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苗栗縣三灣鄉鄉村旅遊特色營造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Creating the Rural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at Sanwan Township, Miaoli

系 所 別:營建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09816027 徐 敏 珠 指導教授: 戴 琳 儷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7 月

(2)

摘 摘 摘

摘 要 要 要 要

近年來台灣地區都市化的快速發展,有許多農村實際面臨人口外流與高齡化嚴 重、基礎設施不足、發展緩慢、生活環境特色缺乏,以及農村發展嚴重落後等課題,

致使農村邊緣化發展。亦隨著週休二日時代,國人生活水準提昇及休閒時間增加,

尋求接近大自然的渴望,也就越來越殷切。在這樣的新生活型態下,農村的自然生 態與景觀風貌更是創造良好鄉村旅遊的契機所在。

由於鄉村旅遊的發展可以為鄉村增加就業機會、吸引人口回流、增加基礎建設、

促銷地區產品、提高居民經濟所得、保存鄉村文化等效益。近年來,台灣許多鄉村 地區推動鄉村旅遊,結合社區善用地方特色資源,成功達到鄉村活化之目的。然而 現況卻顯現遊客多數僅過境三灣鄉,少見停留進行遊憩活動,而鄰近鄉鎮卻觀光發 展迅速,吸引人潮,留住遊客,成功達到活化地方發展。三灣鄉的自然景觀優美是 民風淳樸的客家農鄉,要如何漸次發展鄉村旅遊,營造地方特色資源,活化鄉村,

進而促進鄉村旅遊的永續發展,乃引發本研究動機。

本研究以苗栗縣三灣鄉為案例進行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有三點:一、比較三灣 鄉與鄰近鄉鎮鄉村旅遊之差異,並針對其發展與關鍵要素做分析。二、透過調查瞭 解遊客對三灣鄉遊憩資源的吸引力、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三、透過研究提出鄉村旅 遊的觀光策略,提供未來相關人員決策時之參考。本研究之方法首先透過相關文獻 資料收集,藉由相關文獻探討、分析,瞭解三灣鄉目前自然與人文資源有哪些?經 由SWOT分析,瞭解三灣鄉與其他鄰近鄉鎮景點特色之差異,進而塑造建構三灣鄉觀 光產業的發展。並經由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瞭解三灣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不 足之原因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為何?並藉由問卷及訪談,實際瞭解三灣鄉觀光資源 的特色及旅遊規劃的方向。最後希望研究分析結果將提出觀光發展改善策略,以提 供政府部門及產業發展相關單位日後決策參考之依據。

關鍵字 關鍵字 關鍵字

關鍵字:鄉村旅遊、鄉村發展、特色營造、三灣鄉

(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grows rapidly in Taiwan. A lot of rural villages face the serious problem of less and aging population. The infrastructure is not enough. The development slows dow.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s lack of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the rural development stands still, the rural life becomes marginalized. With the two-day weekend is also the era, people rais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and leisure time increases, the desire for close to nature, is more and more pressing.

In this new lifestyle, the rural character of the natural ecology and landscape of rural tourism is an opportunity to create a good location.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can increas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and attract people back to increase the infrastructure, marketing regional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income residents, preservation of rural culture and other benefits. recently many rural areas in Taiwan to promote rural tourism, with community use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rural activation.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has revealed only the tourists in transit Sanwan, rarely staying fo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neighboring towns is the rapid tourism development, attracting crowds and keep visitors,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e activation of local development.

Sanwan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 is the simple folk of the Hakka is rural, how grad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creat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activation of rural areas, thus contributing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s triggered motivation for this study.

The case study at Sanwan has three main purposes: First,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neighboring towns Sanwan differences between rural tourism, and key factors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to do analysis. Second, through a survey to understand visitors Sanwan attractive recreation resources,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 intention. Third, through the study tour of rural tourism strategy proposed to provide futur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personnel decisions. Firstly, this study collected data through literature, by literature review,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Sanwan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present what?

Through SWOT analysis, to understand Sanwan attractions and other feature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ighboring towns, and then shap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anwan tourism industry. An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Sanwan attractive recreational resource for visitors and the reasons for lack of satisfaction and willingness to revisit that? An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practical

(4)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wan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planning direction. Last hope of the results will be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rovid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unit basis for future decision making.

Keywords: Rural Tourism , Rural Development , Feature Construction , Sanwan

Township

(5)

謝 謝 謝

謝 誌 誌 誌 誌

說了多年要唸研究所,終於實現了,在這要感謝前同事李課長建勳及三灣國中溫 主任美鷺的半推半拉下讓我踏進中華大學,完成二年研究所的學業,實現了多年的夢 想。在這兩年還要感謝所有在我身邊陪伴我的所有人…

值此時刻,要深深鞠謝戴琳儷老師,在一次又一次的Meeting中,不厭其煩地引 導、指正我的文章,每回想到要與老師Meeting,是我感到最高興的時候,因為每回 與老師Meeting後,總有醍醐灌頂之效,讓我朝向明確的方向進行下去,讓學生在學 習研究的過程中,能紮實、穩健地立定根基,在此謹致上最高的謝忱。論文口試期間,

謝謝劉宏裕老師、陳沛悌老師,給予詳細的審閱與建議,並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使 學生的論文能更趨完備,謝謝。謝謝系主任鄭紹材老師提供寶貴的意見,謝謝!

在修業期間,感謝我的直屬長官三灣鄉鄉長曾武雄的支持與體諒,上課日拋開公 務的羈絆,專心於課業的學習,此一情義,永記在心。謝謝我的同事春珍、淑英、美 琴、勝能、謝課長及家人幫忙我發放問卷及訪談工作,此外還要謝謝所有接受問卷及 訪談的受訪者;我的女兒念軒貼心的幫忙我,問卷調查結果輸入彙整,謝謝啦!謝謝 我的家人支持我,讓我能安心完成學業。謝謝所有幫忙我的人,您們的熱心與熱情,

讓我感動不已。系上老師們的傳道、授業、解惑;都使我獲益良多,銘記在心,謝謝 您們。還要,謝謝休閒組的同窗好友,兩年的情誼,讓我們有如兄弟姊妹般互相扶持,

這些我會永遠記住的。

一路走來,有太多太多的感謝,謝謝曾經幫助過我、陪伴我、愛我、疼我的所有

人。中華大學親切的師長朋友,都會一直在我心裡直到永遠…

敏珠 謹誌於三灣 2011.07.01

(6)

目 目

目 錄 錄 錄

摘 要…………...ⅰ ABSTRACT………ⅱ

謝 誌………..iv

目 錄………..v

表 目 錄 …..……….. vii

圖 目 錄..………viii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1

1.2 研究問題………..2

1.3 研究目的……….….2

1.4 研究範圍……….…….2

1.5 研究流程……….…….3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4 文獻回顧 2.1 鄉村旅遊之探討………..…4

2.2 台灣鄉村旅遊之發展……….………16

2.3 周遭景點鄉村旅遊之概況……….20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三灣鄉基地介紹 三灣鄉基地介紹 三灣鄉基地介紹 三灣鄉基地介紹………..26

3.1 三灣鄉鄉村旅遊之概況……….26

3.2 三灣鄉鄉村旅遊發展相關計畫之探討……….46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51

4.1 數量分析……….51

4.2 質性分析……….…55

4.3 SWOT 分析………59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研究結果與分析 研究結果與分析 研究結果與分析………..60

(7)

5.1 受訪遊客背景與特性資料分佈狀況……….60

5.2 鄉村旅遊吸引力分析……….63

5.3 遊客滿意度分析……….66

5.4 遊客重遊意願分析………..………...70

5.5 鄉村旅遊吸引力、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相關分析….70 5.6 訪談結果整理……….72

5.7 三灣鄉與其他周遭景點特色之差異分析……….78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研究討論 研究討論 研究討論 研究討論………..81

6.1 遊客背景與特性分析討論……….81

6.2 鄉村旅遊吸引力、滿意度與重遊意願分析討論……….81

6.3 訪談結果分析討論……….83

6.4 SWOT 分析討論 .………84

第 第 第 第七 七 七 七章 章 章 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86

7.1 研究結論……….86

7.2 研究建議……….88

7.3 後續相關研究建議……….8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90

附錄一: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 ...………94

附錄二:休閒農場經營計畫審查作業要點………99

附錄三:休閒農業區劃定審查作業要點 ………101

附錄四: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103

附錄五:三灣鄉與鄉村旅遊相關計畫(工程)一覽表...113

附錄六:訪談問題大綱……… ………….………116

附錄七:訪談內容紀錄………..117

附錄八:問卷調查 ………124

(8)

表 表 表

表目錄 目錄 目錄 目錄

表 2.1 鄉村旅遊相關定義彙整表 ………8

表 2.2 鄉村旅遊成功案例比較表………15

表 3.1 三灣鄉 100 年 2 月份各村人口數、戶數統計表………28

表 3.2 三灣鄉各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時間及發展重點一覽表………45

表 3.3 三灣鄉景觀發展策略資料………48

表 4.1 KMO 值判斷原則 ………54

表 4.2 訪談名單與服務單位………57

表 5.1 遊客背景資料與特性分析表………62

表 5.2 鄉村旅遊吸引力分析表………63

表 5.3 鄉村旅遊吸引力因素分析表………64

表 5.4 鄉村旅遊滿意度分析表………67

表 5.5 鄉村旅遊滿意度因素分析表………68

表 5.6 鄉村旅遊重遊意願分析表………70

表 5.7 鄉村旅遊吸引力與遊客滿意度構面因子相關表………71

表 5.8 鄉村旅遊吸引力與重遊意願因子相關表………71

表 5.9 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因子相關表………72

表 5.10 遊憩資源因素彙整表………73

表 5.11 旅遊環境因素彙整表………75

表 5.12 鄉村旅遊推動因素彙整表………77

(9)

圖目錄 圖目錄 圖目錄 圖目錄

圖 1.1 苗栗縣三灣鄉地圖………2

圖 1.2 研究流程圖………3

圖 2.1 採果體驗 ………17

圖 2.2 農田轉型為花田 ………19

圖 2.3 獅頭山風景區遊憩資源圖 ………21

圖 2.4 南庄市區 ………22

圖 2.5 南庄桂花巷 ………22

圖 2.6 南庄老郵局 ………22

圖 2.7 南庄遊客服務中心 ………23

圖 2.8 南庄向天湖 ………23

圖 2.9 南庄向天湖 ………23

圖 2.10 鄰近遊憩資源分布圖 ………25

圖 3.1 苗栗縣三灣鄉位置圖 ………26

圖 3.2 苗栗縣三灣鄉行政區域圖 ………27

圖 3.3 三灣鄉節慶活動圖 ………29

圖 3.4 蝙蝠洞 ………29

圖 3.5 老月眉吊橋 ………30

圖 3.6 崇仙宮 ………30

圖 3.7 五穀廟 ………31

圖 3.8 南天宮 ………31

圖 3.9 文衡宮 ………31

圖 3.10 慈善堂 ………31

圖 3.11 蓮座宮 ………32

圖 3.12 慈天宮 ………32

(10)

圖 3.13 三元宮 ………32

圖 3.14 石母祠 ………32

圖 3.15 三灣鄉各步道景觀資源圖 ………35

圖 3.16 永和山水庫 ………36

圖 3.17 老榕樹 ………36

圖 3.18 山灣咖啡 ………37

圖 3.19 巴巴坑道 ………37

圖 3.20 金椿茶油工坊 ………38

圖 3.21 神棹仙境 ………38

圖 3.22 鍾山蜜蜂休閒館 ………38

圖 3.23 全美香菇農場… ………38

圖 3.24 侑橘休閒農場… ………39

圖 3.25 天地外果園休閒農場 ………40

圖 3.26 福康休閒農場 ………40

圖 3.27 神農科技休閒農場 ………40

圖 3.28 山城休閒農莊 ………40

圖 3.29 精緻水梨大餐 ………42

圖 3.30 發展構想分區分布圖 ………49

(1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1.1 1.1 1.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國於 1998 年開始實施隔週休二日政策後,2001 年則堂堂邁進週休二日時 代,國人生活水準提昇及休閒時間增加,在生活方式與態度上的改變,促使國人 對觀光旅遊的需求俱增。亦隨著經濟產業結構的改變,人們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從 事戶外遊憩活動,而此時城市中綠地逐漸稀少,開發空間日益有限,都市居民遠 離緊張壓力的工作環境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尋求接近大自然的渴望也就越來越 殷切。在這樣的新生活形態下,鄉村旅遊已經成為休閒旅遊發展的一大潮流。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 2005 年統計,農業在台灣的產業結構中所佔有之比例已經 下降至 1.5%。又我國於 2002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農業發展受到相當程度的 影響,政府為了降低農業上所面臨的衝擊,便積極推廣農業轉型,企圖將傳統的 農業從一級產業轉型為提供結合田園景觀、自然生態、農業體驗、農家生活、農 村文化,以休閒服務為主的三級產業,促使台灣的鄉村旅遊由早期的觀光果園、

休閒農場等小規模且單純的觀光型態,轉而出現與鄉村互相結合發展的觀光型 態,其所提供之觀光遊憩資源與活動也越來越多樣化,更演變成為蓬勃發展的休 閒農場式的觀光型態。

一般來說,鄉村旅遊發展可以為鄉村增加就業機會、吸引人口回流、增加基 礎建設、促銷鄉村地區產品、改善居民所得、保存鄉村文化等效益。例如三灣鄉 鄰近鄉鎮南庄鄉的鄉村旅遊推展為鄉村地區帶來發展,南庄鄉善用地方特色資 源,成功達到鄉村活化之目的。三灣鄉擁有許多觀光遊憩資源,例如登山健行步 道、休閒農場、特色民宿、茶坊、主題餐廳…等,但各自獨立發展,缺乏整合串 連,無法吸引遊客駐足休憩。近年來南庄、北埔、峨眉等周邊鄉鎮觀光發展迅速,

吸引人潮,留住遊客,相較之下,遊客多數僅過境三灣鄉,少見停留進行遊憩活 動,三灣鄉為何只是遊客遊程中設定的中繼站,無法吸引大量遊客停留聚集進行 遊憩活動,此為引發本研究之初探。

近年來,連續舉辦的客家桐花季更為一向貧瘠的的客家村落帶來了商機,無 論是民宿、餐廳,更進一步藉由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引導客家民眾保留了許多客 家的人文特色,從客家美食、客家工藝,這些舊時代的產品更以新意象擄獲現代

(12)

人的眼光。而三灣鄉擁有獨厚條件:自然景觀優美、民風淳樸的客家莊,要如何 善用優勢,發展潛力,以帶動假日觀光旅遊及客家農村休閒產業,亦值得做探討。

1.2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一 一 一

一、、、、 探討三灣鄉目前自然與人文產業觀光資源有哪些?

二二

二二、、、、 三灣鄉與其他周遭景點特色之差異為何?

三三

三三、、、、 三灣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不足之原因?

四四

四四、、、、 瞭解遊客對三灣鄉旅遊的滿意度及重遊意願為何?

五 五 五

五、 、 、 、

探討三灣鄉觀光資源的特色及旅遊規劃的方向?

1.3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一一

一一、、、、 比較三灣鄉與鄰近鄉鎮鄉村旅遊之差異,並針對其發展與關鍵要素做 分析。

二二

二二、、、、 透過調查瞭解遊客對三灣鄉遊憩資源的吸引力、滿意度及重遊意願。

三 三 三

三、 、 、 、

透過研究提出鄉村旅遊的觀光策略,提供未來相關人員決策時之參考。

1.4 1.4 1.4

1.4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為三灣鄉全鄉,全鄉面積計 52.2964 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分為八 個村,分別為三灣村、內灣村、銅鏡村、北埔村、頂寮村、大河村、永和村、大 坪村等八村。

苗栗縣三灣鄉

圖 1.1 苗栗縣三灣鄉地圖

(13)

1.5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文獻回顧 鄉村之概念

鄉村旅遊之意涵 鄉村旅遊永續發展 鄉村旅遊成功案例介紹 台灣鄉村旅遊之發展 周遭景點鄉村旅遊之概況

確立研究目的和動機

確立研究範圍和方法

問卷調查 深度訪談

問卷設計

正式調查、訪談

資料處理及分析方法

結論與建議

SWOT 分析

圖 1.2 研究流程圖

(14)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本章以國內外出版書籍、論文、期刊、報刊、政府文件及相關網站等文獻資 料,對鄉村旅遊與鄉村旅遊之發展及周遭景點的旅遊概況進行探討。首先對鄉村 旅遊之探討,其次介紹台灣鄉村旅遊之發展,最後對周遭景點鄉村旅遊之概況作 敘述。

2.1 鄉村旅遊之探討 鄉村旅遊之探討 鄉村旅遊之探討 鄉村旅遊之探討

一 一

一 一、 、 、 、鄉村之概念 鄉村之概念 鄉村之概念 鄉村之概念

關於鄉村的定義有各種不同的說法與標準,「鄉村」一般常被理解為與「都市」

相對的概念。都市呈現的是「現代性」,而鄉村意味著「傳統性」,是以都市以外 的空間。

台灣社會學者蔡宏進(2003)認為:「廣泛的鄉村地區包括所有非都市與非都 會區,在台灣這些地區包括村落、鄉鎮及其外圍的廣闊開放土地(open land)。」

大陸學者郭煥成(2007)則定義:「鄉村是指城市以外的廣大地區,在中國一般是 指縣城以下的廣大區域,既包括鄉村居民點,也包括鄉村的農田、森林、草原,

是一個地域的綜合體。」鄉村(rural):鄉村是指非都市區域,且區域中有持續的 人文活動(土地依存型經濟 land-related economy)。鄉村地理學家加雷思(Hugh Clout 1993)認為,鄉村是人口密度較小,具有明顯田園特徵的地區,具有粗放的 土地利用方式、小規模和低層次的聚落、特有的鄉村生活方式特點。

鄉村概念即使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為鄉村社會學家持續關注,但仍有許多不 同的說法與定義。鄉村社會學家認為:鄉村概念要尋找出一個適切的定位,會隨 著社會變遷的結果而有不同的概念,鄉村概念不應化約成對照於都市的同質圖 像,而應從工業資本主義席捲而來的全球化變遷中,重新反省傳統的鄉村特質,

捨棄以人口、產業與傳統文化的定義方式來勾勒鄉村的面貌。因此Mormont(1990) 提出:是否存在所謂的「鄉村社會」,以及城鄉(town and country)的區分標準是 否適用於判別都市與鄉村(rural and urban)之質疑(Mormont,1990)。因此,目前鄉 村社會學家對鄉村的界定問題,主要有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其一認為過去 傳統urban-rural 的定義已經過時,而鄉村地區不存在主體性的研究價值,而應探 討隱含其後不斷都市化的壓力;另一觀點則轉由環境利用或環境限制角度出發,

(15)

嘗試去重新界定鄉村 (Mormont,1990:41), 換言之,後者的鄉村社會學思考架構 下,鄉村不再視為單一的或同質性的社會單位,而是具有多元與異質的社會文化 的空間體系。

台灣現行法令-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詳見附錄一)第 13 條:在非都市土地 使用分區的定義中:「鄉村區」屬於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的一類,鄉村區:為調 和、改善農村居住與生產環境及配合政府興建住宅社區政策之需要,會同有關機 關劃定者。

國外則對於鄉村定義的部分呈現更多元的方式。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DC 認為鄉村地區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種特質:人口密度低、主要經濟為初級產業及 傳統的社會結構。但是隨著各國發展方向、環境條件、居民生活型態均不近相同,

其鄉村性亦呈現不同的特性。單就人口密度而言,因為每個國家對於人口密度方 面就會有不同的標準,因此對於鄉村的認定也會有所差異。例如:在台灣初級產 業及傳統的社會結構模式不一定發生在人口密度較低之處,因此很難明確去定義 什麼是鄉村。但「鄉村」確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實質空間,而且在自然風貌、人文 景觀、生活文化與產業型態等方面呈現出不同於都市的鄉村意象。是以,當今強 調「全球在地化」及「永續鄉村發展」的理念下,我們有必要以更多元面及開放 的角度來定義鄉村及理解鄉村,使鄉村之發展或鄉村旅遊之推動能永續經營。

二 二

二 二、 、 、 、鄉村旅遊之意涵 鄉村旅遊之意涵 鄉村旅遊之意涵 鄉村旅遊之意涵

台灣目前對於鄉村旅遊(Rural tourism),尚未有一個明確統一的定義,導致鄉 村旅遊經營方式、開發模式和開發思路等有所差異。

Lane(1994)認為鄉村旅遊是在鄉村地區進行之旅遊活動,為一種複雜、多 樣化的旅遊活動,其中鄉村性是其旅遊推銷的核心及獨特點。

Oppermann(1996)認為鄉村旅遊為人們持續在非都市土地上進行之觀光旅遊 活動(特別是和土地使用相關的活動)。

Edmunds(1999)、Reichel,Lowengart,& Millman(2000),認為鄉村旅遊 的範圍包含有生態觀光、農業觀光、自然觀光、探索性觀光或綠色觀光,其可能 包含令人感興趣的事物,如:美食、騎馬、航海、打獵或其他運動、歷史、文化 觀光等。

湯幸芬(2001)將鄉村旅遊定義為:非當地居民至鄉村地區,並在某種程度

(16)

上與當地居民(非特指企業化經營,以營利為主的休閒農場經營模式)產生互動,

如餐飲、購物、住宿等,且經由與當地自然環境(非公部門所經營管理之地區)、 傳統習俗、生活習慣、歷史文化與農業資源等接觸,而產生休閒遊憩活動的旅遊 型態。

鄭健雄(2001)則定義為:鄉村旅遊是在鄉村地理範疇內,利用原有的自然 生態、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與文化活動,經由適當的規劃設計,提供鄉土性休閒 產品或服務的一種休閒服務業,以滿足消費者休閒需求,進而發揮鄉土的休閒教 育功能。

何景明、李立華(2002)指出:鄉村旅遊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 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活動。其概念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 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遊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鄉村性」是界定 鄉村旅遊最重要的標誌。

世界觀光組織(2002)將鄉村旅遊定義為:鄉村旅遊是讓人們去體驗鄉村地 區居民的活動、傳統、及生活型態。

歐洲聯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03)則將鄉村旅遊定義為:鄉村旅遊為發 生在鄉村的活動。

鄭健雄與施欣儀(2007)則將鄉村旅遊定義為:「非當地居民至非都市土地 上進行之觀光旅遊活動,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態、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與文化活動,

並在某些程度上與當地居民產生互動,而產生休閒遊憩活動的旅遊型態」。

劉健哲(2008)以「農村」作為指涉鄉村的對象,認為:「所謂鄉村旅遊,

簡單而言即是旅遊者在整體農村地區從事遊憩休閒之謂,旅遊區域涵蓋整體農村 地區,即所謂鄉村,包含許多個別農村所涵蓋之村莊及田野」。

事實上,在過去臺灣有關鄉村旅遊的文獻中,亦有提到鄉村旅遊與鄉村性的 重要關連(湯幸芬、蔡宏進,2005;鄭健雄、施欣儀,2007;郭瑞坤、郭彰仁與 鄭心儀,2007)。如湯幸芬與蔡宏進(2005)所述:「鄉村性是鄉村旅遊的吸引 力核心,也是吸引遊客前往旅遊的重要資源,因此發展鄉村旅遊的首要之務是維 護當地的鄉村性」。鄒統釬(2008)認為鄉村旅遊事發生在鄉村地區以鄉村性為 依託的旅遊活動。鄉村性的定義眾多,但都離不了以農業的生產活動及文化基礎,

因為這樣的基礎,先進國家發展出許多的農業體驗教育活動,豐富了鄉村旅遊的 內涵。

(17)

因此在鄉村旅遊的討論中,儘管國內多數的政策報告和學術研究並沒有確切 地就「鄉村性」議題加以討論,正如Roberts與Hall(2001)所揭示般,鄉村旅遊是 一個模糊不清、難以準確說明的詞彙。無論是概念討論或實際操作的進行上,鄉 村旅遊常與農業旅遊(agro-tourism)、農場旅遊(farm tourism)、野外旅遊(wilderness tourism)、綠色旅遊(green tourism)或生態旅遊(ecotourism)相互混用。但在 實際論述的呈現上實已隱含了不同觀點、層次的鄉村性內涵。這些內涵,除了出 現如Hermans 等學者(2010)所認為,會因為不同發展立場而在同一類論述上出 現觀點、策略上的分歧。

鄉村旅遊(rural tourism)在臺灣的發展,較缺乏如「休閒農場」與「休閒農 業區」的法源依據(詳見附錄二、三、四),但事實上這樣的旅遊型式卻常在大 眾觀光旅遊的分支下被討論。就實踐層面來說,鄉村旅遊的概念亦常與休閒農業 相互合用,甚至僅被視為大眾觀光旅遊的一環,導致概念使用上的模糊。鄉村旅 遊發展至今出現許多不同的形式,這些形式常隨著觀光場所本身地理特性、經濟、

產業與歷史文化的不同,使其在表現的形式上產生不同的變化或分歧(湯幸芬,

2001)。

福建明確鄉村旅遊定義:為新型旅遊經營活動(中國新聞網, 詹托榮,2010)。

目前《福建鄉村旅遊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地方標準已進入徵求、試行階段。

該標準明確了鄉村旅遊的定義,即利用鄉村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風光、生産經 營形態、民俗風情、農耕文化、鄉村聚落等資源,為旅遊者提供觀光、休閒、度 假、體驗、健身、娛樂和購物的一種新型旅遊經營活動。該標準首次對福建鄉村 旅遊的建築、設施、服務項目等進行了規範,要求鄉村旅遊接待單位必須經營證 件齊全,服務人員必須有上崗證,經營區周邊環境不能髒亂。此外,星級鄉村旅 遊景區要求停車場所附近 25 米內無污染源,景區用於接待的建築面積不少於 100 平方米,餐廳使用面積不少於 50 平方米,同時能容納 30 人就餐。另對公共廁所、

垃圾桶數量、景區指示標識等基礎設施也有統一要求。

因此在鄉村旅遊的討論中,鄉村旅遊的定義有各種不同的說法與標準。許多 鄉村旅遊的相關研究(表 2.1),除了強調鄉村旅遊發生地點必須位於鄉村,其最主 要的條件就是具有鄉村性(Rurality)的旅遊活動,並有本地居民參與經營和融入當 地文化。

本研究蒐集相關學者專家及機構對鄉村旅遊之相關定義彙整如表 2-1:

(18)

表 2.1 鄉村旅遊相關定義彙整表

學者或組織 年代 定 義

Lane 1994

鄉村旅遊是在鄉村地區進行之旅遊活動,為一 種複雜、多樣化的旅遊活動,其中鄉村性是其 旅遊推銷的核心及獨特點。

Oppermann 1966

鄉村旅遊為人們持續在非都市土地上進行之 觀光旅遊活動(特別是和土地使用相關的活 動)。

Edmunds;Reichel,

Lowengart,& Millman

1999 2000

鄉村旅遊的範圍包含有生態觀光、農業觀光、

自然觀光、探索性觀光或綠色觀光,其可能包 含令人感興趣的事物,如:美食、騎馬、航海、

打獵或其他運動、歷史、文化觀光等。

湯幸芬 2001

非當地居民至鄉村地區,並在某種程度上與當 地居民(非特指企業化經營,以營利為主的休 閒農場經營模式)產生互動,如餐飲、購物、

住宿等,且經由與當地自然環境(非公部門所 經營管理之地區)、傳統習俗、生活習慣、歷 史文化與農業資源等接觸,而產生休閒遊憩活 動的旅遊型態。

鄭健雄 2001

鄉村旅遊是在鄉村地理範疇內,利用原有的自 然生態、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與文化活動,經 由適當的規劃設計,提供鄉土性休閒產品或服 務的一種休閒服務業,以滿足消費者休閒需 求,進而發揮鄉土的休閒教育功能。

何景明、李立華 2002

鄉村旅遊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 然和人文客體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活動。其概 念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 以鄉村性作為旅遊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其 中「鄉村性」是界定鄉村旅遊最重要的標誌。

烏恩 2002

鄉村旅遊是指在傳統鄉村地區開展的,以鄉村 自然環境、風景、物產及鄉村生活為旅遊吸引 物,不過多依賴資本和高度技術,較少使用專 用接待服務設施的旅遊活動形式。

(19)

世界觀光組織

2002 鄉村旅遊是讓人們去體驗鄉村地區居民的活 動、傳統、及生活型態。

歐洲聯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2003 鄉村旅遊為發生在鄉村的活動。

蔡宏進 2005 非鄉村居民前往鄉村從事休閒旅遊。

郭煥成 2007

鄉村旅遊是指以鄉村地區為活動場所,利用鄉 村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景觀、生產經營型 態、民俗文化風情、農耕文化、農舍村落等資 源,為城市遊客提供觀光、休閒、體驗、健身、

娛樂、購物、渡假的一種新的旅遊經營活動。

蔡碧凡 2007

以鄉村社區為活動場所,以鄉村獨特的自然環 境和人文景觀(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民生活 型態、農村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習俗等)

為旅遊資源,並將資源化成旅遊產品,吸引遊 客前來觀光娛樂、休閒渡假、認知體驗、健身、

科考教育的一種新型旅遊形式,同時還為鄉村 社區帶來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

鄭健雄與施欣儀 2007

則將鄉村旅遊定義為:「非當地居民至非都市 土地上進行之觀光旅遊活動,利用原有的自然 生態、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與文化活動,並在 某些程度上與當地居民產生互動,而產生休閒 遊憩活動的旅遊型態」。

劉健哲 2008

以「農村」作為指涉鄉村的對象,認為:「所 謂鄉村旅遊,簡單而言即是旅遊者在整體農村 地區從事遊憩休閒之謂,旅遊區域涵蓋整體農 村地區,即所謂鄉村,包含許多個別農村所涵 蓋之村莊及田野」。

福建鄉村旅遊服務組織 2010

《福建鄉村旅遊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地 方標準:該標準明確了鄉村旅遊的定義,即利 用鄉村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風光、生産經營 形態、民俗風情、農耕文化、鄉村聚落等資源,

為旅遊者提供觀光、休閒、度假、體驗、健身、

娛樂和購物的一種新型旅遊經營活動。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1 鄉村旅遊相關定義彙整表(續)

(20)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鄉村旅遊概念的界定,得知鄉村旅遊(rural tourism)的共 通性為鄉村旅遊是:非當地居民至鄉村地區,非都市區域,從事旅遊活動,經由 體驗、參與當地自然環境、傳統習俗、歷史文化及農漁牧業資源等,與當地之生 態、生產、生活互動,而產生休閒遊憩活動的旅遊型態;鄉村旅遊作為一種非當 地居民至非都市土地上進行之觀光旅遊活動,對從事此類活動的遊客而言,無非 抱有想要暫離都市生活、嚮往鄉村生活環境等「反都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情結。

鄉村旅遊是一個新的旅遊形態,以鄉村性為基礎。鄉村性之所以是鄉村旅遊 核心所在,即在於鄉村性是含有休閒、傳統、自然、自由、安全的概念,鄉村旅 遊為民眾從事旅遊休閒活動提供了新的空間與場所。人們藉由至鄉村地區從事遊 憩與旅遊活動,以獲得放鬆、娛樂和恢復身心的休閒效益(leisure benefits);另一 方面,鄉村地區亦透過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藉以重構與支撐當地經濟和社會的 轉型。因此,鄉村旅遊對於重塑城鄉互動關係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世界旅遊組織(WTO)出版的「2020年旅遊業願景:全球預測與市場解剖」;

估計到2020年,國際旅客中約3%的旅遊動機是鄉村旅遊,再加上各國國內都會地 區的遊客對鄉村的喜愛,鄉村旅遊的前景是可期待的。

三 三 三

三、 、 、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

自1987年聯合國世界與環境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中 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指︰「 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 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其提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觀念,不僅 成為世界各國研擬發展政策的主流思潮,更是人類社會學習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 共存的重要議題。基此,永續旅遊(Sustainable Tourism)概念的提出,即是將永 續發展理念應用於休閒旅遊業的最佳回應。

從遊客的休閒需求面而言,永續旅遊則代表著高品質的旅遊方式,因為在保 育旅遊目的地特色資源的前提下,始能提供遊客最大的休閒滿意體驗。整體而言,

永續鄉村旅遊更是一種長期性的發展思維,亦即旅遊產業發展將與鄉村地區的自 然生態、文化認同、社區參與,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王俊豪,2005)。故除了政 府之外,同時也需要企業界、地方居民與第三部門(Non-profit Organization,NGO)

(21)

的積極參與,藉助共生環境旅遊管理體系的引入,方能落實永續旅遊的理念。基 此,Lane(1994)認為,永續旅遊應採用永續管理之方式,從環境脆弱地區及自 然資源的保護工作著手,將鄉村旅遊產業作為生態保育與經濟成長衝突關係的調 節者(mediate),才能將旅遊產業作為社區經濟成長的動力引擎,並進一步維持鄉 村特性與促進鄉村社經重構。因此,永續鄉村旅遊或休閒農業的永續經營,將有 助於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多面向的永續發展。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編寫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地方旅遊規劃指南》,旅 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包括以下八點:

(一)旅遊規劃、開發和經營應該是一個地區、省(州)或國家可持續發展和保 護戰略的一部分。旅遊規劃、開發和經營應該是跨行業的和綜合性的,應 該有各類政府組織、私人企業、公民團體和個人的積極參與,這樣,才可 能帶來最廣泛的利益。

(二)代理商、公司、各種團體和個人應該遵循道德標準和其他原則,尊重目的 地的文化和環境,尊重目的地的經濟模式及傳統的生活方式,尊重目的地 社區的傳統行爲,尊重目的地的領袖和政治模式。

(三)應該用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對旅遊業加以計劃和管理,重視對目的地自然和 人文環境的保護並以最經濟恰當的方式加以利用。

(四)在發展旅遊業時,必須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使利益和成本在旅遊促銷人 員和目的地及其居民之間得到公平分配。

(五)應該在開發實施之前著手進行關於旅遊業性質、旅遊業對人類和文化環境 影響資訊的收集、調查研究和相互溝通工作,在開發實施過程中,尤其應 該讓當地居民瞭解這些資訊,以便他們能從個人和集體的利益出發,儘量 多地參與開發,並影響開發的方向和效果。

(六)應該鼓勵和期望當地居民在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其他部門支援下,在 旅遊規劃和開發中發揮領導作用。

(七)在任何重大專案開始前應該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綜合規劃進行分析,仔 細討論研究旅遊開發的不同類型及其與現行的資源利用方式、生活方式和 環境因素的關係。

(八)在旅遊開發和經營的各個階段,應該自始至終實施一個細緻的評估、監督 和協調計劃,以便當地居民和其他人能夠利用機會,或者能夠對變化作出

(22)

反應。

世界旅遊組織編寫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地方旅遊規劃指南》,旅遊業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觀念,成為世界旅遊業持續發展的規劃指南,更是政府在推動 永續旅遊的政策上重要依歸,政府在推動永續旅遊的政策上,除了必須重視旅遊 產業與地方經濟之鑲嵌與整合程度,發揮地方經濟的效益外;如何改善居民生活 環境、豐富地方的文化特色及如何以永續方式發展鄉村旅遊,均是重要課題。

鄉村旅遊之所以有別於大眾旅遊等相關遊憩型式,在於希望透過鄉村旅遊的 進行對鄉村發展有所貢獻,並期望未來鄉村旅遊的發展必須將環境、經濟、社會 方面的影響降至最低;除了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外,更要發揮鄉村特色及文化 保持能力,發揮鄉村的功能:「生態保育、生活富裕、生產效率、體制有序」的永 續發展理想。

四 四

四 四、 、 、 、鄉村旅遊成功案例介紹 鄉村旅遊成功案例介紹 鄉村旅遊成功案例介紹 鄉村旅遊成功案例介紹

旅遊與永續社區發展結合的理念,現正在世界各地展開並有許多成功的案 例,更是城鄉交流和促進鄉村活性化的重要策略(Greg Richard and Derek Hall, 2002)。現今社會之產、官、學界已紛紛結合,藉由推動農業休閒、鄉村旅遊,

帶動鄉村蓬勃發展,促進鄉村人口回流,並開創鄉村經濟高效益,成功開拓城 鄉交流契機。茲列舉二個鄉村旅遊成功的案例:宜蘭縣白米社區及南投縣桃米社 區作介紹。

(一一一一))))宜蘭縣宜蘭縣宜蘭縣宜蘭縣----白米社區白米社區白米社區白米社區

(1)社區環境特色

白米社區擁有豐富的地理景觀。其位於蘇澳鎮的東南方,白米橋南側,砲台 山西麓,南與東澳交界,東臨太平洋,白米河貫穿社區,由蘇澳港流入太平洋,

居民約有一千餘人。清朝同治年間,福建提督羅大春開鑿蘇花古道,在這裡除了 留下古道之外,尚有古砲台山、清兵古墓、古碑等歷史遺跡。

(2)社區產業文化特色

這個社區從前叫做「白米甕」,相傳意思應該是說盛產稻米的谷地。在日據 時代台灣人受日本影響流行穿木屐,而白米甕附近有森林,盛產製作木屐的樹才—

公母樹,因此逐漸發展木屐產業,成為木屐的重要供應地。隨著時代的變遷,木 屐業沒落了,稻米早就不再盛產,「白米甕」的地名也斑剝隱退,沒多久開始被

(23)

人習稱為「白米社區」。

當今的白米社區在蘇澳地區都市化和工業化的衝擊下,舊有的聚落逐漸被低 矮的街道式民居所取代,年輕人大部分離村出外就業。四周高山環繞的白米社區 礦藏豐富,社區內有十多家礦石加工廠,所生產之「石米仔」產量高居全國第一(佔 80%以上)。白米社區今在當地的居民努力下,從一個沒落採礦工業環繞的污染小 鎮,蛻變為帶起木屐文化的木屐村,白米木屐村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觀光景點,

為社區注入新的生命力。白米社區設有木屐展館、簡報中心、餐飲區、體驗場地 等硬體設施。唯在此項成就背後,造成白米社區環境惡化,環境的嚴重污染已經 成為近幾年來白米社區環境的最大特色。

(3)社區居民特色

幾年前社區居民在忍無可忍下才逐漸覺醒,開始從事環保抗爭的運動,經幾 番努力後終有些許改善,並將爭取來的工廠回饋基金,成為社區環境改善的基本 資金來源。但面對工廠日積月累的污染下,白米社區的環境正一吋一吋的被吞食,

居民的社區生活文化也難以生存,如何重建社區為健康的生活環境,已在社區居 民形成了具體的共識。社區意識的覺醒,居民強烈改善社區環境,也成為白米社 區自以為豪的風格之一。

「白米社區」並不出產「白米」,該地因為出產以製造水泥原料為主的白色礦 石而得名。以居住環境來說,此地原為環境污染嚴重,再加上工商不發達,雖然 北迴鐵路從社區後面的半山腰經過,但社區唯一的對外道路卻是社區前面的馬路

(永春路),這個空間聚落的主客觀條件幾乎比起任何一個社區都不如。

然而,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這個原本環境惡劣、面臨廢村的聚落,卻奇蹟式的

「存活下來」,更可貴的是這個社區,在經過「社區與文化營造」後,不但讓白米 社區成為一個蘇澳的觀光景點,並已成為新的社區經營典範。白米社區從一個瀕 臨廢村的小村落,到成為一個著名的社區經營典範,最主要的原因是規劃過程中,

將文化與教育作為營造的主體,從社區中找尋文化之根,再推動社區居民參與,

而社區又進一步與學校教育結合,讓文化融入到學校教育,學校與社區密切結合,

讓文化真正落實在社區與學校生活中。

((

((二二二二))))南投南投南投南投縣縣縣縣----桃米桃米桃米桃米社區社區社區社區

(1)社區環境特色

桃米社區擁有豐富的地理及生態景觀。其位於埔里鎮西南方約五公里處,面

(24)

積十八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二百多人,海拔高度介於四百二十至八百公尺之間,

是中潭公路往日月潭必經之地,區內林木遍佈綠意盎然,蜿蜒的桃米坑溪、種瓜 坑溪及大小支流,就像母親的臍帶滋養萬物,孕育桃米豐美的生態樣貌。

(2)社區產業特色

百多年前,魚池五城一帶缺乏米糧,當地居民常需翻山越嶺到埔里購買挑運,

桃米因位於挑米路線的中繼站,挑夫常在此歇腳休憩,這裡便被稱為「挑米坑仔」。 日治時代稱做「挑米坑庄」,光復後則改稱「桃米里」。

桃米坑溪主流及中路坑溪、紙寮坑溪、茅埔坑溪、種瓜坑溪、林頭 坑溪等六 條河川流經全村。由於保護良好,流水全年清澈,植被鬱閉,河谷幽靜,保持非 常自然而原始的風味,是休閒、戲水及生態觀察的好地方。桃米社區是生態價值 最高的濕地,濕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生產力最大的生態體系之一,它其 有生態、環境品質、經濟、教育、觀光及科學研究等多方面之功能與價值。這些 濕地長久以來除提供灌溉、蓄洪功能外,由於一直保持良好之植物覆被及天然地 形,未受到過度之開發或破壞,是台灣中部地區很有代表性,值得加強保育並提 供生態教育、旅遊、研究之寶貴地點。桃米生態村遍布森林、溪流、濕地及生態 池,提供各類野生動物棲息、覓食及繁殖的良好場地。依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 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專家針對當地最具特色的蜻蜓、青蛙及鳥類之調查結果。在 桃米,你可以與台灣三分之二的蛙類相遇;在桃米,你可以與台灣三分之一的蜻 蜓、鳥類相逢,依山傍水的桃米里,面積不到全台的二千分之一,但在豐富的生 態資源上,是二兩個鄉鎮也抵不上!

(3)社區居民特色

台灣在十年前歷經了921大地震,埔里地區位處震央,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在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安排之下,將日本阪神大地震後象徵重新再起的鷹取Paper Dome紙教堂運回台灣埔里的桃米社區,紙教堂由58根紙管((長度5m、直徑33cm、

厚度15mm)立起,高壓紙漿鑄造的立柱,支撐透光防水的屋頂,建構出一個可容 納八十個座位的橢圓形空間,做為社區居民聚會凝聚社區重新再起力量。在97年9 月21日正式啟用後,帶動桃米社區再造與觀光,為桃米社區注入了新的生命。

1999年的921地震帶給桃米村的嚴重衝擊,在許多外來朋友的協助下、再加上 桃米人堅持在重建的過程同時思考村子未來產業發展的可能,善待大地、尊重生 態,成為村子創造產業轉型的契機。憑著的是對永續發展觀念的堅持,成功轉型

(25)

為結合生態與觀光的生態村,又因其地理位置與未受污染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 富的動、植物生態,不但讓桃米社區成為一個南投縣的觀光景點,並已成為新的 社區經營典範。

綜合上述,宜蘭縣白米社區與南投縣桃米社區之所以能如此成功發展鄉村旅 遊(詳如表 2.2 鄉村旅遊成功案例比較表),應歸功於旅遊與永續社區發展結合 的理念,是城鄉交流和促進鄉村活性化的重要策略;政府與民間團體、鄉村居民 的相互配合,正因為政府與民間都體會到都市居民有追求健康、自然生活的需求,

而鄉村及其居民可以提供這些資源,因而建立了都市(需求者)與鄉村(供應者)

的溝通平台;鄉村地區永續性的經營,鄉村居民活得更有信心、更有尊嚴。

類別 宜蘭縣白米社區 南投縣桃米社區

社區環境特 色

1.擁有豐富的地理景觀。

2.白米河貫穿社區,由蘇澳港 流入太平洋。

3.居民約有一千餘人。

4.留有古道、古砲台山、清兵 古墓、古碑等歷史遺跡。

1.擁有豐富的地理及生態景 觀。

2 海拔高度介於四百二十至八 百公尺之間。桃米坑溪、種 瓜坑溪及大小支流,孕育桃 米豐美的生態樣貌。

3.居民約一千二百多人。

4.區內林木遍佈綠意盎然。

社區產業特 色

1.木屐文化。

2.白米社區設有木屐展館、簡 報中心、餐飲區、體驗場地 等硬體設施。

1.桃米社區是生態價值最高的 濕地。

2.桃米生態村遍布森林、溪 流、濕地及生態池,提供各 類野生動物棲息、覓食及繁 殖的良好場地。

社區居民特 色

1.社區意識的覺醒。

2.政府與民間團體、鄉村居民 的相互配合。

1.社區意識的覺醒。

2.政府與民間團體、鄉村居民 的相互配合。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2.2 鄉村旅遊成功案例比較表

(26)

2.2 2.2

2.2 2.2台灣鄉村旅遊之發展 台灣鄉村旅遊之發展 台灣鄉村旅遊之發展 台灣鄉村旅遊之發展

鄉村旅遊是近年來諸多國家的鄉村發展政策中重要的一環,諸如:歐盟各國 及日本、韓國、台灣亦將鄉村旅遊列為鄉村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鄉村旅遊起源 於 11 世紀英國貴族的狩獵活動,大片的鄉村土地被徵用;事實上,中國古代亦有 此活動;而 18 世紀英國貴族子弟以學習世界的教養為目標,遠赴義大利與法國等 文明先進國家進行長期訪問,稱為「大學習旅行」,世界當今盛行的綠色休閒旅 遊的先驅(顏建賢,2009)。

台灣隨著經濟產業結構的改變,人們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從事戶外遊憩活動,

而此時城市中綠地逐漸稀少,開發空間日益有限,都市居民遠離緊張壓力的工作 環境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尋求接近大自然的渴望也就越來越殷切。因此,休閒 遊憩範圍亦逐步朝向郊外農業用地空間發展,而休閒農業在回歸自然、享受田園 鄉村景觀的遊憩訴求下,便由此應運而生且日趨蓬勃;同時為因應加入 WTO 後全 球化競爭對我國傳統農業的衝擊,政府亦積極的協助農民轉型發展休閒農業,「休 閒農業區」更在政府與民間的大力輔導與配合下轉型為蓬勃發展的休閒農場式的 觀光型態。

台灣鄉村旅遊之發展可說與農業發展息息相關,就台灣光復以來的農業發展 狀況來看,可分為三個時期(江榮吉、沈建宏、林國仕,1994):

1.民國三十四年(1945 年)至民國四十一年(1952 年):農業生產恢復與民生 經濟重建時期。

2.民國四十一年(1952 年)至民國五十三年(1964 年):農業全面發展與工商 業培養時期。

3.民國五十四年(1965 年)至民國七十四年(1985 年):農業的維護與工商業 加速發展時期。

在第三個階段,農業在整個經濟活動中,已經從生產、發展到僅是維護的階 段。因此如何替農業尋找新的出路,即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此時機下,鄉村 旅遊在台灣開始萌芽、成長。

本 文 擬 從 產 業 生 命 週 期( Life C ycle)的 觀 點,根 據 台 灣 休 閒 農 場 發 展 歷 程 的 特 徵 , 將 鄉村旅遊之發展分為鄉村旅遊萌芽期、鄉村旅遊發展初期 與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期等三個時期,鄉村旅遊種類由早期的觀光果園轉變為與鄉

(27)

村結合的觀光型態;遊客參與的活動也由單純的採果轉變為各式各樣與地區相結 合的體驗活動;而政府相關政策與計畫的配合亦是重要的環結,茲將其說明如下:

一 一

一 一、 、 、 、鄉村旅遊萌芽期 鄉村旅遊萌芽期 鄉村旅遊萌芽期 鄉村旅遊萌芽期

鄉村旅遊在台灣並不是一種全新的休閒遊憩方式,應從林業單位於 1965 年即 積極開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發展多功能的林業經營,提供遊客體驗自然的旅遊 活動。這種利用農業資源結合休閒遊憩活動的方式,可說是政府正式發展鄉村旅 遊之始。1970 年代經濟起飛後,農業的地位日趨式微,而工業化與都市化使得休 閒需求增加,再加上交通運輸發達、國民所得提高等等因素,使得農民開始尋求 新的生財之道。由於勞動成本增加及遊憩市場需求提高,農民開始導入遊客採果 之簡易農業體驗活動,這種經營方式在當時蔚為風潮,但早期的觀光果園多為個 人經營規模較小,無法提供更多樣的遊憩體驗,因此熱度不久即退,但這類旅遊 型態的出現是早期鄉村旅遊之一(湯幸芬,2001)。

圖 2.1 採果體驗

二 二

二 二、 、 、 、鄉村旅遊發展初期 鄉村旅遊發展初期 鄉村旅遊發展初期 鄉村旅遊發展初期

1980年台北市農會開辦木柵觀光茶園,及行政院農委會1982年核定「發展觀 光農業示範計畫」積極推動下,提供遊客旅遊休閒的觀光農園,在台灣各地陸續 設置,廣受農民及遊客喜愛,帶動觀光休閒農業發展風潮(陳昭郎,2005)。但是 隨著遊客的新鮮感降低與農園間的競爭,形成經營上的瓶頸,其主要的問題在於 靜態或被動的活動與設施已無法滿足遊客的需求。因此,1986年左右,觀光農園 便逐漸轉變為多元化的綜合型態,且大部份由公共團體(如:農會)所主持經營。

此外,位於都會區旁的鄉鎮地區另有市民農園、鄉土旅遊等不同休閒旅遊型態出 現,其均是利用農業環境,提供遊客從事短暫的休閒遊憩活動,滿足其接近自然 的慾望(湯幸芬,2001)。

三 三 三

三、 、 、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期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期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期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期

(28)

「休閒農業」一詞的確立為1989年,農委會與台灣大學共同舉辦「發展休閒農 業研討會」,邀集相關機關、學者專家、農民團體等相關單位,共同研討台灣地 區發展休閒農業之策略及方法,並建立各界對「休閒農業」一詞之共識。農委會 1990年即在主管農建計畫中增設「發展休閒農業計畫」,積極輔導休閒農業發展,

台灣自此邁入推展休閒農業時代。為了休閒農業區之設置與管理,農委會於1992 年頒布「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對於休閒農業具有明確的指導作用,並訂定監督 與獎勵原則,將休閒農場納入管理。

2001年行政院經建會公布「國內旅遊發展方案」及交通部觀光局研訂「二十 一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均揭櫫發展生態旅遊、健康旅遊策略,使休閒農業 與國家觀光旅遊政策更為契合。

為因應台灣加入 WTO 後可能帶來的衝擊,農委會亦於 2001 年積極推動「一 鄉一休閒農漁園區計畫」,希望動員及利用農村在地既有的各種資源,建構農村休 閒旅遊圈,社區生活圈及產業生活圈,並藉此吸引遊客人潮,促成在地產業行動 計畫,提供農村地區耕農青年開創事業的空間,這亦將使得台灣的鄉村旅遊更為 蓬勃發展(興農示範性農業資訊應用系統,2003)。

在台灣鄉村農業是主要產業,農耕活動塑造了鄉村居民特有的生活文化、社 會結構型態,亦延續了農村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1994年行政院文建會提出「社 區總體營造」新觀念並積極推動,將鄉村旅遊切入社區總體營造之中,讓遊客在 進行遊玩、集會、生活、學習之中,能與當地居民產生交流互動,透過接觸而產 生感動,進而互相欣賞,以促進地方產業及社區之發展與振興。其「地域振興」

與「產業文化、文化產業化」的理念,引領地方居民為了營造一個適合人居的生 活環境,追求優質的生活品質,而自發投身公共事務、關懷本土文化、發掘產業 與自然資源,整體規劃地方的發展願景,合力實現社區美夢。

台灣加入WTO 之後,對國內之農林漁牧業勢必產生極大的衝擊,因此積極推 動農業之轉型已是刻不容緩。2001~2003年間由農委會輔導全國共121處鄉鎮進行 一鄉鎮一休閒農漁園區計畫達最高峰。因此政府除在政策上積極創造轉型的契機 之外,各部會亦配合相關農村發展計畫,如此相輔相成之下,使得鄉村旅遊已成 為一股新的時代潮流。

基於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施政理念,臺灣於2009年5月提出「精緻農業健 康卓越方案」,推出生技、觀光、綠能、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創等六大新興

(29)

產業之一,這是對抗金融海嘯的大戰略,也是「寧靜的產業革命」,更是政府推 動的重點發展產業。農業雖是最傳統的生產事業,也是最現代的綠色生態與服務 業,不僅是經濟產業,更兼具自然保育及人文建設等多元功能,是創造人類優質 生活環境的產業,故而鄉村旅遊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綜上所述,可知:鄉村在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 角色,然而其角色也隨著台灣社會的變遷而有所改變。鄉村旅遊的發展,由早期 之觀光果園發展至近期之休閒農場、鄉村旅遊等,其所提供之觀光遊憩資源與活 動越來越多樣化。鄉村旅遊是近年來新興發展的農業經營型態,是一種將旅遊業 與農業合而為一的新興產業。自1970年代以來,鄉村旅遊在歐洲農村地區迅速發 展,對於不景氣農村地區之經濟產生非常大的作用,並且認為是一種阻止農業衰 退和增加農村收入的有效方式。農業具備經濟、社會與環境多面向的初級產業,

除了具有經濟效益外,不但有形塑鄉村風貌、永續管理自然資源、環境保護及生 態保育等環境效益,也具鄉村文化及維護地方認同的社會文化功能。因此,善用 農業資源的鄉村旅遊經營方式,將有助於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多面向的永續發 展。

21世紀是一個重視休閒生活的世代,也是一個旅遊繁榮必須以永續發展為前 提的時代。近年來在政府積極規劃輔導下,台灣農業再次的突破與轉型。而應了 國人對健康休閒之需求,結合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之休閒農業亦蓬勃發展,

不僅提供國人親近自然、體驗農業及紓解壓力的好場所,更為台灣鄉村旅遊注入 活力、帶來經濟效益,營造地方特色,帶動鄉村永續發展。在臺灣,鄉村旅遊同 時被賦予產業轉型及永續發展的雙重目標。此中所謂永續發展除了經濟面向外,

還包含了社會文化及環境面向上的關注。因此,如何一方面透過鄉村旅遊的發展 帶動鄉村地區的經濟活動,且兼顧維護鄉村在地傳統文化的持續傳承和環境生態 的保育,應是當前所應重視的議題。

(30)

2.3 周遭景點鄉村旅遊之概況 周遭景點鄉村旅遊之概況 周遭景點鄉村旅遊之概況 周遭景點鄉村旅遊之概況

為瞭解三灣鄉周遭景點旅遊概況,蒐集文史書籍、網站、文書檔案等相關資 料,並輔以實地的觀察與確認,針對鄰近遊憩資源獅頭山風景區、南庄市區及周 邊景點作介紹。

一 一

一 一、 、 、 、 獅頭山 獅頭山 獅頭山 獅頭山

(一)獅頭山簡介

獅頭山風景區位於三灣鄉東邊,高492公尺,為三灣鄉與苗栗縣南庄鄉、新竹 縣峨眉鄉之界山。獅頭山風景區涵蓋新竹縣的竹東鎮、北埔鄉、峨眉鄉和苗栗縣 的三灣鄉、南庄鄉,共5鄉鎮,面積約24,221公頃,對外主要聯絡道路為省道台3 線、縣道122線、縣道124線及縣道124甲線。民國89年為交通部觀光局列入參山國 家風景區,並於民國90年與梨山風景區、八卦山風景區整合成為參山國家風景區。

獅頭山設有兩個遊客中心:獅山遊客中心與南庄遊客中心。獅山旅遊服務中 心內部佈置清新典雅,除了提供遊客所需的旅遊服務外,更設有鄰近地區的景點、

名產、特有動植物生態介紹廳,而且還有親切的服務人員為您解說。

(二)獅頭山環境特色

獅頭山國家風景區,全山層巒疊嶂,奇岩林立,景物秀麗,徜徉其間,超塵 脫俗。全年平均溫度約在十八度左右,是避暑遊憩的好地方。獅頭山全山共有大 小寺廟十一座,除獅巖洞建於1895年之外,其餘寺廟均建於日據時代,獅巖洞已 有百餘年的歷史,而其他寺廟也都相當的古老。其宗教屬性,前山融合了儒釋道 三教,本質上比較接近道教;後山則是屬於佛教為多。獅頭山的寺廟群除了輔天 宮外,大抵都是利用天然山洞興建,水濂洞即是獅山眾多洞窟中最宏偉高大的一 座。前山位於苗栗縣南庄鄉境內,計有勸化堂、輔天宮、開善寺、舍利洞、饒益 院等寺廟五座,後山位處於新竹縣峨嵋鄉境內,計有元光寺(又名獅巖洞)、海會 庵、靈霞洞、金剛寺、萬佛庵、梵音寺等寺廟六座。寺廟依山勢而建,紅瓦飛簷,

相互呼應,別具特色。

獅頭山也是台灣九大賞櫻勝地之ㄧ,這裡的櫻花多數是單瓣的原種緋寒櫻,

俗稱山櫻花,又稱鐘花櫻,每到春天一片似錦繁花,非常壯觀美麗。獅頭山風景 區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觀光資源主要以獅頭山、五指山寺廟群、客家〈金廣福 墾隘〉文化、賽夏、泰雅原住民文化為主;在自然景觀方面,獅頭山之巨型岩洞

(31)

地質、五指山獨特山形及東河石壁雄風皆頗具特色。

(三)獅頭山古道

獅頭山的寺廟,遍及前山(獅頭)及後山(獅尾),前後山之間有山路相通,

全長約5公里,即今日所稱的「獅山古道」。欲訪獅山古道,可從南庄鄉的獅頭進 入或由峨眉鄉的獅尾前往,獅頭與獅尾間的山路為一條青石鋪設的石板古道,串 連眾寺廟,沿途動植物生態豐富,週遭環境優雅,走訪林間小道,令人驚喜,留 連忘訪。此獅山古道不僅是遊客參佛之幽徑,亦為健行踏青的熱門路線。

a. 獅頭山登山口 b. 獅頭山停車場 c. 輔天宮

d. 獅頭山一隅 e. 勸化堂 f. 舍利洞

圖 2.3 獅頭山風景區遊憩資源圖

g. 開善寺 h. 獅頭山登山古道一隅 I. 獅山大樓

(32)

二 二

二 二、 、 、 、南庄市區 南庄市區 南庄市區 南庄市區

(一)南庄老街(桂花巷)

民國 24 年關刀山大地震時,南庄受創嚴重,商店住家幾乎全毀。當時庄長重 建房舍時委由日人規劃設計,因而將房舍建築成兩層樓木造日式建築,目前街道 上仍保有原來的建築風貌。而桂花巷原為破舊凌亂的巷道,現已營造得充滿古 早味,朱紅色磚塊牆壁古意盎然、韻味十足,平日的小巷則散播著寧靜的閒適,

假日則充滿音符跳動的活力和生命力。巷道中有一間社區工作坊,不但是南庄的 藝文資訊交流中心,也是社區文化的推手,內部陳設許多社區活動照片和鄉土雕 刻藝術品,遊客並可在這裡喝杯咖啡稍做歇息。桂花巷內的南庄麵、冰鎮湯圓別 具客家風味,街尾還有客家婦女們洗衣聊天的「洗衫坑」,別具農家生活。巷內每 逢假日湧入大量的觀光客,巷道內狹窄,假日人擠人猶如摸乳巷,形成特殊景象。

(二)老郵局

在南庄老街狹窄巷弄裡,僅存的是古早味的舊建築;街頭有日據時代興建的 老郵局,九十年經苗栗縣文化局評選為苗栗縣十大歷史建築第六名,屆至九十二年 間九月正式登錄苗栗縣歷史建築物而加以保存,現名「南庄文化會館」。現有建築 最大特色為把側面當正面使用,格局古樸,與老庄長官邸、乃木崎為鄉內三大日 據時期的文化資產。

圖 2.4 南庄市區 圖 2.5 南庄桂花巷

圖 2.6 南庄老郵局

(33)

(三)遊 客 服 務 中 心

南庄遊客中心位於市區, 地 點 適 當 , 鄰 近 南 庄 老 街 ( 桂 花 巷 ) 。 遊 客 中 心 提 供 遊 客 完 善 的 旅 遊 資 訊 導 覽 、 dm、 海 報 、 地 圖 解 說 員 等 服 務 項 目,中 心 內 並 擺 設 一 些 文 物 可 供 欣 賞,並 有 專 屬 停 車 場,方 便 遊 客 停 車。

遊 客 中 心 旁 廣 場 常 有 藝 文 活 動 表 演,假 日 更 有 當 地 小 學 生 組 團 演 出 電 音 三 太 子 的 表 演 活 動,無 形 中 吸 引 了 遊 客 在 此 駐 足 觀 看 休 憩,遊 客 服 務 中 心 為 南 庄 觀 光 旅 遊 發 展 帶 來 了 全 新 的 活 力 。

( 四 ) 週 邊 景 點

南庄鄉近年成為新興的旅遊重地,除了擁有南庄老街、神仙谷、向天湖、蓬 萊溪生態園區、獅頭山等,幾個風景優美且極具特色的旅遊景點之外,每年的螢 火蟲季、桐花季,以及春節前後的櫻花季、梅花季,也都是吸引遊客前往遊玩的 原因之一。南 庄 市 區 週 邊 景 點 豐 富 , 有 特 色 民 宿 、 休 閒 農 場 、 登 山 健 行 古 道 、 溫 泉 、 護 魚 步 道 、 茶 坊 、 主 題 餐 廳 … 等 , 豐 富 了 遊 客 多 樣 化 的 旅 遊 行 程 選 擇 。 茲 列 舉 向 天 湖 、 鹿 場 、 石 壁 、 神 仙 谷 、 蓬 萊 溪 護 魚 步 道 、 八卦力部落等 景 點 概 述 如 下 :

向 天 湖 向 天 湖 向 天 湖 向 天 湖 ::: :

位於南庄鄉東河村的向天湖為賽夏族人聚居之地,海拔 738 公尺,是個純樸 的小山村,其內林木密布,每逢冬春之際霧氣瀰漫、白雲飄渺為理想的森林浴場。

賽夏族每二年所舉辦矮靈祭典(二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就在此舉行。

圖 2.7 南庄遊客服務中心

(34)

鹿場鹿場 鹿場鹿場::::

數百年前,泰雅族部落附近森林野獸遍布獸群常至村落覓食,其中又以鹿居 多,因得"鹿場"之名。由於鹿場地處偏遠,長久以來得以保持原始的自然風貌與 部落特色,此處景色宜人,尤其早晨的山嵐飄渺彷入人間仙境一般。

石壁 石壁 石壁 石壁::::

循風美產業道路繼續往鹿場方向過石壁大橋後,沿途可見高大的岩石綿延,

大石壁陡峭粗獷的線條,引人注目,尤其在下過雨後,石壁上會有多條水瀑川流,

呈現出壯觀的荒野美景。

神仙谷 神仙谷 神仙谷 神仙谷::::

為風美溪和比林溪交會的溪谷,舊稱:「死亡谷」早期為泰雅族祖先的墳場,

谷地寬闊,由 6、7 層的岩階組成,水流自上層傾瀉而下,形成多道奔騰的水瀑,

將岩床勾劃出多道凹溝,形成優美的紋路,瀑下的水潭澄清無比,切記到此遊玩 注意安全。

蓬萊溪護魚步道 蓬萊溪護魚步道 蓬萊溪護魚步道 蓬萊溪護魚步道::::

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位苗 124 線旁,為南庄鄉公所保育蓬萊溪自然生態而進 行的封溪護魚措施。目前賞魚步道魚蝦成群可看到高山鯝魚、石斑、馬口魚等魚 類,魚兒眾多,體積大尾的長達卅公分十分壯觀,這幾年保育良好以及步道整修 的越來越美觀,走在步道上,頗有在日本旅遊的感覺,某些景點,樹梢垂在步道 旁,並且步道下就可看到大批魚群,是您到南庄不可不去的旅遊景點。

八卦力部落 八卦力部落 八卦力部落 八卦力部落::::

八卦力是一座溪流上游的小盆地,周圍青山蓊鬱,山坡遍植桂竹林,位於南 庄鄉蓬萊村,是賽夏族南群的部落,賽夏人稱此為 KAHOAN 嘎歐岸,意指老鷹很多 的地方。來此可以體驗到賽夏族古法釀造的糯米酒、糯米年糕和傳統編織、圖騰 等傳統賽夏文化。

三 三 三

三、 、 、 、小結 小結 小結 小結

三 灣 鄉 鄰 近 遊 憩 資 源 以 獅 頭 山 風 景 區 為 主 , 獅 頭 山 風 景 區 範圍包括 新竹縣南端的峨眉鄉、北埔鄉與竹東鎮部分地區,以及苗栗縣北部的南庄鄉全境 及三灣鄉部分地區。包含獅山、五指山、南庄等遊憩系統。獅頭山風景區自然景 觀與人文資源蘊涵豐富,聚落與建築饒富特色,在此小憩一宵,或短期度假,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