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築夢與踏實-淺談古典中醫的經史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築夢與踏實-淺談古典中醫的經史觀"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築夢與踏實-淺談古典中醫的經史觀

The Viewpoint about the interlink of Classics and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林伯欣 Po-Hsin Lin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School of Post-baccalaureate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通訊作者:林伯欣

聯絡電話:04-22053366#3215

通訊處:40402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 91 號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辦公室 電子郵件信箱:porsche@mail.cmu.edu.tw

(2)

摘要: 醫經醫史是古典中醫學的核心,也是中醫學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奠基石。中 醫學文獻具備多重特性並互為結構,斷然將中醫學的理論與歷史一分為二,會 造成理解與實踐上的障礙。本文試圖以醫者視角探討古典中醫學「尊古依托」現 象在歷史文化之外的實際意義,並論述現代中醫學的傳承與教育是否可能脫離 經典文本而以「現代化」教材完全取代? 古典中醫學是一門「神、心、體、技、覺」合一的學問,探索古典中醫過程中 無法忽視歷史與理論、覺知與驗證同時存在的事實。「尊古與依託」的論述背後其 實具有醫界內部高標準的規範與專業上的自我期許,而「現代化」教材的人為框 架更無法完全取代經典中涵蓋的廣泛內容。研究醫經醫史時,不可忽略「釐清與 整合」是「實踐與創新」的基礎,在中醫學的世界裡,「歷史」與「純醫學」始終緊 密相連。 關鍵字:醫經醫史,醫學教育,古典中醫學

(3)

「如果認為中醫是一門科學與實用技藝,學習的目的在於治療疾病,自 然可以脫離開《內經》的原始文字;而如果想明其源流、知其所以,則必 須研讀經典。」1 -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2012) 一、 前言-問題意識 醫學基於人類的需求而誕生,為的是減輕或治癒人們的身心疾患。在時間 與朝代的更迭中,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現在或過去,醫學工作者,莫不在臨床 與學理、經驗與嘗試的來回擺盪中,試圖找出更多的真理。因此在醫學的教育、 研究與實踐中,「回顧」與「創新」一直以來就是無法分割的議題;而「醫學史」 這一環正足以提供最佳的範例。在醫學生的培育過程中,有關「醫學史」內容與 相關文本的教研任務,正是為了提供必要的資訊、知識與思考訓練,使未來的 醫師在面對新的問題與臨床挑戰時,具備足夠的相關思維與豐富的資料庫,藉 以提供無窮的知識與啟發。事實上,若一位醫師對其專長之醫學知識技術的來 源與沿革毫無所悉,就難以徹底掌握現在的發展趨勢及清楚地預見未來。 該如何定義中醫學的內涵?是一門專業技術、亦或是文化藝術?是形而下 的理論與重複操練的功夫、還是充滿美感與哲思的歷史往事?前述引文作者將 中醫學裡的理論技術與經典歷史一分為二,試圖斷然區分醫家與史家在面對中

(4)

醫經典的態度與取向;同篇文章中還進一步提到:「對於技藝的使用者(臨床 醫生)擇其有用的內容編成教科書,依此編寫的教材與讀本,便是所謂的新” 版本”,《中醫學概論》的合理性即在於此;而對於史學研究者及欲窮知其源流 變化與”所以然”者,則是真正能夠做到以”進化史觀”取代”聖賢史觀”, 在歷史的維度上以文化的視角加以解讀。」2綜合兩段引文的意義,作者的論述 認為中醫學臨床應用技術的教研及其發展過程歷史沿革之耙梳,兩者的內涵是 可以彼此切割的;同時,對於醫師臨床教研上使用的文本,傾向於摘錄「有用」 的內容集結成書、並認為這是較為「合理」的作法,至於醫經醫史的歷史文化研 究,則留待史學家從臨床以外的其他路徑深耕。或許作者欲以此強調史學研究 在釐清中醫學流變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但這樣的觀點其實不僅與古典醫學的內 涵有所相違,也隱含著史學家在面對中醫學內涵貫穿「教學-研究-臨床」三位 一體的現實上,仍有些許力不從心的缺憾。3 中醫學文獻的特色在於本身具備了多重特性:既有歷史時代意義與社會文 化背景為基礎,也蘊含時人與醫家之見解思維,同時更備載技術工具與臨床應 用準則。但很清楚的,對研究中醫學的史學家來說,其關注的重點往往不會是 醫學理論與臨床操練的技術,而是致力研析人物、事件、思維間的曲折轉變;4 醫師面對相同文獻文物,在「純醫學」與「非醫學」內容間的取捨與判讀,顯然會 與史家有明顯不同的調性。也因此,對中醫師而言,在閱讀眾多醫經醫史已然 呈現的內容時,會產生幾個重要問題:(1)究竟醫學(歷史)文本所呈現的

(5)

歷史流變與文化沿革,應該以何種眼界判讀?(2)閱讀醫史學家的研究成果 時,該如何辨析與應用?(3)醫經醫史文物的紀錄與相關研究只是展示了道 統譜系的建立連結與釐清某些歷史洪流下的故事,還是同時隱藏了先人對生命 與醫學知識的特定規範與習作門檻?其間的思維又該如何體會與實踐? 以上幾個關鍵性的問題牽涉的面向甚廣,絕非一時三刻能夠完整呈現,需 要醫家與史家共同合作加以論證。在本文中,筆者僅透過兩個議題加以討論, 嘗試以醫家的角度解析經史內容,藉以重新看待史家的研究成果。其一,針對 古醫經文本名稱與內容經常依託「聖人」之名而立的現象,究竟是如諸多史家認 為其乃為了「建立學術譜系」、「強化內容傳承力」與「區隔正典與其他文本」,還 是另有醫學上的專門意義?其二,以醫學的臨床實用特性而言,有關中醫學的 傳承與教育是否可能脫離經典文本、而以某種「現代化」的方式與教材完全取代? 這是本文的問題意識,其中心思想與目的是試圖對「中醫學的教學研究及 臨床診治與醫經醫史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一事做出解析,同時也呈現醫家「具 備臨床實踐性」的史觀。科林伍德(R.G.Collingwood)曾說:「歷史的知識是關 於心靈在過去曾經做過什麼事的知識,同時它也是在重做這件事,過去的永存 性就活動在現在之中。」5古典中醫學對醫師的要求並非只是成為擁有醫學知識、 或有能力操作診斷治療的技術人員,這是一門「神、心、體、技、覺」合一的學問。 筆者以為,在探討古典中醫的原點-醫經醫史時,不可忽略「釐清與整合」是 「實踐與創新」的基礎,「歷史」則與「純醫學」始終緊密相連。

(6)

二、在「尊古與依託」之外 故事是記錄歷史的一種方式,傳說則是其中最精彩而令人充滿像想的部分。 中國歷代有醫家無數,其中負有盛名而載於正史中者僅大約一百餘人,6 其中目前時代最早、也最為人熟悉的,應該是《史記》當中的〈扁鵲倉公列傳〉。 眾所周知,扁鵲與倉公能夠成為史上名醫的故事背景相當類似,皆是因明師長 期觀察確認「資質與品格」後才授予「禁方」,兩人得以成為大醫,7這是中醫學 傳承的重要特色之一。而《黃帝內經》、《秦越人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 《華佗中藏經》、《傷寒雜病論》、《針灸甲乙經》…等醫學重要文本,不僅多以古 聖人為書名,書中也隨處可見透過諸聖賢人士間的問答對話闡明文獻旨意,類 似的問答文體直至民國初年仍可見於中醫文本。8針對上述古典中醫在發展期間 的兩大特殊現象,李建民曾詳考其間的歷史文化與思維,並做出初步結語: 「古代醫學透過授書儀式傳授知識,在此書籍具有建立師徒關係、區別我 群與他群的功能。……古代醫書的神聖性源自於依託。依託可說醫家自身 的歷史知識,它既用以追溯其技術的世系與親源,同時,也用來形塑學 術的傳統。」9 同時李氏亦認為,在漢魏之間授書儀式逐漸式微,文本也逐漸走向公開化與世 俗化;並建議有關這段時期的中醫學史研究課題必須結合思想史、文化史方能 進一步詮釋。10

(7)

廖育群對於上述中醫學「尊古與依託」的歷史現象則提出相當嚴厲的批評。 他從史學紀錄連續與斷裂的問題、文獻考察及社會文化的角度切入,認為「中醫 經典很像古董瓷器」,雖然隨著時間轉移不斷增值,但其增值原因與實用價值 無關。中醫學從經典上所汲取的,不過只是一些基本的哲學思維,無論是以古 人為名的「經典」、還是所謂的「名醫」,都不過是後人打造、深具魅力的「崇拜對 象」。甚至,因為中醫學被盲目的尊古遺風所箝制,因而造成中醫界無法產生出 具有自信、理直氣壯的創新局面。11 但事實上,若以中醫學文獻具備多重功能的特性而言,它就不能只以歷史 (醫學史)的角度考量,僅全然做出以史為主軸的推論;或許醫家關注的面向 偏好於醫家見解與醫學理論及技術工具,但這是詮釋醫經醫史的另一種重要眼 界。對醫家來說,要能將歷史文獻的意義在臨床上徹底發揮,「瞭解文獻的歷史 本源」與「文字背後的意義」是兩大不可或缺的轉換橋樑;因為是以臨床為立基 點,在分析文本時反而更可能促成較接近生命真相的結論。筆者認為,若能將 醫家與史家既獨立又重疊的多面向觀點合體檢視,中醫學的發展過程與核心特 質便可能逐一清楚展現,古人著述的美意才可能較全面的被解譯。研究醫學史, 我們得以追索及推論往昔、釐清未知;但藉由醫學的臨床操練,在某個程度上 則更可能讓「想像中的歷史」重新再現。 欲從醫家眼界探討「尊古與依託」現象背後的意義與想法,《素問‧上古天 真論》是個理想的範例。該篇內容闡述了幾個重點:(1)「黃帝」一詞代表的上

(8)

古能人,其「生、弱、幼、長、成。」不同的成長階段皆有異於常人的良好特質。 (2)「上古之人」與「今時之人」因飲食生活作息不同而產生差異甚大的生命現 象變化。(3)「上古聖人」曾遺留「合於道」的「全德」身心養護之法,能使人「度 百歲而動作不衰」。(4)「天數」:男女兩性從發育到衰老的自然生理過程。 (5)真人、至人、聖人、賢人不同層次的生活方式與身心境界。12對於本篇的內容, 筆者(醫家)的理解與史家截然不同。首先,古代醫家的臨床診治過程並無如 現代醫學可供使用的儀器與數據,從診斷到治療,醫師在整個醫療過程中唯一 能依賴的就是自己。在醫師一人扮演諮詢者、檢驗者、判斷者與治療者等多重角 色時,最重要的自我要求便是「高水準的內在一致性」;也就是說,以醫者的立 場而言,無論面對任何病患,其專業表現的水準應該要穩定一致、具備高度的 準確性與再現性,猶如隨時完成校正歸零的精密儀器。因此〈上古天真論〉描述 了「黃帝」的人格特質與「上古之人」的身心狀態,正是揭示了要能成為醫者必先 具備「形與神俱」的基本條件:即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作息及飲食起居的規律,並 按天地四時的規律生活;「正其身心、凝神守一」才能提升自身的身心位階。 這種「要求醫者在精神與肉體層面皆須穩定與專注」的思維貫穿了從診斷到 治療的全體過程,成為中醫學獨特的核心思維。13至於男女「天數」的提出,則隱 含有「知常達變」之意。古人以常為「經」,亦名為「典要」,也就是常規;而變是 「權」,所以別輕重也。醫家在研究病理之前,必先熟稔生理,方能有所本源依 歸,「知常達變,診之要也。」是為先賢之教誨。14由此角度理解,撰寫本篇的目

(9)

的並非如一般學者的看法僅為養生歷史文獻,15更重要的是透露了醫家養成的 第一要務:即在進入「純醫學」理論與技術層次之前,習醫者尚有一「高水準門 檻」需先設法跨越。 《素問‧移精變氣》曾提到這種身心條件對診治成效的影響: 「黃帝問曰: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 藥治其內,針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對曰:往古人居禽獸 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宦之形,此恬 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藥不能治其內,針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 精祝由而已。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 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藏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 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16 恬憺之世清靜無為,人體由於身心穩定平衡,即使罹疾邪氣亦無法深入,因此 僅以轉變患者注意力的方式使身心精氣重新調整,即能療癒疾病。17然而隨著人 心嗜欲增加與生活方式的異常,在身心失去穩定的程度加深後,對於病因的耐 受度相對不足,需要更「強烈」加諸於身體的治療方式才能扭轉其失衡趨勢。因 此,從「祝由」演變到「毒藥」與「針石」,展現的是時人因外在生活條件「進步」 而導致身心從單純「退化」到繁雜混亂的反差局面,醫病雙方都可能因如此的轉 變分別喪失「移精變氣」的治療功力與痊癒力。醫學文本在此記錄的並不只是歷 史或想像,而是先人對完美生命狀態的追求與確認。

(10)

醫家對於文本內容與出身背景的「尊古與依託」固然有識別群我、專業宣稱 及強化價值的心態,但文本存在的價值更重要的意義是揭櫫「人」在天地間如何 安身立命的方法。古典中醫學對人的健康定義是「精神與肉體的和諧清靜」,也 就是「平人」。18醫家診療前必須先進入該狀態,才能在過程中影響病患,完成 「以不病察覺已病,以穩定診治失衡」。《素問‧平人氣象》清楚指出了這個先決 條件: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歧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 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病人, 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19 古典中醫是「以人治人」的學問,醫者不病,便能以自己建立起一致的標準,隨 時皆能靈敏而穩定反映出病人的異常;猶如投石入潭,隨即引起漣漪,石沈入 水後復歸平靜。然而,生命本來就存在變化與多樣性,人的資質與個性不同, 即使身為醫者也會各有專長與偏性。除了在〈上古天真論〉中提及的「醫者共性」 之外,先賢也強調為醫者該順自性發展專長,醫道方能彰顯。《靈樞‧官能》中 黃帝便認為,惟有「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才能適切的做好醫療之事:「明目者, 可使視色;聰耳者,可使聽音;捷疾辭語者,可使傳論;語徐而安靜,手巧而 心審諦者,可使行針艾,理血氣而調諸逆順,察陰陽而兼諸方;緩節柔筋而心 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疾毒言語輕人者,可使唾癰咒病;爪苦手毒,為事善 傷者,可使按積抑痹。」20教師依學習者的個性與專才發展趨勢分別給予適合的

(11)

教育訓練,使之各得其所,這才是醫道傳承中,古聖先賢強調「得其人乃傳, 非其人勿言。」的真正意義。黃帝、岐伯、雷公等名字所代表的,不只是「因古而 尊」,文本的命名也非只為以依託之名提高本身價值,「尊古與依託」的背後其 實深藏著醫界內部成員高標準的規範與專業上的自我期許,在一代一代間不斷 傳承與強化。21 回到一個根本的現實問題:古人真的比現代人高明嗎?相對於現代,在交 通資訊不發達、工具設備相對落後、醫學水準較低、醫學知識與文本並不普及的 古典中醫時期,為何能夠奠定足以傳世近三千年的醫學體系基礎?本節最後試 圖討論這個在先秦兩漢魏晉間,「尊古意識」的醫史特色裡亟待解釋的核心問題。 古典中醫認為醫者的知識範圍應該是全方位的,醫學因人的需要而生,故 凡與人相關的一切知識都應盡力學習。《素問》曾經不止一次說明醫道的原則乃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22事實上,「天文」與「地理」只是代名詞, 分別代表了時間的變化與空間結構的組合,這是古代的世界觀。由於人居其中 透過系統推理時間空間結構的組合變化,就能推理並描述人的各種生理病理現 象;換句話說,天地人雖為三才,但實際上是透過天與地的互動以說明人理。 因此古聖人重複提示,只有以廣泛的博物學習,醫學的精神和理論技術才能絲 縷分明、長久保存;再以此標準教導後人,學習上方不致產生疑惑;最後再將 這些內容寫成醫學論著、傳於後世,便能成為寶貴的資產。《靈樞‧逆順肥瘦》提 到了相關的研究原則:

(12)

「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 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 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圓。去矩而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 用之教,逆順之常也。」23 古人早已設置明法度數傳於後世,使學習者能在大道通則與各種原則下研究分 辨。其核心法則即是「合於天、合於地」,也就是研究與思考醫學議題時必須同時 涵蓋時空與結構兩大部分的特性,如此面對研究標的物-「人」的生命多樣性時, 只需掌握另外兩部分的條件,將之連結於人身的變化,就能舉一反三,變化無 窮。這套思維方式的操作無需四通八達的交通資訊提供、也不必依靠先進精密的 儀器,相較於當代醫學一味往細膩與分化的方向發展,務求其疾病之最細微單 一因素的理念而言,古聖先賢面對繁複無窮的生命現象,深知「以有限探求無 涯」的限制,反倒是體悟出「大道至簡」的內涵,其以簡禦繁的智慧令人讚嘆。 聖人對中醫學的研究方法除了上述「合天地」的思維之外,在實務操作上還 有兩大途徑:一是「臨床實踐」,另一是「內證」;兩者皆須依靠醫者親力而為, 其關係十分緊密。「臨床實踐」顧名思義就是將醫道運用在臨床上,為病患解決 身心疾患,同時也對典籍的紀錄加以驗證。其所需具備的能力與知識在中醫經 典文本中隨處可見,除了涵蓋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之外,也包含醫者該具備的 臨診規範與道德品行,24這些都是後世一般學習者關注的焦點,也是歷代文獻 裡的主要內容。至於「內證」,簡單的說是一種個人心靈層面的鍛鍊,其獨特性

(13)

只能自我進行體驗,難以用語言準確描述。 曾有修行者嘗試對「內證」做出定義: 「在中國古代,內證是有志之士為了認識宇宙、生命,為了不斷超越自我、 完善道德修養水準,為了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而經常用的探索、觀 察和求知方法,是一種修道的工具和方法,而不是目的。」25 「內證」並非怪力亂神之說或玄奇不實的神通,它是古人試圖觀察、探索與感受 複雜現象及陌生事物的方法;透過特有方式的內證實踐,逐漸解開感官與覺知 的束縛,使複雜不解的未知領域逐漸清晰。如同「純醫學」的知識能透過臨床診 療的過程加以驗證;要改變身心習氣與俗世劣習,醫者也需透過內證的重複鍛 鍊,才能讓身心不斷洗滌,逐漸接近上古之人天真純粹的狀態,得以感受生命 現象更深層次的真實變化。醫者透過「臨床實踐」的「外證法」與「身心不斷革新」 的「內證法」間彼此互相強化,架構起知識與察覺的良性互滲體驗,逐漸成為 「德術兼備、獨立守神」的醫家;至此,聖人心中合乎醫道、認證合格的醫師儼然 成型。《莊子‧大宗師》中顏回提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此為坐忘。」26《素問‧舉痛論》指出:「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27及《奇經八脈 考》揭示的:「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28談的同樣都是經由內證可以提 升自我與驗證生命現象的事實。可惜的是,現代中醫教育缺乏思辨與內證的訓 練,齊頭式的普及教學制度與文字遊戲式的辨證論治理論反而使得古典中醫時 期聖人具備的純粹與專精愈加遠離,樣樣通樣樣鬆的專業教育也使經典的內涵

(14)

愈加難以全面性的呈現與驗證。對現代中醫師來說,形而下的醫療技術才是追 求的重點,「尊古依託」背後的意義與重要內容則如同史學家所論,僅被視為時 人的社會文化特徵。29 三、邊界何在?-人為的與歷史的 中醫學發展的歷史相當長,歷代典籍文本可說是卷帙浩繁、汗牛充棟,即 使長期研究、盡一生之力也很難完全讀遍,30這對教育者及學習者雙方而言都是 相當大的負擔。學習中醫學,到底該先讀哪些書?學者曾分析97 位當代中國著 名中醫學者和名老中醫的口述歷史,這些文章主要是介紹他們走過的求學道路 治學經驗、學術成就、臨床經驗及醫德醫風;研究最後得到一個結論:「作為中 醫學者,熟讀經典著作,觸類而旁通,這是貫徹始終的學問,舍此是無徑可循 的。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純不欲雜,循序漸進,熟讀精思,以精純之心治 經典必有所成。」31這個觀點對醫者而言實為金玉良言,為研習者提示了可遵循 的進程。面對同時具備歷史紀錄與專業技術特性的經典,研習者經由「熟讀」、 「思考」、「實證」的過程逐步深化,熟稔歷史與醫學的聯繫之後,乃能進入「觸 類而旁通」的內化境界。對要成為高明的醫者而言,不論古今,研讀經典都是最 重要的功夫,它既是入門基礎,也貫穿整個行醫人生。 究竟中醫學的教育能否脫離經典文本而以「現代化」的各版教材完全取代? 聖人之醫道傳承又是否能以現代編寫者的眼光加以選擇「有用」的部分重新呈現?

(15)

古典醫學裡天人地廣泛無邊際的思維是否必須以現代研究方法加以限縮,重新 定義才稱得上是創新? 要解析上述問題,必須先探討經典的重要性與特殊性,而這又必須從傳統 「中國式」的思維論證談起。古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可被分為「指示性」、「肯定 性」與「否定性」三大類,前兩者透過「我」主體性的運作感知與確認統攝人與世 界的連結,後者則透過否定式的論證反向推展「我」的正面意義;而這三種思維 皆強調必須透過人身心內外的連結方能運作。 思維論證的具體進行是透過「隱喻性」、「緊湊性」及「反語性」三種方式加以 表述,其中隱喻性的論證與表達方式是中國文化在思考與詮釋上的最基本模式 後兩種模式為其表示之延伸。古代中國人透過各種知覺的延伸與連結形成思考 能力,然後同時不斷在熟悉與陌生的兩域經驗間進行往返,使陌生的事物變為 熟悉,而熟悉的事物再現新的意義;這種使用隱喻能力的論述過程重複操練著 諸多感知與彼此間的連結以形成經驗,「我」在「有」與「無」之間來回游移,並 與之緊密互動,因感官覺察的能力決定其狀態,進而成為思考與應變能力的根 源。當經驗與感知的再現性不斷重複之後,資料庫中內容逐漸達到一定數量, 此時道理與規則就會呈現,理論的成型也就水到渠成。32因此,反覆閱讀古典中 醫學奠基時期成書的「經典」,其目的並非只是「尊古與意識型態」,其必要性在 於透過閱讀內文與古人對話,體會在隱喻性文字背後聖賢之人自身真實的意識 與覺知,閱讀者將嘗試透過理解與驗證使經典中的境界重新再現。換句話說,

(16)

這是一種將歷史想像具體重現的過程,在中醫學的歷史上,各代有為的醫家莫 不如是。 因此,直接研讀醫學經典文本的重要性在於能觸及古人思維與臨證的一手 資料,這些資料是有所聯繫、可循脈絡的,其中各種記錄背後所建構的世界不 僅呈現出身心體驗變化的多重意義,也潛藏著時人的生活態度、文化思想、想像 記憶和社會行為。事實上,經典中「處處留機關,首尾盡教誨。」很多篇章在談看 似與醫學無關的東西,但這些卻是能與醫學真正連結的最大關鍵;文字之後、 語意之外潛伏的細膩、曲折、完整、包容,或許正是初讀經典雖難咀嚼、但卻值得 再三玩味的主因。 歷史學家福科(Michel Foucault)曾說: 「有關思想、知識、哲學和文學的歷史研究似乎正在找尋而且發現越來越 多不連貫的歷史現象,然而正統史學本身卻好像寧願忽略事件的突兀性, 以求取一穩定的歷史架構。」33 葛兆光也曾提出有關思想史上的「非連續性」現象,認為真相與知識理論的斷層 會導致不確定性產生,因此他強調思想史的時間順序其實並不完全與曆法上的 時間順序吻合,當研究思想史時也許不必刻意「去偽存真」,更重要的是去發掘 這些敘述背後支持的系統與概念,以尋找不連貫與斷裂之處。34換句話說,歷史 論述不應該是刻意的為連結而強行解釋研究標的,而是應該儘可能完整呈現, 讓讀者與之直接對話,讓材料自己說故事。筆者認為,學者主張中醫經典教育

(17)

應該「去蕪存菁」、「保留有用的部分,刪除與醫學無關的內容」的作法,是限縮 了中醫學的發展邊界,將造成更多知識的斷裂與發展的限制。 以重編中醫學教材取代直讀原典還潛藏著「語言文字」的研讀危機,由於古 代語言與文字的發展數量並不對等,在文字數量不足時,漢字裡「一字數義」或 「一義數字」的情況屢見不鮮,35忽略文字的時代演變與文獻的上下文意時皆容 易使研讀者產生誤解。中醫學對疾病及症狀的命名與分類,不僅使用了與現代 醫學不同的語言和邏輯概念,即使在自身內部文本中,對於同一字詞所描述的 意涵,也往往在不同文本、篇章與段落中具有概念和意義上的差別,這肇因於 醫者們個人化的感官經驗、不同地區文化與方言差異、以及從病因、症狀、發病特 點等不同角度描述臨床疾病與現象。這種影響主體詮釋性與其命名差異的概念 與文字運用特徵既是中醫學的特色之一,也成為學習者與研究者在閱讀時主要 的困擾與爭議。 以「疾病命名」為例,《黃帝內經》中描述的方式有四類基本要素:「致病原 因、主要症狀、病變部位及病變機理。」36因為疾病的命名多數是將兩個或兩個以 上的要素結合應用,在探討時若忽略文字組合背後的多重意義,就可能會產生 誤解。古今語言訓詁有異,醫學演進風貌多所不同,當代醫師學者若將古典文 本內容逕以現代語彙意義及醫學理論加以對照或解釋,便極易產生誤解。基本 上現代整理篩選後的中醫學資料來源絕大多數來自經典,所以要完全以新編教 材取代經典,成為培育醫者的教材是不合理的;而篩選後的教材多半僅剩下純

(18)

醫學理論與操作技術方面的內容,形而上的各種思維模式、研究方法、醫者身心 境界的要求與訓練方式等重要內容其實常被視為與「純醫學」較無密切關係,不 但甚少被提及,在教學上也總被忽略。欲透過這種看似現代化而有效率的教育 改革栽培出合於古典中醫標準的醫家,其實將愈加困難。 在研習中醫學的過程裡,每個學習者都應該讀經典,同時在個人獨特的體 會下自行整理篩選資料,而非照單全收編著現代教材的學者眼中的重點。《素問 ‧八正神明論》曾提到「形」與「神」的含意,並說明醫者具備神明條件對針刺治 療的重要性: 「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 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37 在此「神」指的是醫者自身覺知的敏銳度與心靈體會的清明度,這與前文〈上古 天真論〉所要求的身心條件是一致的,所有的臨床診治成效皆視醫者本身具備 的有形與無形「專業條件」而決定,醫學理論與工具技術會因醫者個人的修為而 產生不同程度的療癒力量。因此在中醫學的世界裡,不只面對病人的疾患採用 的是因人而異的療法,醫者本身即呈現多元的個人化風格。縱使這種特色被現 代思維質疑為「沒有標準」、「不夠科學」,但在古典中醫學的規範下,醫學傳承 本來就是「菁英教育」,技術的操練與效驗方的傳遞固然人人可得,但純正的醫 道只有少數「聖賢之人」能認清與體悟、同時加以落實。再更進一步說,現代學術 要求的標準化流程與一致的規格中醫學同樣具備,但古人更重視的是如何不斷

(19)

重複特定的訓練方法,提高操作者自身的身心能力,使各種流程規格、原則理 論的使用能夠跳出固有框架的束縛,不斷擴展其運用的範圍。 經典的重要性需要醫學史協助呈現,經典的閱讀也能透過醫學史釐清疑惑, 經典中的論述更可藉由瞭解醫學史加以驗證。在中醫學演變的歷史及文本的形 成過程中,醫學史不但成為醫學知識的一部份,醫者的體會與經驗、文化與思 維,也都成為醫學史的重要內容。38然而,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醫家有不同體 認,看法與理論必然產生差異性,這時史學的知識就顯得相當重要。 例如「脈」的概念在中醫學早期的發展階段是多元而眾說紛紜的,包括脈的 特性、數量、名稱、循行路線、氣血分佈…等都有不同的說法,也與現在臨床使用 的主流觀點不盡相同,甚至同一本書或同一件出土文物對「脈」的描述與理解都 存在差異。但若藉助歷史角度分析,就可發現其實戰國以降「脈」的知識體系明 顯呈現過渡時期的多源性,直到《靈樞‧經脈》的完成才大致底定;前述的各種 差異很可能因為無法經由術數加以模組化而被認定為「雜說」,而在「經典」編纂 的過程中被迫走入歷史,尚存於今本經典中可見的內容,則可能是合於術數、 便於推算記憶及具有臨床代表性的主要內容。39 人類對自己健康的關注行為數千年來不變,但因為這種意識受到每個當代 社會文化的影響,因此不同的時代產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繼而形成不同的健 康標準與醫療主張。每個時代對於健康的定義與如何促進健康的方式,都有不 同的理解與實踐,當理論與實踐的方法形成系統之後,便成為那個時代的醫學

(20)

風格。歷代醫家發展研究中醫學固然多以古典時期的經典群作為奠基石,但魏 晉之後歷朝的醫家在針對同樣的議題做論述時,其內容卻可能因為各種現實條 件的不同而有不等程度的差異。 以外感病為例,其診治概念在歷代有不同的主流思維。東漢末年傷寒流行, 張仲景依地理、氣候、病性…等條件作《傷寒雜病論》,時人多以辛溫法治療初期 外感。魏晉至隋唐雖有眾多醫家完成著作與提出新的醫學理論,但尚不離先秦 兩漢太遠。兩宋時期盛行《局方》,在病因學及診斷用藥上雖續有創見,但用藥 仍多辛燥溫補。迨至金元時期,學術呈現創新風貌,有四大家之特色影響後世 劉完素身處趙宋南渡後熱性疾病廣泛流行的時代,提出了「火熱論」主以辛涼寒 治外感。張從正為糾正《局方》用藥辛燥溫補之偏,遂以汗、吐、下三法祛除病邪。 稍晚元兵大舉進犯中原,人民生活困難、精神恐懼、勞役饑餓,因此李東垣發展 出內傷脾胃學說以補脾為治病要點。朱震亨處在元朝相對承平年代,因生活在 南方,所見多為富人之膏粱之體,酗酒縱欲造成精竭火熾,同時還有貧者藜藿 因生活困苦鬱火內生,因此朱氏將劉完素之火熱論發展為內生火熱,提出「陽 常有餘,陰常不足」之滋陰法則。明崇禎辛巳年間黃河流域諸省分疫病流行,吳 又可悟出疫病的病因非風非寒、非暑非濕,而是天地間一種特別的「異氣」為患, 故作《溫疫論》提出「癘氣」學說。延續至清代,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 四家確立了衛氣營血和三焦為核心的理論體系,形成了溫病學說,以辛涼解表 治外感。

(21)

從上文簡單回溯的歷史可知,中醫學的進展與擴大是順應環境條件與時代 特色;並經由醫家「以舊驗新」、「與時具進」的臨床驗證後不斷增加的產物。因 此在思考及討論中醫學的內涵時,一定要明瞭因不同歷史區段所產生的醫學特 色各有差異,才不至於混為一談。由於這些特色受到各時代因素自然形成的框 架區隔,成為在特定條件下「最適合」的醫學理論,因此後人的學習必須透過史 料文本的分析,釐清這些不同條件與其適用時機;並經由體驗、想像、記憶,重 新理解還原當時的語境,重構原有思想與建立新思想。猶如歷代聖人明醫,在 屬於自己的時代裡不斷繼續構成新的歷史。 四、結語:分進與合擊 梁啟超於1921 年秋天在天津南開大學的講演曾提出有關「專門史」的概念, 他認為「治專門史者不惟需有史學的素養,更須有各該專門學的素養,此種事 業與其責望諸史學家,毋寧責望各該專門學者。」40同時更強調,治專門史者, 必須瞭解無論何種文明,皆須求根柢於歷史,未能深究其歷史之演變,其學問 之系統終未能明瞭。並鼓勵史學家與各學科之專門學者分工深入研究,以解開 歷史上部分與全體之真相。對醫家來說,在研究醫學史的專業上的確擁有某些 先天優勢,但這並非褒獎,而是責任與承擔。 醫學史是一門專科史,研究者藉由分析與社會、政治、經濟、哲學、科學、人 文等其他相關因素的互動來研究醫學本身發展的過程及規律。正如我們常能在

(22)

實驗中發現某個隱藏的、做為某一疾病原因的因素,醫學史的研究也能在一般 被認為很新穎的概念和學說中、以及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裡,顯示出某些曾為過 去醫師或學者所表達,但一向被遺忘、被誤解、或不受重視的理論思想和珍貴的 臨床經驗。醫者應該要能看出,醫學史一方面提供了過去的醫學發展內容,另 一方面也展現了歷代醫學思想的改革創新精神;其中的時代、思維、事件、與人 物將醫學架構組織起來,也讓與生命議題有關的論述、知識與技術能逐漸連結。 經典在臨床上的驗證與療效呈現是古典中醫學能夠傳承至今的主要因素, 也是醫者研讀經史時最重視的一環。對每一個時代的醫者來說,醫學史研究的 最終目的正是要能協助醫家不斷成長、瞭解生命現象、各種疾病的成因及時人因 應的對策,以作為醫家臨床使用的依據。醫者若希冀能在自身的體悟與臨床的 實踐上持續成長,研讀醫學史是不可或缺的課題。 中醫學的創新為什麼強調要從回歸古典經史起步?《靈樞‧官能》的一段記 錄提出了看法: 「法於往古,驗於來今,觀於窈冥,通於無窮。麤之所不見,良工之所貴。 莫知其形,若神髣佛。」41 《素問‧八正神明論》逐句解釋了這段引文,「法於往古,驗於來今,觀於窈冥, 通於無窮。」描述的是醫者習古驗今、閱讀經典、從初學到熟練、掌握知識與臨床 驗證、透過自身精細感官診察病患、最終其學識與事蹟得以流傳後世的過程。42 醫經典文獻主要包含了理論與實踐兩大部分的內容,而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

(23)

一是原典在實踐上的有效性明確,二是在於歷代後人不斷的詮釋增減,賦予其 新的意義。中醫學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歷代醫家透過經典著作的基礎開展出自 己的視野,讓學術與知識不斷地補充與修正;作為中醫學術淵源之經典,在歷 代間從不同的角度被反覆詮釋,內容涉及了注釋、語譯、校勘及臨床應用等多個 面向。筆者認為,歷代醫者對經典與其相關的歷史做出詮釋以及評價,並在臨 床上不斷驗證的過程就是一種學科內部的創新,「閱讀經典、重視歷史、臨床驗 證、鍛鍊身心、傳承醫道」是中醫學的習醫者應該遵循的途徑,也是作為區別醫 者專業優劣程度的重要標準。 對古典中醫學而言,生命知識充滿智慧,並非只是冰冷的技術與僵硬的理 論。中醫學本身就是一個生命,所有的理念與方法都能隨主體(人)與客體(天 地)間的各種互動靈活變化,隨時代的流變不斷自生更迭。或許,我們應該重 新審視中醫學教育、研究與臨床的發展方向;當今這些重要的議題似乎已隨著 時代的進步偏離核心越來越遠,在倡導醫學教育改革的同時,無形中也將不見 容於現代邏輯的珍貴思維與文獻排拒出去。現代中醫教育的設計逐漸朝西方醫 學的制度移動,標準化、規範化與制度化的模組設計雖然有其特色,但同時也 逐漸喪失中醫學原有的傳統特色和優勢。而面對中醫學特殊的多元融合現象, 筆者認為仍須仰仗多學科、跨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提供更多不同的看法以作 為教研與臨床的參考。 史家賦予醫學史完整的軀體,醫家則為它注入實證的生命。在築夢與踏實

(24)
(25)
(26)

1 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頁 130。 2 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頁 133。 3 廖育群,1953 年生,中國北京第二醫學院中醫系畢業,之後進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離開臨床醫療而專門研究科學史,受日本科學史學者山田慶兒影響甚大。1988 年-1989 年擔任日本 京都大學訪問學者,1996 年起任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1999 年起擔任上海交大科學史系副主 任,2005 年任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2008 年-2013 年擔任中國科技史學會理事長,2009 年- 2013 年擔任《中國科技史雜誌》主編,2013 年 10 月退休。廖先生著作等身,從 1984 年到 2013 年, 共計完成八十餘篇期刊論文,11 本個人學術專著,參與編寫的書 15 本。其研究涉獵範圍相當廣泛, 主要集中於中國傳統醫學和日本漢醫學的歷史、典籍與人物。廖先生的著作文筆流暢、思維清晰而富 有創意,且由於具有中醫專業背景,經常可在其著作中看到有別於一般醫學史家的觀點,對材料 的選取與視野的向度也有其特色。但較遺憾的是,由於廖先生對臨床醫療實務的涉足較少,在解讀 典籍文獻與醫學理論時,仍經常容易產生「以史為主體」的推論與詮釋,而將中醫臨床技術與經典 及相關歷史發展的內涵強加區分開來。有關廖先生的學術履歷與研究成果出版資料,可參考 http://sourcedb.ihns.cas.cn/cn/ihnsexport/200906/t20090602_253814.html (檢索日期:2014 年 1 月 22 日)。 4「對我而言,更關心的是尋求在中國醫學命運中起隱形作用但仍沒有解釋清楚的歷史動力。」參李建 民主編,《生命與醫療‧導言》(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頁 1。 5 科林伍德著,何兆武、張文傑譯,《歷史的觀念》(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頁 307。 6 根據李書田統計,《二十五史》當中所載從春秋已降到清代的醫家共有 102 人,已包含多數有名醫 家;但有趣的是,正史中竟不見張仲景、王叔和及張景嶽三位醫界巨擘。參李書田,《古代醫家列傳 釋譯》(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頁 1。另外,《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中亦載有〈醫術 名流列傳〉共十四卷,收錄醫家共 1359 人,其中以明代醫家佔絕大多數。參〔清〕陳夢雷,《古今圖 書集成‧醫部全錄》第十二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頁 70-458。 7〈扁鵲倉公列傳〉參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 605-614。學者們對扁鵲之出身 及活動年代說法不一,唐朝楊玄操為《難經》作序時也提到《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載之秦越人, 亦具有和「扁鵲」相同特徵而以其名稱之。參李伯聰,〈關於扁鵲、扁鵲學派和中醫史研究的幾個問 題〉,《醫學與哲學》1994.3,頁 51-52。曹東義等,〈扁鵲生活年代考〉,《河南中醫》1995.1,頁 28-32。張勝忠,〈扁鵲的圖騰形象〉,《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7.4(1997),頁 201-202。頁 3。 8 西元 1944 年上海醫家祝味菊著成《傷寒質難》6 卷,該書內容乃祝氏與門人陳蘇生反復辯難,闡述 其學術觀點之問答筆錄,全書仿《內經》問答形式整理而成,提出以八綱論雜病、以五段論傷寒的方 法,並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學識,對溫熱病的病因、截斷、逆轉等問題,提出了質疑。參祝味菊述、陳 蘇生記、張效霞校注,《傷寒質難》(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 9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頁 18-19。 10 李建民,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1990 年進入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任職,2007 年升任研究員。至 2010 年為止,李先生曾擔任國內外各學術機構包括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台灣清華大學、東京大學大學院 人文社會系研究科、臺北大學、長庚大學、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學等訪問學者、 教授及研究員。李先生早期的研究從「中國古代游藝史」開始,逐漸經由出土醫書的涉獵與傳世典籍 文獻的對應解讀,而進入古典中醫學史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區間約在公元前 3 世紀至公元 4 世紀之 間,近期與後續關注的焦點則轉向「中醫外科史」發展的若干議題。從 1986 年到 2012 年間,共計完 成九十餘篇期刊、專書與學術會議論文,9 本個人學術專著,主編專書 4 種,另有他類短文 97 篇。 李先生認為史家治史主要在掌握歷史變遷之大勢,以醫家經驗為研究醫學史的進路只是其中一途, 所得結果往往與古人觀念相鑿枘,並認為醫家之識非史識。但筆者以為針對同時具有多重特質的醫 學文本研究,又豈能僅以歷史遷移的流變之勢解讀,而忽略醫學理論與技術在醫者的日日實踐中, 其成果與體悟對醫學理論進化與思維風氣轉變的影響?但不論如何,李先生的作品充滿人文與學術 的雙重美感,閱讀其著作是充滿興奮與樂趣的感官冒險。有關李先生近年來對中國醫學史的史料、 方法及研究視野的初步回顧可參閱李建民,〈在風中-做為中國史的醫學史〉一文,收入氏著,《生 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頁 1-14。其學術履歷與研究成果出版資 料,則可參考 http://www2.ihp.sinica.edu.tw/staffProfile.php?TM=3&M=1&uid=26(檢索日期: 2014 年 1 月 22 日)。 11相關論述參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頁 133-136。另外,廖先生在 2003 年的個人著作中就已 經提出過如出一轍的論點。參廖育群,《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3),頁 30-33。

(27)

13《素問‧脈要精微論》曾提到,「持脈有道,虛靜為保。」診脈時應當全神貫注、虛心清靜以體察脈象, 以自身的穩定狀態和病家之病體互動;這與祝由術治療的精神是一致的。 14《論語‧子罕第九》提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孟子‧盡心》也云:「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 舉一而廢百也。」時代相近的非醫學文獻中,也談及雷同的觀點。 15學者們在分析本篇內容時,總是多從「治未病」「養生」的角度論述。參吳皓萌、陳群、鄭霖勃,〈《素 問·上古天真論篇》“治未病”內容的思考〉,《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15.2(2013),頁 154-155。趙 喜、焦占江,〈《上古天真論》養生法則新議〉,《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1.6(2004),頁 21-22。張尚臣、 陳瀟琳,〈養生須頤神形腎—兼論《素問·上古天真論》的養生觀〉,《河南中醫藥學 刊》13.1(1998),頁 2-4。 16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頁 174-175。 17李應、張丹紅,〈移精變氣療心疾〉,《現代養生》2001.11,頁 20-21。田敏桂等,〈移精變氣論篇瑣 談〉,《河北中醫藥學報》12.2(1997),頁 25-26。 18 「平人」意指氣血調和的健康人。參《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臺北:啟業書局,1991),頁 128。 19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頁 242。 20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頁 312。 21李建民曾提到中國「正典」醫學發展有二條線索:「一是以《內經》系為主流、根據同一批文本不斷重 編的歷史,另一是註解這些醫經的傳統的形成。」其中有關「同一批文本不斷重編的歷史」這個特色, 筆者認為亦基於上述「醫界內部專業的傳承與強化」思維而來。參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 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頁 19。 22相關原文分別出現於以下兩篇章:(1)《素問‧氣交變大論》:「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 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2)《素問‧著至教論》:「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 23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頁 542。 24 除了豐富多元的「純醫學」內容之外,《素問》有〈疏五過論〉與〈徵四失論〉兩篇,旨在談論醫者臨床 診斷治療疾病時容易犯的過錯。其中五過乃「不知病情」、「不知補瀉」、「為工而不知道」、「醫不能嚴」 「粗工治之,亟刺陰陽」;四失為「診不知陰陽逆從之理」、「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為道,更名 自功,妄用砭石,後遺身咎。」、「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診病不問其始,卒持寸口, 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所窮。」醫療上的缺失,多數來自於從業人員的疏失,因此正如〈徵四失 論〉所言,「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擬於天地,配於四海,汝不知道之諭,受以明為 晦。」令人遺憾的是,醫道不彰往往並非醫學知識體系的問題,而是執行醫道、操作技術的人的問題。 25無名氏,《內證觀察筆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頁 18。 26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2004),頁 69。 27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頁 497。 28〔明〕李時珍撰輯,王羅珍、李鼎校注,《奇經八脈考校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頁 30。 29「這些知識,在中國古代,是老師口傳心授,學生各自內證的。而在現代世界,則是哲學家和歷史 學家的事。」參無名氏,《內證觀察筆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頁 6 30 有關中醫各科醫籍的目錄與內容簡介可參考以下兩本著作:岡西為人,《宋以前醫籍考》(臺北: 進學出版社,1969)。劉時覺,《宋元明清醫籍年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31顏純淳、劉更生,〈《名老中醫之路》97 位名醫誦讀經典分析〉,《江蘇中醫藥》43.3(2011),頁 73-74。原書為周鳳梧,張奇文,叢林主編,《名老中醫之路》(北京:山東科技出版社,2005)。 32參吳光明,〈古代儒家思維模式試論-中國文化詮釋學的觀點〉,頁 52-57。收入楊儒賓、黃俊傑編, 《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 33福科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頁 73。 34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頁 10-21。 35張桂光,《漢字學簡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頁 25-28。 36張登本主編,《內經的思考》(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頁 306。 37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頁 364-365。 38醫學史發展的特色與內涵,中外有雷同的現象。李尚仁曾分析歐洲醫學史的發展過程,指出「在十 九世紀前,醫學史是醫學知識的一部份,正統醫學(orthodoxmedicine)的醫師(physicians)以博覽群籍

(28)

之外的視野並逐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參李尚仁,〈醫學史與醫學教育〉,《醫望》19(1997),頁 67-70。 39有關「脈」知識的相關沿革可參林伯欣,《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12),頁 42-52。 40梁啟超於 1921 年秋在天津南開大學的演講稿後來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於 1922 年 1 月出版成《中國歷 史研究法》一書,筆者參考的版本為 1998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編印本。參梁啟超,《中國歷史研 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頁 38。 41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頁 306。 42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頁 360。 Abstract:

The Medical classics and Medical History are not only the core of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but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stone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contain multiple identities, it will result in barriers to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if we dividing th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lassical Chinese medical view about "respect for and relying on the ancient" phenomenon beyon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discusses whether the "modern" materials can replace the classic texts completely on medical education ?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mind, heart, body, skills, and feel". Explore the process of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can not ignore the existence about history and theory, awareness and valida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spect for and relying on the ancient" phenomenon hide the high standard of internal norms and professional self-expectations in medical community actually,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can not be completely replaced classical frame which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content. In the Chinese medical world, "history" and "purely medical" has always been closely linked .

Keywords:medical classics and history, medical education, Classical Chines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STEM Education), Reading/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Generic Skills, Chinese History and Chinese Culture, Basic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STEM Education), Reading/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Generic Skills, Chinese History and Chinese Cul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This essay wish to design an outline for the course "Taiwan and the Maritime Silkroad" through three planes of discussion: (1) The Amalgamation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