分五節作文獻探討,依據文獻整理歸納,以作為問題研究之理論 基礎。第一節為課程實施的意義,探究課程與課程實施的意涵;第二 節為「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與特色,探討九年一貫課程制定的背景 因素、內涵、精神特色等;第三節為「社會學習領域」的內涵與實施 探究,探討社會學習領域改革背景、內涵;第四節為社會學習領域課 程特色與面臨爭議的問題;第五節為社會學習領域相關論文研究。期 能透過研究發展出可行性建議,提高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成功率。

第一節 課程實施的意義

壹、課程的涵義

「課程」 (curriculum)源自於拉丁文的currere,原意是跑步的

路徑(the course to …run)(Eisner,1994),英文名詞則是在中世

紀左右創造出來的,用來指稱學習的進程(a course of study)。課

程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概念,許多課程學者紛從不同面向提出自己對它

的定義,Portelli(1987)指出在教育文獻中有120個以上的課程定

義…課程最常被人們認為是教師的教育活動—實際發生的教室的事

情(引自Henderson & Hawthorne ,2000) 。Klein(1991)則認為課程

是由十項要素所組成,例如:宗旨與目標、課程的內容、教材的來源、

(2)

教學活動、教學策略、實施的評鑑或評量、能力分組、時間、空間。

國內學者司琦(1989:2-6)認為課程學者對課程的看法之所以 不同,來自於其對課程之對象、範圍和類型的基本看法之差異所致,

故可分別區分為:對象上由教科書、課程規劃到學生;範圍上由科目、

學校全部科目到學校完整的教學計畫;類型上則由形式課程、理想課 程到潛在課程。雖然層面不同,但從基本層面而言,課程是「為學習 者在設計的環境中,包含學校到社教機構,進行一種有組織、有目的 的活動,改變其行為,以達到所預定目標的活動和經驗」 。

方德隆(2001)依學者從事之研究方法或內容,或實務工作者如

何思考及行動,將分歧的課程定義綜合為:課程即學科(教材)、課

程即目標、課程即計畫,以及課程即經驗等四大類。課程設計者對課

程的定義,代表改革的方向和範圍,所以不但要了解他人的定義,也

應剖析自己的觀點,方免受到狹隘課程觀的主宰。因此可將課程的定

義歸納為四類:1.將課程視為學科和教材者:重視課程內容的選擇與

組織,強調課程材料的發展。2.將課程視為經驗者:係以學習歷程和

學生為中心,強調培養重塑自己人生歷程方面的能力,由事後回溯的

觀點來看課程,易於把握實際的課程現象。3.將課程視為目標者:著

重目標的明確性及引導性,並用目標控制整個課程設計過程,易於顯

(3)

前許多教師慣採即席式教學所產生的缺點(陳新轉,2000;黃政傑,

1991)。

綜言之,課程是透過學校系統傳遞發展人類生活經驗與文化價值 精華的歷程,為使學生能透過學習,發揮個人潛能,學校需謹慎決定 課程內容性質、學習材料,以發揮最大的教育成效。

貳、課程實施的內涵 一、課程實施的意義

課程經規劃設計後,若沒有經過實施的過程,則一切會淪為空 談。一個良好的課程計畫,需要有效的課程實施工作配合,才能達到 預期功能(黃政傑,1991)。

Marsh 和 Willis(1995)將課程實施的定義為:教師將事前經 過規劃設計的課程,付諸實際教學行動的實踐歷程。也就是將「書面 的課程」(the written curriculum)轉化成教室情境中的教學實際作 為的教育實踐行動。

另外Leithwood(1982)則認為課程實施主要在縮短課程現狀與

改革理想間的差距,對此可以將課程實施界定為課程改革實現的過

程,亦即將課程計畫付諸實行的過程,其目的在縮短理想與現實兩者

之間的差距。若從教師專業角色來探究課程實施的意義,課程實施不

(4)

只是將事前經過規劃的課程付諸實施傳遞行動,也是協商交涉與教育 信念轉型的行動歷程與實踐結果(黃光雄、蔡清田,2002)。

課程如果要對學生產生影響,必須透過課程實施付諸行動,學校 如何連結課程規劃設計與實施歷程,往往是課程改革成敗關鍵之一

(蔡清田,2002)此外,有許多國內外的學者皆曾在他們的論述中指 出課程實施不可忽略的重要性,且佔有課程革新中十分重要的角色,

再完美的課程設計與發展若沒有經過課程實施的教育行動,則無法達 成課程目標中的預期成效(黃光雄、蔡清田,2002;黃政傑,1991),

因而課程實施是課程設計與教學之循環周期中的重要階段(李子建、

黃顯華,1996)。

綜言之,課程實施是將課程理論化為實際的活動,涉及課程革新 的過程,亦即將課程付諸行動的過程,透過課程實施,改變教師教學 理念、教材教法的使用,達到教育目標,其目的在於縮短理想與現實 之差距,讓課程對學習者真正產生影響。因此,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改革的成敗,課程實施是很重要的環節。

二、課程實施的層面

Fullan 和 Pomfret(1977)指出,任何課程實施工作,至少都

應包含五個層面的改變──教材、組織、角色〈行為〉、知識和理解、

(5)

功。這個概念架構,無論就研究或實際工作而言,都有其價值,綜合 國內學者對這五個層面說明如下: (張順誠,2001:10;黃政傑,1991:

403-404;程景添,2001:95-96)

(一)教材的改變

課程實施的第一個層面是教材的改變,換言之,即革新教師所要 教授給學生的內容或學生必須要學習的內容,這些內容包含的範圍、

順序,甚至是傳授的媒介,例如文字、語言、視聽器材,甚至包含課 程發展人員所設計用來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測驗或其他評鑑工具。

(二)組織的改變

課程實施的第二個層面,是組織的改變。包含了學生分班分組的 安排、空間與時間的安排、人員的分配、及新教材的供應。這個層面 不在於要求使用新課程者自己本身的改變,而在要求使用者互動情境 的變化。

(三)角色或行為的改變

課程實施的第三個層面,是角色或行為的改變,課程實施不但要

求教材改變、組織改變,同時也要求人的行為或角色改變。新課程常

常包括新的教學方式、新的教學任務(如課程設計與發展)、新的角

色關係(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其他學校行政人員、教師

與家長)。這些新的角色或行為若能獲得改變,新課程才算是真正實

(6)

施。

(四)知識和理解

課程實施的第四個層面是知識和理解。這是指課程的實施者認識 了課程的各種成分,包含基本假定、目標、教材、實施策略、角色關 係等。

(五)價值內化

課程實施的第五個層面,是使用者「重視」且「致力」於執行課 程的各種組合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評鑑實施的此一層面,應以課程 的各組合因素為主,而不是以課程整體為主,才不致於犯了空洞的毛 病。且重視和致力並不是實施成功的充分條件。

理想的課程實施,要考量上述五個層次的改變,才能算真正有效 地實施課程。

三、課程實施的觀點

就教師的教學而言,會有不同的課程實施觀點,教師可能忠實地 實施規劃的創新,亦可能改編(adapt)創新的課程,而不是忠實地 實施規劃的創新,他們亦可能與學生共同創造課程(如課室的經驗)

(李子建,黃顯華,1996)。因此,至今為止發展出三個觀點,一是

忠實觀(Fidelity Perspective)

二是相互調適觀( Mutual

(7)

透過對這三個不同的課程實施觀點的探討,而能對九年一貫課程 實施有進一步的瞭解,以下分別敘述之(王振鴻,2000;李子建、黃 顯華,1996;陳佩棻,1999;黃光雄、蔡清田,2002;黃政傑,1991;

歐用生,2000;程景添,2001;蔡因吉,2001):

(一)忠實觀

所謂忠實觀,係指任何課程的實施程度,應就實施者在實際進行 運作課程時,能符合計畫者意圖的情形而定,並進而探討促進及阻礙 課程實施的因素,亦即實際運作的課程改革,若愈接近原來的課程計 畫,則愈為忠實,課程實施的程度也愈高,反之,課程實施程度愈低,

則表示愈不忠實,研究者也需關注有助和阻礙實施的因素。忠實觀的 基本假設為:課程知識是教室外的專家創造的,這些專家引導課程改 革;改革是直線的過程,教師是消極的接受者,只要依據專家的指示,

就可以專家發展出的課程加以實施。課程或其計畫是事先決定的,絕

大多數是由課程專家依其專業知識而設計的,過程中只有少數教師能

夠參與。教師扮演著實施者,實施專家們所完成設計的課程。課程計

畫的實施是直線的過程,課程計畫交由教師之後,教師就會按照計畫

的指示來做 。 由此可知,忠實觀認為教師的角色只是一個實施者,實

施專家們所發展成的課程,而教師實際的角色或行為改變,符合計畫

的角色或行為的程度,便是課程實施程度的指標。因此下列措施是必

(8)

備的課程才能忠實實施:

1. 對教師施予適當的訓練。

2. 提供課本、教材,以及必要性的教具與教學相關設備。

3. 提供相關單位適當的協助與支持以排除課程實施中的障礙因 素。

4. 校長或上級人員的督導或監控。

以此看來,我國以往由中央政府統一公佈「課程標準」與「教科 用書」、「教學指引」、「教師手冊」、「科目教學綱要」等傳統的 課程規範說明或課程行政命令規定,強調中央集權、依法行事、分層 負責、目標導向,完全由教育部頒布課程標準,全國統一,透過教育 部的命令,由上而下實施的模式,乃採忠實觀的行政運作(高淑芬,

2001)。

﹙二﹚相互調適觀

所謂相互調適觀,強調課程實施不是單向的傳授,而是雙向影響

改變的過程。此一觀點認為課程實施是協商、妥協、適應的過程,學

校或教師會用適合他們的方式來實施課程。課程研究人員的目的,不

在檢驗原來的課程計畫實施程度如何,而在分析課程計畫和課程實施

兩者如何互相調整適應,著重於實施過程本身之變化 。 此觀點並非只

(9)

區、學校、學生等不同特質,進行規畫調整,其焦點是集中於實施者 的適應以及設計者的調整上,強調雙方的交互作用,設計和發展課程 者也應視使用者之實際需要,認真檢討改善,期使革新計畫適用於大 多數實施機構。「相互調適觀」應該包括課程設計人員與課程使用者 雙方同意安排進行修正調整,採用最有效的方法,確保課程實施之成 功。

目前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乃強調以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重視學生 的主體性,期盼透過師生利用各校之特性共同締造課程。

(三)締造觀

此觀點認為課程知識是一種個人在脈絡關係中建立的構念,變革

是一種師生個人發展和持續成長的過程,成功的課程實施有賴於參與

者的理解和接受變革過程的主觀現實(Subjective Realities)。締造

觀強調課程是師生之間彼此共同創造的教育經驗,對於外來的教材與

教學策略都只是一種手段,替師生在教室中創造經驗時,提供工具而

已,唯有師生用這些手段所建構出來的教室經驗才是課程。這種課程

知識是脈絡化的,是從縝密的實踐中獲得的,經師生共同建構後賦以

新的意義。同時,教師要經由教室生活的探討,與同事共同觀察和討

論,並於進行教學後,不斷地評鑑和修正,形成特定的課程知識,才

能落實新課程。

(10)

綜言之,一味強調「忠實觀」,容易扭曲課程發展的原意,而 只強調「相互調適觀」者,並無法避免忠實觀的課程實施。因此整個 課程過程中,應由具體實施,逐步發展成為調適,最後形成締造的課 程,課程改革不只是諸多專家學者擬定計畫就可執行的「產品」(王 振鴻,2000)。

参、九年一貫課程實施

對於九年一貫課程而言,教育部不斷強調九年一貫、各領域統 整,因而對於銜接課程、課程統整均有詳加規定,希望藉由各方面教 學成效評估,來規範教學內容、方法,透過學校課程計畫達到課程實 施成果,九年一貫課程若要符合課程綱要精神,學校人員則須依據中 央政府提供的政策指示與課程綱要,進行協商與互動,透過中央與地 方和學校三者的權利與責任去規劃設計實施和評鑑學校課程,並尋求 外來專家顧問的協助,以滿足學校師生之教育需求(蔡清田,2001)。

邱才銘(2002)依據國內學者蔡清田的看法,將課程學校課程實施與

發展步驟、主要的學校課程發展工作項目、主要參與成員、注意事項

等詳細探討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的重點,整理如表2-1-1,可供各個學

校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時參考。

(11)

表2-1-1 九年一貫課程中學校課程發展之步驟、主要項目與參與人員

階 段 學校課程發展步驟 主要之工作項目 主要參與人員 一、課程規劃 1.草擬學校課程發展革新

計畫與目標 2.成立課程發展組織 3.評估課程發展需求 4.評估學校課程發展影響

因素

5.確立學校課程發展革新 計畫與目標

1.1 參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並尋求相關理論或法 令依據

1.2 檢討過去辦理經驗得失 1.3 草擬初步的學校課程發展革新

計畫與目標

2.1 成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3.1 評估社會、學校、學生的需求

與特色

3.2 進行課程發展任務分析 4.1 評估學校特色、地方文化、地

區特性、師資、設備、時間、

經費等因素

5.1 評估計畫可行性,並修正學校 課程發展革新計畫草案 5.2 確定學校課程革新計畫 5.3 確定學校課程發展目標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 會包括:校長、主 任等行政人員代 表、課程專家、學 科專家、七大學習 領域授課教師與級 任導師代表、學校 行政人員代表、學 生代表、學生家長 代表、專業組織代 表(學會、公會、商 會)、地方社區關心 教育資源人士、鄉 鎮公所人員、縣市 政府人員與評鑑專 家等

二、課程設計 1.設計學校整體課程方案 2.設計七大學習領域課程

實施方案

1.1 成立學校課程設計小組 1.2 確立七大學習領域課程具體目

1.3 選擇七大學習領域課程領域、

科目或主題

1.4 設計七大學習領域、科目或主 題的時數與順序

1.5 評鑑、修正及確定學校整體課 程方案

2.1 安排七大學習領域所需師資 2.2 規劃相關支援人力、經費、設

施、器材等配合措施

2.3 評鑑、修正及確定學校整體課 程實施計畫

學校課程設計小組 包括:學校課程發 展委員會委員、課 程專家、學科專 家、七大學習領域 授課教師與級任導 師代表、學校行政 人員代表、諮詢人 員(評鑑專家、學生 家長代表、地方社 區關心教育資源人 士、學生代表)等

三、課程發展 1.研究七大學習領域教學 大綱

2.編選七大學習領域教材 3.發展七大學習領域教學

活動

4.發展七大學習領域教學 媒體

5.發展七大學習領域評量 工具

6.試用、評鑑修正

1.1 研訂七大學習領域課程領域、

科目或主題

1.2 研訂七大學習領域課程領域、

科目或主題的內容綱要 2.1 選用或編擬七大學習領域課程

領域、科目或主題的教材 3.1 發展七大學習領域教學型態及

學習活動

4.1 安排及規劃七大學習領域相關 教學媒體與教具

5.1 編擬七大學習領域課程領域、

科目或主題的評量工具 6.1 進行試用並評估可行性

學科專家、教師代 表、媒體專家、評 鑑專家、諮詢人員 (課程專家、學生代 表、相關專業人員)

(12)

表 2-1-1 九年一貫課程中學校課程發展之步驟、主要項目與參與人員(續)

四、課程實施 1.課程實施前準備 2.正式實施教學 3.進行教學評鑑

1.1 進行教師協調聯繫或辦理教師進 修或學校本位教師研習

1.2 進行相關支援人員協調聯繫 1.3 進行學校課程方案宣導

1.4 進行教學資源準備及教學情境佈

1.5 完成外聘教師接待事宜 1.6 完成學生編組

2.1 依學校課程方案實施 2.2 督導教學過程

2.3 督導各項行政支援措施

3.1 實施學習過程與結果的意見調查

學校課程發展委 員會

課程設計小組 外部評鑑人員

五、課程評鑑 1.評鑑學校課程方案及 課程實施方案的成效 2.改進學校課程方案及 課程實施方案

1.1 評鑑學生學習效果 1.2 評鑑教師教學效果 1.3 評鑑行政支援效果 1.4 評鑑課程方案成本效益 2.1 分析各項成效評鑑資料

2.2 根據評鑑結果修訂課程方案及課 程實施方案

學校相關人員、

教師、其他支援 人員

資料來源:邱才銘(2002:42-43) 。

肆、小結

課程的定義因看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總脫離不了是透過教師的 教學內容及學生之學習經驗,達成教育目標,而這些理論若未經由實 際行動,只是空談,課程之實施,其目的在於縮短理想與現實之差距,

讓課程對學習者真正產生影響。課程實施之觀點雖有忠實觀、相互調

適觀、締造觀,九年一貫課程希望藉由課程之改革,朝向締造觀,但

因課程改革發展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經由教室層級發展出學校層級

之課程。雖然教育部用課程綱要來規劃各校的課程實施歷程,本研究

受限於研究層次無法深入教室層級的教師實施情形,僅將學校課程規

劃與推動和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實施兩部份是否依照部頒的課程綱要

(13)

第二節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與特色

壹、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背景

由於科技進步,相對促使國際社會及價值觀急速改變,相對在一 向保守的教育界也自1980 年代末期開始,也紛紛進行改革。以日、

英、美等為首的先進國家在因應二十一世紀全球競爭及教育內涵變遷 的壓力下,紛紛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教育改革方案。1987年,日本臨時 教育審議委員會提出具體的教育改革方案,作為其總結報告,1988 年,英國頒布「國定課程」,明定提昇所有國民的各種能力和水準為 目標,1991年,美國發表 America 2000: An Educational Strategy , 具體陳述其公元2000年育達成之目標,接著澳洲也公佈了以適應未來 生活為首項的能力取向教育目標,1997年日本與美國再次對教育提出 具體改革目標(楊益風,1999:49),所有先進國家均感受二十一世 紀競爭壓力,開始鞭策教育迎頭趕上。

因應如此改變,國內在教育上亦不斷求變以因應國際情勢,其中

除了教育政策的討論外,更涉及教育系統、體制、目標、課程等議題

的修正。國內的教育改革,最早可追溯到民間對教育改革的推動與努

力,從四一○教改聯盟發動起,在理念方面對傳統教育觀念與作法進

行挑戰,激發起教改的意識與動力,促使政府開始積極推動教育改革

工作,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後,於1994年09月21日成立「行政院教育

(14)

改革審議委員會」,並於1996年12月02日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 書》,揭櫫教育改革的五大方向,即教育鬆綁、帶好每位學生、暢通 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及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繼之而起的是以行院 教改會為主體,規劃了各種教育方案與制度,進行是體制的改革,目 的在為教育建構一個合理的環境(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對於促進中小學教育鬆綁、帶 好每位學生、改革課程與教學、提早學習英語、協助學生具有基本學 力等提出建議,以滿足社會期待。但報告書中對於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著墨較少(彭明輝,1999)。

教育部依據行政院核定之「教育改革行動方案」,進行國民教育 階段之課程與教學革新,鑑於學校教育之核心為課程與教材,此亦成 為教師專業活動之根據。根據教育部彙聚而成的「教育改革行動方案」

計十二項,其中「健全國民教育」項下,第三項執行事項為「革新課 程與教材」,成為九年一貫課程之主要改革事項(教育部,1999a),

此改革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其目的在提昇教育的品 質,以培育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健全國民,俾適應知識爆發的時代,

因此這次教育部推動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大量教育專

家學者、教科書出版商及所有在第一線工作教師的開始全力投入,進

(15)

貳、九年一貫課程實施階段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前之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分別於八十二年及 八十三年修正頒布,由於新世紀需要新的教育思維與實踐,在課程逐 年實施之際,教育部認為可同時進行下一次課程改革之規劃,以凝聚 國人對教育改革的共識與努力,進而創造學校教育的新境界。因此教 育部在規劃九年一貫課程之改革時分階段進行,各階段的時程及主要 任務如下(林境湖,2002;邱才銘,2002;教育部,2002):

一、第一階段(1997年4月至1998年9月)

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專案小組」,主要在研訂國民中小學 課程發展及修訂的共同原則、基本架構、應有的學習領域、授課時數 比例等課程結構,並完成「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二、第二階段(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

成立「國民中小學各學習領域綱要研修小組」,主要任務為研訂

「國民教育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確定各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應 培養之能力指標與實施原則。

三、第三階段(1999年12月至2001年8月)

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修訂審議委員會」,主要任務為審議並確

認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內容之適當性、課程綱要之公布格式及實施要

點,以及研議並確認推動新課程之各項配合方案。

(16)

四、第四階段(1999年10月至2002年6月)

本階段主要任務是進行試辦工作、審議並確認各學習領域課程綱 要內容之適當性、各項配合方案、正式公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

五、第五階段:2002 年 9 月起

國中一年級正式實施(國小自 2001 年 9 月起開始實施),分三 年,至 2004 年 9 月全面實施(國小分四年)。

参、九年一貫課程內涵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之內容包括課程綱要修訂 之緣起、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基本能力、學習領域、實施要點、各 學習領域綱要等七大部份(教育部,2000a) 。以下僅就基本理念、課 程目標、基本能力、學習領域、實施要點五個部份分別摘述之。

一、基本理念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

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

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本質上,教育是開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

與改善生活環境的學習歷程。因此,跨世紀的九年一貫新課程應該培

(17)

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如圖 2-2-1。

圖 2-2-1 九年一貫課程基本理念圖

資料來源 : 教育部(2002) 。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能力

國民中小學之課程理念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

歷程;尊重個性發展,激發個人潛能;涵泳民主素養,尊重多元文化

價值;培養科學知能,適應現代生活需要(2000a:5)。而國民教育

之學校教育目標在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人性化、生

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

(18)

養成終身學習能力,培養身心充分發展之活潑樂觀、合群互助、探究 反思、恢弘前瞻、創造進取的健全國民與具世界觀之公民(2000a:5) 。

為實現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教育目的,須引導學生達成下列課程目 標(教育部,2000a):

(一)增進自我了解,發展個人潛能。

(二)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

(三)提升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能力。

(四)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五)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隊合作。

(六)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增進規劃、組織與實踐的知能。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九)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十)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達成上述十項課程目標,暫行綱要中並以十項課程目標為藍

圖,擬具十項國民教育基本能力為指標。說明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

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十大基

本能力(教育部,2000a):

(19)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三、學習領域

九年一貫課程內涵以「人」為中心,培養一個健全國民所需 要思考的基本能力必須經由哪些課程來達成,因此將現行分立的 科目整合為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 與生活科技及綜合活動等七大學習領域,《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暫行綱要》中對於與學習領域相關的事務,如:學習領域的 數目、學科名稱、選修課程、教學原則、學習領域內涵、學習領 域階段等,均有相當的規範(教育部,2000a)

由《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內涵可見,國民教

(20)

育九年一貫課程的研訂與行政院教改會的訴求相呼應,目的在統 整中小學課程內容、建立中小學基本能力、銜接中小學學習內 容、鼓勵地方及學校發展特色、發揮教師專業自主權,以培養二 十一世紀的健全國民(吳清山,1999a)。

茲將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與八十三年公佈之國

民中學課程標準列表比較,如表2-2-1,期能更清晰了解其改變

差異:

(21)

表2-2-1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與八十三年公佈國民中學課程標 準之比較一覽表:

課程項目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八十三年公佈之國民中學課 程標準

課程設計 國中、小課程綱要一貫設計 國中、小分開訂定課程標準

目的

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

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 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

國民中學:

以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及民主 法治教育為中心,培養德、

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 之樂觀進取的青少年與健全 國民。

目標

1.增進自我瞭解,發展個人潛能。

2.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

3.提升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能力。

4.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5.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 隊合作。

6.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7.增進規劃、組織與實踐的知能。8.

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9.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10.

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 力。

國民中學:

1.培育自尊尊人、勤勞負責的 態度,陶冶民族意識及愛 家、愛家、愛國的情操,養 成明禮尚義的美德。

2.啟迪創迼、邏輯思考與價值 判斷的能力,增進解決問 題、適應社會變遷的知能,

並養成終生學習的態度。

3. 鍛 鍊 強 健 體 魄 及 堅 忍 毅 力,培養從事正當休閒活動 的知能,增進身心的成熟與 健康。

4.培養互助與民主法治的精 神,增進群己和諧關係,涵 育民胞物與的胸懷。

5.增進審美與創作能力,培養 熱愛生命與維護自然環境 的態度,增進生活的意義與 情趣。

基本能力

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2.欣賞、表現與創造。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4.表達、溝通與分享。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6.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7.規劃、組織與實踐。

8.運用科技與資訊。

9.主動探索與研究。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未訂定

(22)

表 2-2-1 國民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與八十三年公佈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之比較一 覽表: (續)

教學時間

每節上課以四十至四十五分鐘為 原則。

國民中學:每節四十五分 鐘。每日安排十五至二十分 鐘為導師時間。

教學節數

各年級每週基本教學節數:

1.一年級:22 節。

2.二年級:22 節。

3.三年級:26 節。

4.四年級:26 節。

5.五年級:28 節。

6.六年級:28 節。

7.七年級:30 節。

8.八年級:30 節。

9.九年級:30 節。

國民中學:

1.一年級:33-34 節。

2.二年級:35-36 節。

3.三年級:30+(5)-33+(5) 節。(括號中節數,為教師 實施個別差異教學時間。)

教學總節數類別:(在校總時間) 1.基本教學節數:佔總節數 80%。

2.彈性學習節數:佔總節數 20%。

國民中學:未區分總節數類 別。

學習領域 ( 教 學 科 目)

七大學習領域:

1.語文(本國語文、英語、閩南語、

客家語、原住民語言)。

2.數學。

3.自然與科技。

4.社會。

5.健康與體育。

6.藝術與人文。

7.綜合活動。

國民中學教學科目:(21 科) 1.國文。2.英語。3.數學。

4.認識臺灣(一年級實施)。

5.公民與道德(二年級起實 施)。6.歷史(二年級起實 施)。7.地理(二年級起實 施)。8.生物(一年級實施)。

9.理化(二年級起實施)。

10.地球科學(三年級實 施)。11.健康教育(一年級 實施)。12.家政與生活科 技。13.電腦(二年級起實 施)。14.體育。15.音樂。

16.美術。17.童軍教育。18.

鄉土藝術活動(一年級實 施)。19.輔導活動。20.團 體活動。21.選修科目。

學 校 課 程 審 查 與 規 劃組織

各校應成立「課程發展委員 會」及「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

從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並由課程 發展委員會審查、決定全校各學習 領域課程計畫及相關實施內容。

未訂定

(23)

表 2-2-1 國民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與八十三年公佈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之比較一 覽表: (續)

教材選用

1.教科書非唯一教材來源。

2.採多元化教材:包括審定本教科 書、單元式教材、現行出版品、影 音多媒體教材、地方政府開發教 材、學校自編教材、教師講義等。

1.國民中學以課程標準中 規定之 各學 科教 科書 為 主。

2.國中:

一般學科:部編本教科書 藝能學 科: 審定 本教 科 書

課程報備 制度

在課程實施前,學校應將整年 度課程方案呈報地方政府主管教 育行政機關備查核淮實施。

未訂定

教學實施

得打破學習領域界限,彈性調 整學科及教學節數,實施大單元或 統整主題式的教學。

未訂定

課程規範 範圍

訂定「課程綱要」,僅就課程 目標、學習領域的概念架構,以及 基本能力表現水準等作原則性的 規範。

訂定國中、小課程標 準,從大綱到細目、從目 標、內容、方法、評量、上 下 學 時 間 等 均 列 在 規 定 中,內容詳細繁瑣,鉅細靡 遺。

英語教學 從國民小學五年級起開始實施。 從國民中學一年級起開始 實施。

學力指標 訂定學力及能力指標 未訂定

重大議題 之融入

教科書內容除了包含學科知 識與技能之外,也要能反應當前社 會關注的主要議題,例如資訊教 育、環境教育、兩性教育、人權教 育、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等。

未特別提及

資料來源:教育部(1999b)

肆、課程綱要的特色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揭櫫,「教育是開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與

改善生活環境的歷程」,要能「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

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其

規劃課程內容的理想,除了重視各個科目間橫的統整之外,也強調

(24)

國中與國小間縱的銜接,以便充分發揮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 精神。至於其主要特色綜合專家學者意見如下(方德隆,1999;吳 財順、張素貞:2004;邱才銘,2002;張素貞,2004;教育部,2002;

陳伯璋,1999a;游家政,1999b;歐用生、楊慧文,1999;蔡清田,

2002;鄭淵全,2003):

一、教育理念

(一)落實九年一貫

我國中小學一向採「六三制」,中小學課程標準也是分別訂定,

且採分科課程,國小、國中科目名稱各不相同,銜接不易;而且中小 學課程標準分別由不同的委員會修訂,各自為政,缺少聯繫,以致九 年一貫的理想始終未能實現。

因此,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視課程發展的延續性、銜接性和統整 性,乃採「九年一貫」的設計,統一由一個專案小組負責,研擬一至 九年級的課程架構,其內容除了重視科目間橫的統整外,更強調國中 與國小的銜接,期能充分發揮九年一貫課程之精神,使每一位國民都 能接受基本而完整的義務教育課程。

(二)以「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

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係以「課程綱要」代替「課程標準」。蓋

課程標準是學校課程編制與實施之基準,舉凡各科課程目標、時間分

(25)

配、教材綱要及實施方法均有詳細規定;而課程綱要則僅包含課程目 標、基本能力、學習領域、實施原則、各年級學力指標等,屬基本性 規範。不同於課程標準,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將每週授課節數安排和教 材編選權責給予學校和教師;僅就課程目標、學習領域的概念架構,

以及基本能力表現水準等做原則性的規範,其餘則留給學校和教師彈 性應用的空間,因此,由課程標準改為課程綱要,實即降低教育部對 課程實施的規範與限制,也提供民間教科書編輯者及學校實施課程時 較大自主性,因而具體實踐課程鬆綁之教改主張。

(三)強調基本能力

九年一貫課程是從傳統以「學科本位」的知識結構轉向以「能力 本位」為導向的課程設計。從「知識的認知(knowing that)」到「能 力獲得(knowing how)」的轉化而言,「知識的認知」是以語言文 字或符號的形式來了解;「能力的獲得」則是指技能的實際運作能力。

由多元智慧理論得知每一種能力可能是許多種知識組合而成,學科知 識的界限也因此被打破,而改以統整相近的學科知識成為較大的學習 領域,以減少教學科目及教學時數,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進而轉化 出帶著走的「基本能力」。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

知識必須統整在生活變化的脈絡中,成為培養學生基本能力的工具。

所謂「基本能力」強調培養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能力,為完成九年國民

(26)

教育後,每位學生都必須具備的基本門檻。新課程注重生活實用性,

培養可以帶著走的基本能力,而不再是背不動的書包與繁重的知識教 材,亦可減輕學生學習壓力,配合基本能力測驗的實施,驗證學習者 的基本能力,以為進入更高學習階段的依據。進行既快樂又豐富之學 習。

(四)建立學校課程管理機制

為了確保課程品質,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訂有三個課程管理機制:

首先,學校必須設立「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自編教科用書、並負責

課程與教學評鑑,進行學習評鑑;其次,建立學校課程報備制度,學

校應將年度總體課程計畫送所轄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備查後,方能實

施;最後,由中央、地方政府和學校分工合作,各依權責實施課程評

鑑。評鑑結果應做有效利用,包括改進課程、編選教學計畫、提升學

習成效,以及進行評鑑後的檢討(教育部,2000a) 。九年一貫課程改

革強調學校課程發展理念,規定各校組織「課程發展委員會」 ,發展

學校課程,授予學校彈性時間與空間,激發學校改革機制。課程發展

委員會應於每一學年開學前,合理分配各學習領域學習節數,考量學

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因素,整合學校全體教師

和社區資源,發展學校課程。

(27)

過去課程標準總綱實施通則明白規定學校課程之編製與實施,一 切須依據課程標準作統籌之規劃及適切之安排,但九年一貫課程則強 調學校本位課程,賦予學校更多課程決定的權力,規定成立「課程發 展委員會」和「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基本上,這兩個組織負責學 校課程計畫規劃、決定個學習領域學習時數、審查自編教科用書、設 計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以及實施課程與教學評鑑,讓學校、老師有 主動發展課程、自編教材機會,既可培養共同基本能力,又能符合學 校本身與地方實際的需要。因而學校教師在發展課程、自編教材、以 及教學實施等均有相當程度的自主彈性。此一特性將使學校教育更具 專業水準。

二、課程實施

為促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具體實現,以多元取代全國一致的 統一規定,在課程綱要中特別規定「彈性學習節數」(約佔總節數 10%~20%),以及選修科目約佔10%~30%,另外在全年授課200 天中,

每學期上課20 週,每週授課5 天為原則,可依實際需求調整上下學

期的週數與日數授課週數、每節分鐘數及年級班級的組合,讓學校與

教師能夠獲得許多課程決定權力發揮空間,這對學校行政與教師教學

的自主性確實有助益,亦能符合學區、學校或班級的特性與需要。九

年一貫課程綱要除了擴大上述學校和教師的課程決定空間之外,更賦

(28)

予課程發展的權力,包括規劃全校總體課程方案、年度教學方案、選 擇教材、自行發展教材,以因應地區特性和學生需求,提供適性的教 育。

(一) 教學內容

1.六大議題融入教學

有鑑於環保、資訊、兩性、人權、生涯、家政等議題為世界各國 所重視,且其可做為評鑑國家是否進步之重大指標,因此在新課程中 將此六大議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使學生在無壓力的學習環境中,

自然而然培養出對此議題之關懷與了解。

2.學習英語

依據八十三年公佈的課程標準,學生需至國中才開始學習英語,

較之先進國家,似已略失國際競爭先機。九年一貫課程將學習外語的 年齡向下延伸,自國小五年級起即實英語教學,以掌握學習外語的時 機,並配合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

3. 實施鄉土語言教學

鄉土語言的學習,無論國內外,在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日

漸受重視。現行課程標準規定自國小三年級實施每週一節鄉土教學活

動,將鄉土語言與鄉土歷史、地理、自然與藝術合併在鄉土教學活動

(29)

規劃選修一種的鄉土語言。

(二) 教學方法 1.注重協同教學

協同教學是統整課程之下重要的教學策略,旨在實現一套真正達 成學習內容之統整的課程(周淑卿,2000)。由於新課程係以學習領 域取代傳統分立的學科,學習領域為學生學習之主要內容,而非學科 名稱,老師已經無法再單打獨鬥來達到教學目的,故教師必須依學習 領域組成「教學群」 ,實施協同教學,透過共同備課、教學相互支援,

使學生能獲得更有效能的學習,這種調整與改變,將破除學科分立的 缺失,有助於全人教育的實現。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強調教師的角 色要從課程的執行者,轉變成為課程的發展與設計者(歐用生,

1999)。透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鼓勵教師扮演課程生產者的角色,

揚棄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型態,改採協同合作的方式來規劃教學活 動,並由教師、學生、家長、社區等共同參與各項教學活動。教師在 教學歷程中,不再侷限於單一的教學理論與方法,也不再侷限於固定 的教學策略,能依學生興趣、能力及個別差異給予適當的教學方法,

如以教學群團隊合作進行協同教學、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實施建

構教學、創造思考教學、對話教學、發現學習、情境學習、網路學習

等,亦可使用適當的教學媒體、工具、資訊科技等,以更多元的方式

(30)

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2.強調課程統整

Brazee和Capelluti(1995)認為課程統整是基於一個整體的學 習觀點,認為學習者必須先看到一個完整的大圖像,而非僅獲得一些 分割瑣碎的學習內容。Beane(1997)則認為課程統整是一種課程設 計方式,在不受學科界限的條件下,由教師與學生合作認定重要的議 題,而針對這些議題形成課程,增強人與社會的統整。

課程統整是一種課程設計的理論,包括對學校教育的目的、學習 的本質、知識的組織和使用、教育的經驗的意義等觀點,廣義而言,

課程統整包含四個層面:經驗統整、社會統整、知識統整和課程統整

(Beane,1998,引自吳財順、張素貞,2004;廖春文,2001),九年 一貫課程特別強調學習領域為學習的主要內容,且「學習領域之實施 應以統整、協同教學為原則。」(教育部,2000b),打破各科互不 連貫之現象,避免傳統以來知識為中心,學科本位以及課程太多太雜 的偏失,將相近學科的知識統整為較大的學習領域,並納入當代重要 議題,統整為七個學習領域,如此才能逐漸落實到生活層面,並使課 程的連貫、銜接及統整有實現之可能。

(三)教材編選

(31)

由原先國立編譯館主導的「部編本」,全面開放為尊重市場機制 的「審定本」,學校、教師擁有選編權及專業自主權。在「學校本位 課程發展」的作法之下,學校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質與需求、教 學上的需要、及社區的特性,由現成的教科書或其他教材中選擇合用 者或加以改編,也可以自行編輯合適的教科用書和教材以及設計教學 活動(歐用生、楊慧文,1999)。「彈性教學時數」所需要的教材及 教學活動,也需要由學校及教師自行編選。再者,學校及教師更可以 打破學習領域的界限,實施大單元活動設計或統整主題式的教學,並 且充分地利用課程綱要所賦予的專業自主。教師教學時須編製自己的 教學計畫,將使得教科書在學校的地位,由教學活動中的唯一教材,

變成眾多教材中的一份參考資料而已。九年一貫課程的教材呈現方式 與來源是多元的、豐富的,有審定本的教科書、中央發展的補充教材、

縣市發展的鄉土教材、學校本位發展的教材、網際網路教學資源、教 師自編單元教材等等(蔡清田,2002)。教科書不再是教學的全部,

教師可在依循課程綱要的原則下,自主的選擇、調移、補充及規劃教 學活動,學校也可以採取彈性課表,讓學生有完整時間去探索學習主 題。

(四)評量方式改變

(32)

評量學生的學習狀況,是教師經常採用的一種重要的教學行為。如果 得宜評量就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和表現。不過假使只是進行單一形式 的評量,或是粗略草率的評量,則不僅阻礙學生的學習,同時也可能 降低學生的信心和自尊心(單文經、高博銓,2001)。長久以來學校 教師的評量大多依賴紙筆測驗,教學型態也以記憶及機械式的練習為 主,不但未能發揮評量在教學上的功能,反而普遍呈現出考試領導教 學的偏差現象,學生無法感受到學習的好處與樂趣,也長期陷於考試 的夢魘中。因此如何改變評量方式讓學生能有意義的學習,就成為現 代教育改革的重點。

傳統評量受到許多學者之質疑有下列看法:偏重總結性評量,忽 略形成性評量;封閉式題型常窄化教學與學習;過分強調評比功能,

造成標籤作用,傷害學生心理和扼殺學習動機;評量內涵偏重認知,

忽略技能、情意(林美賢,2001)。

一般而言,傳統評量多以大量的紙筆測驗為重心,所得到的評鑑

結果,只是紀錄學生在某個時點的學習結果,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

連續記載;再者,傳統評量常限制所有學生使用相同的評量內容,加

上過去的教育受升學主義影響,一直偏重認知的學習,對具有個別差

異的學生而言,並無法落實教育個別化、多元化及適性化的精神,更

(33)

為了引導教學趨向活潑與多元化,測出學生的各種能力及情意方 面的學習結果,評量方式應適度採納教師觀察、自我評量、同儕互評、

紙筆測驗、標準測驗、實作評量、動態評量、檔案評量、或情境測驗、

晤談、觀察、蒐集資料… … 等多種方式。來發掘學生的能力,蒐集 學生學習的資料。等各種方式,才可能協助學生兼顧德、智、體、群、

美五育,並朝向全人化的方向發展(教育部,2000b)。學習評量是 教學歷程中重要的一環,教師可以透過評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學習成效、診斷學習困難,並給予適當的補救教學與輔導。九年一貫 課程的精神是尊重與鼓勵學生的多元智能、多元學習型態與思維的展 現,培養生活應用的基本能力。因此在評量方面不應只以單一的紙筆 測驗來診斷與評鑑學生的學習成果,而需採取更多元化的評量方式以 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歷程與成效(教育部,2002)。

伍、小結

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目標在強調人本觀念,注重身心發展,從人 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生活面向出發,統整學科知識與學生 生活經驗成為學習領域,以取代傳統的學科教學;提供學校發展課程 更大的彈性與教學更多的專業自主空間;並加強學校教師的績效責 任,以培養現代國民具備「帶著走」的基本能力。

綜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內涵,可以看出與八十三年

(34)

公佈的課程標準確實有很大的差異,教師的角色、教學方法、教材呈 現、評量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角色、學習方式、和學習歷程等,也 都和傳統教學截然不同,如何調整,考驗著教育工作相關人員。

第三節 社會學習領域的內涵與實施

壹、社會學習領域的意義及其沿革 一、社會學習領域的意義

社會領域課程九年一貫課程對社會科的另一種稱呼,社會科乃在 探討有關人的學科,沒有其他領域的課程會比此領域和人類關係更密 切(Chapm & Messick,1996,引自陳國彥、吳宗立,2002;陳國彥,

2001b) ,社會科「Social Study」一詞在西元一九一六年,被美國官 方所正式採用,美國教育協會中等教育改革委員會社會科小組曾經給 社會科下了一個定義:「社會科被認為是研究有關人類社會的組織與 發展,以及人士社團份子的科目」(陳國彥,2001b)。學校課程中的 社會科乃以教導學生處理人際關係,培養優秀公民為宗旨。

社會科長久以來都被視為國家發展的工具,有時也被視為解決社

會問題的途徑。日本用社會科教育作為民主社會的基礎,泰國用社會

科來促進個人及社會發展,加拿大和美國社會科的基本功能,都在培

養民主社會中的有效公民(黃政傑,1993)。傳統的社會科認為,社

(35)

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和經濟制度等…參與經濟過程,遵 守法律,運用政權,並和不同種族、經濟背景、國籍的人合作相處(歐 用生,1998)。

傳統社會科課程一直採取敘述性課程,尤其在國中方面採取分科 教學培養未來的公民。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本著課程統整的精神,將傳 統龐雜的分科教學改為統整的領域教學,其中原先代表認識臺灣、歷 史、地理、公民與道德之社會科,融合道德、鄉土教學活動、部份的 健康教育,以及性別教育、環保教育、資訊教育、人權教育等當代議 題,而成為「社會領域」 (陳黎珍,2002;游家政,1999a)。社會領 域的主要內涵包括: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制度、道德規範、政 治發展、經濟活動、人際互動、公民責任、鄉土教育、生活應用、愛 護環境與實踐等方面的學習(教育部,1998,2000b)。社會領域課程 是以社會科學為核心,並與人文、藝術、自然科學、數學等適當內容 進行動態的統整課程,其目的是在培養學生適應全球化社會變遷的能 力,使成為民主世界中能夠參予改革活動的有用公民(陳國彥,

2001b)。

二、社會學習領域之沿革

民國十一年我國仿效美國中學制度,突破學科本位的觀念,將初

中歷史、地理、公民合併為社會科,採取混合教學,此為初中課程表

(36)

出現「社會科」名稱之始(林本,1981),民國十七年,將社會科分 為歷史、地理、公民,採取分科教學。至民國四十四年,將公民、歷 史、地理三科冠上「社會研究」 ,以示有科目統整趨向,但仍維持分 科教學,民國五十一之課程標準亦未改變(瞿立鶴,1979)。

民國五十七年配合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課程設計採用九年 一貫制,國民中學部分在暫行課程標準中將公民與公民訓練改稱為

「公民與道德」,並與歷史、地理併稱為社會科。其中雖然在修訂原 則第四條規定: 「課程編制應酌採合科精神,俾易於銜接並提高生活 教育效果」及第八條規定: 「國民中學將公民與道德、歷史、地理合 併為社會科」 (教育部,1968:355-356),但實際上仍維持分科教學 型態。

民國六十一年、七十二年、七十四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相繼修 訂,其中「基本科目」的修訂原則雖明白規定:「應注重民族精神及 生活教育之要求,而不遷就學科的系統知識和升學準備」 (教育部,

1984:461) ,但歷史、地理的教科書仍採取系統知識為主的編寫方式

(王秀玲,1996)。

民國七十八年教育部成立「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修訂委員會」(教

育部,1994),此次修訂的五大基本原則為:民主化、適切性、連貫

(37)

科合併為社會科,使之與國民小學社會科銜接,並建請納入「九年一 貫」精神與「合科統整」理念,以適應學生身心發展、減輕學生課業 負擔以及符合課程理論的發展趨勢,但由於課程修訂委員意見不一,

加上史地學者反對而引發合科與分科之爭辯,於是最後教育部在民國 八十二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修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中,決議將國一的 歷史、地理、公民與道德併為「認識臺灣」一科,但分為歷史篇、地 理篇與社會篇,採分篇教學方式,其餘二年級以上仍採歷史、地理、

公民與道德三科分科教學。

近年來許多社會問題如青少年犯罪、家庭暴力、環境惡化、經濟 失調、政壇紛擾、兩岸關係變化、少數族群問題、甚且學生自殺等層 出不窮,這些議題未能適時有效反應在社會課程中,遂使憂心如焚的 一些民間教改人士和學者想主動推動社會科課程改革(黃炳煌,

1999)。

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經兩年的研議,

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對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建議中,鄭重 提出「積極統整課程,減少學科之開設,國中階段合併地理、歷史、

公民為『社會科』 ,並避免強調系統嚴謹之知識架構,以落實生活教

育與身心發展的整體性」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社會

學習領域在上述背景下,以積極統整、減少學科開設之原則下,將歷

(38)

史、地理、公民與道德、認識臺灣(社會篇、歷史篇、地理篇)等相 關科目合併為「社會學習領域」 。 其制定過程,依據《國民中小學九 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2000a)分析整理如表 2-3-1:

表 2-3-1 社會學習領域制定過程分析表

日 期 組 織 要 項 1997 年 4 月 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

專案小組」

研訂「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

1998 年 7 月 成立「國民中小學各學習領 域綱要研修小組」

確立國民中小學課程採「一貫統 整」原則

1998 年 9 月 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專案小 組

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 程總綱綱要」

1999 年 7 月 社會學習領域綱要研修小組 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社 會科課程綱要」

2000 年 9 月 教育部 公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暫行綱要」

資料來源:修改自莊秀鳳(2003:37) 。

貳、社會學習領域的內涵

教育部於民國 89 年 9 月 30 日臺(89)國字第 8912236 號函公佈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社會學習領域部分重要內涵 如下(教育部,2000b):

一、基本理念

個人不能離群而索居,教育則是協助個人發展潛能、實現自我、

適應環境並進而改善環境的一種社會化歷程,因此,社會學習領域之

(39)

學習乃是國民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學習領域。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自 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

在社會學習領域的性質方面: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 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廣義而言,人的環境包 括: (一)自然的物理環境(如山、川、平原等); (二)人造的物質環 境(如漁獵、游牧和農耕所使用的工具,商業用的貨幣,工業用的機 器設備,交通用的車子、輪船等); (三)人造的社會環境(如家庭、

學校、社區、國家等組織以及政治、法律、教育等制度); (四)自我 (如反省與表達)與超自然的精神環境(如哲學、宗教、道德、藝術等)。

社會學習領域是整合人生四大層面間互動關係的一種統整性領 域。其性質如表 2-3-2 所示:

表 2-3-2 社會學習領域性質概念表

人生四大層面 相關環境 相關學科

「生存」(survival)層面 自然的物理環境 自然科學、地理學

「生計」(living)層面 人造的物質環境 歷史學、經濟學

「生活」(life)層面 人造的社會環境 政治學、法律學及社會學

「生命」(existence)層面 自我與超自然的精

神環境 哲學、道德、宗教、藝術 資料來源:轉引自莊秀鳳(2003:38) 。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指引課程實施、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方向,亦為教材

(40)

編選的主要基礎,更是評斷學校辦學績效的重要依據。黃政傑(1999)

認為課程目標是課程活動的方向,就教師而言更是教學的目標,也是 教師彼此間或教師與家長間溝通的媒介。因此,對社會學習領域教師 而言,充分理解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目標內涵,是教學的第一步。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目標計包括十項,其中第一至三項目標偏重認 知層面,第四至六項偏重情意層面,第七至十項偏重技能層面,希望 藉由認知、情意與技能並重方式,使學童成為台灣與世界公民(彭明 輝,1999)。課程目標如下:

(一)瞭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

(二)瞭解人與社會、文化、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關係,以及環 境保育和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三)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

(四)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

(五)培養民主素質、法治觀念以及負責的態度。

(六)培養瞭解自我與自我實現之能力,發展積極、自信與開放 的態度。

(七)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培養社會參與、做理性決定以及實踐的能力。

(41)

(十)培養探究之興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

三、九大主題軸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係採合科設計的形式,以九大主題軸為課程內 容『組織核心』 (organizing center)之參考架構,九大主題軸乃是 依據美國社會科協會(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簡 稱 NCSS)西元 1994 年出版的《追求卓越:社會科課程標準》

( 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中所使用的十大主題軸,參照澳洲、加拿大等國家之作法,

並配合我國需要,發展出九個主題軸(黃文三,2004;黃炳煌,1999;

陳國彥、吳宗立,2002)。分別為: 「人與空間」、 「人與時間」、演化 與不變、意義與價值、 「自我、人際與群己」 、 「權力、規則與人權」、

「生產、分配與消費」、 「科學、技術、與社會」、 「全球關連」 。 四、分段能力指標

九年一貫課程特別強調基本能力,基本能力是學生經由學習活動 之後所獲得的「基礎且完整的」 、「基礎且重要的」 、「基礎且必要的」

學習結果。學習分階段的意義在於提示能力評鑑的適當階段,而指標 是指為了發掘系統或制度中的問題,發展出一套客觀且量化的規準

(陳國彥、吳宗立,2002)。

課程目標與分段能力指標是課程綱要中的主體,作為學校發展課

(42)

程、教師設計教學材料及學習活動、出版商編輯教科書的依據。在課 程實施、評量與評鑑等階段亦需做能力指標的檢核,才不致悖離課程 的理想(高新建,2000)。社會學習領域依據學生認知發展共分為四 個階段,國中一二三年級為第四階段,為了確保課程品質,也提供課 程設計一個可供參考方向,提出分段能力指標,藉由分段能力指標的 訂定,作為評鑑教學與課程之依據(陳國彥、吳宗立,2002)。

五、實施要點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規定:社會學習領域包含 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制度、道德規範、政治發展、經濟活動、

人際互動、公民責任、鄉土教育、環境保護等方面除將過去歷史、地 理、公民與道德和認識臺灣等統整起來,然而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暫行 綱要頒布之實施要點中,針對統整的基本立場、統整的理念與統整的 功能,教育部提出說明(2000b:19) :

每一學科雖有其獨特的研究範疇、組織體系以及探究方法(mode

of inquiry),但這些獨特性是來自研究角度(perspectives) 的取

捨;若就現象本身而言,人、時、空與事件卻是不可分割的。過去的

分科設計可能利於「教」 ,卻不利於「學」 。此次課程設計之主要考量

(43)

種成長方式與進修管道,配合課程精神,改善教學,以協助學生之學 習(教育部,2000b:19)。

統整之功能主要有下列四項(教育部,2000b:19):

1.意義化(signification)-學習者把「部份」放在「全體」之中去 觀察和思考,才能看出部份與部份之間,以及部份與全體的關係,

從而了解意義之所在。

2.內化(internalization)-學習的內容若具有意義,則容易被學習 者記住、消化、並儲存到原有的心智或概念架構(mental or

conceptual framework)之中,而成為個人整體知識系統的一部份。

3.類化(generalization):知識若經過內化,則個體在日後遇到類似 情況時,便易於觸類旁通,廣加應用。

4.簡化(simplification):統整可以消除無謂的重複,節省學習的時 間與精力。

學習者在類似真實生活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具備「有意識的意義」

(felt meaning)與「深層意義」(deep meaning)的「自然知識」

(natural knowledge),才有良好的學習效果(陳國彥、吳宗立,

2002)。

六、重要議題的融入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時,還要考慮須配合總綱其他領域與六

數據

表 2-1-1 九年一貫課程中學校課程發展之步驟、主要項目與參與人員(續)  四、課程實施  1.課程實施前準備  2.正式實施教學  3.進行教學評鑑  1.1 進行教師協調聯繫或辦理教師進修或學校本位教師研習 1.2 進行相關支援人員協調聯繫  1.3 進行學校課程方案宣導  1.4 進行教學資源準備及教學情境佈 置  1.5 完成外聘教師接待事宜  1.6 完成學生編組  2.1 依學校課程方案實施  2.2 督導教學過程  2.3 督導各項行政支援措施  3.1 實施學習過程與結果的意見調查 學校課
表 2-2-1  國民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與八十三年公佈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之比較一 覽表:                                           (續)  教材選用  1.教科書非唯一教材來源。  2.採多元化教材:包括審定本教科書、單元式教材、現行出版品、影音多媒體教材、地方政府開發教 材、學校自編教材、教師講義等。 1.國民中學以課程標準中規定之 各學 科教 科書 為主。 2.國中: 一般學科:部編本教科書 藝能學 科: 審定 本教 科 書   課程報備  制度    在課程實施
表 2-3-4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暫行綱要與八十三年國民中學 課程標準之比較一覽表(續)     2.明瞭我國各地區居民的生活方 式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以培 養愛鄉愛國的精神。  3.明瞭世界重要地區居民的生活 方式,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以培養自尊尊人的民族情操,及 和諧共榮的世界眼光。  4.熟練重要的地理學方法,以增進 思考、創造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而培育科學素養與學習興趣。 公民與道德:  1.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使其在日 常生活中有良好的行為適應能 力。  2.啟導學生對法
表 2-3-4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暫行綱要與八十三年國民中學 課程標準之比較一覽表(續)   本教科書、單元式教材、現行 出版品、影音多媒體教材、 地方政府開發教材、學校自 編教材、教師講義等。  教學實施 得打破學習領域界限,彈性調 整學科及教學節數,實施大單 元或統整主題式的教學。  未訂定  課程範圍 訂定「課程綱要」 ,僅就課程 目標、學習領域的概念架構, 以及基本能力表現水準等作 原則性的規範。  訂定國中、小課程標準,從大綱到細目、從目標、內容、方法、評量、上下學時間等均列在規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性平教育 性平教育 性平教育 性平教育:每學期 每學期 每學期 每學期 4 小時 小時 小時 小時. (性別平等法第 17 條

(二)每位學生接受巡迴輔導以每週一至兩次(每次一至兩節)為原則,惟

顏秘書:目前 單次服務每小時約 250-300 元、包月制 ( 以每週定期 1 次為標準 ) 每月約 4,000 元、年終大掃除每次 (4 小時 ) 約 1,600 元,每日洗衣、打 掃、煮飯「三合一」每月約

(一)每日正常工作時間為8小時,上午8:00-12:00下午1:00-5:00,每週以40小時

準備 4 小時、勞資倫理 2 小時,學科課程時數應佔課程總時數 25~30%、術科應

區分 課目 課程綱要 時數 任課教師 備註. 學科

訓練課程需符合全日制訓練(訓練期間 1 個月以上、每星期訓練 4 日以上、每日 訓練日間 4 小時以上、每月總時數 100

一、學雜費:28 小時* 21 元=588 元 (依本中心工藝文創產業人才培 育訓練、研習課程學雜費收費標準規定,每人每日以 8 小時新臺幣 168 元/每小時新台幣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