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清代漢人社會的整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清代漢人社會的整合 "

Copied!
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清代漢人社會的整合

新埔地區歷經雍、乾、嘉百餘年的漢人開發,在土地墾殖,水利系統 相繼設置,以致市街村莊形成過程中,使本區漸具漢人社會的雛型。然臺灣 早期為移民社會,來墾先民仍以原鄉的「地緣組織」與「血緣組織」之構成 原則建立,成為臺灣社會結構的基礎,也是整合漢人社會的主要力量。本節 將試著透過社會整合的過程,即祭祀圈的形成、宗族嘗會的建立與文教的提 倡三方面,期能對新埔地區的漢人社會有較具體的觀察與認識。

第一節 祭祀圈的形成與發展

宗教信仰是人類重要的精神慰藉,尤其先民來臺拓墾,必經風濤之險、

瘴癘疾病與族群衝突之苦,因此宗教信仰成為先民墾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環。而就另一層次而言,宗教活動具有整合人群的功能,故先民如何透過宗 教活動,成為關係密切的團體,是區域發展上的重要課題,所以,以下擬就 新埔地區祭祀圈的形成與變遷,以探究漢人社會與宗教的關係,及其所反映 出的社會文化意涵。

首先以祭祀圈概念研究台灣社會的是日本學者岡田謙。153日後施振民、

許嘉明、林美容等人在岡田謙的基礎上,提出祭祀圈作為漢人地方社會結構 的骨幹。其中,許嘉明強調祭祀圈係在某一地域內鄉民以共同崇祀主祭神為 中心所形成的社會團體之地域範圍。154施振民則綜合濁大計畫在彰化平原所 作有關宗教活動與村莊組織,建構了一個祭祀圈的模式,指出祭祀圈不僅是

153 岡田謙最早在其〈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圈〉一文中,提出從祭祀圈中得以了解臺 灣村落的地域組織或家族團體之概念,並在研究士林的宗教活動與社會組織時,

將「共同奉祀一個主神的民眾所居住之地域」界定為祭祀圈的範圍。

154 許嘉明:〈彰化福老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

頁 175。

(2)

宗教信仰的地域團體,同時也包含了宗教的活動與組織。155至於林美容則以 草屯鎮為實例,156強調以共同興趣組成的志願性地域組織,進一步擴大而成 祭祀圈。157

然岡田謙所謂祭祀圈係指:以某一主祭神為中心,信徒們共同舉行祭 祀所屬地域範圍。換句話說,祭祀圈是一個領域的名稱,且這個領域範圍隨 著主祭神影響力的大小而有不同,它可小至某一村落中的一個角頭,大可包 括無數村落。158顯示祭祀圈可大可小,全看主祭神本身的影響力。

例如,早期聚落的最小單位可以析分為「角頭」,所以角頭廟即係某一 角落內居民所共建,代表該角落整體的廟宇。顯示出,居民以角頭廟為精神 信仰上的中心,產生了一種地域組織,這個組織有它的固定影響範圍,也就 是各有祭祀圈,將鄉鎮內劃分成數個單元。且通常一個角頭廟的祭祀圈和另 一個角頭廟並列時,在邊緣地帶往往有重疊的現象,然特殊狀況下,它可能 膨脹或縮小,以加多或減少的人力,來應付各種變化,但事情過後即可回復 往常之狀況。159故藉由祭祀圈的調查研究中,可以看出本區在清代如何藉由 神明的信仰,凝聚整合各村莊的勢力與社會發展的趨勢。因此本文希望藉由 實際的田野調查,能對新埔地區祭祀圈的形成與不同層次的祭祀圈關係,有 較深入的認識,進而了解漢人在移墾社會中的地緣關係。

155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頁 191-208。

156 林美容:〈由祭祀圈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62,1986,

頁 53-114。

林氏並對祭祀圈的範圍所作界定,係以:建廟或修廟居民共同出資、有收丁錢或 募款、有頭家爐主、有演公戲、有巡境、有其他共同的祭祀活動如宴客等活動,

作為祭祀圈劃定。

157 林美容:〈由祭祀圈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

頁 53-114。

158 莊英章:〈林杞埔—一各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專刊》8,1997,頁 178-179。

159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1978,頁 57。

(3)

一、 新埔地區的祭祀圈

祭祀圈的形成與聚落發展、人群的組成有密切的關係。然新埔地區自 雍正朝,漢人越區進墾後,村落逐漸形成,各地寺廟亦逐漸興起,成為地方 上人群聚集,施行教化,甚至兼具經濟、政治活動之場所。因而產生大大小 小祭祀圈,形成緊密的地域組織。

其中,尤以枋寮區義民廟(義民爺)為中心的祭祀圈最重要,其範圍 除包括整個新埔地區外,甚至遠含鄰鎮的龍潭、楊梅、觀音、新屋、竹北、

六家、新豐、湖口、關西、芎林、竹東、橫山、北埔等十五大庄。然再此大 祭祀圈下,又形成幾個主要的超村際祭祀圈:如在鳳山溪沿岸西北河階地帶 上的新埔街、田心仔地區,形成二個超村際的祭祀圈、一個是以三山國王廟 為中心的超村際祭祀圈,另一個則以與天宮(媽祖)為中心的祭祀圈;在鳳 山溪以北、霄裡溪以南的五分埔地區,形成一個以三聖宮(關聖帝君)為中 心的超村際祭祀圈;在霄裡溪以南的大茅埔地區,則形成一個以三元宮(三 官大帝)為中心的祭祀中心;在鳳山溪以南的內立、打鐵坑地區,亦同樣形 成一個以三元宮(三官大帝)為中心的超村際祭祀圈;此外,在霄裡溪以北 的丘陵地區汶水坑,也形成一個以元聖宮(三官大帝)為中心的超村際祭祀 圈;在鳳山溪以北的山區太平窩,則形成一個以龍天宮(神農大帝)為中心 的祭祀中心。(表 4-1)故以下將就踏查所得的祭祀範圍、組織、活動分別敘 述之。

表 4-1:新埔地區廟宇表

所在聚落 寺廟名稱 創建年代 崇祀主神 新北里 香沁堂 嘉慶元年(1796) 觀音佛祖 枋寮里 義民廟 嘉慶六年(1801) 義民爺 巨埔里 三元宮 嘉慶二十五年(1820) 三官大帝 新埔街 文昌祠 道光二十二年(1842) 至聖先師 清水里 元聖宮 道光二十五年(1845) 三官大帝 新埔街 廣和宮 咸豐九年(1859) 三山國王 內立里 三元宮 同治八年(1869) 三官大帝 六股 萬善祠 同治八年(1869) 萬善公

(4)

南平里 龍天宮 同治十二年(1873) 神農大帝 新埔街 義勇廟(集義亭) 光緒二年(1876) 有應公 新埔街 萬善祠 光緒五年(1879) 有應公 五埔里 三聖廟 明治三十五年(1902) 關聖帝君 新埔街 與天宮 明治四十四年(1911) 天上聖母 文山里 彌陀寺 明治四十四年(1911) 阿彌陀佛 旱坑里 寶善寺 大正元年(1912) 釋迦牟尼 北平里 惠光院 昭和十五年(1940) 阿彌陀佛

資料來源:田調所得。

1. 超村際的宗教活動

(1)以新埔街、田新仔之廣和宮、與天宮為中心的宗教活動 a.以廣和宮為中心的宗教活動

本區內計有廣和宮、與天宮各一座,160其中最早建立的為廣和宮,蓋新 埔街庄係以惠州府籍、潮州籍、嘉應州籍的粵籍移民為主體,故祭祀三山國 王的廣和宮,成為本地早期粵籍移民的信仰中心。161三山國王相傳為潮州揭 陽縣獨山、巾山、明山等三山之守護神、可防番害,昔日,凡入山者,必至 廣和宮求取香火包,祈求平安。因此身處山陵的粵籍移民多虔誠信仰之。

根據筆者實際調查,廣和宮主祀三山國王,後隨著移民結構的改變,

如閩籍人士的移入等,陸續添加陪祀廣澤尊王、觀音菩薩、釋迦牟尼、祝生 娘娘等神祇。每年祭典有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誕辰、二月二十八日觀音菩 薩誕辰、三月二十日註生娘娘誕辰、四月八日釋迦佛誕辰、十月二十五日光 復節並演出平安戲,其中以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誕辰最為重要,祭祀範圍

160街區尚有三座伯公廟(福德祠又稱土地公廟、客人慣稱伯公廟):一在新埔舊市場 內為市場伯公,另一座在今成功街青果合作社後面的顯伯公,皆在新埔里。最後坐 落於成功街媽祖廟後的,則是新民里福德祠。因臺灣為農墾社會,伯公主掌地方基 層事務,故伯公廟廣佈,數目眾多,創設時間等皆無可考,故本文中暫不列入討論。

161早期渡臺移民的神明信仰與祭祀人群的關係如下:

三山國王---客家人的保護神;

開漳聖王---漳州人的保護神;

保生大帝---泉州人的保護神;

廣澤尊王---泉州人的保護神。

(5)

主要根據收丁錢或頭家爐主來劃定,範圍為新埔街區(新埔里、新生里、新 民里)162四座里、163田新里164與旱坑里。165此六里相互毗鄰,適居新埔鎮中 心,自成一地理區。(參見圖 4-1)然爐主產生方式,係由六里輪流當值,每 里推派二人,共十二人。由這十二人在三山國王神前,擲筊卜得正、副爐主 各一人,餘者皆為副爐主。祭祀費用,按戶收錢,每戶約一百五十元左右。

祭祀活動,則主要為酬神,演出公戲。至於廣和宮的創建、肇基則年、月無 可考。根據同治二年(1863),新埔街貢生潘榮光所立「重建新埔街廣和宮 碑」得知,廣和宮曾於咸豐九年(1859),同治二年(1863)重修,竹塹城 士紳林占梅並提銀五十元,可見林氏與本地除有商貿往來外,閩、粵士紳關 係良好。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軍縱火廟毀。明治三十五年(1902),蔡 緝光、張鏡清、潘元成、藍華峰等再集資重建。大正八年(1919),富紳蔡 緝光任管理委員,決議改建為三進大殿,費時十年,始有今日之規模。昭和 十二年(1937)七七事變爆發,臺灣總督府為配合同化臺灣住民作為南侵東 南亞工具的政策,開始進行各州、廳的「寺廟整理運動」,並以「寺廟全廢 為原則。但過度期性的方案,得以在一街庄,廢、存置一廟。」166為前提下,

進行寺廟、神明會、祖公會的整頓,其它尚包含財產的管理,管理人的選任

162新埔街區位於鳳山溪岸,開發甚早。乾隆年間,已有嘉應州鎮平人入墾新埔,是年 又有鎮平人來拓,建新埔莊。其範圍涵蓋今新民里、新生里、新埔里。由於,自古,

嘉慶年間,新埔街內已商況鼎盛。同時,也已出現了較具規模的米、柴、炭、果等 市集為新埔鎮的商業文教區。人口共有三千八百餘人,五十二鄰。

163四座屋,清代稱之為廣和莊。位於霄裡溪河谷平原地帶,與五份埔相鄰,為新埔地 區稻米主要產區,農田水利開發甚早。復因鄰近新埔街頭,故人口密集,計有三千 八百餘人,二十鄰。

164田新仔昔稱吧哩嘓。乾隆十二年(1747),竹塹社人衛阿貴,由舊社(今新竹市舊社 里),溯鳳山溪東上,遷往吧哩嘓(或稱八里角),在今新埔田心一帶墾獵。其後遂 招漢佃進墾田心仔荒埔一帶(今新埔鎮田新里)。因位於鳳山溪河谷平原地區,地 力肥沃。乾隆年間,已建有田心埤圳、新埔圳等水利設施,開發時間僅次於枋寮,

當地人習慣將三角埔一帶稱坐下田新,新埔市場南至監理所則為上田新。樟樹林又 分上樟樹林、下樟樹林、三角埔小聚落,今則將田心仔、樟樹林兩大聚落合併為田 新里,共十三鄰,三千三百餘人。

165旱坑仔區,因旱得名,又名新耕田,為丘陵淺山地形,聚落為散村型態,開發較晚,

自古即因地勢高亢,廣植茶、柑桔等果樹,現為柿餅加工外銷之專業區。該里現有 十八鄰,二千四百餘人。

166林柏燕:《新埔鎮誌》,頁 394。

(6)

等內容。當時新埔地區經寺廟整理後,寺廟全部集中於廣和宮管理合祀。惜 今日香火銳減,盛況不在。然當地人以三山國王尊為王爺,故廣和宮又稱之 為「王爺宮」,具有濃厚的地緣色彩。

圖 4-1:廣和宮為中心的三山國王祭祀圈圖

圖例說明:粗黑線範圍為廣和宮的祭祀圈範圍。

今廟中懸有同治七年總理兼施主潘朝棟所立之「聲靈赫濯」,潘成元立 之「中和為育」供人憑弔。此外,因新埔街位居新埔鎮中心,交通便捷,開 發甚早。自嘉慶以來,即熱鬧開市,為鄰近丘陵臺地貨物的集散中心,故商 業鼎盛,167街民趨利奢靡之風盛行。168社會風氣「功利誇詐,高富下貧好訾 毀,以賭蕩為豪俠,嫁娶送死奢靡」。169因此舉凡,禁憲賭博碑、祀租碑、臺

167嘉慶年間,新埔街內已有榮和號、金和號、振利號、雲錦號、慶和號、天德號、永 興號、錦勝號、義利號、戴朝楨之義勝號、羅際清之和昌號、羅清錦之協和號、范 嘉鴻之廣生號、曾清瀾之捷勝號、藍家之行行號,商況鼎盛。

168蔡淵洯於〈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商業〉一文中提及: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商業發展,

對當時社會風氣有著深刻的影響。一是重商趨利的功利精神,二是盛行誇富式消費。

169周鍾瑄:《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臺灣文獻叢刊 14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1962,頁 84。

(7)

灣文化協會演講等示眾文告均張貼於廣和宮內,當年盛況可想一班。

b.以與天宮為中心的宗教活動

與天宮則同位於新埔街。主祀媽祖,附祀有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

註生娘娘、地母娘娘、關公等。據當地耆老表示,與天宮早年無廟僅由北港 朝天宮分香供奉香旗,170至明治四十四年(1911)鄉紳楊清水、王大昂、錢 金盛、楊復安等捐資塑像,後又由陳阿祥、楊清水、杜石元、羅新妹、王大 昂等十二人合資購得現址瓦屋二間,大正元年(1911),鄉民杜石元、蔡阿 森、張澄榜等十餘人籌資,建成廟殿。中日戰爭後期,新竹遭轟炸時,相傳 僅新竹城隍廟與本地媽祖廟幸存,當地民眾愈篤信之。

據調查,與天宮媽祖須於每年正月初九回爐北港。年中之上元、中元、

下元均有祭典活動,但以三月二十六日的天上聖母誕辰最為重要。其祭祀範 圍廣達十四里,計有新埔街區(新埔里、新生里、新民里)四座里、田新里、

旱坑里、五埔里、內立里、寶石里、文山里、上枋寮里、下枋寮里、南平里、

北平里。十一年輪值一次,其中的新埔里、新生里、新民里、四座里、田新 里、旱坑里,係一年一里,餘皆二年一次,輪流負責主持祭典。(圖 4-2)並 於該里中選出值年正、副爐主,餘皆為首事。按戶收取丁口錢,約一百五十 元左右。此外,與天宮每月十五日,尚有「祈斗」,每年十二月十五日則有

「圓斗」,會中眾僧誦經,祈求平安,此為與天宮主要經濟來源。

該廟為建於日本時代的廟宇,祭祀圈的範圍達全鎮的三分之二面積以 上,且與廣和宮之祭祀圈完全重疊。由於北港朝天宮為日本時期具有“官

170增田福太郎與劉枝萬在臺灣寺廟的發展研究中,將寺廟的發展分成三個時期討論:

一是前部落時期,亦稱為「無廟時期」只有個人攜帶香火,朝夕朝拜;二是部落構 成時期,又稱「土地公時期」,由拾得的香火、神像設為祠堂,作為部落信仰的中 心;三是新社會成立時期,以各種同鄉、同業、同姓及自願性團體所奉祀之寺廟為 主。劉枝萬後則更細分為七個階段,而每個發展階段皆與不同的聚落發展相對應:

如游移性墾期---無廟階段,僅共香火於田寮或住處;成村前的曙光期---草寮階 段;村落雛型期---小祠;村落奠定期---公厝;村落發展期---中廟;市街成立期 ----大廟。劉枝萬〈清代臺灣之寺廟〉,《臺北文獻》4、6,1963,頁 101-120;頁 45-110。

(8)

方”色彩的廟宇,而與天宮又係北港朝天宮的分火廟,顯見,與日本時期官 方大力鼓吹媽祖信仰有密切關係。反觀鄰近新埔街區的廣和宮三山國王香 火,此時已不復盛況,且逐漸為媽祖信仰所取代。

圖 4-2:與天宮為中心的媽祖信仰祭祀圈

圖例說明:粗黑線範圍為與天宮的祭祀圈範圍。

(2)以大茅埔三元宮為中心的宗教活動

大茅埔範圍包括大、小茅埔聚落,今合稱為巨埔里。本區地方上的信 仰中心,為巨埔里的三元宮。其中三元宮係建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為 新埔地區歷史最久的三官大帝廟。由楊阿賢倡首創建,吳慶榮、廖舒秀捐施 土地。主祀三官大帝,附祀神農大帝、關聖帝君、觀音普薩、媽祖、註生娘 娘、福德正神。主神三官大帝又稱為「三界公」,即天官(上元賜福天官一 品紫微大帝)、地官(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水官(下元解厄水官三 品洞陰大帝)。三官之誕辰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下元:

(9)

十月十五日。此三官大地原為古代中國北方所崇祀的神,屬於天、地、水的 自然崇拜,雖大陸地區信奉早已衰微,然臺地粵籍移住之區,奉祀卻很興盛。

新埔鎮即有三座三官大帝廟宇。且實際的踏查得知,大茅埔區的三元宮曾於 光緒二年(1876)整修,眾信士紳於廟內懸掛「恩遍寰區」,並由楊成水、

楊成泉、鍾相春、吳相明等人組織委員會,議決由巨埔里、171照門里、172鹿 鳴里、173新北里174輪流主辦祭祀活動。(圖 4-3)此四里均濱臨霄裡溪,位於 新埔東北丘陵區,自然環境相似,經濟活動相同,透過天、地、水的祖籍神 明祭典活動範圍,連結人群,形成一個超村際的祭祀圈。祭祀經費係由每戶 收取丁口錢百元。再由當值里別中由出資最多之戶長,卜問神明,產生爐主。

每年祭典計有正月二十日的祈福進香,七月十日的中原普渡,九月三十的豐 收酬神(此時並於廟埕前舉行平安戲)。

171本區自乾隆四年(1739),海豐縣人卓氏父子由淡水移居大茅埔墾荒後,漢人陸續進 入本區墾植。尤其,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竹塹社土目衛阿貴,由新埔進墾鹹菜 甕地區之老庚寮,大旱坑,翌年,再進墾坪林,下南片,石崗仔一帶時,因石崗仔 東鄰生番,抗拒甚烈,乃轉而北向,進墾大茅埔(新埔鎮巨埔里)三洽水荒埔。致 使本區在竹塹社人的招佃下,水利開發日益完備。該區以卓、吳、范、張、曾五大 姓氏,人口最多。臺灣早期著名文學家吳濁流,即是當地吳姓大族後裔。今分為十 四鄰,約三千人左右。此外,因境內多為丘陵地,故茶、橘為農作大宗,尤其碰柑 質優,屢獲比賽大獎。大正十四年(1925),臺灣總督甚致親臨嘉勉,當地士紳為 此立碑為誌。〈新竹文獻會通訊〉,頁 5。

172本區隔霄裡溪與大茅埔相望,居於本鎮東北方,丘陵遍布,水稻僅分布於霄裡溪河 谷平原區,故農產仍以柑桔、水梨、茶葉為大宗。日本時期設有照門庄,為照鏡、

石門之合稱。民國以後再將大平里合併為照門里。計有大平、九芎湖、箭竹窩、照 鏡、石門、岡平等小聚落。現有十七鄰,人口一千九百人左右。

173土名鹿鳴坑庄,轄內有黃梨園、鹿鳴坑、羊喜窩等小聚落。本區屬於霄裡溪流域、

境內山陵綿亙,遍植茶樹,舊時茶場林立,極具規模。嘉慶十七年(1812),鹿鳴 坑人楊林福自廣東陸豐縣葫蘆峰渡臺時,攜來移植,新竹縣境始有柑桔種植。〈新 竹文獻會通訊〉,頁 5。且因新埔地質方面因受地形、氣候,雨水淋溶影響,土壤 多為紅棕壤與黃棕壤,土壤酸性強而瘠薄,雖不宜一般農作物之栽培,卻適合柑桔 類之種植,尤其日本時期,新埔柑桔產量為全省之冠。然光復後,銷售銳減,今劃 分為十二鄰,人口僅千餘。

174北打鐵坑範圍包含打鐵坑、大北坑等聚落,即今新北里區。其位居新埔鎮東北,與 桃園龍潭相接,隔霄裡溪與巨埔里相望,今只有十鄰,因開發較晚,人口不多,僅 八百餘人。本區除霄裡溪沿岸有水田開闢外,餘皆為丘陵旱田帶。涼傘頂山為本地 名勝,山南為三洽水,即直、南阬、北阬三水會合之處,山之西南汶水阬山上有觀 音佛寺名曰香沁堂。〈新竹文獻會通訊〉,頁 5。

(10)

圖 4-3:大茅埔三元宮的祭祀圈

圖例說明:粗黑線範圍為三元宮的祭祀圈範圍。

(3)以內立三元宮為中心的宗教活動

三元宮位於內立區內。興建年代早已不可考,然懸於廟中之匾「調元 贊化」,為咸豐九年(1859)本地眾敬士所立,可見已有百年歷史。新竹文 獻通訊載有:三元宮曾於同治八年(1869)由劉世和等內立、南打鐵坑庄民,

共同捐資三千元從重建。然因廟近鳳山溪旁,土石沖刷,恐有坍陷之虞,民 國五十一年,遂由李統生等眾信士議決遷廟於今址。

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陪祀觀音、神農大帝。其中三官稱三元,由上元

(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而來,故三元宮又稱三界廟。早期為 自然崇拜無神像祭祀,主要係以三界公爐為祭祀對象,後期漸造神像,與一 般同。每年的祭典有七月初三舉行中元普渡;十月二十五日則有酬神演出平 安戲。十月份的酬神祭典主辦方式係由今內立里、寶石里輪流主辦,其中內

(11)

立里輪四年,寶石里則輪二年,共計六年一輪。(圖 4-4)祭典期間,每戶繳 交丁口錢五百八十元,並設有爐主,由眾人於神前擲筊卜得正、副爐主各一 人。屬於內立、175南打鐵坑176之地方保護神,地緣色彩濃厚。

圖 4-4:內立三元宮的祭祀圈圖

圖例說明:粗黑線範圍為三元宮的祭祀圈範圍。

(4)以汶水坑元聖宮為中心的宗教活動

汶水,濁水也。位處東北隅,與楊梅相接,今改名清水里。自然環境 不佳,山多田少,不利農耕。境內汶水坑支流龍泉坑切割臺地,形成許多小 村莊,自清代以來,即有汶水坑莊、汶水坑口莊、汶水坑中莊、汶水坑尾莊

175範圍包括雲南里、內立里。其中,雲南里舊稱南打鐵坑,今已合併入內立里。境內 有上內利、下內立、南打鐵坑、新打坑、塘子窩等小聚落。本區隔鳳山溪與五分 埔相對,開發較五分埔晚,但文風不減。本區有劉、林、范、葉等大姓,尤以劉 氏家族之劉上達,曾於光緒朝,考取功名,得勢尤大。同時,本區地形為丘陵臺 地,柑桔產植,名聞全臺。現有人口約一千六百餘人,共十鄰。

176石頭坑位於鳳山溪以南,今改名曰寶石里。境內有三段崎、石牌、甘園岡等小聚落。

全境沿犁頭山分布,為丘陵山坡地,土質多礫石,不利水稻種植,早年多種植茶、

果樹維生。近因人口外移嚴重,僅存一千餘人,計有十鄰。

(12)

等聚落。現今,全區共分十五鄰,僅五百人左右。區內之元聖宮係陳九定創 建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然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廟基崩毀,遂遷於 今址。由關西施主杜子玉喜捐,舊廟則稱之為「老龍廟」。

廟內主祀三官大帝,附祀媽祖、福德神。蓋臺灣共有三官大帝廟七十五 座,多分布於客家庄,新埔地區即有三座奉祀三官大帝廟,均屬祖籍神明信 仰,地緣關係濃厚。

圖 4-5:汶水坑元聖宮的祭祀圈

圖例說明:粗黑線範圍為元聖宮的祭祀圈範圍。

元聖宮每年的祭祀活動有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與每年八月十五日 後第一個禮拜天,演出公戲。並由今清水里、部分照門里輪流主辦。其中清 水里共十五鄰,七年一輪。照門里四鄰,三年一輪。共分成十大區,每區十 年一輪。(圖 4-5)爐主則由信眾於神前擲筊卜問產生,每戶依人口數收取丁 口錢,一百五十元。該廟因位於清水國小後上方,故與社區、學校三方緊密 結合,為今日的社區民眾活動中心。

(13)

(5)以太平窩龍天宮為中心的宗教活動

此地據稱:昔日有生番伏草殺人,故喚之「殺人窩」。日本時代始改名

「太平窩」。範圍包含今南平、北平里。境內有小地名,羊屎窩、張屋窩、

炭窯窩、南蛇窩、旱窩等聚落。本區因位居新埔鎮北緣與湖口臺地相毗,地 利不厚,居民以種植水梨、茶樹務農為生,為開發較晚之區。早期移民以林、

詹、范姓居多,人口散居,亦為散村聚落型態。現今共有二十八鄰,二千三 百餘人。龍天宮為本區信仰中心,俗稱五穀爺廟。其主祀神農大帝,陪祀觀 音菩薩,福德正神、地藏王菩薩、各功德主。創建於同治十二年(1873),

由謝東賢等信士發起倡建。後因原址狹小,年代久遠,遂於明治三十六年

(1903)遷建現址。

且隨著社會進化,職業日趨分化與固定,致使各職業團體紛紛組織神 明會或興建廟宇,專則供奉。177以本區之五穀爺廟為例,神農大帝又稱炎帝、

五穀王、藥王大帝等,主管一切農稼,且能以百草治病,故農民、藥商、中 醫均奉之為神明。太平窩及枋寮地區因山園連綿,居民皆為務農,故五穀廟 成為祈求豐收的地方保護神。每年例祭日為五穀先帝聖誕四月二十六日。祭 祀圈為南北平里、上下枋寮里178共四里區,每戶丁口錢唯一百五十元。爐主 則由各里里長輪流擔任,四年一輪。活動期間,熱鬧非凡。(圖 4-6)

圖 4-6:太平窩區龍天宮祭祀圈

177劉枝萬:〈臺灣之瘟神廟〉,《臺灣民間信仰論集》,頁 277。

178範圍包含今上、下寮里,為竹塹社最早至新埔開發之區。蓋枋寮緊鄰鳳山溪,為竹 北新社進入新埔要衝,水利建設甚早。乾隆年間,業戶陳石生等四十二人出資開闢 枋寮圳灌溉水田達二百餘甲,為新埔人口密集區。境內有燒炭窩、桃仔窩、上、下 枋寮等小聚落,劉、林、陳、余、呂等五大姓氏久居該地區內文風興盛,光緒朝,

劉氏宗族即多人中式。現今共劃分為三十鄰,四千六百餘人。

(14)

圖例說明:粗黑線範圍為龍天宮的祭祀圈範圍。

2. 性質特殊廟宇的宗教活動

新埔地區除了上述的超村際廟宇的活動外,另有若干性質較為特殊的超 村際廟宇。如彌陀寺、義勇廟、萬善祠、香沁堂、惠光院、文昌祠、寶善寺 等。其創建或因社會經濟變遷所自然產生,或因獨特的因素而興建,本質上 皆與上述之超村際廟宇有所不同,故下文將依訪查所得,分別記述之。

(1)義勇廟

義勇廟位於今新埔成功街。據廟中沿革石紀,載曰:乾隆末年,林爽 文之亂,有蘇敬彩等組義民軍,北上大科崁參戰。事畢,將戰死者以牛車由 北(自龍潭而來)運至新埔山眉間,然因牛乏車困,隨即在本地草草掩埋。

可見,義勇廟所埋之骨骸應與枋寮義民廟雖同時期,然參戰地點一在北另一 在南,似有所不同。道光十九年(1839),當地善士林慶和發起買地捐獻,

並收集一百五十具骨骸,聚之一大塚。道光二十七年(1847),再度重修墳 瑩,立碑「列義勇諸君神位」祭祀。光緒二年(1876),新埔士紳蔡景熙將

(15)

「有應公」改建為集義亭。日本時期,蔡景熙之子蔡緝光繼任父業,保全集 義亭。民國三十八年(1949),于又任次表「集義亭」,牌邑永存。

筆者實地訪查,集義亭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已重建於山腰,並將 義塚後移廟後,亭中牌位正稱:「粵東義勇忠君神位」。民國六十五年(1976), 正名為義勇廟。廟內陪祀關聖帝君父子、觀音、文殊、普賢普薩與三官大帝。

每年於七月二十九日,舉行中元普渡,經費採自由捐獻,不限金額。爐主則 由新埔街眾輪流,祭祀圈僅限於新埔成功街一帶。可見,本地早期移民對鬼 神特顯敬畏,而有應公廟亦成為地方角頭之信仰中心。

(2)萬善祠

有應公信仰,本質為枯骨崇拜。蓋早先移民相信人死為鬼,有人供奉 者為善鬼,能庇祐子孫,無人供奉者為惡鬼,會危害民間。且相傳這些無緣 枯骨,靈驗異常,有求必應,故稱有應公。179況臺灣早期的單身渡臺限制,

致使災病驟死、無主孤魂者亦不少,故形成臺灣獨特的民間信仰。180

新埔供奉無緣枯骨之有應公廟,計有三處。除上述規模較大之義勇廟 外,尚有二處萬善祠。一為新埔街尾,今新民里中的萬善祠。光緒五年(1879)

由鄧阿科倡首、庄民捐募興建。光緒十六年(1890),劉守松、郭阿色及庄 民一同捐幕重建,遂有今日之規模。現東廂為專刻石碑之民眾的工作場所,

對面則為新埔老人會館,旁邊適為新埔公墓所在區。廟方每年舉行中元普 渡,以饗亡者。參加民眾皆為新埔街附近之鄰里,如新民里、新生里、新埔 里等街區民眾自由參加,祭祀經費來自題緣金,採自由捐獻,活動規模不大。

另一處萬善祠則位於六股,今五埔里內。同治八年(1869),地方士紳 陳朝綱捐首倡建,其祭祀範圍為旱坑里、五分埔、內立里、四座里。主要祭 典在七月初九,由各里里長擔任爐主,採自由捐獻,自備牲果祭拜。期間並

179陳宇卿、蔡兆翼:〈新埔的開發沿革與宗教信仰〉,《臺灣文獻》32(2):176,1981。

180全省有應公廟規模多為簡陋狹小,面積達五十坪以上者,僅新埔的義勇廟、萬善祠 和竹東石碧潭的萬善祠,皆分布於客家庄內。可見,客家人對鬼神的特別敬畏。

(16)

演出野台戲,熱鬧有加,不同於一般的有應公廟。

(3)三聖宮

五埔里內蓮華山上的三聖宮為五分埔181的信仰中心,又稱之為「聖帝 廟」。本區地處蓮花山山麓,前臨霄裡溪。三聖宮主奉關聖帝君,陪祀孚佑 帝君(俗稱仙公,即呂洞濱)、司命帝君(俗稱灶王)合稱三恩主,乃融合 儒、釋、道三教。其中,關聖帝君乃民間俗稱關帝爺,為三國名將關羽。自 宋代以來,崇拜為武廟與孔廟並祀。然其雖屬儒教,但佛教亦尊之為「護法 伽藍」,道教則賜封為「玉清首相翼漢天尊」。清順帝時,加封為「忠義神武 關聖大帝」,鼓勵民間信仰關公,作為忠義之表率。建廟以來即以乩生(跳 童)、扶鸞(問仙)、煉丹(仙丹)著名,係與日本時期新竹地區的鸞堂戒除 鴉片運動有關。182

三聖宮建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相傳蓮華山因有神跡駐臨,顯靈建 廟。183遂由新埔儒生彭清漢募捐興建。施主張瑞先、張濟川先生樂捐山林田 園,歷時三年完工。此外早期醫藥不發達,故設有內外科、小兒科、眼科、

麻科之藥籤。據地方耆老言,藥籤乃昭和九年(1934)劉阿慶任筆生,因扶 乩指示開藥,靈驗異常,因此信徒日廣。然因日本在臺推行皇民化運動,大 肆興建神社,三聖宮所供奉之神祇,均被移往新埔街區的廣和宮,集中管理。

迨光復後,由住持彭阿辰於民國三十六年迎回重修,廟貌煥然,香火逐漸恢

181漢佃拓墾本區時,係以合股集資方式請墾,墾成後再按股份地各自管耕,故曰之五 份。境內有五分埔、六股、水汴頭、米粉寮等小聚落。本區南隔鳳山溪與內立里相 望,道光年間,由各業戶出資共設五分埔圳,水利開發甚早。張、詹、陳為本區之 大姓,今屬於五埔里範圍,人口計有二千五百餘人,共二十鄰。居民雖多務農,但 人丁滋繁,經濟基礎穩固,故文教發達,新埔首中舉人之陳學光即本地人。

182 光緒二十三年(1897),竹東的保甲彭殿華至廣東惠州邀請鸞生彭錫亮等五人來 臺,在其自宅扶鸞戒煙成功後,遂設鸞堂於九芎林之「復善堂」,其後各地紛紛設 立鸞堂從事戒煙活動。

183蓮華山三聖宮之管理人彭瑞德先生表示:除相傳蓮華山曾有神跡駐臨外;蓮華山因 地理之故,一般住家皆居不安寧,於是眾人決議,建廟以求平安,即三聖宮之由來。

且因本宮為一蓮花穴,需遇水則發,故當 50、70 年代蓮華山發生水災後,山上居 民紛紛遷離,遂使整座蓮華山僅剩三聖宮,也因此有更大腹地建設本宮,香火更盛。

(17)

複往昔盛況。三聖宮因廟的“靈驗”,且關公為象徵財富的神明信仰,所以 廟雖建於日本時期,然廟譽卻後來居上,信徒遍及全省。

三聖宮的主要祭祀活動為六月二十四日的關聖帝君聖誕,活動自二十 三日的祝壽夜酬神演出客家大戲開始,全國各地信眾、契子,紛紛湧入,通 宵達旦至二十四日。此時廟方會準備各式客家點心,如米苔目、仙草、麻糬、

油麵等以饗信眾。另外,七至八月的慶贊中元祭典,則是以題緣金多寡選出 爐主,主辦活動。三聖宮因香火鼎盛,熱心地方建設,今日已成為僅次於枋 寮褒忠亭之地方大廟。

(4)彌陀寺

蓋彌陀寺位於犁頭山腳,鳳山溪灣潭處,潭灣水深,今為文山里區內。

184往昔常有不如意之男女,在此跳潭自殺。故地方人士為制化風水,遂以石 條雕字「阿彌陀佛」。其建廟年代不詳,地方耆老記述,約建於清末至日本 時期。每年於十一月十七日舉辦千秋祝壽法會,七月二十八日舉行超渡法 會,參加者為附近鄰別,人數不多。

(5)香沁堂

臺灣齋堂之設,新竹為多,其中又以婦女為眾。185其前身係興起於明代 中葉的「羅教」,最初發源於山東的漕運軍人羅清,後循著大運河傳布於全國。

然因明、清兩代,均對羅教採嚴格取締,遂逐漸分化為兩種性質不同的團體,

其一為類似青幫的幫會組織;另一種則為齋教的秘密教派。又因齋教的傳播 為秘密的活動,所以新埔地區的齋堂除香沁堂外,多設於民宅。

184因山形似犁頭得名。漢人開發甚早,乾隆五十年,業戶簡金連等二十四人共同開築 土地公埔圳。〈新竹文獻會通訊〉,頁 7。引水灌溉,發展農業。日本時期分為犁頭 山與土地公埔二里,後合併為犁頭山里,今改名為文山里。本區北以鳳山溪與枋寮 相對,境內狹長。犁頭山之月桃窩崎,為清代九芎林(今六家)通往新埔之必經孔 道。現為新埔鎮人口最多之大里,共有十八鄰,約五千人左右。因鄰近枋寮義民廟 故本區已無較大的公廟,僅彌陀寺一座。

185 連雅堂:《臺灣通史》〈宗教志〉,頁 554。

(18)

日本時期,臨時舊慣調查時,曾定義:「齋教又名持齋宗,為佛教的一 種,由禪宗臨濟派的變胎而來,係以不出家,不著僧衣的俗人,而形成守持 佛戒的教派。」186乾隆以來,逐漸傳入臺灣,從者頗眾,其派有三:曰先天;

曰龍華;曰金幢三個系統。187新埔地區的香沁堂則屬金幢派系統,為本區最 為著名,興建最早的齋堂。.

香 沁 堂 位居新北里 大北 坑之涼 傘頂山 上,景色 秀麗。建 於嘉 慶 元年

(1796),廣東嘉應州人鍾兆星,法號星盤空道人,來臺肇基。主祀三寶佛,

陪祀老子、註生娘娘、媽祖、灶神、福德正神等為儒釋道融合之齋教道場。

現任香沁堂住持陳振正表示:香沁堂屬六祖慧能金幢教蔡公派,係蔡公南傳 至閩,再由鍾兆星傳播來臺。祖堂在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南門外蔡宅村樹德 堂。金幢教所崇拜之最高神祇為「無極天地君親師」俗稱「家鄉老爺」。金 幢教中分三品,為頭領師、護法、大眾。其中「頭領師」即為住持,現為世 襲。第一代頭領師為鍾兆星之徒:盧必光、鐘玄明二人;第二代為潘有慶;

繼之為徐明遠、鍾應爵、第五代鍾新傳與盧三源二人;其後有陳貞城、陳訓 雲、今為第八代陳振正先生。日本時代因皇民化運動,託庇於曹洞宗,號稱 曹洞宗聯佈教所,以謀存續。

香沁堂曾於道光、咸豐、同治年間相繼整建為正殿三大間之廟堂。尤 其信眾每為叩酬神恩,陸續捐施香燈山林田業數筆,致使廟譽日隆。從同治 初年,香沁堂捐提碑記中,可見新埔士紳陳朝綱、潘榮光、藍茂青等人,甚 至竹塹社番秀才衛壁魁,北臺業戶林本源,北埔墾戶姜殿邦等人皆提銀捐 施。顯見,其信徒除來自本地與鄰近墾區外,甚至遠及北臺地區。然因歷經 戰亂,今日盛況已不存。

齋堂每年的祭祀活動計有:大年初一,祈斗法會點香燈。春秋二祭、

浴佛節、七月二十九日普渡、年終圓斗法會點光明,信眾來自全省。早期祀

186陳金田譯:《臨時臺灣舊慣制度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二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二 卷上)》,臨時臺灣舊慣制度調查會,1907,頁 217。

187連雅堂:《臺灣通史》〈宗教志〉,頁 554。

(19)

典設有神明會—永興嘗;今日則是由住持成立陳氏祭祀公業管理運作。188 新埔地區的齋堂數頗多,除香沁堂外,尚有大正元年(1912)由范普愛、

何德能、劉為治、宋普新、曾禪德、林維妹、萬普足和建於旱坑里的寶善寺。

當地人稱之「齋堂」,寺中主祀釋迦牟尼,陪祀目蓮菩薩、地藏王菩薩。住持 為五分埔秀才詹際清女詹金英,該寺平時常有居士誦經修道,鮮與村民往來。

此外,有創建於日本昭和十五年(1940)的惠光堂,林徐亮以自宅正廳改建 祀佛,權充齋堂正名之,村民又稱之為「太平窩佛堂」。主祀阿彌陀佛、觀世 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陪祀地藏王菩薩,屬於淨土宗。因堂中經常舉行法會,

信士遠近皆來參加,與當地居民之互動良好。

(6)文昌祠

道光年間,吳子光於《肚皮集》言及新埔街「左右人家環繞,大小約 數千戶,且闤闉鱗次,百貨堆積,風味不減於五都,故淡北鄉市之極盛者。」

189顯見本區此時,經濟昌盛,生活安定,遂有文教之設。故文昌祠建於道光 二十二年十月(1842),發起人陳學光等五人及眾士紳捐題建造於新埔街區。

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月興工,二十四年四月告成,祠殿主祀文昌帝君,

左殿祀倉頡聖人,右殿祀昌黎伯韓夫子,並供奉「大成至聖先師」神位以及 魁星。每年春、秋二祭,供俎豆,行三獻禮。發起人陳學光,原居石岡子,

家貧苦讀,道光十五年(1835)考中秀才,回鄉路過新埔街,夜宿友人林有 明家,旋聘之坐館課子。某夜假寐,夢有文昌星曰:苟若立廟,吾助汝科名。

道光十九年(1839)順利中舉,乃建造文昌祠。光緒七年(1881)因歷年風 雨浸蝕,地方士紳潘澄漢,蔡景熙、陳朝綱等倡首捐之重建。廟中不僅奉祀 大成至聖先師之神位,更是新埔書房教化之場所。尤其陳學光中舉後並未顯 達,仍居文昌祠附屬書房教讀,繼之為漢學教師張桂良。日本時代則成為「國

188香沁堂住持自第六代即由陳貞城世襲相傳,故日本時期即成立陳氏祭祀公業管理運 作。

189林柏燕:《新埔鎮志》,頁 386。

(20)

語講習所」,後改建為「新埔公學校」。

民國三十八年,因有一婦人清晨進香,不甚引燃爐邊柴堆,造成文昌 祠燒毀殆盡。民國八十四年,始進行重建。今信徒僅限於新埔街部分居民,

每年於九月二十八日予以獻祭。

3. 超鎮域的宗教活動

除上述的超村落與特殊性質的的祭祀圈外,新埔地區尚有一個大型的 超鎮域的祭祀組織,即枋寮區的褒忠亭義民廟。

新埔枋寮區的褒忠亭義民廟為竹塹地區的客家人信仰中心,其創建與義 民軍兩次援清平亂有關。蓋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彰化林爽文反清,舉 事於大里杙(今臺中大里鄉),是年冬破彰化城,取諸羅,進逼臺灣府城。

其以王作為首的北路軍部眾攻陷竹塹後,知府程峻自殺,巡檢張芝馨遇害。

190王作部眾繼續北進六張犁(今竹北六家),沿路燒殺劫掠,殃及鄉里。191居 六張犁之富紳林先坤乃邀集九芎林庄的劉朝珍(林先坤母親之娘家)、陳資 雲、錢茂祖(竹塹社土目)、咸菜甕庄的王廷昌、黃宗旺、吳立貴等人,組 織鄉勇團練,抗敵保衛家鄉。這批由各庄子弟組成之義民軍192共有一千三百 多人,作戰時以黑布條圈綁在臂上,以玆識別。歷經激戰,擊退叛軍,堅守 六張犁、員山仔(今竹東鎮員山、頭重一帶)。且在壽同春的帶領下,與竹 塹城內閩籍士紳組成義軍以及鍾瑞生、劉維紀為主之苗栗義軍共一萬三千

190陳培桂:《淡水廳志》,頁 334-346。

191因六張犁、新埔為竹塹城郊之糧倉所在,引來王作軍隊之覬覦,當時有王作部眾潛 入新埔劫掠,反遭當地義勇殲滅百餘人,被葬於今旱坑里,故成為當地舊地名「爽 文埔」之由來。

192臺灣義民軍之形成實與臺地招募「義民」的特殊鄉勇慣例有關。藍鼎元於《東征集》

中謂之:「有能力糾集鄉壯,殺賊歸來,即為義民」;福康安則言之:「義民本屬編 氓,因至逆匪肆擾各村庄,自為聚集,藉以保衛鄉里」。顯見,清廷認為:「賊匪茲 事,百姓中能有幫同官兵剿殺者,即為義民。」故林爽文事變,進士鄭光策即進言 於福康安:「宜招義勇,以厚兵威」。

參見:《宮中檔乾隆奏摺》第六十七輯,頁 708。乾隆五十三年日月初三日,福康安 等奏摺;伊能嘉矩著,劉寧顏等主編:《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1,頁 499。

(21)

人,並肩作戰,共同收復竹塹城。於是淡水廳南至大甲,北至艋舺一代之亂 事略定。其後義民軍南下轉戰後龍、苗栗,渡大甲溪至彰化與陜甘總督大學 士福康安會合,協助清廷平定亂事。193乾隆五十三年(1788)冬,全臺底定。

地方士紳不忍此次戰役中犧牲的兩百餘名義民,曝屍荒野,回師時,僱請牛 車沿途收拾繫有黑布圈之忠骸,擬歸葬於大湖口,但車行至枋寮,牛隻不受 驅使,經焚香祝禱,擲筊卜問,始知此為神意,經同為義軍首的石璧潭地理 師陳資雲勘查地理風水,確定此處為風水極佳的「雄牛睏地穴」。194然因地 主戴元玖已沒於原鄉,經與其子禮成、才成、拔成協商,願以父之名獻地。

但廟成須將戴元玖公之長生祿位置於正廳;且廟前左右各抽出店地四坎,歸 戴家所有。195議後,地方士紳遂擇吉日將忠骸安葬合塚於枋寮。

清高宗有感於義軍忠勇衛土之精神,特頒御筆親書「褒忠」196敕旨獎 勵。林先坤並先於紅毛港(今新豐)搭建榕樹門樓恭迎敕旨,繼之於六張犁 恭建聖旨樓安置,因此義民廟又名之「褒忠亭」。由於林先坤積極倡議建廟 崇祀,遂邀劉朝珍、錢茂祖、王廷昌、黃宗旺、吳立貴等人共襄盛舉。乾隆 五十三年(1788)冬,於墓前奠基動土,迄乾隆五十五年(1790)冬,褒忠 亭峻工落成。同治元年(1861)彰化戴潮春舉事反清,義民軍再次出征,197以 劉維瀚、姜殿邦、張元清為首,保鄉衛土免受戰火摧殘,犧牲達百餘位,其

193《新竹文獻會通訊》9,1983,頁 3。

194據鍾義明於《臺灣地理圖記》中載之,嘉慶年間,活躍於北臺的地理師林瑯曾言及 所謂「雄牛睏地穴」係:大地坐在下枋寮,睏牛形穴巧如人;貴至三公並將相,

必受千人萬民朝。

195此協議立有合約,由廟方經理林先坤、姜安、首事梁元魁、鍾金炵、徐英鵬、賴元 麟、林興等會同立 字。光緒六年(1880),戴家抽出店地四坎復由戴阿炎、戴立 坤叔侄賣於義民廟,又盡歸於廟產。

19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庚集》第四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頁 617-618。林爽文事變後,清廷頒發予泉州義民「旌義」,廣東庄義民頒給「褒 忠」,漳州庄義民頒給「思義」,熟番社則頒給「效順」匾額。

197 同治元年(1861)彰化戴潮春舉事反清,為免竹塹鄉民再遭浩劫,閩、粵義軍再 度為保衛鄉里出征。當時閩、粵義軍共分四路:一路為奉檄任總樞紐的林占梅,

率竹塹閩軍;第二路由北埔大墾戶姜殿邦領軍;第三路由九芎林大肚庄劉維瀚(劉 朝珍之孫)領軍;第四軍由新埔堡長張元清為首領軍,至於六張犁林家方面則因 林茂堂過世,服喪中未參加。

(22)

遺骸歸葬於枋寮總塚旁,曰之「粵東褒忠義民附塚」。光緒二十一年(1895)

廟毀於兵燹回祿之災。明治三十二年(1899)經理徐景雲等號召十四庄捐資 重建,歷五年新廟落成。198然歷經乾隆敕封,同治、光緒年間,徐宗幹、劉 銘傳及日本時代的拓務大臣秋田清與臺灣總督長谷清川等人的贈匾儀式,

「義民爺信仰」漸由無主孤魂轉化為具有「忠義」精神的地籍神明信仰,且 隨著客籍人群的不斷加入,由私人性質的祭拜質變為具有劃分閩、粵人群的 超鎮域公廟祭祀活動。此外,為維持日常奉祀與祭典活動,眾人集資施田,

以繼嘗祀,逐步發展出利用地緣團體結合宗族組織的祀典承辦方式。根據羅 烈師、賴玉玲的義民廟相關研究,依祀典承辦方式,將義民廟的發展分為三 期:

(1) 草創時期 a.首事制度

根據乾隆五十六年(1791)王尚武與義民廟所訂的契約內容了解,王 尚武因「無後裔亦無親屬」「誠恐日後香祝無歸」「爰是設席請得義民亭首事 王廷昌、吳立貴、黃宗旺、林先坤四人前來商酌」由於「武願將老本銀提出 三百八十大元,以為建造廟宇助成前堂橫屋之資」,199廟成後,並捐四百大 元生息積累,以義民亭首事料理為業。其後,林先坤、竹塹社錢子白、劉朝 珍等人相繼捐施田業租谷作為修廟、普渡之資。故自乾隆五十五年建廟後,

係以倡議創廟、施地之人或其後裔作為「首事」,以負責對外交涉,承買田 業等相關業務。

(2) 經理人時期 a.值年經理制度

198褒忠義民廟特刊編輯委員會主編:《褒忠義民廟兩百週年紀念特刊》,新竹:褒忠義 民廟特刊編輯委員會 ,1989,頁 7。

199 義民廟總幹事提供:《六家林氏所藏古文書》

(23)

迨道光十五年(1835),眾信立「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規條中確立 記帳的方法,並議定有公舉三年為限的「經營收理之人」,管理廟產。200同 時,此階段正式開始每年舉行春、秋兩祭,及中元祭典活動,為經理制度的 開始。

b.新埔業戶輪值制度

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北埔士紳姜秀鑾具帖邀請新埔街榮合號、金 合號、振利號、雲錦號、慶合號等六商號,固定輪值擔任經理,管理廟產與 春、秋兩祭活動。此時為輪值制度的濫觴。

c.四庄輪值制度

繼而道光二十七年(1847),林先坤後人林茂堂等十七人「立請帖字」

邀請新埔街、九芎林、石岡子、大湖口等四庄士紳參與輪值義民廟的管理及 春秋二祭,三年一輪。201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至咸豐八年(1858)共 十二年,四大庄共輪值三次。然咸豐九年(1859)大湖口並未輪任,新埔街 續任經理至同治三年(1864),前後九年。直至,平定戴潮春事變後,同治

200 參見義民廟藏:《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頁 5-7。

201《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中的「立請帖字」內容為:

立請帖字人林茂堂、吳清華,為經理粵東義民蒸嘗,事緣枋寮義友祠墓,習年蒙 戴玖元公、劉維翰、曾騰

捐基因而林先坤公、王廷昌公、劉朝珍公等倡捐鼎建,並捐田水租穀,以為修理 祠墓及香煙普渡之資,自道光壬寅,九芎林姜秀鑾等具帖請得新埔街榮合號、金 合號、振利號、雲錦號、慶合號等輪流經理,至公無私,甲辰修理祠墓之資,所 由雲錦號、慶和號裕也。但日久事煩,我粵人皆當分裡,已恢先緒,因鬮分為四 大庄,簽議每庄分理三年,輪流交遞,丁末四月,四大庄公議拈鬮,大湖口等庄 拈第一鬮,石岡子等庄拈第二鬮,九芎林等庄拈第三鬮,新埔街等庄拈第四鬮,

輪流經理,以訂章程,丁未該第一鬮管理四大庄人等聯名具貼請得,大湖口庄人 葉阿滿、張阿喜、戴水生、徐阿恭、羅阿水、吳天寶、陳阿來等經理三年滿足,

然後換貼具請,第二鬮經理,其第三鬮、第四鬮依次輪流,至輪理足後另行公議。

今欲有憑,爰立請帖一紙付第一鬮經理人為炤。

道光丁末四月吉日立請帖字人范永生、林慶和、王阿奎、姜阿桂、徐朝政、范茹 舟、杜崑崙、林茂堂、劉維翰、吳清華、蘇振利、張雲龍、廖三連、潘阿來、曾 騰、杜國香

(24)

四年(1865),林劉兩施主的後人,再度邀集四大庄士紳,恢復四大庄三年 輪任經理之制度,實行至同治十年(1871)參與祭典的大庄增加到十三庄。

光緒四年(1878)大隘加入,成為十四大庄。但這些後期加入的大庄並未擔 任輪值經理,只是以輪值爐主的方式經辦祀典,而不過問廟產等事宜。其後,

歷經兵燹廟毀,光緒三十年(1904)新廟始重建完成。

此階段中,原由少數新埔街業戶及周邊地方士紳經理的義民廟,逐漸 向外擴大,吸收更多的客家人群進入義民爺的信仰體系中。同時義民廟也透 過地方「經理人」仲介、經營土地的租佃與開發,奠下日後經營的基礎。202 同時義民爺的祭祀祭典從春秋二祭轉化為結合中元祭典,祭祀對象也由義民 爺擴大為眾生先祖。

(3)管理委員時期

大正三年(1914)成立義民廟協議會,負責廟產管理。然祀典活動則 仍由各庄輪值爐主負責。其中協議會成員由十四大庄爐主選定成員參加,共 設委員三十名。林、劉兩位施主後一各推一人,另二十八名由枋寮、六張犁、

下山、九芎林、北埔、新埔、五份埔、石岡子、咸菜甕、大矛埔、楊梅、新 屋、紅毛港、大湖口等十四大庄各選兩名。再由委員中互選管理人三人,會 長一名,副會長一名,監察五名,任期三年。此制度沿用至今,直至民國三 十六年(1947)協議會改稱管理委員會。203

從上述義民廟的祭祀組織中,可以了解,義民廟由早期的新埔街商號不 特定業戶管理到新埔街、大湖口、九芎林、石岡子四大庄輪流管理,奠定了 義民廟的規模與信徒分佈。然進入日本時期的義民廟協議會與戰後的管理委 員會時期,則更顯現了國家政權透過地方菁英的宗教活動,合法的滲入地方

202參閱《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道光十五年記曰:「金廣福股份伸加三丙二月初七日 去艮 90 元」,與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6。

203褒忠義民廟特刊編輯委員會主編:《褒忠義民廟兩百週年紀念特刊》,新竹:褒忠義 民廟特刊編輯委員會 ,1989,頁 7。

(25)

社會。換言之,經由義民廟,國家政權與地方社會在此進行磨合,統治者展 現出權威與對地方社會的控制;而作為義民廟決策者的地方菁英街莊代表們 則表現出對地方社會的影響力。

枋寮的褒忠亭祭祀主要是每年例行的春、秋兩祭,及一年一度七月二 十日的義民節中元祭典活動,其中以義民節中元祭典活動最為重要。祭典活 動的行程為:領調---恭迎義民爺至各地寺廟---張燈結綵---輪流供奉義民爺--- 豬羊申報秤重比賽---奏表---放水燈---義民爺慶祝典禮---獻午供---普渡---恭送 義民爺回枋寮義民廟。

其中「領調」204表示認同自己是義民爺的誠實信士,榮幸今年逢輪值祭 典的表徵,昔日稱之為「當調」是一種至高的榮耀。有領表者,姓名列於表 章並宣讀禱告義民爺祈求平安。係由各信士至各鄰里村長辦公室,申請調 別,交納調金,逾期未交者無法列入奏表,為今日祭典籌措經費之來源。然 祭典活動主要分為兩部分進行:一在義民廟前廣場舉行的中元普渡儀式;另 一部分為每十五年當值一次的聯庄輪值祭典區,將義民爺神主牌位與黑令旗 迎至地方公廟,籌辦為期約一各月的「奉飯」儀式,並有酬神宴客的祈福祭 拜活動。所謂「奉飯」意即:請義民爺吃飯,內容多為草鞋、糧草、飯菜等 軍需用品。早期是由各庄村民以扁擔米籮挑至義民廟,奉飯義民爺。今日則 於端午節過後,由輪值庄內以鄰里為單位,人口密集之鄰里,每鄰為一個奉

204根據羅烈師之研究:客家所稱之「調」與閩人之「祧」相似。依《廣雅釋天》:祧,

祭也。今謂為人後者曰「承祧」。也就是將每有血緣關係的人納入血緣關係中,具 有凝親的意味。

請調單調金如下:

調別 調金 調別 調金 調別 調金 調別 調金 總正爐

60000 總副爐主 50000 正爐主 30000 副爐主 25000 總主會 20000 總主醮 16000 總主壇 12000 總主普 10000 總經理 8000 總經理 6000 經理 5000 三官首

等十八 種

2000

資料來源:民國八十九年,觀音、中壢聯庄祭典委員會「謹告」單。

(26)

飯單位,反之則和數鄰唯一單位。每天輪流舉行「奉飯」儀式,透過「奉飯」

庄民得以參與融入這個祭祀系統之中。

此外,義民廟各大庄的輪值爐主是固定的,由地方上具有領導性家族 組成「公號」,205以世襲方式,代表參與輪值主辦跨區的祭祀活動。(表 4-2)

以枋寮區代表為例,「林六和」係指林家來臺祖浩流公傳下的顯宗、顯澳、

顯島、顯隨、顯楙六房而來。新埔區代表「潘金和」係新埔街潘家之商號。

大茅埔區的代表為「林廖三和」意指傳有三房。五分埔區代表為「陳茂源」

為其商號。由此可見,輪值總爐主不是指個人,而是全體家族。誠如邱彥貴 對丁丑年(1997)湖口聯庄值年中元的觀察研究中提及,義民廟中元祭典活 動除輪值總爐主由公號固定擔任外,其餘新增的總主會、總主醮、總主壇、

總經理等職務,亦由家族公號擔任。顯見,宗族團體在義民廟的輪值祭祀制 度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義民廟即經由不斷擴大參與祭典的家族,使祭祀 圈內的地方家族幾乎均被包含在祭祀活動中。另一方面,又不斷藉由認同的 特性與凝聚資本,逐漸超越地緣的限制,發展出跨區域的祭祀圈。

表:4-2 十五大庄輪值公號與區域 輪值庄別 輪值總爐主(公號) 區域

六家 林貞吉 竹北市(部分)、新竹市(部分)、竹東鎮(部分)

下山 鄭振先 竹北市(部分)、芎林鄉(部分)、竹東鎮(部分)

九芎林 曾捷勝 芎林鄉(部分)、竹東鎮(部分)尖石鄉(部分)、橫 山鄉、五峰鄉(部分)

205參閱羅烈師:〈新竹大湖口的社會經濟結構----一各客家農村的歷史人類學探討〉國 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 70。

所謂「公號」係十五大庄客家社會內,通稱一個家族或宗族的總稱。其名稱使用慣 例上:第一各字為宗族姓氏;第二各數字,則依據分枝房數而定;第三各字則冠以

「和」、「合」、「興」等以寄望家運昌隆。

(27)

大隘 姜義豐 北埔鄉、寶山鄉、娥眉鄉 枋寮 林六和 新埔鎮(部分)、竹北市(部分)

新埔 潘金和 新埔鎮(部分)

五分埔 陳茂源 新埔鎮(部分)、關西鎮(部分)

石光 范盛記 新埔鎮(部分)、關西鎮(部分)

關西 羅祿富 關西鎮(部分)

大茅埔 林廖三和 新埔鎮(部分)、龍潭鄉(部分)

湖口 張六和 湖口鄉(部分)、楊梅鎮(部分)

楊梅 陳泰春 楊梅鎮(東南部分)

新屋 許興和 楊梅鎮(西北部分)、新屋鄉(部分)

觀音 黃益興 楊梅鎮(北部分)、觀音鄉(部分)

溪南 徐國和 楊梅鎮(東北部分)、湖口鄉(部分)、新屋鄉(部分)、

新豐鄉(部分)

資料來源:褒忠義民廟特刊編輯委員會主編,《褒忠義民廟兩百週年紀念特 刊》,新竹:褒忠義民廟特刊編輯委員會 ,1989,頁 105。

義民廟的祭祀範圍,最早僅限於林先坤、劉朝珍、王廷昌、黃宗旺、

吳立貴等建廟有功的首事、施主家族,與鄰近聚落個別零星參與的私人祭 拜。至道光十五年(1835),林先坤裔孫林秋華因獲義民爺庇祐,中式辛卯 科(1831)鄉試第十五名五舉人,便於廟中高掛「武魁」206匾,並酬神設福 醮,以三牲祭拜義民爺。自此祭典區內中式者,紛紛效优。而原屬私人祭拜 的性質也漸轉變為具有公廟功能的廟宇,正式參與祭典的大庄陸續增加到十 三庄,輪值祭祀依序為:六家、下山、九芎林、枋寮、五分埔、石岡、關西、

大茅埔、湖口、楊梅、溪北、溪南。迄光緒三年(1877),因金廣福開發大 隘(北埔、峨眉、寶山)完成,姜家以公號「姜義豐」為總爐主,正式以「大

206陳朝龍、鄭雲鵬:《新竹縣采訪冊》,卷六〈竹北堡匾〉,臺灣文獻叢刊第 145 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429。

(28)

隘」名稱加入祭祀活動,成為義民廟的第十四大庄。207

民國六十年(1971),「九芎林」區因移民尖石、五峰鄉者漸多,導致「九芎 林」祭祀區由原本的芎林莊、樹杞林街和橫山莊擴大至尖石、五峰一帶的客 家人。民國六十五年(1976),「溪北聯庄區」的觀音、新屋兩庄,以該區範 圍太大,聯絡不易,申請劃分為「觀音聯庄」、「新屋聯庄」。208民國七十二 年(1983),由「許興和擔任總爐主,以「新屋聯庄」名稱首次單獨籌辦祭 典,義民廟自此由十四大庄變為十五大聯庄,祭祀的範圍涵蓋,今日新竹縣 和部分桃園縣的中壢市、新屋鄉、觀音鄉等十五個客家鄉鎮。(圖 4-7)

圖 4-7:枋寮義民廟輪值祭典區範圍

207黃清漢:〈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頁 61-63。

208民國六十五年(1976),義民廟召開祭典調整研究小組會議,由新屋區代表范姜德 利提出新屋鄉十五村村長聯名申請書和提案,要求新屋、觀音劃分為「觀音聯庄」、

「新屋聯庄」兩區,申請獲得許可。

(29)

資料來源:枋寮褒忠義民亭管理委員會編 《新竹縣枋寮忠亭簡史》,

新竹:新竹枋寮義民廟編印,1979 年。

二、祭祀圈與地域組織

早期先民與天、地、人爭生存的移墾社會中,祭祀圈常具有特殊的意 義。蓋一地的祭祀圈常以祖籍相同的人群為主,以新埔鎮的祭祀圈而言,無 論是三官大帝信仰或是五穀神農奉祀,每一個祭祀圈都是集合了某一地域範 圍內的居民,共同祭祀,而有某種形式的共同祭祀組織與活動。209因此祭祀

209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臺北:臺原出版社,

2000,頁 191。

(30)

圈與當地的聚落開發和社會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

從上述的調查結果看來,新埔鎮因東鄰馬武督番界前線,漢「番」衝 突,勢所難免,於是開墾本區的漢佃遂將生命安全寄託於神明,尤其是攜自 原鄉的香火、保護神,更成為鄉民的精神支柱。迨墾務有成,遂鳩資興廟,

成為地方信仰中心。因此本區廣和宮奉祀的三山國王即具有防「番」功能。

除此以外,東部丘陵聚落因開發較晚,且受地瘠、天旱、地形的限制,所以 聚落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然在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地方公廟的主祭神 均屬天、地、水崇拜的自然神三官大帝,目的即在祈求天安地穩農阜國泰,

如大茅埔的三元宮、內立的三元宮、汶水坑的元聖宮均奉祀三官大帝。除此 之外,新埔鎮的廟宇幾乎集中於鳳山溪河谷平原上的新埔街區,探其因:河 谷平原因漢人入墾開拓較早,水利灌溉系統完成,土地扶養力提升,再加上 交通便利,寺廟的興建較有可能。故新埔街上即有廣和宮、與天宮、義勇廟、

街頭伯公廟、街頭伯公廟共五座廟宇。

然綜觀新埔地區所奉祀神明,如三山國王、媽祖、三官大帝、關公、神 農大帝、觀音菩薩、文昌帝君等,均屬地域層次較高的神明,因此容易形成 超村際廟宇的主祭神。其次就神格而言,媽祖雖為海神,卻是臺灣民間信仰 最普遍的神明,此與先民歷經風濤,渡海來臺有密切關係,因此成為超地域 的神明。觀音菩薩則屬佛教的神祇,不受限於某一地的人群或屬性,所以也 是一種普遍的民間信仰。210至於三官大帝、三山國王則是客籍聚落的保護 神,如果附近的村落均為同祖籍,則不僅是村廟的主祭神,往往也成為超村 際的廟宇。此外,關公(聖帝廟)、文昌帝君(文昌祠)等,為村落發展至 街肆的階段所形成的專業化神明,因此通常成為超村際的廟宇。顯見,祭祀 圈的形成與發展,深受主祭神的神格影響。然本區最重要的義民爺信仰,雖 屬於靈魂崇拜神格不高,卻是本區最為重視的,如各家宗祠對祖先的崇拜,

210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集刊(36),1975,頁 198。

(31)

萬善祠中的無主孤魂,莫不懷抱著敬畏之心,虔誠敬拜。其中,尤以枋寮褒 忠亭的信徒最多,分布最廣,為新埔地區最大的祭祀圈。

本區最大的祭祀圈係以枋寮褒忠亭為中心所形成的祭祀圈,其範圍透 過義民節的中元普渡而形成一個緊密的地域組織。再這個大祭祀圈下,各地 區因特殊的自然環境,又各自形成大小不同的祭祀圈。如霄裡溪流域的大茅 埔區形成一個以三元宮(三官大帝)為中心的祭祀圈,此與廣源記埤圳之水 利灌溉範圍相同,為新埔主要的經濟作物產區;在鳳山溪流域內立區也形成 一個以三元宮(三官大帝)為中心的祭祀圈,與大茅埔區的祭祀範圍互不干 擾,屬五分埔圳的灌溉範圍,與大茅埔同為柑橘作物的著名產區;在汶水坑 則形成一個以元聖宮(三官大帝)為中心的祭祀圈,因為居東北旱地,自然 環境不佳,人口外流嚴重;在太平窩區形成一個以龍天宮為中心的祭祀圈,

與太平窩圳的水利灌溉範圍幾乎相同,同時部份與枋寮圳重疊;此外在新埔 街區也形成一個以祖籍神明三山國王為中心的祭祀圈與媽祖祭祀圈。這些小 祭祀圈彼此互相排斥,各有自己的祭祀範圍,然在各祭祀圈中,往往又各自 包含若干以村為單位的祭祀圈,因而形成非常緊密的地緣團體。同時,新埔 又有若干性質特殊的超村際廟宇,由於新埔街的經濟發達後,逐漸產生了專 業化的神明,三聖宮的關公祭祀、文昌祠即是;又或者為信徒的特殊因素而 創建如義勇廟、香沁堂、萬善祠、彌陀寺之類,其性質與上述廟宇不同,無 明顯的祭祀圈。

由此可見,新埔地區的超村際祭祀圈形成大多基於自然的流域、水利灌 溉系統、祖籍神明與位居交通要衝建構而成。換言之,庄民在同一水利灌溉 區,藉著共同的祭祀活動與組織來聯結村落之間的關係,以減少衝突;亦或 為了防「番」害,共同開墾,並以迎神賽會演練武力,藉以團結大地域內具 有同類意志的人群共同防衛;211又或者為具有相同的祖籍信仰以聯結彼此。

211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臺北:臺原出版社,

2000,頁 205。

(32)

最後再經由枋寮褒忠亭的盛大中元祭典聯結整個新埔地區,透過義民爺至每 個輪值區的村廟接受庄民「奉飯」,藉此將每個庄民納入義民爺的信仰體系 中,甚至結合宗族的力量,參與主辦祭典活動,擴大至十五聯庄輪值的大地 域。尤其是十五聯庄內的語言、婚姻圈與褒忠亭的中元祭祀圈相重疊,212無 形中更加深了同籍地緣意識與團結力,也象徵著本祭祀圈地緣組織與血緣團 體緊密的結合。

212黃清漢:〈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1986,頁 54。

數據

圖 4-3:大茅埔三元宮的祭祀圈  圖例說明:粗黑線範圍為三元宮的祭祀圈範圍。  (3)以內立三元宮為中心的宗教活動  三元宮位於內立區內。興建年代早已不可考,然懸於廟中之匾「調元 贊化」 ,為咸豐九年(1859)本地眾敬士所立,可見已有百年歷史。新竹文 獻通訊載有:三元宮曾於同治八年(1869)由劉世和等內立、南打鐵坑庄民, 共同捐資三千元從重建。然因廟近鳳山溪旁,土石沖刷,恐有坍陷之虞,民 國五十一年,遂由李統生等眾信士議決遷廟於今址。  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陪祀觀音、神農大帝。其中三官稱三元,由上元
表 4-4:日治初期之臺灣書房數  廳別 臺北 基 隆  宜 蘭  深 坑  桃仔 園  新 竹  苗 栗  臺 中  彰 化  南投 斗 六  鹽水 港  臺 南  蕃薯寮 鳳 山  阿 猴  恆 春  臺 東  澎 湖  合計 書房 數  127  64  85  29 172 181 168 116 138 43 118 121 66 34 79 57 11 -- 43 1822 男生 數  3161  1094 2092 472 3758 3762 2575 1970 2817 725 2179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又提出〈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同一時期,慈航法師則在南洋新馬 創辦《人間佛教》雜誌(圖見下頁 1947

,經由 50 週年校慶籌備委員會進行兩輪投票後,選出下列 5 則標語參加全校決選,請各位小朋友於下方標語中選出一 則你最喜歡的標語。

重要廟宇 旅遊服務 嘉義仁武宮、嘉義城隍廟、彌陀寺 民俗活動 旅遊服務

2018 年 12 月 25 日,筆者應邀參與觀察「第九屆世界神明聯誼 會」全程活動,見證了宗教嘉年華會式的聯誼慶典。此次活動聚集 海內外 768 家宮廟、3478

Albert Leon Whiteman 紀念獎創立於1998年, 獎金由 Albert Leon Whiteman 的夫人 Sally Whiteman 捐贈。2001年,美國數學會在與美國數學協會(The Mathematical

有關歐拉的紀念郵票,最早在 1957 年,瑞士(圖一)及前蘇聯(圖二)為了紀念歐 拉二百五十週年誕辰而發行。圖三由前東德(DDR)於 1983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1.統㇐24強項的定義及 參考文獻 成⾧思維按年推展重點 強項 2.帶領教師團隊理念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