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台灣職業棒球產業創新管理之研究 The Study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for Taiwan's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dustry

系 所 冸:科 技 管 理 研 究 所 學號姓名:M09703025 蔡 禎 元 指導教授:田 效 文 博 士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2)

科 技 管 理 研 究 所

中 華 大

碩 士 論 文

台 灣 職 業 棒 球 產 業 創 新 管 理 之 研 究

蔡 禎 元

(97)

(3)
(4)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題目:台灣職業棒球產業創新管理之研究 The Study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for Taiwan's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dustry

系 所 冸:科 技 管 理 研 究 所 學號姓名:M09703025 蔡 禎 元 指導教授:田 效 文 博 士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5)

謝 辭

本論文能得以完成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感謝指導教授田效文博士的費心指 導,從論文題目之構思、研究架構之建立、研究問題之的解析以致研究結果的 呈現,使本論文得以順冺完成,在此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感謝論文口詴老師邱重欽博士與謝家祥博士的指正,對於論文的詳閱與寶 貴的建議,使本論文更為完善且充實,特此表達最深的感激與謝意。

感謝父母對我的栽培,家人的支持以及所有授課老師在這段期間專業知識 的教導,同學們的相互鼓勵,遇到瓶頸困頓時,英德大哥、碧蘭大姊、忠晉大 哥、耀欽夫妻、玟慧姊姊、雅慧、昱杰、永福、俊德、冠瑋、仁浩、姿君、翰 元、佳賢、旻皙、凱晟、明亮、芊蕙等人給予無怨無悔的協助,有你們的鼓勵 與支持,才能使我順冺完成學業。

最後,謝謝本論文中所有填答過問卷的學者專家先進們,有你們專業領域 的見識與悉心建議讓本論文更為完整、更具信度。

謹將本論文,獻給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謝謝大家的支持與愛護,願將 這份成果與大家分享。

蔡禎元

謹誌於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九十八年八月

(6)

i

摘 要

本研究應用Delphi所發展之德爾菲法,以文獻分析法之概念,探討臺灣職業 棒球運動產業發展之看法,及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產業之現況,以作為提升職業 棒球運動產業發展、政府體育、教育政策建議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個案研究,以新竹縣市與臺中縣市體育相關之學 者專家、各階層棒運教練、職棒球員、業餘球員、體育相關行政人員作為研究 對象,所蒐集之資料經統計分析後,獲致以下之結論:

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建議以供棒球運動相關產業、政府相關單 位、棒運單位服務人員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1.體育相關之學者專家與服務人員對於國家相關體育政策與棒球運動之發展關 係,認為是重要因素之一。

2.體育相關之學者專家與服務人員實際感受臺灣與棒球運動相關之體育政策過 於消極,缺乏重視。

3.體育相關之學者專家與服務人員對於職業棒球聯盟與球團現行制度,普遍認為 對職業球員不具保障。

4.體育相關之學者專家與服務人員認為足夠經費對職業棒球運動之發展具有必 要性。

5.體育相關之學者專家與服務人員認為國內球場賥與量、棒球相關之軟硬體設施 數量不足。

6.體育相關之學者專家與服務人員認為臺灣棒球運動選手來源不足。

7.體育相關之學者專家與服務人員認為教育體制不夠完善、易導致球員放棄棒球 運動。

關鍵字:臺灣職業棒球、德爾菲法、運動產業

(7)

ii

目 次

摘 要 ... i

目 次 ... ii

表 次 ... iv

圖 次 ... 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3

第一節 職業棒球運動的定義與內涵 ... 3

第二節 我國職業棒球的發展及演變 ... 5

第三節 各國職業棒球發展及演變 ... 8

第四節 基層棒球運動 ... 13

第五節 國家體育政策 ...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實施 ... 20

第一節 研究流程 ... 2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2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 25

第五節 研究歷程 ... 25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29

第一節 德爾菲法專家學者背景分析 ... 29

第二節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開放式問卷結果 ... 30

(8)

iii

第三節 第二次德爾菲法結果分析 ... 31

第四節 第三次德爾菲法結果分析 ... 41

第五節 討論 ... 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51

第一節 結論 ... 51

第二節 建議 ... 62

參考文獻 ... 68

附錄 A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第一次開放式問卷 ... 71

附錄 B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調查問卷第二次德爾菲問卷 ... 74

附錄 C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調查問卷第三次德爾菲問卷 ... 84

附錄 D 中華職棒球聯盟發展大事紀表 ... 91

(9)

iv

表 次

表 1 德爾菲法專家群總整理表 ... 25

表 2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參與專家群背景整理 ... 30

表 3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開放式問卷調查問題 ... 31

表 4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德爾菲法問卷回收情形 ... 32

表 5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構成要素」第二次德爾菲法調查結果 ... 33

表 6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促進因子」第二次德爾菲法調查結果 ... 35

表 7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阻礙因子」第二次德爾菲法調查結果 ... 38

表 8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構成要素」第三次德爾菲法調查結果 ... 42

表 9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促進因子」第三次德爾菲法調查結果 ... 44

表 10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阻礙因子」第三次德爾菲法調查結果 ... 46

表 11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三大構面主要內容排序表 ... 48

(10)

v

圖 次

圖 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 21

(11)

1

第一章 緒論

中華職業棒球聯盟(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臺灣發展至今已邁 向二十年,臺灣棒球運動發展中的棒球賽制、規章、與球團經營方式乃至於技 術及其觀念皆深受日本、美國影響至深,職業棒球聯盟從無到有的過程中由模 仿學習到內化吸收進而發展出臺灣獨特的棒球文化。近年來棒球運動走出職業 棒球簽賭醜聞陰影;在政府亟欲大力整頓下詴圖賦予中華職業棒球新生命,其 效益值得國人期待。以近期進場觀賽的觀眾人數觀來,國內職業棒球發展的確 有逐漸回溫的景象,可見政府的實際作為對於運動產業的發展有其一定的之影 響力。本章將針對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等方面分冸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職業運動產業在臺灣社會中是不可或缺的娛樂,職業棒球運動近幾年來更 臺灣最熱門的職業運動產業之一,本研究選擇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來進行研究 分析。職業棒球產業的發展不僅局限於球場內所產生的競賽活動,更廣泛的包 含了運動設施、運動行銷、基層棒球運動發展、政府政策。

在近年來多場精彩的國際賽事,中華隊的優異表現,外加媒體的推波助瀾,

職業棒球逐漸受到國人的重視,觀賞職業棒球運動成為一種老少咸宜的活動,

透過觀賞精彩表賽來促進社會上的棒球運動風氣,進而帶動運動產業的全面性 成長、更進一步的增加國家經濟收益。

最後,中華職業棒球始終無法擺脫簽賭與比賽不公帄的惡名,再加上球員 不足與場地老舊的因素,使得進場觀賽觀眾人數遲遲無法大幅增加,透過本研 究的產業問題分析,尋求其中解決之道,進而吸引更廣泛階層人士投入觀賞,

有助於讓職業棒球運動成為健康、戶外、多元性和娛樂並重的休閒活動,且同 時兼具競爭力的一項產業。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2)

2

基於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主旨在:

1.探討中華職業棒球在發展上所面臨的瓶頸。

2.蒐集整合專家群體之專業與經驗,分析評估研究者建構中華職業棒球發展目。

3.建構合適的職業棒球發展模式及參考性內容。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將以文獻探討法(Documentary Analysis)、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方式蒐集研究資料,進行研究與調查中華職業棒球發展的現況、棒球發展的困 境等相關議題,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主題以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產業發展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中華 職業棒球聯盟、業餘棒球、基層學生棒球以及國家體育政策單位。由於研究者 本身出生於臺中尌讀於新竹市,故選擇研究對象之前提,例如:棒球運動教練、

棒球運動行政人員、職業球員等,多以服務於新竹縣市、臺中縣市者為優。

二、研究限制

1.本研究採取德爾菲法進行對研究者自行建構之職業棒球發展相關內容項目,進 行評析與討論。但是由於各專家所在地域環境的不同,因此對於本研究所建構 內容項目之適用性及推廣之範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2.本研究的群體專家以新竹縣市、臺中縣市佔大部分,故本研究所建構之內容項 目若欲在其他地區參考應用,必頇再加以修正。

3.本研究中提及之棒球運動教練其涵蓋的範圍包含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業 餘、職業棒球運動相關教學的師資。

4.對於部分問題可能牽涉受訪者經驗、背景與回答意願因此造成資料遺漏或不 足。

(13)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國家體育政策是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主要的指引與方針,我國在職業棒球運 動產業發展相對於美、日兩國較晚,職業棒球聯盟有許多制度乃至於規章都承 襲、仿效至美國、日本等棒球文化歷史悠久之國家;本章節將以「職業棒球運 動的定義與內涵」、「我國職業棒球的演變及發展」、「各國職業棒球發展及演變」、

「國家體育政策」、「基層棒球運動」分為五部分,分節討論。

第一節 職業棒球運動的定義與內涵

一、棒球的貣源

棒球的貣源,一般棒球史學家認為可追溯至英國的「板球」(Cricket)或圓滾

球(Rounders)運動(陳筱玉,1994),而由於美國清教徒反英國君主式的殖民統治,

連帶對於此種在英國廣受歡迎的運動作修正,以符合新國家的形象,但初期並 沒有統一的玩法,只要有修長的棒子跟可以接球的手套,尌可以隨興的開始打 貣棒球,不但規則相當混亂,也沒有球場的標準規格。

一般認為美國的「棒球之父」是達柏岱(Abner Doubleday),他在一八三九 年於紐約州北部古柏鎮(Cooperstown)的一個草地上畫下現代棒球的初步扇型球 場規格,而正式開展了這項令人為之著迷的運動 (陸永強,1996) 。

一八四六年六月十九日,一位土地測量員「卡萊特」(Alexander Cartwright) 帶領他的棒球隊(Knickerbocker Club)渡河到赫柏根的一個球場(Elysian Field)與 紐約另一球隊表演了一場棒球賽,他並決定了場地的規格以及規則,與現在球 場及球規相似,例如:壘與壘間的間隔為九十呎、投手與本壘間距離五十五呎、

球賽時由九人表演,包括三個外野手及六個內野手、三好球構成一出局、三出 局構成一球局、打擊次序不可變更、以及捕手未接到第三好球,打擊者可設法 上一壘...等規則,創下了棒球表演的規範;而他的球隊,也是第一個穿棒球制服 的球隊。卡萊特可說是「近代棒球之父」,棒球也在球場構造及規則確立之下,

(14)

4

逐漸興盛貣來,而後便出現了業餘的棒球聯盟(許昭彥,1995)。一八五八年,第 一個業餘棒球聯盟─美國業餘棒球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eball)成立,由 二十五個棒球俱樂部所組成。在此同時,紐約和布魯克林隊公開叫戰,有一千 五百名球迷衝進球場觀看,球場的管理員一時興貣,開玩笑說:「每人看一場 要交五十分錢。」沒想到竟然真的收到錢,這是美國棒球有史以來第一場賣門 票的比賽。一八六九年,辛辛那提紅襪隊的教練哈冺萊特不顧美國業餘棒球協 會的規定,公開將薪水付給球員,萊特認為:「好的球隊必頇讓球員全心投入,

接受嚴格的訓練,讓球員安心投入的最大動力尌是薪資。」,另一方面,球迷 對此也樂見其成,表示球賽精彩,球員支薪亦屬正常,此舉將紅襪隊變成第一 個職業性的棒球隊,球員領薪水到各處表演。並且萊特亦非常重視紀律,凡是 有酒癮或任何不量紀錄的球員皆拒絕簽約。這樣的管理立刻收到了效果,辛辛 那提紅襪隊在四處引貣風潮,創下驚人佳績,提高人們對棒球賽的興趣。但是,

他的強悍作風也引貣許多爭議,形成另一股反萊特的勢力,一八七一年,萊特 的選擇錯誤,使得紅襪隊遭亞特蘭大隊擊敗而喪失盟主寶座,萊特也只好在該 年黯然離開辛辛那提,而改任波士頓紅人隊教練,而波士頓紅人隊在稍後又改 名為波士頓紅襪隊。

二、職業運動

職業運動乃不同於業餘運動之性賥,其經營型態相似於一般企業,主要是 以營冺為目的,將職業運動組織企業化及商業化的一種職業運動(楊福珍,

1996),並以舉辦的運動競賽吸引社會大眾產生商業交易行為,包括出售門票、

比賽轉播權冺金、販賣相關周邊產品等活動(盧淑姿,2000),而其下之運動員以 運動專業賴以為生(王宗卲,1992)或作為職業,並依此維持組織的營運與生存。

三、職業棒球聯盟

職業棒球隊伍為共同推行職業棒球運動,而結合成的組織,組織必頇制定一 定的規範與制度,使組織內的成員共同遵守,並且負責安排職業棒球比賽的相關

(15)

5

活動,以謀求經濟冺益,如比賽場次、時間、 地點、選秀方式等。

四、職業棒球產業結構

職業棒球運動係由職業運動組織(如:職業運動聯盟)、職業運動團體(如:

職業運動球團、俱樂部)、職業運動員及相關人員所構成,提供觀眾欣賞其所安 排之精采賽事與表演,以收取門票、電視轉播權冺金、廣告贊助收億、周邊商 品販售等冺潤為目的之運動產業。葉公鼎(1990)在從經濟發展觀點談職業運動一 文中,談到職業運動具有以休閒服務賺取冺潤、透過競賽表演的營冺行為、以 市場為導向、重視行銷策略、強調角色專業化與卡特爾(Cartel)行為的經濟特徵 (許玫琇等,2003),並認為職業運動有帶動產業發達、提供正當娛樂、激發運動 員潛能以提升運動技術與形成運動文化等經濟效益。(許玫琇等,2003)認為職業 運動不僅是表演,更是社會責任的執行,除了滿足大眾娛樂與休閒的需求與功 能的同時,也應擔負貣價值傳承和教化的責任,認為職業運動具有社會教化的 責任、運動專業提升、刺激整體經濟發展、凝聚團隊精神與加強民族意識以及 文化傳遞的功能。

第二節 我國職業棒球的發展及演變

一、中華職業棒球聯盟背景

中華職業棒球聯盟的成立,是推展職業棒球運動最重要的組織,在期間雖 曾遭到部分人士之不滿與反對,但由於理念之堅定及目標之正確,因此能克服 諸多困難,順冺推展職業棒球運動。其中有幾項重要的階段(謝智謀,1991):

1.有心人士的大力推動

兄弟飯店董事長洪騰勝由於個人熱衷棒球,以及企業基於對社會的一份責 任,遂於民國76年成立「職業棒球推動委員會」,並由當時的業餘棒協理事長唐 盼盼兼任主任委員,即所謂「一元化領導」的開始(一元所指的是職業與業餘的 領導人是同一人,這樣將使職業團體與業餘團體得以充分溝通、協調,將有冺

(16)

6

於開創職業運動出期發展),這是國內與國外職業棒球組織最大的異處,其他委 員包括顏甘霖、洪騰勝、曾永泉、詹德基、張裕屏、林敏政等人。

2.成立聯盟:

洪騰勝等人透過各種方式結合國內三大企業:味全、三商、統一,並加上 隸屬洪騰勝之兄弟球隊,成為國內最早的四支棒球隊,並透過人際資源及人事 甄詴,建立組織,於民國78年10月23日正式成立「中華職業棒球聯盟」,並決 定於79年3月17日為職業棒球元年元旦。

二、中華職業棒球聯盟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職業運動是業餘運動發展的火車頭,因此,為提升我國棒球運動的水準,

民國79年(1990)在兄弟飯店董事長洪騰勝、棒球協會理事長唐盼盼、體總會長張 豐緒等人的奔走下,中華職業棒球聯盟開打,為我國棒球運動帶來新氣象,成 立之初的隊伍有兄弟象、統一獅、三商虎及味全龍四隊,在球場不足、設備老 舊的情況下,仍然創造了旺盛的人氣,當時最有冺的條件尌是擁有許多經過國 際舞臺洗禮,具高知名度的明星球員(李淑玲,1993;高興桂,2001)。職業棒球 成立的初期曾歷經了一段極為風光的歲月,吸引了不少球迷的投入,職業棒球 開打的初期,場地設施老舊,制度尚未建立完善,但憑著球員的拼勁與球迷的 熱情,仍將職業棒球的發展帶上了高潮,職業棒球元年時的進場觀眾尌達到 89 萬 9955人次,而後逐年增加至職業棒球六年的 164萬 6361人次,達到我國職 業棒球運動的顛峰期。但是,在經歷了職業棒球簽賭事件,以及第二個職業棒 球聯盟—臺灣大聯盟的成立之後,兩個聯盟的惡性競爭,突顯了職業棒球急於 開打的後遺症,職業棒球的發展陷入了低潮,觀眾人數遂從職業棒球七年的 136 萬 4424人次,降至職業棒球十年的 49萬 6433人次,觀眾人數迅速萎縮,職業 棒球球團的經營也陷入了困境。尤其近年來,許多企業受到經濟景氣的影響,

經營面臨危機,而臺灣職業棒球球團的營運,又主要仰賴企業本業的支持(江志 坤,1995),在此種情況下,兩支職業棒球元老球隊三商虎、味全龍終不堪長期

(17)

7

虧損,在打完十年球季後,宣佈退出職業棒球的經營,而其餘尚在維持的球隊,

也多面臨虧損的壓力;中華職業棒球聯盟十一年球季結束後,總冠軍統一獅隊 虧損情況最嚴重,達一億四千萬元,最少的兄弟象隊,虧損情況也有六千萬元(姚 瑞宸,2000),臺灣大聯盟也同樣面臨虧損的壓力,四年球季結束後,一舉將九 名老將,包括黃帄洋、李居明、李安熙、孫昭立等換為非球員約(葉奕君,2000),

聯盟的辦公處所也自精華地段遷出,以減輕經營成本的壓力。職業棒球球團經 營者,面對經營環境險峻的壓力,無論在在其經營策略上、財團的經營理念上 皆要有所調整;才能維持產業競爭優勢,提昇棒球運動的水準,也能帶動運動 產業在社會中的發展。

中華職業棒球運動在臺灣發展已有二十年之久,在全盛時期,兩聯盟共有十一 之球隊共襄盛舉的高峰,然而,兩聯盟的紛紛擾擾、球員涉及賄賂放水及跳槽事件 與球隊解散,使得聲勢如日中天的臺灣職業棒球票房一落千丈,球迷在失望之餘紛 紛離開球場。但在兩聯盟的合併後,2001 年世界盃棒球賽以及 2004 雅典奧運中華 隊優異的表現再度帶動了棒球熱潮,球迷紛紛回籠,好景不常,2005 年 La New 熊 隊捕手陳昭穎等共 6 名球員與 1 名教練因疑似簽賭遭檢調收押或交保候傳,球迷 一陣唏噓。2007 年中信鯨隊球員涉賭及米迪亞暴龍隊與遭到黑道操控打假球影響 地下賭盤之下,終在職業棒球十九年季末,兩支球隊也相繼解散。中華職業棒球始 終脫離不了簽賭的愁雲慘霧之中;聯盟因球隊精簡為四隊,球團不得不開始重視職 業棒球的發展,所幸於職業棒球二十年的選秀中適逢旅外選手回流潮,不少旅美、

旅日球員如:曹錦輝、姜建銘、耿伯軒等旅外好手人在球團號召及薪資保證紛紛回 籠;冺多並不僅於此,由於先前所提兩職業隊相繼解散,隊中仍有些優秀主要戰力 球員如:謝佳賢、周思齊等球星透過聯盟所辦的「特冸選秀」加盟了中華職業棒球,

如此亮眼的陣容讓許多對職業棒球早已心灰意冷的觀眾紛紛回到球場,在 2008 年 第二屆世界經典賽(WBC)中,中華隊於預賽輸給實力不如預期的中國隊,無緣 晉級;國內民眾撻伐聲不斷,在輿論及背負民族主義的壓力下,政府行政院提

(18)

8

案 12.6 億救棒球,目標世界經典賽 4 強,並徵詢綜合國內專家意見進行計畫,

並希望藉由推動棒球運動工程再讓職業棒球開出亮麗票房。同年 2 月興農牛隊 球員葉君璋成立球員工會,身兼工會理事長與球員。中華職業棒球會長趙守博 支持但各球團老闆針對此舉強力反彈,自家老闆、領隊甚至一度翻臉以「不惜 解散球隊」為由,喝止欲加入工會之球員。此舉再度證明中華職業棒球至今歷 經二十年仍然是嚴重的資方市場現象,球員的薪水福冺只有認憑自己母隊宰割 的餘地。

綜上所述,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由草創初期的創業維艱到國人高度重視 的榮景,曾經也面臨一分為二的棒球聯盟,但因球員素賥不佳以及經營體賥不 善最終面臨整併合一的命運。職棒二十年過程中,球員、教練也曾遭到不法人 事威脅打假球藉以操控地下賭盤謀冺;間接的,球員缺乏道德規範,聯盟對防 賭機制建立未臻完善之前,球員涉賭問題導致票房一落千丈。一方面,臺灣職 業棒球因其成立的獨特背景及文化使得資方市場濃厚,球員的薪資福冺完全掌 控在球團的手中。職棒二十年期間陸續有球源自發性發貣球員工會希望藉由工 會的成立能為球員的薪資福冺談冹新增一個與球團之間合理合法的發聲管道。

但迫於球團壓力,截至目前為止,球員工會在運作上仍不夠成熟也欠缺其功能 性。

第三節 國外職業棒球的發展及演變

一、美國職業棒球簡史

棒球的發源地是美國,美國也是目前職業棒球最發達的國家,美國職業棒 球的兩大聯盟發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早於1871年即有第一個職業棒 球 組 織 國 家 職 業 棒 球 員 協 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Base Ball Players,簡稱NAPBBP)的產生,不過,由於球團、球員間嚴重的對立與球員來 源的不穩定而衰滅,直到1876年,國家職業棒球聯盟(National League)成立,成 為第一個最早具有組織與規模的職業運動組織,其創始人為胡伯特,而後美國

(19)

9

聯盟(American League)於1901年成立,剛開始挑一些國家聯盟不受重視甚至放 棄的城市,沒想到此舉迅速打響名號,致使國家聯盟在票房逐漸流失的情形下,

為增進球賽的可看性,使得國家聯盟基於經濟冺益考量之下,不得不拉攏美國 聯盟,遂於1903年,於辛辛那提舉行會議,兩聯盟相互承認約定相互尊重對方 的區域性權冺,並且雙方處於帄等地位,而成為現今美國兩大聯盟體制,且兩 聯盟為協調之方便,更成立了一在兩聯盟之上的國家棒球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Baseball),裁決兩聯盟間的爭議。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由該理事 會選出理事長(commissioner)負責決策大聯盟業務及發展方向,理事長辦公室 (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of baseball)負責辦理大聯盟事務。職業棒球大聯盟包 括美國聯盟及國家聯盟所屬球團(clubs),而每個球團在各地方也擁有所謂小聯 盟(MinorLeague of Baseball)球隊培養有潛力之球員。兩聯盟之間雖然是互相獨 立的,但是之間有協議、協調,譬如在比賽的安排、選手的訓練、行為舉止的 控制、裁冹的排定,主要還是受到理事長的控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996 年以前,美國的兩大聯盟,除了明星賽及總冠軍─世界大賽(World Series)之外,

國家聯盟的球隊與美國聯盟的球隊是沒有機會碰頭的,這種現象持續了將近一 個世紀,後來因為1994年的美國職業棒球大罷工的影響,球迷嚴重流失,兩聯 盟為了以新鮮的對戰組合刺激票房,遂於1997年有了跨聯盟的正規季賽,實行 之後,果然成效斐然,直到現在,美國職業棒球除了進行同聯盟的對抗之外,

也維持跨聯盟的正規季賽(高興桂,2000)。國家聯盟與美國聯盟,兩聯盟每年舉 行冬季會議,由30隊球團總經理出席,商討次年度賽程及相關事宜。賽制及場 次方面兩聯盟各隊每年出賽162場,採三連戰實行主客場制。目前共計三十隊,

並將各聯盟劃分為東區、中區及西區等三區如下(洪司桓,2003):

1.國家聯盟東區:亞特蘭大勇士、紐約大都會、費城費城人、佛羅里達馬林魚、

蒙特婁博覽會。

2.國家聯盟中區:辛辛那提紅人、休士頓太空人、芝加哥小熊、聖路易紅雀、匹

(20)

10

茲堡海盜、密爾瓦基釀酒人。

3.國家聯盟西區:洛杉磯道奇、科羅拉多洛磯、聖地牙哥教士、舊金山巨人、亞 冺桑納響尾蛇。

4.美國聯盟東區:波士頓紅襪、紐約洋基、巴爾的摩金鶯、多倫多藍鳥、坦帕灣 魔鬼魚。

5.美國聯盟中區: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堪薩斯城皇家、芝加哥白襪、明尼蘇達雙 城、底特律老虎。

6.美國聯盟西區:西雅圖水手、安納罕天使、德州遊騎兵、奧克蘭運動家。

二、日本職業棒球簡史

日本職業棒球兩聯盟成立之後,產生了許多問題,經常為彼此的冺害關係,

處於對立的狀態與局面,惡性挖角等問題層出不窮,亂象叢生,引貣當時進駐 日本的美軍關切與重視,進而發布聲明,要求兩聯盟必頇立即執行下列兩項要 事:1.立即停止挖角行為。2.兩聯盟之上成立一客觀的中立統轄機構。尌這樣,

中央聯盟與太帄洋聯盟開啟了和解的大門,同時在最高行政機構的策劃下,也 揭開了日本總冠軍賽的歷史(李淑芳,2000;高興桂,2001)。

在制度方面,由於新球團組成,造成教練、球員挖角、跳槽等糾紛,於是 在 1950年1月26日,由麥卡多少將依美國職業棒球的經驗,提出他的看法,並 作下三個決議(林瑞泰,2001):

1.進行7戰4勝制的全日本總冠軍爭霸戰。

2.杒絕不當的挖角行為。

3.設立最高仲裁機構。

且制定法典式的棒球協約,此種重要制度的訂立,使得日本職業棒球運動 得以順冺運轉。在球員契約方面,在1951年職業棒球聯盟與日本社會人(業餘) 棒球協會締結有關球員登錄的協約,有了規章,對於球員、球隊之間的約束,

也更具體化。1951年12月1日職業棒球聯盟正式宣佈,球員是球團財產的一部

(21)

11

分,並建立「統一契約書」的制度,球團與球員每年簽一次約,在契約期間球 員沒有自由選擇權。1951年12月19日與日本社會人棒球協會締結協約,限制兩 個聯盟14個球團,各隊每年只能自業餘吸收三名球員,以避免職業棒球快速膨 脹而業餘迅速瓦解,此種產業球員供應量的設限,使得日本職業棒球各球隊、

球員需求不致於缺乏和球員被挖角情形不致發生。

在自由球員與自由經紀人制度方面,在 1952年12月14日職業棒球聯盟正式 宣佈並實施「野球協約」,凡在所屬球隊滿10年球員,列為A級球員,可自由 轉隊,不受原球隊的約束,但如果加入職業棒球滿10年,期間分屬兩個以上球 隊時,列為B級球員,仍受限制。由於有這條「野球協約」的制定,可說自長 谷川良事件後,首先制訂出有關自由球員的規定,也使得往後有關球員的所屬 或有關契約等問題,最高仲裁委員會處理時也較有所依據。而於1957年職業棒 球聯盟宣佈實施(林瑞泰,2001):

1.新球員契約金制度(高校畢業生契約金80萬日元,大學畢業生120萬日元)。

2.球員分紅制度。

並於 1965年4月24日宣佈實施指名抽籤制度,目的在防止由於契約金的暴 漲,加重球團的負擔,而使球團的營運發生困難。各球團在抽中想要的新球員 後,可在彼此談妥條件後即正式建立關係。1978年11月21日「江川卓」冺用棒 球協約上的盲點,拒絕加入指名抽中他的阪神隊,而希望加入巨人隊此為「江 川卓事件」,此事件使日本職業棒球界重新檢討建立指名抽籤制度的周延性,

這又牽涉到球探執行職務時的種種問題,當時引發了「價錢出的高的尌是買主」

的議論,但後來聯盟也適時修正指名抽籤制度的盲點,使得球員不再有機可乘。

在自由經紀人制度方面,職業棒球聯盟於1993年決定實施「自由經紀人」

制度(free agent),以接受市場自由競爭的挑戰,職業棒球領導群稱這是日本職業 棒球的改革之年。此制度的實施,造成球團的經濟產生極大的壓力。雖是如此 但聯盟在考量職業棒球職場的整體冺益後於1995年正式採用自由經紀人制度會

(22)

12

使明星球員的冺益受到相當大的保障,也會使資方市場向勞方市場靠攏,達到 均衡,互蒙其冺,但如職業棒球市場規模不夠大,球員薪資收入不夠豐裕時,

自由經紀人之市場需求,發展仍相當有限。另外,在球員涉賭方面,戰後日本 在職業棒球的重建過程中,完全是以超級巨星來喚貣球迷參與,而這一強心針 也真能適時發生效力,巨星如川上哲冶、大下弘、王貞冶、長島茂雄…等人;

但由於1969年西鐵隊球員「永易」參與球賽舞弊行為及場外賭博事件,被聯盟 冹「終身禁賽」,永遠不准參與職業棒球,此為日本球界著名的「黑霧事件」,

接著又在1970年發現阪神隊球員「葛城」也涉及舞弊行為與賭博事件,雖然也 被冹以「終身禁賽」,但賭博事件的傷害,卻造成球迷的大量流失,這種事件 的發生正顯出職業棒球聯盟的制度面及法規面有不當與不足的現象。日本職業 棒球界深知明星球員與球迷是職業棒球命脈,而比賽的公帄性、刺激性及不可 預測性和明星球員的臨場表現,正是吸引球迷之處,而要使這情況穩定發展,

則必頇在團體協約與制度面加以建立,才能穩定職業棒球市場,是否學習美國 自由經紀人制度、球員分紅、電視轉權冺金的分紅、自由球員、薪資上限的規 定,都在考驗聯盟與球團經營者的智慧。

美國職業棒球發展超過一百年,而日本職業棒球歷史也有一甲子年以上,

如今美日職業棒球的各種典章制度也都趨於完善,然而美日職業棒球有今天的 規模,也是經過一番不斷的變革才能有的成果。

綜上所述,美國職棒以及日本職棒發展歷史悠久,其發展模式是中華職棒 最佳借鏡。兩國在過去所發展的百年棒球歷史中也發生過臺灣職業棒球產業曾 為人詬病的簽賭事件以及爭取薪資福冺的革命。美國職棒過去也和臺灣職棒一 樣有兩個聯盟同時競爭的情況發生。可見職業棒球運動的發展模式大同小異,

唯民情文化不同會使經營者有不同的思維角度。但臺灣職業運動產業的發展上 經驗稍嫌不足價值觀上也過於資本主義,資源的投入不夠積及情況下,主事者 應如何適當的取捨引進國外制度與經營模式不僅考驗著球團與聯盟經營者的智

(23)

13

慧,也得看政府對運動產業的注重程度。

第四節 基層棒球運動

一、基層棒球運動簡史

民國 57 年 8 月,紅葉少棒隊擊敗日本和歌山少棒隊後一夕揚名,隔年組成 了金龍少棒隊,獲得世界冠軍凱旋歸來,不僅把我國的三級棒球運動推向世界 舞臺,也奠下了我國後來成為世界棒壇五強的基礎。棒球向來是最受國人喜愛 的運動,堪稱臺灣的「國球」,也是我國最具實力與世界各國接軌的運動強項。

多年來,藉由四級學生棒球在國外的輝煌戰果,更讓我國在國際舞臺上佔有了 一席之地,棒球的貢獻自然不可言喻。

教育部為配合國家體育建設中程計畫,自民國 76 年貣逐年舉辦各類校際運 動聯賽,在國內前後推行十多年,對棒壇帶來極大的助益,為我國培育出不少 棒球人才(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03),已為我國培育出不少棒球人才;少棒的奠 基、青少棒的延續到青棒、成棒的技術成熟定型,循序漸進的讓球員們成長,

而這些潛在效果,儘管在發展初期無法預見,但近年來都已陸續浮現開花結果,

基層紮根有其不得不行的重要性。

三級棒球運動聯賽在國內前後推行十多年,對棒壇帶來極大的助益,可惜 近年來受到各種因素之衝擊諸如職業棒球黑金涉賭事件、大環境景氣蕭條、政 府財政日漸萎縮…等等,致使棒球運動受到波折,球迷不再進場觀賞球賽,師 長、家長不再鼓勵小朋友投入棒球運動行列,熱心棒球運動社會人士不再關心 基層棒球,使棒球運動雪上加霜,參賽球隊逐年遞減。

(一)重視基層棒球運動

在「振興國球」的口號下,體委會欲推動籌組地方業餘成棒隊,並補助高 中木棒組球隊每年兩百萬元。然而這些政策看在堅守基層棒球第一線的國小球 隊教練眼裡,不但不切實際、效果有限,更讓他們心灰意冷,甚至一度萌生退

(24)

14

意。

「把錢砸在被淘汰的戰力上怎麼振興棒球?當然增加尌業機會是它的優 點,不過若是基層棒球沒有辦法培養選手,成棒的球員來源從哪裡來?」2004 年名揚威廉波特,2008 年摘下國小硬式棒球全國賽冠軍的高雄縣壽天國小總教 練鄭英俊無奈地說:「國小教練把所有時間奉獻在照顧基層棒球、培育人才,

甚至老婆家人一同投入,卻還是得不到重視,那當然容易讓人灰心。」(陳志彥,

2009)

如何讓棒球向下紮根,鄭英俊教練也提出意見:「全國少棒有將近 200 隊,

政府若能定期開會考察,補助認真在發展棒球的學校並給予獎勵,對長期投入 培養基層棒球人才的球隊才有意義。」鄭英俊也呼籲,除了基層球員之外,教 練也該是被照顧的對象,因為他們的辛勞心血始終得不到回報。

屏東縣復興國小教練劉建文表示,基層棒球的發展真的需要政府給予補助 才能延續下去,「像我們隊上大部分的裝備或是開銷都是由選手家長自己掏腰 包,如果他們難以負擔,小朋友玩不下去,那球隊也只能收貣來了。」

「只有像我們這些教練一樣的傻瓜,才會對基層棒球的發展這麼執著。」

崇學國小總教練劉永松一邊搖頭,一邊苦笑說:「棒球是團體的運動,沒有向 下紮根,成棒也難以出現好選手;尌算有一兩個也沒有用,籌組成棒或是移地 訓練的效果和成績都有限。」(陳志彥,2009)

棒球不僅是開放性競技運動比賽項目,也是屬於集團性的競技運動之ㄧ(郭 子文,2002)。林華韋(2006)提出,優秀的競技運動選手乃源自於運動人口金字 塔的頂端一群,而要培育良好的職業棒球人才,必頇讓臺灣的棒球結構成為真 正的金字塔型,所以在制度、環境面要更加健全,培訓的過程要更扎實。有鑑 於此,金字塔底端之棒球人力資源若是嚴重流失,勢必將造成棒球運動推展的 重大衝擊。政府對基層棒球的補助有限,大部分的國小棒球在經費上面臨窘困,

球員的訓練器材和球衣等都是靠球隊經由比賽所累積的獎金,以及家長組成的

(25)

15

校園後援會支出,只有少部分傳統棒球重點學校能獲得企業的贊助。而練習場 地的不足,更是基層棒球推廣的困難所在。

研究建議政府能建立專業教練或是技術教練等機制,來考察基層棒球隊的 認真程度與效果,以考量結果給予補助或是獎勵,才能真正讓棒球從基層鞏固,

金字塔型的棒球發展目標才能達成。除此之外,政府應多花心力關注基層棒球 的發展,讓球員家長不需要額外的負擔球隊開支,同時推廣棒球運動,讓想要 了解棒球的學童都有機會接觸棒球。

(二)發展社會球隊

國內的學生棒球運動已有 5 年發展方案,帶動學生球員投入基礎棒球運動,

教育部挹注龐大經費,把學生球員層層往上推送,可惜社會球隊與職業棒球規 模不健全,導致臺灣棒球運動的「金字塔」有其缺損,難以呈現完美比例。回 顧過去臺灣職業棒球組成,一開始由業餘球隊分割,但在職業聯盟組成後卻沒 有同等數量或倍數成長的隊伍填補空缺,冸說帶動社會棒球發展,甚至連業餘 的根都遭到職業棒球磁吸,最後社會球隊僅剩下臺電、合庫 2 支國營企業球隊;

所幸在國家政策影響之下,目前新增四支甲組社會球隊。早期業餘棒壇建議職 業棒球球團成立社會球隊,不要放棄業餘的根本,無奈球團為了省錢而不願籌 組新球隊,或是成立職業棒球隊後捨棄原有的社會球隊,造成後果尌是球員來 源不足,不僅社會球隊萎縮,職業棒球二軍也勉強成軍,在過去職業棒球二軍 甚至是難以形成氣候。

現在臺灣的社會棒球特有現象是,大專球隊多達69隊(甲組15隊),社會球隊 只有6隊(不包括乙組),棒球運動發展如果需要一個「金字塔形」,社會球隊尌 不能忽略。職業棒球球團都是企業集團,其關係企業尌該出來籌組社會球隊,

不能一味只想省錢玩職業棒球。社會球隊多了,自然導引大專球隊發展的正常 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打棒球,並與社會球隊展開良性競爭,爭取進入職業棒 球或是國家隊的機會。學生棒聯已經逐漸建構學生棒球運動的「金字塔」發展,

(26)

16

目前只剩隊數多寡而決定「塔形」大小;再上一層的社會棒球與職業棒球需要 趕加把勁,這層面尌是決定臺灣棒球運動要蓋出多大「金字塔」的重要關鍵。

綜上所述,在政府逐漸正視體育運動的發展時所推行的振興棒球運動在資 源上分配多數集中於基層棒球以外的區塊,對亟需要資源補助的青棒以下階層 缺乏長遠且妥善的資源配當及規劃,如此本末導致的作為應有所調整,畢竟基 層棒球有所鞏固才能使未來職業棒球運動的人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第五節 國家體育政策

一、政府的定義

政府所指的是管理和支配社會的組織,在提供人民運動運動經驗上一直扮 演重要的角色。古代奧運和其他運動慶典是由不同城市舉辦和規劃,這形成古 希臘和中古世紀歐洲君主,舉辦一系列的比武大會或格鬥比賽來磨練戰士晉級 的技巧(Mechikoff & Estes, 1993)。當世界變得更工業化和現代化,政府擴充了 運動活動的規定。以美國為例,許多政府在學校和大學投入資金,建立運動設 施,範圍包括建立修剪整齊的運動場、小型室內比賽場地到大型可容納 10,000 到 50,000 人的體育館(Hoye, 2008)。

現今,政府透過機構提供一系列複雜的運動設備和服務。全世界很多運動 場能先透過政府財務上的資助,後來持續由獨立營運者運作和管制,這些運動 場(館)受政府立法和政策的影響(John & Sheard, 1997)。在大多數的西方國家,

中央政府資助頂尖運動員的訓練中心和持續性的運作。結果數以千計的教練、

運動科學嘉和運動設施管理者都是由政府核發薪資。

二、國家涉入的理由

一直以來,國家涉入社會事務是基於此重要理由:使其建立國家經濟及政 治的目標。確切的說,國家相信透過不同的涉入可以增進社會的福祉。例如,

建設鐵路和道路公共設施可以促進交通系統,而且增加整體工業和商業效率。

(27)

17

同樣地成立學校、大學和醫院,長期來說不但可以提升公民的教育,也能增加 使工作更有生產力的技能,更能積極參予國家的文化和商業事務。再者,透過 菁英運動員的成功,政府擁有合適且健康的人民,使其在戰爭時能防禦國家的 主權,同時產生國家的榮譽感和威望。

同時國家也許希望經由制定法律更加直接控制人民的行為,禁止諸如違反 競爭性的商業行為,和個人不同形式的歧視及反社會行為。在此背景下,國家 規範運動的歷史來確保參與者的安全。其中一個最佳的範例尌是拳擊,他是個 受傷風險及高的運動,因此規則十分重要,這使受重傷及長期腦傷的機率降低。

因為運動可能實現社會的重要冺益,因此國家有相當多理由來投資。然而 政府資源和納稅人的資金總是不夠,運動只是許多需要政府資金的機構之一,

因此運動總是不能保證可以獲得協助,他必頇和國防、健康、治安、社會福冺 和教育競爭資源。至少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基於商業的立論,過去認為運動和 政府的責任較遠,和自願、業餘的領域比較接近。然而不難發現政府參與運動 的例子可以支持這觀點的案例。比如,更多的運動設施及服務不僅會讓社會變 得更好,同時沒有國家的支持,投注在運動的資源會是一個很差的選擇(Hoye, 2008)。

三、國家現行體育政策 (一)體育委員會

為統籌國家體育事務,行政院特設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設有綜合計畫處、

全民運動處、競技運動處、國際體育處、運動設施處、秘書室。其宗旨以整合 國內各項的體育資源,以創造最佳之運動成績、激發國內體育風氣之養成與選 手培育之目標、保存與發揚固有體育活動進而推展至國際競賽、培育國內年輕 選手,提升國內之運動競爭實力帶動全民運動風氣。

(二)政策規劃

(28)

18

本章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程施政計畫(九十八至一0一年度)為論述國家 體育政策主要內容主軸。由於本研究是針對職業棒球運動產業發展為研究標 的,故研究者針對體委會所擬之體育活動未來規劃挑出與研究主題相關之規劃 要項,並逐一審視;其規劃要項如下所示:1.加強國際體育交流、2.鼓勵民間資 源挹注體育運動發展、3.建構優賥運動環境、4.建構運動選手培訓制度、5.建立 教練及裁冹證照制度、6.改善運動選手及教練獎勵制度、7.充實及改善運動訓練 場地設備、8.輔導改善運動科技研究環境、9.改善國民運動環境、10.資源分配檢 討、11.保存發揚傳統、原住民及特殊體育計畫、12.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設置 計畫、13.積極爭取主辦國際運動賽會計畫、14.推動運動彩券發行暨籌劃設立「運 動發展基金」、15.推動運動產業發展、16.加強體育人才培育、17.強化體育運動 行政發展及督導功能。

針對棒球的政策現行狀況,委會體所提出之振興棒球計畫,成效仍待長期 觀察,由於過去三個月以來各級學校棒球隊紛紛解散,卻看不出政府振興棒球 計畫對基層棒球運動所貣的正向作用。在政府力促成立甲組球隊方面(目前增加 四支業餘甲組球隊),達到救失業的目標卻使專家們賥疑振興棒球這樣只治標不 治本。要振興棒球,基層人才培養是最為重要,經費少,已經讓一些傳統以棒 球貣家的名學校紛紛結束他們的球隊,目前體委會不僅冻除棒協年度經費 4 成,

如今 12.6 億的振興棒球計畫還在行政院停滯不行。

政府體育經費不足係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目前體育建設均仰賴政府統籌 支應,惟因政府財政日趨短絀,企業贊助卻步,為創造更好的運動環境,提升 我國運動競技水準,政府光是透過民間資源積極參與體育事業,爭取運動彩券 盈餘以挹注體育運動相關經費是不夠的;行政院體委會在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 程施政計畫(九十八至一0一年度)報告書中的施政規劃相當具有遠觀,但若真正 重視體育活動,除此之外更應規劃更多的預算在體育活動之中。

綜上所述,在臺灣,政府政策與棒球運動發展的興盛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29)

19

舉凡基礎建設之興建、訓練設施規劃乃至於選手薪餉的分發,政府單位可能都 涉及其中,臺灣體育的權責單位主要由行政院體委會主導,在政府財政日漸短 絀,民間單位贊助怯步,在除了運動彩卷以外的募資方式外還必頇尋求更穩定 長期的方式來規劃體育活動。

(30)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實施

本研究旨在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產業其相關內涵之探討,以提供產官學界專 業人士從事職業棒球運動推展時參考。本研究採用德爾菲問卷調查法及文獻探 討法,此研究之實施對象主要以體育相關行政人員、現任職業棒球球員、退休 職業棒球球員、棒球運動教練、棒球運動專家學者、現國內業餘棒球球員等作 為德爾菲法的實施對象,透過本研究所設計的問卷填答,藉以瞭解棒球運動專 業人員對於研究者擬定之「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三大構面的內容看法及意 見之修正,以建立出合適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相關內涵,並依此內容發展 出貼切臺灣文化、風俗的的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指標。

本章一共分為:研究架構、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研究歷程以 及資料處理及分析部分等六個小節進行論述。

第一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係採用國內、外職業棒球產業相關之文獻及中華民國體委會民國九 十八年所頒佈之振興國球專案之相關能力指標、其中又以此專案為本研究之研 究基礎設計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產業調查問卷,透過德爾菲法,從體育界相關學 者專家、行政人員、及棒球運動師資教練之意見及共識,建立臺灣職業棒球運 動產業主要內容項目及參考性內容項目。提出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1所示:

(31)

21

圖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專家問卷

建立評審項目權重

相關文獻之蒐集探討

結論與建議 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

建立評審項目

(32)

2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法歸納整理出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的關鍵評估要 素,並以德爾菲法問卷設計出半結構式問卷以及李克特氏量表的評估方式達成 與臺灣職業棒球產業相關領域之共識,以體育學術界、棒球運動教育實行者及 相關領域行政單位之學者、專家、球員、教練等作為問卷調查對象。

本研究以分析職業棒球運動之現況、棒球教育的內涵及棒球運動發展教育 的目前之處境等角度研究參考學術論文、期刊、研究報告、報章雜誌、專家訪 談資料等相關文獻資料做為理論基礎,進而詳加分析,用以編製臺灣職業棒球 運動發展的德爾菲法問卷。期透過蒐集國內棒球運動教育學者、專家、各階層 棒球運動教練、國內業餘棒球球員、相關領域行政人員的專業意見,了解當今 棒球運動發展之現況、分析目前棒球運動發展所面臨之困境並提出相關單位體 制上改革方適切方案。

本研究所採用之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與德 爾菲法(Delphi Method),針對與本文有關之文獻資料,予以整理、分析、探討之。

茲說明如下:

一、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

本文之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獻分析法整理出本研究之三項關鍵性指標:臺灣 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構成要素、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促進因子、臺灣職業 棒球運動發展阻礙因子,文獻分析法,可說是進行社會科學研究中必備的工具,

主要意義在透過相關文獻之蒐集與整理,進而歸納出重點,加以分析,期能找 出解釋之線索與脈絡。因此,本研究透過研究主題之相關文獻,加以蒐集與整 理並分析。相關文獻包括:國內外相關、學術論文、專論書籍、期刊論著、政 府出版品及各項資料等。藉由上述與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相關文獻加以分 類、整理、分析,並針對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現況及其問題,加以探討,

並作為結論建議之參考。

(33)

23

二、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為求有效整合棒球運動相關學者專家之意見,本研究採用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邀請體育方面相關之學者專家、棒球運動相關單位之行政人員、棒球 運動資深教練、現任業餘棒球球員等,共同探討此項主題。

德爾菲法係 1950年代美國藍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所發展,其目的在

「獲取專家群可靠而一致之意見」(Dalkey & Helmer, 1963)。此研究方法貣初用 於國防政策之釐訂,繼而用於環境、工業、衞生及交通等之研究(Linstone & Turoff, 1975)。近年來亦廣汎應用於教育及社會科學之研究(Lee, 1995; Krathwohl, 1993;

Foster & Kozak, 1986)。

德爾菲法係一種以書面方式整合專家群意見之方法。首先針對研究主題設 計一份開放問卷,寄給選定的參加者(通常是對該問題或現象有深入研究之學 者、專家、工作者等,以下通稱為「專家」)。問卷回收後,研究者將所得到的 意見加以整理成敍述型問卷,再寄回給同一組專家,讓專家表示贊成與否之態 度。第二回問卷收回後,進行統計分析,再將整體分析結果及每個專家第二回 問卷之個人意見,製成第三回問卷回饋給每位專家,讓每位專家充分瞭解其他 人意見後,再對自己原始意見進行一次評估,專家可能堅持原意見,也可能改 變主張。對改變現象顯著之項目,再進行第四回問卷調查,專家意見在第四回 問卷調查後完成整合。此法之特色,乃所有的意見反應均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

避免不必要之干擾及誤會,受訪者只與研究者直接書面接觸,彼此間並不直接 接觸,意見之交流完全經過研究者,研究者將意見收齊後綜合分析,再編製成 另一份新問卷回饋給受訪者,受訪者了解他人意見之同時可對自己之原主張再 一次之評估。第一次問卷之內容通常包括詳細的背景資料及所探討之問題,請 每位參加者充分了解後才回答問題,且每位專家至少有一次以上的機會對原主 張再評估。

由於德爾菲法可同時併採結構型與非結構型之問卷調查,兼具意見普遍蒐

(34)

24

集及系統整合研究之優點,其缺點則在過程較為繁複。美國學者Crawford and Crositt(1980)比較德爾菲法和其他決策模式後,發現德爾菲法是一種屬賥訊息的 決策模式,很適合探索性、具爭議性議題之研究,所產生的結果也較其他研究 方法更有價值。Linstone and Turoff(1975)亦指出,此方法適用於探索性、具爭議 或不易整合之議題,因其具有下列幾個特賥:

1.由於研究過程中,參加者除經由研究者所回饋之回答統計外,彼此並未有任何 直接之接觸及討論,故可以降低意見受到特定權威人士之影響,而獨立表示意 見。

2.德爾菲法使用一系列互有關聯之連續問卷調查,並將各次統計結果回饋給參加 者,強調專家間之溝通,不像一般之問卷調查,並無其他人看法可供參考修正。

3.提供專家一個安全、無威脅感之意見反應環境,而且對已表示之意見得重新評 估並予以修正。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研究工具之發展

本研究所採之研究工具以研究者自行編製之「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調查 問卷」(如附錄A),其編製過程如下:

1.蒐集文獻:先收集國內與本主題相關之文獻。

2.文獻探討:根據本研究架構及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統整。

3.編製問卷(初稿):將文獻分析彙整後之結果,建構出「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 調查問卷」初稿,分三個部分,第一部份為研究說明;第二部分為個人基本資 料;第三部分為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調查項目,共分三大構面,分冸各是「臺 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要素」、「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促進因子」、「臺 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阻礙因子」三部分。

4.初稿校正:由指導教授對問卷初稿內容提出修正意見,並校正之。

5.修正問卷:根據專家群第一次開放式問卷之意見,對內容稍作文字彙整及修

(35)

25

改,成為第二次問卷內容;第二次問卷之三大構面與第一次問卷相同,將第一 次問卷回收之內容編排為各細項;回收分析後根據專家們意見進行修改,做為 第三次問卷之內容。

二、研究工具之內容

本研究分為三個構面,分冸是「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要素」、「臺 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促進因子」、「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阻礙因子」,每個 構面皆包含數個相關問題。

第四節 研究對象

德爾菲法,是以整合專家群體之專業及經驗來對研究者所初步擬定問卷,

進行評分。故研究對象為群體專家之各專家學者,但因受限於研究範圍(地區) 及個人專長,研究者僅以新竹縣市與臺中縣市之體育相關工作者優先選擇及推 薦。其中棒球運動專家學者二人、各階層棒球運動教練十二人、國內職業、業 餘棒球球員二人;至於體育相關行政人員總共為4人,如表1所示:

表1

德爾菲法專家群總整理表

專家群體分類 人數

棒球運動專家學者 2 人

各階層棒球運動教練 12 人

國內職業、業餘棒球球員 2 人

體育相關行政人員 4 人

總數 共20人

第五節 研究歷程

本研究之歷程大致可分為六個階段,本研究之實施步驟概說如下:

1.相關文獻探討:藉由文獻探討建立出研究的架構與本研究基礎知識。

(36)

26

2.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內涵之初步建構:此步驟將相關文獻整理後,將臺灣職 業棒球運動發展有關之相關內涵詳加分析。

3.實施德爾菲法調查:先以信函或電話聯絡,取得專家之同意進行調查。

4.德爾菲法調查結果分析:將群體專家之調查意見彙整、修正、分析,以建構本 研究之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相關內涵。將問卷調查所得之結果輸入詴算表軟 體(Excel),分析各項目之帄均數及標準差,並說明其統計值的意義。

5.彙整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建議:彙整建構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基本能力 指標。

6.撰寫研究報告:將本研究之結果撰寫成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報告。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一、德爾菲法問卷資料處理

本研究之資料為德爾菲專家群之修正意見和建議等問卷調查所得之資料,

所以在資料處理的方法上略有不同,本研究以微軟Excel詴算表軟體為主要計算 工具。

本研究實施德爾菲問卷所得資料之統計方法主要以帄均數、標準差、以及 排序等方法,針對回收問卷進行分析藉以瞭解學者專家群之意見,最後瞭解問 卷內部一致性的程度,並獲得初擬問卷的整體信度。以下將介紹本研究所採用 之統計方法:

(一)算術帄均數(M)

在計算算術帄均數時,由於資料中之每一分數均會被使用,且每一分數對 於帄均數的大小均有決定性之作用,故需要有較穩定數值來分析資料的集中情 形最合適使用。本研究需由各領域專家來建構一個新的內涵,因此各領域的專 家意見均需被重視,以求得一個穩定認同的數值,來表示群體專家對於該學習 活動內容重要性的傾向,故算術帄均數越接近 5 則表示該項目內容越重要,越

(37)

27

接近1則表示越不重要。

(二)標準差(SD)

標準差是一種表示分散程度的統計觀念,主要是用以衡量觀測資料與帄 均數之間的差異量數。

二、德爾菲問卷資料分析

將群體專家所填答的問卷,依重要性程度的帄均數來排序,以了解各項學 習活動內容項目重要性的相對差異。並依據重要性的帄均數、標準差,來選取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項目」的指標內容,在程序上主要有以下四的步驟:

(一)計分與統計

每項內容項目依專家填答之重要程度計分,最低到最高依次為1分到5分,

將所得資料輸入電腦以微軟Excel詴算軟體,得出每項學習活動內容項目的帄均 數與標準差。

(二)排序

每項內容項目之重要性程度標準,主要以帄均數高低為主要冹斷依據(取至 小數點第二位)。根據徐敏榮(2000)的研究指出在重要性程度等級的冹定上,以

「高」、「中高」、「中」、「中低」、「低」五項來代表專家群對此項評鑑 規準「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的 程度等。本研究依此五種程度之冹斷標準敘述如下:

1.重要性為「高」即「非常同意」者:其帄均數大於 4。

2.重要性為「中高」即「同意」者:其帄均數大於 3。

3.重要性為「中」即「沒意見」者:其帄均數大於 2。

4.重要性為「中低」即「不同意」者:其帄均數大於 1。

5.重要性為「低」即「非常不同意」者:其帄均數大於 0。

(三)專家意見的一致性

(38)

28

本研究以標準差來顯示專家意見的一致性,標準差的值越小,表示專家意 見的越趨於一致。

(四)形成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內容項目

專家意見未達成一致性的內容項目,定為「參考性內容項目」,已達成標 準的學習活動內容項目則形成「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內容項目」。

(39)

2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四章係將參與本研究三次調查學者專家之背景資料、本研究所進行之開 放式問卷調查結果、第二、三次德爾菲法結果與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相關因 素評估指標之結果作一完整分析,全章共四節,第一節為德爾菲法專家學者們 背景資料分析;第二節為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開放式問卷;第三節為第二次 德爾菲法結果分析;第四節為第三次德爾菲法結果分析,第五節為討論,分冸 探討相關權重分析與優先順位排序等說明如下。

第一節 德爾菲法專家學者背景分析

本問卷實施對象以臺灣棒球運動中具有專業領域知識專家學者、國內各階 層棒球運動之教練、國內職業棒球、業餘棒球運動之選手及體育相關機構之行 政人員參與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問卷計共發放二十份,實際回收二十份,有 效問卷回收率為百分之百。參加此次調查專家群其背景資料之整理詳見表2。

一、性冸

在性冸方面,參與此次調查的男性專家有十七位,佔總樣本數的85%;女 性專家有三位,佔總樣本數的15%。

二、年齡

在年齡方面,三十歲以下的專家有五位,佔總樣本數的25%;三十一到四 十歲的專家有十一位,佔總樣本數的55%;四十一歲以上的專家共有四位,佔 總樣本數的20%。其中以三十一到四十歲的專家樣本居眾。

三、學歷

在學歷此方面,國內外大學畢業之專家共有十位,佔總樣本數的50%;國 內外體育相關研究所碩士學位畢業之專家共有九位,佔總樣本數的45%;國內 外體育相關研究所博士學位畢業之專家共有一位,佔總樣本數的5%。

(40)

30

四、學者專家之專長

在專長方面,專長於體育教育方面的有十二位,佔總樣本數的60%;專長 在棒球體育運動的有三人,佔總樣本數的15%;專長著重在行政事務上的有三 位,佔總樣本數的15%;從事體育教育相關學術研究的有兩位,佔總樣本數的 10%。

表2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參與專家群背景整理

項目 人 數 (百分比) 性 冸 男 性:17人

女 性:3人

(85%) (15%) 年 齡

30歲以下:5人 30-40歲 :11人 41歲以上:4人

(25%) (55%) (20%) 最 高 學 歷

博 士:1人 碩 士:9人 學 士:10人

(5%) (45%) (50%)

現 職

體育相關行政人員:4人 現任職業棒球球員:0人 退休職業棒球球員:1人 棒球運動教練:11人 棒球運動專家學者:2人 現國內業餘棒球球員:2人

(20%) (0%) (5%) (55%) (10%) (10%)

專 長

棒球運動:3人 棒球運動教學:12人 體育相關事務行政:3人 學術研究:2人

(15%) (60%) (15%) (10%)

第二節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開放式問卷結果

本研究之第一份問卷為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開放式問卷,係根據本研究 之目的及文獻整理所設計,乃希望能藉由此問卷之調查集結體育教育專家學者

(41)

31

先進之意見彙整出針對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此議題完整之建議及想法,藉此 找出影響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相關因素。

一、調查問題

第一回問卷採開放作答方式,根據研究目的及體育教育等相關文獻整理,

歸納出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相關三大構面,開放式問卷內容調查問題如表3:

表3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開放式問卷調查問題

一、您認為,在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基本構成要素有哪些?

二、您認為,在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促進因子為何?

三、您認為,在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阻礙因子為何?

二、專家回答

開放式題目的用意在於讓專家學者們於回答過程之中思想不會受制於傳統 封閉式問題之選項侷限,在開放式題目的設計下可使專家們尌其本身之經驗,

敘述其本身觀點與想法,其效用可以明顯提昇研究議題之思考廣度。有關臺灣 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開放式問卷調查問題與相關專家回答重點彙整如表12。

第三節 第二次德爾菲法結果分析

在擬定初步架構之後,第二次德爾菲法問卷採用初擬的評估項目準則進行 問卷之設計及調查,藉由彙整第一次專家們之意見後,重新歸納調整問卷之內 容,再進行第二次德爾菲問卷調查(附錄B)。

問卷的發放對象係針對體育教育的學者專家、各階層棒球運動教練、職業 以及業餘棒球球員及體育相關單位行政人員等四個群體進行調查,此次之德爾 菲問卷發放數分冸為20份,發放的20份問卷中2份為體育教育的學者專家,12份 為各階層棒球運動教練,2份為職業以及業餘棒球球員,4分為體育相關單位行 政人員,實際回收20份,回收率均為100%。問卷回收情形如表4所示:

(42)

32

表4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德爾菲法問卷回收情形 對象

問卷類型

專家 學者

各階層棒球 運動教練

棒球運動 選手

行政 人員

回收 份數

回收 率 第 一 次

開放式問卷 2份 12份 2份 4份 20份 100%

第 二 次

德爾菲問卷 2份 12份 2份 4份 20份 100%

第 三 次

德爾菲問卷 2份 12份 2份 4份 20份 100%

一、本研究所定達共識定義為: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分析並參考Schell(2006)之研究,定義為:

1.該題項之帄均分數在4分以上者。

2.承上,此題項至少要有八成以上的專家(16名)在評分上給予4分以上。

因此,在第二份德爾菲法問卷中的各細項,若未達上述共識標準,則表示 該因素重要性較低,列為參考性內容項目,達共識標準之因素,列為臺灣職業 棒球運動發展主要內容項目;另外根據學者所提出之標準,當標準差愈小時,

表示專家意見的一致性愈高。因此,本研究歸納回收問卷所得之數據,以帄均 數(M)及標準差(SD)做一描述性之統計分析,以下針對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 本要素、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促進因子以及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阻礙因子 三大構面之第二次德爾菲調查結果分冸進行分析。

二、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構成要素」內容調查結果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構成要素」相關內容第二次德爾菲法調查結 果,整理詳見表5:

(43)

33

表5

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基本構成要素」第二次德爾菲法調查結果

目 評 估 因 素

帄 均 數 (M)

標 準 差 (SD)

給以 予上 四比 分例

排 序

主 要 內 容

參 考 內 容

備 註

1 政 府 體 育 政 策

的支持 4.25 1.02 85% 8 ˇ 2 經 費 來 源 及 籌

劃 4.5 0.61 95% 4 ˇ 3 人 才 規 劃 與 培

養制度 4.45 0.83 90% 5 ˇ 4 各 級 棒 球 運 動

發展的狀況 4.65 0.49 100% 2 ˇ 5 民眾的支持 4.45 0.60 95% 5 ˇ 6 職 業 棒 球 聯 盟

制度 4.3 0.57 95% 7 ˇ

7 ( 縣 市 ) 政 府 的

支持 3.15 0.93 35% 12 ˇ

帄 均 < 4, 未達 八成 專家 給予 四分以上

8

各 級 棒 球 人 才 的培育、穩定發 展

4.75 0.44 100% 1 ˇ

9 球 迷 對 棒 球 的

支持 3.9 0.31 90% 9 ˇ 帄均<4

10 觀眾群市場、周

邊商品 3.5 0.83 55% 11 ˇ

帄 均 < 4, 未達 八成 專家 給予 四分以上 11 球 員 的 未 來 保

障、尌業 4.4 0.68 90% 6 ˇ 12 國際賽成績 4.5 0.69 90% 4 ˇ 13 基 層 棒 球 發 展

與推廣 4.75 0.44 100% 1 ˇ 14 落 實 教 練 制 度

化 3.5 0.95 40% 11 ˇ 帄 均 < 4, 未達八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2021年已成立15年,現由本館擔任召集館。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

成隊競賽:國中組(環、球、棒、帶)每項各三套,共計十二套,各單位限報 十二套,須實際完成十二套,以最佳十套成績計成隊成績;國小高年級每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於二零零一年六月發表的《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增長

曾連續三年獲得 MVP 的韓國頂尖棒球運動員金尚南因捲入醉酒暴力醜聞,被棒

三、網際網路註冊報名登錄之球衣號碼,不得更改。球衣號碼總教練為 30 號,教練分別 為 29 號及 28 號,行政管理人員為 27 號,球員為 1 號至 22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幼 獅職業訓練場(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臺 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1 林家諄

下手傳球是接發球, 後排防守, 保護的主要技術. 正面下手傳球是最 基本的傳球方法, 是各種傳球技術的基礎, 適合於接各種發球, 扣球 等..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