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八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八講"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內觀雜誌第 63 期【2008 年 11 月】

內觀雜誌第 63 期

【本期重點】:原始佛典止觀釋要八講。

第 63 期內容文摘: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八講:

(1)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同法經》為例

(2)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度量經》為例

(3)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六眾生經》為例

(4)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菴羅女經、難陀經、四法經》為例

(5)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須深經》為例

(6)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二十億耳經》為例

(7)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比丘經、光澤經》為例

(8)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富留那經》為例

(2)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八講

林崇安教授

內容

(1)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同法經》為例

(2)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度量經》為例

(3)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六眾生經》為例

(4)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菴羅女經、難陀經、四法 經》為例

(5)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須深經》為例

(6)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二十億耳經》為例

(7)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比丘經、光澤經》為例

(8)原始佛典止觀釋要――以《富留那經》為例

(3)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

――以《同法經》為例

林崇安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經典要義分析 三、此經的結構和特色 四、問題討論

五、結語 一、前言

◆為何要學佛?

◆學佛和學其他的法有何差別?

◆學佛的內容有哪些?

◆所選的是哪一經?

《雜阿含經》同法經:光四六三;大四六四;內三八四。

〔術語〕

止=寂止=奢摩他=內心的穩定 觀=內觀=毘缽舍那=智慧的觀照

二、經典要義分析

【經文】《雜阿含經》同法經

問題一:什麼是佛法禪修者的必修學分?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2a)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 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

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4)

(2b)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 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問題二:修習止觀後有何效果?

(2c)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 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

(2d)上座答言:「尊者阿難!A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B 修習觀已,

亦成於止;C 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問題三:什麼是所獲得的「諸解脫界」?

(2e)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

(2f)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 界。」

問題四:什麼是「斷界、無欲界、滅界」?

(2g)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

(2h)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 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術語〕

1 斷界,指解脫一切見道所斷所有諸行。(不再投生欲界的三惡道)

2 無欲界,指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不再投生色界和無色界)

3 滅界,指解脫一切苦依諸行。(解脫此世殘留的五蘊)

諸行: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問題五:其他佛法禪修者所修習的有無不同?

(3a)時尊者阿難聞上座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五百比丘所,恭敬問 訊,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時,

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3b)時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難!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

(5)

如上座所說。

問題六:佛陀要弟子們所修習的有無不同?

(4a)時尊者阿難聞五百比丘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 法專精思惟?」

(4b)佛告阿難:「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 惟。」乃至滅界,如五百比丘所說。

問題七:佛陀及弟子有何非常希奇的法?

(05)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

同句、同義、同味。

(6a)我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

如今世尊所說。

(6b)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 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

(07)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問題八:這些佛陀弟子們修行後能否達成預期的結果?結果有無不 同?

(08)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

(09)阿難白佛;「不知,世尊!」

(10)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正智 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11)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此經的結構和特色

(1)境、行、果方面。

(2)法的不共方面:

三解脫界。

(6)

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四、問題討論

(1)解釋此經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和分類。

(2)此經所顯示的學佛的目的為何?

(3)其他。

五、結語

相關資料:

林崇安佛法教材網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http://www.insights.org.tw

――――――――

(7)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

――以《度量經》為例

林崇安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經典要義分析 三、此經的結構和特色 四、問題討論

五、結語 一、前言

◆如何修止?如何修觀?有無次第?

◆此次所選的是哪一經?

《雜阿含經》度量經:光五五九;大五六○;內七二六。

〔術語〕

止=寂止=奢摩他=內心的穩定 觀=內觀=毘缽舍那=智慧的觀照

二、經典要義分析

【經文】《雜阿含經》度量經

問題一:經上所說修止和修觀的方式為如何?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俱睒彌國瞿師羅園。爾時,尊者阿難亦 在彼住。

(02)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 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何等為四?

(3a)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

止、觀、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

(8)

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以四 道),是名說初道。

(3b)復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

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若有 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如是善哉慰喻,或求(以四道),

是名第二說道。

(3c)復次,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

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已,

則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

或求(以四道),是名第三說道。

(3d)復次,比丘、比丘尼,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 諸使。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者,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教誡,

或求(以四道),是名第四說道。」

(04)時諸比丘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問題二:經上的「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

等受」於論典上如何敘述?

(1)依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 30︰

「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云何名為九種心 住?謂有苾芻,令心 1 內住、2 等住、3 安住、4 近住、5 調順、6 寂 靜、7 最極寂靜、8 專注一趣及以 9 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2)將經文配合「九種心住」的次第,可以對照如下︰

住心=1 內住及 2 等住;

善住心=3 安住;局住心=4 近住;

調伏心=5 調順;止=6 寂靜;

觀〔為靜的誤刻〕=7 最極寂靜;

一心=8 專注一趣;等受=9 等持。

(3)在《漢譯南傳大藏經》中所對應的此段經文是︰

「彼安住正內、正止、趣一境、正持。」

(9)

正內=1 內住;正止=7 最極寂靜;

趣一境=8 專注一趣;正持=9 等持。

(4)北傳和南傳中修止的項目雖有詳略不同,都源自佛說。

問題三:「九種心住」的意義為何?

以下依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來解釋:

(1)云何內住?

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 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2)云何等住?

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 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3)云何安住?

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

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4)云何近住?

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 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5)云何調順?

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

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6)云何寂靜?

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 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

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術語〕五蓋 1 貪欲蓋 2 瞋恚蓋

3 昏沈睡眠蓋=昏沈+睡眠

4 掉悔蓋=掉舉+後悔=掉舉+惡作 5 疑蓋

(10)

(7)云何名為最極寂靜?

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 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8)云何名為專注一趣?

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9)云何等持?

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 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 持。

問題四:修止時,心住於何處?

○修止時,心的所緣(對象)有呼吸、身體動作、名號等多種,因而 形成數息、觀息、經行、持名號等不同法門。

三、此經的結構和特色

(1)境、行、果方面。(身心、四道、得斷諸使)

(2)法的不共方面。

四、問題討論

(1)解釋經論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和分類。

(2)止和觀何者要先修?

(3)修止時有何障礙要克服?

(4)何時是止觀雙運?《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說:

「問:齊何當言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說名雙運 轉道?答: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等持),

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 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行,毘缽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 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此名為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 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運轉道。」

(11)

五、結語

相關資料:

林崇安佛法教材網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http://www.insights.org.tw

―――――――

(12)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

――以《六眾生經》為例

林崇安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經典要義分析 三、此經的結構和特色 四、問題討論

五、結語 一、前言

◆如何約束自己的習氣?

◆如何由止到觀?

◆所選的是哪一經?

《雜阿含經》六眾生經:光二六五;大一一七一;內一八六;S247

〔術語〕

止=寂止=奢摩他=內心的穩定 觀=內觀=毘缽舍那=智慧的觀照

二、經典要義分析

【經文】《雜阿含經》六眾生經

問題一:經上如何以譬喻的方式來說明眾生的習性?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2a)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士夫遊空宅中,得六種眾生:一 者、得狗,即執其狗,繫著一處,次得其鳥,次得毒蛇,次得野干,

次得失收摩羅,次得獼猴,得斯眾生,悉縛一處。

(13)

其狗者樂欲入村,其鳥者常欲飛空,

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樂向塚間,

失收摩羅者長欲入海,獼猴者欲入山林。

(2b)此六眾生悉繫一處,所樂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處,各各不相 樂於他處而繫縛故,各用其力,向所樂方而不能脫。

(3a)如是六根種種境界,各各自求所樂境界,不樂餘境界。

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

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

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

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

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

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

(3b)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此六種 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隨覺境界。

問題二:經上如何以譬喻的方式來修止?

(04)如彼士夫,繫六眾生於其堅柱,正出用力,隨意而去;往反疲 極,以繩繫故,終依於柱。

問題三:經上譬喻的法義是什麼?

(05)諸比丘!我說此譬,欲為汝等顯示其義。

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

(06)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 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 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

(07)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

(0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題四:修習身念住的初步的具體結果是什麼?

○結果去除五蓋,獲得身心輕安和心一境性的「止」,稱作近分定(近 行定、未到定)。

〔術語〕五蓋

(14)

1 貪欲蓋。2 瞋恚蓋。

3 昏沈睡眠蓋=昏沈+睡眠。4 掉悔蓋=掉舉+後悔=掉舉+惡作。

5 疑蓋。

問題五:如何判定得到了「止」或修成了近分定?

以下依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來說明:

一、加行階段

(1)初位

先發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

(2)中位

復由修習勝奢摩他、毘缽舍那,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

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能引強盛易可覺了,心一 境性、身心輕安。

(3)後位

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彼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身心 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乃至有彼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

二、觸證階段

(1)身心輕安

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麤重性,皆得除滅。

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

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 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麤重性,皆得除遣。

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

彼初起時,令心踊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性於 心中現。

(2)心一境性

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 轉。由是因緣,心踊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寂 靜行轉。

(15)

三、此經的結構和特色

(1)境、行、果方面。譬喻和法義。

(2)法的不共方面。

四、問題討論

(問 1)解釋經論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和分類。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身念處。

(問 2)凡夫身上有哪些尚未降服的野獸?如何降服?

(問 3)禪修者得止後,要再修什麼?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說:

「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入如是少分樂斷,從此已後,唯有二趣更無 所餘。何等為二? 一者、世間;二、出世間。

A 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此作意,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 當往出世趣。』復多修習如是作意。

B 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經歷彼彼日夜 等位,轉復增廣。若此作意堅固相續強盛而轉,發起清淨所緣勝解,

於奢摩他品及毘缽舍那品善取其相,彼於爾時,或樂往世間道發起加 行,或樂往出世道發起加行。」

(問 4)世間道和出世道的所緣是什麼?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說:

「云何淨惑所緣?

(世俗道:)謂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 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

(出世道:)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

三滅聖諦;四道聖諦。」

(16)

說明:

世間道:修粗靜行相觀。〔欲界→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出世道:修四諦觀。〔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五、結語

相關資料:

林崇安佛法教材網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http://www.insights.org.tw

―――――――

(17)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

――以《菴羅女經、難陀經、四法經》為例

林崇安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經典要義分析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四、問題討論

五、結語 一、前言

◆什麼是正知?什麼是正念?

◆舉出由止到觀滅除貪行的實際個案?

◆此次所選的是哪些經?

《雜阿含經》(光六三六;大六二二;內四二六;S2)菴羅女經

《雜阿含經》(光二七四;大二七五;內一九五)難陀經

《雜阿含經》(光八七九;大一一二七;內八五五;S46)四法經

〔術語〕

止=寂止=奢摩他=內心的穩定 觀=內觀=毘缽舍那=智慧的觀照

二、經典要義分析

【經文】《雜阿含經》菴羅女經

【個案背景】

(01)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跋祇人間遊行,到鞞舍離國菴羅園中住。

(18)

(02)爾時,菴羅女聞世尊跋祇人間遊行,至菴羅園中住,即自莊嚴,

乘車出鞞舍離城,詣世尊所,恭敬供養。詣菴羅園門,下車步進,遙 見世尊與諸大眾圍遶說法。

(03)世尊遙見菴羅女來,語諸比丘:「汝等比丘!勤攝心住,正念、

正智。今菴羅女來,是故誡汝。

【問題一】

(4a)云何為比丘勤攝心住?

(4b)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當斷,生欲方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 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生欲方 便,精勤攝心。(註:四正勤、四正斷)

(4c)是名比丘勤攝心住。

【問題二】

(5a)云何名比丘正智?(註:正智=正知)

(5b)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迴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 衣缽、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

(5c)是名正智。

【問題三】

(6a)云何正念?

(6b)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

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

(6c)是名比丘正念。(註:四念住)

(07)是故汝等勤攝其心,正智、正念。今菴羅女來,是故誡汝。」

……

說明:以上包含由止到觀的完整修法。

【經文】《雜阿含經》難陀經

【個案背景】難陀具有上品貪行

(19)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說言大力者,其唯難陀,此是正 說。其有說言最端政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其有說言愛欲重者,

其唯難陀,是則正說。

(03)諸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

〔正念〕正智成尌,堪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問題一:什麼是密護(關閉)根門?

(4a)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

若諸眼根增不律儀,無明闇障,〔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生諸律儀,防護於眼。

(4b)耳、鼻、舌、身、意根,生諸律儀。

(4c)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

問題二:什麼是飲食知量?

(5a)飲食知量者,難陀比丘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

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覺令息 滅,未起苦覺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氣力安樂,無間獨住故。

(5b)如人乘車,塗以膏油,不為自高,乃至莊嚴,為載運故。又如 塗瘡,不貪其味,為息苦故。

(5c)如是善男子難陀,知量而食,乃至無間獨住。

(5d)是名難陀知量而食。

問題三:什麼是初夜後夜精勤修習?

(6a)彼善男子難陀,初夜後夜精勤〔修習〕者,彼難陀晝則經行、

坐禪,除去陰障,以淨其身。

(6b)於初夜時,經行、坐禪,除去陰障,以淨其身。

(6c)於中夜時,房外洗足,入於室中,右〔脅〕而臥,屈膝累足,

〔係念明相〕,作起覺想。

(6d)於後夜時,徐覺徐起,經行、坐禪。

(20)

(6e)是名善男子難陀,初夜後夜〔精勤修習〕。

問題四:什麼是正念、正智成就?(正智=正知)

(7a)彼善男子難陀勝念、正知者,是善男子難陀,觀察東方,一心 正念,安住觀察。觀察南、西、北方,亦復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觀察。

(7b)如是觀者,〔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7c)彼善男子難陀,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正念而住,

不令散亂。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覺諸覺起、覺諸覺住、

覺諸覺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覺=尋思)

(7d)是名善男子難陀,正念、正智成尌。

說明: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說:

當知此中,於四念住善住心者:

(1)或於行時,境界現前,若不取相及與隨好,如實了知受生、住、

滅;若取其相及與隨好,如實了知想生、住、滅。

(2)或於住時,如實了知彼因尋思生、住與滅。

若諸愚夫,受、想、尋伺差別生時,於受等法,不能發起唯有法想,

但作是念:「我能領受」,乃至廣說。

基本原則:先知名色(身心),而後看念頭(受、想、尋思)

【總結】

(08)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1 關閉根門,如善男子難陀;2 飲食知 量,如善男子難陀;初夜後夜精勤修業,如善男子難陀;3 正念、正 智成尌,如善男子難陀。如教授難陀法,亦當持是為其餘人說。」

說明: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說:

一者、密護根門為所依止,遠離一切欲樂邊故。

二者、於食知量,初夜後夜減省睡眠為所依止,遠離一切自苦邊故。

三者、最勝正念、正知為所依止,行於中道出離行故。

(21)

(09)時有異比丘而說偈言:

善關閉根門,正念攝心住,飲食知節量,

覺知諸心相,善男子難陀,世尊之所歎!

(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文】《雜阿含經》四法經

【證果】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成尌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何 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尌。

(03)是名四法成尌者,當知是須陀洹。」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如不分別說,如是分別: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 彌尼、優婆圔、優婆夷成尌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一一經如上說。

說明:

七眾都可證得預流果(須陀洹=初果),擁有四證淨。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1)境、行、果方面。

(2)法的不共方面。

四、問題討論

(問 1)解釋經論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和分類。

(問 2)略述經中的止觀修習。

(問 3)如何將止觀應用於生活中?

五、結語

(22)

相關資料:

林崇安佛法教材網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http://www.insights.org.tw

―――――――

(23)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

――以《須深經》為例

林崇安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經典要義分析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四、問題討論

五、結語 一、前言

◆如何由止到觀(以個案說明)?

◆所選的是哪一經?

《雜阿含經》須深經:光三四六;大三四七;內二六七;S70。

〔術語〕

止=寂止=奢摩他=內心的穩定 觀=內觀=毘缽舍那=智慧的觀照

二、經典要義分析

【經文】《雜阿含經》須深經

【個案背景】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註:於摩竭陀國)

(02)若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餘世人所共恭敬、尊重 供養佛及諸聲聞眾,大得利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都不恭 敬、尊重供養眾邪異道衣被、飲食、臥具、湯藥。

(03)爾時,眾多異道,聚會未曾講堂,作如是論:「我等昔來,常

(24)

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餘一切之所奉事恭敬,供養衣被、飲 食、臥具、湯藥,今悉斷絕,但恭敬、供養沙門瞿曇、聲聞大眾衣被、

飲食、臥具、湯藥。今此眾中,誰有智慧大力,堪能密往,詣彼沙門 瞿曇眾中出家,聞彼法已,來還廣說;我等當復用彼聞法,化諸國王、

大臣、長者、居士,令其信樂,可得還復供養如前。」

(04)時有人言:「有一年少,名曰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沙 門瞿曇眾中出家,聽彼法已,來還宣說。」

(05)時諸外道詣須深所而作是言:「我今日大眾聚集未曾講堂,作 如是論:我等先來為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人之所恭敬、

奉事,供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悉斷絕。國王、大臣、長者、

居士,及諸世間悉共奉事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我此眾中,誰有聰明、

黠慧,堪能密往沙門瞿曇眾中出家學道,聞彼法已,來還宣說,化諸 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令我此眾還得恭敬、尊重、供養。其中有 言:唯有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瞿曇法中,出家學道,聞彼說法,

悉能受持,來還宣說。是故,我等故來相請,仁者當行!」

(06)時彼須深默然受請,詣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眾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經行。

(07)爾時,須深詣眾多比丘而作是言:「諸尊!我今可得於正法中,

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08)時眾多比丘將彼須深,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 言:「世尊!今此外道須深,欲求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

(09)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 道須深,令得出家。」

時諸比丘願度須深出家,已經半月。

(10)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須深的疑問】

(11)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 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12)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

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25)

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13)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 樂,聖說應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14)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 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15)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超色,入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 諸漏,心善解脫耶?」

答言:「不也,須深!」

(16)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 而復記說?」

說明:

世間道:近分定→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空無邊處→識 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比丘的回答】

(17)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 而去。

說明: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說:

若有苾芻具淨尸羅,住別解脫清淨律儀,增上心學增上力故,得初靜 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以為依止;增上慧學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 智。用此二智以為依止,先由四種圓滿遠離,受學轉時,令心解脫一 切煩惱,得阿羅漢,成慧解脫。

四種圓滿遠離:一者、無第二而住,二者、處邊際臥具,三者、其身 遠離,四者、其心遠離。

出世間道:近分定→觀四諦→證初果→證四果。

(18)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

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作是思惟已,往詣佛

(26)

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 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即問彼 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 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

各從座起而去。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 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

(19)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

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說明:

出世間道,修苦集滅道:《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卷 87 說:

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 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

涅槃智者,謂於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後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 諸行無餘永斷,廣說乃至名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

(20)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 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21)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 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說明: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卷 94 說:

此中云何名法住智?謂如有一,聽聞隨順緣性緣起無倒教已,於緣生 行因果分位,住異生地,便能如實以聞、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

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諸 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

又復云何名涅槃智?謂彼法爾,若於苦、集、滅、道,以其妙慧悟入 信解,是真苦、集、滅、道諦時,便於苦、集住厭逆想,於滅涅槃起 寂靜想,所謂究竟、寂靜、微妙、棄捨一切生死所依,乃至廣說,如 是依止彼法住智,〔於苦、若苦因緣〕住厭逆想,便於涅槃能以妙慧 悟入信解為寂靜等。如是妙智,名涅槃智。

(27)

(22)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 智!」

(23)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 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

(24)「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 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說明:

緣起的流轉過程(苦諦、集諦)

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

(25)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26)「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說明:

緣起的還滅過程(滅諦、道諦)

無無明→無行→無識→無名色→無六入處→無觸→無受→無愛→無 取→無有→無生→無老死。須深生起法住智。

【問答】滅苦所需最低限度的定為何?

(27)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 身作證具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28)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 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證果】

(29)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28)

說明:

將見道所要斷除的「煩惱纏」滅除,稱作「遠塵」;將見道所要斷除 的「隨眠」也滅除,稱作「離垢」。須深獲得涅槃智。

(30)爾時,須深 1 見法、2 得法、3 覺法、5 度疑、7 不由他信、8 不由他度、9 於正法中心得無畏,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 悔過!我於正法中盜密出家,是故悔過。」……

說明:

預流果的功德:

1 見法:已善見四聖諦。

2 得法:已獲得一種沙門果。

3 知法:於己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

我證預流。」

4 起法:得四證淨(佛、法、僧、戒)。

5 無惑、6 無疑:於自所證無惑,於他所證無疑。

7 不藉他緣: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

8 一切他論所不能轉: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律中,一切他 論所不能轉。

9 都無所畏: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

10 隨入聖教:由正世俗及第一義隨入聖教,成為世俗和勝義的佛弟 子。

(31)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癡、不善、無智,

於正法律盜密出家,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 尌,功德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 者,於當來世律儀成尌,功德增長,終不退減。」

……

(32)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29)

(1)境、行、果方面。

(2)法的不共方面。

四、問題討論

(問 1)解釋經論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和分類。

(問 2)略述經中須深修習止觀的過程。

止(近分定)→觀→止觀雙運證初果→證慧解脫阿羅漢。

(問 3)參考此經,如何將止觀應用於生活中?

五、結語

相關資料:

林崇安佛法教材網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http://www.insights.org.tw

―――――――

(30)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

――以《二十億耳經》為例

林崇安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經典要義分析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四、問題討論

五、結語 一、前言

◆如何迅速滅除煩惱(以個案說明)?

◆所選的是哪一經?

《雜阿含經》二十億耳經:光二五六;大二五四;內一七七。

〔術語〕

止=寂止=奢摩他=內心的穩定 觀=內觀=毘缽舍那=智慧的觀照

二、經典要義分析

【經文】《雜阿含經》二十億耳經

【個案背景】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2)爾時,尊者二十億耳住耆闍崛山,常精勤修習菩提分法。

(03)時尊者二十億耳獨靜禪思而作是念:「於世尊弟子精勤聲聞中,

我在其數,然我今日未盡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饒財寶,我今寧可 還受五欲,廣行施作福。」

(31)

(04)爾時,世尊知二十億耳心之所念,告一比丘:「汝等今往二十 億耳所,告言:世尊呼汝。」

(05)是一比丘受佛教已,往詣二十億耳所,語言:「世尊呼汝。」

(06)二十億耳聞彼比丘稱大師命,即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 面。

(07)爾時,世尊告二十億耳:「汝實獨靜禪思作是念:世尊精勤修 學聲聞中,我在其數,而今未得漏盡解脫。我是名族姓子,又多錢財,

我寧可還俗受五欲樂,廣施作福耶?」

(08)時二十億耳作是念:「世尊已知我心。」驚怖毛豎,白佛言:「實 爾,世尊!」

【問題:如何迅速令諸漏永盡?】

(09)佛告二十億耳:「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二十億耳!汝在俗時,

善彈琴不?」

(10)答言:「如是,世尊!」

(11)復問:「於意云何?汝彈琴時,若急其絃,得作微妙和雅音不?」

(12)答言:「不也,世尊!」

(13)復問:「云何?若緩其絃,寧發微妙和雅音不?」

(14)答言:「不也,世尊!」

(15)復問:「云何?善調琴絃,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不?」

(16)答言:「如是,世尊!」

(17)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 怠。是故汝當 1 平等修習、4 攝受,3 莫著、莫放逸、2 莫取相!」

說明:

攝事分說:

一者、發起平等精進,謂不極掉舉發勤精進,令其身心疲倦損惱;亦 不極下發起精進,虛棄身命令無所得,是名初相。

又不由此而生憍慢,謂我獨能發勤精進,餘則不爾,是第二相。

又於正發勤精進果,世間安觸所證差別,無有愛味與此俱行,修不放 逸,是第三相。

又於精進平等之相,能善攝受,令於當來無有退失,是第四相。

(32)

(18)時尊者二十億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19)時尊者二十億耳常念世尊說彈琴譬,獨靜禪思,如上所說,乃 至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20)爾時,尊者二十億耳得阿羅漢,內覺解脫喜樂,作是念:「我 今應往問訊世尊。」

(21)爾時尊者二十億耳,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於世尊法中得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 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當於爾時,解脫六處。云何為六?

離欲解脫、離恚解脫、遠離解脫、愛盡解脫、諸取解脫、心不忘念解 脫。

【問題:有五種人的不同勝解】

(22a)世尊!若有依少信心而言離欲解脫,此非所應;貪、恚、癡 盡,是名真實離欲解脫。

說明:

攝事分說:

一者、異生處在居家,唯依於信,發生欣樂出離勝解,從境界縛心求 出離(依信異生,離欲勝解)。

(22b)若復有人,依少持戒而言我得離恚解脫,此亦不應;貪、恚、

癡盡,是名真實〔離恚〕解脫。

說明:

攝事分說:

二者、異生既出離已,唯依於戒,於諸有情,由身、語、意行無惱行

(依戒異生,離恚勝解)。

(22c)若復有人,依於修習利養遠離,而言遠離解脫,是亦不應;

貪、恚、癡盡,是真實遠離解脫。

貪、恚、癡盡,亦名離愛,亦名離取,亦名離忘念解脫。

如是世尊!若諸比丘未得羅漢,未盡諸漏,於此六處不得解脫。

(33)

說明:

攝事分說:

三者、異生能斷利養及恭敬愛,於現法中離欲界欲(離欲界欲異生,

遠離勝解)。

○若由此智能斷煩惱及煩惱斷,當知是名「心無忘失」。

又於當來後有因斷,說名「愛盡」。現法境界諸雜染斷,說名「取盡」。

(22d)若復比丘在於學地,未得增上樂涅槃,習向心住,爾時成尌 學戒,成尌學根。

後時當得漏盡,無漏心解脫,乃至自知不受後有;當於爾時,得無學 戒,得無學諸根。

譬如嬰童愚小仰臥,爾時成尌童子諸根;彼於後時漸漸增長,諸根成 尌,當於爾時成尌長者諸根。

在學地者,亦復如是,未得增上安樂。

說明:

四者、有學聖者(初果、二果、三果)。

(22e)乃至成尌無學戒,無學諸根,若眼常識色,終不能妨心解脫、

慧解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乃至無常。耳識 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 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

譬如村邑近大石山,不斷、不壞、不穿,一向厚密,假使四方風吹,

不能動搖,不能穿過。

彼無學者亦復如是,眼常識色,乃至意常識法,不能妨心解脫、慧解 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

說明:

五者、無學聖者(四果)。 攝事分說:

於三摩地所行、所緣無散亂故,名內心住。(內修)

即三摩地善成滿故,名「不狹小」。(無量)

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解脫」。(善解脫)

所有智慧善積集故,說名「善修」。(觀察生滅)

(34)

(23)爾時,二十億耳重說偈言:

離欲心解脫,無恚脫亦然,遠離心解脫,貪愛永無餘,

諸取心解脫,及意不忘念。曉了入處生,於彼心解脫,

彼心解脫者,比丘意止息,諸所作已作,更不作所作。

猶如大石山,四風不能動。色聲香味觸,及法之好惡,

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

(24)尊者二十億耳說是法時,大師心悅;諸多聞梵行者聞尊者二十 億耳所說,皆大歡喜。

(25)爾時,尊者二十億耳聞佛說法,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26)爾時,世尊知二十億耳去,不久,告諸比丘:「善心解脫者,

應如是記說。如二十億耳以智記說,亦不自舉,亦不下他,正說其義,

非如增上慢者,不得其義而自稱嘆得過人法,自取損減。」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1)境、行、果方面。

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 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

色聲香味觸,及法之好惡,六入處常對,

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

(2)法的不共方面。

四、問題討論

(問 1)解釋經論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和分類。

(問 2)略述經中修習止觀的過程。

出世間道:近分定→照見六處→證初果→證四果

五、結語

相關資料:

林崇安佛法教材網站:

(35)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http://www.insights.org.tw

―――――――

(36)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

――以《比丘經、光澤經》為例

林崇安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經典要義分析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四、問題討論

五、結語 一、前言

◆修習止觀的全程為何?

◆所選的是哪些經?

《雜阿含經》光六五○;大六三六;內四三九,比丘經

《雜阿含經》光六四九;大六三五;內四三八;S34,光澤經

〔術語〕

止=寂止=奢摩他=內心的穩定 觀=內觀=毘缽舍那=智慧的觀照

二、經典要義分析

【經文】《雜阿含經》比丘經

【止觀的全程】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修四念處。何等為修四念處?

(03)若比丘!1 如來、2 應、3 等正覺、4 明行足、5 善逝、6 世間 解、7 無上士、8 調御丈夫、9 天人師、10 佛、11 世尊,出興于世;

(37)

演說正法,1 上語亦善、2 中語亦善、3 下語亦善,4 善義、5 善味,

6 純一 7 滿 8 淨,9 梵行顯示。

問題:止觀禪修有何全程的次第?

一、善法欲

(04)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淨信心,如是修學:「見在 家和合欲樂之過,煩惱結縛,樂居空閑,出家學道,不樂在家,處於 非家,欲一向清淨,盡其形壽,純一滿淨,鮮白梵行。我當剃除鬚髮,

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作是思惟已,即便放捨錢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

出家學道。

二、戒律儀

(05)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淨,習賢聖戒。

三、根律儀

(6a)守諸根門,護心正念。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 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而〔令〕於眼起正律儀。

(6b)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

(6c)彼以賢聖戒律成尌,善攝根門,來往、周旋、顧視、屈伸、坐 臥、眠覺、語默,住智正智。

四、樂遠離

(07)彼成尌如此聖戒,守護根門,正智、正念,寂靜遠離,空處、

樹下、閑房獨坐,正身正念,繫心安住。

五、蓋清淨

(8a)斷世〔貪憂〕,離貪欲,淨除貪欲。

(8b)斷世瞋恚、睡眠、掉悔、疑蓋,離瞋恚、睡眠、掉悔、疑蓋,

淨除瞋恚、睡眠、掉悔、疑蓋。

(8c)斷除五蓋:惱心、慧力羸、諸障閡分、不趣涅槃者。

(38)

六、修四念住

(9a)是故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

如是外身、內外身。

(9b)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

(10)是名比丘修四念處。」

(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說明:含攝戒、定、慧。

【經文】《雜阿含經》光澤經

【證果】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未淨眾生令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何等為四?

(03)謂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如淨眾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羅漢、得辟支佛、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說。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1)境、行、果方面。

境:身、受、心、法。眼、耳、鼻、舌、身、意。

行:次第修四念處。

果:調伏世間貪憂。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2)法的不共方面。

四、問題討論

◎解釋經論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

(39)

〔問 1〕「1 如來、2 應、3 等正覺、4 明行足、5 善逝、6 世間解、7 無上士、8 調御丈夫、9 天人師、10 佛、11 世尊」是何意義?

依據《法蘊足論》:

(1)言如來者,如世尊言:「從菩薩證無上正等菩提夜,乃至佛無餘 依般涅槃界夜,於其中間,諸有所說,宣暢敷演,一切皆如,無有虛 妄,無有變異,諦實如理,無有顛倒」,皆以如是如實正慧,見已而 說,故名如來。

(2)又貪、瞋、癡及餘煩惱,皆悉應斷,如來於彼,永斷、遍知,

如多羅樹永斷根頂,無復遺餘,皆得當來永不生法,故名阿羅漢。

又佛世尊,成尌最勝吉祥功德,應受上妙衣服、飲食、諸坐臥具、醫 藥資緣種種供養,故名阿羅漢(應供)。

(3)正等覺者,如世尊言:「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來一切知見、解 了、正等覺,故名正等覺。」

(4)明行圓滿者:

何等為明?謂佛所有無學三明:一者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者無 學死生智作證明、三者無學漏盡智作證明,是謂為明。

何等為行?謂佛所有無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謂為行。

(5)又如過去諸佛世尊,皆乘如實,無虛妄道,趣出世間,殊勝功 德,一至永至,無復退還,今佛亦然,故名善逝。

(6)世間解者,謂五取蘊,名為世間;如來於彼,知見解了正等覺,

故名世間解。

(7)無上丈夫者,如世尊言:「所有有情,無足、二足、四足、多足、

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如來於中,最稱第一、最 勝、最尊、最上、無上。」

(8)調御士者,謂佛世尊,略以三種巧調御事,調御一切所化有情:

一、於一類,一向柔軟;二、於一類,一向麤獷;三、於一類,柔軟 麤獷。

(9)天人師者,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我非但與苾芻、苾芻尼、鄔波 索迦、鄔波斯迦四眾為師,然我亦與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等、諸天 人眾,為師、為勝師、為隨師、為範、為勝範、為隨範、為將、為導。」

(10)所言佛者,謂於如來無學智、見、明、鑒覺、慧照、現觀等,

已能具起及得成尌,故名為佛。

(11)(世尊)如有頌言:「永破貪瞋癡、惡不善法等,具勝無漏法,

(40)

故名薄伽梵。」

〔問 2〕「演說正法,1 上語亦善、2 中語亦善、3 下語亦善,4 善義、

5 善味,6 純一 7 滿 8 淨,9 梵行顯示」是何意義?

依據《攝異門分》:

1 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

2 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

3 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

4 義妙者,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

5 文巧者,謂善緝綴名身等故,及語具圓滿故。

6 純一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

7 圓滿者,謂無限量故,最尊勝故。

8 清淨者,謂自性解脫故。

鮮白者,謂相續解脫故。

9 梵行者,謂八聖支道,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

〔問 2〕經上所說:「未淨眾生、清淨眾生、令增光澤」是何意義?

依據《攝事分》:

(1)言「不清淨」諸有情者,謂諸異生。

(2)言「清淨」者,謂諸有學。

(3)言「鮮白」者,謂諸無學。

◎略述經中修習止觀的全程。

◎如何於生活中修習止觀?

五、結語

相關資料:

林崇安佛法教材網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http://www.insights.org.tw

───────

(41)

原始佛典止觀釋要

――以《富留那經》為例

林崇安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經典要義分析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四、問題討論

五、結語 一、前言

◆如何於生活中修止觀?

◆此次所選的是哪經?

《雜阿含經》光二一七;大二一五;內一三八;S70,富留那經

〔術語〕

止=寂止=奢摩他=內心的穩定 觀=內觀=毘缽舍那=智慧的觀照

二、經典要義分析

【經文】《雜阿含經》富留那經

(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2)爾時,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 佛言:「世尊說 1 現法、說 2 滅熾然、說 3 不待時、說 4 正向、說 5 即此見、說 6 緣自覺。世尊!云何為 1 現法,乃至 6 緣自覺?」

(03)佛告富留那:「善哉富留那!能作此問。富留那!諦聽!善思!

當為汝說。

(42)

【1 現見法:看念頭】

(4a)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 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

(4b)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 如實知者,是名 1 現見法。

說明:

緣起:六處→觸→受→貪愛

攝事分說:1 謂於現法,煩惱有、無,善分別故,名為「現見」。

【2 滅熾然、3 不待時、4 正向、5 即此見、6 緣自覺】

(5a)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 覺?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此內覺知色〕, 不起色貪覺如實知。

(5b)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覺 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者〕,是名 2 滅熾然、3 不待時、4 正向、5 即此見、6 緣自覺。

說明:

攝事分說:

2 能令煩惱得離繫故,名「無熾然」。=滅熾然

3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時中皆可修習,易修習故,名為「應 時」。=不待時

4 導涅槃故,名為「引導」。=正向

5 不共一切諸外道故,名「唯此見」。=即此見

6 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唯自證 故,名「內所證」。=緣自覺

(06)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07)佛說此經已,富留那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經典的結構和特色

(43)

(1)境、行、果方面。

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 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

行:照見內外六處的緣起和還滅:1現見法、2 滅熾然、3 不待時、4 正向、5 即此見。

果:6 緣自覺。

(2)法的不共方面。

四、問題討論

(問 1)解釋經論中重要的佛法術語的意義和分類。

(問 2)自內所證的結果為何?

攝事分說:

問:云何自內所證?當知有四種相:

A 若於有學解脫轉時,由二種相內慧觸證:

(1)此生已盡: 謂我已盡諸惡趣中所生諸行,又我已盡除其七生、

二生、一生所餘後有所生諸行。(註:預流果除其七 生,一來果除其二生、一生,依此安立此生已盡)

(2)梵行已立: 又我已住能究竟盡無退轉道。(註:不還果不再退轉 欲界,依此安立梵行已立)

B 若於無學解脫轉時,即由如是二種相故,內慧觸證:

(1)所作已作:謂我已作為斷其餘一切煩惱所應學事;

(2)不受後有:我今尚無餘一生在,況二、況七!

說明:體證真理者,分成「有學的聖者」和「無學的聖者」二類。有 學的聖者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無學的聖者是阿羅漢。

(問 3)略述經中修習止觀的過程。

出世間道:近分定→照見六處→證初果→證四果

(問 4)正法的特色為何?

1 現見法、2 滅熾然、3 不待時、4 正向、5 即此見、6 緣自覺。

(44)

五、結語

相關資料:

林崇安佛法教材網站:

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s.html http://www.insights.org.tw

―――――――

――――――――

(45)

《內觀雜誌》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 313 號 1995 年 10 月 1 日創刊

發行人:李雪卿 編輯:內觀雜誌編輯組

宗旨:弘揚佛法的義理和介紹內觀法門 聯絡:320 中壢市郵政信箱 9-110

網站:www.insights.org.tw http://140.115.120.165/forest/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若有比丘教餘比丘。比丘。汝當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比丘。汝當觀身取是

復應觀察釋迦如來成道之法。如釋迦菩薩。近菩提樹一由旬內。修諸苦行。滿足六年

 截身令段段  離垢不懷恚   忍力捨諸慢  願說此意趣   修習於空行  意常善思惟 

從這段經論可以看出,「自性清淨而有無明」、「雖有染心而常恆

This essay primarily discusses Xufa’s opening commentary in the Annotated Commentary on Mahāsthāmaprāpta’s Perfect Understanding through Mindfulness of the Buddha, which states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列為自由 選修. 得修習各

多修之學 分數得認 列為自由 選修. 得修習各

  鄔波馱耶存念。我某甲此僧伽胝 (譯為複衣) 我今守持已作成衣。是所受用。如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