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這麼、那麼」的語用功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這麼、那麼」的語用功能 "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這麼、那麼」的語用功能

第一節 前言

Halliday & Hasan(1976)認為探討指稱時,需分別探討其「文外照 應用法(exophoric use)」及「文內照應用法(endophoric use)」,雖然兩者 皆在探討指稱與指涉對象之間的關係,但前者主要探討存在於言談現場的 指涉對象,後者則探討存在於篇章中或不在言談現場的指涉對象, Halliday

& Hasan(1976)指出人們總是會先察覺到「眼前所見的事物」,之後才 會意識到「說話者之前提過的內容」,因此他們也提出「文外照應」應優 先於「文內照應」的看法。

Diessel(1999)

也曾根據 Halliday & Hasan(1976)的看法進一步細 分「指示詞(demonstratives)」的「文內照應用法(endophoric)」,他的看 法可藉由下圖表示,請見圖四-1。

圖四-1 Diessel(1999)提出之指示詞的語用功能

(The pragmatic uses of demonstratives)

Pragmatic uses

exophoric endophoric

anaphpric discourse deictic recognitional

(Diessel, 1999:6)

(2)

Diessel(1999)將「文內照應用法」細分為「回指(anaphoric)」、「篇 章指引(discourse deictic)」及「辨識(recognitional)」三種用法。「回指」

用法即表指示詞或其詞組能指涉上文出現過的先行詞(antecedent) 。 「篇章 指引」用法指的是「指示詞」在篇章中可連接上下文。而「辨識」用法則 表示「指涉對象」既不存在言談現場,也不存在上文之中,而是依賴交際 雙方的共知(shared knowledge)而生。有關三者的其他差異及細節,我們 將在下面各節中說明。

根據 Halliday & Hasan(1976)的看法,本章也將先討論「這麼、那 麼」的「文外照應用法」 ,再討論「文內照應用法」及其他功能,同時根 據「這麼、那麼」實際的語言現象,調整 Diessel(1999)「文內照應用法」

的架構,與 Diessel(1999)不同的是本章將「文內照應用法」細分為「篇 章指引(discourse deictic)」、「辨識(recognitional)」兩種用法。

最後,為了解「句法特徵」與「語用功能」的對應關係,本章將依不 同的句法特徵及指涉對象類型,列出「這麼、那麼」的語用功能。本章對

「這麼、那麼」的功能及其用法的分類可以用下圖表示:

圖四-2 「這麼、那麼」的語用功能

「這麼、那麼」的語用功能

文外照應用法 (Exophoric use)

文內照應用法 (Endophoric use)

空間距離

(Spatial distance)

時間距離

(Temporal distance)

篇章指引

(Discourse deictic)

辨識

(Recognitional)

(3)

第二節 「這/那麼」的文外照應用法

(Exophoric use)

傳統對指示詞(demonstratives)問題的研究大多著墨於指示詞的直指 功能,也就是探討指涉對象(referent)和參照點或「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之間的關係,其中又以探討空間距離和說話者之間的關係為最多,

Diessel(1999)即認為「指示詞」屬於「空間直指詞(spatial deictics or spatial deixis)」,本節也將針對「這麼、那麼」的指涉對象與參照點之間的距離做 探討。

一、空間距離(Spatial Distance)

Diessel(1999)認為「指示詞」在「文外照應」時,其功能是使聽者 把注意力集中在交際雙方所處的環境,除此, 「指示詞」使用在「文外照 應」時,言談發生的現場必有一個可供參考的基準點,即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而且至少會有一個近指詞(proximal demonstrative)來表示指涉 對象和基準點的距離近,或一個遠指詞(distal demonstrative)來表示指涉 對象和基準點的距離遠,不僅如此,說話者也常使用手勢來指引聽話者找 到指涉對象,透過語料,筆者發現說話者選用「這麼、那麼」時也大致符 合這個原則,一般而言漢語的使用者在選用「近指詞」或「遠指詞」時,

多以「說話者」做為參考的基準點,因此「這麼」通常指涉離說話者較近 的事物, 「那麼」指涉離說話者較遠的事物,請見以下例句。

(1) 老陶:(指著自己的鼻子)我有問題?開玩笑,我會有問題?(雙手在 面前比劃)我這麼個人,我這麼個長相,我什麼地方,我哪裡會有問題?

(劇本:暗戀桃花源)

(2) 我在海邊生活一輩子了,還從未看過這麼多海鷗,老來看到這新鮮事,

(4)

(3) 老婆子有苦說不出,到了台上就哭,一看到台下那麼多人,又有些發毛。

(北大語料庫)

例句(1)的「人」和「長相」分別指「說話者本身」及「說話者的 長相」 ,並且與作為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的「說話者」距離近,因此 選用「這麼」,除此,說話者也兼用手勢指引聽話者將注意力放到指涉對 象上,同理,例句(2)的「海鷗」就近在「說話者」眼前,所以也選用

「這麼」。而例句(3)的「指示中心」則為「老婆子」,由於「台上」的

「老婆子」與「台下」的觀眾距離遠,因此例句(3)的作者才會說「台 下那麼多人」。

不過,有許多學者認為在「文外照應」時,指示詞不僅僅只是能指出 言談現場的指涉對象,Fillmore(1997)以及 Levinson(1983)兩位學者即 認為文外照應的指示詞除了有「手勢輔助用法(gestural use )」以外,還 有「象徵性用法(symbolic use)」。「手勢輔助用法」固然能指引聽話者找 到言談現場中正確的指涉對象,但「象徵性用法」則顯示指示詞還可指涉 不在言談現場的指涉對象,請見例句(4)~(7)。

(4) This finger hurts. (Levinson, 1983:66)

(5) This city stinks. (Levinson, 1983:66)

(6) Hello,is Peter there?(on the telephone) (Levinson, 1983:66)

(7) This is a nice feeling. (Diessel, 1999:95)

上面四個例句中,除了例句(4)可使用手勢指出指涉對象以外,其 他三句皆屬「象徵性用法(symbolic use)」,Diessel(1999)認為例句(4)

及例句(5)的交際雙方皆處在言談現場,並且由說話者擔任指示中心

(deictic center),但在例句(5)中,說話者卻無法使用手勢指出指涉對象

“this city",這是因為儘管交際雙方都身處在指涉對象“this city"的涵蓋

(5)

範圍內,但“this city"的涵蓋範圍遠比言談現場還來得大,說話者自然無 法使用手勢指出指涉對象。接著,我們再來看另外兩個例句,例句(6)

的指涉對象“Peter"並不在說話者看得到的現場,例句(7)的指涉對象

“nice feeling"則不存在實際的物理空間,而存在於人類的心理層面。

透過例句(5)、(6)、(7),我們可了解指示詞在文外照應時,不僅能 指出言談現場立即可見的指涉對象,也能指涉言談現場以外,甚至是抽象 層面的指涉對象,而透過本文所收集的語料,我們發現漢語裡的「這麼、

那麼」也反應了這個現象,請見例句(8)~(12)。

(8) 這裡視野遼闊,同時光害也不像其他地方那麼嚴重。 (平衡語料庫)

(9) 踩在雪泥上,忍不住彎下腰來掬一把雪,捧在掌中,像捧住了多年前遺 失的一件愛物,卻沒有想像中那麼興奮,因眼前這麼多雪讓我想到它的 廉價,想到不費吹灰就得到一捧雪,失去了對它的想像,對雪的夢也好 像在一剎那間碎了。 (平衡語料庫)

(10) 等到她發現自己的武功並不如自己想像中那麼高的時候,已經來不及 了。 (小說:白玉老虎)

(11) 我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堅強。 (網路文章)

(12) 她覺得操作電腦並不是原先想的那麼神秘複雜。 (北大語料庫)

(13) 像小王一樣這麼跳。 (網路語料)

(14) 像青蛙一樣在地上那麼跳。 (呂叔湘, 1980:401)

例句(8)的「那麼嚴重」指的是其他地方的光害程度,其光害程度 有別於言談發生地點,同時也並不是在言談現場就可得知的。例句(9)

的「這麼多雪」雖表示說話者眼前所見的事物,但例句(9)的「那麼興

奮」,其所評述的對象則是說話者真正見到雪景之前自己預設的反應,這

種預設的反應並不存在於言談現場。例句(10)的「那麼高」,其所評述

(6)

具體可見的。類似的句子還有例句(11)、(12),(11)、(12)的「那麼堅 強」、 「那麼神秘複雜」,其所評述的對象都與個人預設的想法有關,聽話 者或讀者也無法透過實際的物理環境來獲得相關訊息。

接著再來比較例句(13)、(14),例句(13)的「小王」在言談現場,

且小王是做「動作」的人,因此說話者使用「這麼跳」來告訴聽話者可在 言談現場看見「動作方式」的示範,而例句(14)的「青蛙」由於不在言 談現場,所以說話者使用「那麼跳」來告知聽話者無法在語境中看到「動 作方式」,聽話者必須藉由自己過去的經驗或知識取得相關訊息。

透過以上這些例子,本文發現當指涉對象或者評述對象不存在言談現 場時,說話者傾向使用「那麼」 ,如例句(8)的「不像其他地方光害那麼 嚴重」 ,以及例句(14)的「像青蛙一樣那麼跳」。除此,本文也發現當評 述對象處於「抽象空間」時,說話者也傾向使用「那麼」 ,以(9)、(10)

為例,例句(9)的「預設反應」和例句(10)的「武功程度」都不存在 於物理空間(physical space)內,而是存在於人類的心理層面,屬於抽象 空間,因此說話者選用「那麼」。不過,為了進一步驗證「抽象空間」與 選用「那麼」的關聯,本文在所收集到的語料中分別查看「想像(中)的 這麼/那麼+動詞」、「以為的這麼/那麼+動詞」、「想的這麼/那麼+動詞」

等結構的使用頻率,結果發現「那麼」與這些結構搭配的使用頻率果然遠 遠高於「這麼」 ,雖然語料庫裡仍含有與「

這麼

」搭配使用的句子,但本文 並不在本章做說明,相關的問題將在下一章討論「禮貌原則」時再深入探 討,請見下表。

表四-1 抽象空間與「這麼、那麼」的選用情況

1

結構 含「這麼」的句數 含「那麼」句數

想像(中)的這麼/那麼+動詞 0 55

以為的這麼/那麼+動詞 0 3

想的這麼/那麼+動詞 1 50

總計 1 108

比例 1 : 108

1 若一個句子裡出現多個「這麼」、「那麼」,則該句在計算時將依「這麼」、「那麼」出現的次數 被視為多句,例如「梅先生沒有化妝也是那麼美,那麼動人,那麼迷人」則被計為三個句子,表 四-2 也採相同的計算方式。

(7)

本文認為當評述對象處於「抽象空間」時,說話者傾向使用「那麼」

的原因與「距離遠近」有相當的關聯,在日常生活裡,通常不在我們視線 範圍內的事物總是離我們比較遠,而距離我們越近的事物,我們越能看得 清楚,且所能掌握到的相關訊息也來得比較具體,因此當指涉對象、評述 對象處於抽象空間時,就如同目前交際雙方關注的事物不在視線範圍內,

聽話者不能根據眼前所見的情形得到相關訊息,所以本文認為位於「抽象 空間」的事物對指示中心而言較位於「物理空間」的事物還遠,因此說話 者傾向使用「那麼」 。

綜合以上所述,本文認為若指涉對象或評述對象與交際雙方皆在言談 現場時,且該對象距離「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較近,則說話者傾向 使用「這麼」 ,反之則使用「那麼」 。但如果指涉對象或評述對象不一定在 言談現場的話, 「這麼」指涉或修飾位於「物理空間」的對象, 「那麼」指 涉或修飾位於「抽象空間」的對象。我們可將這樣的概念以圖四-3 來表示:

圖四-3 空間距離與「這麼、那麼」的關係圖

抽象空間:那麼 物理空間

距指示中心近:這麼

3 2

1

距指示中心遠:

那麼

(8)

圖四-3 的白色部份表「物理空間」,灰色部份表「抽象空間」,黑色部 分則為指示中心。若指涉對象或評述對象位於物理空間時,即表示指涉對 象或評述對象通常與交際雙方同處在言談現場,所以說話者可根據該對象 與指示中心的距離遠近,分別使用「那麼」或「這麼」。透過上圖我們可 了解「這麼、那麼」的使用與「空間距離」的關係,當指涉對象或評述對 象位於圖四-3 的第一圈時,說話者常使用「這麼」,而當指涉對象或評述 對象位於上圖的第二、第三圈時,說話者則常使用遠指詞「那麼」 。

二、時間距離(Temporal Distance)

Lakoff & Johnson(1999)指出透過隱喻(metaphor)可把時間看成 空間處所(time as spatial location),因此,探討完「這麼、那麼」和「空 間距離」的關係之後,本文將繼續探討「這麼、那麼」和「時間距離」的 關係,請見例句(15)、(16)。

(15) 他說:「我從未夢想過會有這麼一天,但現在我所有的推高機的操作員,

都坐在電腦鍵盤前敲入資料」。 (平衡語料庫)

(16) 假如有那麼一天,你的歌友不再喜歡你了,你會怎麼想?

(平衡語料庫)

(17) 我個人和另一個朋友覺得這次的書展不像上次那麼好。 (網路語料)

(15)的「這麼一天」指言談發生的當時,其子句所描述的景象是言 談發生時間立即可見的,例句(16)的「那麼一天」則是指未來的某個時 間,例句(17)的「那麼好」則是指「上次的書展」 ,透過例句(15) 、 (16)、

(17),我們可以說如果說話者要指涉一個接近言談發生時間的時點或時 段,他將傾向使用近指詞「這麼」 ,反之則用「那麼」 。但是,例句(18)

則又更進一步讓我們發現「那麼」也可用來指涉一個接近言談發生時間的

(9)

時點或時段。

(18)

師父笑著說︰「當你渴望見到菩薩的心情,能夠像剛才那麼急切的話,

你就能明白要見到菩薩的時機,已經為期不遠了。」 (網路語料)

例句(18)的「剛才」可表示一個距言談發生時間不久的時間,我們 曾在上一段提到,如果指涉對象所處的時間接近言談發生時間,說話者將 會傾向使用近指詞「這麼」,但例句(18)的說話者卻使用「那麼急切」

來描述聽話者不久前的心情,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例句(18)的「那麼急 切」可用來對比目前「不急切」的心情,也因此我們發現選用「這麼」或

「那麼」的重點不在於兩個不同時間的差距大小,而是在於兩者間是否存 在「距離」 ,所以儘管「剛才」可表示參照時間與言談發生時間的差距小,

但由於兩者間存在「距離」 ,說話者仍傾向使用「遠指詞」 ,而這個結果也 與語料的分布結果不謀而合,見下表。

表四-2 時間距離與「這麼、那麼」的選用情況

結構 使用「這麼」的句子數 使用「那麼」的句子數

像剛才這麼/那麼+動詞 6 580

像剛剛這麼/那麼+動詞 14 673

總計 20 1253

比例 1 : 62.65

不過,透過上表我們也發現仍有一些句子使用「這麼」,我們認為這 種現象與說話者的心理感受有關,因此我們將在下一章討論「禮貌原則」

時,再說明這個問題。

除此,我們發現「手勢」對「這麼」、「那麼」的選用有著決定性的

影響力,請見例句(19)~(21):

(10)

(19) 沒搞開發以前,地裏的莊稼就這麼高(祁文才比劃著約1尺左右)

(北大語料庫)

(20) *沒搞開發以前,地裏的莊稼就那麼高(祁文才比劃著約1尺左右)

(21) 沒搞開發以前,地裏的莊稼就那麼高。

例句(19)的「沒搞開發以前」表過去的時間,雖然我們無法從該句 推知這個參照時間與言談發生時間相隔多久,但兩者間存在著一段距離卻 是無庸置疑的,因此說話者應該傾向使用遠指詞「那麼」 ,如例句(21)。

不過由於說話者已經利用了手勢讓聽話者在言談現場具體地看到「

開發以 前的莊稼

」有多高,使得該名詞好像從過去的時空搬到現在的時空裡來,

令聽話者覺得目前討論的事物是「立即可見的」 ,所以說話者使用「這麼」

反而較自然,正因如此,如果我們在同樣的語境下使用「那麼」則讓人覺 得奇怪,並且不符合母語人士的語感,因為說話者已經使用手勢讓不存在 於言談當時的事物具體化,聽話者的注意力也會放在說話者的手勢,以及 手勢所傳達的信息,而「這麼、那麼」的基本功能就是指引聽話者的注意 力,若這個時候使用遠指詞「那麼」來指引聽話者注意眼前的東西,反倒 使聽話者覺得錯亂,因為「那麼」告訴聽話者目前討論的事物在較遠處,

但說話者的手勢卻近在眼前,導致說話者的指引矛盾,如例句(20)。

根據上面的推論,本文認為如果討論的事物是具體的、立即可見的,

說話者傾向使用「這麼」 ,若討論的事物不是具體的,也不是立即可見的,

則說話者傾向使用「那麼」,因此「這麼、那麼」與時空距離的關係可藉

由下圖來表示。

(11)

圖四-4 時空距離與「這麼、那麼」的關係圖

不是立即可見的

立即可見的

這麼

3 2

1

那麼

那麼

灰色部份的指涉對象或討論的事物都不是立即可見的(invisible),包 括抽象空間、過去時間和未來時間,白色部分則是立即可見的(visible),

指涉對象或討論的事物通常位於言談發生的時間和空間,白色部分又可分 兩圈,第 1 圈表距離說話者較近的地方,包括利用手勢將討論事物的性狀 程度具體化,第二圈則表遠處。當指涉對象或討論的事物位於第 1 圈時,

說話者傾向使用「這麼」 ,而當指涉對象或討論的事物位於第 2、3 圈時,

說話者傾向使用「那麼」 。

從本節的例句來看,指涉對象、談論對象和說話者之間的時空距離 近,則說話者常用「這麼」 ,若距離遠,則說話者常用「那麼」 ,但我們也 了解上面的這些例句只能反應部份的語言現象,在很多例子裡,這麼、那 麼都可順利地相互替換,因此「物理距離」絕不是唯一制約「這麼、那麼」

使用的條件,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將留待下一章透過「禮貌原則」來做討

論,並且藉由探討說話者對指涉對象或言談對象的內在感受,來了解心理

因素對說話者選用「這麼、那麼」的影響。

(12)

第三節 「這/那麼」的文內照應用法 (Endophoric use)

一、篇章指引(Discourse deictic use)

Himmelmann(1996)指出「篇章直指詞(Discourse deixis)」就是使 用一個指稱(reference)去指涉一個句子(proposition)或事件(event)

2

, 而這也是指稱的「篇章指引(discourse deictic)」用法。不過,令筆者感到 疑惑的是當「這麼、那麼」指涉上文出現過的句子或事件時,應把這種情 形視為「篇章指引」用法,還是「回指(anaphoric)」用法較妥當?Diessel

(1999)曾針對「指示詞(demonstrative)」對「篇章指引」及「回指」的 不同做出說明,請見下表:

表四-3 回指(anaphoric use)及篇章指引用法之比較(discourse deictic use)

回指用法的指示詞

(Anaphoric demonstratives)

篇章指引用法的指示詞

(Discourse deictic demonstratives)

所指為之前出現過的名詞組(NP) 所指為句子(propositions)或語言

行為( speech act) 可用來回溯篇章中出現過的人或物 可連接上下文

指涉對象通常會繼續在下文中出現 指涉對象通常不會出現在下文中 只可回指(anaphoric)不可後指

(cataphoric)

可回指也可後指

例句(22):

一千多枝西漢早期的竹簡,1983 年 底 1984 年初在湖北江陵附近的張家

例句(23):

我們也有一個風氣,書中出書,「萬 事惟有讀書高」,很少到實踐裏去,

2 Himmelmann(1996)指出在「篇章指引」用法時,指示詞的指涉對象可能是 一個句子,也可能是上文或下文所敘述的整個故事,換句話說對一個「事件

(event)」的完整描述,可能需透過上下文的某個段落,而不一定只是某個單句,

意即在「篇章指引」用法時,指示詞的指涉對象可以是一個句子,也可以是由多 個分句組成的段落。

(13)

山漢墓出土。這批竹簡內容豐富,

包含蕭何制定的漢律…據墓中歷譜 記載,這批文件大約是兩千年前西 漢早期從漢高祖到漢文帝時代的遺 物。這批竹簡是荊州地區博物館在 配合工程發掘的三座小型漢墓中出 土的。 (廖秋忠, 1992:55)

我很崇拜的嚴幾道先生也沒有脫離 這麼個傳統,他沒有把真正科學 的、實踐的精神帶回來,帶回來的 是資本主義最上層的意識形態裏的 東西。 (北大語料庫)

透過例句(22)、(23)的比較,我們可大致了解「回指」與「篇章指 引」的不同。例句(22)中「這批竹簡」、「這批文件」的所指都是之前出 現過的名詞,亦即「先行詞(antecedent)」「一千多枝西漢早期的竹簡」,

而且當說話者要再次提及「一千多枝西漢早期的竹簡」時,「這批竹簡」 、

「這批文件」皆可幫助聽話者回溯、回想之前在篇章中已出現過的相關物 品,即「一千多枝西漢早期的竹簡」,再者,透過例句(22)我們也可發 現「這批竹簡」 、 「這批文件」的指涉對象,也就是「在張家山漢墓出土的 竹簡」不斷地在篇章中出現,並且僅「回指」先行詞,並無「後指(cataphoric)」

的情形,由此可知,指示詞「這」與其後成份組成的名詞組在例句(22)

裡屬「回指」用法。

例句(23)的句子「書中出書,萬事惟有讀書高,很少到實踐裡」可 告訴聽話者說話者想說明的是什麼風氣,而「這麼個傳統」則回指前面的 句子「書中出書,萬事惟有讀書高,很少到實踐裡」 ,其指涉對象為一種

「死讀書,不實踐」的風氣,但指涉對象並未在下文中繼續出現,因此本 文認為例句(23)的「這麼個傳統」為「篇章指引」的用法。

根據 Diessel(1999)及 Himmelmann(1996)的研究,在句中作「限

定詞(determiner)」的「指示詞」,其主要的語用功能為「篇章指引」,筆

者在所收集到的語料中也發現作「限定詞」的「這麼、那麼」通常都有「篇

章指引」的用法,請見以下例句。

(14)

(24) 聽朋友說起,「養鴿子可要小心得腦膜炎」真有這麼回事嗎?答:是的,

由於臺灣養鴿風氣盛,加上氣候長年高溫多多濕,適合隱菌。而隱球菌 常常在鴿糞中迅速繁殖。如果鴿糞掉落泥土中,陽光不能很快曝曬變 乾,隱球菌被人吸入人肺再進入大腦,就會染上隱球菌性腦膜炎。

(平衡語料庫)

(25) 日本執政3黨就“不戰決議”的內容達成妥協。三黨互相妥協,搞出這麼 個決議,完全是出於國內政治的需要。 (北大語料庫)

(26) 大家都想成為英雄或偉人,但觀之古今中外,能上榜者卻寥寥可數。因 此坊間也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笑談:每個人在孩提時代,由於看多了童 話故事,自然就幻想著自己長大後要成為自己長大後要成為白馬王子或 白雪公主,但是當真正成長之後,卻發現自己只變成一隻「青蛙」。這 種現象,正說明了現實與事實的的問題,人都是往上爬的,人人都想成 為勝利者而不願嘗到失敗落魄的滋味。 (平衡語料庫)

(27) 常去溫州的人,對那座地處甌江入海處的溫州空港,都有這麼個印象:

眼中的溫州機場,幾乎沒停止過建設,真正稱得上日新月異。

(北大語料庫)

(28) 不少文學愛好者就抱有這麼一個信念:寫好一本詩,不如討好一個詩評 家。 (北大語料庫)

(29) 在美國流行著這麼一個教育故事:兔子、烏龜、松鼠、鳥…

(平衡語料庫)

(30) 王永慶先生為「什麼是中國式管理」下了這麼一個定義,他說:「我是 中國人,我所管理的絕大部分是中國人。我要求我們的從業人員把不合 理的變成合理,大家動動腦筋,這就是中國式管理。」

(北大語料庫)

(31) 因為札榥的大通公園被道路給截斷,所以散歩起來還得注意兩方來車,

不過在市中心有個公園還不錯,上班族打混、老先生來攝影、畫畫、家 庭主婦帶小孩來玩,有個地方可以放鬆,真悠哉。我想像要是忠孝東路

(15)

也有這麼個大公園,該有多好! (網路語料)

(32) 如果你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孩,你會覺得…好好看的小孩,你會覺得說,

要我自己也有這麼一個多好。 (平衡語料庫)

(24)的「這麼回事」回指前面出現的句子「養鴿子可要小心得腦膜 炎」 ,其指涉對象為「養鴿子會得腦膜炎」的事實,但由於下文僅出現「養 鴿子導致腦膜炎」的說明,並未再出現同樣的指涉對象,因此(24)的「這 麼回事」也屬「篇章指引」的用法。同理, (25)的「這麼個決議」回指 前文的「不戰決議」 ,但下文並未再繼續出現相同的指涉對象,所以也屬

「篇章指引」用法。而例句(26)到(30)則都是「後指(cataphoric)」

的例子, (26)的「這麼一個笑談」後指下文裡「笑談的實際內容」,(27)

的「這麼一個印象」後指句子「眼中的溫州機場,幾乎沒停止過建設,真 正稱得上日新月異」 , (28)的「這麼一個信念」也是後指句子「寫好一本 詩,不如討好一個詩評家」 , (29)、(30)的「這麼一個教育故事」和「這 麼ㄧ個定義」則分別後指「故事」 、「定義」的內容。

不過,例句(23)到(30)基本上都是屬於「指同(co-reference)」

的情況,也就是說上下文的指涉對象(referent)相同,但由於做限定詞的

「這麼、那麼」強調聽話者必須從上下文去找出指涉對象的條件,因此筆 者發現有些篇章上下文的指涉對象雖不同,但卻具有相同的特徵或條件。

以例句(31)、(32)來說,(31)的「這麼個大公園」指的是像「大通公 園」一樣的公園,而不是指「大通公園」 ,同樣地, (32)的「這麼一個(小 孩)」指的則是像眼前這個孩子一樣可愛、好看的小孩,並不是指涉「眼 前的小孩」 ,因此,本文認為作「限定詞」的「這麼、那麼」在「篇章指 引」用法時,其「指涉對象」並不一定相同。

除此,作「副詞」並指涉「動作內容」的「這麼、那麼」也有「篇章 指引」的功能,本文曾在第三章提到指涉「動詞內容」的「這麼、那麼」

只能與一些特定的動詞搭配,且這些動詞大多能以「句子」作為賓語,請

見例句(33)到(37)。

(16)

(33) A:那你也打算做中國女婿啦!

B:心裡是這麼想,不知道有沒有這份福氣呢!

→ 心裡是打算做中國女婿,不知道有沒有這份福氣呢!

(34) 當做事太急躁時,不妨回想一下這麼做有什麼後果。

→當做事太急躁時,不妨回想一下做事太急躁有什麼後果。

(35) 他們兩人談到關於參加學校運動會的事。

A:現在已經開始報名了,你要不要參加什麼比賽﹖

B:好啊,我可以參加跳高或跳遠,不過,很久沒跳了,報了名,還得 找時間多練習才行。

A:要是你參加,我可以陪你,我的跳高跟跳遠成績也不錯,說不定贏 你。

B:那可不一定,好,為了不輸給你,我非參加不可。

A:一言為定,等我們游完了,就一塊兒去報名吧。

B:好,就這麼辦。

→ 好,游完了,就一塊兒去報名。

(36) A:這些個壞人再怎麼狡猾也沒有辦法抵賴了。我們馬上就可以破案 了。

B:這麼說,我的鑽石戒指馬上就可以找回來嘍!

→ 照你的話說,我的鑽石戒指馬上就可以找回來嘍!

(37) 有家潛水公司的廣告詞這麼說:「世界再怎麼美麗,你也只能看到百 分之三十,還有百分之七十的美麗世界等著你來探索。」而在這佔有 地球七成面積的美麗海洋世界中,珊瑚礁區可說是最引人入勝的精

華。生物學家們早就給珊瑚礁區一個貼切的形容詞「海中的熱帶雨林」

(17)

例句(33)的「這麼想」回指「打算做中國女婿」的想法,換句話說

「這麼想」的所指為動詞「想」的「內容」 ,例句(34)的「這麼做」則 回指「做事太急躁」 ,例句(35)的「這麼辦」回指前一句話「遊完泳,

就一塊兒報名」 ,例句(36)的「這麼說」回指「A 說的話」,因此我們可 將句子改為「

照你的話說,我的鑽石戒指馬上就可以找回來嘍!

」 ,而例句(37)

的「這麼說」則後指了後面的句子,即「廣告詞的內容」 ,不過由於例句

(33)到(37)的「這麼想」、「這麼做」、「這麼辦」、「這麼說」,其所指 都是「句子」,且指涉對象並未在下文中重複出現,因此本文也認為指涉

「動作內容」的「這麼、那麼」具有「篇章指引」的用法。

透過例句(33)到(37),本文認為指涉「動作內容」的「這麼、那 麼」與特定動詞搭配後,產生了「轉喻(metonymy)」的情形。陳光明(2003)

指出「轉喻」就是在同一個概念域中,用ㄧ個範疇去代替另一個範疇,例 如用容器代替容器內的物體, 「水壺開了」指的是「水壺裡的水開了」 ,或 者以人身體的一部份「面孔」來替代「人」 ,如「班上來了一些新面孔」 。 Lakoff 等人(1980)也列出了一些在英語中常見的轉喻類型,而陳光明

(2003)則舉出了一些在漢語裡類似的例子,請見以下說明。

1、 the part for the whole(部分替代全體)

例:班上來了一些新面孔。

→以身體的一部份「面孔」來替代「人」

2、 producer for product(生產者替代產品)

例:我買了一輛福特。

→以汽車公司「福特」替代汽車。

3、 object used for user(物品替代使用者)

例:投筆從戎

→以物品「筆」替代使用者「文人」 ,因此「投筆從戎」意指

(18)

4、 controller for controlled(控制者替帶被控制者)

例:拿破崙慘遭滑鐵盧。

→以控制者「拿破崙」替代被控制者「軍隊」

5、 institution for people responsible(機構替代相關人員)

例:立法院不同意動用第二預備金。

→以機構「立法院」替代相關人員「立法委員」

6、 the place for the insititution(所在地替代機構)

例:為了考上好大學,很多人放學後還去南陽街上課。

→以所在地「南陽街」替代機構「補習班」

7、 the place for the event(事發地點替代事件)

例:拿破崙慘遭滑鐵盧(Waterloo)。

→以地點「滑鐵盧(Waterloo)」替代該次戰役

本文認為指涉「動作內容」的「這麼、那麼」與特定動詞搭配後所產 生的「轉喻」情形,雖然並不完全符合 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的 任一種轉喻類型,但概念上卻較為類似第四種「生產者替代產品(producer for product)」的情形,以例句(33)為例,「這麼想」可讓聽話者聯想到

「想什麼」 ,即動詞「想」產生的內容,然後再從上文找到指涉的句子「打 算做中國女婿」 ,換句話說, 「這麼、那麼」與某些動詞搭配後,聽話者可 藉由該「動詞」聯想到該「動詞」可能產生的內容,進而了解須從上下文 去尋找相關訊息,因此,本文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聽話者」藉由表示動作 的「動詞」聯想到「動作產生之內容」的過程與「生產者替代產品」的轉 喻現象有相似之處。

不過,除了作「限定詞」以及指涉「動作內容」的「這麼、那麼」有

「篇章指引」的功能以外,本文也發現某些動詞,如「寫」,與「這麼、

(19)

那麼」搭配之後,既可能產生「文外照應(exophoric)」功能,也可能產 生屬「文內照應(endophoric)」的「篇章指引」功能,請見以下例句。

(38) 這個字應該這麼寫,那麼寫就錯了。

(39) 他在序言裡這麼寫著:「很多人認為我有一分了不起的寫作創造力,…」

透過(38) 、 (39)的比較可發現例句(38)屬「文外照應用法(exophoric use)」,例句(39)則具有「篇章指引」的功能。以例句(38)來說,如果 一個老師一邊示範某個漢字正確及錯誤的寫法,一邊使用例句(38)講解,

或者介紹姓氏「chén」時,先指著「陳」字說「這個字應該這麼寫」,再指 著「陣」字說「那麼寫就錯了」,不管是哪一種語境,例句(38)的「這 麼寫」 、「那麼寫」都是「文外照應」用法,反觀例句(39)的「這麼寫」

則後指(cataphora)「序言的內容」,具有「篇章指引」功能,其功能與例 句(39)明顯不同。本文認為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與後接「動詞」的特色 有關, 「寫」本身為「動作動詞」 ,與「這麼、那麼」搭配後可指涉「動作 方式」 ,如例句(38),但由於「寫」也可使用「句子(proposition)」作賓 語,所以與「這麼、那麼」搭配後亦可指涉「動作內容」 ,如例句(39),

由此可知,某些可使用「句子」作為賓語的動作動詞,與「這麼、那麼」

搭配後也能產生「篇章指引」的功能。

然而從上面的例句我們也不難發現「篇章指引」的句子大多使用「這 麼」而少用「那麼」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欲從「話題(topic)」及「心理 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兩個角度來討論。在話題方面,Saeed(2003)

認為交際雙方進行語言交際活動時會建構目前談論的重點,而這就是「話 題」 。Halliday & Hasan(1976)則認為「話題」的延續有賴任何可使上下 文產生連結(cohesion)的機制,如「回指(anaphora)」等,使其在篇章 中不至於成為毫無關聯的兩個句子。在「心理距離」方面,Teng(1981)

指出當說話者選用近指詞(proximal demonstrative)時,通常可表示說話

者認為自己與該指涉對象之間的關係是較緊密相關的(relevant),即關聯

(20)

要功能不是用以表達說話者與指涉對象之間的物理距離關係,而是用以指 引聽話者的注意力。本文認為「篇章指引」的重要功能就是使篇章中的各 單句形成密切相關的連結(cohesion) ,以便「話題(topic)」能順利延續,

既然「話題」是目前交際雙方所關心的重點,自然我們會傾向使用近指詞

「這麼」來表示自己對該議題的高度投入,並引導對方將注意力放在我們 覺得重要的議題上。

雖然在「篇章指引」的例句裡也有少數幾個使用「那麼」的句子,但 幾乎都可使用「這麼」代換,請見例句(40):

(40) A:現在我們要不要去看看,買點兒東西回來﹖

B:現在太晚了,

明天上午

再去吧。

A:也好,讓我先想想,應該買些什麼東西。

B:好,就那麼辦,

明天

我們開車子一塊兒去,要不然東西太重,不好 拿。

例(40)的「那麼辦」回指明天預定要做的事,雖然在這裡使用「那 麼」似乎受到「時間距離(temporal distance)」的影響,但若使用「這麼」

代換,不但不會使句子變得奇怪,反而讓人覺得說話者對明天要做的事情 投入較多的關心,也難怪語料中「這麼」的使用頻率遠遠高出「這麼」 , 同時也印證了說話者選用「這麼、那麼」時, 「心理因素」的影響力遠大 於「物理因素」 。

二、辨識用法(The recognitional use)

Diessel(1999)指出「辨識」用法就是指聽話者不能在篇章裡或語境

中找到指涉對象,只能透過交際雙方的「共知(shared knowledge)」才能

找到正確的指涉對象,如例句(41)。

(21)

(41) I couldn’t sleep last night. That dog(next door)keep me awake.

(Gundel et al., 1993:278)

例句(41)的“that dog"並不是指涉存在篇章裡或言談現場中的某隻 狗,所以聽話者無法在上下文裡找到正確的指涉對象,也不能藉由言談現 場的環境得知說話者所指的是哪一隻狗,必須透過交際雙方的「共知」才 能找到正確的指涉對象,因此例句(41)的 “that"屬「辨識」用法。

根據 Diessel(1999)的研究,通常做「限定詞(determiner)」的指示 詞才有「辨識」用法,然而在漢語裡,作「限定詞」的「這麼、那麼」 , 其指涉對象為符合某些條件的人、事、物,且聽話者必須透過上下文得知 相關訊息,因此作「限定詞」的「這麼、那麼」一般來說只有「篇章指引

(discourse deictic)」的功能,並沒有「辨識」的用法,不過,作「副詞」

指涉「性狀程度」 、 「動作方式」的「那麼」卻有「辨識」的用法,本文曾 在本章第二節討論「文外照應」用法時指出當指涉對象或評述對象無法「立 即可見」時,說話者通常傾向使用「那麼」 ,而在這些例子中,有許多例 子也屬「辨識」用法,因為聽話者有時必須藉由過去的經驗、常識或者與 說話者之間的共知,才能找到這些無法立即可見的指涉對象或評述對象。

請見以下例句。

(42) 氣象鼻所造成的困擾,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嚴重。 (平衡語料庫)

(43) 因為台語是母語,唱來很有親切感,不會像以前唱宗教歌曲那麼嚴肅,

感覺較輕鬆。 (平衡語料庫)

(44) 婚姻生活不像戀愛時那麼浪漫,有很多責任都是無法逃避的。

(平衡語料庫)

(45) 等一下結帳的時候,你可不能像上次那麼跑掉。 (網路語料)

例句(42)到(45)的聽話者都必須藉由過去的經驗或與說話者之間

(22)

(43)為例,聽話者需透過以往的經驗才能得知「那麼嚴重」指的是「多 嚴重」,「那麼嚴肅」指的是「多嚴肅」。除此,筆者認為本文在探討「空 間距離」時所舉的例句(13)也屬「辨識」用法。

(13)像青蛙一樣在地上那麼跳。 (呂叔湘, 1980:401)

由於例句(13)的「青蛙」不在言談現場,所以聽話者無法在現場看 到「動作方式」,也不能從句子裡得知「青蛙怎麼跳」,必須透過以前的 經驗或知識才能知道「青蛙跳的方式」,因此本文認為例句(13)也屬「辨 識」用法。

綜上所述,我們可發現在「篇章指引」用法時,說話者多用「這麼」

而少用「那麼」,這是因為「這麼」可表示說話者對談論議題的高度投入,

反觀「辨識」用法時,說話者則只用「那麼」而不用「這麼」,本文認為 這是由於在指涉對象、評述對象無法「立即可見」的情況下,說話者傾向 使用「那麼」的緣故。

第四節 章結論

透過以上的討論,本文發現「這麼、那麼」的語用功能與其句法特徵 和指涉對象確實可歸納出對應關係,因而本節將依不同的「句法特徵」及

「指涉對象」類型,列出「這麼、那麼」的語用功能,請見下表。

(23)

表四-3 語用功能與句法特徵、指涉對象的對應關係 語用功能 指涉對象 句法特徵

這麼 那麼

性狀程度

這麼

那麼 +狀態動詞 能願動詞 頻率副詞 (後接成份需含

「等級(scale)」

概念)

文外照應

例:

-我在海邊生活一輩 子了,還從未看過這 麼多海鷗,老來看到 這新鮮事,心裡真高 興啊!

文外照應或文內照 應的辨識用法 例:

-

老婆子到了台上就 哭,一看到台下那麼 多人,又有些發毛。

(文外照應)

-

氣象鼻所造成的困 擾,已經不像以前那 麼嚴重。 (辨識)

動作方式

這麼

那麼 +動作動詞

文外照應或文內照 應的篇章指引 例:

-這個字應該這麼寫,

那麼寫就錯了。

(文外照應)

-他在序言裡這麼寫 著:「很多人認 為我…」(篇章指引)

文外照應或文內照 應的辨識用法 例:

-這個字應該這麼寫,

那麼寫就錯了。

(文外照應)

-

像青蛙一樣在地上 那麼跳。 (辨識)

動作內容

後接動詞的賓語 往往需要透過一 個「句子」的描 述,才能表達完 整語義

文內照應

(篇章指引,但「那麼」的使用頻率低) 例:

A:那你也打算做中國女婿啦!

B:心裡是這麼想,不知道有沒有這份福氣 呢!

(24)

動作 這麼

那麼 +一+動詞 無 符合某特

定條件的 人、事、

這麼

那麼 +分類詞/量 詞+名詞

文內照應

(篇章指引,但「那麼」出現的頻率低) 例:

常去溫州的人,對那座地處甌江入海處的溫 州空港,都有這麼個印象:眼中的溫州機場,

幾乎沒停止過建設,真正稱得上日新月異。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新鮮,有的學者已經進行過探討。 [註 2]

2.「情境」創設對非華語學生學中文的影響 3.應用「調適架構」配合情境訂立教學目標 二、 第二語言教學流派..

1998 年 2 月,XML 建議標準提出,是目前通用的 XML1.0 版 本標準,XML 的規格便是由 W3C XML 工作群維護並負責增修 跟調整的工作。基本上 SGML、HTML

(Publical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 PAS),命名為 PAS 2050,一份可由 公眾無償取得、使用於評估產品生命週期排放之規格文件;以及另一份 溫室氣體排放與減量主張之守則(The Code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為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將於第二章依序說明 IPTV 的介紹與現況,以及詳述 e-SERVA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