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足石刻「報父母恩德經變」查考與辨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足石刻「報父母恩德經變」查考與辨正"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SSN:1996-8000

大足石刻「報父母恩德經變」查考與辨正

──寶頂山「報德經變」軌範探本窮源

*

陳明光

重慶大足石刻研究會名譽會長

摘要

大足石刻始於初唐,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其中寶頂山石窟,乃宋僧趙本 尊創建。「報父母恩德經變」,石窟遺存唯寶頂山大、小佛灣各置一鋪:小佛灣 置第 3 號洞內,規模不大,亦未刻寫銘文;大佛灣摩崖刻北岩中部,通編爲 第 15 號。龕崖面 101 平方米,內容圖文並重,宏偉壯觀,故學界注目。對其 名稱、軌範,衆說紛紜。二十世紀50 年代前,學賢多稱「七佛像」,或曰「七 佛龕」。50 年代以來,大都稱「父母恩重經變」,幾成定論。80 年代來,對造 像經軌紛紜:有曰是以《父母恩重經講經文》等宗教文學爲創作依據的;有曰 與《佛說父母恩重經》最爲契合;有曰鳩摩羅什譯《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其直 接依據;有曰是四川地道的「土産」;有曰都取材宋僧宗賾的《孝行錄》;也有 曰表現的是《報父母恩重經》變相。經軌涉《父母恩重經》和《報父母恩重 經》,學界大都認爲是出自唐人手筆。但後者要晚於前者,兩者的旨趣亦各 別:前者是以讚頌父母恩德爲主旨,後者是以報父母恩德爲主旨,且把報父母 恩規範爲「十恩德」而有別於前者。後者在流播國內外的進程中,各地流傳經 本的名字不盡同一。宋代流行川、滇的版本即名《報父母恩德經》。今存諸經 本的名字雖然不同一,但大都保存了「報」字,「十恩德」內容無異變。拙歴 多年考究,大足石刻「報父母恩德經變」,乃南宋趙本尊,據當時流行於川、

* 收稿日期:2006.04.16,通過審查日期:2006.10.30。

(2)

滇的《報父母恩德經》,採用長蘆慈覺禪師宗賾的《孝行錄》爲「十恩德」

頌,合璧而成,故辨正其名曰「報父母恩德經變」。

【目次】

一、前 言

二、寶頂山「報德經變」內容述略 (一)大佛灣「報德經變」概況 (二)小佛灣「報德經變」概略 三、寶頂山「報德經變」討論回顧 (一)「報德經變」稱謂討論 (二)「報德經變」軌範討論 (三)「十恩德」頌刻宗賾其人 四、寶頂山「報德經變」經軌探索

(一)《恩重經》、《報恩經》及其變相的異同 (二) 寶頂山《報德經》及其變相探源 (三)安世高、羅什譯《難報經》探討 五、寶頂山「報德經變」軌範窮源 (一)大佛灣「報德經變」構圖由來 (二)大佛灣「報德經變」經文索解

(三)大佛灣「報德經變」之「十恩德」頌索源 (四)大佛灣「報德經變」刻「偈戒」探疑 六、結 語

關鍵詞:大足石刻、寶頂山石窟、恩重經、報恩經、報德經變

(3)

一、前 言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西郊大足縣境,始於初唐、盛世於兩宋,1999 年 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報父母恩德經變」(略稱「報德經變」),石窟群遺存唯大足石刻寶頂山 石窟刻存 2 龕,故學界注目。但歷來多以「父母恩重經變」(略稱「恩重經 變」)稱道,對造像內容、經變軌範紛紜不已。拙歷多年考究,實乃南宋名僧 趙本尊(名智鳳),據唐人寫的《報父母恩重經》(略稱《報恩經》),與入宋流 行於川、滇的《報父母恩德經》(略稱《報德經》)版本所營造的變相。

二、寶頂山「報德經變」內容述略

寶頂山石窟,位大足縣東北 15 公里,乃南宋趙本尊於淳熙至淳祐年間

(1174-1252 年),傾畢生之力創建的以聖壽寺(宋名:壽聖寺)左右大、小佛 灣爲主體的密教道場,「報德經變」於大、小佛灣內各置一龕。

(一)大佛灣「報德經變」概況

大佛灣位聖壽寺左下山灣,形似馬蹄,長約500 米(本文長度,下以釐米 爲單位),東、南、北三面摩崖鑿像,通編爲31 號。

「報德經變」摩崖刻北岩中部,通編爲第 15 號。崖面,高 700、寬 1450 釐米。高浮雕像布列龕上、中、下3 層,計 44 軀。刻寫經偈頌文 19 件,刻石 14 方,計 1053 字。1

1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大足石刻銘文錄》,頁 98-103。

(4)

圖1 寶頂山石刻「報德經變」全景

一、龕上層:橫列七佛之半身像,高177 左右。

二、龕中層:圖文並舉設像 11 組。正中設一對年輕夫婦於七佛前「投佛 祈求嗣息」,足下碑刻:「賜紫慈覺大師宗賾 頌曰」,91 字。夫婦像左右(東 西),自內往外,左單、右雙數,各序列報父母「十恩德」的圖、頌5 組:

左第1 圖:設孕婦坐像,侍女捧杯進食。頂上碑刻:「第一 懷擔守護恩,

禪師頌曰」,31 字。

左第2 圖:設年輕夫婦面立,抱幼兒逗玩情景。頂上碑刻:「第三 生子忘 憂恩,慈覺頌曰」,31 字。

左第3 圖:設母親半躺臥於床,抱兒子床邊撒尿。頂上碑刻:「第五 推乾 就濕恩,慈覺頌曰」,31 字。

左第4 圖:設母親席地坐於洗衣盆旁,小姑抱幼兒於母親頭上逗玩。頂上 碑刻:「第七 洗濯不盡恩,慈覺大師頌曰」,51 字。

左第 5 圖:設年老夫婦送兒子遠行,惜別於路旁的情景。足下碑刻:「第

(5)

九遠行憶念恩,慈覺頌曰」,51 字。

右第1 圖:設産婦立像,侍女於背後攙扶,前面下蹲接生婆,面立巫師。

頂上碑刻:「第二 臨産受苦恩,慈覺頌曰」,51 字。

右第 2 圖:設母親坐像,抱幼兒倚坐腿上,正努嘴喂兒子食物。頂上碑 刻:「第四 咽苦吐甘恩,慈覺頌曰」,31 字。

右第3 圖:設母親袒胸露乳坐像,穿開襠褲的男孩偎立母懷前吃奶。頂上 碑刻:「第六 乳哺養育恩,慈覺禪師宗賾頌曰」,35 字。

右第4 圖:設父母爲兒子婚聚殺豬宴親朋的情景。頂上碑刻:「第八 爲造 惡業恩,古德頌曰」,31 字。

右第 5 圖:設成年兒子端跪於年邁父母膝前。右側碑刻:「究竟憐憫恩,

頌曰」,31 字。

三、龕下層:從左至右序列經偈戒文刻石7 方:《報德經》5 方,偈戒文 2 方。龕右端置「地獄變」圖,設獄卒與2 受刑人。圖左下刻寫 20 字偈語。

(二)小佛灣「報德經變」概略

小佛灣,位聖壽寺右側,是順山勢石砌的一座壇台:高 231、寬 1650 釐 米,進深990 釐米。臺上石壁石屋遍刻小佛像,「凡柱梁斗拱網非佛者」。台前 地壩立三級四方祖師法身經目塔,塔身遍刻藏經目510 種(部),2135 卷。

小佛灣歷經元、明兩季兵燹,現存像1129 身,通編爲 9 號。「報德經變」

與「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同置於第 3 號洞窟,總稱「報恩經變洞」,高 210、

寬160、深 270 釐米。

洞正壁置大圓龕,設釋迦佛全跏坐像。洞左右(東西)壁,後半部設「大 方便佛報恩經變」(構圖與大佛灣第 17 號龕大致相同);前半部設「報德經 變」:左壁刻「投佛祈求嗣息」和「懷擔守護恩」、「生子忘憂恩」、「推乾就濕 恩」、「洗濯不盡恩」、「遠行憶念恩,共6 組雕像;右壁刻「臨産受苦恩」、「咽 苦吐甘恩」、「乳哺養育恩」、「爲造惡業恩」、「究竟憐憫恩」,共5 組雕像。「十 恩德」構圖與大佛灣第15 號龕相同,僅未刻寫經偈頌文及規模大小之別。

學界關注的是大佛灣第 15 號龕這幅圖文並舉的變相,本文討論的重點也

(6)

是這龕變相。

三、寶頂山「報德經變」討論回顧

筆者所涉獵之文獻,始見於二十世紀 40 年代。前賢凡論道寶頂山造像,

大都要道及這龕變相的名稱、經軌,以及「十恩德」頌刻宗賾其人。

(一)「報德經變」稱謂討論

二十世紀 40–50 年代初期,學賢多稱其為「賢劫七佛龕」,或曰「七佛 像」。如,1945 年大足石刻考察團團長楊家駱的〈大足寶頂區石刻紀略〉,2 南京避亂入蜀畫家王仲博的〈大足石刻參禮〉,3 西南文教部張聖奘教授的

〈大足安嶽的石窟藝術〉,4 東方佛學院王恩洋先生的〈大足石刻之藝術與佛 教〉,5 1955 年四川省文史館陳習刪先生的《大足石刻志略》(油印本)。6

這裏要說明的是:現刊行《大足石刻研究》(中編)的《大足石刻志略》

本,是胡文和、劉長久先生校注過的刊本,更名曰:《大足石刻志略校注》。僅 就涉及寶頂山這龕造像而言,個別關鍵字是「校注」者加的。原著(油印本)

云:「此部造像,上重爲七佛,下重據自《父母恩重經》。」校刊本則云:「據 自《報父母恩重經》」。這個「報」字7 則是「校注」者加的,曾引起過異議,

故此說明。

二十世紀 50 年代來,學賢漸多以「恩重經變」稱道。如,中國美術家協 會考察團溫廷寬先生云:「七佛龕……下刻父母恩重經作品」;8 孫善寬、林家

2 楊家駱,〈寶頂區石刻紀略〉,頁25-27。

3 王仲博,〈大足石刻參禮〉,頁 16-23。

4 張聖奘,〈大足安岳的石窟藝術〉,頁 40-46。

5 王恩洋,〈大足石刻之藝術與佛教〉,頁 103-118。

6 陳習刪,《大足石刻志略》(油印本),頁 151-152。

7 胡文和、劉長久,《大足石刻志略校注》,頁 282。

8 溫廷寬,〈大足佛教摩崖造像的藝術價值及其現況〉,頁 119-125。

(7)

長先生曰:「《父母恩重經》的生育細節,顯出了母性的偉大」;9 1961 年,北 大閻文儒教授考察論道:「『父母恩重經變』是根據唐人所撰《佛說父母恩重 經》而創作出的。」10 此後,學賢多以閻先生所說爲是。如,李巳生先生的

〈大足石刻概述〉,11 王官乙先生的〈大足石窟的藝術特徵〉,12 胡昭曦先生 的〈大足寶頂石刻與孝的教化〉,13 浙江工藝美術學會考察組的〈四川大足石 刻藝術考察報告〉,14 丁明夷先生的〈四川石窟雜談〉,15 以及筆者的拙著 等,大都沿襲此說,但少見對造像軌範的討論。

(二)「報德經變」軌範討論

對經變軌範的討論,大都見於80 年代大足石刻對外開放之後。

先是龍晦先生的〈大足佛教石刻父母恩重經變相跋〉,他檢索敦煌遺書提 出:「大足石刻『父母恩重經變相』的塑造,是以《父母恩重經講經文》、〈十 恩德〉、〈十種緣〉、〈孝順樂〉等宗教文學爲創作依據的」。16

二是孫修身先生的〈大足寶頂與敦煌莫高窟『佛說父母恩重經變相』的比 較研究〉,孫先生對龍晦先生之說提出質疑。他提出:《佛說父母恩重經》敦煌 本多達數十卷,大致可分爲四種版本,寶頂山的「恩重經變」與「丙本」《佛 說報父母恩重經》最爲契合。17

三是胡良學先生的〈寶頂大佛灣第15 號龕刻石之管見〉,他提出:其刻石

9 孫善寬、林家長,〈大足等地古代雕刻給我們的啓示〉,頁 41-45。

10 閻文儒,〈大足寶頂石窟〉,頁 14-30。

11 李巳生〈大足石刻概述〉,頁 1-16。

12 王官乙〈大足石窟的藝術特徵〉,頁 127。

13 胡昭曦,〈大足寶頂石刻與孝的教化〉,頁 351-370。

14 浙江工藝美術學會考察組,〈四川大足石刻藝術考察報告〉,頁 46-50。

15 丁明夷,〈四川石窟雜談〉,頁 46-58。

16 龍晦,〈大足佛教石刻父母恩重經變相跋〉,頁 16-25。

17 孫修身,〈大足寶頂與敦煌莫高窟「佛說父母恩重經變相」的比較研究〉,頁 57- 68。

(8)

經軌是《七佛經》和《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略稱《難報經》)等綜合而成。

他說:《難報經》有安世高和鳩摩羅什兩個譯本,安氏譯本甚簡,與第15 號龕 相去甚遠;「鳩摩羅什奉詔所譯《父母恩重難報經》是該龕的……直接依 據」?他還跳躍式地錄寫了該經 500 餘字。18 但未詳其版本,不知據何而云 然?

四是胡文和先生的〈大足寶頂父母恩重經變研究〉,他先對龍晦先生之說 提出質疑,而後云:「筆者認爲,寶頂山第 15 號龕圖應是四川地道的土 産。……源於唐代四川寺院中的變文和寺院壁畫的衍生物,即附有插圖的變 文。……只不過是把紙上的放大移植到岩壁上。」最後,他還提出:龕正名應 爲「十恩德贊圖」?19

五是侯沖先生的〈宗賾《孝行錄》及其與大足石刻寶頂勸孝石刻的關係〉,他 提出:大佛灣第 15-17 號龕、小佛灣第 3 號窟,都取材於宗賾的《孝行錄》,

都是《孝行錄》孝道思想的表現。20

六是馬世長先生的〈《報父母恩重經》與相關變相圖〉,他提出:寶頂經變 表現的是《報父母恩重經》變相,應定名爲《報父母恩重經》變相(略稱「報 恩經變」)。但又曰:「十恩德贊文選用的是四川僧人慈覺大師宗賾的作品。」21

僅上述明見,前賢對寶頂山「報德經變」經軌的認識,頗不一致。

(三)「十恩德」頌刻宗賾其人

大佛灣第 15 號「報德經變」刻「十恩德」頌,其中有 8 處刻寫「慈覺禪 師宗賾頌曰」。宗賾是北宋雲門高僧,著有《孝行錄》,以孝著聞於世。由於

「十恩德」頌關涉經變軌範,故論者無不提及。但對其人姓名、籍貫、宗派,

衆說紛紜。筆者曾撰〈大足寶頂山「報德經變」慈覺禪師宗賾溯源〉,刊載於

18 胡良學,〈寶頂大佛灣第 15 號龕刻石之管見〉,頁 38-46。

19 胡文和,〈大足寶頂父母恩重經變研究〉,頁 11-18。

20 侯冲,〈宗賾《孝行錄》及其與大足石刻寶頂勸孝石刻的關係〉,頁 175-194。

21 馬世長,〈《報父母恩重經》與相關變相圖〉,《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21-586。

(9)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學研究》(總第13 期,2004 年),茲不再贅述。

四、寶頂山「報德經變」經軌探索

寶頂山「報德經變」軌範,馬世長先生提出:據自唐人手筆的《報恩 經》。這本來是很有見地的,但胡良學先生提出:東晉羅什譯的《難報經》才 是其直接依據?且衆說《恩重經》未已,這就須得進一步探究。

(一)《恩重經》、《報恩經》及其變相的異同

《大正藏》冊 85 刊行的《父母恩重經》,22 學界公認出自唐人手筆,「最 晚在唐代武周時期即已出現」。23

現今遺存五代、兩宋的《報恩經》本,當是出自唐人手筆,但其寫經年代 不詳。審視經本的「十恩德」內容,與唐僧法照(?-821 年)《淨土五會念佛 略法事儀贊》的〈父母恩重贊文〉24 大致相同,可見學賢將其「推定在唐天 寶年間」出現,25 還是有見地的。

上述可見,《恩重經》、《報恩經》出世的時間有先有後,審視其內容、旨 趣亦各有別:《恩重經》旨在頌揚父母的養育恩德;《報恩經》旨在如何報答父 母的養育恩德,並把報父母恩規範爲「十恩德」,這是《報恩經》有別於《恩 重經》的標誌性特徵。寶頂山石刻的「報德經變」,表現的是《報恩經》的基 本內容,故稱為「恩重經變」不合適。

《報恩經》在流播國內外進程中,出現有名目不完全相同的刻寫本。有曰

《父母恩重難報經》、《大報父母恩重經》等等,但大都保存了「報」字。個別 也有稱《恩重經》的,但經的正文明示,經的本名是《報恩經》,經的「十恩

22 《大正藏》册 85,第 2887 號,頁 1403 中。

23 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71。

24 《大正藏》册 47,第 1983 號,頁 490 上。

25 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71。

(10)

德」內容不變。諸如北京大學藏山東五代乾祐三年(950 年)的碑刻拓本(略 稱「五代碑本」),碑首橫書:「□(父)母恩重經」,碑文首行即曰:「如是我 聞……□(佛)告□(阿)難曰:□□諦聽,父母恩德有其十種。」末行云:

「阿難從座安詳而起,白世尊言:此經□□□□云何奉持?佛□□難:此經名 報父母恩□,即是名字,汝當奉持。」26 於是可見,《報恩經》在流播進程 中,雖然出現有名字不盡同一的刻寫本,但經正文中的經名、「十恩德」的內 容,卻無異變,故仍屬《報恩經》系統範圍。

審視《報恩經》諸本刊載「十恩德」的名目、順序一致,但內容敍述詳略 有異。筆者檢索有代表性的經本看出,在「佛告阿難父母恩德有其十種」之 後,敍述詳略小異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只列「十恩德」名目而略贊文。如敦煌遺書P.3191 號《佛說父 母恩重經》寫本(略稱「敦煌寫本」)云:「父母恩德有十種,何等爲十?一者 懷擔守護恩,……十者究竟憐憫恩。」27

第二種,「十恩德」名目、贊詞合一列述。如山東北宋熙寧三年(1070)

碑刻《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略稱「北宋碑本」)云:「佛告阿難:父母恩德有 其十種。何等爲十?世尊答言:第一懷擔守護恩。累劫因緣重,今來投母胎。

月餘生五藏,七七六情開。體重如山嶽,動止怯風災。羅衣都不掛,妝鏡被塵 埃。」28 韓國東國大學藏清康熙重刊明萬曆《佛說大報父母恩重經》刻本

(略稱「明代刻本」),29 亦然。

第三種,先列「十恩德」名目,接著又目、贊合一敍述。如俄羅斯藏,西 夏黑水城文獻 TK-119 號《報父母恩重經》刻本(略稱「西夏刻本」)云:「一 者懷擔守護恩……十者究竟憐湣恩。第一懷擔守護恩,累劫因緣重,今來投母

26 北京大學藏藝風堂拓本,編號:21488;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

頁579-581。

27 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24。

28 北京大學藏藝風堂拓本,編號:21488 號;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 集》,頁582。

29 同注 21,《宿伯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33。

(11)

胎。……羅衣都不掛,妝鏡被塵埃。」30 即是其例。

上舉版本,雖然「十恩德」的表述詳略不盡一致,但名目、次第相同。以

「西夏刻本」爲例:「佛告阿難:父母恩德有其十種。何等爲十?世尊答曰:

一者懷擔守護恩,二者臨産受苦恩,三者生子忘憂恩,四者咽苦吐甘恩,五者 回乾就濕恩,六者乳哺養育恩,七者洗濯不盡恩,八者遠行憶念恩,九者爲造 惡業恩,十者究竟憐憫恩。」筆者所見經本的「十恩德」頌,與寶頂山石刻

「頌曰」對照,除「敦煌寫本」第六、第七恩的位次互易和「西夏刻本」第 八、第九恩的位次互易外,其餘諸本的「十恩德」順次完全一致,幾乎成爲定 制。這也是《報恩經》有別於《恩重經》的特徵之一。

(二) 寶頂山「報德經變」及其變相探源

唐、宋兩世的四川地區,迄今所見除大足寶頂山石刻的「報德經變」、祖 師法身經目塔刻存的《父母恩難報經》31 經目外,其他處尚未發現有同名的 經本、變相或刻寫的經文、經目遺存。

西元 2003 年,雲南趙文煥、侯沖先生整理明清抄本刊佈的〈如來廣孝十 種報恩道場儀〉(略稱:〈十報恩儀〉),32 從中發現有《報父母恩德經》的名 字,還節錄有些經文。〈十報恩儀〉中有則「十種報恩讚」說唱文,其「十恩 讚」的名目、次第,與《報恩經》(西夏刻本)「十恩德」的名目、次第完全一 致,但內容卻大異。如「懷擔守護恩」頌詞,「十恩讚」云:「懷躭守護,父母 恩難報。身重如山,困悶多憂惱。飲食無味,唇口常乾燥。起臥昏沉,夜夢多 顛倒。一謝懷躭守護恩。大孝釋迦牟尼佛。」它與現今流傳《報恩經》本的頌 詞和寶頂山石刻「十恩德」的頌曰,皆異。疑是明清世人撰寫。

據云:〈十報恩儀〉原本是南宋四川綿竹大中祥符寺的住持思覺,採集北

30 同注 21,《宿伯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72-573。

31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大足寶頂山小佛灣祖師法身經目塔勘查報告〉,頁 21、29。

32 趙文煥、侯沖,《藏外佛教文獻》,第八輯,頁 53-358。

(12)

宋慈覺禪師宗賾等前賢著述的「孝行文」編撰而成,流播雲南以明清寫本傳存 於今。審視「十恩讚」的名目、次第與「十恩德」一致,頗似緣自流行於宋世 的《報恩經》本。但思覺〈十報恩儀〉中遺存的經文,其經的名字曰《報德 經》,與現今遺存的《報恩經》本的名字不一致,而與寶頂山石刻「報德經 變」刻寫的經名完全一致。於是不難想見,宋代流行於四川的《報恩經》版 本,其經的名字曰《報德經》,故川西綿竹思覺編撰〈十報恩儀〉、川東寶頂趙 智鳳鑿刻經變相,皆從《報德經》版本而為。寶頂山石刻「報德經變」和雲南 遺存〈十報恩儀〉的相關內容融為一體,從而保存了《報德經》流傳於西南的 宋世版本,為藏外佛教文獻添了新的一頁。進而佐證:寶頂山石刻的「報德經 變」,是據當世流行於川、滇的《報德經》琢繪,應名「報德經變」。那種認爲 是「四川地道的土産,應名十恩德贊圖」的說法,顯然失據。

(三)安世高、羅什譯《難報經》探討?

胡良學先生提出:東漢安世高、東晉鳩摩羅什都譯有《難報經》,且後者 是「寶頂造像的直接依據」?但未提供版本及其具體內容。查《大正藏》第 16 冊,載有安世高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400 餘字,但內容與《恩重經》、《報 恩經》都相去甚遠,可說是完全不同。寶頂山「經目塔」存目的《父母恩難報 經》,疑指安世高的譯經?羅什譯《難報經》,筆者求徵不得。

羅宗濤先生《敦煌變文社會風俗考》,據以研究引錄的《佛說父母恩重難 報經》本,其內容與胡先生說的羅什譯經有些相似。但羅先生在翻印該經本的 緣起稱:「所取的本子是鄔高桂娥女士民國五十八年(1969 年)印來作爲功德 的影印本。」33 可見其版本的年代不詳 。2003 年 3 月 18 日,日本福原信玄 先生發表於互聯網的〈關於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34 一文說:羅宗濤先生引 錄本的「譯者署名爲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顯系後人妄加」。福原先生指

33 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35。

34 福原信玄〈關於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見載:百度和網頁 http://www.fureai.or.jp/~fuku/log/p29.htm。

(13)

出:「最近數十年,臺灣佛教界出現一本《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譯者爲鳩摩 羅什法師,內容可謂集諸經之大成。有《佛說父母恩重胎骨經》獨有的孩子在 母胎生成過程,各經本來就有的父母十種恩,及《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佛 說大報父母恩重經》獨有的十種恩,各有頌贊一首,經文也述及不孝之人當入 地獄受諸苦。按其內容梗概,應是後人集諸版本後再加以整合形成本經。」福 原先生查考了《大正藏》、《卍續藏經》等十一部藏經,「皆無該當資料」。他 說:「很明顯的,臺灣現在流通的《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一本僞經」。類似 臺灣流通的《難報經》本,大陸一些寺院也有印本流通。互聯網「天涯在綫書 庫網」也發佈有稱「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的《佛說父母恩重難報 經》,經文末還云:「版權所有 @2003 年天涯在綫書庫網」,內容類同。

胡先生錄寫的「羅什譯經」的一些文字段落,與「天涯在綫書庫網」發佈 的「羅什譯經」對讀,幾乎無一字差異。但與五代、兩宋《報恩經》本卻大 異。於是不難看出,所謂「羅什譯經」,實乃是集前代相關經本內容,經潤飾 和改動而形成的衍變本,正如福原信玄先生所說:「是一本僞經」。這就不難想 見,胡先生所謂的羅什譯《難報經》,只不過是近現代翻印這個「衍本」的僞 託,疏未鑒別而云然。

綜上探源表明:《恩重經》與《報恩經》先後同出自唐人手筆。但後者以 報父母「十恩德」爲特徵的內容、旨趣而異於前者。《報恩經》在流播國內外 進程中,不同時間、地點流傳的經本,其經名字不盡一致,內容詳略也有小 異,且有曰《恩重經》名的。但僅管諸本的名稱不一,然「十恩德」的內容無 異,故凡諸經版本皆屬《報恩經》系統範圍。凡據諸經版本而琢繪的變相,都 應稱「報恩經變」,或以所據的經本而名,也不逾矩!寶頂山石刻「報德經 變」,應即其例。但凡此皆不能稱「恩重經變」。(文後附錄:本文涉獵《報父 母恩重(德)經》例本名表)

五、寶頂山「報德經變」軌範窮源

寶頂山石刻「報德經變」是據《報德經》鑿造無疑。但審視大佛灣第 15 號龕刻全部圖文,又顯非緣於一經而作。二十世紀 90 年代,筆者總撰《大足

(14)

石刻銘文錄》,在校補該龕殘存的《報德經》名字和「十恩德」頌時,即開始 注意到這點。

(一)大佛灣「報德經變」構圖由來

石窟遺存「報恩經變」惟寶頂山兩龕,無從比照。今借重學賢搜得的「西 夏刻本」和朝鮮半島藏清初伏明山雙溪寺、天寶山佛岩寺刊本,以及龍珠寺印 本刊行的變相圖,35 與寶頂山石刻「報德經變」對比看,寶頂山石刻經變圖 之佈局與佛岩寺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刊本的變相圖相似。該圖分刻於 16 開本兩頁面:首頁,上、中層設七佛坐像,佛座下設爲於父母作「打骨出髓」

等的小人像。下層右邊刻「開刊」年代,正中設「地獄變」圖,左邊重簷建築 下設佛菩薩像三尊,下立 2 人,但身份難辨。此頁畫面,與大佛灣第 15 龕上 層橫列七佛、中層正中設夫婦 2 人佛前「祈子」、下層右邊置「地獄變」圖之 處近似。(圖 2)次頁面,並列豎行各 5 個方框,內繪「十恩德」圖,圖左豎 寫圖目,與石刻「十恩德」的名目相同,序號也是左單右雙數,構圖相近。尤 其是「咽苦吐甘恩」、「乳哺養育恩」、「回乾就濕恩」、「爲造惡業恩」圖,更爲 近似。(圖3)

審視天寶山刊刻「十恩德」變相圖與寶頂山石刻的變相圖構圖近似、且名 目序號一致,於是揣度:天寶山刊刻變相圖的母本,有可能緣自宋代《報恩 經》刻繪的圖本。從而推測:寶頂山「報德經變」所據的《報德經》本,亦當 刻繪有變相圖,石刻構圖當據經本而作。今據寶頂山石刻經變圖,可窺測宋代 乃至前朝《報恩經》本刻繪變相圖的概貌。

35 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65-570。

(15)

圖2 天寶山佛岩寺《報恩經》變相圖之一

(16)

圖3 天寶山佛岩寺《報恩經》變相圖之二

(17)

(二)大佛灣「報德經變」經文索解

大佛灣「報德經變」刻寫《報德經》文 5 段,《大足石刻銘文錄》從左至 右編爲第12.13-12.16、第 12.18 號。36 經查證,寶頂石刻經段與「北宋碑本」

內容類同,僅敍述詳略、語句順次略異,但與〈十報恩儀〉遺存《報德經》的 相關段落基本一致。爲明其究竟,以「北宋碑本」爲①,石刻經段爲②,〈十 報恩儀〉存文爲③,按石刻經段編號順次,迻錄對照如下:

1. 石刻第 12.13 號經段

① 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略)佛言:佛子欲得

② □藏○○○○德○ ○告阿難曰:有

③ 佛說○○○○德○(略)○言: 若○

① 報恩 爲於父母書

② 善男子善女子欲得報父□□□○○○○○

③ 善男子善女子欲得報父母恩者○○○○○

① 寫此經,爲於父母讀誦此經。37

② ○大乘,○○○○○○大乘,爲於父母聽

③ ○大乘,○○○○○○大乘,爲於父母聽

② 受大乘。贊曰(漶滅)。

③ 受大乘。38

2. 石刻第 12.14 號經段

① (續前) 爲於父母供養三寶,爲於父母

② 大藏佛言:○○○○○○○○,○○○○

36 同注 1,《大足石刻銘文錄》,頁 101-103。(《銘文錄》個別字誤,以本文爲正)

37 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84。

38 同注 32,《藏外佛教文獻》,頁 215-216。

(18)

③ (續前) ○○○○○○○○,○○○○

① 佈施修福。(同前注 37)

② ○○○○。

③ ○○○○。(同前注 38)

② 贊曰:□法僧三寶,□□妙福田。□□酬罔極,□□定無邊。

□□真可念,□□更堪憐。□□如諸聖,□□即敬田。

3. 石刻第 12.15 號經段

① (續前) 爲於父母,受持齋戒。爲於父母,

② 大藏佛言:○○○○,懺悔罪愆。○○○○,

③ (續前) ○○○○,懺悔罪愆。○○○○,

① 懺悔罪愆。 若能如此,名曰孝子。 不作

② 持齋持戒。汝○○○是,□○○○。若○行

③ 持齋奉戒。汝○○○是,名○○○。若○行

① 此行, 是地獄人。 (同前注 37)

② ○○,終○○○之人。

③ ○○,終○○○之人。(同前注 38)

② 贊曰:欲□無窮孝,當求出世因。曾日不到處,須問釋迦文。

4. 石刻第 12.18 號經段

① (續前) 佛告阿難:不孝之人,身壞命

② 大藏經云:○○○○:○○○○,○○○

③ (續前) ○○○○:○○○○,○○○

① 終,墮阿鼻地獄。其 獄縱廣,八萬由旬。

② ○,○○○○○。○地○○○,○千○○。

③ ○,○○○○○。○ ○○○,○千○○。

① 四面鐵城,圍繞羅網。其地熾火,煙然猛烈。

② ○○○○,其地亦鐵。鐵爲羅網,熾火洞然。

③ ○○○○,其地亦鐵。鐵爲羅網,熾火洞然。

(19)

① 炎爐毒熱,雷奔電爍。燒銅燒鐵,流灌罪

② 猛烈焰爐。○○○○,洋○○○,○○○

③ 猛烈焰爐。○○○○,洋○○○,○○○

① 人。銅狗鐵蛇,吐煙焰煥。燒煎煮炙,脂

② ○。○○○○,恆吐煙焰。炮燒○○,支

③ ○。○○○○,恆吐煙焰。炮燒○○,支,

① 膏焦然……歷劫受殃,無時暫歇。又令更

② 節○○。 ○○○○,○○間○。 更得

③ 節○○……○○○○,○○間○。39

① 入餘地獄中,頭載火盆,鐵車分列。腸胃

② ○諸小○○,○○○○,其身爛壞。○肚

① 骨肉,撩亂縱橫。一日之中,千生萬死。(同前注 37)

② 寮亂,骨肉○○,千生萬死。

贊曰:父母如憂念,乾坤定不容。人間遭霹靂,地獄飲洋銅。

5. 石刻第 12.16 號經段(〈十報恩儀〉無)

① 佛告阿難:我觀衆生……及其長成,翻爲

② 大藏佛言:或後兒子, ○○○大,○○

① 不孝。尊親應對,言語𢤱𢘸。拗眼捩睛,

② ○○。○○共語,應對○○。○○烈○,

① 欺陵伯叔。打罵兄弟,毀辱親情。無有禮

② ○淩○○。○○○○,○○○○。○○○

① 儀,不遵師範……棄諸勝友,朋附惡人。

② ○,○○○○。 ○○○○,○逐○○。

① 習以成性,遂爲狂計……不崇學藝,朋逐

② ○已○○,○○○○。 ○○○○,○○

① 異端。無賴粗頑,好習無益。鬥打竊盜,

39 同注 30,《藏外佛教文獻》,頁 190-191。

(20)

② ○○。○○○顔,○○○○。○○○○,

① 觸犯鄉閭。飲酒□□,奸非過失。帶累兄

② ○○○○。○○摴蒲,○○○法。○○○

① 弟,惱亂耶娘。晨去暮還,尊親憂念。40

② ○,○○爺○。○○○歸,○人○○。

贊曰:三千條律令,不孝罪爲先。天網無逃處,常應悔在前。

非爲防孝養,博戲破家財。未必罹憂患,慈親亦惱懷。

以上三者相互對照說明:寶頂山石刻經段與〈十報恩儀〉遺存的《報德 經》段基本一致。佐證:兩宋流行於川、滇的是同一個《報德經》版本;石刻 經段與「北宋碑本」小異,從而也說明,宋代流行於川、滇的《報德經》版 本,與流行於山東的《報恩經》碑刻本,其名稱、語句不盡一致,但「十恩 德」的內容無異,應同屬源於唐人寫的《報恩經》本範圍。

(三)大佛灣「報德經變」之「十恩德」頌索源

大佛灣「報德經變」刻寫「投佛祈求嗣息」與「十恩德」頌銘文共 11 則,《大足石刻銘文錄》通編爲第12.1、第 12.3-12.12 號。41

以寶頂山石刻的「十恩德」頌與「北宋碑本」的「十恩德」贊對照,兩者 的名目完全一致,僅第八、第九恩之頌、贊的位次互易。但頌、贊的內容與來 源又各別。石刻頌詞題名宗賾或古德「頌曰」,顯然不緣自《報恩(德)經》

本,但其來源又非一。爲辨其異同、緣由,以寶頂山石刻「十恩德」頌爲①,

「北宋碑本」的「十恩德」贊爲②,迻錄對照於下:

40 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82-583。

41 同注 1,《大足石刻銘文錄》,頁 98-100。(《銘文錄》個別字誤,以本文爲正)

(21)

① 投佛祈求嗣息

賜紫慈覺大師宗賾頌曰:古佛未生前,疑然一相圓。釋迦猶□會,迦葉豈 能傳。父母同香火,求生孝順兒。提防年老日,起坐要扶持。父母皆成佛,綿 綿法界如。爾時心願足,方乃證無餘。有得非爲得,無功始是功。一輪千聖 外,元是舊家風。(〈十報恩儀〉中有段文字近似,迻錄供讀者參考:「慈覺 云……一切父母成佛俱盡,是時孝子,爾乃成佛。故頌云:父母皆成佛,綿綿 法界如。爾時心願足,方乃證無餘。」(同前注32《藏外佛教文獻》,頁 245)

第一 懷擔守護恩

① 禪師頌曰:慈母懷擔日,令身重若□。母黃如有病,動轉亦身難。

② 累劫因緣重,今來托母胎。月餘生五臟,七七六情開。體重如山嶽,

動止怯風災。羅衣都不掛,妝鏡被塵埃。

第二 臨産受苦恩

① 覺頌曰:□□慈親苦,□人眼淚□。方知恩力重,能取出胎時。

② 慈父聞將産,空惶不自持。□生都未□,頭耳皺雙眉。懷經十個月,

産難欲將臨。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沈。惶恐難成計,愁淚滿胸襟。啼 泣告親族,惟恐死來侵。

第三 生子忘憂恩

① 慈覺頌曰:初見嬰兒面,雙親笑點頭。從前憂苦事,到此一時休。

② 慈母生君日,五藏總開張。身心俱悶絕,流血似屠羊。生已聞兒健,

歡喜倍加常。喜定悲還至,痛苦徹心腸。

第四 咽苦吐甘恩

① 慈覺頌曰:□□兒子吃,□□自家餐。不□知恩少,他時報德難。

② 父母恩情重,矜憐無失時。吐甘無所惜,咽苦不頻眉。父母聞兒病,

憂深復倍悲。但令孩子飽,慈母不辭饑。

第五 推乾就濕恩(②「北宋碑本」作「回乾就濕恩」)

① 慈覺頌曰:乾處□兒臥,兒身□□睡。仰推慈母□,諸佛亦何偏。

② 母自居其濕,將兒以就乾。兩乳充饑渴,羅袖掩風寒。恩臨常廢寢,

寵弄鎮能歡。但令孩子穩,慈母不求安。

(22)

第六 乳哺養育恩

① 慈覺禪師宗賾頌曰:乳哺無時節,懷中豈暫離。不愁脂肉盡,惟恐小 兒饑。

② 慈母像於地,嚴父配於天。覆載恩將等,耶娘意亦然。不憎無眼目,

不嫌手足攣。但是親生子,終不喚兒憐。

第七 洗濯不盡恩

① 慈覺大師頌曰:小兒□□□,繈褓□時乾。孩子無□□,慈心不□

□。兒身多穢汙,洗潔□□□。父母年需日,誰供一勺湯。

② 深推玉貌,改體損盤龍。男女覓華好,父母脫衣供。只爲憐男女,

慈母毀形容。及其男女長,母悴似枯松。

第八 爲造惡業恩

① 古德頌曰:養兒方長大,婚嫁是尋常,筵席多殺害,罪業使誰當。

第八 遠行憶念恩

② 別誠難忍,生離實可傷。子出關山外,母意在他鄉。日夜心恆逐,

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

第九 遠行憶念恩

① 慈覺頌曰,乳下爲兒時,三年豈離懷。如何千裏外,出必告□□。恐 倚門廬望,歸來莫太遲。

第九 爲造惡業恩

② 父母江山重,恩深報實難。子苦親代受,男勞母不安。聞道差行遠,

時憂夜臥寒。男女若辛苦,常使母心酸。

第十 究竟憐憫恩

① 頌曰:百歲 唯憂八十兒,不捨 作鬼也憂之。觀喜怒常不犯慈顔,

非容易從來謂色難。

② 父母恩深重,愛憐無失時。起坐恆相逐,遠近每相隨。母年一百歲,

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42

42 同注 21,《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82。

(23)

以上「十恩德」頌、贊之對照說明:寶頂山石刻頌詞不緣於《報德經》,

主要採用長蘆慈覺禪師宗賾的「頌曰」,且語言通俗,舉事切題,動人心靈。

宗賾著有《孝行錄》(宋人有曰《孝友文》,或曰《勸孝文》)百二十篇:前百 篇言奉甘旨,爲世間之孝;後二十篇勸父母修淨土,爲出世間之孝。寶頂山石 刻的「慈覺頌曰」,疑出自禪師失傳的《孝行錄》。

石刻「十恩德」頌雖不緣於經,但遵循《報恩經》「十恩德」的軌範,應 不逾矩,且內容、語意皆不亞於經贊。如「究竟憐憫恩」頌詞,自唐僧法照 云:「父母雖年老,恩憐無斷時。身年一百歲,長愁八十兒。故知恩愛斷,今 五識分離。」後來,諸經本僅在文句上略加修飾,石刻頌詞則在中華傳統的孝 道觀上達到「色難」的高度。揣度石刻「十恩德」頌,唯第十頌不云宗賾或古 德,而僅「頌曰」,很可能是石窟創建者趙本尊(智鳳)修撰刻石,亦是其頌 詞高於經贊的具體體現。趙氏自撰偈頌刻石的作爲非僅此處,大佛灣「觀經 變」、「地獄變」、「牧牛圖」等龕都有所見。例如「牧牛圖」,鬈髮髭鬚行者坐 像(趙智鳳)頂上方碑刻曰:「無牛人自鎮安閑/無往無依性自寬/只此分明誰 是侶/寒山竹綠與岩泉」。這些偈語亦應是趙氏撰刻,在前人及同代人的文獻 中是很難以見到的。

(四)大佛灣「報德經變」刻「偈戒」探疑

大佛灣「報德經變」銘文,除刻寫經文、頌詞外,還有 3 則偈戒文,《大 足石刻銘文錄》編爲第12.2、12.17、12.19 號。43

第 12.2 號 偈語:位「祈子」碑石下壁,石面高 62、寬 107 釐米。文豎 寫,6 行,28 字:左右兩邊對刻「知恩者少,負恩者多」。位中刻 4 行,20 字:「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字徑10 釐米。

第 12.1 號 佛教戒:位下層龕右,石面高 15、寬 55 釐米。文豎寫,7 行,14 字:「刑法,諸罵祖父母、父母者,絞!毆者,斬。」字徑 5 釐米。

第 12.19 號 佛告戒:位下層龕右「地獄變」圖左,刻石面高 37、寬 113

43 同注 1,《大足石刻銘文錄》,頁 102-103。

(24)

釐米。文豎寫,4 行,16 字:「惡友熏習,造作非禮。生遭王法,死入阿 鼻。」字徑5 釐米。

上述偈戒文突出孝道,《報恩經》諸本皆不載,亦不說明來源,疑亦是

「奉母至孝」、「刻石追孝」的趙本尊爲世俗崇奉孝道而作。

綜上探源證明:寶頂山石刻「報德經變」軌範,一不是依據《父母恩重經 講經文》等的宗教文學,二不是羅什譯的《難報經》,三不是都取材於宗賾的

《孝行錄》,四不是四川「地道的土特産……寺院變文和壁畫的衍生物」,而是 據宋代流行於川、滇的《報德經》版本鑿造。

總觀寶頂山之造像無一不源於經,但又不足限於一經,而以道俗喜聞樂見 爲要。「報德經變.十恩德」頌即是一例。趙氏不沿襲《報恩經》的「十恩 德」贊,而採用當世流行於民間的雲門高僧宗賾《孝行錄》中的內容,顯然是 因宗賾的「頌曰」言簡意賅,更貼近道俗的心靈。

通觀寶頂山「報德經變」內容,圖文並重地對道俗說之以理、動之以情、

戒之以法,無不動人心扉。1986 年初春,鄧小平先生參觀至此,他連聲讚 歎:「這完全是中國的了!」

六、結 語

拙文探討如無大誤,試作如下結論:

大足石刻寶頂山「報德經變」,是南宋高僧趙本尊(智鳳),據唐人寫的

《報恩經》、入宋流行川滇的《報德經》版本刊行的圖文營造,故辨正其名曰

「報父母恩德經變」。其龕刻的經段即源自《報德經》,「十恩德」頌詞主要出 自長蘆慈覺禪師宗賾的《孝行錄》,趙氏又輔刻以偈戒文,從而更加豐厚了經 變的內涵,增強了經變的感染力。於是明見:寶頂山石刻的「報德經變」,既 緣於《報恩經》,又高於《報恩經》。這既是趙智鳳「刻石追孝」的旨趣所在,

又是趙氏爲道俗而作、爲道俗所用、以通俗爲要的特色體現。八百年來道俗參 禮不絕,也就不言而喻了。

(25)

附錄:本文涉獵《報父母恩重(德)經》例本名表 版本體形 名 稱 年 代 經 本 概 況 刊 本 《父母恩重贊

文》

唐天寶年間

(742-755)

《大正藏》冊47,頁 490,僧 法照《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 贊》。

山東碑刻本 《□母恩重經》

(文云:《報父母 恩□》經)

五代乾祐三年

(950)

北京大學善本室收藏繆荃孫藝 風堂拓本,編號:21487。

山東碑刻本 《佛說報母恩重 經》

北宋熙寧三年 (1070)

北京大學善本室收藏繆荃孫藝 風堂拓本,編號:21488。

敦煌寫本 《佛說(報)父 母恩重經》

無紀年(不晚 於北宋)

敦煌藏經洞出品,頁3191。

印 本 《佛說報父母恩 重經》

西夏刻本 俄羅斯藏,黑城出土品,

TK-119。

刊 刻 本 《佛說大報父母 恩重經》

康熙二十年

(1681)開刊

[韓國]東國大學藏伏明山雙 溪寺重刊明萬曆皇家印本,有 插圖。

刊 刻 本 《佛說大報父母 恩重經》

康熙二十六年

(1687)開刊

[韓國]天寶山佛岩寺刊本,

有變相圖。

印 本 《佛說大報父母 恩重經》

清嘉慶元年

(1796)開印

[韓國]歲柔兆執徐仲夏開 印,藏於花山龍珠寺,有變相 圖。

印 本 《報父母恩德經》

(川西僧思覺節 錄集存)

南宋孝宗年間

(1163-189)

《藏外佛教文獻》第八輯,節 存《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場 儀》中。

石 刻 本 《報父母恩德經》

(川東趙智鳳節 錄刻存)

宋淳熙至淳祐 年間(1174- 1152)

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報父 母恩德經變」節錄刻存。

注:第2-8 經本,詳《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頁 523-582,圖 1、2、5、6、

8、11 至 17 和附錄一、四、五經文。

(26)

引用文獻

佛教藏經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大正藏》冊47,第 1983 號。臺北:新文豐出 版公司影印本。

《父母恩重經》。《大正藏》冊85,第 2887 號。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中日文專書、論文、網路資源等

丁明夷(1988)。〈四川石窟雜談〉。《文物》8。頁 46-58。

王仲博(1946)。〈大足石刻參禮〉。《旅行雜誌》,第 20 卷,第 7 期。頁 16- 23。

王恩洋(1985)。〈大足石刻之藝術與佛教〉。《大足石刻研究》。四川:四川省 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頁103-118。

王官乙(1985)。〈大足石窟的藝術特徵〉。《大足石刻研究》。四川:四川省社 會科學院出版社。頁127-135。

李巳生(1962)。〈大足石刻概述〉。《大足石刻》。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頁 1-6。

侯沖(1999)。〈宗賾《孝行錄》及其與大足石刻寶頂勸孝石刻的關係〉。臺灣

《中國佛學》,第2 卷,第 2 期。頁 175-194。

胡文和(1992)。〈大足寶頂父母恩重經變研究〉。《敦煌研究》2。頁 11-18。

胡文和、劉長久(1985)。《大足石刻志略校注》。《大足石刻研究》。四川:四 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頁183-356。

胡良學(1998)。〈寶頂大佛灣第 15 號龕刻石之管見〉。《敦煌研究》4。頁 38- 46。

胡昭曦(1998)。〈大足寶頂石刻與孝的教化〉。《宋史論集》。重慶:西南師範 大學出版社。頁351-370。

浙江工藝美術學會考察組(1985)。〈四川大足石刻藝術考察報告〉。《大足石刻 研究》。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頁46-50。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1994)。〈大足寶頂山小佛灣祖師法身經目塔勘查報 告〉。《文物》2。頁 4-29。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社科院大足石刻藝術研究所編(1999)。《大足 石刻銘文錄》。重慶:重慶出版社。頁98-103。

馬世長(2002)。〈《報父母恩重經》與相關變相圖〉。《宿伯先生八秩華誕紀念

(27)

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521-586。

孫修身(1997)。〈大足寶頂與敦煌莫高窟「佛說父母恩重經變相」的比較研 究〉。《敦煌研究》1,頁 57-68。

孫善寬、林家長(1985)。〈大足等地古代雕刻給我們的啓示〉。《大足石刻研 究》。四川:四川省會科學院出版社。頁41-45。

陳明光(2004)。《大足寶頂山「報德經變」慈覺禪師宗賾溯源》。《佛學研 究》,總13 期。頁 252-260。

陳習刪(1955)。《大足石刻志略》(油印本),頁 151-152。(書存重慶大足石刻 藝術博物館圖書資料室)。

福原信玄(2003)。〈關於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互聯網:百度和網頁 http:// www.fureai.or.jp /~fuku/log/p29.htm。

溫廷寬(1985)。〈大足佛教摩崖造像的藝術價值及其現況〉。《大足石刻研 究》。四川: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頁119-125。

張聖奘(1952)。〈大足安嶽的石窟藝術〉。《西南文藝》19。頁 40-46。

楊家駱(1985)。〈寶頂區石刻紀略〉。《大足石刻研究》。四川:四川省社會科 學院出版社。頁25-27。

閻文儒(1986)。〈大足寶頂石窟〉。《四川文物》。石刻研究專輯。頁 14-30。

趙文煥、侯 沖(2003)。〈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場儀〉。《藏外佛教文獻》,第八 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頁53-358。

龍晦(1983)。〈大足佛教石刻父母恩重經變相跋〉。《世界宗教研究》3。頁 16- 25。

羅宗濤(1974)。《敦煌變文社會風俗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8)

An Identification and Correction Regarding the Bao fumu ende jingbian in the Dazu Buddhist Caves

Tracing the Source Material of the

“Repaying Parental Love” Tableaus at Baodingshan

Chen Mingguang

Art Museum of Dazu Rock Carvings Chongqing, China

Abstract

Dazu Rock Carvings, located in Dazu County, Chongqing Municipality,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Baodingshan cave temple in Dazu was created under supervision of Zhao Zhifeng 趙智鳳, a famous monk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wo depicted scenes of the Bao fumu ende jingbian 報父 母恩德經變 (Transformation tableau of the sutra of repaying parental love) remaining in Baodingshan cave temple have no parallel anywhere in China: one is in Cave 3 at Xiaofowan which is small in scale and carved without inscriptions; the other is in Niche 15 at Dafowan which is rich in subject matter, excellent in both statues and inscription, located at the middle of the north cliff and covers an area of 101 square meters.

Academic circle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niche at Dafowan, debating its name and probable sutra source. Before the 1950s, scholars named it “Images of Seven Buddhas” (qifo xiang 七佛像), and “Niche of Seven Buddhas” (qifo kan 七 佛龕). Since the 1950s, most scholars have agreed on the name Fumuen zhong jingbian 父母恩重經變 (Transformation tableau of the sutra of parental love).

Since the 1980s, there have been divergent ideas on its sutra source. It has variously been attributed to many sources: religious literature such as the Fumuen zhong jing jiangjing wen 父母恩重經講經文 (Parental love sutra in stories);

Foshuo fumuen zhong jing 佛說父母恩重經 (Parental love sutra told by the Buddha); Fumuen zhong nanbao jing 父 母 恩 重 難 報 經 (The sutra of the difficulty of repaying parental love) translated by Kumārajīva; a creation of local Sichuanese; the Xiaoxing lu 孝行錄 (Record of filial actions) written by Buddhist monk Zongze 宗賾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Bao fumuen zhong jing 報父母 恩重經 (Sutra of repaying parental love).

(29)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above-mentioned Fumuen zhong jing and the Bao fumuen zhong jing were both created in Tang Dynasty. The latter is later than the former. The former chiefly extolls the parents’ kindness to their children. The latter chiefly describes the acts of reciprocating parents’ kindness, and summarized parental love into the “ten types of kindness” (shi ende 十恩德). The latter’s name also differs in various areas, for example, Song dynasty versions from the Sichuan and Yunnan areas were entitled Bao fumu ende jing 報父母恩德經. Based on the study of extant editions,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their names differed, they all contain the character “bao” 報 (repaying), and all the sutras included the content of the “ten types of kindnesses.”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the two tableaus were based on the edition of Bao fumu ende jing 報父母恩德經 widespread in Sichuan and Yunnan areas, and that the “ten types of kindness” in the sculpture was an adoption of Zongze’s Xiaoxing lu. Therefore, the most appropriate name for the two tableaus is Bao fumu ende jingbian 報父母恩德經變.

Key words: Dazu Rock Carvings; Baodingshan cave temple; Enzhong jing;

Baoen jing; Baode jingbia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指家庭中父母親離婚 或發生變故,小孩交

“The Rediscovery of Three Early Buddhist Scriptures on Meditation: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Fo shuo shier men jing, the Fo shuo jie shier men jing Translated by An

薦亡通用 婦人 老人 薦公 薦婆 父母 薦父 薦母 母小祥 母大祥 薦夫 薦妻 妻產死 薦兄..

 彼無所有不可得  愚癡著相謂有無   有無二法皆非實  出此了知乃菩薩 

 而常遵修深妙禁戒  尋用一義解一切法   分別真諦一切經典  其明目者無所倚著 

有七寶船亦在其中。而諸眾生自在遊戲。其樹林間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亦以七寶而

明朝末年至清初,最活躍的華嚴宗派別是雪浪洪恩一系的活動。雪 浪洪恩(

 對人最大的衝擊,就是複製人若稱呼 原來的本尊為大哥或大姊,本尊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