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級數求和、 對消和與對消乘積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級數求和、 對消和與對消乘積"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級數求和、 對消和與對消乘積 ()

林宜嬪 · 張福春

3. 部份分式

當欲求和或乘積是屬於有理多項式的型態時, 可利用部份分式先將有理多項式分解為數個 較簡易的算式再進行對消, 可提高計算的效率, 也可避免計算上的錯誤。

而 部份分式 (partial fraction) 分解, 又稱部份分式展開, 是將有理函數分解成許多次數 較低有理函數和的形式, 來降低分子或分母多項式的次數。 分解後的分式需滿足以下條件:

1. 分式的分母需為不可約多項式 (irreducible polynomial) 或其乘冪。

2. 分式的分子多項式次數需比其分母多項式次數要低。

對 f(x) = P (x)/Q(x) 進行分項分式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 :化成真分式]

如果 P (x) 的次方大於 Q(x), 則必須將 P (x)/Q(x) 化為帶分式, P (x)

Q(x) = S(x) + P1(x) Q(x)

其中 S(x), P1(x)和 Q(x) 為多項式且 P1(x)的次方會小於 Q(x)。 以下步驟二、 三、 四 是針對真分式 PQ(x)1(x) 作討論。

[步驟二 :分母因式分解]

將因子 Q(x) 分解成線性或二次因子:(px + q)m 和 (x2+ bx + c)n, 其中 (x2+ bx + c) 必須在實數系中為不可分解的。

[步驟三 :二次因子]

對於每一個二次因子 (x2+ bx + c)n, 其部份分式必包含 n 個分式之和:

B1x + C1

(x2+ bx + c) + B2x + C2

(x2+ bx + c)2 +· · · + Bnx + Cn (x2+ bx + c)n

83

(2)

詳細內容可參考微積分課本 Larson and Edwards [6, Section 8.5, p. 555]。

例 10: 陶懋頎、 單墫、 蘇淳、 嚴鎮軍 [1, 5.3.1, p. 204] 計算級數

n k=1

1

(3k− 2)(3k + 1) 的 值。

解: 先設法將有理多項式拆解成部分分項, 利用對消化簡, 因此定出實數 A, B, 使得 1

(3k− 2)(3k + 1) = A

(3k− 2) + B (3k + 1)

1 = A(3k + 1) + B(3k− 2) (1) 使 (1) 對應項係數相等, 可得



3A + 3B = 0 A− 2B = 1 求得 A = 13, B =−13, 因此前 n 項和為

n k=1

1

(3k− 2)(3k + 1) =

n k=1

1 3

[ 1

(3k− 2)− 1 (3k + 1)

]

= 1 3

[ 1 1

4 +1 4 1

7 +· · · + 1

(3n− 2)− 1 (3n + 1)

]

= 1 3

[

1 1 (3n + 1)

]

¤

此外數列之無窮級數和為 lim

n→∞

1 3

[

1 1 (3n + 1)

]

= 1 3。

另外, 若遇到分母為 x4+ 1 或 x4+ 4y4 此種形式, 可適當增、 減項之後, 利用配方法與 平方差分解分母, 再將分式作轉換進而可以鄰項對消, 其中 x4+ 1 和 x4+ 4y4 的分解如下:

(1) x4+ 1 = (x4+ 2x2+ 1)− 2x2

= (x2+ 1)2− (√ 2x)2

= (x2 +

2x + 1)(x2−√

2x + 1) (2) x4+ 4y4 = (x4 + 4x2y2+ 4y4)− 4x2y2

(3)

= (x2+ 2y2)2− (2xy)2

= (x2 + 2xy + 2y2)(x2 − 2xy + 2y2)

例 11: Andreescu and Gelca [4, Section 2.4, p. 49] 試求

n k=1

4k

4k4+ 1 之值。

解: 因為分母 4k4+ 1 可以分解成

4k4+ 1 = (4k4+ 4k2+ 1)− 4k2

= (2k2+ 1)2− (2k)2

= (2k2+ 2k + 1)(2k2− 2k + 1) 且分子為 (2k2+ 2k + 1)− (2k2− 2k + 1) = 4k, 則級數為

n k=1

4k 4k4+ 1 =

n k=1

(2k2+ 2k + 1)− (2k2− 2k + 1) (2k2+ 2k + 1)(2k2− 2k + 1)

=

n k=1

( 1

(2k2− 2k + 1) 1

(2(k + 1)2− 2(k + 1) + 1) )

= 1 1

2n2+ 2n + 1 ¤

有些級數並不容易看出其部份分式的類型, 因此需經轉換才為部份分式, 方便於求和, 以 下例作說明:

例 12: Andreescu and Gelca [4, Section 2.3, p. 44] 計算

n k=1

1 (k + 1)√

k + k√ k + 1 的值。

解: 先將分母有理化 (

(k + 1)√

k + k√ k + 1

)·(

(k + 1)√

k− k√ k + 1

)

= [

(k + 1)√ k

]2

[ k√

k + 1 ]2

= k(k + 1)2− (k + 1)k2

= k(k + 1) 則所求為

n k=1

1 (k + 1)√

k + k√

k + 1 =

n k=1

(k + 1)√

k− k√ k + 1 k(k + 1)

(4)

=

n k=1

( 1

√k 1

√k + 1 )

= 1

1 1

2+ 1

2 1

3 +· · · + 1

√n 1

√n + 1

= 1 1

√n + 1 ¤

並非所有部份分式皆可鄰項對消, 符合上述介紹之常見型式, 故以例子作說明:

例 13: 陶懋頎、 單墫、 蘇淳、 嚴鎮軍 [1, 5.3.2, p. 205] 求級數的和 3

1× 2 × 3 + 5

2× 3 × 4 + 7

3× 4 × 5 + 9

4× 5 × 6 +· · · 解: 此題等同於求值

k=0

2k + 1 k(k + 1)(k + 2) 仍然運用部份分式方法, 因此先定出實數 A, B, C, 使得

2k + 1

k(k + 1)(k + 2) = A

k + B

k + 1 + C k + 2 化簡即為

2k + 1 = A(k + 1)(k + 2) + Bk(k + 2) + Ck(k + 1)

在其中令 k = 0, 得 A = 12; 令 k = −1, 得 B = 1; 令 k = −2, 得 C = −32, 則數列的前 n 項和為

Sn= [1

2

1 + 1 2

3 2

3 ]

+ [1

2

2 +1 3

3 2

4 ]

(2) +

[1

2

3 +1 4 32

5 ]

+· · · + [ 1

2

n− 2+ 1 n− 1− 32

n ]

(3) +

[ 1

2

n− 1+ 1 n 32

n + 1 ]

+ [1

2

n + 1

n + 1 32 n + 2

]

(4)

(2)−(4) 的對消現象表現在三個括號之間: 每個括號內的三項中的最後一項可與其後括號內的

中間項以及再後面一個括號內的第一項的和相抵消, 也就是

32 k + 1

k +

1 2

k = 0, k = 3, 4, . . . , n

(5)

化簡可得

Sn= [1

2

1 + 1 2 ]

+ [1

2

2 ]

+ [ 32

n + 1 ]

+ [ 1

n + 1−

3 2

n + 2 ]

= 5 4

1 2

n + 1

3 2

n + 2 所以無窮級數的和為 lim

n→∞Sn= 5

4。 ¤

由此題可知對消項不一定是相鄰, 可以跳項對消。

4. 三角函數

不同於之前所介紹的反差分之三角函數對消方法, 此節的三角函數對消求和型式為乘上一 適當輔助量, 使得三角函數可鄰項對消或跳項對消。

例 14: Andreescu and Gelca [4, Section 2.3, p. 44] 試計算

n k=1

cos kα 的值。

解: 因為 cos kα 乘上 2 sinα2 之後, 利用積化和差可得

2 sinα

2 cos kα = sin (

k + 1 2

)

α− sin (

k− 1 2

) α

其中假設 α 6= 2mπ, m 為一整數, 因此

2

n k=1

sinα

2cos kα =

n k=1

[ sin

( k + 1

2 )

α− sin (

k− 1 2

) α

]

= [

sin (3

2 )

α− sin (1

2 )

α ]

+ [

sin (5

2 )

α− sin (3

2 )

α ]

+· · · + [

sin (

n + 1 2

)

α− sin (

n− 1 2

) α

]

= sin (

n + 1 2

)

α− sinα 2 因為 2 sinα2 是一個常數, 所以可得到

n k=1

cos kα = sin( n + 12)

α 2 sinα2 1

2 ¤

(6)

例 15: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1, p. 32] 試證 sin x

cos x + sin 2x

cos2x +· · · +sin nx

cosnx = cot x− cos(n + 1)x sin x cosnx 對於所有 x 6= 2 均成立。

解: 由餘弦函數的和角公式可知

sin kx sin x = cos kx cos x− cos (k + 1)x (5) 其中 k 為一特定正整數, 在 (5) 式等號兩邊同時除以 sin x coskx, x6= 2 , k ∈ Z, 得到

sin kx

coskx = cos kx

sin x cosk−1x −cos (k + 1)x sin x coskx 所求為

sin x

cos x + sin 2x

cos2x +· · · +sin nx cosnx =

(cos x

sin x cos 2x sin x cos x

) +

( cos 2x

sin x cos x cos 3x sin x cos2x

)

+· · · +

( cos nx

sin x cosn−1x cos (n + 1)x sin x cosnx

)

= cos x

sin x −cos (n + 1)x sin x cosnx

= cot x− cos (n + 1)x

sin x cosnx ¤

由例子可知, 解題技巧著重於和角公式的應用。

例 16: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8, p. 33] 對於任何正整數 n 和實數 x 6= 2m, 其中 m = 0, 1, 2, . . ., n 且 k 為整數, 試證

1

sin 2x + 1

sin 4x +· · · + 1

sin 2nx = cot x− cot 2nx (6) 成立。

解:

i. 因為

1

sin 2x = 2 cos2x− (2 cos2x− 1) sin 2x

(7)

= 2 cos2x

2 sin x cos x− 2 cos2x− 1 sin 2x

= cos x

sin x −cos 2x sin 2x

= cot x− cot 2x ii. 推廣到 sin 21nx

1

sin 2nx = 2 cos2(2n−1x)− (2 cos2(2n−1x)− 1) sin 2nx

= 2 cos2(2n−1x)

2 sin(2n−1x) cos(2n−1x)− (2 cos2(2n−1x)− 1) sin 2nx

= cos(2n−1x)

sin(2n−1x) cos 2nx sin 2nx

= cot(2n−1x)− cot(2nx) iii. 則所求為

n k=1

[ 1 sin 2nx

]

=

n k=1

[cot(2n−1x)− cot(2nx)]

= (cot x− cot 2x) + (cot 2x − cot 4x) + · · · +(

cot(2n−1x)− cot(2nx))

= cot x− cot 2nx ¤

5. 階乘函數

在特殊情況亦可使用對消法來求和, 例如: 階乘函數。

例 17: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1, p. 47] 試計算

n k=1

k!(k2+ k + 1)之值。

解: 因為 k!(k2 + k + 1) = [(k + 1)2− k] k!, 所以

n k=1

k!(k2+ k + 1) =

n k=1

[(k + 1)2− k] k!

=

n k=1

[(k + 1)!(k + 1)− k!k]

(8)

= (2!· 2 − 1! · 1) + (3! · 3 − 2! · 2) + · · · + ((n + 1)!(n + 1) − n!n)

= (n + 1)!(n + 1)− 1 ¤

例 18: Andreescu and Gelca [4, Section 2.3, p. 44] 計算

n k=1

k!· k 的值。

解: 將 k! · k 改寫為 k! · (k + 1 − 1) = (k + 1)! − k!, 則

n k=1

((k + 1)!− k!) = 2! − 1! + 3! − 2! + · · · + (n + 1)! − n!

= (n + 1)!− 1

經過對消之後, 則和為 (n + 1)! − 1。 ¤

階乘函數對消問題難有一定型式規則去依循, 題解重點在於將一般項 ak 透過加項補項或 其他技巧改寫成 Ak+1− Ak

6. 對消與合併乘積

對消乘積有兩種常見型式, 其中一種為對消型, 另外一種為合併型。

I 對消型為能將 bk 拆解成 BBk+1

k 使得

n k=1

bk =

n k=1

Bk+1

Bk 可得到乘積 Bn+1 B1 。 II 合併型則需乘上一適當輔助量, 使得乘積之一般項可逐項化簡。

6.1. 平方差

平方差公式是對消型常用手法之一, 其中平方差公式為 1− k2 = (1− k)(1 + k) 經適當分解之後, 再分項對消求乘積。

例 19: Andreescu and Gelca [4, Section 2.3, p. 46] 試證明

k=2

( 1 1

k2 )

= 1 2 成立。

(9)

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可知 ( 1 k12

) =(

1 1k) ( 1 + k1)

, 所以

n k=2

( 1 1

k2 )

=

n k=2

( 1 1

k ) (

1 + 1 k

)

=

n k=2

k− 1 k

n k=2

k + 1 k

= [1

2 ·2

3· · ·n− 1 n

]

· [3

2 · 4

3· · ·n + 1 n

]

= 1

n ·n + 1

2 = n + 1 2n 則 lim

n→∞

[ n

k=2

( 1 1

k2 )]

= lim

n→∞

n + 1 2n = 1

2。 ¤

合併型則需藉著適當輔助量作變換, 以下例來說明:

例 20: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13, p. 48] 試計算

k=0

( 1 + 1

22k )

之值。

因為 2( 1 2120

)

= 1, 因此將原式改寫

k=0

( 1 + 1

22k )

= 2 lim

n→∞

( 1 1

220 )∏n

k=0

( 1 + 1

22k )

且利用平方差公式可知 (

1 1 22k

) ( 1 + 1

22k )

= (

1 1 22k+1

)

所以

n=0

( 1 + 1

22k )

= 2 lim

n→∞

( 1 1

220 )∏n

k=0

( 1 + 1

22k )

= 2 lim

n→∞

( 1 1

220 ) (

1 + 1 220

) ( 1 + 1

221 )

· · · (

1 + 1 22n

)

= 2 lim

n→∞

(

1 1 22n+1

)

= 2 ¤

此外, 立方和與立方差公式, 亦可被使用在對消乘積類型的題目中。

[立方和公式] a3+ b3 = (a + b)(a2− ab + b2) [立方差公式] a3− b3 = (a− b)(a2+ ab + b2)

(10)

例 21: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12, p. 48] 試證

k=2

k3− 1 k3+ 1 = 2

3 成立。

解: 因為 k3− 1

k3+ 1 = (k− 1)(k2+ k + 1) (k + 1)(k2− k + 1),所以

k=2

k3− 1

k3+ 1 = lim

n→∞

n k=2

k3− 1

k3+ 1 = lim

n→∞

n k=2

(k− 1)(k2+ k + 1) (k + 1)(k2− k + 1)

= lim

n→∞

n k=2

k− 1 k + 1

n k=2

(k + 1)2− (k + 1) + 1 k2− k + 1

= lim

n→∞

[(1 3× 2

4× 3

5 × · · · ×n− 3

n− 1× n− 2

n × n− 1 n + 1

)

× (7

3× 13 7 × 21

13 × · · · × n2− n + 1

(n− 1)2− (n − 1) + 1 × (n + 1)2− (n + 1) + 1 n2− n + 1

)]

= lim

n→∞

1× 2 × ((n + 1)2− (n + 1) + 1) 3n(n + 1) = 2

3 ¤

由題目可歸納出幾個解題重點:

1. 對消型: 若原函數為平方差、 立方和或立方差型式, 則原式展開後之乘積為拆項分別作對 消。

例:

n k=2

( 1 1

k2 )

=

n k=2

( 1 1

k ) (

1 + 1 k

)

=

n k=2

( 1 1

k )∏n

k=2

( 1 + 1

k )

2. 合併型: 若原函數為平方差、 立方和或立方差型式之展開式其中一式, 則需乘上一適當輔 助量, 再作對消。

例:

n k=0

( 1 + 1

22k )

= 2 (

1 1 220

)∏n

k=0

( 1 + 1

22k )

= 2 (

1 1 220

) ( 1 + 1

220 ) (

1 + 1 221

)

· · · (

1 + 1 22n

)

三角函數乘積亦包含對消型與合併型兩種型式, 此節將介紹利用和角公式、 半角與倍角公 式求乘積之題型。

(11)

6.2. 半角與倍角公式

例 22: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12, p. 33] 試求

n k=1

(

1− tan2 2kπ 2n+ 1

)

的值。

解: 因為 1 − tan2x = 2 tan xtan 2x,則

1− tan2 2kπ

2n+ 1 = 2 tan22nk+1π

tan22k+1n+1π

利用對消的性質

n k=1

(

1− tan2 2kπ 2n+ 1

)

=

(2 tan2n+1

tan2n+1

) (2 tan2n+1

tan2n+1

)

· · ·

(2 tan22nn+1π

tan22n+1n+1π

)

= 2ntan2n+1

tan 22n+1n+1π

= 2n tan2n+1

tan(

2π− 2n+1

) = 2n tan2n+1

− tan2n+1

=−2n ¤

例 23: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10, p. 33] 對於所有非零實數 α, 試證

k=1

cos α

2k = sin α

α (7)

恆成立。

解: 由半角公式可知

cos θ = sin 2θ 2 sin θ

k=1

cos α

2k = lim

n→∞

n k=1

cos α

2k = lim

n→∞

n k=1

1 2

sin2k−1α sin2αk

= lim

n→∞

1 2n

[(sin α sinα2

) (sinα2 sinα4

)

· · ·

(sin2n−1α sin2αn

)]

= lim

n→∞

( 1 2n

sin α sin2αn

)

= sin α α lim

n→∞

α 2n

sin2αn

= sin α α lim

x→0

x

sin x (令 x = α 2n)

(12)

= sin α α lim

x→0

1

cos x (根據 L’Hospital’s Rule)

= sin α

α ¤

由例題可知, 題目大部分不是直接以半角或倍角公式型式存在, 必須藉由乘上一適當輔助 量, 再利用和角公式轉換一般式, 進而可以逐項對消。 然而, 不僅是半角與倍角公式, 有些題型 是綜合半角、 倍角公式或三倍角公式而成, 如下例所示:

[三倍角公式]

• sin 3α = 3 sin α − 4 sin3α

• cos 3α = 4 cos3α− 3 cos α

例 24: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14, p. 33] 試證 (1

2+ cos π 20

) (1

2+ cos 20

) (1

2+ cos 20

) (1

2+ cos27π 20

)

= 1

16 (8) 成立。

解: 因為

cos 3k0

cos k0 = 4 cos2k0 − 3 = 2(1 + cos 2k0)− 3 = 2 cos 2k0− 1 (9) 令 k0 = k2 +π2 代入 (9), 再除以 (−2) 可得

1

2 − cos (k + π) = 1

2 + cos k =−1 2

[cos(3k

2 + 2 ) cos(k

2 + π2) ]

= 1 2

(sin3k2 sink2

)

則所求為 ( 1

2 + cos π 20

) (1

2+ cos 20

) (1

2 + cos 20

) (1

2 + cos27π 20

)

= (1

2· sin40 sin40π

) (1

2 · sin40 sin40

) (1

2· sin27π40 sin40

) (1

2· sin81π40 sin27π40

)

= 1

16· sin81π40 sin40π = 1

16 ¤

6.3. 積化和差公式

(13)

例 25: Andreescu and Gelca [4, Problem 11, p. 33] 對於整數 n > 1, 試證 cos

2n− 1cos

2n− 1· · · cos 2nπ

2n− 1 = 1

2n (10)

成立。

解: 將 (10) 式同乘 2nsin2n−1, 且因為

sin

2k− 1cos 2k− 1 = 1

2sin 2k− 1 所以

2nsin

2n− 1cos

2n− 1cos

2n− 1· · · cos 2nπ 2n− 1

= 2n−1sin

2n− 1cos

2n− 1· · · cos 2nπ 2n− 1 ...

= sin 2n+1π 2n− 1 = sin

(

2π + 2n− 1

)

= sin 2n− 1 因為 2nsin2n−1 為常數, 則所求為

cos

2n− 1cos

2n− 1· · · cos 2nπ

2n− 1 = 1

2n ¤

參考文獻

1. 陶懋頎、 單墫、 蘇淳、 嚴鎮軍 譯, 常庚哲 校 (2002)。 通過問題學解題, 一版二刷。 台北: 九章出版 社。

2. 常豐 (1997)。 反差分計算在數列求和上的應用, 工科數學第 13 卷第 4 期。 蚌埠: 蚌埠教育學院。

3. Andreescu, T. and Gelca, R. (2007). Putnam and Beyond.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4. Andreescu, T. and Gelca, R. (2009). Mathematical Olympiad Challenges, 2nd edi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5. Graham, R.L., Knuth, D.E. and Patashnik, O. (1994). Concrete Mathematics: A Foundation for Computer Science, 2nd edition.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6. Larson, R. and Edwards, B.H. (2010). Calculus, 9th edition. New York: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Inc.

7. Miller, K.S. (196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alculus of Finite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 Equations. New York: Henry Holt.

(14)

8. Rosen, K. H. (2000). Handbook of Discrete and 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本文作者林宜嬪任教私立興國高級中學,張福春任教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

超表示論研討會

Workshop on Super Representation Theory

期 : 2013 年 5 月 10 日 (星期五) ∼ 2013 年 5 月 12 日 (星期日)

地 點 :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天文數學館6樓中研院數學所

演講廳 (639研討室)

詳見中研院數學所網頁 http://www.math.sinica.edu.tw

Conference on Diophantine Problems and Arithmetic Dynamics

期 : 2013 年 6 月 24 日 (星期一) ∼ 2013 年 6 月 28 日 (星期五)

地 點 :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天文數學館6樓中研院數學所

演講廳 (639研討室)

詳見中研院數學所網頁 http://www.math.sinica.edu.t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冪函數不等式溝通了 Bernoulli 不等式、 Young 不等式、 及 H¨older 不等式, 他們在數學分析、 調和分析、 泛函分析、 偏微分方程等學科的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和實 變量的函數一樣, 複變函數也有單 變量和多變量的區別。 在實變量的情形, 是一 元微積分和多元微積分的區別。 在複變量的 情形, 是單複變函數和多複變函數的區別。 有 趣的是,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但是讀者還是應該可以揣測出 n 重積分的 Fubini 定理...

如果函數是由基本函數所組成,至少需要注意:分式函 數分母會等於 0

四位數 正方形 有趣的加減數 加和減應用題 圓柱體 圓錐圖 平行四邊形 倍數 近似值和大約數 同分母分數減法 棒形圖 硬幣的使用 月曆和年曆 異分母分數減法 同分母分數加法 異分母分數加法 象形圖

四位數 正方形 有趣的加減數 加和減應用題 圓柱體 圓錐圖 平行四邊形 倍數 近似值和大約數 同分母分數減法 棒形圖 硬幣的使用 月曆和年曆 異分母分數減法 同分母分數加法 異分母分數加法 象形圖

節名 指數函數 對數函數 弧度量 三角函數的圖形 平面向量表示法 平面向量的內積 行列式與一次方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