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雙因素激勵理論談偏鄉師資問題之改善/ 7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雙因素激勵理論談偏鄉師資問題之改善/ 78"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9),頁 78-81

偏鄉教育與師資 主題評論 第 78 頁

從雙因素激勵理論談偏鄉師資問題之改善

丁一顧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授 李亦欣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一、前言

教育乃是國家的根本,教師則是 整個教育活動成功與否的核心人物, 陳嘉彌(1998)亦認為,教師乃是整 個教育系統與制度中最小的單位,也 是影響現在及未來整個教育成敗的關 鍵性因素,由此可知,教師的重要性 可見一般。 但是,為縮短「城鄉教育落差」, 以及改善偏鄉學生的教育與生活,民 間基金會每年都會呼籲及號召優秀人 才到偏鄉任教(搶救偏鄉教育,須有 完整政策行動,2013 年 9 月 2 日),顯 見偏鄉教育與師資問題值得社會更加 重視。 其實,教育部對於偏鄉教育的關 注,從來也沒有少過,且每年國中基 測(現改為基本學力檢測)成績公布 後,媒體及專家學者也都不斷呼籲教 育部應該重視偏鄉教育的發展(陳超 明,2015 年 7 月 22 日)。然而,誠如 大家所知,「偏鄉教育的核心問題不在 於經費,而在於人的問題。」具體而 言,偏鄉師資不穩定的問題與困境才 是偏鄉教育的關鍵。 然 而 , 要 探 討 如 何 穩 定 偏 鄉 師 資,則不得不談及激勵理論。因為, 激勵理論乃是探討人類行為如何受激 發、方向指導、維持和終結的內在因 素與過程(Hanson, 1985)。準此,本 文首先論述偏鄉師資的問題與困境; 其次則闡述雙因素激勵理論;再者說 明 偏鄉師資 問題與 雙 因素理論之 關 係;最後則分析「善用雙因素激勵理 論提高偏鄉師資留任意願之策略」。

二、偏鄉師資的問題與困境

誠如前述所言,「偏鄉教育的核心 問題是在於人(師資)的問題。」但 是,師資的具體問題究竟為何?實有 必要進一步探討與分析。 胡慕情(2008 年 2 月 21 日)分 析指出,偏鄉教育資源落差可分為硬 體與軟體兩部分,而教育部已逐年在 硬體上增加相關資源,惟軟體一直未 能有長足的進展,其中又以師資不足 問題最為嚴重。 張繼寧(2010)研究指出,偏鄉 師資有兩大難題,其一為如何「培育」 出願意投入偏鄉地區的好老師;其二 則為如何「留住」偏鄉地區的好老師。 陳超明(2015 年 7 月 22 日)歸納 發現偏鄉教育問題包括本質與制度兩 大類型。其中,制度上的問題係指教 師來源不穩定,或教師無法承擔偏鄉 教學重任。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9),頁 78-81

偏鄉教育與師資 主題評論 第 79 頁 劉述懿、李延昌(2016)認為, 偏鄉小校的行政工作並不會因學校小 而減少,因此,所有教師幾乎都必須 兼任不同程度的行政工作。 呂玟霖(2016)研究發現,偏鄉 學校的師資問題包括三部份:(1)教師 編制不足,工作負擔沉重;(2) 教師流 動頻繁,偏鄉學校成為新訓中心;(3) 交通距離不便,進修研習意願低。 整體而言,偏鄉教育師資問題還 是以教師流動率高、教師教學與行政 負擔較重以及進修研習意願較低…… 等 為 最大 的困 境。 若 要 解決 此 等問 題,則不得不涉及教師行為的激發, 而教師行為的激發當然就與激勵理論 有所關聯。

三、雙因素激勵理論概述

較為大家所提及的激勵理論,包 括需求層次理論、雙因素理論、需求 理 論 、公 平理論 以及 期望理論 …… 等,其中,Herzberg(1966)的「雙因 素理論」因有別於傳統採取單一組因 素的看法,故特別受到理論與實務界 的關注。 Herzberg(1966)所倡導的「雙因 素理論」,指出人類的動機與滿足感主 要是受兩個因素的控制,其一為較趨 向內向的「激勵因素」,乃是可以激勵 個人,進而促進其滿足感,包括:成 就感、認同感、工作本身的挑戰性、 晉升、個人與專業的成長;其二則較 屬外向的「保健因素」,且如果此因素 不能達到理想,則個體就會因而產生 不滿足感,包括:組織政策與管理、 視導技巧、工作環境、人際關係、個 人生活、薪資、工作地位與工作之穩 定度……等。 具體言之,激勵因素若存在,則 會引起成員的滿足感,但倘若此等因 素不存在,並不一定會引起成員的不 滿足感;反之,保健因素如不存在, 則會引起成員的不滿足感,但此等因 素若存在,則不一定會引起滿足感。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外也有不少 的研究 者將此理論 應 用於教 師的研 究,諸如 Sergiovanni 與 Carver (1973) 及張碧娟(1978)等,而且研究結果 也大致能驗證此理論在學校情境上的 應用。

四、偏鄉師資問題與雙因素理論

之關係

進一步審視我國偏鄉教師流動率 高與教師留任意願低之問題,其實最 主要的原因是:相對於這些到偏鄉任 教的教師來說,偏鄉並非他的故鄉, 比較沒有「家」的感覺,而且交通不 便、生活機能不佳,所以,就會衍生 認同感不高的狀況。 其次,再以薪資來看,偏鄉依其 等級,僅與城市任教的教師薪資相差 三千至五千元不等,然以現今物價水 準來看,此些許的差距恐亦無法吸引 教師留在偏鄉服務。 再者,中小學不管是大型學校、 小型學校、甚至是偏鄉學校,其行政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9),頁 78-81

偏鄉教育與師資 主題評論 第 80 頁 工作與公文量幾乎一樣,而以同樣工 作負擔,但生活機能與交通條件相對 較為不佳的情況下,更難留住教師長 期投入偏鄉教育了。 綜此而論,偏鄉教師流動率高的 主要原因大致是因為「工作環境」、「個 人生活」與「薪資」等問題所導致。 而此等因素其實恰與 Herzberg(1966) 所倡導的「雙因素理論」有所關聯, 因為「工作環境」、「個人生活」與「薪 資」等因素,乃是 Herzberg 所倡導的 保健因素,由此可知,當教師的不滿 足因素不能達到理想,甚者也許是滿 足因素不存在,將可能引發教師的不 滿足感,進而造成教師不願留任偏鄉 持續任教。

五、善用雙因素激勵理論提高偏

鄉師資問題之改善-代結語

「優秀教師,優質教育的保證。」 為提升偏鄉教育品質,提升教師留任 偏鄉服務乃是第一要務。而善用雙因 素激勵理論,以留任優秀教師服務偏 鄉乃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策略之一, 因此,本文乃提出四點淺見,以就教 各教育先進: (一) 關 心 偏 鄉 教 師 保 健 因 素 , 消 除 教師不滿足感 本 文 發 現 , 偏 鄉 教 師 不 足 的 原 因,主要還是為教師流動率高、教師 教學與行政負擔較重等,而此原因則 屬於「工作環境」、「個人生活」、「薪 資」等保健因素。因此,本文建議, 教育行政機關應該多關心並投入更多 經費預算來改善偏鄉教師的生活、工 作環境與薪資,藉以消除偏鄉教師的 不滿足感。 (二) 關注偏鄉教師保健因素,促使教 師真正有感 本文發現,偏鄉教師問題主要為 「工作環境」、「個人生活」、「薪資」 等保健因素所導致的不滿足感,然如 所投入的經費如不能讓教師有感,則 一切仍是枉然。諸如,所提供的宿舍 要讓教師有家的感受、提高的薪資要 讓教師覺得是相對有比較高的感受、 行政工作的簡化應該是讓他們有感覺 的,如此的改變才能完全消除偏鄉教 師的不滿足感,促使教師真正有感, 進而也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師投入與留 任偏鄉之服務。 (三) 強化偏鄉教師激勵因素,促進教 師認同感 本文發現,保健因素如達理想, 教師將不會有不滿足感,然要促使教 師的滿足感,則強調激勵因素才是最 重要的工作。因此,本文建議,教育 行政機關於消除教師保健因素後,更 應激發偏鄉教師的成就感、認同感、 工作本身的挑戰性、晉升、個人與專 業的成長等激勵因素。如此,將更可 能從消除偏鄉教師不滿足感,進而產 生改變有感,最後對於偏鄉教育產生 高度認同感。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9),頁 78-81

偏鄉教育與師資 主題評論 第 81 頁 (四) 調查偏鄉教師雙因素相對權重, 以為政策改善優先順序 本文雖發現,偏鄉教師不足的原 因,主要還是與教師「工作環境」、「個 人生活」、「薪資」等保健因素有關聯, 但其間的相對重要性為何?以及偏鄉 教師之整體激勵與保健因素如何,則 仍有待確認。因此,本文建議,未來 仍可針對偏鄉教師有關的所有激勵及 保健因素進行調查,以整體瞭解影響 偏鄉教師不滿足和滿足因素及其相對 權重,以為教育行政機關問題解決優 先順序之參酌。 參考文獻  呂玟霖(2016)。淺談偏鄉學校教 師人力的困境與突破。臺灣教育評論 月刊, 5(2),26-28。  胡慕情(2008 年2月21日)。經費 師資不足,偏鄉教育難行。臺灣立報。 取自 http://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 mid-24744  陳超明(2015年7月22日)。省思 偏鄉教育困境,打造學習願景。取自 http://www.mdnkids.com.tw/speak/detai l.asp?sn=6073  陳嘉彌(1998)。現代實習輔導教 師(師傅)之角色分析與探討。載於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 業成長與實際,155-175頁。臺北市, 師大書苑。  搶救偏鄉教育,須有完整政策行 動(2013年9月2日)。中國時報,社論。 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 20130902000377-260109  張碧娟(1978)。國民中學教師工 作滿足感之研究:激勵保健兩因素理 論之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 治大學,臺北市。  張繼寧(2010,8 月)。澳洲偏鄉 師資的培育問題與對策。臺灣師資培 育電子報,11。取自 https://tted.cher.ntnu.edu.tw/?p=308  劉述懿、李延昌(2016)。給偏鄉 孩子穩定優質師資。臺灣教育評論月 刊, 5(9),126-130。  Hanson, E. M. (1985).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Allyn & Bacon.

 Herzberg, F.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Cleveland, OH: World.

 Sergiovanni, T. J., & Carver, F. D. (1973). The new school executive: A

theory of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梁維慧主任 沈桂枝主任 呂文雅老師 楊詠絜老師 卓俐秀老師 吳羽婷老師 蘇徉老師 翁妘蓁老師... 教師不斷的討論 討論再討論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初階暨進階培訓中心 資料來源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29 太虛: 〈議印度之佛教〉 (民國 31 年 10 月) , 《太虛大師全書》 ,第 25 冊,雜藏,書評,一 六,頁 48-49。.. 30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