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子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子計畫"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子計畫 A—科學教育活化

一、 計畫緣起

「科學教育活化」計畫名稱意味著以「生活化」、「活絡化」、「活動化」

基本要義來發展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應注重「科學、科技和社會」的互動,

著重生活中周遭的科學探究,推行實作體驗活動,歷年辦理科學活動帶動 校內科學風氣,教師發展科學特色課程並重視科普推廣,協助適性發展固 本拔尖、全面照顧,重視所有學生的科學多元學習,並兼顧教師專業上的 提升成長。「科學教育菁英團隊」因應新計畫轉型且更具組織,延伸放大的 效益將可拭目以待,學生對參與計畫的自我肯定度相當的高,目前招募 122 人次,須持續投入師資、資源發展,紮實培育科學教育推廣人才方可有更 大成果展現,故將於第二期程整合精緻此一計畫。

二、 計畫目標

本計畫為整合內外部科教資源,設立一專責之組織架構,於是「科學 教育中心」的執行體系因此衍生,目標在於整合校內科學教育相關資源,

規劃執行科學教育活化任務,聚焦思索如何更一層提升執行效益;中長程 目標有:A1 學科特色課程研究發展,A2 科普活動的規劃與執行推廣。本 計畫目標如下:

1. 組織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投入課程發展行列,發展適切於本校施行的創 新科學選修特色課程。

2. 培訓型態之特色課程發展,針對高中重要科學競賽規劃,期望提升學 生競賽競爭力並能獲得佳績。

3. 課程發展歷程採以行動研究模式,確實達成教師專業成長,提供學生 適性學習,並有良好的學習成效與回饋。

4. 籌組教師專業社群,發展科技融入教學模組與硬體建置,協助科學教 育教學軟硬體效益之提升。

5. 規劃設立「科學教育中心」,組織科學教育推動 PLC 團隊,專責執行 相關業務。

6. 組織科教推廣之學生菁英團隊,成為推廣科普教育之尖兵,提升參與 師生科學與技術素養與能力。

7. 設計規劃更具組織性與主題性之科普活動群組,適用於多元年齡、背 景之參與者。

8. 將執行成果分享與推廣至夥伴學校、社區及策略聯盟學校。

(2)

三、社群建構與運行模式

「明道科學教育中心」於計畫第一年初成立,由行政人員與相關學科 教師 PLC 團隊共組,參與行政與教師社群人數共增加至 38 人,重視學科自 主與教師專業發展,由學科聚焦提出執行項目,建立出分支計畫架構。行 政團隊則扮演協助專業發展,處理相關行政業務之工作,本校參與成員名 單列表如下:

 

「科學教育活化」子計畫社群運作示意圖

子計畫 A 科學教育活化參與教師社群名單

科學教育中心總召集人:林玠賢組長

行政團隊 PLC:設備組、資訊組、綜高部實習組 課程發展

物理 PLC

課程發展 化學 PLC

課程發展 數學 PLC

科普活動推 廣 PLC

科技融入教 學 PLC 鄭旭源老師

賴尚宏老師 莊鄰智老師 陳文娟老師

蔡玟錦老師 陳文典老師 林士弘老師 蘇育慧老師 丁鋐鎰老師 鄭立村老師

賴慧穗老師 藍啟文老師 黃瑞彬老師 張維文老師 林思檳老師 林仁豪老師 林景裕老師 林鋒銳老師 蘇翠湄老師

林玠賢組長 胡源泉組長 許義宏老師 丁鋐鎰老師 吳宣萱老師 徐瑄儒老師 解鈴老師

沈俊亨老師 梁育誠組長 林玠賢組長 徐文濤老師 翁仲賢老師 徐瑄儒老師 謝玉騰老師 黃雅琳老師

(3)

四、子計畫基本資料

計畫名 A 科學教育活化

主持人 設備組長暨科教中心召集人 林玠賢 執行

社群

行政:設備組、資訊組、綜高部實習組 學科:物理科、化學科、數學科 共 38 人 受益

對象

短程對象:高級部師生約 2000 人

中程對象:全校師生、周邊社區、中區其他學校 實施

方式

1-1 各科自組教師專業社群,積極投入特色課程發展工作。

1-2 發展教材教案、教學策略,確實進行分享交流,提升教師專業。

1-3 建置完善的科學特色課程軟硬體學習環境。

1-4 建立完善的校本特色課程教材,彙編成資料手冊,正式於課程 內推動。

2-1 拔擢科學競賽選手,規劃專業適性的培訓課程,提升選手素質。

2-2 提升科學競賽得獎名次與人數,傳承競賽經驗予全校師生。

3-1 確實運用自主管理檢核工具忠實紀錄,瞭解學生學習狀況,進 行分析檢討並修正之。

4-1 組織科技融入教學專業學習社群,規劃資訊融入教學課程模組,

提升教師運用資訊軟硬體教學能力。

4-2 規劃完善之 e 化教學設備與科學學習環境,提升科學教育品質。

5-1 籌組科學教育中心,規劃組織架構,並完善人力資源與軟硬體 資源。

6-1 培訓學生科學教育人才,組織專責學生團隊,進行科學推廣與 協助工作。

6-2 規劃學生團隊培訓課程,強化參與學生之專業技能,並藉由此 課程發展達成教師專業成長。

7-1 師生共同規劃設計豐富、多元科學體驗活動、自然科學營隊,

以主題式引導中小學學生學習,並具體執行與修正,提升活動 素質。

7-2 能擴展學生、社區、外部學校參與人數,提升科學探究的興趣。

8-1 辦理校際交流活動,讓科學體驗課程活動延伸至社區及其他學 校,推廣科學學習風氣。

(4)

預期 效益

(*紅字 為檢 核工 具)

1-1 籌組同科或跨科教師專業社群建立名單,積極投入特色課程發 展工作,並於每學期自訂會議次數,互相交流研討提升教學專業。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名單、PLC 會議記錄與照片、自我檢核會議記錄、

校際交流會議記錄與照片)

1-2 學科教師共同發展學科特色課程,每單元完成規劃後,進行試 施行分析,檢討修正之。確實運用自主管理檢核工具,建立完 善的校本特色課程。

(*社群會議記錄、指標評核表、教師感受問卷、學生感受問卷)

1-3 汰舊換新實驗室有關學科與安全衛生等實驗設備,並增購協助 科學教育推廣之教學設備。

(*社群會議記錄、採購項目表)

1-4a 由學科發展每年約 10-16 個單元發展,三年預定發展完成 3-5 個帶狀選修課程。(烹飪化學、電影中物理、數學實驗…)

(*選修課程課程綱要、教學錄影觀察記錄)

1-4 教材彙入教學資料庫,提供校內教師執行課程使用,內含教案、

教學講義活動單、測驗題、補充資料、數位教材。

(*特色課程活動教材、自編教材審核單)

2-1 建立科學競賽選手名單,教師 PLC 發展培訓型課程教材,並能 匯集成資料庫傳承。

(*科學競賽選手名單、PLC 會議記錄與照片、培訓課程教材)

2-2 科學競賽能有優異表現,並由選手蒐集考古題、競賽資料帶回 討論與修正培訓課程。

(*社群會議記錄、科學競賽得獎名單)

3-1 落實教師專業學習成長精神,藉由 PLC 交流檢討修正教學缺 失,於課程發展提升教師專業技能。

(*社群會議記錄、教學錄影觀察記錄、指標評核表、教師感受問卷、學 生感受問卷)

4-1 籌組科技融入教學 PLC 團隊,每學期 1 次教學模組發展與示範 應用分享於全校教師,協助教師專業提升。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名單、PLC 會議記錄與照片、教學模組示範教材) 4-2 建置完善科技教學空間,汰舊換新班級教學媒體,並採購新科

技媒體研發應用,改善教學環境。

(*社群會議記錄、資本門採購項目表)

5-1 籌組科學教育推動團隊,整合規劃科學教育中心架構,建立完 善體制推行科學教育。

(*科教推廣 PLC 名單、科教中心組織辦法、資本門採購項目表)

(5)

(*科教菁英團隊名單、科教菁英團隊組織辦法)

6-2a 規劃科普活動推廣計畫,教師群協助發展科普教育課程。

(*社群會議記錄、科教菁英團隊培訓課程表)

6-2b 結合校內外師資共同發展完整的學生菁英培訓課程,每學期辦 理 1 梯次。

(*培訓課程照片記錄、教師感受問卷、學生感受問卷)

6-2c 提升參與學生科學知能與技能,並具有高度自信心與執行力。

(*活動照片、學生感受問卷)

7-1a 師生在科教專業上能有所成長,每學期可規劃 1-3 梯次科學營 隊活動。

(*社群會議記錄、科普教育教材資料庫)

7-1b 改善往年科普活動執行缺失,累積經驗修正與傳承。

(*營隊照片記錄、科普活動照片記錄、教師感受問卷、學生感受問卷)

7-2 記錄科普活動執行成果,建立網路平台分享,並安排 2 場次科 教校際交流會議,做為推廣與分享之用。

(*科教中心網站、校際交流會議記錄與照片)

8-1 進行特色課程研討推廣 3 場次,廣邀聯盟學校共同參與分享。

(*校際 PLC 交流會議紀錄、推廣活動照片、參與者回饋問卷)

資源 運用 規劃

*經常門:

1.特色課程發展所需專家諮詢、校內外增能研習課程經費。

2.主要應用於辦理科普活動、特色課程發展所需之校內外課程鐘點 費、實習材料費、資料蒐集費,使計畫能順暢推動。

3.科學實驗設備因使用頻繁有維修之費用需求。

4.辦理「科學教育菁英團隊」培訓研習所需之相關經費。

*資本門:

1.採購科學教育活動課程培訓與推廣相關之硬體設備。

2.採購科技融入教學所需之多媒體教學硬體設備。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際交流召集人 游馥華老師 英文科總召集人 林曉慧老師 歷史科總召集人 陳婉麗老師 公民科老師 李旻憓老師 國文科老師 陳昇樺老師 文創處文教組 李加尉組長 文創處圖資組 張毓軒組長

而作為世界最大電子製造代工企業的鴻海,更在近日聲明中稱: 「以照護員工為出發

 目前,歐美日韓等已開發國家的美容美髮行業發展已進入了規

組員: 鄭郁翰、郭冠佑、張家翔 指導老師: 黃慶祥

梁維慧主任 沈桂枝主任 呂文雅老師 楊詠絜老師 卓俐秀老師 吳羽婷老師 蘇徉老師 翁妘蓁老師... 教師不斷的討論 討論再討論

原鄉踏查紀錄片 四到六年級學生13位 洪雪華老師 呂文雅老師 陳佳萍老師 嘉義博物館教育 五年級全體學生 陳佳萍老師 蔡幸蓉老師

閱讀寫作課程發展 PLC 公民科課程發展 PLC 商管學群課程發展 PLC 丁兆齡老師 陳榮源老師 謝翠如老師 孫素貞老師 古鎧榮老師 陳惠珍老師 陽鴻榮老師 李旻憓老師 張麗娟老師.

指導老師:張世熙老師 組員:林周權 王琮仁 潘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