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黑黑水水城城遺遺存存《《父父母母恩恩重重經經》》卷卷首首畫畫研研究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黑黑水水城城遺遺存存《《父父母母恩恩重重經經》》卷卷首首畫畫研研究究"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黑水 水城 城遺 遺存 存《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卷 卷首 首畫 畫研 研究 究

11

崔 崔紅 紅芬 芬

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暨博士生導師

文 文志 志勇 勇

河北師範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摘

摘要 要

俄藏黑水城出土佛經卷首畫內容豐富多彩,它是對經文內容形象而生動的體現,

更具視覺效果,為推動佛教傳播起了積極作用。本文欲對俄藏黑水城漢文《父母恩重 經》卷首畫進行考證研究。首先結合敦煌藏經洞遺存《父母恩重經》不同版本,考察 黑水城《父母恩重經》的版本,探討不同地區的佛經對西夏產生影響。然後對黑水城 出土經文卷首畫內容進行解析,並與敦煌壁畫、絹畫和大足石刻浮雕進行比較,探究 黑水城卷首畫與其他變相的不同之處和特點,分析仁孝時期《父母恩重經》翻譯成西 夏文及卷首版畫流行的原因。

關鍵鍵詞詞::俄俄藏藏黑黑水水城城、、《《父父母母恩恩重重經經》》卷卷首首畫畫、、敦敦煌煌變變相相

1 本 論 文 為 2018 年 度 中 國 大 陸 國 家 社 會 基 金 重 大 專 項 冷 門 絕 學 和 國 別 史 等 研 究 ( 批 准 號 2018VJX009) 、 2019 年 中 國 大 陸 國 家 社 科 基 金 重 大 招 標 項 目 ( 批 准 號 19ZDA240) 的 階 段 性 成 果 。

(2)

A Study on Sutra of Filial Piety Illustrations from Remnant Manuscripts Found in Khara-khoto 2

Cui Hong-Fen

Professor and Doctoral Advisor at th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Wen Zhi-Yong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Abstract

Manuscripts from Khara-khoto collected in Russia include a plethora of rich and color- ful Buddhist scriptures with illustrations. The scriptures are vividly expressed with enhanced visual effects, and have had active effects on the promotion and spread of Buddhism.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and study the illustrations on the Sutra of Filial Piety from the rem- nant manuscripts found in Khara-khoto and are collected in Russia. Comparing various ver- sions of the sutra from the Library Cave in Dunhuang Mogao Caves with the Khara-khoto version, it is found that Buddhist scriptures from various regions had impacted the Western Xia empire. Further analysis is then conducted on the illustrations in the Sutra of Filial Piety unearthed in Khara-khoto, with comparisons made with Dunhuang murals, silk paintings and Dazu rock relief carvings to find how the illustrations on the Khara-khoto version differ from the other versions and also the notable features observed. Reasons behind the popularity with the translated Sutra of Filial Piety in the Tangut script and prints with illustrations during Emperor Renzong’s reign are then analyzed.

Keywords : Manuscripts from Khara-khoto collected in Russia, Sutra of Filial Piety with illustrations, illustrated manuscript from Dunhuang

2 This paper is the result of an interim study that is a part of the major projects of specialized disciplines and studies on national history under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in 2018 (Approval no.

2018VJX009) and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major project bidding in 2019. (Approval no.

19ZDA240)

(3)

A Study on Sutra of Filial Piety Illustrations from Remnant Manuscripts Found in Khara-khoto 2

Cui Hong-Fen

Professor and Doctoral Advisor at th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Wen Zhi-Yong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Abstract

Manuscripts from Khara-khoto collected in Russia include a plethora of rich and color- ful Buddhist scriptures with illustrations. The scriptures are vividly expressed with enhanced visual effects, and have had active effects on the promotion and spread of Buddhism.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and study the illustrations on the Sutra of Filial Piety from the rem- nant manuscripts found in Khara-khoto and are collected in Russia. Comparing various ver- sions of the sutra from the Library Cave in Dunhuang Mogao Caves with the Khara-khoto version, it is found that Buddhist scriptures from various regions had impacted the Western Xia empire. Further analysis is then conducted on the illustrations in the Sutra of Filial Piety unearthed in Khara-khoto, with comparisons made with Dunhuang murals, silk paintings and Dazu rock relief carvings to find how the illustrations on the Khara-khoto version differ from the other versions and also the notable features observed. Reasons behind the popularity with the translated Sutra of Filial Piety in the Tangut script and prints with illustrations during Emperor Renzong’s reign are then analyzed.

Keywords : Manuscripts from Khara-khoto collected in Russia, Sutra of Filial Piety with illustrations, illustrated manuscript from Dunhuang

2 This paper is the result of an interim study that is a part of the major projects of specialized disciplines and studies on national history under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in 2018 (Approval no.

2018VJX009) and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major project bidding in 2019. (Approval no.

19ZDA240)

佛教自兩漢傳入中土,不斷與中土儒家孝道思想相融合,尤其是南北朝時期,儒 釋曾針對孝道問題而展開激烈論戰。在《父母恩重經》出現之前,由西晉高僧竺法護 所譯《佛說盂蘭盆經》是一部短小的宣揚孝道思想的佛經文,此經譯出後,受到中古 信眾的歡迎而廣為流傳。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於大同四年(538)創設盂蘭盆會的儀 式,民間也紛紛效仿,出現盂蘭盆節。唐朝的盂蘭盆會更為流行,儀式更為壯觀。在 這種儒釋融合背景的影響下,出現《父母恩重經》,它是唐朝以來流行的一部佛教偽 經,是在佛教不斷與儒家文化的衝突交鋒和融合吸收過程中出現的。《父母恩重經》

雖然沒有入藏流傳,但因其思想內涵比較符合中國的孝道傳統和道德標準,又結合佛 教信仰的特色,所以唐宋的民間廣為流行,出現不同版本及大同小異的經名,如《佛 說父母恩重經》、《報父母恩重經》、《大報父母恩重經》和《佛說父母恩重難報 經》等,其內容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佛說父母恩重經》現有寫本、刊本、石刻本 等。據此經繪製的經變也出現在敦煌壁畫、絹畫和大足石刻浮雕等處。《父母恩重 經》及其變相相得益彰,共同促進佛教發展和佛經的傳播。《父母恩重經》不僅在敦 煌、黑水城和山東等地有遺存,而且還傳入高麗和日本等。

學界對《父母恩重經》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文獻版本、經變相圖和釋道比較研究等 方面,其中鄭阿財、3馬世長、4孫修身、5禿氏祐祥、6岡部和雄、7新井慧譽、8胡文

3 鄭阿財,〈《父母恩重經》傳佈的歷史考察〉,收入項楚、鄭阿財主編,《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 都:巴蜀書社,2003),頁 27-48;鄭阿財,〈敦煌本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考論〉,《敦煌學國際研 討會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頁 131-140。

4 馬世長的〈《父母恩重經》寫本與變相〉和〈《報父母恩重經》與相關變相圖〉分別對《父母恩重 經》不同版本和變相進行考證。馬世長,〈《父母恩重經》寫本與變相 〉,《敦煌研究》,2 期

(1988),頁 44-45;馬世長,〈《報父母恩重經》與相關變相圖〉,收入《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 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頁 521-586。

5 孫修身對佛教版本和變相研究的文章有〈《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收入敦煌研究院編,

《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1996),頁 239-249;孫修身,〈大 足寶頂與敦煌莫高窟《佛說父母恩重經》變相的比較研究〉,《敦煌研究》,1 期(1997),頁 57- 68;孫修身,〈成武本《佛說父母恩重經》之意義〉,《北京圖書館館刊》,3 期(1998),頁 80- 85;孫修身,〈山東成武白浮圖村《父母恩重經》碑校記〉,《敦煌研究》,2 期(1997),頁 128- 133。

6 禿氏祐祥,〈父母恩重経の異本に就て〉,《宗教研究》,卷 5,號 4,(1928),頁 116-123。

7 岡部和雄,〈《父母恩重經》中的儒教、佛教、道教〉,《世界宗教研究》,2 期(1996),頁 20-

8 新井慧譽對房山、敦煌和黑水城的《父母恩重經》有系列研究文章,如新井慧譽,〈房山石経の《父25。

母恩重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卷 51,號 1,(2002),頁 37-43;新井慧譽,〈房山石経 の《父母恩重経》の《丁蘭本》新資料(房 40B)について〉,《二松學舍大學東洋學研究所集 刊》,號33,(2003),頁 95-112;新井慧譽,〈房山石経の《父母恩重経》の古本新資料(房 4)

(4)

和、9胡發強等、10安忠義11和朴相國12等相關研究,多涉及敦煌、大足、黑水城的佛經 版本以及敦煌、大足等處變相。本文欲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俄藏黑水城漢文《佛說 報父母恩重經》的卷首畫內容進行考證,並探討西夏佛經卷首畫的版本依據及與敦 煌、大足經變的關係。

一、 、黑 黑水 水城 城出 出土 土《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版 版本 本

經變畫和經文卷首畫都與經文有著密切聯繫,是對佛經內容的生動反映和體現,

與佛經一起共同促進佛教的傳播和流行。我們在考證俄藏漢文本《父母恩重經》卷首 畫之前要清楚其經文的版本情況。

俄藏黑水城文獻漢文和西夏文佛經中都保存《父母恩重經》,俄藏黑水城漢文佛 經有四件殘頁,即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TK-120《佛說父母恩重經》、TK- 139《佛說父母恩重經》和 TK-240《佛說父母恩重經》。俄藏西夏文佛經有第 181 至 185 號,館冊第 6570、5048、6670、759、6876 號《佛說父母恩重經》。

英藏黑水城西夏文文獻中也有五件,即 Or.12380-3082(K.K.)《佛說父母恩重 經 》 、Or.12380-3050 ( K.K.II.0244.uuu ) 《 佛 說 父 母 恩 重 經 》 、 Or.12380-3050V

(K.K.II.0244.uuu)《佛說父母恩重經》、Or.12380-2757(K.K.II.0281.a.xi)《佛說父 母恩重經》、Or.12380-0060(K.K.II.0283.qqq)《佛說父母恩重經》等。另外在內蒙

(房 5)(房 7)について》,《二松學舍大學東洋學研究所集刊》,號 34,(2004),頁 227- 247;新井慧譽,〈房山石経の《父母恩重經》の古本新資料(房 40A)について〉,《二松學舍大 學論集》,號46,(2003),頁 149-160;新井慧譽,〈小報經《報父母恩重經》(俄 TK119)につ いて〉,《二松學舍大學論集》,號 43,(2000),頁 127-164;新井慧譽,〈大英博物館所藏の敦 煌發見《父母恩重経》變相畫(英藏)について》,《二松學舍大學東アジア學術総合研究所集 刊》,號35,(2005),頁 33-46;新井慧譽,〈黑水城發見の《父母恩重經》(俄藏 TK120)につ いて〉,收入《アビダルマ佛教とインド思想:加藤純章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

2000),頁 341-358。

9 胡文和,〈對大足寶頂《父母恩重變相》重新研究〉,收入敦煌研究院編,《2004 年石窟研究國際學 術會議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 1087-1109。

10 胡發強、劉再聰,〈從甘博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看唐、宋洗兒風俗〉,《西藏大學學報》,6 期

(2008),頁 78-81。

11 安忠義,〈甘肅省博物館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研究〉,《絲綢之路》,1 期(2003),頁 48-51。

12 根據朴相國編著,《全國寺刹所藏木板集》(首爾:文化財管理局,1987)中初步統計,現藏於韓 國各個圖書館、寺院和私人等處的《報父母恩重經》有不同刊板年代的計 41 種,年代從正統癸亥到 嘉慶十一年之間。

(5)

和、9胡發強等、10安忠義11和朴相國12等相關研究,多涉及敦煌、大足、黑水城的佛經 版本以及敦煌、大足等處變相。本文欲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俄藏黑水城漢文《佛說 報父母恩重經》的卷首畫內容進行考證,並探討西夏佛經卷首畫的版本依據及與敦 煌、大足經變的關係。

一、 、黑 黑水 水城 城出 出土 土《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版 版本 本

經變畫和經文卷首畫都與經文有著密切聯繫,是對佛經內容的生動反映和體現,

與佛經一起共同促進佛教的傳播和流行。我們在考證俄藏漢文本《父母恩重經》卷首 畫之前要清楚其經文的版本情況。

俄藏黑水城文獻漢文和西夏文佛經中都保存《父母恩重經》,俄藏黑水城漢文佛 經有四件殘頁,即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TK-120《佛說父母恩重經》、TK- 139《佛說父母恩重經》和 TK-240《佛說父母恩重經》。俄藏西夏文佛經有第 181 至 185 號,館冊第 6570、5048、6670、759、6876 號《佛說父母恩重經》。

英藏黑水城西夏文文獻中也有五件,即 Or.12380-3082(K.K.)《佛說父母恩重 經 》 、Or.12380-3050 ( K.K.II.0244.uuu ) 《 佛 說 父 母 恩 重 經 》 、 Or.12380-3050V

(K.K.II.0244.uuu)《佛說父母恩重經》、Or.12380-2757(K.K.II.0281.a.xi)《佛說父 母恩重經》、Or.12380-0060(K.K.II.0283.qqq)《佛說父母恩重經》等。另外在內蒙

(房 5)(房 7)について》,《二松學舍大學東洋學研究所集刊》,號 34,(2004),頁 227- 247;新井慧譽,〈房山石経の《父母恩重經》の古本新資料(房 40A)について〉,《二松學舍大 學論集》,號46,(2003),頁 149-160;新井慧譽,〈小報經《報父母恩重經》(俄 TK119)につ いて〉,《二松學舍大學論集》,號 43,(2000),頁 127-164;新井慧譽,〈大英博物館所藏の敦 煌發見《父母恩重経》變相畫(英藏)について》,《二松學舍大學東アジア學術総合研究所集 刊》,號35,(2005),頁 33-46;新井慧譽,〈黑水城發見の《父母恩重經》(俄藏 TK120)につ いて〉,收入《アビダルマ佛教とインド思想:加藤純章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

2000),頁 341-358。

9 胡文和,〈對大足寶頂《父母恩重變相》重新研究〉,收入敦煌研究院編,《2004 年石窟研究國際學 術會議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 1087-1109。

10 胡發強、劉再聰,〈從甘博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看唐、宋洗兒風俗〉,《西藏大學學報》,6 期

(2008),頁 78-81。

11 安忠義,〈甘肅省博物館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研究〉,《絲綢之路》,1 期(2003),頁 48-51。

12 根據朴相國編著,《全國寺刹所藏木板集》(首爾:文化財管理局,1987)中初步統計,現藏於韓 國各個圖書館、寺院和私人等處的《報父母恩重經》有不同刊板年代的計 41 種,年代從正統癸亥到 嘉慶十一年之間。

古自治區博物館也藏有西夏文寫本《佛說父母恩重經》(M11.017-02P)。13黑水城出 土文獻存在《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和《佛說父母恩重經》兩種經題。

根據現存資料,《父母恩重經》在敦煌、黑水城、山東和四川等地皆有遺存,以 敦煌藏經洞出土最多,分別保存在國內、國外等圖書館和博物館。因敦煌文獻和經變 學界研究較多,所以我們首先結合敦煌、山東和房山石刻遺存的《父母恩重經》等對 俄藏黑水城各個編號《父母恩重經》的內容進行考證、比較和分類,確定黑水城漢文 本的版本依據。學者通過對敦煌出土《父母恩重經》及相關講經文、贊文比對研究,

認為存不同版本。14綜合學者的研究,主要有三個版本:甲本、乙本和丙本等,大致 簡要概述如下。

(一 一) )全 全本 本或 或甲 甲本 本或 或本 本《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

15

此版本的經文中出現丁蘭木母等孝子故事。《父母恩重經》最初出現在武周時期 的《大週刊定眾經目錄》卷 15「偽經目錄」,唐智升在《開元釋教錄》卷 18 中「別 錄中偽妄亂真錄第七」中列有《父母恩重經》一卷(經引丁蘭、董黯、郭巨等,故知 人造,三紙)。16唐圓照撰《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 28 沿用《開元釋教錄》之說。因 為此經引述了中國、外國孝子的故事,被認為有較為明顯的偽造痕跡,視為偽經,不 能入藏流行。馬世長考證,全本《父母恩重經》多是唐前期職業書手寫本,格式規 整,書法亦佳。17鄭阿財查證此類的佛經有 S.149、2269、6087、7203、北圖號字 14、

人字 22 號、上博 48、北大 D100、Dx1982+Dx1989、臺北中央圖書館 31 等 10 件。

馬世長認為S.149、6074、2269、6087、北圖號 14、闕字 40 號為全本。

13 史金波、陳育寧主編,《中國藏西夏文獻》(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

冊17,頁 123-124。

14 禿氏祐祥,〈父母恩重経のに就いて〉將其所見《父母恩重經》版本分為丁蘭本、古本、增益本、

高麗本、大報本、省略等六類。孫修身將所見《父母恩重經》分為四大類,即甲本(全本)、乙本

(刪節本)、丙本(定本)、丁本(權宜本),參見〈《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鄭阿財將 寫本《父母恩重經》分為四大類,即甲種(丁蘭本)、乙種(古本)、丙種、丁種。另外還有安嶽石 刻屬於乙種本、山東石刻屬於丁種本變體,參見鄭阿財,〈《父母恩重經》傳佈的歷史考察〉。馬世 長把《父母恩重經》寫本分為全本、刪本和別本,參見馬世長,〈《父母恩重經》寫本與變相〉。樊 錦詩主編,《報恩父母經典故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頁 61。《報恩父母經典 故事》中認為《父母恩重經》有三個版本即有孝子故事的全本,刪掉孝子故事的刪本,將父母養育恩 德概括為十恩德題目和不孝子入十八地獄的名稱的別本。

15 孫修身,〈《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頁 240。

16(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號 2154,頁 672,下欄。

17 馬世長,〈《父母恩重經》寫本與變相〉,頁 402。

(6)

(二 二) )刪 刪節 節本 本或 或乙 乙本 本《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

18

此本在敦煌文獻中保存最多,也是敦煌地區最為流行的一種。為了掩飾其偽造之 嫌疑,丁蘭木母等孝子故事皆被刪除,見收錄在《大正藏》第 85 冊,第 2887 號的

《父母恩重經》。從遺存文獻可以確定,雖然都是刪節本,沒有孝子故事出現,但也 卻存在多個版本。鄭阿財查證此類的佛經有 S.1097、1189、1323、1548、1907、

2084、3228、4476、5215、5253、5408、5433、5642、6062、7635、7779、2285、

P.3919-2、北圖辰字 36 號、闕字 40 號、裳字 33 號、翔字 25 號、奈字 28 號、洪字 39 號、李字 85 號、霜字 81 號、北大 D101、上博 56、Dx44、304、975、1140、1595、

3075+3084、日本中村不折藏等 35 件數。

(三 三) )丙 丙本 本或 或別 別本 本或 或丁 丁本 本《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

19

丙本與全本、刪節本比較存在諸多不同之處,馬世長定為別本。雖然沒有出現孝 子故事,但與其他刪減本也不盡相同。

孫修身認為,丙本沒有出現孝子故事,卻把父母養育的恩情總結為十種恩德,列 有小標題而沒有頌文;增加了對不孝子的懲處及下地獄的描述,列出十八地獄的名 稱;除了對不孝子的劣跡進行詳列外,還增加作為女子不孝之罪;在行文更為流暢,

用詞更接近世俗化。

鄭阿財的劃分更加詳細,他確定的丙種版本與孫修身的丙本並不一致,二者之間 存在很大差別。鄭阿財把沒有出現孝子故事且文末有「若有一切眾生能為父母作福造 經,燒香請佛,禮拜供養三寶,或飲食眾僧,當知是人能報父母其恩」和「若有眾生 能為父母或器樂十五日造佛槃名為盂蘭盆,現佛得果,當知是人報佛母恩」定為丙 種。鄭阿財考證房山石經第二冊「隋唐刻經」中所刻《父母恩重經》的殘石過於殘缺 無法判斷版本,而第三冊中大和六年(832)、大和七年(833)所刻《佛說父母恩重 經》則屬於丙種系統。鄭阿財把沒有孝子故事,經文有父母十恩德及十八地獄的具體 描述定為丁種,認為丙本是從乙本向丁本過度的一種版本。此外,孫修身認為還有一 種版本,在敦煌文獻中沒有發現,只見於藏經洞出土的絹畫上,認為是刪節本的再次 刪節本。

18 孫修身,〈《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頁 241。

19 孫修身,〈《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頁 242-243。

(7)

(二 二) )刪 刪節 節本 本或 或乙 乙本 本《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

18

此本在敦煌文獻中保存最多,也是敦煌地區最為流行的一種。為了掩飾其偽造之 嫌疑,丁蘭木母等孝子故事皆被刪除,見收錄在《大正藏》第 85 冊,第 2887 號的

《父母恩重經》。從遺存文獻可以確定,雖然都是刪節本,沒有孝子故事出現,但也 卻存在多個版本。鄭阿財查證此類的佛經有 S.1097、1189、1323、1548、1907、

2084、3228、4476、5215、5253、5408、5433、5642、6062、7635、7779、2285、

P.3919-2、北圖辰字 36 號、闕字 40 號、裳字 33 號、翔字 25 號、奈字 28 號、洪字 39 號、李字 85 號、霜字 81 號、北大 D101、上博 56、Dx44、304、975、1140、1595、

3075+3084、日本中村不折藏等 35 件數。

(三 三) )丙 丙本 本或 或別 別本 本或 或丁 丁本 本《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

19

丙本與全本、刪節本比較存在諸多不同之處,馬世長定為別本。雖然沒有出現孝 子故事,但與其他刪減本也不盡相同。

孫修身認為,丙本沒有出現孝子故事,卻把父母養育的恩情總結為十種恩德,列 有小標題而沒有頌文;增加了對不孝子的懲處及下地獄的描述,列出十八地獄的名 稱;除了對不孝子的劣跡進行詳列外,還增加作為女子不孝之罪;在行文更為流暢,

用詞更接近世俗化。

鄭阿財的劃分更加詳細,他確定的丙種版本與孫修身的丙本並不一致,二者之間 存在很大差別。鄭阿財把沒有出現孝子故事且文末有「若有一切眾生能為父母作福造 經,燒香請佛,禮拜供養三寶,或飲食眾僧,當知是人能報父母其恩」和「若有眾生 能為父母或器樂十五日造佛槃名為盂蘭盆,現佛得果,當知是人報佛母恩」定為丙 種。鄭阿財考證房山石經第二冊「隋唐刻經」中所刻《父母恩重經》的殘石過於殘缺 無法判斷版本,而第三冊中大和六年(832)、大和七年(833)所刻《佛說父母恩重 經》則屬於丙種系統。鄭阿財把沒有孝子故事,經文有父母十恩德及十八地獄的具體 描述定為丁種,認為丙本是從乙本向丁本過度的一種版本。此外,孫修身認為還有一 種版本,在敦煌文獻中沒有發現,只見於藏經洞出土的絹畫上,認為是刪節本的再次 刪節本。

18 孫修身,〈《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頁 241。

19 孫修身,〈《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頁 242-243。

我們在瞭解敦煌等地遺存《父母恩重經》內容之後,可以參照此對黑水城出土文 獻進行比較分析。首先我們可以確定,俄藏黑水城漢文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 經》、TK-120《佛說父母恩重經》、TK-139《佛說父母恩重經》、TK-240《佛說父母 恩 重 經 》 、Or.12380-3082(K.K.)、Or.12380-3050(K.K.II.0244.uuu)、Or.12380- 3050V ( K.K.II.0244.uuu ) 、 Or.12380-2757 ( K.K.II.0281.a.xi ) 、 Or.12380-0060

(K.K.II.0283.qqq)等原則上都屬於孫修身所稱的丙本,或馬世長所稱的別本或鄭阿 財所稱的丁種,但實際上俄藏黑水城漢文本和西夏文本《父母恩重經》又多有不同,

內容表述不同,各有千秋。因為西夏文過於殘缺,我們不好具體比較,以漢文本為 主,兼及西夏文本,我們分析比較如下。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西夏刻本,經折裝,共 16 折,32 面,每面 5 行,

行16 至 17 字,上下單邊,字宋體。TK-119 本內容沒有孝子故事,經文與敦煌甲乙本 相差甚遠,與敦煌丙本內容接近。

TK-119 與敦煌丙本相同之處:有十恩德且標有小題目,對不孝子懲治及下地獄受 諸苦難,對女兒不孝的種種行為描述。不同之處:敦煌本雖然有十恩德,但沒有讚 頌,俄藏 TK-119 既有十恩德標題,又有讚頌內容。敦煌本有十八地獄名稱,而俄藏 TK-119 沒有出現十八地獄名稱。俄藏 TK-119 有「兒行千里,母心行千里;兒行萬 里,母心行萬里」,敦煌本又沒有,而在 P.2418 號講經文中所引用經文有「兒行千 里,母行千里;兒行萬里,母行萬里」的內容。比較 P.2418 和 TK-119 的內容,認為 俄藏TK-119 雖然只多出「心」字,要比敦煌本的描述更加貼切和形象。

俄藏TK-119 有: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父母造此經典,是真報得父母深恩也。如能造一 卷,得見一佛;能造十卷,得見十佛;能造一百卷,得見一百佛;能造千卷,得 見千佛;能造萬卷,得見萬佛。緣此人造經力,是諸佛等常當擁護,令其人父母 得速生天界,離地獄苦。

敦煌本中沒有此段內容,而刻於後漢乾祐元年(948)的山東武成本《佛說父母恩重 經》卻有與俄藏 TK-119 相同內容,只是在用詞上稍有差別。孫修身對山東武成本錄 文如下。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於父母,敬造斯經,是真報父母深恩也。能造一 卷,得見一佛;能造十卷,得見十佛;能造百卷,得見百佛;能造千卷,得見千

(8)

佛;能造萬卷,得見萬佛。緣此人造經力故,是諸佛等,感當擁護,令其父母,

得來升天,離地獄苦。20

從這段內容可以確定,黑水城漢文本又與山東武成本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TK-120 首缺,西夏刻本,經折裝,共 5 折半,11 面,每面 5 行,行 13 字,上下 單邊,宋體,經文有十恩德和小標題,沒有讚頌內容,與TK-119 不同。

TK-240 西夏刻本,經折裝,殘缺嚴重,僅存「第三生子忘憂恩頌曰:慈母生君 日,五臟忽開張。身心俱悶絕」內容,由此可以確定,TK-240 與 TK-119 相同,都存 在頌贊內容,不同之處是TK-240 有「頌曰」二字,TK-119 沒有。

TK-120 與 TK-119、TK-139 其他一些內容的表述也不盡相同。首先,TK-120 載 十恩德之後有:

世間眾生,阿孃懷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

月滿生時,受諸苦痛。須臾好惡,恐畏無常。如煞豬羊,血流灑地。且生一個,

苦尚如斯。何況更多,十男五女有此苦。生得此身,但長頑愚,不思父母,咽苦 吐甘……

TK-119 和敦煌本則無此內容,而 TK-139(西夏刻本,蝴蝶裝,白口,版心題

「恩」,下有頁碼)卻保存此段內容。

TK-120 強調報恩可以刺血書寫是報恩經,為報父母究竟憐憫恩。內容為「若能為 於父母刺血書寫是報恩經,是為報父母究竟憐憫恩。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如上修 是真孝順男女,則為以報父母深恩。若不爾者,非小順子,與諸禽獸無異也。」這段 文字在其他俄藏漢文本中沒有,卻與俄藏西夏文 Or.12380-3050V(K.K.II.0244.uuu)

殘經內容相似。

TK-119 和 TK-139 都保存有卷首,比對其內容,TK-139、Or.12380-3082(K.K.)

和 Or.12380-0060(K.K.II.0283.qqq)殘經與敦煌本丙本相同,內容為「與大比丘眾二 萬八千人俱」,而 TK-119 則是「與大比丘眾三萬八千人俱」。可見,不僅敦煌出土 的《父母恩重經》存多個版本,而且黑水城漢文和西夏文本也存在多個不同版本,且 漢文本之間的差別也相對較大。

20 孫修身,〈成武本《佛說父母恩重經》之意義〉。

(9)

佛;能造萬卷,得見萬佛。緣此人造經力故,是諸佛等,感當擁護,令其父母,

得來升天,離地獄苦。20

從這段內容可以確定,黑水城漢文本又與山東武成本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TK-120 首缺,西夏刻本,經折裝,共 5 折半,11 面,每面 5 行,行 13 字,上下 單邊,宋體,經文有十恩德和小標題,沒有讚頌內容,與TK-119 不同。

TK-240 西夏刻本,經折裝,殘缺嚴重,僅存「第三生子忘憂恩頌曰:慈母生君 日,五臟忽開張。身心俱悶絕」內容,由此可以確定,TK-240 與 TK-119 相同,都存 在頌贊內容,不同之處是TK-240 有「頌曰」二字,TK-119 沒有。

TK-120 與 TK-119、TK-139 其他一些內容的表述也不盡相同。首先,TK-120 載 十恩德之後有:

世間眾生,阿孃懷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

月滿生時,受諸苦痛。須臾好惡,恐畏無常。如煞豬羊,血流灑地。且生一個,

苦尚如斯。何況更多,十男五女有此苦。生得此身,但長頑愚,不思父母,咽苦 吐甘……

TK-119 和敦煌本則無此內容,而 TK-139(西夏刻本,蝴蝶裝,白口,版心題

「恩」,下有頁碼)卻保存此段內容。

TK-120 強調報恩可以刺血書寫是報恩經,為報父母究竟憐憫恩。內容為「若能為 於父母刺血書寫是報恩經,是為報父母究竟憐憫恩。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如上修 是真孝順男女,則為以報父母深恩。若不爾者,非小順子,與諸禽獸無異也。」這段 文字在其他俄藏漢文本中沒有,卻與俄藏西夏文 Or.12380-3050V(K.K.II.0244.uuu)

殘經內容相似。

TK-119 和 TK-139 都保存有卷首,比對其內容,TK-139、Or.12380-3082(K.K.)

和 Or.12380-0060(K.K.II.0283.qqq)殘經與敦煌本丙本相同,內容為「與大比丘眾二 萬八千人俱」,而 TK-119 則是「與大比丘眾三萬八千人俱」。可見,不僅敦煌出土 的《父母恩重經》存多個版本,而且黑水城漢文和西夏文本也存在多個不同版本,且 漢文本之間的差別也相對較大。

20 孫修身,〈成武本《佛說父母恩重經》之意義〉。

俄藏黑水城漢文 TK-139、TK-240、TK-119、TK-120 都沒有出現年代。據克恰諾 夫(Kychanov, E. I.)的描述,俄藏西夏文《佛說父母恩重經》(第 181 號,西夏特藏 第 150 號)應與俄藏漢文 TK-120 內容相同,克恰諾夫記載,其中一篇經文漢譯文中 有 題 記 : 死 去 的 中 書 令 的 兒 子 們 為 紀 念 他 而 施 寫 此 經 文 , 標 注 時 間 為 天 盛 四 年

(1152),即仁孝時期。

《佛說父母恩重經》(第 184 號,館冊第 759 號)有後記,內容為此經發願者清 信弟子 (梁吉祥狗)為感激父母恩德,散施經文千卷。發願者祝願他的父母 能早日超生極樂世界,獲得菩薩正果。日期為: (天盛壬申四 年五月施)。21

西夏文《佛說父母恩重經》(第 185 號,館冊第 6876 號)刻本,經折裝,存 26 折頁,每折6 行,行 13 字,經題後有仁孝皇帝(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 惇 睦 懿 恭 皇 帝 ) 御 校 勘 。 英 藏 黑 水 城 Or.12380-3082 ( K.K. ) 和 Or.12380-0060

( K.K.II.0283.qqq ) 殘 經 的 經 題 後 有 「

(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賢譯)」。

根據這些黑水城文獻零散記載,我們可知,在仁孝時期開始將《父母恩重經》翻 譯成西夏文,漢文本流傳時間則會更早。仁孝「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 惇睦懿恭皇帝」使用時間最長,以其尊號校經和譯經也最多。據考證,「奉天顯道耀 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尊號是在夏大慶二年(1141)八月以後才開 始使用。22大慶年間仁孝開始大規模的校勘佛經,同時也進行了小範圍的譯經活動。

上述題記在仁孝時期天盛年間已經被信眾施印流傳,說明西夏文《佛說父母恩重經》

在仁孝天盛以前已翻譯成西夏文流行。

根據敦煌等地寫本和石刻經內容,有題記最早的是西川安岳石刻《父母恩重 經》,時間為開元二十三年(735)。《房山石經》第三冊有隋唐時期刻《父母恩重 經》,其時間分別為大和六年(832)和大和七年(833)。P.2285 為唐宣宗大中元年

(847)寫本,S.4476 為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寫本,P.2418 是後唐明宗元成二年

(927)講經文。S.1907 為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6)。山東成武本《佛說父母恩重

21 天盛四年五月,即水猴年(1152 年 7 月)散施。

22 崔紅芬、文志勇,〈西夏皇帝尊號考略〉,《寧夏大學學報》,5 期(2006),頁 9-13。

(10)

經》是後漢乾祐元年(948)石刻經,山東成武縣白浮圖村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

石刻《父母恩重經》和山東還藏有唐元和六年(811)石刻經。P.3919 皆為後周顯德六 年(959)寫本。西夏境內的西夏文《父母恩重經》在天盛年間已經流傳,那麼漢文流 行時間更早。

由此可見,自唐朝至宋、西夏時期,《父母恩重經》在西北、山東和四川等地皆 有流傳,以四川安岳石刻《父母恩重經》為最早,黑水城出土的《父母恩重經》比較 晚。黑水城漢文和西夏文《父母恩重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邊文化的影響,既與敦 煌丙本有密切關係,也與山東後漢年間石刻經有緊密聯繫。

党項人內遷以後,不斷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及至西夏建國,擁有今天河西地區、

蘭州、寧夏、陝西北部、內蒙古一部分、青海部分地區等,河西流行的經典自然對西 夏產生影響很大;另外,從德明到秉常時期西夏向後六次向宋朝請賜佛經,或西夏與 宋邊境交往而使宋地佛經傳入西夏境內。西夏佛教文化受到來自不同地區的影響,在 其境內形成多渠道文化傳入與融合發展的局面。

二、 、俄 俄藏 藏黑 黑水 水城 城出 出土 土《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卷 卷首 首畫 畫解 解析 析

(一 一) )黑 黑水 水城 城卷 卷首 首畫 畫內 內容 容考 考察 察

佛教繪畫以視覺形象發揮傳播佛教的功能,畫面也與經文密切相關,是對經文主 題內容的形象反映。我們在清楚黑水城《父母恩重經》版本後,探討其卷首畫的內 容。在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父母恩重經》沒有卷首畫保存,而漢文四個編號的《父母 恩重經》中,TK-119 和 TK-139 存在卷首畫,TK-139 卷首畫(圖 1)僅存一頁,佛畫 內容為兩個披衣合十僧人立像,有頭光,他們應該是面向佛陀敬禮,聽佛所講《父母 恩重經》。

圖1 TK-139《佛說父母恩重經》卷首畫。

(11)

經》是後漢乾祐元年(948)石刻經,山東成武縣白浮圖村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

石刻《父母恩重經》和山東還藏有唐元和六年(811)石刻經。P.3919 皆為後周顯德六 年(959)寫本。西夏境內的西夏文《父母恩重經》在天盛年間已經流傳,那麼漢文流 行時間更早。

由此可見,自唐朝至宋、西夏時期,《父母恩重經》在西北、山東和四川等地皆 有流傳,以四川安岳石刻《父母恩重經》為最早,黑水城出土的《父母恩重經》比較 晚。黑水城漢文和西夏文《父母恩重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邊文化的影響,既與敦 煌丙本有密切關係,也與山東後漢年間石刻經有緊密聯繫。

党項人內遷以後,不斷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及至西夏建國,擁有今天河西地區、

蘭州、寧夏、陝西北部、內蒙古一部分、青海部分地區等,河西流行的經典自然對西 夏產生影響很大;另外,從德明到秉常時期西夏向後六次向宋朝請賜佛經,或西夏與 宋邊境交往而使宋地佛經傳入西夏境內。西夏佛教文化受到來自不同地區的影響,在 其境內形成多渠道文化傳入與融合發展的局面。

二、 、俄 俄藏 藏黑 黑水 水城 城出 出土 土《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卷 卷首 首畫 畫解 解析 析

(一 一) )黑 黑水 水城 城卷 卷首 首畫 畫內 內容 容考 考察 察

佛教繪畫以視覺形象發揮傳播佛教的功能,畫面也與經文密切相關,是對經文主 題內容的形象反映。我們在清楚黑水城《父母恩重經》版本後,探討其卷首畫的內 容。在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父母恩重經》沒有卷首畫保存,而漢文四個編號的《父母 恩重經》中,TK-119 和 TK-139 存在卷首畫,TK-139 卷首畫(圖 1)僅存一頁,佛畫 內容為兩個披衣合十僧人立像,有頭光,他們應該是面向佛陀敬禮,聽佛所講《父母 恩重經》。

圖1 TK-139《佛說父母恩重經》卷首畫。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卷首畫(圖 2)所表現內容豐富,共三個折頁,也 是保存下來最為完整的卷首畫。我們分別介紹如下,首先解析中間一幅,中間畫面表 現佛陀講說《父母恩重經》的場面。說法場景分為三個層次,最上方有山峰的簡單描 繪,表現佛陀說法的地點,即王舍城耆闍崛山。佛陀端坐蓮花寶座上,有身光和頭 光,一手說法印,一手觸地印,中間為二位弟子侍立兩側,左面是阿難,右面是迦 葉,二位弟子雙手合十。再下面是二位跪拜出家弟子,披衣合十。

圖2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卷首畫全圖和中間局部。

這個場景簡單明瞭,僅以二弟子和二出家弟子代表了眾多菩薩、弟子、天龍八部 等聽聞佛法場景。佛陀身後的畫面非常簡單,但這些內容卻較好地表現了佛陀說《父 母恩重經》場面。相應經文內容為: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三萬(二萬)八千人俱,

及諸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天龍八部四眾圍繞世尊。時有聖者,名曰阿難,問於 如來世尊,父母恩德,其事雲何?彼諸菩薩咸共贊言:善哉,善哉!爾時,如 來告阿難曰: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告阿難父母恩德 有其十種。

TK-119 卷首畫是以佛陀說法為中心,分左右兩面圍繞著報恩和不孝受懲罰的情節 展開,以連環畫的形式表現,每一方塊內容表現一個故事。圖 3 左面有八幅連環畫的 場面,有七幅有榜題,表現為報父母生養之恩而採取的具體方法。這七幅畫面有榜

(12)

題,一幅沒有榜題,七幅榜題分別為父母繞須彌山處、為父母割肉之處、為父母剜 眼睛之處、為父母割心肝之處、為父母打骨處、為父母受刀輪之處、為父母吞鐵丸 之處。

這七幅報恩內容在佛經中也有充分的表述,其內容為:

爾時,如來以八種深恩梵聲告言大眾,汝當諦聽。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

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 使有人遭饑饉劫,為於父母,盡以其身,臠割碎壞,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 恩。假使有人為於父母,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為於父母,亦以利刀割其心肝,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 恩。假使有人為於父母,打骨出髓,百千矛戟,一時刺身,經百千劫,猶不能報 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父母,百千刀輪,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 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父母,吞熱鐵丸,遍身焦爛,經百千劫,猶不能 報父母深恩。

圖 3 另一幅沒有榜題的右下圖,繪兩個成年男性,前者側身回頭顧盼後行者,後 行者端立,兩手彎至胸前,作說話之狀,此圖大概表述內容即是「棄諸勝友,朋附 惡人,習以成性,遂為狂計。被人誘引,逃竄他鄉,違背父母,離家別貫」的相應 經文。以此內容表現不孝子的諸多行為,正因為此,才出現左面上刀山下火海的地 獄場景。

圖3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卷首畫局部。

(13)

題,一幅沒有榜題,七幅榜題分別為父母繞須彌山處、為父母割肉之處、為父母剜 眼睛之處、為父母割心肝之處、為父母打骨處、為父母受刀輪之處、為父母吞鐵丸 之處。

這七幅報恩內容在佛經中也有充分的表述,其內容為:

爾時,如來以八種深恩梵聲告言大眾,汝當諦聽。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

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 使有人遭饑饉劫,為於父母,盡以其身,臠割碎壞,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 恩。假使有人為於父母,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為於父母,亦以利刀割其心肝,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 恩。假使有人為於父母,打骨出髓,百千矛戟,一時刺身,經百千劫,猶不能報 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父母,百千刀輪,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 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父母,吞熱鐵丸,遍身焦爛,經百千劫,猶不能 報父母深恩。

圖 3 另一幅沒有榜題的右下圖,繪兩個成年男性,前者側身回頭顧盼後行者,後 行者端立,兩手彎至胸前,作說話之狀,此圖大概表述內容即是「棄諸勝友,朋附 惡人,習以成性,遂為狂計。被人誘引,逃竄他鄉,違背父母,離家別貫」的相應 經文。以此內容表現不孝子的諸多行為,正因為此,才出現左面上刀山下火海的地 獄場景。

圖3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卷首畫局部。

圖 4 表現受刀山火海之苦,沒有出現榜題,但依據內容判斷是對不孝子的懲治,

即上刀山下火海的情景。經文有對不孝子的懲治,其內容為:

佛告阿難,不孝之人,命終身壞,之後墜阿鼻地獄,其獄縱廣八萬由旬,四面 鐵城,圍繞羅網。其地熾火洞然,猛烈炎爐,雷奔電爍。鎔銅燒鐵,流灌罪 人。銅狗鐵蛇,恒吐煙焰。燒煎煮炙,脂膏焦然。苦痛哀哉,難甘(堪)難 忍。鉤戟鎗槊,劍柱刀輪,如雲如雨,空中而下。或斫或刺,苦楚罪人。歷劫 受殃,無時暫歇。又令更入諸地獄中,頭戴火盆,鐵車分裂,腸肚骨肉,繚亂 縱橫。一日之中,萬死萬生,如斯苦事,無量無邊。是諸罪人等皆因前生五逆 不孝,故受斯苦。

卷首畫採用簡單明瞭的畫面,沒有嚴格遵照經文內容而畫,以簡單的畫面將百姓耳熟 能詳的地獄等諸種恐怖描述出來。

圖4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卷首畫局部。

以下六幅行孝連環畫(圖 5)均有榜題:為父母受持戒條、為父母供養三寶、為 父母佈施修福、為父母書寫經典、為父母讀誦經典、為父母懺悔罪愆。相應場景參見 佛經內容:「佛告佛子,欲得報恩為於父母,書寫此經;為於父母,讀誦此經;為於 父母,受持齋戒;為於父母,懺悔罪愆;為於父母,供養三寶;為於父母,佈施修 福。若能如此,名曰孝順之子,不依此行,是地獄人。」繪畫忠實於經典內容,把經 文每個內容都有描繪,卷首畫與佛經內容基本一致。

圖5 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卷首畫之局部行孝連環畫。

(14)

通過上述卷首畫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圖 2)

主要強調報恩內容,三折卷首畫,中間佛陀說《父母恩重經》作為引出佛經的主體,

左面七幅報恩的場景,主要突出儒家報恩思想和具體表現,而右面則出顯佛教報恩的 具體表現,儒家和釋教的孝道思想在卷首畫中得以完美融合和體現。

同時在左側上半部出現不孝子的行為,右側最上面才描繪了對不孝子的懲治,把 儒家說教和佛教孝道統合而為一。俄藏黑水城出土 TK-119 卷首畫在其佈局上還是仿 照壁畫形式繪製的。中間為主要內容,其他內容分別畫於兩側。西夏繪畫雖然比較粗 糙,也不是非常精美,但從內容可以判斷是依據敦煌丙本或別本進行繪製的。西夏人 將禮佛敬僧和孝敬父母融為一體,無論是儒士還是佛教徒對「孝悌」這一傳統奉行不 變,為報父母恩,除了有中國傳統的做法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佛教宣說,為父母供 養三寶、佈施、持戒、寫經和誦經等也都可以積累福德,報答父母生育、養育之恩。

通過卷首畫的解析,我們可以認為,《父母恩重經》雖然融匯了儒家孝道觀念,

但並沒有強調子女對父母單方面報恩的傳統,也沒有把子女對父母報恩視為超越一切 最優先的道德規範,佛教在融合儒家的孝道觀的同時也保存也自身的特點。《父母恩 重經》則把報父母生養之恩與報佛僧恩、報三寶恩並列對待。從一般百姓的生活視角 出發,把現世現報的倫理觀和因果輪迴,超生極樂世界的最終果報兼顧得較為合理。

(二 二) )黑 黑水 水城 城卷 卷首 首畫 畫及 及佛 佛經 經流 流傳 傳的 的原 原因 因

《父母恩重經》在仁孝時期翻譯完成,與仁孝提倡儒釋文化有密切關係。仁孝在 位時期是西夏文治最為興盛時期,西夏政權給予孔子的最高封號為「帝」。人慶元年

(1144)六月,仁孝令州、縣各立學校,國中增弟子員至三千人,然後又復立小學於 禁中,凡宗室子孫七歲到十五歲皆得入學。設教授,仁孝與後罔氏亦時為教訓導 之。23可見西夏也非常重視蒙童教育。人慶二年(1145)八月,夏復大漢太學,親釋 奠,弟子員賜予有差。24人慶三年(1146)三月,仁孝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 悉立廟祀,殿庭宏敞,並如帝制。25乾祐十四年(1183)八月,西夏儒臣斡道沖卒,

為獎勵他在儒學方面的貢獻,仁孝令圖其像,從祀學宮,俾郡縣遵行之。26可以想像

23 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卷 35,頁 412-413。

24(元)脫脫等撰,〈夏國傳〉,《宋史》校勘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卷 486,頁 14025。

25 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頁 417。

26 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頁 447。

(15)

通過上述卷首畫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圖 2)

主要強調報恩內容,三折卷首畫,中間佛陀說《父母恩重經》作為引出佛經的主體,

左面七幅報恩的場景,主要突出儒家報恩思想和具體表現,而右面則出顯佛教報恩的 具體表現,儒家和釋教的孝道思想在卷首畫中得以完美融合和體現。

同時在左側上半部出現不孝子的行為,右側最上面才描繪了對不孝子的懲治,把 儒家說教和佛教孝道統合而為一。俄藏黑水城出土 TK-119 卷首畫在其佈局上還是仿 照壁畫形式繪製的。中間為主要內容,其他內容分別畫於兩側。西夏繪畫雖然比較粗 糙,也不是非常精美,但從內容可以判斷是依據敦煌丙本或別本進行繪製的。西夏人 將禮佛敬僧和孝敬父母融為一體,無論是儒士還是佛教徒對「孝悌」這一傳統奉行不 變,為報父母恩,除了有中國傳統的做法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佛教宣說,為父母供 養三寶、佈施、持戒、寫經和誦經等也都可以積累福德,報答父母生育、養育之恩。

通過卷首畫的解析,我們可以認為,《父母恩重經》雖然融匯了儒家孝道觀念,

但並沒有強調子女對父母單方面報恩的傳統,也沒有把子女對父母報恩視為超越一切 最優先的道德規範,佛教在融合儒家的孝道觀的同時也保存也自身的特點。《父母恩 重經》則把報父母生養之恩與報佛僧恩、報三寶恩並列對待。從一般百姓的生活視角 出發,把現世現報的倫理觀和因果輪迴,超生極樂世界的最終果報兼顧得較為合理。

(二 二) )黑 黑水 水城 城卷 卷首 首畫 畫及 及佛 佛經 經流 流傳 傳的 的原 原因 因

《父母恩重經》在仁孝時期翻譯完成,與仁孝提倡儒釋文化有密切關係。仁孝在 位時期是西夏文治最為興盛時期,西夏政權給予孔子的最高封號為「帝」。人慶元年

(1144)六月,仁孝令州、縣各立學校,國中增弟子員至三千人,然後又復立小學於 禁中,凡宗室子孫七歲到十五歲皆得入學。設教授,仁孝與後罔氏亦時為教訓導 之。23可見西夏也非常重視蒙童教育。人慶二年(1145)八月,夏復大漢太學,親釋 奠,弟子員賜予有差。24人慶三年(1146)三月,仁孝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 悉立廟祀,殿庭宏敞,並如帝制。25乾祐十四年(1183)八月,西夏儒臣斡道沖卒,

為獎勵他在儒學方面的貢獻,仁孝令圖其像,從祀學宮,俾郡縣遵行之。26可以想像

23 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卷 35,頁 412-413。

24(元)脫脫等撰,〈夏國傳〉,《宋史》校勘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卷 486,頁 14025。

25 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頁 417。

26 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頁 447。

當時各地孔廟的數量一定不少。仁孝時期,學校設立更加完備,學生人數大增,儒學 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在仁孝推崇佛教和提倡儒學的大背景下,組織翻譯和校勘《父母恩重經》也說明 統治者對此經的重視。《父母恩重經》在信眾中傳播也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仁孝時 期,統治者還把忠孝思想寫進了法律,《天盛律令》第一卷規定:對子女謀殺親人、

妻子謀殺丈夫、下級謀殺上級等罪犯一律不論主從,皆以劍斬;將謀逆、失孝德禮、

不孝順、不恭、失義、不睦、內亂等列為十大不赦的罪狀;弟子、學生等對官家所派 師傅、先生打鬥而殺時,當與殺諸司局分人上屬大人、承旨之罪相同,也一律劍斬。

西夏為了推行儒學發展,翻譯和刊印了很多儒家經典,如:《孝經》、《爾 雅》、《貞觀政要》、《論語全解》等,黑水城也出土了不少儒家典籍,如《論 語》、《禮記》、《忠臣》、《孝行》、《孟子傳》等。西夏人在自己編撰的著作中 融合了很多的儒家思想,骨勒茂才的《蕃漢合時掌中珠》中有「仁義忠信,五常六 藝,盡皆全備,孝順父母,六親和合……搜尋文字,紙筆墨硯,學習聖典,立身行 道,世間揚名,行行稟德,國人敬愛,萬人取則,堪為歎譽,因此加官」以及其它有 關孝悌、科舉及第的內容。曹道樂的《新集慈孝傳》和《德行集》宣揚儒家的倫理道 德和慈孝節義觀。27仁孝時期刻印的大型辭書《聖立義海》對孝道思想也有宣揚。

《聖立義海》、《雜字》與上面提到的《蕃漢合時掌中珠》一樣,均以天、地、人

「三才」為綱。西夏諺語中也有:傲慢無朋友;彼此發誓比命貴;不孝敬父母,會增 加災難和不幸等說法。28民間傳統與卷首畫畫表現的思想是一致的。

党項人非常敬佩忠孝節義之人,大安九年(1082),夏人攻陷宋屬永樂城,有延 安孝女孟氏「隨其父戍城,兵敗,其父戰歿,女呼號,徒步入城中求得父屍,大慟五 日而死,夏人憐之,並其父葬焉」。29大德元年(1135),會州人程俊,年幼時,父 母陷落夏國,他「常號泣自毀。迨長,捐家財數十萬往贖,未至,北向號泣,寢食俱 廢。夏人感動,還其母邵氏。俊日夕承順奉養備至,鄉里稱為至孝」。30這兩則動人 的故事說明了人之德性,節孝為先,也體現了儒家的孝道思想已深深根植於夏人之

27 聶鴻音,〈西夏文《新集慈孝傳》釋讀〉,《寧夏大學學報》,2 期(1999),頁 42-45、48。

28 陳炳應,〈西夏的詩歌、諺語所反映的社會歷史問題〉,《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 期

(1980),頁 45-54。本文參照俄語對個別譯文稍做變動。

29 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頁 298。

30 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頁 399。

(16)

心。黑水城出土一幅描繪關羽的〈義勇武安王〉版畫,這幅表現中國傳統忠孝節義思 想的版畫曾在西夏境內流傳,說明了西夏人對關羽的敬仰。

西夏人骨勒茂才編寫的《蕃漢合時掌中珠》中講到一個用儒家「孝道」教化破案 的故事,有一個失道小人,為私利傷害他人,被人告到官府,在罪證面前,不肯招 認,對他進行拷打,仍然抵賴。無奈,判案官員就用孝道教化罪犯:「愚蒙小人,聽 我之言,孝經中說,父母發身,不敢毀傷也,如此打拷,心不思惟,可謂孝乎?」31 通過判案人員的一番儒家思想教育使他認罪伏法。這個故事雖然過分誇大了儒學說教 的作用,但它至少說明了党項人非常重視孝道。

三、 、俄 俄藏 藏黑 黑水 水城 城出 出土 土《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卷 卷首 首畫 畫與 與敦 敦煌 煌、 、大 大足 足《 《父 父母 母 恩

恩重 重經 經》 》變 變相 相之 之比 比較 較

除了黑水城《報父母恩重經》卷首畫之外,在敦煌、四川等處皆有保存《父母恩 重經》變相。敦煌莫高窟六件變相,其中絹畫二件,其一件藏大英博物館,一件藏甘 肅省博物館;四鋪壁畫,即第 238 窟東壁窟門南側,中唐;第 156 窟前室窟頂北側,

晚唐;第 170 窟北壁,宋代;第 449 窟東壁窟門北側,宋代。莫高窟第 238 窟《父母 恩重經》變相上部因煙燻變黑,內容無法辨認。中間為說法場面,下部是三條屏風 畫。在說法場景的兩側未見描繪父母恩德的畫面,估計因殘缺嚴重,已經無法辨認確 定了。我們可以把除了第 238 窟以外敦煌和四川等地出現的絹畫、變相和石刻像內容 分別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

莫高窟第 156 窟是一幅經變圖(圖 6)。最上繪連綿起伏的山峰,表現佛說此經 時的地點和場景。中間為佛陀在說法,圍繞聽法諸多聖眾,這是變相的主題,所占比 例很大,也很突出。下面是表現佛經內容,如有「臥側欄車」、「開懷哺乳」、「及 至長成,反為不孝」、「欺凌伯叔,打罵兄弟」、「棄諸善友,朋附惡人」、「父孤 母寡,獨守空房」、「為父母寫經」等場景。通過比較,可以確定此內容既有敦煌乙 本,也有丙本的相應內容。

31(西夏)骨勒茂才著,黃振華等整理,《蕃漢合時掌中珠》(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頁 63-64。

(17)

心。黑水城出土一幅描繪關羽的〈義勇武安王〉版畫,這幅表現中國傳統忠孝節義思 想的版畫曾在西夏境內流傳,說明了西夏人對關羽的敬仰。

西夏人骨勒茂才編寫的《蕃漢合時掌中珠》中講到一個用儒家「孝道」教化破案 的故事,有一個失道小人,為私利傷害他人,被人告到官府,在罪證面前,不肯招 認,對他進行拷打,仍然抵賴。無奈,判案官員就用孝道教化罪犯:「愚蒙小人,聽 我之言,孝經中說,父母發身,不敢毀傷也,如此打拷,心不思惟,可謂孝乎?」31 通過判案人員的一番儒家思想教育使他認罪伏法。這個故事雖然過分誇大了儒學說教 的作用,但它至少說明了党項人非常重視孝道。

三、 、俄 俄藏 藏黑 黑水 水城 城出 出土 土《 《父 父母 母恩 恩重 重經 經》 》卷 卷首 首畫 畫與 與敦 敦煌 煌、 、大 大足 足《 《父 父母 母 恩

恩重 重經 經》 》變 變相 相之 之比 比較 較

除了黑水城《報父母恩重經》卷首畫之外,在敦煌、四川等處皆有保存《父母恩 重經》變相。敦煌莫高窟六件變相,其中絹畫二件,其一件藏大英博物館,一件藏甘 肅省博物館;四鋪壁畫,即第 238 窟東壁窟門南側,中唐;第 156 窟前室窟頂北側,

晚唐;第 170 窟北壁,宋代;第 449 窟東壁窟門北側,宋代。莫高窟第 238 窟《父母 恩重經》變相上部因煙燻變黑,內容無法辨認。中間為說法場面,下部是三條屏風 畫。在說法場景的兩側未見描繪父母恩德的畫面,估計因殘缺嚴重,已經無法辨認確 定了。我們可以把除了第 238 窟以外敦煌和四川等地出現的絹畫、變相和石刻像內容 分別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

莫高窟第 156 窟是一幅經變圖(圖 6)。最上繪連綿起伏的山峰,表現佛說此經 時的地點和場景。中間為佛陀在說法,圍繞聽法諸多聖眾,這是變相的主題,所占比 例很大,也很突出。下面是表現佛經內容,如有「臥側欄車」、「開懷哺乳」、「及 至長成,反為不孝」、「欺凌伯叔,打罵兄弟」、「棄諸善友,朋附惡人」、「父孤 母寡,獨守空房」、「為父母寫經」等場景。通過比較,可以確定此內容既有敦煌乙 本,也有丙本的相應內容。

31(西夏)骨勒茂才著,黃振華等整理,《蕃漢合時掌中珠》(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頁 63-64。

圖6 莫高窟第 156 窟,《父母恩 重經變相》。

圖7 莫高窟第 449 窟,《父母恩重經變相》。

莫高窟第 449 窟在構圖上與第 156 窟有很多相似性。圖 7 中間突出部位為佛陀在 說法,弟子、菩薩、天龍八部和世俗弟子等圍繞聽法,這是變相的主題。遠處繪植 物、樓閣,表現佛說此經時的地點和場景。下面是依據佛經所描繪的故事,表現「人 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橫上(簪)其頭,既索妻婦,得他子 女,父母疏遠」、「父母年高,氣力衰老,終朝至暮,不來借問」、「復無褥被,寒 苦辛厄,難遭之甚,年老色衰」、「或呼喚呼,嗔目驚怒,婦兒罵詈,低頭含笑。妻 復不孝,子復五謫。夫妻和合,同作五逆」、「禮佛供養」、「寫經誦經」等。

莫高窟第170 窟經變(圖 8)也是以較大的畫面描繪說法圖。弟子、菩薩、天龍八 部和世俗弟子等圍繞聽法,是其變相的主題。遠處繪植物、樓閣,表現佛說此經時的 地點和場景,與第 449 窟有其相似之處。第 170 窟與第 156 窟、第 449 窟在構圖上也 有不同,經文故事的內容不是畫在說法圖的下面,而是畫在說法圖兩側。比對其內 容,可以確定有「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父母懷抱,和和 弄聲,含笑未語」、「臥側欄車」、「橫上(簪)其頭,既索妻婦,得他子女,父母 疏遠,私房室內,共相語樂」、「男女有病,父母病生,子若病除,慈母方差」、

「妻復不孝,子復五謫。夫妻和合,同作五逆」、「父母年高,氣力衰老,終朝至 暮,不來借問」、「供養三寶」等。

(18)

圖8 莫高窟 170 窟,《父母恩重經變相》。 圖9 《父母恩重經變相》,

大英博物館藏。

大英博物館所藏絹畫(圖 9),大約年代為五代時期,絹畫保存基本完整。首先佛 說法圖所占比例較大,下面是依據經文繪製的故事內容,大致內容有「……草上……

臥側……田不養」、「父母懷抱,和和弄聲,含笑未語,饑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 須飲,非母不乳」、「父母養兒,去離欄車,十指甲中,食子不淨,應各有八斛四 鬥。計論母恩,昊天網極。嗚呼慈母,雲何可報」、「既索妻婦,得他子女,父母轉 疏。私房屋室,共相語樂。父母年高,氣力衰老不來借問」等內容,判斷經文故事是 依據敦煌乙本繪製完成。

甘 肅 省 博 物 館 藏 一 幅 北 宋 淳 化 二 年 (991)絹質《報父母恩重經》變相(圖 10),高 182 公分,寬 127 公分,以藍色和綠色為襯底,有經文故事,配以日月、山 水、建築和花草等,內容豐富,上下結構。最上層繪七佛,有榜題,從左往右依次為 南無毗婆屍佛、南無屍棄佛、南無毗舍浮佛、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佛、南無迦 葉佛、南無釋迦牟尼佛。第二層繪七寶,即藏寶、珠寶、佛寶、兵寶、玉女寶、象寶 和輪寶等。第三層也是絹畫主要突出部分,繪佛說講說父母恩重經的場面,弟子、菩 薩、天龍八部、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聽聞佛法。說法圖的兩側分別是依 據經文繪製的父母養育子女和子女不孝的故事共十五幅,有榜題,從說法圖左面往右 面,從下往上再從上往下,內容是「父母恩德,昊天網極」、「人生在世,父母為 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十月將滿,產後母子俱顯,洗浴時」、「母為其子開 懷出乳,以乳乳之時」、「或在欄車,搖頭弄腦時」、「父母將子隨行加頸時」、

「父母養育,臥在欄車時」、「或復拽腹隨行,嗚呼向母時」、「父母懷抱,含笑未

(19)

圖8 莫高窟 170 窟,《父母恩重經變相》。 圖9 《父母恩重經變相》,

大英博物館藏。

大英博物館所藏絹畫(圖 9),大約年代為五代時期,絹畫保存基本完整。首先佛 說法圖所占比例較大,下面是依據經文繪製的故事內容,大致內容有「……草上……

臥側……田不養」、「父母懷抱,和和弄聲,含笑未語,饑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 須飲,非母不乳」、「父母養兒,去離欄車,十指甲中,食子不淨,應各有八斛四 鬥。計論母恩,昊天網極。嗚呼慈母,雲何可報」、「既索妻婦,得他子女,父母轉 疏。私房屋室,共相語樂。父母年高,氣力衰老不來借問」等內容,判斷經文故事是 依據敦煌乙本繪製完成。

甘 肅 省 博 物 館 藏 一 幅 北 宋 淳 化 二 年 (991)絹質《報父母恩重經》變相(圖 10),高 182 公分,寬 127 公分,以藍色和綠色為襯底,有經文故事,配以日月、山 水、建築和花草等,內容豐富,上下結構。最上層繪七佛,有榜題,從左往右依次為 南無毗婆屍佛、南無屍棄佛、南無毗舍浮佛、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佛、南無迦 葉佛、南無釋迦牟尼佛。第二層繪七寶,即藏寶、珠寶、佛寶、兵寶、玉女寶、象寶 和輪寶等。第三層也是絹畫主要突出部分,繪佛說講說父母恩重經的場面,弟子、菩 薩、天龍八部、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聽聞佛法。說法圖的兩側分別是依 據經文繪製的父母養育子女和子女不孝的故事共十五幅,有榜題,從說法圖左面往右 面,從下往上再從上往下,內容是「父母恩德,昊天網極」、「人生在世,父母為 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十月將滿,產後母子俱顯,洗浴時」、「母為其子開 懷出乳,以乳乳之時」、「或在欄車,搖頭弄腦時」、「父母將子隨行加頸時」、

「父母養育,臥在欄車時」、「或復拽腹隨行,嗚呼向母時」、「父母懷抱,含笑未

語和弄聲時」、「或得果品以與其子,一遇不得嬌啼佯哭」、「孝子不嬌,必有慈 順」、「嬌子不孝,必有五謫」、「父母年老,氣力衰微時」、「得他子女,私房室 內共相歡樂」、「子亦長大,求索妾時」等。最下面繪「佛邈真記」的內容。甘肅省 博物館經文故事也是依據敦煌乙本繪製完成。

圖10 《報父母恩重經變相》,甘肅省博物館藏。

四川大足寶頂山石刻(圖 11)有小佛灣第 13 窟和大佛灣第 15 窟兩處,各有一鋪

《父母恩重經》變相,小佛灣風化嚴重,以大佛灣第 15 窟高浮雕保存完好。刻於南宋 時期,內容分為上下結構,共三層,最上部分為七佛,手印不同,分別是毗婆屍佛、

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中間是依據經文的 故事,計有十一個情節,「投佛祈求嗣息」不見經文和其他變相中,其餘為父母對子 女十種恩德,即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產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推乾就濕恩、

哺乳養育恩、洗滌不淨恩、為造惡業恩、遠行憶念恩和究竟憐憫恩。最下部分可有阿 鼻地獄諸多場景,其一惡鬼手捉飄狀物向罪人口中灌銅鐵水,罪人拒絕反抗。其二有 一身帶枷鎖之人,兩旁刻有毒蛇,口內噴吐火焰,火燒身有枷鎖的人。其三刻巨大山 石壓住一人,僅露人頭,人頭一側刻一隻惡犬,向被壓的罪人的頭部噴吐烈火,作燒 人之形態。

(20)

大足父母恩重經變全景圖

投佛祈求嗣息 推乾就濕恩

哺乳養育恩 生子忘憂恩

圖11 大足變相故事。

通過上述梳理,我們可知,敦煌壁畫和絹畫皆沒有出現丁蘭木母等孝子故事,應 該是根據敦煌刪本繪製的,但比對壁畫和絹畫的內容,他們又體現出敦煌乙本和丙本 的《父母恩重經》的相應內容。敦煌出土的壁畫和絹畫主要突出佛說父母恩重經的說 法場景,所占比例較大,而依據經文繪製的故事或是繪在說法圖的下面,或是繪在說 法圖的兩側,所占比例較小。依據經文所繪或畫的經文故事所選內容也各不相同,畫 面和構圖形式較為多變,主要強調父母養育子女的諸多恩德,也表現了不孝子的種種 不孝行為,並沒有出現對不孝子的懲處。

甘博藏絹畫與大足石刻同樣都出現七佛的內容,大足在七佛下面是經文十恩德故 事,而甘博則出現七寶的場面,這是《父母恩重經》或《報父母恩重經》所沒有的內 容,七寶出現在《彌勒經》變相中,可以說明經變故事的選擇上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結合當時流行佛經的情況,又增加不同佛經的內容,使得《父母恩重經》變相內容更 加豐富多彩。我們可以認為敦煌壁畫和絹畫主要是《父母恩重經》的體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指家庭中父母親離婚 或發生變故,小孩交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whether the title of the Dunhuang manuscript Φ142 corresponds to its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e reliability of the

薦亡通用 婦人 老人 薦公 薦婆 父母 薦父 薦母 母小祥 母大祥 薦夫 薦妻 妻產死 薦兄..

• A2: 黑水指的是臺灣海峽,俗稱黑 水溝。以前的人要冒險渡過臺灣海

 對人最大的衝擊,就是複製人若稱呼 原來的本尊為大哥或大姊,本尊的父

  二別敘今經教興 韋提機發淨土緣興。故使闍王公為逆害幽禁父母苦切憂愁。遙

故知報佛有化父母。此亦未爽。觀世音授記經云。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萬億劫。當

可口可樂 黑松汽水 黑松汽水 七喜汽水 七喜汽水 七喜汽水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黑松汽水 可口可樂 七喜汽水 七喜汽水 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