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CBETA 電子版"

Copied!
9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6, No. 1736

No. 1736 [cf. Nos. 279, 1735]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序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至聖垂誥。鏡一心之玄極。大士弘闡。燭微言之幽致。雖忘懷於詮旨之域。而浩 瀚於文義之海。蓋欲寄象繫之迹。窮無盡之趣矣。斯經文理。不可得而稱也。晉譯幽 祕。賢首頗得其門。唐翻靈編。後哲未窺其奧。澄觀。不揆膚受。輒闡玄微。偶溢九 州。遐飛四海。講者盈百。咸扣余曰。大教趣深。疏文致遠。親承旨訓。彷彿近宗。

垂範千古。慮惑高悟。希垂再剖。得覩光輝。順斯雅懷。再此條理。名為隨疏演義。

昔人云。人在則易。人亡則難。今為解釋。冀遐方終古。得若面會。然繁則倦於章句

。簡則昧其源流。顧此才難。有慚折中。意夫後學。其辭不枝矣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一

  將釋此疏大分為四。一總序名意。二歸命下。歸敬請加。三將釋下。開章釋文。

四疏末一偈謙讚迴向。為順經文有四分故。若順序正流通判者。則合前二為序分。開 章為正宗。謙讚為流通。為疏三分。今初。總序名意。即是疏序。亦名教迹。麁分為 四。細科為十。言有四者。一通序法界。為佛法大宗。二剖裂下。別敘此經。以申旨 趣。三是以菩薩搜祕下。慶遇由致。激物發心。四題稱大方廣下。略釋名題。令知綱 要。亦為順經四分故。言細科為十者。順無盡故。一標舉宗體。二剖裂下。別歎能詮

。三故我下說主難思。四湛智下。說儀周普。五雖空空下。言該本末。六其為下。旨 趣玄微。七若夫下。成益頓超。八真可下結歎宏遠。九顧惟下。感慶逢遇。十題稱下

。略釋名題。今初。往復無際至其唯法界歟。文有五句。言意多含。略為四意。一約 三大釋。二約本末釋。三明法界類別。四總彰立意。今初。約三大釋者。意明法界具 三大故。初句明用。次句明體。次句明相。次句融拂。末句結屬。今初。即往復無際 是也。往者。去也。起也。動也。復者。來也。滅也。靜也。無際有二。一約廣多無 有際畔。此就事用。二約絕於邊際。據即事同真。何法往復。略有三義。一雙約迷悟 說。二唯就妄說。三返本還源說。今初。謂迷法界而往六趣。去也。動也。悟法界而 復一心。來也。靜也。皆法界用也。迷則妄生。悟則妄滅。然真有二義。一約隨緣。

迷則真隨於妄。則真滅妄生。悟則妄滅歸真。則真生妄滅。二約不變。迷悟生滅來往 紛然。真界湛若虛空。體無始故即無初際。悟絕始終。即無後際。二唯約妄說。復有 二義。一竪論去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初後際。二約橫說。妄念攀緣浩無邊際

(2)

後際。中論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

中當云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橫尋妄心。不在內外故亦無際。是以遠公云

。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毫涉動境。成此隤山勢。惑相既相承。觸理自生滯。

因緣雖無主。開途非一致。即其義也。三約返本還源說。對其初義。初義是總。第二 約妄惟往非來。今此唯復。復本源故。斯即靜義。故周易復卦云。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然往必復。易泰卦云。無往不復。天地際也。就此一義。自有往復。故文殊師利所 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中。善勝天子問文殊師利言。云何修菩薩道。文殊初說雙行之行。

次云。復次天子。有往有復名修菩薩道。云何名為有往有復。觀諸眾生心所樂欲。名 之為往。隨其所應而為說法。名之為復自入三昧名之為往。令諸眾生得於三昧。名之 為復。自行聖道名之為往。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為復。如是自得無生法忍為往。

令諸眾生得無生忍為復。自以方便出於生死為往。令諸眾生出離生死為復。心樂寂靜 為往。常在生死教化眾生為復。自勤觀察往復之行為往。為諸眾生而說斯法為復。自 修空無相無願為往。為令眾生斷於三種覺觀心故而為說法為復。堅發誓願為往。隨其 誓願拯濟眾生為復。發菩提心願坐道場。名之為往。具修菩薩所行之行。名之為復。

是為菩薩往復之道。釋曰。上來十對。皆上句自利為往。往涅槃故。下句利他為復。

復於生死化眾生故。雖有往復。總為返本還源復本心矣。此中無際。亦有二義。一菩 薩行海廣多無際也。二一一稱理深無邊際也。然上三義。皆法界用矣。二動靜一源者

。法界體也。對上三義約迷悟者。動即往也。靜即復也。動靜迷悟雖有二門。所迷真 性一源莫二。莫二之源即是體也。二對唯妄者。動即往復。有去來故。靜即體虛。相 待寂故。不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則動靜名殊

。其源莫二。莫二之源。即一體也。三對返本還源說。自利靜也。利他動也。二利相 導化而無化。則不失一源。為法界體也。若對上二種無際者。廣多無際動也。際即無 際靜也。動寂無礙為一源也。際與無際當體寂也。三含眾妙而有餘者。法界相大也。

謂杳冥之內眾妙存焉。清淨法界杳杳冥冥。以為能含恒沙性德。微妙相大。以為所含

。相依乎性。性無不包。故稱為含。性體無外。相德有名。有名之數不能遍無外之體

。故云有餘。則恢恢焉猶有餘地矣。故阿僧祇品云於一微細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

。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即斯義也。以手約稱性。剎約不壞相。是故廣 相不能遍小性也。然此相大略有二義。一約不空具恒沙性德故。此是同教意。二約事 事無礙。十玄之相。本自具足。即是別教之意也。然眾妙兩字。亦老子意。彼道經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釋曰。然 彼意以虛無自然。以為玄妙。復拂其迹。故云又玄。此則無欲於無欲。萬法由生故。

云眾妙之門。今借其言而不取其義。意以一真法界為玄妙體。即體之相為眾妙矣。四 超言思而逈出者。融拂上三也。融則三一互收。拂則三一雙寂。云何超耶。謂理圓言 偏。言生理喪。法無相想思則亂生。並皆超之。故云逈出。故肇公云。口欲談而詞喪

(3)

。心將緣而慮亡。則逈出於言象之表矣。何者。欲言相用即同體寂。欲謂體寂相用紛 然。即一而三相不同。即三而一體無二。三一無礙互奪雙亡。存泯莫覊。豈言象之能 至。故云逈出。又借斯亡絕以遣言思。非有無言可為棲託。故下經云。雖復不依言語 道。亦復不著無言說。況言相本寂亡絕亦亡。斯則言與亡言相待亦寂故。假逈出之稱

。以拂言與亡言之迹矣。五其唯法界歟者。結法所屬屬法界也。謂具上諸德獨在於法 界矣。第二約本末釋者。此上五句。初句從本起末。即不動真際建立諸法。次句攝末 歸本。即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第三句本末無礙。則性相歷然。第四句本末雙寂。則言 思無寄。末句結屬通四義焉。第三明法界類別者。略有三意。一者約三法界。初句事 法界。次句理法界。第三句無障礙法界。第四句融拂上三。第五句結屬上三法界也。

二者約四法界。往復無際事也。動靜一源具三義也。動即是事。靜即是理。動靜一源

。即事理無礙法界也。含眾妙而有餘事事無礙法界也。超言思而逈出。融拂四法界。

其唯法界歟。亦結屬四法界也。三者約五法界。往復與動。皆有為也。靜即無為。一 源有二。若互奪雙亡為一源。則非有為。非無為法界。若互融雙照為一源。則亦有為 亦無為法界。含眾妙而有餘。即無障礙法界。超言思而逈出。總融五法界。其唯法界 歟。結屬五法界。第四總彰立意者。所以最初敘法界者。應有問言。諸家章疏多先敘 如來為物應生先小後大。或無像現像。無言示言。今何最初便敘法界。故今答云。以 是此經之所宗故。又是諸經之通體故。又是諸法之通依故。一切眾生迷悟本故。一切 諸佛所證窮故。諸菩薩行自此生故。初成頓說故。不同餘經有漸次故。然最後一意正 答初問。而前諸意共成後意耳。第二剖裂玄微昭廓心境。下別歎能詮意。明此經詮於 法界故。難思議。文有七句。於中分四。初二句總明能詮。次二句別顯深廣。三有二 句結歎深廣。後一句結法所屬。今初言玄微者。即指前法界多義也。謂幽玄微妙之旨

。剖判分裂在乎此經。謂於無障礙法界。剖為心境二門。故下句云昭廓心境。云何剖 裂。謂一真法界。本無內外。不屬一多。佛自證窮知物等有。欲令物悟義分心境。境 為所證。心為能證。故下引裕公云。心則諸佛證之以為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

。則二皆所證。智為能證。所證之境即大方廣。能證之心則佛華嚴也。文中廣說故云 剖裂。言昭廓心境者。心境即上所開。昭廓即是此經。昭者。明也。照也。廓者。空 也。張小使大也。云何明心境耶。謂此經中。昭明顯著。若凡若聖若因若果。能觀之 心所觀之境。無不畢備故。如出現品說佛境界。即佛境也。說如來心即佛心也。諸位 心境例此可知。云何照心境耶。謂此經中教人觀察若心若境。如云欲知諸佛心。當觀 佛智慧。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此令觀佛心也。云何空廓心境耶。如云法性本空 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即空心境也。無取即無境。無見即無心。

又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亦空 心境也。又云。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 師。亦空心境義也。云何張小使大。謂若張於心則無心外之境。張境則無境外之心。

(4)

於如。上句張心。下句張境也。真心真境。本自無涯。即妄同真。則張小使大矣。經 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佛境大也。又云。佛智廣大同虛空。真心大也。知妄 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皆張妄 心。即無涯也。因果萬法心境普收。隨一一事皆可張廓疏窮理盡性徹果該因者。二有 二句。別歎深廣也。理謂理趣。道理廣也。性為法性。心性深也。若窮其理趣。則盡 其體性。今此經中。意趣體性皆窮究也。此借周易說卦之言。彼云。窮理盡性以至於 命。昔者聖人之作易。將以順性命之理。注云。命者生之極。窮理則盡其極也。即以 極字解性。性者極也。若窮其理數。盡其性能。則順於天命。故次云。以順性命之理

。今借語用之。取意則別。言徹果該因者。兼於深廣。徹究五周之果。該羅六位之因

。則廣也。故廣說地位因果。莫踰此經。若云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二互交徹則顯深也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該果也。雖得佛道不捨因門。果徹因也。上約廣義。徹果屬 果。該因屬因。即明能詮之教該徹彼因果也。今約深釋徹果屬因。以因徹彼果故。該 因屬果。以果徹彼因故。即因果自相。該徹唯屬所詮。而其能詮。具明斯義。然因該 果海。果。徹因源。是古人之言。今欲具含深廣之義。云徹果該因耳

  疏。汪洋冲融廣大悉備者。三有二句結歎深廣也。上句明深廣之相。下句出深廣 之由。汪汪深貌也。洋洋廣貌也。冲亦深也。亦云中也。亦曰冲和。故老子云。道冲 而用之。或似不盈。融者。融通兼深廣也。故肇公云。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八師經 中梵志闍旬云。吾聞佛道厥義弘深。汪洋無涯。無不成就靡不度生等。即深廣義也。

亦如冲和之氣。生成萬物而不盈滿。融通萬法令無障礙。言廣大悉備者。即出深廣之 由。以無不備故。此言亦出周易繫辭。彼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 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今若取意就經。

亦可喻三世間。天道智正覺也。人道有情也。地道器世間也。此經廣說三世間故。亦 可天道深理也。地道事相也。人道諸佛菩薩修行者也。此雖配之。本意但取包含而已

。謂此根本法輪之內。何法而不備。未有一事一理而不極。一因一果而不備。五周因 果。則五十二位之昭彰。九會玄文。則難思教海而可覩。說真妄則凡聖昭昭而交徹。

語法界則事理歷歷而相收。法華佛知見一偈必開示而無遺。大涅槃。涅槃一章必盡其 體用。六百卷般若。不出三天偈文。一大藏經文並攝於七字之內。是謂罄諸佛之智海

。竭性相之洪源。故云廣大悉備矣

  疏。其唯大方廣佛華嚴經焉者。四結法所屬也。上之勝事唯我華嚴。第三故我世 尊下說主難思文有六句。義分為四。初二句標果滿。二一句語因深。三一句明體玄。

四二句彰德備。初云故我世尊十身初滿者。總標十身。該下兩段。正明難思。以是十 身無礙。佛說非三身故。而言故我者。由上能所詮。深廣玄妙為諸教本。故我世尊始 成正覺。頓說此經。言十身者。次下當列。言初滿者。成正覺時。身方滿故。故經云

。爾時世尊處于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

其音普順十方國土等。是初滿也。正覺始成者。別語菩提之身。以是總故始覺同本覺

(5)

。無復始本之異。故曰始成。下當廣釋

  疏。乘願行以彌綸者。二有一句語因深也。乘因有二一乘願因。經云。毘盧遮那 佛願力周法界。二乘行因。主山神偈云。往修勝行。無有邊等。乘昔願因彌綸果用。

即是願身。言彌綸者。周遍包羅之義。亦出周易。繫辭云。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 地之道。釋曰。聖人既準天地而作易。易中所說與天地理同。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以 況如來本起願行意欲周遍。利物今得如其願行之力故。周遍法界是曰彌綸

  疏。混虛空為體性者。三有一句明體玄也。然有二義。一約世尊身上自具十身。

即法身也。以法性身為法身故。故下經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云。佛以法 為身清淨如虛空。二者約外虛空。以融三世間而為佛身。則外虛空是虛空身故。故云 混虛空為體性。混融無礙故

  疏。富有萬德蕩無纖塵者。四有二句彰德備也。上句德無不備。下句障無不寂。

萬者總相之大數也。實具無盡之德。故下經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

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無盡之德。總名萬德。塵沙無明。種現習氣。總 皆斷盡。故云蕩無纖塵。總即二障。二障有三。一現行。二種子。三習氣。習氣微細 況之纖塵。細中之細尚無。況餘麁中之細等。若總配三德。萬德含於智恩。下句即是 斷德。又混虛空為體。即法身德。萬德即般若德。無塵即解脫德。萬德之句為總。上 下諸句皆是別德。上之二句。並福德身。十身之中已具四矣。餘之六身在後段中。第 四湛智海之澄波。虛含萬象。下說儀周普。文有七對。即為七義。一明所依定。二明 能說身。三說經處。四說經時。五所被眾。六說經本。七別示說儀。今初。說經所依 三昧者。如說法華依無量義處三昧。說般若經依等持王三昧。說涅槃經依不動三昧。

故說諸經多依三昧。今說此經依何三昧。即海印三昧。海印是喻。從喻受名。賢首品 疏。當廣說之。今略示其相。謂香海澄渟湛然不動。四天下中。色身形象。皆於其中 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猶澄波萬頃晴天無雲。列宿星月炳然齊現。無來無去。非有 非無。不一不異。如來智海識浪不生。澄渟清淨至明至靜。無心頓現一切眾生心念根 欲。心念根欲並在智中。如海含象。故下經云。如海普現眾生身。以此說名為大海。

菩提普印諸心行。是故正覺名無量。非唯智現物心。亦依此智。頓現萬象普應諸類。

賢首品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修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 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然此文中言 含法喻。智即是法。海即是喻。識浪既停云湛智海。無心頓現。故曰虛含。能應所應 皆為萬象

  疏。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者。第二對明能應之身。此之兩句。惟性字是法。

餘皆是喻。以性該之。皆含法喻。謂若秋空朗月皎淨無瑕。萬器百川不分而遍。性空 即所依法體。滿月即實報智圓。百川即喻物機。影落便為變化。故佛之智月全依性空

。惑盡德圓無心頓應。故出現品云。譬如淨月在虛空。能蔽眾星示盈缺。一切水中皆

(6)

皆謂對其前。智幢菩薩偈云。譬如淨滿月普現一切水。影象雖無量。本月未曾二。如 來無礙智。成就等正覺。普現一切剎。佛體亦無二。此則水亦喻剎。若準離世間品云

。亦喻菩提。偈云。譬如淨月輪。皎鏡在虛空。影現於眾水。不為水所雜。菩提淨法 輪。當知亦如是。現世間心水。不為世所雜。則亦以月喻所說法。上皆空月不同。若 以相歸性。則空亦名佛。故一切慧菩薩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

不可得思量。則空色照水影落晴天。天猶空也

  疏。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者。第三明說經之處。意取七處故。言樹王者即菩 提樹。謂畢鉢羅樹。此樹高聳獨出眾樹。故稱為王。言不起者。謂不起菩提樹。而昇 忉利天等。故下經云。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向帝釋殿。法慧菩薩 偈云。佛子汝應觀如來自在力。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見佛住於須彌頂。

十方悉亦然。如來自在力。三天皆有不起而昇之言。故彼成四句。一不起一切菩提樹 而昇一天。如前經文。二不起一處而昇一切處。三不起一處而昇一處。四不起一切處 而昇一切處。二四兩句取其結例之文。謂十方悉亦然。取前一切閻浮提對忉利亦然。

則是第四句。但取一閻浮對一切忉利是第二句。其第三句易故文無。義必合有。是則 不起法界菩提樹。遍昇法界七處。今言羅七處於法界者。略有二意。一令遍法界中皆 有七處。二令一一處皆遍法界。且初義者。若約自狹之寬說遍應。如下說處中。十重 之內遍於中八。以初一是能遍七處。十是例餘佛故。然下十重是約佛遍於處。今明處 遍於處。自有二義耳。所依之處既遍法界。能依之身居然遍也。今直就遍法界言。略 有五重。一遍法界同類剎中。皆有七處。二遍法界異類剎中有七處。三遍法界微塵中 剎亦有七處。四遍法界虛空容塵之處亦有七處。五遍法界帝網剎中。亦有七處。二令 一一處遍者。如菩提場遍法界。則普光明中亦有菩提場。忉利天中亦有菩提場。夜摩 兜率等七處。一一皆有菩提場。如遍七處。亦遍非七處之處。如化樂四王色界十八等 非說經處。今菩提場亦遍於彼。如菩提場處遍其七處。一一皆遍七處乃至法界。此亦 有五。一者一遍同類剎。二遍異類剎。三遍法界塵。四遍虛空容塵之處。五遍法界帝 網剎。更細而論。非但一一處遍。隨一一塵。皆遍法界五重之處。是則一處中有一切 處。上二重釋遍皆遍五類。五類之中前三約事法界。次一通事理。理空事空故。後一 事事無礙法界。由事即理事理無礙故。以理融事遍於重重。皆是如來說經之處

  疏。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者。四明說經時。即始成正覺時。然有兩說。各是 一師之義。以無違兩字會通。謂菩提流支。則以前五會。是初成即說。以經初云始成 正覺故。三天皆云不起而昇故。第六會已下是第二七日後說。以別行十地經初云婆伽 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例此則第九一會在後時說。以有身子祇樹等故。賢首則以初 成頓說九會之文。今會取賢首。既指歸云。常恒之說前後際而無涯。則在後時無過。

故云無違後際。後際即通第九會。在後時說故不妨後際。而宣暢九會在於初成。上來 分於三時約所表故。初成頓演約圓融故。又分三時者。以法就機故。能頓說者約佛德 能。能頓演故。以初後相即故。故云無違後際。不妨初成頓彰九會。經云。一念即無

(7)

量劫。無量劫即一念。故晉經十住品云。過去無量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無量劫。迴 置過去世。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多劫不乖剎那。初成豈妨後際。上之二段。廣 如教緣中辨

  疏。盡宏廓之幽宗。被難思之海會者。五明所被眾也。然上句略明經義。以為能 被義。在旨趣之中。今為成所被故。略舉能耳。宏者大也。廓者空也。幽者深也。下 句所被。云被難思之海會者。以深廣故。謂普賢等眾行德齊佛。數廣剎塵故稱為海。

深超情表。是不可思。數廣難量。亦不可思。即深而廣不可作深思。即廣而深不可為 廣思。真應權實類例多端。又不可思。該徹果海尤不可思。故初會云。有十佛剎微塵 數菩薩所共圍繞。略列四十二眾。皆以剎塵無量而為其量。況口光所召。一一菩薩各 領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來至此會。毛光重現周入剎塵。依正作用該攝三際。諸 大菩薩尚不能思。豈況凡情測其涯際。故云難思之海會

  疏。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者。六明說經本也。本即圓音。落落者。疏遠聲也

。十剎者。謂樹形等異類之剎。經列二十結有十佛剎塵。舉十以彰無盡故。故十剎圓 音之義。下當廣說。略而言之。一音之中具一切音。名曰圓音。一切音聲即是一音。

亦名一音。一多無礙總曰圓音。經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 皆充遍。一切言辭海。一切隨類音。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皆圓音義也。十剎齊 聞無有前後。故名為頓。法界十剎無所不聞。故名曰周

  疏。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者。七別示說儀也。謂是通方之說。舉一為主。十 方為伴。諸佛菩薩皆有主伴。遞互相望盡於十方。隨一為主。十方為伴。隣次相壓。

故曰重重。然相猶難明。今復略示。言諸佛菩薩皆有主伴者。略有三句。一果主果伴

。謂遮那為主。十方佛為伴。十方佛為主。遮那為伴。二因主因伴。謂此方法慧菩薩 為主。十方法慧菩薩為伴。十方菩薩為主。此方菩薩為伴。三果主因伴。謂如來為主

。普賢等為伴。此一亦名輔翼。亦得稱伴。彼佛為主。此方菩薩為伴。如法慧說法十 方佛證。但名證法諸佛。不名因主果伴。設爾為伴自望本佛而為主。故言隣次相壓故 曰重重者。略有二義。一此彼互望。如遮那為主十方諸佛為伴。此界之東阿閦如來為 主。此土遮那與十方諸佛為伴。次東第二佛為主。遮那與東第一佛及十方佛為伴。則 隨一佛有法界諸佛重數。如十人為主伴。遞互相望。便為十重主伴。如一佛既爾。佛 主菩薩伴亦然。因主既爾因伴亦然。此一義中自有三義。二者遮那一佛為主。十方菩 薩為伴。主佛既遍。伴亦隨遍。謂遮那處普光堂。東方十佛剎塵數界外。有金色世界 文殊而來為伴。十方菩薩皆去十剎而來。若此主佛向東一界坐蓮華座。金色文殊來亦 不相近。還去十佛剎塵數外。如長空明月列宿圍繞萬器百川星月炳現。月如主佛。列 宿如伴。一一水中遠近皆現。義當金色近東一界。其西蓮華色世界財首菩薩。亦移近 東一界。餘之八方皆移近東一界。如是主佛。至東十佛剎塵數界外。坐蓮華藏師子之 座。正當本金色界處。由主佛至彼其金色界。近東亦十佛剎塵數界外。其西方蓮華色

(8)

東來近主佛。如是主佛極於西方。亦不見有西方菩薩從東過西來近主佛。十方皆爾。

如人以十錢布地。錢心為主。錢緣為伴。第一錢當中。以第二錢壓第一錢上。近東一 緣之地。則開元通寶等。皆亦近東一緣之地。如是錢錢重重相壓皆漸近東。如近東既 爾。更十錢近西亦然。說一十信。則已重重周於十方。如是第三會說十住時。亦如說 信重重遍於十方。行向地等皆然。則九會為九重重。如第一會重重遍法界。第二會重 重。還在第一會重重之上。則九會自為九箇重重。若四十八會。為四十八重重。若無 盡會。有無盡重重。此一佛為主。餘菩薩為伴。重重如是。十方佛為主。十方菩薩為 伴。重重亦然。如是諸佛重重復互相遍故。云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餘義至教起因 緣中辯。然上七對有其六身。初所依海印三昧。即是智身。湛智海故。二說法之身為 化身。謂如水分千月故。三說經處是意生身。隨意遍於法界處故。四說經時。即力持 身。持令永久故。五被難思海會。即威勢身。菩薩眾中威光赫奕故。六圓音。七主伴

。皆相好莊嚴身。圓音即一相。主伴即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具相好故。此段有六。前 說主難思。已有四身則十身具矣。意云。十身初滿即說此經。然疏本意正示說儀等異

。含具十身故。有三兩身名全不昭著。第五雖空空絕迹。而義天之星象燦然。下言該 本末也。文有兩重本末。一理事相望而論本末。二諸教相望而論本末。今初也。亦是 遮於伏難。恐有難言。夫大象無形。大音無聲。希微絕眹。乃是難思之境。豈有形言 者哉。則心絕動搖。言忘戲論。自入真趣。何用廣陳言相。翻欲擾人故。今釋云。非 言何以知乎無言。非相何以顯乎無相。十忍經云。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而能示 言說如響遍世間。斯則以言顯無言也。又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形

。令入此法中。斯即以相顯無相也。又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

見佛神通力。具上二也。法華亦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 丘說。斯亦以言顯無言也。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亦以相顯無相也。

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不言不說。故云。當如法說。又云。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又云。雖知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國及以眾生空。而常修淨 土教化諸群生等。皆是言與無言。相與無相。不相離也。十住品云。欲以寂靜一妙音

。普應十方隨類演。如是皆令淨明了。菩薩以此初發心。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 無不盡。悉欲了知其自性。菩薩以此初發心。世間言音靡不作。悉令其解證寂滅。欲 得如是妙舌根。菩薩以此初發心。皆即言無言其文非一。今疏文中。但略明其無礙之 義。文有二對初對無相不礙相。後對無言不礙言。今初對也。雖空空絕迹。諸法性本 空。空無諸相。緣生之法。無性故空。復有何相。借空遣有。有去空亡。故曰空空。

淨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除於有見。若復見有空。諸 佛所不化。故知非有非無也。非有即空。非無即空空也。經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 復無。三界一切空。是則諸佛見。此即空空也。次云。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 法無所住。悟此見日身。則空亦無所住矣。又上無中無有二空也。無二亦復無空空也

。三界一切空成真空也。又迴向品云。法性本無二。無二亦復無。皆空空也。言絕迹

(9)

者。空有斯絕。心行處滅。行處滅故。迹不可尋。謂若有有可有。則有無可無。今無 有可有。亦無無可無。以無遣有。無即是迹。以空遣空空亦是迹。以有遣故遣之。又 遣之。以至於無遣。若以無遣無無遣亦是迹。有所得故如鳥履砂。若無所得當句即絕

。故出現品云。了知諸法性寂滅。如鳥飛空無有迹。故云空空絕迹。以空空不礙於相

。故致雖言。雖字生下義天之星象燦然也。謂依於晴空不礙星象燦爛。晴空即是義天

。依第一義天不礙法門星象。又以不礙星象。方知是空。不礙法門。為真第一義空矣

。上即以空為本。法門為末也

  疏。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爛浩瀚者。二約無言不礙言也。則以無言為本。言即 為末。湛湛者。即是海水澄凝之相。意明動依於靜。無言不礙於言。故下經云。雖復 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若礙於言則身子被呵。不礙於言。則文殊攸讚。況文 字性離即言亡言。故雖無言而教海之中波瀾浩瀚。大波曰瀾。是以佛證離言。流八音 於聽表。法本非說。演大藏於龍宮。故知至趣非遠。心行得之則甚深。言象非近。虛 懷體之而目擊。言絕之理而非絕。繁興玄籍而非興。故即言亡言也融常心言無所遣矣   疏。若乃千門潛注。與眾典為洪源。下諸教相對而論本末。即以華嚴為根本法輪

。文有二對。上對為開漸之本。謂千門異義潛注眾經。如海潛流四天下地。有穿鑿者 無不得水。則知眾流依海水故。海為眾水之源。華嚴為諸教之本源矣。下對為攝末歸 本。則萬德交歸。若百川歸海。海能普收即為本故。昔人云。九流於是乎交歸。眾聖 於是乎冥會。彼約會歸涅槃。此約會歸法界。故地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證 此法界故。故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一乘即三乘之本。一佛乘者即華嚴也。會 三歸一即攝末歸本故。第五經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即指華嚴 為根本也。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所流也。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也。

是經即是法華。法華攝於餘經。歸華嚴矣。是則法華亦指華嚴為根本矣。其義分明餘 如下說。第六其為旨也下。旨趣玄微。此句標舉疏。後冥真體下。正顯旨趣。於中有 二。先明理事無礙。後顯事事無礙。雖此經中廣說於事及說於理。而皆無礙故。以無 障礙法界而為旨趣。此門即義分齊中意。就初理事無礙中亦二。先示三大。後融真妄 前中問曰。初往復無際等。已明三大。今何重說。答有三義。與前不同。一前直就法 界宗上。約義以明三大。今約能詮經中。具說三大。故不同也。二前辯三大之相。今 明三大所在。謂體在何處。所謂萬化等。三者前明三大融拂。為成己宗。此明三大互 在為遮異釋。辯不相捨離為無礙義。如昔人云。其為體也。則不生不滅無去無來。以 不滅為無生。以不生為無滅等。其為相也。則同異類之殊體。則微細容持。同異類之 別質。則展轉重現。微細之理難見況之以芥瓶。重現之相易觀喻之以帝網等。其為用 也。不分而遍。不去而臻。一多大小而互為延促靜亂。而相在等斯則別顯三大之相。

今但明其不離。則是深玄。名理事無礙。初句明體。體在萬化之中。非事外也。故云 冥真體於萬化之域。冥為冥契。亦是冥寂。萬化乃事法之總名。故曉公起信疏序云。

(10)

在百家之談。非象表也。五目不能覩其容。在言裏也。四辯莫能談其狀。釋曰。此明 真體與一切法。非一非異。今疏但云無礙。則與諸法非一異矣。故肇公云。道遠乎哉

。觸事而真。亦體即萬化矣

  疏。顯德相於重玄之門明相不礙體也。重玄即是理體。明德相只在體上。若離體 有相。相非玄妙。勝德之相名為德相。言重玄者。亦即空空。語借老子。老子云。玄 之又玄眾妙之門。彼以有名無名同謂之玄。河上公云。玄者天也。天中復有天。莊子 云。天即自然。則自然亦自然也。依此而生萬物。故云眾妙之門。今以空空之中無德 不備耳

  疏。用繁興以恒如者。明用不離於體也。繁多興起而常。即如。上體相用三。不 相捨離。皆是所證所觀

  疏。智周鑒而常靜者。即能證能觀。若當句明即止觀無礙。周鑒觀也。理事遍觀

。常靜止也。惑相皆寂。亦權實無礙。周鑒權也。常靜實也。對上三句。為境智無礙 由所觀境既體用無礙故。能觀智亦寂照雙流。若別對三大。則各具體用。皆有止觀。

如體上冥真體。體也止也。萬化之域。用也觀也。顯德相。觀也。重玄門。止也。用 繁興觀也。以恒如止也。若作三觀釋者。以智鑒體空空觀也。鑒用假觀也。鑒相中觀 也。三諦齊觀。故云周鑒。對此三觀。常靜之止。亦有其三。一體真故靜。二方便隨 緣無取故靜。三離二邊分別故靜。三止三觀融為一心。契同三諦無礙之理。則心境融 即。而常歷然

  疏。真妄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下。融真妄也。文有二對。初對正明雙融。後對 不礙雙現。今初。真謂理也。佛也。妄謂惑也。生也。亦生死涅槃。言交徹者。謂真 該妄末。妄徹真源。故云交徹。如波與濕。無有不濕之波。無有離波之濕。若論交徹 亦合言。即聖心而見凡心。如濕中見波。故如來不斷性惡。又佛心中有眾生等。若依 此義。合云真妄交徹。凡聖互收。今不爾者。若約理融實。即真妄互有。今約有不壞 相。但明凡即同聖。以即真故。而聖不同凡。無煩惱故。如波即濕而濕未必即波。有 淨水故。故淨水說波有動之性。無動之事。如波中說濕。動濕俱有。又說凡即是佛。

於凡有益。佛即是凡。令人妄解。是故但云即凡心而見佛心耳。然其真妄所以交徹者

。真妄二法同一心故。妄攬真成。無別妄故。真隨妄顯。無別真故。真妄名異。無二 體故。真外有妄。理不遍故。妄外有真。事無依故。然或說妄空真有。或說妄有真空

。俱空俱有。雙非雙是。雖有多端並皆交徹。此義云何。且說何法為真。何法為妄。

真妄自有二義。一約三性說。圓成是真。遍計為妄。依他起性通真通妄。淨分同真染 分為妄。二約二諦說。真諦為真。俗諦為妄。二諦多門。下當廣說。今且約理事二門 理為真諦為真。事為俗諦為妄。設淨分之事。妄未盡故。問真妄二法。孰空孰有。如 唯識論。約遍計為妄。則妄空真有。若染分為妄。則真妄俱有。若涅槃說空者所謂生 死。不空者謂大涅槃。則依他染分為空。淨分圓成皆有。若依三論。以世諦故有。真 諦故空。若以妄為俗諦。以真為真諦。則妄有真空。若約隨俗說二諦。則真妄俱通空

(11)

有。若約觸物皆中。則真妄俱非空有。問真妄交徹行相如何。言並皆交徹者。約相宗 以明。唯識等宗不得交徹。今就華嚴。則前諸義皆得交徹。以具前即一心等義故。如 約遍計為妄者。情有即是理無。妄徹真也。理無即是情有。真徹妄也。若染分依他為 妄者。緣生無性。妄徹真也。無性緣成真徹妄也。若約生死涅槃說者。生死即涅槃。

妄徹真也。涅槃即生死。真徹妄也。故中論云。生死之實際。即是涅槃際。涅槃之實 際。即是生死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即交徹也。此下經云。有諍說生死。無 諍說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亦俱空俱有。交徹義也。若依二諦。以妄為俗 諦。以真為真諦。言交徹者。即俗而真。即真而俗故。故影公云。然統其要歸。則會 通二諦。以真諦故無有。以俗諦故無無。真故無有。則雖無而有。俗故無無。則雖有 而無。雖有而無則不累於有。雖無而有則不滯於無。寂此諸邊故名中道。即真妄交徹 也。真故無有則雖無而有則。真徹妄也俗故無無。則雖有而無則。妄徹真也。餘可思 準。若約隨俗說真妄。本虛居然交徹。真妄皆真。則本末一味。居然交徹。若觸物皆 中。居然交徹。次明交徹所以。問真妄相乖。其猶水火。何得交徹答此有多義。一真 妄二法同一心故。以一貫之故得交徹。故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

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盡。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故云。不離一心。

故得交徹。二妄攬真成無別妄故。亦是起信勝鬘等意。真如隨緣成一切法。故真徹妄 也。言真隨妄顯無別真故者。妄徹真也。若無有妄。對何說真。如無緣生則無無性故

。三真妄名異體無二故者。如向所引。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等。俱不可得。則體 無二也。故下經云。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顛倒非實義。不能見正覺。明以無二 為實也。豈非交徹。四真外有妄理不遍故下。反成二義。此句真徹妄也。五妄外有真 妄無依故。即妄徹真也。此亦法性宗義。一切法皆如。豈妄外有真。真如遍一切。豈 真外有妄。是知。真妄常交徹。亦不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 之妄。妄非妄而雲興

  疏。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者。二不礙兩存。上來交徹不礙之義。恐人誤執。

謂泯二相故舉此言。亦由惑者執禪。則依本性無作無修。鏡本自明不拂不瑩。執法之 者須起事行當求如來。依他勝緣。以成己德並為偏執故。此雙行。依本智者約理而說

。無漏智性本具足故。而求佛智者。約事而論。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心鏡本淨。久 翳塵勞故。恒沙性德。並埋塵沙煩惱中故。以順法性無慳貪等。修檀施等故。諸佛已 證。我未證故。又理不礙事。不妨求故。事不礙理。求即無求故。若此之修。名為無 修。無修之修。修即無修。為真修矣

  疏。理隨事變則一多緣起之無邊下。第二明事事無礙法界。為經旨趣。義分齊中 當廣分別。今但略明。亦分為二。初一對明無礙所由。所以事事不同而得無礙者。以 理融事故。於中初句。明依理成事。故一與多互為緣起。此猶是事理無礙。躡前起後

。故舉之耳。由事理無礙。方得事事無礙。若事不即理。事非理成。則互相礙。今由

(12)

。所以由上事攬理成則無事非理故。以理融事。理既融通。事亦隨爾。故得千差涉入 而無礙。由即事故。故有千差。為理融故。重重涉入。即當十玄所以之中。理性融通 門也。餘至下明

  疏。故得十身歷然而相作下。正顯無礙之相。具十玄門。以隨文語便故。小不次

。如下次第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 相即自在門。五祕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 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今文之次。在文可知。唯主伴一 門。前說儀中。文理已具。故不重出。諸藏純雜。今古多異。今文重出。故亦有十門

。今初。即諸法相即自在門。文有兩句。上句總明三世間相成故。故得十身歷然而相 作。言故得者。由前事得理融之故。便得具下十種玄門。故得二字文雖在初。義貫下 十。言十身者。即八地云。此菩薩遠離一切身相分別住於平等。此菩薩知眾生身國土 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言相作者。次經云。此菩薩知 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又知眾生心之 所樂。能以國土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又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 以業報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眾 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隨諸眾生所樂不同。則於此身現如是形等。釋曰。上之四類 別顯。末後結例。即十身相作也。言歷然者。不壞相故。壞相而作。非不思議。其由 芥納須彌。須彌本相如故。故下七十七經云。是以一剎入一切剎。而不壞其相者之所 住處。又云。是以一佛入一切佛。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等。五十六經云。所謂以眾 生身作剎身。而不壞眾生身。是菩薩遊戲。以剎身作眾生身。而不壞於剎身。是菩薩 遊戲。如是佛身與二乘相作。菩薩行身與成正覺身相作。於涅槃示生死等。皆不壞其 相。故云歷然而相作。言六位不亂而更收者。六位即三賢十聖等妙二覺則因果。皆悉 相攝。如初發心便成正覺。不壞初心之相。若無初心何名初心便成正覺。故十信攝於 諸位。諸位十信歷然。十住攝於諸位。諸位十住不亂。不亂則行布。更收即圓融。如 下說因中辯此句亦是相入門。下有相入故。故此一句但為相即。如乳投水廢己同他。

故名相即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一

(13)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者。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上句大能入小。

下句小能容大。雖有即入意取廣狹。無間謂小。小之則無內。以無內故無有中間。無 外謂大。大之則無外。無外即是廣大之身剎。即入無內之塵毛。故名廣狹無礙。若即 若入。皆得廣狹無礙。經云。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

菩薩以是初發心。至大有小相。即廣狹無礙也。又云。能以小世界作大世界。大世界 作小世界等

  疏。炳然齊現猶彼芥瓶者。即第三微細相容安立門。一能含多即曰相容。一多不 雜故云安立。炳者明也。微細有三。一所含微細。如瑠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齊現。不 相妨礙非前非後。此即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然有兩本。一本云白芥子。一本即但云 芥子。今依此本。謂一法稱性。含容皆盡故。一切法隨所含理。現在一中亦是緣起。

實德無礙自在。致使相容。非天人所作。乃得安立。如八相中一一相內即具八相。名 為微細。二約能含微細。三約難知微細

  疏。具足同時方之海滴者。第四同時具足相應門。如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十 種之德。故隨一法攝無盡法。及下九門以此一門為其總故。同時明無先後。具足所攝 無遺。言十德者。十地經云。一次第漸深。二不宿死屍。三餘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 同一味。五具無量珍寶。六深難得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過限。十普 受大雨。涅槃經云。如人入大海。浴則為己用諸河之水。稱此而修。一行之內德不可 盡

  疏。一多無礙等虛室之千燈者。第五一多相容不同門。由一與多互為緣起。力用 交徹故。得互相涉入。是曰相容。不壞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內千燈並照。燈隨盞異

。一一不同。燈隨光遍。光光涉入。常別常入。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 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此之燈喻亦可喻於相即。直就光看。不見別相唯一光故   疏。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者。第六祕密隱顯俱成門。如八九夜月半隱半顯。正 顯即隱。正隱即顯。不同晦月隱時無顯。不同望月顯時無隱。以一攝多。則一顯多隱

。以多攝一。則多顯一隱。一毛攝法界。則餘毛法界皆隱。餘一一毛互相攝入。隱顯 亦然。然其半月。非但明與暗俱。而亦明下有暗。暗下有明。如東方入正定。為一半 明。西方從定起。為一半暗。而東方入處。即於東起。如明下有暗。西方起處即於西 入。如暗下有明。故稱祕密隱顯俱成門

  疏。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者。第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天帝殿珠網覆上。一 明珠內萬像。俱現諸珠盡。然又互相現。影影復現。影重重無盡故。千光萬色雖重重 交映。而歷歷區分。亦如兩鏡互照。重重涉入。傳曜相寫。遞出無窮

(14)

  疏。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者。第八十世隔法異成門。即離世間品。菩薩有十種 說三世。謂過去說過去。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 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三世說一念。前九為別。一念為總。

故名十世。以三世相因互相攝故。一念具十。以顯無盡故。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 一念。普賢行品云。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如一夕之 夢經於數世。攝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離世間 品云。如人睡夢中。造作種種事。雖經億千歲。一夜未終盡。故莊生夢蝴蝶假寐百年

。事類廣矣

  疏。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者。第九託事顯法生解門。言重疊者。意顯一多不相礙 故。隨一一事有多法門。以隨一事即是無盡法界。法界無盡故事亦無盡。迴向品云。

此華即從無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意明一切因生一果。一果即具一切因故。非是託此別 有所表也

  疏。萬行紛披比華開錦上者。第十諸藏純雜具德門。至相十玄中。有此名也。然 有二意。故賢首改為廣狹自在無礙門。一者若以契理為純。萬行為雜即是事理無礙。

非事事無礙。設如菩薩大悲為純。盡未來際唯見行悲。餘行如虛空。若約雜門即萬行 俱修者此二門異。亦不成事事無礙。二者。如一施門。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

。而此施門。即具諸度之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障礙故名具德。則事事無 礙義成。而復一中具諸度。諸度存即名相入門。若諸度泯。復似相即門。故不存之。

改為廣狹。今以至相但約行為小異。此段略無主伴故。復出之以成十義耳。言比華開 錦上者。意取五綵之線。華色雖異一一之線。皆悉通過。通喻於純。異喻於雜。故常 通常異。名為無礙。不同繡畫但異。不通上之十玄略陳大格。廣如向下義分齊中   疏。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下。第七成益頓超。文有十義。初 有二義。總顯高深。明權小莫測。後八正明成益頓圓。又前二高深。反顯成益。明權 小不測。由昔無因反勸眾生令信仰故。後八順顯成益。謂能頓能圓令必受故。今初即 第一明高遠。若泰華倚天岷峨拂漢。難仰其頂故。論語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積 行菩薩者。出現品云。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修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 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 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 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等。如魚登龍門。若得登者即化為龍。如入華嚴之機 也。若登不過者。曝鰓鱗於龍門之下。如假名菩薩。即權教次第修者

  疏。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者。第二彰深妙也即法界品。初舍利弗等 五百聲聞。彼歎德云。悉覺真諦皆證實際。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離結使縛。

住無礙處。其心寂靜猶如虛空。於諸佛所永斷疑惑。於佛智海深信趣入。釋曰即上德 也。在逝多林如來嘉會而不見聞。名杜視聽。杜猶塞也。在目曰視。在耳曰聽。雖在 會下如聾如盲。故云杜視聽也。故經云。爾時上首諸大聲聞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

(15)

迦葉。離波多。須菩提。阿 樓馱。難陀。劫賓那。迦旃延。富樓那等。諸大聲聞在 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如來尊勝

。如來妙行。如來威德。如來住持。如來淨剎。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界。菩薩大 會。菩薩普入。菩薩普至。菩薩普詣。菩薩神變。菩薩遊戲。菩薩眷屬。菩薩方所。

菩薩莊嚴師子之座。菩薩宮殿。菩薩住處。菩薩所入三昧自在。菩薩觀察。菩薩頻申

。菩薩勇猛。菩薩供養。菩薩受記。菩薩成熟。菩薩勇健。菩薩法身清淨。菩薩智身 圓滿。菩薩願身示現。菩薩色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清淨。菩薩常光眾色莊嚴。菩薩 放大光明寶網。菩薩起變化雲。菩薩身遍十方。菩薩諸行圓滿。如是等事悉皆不見。

何以故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自在諸善根故。本不讚說十方世界一切佛剎清淨功 德故。本不稱歎諸佛世尊種種神變故。本不於生死流轉之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來種性不斷絕故等。上來先列人。即是上德聲 聞。次明不見等。即杜視聽也。何以故下。釋不見因劣者。不見猶未為深。上德不知 方為玄妙

  疏。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下。文有八段。正顯成益圓遍之相。此第一段明見 聞益。亦名為種益。即隨好品。地獄天子三重頓圓及初地云。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 此法必得聞。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不信不聞翻顯信。聞則成利益。海 水是龍。畜生趣攝。劫火是天。火災及初禪生在二禪光音等天。長壽天難。於此得聞

。兼上地獄天子。已有三難。佛會神鬼亦聞三塗足矣。火災之時兼佛前佛後。人天道 異已兼辦聰。亦不揀北州聾者目視。盲者耳聞故。八難具矣。皆容聞經為種之義。超 十地之階。正在地獄天子。舉重攝輕。阿鼻地獄尚得頓圓。忝在人倫豈不留聽。故隨 好光明功德品。佛告寶手菩薩言。佛子。菩薩足下有千輻輪相。名光明普照王。此有 隨好。名圓滿王。常放四十種光明。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德。能照億那由他佛剎微塵 數世界。隨諸眾生種種業行欲樂皆令成熟。阿鼻地獄極苦眾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終生 兜率天。既生天已天鼓發聲。廣為說法。乃至云。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迴向得十 地故。獲諸力莊嚴三昧故。以眾生數等清淨三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即見百千億那 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放大光明等。乃至以華 散菩薩上。又云。其諸香雲普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若有眾生身蒙香者。其身安樂 乃至云滅八萬四千諸煩惱。結云。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釋曰。此 即一重得十地。次云。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清淨金輞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釋曰。

此即第二重得十地也。後文云。是菩薩摩訶薩住清淨金輞轉輪王位。放摩尼髻清淨光 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第十地位。成就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清淨眼乃至 十種清淨意。具足無量甚深三昧。釋曰。此即第三重得十地也

  疏。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者。第二解行益。七十八經。慈氏讚善財云。餘諸 菩薩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乃能親近諸佛菩薩。此長者子。

(16)

增廣一切諸行。則能圓滿一切大願。則能超出一切魔業。則能承事一切善友。則能清 淨諸菩薩道。則能具足普賢諸行。及大威光太子。亦是一生圓多劫之果。上二皆明證 速。又此經宗。明三生圓滿。一見聞生。二解行生。即上二句。三證入生。即下二句   疏。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者。第三頓證益也。第六十經初云。爾時世尊知諸 菩薩心之所念。大悲為身。大悲為門。大悲為首。以大悲法而為方便。充遍虛空。入 師子頻申三昧。舊經云奮迅。奮迅之義。就師子說。其義便故。至第六十一經。初普 賢開發後。如來眉間放光照故。時逝多林菩薩大眾。悉見一切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

。一一微塵中各有一切佛剎微塵數諸佛國土。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清淨。種種住處

。種種形相。如是一切諸國土中。皆有大菩薩。坐於道場師子座上成等正覺。菩薩大 眾前後圍繞。諸世間主而為供養等。乃至云。是故皆得入於如來不可思議甚深三昧。

盡法界虛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圓滿諸波羅 蜜。或入莊嚴清淨行輪。或入菩薩諸地。或入成正覺力。或入佛所住三昧無差別大神 變。或入如來力無畏智。或入佛無礙辯才海。即頓證林中。廣說以十能入入此所入   疏。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即第四超權益。即六十一經。末會之初。六千比 丘會。身子令六千比丘觀文殊十德。六千請往欲見文殊。身子令見。爾時文殊師利童 子。無量自在菩薩圍繞。并其大眾。如象王迴觀諸比丘。故云象王迴旋。言六千道成 於言下者。比丘興願。文殊令發十種無疲厭心。時諸比丘聞此法已。則得三昧。名無 礙眼見一切佛境界。得此三昧故。悉見十方無量無邊一切世界諸佛如來及其所有道場 眾會。皆悉見彼十方世界一切諸趣所有眾生。亦悉見彼十方世界種種差別。亦悉見彼 一切世界所有微塵。亦悉見彼諸世界中一切眾生。所住宮殿以種種寶而為莊嚴。及亦 聞彼諸佛如來種種言音演說諸法。文詞訓釋悉皆解了。亦能觀察彼世界中一切眾生諸 根心欲。亦能憶念彼世界中一切眾生前後十生。亦能憶念彼世界中過去未來各十劫事

。亦悉見彼諸佛如來十本生事。十成正覺。十轉法輪。十種神通。十種說法。十種教 誡。十種辯才。又即成就十千菩提心。十千三昧。十千波羅蜜。悉皆清淨。得大智慧 圓滿光明。得菩薩十種神通柔軟微妙。住菩提心堅固不動。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 比丘住普賢行。住普賢行已入大願海。入大願海。已成就大願海。以成就大願海。故 心清淨。心清淨故身清淨。身清淨故身輕利。身輕利故得大神通無有退轉。得此神通 故不離文殊足下。普於十方一切佛所悉現其身。具足成就一切佛法。釋曰。此即道成 也。一三昧中有十通用。皆圓益也

  疏。啟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者。第五成智益。啟明東廟者。即第六十二經云。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漸次南行經歷人間至福城東

。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往昔諸佛教化眾生大塔廟處。釋曰。此即東廟。時福城人聞文 殊師利童子在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無量大眾從其城出來詣其所。下別列中。有 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善財是一。下文殊師利獨觀善財。

既觀察已安慰開喻。而為演說一切佛法。乃至云說此法已。殷勤勸喻增長勢力。令其

(17)

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令憶念過去善根。作是事已。復於其處為諸眾生隨 宜說法。然後而去。爾時善財童子。從文殊師利所聞佛如是種種功德。一心勤求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文殊師利而說偈言等。即啟明東廟也。言智滿不異於初心者。即 第八十經初。智照無二相。經云。是時文殊師利。遙申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 財頂。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一 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德便已為足。不能善巧發起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 如來之所憶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所行。如是境界。若 周遍知。若種種知。若盡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說。若分別。若證知。若獲得

。皆悉不能。釋曰。了知法性下。即是智滿。若離信心則不能得。反顯前義由信心故

。則得不離初發之心。則信智無二。若約不動智為初。即前後二智無二也

  疏。寄位南求因圓不踰於毛孔者。第六成位益。謂其善財初見文殊。寄十信位。

德雲至瞿波寄三賢十聖位。摩耶已下並寄等覺。後見普賢便得因圓不踰毛孔。文云。

時善財童子。又見自身在普賢身內。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教化眾生。又云。是善財童子

。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於其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 所入諸佛剎海。過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又云

。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剎中。或於一剎經於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經不可說 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如是而行。亦不於此剎歿於彼剎現。念念周遍無邊剎海。教化 眾生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是之時善財童子。則次第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與 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剎等。行等。正覺等。神通等。法輪等。言辭 等。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釋曰。

此即毛孔中因圓也

  疏。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者。第七顯因成果益。即出現品大經潛塵喻。經偈 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悉明見

。破塵出經卷。普饒益眾生。佛智亦如是。遍在眾生心。妄想之所纏。不覺亦不知。

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現。饒益諸菩薩。又經云。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 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念念相應則念念成矣

  疏。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者。第八成就行願益。謂菩薩發心化盡生界。生界 若盡大願方終。生界無窮大願無盡。故十地品云。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 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今眾生界雖無有盡。而等有經卷故。普賢開之。要 令盡無盡之眾生為大願矣。言塵塵行滿者。菩薩大悲不可盡故心量難思。為一眾生於 一塵中經無量劫。修行萬行心不疲倦。塵塵皆爾。生生盡然。方顯願行無窮盡也。文 殊菩薩讚善財云。汝遍一切剎微塵等諸劫。修行普賢行成就菩提道

  疏。第八真可謂常恒之妙說下。結歎宏遠。於中分二。先當相顯勝。後對他顯勝

。今初四句。初句。佛說明常恒之說。前後際而無涯故。二通方之洪規者。明其普遍

(18)

也。一一稱理故。一文一句不可盡故。普賢大士語善財云。我法海中未有一文一句非 是捨施無量轉輪王位而求得者。四一乘之要軌者。明其要妙。謂於一乘之中是別教一 乘。不共之旨。圓因之門。成佛之妙故

  疏。尋斯玄旨却覽餘經下。二對他顯勝。先法後喻。初法可知。後喻之中文有二 喻。初其猶之日麗天奪眾景之曜者。即智明映奪喻。初昇謂日。謂之杲日。麗者著也

。此經猶如杲日。杲日既昇。眾景奪曜。景猶明也。即大明流空。繁星奪曜。斯經大 闡。眾典無輝。後須彌橫海落群峯之高者。即高勝難齊喻。須彌即是此經。群峯即是 餘經。設七金鐵圍。方餘高廣比妙高之出海。並落其高。以俯望群峯如培塿故

  疏。第九是以菩薩搜祕於龍宮下。感慶逢遇。於中二。一明弘闡源由。二正明感 遇。今初。謂龍樹菩薩五百年外。方入龍宮搜求得斯玄奧之典。事如別傳及纂靈記。

言大賢闡揚於東夏者。正取覺賢兼餘大德。謂智嚴。法業。日照。實叉等。闡揚斯典

。言於東夏者。謂葱嶺之東。地方數千里。謂之神州大夏。而上云是以者。由上深妙 故。搜以闡之。故龍樹入於龍宮廣見。無數偏誦此經者。以玄妙故。故智論詺。為大 不思議經。而諸大德皆見此經。一文一句竭海墨而莫書。一偈一光破地獄之劇苦。是 以諸師盡命弘傳耳

  疏。顧唯正法之代尚匿清輝幸哉像季之時偶斯玄化等者。二正明感遇。於中亦二

。先對昔自慶。後對今自慶。今即初也。謂五百年前即當正法。斯經清輝。隱匿龍宮 之內。時人不聞。何幸像法垂末之年。遇斯玄微之化。生居像末應合悲傷。反顧前不 聞經。未慚正法之代。故自慶也。此依不滅正法一千年故。今為像末。以今去大師涅 槃一千八百六十年故。又按。大集月藏分。第一五百年解脫牢固。第二五百年禪定牢 固。第三五百年多聞牢固。第四五百年塔寺牢固。第五五百年鬪諍牢固。今居塔寺之 末。將隣鬪諍之時。翻聞難思之經。碎身莫酬其慶

  疏。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豈無慶躍者。第二對今自慶。此慶有三。一慶時

。二慶處。三慶所修。初即況逢聖主。謂明時難遇。今值聖明天子。敷陳五教高闡一 乘。列剎相望鍾梵交響。故得閑居學肆探賾玄門。斯一幸也。二得在靈山者。慶處也

。清涼靈山三千之最。文殊大聖諸佛祖師。金色雖在東方。住處即為金色。大聖雖周 法界。攝機長在此山。感應普周。若百川影落。清涼長在。猶素月澄空。萬聖幽贊於 五峯。百祇傳慶於千古。況大孚靈鷲標乎聖寺之名。一介微僧得在居人之數。此之慶 幸爰媿多生。斯再幸也。三竭思幽宗者。慶所修也。大方廣佛華嚴經。即毘盧遮那之 淵府。普賢菩薩之心髓。一切諸佛之所證。一切菩薩之所持。包性相之無遺。圓理智 而特出。不入餘人之手。何幸捧而持之。積行菩薩猶迷。何幸探乎幽邃。亡軀得其死

。所竭思有其所歸。幸之三也。豈無慶躍結上三也。其猶溺巨海而遇芳舟。墜長空而 乘靈鶴。慶躍之至手舞何階。是故感之慶之。唯聖賢之知我也

(19)

  疏。第十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下略釋名題。以下第九 門中廣釋。故此云略。於中有三。先雙標經品二目。二雙釋二目。後雙結上二。今初

。先標經目。謂若從略至廣。展演無窮。難思教海不離七字。故云無盡修多羅之總名

。標經題也。後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眾篇義類之別目者。標品目也。眾篇即三十九 品。品者。義類不同。今當其一故云別目

  疏。大以曠兼下。二雙釋二目。先釋總題。後釋品目。今初。下有十門。釋其七 字。字各十義。今但略舉。當字釋之。然此七字略有六對一經字是教。上六字是義。

即教義一對。二嚴字是總。上五是別。即總別一對。三華為能嚴。上四皆所嚴。即能 所一對。四佛是所嚴所成之人。上三皆所嚴之法。即人法一對。五廣者是用。上二皆 體。即體用一對。六方者是相。大者是性。即性相一對。故此七字即七大性。大者體 大。方者相大。廣者用大。佛者果大。華者因大。嚴者智大。經者教大。則七字皆大

。七字皆相等。今各以二義釋之。大以曠兼無際者。曠兼明其包含。約廣遍釋大故。

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故下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

。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也。二無際者。約其竪論則常故名大。涅槃云。

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故下經云法性無作無變易。猶如虛空本清淨。諸佛境界亦如是

。體性非性離有無。然淵府不可以擬其深妙故。寄大以目之。實則言思斯絕。故下經 云。法性不在於言論。無說離說恒寂滅。諸佛境界不可量。為悟眾生今略說

  疏。方以正法自持亦二義者。一方者正也。二方者法也。並持自性。通上二義。

謂恒沙性德即是相大。並無偏偽。故稱為正。皆可軌持。目之為法。故下經云。凡夫 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住。悟此見自身

  疏。廣則稱體而周者。此即用大。用如體故無不周遍。然亦二義。由體有二義故

。一者能包。二者能遍。猶如虛空包含萬象遍至一切處今用稱體之包。則一塵受世界 之無邊。二稱體之遍。則剎那彌法界而無盡。上之三字。即體相用無有障礙。為所證 之法界也

  疏。佛謂覺斯玄妙者。亦有二義。一者能覺。佛陀梵言。此云覺者故。二者所覺

。即上大方廣。斯為玄妙之境故。云覺斯玄妙。斯即此也。即此上大方廣耳。若別說 者。覺上用者。覺世諦也。覺上體者。覺真諦也。覺上相者。覺中道也。三諦相融三 覺無礙。為妙覺也

  疏。華喻功德萬行者。此亦二義。一感果華。喻萬行。因成佛果故。或與果俱。

或不與俱。俱如蓮華表因果交徹故。不俱如姚李。不壞先因後果故。二嚴身華喻諸位 功德。必與位位果俱故。故下經云。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若見樹 華。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

  疏。嚴謂飾法成人者。嚴亦二義。一以萬行飾其本體。即嚴上大方廣。如瑩明鏡

。鏡雖本淨非瑩不明。二以萬行功德。成佛果之人。若琢玉成器。又飾本體。似鑄金

(20)

  疏。經乃注無竭之湧泉下。唯經舉四義。然亦唯二。謂貫與攝。湧泉即是所攝義 味。常乃通於上三。一注無竭之湧泉者。此言猶通諸教。二貫玄凝之妙義。以總就別

。別貫華嚴玄妙義故。凝謂凝湛。嚴整之貌也。三攝無邊之海會者。即是攝義。無邊 海會局此經眾。揀餘眾故。四作終古之常規者。即是常義。餘處釋云。常乃道軌百王

。今亦以通就別。別屬此經。法眼常全無缺減故。常恒之說非隨宜故。終古無忒可得 稱常。釋題竟

  疏。佛及諸王並稱世主下。釋品名。此釋世主。世謂世間。即三世間。一謂眾生 世間。二器世間。三智正覺世間。主謂君主。即佛及諸王。地神水神林神山神。即器 世間主。天王龍王夜叉王等。即眾生世間主。如來即智正覺世間主。亦總化上二。遍 統前三。故云並稱世主

  疏。法門依正俱曰妙嚴者。此嚴亦說三種世間法門為能嚴。唯局於主。依正所嚴 通三世間。眾生及佛俱通正故。謂諸世間主。各得法門自嚴己眾。即眾生世間嚴並用

。嚴佛亦智正覺嚴。佛成正覺是自法門。是故能令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 國土菩薩眾中。威光赫奕等。即智正覺世間嚴。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妙 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等。即器世間嚴。器世間嚴通二法門。一佛力令嚴。是佛自嚴

。二能感者觀見。即是眾海法門嚴。是故總云法門依正俱曰妙嚴。三世間嚴並勝餘教

。故標妙嚴以為品目。後斯經下。雙結二目。上文明不釋。已上用當同諸經之序分。

餘如下說

  ◎自下第二。歸敬三寶。請威加護。有十六句。大分為三。初有八句。正歸敬三 寶。次有六句。請威加護。後有二句。迴施眾生。初中分二。初句總明。餘皆別顯。

今初。歸命二字。顯能歸相。三業普周。歸向依託無盡三寶。但云命者。以人所寶重 莫過身命。今將仰投。十方已下所歸分齊。十方橫遍。三際竪窮。極通橫竪。就別顯 中三寶即為三別。初三句歸佛。次二句歸法。後二句歸僧。初中又二。前之二句總歸 諸佛。後之一句別歸本師。初中塵剎有其二義。一所依處。謂一一塵中諸剎土故。佛 所嚴剎等塵數故。又塵約微細。剎通麁細。二即塵數如來。圓謂圓寂。明謂智明。即 菩提涅槃。亦無德不圓。無法不照故。上二字自利。調御師者。通利自他。十號之一

。巧攝有情號。法界亦二義。一成上依處。上云塵剎。似當約事。今云法界義兼事理

。佛身充滿於法界故。又充滿法界無窮盡故。二者該後稱。法界之功德大悲雲故。功 德者。亦圓明中別義。即十力無畏十八不共。百四十種無盡之德。大悲普覆。無心含 潤。故喻於雲。毘盧一句別歸本師。乘恩重故。四字標名。三字讚德。上云功德。總 該無盡。今云大智。別語最勝。順於光明遍照義故。大智深廣故喻於海。又諸佛舉悲

。本師語智。影略以明。悲智深廣故。悲亦稱海。大悲深廣故。智亦如雲。含潤法雨 故。又前云功德。此云大智。成二嚴故。無盡功德不出二故。所住下二句歸法。言所 住者。躡前起後。所以躡者。顯同體故。但歸別相不會理故。然三寶有三相。一同相

。二別相。三住持相。今通依之。初同相者。此有三義。一約以事就義門。則別相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彼計地水火風。是實句攝。以有質礙故。堅濕煖動。是德句攝。以無質礙故。今先

。問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何得名

  二別敘今經教興 韋提機發淨土緣興。故使闍王公為逆害幽禁父母苦切憂愁。遙

。無量寶繒幢。無量寶華幢。無量寶瓔珞幢。無量寶鬘幢。無量寶鈴幢。無量威德寶

  曇鉢偈者。眾經之要義。曇之言。法鉢者句也。而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

世諦即苦集第一義諦即道滅第十二云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

  佛告比丘。十二因緣以癡為本。癡者眾罪之源。智者眾行之本。先當斷癡然後意

  臣僧 (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