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觀雜誌第112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內觀雜誌第112期"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內觀雜誌第 112 期【2014 年 12 月】

內觀雜誌第 112 期

【本期重點】:覺醒之道(A2):練習佛法的簡要指南。阿含研究教 材:《雜阿含 46 經》《所食經》的比對。

第 112 期內容:

覺醒之道(A2):

練習佛法的簡要指南 pp.2-6

阿含研究教材:

《雜阿含 46 經》《所食經》的比對 pp.7-13

1. 《雜阿含 46 經》《所食經》

2.《相應部‧蘊相應》[79]

(2)

2

覺醒之道(A2):

練習佛法的簡要指南

巴拉摩禪師(帕默禪師)著 林崇安編譯

(內觀雜誌,112 期,pp.2-6,2014.12)

(01)我的許多朋友來與我修習佛法,後來我看到他們生起了一些問 題。有些人擔心如果他們不在我身邊時他們不能正確地修習佛 法。曼谷人就比較放心,因為他們知道在哪裡找到我。但是國外 或邊遠地區的朋友們因為距離遙遠就比較擔心。於是他們要求我 寫一個簡要的指南,上面清晰地指引如何正確地修習佛法,這樣 當我不在旁邊時他們仍然有信心地練習。

有些朋友聽了我的法談,但還有疑惑或不能好好理解。有些人採 用了我給他人的問題的答案到自己身上,這答案是適用於不同的 修行階段但是不適用於這個人。採用了他人的問題的答案到自己 身上的結果,不異於服用其他病人的藥。所以,大家要求我將我 所有的修習佛法的談論編在一起,以便釐清任何的誤解。

我知道還有一個問題:我的一些朋友,相互之間引用我在不同狀 況或不同時間的建議,由於不一致而起爭執。

(02)所以,我覺得有出一本練習佛法的簡要指南的需要,以總結我 曾經給我的同事、朋友們的練習佛法的建議。這本指南清晰地顯 示,從開始到最後的整個練習佛法的藍圖,以避免上述的諸多問 題。

1.理解佛教的範圍

(01)對佛教背景瞭解一些的朋友們,要知道佛教不是一種治療宇宙 百病的萬靈丹。它不是於社會生存所需的唯一工具。所以如果你 是一名大學生,你不必為了學習佛法而休學,因為世間的知識對 於引導每人過著世間正常的生活是必要的。一位佛教的學生同樣 要好好懂得其他學習的領域。

(02)不要誤以為佛教是學習「苦和如何滅苦」以外的其他事物。佛

(3)

3

教不是在於為如下相關的問題提供答案:迷信、宿命、前生、來 世、鬼、天人和其他神秘現象。

2.練習佛法的工具

(01)對於那些已經知道佛法是教導「苦和苦的止息」的人,我將介 紹練習佛法的工具給他們,那就是正念和正知。

(02)我對大家的建議是,要覺知發生在我們心中的感覺,例如:懷 疑、貪愛、擔憂、快樂、悲傷的感覺。這就是正念的練習,正念 是覺知心中生起的「心識的對象」的工具。

我鼓勵大家要覺知,不要經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而 迷失。人們最常經由眼根和意根而迷失:刻意地專注於所看的對 象,或迷失於念頭的世界中。

(03)經由持續地覺知,不迷失於念頭或過度專注,我們就能得到正 知、心的清晰。

3.念住

(01)一旦我們有了練習佛法的工具或利器,下一步驟是邀請大家修

「正念的練習」或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依據個人的天性,去正知於身、受、心、法。例如經行時覺知身 體的移動,坐禪時覺知呼吸的入出。開始時,我們可以修「專注 的練習」或奢摩他(寂止),放鬆中聚焦於身體。

(02)一旦聚焦,身體的移動、或出入息時氣息的移動,便是禪修的 對象。我們能看到它們不斷變化,不能停留在一種狀態,也不受 我們的控制。

(03)經由正念的練習,心獲得力量和正知。當一個心理的對象生起 時,心會自動覺知。例如,當快樂、悲傷、善心、不善心生起時,

心會知道;也以同樣的方式心會知道任何身體的對象。對於那些 善於觀察心理對象的人,持續這樣練習。否則只觀察身體對象也 是可以的。當心持續地覺知身心對象,它將獲得力量和洞見。心 會自然地對身心對象作出滿意、不滿意或中性的反應,要覺知這 些感覺,這些感覺和我們已經觀察的其他身心對象一樣會生起滅 去。而後心就放下這些感覺而變成平等心。

(4)

4

(04)最初這種平等心可能只經歷片刻。但是一旦熟練後,平等心更 加經常出現並持續較長的時間,最終它將覺知平等心本身,此時 它能夠仔細將構成身和心的五蘊分開,明顯看到它們是:色蘊、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05)正念發展到了這個階段,許多禪修者經常出現如下兩種反應之 一:有些人變得厭煩而停止練習;另外有一些人不確定下一步如 何做而停止練習去思考答案。

事實上,一旦心能覺知平等了,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繼續觀察。

一旦正念、定和慧成熟,心本身會自動前進。

這就是念住修法的簡明指南。

4.不正確的念住修法

(01)就算我們採用上述的指南,當我們開始練習佛法時,我們經常 面臨許多不同的問題,主要來自於不正確的念住修法。對於大多 數人來說,我們越修行就越偏離我們的目標。

(02)主要的一個錯誤是,我們沒有如實覺知現象,反而傾向於去創 造一個新的心識的對象,而後執著於它。這種情況,可能發生於:

當我們認為我們的心太散亂了所以要先修「專注的練習」之時。

接著由於不正確的練習,沒有發展出正定,反而培養出邪定,我 們沒有輕鬆舒適地覺知、不迷失或過度專注,反而專注在一個對 象上,將心投入其中並執著於對象。由於邪定,心執著於它所造 作出來的對象。一旦我們要從專注轉到念住的練習時,由於執著 的緣故,心不再能夠看到實相。

(03)另一個常見的錯誤是,沒有以一種簡單而自然的方式去覺知任 何生起的對象,許多人反而強迫心去警覺,特別是在當下,以為 這就是正念,如此,他們的心變成處於過分緊繃和警衛的狀態,

這種感覺是相同於在起跑線上的賽跑者。

(04)第三種常見的障礙是以貪心來練習佛法,例如想炫耀一下、想 從朋友獲得稱讚、承認,或想快速覺悟的貪求。我們越想獲勝就 越加速精進,而沒有讓正念正知持續而自然地發展。(在實際的 練習佛法上,一切時候讓正念正知持續而自然地發展,才是加速 精進的真正意義)。我們帶著貪心練習時,練習會緊繃,雖看似 進步,但是內心不平和。

(5)

5

(05)這三種錯誤,使我們許多人迷失或執著於心識的對象上,並誤 以為自己充滿覺性而實際上我們沒達到。現在我們能夠辨出這些 錯誤,並返回去覺知當下這一刻所顯現的現象。

(06)有一則我的一位學生的有趣故事,他的心執著於一個心識的對 象。我建議他要覺知到這一執著,並經由覺知外在的對象使心自 由出來,希望讓緊鎖的心鬆下來。這年輕人對這建議感到困惑,

他以為我要他不要正念,而讓心去亂跑。幸好他回來和我釐清誤 解。否則,他如果向長老們提到此事,我可能已經從寺院被趕出 去了。事實上,當一個人執著於一個心理對象時,心就已經從正 念跑開了。我試著幫助這年輕人看到,由於過度聚焦,他讓心從 禪修的對象跑開了。

(07)有些人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迷失到禪修的副作用中,例如迷 失在禪相中、或內在的光、顏色、聲音,甚至身體的顫動和轉動。

當這些現象生起時,有些人對這經驗感到愉悅,有些人感到不愉 悅。我必須進一步引導他們正念於這些感覺,反復訓練後,心最 終會處於中道,不再無知地聚焦於這些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上。

(08)為了避免練習佛法上的錯誤,我們必須嚴格地堅守規則:當煩 惱生起時覺知它們,一直到最終有一天內心獲得智慧並克服煩惱 而自在。如果我們練習佛法,沒有簡單地如實覺知現象,反而是 為了滿足我們的貪求:想知道、想看見、想成為、想得到、想出 頭、想出名,甚至想覺悟,那麼走偏的風險就加大,一切都因為 心會經常造作出一組新的現象。

(09)我們必須對心敏銳。例如,如果心變得比周圍的環境沉重,這 就意味著心無知地執著於某東西。自然狀態的心不會沉重,會和 周圍環境相同。如果感覺沉重,只是因為它背負額外的重量。要 放輕鬆,並看看四周,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沉重,如建築物、

桌、椅、樹木,因為我們不必背負它們。但是,心有時感到沉重,

有時感到輕盈,這是由於執著的緣故。我們越執著,心就變得越 沉重。這重量心顯現成脫離自然。一旦心沒有注意到這煩惱,心 就創造了額外的重量。一旦心熟練於覺知時,它會觀察得更深 入,會看到心如何對外境起反應,是否喜歡或不喜歡。繼續練習,

一直到心對所有心識的對象不偏一邊,一直到內心感覺的重量和 自然的重量相同,一直到最後不再背負任何重量。

佛陀教導說:安立為我們身心的五蘊是沉重的,任何背負這重量

(6)

6

的人永遠不能快樂。他的教導是絕對的真理。對那些看到的人來 說,五蘊確實是沉重的。

――――――

(7)

7

阿含研究教材:

《雜阿含 46 經》《所食經》的比對

林崇安編

(內觀雜誌,112 期,pp.7-13,2014.12)

1.《雜阿含 46 經》 《所食經》

經號:大四六;內九一;印一五八;光九二;S79。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

想、行、識受陰。

【惡說法者】

(03)若沙門、婆羅門,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

皆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受、

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

說明:

又惡說法者,隨依何定發宿住念,不能如實了知是苦,便生愛味;由 愛味故,於過去行深生顧戀,於未來行深生欣樂,於現在行不能修行 厭、離欲、滅。

【自相、共相】

(4a)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

(4b)指所礙,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

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

(4c)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

(5a)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

(8)

8

(5b)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

(5c)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

(6a)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

(6b)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

(6c)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7a)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

(7b)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

(7c)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8a)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

(8b)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

(8c)復以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說明:

惡說法者宿住隨念,於彼諸行自相、共相不如實知。

善說法者宿住隨念,如實知(諸行自相、共相)故,無邪分別。

【善說法者】

(9a)諸比丘!彼多聞聖弟子,於此色受陰,作如是學:我今為現在 色所食,過去世已曾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

(9b)復作是念:我今為現在色所食,我若復樂著未來色者,當復為 彼色所食,如今現在。

(9c)作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色,不樂著未來色,於現在色生厭、離 欲、〔滅盡〕、向滅。

(10a)多聞聖弟子,於此受、想、行、識受陰,〔作如是〕學:我今 現在為現在識所食,於過去世已曾為識所食,如今現在。

(10b)我今已為現在識所食,若復樂著未來識者,亦當復為彼識所 食,如今現在。

(10c)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識,不樂未來識,於現在識生厭、離欲、

滅盡、向滅。

說明:

善說法者,隨依何定發宿住念,能如實了知是苦,不生愛味,能修行 厭、離欲、滅)。能如實了知是苦,不生愛味;不愛味故,於過去行

(9)

9

不生顧戀,於未來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行能修行厭、離欲、滅。

(11)〔減〕而不增,退而不進,滅而不起,捨而不取。

(12a)於何減而不增?色減而不增,受、想、行、識減而不增。

(12b)於何退而不進?色退而不進,受、想、行、識退而不進。

(12c)於何滅而不起?色滅而不起,受、想、行、識滅而不起。

(12d)於何捨而不取?色捨而不取,受、想、行、識捨而不取。

(13)減而不增,寂減而住;退而不進,寂退而住;滅而不起,寂滅 而住;捨而不取,不生繫著。不繫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說明:

何等名為四種雜染?

a 業雜染;

b 見、我慢纏雜染;

c 愛纏雜染;

d 彼隨眠雜染。

若善說法毘奈耶中正修行者,能斷如是四種雜染,於現法中能般涅 槃。又由此故,能住究竟圓滿涅槃。

(14)佛說此經時,眾多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1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相應部‧蘊相應》[79]

一~二、[爾時,世尊]住舍衛城……乃至……

【惡說法者】

三、「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憶念種種之宿住。憶念者,則憶念 此一切五蘊,或隨其一。

四、諸比丘!我於過去世謂有如是色者,則憶念色。

諸比丘!我於過去世謂有如是受者,則憶念受。

諸比丘!我於過去世謂有如是想……行……識者,則憶念識。

(10)

10

【自相、共相】

五、諸比丘!說名為色者何耶?

諸比丘!為所惱壞故名為色也。

何以為所惱壞耶?以寒受惱壞,以熱受惱壞,以飢受惱壞,以渴 受惱壞,以虻、蚊、風、熱、蝎、蛇所觸而為所惱壞。

諸比丘!為所惱壞故名為色。

六、諸比丘!說名為受者何耶?

諸比丘!領受故名為受。

領受者何耶?領受於樂,領受於苦,領受不苦不樂是。

諸比丘!領受故名為受。

七、諸比丘!說名為想者何耶?

諸比丘!了解故名為想。

了解者何耶?了解青,了解黃,了解赤,了解白是。

諸比丘!了解故名為想。

八、諸比丘!說名為行者何耶?

諸比丘!現行於有為故名為行。

現行於有為者何耶?以色為色性故,現行於有為,以受為受性 故,現行於有為,以想為想性故,現行於有為,以行為行性故,

現行於有為,以識為識性故,現行於有為。

諸比丘!現行於有為故名行。

九、諸比丘!說名為識者何耶?

諸比丘!了知故名為識。

了知者何耶?了知醋、了知苦、了知辛、了知甘、了知苛,了知 不苛,了知鹹,了知不鹹。

諸比丘!了知故名為識。

【善說法者】

一○、諸比丘!於此有聞之聖弟子,乃如是思擇。

一一、如「我今為色所食:我於過去世,亦為色所食,如今現在為色 所食。我若樂著於未來之色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色所食,

乃如今現在為色所食。」

(11)

11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色,不樂著未來之色,則於現在之色 向厭患、離貪、滅盡。

一二、如「我今為受所食:我於過去世,亦為受所食,乃如今現在為 受所食。我若樂著於未來之受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受所食,

乃如今現在為受所食。」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受,不樂著未來之受,則於現在之受 向厭患、離貪、滅盡。

一三、如「我今為所想所食……

一四、如「我今為行所食,我於過去世,亦為行所食,乃如今現在為 行所食。我若樂著未來之行者,乃如今現在為行所食。我若樂著 於未來之行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行所食,乃如今現在為行 所食。」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行,不樂著未來之行,則於現在之行 向厭患、離貪、滅盡。

一五、如「我今為識所食,我於過去世,亦為識所食,乃如今現在為 識所食。我若樂著未來之識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識所食,

乃如今現在為識所食。」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識,不樂著未來之識,則於現在之識 向厭患、離貪、滅盡。

一六、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 體耶?」

「大德!不也。」

一七~一九、受……想……行……

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 體耶?」

「大德!不也。」

(12)

12

二一、「諸比丘!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是故諸色之過去、未來、

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色,乃非我所,非我,

非我體。

二二、受……

二三、想……

二四、行……

二五、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識之過去、未來、現在……乃至……

遠近之一切識,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二六、諸比丘!聖弟子以此名為減而不增,捨而不取,退而不近,離 薰而不偏薰。

二七、何以減而不增耶?

以減色而不增,以減受……想……行……識而不增。

二八、何以捨而不取耶?

以捨色而不取,以捨受……想……行……識而不取。

二九、何以退而不近耶?

以退去色而不近,退去受……想……行……識而不近。

三○、何以離薰而不偏薰耶?

以離薰色而不偏薰,離薰受……想……行……識而不偏薰。

三一、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以厭患於色,厭患於受……

想……行……識,厭患而離貪,離貪而解脫,解脫而生解脫智,

則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三二、諸比丘!比丘以此為不增不減,已減而住,不捨不取,已捨而 住,不退不近,已退而住,不離薰、不偏薰。

三三、已離薰而住,何以不增不減耶?

已減而住,以色不增不減。已減而住,受……想……行……識不 增不減。

三四、已減而住,何以不捨不取耶?

已捨而住,以色不捨不取,已捨而住,以受……想……行……識 不捨不取。

三五、已捨而住,何以不退、不近耶?

已退而住,由色不退不近,已退而住,由受……想……行……識 不退不近。

三六、已退而住,何以不離薰、不偏薰耶?

已離薰而住,以色不離薰、不偏薰,已離薰而住,以受……想……

(13)

13

行……識不離薰、不偏薰。

三七、已離薰而住。諸比丘!如是心解脫之比丘,是帝釋天、梵天、

生主之諸天所遙望而歸依。」

三八、歸命人良馬,歸命最勝人,汝所依靜慮,我等所難知。

――――

(14)

14

《內觀雜誌》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 313 號 1995 年 10 月 1 日創刊

發行人:李雪卿 編輯:內觀雜誌編輯組

宗旨:弘揚佛法的義理和介紹內觀法門 聯絡:320 中壢市郵政信箱 9-110

網站:www.insights.org.tw http://140.115.120.165/forest/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香光莊嚴門第六十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7 一三九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

我也明白,我的父親在生病的這 四年,即便是他失智,但他一直很認 真在聽我們說話,明白我們的煩惱與 不捨。他知道,他一直都是知道的。.

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設計一個控制器 (con- troller) 來達到各種不同需求的目標, 如同我 們前面所舉的例子, 為了設計控制系統, 我們 就必須有一些先前的準備工作, 在這裡我們 將它分成 5

我們的佛七是有靜,有動的。靜的就是坐下來念佛,動的就是繞佛跟拜佛。既然是打佛七,在功夫上我們真的要費一點心力。如果說以我禮佛多少拜,或是悲多少卷經,或是持多少的咒來修供養,這對一個在家居士來

下個月我又要到馬來西亞演講,他們希望我多一些機會與他們分享佛法。講題中 有一個是 The Great Liberation Not Through Meditation(不必透過止觀得到大解 脫) 。The Great Liberation

第五章 多項式.

第五章 多項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