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然與文化之會通—太極拳身體的內外交融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自然與文化之會通—太極拳身體的內外交融"

Copied!
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1. 第一章 緒論. 人是混和多種特性的有機體。為求能將這許多的特性明白表述,一直以來的習慣作 法是將諸般特性割離論述,因此發展出將人區分為身與心、或是區隔成理性與身體等等 1. 2. 3. 做法;近代身體研究者的共識是將人視為具備自然 與文化 兩種特性的結合體。 無論是 哪個區分方式,皆難以避免偏向。於是重新找回人的整體性的努力與嘗試,亦是人的研 究者始終專力的方向。 筆者在追求身∕心、理性∕身體、自然∕文化的種種特性內外交融的歷程中,透由 太極拳修煉的得益頗多,以為這是一條可以消弭割裂、促進融合的路徑,並且會形塑出 專屬於太極拳的身心特性。筆者企圖在本研究中逐步呈現以太極拳修煉為手段的外顯架 構、內在感受、及其交融在個體上的特性。. 第一節 發想起點 發想起點: 起點 一個自私的追尋—尋仙夢的終點 從小就對道人、隱士、武者的境界悠然嚮往之,透過呼吸吐納、靜坐行氣等種種修 煉以求與天地合參;或是脫離人境以求洗滌塵務的羈絆、避去人事的繁雜;亦或不斷操 練體能、提升身體強度及硬度以超越自身極限的作法。要旨皆在於獲得「個人與自然的 1. 本研究中,筆者對自然的意義側重在生物的本能需求展現。 文化的定義:人類知識、信仰與行為的統合形態,其範圍包括語文、意識形態、信仰、習俗、禁忌、規 範、制度、工具、技術…。見大英線上百科 http://tw.britannica.com/MiniSite/Article/id00011596.html 3 參見黃金麟著, 《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 (台北:聯經,2001 年) ,5-6。 他說: 「就身體的生成而言,它自然包括一個生物性的存有以及一個文化性的成分在內。這種自然與文化 的交雜混合是所有古今身體都具有的共通特質,…這種看法幾乎是所有研究身體的學者都共同持有的基 本立場。」另在同書註腳 4 中亦說到: 「雖然在當代的身體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分 類和強調,甚至形成某種的對立性看法,但他們基本上都同意身體是一個文化社會與生物有機體的交合 產物。」 ,6。 2. 1.

(2) 2. 最深相合」。 宛如媒體畫面呈顯的:一人獨坐狂瀑下任強大水流沖激而端正不動;超脫五感的限 制而能以整體感受符應週遭環境;對未發生之事具感應力;隨時隨處均能保持內在外在 均衡,無入而不自得;甚至飛天遁地。不可諱言這些訊息確是受到電視媒體、武俠仙怪 小說、功夫漫畫等傳播媒介的影響,但為何令筆者受影響最深的部分不是歡樂氣氛的卡 通、亦非青年男女清澀情愛的描寫?恐怕不得不認同,對此般境界的嚮往其實是早已深 存於個人心中,也因此會成為最先且最易被觸動的部份。 許久之後才知道這樣的追尋被稱做「尋仙夢」--個人安適的桃花源、先知境界的追 求。無奈在一般認知裡,俠客仙隱、得道高人多避居於靈山秀川處、或藏於喧囂市肆間; 就算是藏於市肆者,也如同市井小民般生活,隱其蹤、匿其行,不使人所知其能。綜而 言之,「隱」是得道者、隱士、武者的性格,無論身在何處,俱保持低調行事。想要修 道,煉丹術的專門用語與草藥、經絡相關知識的門檻,非有明師引路護持難得一窺堂奧; 企圖從練氣功做為入門途徑,又不知品質保證的明師其檢證條件為何。名師加持的門 派,所費不貲卻耳聞成效有限。當剩下唯一確實可行的途徑是武術,研究由此發生。. 第二節 第二節 發想進程 筆者認為,既然選擇以武術為追求內外交融的手段,以學術為表述自身心得的方 式,以求增加達成內外交融完成的可能性,就必須在嚴謹度與邏輯思維上要求,才能尋 得最正確的方法,也就是真正能改造身心及提升深度的方法、真正能夠貼近筆者所嚮往. 2.

(3) 3. 境界的方法,以完成這個有意義的追尋。 於是筆者從達成令吾嚮往境界者─即太極名家前哲們─的記述入手,一步一步爬梳 出昔人完整的訓練模式,第一個要完成的是正確方法的建構。然僅是做到方法的建構仍 有不足,還必須知道依訓練流程下,會產生怎麼樣模式的身心表現、怎麼樣的感受,即 以太極前哲們的反饋作為基準,確保走在正確的太極武藝訓練道路上。簡單陳述筆者意 在了解,第一步要求知道太極武藝怎麼練,第二步還要知道練了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兩 相參照才能避免偏誤。 完成考察過去太極名家的部份,筆者接著回到闗注焦點之一的自身。用意在了解: 若吾人依循古人的訓練模式,撇開不同的時空背景、生存環境等外部要素的比較,專注 觀照個體身心的變化;那麼堅持傳統訓練模式的現代人,會培養出怎麼樣型態的個體特 性。筆者以自身所投入的,以傳統太極武藝訓練模式為理念的練習場域為觀察環境、同 門師兄弟及其他有同樣理念的太極武藝修煉者為觀察對象,而建構出傳統訓練模式下, 屬於現代人的太極拳的身體素質與身體感受的論述。 筆者觀察到,現代人透過古法訓練,雖然在技藝增進與發展上超越前哲的可能性極 小,但筆者所重視的促進內外交融的機制與現象仍然存在。筆者以為這個機制的發生是 超越時空背景,而取決於視太極為武藝或運動的態度。因此筆者針對太極為武藝或運動 的效益做出分析。最終以論述內外交融機制發生後的產物,即太極武者所持的身體觀、 社會觀、與整體觀為結束。. 3.

(4) 4. 第三節 研究動機 筆者以武術為起點展開自我追尋的歷程起自於民國 80 年4,當時入門的拳種為陳氏 太極拳老架頭套十三勢,屬於潘詠周一系所傳,內涵上為「傳統套路」 ;民國 86 年開始 接觸六十四式太極拳,為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編訂,要旨在推廣,內涵為「健身養生」 5. ;民國 89 年進入黃順意老師6主持的太極禪武學社7學習楊式廣法一系 108 式老架太極. 拳,此時進入筆者所真正追求的「傳統武術」的學習。此三個歷程為九年當中筆者親身 投入學習所做,其中筆者尚至許多不同教拳處做過參訪、與各種太極拳流派者做過討 論、並長期觀察台灣太極拳教學生態等。 對武術追尋的開始,或者說筆者被太極拳之流的武術吸引的開始,與太極拳名家的 記述攸關密切。記述中的太極拳名家出手快如閃電、巧若靈蛇、制敵於不容眨眼的瞬間, 或是瀟灑飄逸、大度從容、制人乃至於服人,屢屢成為武林佳話所流傳。筆者以為在兩 人敵對的緊張局勢中,生死刻不容緩、隨時會有意料之外狀況發生的情景下,傳說中的 高手仍然能展現出高水準的表現,與游刃有餘的實力。這樣的境界應當就是筆者所企圖 追求深層自我與外在舉措相合的「三摩地」8。 然在最後的安身立命之先,九年當中的接觸,筆者發現到的太極拳面貌與記述中落. 4. 筆者時就讀省立板橋高中二年級,跟隨徐東隆老師。徐老師身兼陳楊太極、北少林數家之長,兼修佛法。 後因時間、距離因素中斷。 5 其會出版品為《太極拳架式教材》 (台北:台北市體育會太極拳委員會,中華民國八四年十月六版) ,3。 例言內容第一條: 「本教材純為提倡國術,推廣全民體育運動,提供一般學習太極拳者之參考。」 。內部 教材,未公開發售。 6 黃順意老師介紹參見附錄一。 7 太極禪武學社相關資料,可參考 http://taichizen.utrust.com.tw/about/about.htm 及 http://blog.xuite.net/taichizen/home/5392162。 8 「三摩地」 ,或稱三昧,譯為等持、正定。即遠離心之浮沉,而得平等安詳,心專止於一境之意,也就 是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的狀態,稱為心一境性。 4.

(5) 5. 差甚大。許多標榜太極功夫精純高深、傳承正統的名師,或是頌揚自身在太極拳上的發 現與心得的大師,既顯現不出記述中的太極功夫的輕靈、發人於不知、制敵於不傷;也 看不到好於交流的大度、樂於接受挑戰的勇氣。這一類的名師與大師在面對探求真相的 最後,總會替太極拳下一個註腳:「太極拳是很好的養身功夫」、「推手就是太極功夫的 實用表現」、「推手便可知太極功夫的高低深淺」。至此,造成筆者疑惑的是,在口吻上 承襲一貫對太極功夫特性的標榜,諸如「四兩撥千斤」 、 「以柔克剛」 、 「人不知我,我獨 知人」……等;在展現上卻有限制的將功夫實際的呈顯控制在推手程度之前,而非記述 中淋漓盡致的太極實戰功夫。面對如此既非完整與真實原貌的太極拳,無法完整表現卻 又要強調太極拳傳統特性的名師與大師,筆者不知這樣的意義何在?而這確是現今太極 拳教學的主流發展。 又,關於太極拳理技術的闡發、思想的推研,在清代中葉至民國後,堪稱蓬勃發展、 盛極一時,各方名手大家心得備出9;惟各家爭鳴的現象在庚子拳亂後與北伐後二度顯 得沈寂與停滯,相關著作多延續前人作品的模式10,未有發前人所不至或融會貫通發揚 之處。 至民國七十年後在台灣的太極拳研究產生轉型,逐漸應用現代的科技工具,如力 學、人體工學、運動原理等來解釋與分析發勁的奧秘。筆者依據全國碩博士論文檢索系 統做過調查,自 1986 年第一本太極拳相關學術論文誕生,至 2007 年 03 月二十餘年間,. 9. 此階段之發展,可參看國立體育學院太極拳武術數位典藏計畫, 「文物」項, http://martialart.giss.ncpes.edu.tw/taichi95/index.html。筆者亦參與此計畫文物資料,書籍介紹的撰 寫。 10 相關書籍的架構安排上,保持以拳照或描圖、動作說明、推手法等為主,或加些應用手法的說明。 5.

(6) 6. 太極拳相關的研究論文有 37 篇,與每年全國的論文總量相較實為小眾11,顯示其研究人 口極少、量的呈現不多,可供發展的空間還相當大。再深究其中的課題,研究面向則呈 顯出多樣化,可概分為身體觀研究、(運動)力學研究、易理關係、休閒、(運動)生 理學、 (運動)心理學、體適能研究、教練學、社區關係、 (運動)醫學、長壽學、資訊 設計、運動行銷、運動哲學、太極拳學等十餘種面向。這十餘種面向可以區分成幾個主 軸,廣而觀之有制度的研究與成立;細而察之有技術的分析;鑽而研之有原理的、思想 的闡發。 這樣的研究轉型不啻是個因應時代的發展進步,也能達成配合環境需求而賦予太極 拳新的資料與詮釋,是個可被認同的方向。然除此部的更新以外,其他方向便顯得單薄 而乏善可陳。. 第四節 研究目的 台灣從事太極拳運動的人口保守估計有十餘萬之眾12。若將以休閒交誼為主、以提 升社會地位為訴求、以增加人脈廣度為優先等,這些非以單純練習太極拳為目標者剔 除,亦應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即萬餘人是對太極拳有真正的熱忱與喜好者。 對積極投入的太極拳愛好者而言,終極關懷便在於:如何把太極拳練好、練對?如 何提升自己的太極功夫?如何使自身的太極功夫得以實用?真正的熱忱者並不怕練拳. 11 12. 即使以「不限欄位」方式查詢,國家圖書館收錄太極拳相關的中文論文也不過 234 筆資料。 據筆者詢問現任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理事長詹德勝先生,他表示國內太極拳人口應當在六十萬至一百. 萬 之間。 6.

(7) 7. 的辛苦、疲乏、耗時與投入;而是怕走岔路、走遠路。因此關注的焦點便在於如何能更 有效率的練習?怎麼樣練習可以避免白費工夫?怎麼樣可以不至於跟錯、誤信老師?就 如同其他運動的愛好並親身參與者,每個人都希望順利的進步,在觸及極限後試圖再超 越,真正的太極拳愛好者亦若是。而以文明的接續者、創造者、闡發者自居的學術研究 者是否能滿足這看來再平凡不過的要求? 筆者由太極拳愛好者的關懷與學術研究者的自省為出發點,深切思索一路走來的歷 程:諸如太極拳對筆者與同門的各方面影響、不同流派同好的想法與試手的交流、接觸 過的前輩演示教誨與提點等等。無論前輩、同門、或同好皆一致贊成:太極拳有強化調 整身體的外部作用;也有影響內部的機制存在,受影響者會嘗試以太極拳的思維來考量 人生種種或是運用其為應對進退的原則。因此筆者想了解:人身具有自然特性與文化特 性,通常被認為是兩個方向的拉扯,透過太極武藝的修煉能對人身(外)與人生(內) 起到怎樣的影響?其影響此課題的探討卻非一蹴可及。在進入核心觀念的探討前,筆者 以為需先整理一些概念。. 第五節 研究問題 想知道太極拳的特性如何作用,首先必須確定關於太極拳的體驗是正確的,因為正 確的體驗才能產生有感覺的、專屬於太極拳的效應,而非其他身體活動也會產生等之效 果者;這樣的體驗唯有透過完整的太極拳訓練方能獲得。所以第一個要弄清的問題是: 何謂正確的太極拳訓練?內容為何?. 7.

(8) 8. 再者,太極拳訓練模式與內容得以如實展現,有賴於已接受完整太極拳傳承教育的 師範,透過這些典範的身演口授,太極武藝得以全盤複製、無遺漏的、改良的再呈現, 我們由此可明白師者居於太極拳傳承的重要環節,說太極拳的基礎學問幾近全盤是從師 而來並不為過。故而重視典範、尋求典範是太極拳愛好者的重要歷程之一,同時瞭解典 範也是研究太極拳學術的重要步驟之一。筆者第二個要完成的工作是:透過記載來研 析,前哲在遭遇及修煉太極拳的整體表現為何? 同樣的身體活動過渡到不同時期,必然會因應其背景與需求而轉換樣態。筆者的出 發點既是為了因應現代太極拳愛好者的發想,自當反身觀照今人延續太極武術前哲的典 範後所發展出不同的樣貌。走在跟前哲相近的練習歷程中,筆者企圖論述的第三個課題 是:屬於現代人的太極拳身體感是什麼?又呈顯出何種身體經驗? 完成上述的考察工作後,筆者對於太極拳訓練的兩種特性─一部分加之於修煉者自 然的生物本性,旨在強化生物能力、發展與擴張生物本能,成為外顯的行動模式;一部 分屬於人文性質,具文化意涵、為太極武藝專有的思維模式,內化成為隱而不顯卻又無 所不在的指導原則─擁有足夠的認識,才得以進入最後的核心問題:太極拳身體的內外 交融是如何達成?. 第六節 研究取徑 研究取徑 在研究取徑上,筆者取太極拳五個主要流派的文本為對象,先述明主流五家脈脈相 承的接續關係,並羅列其中代表人物的相關記述;其次整理其在太極拳訓練上的相關論. 8.

(9) 9. 述,以建構太極拳訓練之階段與循環。由於五家具備密切關聯,因此儘管各自發展,然 論述不僅相參,且有互相補充之處;選取重要人物之言論居代表性,其論述為太極拳練 習上的重要參考資料,更可據以完成太極拳練習架構之整理。 接著,在鑑古的工作上,筆者從太極拳代表人物的論述中梳理關於太極拳身體經驗 的描繪,從文本中了解他們的經歷如何;對太極拳的真實觀感如何;又如何展現太極拳 的技藝;及太極拳賦予的整體人生意義為何。 更進一步,跨入考察知今的部份,筆者取自身、同門、同好的身體遭遇與練拳筆記 為文本,就此分析論述今人在太極拳練習上的經歷。從此處發現:面對與前人無異的太 極拳武術體系,但身處根足於現代社會環境之下,所產生的專屬於現代人的太極拳身體 感的樣貌是什麼;又會有何種的身體經驗呈顯。 最後,筆者透過考察現代人與古人在太極武藝態度上的對比,由此發現內外交融的 產生,是自然與文化會通的關鍵;並析論通過內外交融後的太極武者之身體觀、社會觀、 及兩者合一的整體觀點,並在結論給予此作用一個說明。. 第七節 研究方法 筆者在方法上的進路,是以身體感受與文本的研析判讀兩條主軸的雜揉相參互滲而 開展。透過文本的研析判讀,筆者得以知古、仿古,並依之完成理論的建構;加以身體 感與身體經驗做為基準,筆者得以把握太極拳是實修之學的身分,研究上不須臾脫離實 際。. 9.

(10) 10. 方法上採取「還原」方法,共可分三部份。第一部分是「體驗的還原」,以筆者親 身涉入太極拳練習的操作實務,而獲取實做的體驗;第二部份是「感受的還原」,將實 做後才得以知之的效應,其感受以文字加以表述,形成屬於今人的練拳文本;第三部分 是「文本的還原」 ,以今人體驗與文本相參校,儘可能力求貼近與正確的分析前人文本, 並得以達成屬於前人練拳部份的體驗還原。 整部論文的敘述上隨著時間軸由古至今順序進展。第一步驟為整理前人文本;第二 步驟從文本中分析理清前人的身體經驗;第三步驟接續整理今人的太極拳練習文本與身 體經驗。 在思考與解讀的建構上則是一個倒退的過程。先由今人的身體體驗出發;累積今人 太極拳練習的體驗文本;再進入解讀前人的文本;然後儘可能貼近還原前人的身體體驗。. 第八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本研究探討的範圍,包括今人以及太極拳主流的陳楊武吳孫五家。 內容包含文本與身體經驗。 二、研究限制:由於本研究採取的主要方法是「還原」,會遭遇的限制有下: (一)體驗還原深度的限制:因時空場景不可能完全還原,從今人的體驗以及發 展出來的文本,再推至古人的文本與體驗的進路上,可能做到的是力求貼近,而無法百 分百的將其體驗還原,這是在體驗上的深度限制。 (二)體驗還原真切度的限制:古人與今人在修煉上的需求與遭遇不同,功夫的. 10.

(11) 11. 高深精純程度也會因此而推進不同;太極武藝是終其一生的歷程,因此不走到最後難以 完全探知。由於這些因素,在還原古人的模式與感受的真實度上,亦只能力求貼近,無 法百分百的詳實還原。 (三)文本還原真切度的限制:因體驗還原深度上的限制,透過今人的經驗與文 本來解讀前人文本這樣的企圖上,要達到完全的真實有其困難。. 第九節 名詞解釋 太極拳:吸取明代流行拳法和戚繼光的三十二式長拳,融合古代道家養生修煉術, 太極拳 結合古代的陰陽學說和經絡學說創編而成。13 太極拳的身體素質:透過太極拳的修煉方式,而鍛鍊出太極武藝所需要的特性(柔 太極拳的身體素質 軟度、爆發力、延展性等)的身體。 太極拳的身體感受 太極拳的身體感受:在太極拳的修煉歷程中,教導者的技術施於修煉者身,而產生 的身體反應與內心感覺。 太極武者的身體觀: 太極武者的身體觀:受太極武藝思維薰陶者,以太極武藝內涵為思考起點,看待及 使用自己身體的觀點與方式。 太極武者的社會觀: 太極武者的社會觀:受太極武藝思維薰陶者,以太極武藝內涵為思考起點,產生在 人際關係、社會運作中的觀點與方式。 太極武者的整體觀: 太極武者的整體觀:受太極武藝思維薰陶者,融合身體觀與社會觀而產生的觀點,. 13. 張純本 崔樂泉著,《中國武術史》 (台北:文津,82 年 7 月) ,293-294。 11.

(12) 12. 會具體表現在整個人生與個人態度上。. 第十節 本章結論 筆者定位太極拳為實用之學,入手研究的途徑亦扣緊實用為基準,並冀求結論也能 產生實用的意義。筆者以為透過學理性的研究,可以幫助關於太極拳的數據、圖像資料 的建立、分析、與儲存,有助於增進對太極拳的知識認知。這也是最近二十年體育運動 學界在太極拳知識領域的努力。 近五年太極拳學術發展新增一個研究的面向,即關於太極拳身體學的研究。透過身 體學的研究,其領域可較以往擴大許多,可由身入手、可由心入手、或是發展重整與融 合身心的研究。因此筆者選取關於太極拳的身體感與身體經驗此一向度,希望能了解太 極拳經由身體訓練而內化的相關知識。. 12.

(13) 13. 第二章 太極武藝傳承架構 太極武藝傳承架構. 太極拳源流而下,系統較完備,流傳、影響較大者共有陳、楊、武、吳、孫五家。 其風格特色雖各擅勝場、不盡相同,然脈絡一貫有跡可循。因此主流五家具有相近共通 的太極武藝內涵,筆者以為從五家的資料互為參照,是較全面的作法,可得到一個完整 的太極拳訓練模式。 本章,筆者擬先就五家太極拳的源流及特色做一介紹,以求獲得對五家彼此關連的 認識;接著要透過五家的文獻回顧,整理出名手大家對於太極拳訓練的論述;並且經由 這些論述,筆者得以完成關於太極拳訓練之架構。. 第一節 五家太極拳源流及特色 太極拳發展數百年來亦形成各家爭鳴之局面,其中主流為陳、楊、武、吳、孫五家。 以客觀角度看來,五家並非各自創造發展,而是有其一脈相承的源流與關係存在;並正 因如此,在太極拳的練習論述上,我們可以做到各家相參、互為佐證。筆者以為有簡介 其相承脈絡及五家重要人物的必要。 一、陳式太極拳源流及特色 陳式太極拳源流及特色 (一)陳式太極拳源流14 依太極拳史相傳,主流五家中以陳氏為最早,發源於陳家溝。陳氏武藝的興盛起自 14. 參見潘詠周著,《陳氏太極拳大全•第一卷》(台北: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陳氏太極拳分會,民國 83 年 4 月),14-17。及《陳氏太極拳大全•第二卷》(台北: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陳氏太極拳分會,民國 84 年 6 月),11-13。 13.

(14) 14. 陳王庭。陳王庭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文武兼修,功夫深厚,於河南、山東一帶享盛 譽。曾在山東掃蕩群匪,賊聞其名不敢近。其後潛心研究武藝,心得頗多,有《拳經總 歌》、《長短句》詞一首傳世。自陳王庭後,陳家溝武風益盛。當地流傳諺語:「喝喝 陳溝水,都會翹翹腿」反映出陳家溝的習武之風。也因世代沿襲,經久不衰,使得歷代 名手輩出。 十四世陳長興15,太極武藝受業於蔣發,其後在祖傳套路的基礎上發展成現今之陳 氏太極拳一路、二路 (又名炮捶)。陳長興以保鏢為業,走鏢山東,在武術界享有盛名, 時人稱為「牌位大王」。子耕耘拳藝精奧,繼續保鏢山東十餘年,所遇匪盜斂跡,當地 為其立碑敘事。耕耘之子延年、延熙均為太極名師。陳長興教有名弟子楊露禪 楊露禪。 楊露禪 十六世陳鑫,字品三,以十二年的時間寫成《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四卷,闡發陳 氏世代的練拳經驗。其書特色在以易理說拳理,引證經絡學說;以纏絲勁為核心,以內 勁為統馭。 十七世陳發科,字福生,是近代陳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1928 年由許禹生請到北京 教拳。與人較手時以高超擊法將人跌發,技擊技術極好。其為人忠厚,武德高尚,受各 界人士敬重。其子照旭、照奎、女豫霞,拳藝亦佳。1961 年沈家禎、顧留馨16編著出版 《陳式太極拳》一書。1963 年,子照奎應邀到上海、南京、鄭州、焦作、石家莊、陳家 溝等地教拳,為普及陳氏太極拳做出很大貢獻。 十八世陳照丕,字績甫。1928 年秋,受河南沁陽杜盛興請托,至北平同仁堂樂佑申. 15 16. 陳長興,字雲亭,著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 俱為陳發科學生。 14.

(15) 15. 和樂篤同二人處教拳。陳照丕理論造詣極深,積數十年之經驗,著有《陳氏太極拳匯宗》、 《太極拳入門》、《陳氏太極拳圖解》、《陳氏太極拳理論十三篇》等書。所授弟子有 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 (二)陳式太極拳特色17 陳式太極拳至今已有 300 多年歷史,陸續衍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等不同風格 的太極拳種。現代的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又名炮捶),套路動作速度和強度、身法 勁道有所不同:一路有八十三式,動作較簡單。柔多剛少、由鬆入柔、柔中寓剛。動作 力求柔順,以纏絲勁的鍛煉為主、化勁為基礎、發勁為輔。在外形上具有柔、緩、穩的 特色;二路(炮捶)動作較複雜。急速緊湊、剛多柔少、剛中寓柔、側重剛發、快速緊 湊而富彈性,以剛發勁為主。外形上具有剛、快、脆的特色。 陳青萍創編的另一種陳式新架套路,特點是小巧緊湊,動作緩慢。因為是在河南溫 縣趙堡鎮首先傳開的,故人們稱為趙堡架。 二、楊氏太極拳之源流及特色 (一)楊氏太極拳之源流18 楊氏太極拳之發展始自楊露禪。楊福魁,字露禪(1799-1872),河北省廣平府永年縣 人,從陳長興學習太極拳。後永年的官宦大族武汝清,推薦楊露禪至北京教拳,清廷親 貴王公、貝勒多從受業,露禪聲名大噪,任旗營武術教師。因武藝高強,時稱「楊無敵」。 楊露禪長子名鈺,字班侯(1837 年生);次子鑒,字健侯(1842 年生),號鏡湖,自幼. 17 18. 參見沈家楨 顧留馨編著,《陳氏太極拳》 (北京:人民體育,1999 年 2 月) ,1-2。 參見陳炎林著 趙瑞昭校,《太極拳真傳》 (台北:華聯,民國 69 年 8 月) ,3-7。 15.

(16) 16. 隨父練功,各有特色。健侯傳子少侯、澄甫。 楊少侯(1862-1930),拳技主要得自其伯父班侯,性格也接近班侯的剛強好鬥。其 拳式架勢高、步法靈活,動作緊小而快慢相間,發勁剛脆,豁然有聲。眼神銳利,閃若 電光;發人的時候,神情冷笑險嬉,哼哈作聲,氣勢逼人,犯者立仆。教學生時不問對 象,搭手便打,面帶喜怒哀樂的神態,故少侯拳技雖高,但能跟隨學習完整的人很少。 楊澄甫年近二十始從父學,父逝後日夜苦練,功夫大進。體格魁偉,動作架勢大開 大展,形成勻緩、柔和、舒展的楊氏大架風格,是現代流行最廣的楊式太極拳。拳姿渾 厚雄壯,氣勢騰然;推手技巧精妙,善化善發,獨步一時,出手綿軟而內似鋼條,動之 至微,引之至長,發之至驟。受者未覺其動已騰空跌出,故學者愛其術,樂於從學。著 有《太極拳術》及《太極拳體用全書》二書闡發其拳理。 楊氏祖孫三代,長年教拳,教材教法上日趨完備,適應群眾需要,其拳術在近代傳 佈最廣。澄甫在 1928 年由北京到南方,授拳於南京、杭州、廣州、漢口等地,其架式 遂傳習於全國各地。 (二)楊氏太極拳之特色19 楊式太極拳架式舒展簡潔、結構謹嚴、氣勢騰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身法中正圓 滿、不偏不倚、動作和順。練法重視渾厚莊重、平正樸實,因之能很自然地表現出氣派 大、形象美的獨特風格。因風格平正簡易,易為廣大群眾所接受。主求由鬆入柔,積柔 成剛,剛柔相濟。動作要求綿綿不斷、速度均勻。動作和呼吸方面,多採自然呼吸。可. 19. 參見《中國武術實用大全》 (台北:五洲,2003 年 8 月) ,183-184。 16.

(17) 17. 依學拳者年齡、性別和體力條件的差異,以及學拳者不同的要求適當調整。因之,體弱 者適於療病保健;體優者適於增強體質、提高技術。 三、武式太極拳之源流與特色 (一)武式太極拳之源流 武式太極拳之源流20 武式太極拳創始於武禹襄 武禹襄。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縣人,先從楊露禪學習太 武禹襄 極拳,後又隨陳清萍學陳氏新架,進而創編武氏太極拳。武禹襄傳李亦畬(1832-1892), 李傳郝為真(1849-1920),以後郝又傳孫祿堂 孫祿堂。 孫祿堂 (二)武式太極拳之特色21 1.拳式小巧緊湊:武式太極拳自成一派。其動作簡潔緊湊,連綿不斷,架勢小而不 侷促,講究起、承、開、合,動作連貫順遂,用內功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 外形。用一臂保護身體半身,手不伸延到腳的垂線外,故有「出手不過足尖」 , 「雙手各 管半邊」的說法。2.身法中正安舒:武氏太極拳重視身法。定式有多用虛步、丁步、後 虛步,所以身軀更為正直,打拳好似散步時之姿勢,動作舒緩平穩。進退旋轉時胸部、 腹部始終保持中正。3.步法靈活:武氏太極拳的步法嚴格、分清虛實、小巧多變。邁步 時足尖先著地,然後再足跟著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蓋不得超過足尖,後腿 不挺直高拔,近跟退撤。4.講求敷蓋對吞:武氏太極拳講求敷蓋對吞。敷蓋對吞者是以 自身之內氣運於周身四體,再施之於對方身上的太極上乘功夫。 四、吳式太極拳之源流與特色 20. 參見喬松茂著,《武氏太極拳詮真》 (台北:大展,2004 年 9 月) ,43-55。 參見郝少如編著, 《武氏太極拳》 (台北:大展,2001 年 1 月) ,19-24。及喬松茂著, 《武氏太極拳詮真》, 55-64。 21. 17.

(18) 18. (一)吳式太極拳之源流22 清末河北大興縣滿人全祐(1834-1902),先從楊露禪學楊式大架,又從楊之次子班侯 習小架,善於柔化,自成一格。後經其子吳鑒泉(因從漢而改姓吳)的融合與發展,形 成一種架式小巧,不縱不跳,柔和緊湊的吳式小架太極拳,流傳國內外。 (二)吳式太極創始人吳鑒泉23 吳鑒泉(1870-1942),又名愛紳,滿族,自幼好武,善騎射。在父親教導下,對太極 拳苦心鑽磨,造詣日益精深。1914 年,在北京體育研究社教授太極拳時,對家傳的太極 拳加以充實和修改,去掉重複和跳躍動作,形成柔化為主的一種緊湊、大小適中的拳術。 吳鑒泉對太極拳推手也做了改進,其太極推手別具一格,要求立身中正,細膩綿柔,寧 靜而不妄動。不僅手法嚴密,而且招數特別多。吳鑒泉演練太極拳,有慢架子及快架子。 快架子是一種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的太極拳術,演練起來既輕快又柔和。吳對各種器械, 如太極劍、太極對劍、太極刀、太極十三槍等也非常精熟。 1927 年,吳由北京遷居上海,1928 年被上海精武會和國術館聘為教授。1933 年創 設鑒泉太極拳社,從此吳式太極拳廣為傳播,門人遍佈海內外。 (三)吳氏太極拳之特色 吳氏太極拳共 84 式,特點是:動作輕鬆自如、連綿不斷、鬆靜自然。吳式太極拳 雖架式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開展而緊湊,在緊湊中又舒展自如。 五、孫式太極拳之源流及特色. 22 23. 參見《中國武術實用大全》,185。 參見《中國武術實用大全》,185。 18.

(19) 19. (一)孫式太極拳之源流24 孫式太極拳創始於孫福全。孫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河北完縣人。幼年開始跟 從李魁元讀書,兼習形意拳術。後經李引薦,復從師祖郭雲深,盡得真傳;中年至京師 受教於八卦名家程廷華、李忠元,經數年研摩,盡得八卦拳藝之壺奧,功夫深厚;又與 武氏太極拳名家郝為真結識,甚相投契。後郝師訪友不遇,潦倒街頭。孫慷慨解囊,請 醫煎藥,朝夕照護,月餘病癒。郝師深為感動,願以平生所學拳術相授,於是孫祿堂拜 郝為真為師,從學太極拳數月而得其精微。聚三家拳術精義,融會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 (二)一代宗師孫祿堂25 孫祿堂武技武德皆為人讚頌。武技學問上不分派別,博采眾家之長;博學多能,於 八卦算術、奇門遁甲、乃至道家修養之術,靡不研究,凡所學者,必深思體驗。武德高 尚,重然諾,正氣凜然。遇同為練武之人,無不謙遜如新學,而對同門子弟,則肝膽相 照。 孫祿堂晚年時適逢清末,列強環伺、國力衰微、外侮日趨嚴重。孫常以其高超武藝 折服列強,使不敢輕視。1923 年,日本武士道板垣奉命來華,尋孫比武,板垣認輸。1930 年秋,日本武士六人來到中國,至上海孫處挑戰,孫一對六,挑釁者悻悻而去。 孫晚年曾任公府校尉承宣官,授陸軍少校,六等文虎章。南京國術館成立之後,應 副館長李景林之聘,任該校武當門門長。1928 年夏應江蘇國術館之聘,為副館長,在兩 校執教期間,精心栽培武術人才,為中華武術之繼承與發展,倍建功勳。. 24 25. 參見孫劍雲著,《孫氏太極拳•劍》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年 1 月) ,3-9。 參見孫祿堂著 孫劍雲編,《孫祿堂武學錄》(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年 3 月) ,385-409。 19.

(20) 20. 孫仗義疏財,樂善好施,常以薄資補潤鄉里,賑濟鄉親。雖浪跡神州,名揚海外, 然能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執事清廉,並無私蓄。1933 年夏,由教育局長劉和桐組織國 術研究社,共收學生 18 人。孫按時教授,備極勤懇,當年冬月無疾而終,享年 73 歲。 著有《形意拳學》 、 《八卦拳學》 、 《太極拳學》 、 《八卦劍學》 、 《形意述真》等書,為後世 留下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 (三)孫氏太極拳之特色26 孫祿堂熔形意、八卦、太極為一爐,創孫式太極。其步法特點為進退相隨、移步輕 靈、邁步必跟、退步必撤;動作特色為舒展圓活、敏捷自然。練時雙足虛實分明,全趟 練起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轉變方向時以「開」 、 「合」相接,故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 適宜任何年齡、各種體質的人習練。 在五家的源流上,陳長興、陳清萍、楊露禪、楊班侯、武禹襄、郝為真、吳鑒泉、 孫祿堂分別起到繼承與開創的作用,也造就太極拳主流五家的各自發展但又脈脈相承之 局面。. 第二節 五家太極拳訓 家太極拳訓練模式統整 各名手大家在談論太極拳的訓練模式,雖因個人體會而有些許差異,然大體上皆遵 循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所述「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27的歷程。依 此歷程,筆者將其析解為五個階段:. 26 27. 參見《中國武術實用大全》,184。 王宗岳等著, 《太極拳譜》(台北:大展,1996 年 3 月) ,33。 20.

(21) 21. 一、太極拳訓練的五個階段 由「由招熟而漸悟懂勁」一語可知,勢必先有招熟之前的「無招」與「習招」兩個 階段,而後才進入招熟之後的練習。故最初是「打熬 打熬」身心素質階段,是在招熟之前的 打熬 「無招」的狀況,為學拳的初步。此階段專注在改良體質、增進體能,對初入門的修煉 者而言,無論是體能上的支出、精神上的考驗皆為高強度的活動,堪稱是不斷的打擊與 煎熬,故筆者名之為「打熬 打熬」階段,此階段的訓練內容主要為各種基本功操的練習;第 打熬 二部份則為進入太極拳工夫的「奠基 奠基」階段,是在基本功合乎標準之後,開始招式的學 奠基 習。拳架是太極武藝的核心之一,完整嚴謹的拳架修煉產生承先啟後的效果,是進入高 深太極武藝殿堂的入門磚。因此是重要的基礎奠定的開始,筆者名之為「奠基 奠基」 奠基 ;第三 個層次為改變身體使用習慣的訓練,稱之為「轉換 轉換」階段,是以招式熟練與否做為進階 轉換 指標,招式熟練之後便進入推手、化勁、發勁等等。此階段要培養的是迥異於過去的身 體使用習慣,重感不重力、配合對方等等,皆必須在心態上重新出發,因此對任何修煉 者言都是相當大程度的改變,筆者名之為「轉換 轉換」 。第 轉換 ;前三階段均屬於太極拳的「體」 四個階段可看成是進入培養太極拳技術的「入手 入手」階段,是以勁的練習熟練為基準,是 入手 則進入散手實戰練習。從體的完備到可以本能化的展現通常還有一段過渡期,因此「入 入 手」階段的訓練目的就在將體的三階段訓練成果滲化融入到能「用」的程度;第五階層 正式進入致用,此階段是依個人造化而功夫日深,並沒有完成的基準,亦無止境,總體 名之為「功成 功成」階段。 「入手 入手」與「功成 功成」兩階段屬太極拳的「用」 。筆者做一體用階段 功成 入手 功成 表如下供參考,並簡釋如下:. 21.

(22) 22. 表 1 太極拳練習體用五階段表. 階段 內容. 打熬 基本功. 體 奠基 招式. 用 轉換 化發勁 化發勁. 入手 散手. 功成 致用. 第一部分,每一階段的完成表示下一階段的進入。因此基本功合乎標準後,才能進 入招式的練習;招式學習合乎基準後,才能進入化發勁的訓練。以此類推。第二部份, 所有前階段的訓練均可繼續加入現階段的訓練內容之中,唯一的差異是形式內容不增 加,但實質內容不斷增加。如化發勁的訓練與招式的動作在形式上並無二致,但修煉者 需要掌握更多的構成條件方能運用,如敵我動作的時間與距離、聽勁的功夫等。因此同 樣的訓練內容,但進入下一階段時,其內涵的廣度與深度是不斷被豐富的。 至於名手大家又是如何表述每個階段?筆者將大量回溯其文本來逐一論述與體現。 (一)打熬階段 打熬階段: 階段:基本功的練習 武術基本功的形式眾多,依據不同的需求而設計。因此有強化身體硬度的訓練、有 抗打撞擊能力的訓練、有增進柔軟度的訓練、有專練速度及敏捷度的訓練等。吳圖南說: 「如此類推,什麼 威腰、踢腿、鐵板橋……等等,先折騰出來弄好了才開始練拳。」28 上面提出的基本功,屬於太極武術重視的肌耐力、爆發力、腰腿及筋的延展幾種能力的 訓練。 除此之外,太極拳的基本功也會將拳架的動作定式設計進去。沈壽介紹的幾種樁功 正是基於這樣的設計。他說:「站樁的種類很多,習太極拳的人,一般只練渾元樁一式. 28. 吳圖南講授,馬有清編著, 《太極拳之研究》 (香港:商務印書館,2003 年 5 月) ,14。 22.

(23) 23. 就行了。…輔助樁常練的有『手揮琵琶樁』 ,或稱『川字樁』 。實即取太極拳『手揮琵琶 式』姿勢來練站樁…」29「渾元樁」是拳架動作過渡時常有的馬步姿勢、「手揮琵琶樁」 則如引文,都是把太極拳架中的重要定式動作提出來單練,除了轉化體質,也有增長功 力與兼習拳架的作用。 運用基本功作為訓練內容,除了針對體能外還有數個方面的意義,沈壽做了很好的 總結:「武術站樁的心理意志訓練、放鬆訓練、耐力訓練、形態訓練和呼吸訓練等等, 幾乎無一不與武術技擊要求密切相關連。」30亦即基本功同時提供了精神意志與身體很 好的連結訓練,並且最重要的,武術從一開始的基本功訓練就與技擊有密切關連。 待基本功合乎標準後,才進入太極拳架的學習。 (二)奠基階段 奠基階段: 階段:招式的 招式的學習 從名手大家談論太極拳的練習歷程中發現,他們對於拳架招式訓練的論述著墨頗 多,在比重上顯得量多質精。依此我們可以推知,拳架招式應是太極拳的核心訓練之一。 筆者節要引介之。 吳鑑泉開宗明義提出太極拳招式練習的通稱: 「太極拳的動作,通稱『練架子』 ,亦 稱『盤架子』 。」31。而不同派別對其稱呼依各自側重點而略有不同,如露禪學派習稱練 「套拳」、「盤功架」;亦有派別稱「練拳架」。 至於學習的進度,當以量少質精為原則,但求清楚明白而不求多;並且每日堅持, 數月間可從生疏到入手,數年後可貫通精熟。楊澄甫做了如下提示:「十三式初學期三 29 30 31. 沈壽著,《太極拳論譚》 (台北:大展,1999 年 2 月) ,121-125。 沈壽著,《太極拳論譚》 ,124。 吳鑑泉遺稿 陳振民整編,《吳氏太極拳》 (台北:華聯,中華民國 57 年 2 月) ,9。 23.

(24) 24. 個月學會. 一年習熟. 五年練好. 日後愈練愈精. 但非真傳不可…初學每日可學一兩. 式,不可粗率,初學略難,一月後拳式入門易學耳」32除了進度貴精不貴多外,我們還 可發現,對於打好拳架基礎的重視與強調堪稱是太極各家的共同理念。 吳公藻說:「在初學盤架時。基礎最關重要。其姿勢務求正確。而中正安舒。其動 「學習拳架,是練習太 作必須緩和。而輕靈圓活。此係入門之徑。」33;郝少如也認為: 極拳的第一階段。…要著重把握動作姿勢的端正、準確,掌握整套架子的動作姿勢、運 行路線和方向。在力求每一個動作姿勢端正的基礎上提高熟練程度,身體力求基本中 正,將走架的基礎打好。」34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拳架的基礎是以身體中正及姿勢端正 為基本大原則,細部則要注意動作姿勢、手腳的運行路線、和身面的方位。總體言之, 就是要合乎手眼身法步等等各項規範。 太極拳與其他拳種的差異點頗多,其中之一即是練拳的節奏與速度。陳子明在﹤陳 復元太極拳論﹥中說:「練太極拳術之步驟有三層功夫:第一步,學時宜慢,慢不宜痴 呆;第二步,習而後快,快不可錯亂;第三步,快後復緩,是為柔,柔久剛自在其中, 是為剛柔相濟。」35可知慢而清楚、快而正確、緩而細緻,是陳子明提出練拳節奏上的 要求。整個來講,練太極拳講求的就是均勻與緩和,是初練須注意之處。 關於動作,楊澄甫說: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36。開展是為求舒筋活 血,讓體質轉弱為強;體質強健後能筋骨肉合一、精氣神相聚,就是緊湊;達到內外兼. 32 33 34 35 36.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台北:華聯,中華民國 73 年 8 月) ,10-11。 吳公藻著,《吳家太極拳精義》 (台北:華聯,中華民國 58 年 4 月) ,29。 郝少如編著, 《武式太極拳》 (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年 10 月) ,23。 沈家楨 顧留馨編著,《陳氏太極拳》 ,328。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82。 24.

(25) 25. 修的層次,是為縝密。 陳小旺對太極拳武藝進程提出五個層次,前三層次談論關於招式的練習:第一層功 夫是「由招熟而逐漸懂勁的過程」,第二層功夫是「進一步克服練拳時身體內外產生的 僵勁、丟頂和動作不協調的現象,使內氣按照拳架動作的要求有規律地在體內運行,達 到一氣貫通,內外協調一致。」,第三層功夫是「基本掌握了陳式太極拳內外要求和運 動規律,有了自我糾正的能力,動作比較自如,內氣比較充足。」37即明白顯現出學習 招式的細部過程,從初練(不熟練)→熟練(逐漸流暢)→流暢(自我偵錯)。 (三)轉換階段 轉換階段: 階段:化發勁的 化發勁的訓練 勁的訓練 太極拳是合乎科學的技術,其訓練也是合於理性、合於邏輯程序的。儘管眾多不明 所以的愛好者賦予太極拳令人太過嚮往的境界;或者有心利用太極拳者將其覆蓋上不實 的神秘面紗,我們細細考察名手大家的論述,還是能還原太極拳一步一腳印、認真刻苦 方能有所得的真貌。 如前所述,太極拳的練習,必須達到前階段的基準才能繼續下一階段。也就是必要 在招式熟練與正確的基準上,繼續化發勁的訓練才有意義。所以郝少如重申招式熟練的 重要: 「在熟練拳架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身法的練習。」38,並且強調各家太極對身法的 共通要求,以做為勁的訓練的後續: 「在身體中正的基礎上,身法應從求尾閭正中練起, 將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鬆肩、沈肘和虛實分清等法則,一個一個地. 37 38. 陳小旺編著, 《世傳陳式太極拳》(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 ,27-31。 郝少如編著, 《武式太極拳》 ,13。 25.

(26) 26. 逐漸掌握。」39,這幾項要求即是身形與尾閭中正、涵胸、拔背、提頂、鬆肩、沈肘和 虛實分清等。 勁的訓練大致上可包括化勁、發勁、推手三部份。其奧妙如郝少如所述:「太極拳 藝的精湛,全在於恰到好處地運用人體力學」40,所以說太極拳是合乎科學的武術,重 視力學的運用、強調合理的人體結構、發力講求肌耐力及爆發力等。除此之外,太極拳 與一般運動不同之處還非常重視意識、意念的參與,郝少如也說:「學習運用內勁,必 須先學習掌握意氣的變化和運用,實現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用內形來指揮外形,使內 外相互結合」41,明確的強調太極拳重視意識與身體相結合(可以用身心相合來簡單解 釋),並且身體的運作能充分配合意識的要求,才有可能把勁的訓練做好。筆者以為, 化勁發勁都是需要意念高度集中,並且身體能夠全然配合及反應,才得以偵知對方的動 向與我的應對;推手更是化發的無規則應用,所需要的身心相配合程度又再高於一般化 勁發勁的互相配合練習。 在化勁的部份,「化勁由黏勁與走勁而成。不丟不頂。隨感隨化。前進後退。左顧 右盼。相濟不離。化之要點。全在我順人背。」42說明化勁的基本組成是「黏勁」與「走 勁」,也就是自身要先培養好這兩個能力;第二要件是不論動態如何皆要把握好雙方的 接觸不丟失;第三要件是我的「順勢」與對方的「背勢」,而能達成好的化勁功夫。 關於發勁的要件,李雅軒說「發勁第一是要鬆軟,第二是鬆軟,第三還是要鬆軟。」. 39 40 41 42. 郝少如編著, 《武式太極拳》 ,13。 郝少如編著, 《武式太極拳》 ,14。 郝少如編著, 《武式太極拳》 ,14。 陳炎林著 趙瑞昭校,《太極拳真傳》 ,41。 26.

(27) 27. 43. 。李雅軒認為鬆才能軟,軟才能重,鬆軟重三者達到才能彈、才能快,這樣的發勁才. 乾脆,對方跑不掉。至於發勁的方式,李雅軒總結出長勁、沈勁、輕快勁、與虛無勁四 種:「一、是腰腿配合身手完整之打法,…這謂之長勁。二、是以沾黏之勁,…此謂之 打沉勁。三、是以輕妙的手法將對方之來手引勁落空化掉而後以極迅速之手法打之,此 謂之輕快勁。四、是以虛無之身勢,虛無之手法,與其接觸,…此謂之找虛無勁。」44 發化勁訓練的驗收是推手,推手同時牽涉初步的應用。所以吳公藻淺釋:「學者以 「故其拳架係鍛鍊身心以為體。功夫出自以 拳為體。以推手為用」45,更詳盡的說法是: 推手而為用」46。吳鑑泉也說: 「倘是兼學實用的技能,每日可練習推手,因為練架子為 體,推手為用。」47,旨都在說明推手是化發勁訓練的最後一步驟,化發勁的練習都到 相當水準後,才有可能在這最後一步驟的驗收中獲得成果;並且能在推手中應用自如 後,方有進入實用的意義。 (四)入手階段 入手階段: 階段:散手練習 散手練習 王宗岳說: 「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意指懂勁(即化發勁訓練的完成)之後,也標誌 著太極武藝的「體」建構完成,爾後進度屬於如何將體的訓練落實到用的使用,就是提 高完成度的問題。實戰散手練習是介於體用之間的過渡,性質屬用,也就是要透過實戰 散手練習,能夠做到在攻防之間的一舉手一投足皆是太極招術,皆合乎太極拳理。 楊澄甫就非常強調拳理的重要性:「太極拳不得真傳不過身體畧壯耳. 43 44 45 46 47. 拳理十年終. 陳龍鑲 李敏弟著,《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 (台北:逸文,2004 年 5 月) ,61。 陳龍鑲 李敏弟著,《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 ,53-54。 吳公藻著,《吳家太極拳精義》 ,10。 吳公藻著,《吳家太極拳精義》 ,20。 吳鑑泉遺稿 陳振民整編,《吳氏太極拳》 ,9。 27.

(28) 28. 糊塗. 焉能知精微奧妙知覺運用」48,從此可以得知,不知拳理的練拳也不過就是強身. 健體。太極拳的精神所在就是太極拳理,不但要知道他的細節與巧妙之處,而且要能知 道正確的感覺與正確的運用。 陳小旺的太極功夫五層次中,論第四層功夫:「對具體練習的方法、動作要領、逐 勢的技擊含意、內氣運行,以及注意事項、呼吸與動作的配合等,都已完全掌握。」49就 很明白標示著前三階段的完成項目:練習法、動作要領、技擊含意…等。這些項目完成 後,在太極武藝上的進境就理所當然的必須向技擊實用方向進行。其次,上述要點都能 掌握後,即使只是演練拳架,內涵也能不同以往而增加許多,做到陳長興在〈用武要言〉 中所說的:「操演時,面前如有人。」50 陳照奎〈陳式太極拳的拳式和推手鍛鍊〉一文中提到:「太極拳的鍛鍊方式一般說 來有拳式和推手兩種(至於散手則是學成以後對手法的全面運用了,非初學所能,又因 受傷的可能性較大,所以一般不宜採取。)」51,說明散手的地位是在前三階段完成之後, 他是屬於應用性質的,已非一般的練習方式 練習方法的部分,由於此階段是在已經完整學習太極武藝系統之後,因此整套系統 的練習法應已齊備,所以可以隨練者的目的而加強某部分或平均練習。馬虹提出「拳架、 推手、單式和輔助功交替鍛鍊」52,因練拳架強化知己、練推手強調知人、練單式與輔 助功增長功力,交替練習可以補強弱項、增長長處,起到益發均衡的好處。. 48 49 50 51 52.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10。 陳小旺編著, 《世傳陳式太極拳》,31-32 王宗岳等著, 《太極拳譜》,244。 馬虹編著,《陳式太極拳體用全書》 (台北:大展,2000 年 9 月) ,401。 馬虹著,《陳式太極拳拳理闡微》(台北:大展,2000 年 8 月) ,109。 28.

(29) 29. 實戰練習(散手)的原則,郝少如做了如下提綱:「無論是走架,還是打手,虛實 之間必須時刻隨著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轉化。」,並且「走架時,需根據姿勢的變換而 轉換虛實;打手時,需根據對手的虛實而變化自身的虛實。」53,旨在強調依狀況變化 的重要。郝少如以為太極拳重視虛實變化,不僅限於練拳時身體重心的改變;更可擴充 說明至,打手時必須依對手的整體狀況而有相依的對應措施。 最後以孫氏太極拳傳人孫劍雲「以盤架推手為本,以技擊散手為末。」54一語來說 明太極拳在形式上的表現。筆者以為技擊不是太極拳的最終目的,但卻是練好太極拳的 根本。主因在於許多情境,必定要透過真實的雙方交手才能獲知,才能真實面對自己。 如鬆柔、如化發勁、如接手,假若僅僅只是自身的想像模擬,永遠不能得知遇到對手時 我是不是真的鬆柔、真的能化能發、真的掌握接手時機點等等,也就無法達到真誠的面 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因此技擊散手不是目的,而是透過這樣的手段來達成更高的境界。 (五)功成階段 功成階段: 階段:致用 「階及神明」 ,就是一個愈練愈精並且愈用愈精的標示,也就是完成度的逐步提高, 也就是功夫漸深的階段,最終是一個無往不利、出入無不自得的境界。也就是一舉手措 足皆合於規範、並體用兼備、且效果落實的呈現。至此是太極武藝的真實呈顯,也是透 過太極武藝而與自己真實對話、甚可晉升「與道相合」的境界。 陳小旺說第五層的功夫是:「身體空靈,變化無端,內有虛實變換,外面看不見…. 53 54. 郝少如編著, 《武式太極拳》 ,7。 孫劍雲著,《孫氏太極拳•劍》 ,27。 29.

(30) 30. 動作已經非常活順,內勁十分充足。」55,便充分說明此境界所展現出的太極功夫表現 出從容大度、輕靈、神妙莫測、不見形跡的特點,也才合於階及神明。但筆者前已述, 這種外在技藝的展現是一個歷程而非終點,透過太極武藝的路徑向前還有某些層次的存 在。 楊澄甫先點明太極拳是一項「運動身體,而感及心靈。」56的活動,更進一步明白 指出「此本係內功與道相合」57。我們可以知悉太極拳是一個透過屬外的身體修練,而 感受效應逐漸歸於內的心神活動,初步是達到身心相合,再進階是達到身心道三者相 合。孫祿堂說「孫氏太極拳之最高境界乃是拳與道合。」58也是同樣的意涵。 (六)總體性的太極拳訓練模式論述 總體性的太極拳訓練模式論述 另有些是針對太極拳訓練的總體論述,是跨階段的。因有其參考價值,筆者於此一 併引介之。 1.關於太極拳的整體訓練過程,喬松茂主張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在姿勢 的準確上下功夫。…第二階段,走順階段。…第三階段是成功架子。」59,此三階段分 別是姿勢正確→全盤的熟練→能致用,與楊澄甫所說的「先學姿勢正確,次要熟練,漸 學懂勁」60內涵上幾近完全相同。 2.太極拳對於身心相合作用的詮釋,在陳長興〈太極拳十大要論•一理第一〉中說: 「按步就序,循序漸進。夫而後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裏不難連絡,庶乎散者統之, 55 56 57 58 59 60. 陳小旺編著, 《世傳陳式太極拳》,32-33。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 (原序) 。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11。 孫劍雲著,《孫氏太極拳•劍》 ,27。 喬松茂著,《喬松茂武氏太極拳詮真》 ,59。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 (原序) 。 30.

(31) 31. 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總歸於一氣矣!」61,清楚說明太極武藝的基本用意,就是由外部 肢體的統合進到肢體與意識指導作用的相合。 3.太極拳強調「以心行氣」 ,乃指意識指導在練拳上的重要。透過孫祿堂的記述,可 看到身心密切交相感通、意識肢體渾然、絲毫不能散亂,那種雜揉不可分、緊密團聚一 致的感應。他說:「郝為真先生云:『練太極拳有三層意境。初層練習,身體如在水中, 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練習,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 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第三層練習,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 面上行,到此時之景況,心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 意,神氣稍為一散亂,即恐身體沈下也。』」62 4.關於太極拳在形式與境界上的整體關係,透過孫祿堂的說明,我們可以看到: 「孫 氏太極拳是以修身養神為基礎,並將此貫穿於站樁、盤架、推手、大. 、散手等過程中,. 來完成練形生精、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合道諸進階層次。」63透過五 個具階段性的形式練習,逐步達成孫所主張的五個層次,然後達成前所述的「拳與道合」 「與道相合」的最終境地。 (七)太極拳五階段的循環關係 太極拳練習,除了依階段而推進的進程關係外,在練習上還具有循環的關係存在, 並且不同階段的練習內容會有相關度或高或低、或單向或雙向的連結,筆者將藉下面的 循環圖做說明。 61 62 63. 王宗岳等著, 《太極拳譜》,224。 孫劍雲著,《孫氏太極拳•劍》 ,199。 孫劍雲著,《孫氏太極拳•劍》 ,19。 31.

(32) 32. 1.循環關係 循環關係:在五階段的學習完足、完滿後,並非無物可學,而是可依原來的內容 循環關係 重複,以求更加精深、精純,體悟更細緻,掌握更完整,技藝更提昇。即將同樣東西醇 化再醇化,如前所說的形式不變、內涵增加;有別於成百上千個套路不斷地學習的練法。 因此存在一個不停的循環的關係。. 奠基階段 奠基階段 招式. 打熬階段 打熬階段 基本功. 轉換階段 轉換階段 化發勁 化發勁. 功成階段 功成階段 致用. 入手階段 入手階段 實戰散手. 太極拳練習五階段循環圖. 2.各 各階段的關連:筆者依序說明各階段之間的關連,不同階段但同樣性質者一併說 階段的關連 明之: (1)「奠基 奠基」階段與「入手 入手」階段、 「功成 功成」階段的雙向關聯:傳統武術講求「體用 奠基 入手 功成 一致」,即怎麼練就怎麼用、怎麼用就怎麼練。運用之後再檢討招式的練習中,是否有. 32.

(33) 33. 何處需要修正;修正練習方式之後,再確認運用上是否更貼近實際。整體言之,是一個 招式愈純熟,使用上也會愈得心應手的雙向關係存在。 (2)「轉換 轉換」階段與「打熬 打熬」階段的單向關係:勁的訓練包含化勁、發勁、推手,其 轉換 打熬 完成度高低的要件之一是肌肉力量與結構力量。而肌肉力量與結構力量的增進,則是基 本功訓練的要項。「轉換 轉換」階段與「打熬 打熬」階段有單向的關係,即化發勁訓練可透過基 轉換 打熬 本功訓練而增強。 (3)「轉換 轉換」階段與「入手 入手」階段、 「功成 功成」階段的關聯:是單式訓練與運用之間的 轉換 入手 功成 雙向關係。1.透過單式訓練而增強在運用上的效果與純熟度;2.透過檢討而修正單式訓 練的內容或增加在單式訓練上的品質。 3.「 「入手」 「功成」 入手」階段、 階段、 功成」與「打熬」 打熬」階段的關係:基本功與實戰、致用階段沒有雙 階段的關係 向的關係,並不意味著其與基本功脫離;而是透過招式與勁的訓練,就已包含基本功的 訓練。所以「功成 功成」階段與「打熬 打熬」階段與「打熬 打熬」階段的關係是隱含在與「奠基 奠基」階 功成 打熬 打熬 奠基 段、「轉換 轉換」階段的雙向關係中成立。 轉換. 第三節 本章結論 本章結論 透過太極拳訓練五階段的建構及循環關係的整理,筆者將太極拳訓練的完整歷程清 楚而明白的標示。五階段的建構、循環關係的整理、完整訓練歷程的呈現是一體的不同 面向,這項工作的完成有以下幾個意義:1.表現出太極武藝訓練模式的邏輯性與合理性 的存在;2.破除希望透過不完整的訓練來成就完整全面技能的迷思;3.提供修煉者檢證. 33.

(34) 34. 自身的訓練過程及檢證所學真偽;4.唯有正確真實的修煉之道,才有可能造就真正的太 極武藝。 歸根究底,修煉者必定要在訓練上求真實、面對自我求真實都成立之下,太極武藝 做為實修之學才能助其有所得。. 34.

(35) 35. 第三章 前哲的太極武藝人生 的太極武藝人生. 經由前一章文獻回顧與分析筆者得出太極武藝的訓練架構,是一涵括五個階段的具 邏輯性、合理性的歷程。透過此訓練體系的建構,也完備其形式,並由此突顯出太極武 藝架構上系統完備、規範細緻的價值。 然數百年來太極武藝皈依者不斷、修煉者不斷、層次精粹提昇不斷,其令人前仆後 繼、用功至深,主因絕不僅僅是太極武藝具完備的形式而已;其中必定有更深入眾多修 煉者生命、並且感動人心之處,以至於太極武藝的價值得以歷久不衰,即使舊時代的需 求已過,仍然有因應新時代的價值產生。筆者以為這樣的價值得以延續與產生,攸關於 視太極為一門武藝或是視太極拳為一項運動。 所以筆者擬進一步發掘前哲的太極武藝人生,分析建構其重要階段,透過階段的表 現來得知視太極為一門武藝對人生態度會有如何的影響。. 第一節 太極武藝人生的各階段 太極武藝人生的各階段 歷來名手大家之於太極武藝,其關連之複雜、情感之交集糾纏、左右與影響人生之 鉅,遠遠超過現代人之於太極拳運動的牽連。正因為無論在生命遭遇或是個人情感上, 名手大家與太極武藝都形成難以簡單鋪陳、解釋的境況,也才能成就「人生即太極,太 極即人生」的名家典範。 愈是面對宛如肌骨相包覆難分的關係,渴望脫離的反動也來得更大,這種面對太極. 35.

(36) 36. 武藝的心情與一般人的認知差異極大;但正如基因是天生長有無法放棄、揮之不去,承 繼太極武藝的天命是丟不掉、拋不開的,當認同天命後所願意投入的心血與成就,也就 能遠遠超越世俗所能想見。筆者以「離」 、 「順」 、 「展」 、 「堅」 、 「終」五個階段來概括這 樣的歷程,呈顯其人生總體。 一、面對太極武藝的「 面對太極武藝的「離」 現代人對太極拳的欣然接受是種理所當然,因為我們皆知練習太極拳有眾多好處, 正確的練習具百利而無一害。年輕人受其優雅、緩和均勻、意境優美的動作吸引;老年 人因健康因素、適合其體質的從事而樂意加入。但在太極武藝的世界中,有一個迥異於 大眾認知的現象存在,即對太極武藝訓練的投入,採取的是不願接受的態度;弔詭的, 這些不願意接受訓練者,所能接受的是屬於最正統、最嚴格、最細緻、最周密的太極武 藝訓練系統,是一般人難以探及的菁英教育;然而他們對太極武藝的修煉卻是避之唯恐 不及,要不就是意志上的抗拒、要不就是行動上的閃躲逃避,其手段之激烈,對當時的 教條反叛之深,是順應規範、處事溫和,但思想環境又已自由許多的現代人難以想見。 而這些人士,不乏我們現今所知的名手大家。 (一)排斥與逃避. 生於太極武藝世家並不意味含著金湯匙、榮冠加身的生活與身. 份,有的名家是從對太極武藝拒之千里開始。楊澄甫在《太極拳用法圖解》一書的序文 中自述: 「余幼時,…心疑竊之,以為是一人敵,項籍所不屑學者,余他日當學萬人敵。」 64. 64. ,其抗拒接受家傳武藝教育的程度甚深,即使受其父健侯怒斥亦不惜。在極重視輩份.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 (原序)。 36.

(37) 37. 倫常的傳統社會中,傳統武術家庭對規矩的重視更凌勝一般人家,頂撞長輩、不願甚至 不屑繼承家業,堪稱是嚴重的叛道離徑,楊澄甫對太極拳起初的排斥可見一斑。青年期 間的陳發科,對武藝家業則是能躲就躲:「陳發科是陳延熙晚年生的兒子,…所以家裡 人對他很溺愛。他吃東西不節制,肚子生了痞塊,經常犯病,痛得在床上打滾。雖然知 道練拳對身體有好處,能治病,但因為身體虛弱,就懶於去練,到十四歲時還沒有練出 一點功夫。」65以武術世家言,不能在青少年期打熬好身體素質,甚至連基本的健康都 不能維持,其個人的武術成就是完全不能被期待的;擴及承繼與發揚家業的職責方面, 更必定直接面對家道極可能在個人時期衰退中落的質疑。可知陳發科早期對太極武藝的 態度疏懶至極,同時面對的壓力也沉重到難以詳述。 (二)棄走. 為了繼承家業,練拳是一個不得不然的選擇。正因如此,往昔的世家. 名手在練拳當中的浮沉與掙扎,遠非今日可視練太極拳為娛樂的大眾所能想見。楊家二 兄弟從小被父親楊露禪拿大棒子趕著練,一位練到想逃家:「鈺、字班侯。…幼隨百利 而父習太極拳術。終日孜孜苦練。不間寒暑。然其父猶不使少息。且備受鞭撻。幾至逃 亡。」66;另一位練到寧可自殺也不想再繼續: 「鑑、字健侯。…練工亦在幼時。其父嚴 厲。終日督視。不使少怠。以致身心疲敝。不得勝任。曾擬雉經數次。幸均被覺。未果。」 67. 。吳圖南自身體孱弱的孩童時期開始磨練,歷經的苦不堪言也同樣想以了結生命來換. 得喘息: 「那時像我這麼個病孩子,一折騰實在是受不了。我曾經想跳井自殺。」68由這. 65 66 67 68. 吳仕增,〈陳發科和太極拳的高層次功夫〉 ,《台灣武林》 ,5(臺北,2001.3.5~6.15) :70。 陳炎林著 趙瑞昭校,《太極拳真傳》 ,5。 陳炎林著 趙瑞昭校,《太極拳真傳》 ,5。 吳圖南講授,馬有清編著, 《太極拳之研究》 ,14。 37.

(38) 38. 些舉動觀之,我們可說,太極武藝一道為求能在有限的人生中,修煉到極致,激烈的程 度根本就超越正常人身心所能負荷,也遠遠凌駕普通的身心痛苦。以至於修煉者寧可放 棄生命,也不願意再繼續倍受折磨。 二、浸潤太極武藝的 浸潤太極武藝的「 太極武藝的「順」 太極前賢究竟是體察到太極武藝對其人生的正面積極意義、亦或是繼承家業的責無 旁貸、亦或是對強國強種的一份責任感不能假手他人而毅然決然為之?或者是發現身在 武藝世家,家傳武藝是唯一的道路,他們脫不出體制、脫不出人情義理的枷鎖、脫不出 傳統規範的要求而不得不然為之? 在這些名家心中真正的想法究竟為何,從文獻的記述中筆者並無法得知,所能確切 觀察到的,是終於安心皈依於太極武藝的修煉者,歷經前述凡人難以得知及感受的苦痛 後,終至於具備超越一般人、甚至一般練武者的過人藝業,成為萬中選一的高手。 (一)服膺. 歷經掙扎、逃避、歸順,修煉者開始具備卓絕的堅強意志來面對日復. 一日的一切,直到度過轉化身體素質的打熬苦痛,技術面全然成熟的時刻到來。侯助清 69. 說楊澄甫當年練拳「練得上不了鋪,練得腿站不能站,蹲不能蹲,累得一躺下就睡了,. 醒了又練。」70。楊澄甫的得意門生傅鐘文認為練拳要能有所得,必須練到「坐下不想 起來,起來不想坐下,全身像上刑一樣難受,必須練到這種程度。」71。馬虹在河南鄭 州跟隨陳照奎練拳時, 「每天至少要付出八個半小時練拳,每天至少要打二、三十篇拳, 更不用說單式練習了。…當時每天累得腰酸腿疼,有時上汽車腿都抬不起來,疼痛難忍。」 69 70 71. 太極宗師楊澄甫的夫人。 嚴翰秀編著, 《太極拳奇人奇功》(台北:大展,2001 年 7 月) ,125。 黃順意著,《太極禪武學論叢(一) 》(台北:太極禪武學社,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十日) ,60。 38.

(39) 39. 72. 。為了追求太極武藝能有所成就與收穫,就是練到不斷的虛脫再強化、強化再虛脫。. 跟之前企圖用最激烈的手段來逃避相較,只能說個人意志終於逐漸能凌駕身心的苦痛, 超越過去的自己;儘管如此,也不盡然表示個人遭遇否極泰來,太極武藝的頂點指日可 待。 (二)成長. 訓練是痛苦萬分的,但訓練的強度與催化身體達至強健的程度成正比. 的;訓練愈苦,強化身體的效果愈卓越;因此歷來名家無不盡力在可要求的範圍內促進 身體的強健。「陳家溝太極拳名家陳垚(一八四一~一九二六,陳鑫的哥哥)有一對鐵 鐗,每條十六斤,一對三十二斤,陳垚死後別人不能使用,僅陳發科一人能夠使用。一 只手持十六斤的鐵棒做兵器使用,確實需要大力氣。」73。陳發科以兩手分持各約八公 斤的鐵棒在手上揮舞,要靈活不顯笨重,要可以確實致用,展現出太極武藝中,力量上 的強。而這樣自我要求的名家不只一位,郝為真練拳的時候亦如是: 「李家有鐵棍兩根, 一根 80 來斤重,一根 40 來斤重。武式太極拳名家郝為真跟李亦畬學拳時,用那 80 多 斤的鐵棍一口氣可捅 100 多下。」74。傅鍾文提出太極武藝的另一個過人要求: 「真正要 練成太極拳功夫,必須趁年輕時下功夫練,至少連續下四、五年功夫,堅持天天不斷。 每天花 2 到 3 個鐘頭的時間,一次練拳七、八遍,中間不能間斷,一氣練完。」75以太 極武藝對下盤的要求,而必須每天練到三個鐘頭不能中斷休息,是太極武藝在體能上的 要求,展現出迥異一般的體能上的強。. 72 73 74 75. 馬虹著,《陳式太極拳拳理闡微》,375。 吳仕增,〈陳發科和太極拳的高層次功夫〉 ,《台灣武林》 ,5:84。 喬松茂著,《喬松茂武式太極拳詮真》 ,48。 嚴翰秀編著, 《太極拳奇人奇功》,28。 39.

(40) 40. 三、承繼太極武藝的 承繼太極武藝的「 太極武藝的「展」 辛勤播種後,或多或少總是能收穫果實;通過刻苦的訓練後,修煉者終於逐漸能達 到承繼太極武藝的水準。以表現而言,此階段的正是太極武藝最引人入勝的時期;歷代 名家在此時期的表現最搶眼、接受挑戰最多、與外界的互動性最高、成名也多在此時期; 屢創佳績、屢敗高手而流傳下許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也多由這個時期為起點。的確,諸 多名家無論是與人交流試手;或是自我鍛鍊,都確確實實展現出其苦修後的驚人藝業無 愧其盛名。 (一)警醒. 嶄頭露角、譽滿武林後,接踵而至的就是不停的挑戰。或是光明正大. 的投帖拜訪、登門試手;或是大喇喇的門外市場叫陣;或是暗槍的偷襲手段。要言之, 一場敗戰就意味著一個生存據點的失去、被侵佔,生存空間的被壓縮,因此不論挑戰是 合理是不合理,名家都有必須豁盡全力迎戰的理由,無論那樣的挑釁來得多麼莫名其 妙:「楊釣於河畔。有外家名拳師二人,…以為有機可乘,擬從楊後推其背,使顛覆溺 水。…詎楊眼梢特長,早已審知有人暗算。於二人手猛力到時,遽以含胸拔背,高探馬 一式之法。惟見其背一隆、首一扣,二人同時被擲河中。」76。正是當時生存環境的嚴 苛,才會磨練出全方位的技藝,以及造就出出手如有神的境界。 (二)輕靈. 太極武藝的意境展現,不全然都是在血腥爭鬥中方能觀之。許多修為. 已臻化境的高手,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讓後輩心慕嚮往之的卓越表現。這類表現或許超過 一般人的理解,卻是有志太極武藝者的夢:「班侯先生有一軼事六月行功時,常臥樹蔭. 76. 陳炎林著 趙瑞昭校,《太極拳真傳》 ,4。 40.

(41) 41. 下休息,或有風吹一葉落身上不能存留,隨脫流而落地下。」77班侯展現出高層的輕靈 境界,能感知到一般人不會產生感覺的輕微物件,即使在睡夢中不知不覺也能隨感而 發。陳發科與傳統摔跤高手沈三也有過一段軼事:「沈三剛握住陳發科手臂,剛好有人 呼喚他們去商量什麼事。沈三撤開了手,二人相視哈哈一笑,一同走去,…沈三說: 『陳 老師讓我握著他的兩個胳膊,我想借勁借不上,腿也抬不起來,…』」78陳發科表現高度 的感知力、觸覺的極度敏銳、以及不稍思索就能做出正確回應的身體素質,讓沈三無法 做出任何動作與技術,在談笑間雙方便判知彼此高下。 (三)密聚. 除了感知力、敏銳的皮膚觸覺,名家對身體各部的要求頗高,即使非. 常用部位的肌力也能強練到可以發揮超於常人的力量:「班侯先生…常自試己功,解襟 仰臥榻上捻金米(即小米)少許置與臍上,聽呼一聲小米猶彈弓射彈一樣,飛射瓦屋頂 相接。」79,透過這樣的訓練把身體瞬發力、爆發力調整到極高而提昇功力;或是限制 肢體活動範圍,將感知的能力提到極高,在一般人還沒有什麼知覺以前修煉者就能夠完 成發勁的動作,武式太極名家如是訓練:「李遜之在自己練功過程中,…用繩子繫住雙 手固定在脖子上,不用伸縮來發放人。」80 四、持續太極武藝的 持續太極武藝的「 太極武藝的「堅」 處在江湖之中,無論是不得不然而為之亦或是得其利而欣然為之,重點是名家們都 展現了一個「太極武藝即人生」的境界,證實太極武藝是一個不凡的藝業,其不僅僅是. 77 78 79 80.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112。 吳仕增,〈陳發科和太極拳的高層次功夫〉 ,《台灣武林》 ,5:78。 楊澄甫遺著, 《太極拳用法圖解》,112。 喬松茂著,《喬松茂武式太極拳詮真》 ,47。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一開始對這門課的目標只是想單純上課認真抄筆記、作業好好 寫、絕不早退外,還從未想過會上台報告。雖然我是老師點到要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列為自由 選修. 得修習各

多修之 學分數得 認列為自 由選修 2... 外語證照及系證照門檻通過後,務必將『證照正本』送語言中心及系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列為自由 選修. 得修習各

校園環境品質除是永續校園 重要的指標之一,其優劣與否更 是攸關教職員生的身體安全與健

式,都是將終極實在理解為實體性的存在,本文沿用「根源實在論」 [註 2]

何況男女之情的美妙難言,心領神會,與禪之滋味也不乏相似相通

力求社會倫理規範 和個體心理欲求 交融統一在衣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