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資訊科技的電腦素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節 資訊科技的電腦素養 "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科技應用在教育的簡史

教學與教育科技歷史的權威 Paul Saettler 發現,他能夠找到最早 的「教育科技」出處是 W.W.Charters 於 1948 年進行的訪談,而最早的「教 學科技」是由 James Finn 在 1963 年的全國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所贊助的科技發展計畫中提出。

教育中的科技,立刻聯想到某些裝置或設備,尤其是電腦資訊。

Muffoletto(1994)說:「科技經常被視為小工具、器械、機器或裝置……

多數(教育工作者)將科技設想為電腦」。自 1920 年以來教育中科技的歷 史仍將主要的焦點集中在電視和廣播上,電腦則是後來加上的事物

(Cuban,1986)。網際網路是目前主流,未來二十年的焦點也許是智慧型電 腦輔助教學、虛擬實境。

不論教學媒體會變得多麼精密複雜,永遠必須去區別教育科技的發展 過程,與使用某種特定教育科技中的產品或媒介間的差異

(Saettler,1990)。因此教育科技定義應該同時強調將資訊科技應用於教 育用途的過程及所使用的工具與內容。Muffoletto(1994)說:「科技……

並非機器與設備的集合,而是進行的方式」。Robly(2004)四個教育科技 觀:媒體、教學系統、職業訓練、電腦,如表 2-1-1 所示。

(2)

15

表 2-1-1 四種教育科技觀

四個歷史觀點 起 源 當前機構

視聽媒體 三○年代用於高等教育教學 AECT 教學系統 起先用於軍事/工業教育訓練,六○

到八○年代用於大學的研究發展中

ISPI

職業訓練(科技教 育)

八○年代用於產業界職業訓練 ITEA

電腦系統(教育運 算)

起先用於程式設計、系統分析,六

○年代用於大學的研究發展中

ISTE

資料來源:Robly(2004)

資訊科技應用在教育可分為

一、前微電腦時期

1950 年―第一個電腦教學運用。麻省理工學院運用電腦驅動的飛行模 擬機來訓練飛行員。

1959 年―第一次運用於學童上。IBM 的一台 650 電腦輔助紐約市立小 學的十位元進的學習。

1960―1970 大學時間共享系統。全國 22 所大學教員及學生,使用大型 電腦系統來教授及發展共享程式。1979 年這些團體在愛荷華市舉辦 全國教育電腦研討會(NECC),現為美國最大型的教育電腦研討會。

1970 年代早期―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引 發濃厚的興趣。聯邦政府提供大規模資金的計畫,在學校、學院、

大學使用大型及迷你電腦系統。第一個用於教學的電算系

統:IBM1500 系統。第一個教學微電腦:Digital Equipment 公司的

(3)

16

PDP-1。

1970 年代晚期―電腦課程公司(Computer Curriculum Corporation,CCC)和資料控制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CDC)在教育電腦領域中居於主要地位。

PLATO 系統,包含一個有電漿螢幕的終端機,一個特別設計的鍵盤及一 個類似 Coursewriter 的編輯系統(又稱為「家庭式系統」(Tutor) , 用來發展、完成家教活動)。CDC 總裁 William Norris 宣稱 PLATO 將改革教室中的教學(Norris,1977),在 1965 至 1980 年間投入大量 資金和人力於 PLATO 的研發。

同時段分享交談式電腦控制資訊電視系統(TICCIT)。楊百翰大學的 Victor Bunderson 和 Dexter Fletcher 將彩色電視加在電腦加在電 學習站。

電腦管理教學(Computer-Managed Instruction,CMI)系統出現。根據 技巧精熟模式(skill mastery models)的系統,由美國研究學會 (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的學習需求計畫和匹茲堡大 學的個別教學發展而成。

行政電腦系統(administrative computing systems)問世。教育機構 用電腦處理各種行政活動(如學生及人員獎懲紀錄、出缺席、AB 學籍 卡等)。

二、微電腦時期

1977 年―第一台微電腦進入學校。此時的焦點由大型電腦轉為桌上型 電腦。

1980 年代早期―軟體發行運動肇始。新的教育軟體市場的出現主要受

(4)

17

到教師的影響。由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所贊助、非利的 Minnesota Educational Computing

Consortium,MECC)成為最大的課程軟體供應者。其他主要的軟體發 行公司及學校產業紛紛出現。

課程軟體評鑑運動展開。由於電腦上課程的品質或實用性並不一致,

西北地區教育實驗室的 MicroSIFT 計畫、教育產品資訊交流及專業機 構、雜誌、期刊、機構彙編及概括相關文獻,皆有進行課程軟體評鑑。

教師編輯課程軟體的運動展開。現代電腦工具(如 HyperStudio 和 SuperPILOT),選單系統(CENIS,PASS)。

電腦素養運動開始。教育電腦先趨 Arthur Luehrmann 博士

(Roblyer,1992)創造電腦素養這個語彙,意指程式設計及文書處理 等工具應用的技能。自從 1985 年,電腦素養技能即出現於全國必修 課程的內容中,大約到了 1990 年,它們因為無法被明確定義而被刪 除。

Logo(一種簡單易學的電腦輔助教學程式語言)與問題解決運動興起。

從 1980 至 1987 年,Logo’ Logo 應用產品(Logowriter,LegoLogo)、

活動及研究在這個領域中占主要地位。到了 1985 年 Logo 熱潮逐漸 衰退。Logod 主要貢獻是做為科技如何用來重建教育方法的借鏡。

1980―1990 年代―整合式學習系統(Intergrated Learning

Systems,ILSs)問世。各校發現網路系統比單機電腦更能提供具成本 效益的電腦管理教學及實習。1991 年的課程偏向結構較弱、教師導 向的教學法,因此相關公司開始銷售其他網路系統,或稱為「多媒 體學習系統」、「整合式科技系統」或「開放式學習系統」

(Hill,1993)。連結中央伺服器的系統意謂著由個別教師掌控的個別

(5)

18

電腦系統變為中央掌控教學電腦資源。

三、網際網路時期

1994―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出現。八○年代大學教學者即已 使用網路的原文版本,Mosaic 程式便是讓結合圖像及文字的資訊變 成可能。教師們亦察覺網際網路的威力;隨時聯繫他人及連結資訊、

能夠收發多媒體資料,及愈來愈如擁有臨場感的逼真模擬。「資訊 高速公路」變成教育的「高速公路」。

1998―國際教育科技學會訂定電腦綱領。國際教育科技學會為學生、

教師及行政人員制定全國教育科技綱領(NETS)

2000 年至今―網路多媒體的使用興起。遠距學習在各級教育中的普 遍,網路視訊會議及其他形式的電腦輔助教學(CAI)傳播變得為普 遍。

本節小結

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出現,讓網路多媒體的使用興起不斷翻 新;從 BBS 電子郵件發送到以 OUTLOOK、Netscape 瀏覽器為主體;發展至 今微軟公司發行 Windows Live Messenger 以至於個人網站與個人網站部 落格、skype 的盛行;人與人的連繫除一般電話與行動電話外就靠網路來 傳遞各種訊息有聲音也有影像沒有時空地點差距都可以即時通訊傳達消 息,帶給人們相當多方便,更能藉由數位學習與教學資源庫獲得更多新的 知識。

(6)

19

第二節 資訊融入教學的意涵

我國資訊教育的發展是從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開始,到九年一貫的課程規劃中,特別強調資訊融入教 學的策略,它將是未來的主要教學模式。建構論者認為知識是經學生自我 探索、體會與省思等思考活動(Thinking Activeties)而建立的強調以學 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在建構論的主張下,老師所扮演的關係也由從老師 身上學轉變成和老師一起學,正由於此種學習觀點的改變導致了學習科技 的發展(張國恩,2001) 。未來教師的教學、課程設計、教材教法、評量 都要時時創新,與現代的科技應用結合來增強學習效果。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即是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的 教學活動。教師以資訊科技為教學輔助之工具,將資訊科技所帶來的活 潑、快速與便利的特性,融入學科教學中,期望以新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師 的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品質(邱志孝,2002)。資訊科技是指資訊加上科 技,也就是資訊化的科技,或者說是與資訊化相關的科技。資訊科技就是 利用數位教材所發展出的新系統或新的傳播方式。

洪燕竹(2000)認為所謂資訊科技就是資訊科技(運用資訊設備、多媒 體、網路媒介,進行收集、儲存及傳輸文字、圖像、影音之技術)應用在 各學科教學活動上時,結合電腦化的新系統或新的傳播方式於整個教學活 動的各環節上(目標、學生、內容、環境、分法、教師)。而這新的教學 方式更具互動性、可重製性、可計算性、以及工具化的應用。另外,張國 恩(2002)的研究,指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就是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於課堂 教學上和課後活動上,以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和「主動探 索與研究」的精神,讓學生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並完成「生涯規 劃與終身學習」。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 訊的能力、達成「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身」

之願景、提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7)

20

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展,已令人們必須思考學習與資訊科技融入 的關係,資訊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雙向與交談特性及優勢的媒體演示效 果,強化多感官的學習效能。學習的主體應是學習者(學生),在電腦輔助 下,進行自主化的學習。在九年一貫的新課程中,學生應培養的十大基本 能力之一為「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Jonassen 等學者(2000)曾在所 著的書籍中說明學習資訊科科技的三階段,1.從電腦學(Learning from Computer),2.學電腦(Learning about Computer)3.用電腦學(Learning with Computer)(資訊融入教學是「從電腦學」對應到我國資訊教育發展 分別是:電腦輔助教學 CAI、數位學習課程的實施。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就是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中,讓資 訊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使得資訊科技的使 用成為在教室中日常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並且能延伸地視資訊科技融入為 一個方法(method)或一種程序(process),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來尋找問 題的解答。(王世全,200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就是教師運用資訊科技之技術於教學活動上,以培 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和態度。資訊科技的技術就是運用資訊設備、多媒 體、網路媒介、網路電話、電傳視訊、廣播教學…等,進行收集、儲存及 傳輸文字、圖像、影音等資訊科技之技術。教學活動包含理論課程和實習 課程與補救教學;教學方式更具互動性、可重製性、可計算性以及工具化 的應用。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和態度,就是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 訊」的能力和「主動探索與研究」的精神,讓學生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 題」,並完成「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張臺隆,張樹閔(2004)。

資訊時代的教育著重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網路上有許多與學習內容 相關的資源,適合作為學習的補充資料。資訊融入教材內容具多樣性,不 僅可以利用文字、圖片、照片等方式呈現,也有動畫、聲光、影片、多媒 體效果。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運用這些多媒體教材,既可吸引學生

(8)

21

的注意力,也可讓學生了解學習的內容,也可以複練習。學生經由觀察、

整理、綜合、歸納等過程,有助於學科學習。而網際網路是一個具有豐富 資源的大型的資料庫,正可提供搜尋與探索,在整個探索的過程中,老師 給予學生適當的協助與導引,而學生從網路資料搜尋中學如何探索知識;

有關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如表 2-2-1 所示。

(9)

22

表 2-2-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 吳正己,邱貴發

(1996)

將電腦融入於課程、教材、教學、及學習中,使電腦 成為教學環境中不可缺少工具。

吳沂木(1999)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整合各項動靜的媒體型式,提供 多樣而豊富的資訊,以協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概念。

王曉璿(1999) 結合電腦化的新系統或新的傳播方式於整個教活動 的各環節上。

Dockstader(1999)

1.在一般的程內容中有效率地使用科技,讓學生在有 意義的方法下學習如何應用電腦技術。2.提昇科技 學習的方法。3.學生可以彈性化、有目標的和有創 意地使用軟體 4.課程驗動科技的使用,而不是科技 驅動課程的教學。5.課程和科技的目標是協同的,

是協調整個課程的。

洪燕竹(2000) 就是運用電腦、多媒體、網路媒介,進行收集、處理、

儲存及傳輸文字、圖形、影像、語音之技術 顏永進,何榮桂

(2001)

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的進行,以提高學生學習成 效。主體仍是課程內容及教學活動,資訊科技只是眾 多可用的輔助工具之一而已。

王世全(2000)

資訊科技是為了克服人類先天的限制而發展的一種 資訊處理與傳播的科技,其產品包括電腦、網路、電 話、電傳視訊、電視…等。

顏龍源(200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資訊科技中可供教與學所用的 各項優勢資源與媒體,平順的、適切的置入各科教學 過程的各個環節。

蔡俊男(200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利用電腦與網路的特性,來協助 教學準備、教學活動與補救教學的進行。

王全世(2000) 資訊科技是指資訊加上科技,也就是資訊化的科技,

或者說是與資訊化相關的科技。資料(data)是指未 經過處理的原始數字、文字或符號。資訊

(Information)是指對人類有意義的資料。科技

(Technology)是指人類善用知識、創意和資源,以 延伸肢體或器官功能,進而解決實務問題和改善生活 環境的努力

何榮桂(200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就是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於課 程、教材與教學中,以提高學生學習成效。主體仍是 領域課程內容及教學活動,資訊科技只是眾多可用的 輔助工具之一而已。

(10)

23

何榮桂(2000)

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各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宜 在適當的時機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以提升學習效 果。

劉明洲(2001) 把電腦用上去到「教」與「學」的過程中。

張國恩(2002) 教學過程分為教材講授、學習引導、作業練習與學習 評量等,為了協助教師進行四步驟的教學需要,電腦 輔助教學就依據這四步驟的精神而設計。

姜禮能(2002) 資訊融教學是應用電腦至課程或課堂活動中,但在教 材教法則不設限,教師們可就自己目前的認知來思考 其含意。

林煌凱(2002) 教師以資訊科技為教學輔助工具,充分運用資訊科技 的特性,使教學準備更快速、教學活動更活潑且教學 評量更多樣化,以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邱志孝(2002)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教師以資訊科技為教學輔功工 具,充分運用資訊科技的特性,使教學準備更快速、

教學活動更活潑與教學評量更多樣化,以順利達到教 學目標。

張國恩(2002) 資訊教育的發展由電腦輔助教學、電腦課程的實施到 資訊融入教學。資訊所扮演的角色由「將資訊當老師」

轉換成「將資訊當學習伙伴」,因為,電腦支援知識 建構(Knowledge Construction)、知識探索

(Knowledge Explorations)。電腦支援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合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反思教學(Learning by Reflection)。

EdTech

Connect(2003)

科 技 整 合 是 融 合 教 學 技 術 ( 科 技 教 育 )(teaching technology education)和課程的內容的過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第三節 資訊科技的電腦素養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時代所趨,然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成功與否的 關鍵,在於各科教師是否會實際運用資訊科技於其教學上,因此一個理想 的資訊環境是讓教師能方便地使用並體會資訊科技帶來的好處。除了資訊 環境以外,教師更需要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和學得可行的融入策略與獲得 設計合宜的融入教學範例(顏永進等,2001)。成功的資訊科技教學環境,

(11)

24

只有好的電腦硬體與軟體設備,不能保證教學成效與資訊學科整合成果;

必須配合教師足夠的電腦專業能力、資訊素養、活潑充實的教學,才能真 正落實資訊融入教學。資訊素養能力是教師必須具備,才能因應未來教學 上的需求。國外學者,Sadera & Hargrave(1998)文中曾提到,教師面對 電腦教學時,本身使用電腦的態度將會影響到學生使用電腦的態度;若教 師具備較佳的資訊素養,那麼對於資訊融入教學必然有較佳的正向態度。

為了建立學生使用電腦正面的態度,教師必須要有一定水準的資訊素養,

方能引發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動機,以提高學習效率。

美國二千年教育目標中第四項的次目標內容明確標示:所有老師皆要 有繼續進修的機會,以獲取額外知識與所需技能,以教授有挑戰性教材、

能使用新教學方法、評量方式與科技設備(Johnson,1997)。為有效整合資 訊科技、應用電腦,教師需擁有起碼的基本科技知識與技能,融入新的教 學模式,以落實在教材、教法上。

根據專家學者的意見,研究者認為「素養(literate)」是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涵蓋認知、溝通、應用及價值判斷等 能力。素養是一種「認知」的能力。如何文彬(2001)認為素養是指個人 對某種特定領域了解的基本程度。吳美美(1999)指出,素養是理解以及 和外界做有意義溝通所需要的能力。這種能力,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 同。早期是「文字世界」,所以人類的素養是「識字能力」,(吳美美,

1999)現在是「資訊世界」所以除了識字能力外,人類還需有「資訊素養」。

所謂的「素養」,即指每個人皆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有關於 資訊素養的解釋,中外學者各有其不同的見解。Luehrmann(l981)認為:

資訊素養亦即電腦素養,電腦素養就是「操作電腦的經驗和能力」 (轉引 自劉明州,1994) 。

(12)

25

Brownell(1992)認為教師的電腦素養,應包括知識(資訊)及實作 (技能)方面,教師應該能:

1.熟悉電腦系統(硬體及軟體)的元件、電腦如何運作及與他人互動。

2.獲取有關電腦化歷史發展的資訊。

3.瞭解目前與未來社會中電腦使用的知識與使用的時代意義。

4.具備將電腦融入生活、工作的知能。

而學生能夠:

1.使用電腦於學習目標的達成,有效利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在老師或數 位教材導引下,能自我進行練習。

2.以電腦語言撰寫簡單程式。

3.參與問題的解決,以電腦為工具,將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個別的模組,發 展每個模組的解決方法,進而提出具體的問題解決之道。

陳仲彥認為資訊素養應涵蓋了四個相關的領域(陳仲彥,1996):

1.傳統素養:即傳統圖書館的利用教育。

2.媒體素養:即各種儲存媒體的認識與利用。

3.電腦素養:即電腦操作的基本能力。

4.網路素養:即對於網際網路的認識並善用網路資源。

Johnson(1997)認為教育電腦化的三個階段:

1.熟識(familiarization)電腦:讓教育工作者熟悉微電腦的潛能,進而以 電腦作為教學工具,提昇教學效果。

(13)

26

2.獲取(acquisition)知能:為了有效運用電腦,能將電腦變成教育輔助工 具,就需獲取電腦相關軟硬體之知能,以作為電腦應用的基礎。

3.統整融入(integration):具備基本的電腦素養之後,接著就是如何整合 電腦或資訊科技於日常教學歷程及學習情境之中。

溫嘉榮及吳明隆(1999)建議之教師電腦素養:

1.具備電腦操作及使用的基本知能:包括電腦知識、技能、態度與情感。

2.認識電腦科技的發展、功能與限制,了解資訊科技在各領域的應用情形。

3.了解電腦對個體生活及整體社會的應用與影響,能確實遵守電腦應用倫 理守則。

4.教師與學生所具備的電腦素養範疇雖有不同,但二者電腦科技應用均在 於追求教學品質或學習效果的「精緻化」、「卓越化」、「效率化」。

5.師生電腦素養是否涵括程式設計知能,看法雖然互異,但對程式流程與 演算過程的思索,可增進學習者之推理與邏輯思考能力,大多持正面同 意的看法。

何榮桂及籃玉如(2000)建議之教師資訊素養:

為落實資訊科技在教室中的應用,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可分為操 作演示與整合教學兩方面。在操作演示方面,教師必須熟悉學校硬體設備 (例如:網路、PC、數位電視、單槍投影機、隨選視訊系統等)的操作方式、

多媒體電腦整合應用、學校或網路可用軟體資源的種類與適用情形、以及 對教學內涵充分的瞭解,乃能將可用的軟體資源以最適當的硬體設備呈現 在最恰當的教學流程中,以收最佳的教學效果 (何榮桂、籃玉如,2000)。

在整合教學方面,教師除了必須具備上述操作演示的資訊素養,尚須熟悉

(14)

27

基本應用軟體的使用方式(尤以開放式軟體,如文書處理、試算表、簡報 系統等),並且必須對學習策略與教學內涵有充分的瞭解,方能設計整合 資訊科技與學習策略的教學活動 (何榮桂、籃玉如,2000)。相關文獻提 出之電腦基本能力之比較,如表 2-3-1 所示;有關資訊素養簡要定義歸納 表,如表 2-3-2 所示:

表 2-3-1 :相關文獻提出之電腦基本能力之比較

能力類別 ISTE (1993)

MACQT (1997)

Fisher (1997)

Overbaugh (1993)

莊奇勳 (1992)

郭鴻儀 (1996)

教育部 (1999)

1.電腦概念 ˇ ˇ ˇ ˇ ˇ

2. 基 本 硬 體 操作

ˇ ˇ ˇ ˇ ˇ ˇ ˇ

3.軟體操作 ˇ ˇ ˇ ˇ ˇ ˇ ˇ

4.軟體評估 ˇ ˇ ˇ ˇ ˇ ˇ ˇ

5. 電 腦 輔 助 教學

ˇ ˇ ˇ ˇ ˇ

6. 電 腦 應 用 教學

ˇ ˇ ˇ ˇ ˇ

7.教學行政 ˇ ˇ ˇ ˇ ˇ

8. 價 值 觀 及 倫觀

ˇ ˇ ˇ ˇ ˇ ˇ

9.程式語言 ˇ ˇ ˇ

資料來源:吳正己、陳美靜(2001)。國中教師應具備的電腦基本能力 表 2-3-2 資訊素養簡要定義歸納表

人名及年代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定義 Moursund(1976)

電腦素養是除具備電腦之「非技術」與「低技術」的 能力方面外,包括對電腦限制的了解,能應用電腦於社 會、職業及教育上。

Rawitsch(1978) 基本的電腦素養是指以靈活運用軟硬體的功以特性,

作為問題解決的輔助工具。

Watt(1980)

電腦素養為電腦技能、知識、理解、價值及關係的集合,

它使得人們於電腦導向的社會中能舒適地展現電腦功 能,進而成為一位有生產性的公民。

Coburn(1982)

電腦素養的四個內涵:電腦程式設計能力、使用套裝 軟體的能力、了解電腦於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與使用 電腦解決問題的能力。

(15)

28

Eisenberg &

Berkowitz

(1990)

提出 Big Six 技能是另一種對資訊素養的處理途徑,

圖書館員、教師與資訊專家利用 Big Six 技能可以幫 助學習者獲得資訊素養,能將資訊成功的應用於批判性 思考與解決問題。

McClure,1994

資訊素養包含:傳統素養(讀、寫、說和計算的能力)、

媒體素養(使用後印刷式媒體(post-print media),

尤其是電腦素養(使用電腦化完成一些基本工作的能 力)、網路素養(了解網路資源的價值,並利用檢索工 具在網路上循取特定的資訊並加以處理、利用的能力)。 賴苑玲(1999)

資訊素養就是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與網路 素養,並藉由 Big Six 技巧來提昇圖書館技能、媒體技 能、電腦技能與網路技能,更可以在學業上與日常生活 上,幫助學生做有效的決定。

池增輝

張苑珍(1999)

資訊素養涵蓋了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和網 路素養四方面的素養。是一種能夠解決資訊問題的能 力。

賴鼎銘(1999)

狹義的資訊素養就是電腦素養,內容有認識電腦、應 用電腦及電腦與社會的關係。

廣義的資訊素養是能具備釐清問題、分析所需資訊、

正確解讀資訊及組織對自己有用的資訊等內在能力。並 能具備知道資訊在哪裡、如何獲取資訊、能用適當的方 式將吸納後的資訊呈現出來、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等外在 能力。

林菁(1999) 資訊素養就是指一個人具有尋找、組織、評估和利用 各種資訊的能力。

吳美美(1999)

資訊素養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能力,有效發現自己 的資訊需要、尋找資訊、判斷和呈現資訊,以及使用資 訊的能力,自我學習的工具或一套自我學習的技能。也 就是描述一個人在資訊社會理解以及和外界做有意義 溝通所需要的能力。

何文斌(2001)

資訊素養是一種解決資訊問題的能力,強調資訊的檢 索、組織的運用,是資訊時代中,個人所應具備的基本 知能。

謝佩璘(2001)

資訊素養就是知道如何發現資訊、如何評估資訊、如 何組織資訊與如何利用資訊的能力,這能力涵蓋個人如 何應用外顯的資訊蒐集技能,以組織建構內在知識及個 人思想的過程。

關淑尤(2002)

資訊素養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一種可讓人成 為終身學習者,而且可以讓個人充分體驗求知的樂趣,

進而創造個人在生命過程中持續不斷主動學習的動 機。其意義隨社會型態及時代的變遷有所不同,但唯一 不變的是一種運用時代科技面對多面貌的資源並有系 統地解決問題的一種觀念、態度、自我導向學習的必備 條件與技能。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6)

29

第四節 資訊融入教學之方式

資訊科融入教學的方式,係指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法、工 具。教師可以利用資訊科技來展示教學內容資訊、列印教材資料、製作及 分析統計圖表、利用網路瀏覽及連結相關教材、師生間互動討論、學上傳 作業、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展示學生作品、課後輔導學生學習等(劉世 雄,2004)

張國恩(2002)認為目前一般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較常用的方式 如下:

一、利用電腦簡報展示

利用電腦簡報軟體來展示教學(如 Power Point 等)。有簡單的聲 音、影像動畫效果,可結合多媒體做多元化的展示。

二、運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CAI)

CAI 軟體可將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以幫助學生建構基本觀念,理解 觀念,並建立學習環境,協助學生操作練習。

三、使用網際網路資源

網際網路上的資源豐富,是一大型教材庫。多樣化的內容、網頁以 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可以將其擷取整合到教案中,對教學極有幫助。教材 庫可分為:1,網頁化書本型態;2,網路化 CAI 軟體;3,非同步論壇;4,

遠距教學。

王曉璿(2002)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活動中可應用個人電腦結合 視聽媒體、應用電腦教室廣播教學、應用區域網路影音伺服器、應用網際 網路在教學上等四種方式。劉惠玲(2002)指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應用方 式有:1.個人電腦結合視聽媒體、區域網路。2.應用網際網路。3.工具軟

(17)

30

體的運用,另外王秋錳、溫嘉榮(2003)認為教學過程中運用電腦教室及資 訊科技融入方式如表 2-4-1、表 2-4-2 所示:

表 2-4-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應用方式

教學過程 應用方式 說 明 文 書 處 理 工 具 如文書處理軟體

多 媒 體 工 具 如簡報、繪圖、影音編輯等軟體 教學準備的

應用

程 式 設 計 工 具 如 Visual Basic、ASP、CGI、

JAVA 等 輔助教學軟體應用 如 CAI 課堂教學活

動應用 套 裝 軟 體 後 應 用 如 Office 的文書、簡報、資料 庫、試算表軟體及繪圖、影音編 輯軟體等

以 教 師 為 中 心 教師是演講者或是協助者 以 科 技 為 中 心 科技是教學傳遞工具或是家教

工具 教學角色關

係的應用

以 學 生 為 中 心 學生為建構者或是探索者 教學評量的

應用 多 元 評 量 的 實 施 實作評量、學生自我評量、同儕 評量、檔案評量等

資料來源:王秋錳(2003 碩士論文)

表 2-4-2 資訊融入學科的試用範圍、工具與方法

應用範圍 工 具 方 法 教學大綱提示 Power point、Microsoft

Producer、 Frontpage、

WWW

多媒體演示、作業題目

學習補充教材 Internet 資料蒐集、課堂提示 學生自學教材 Frontpage、WWW、ASP 適性化教材

師生互動 E-Mail、NetMeeting 師生溝通、問題解答、

同儕學習、線上討論 線上測驗與評量 WWW、ASP 線上題庫供學生課後練

習,了解學生學習成就,

作為教學之回饋

虛擬教室 Internet 跨校跨國的學習互動或 網路合作學習

競賽活動 Internet 提供學生發揮創作園地 大規模活動辦理

學生作業 PC Office 學生利用電腦做作業及 利用電腦學習

班級學生資料 Excel、Access、ASP 學生基本資料管理 親師溝通 E-Mail、Web 家庭聯絡簿

資料來源:溫嘉榮(2003)。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 研究月刊,105 期,p.79

(18)

31

綜合文獻、學術期刊、論文資訊融入教學方式,從使用之電腦軟體 工具可區分為:

一、文書處理軟體

用以編寫教案、流程圖、表格、課程講義、考卷、設計教學活動,

如 Word、ms office 等。

二、試算表軟體

收集之教學相關資料、測驗成績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繪製統計圖、

計算學生績、平均數、成績排序等。

三、簡報軟體

將教材數位化呈現,線條色彩、強調、註記,簡單的聲光動畫或成果 的展示發表,如 PowerPoint、Producer 等。

四、教學平台(INTERNET、Microsoft PRODUCER)

教師們自行設計或套裝軟體用來輔助教學、反覆練習、課後補救教 學,可用的輔助軟體體種類繁多,如網址http://media.nihs.tp.edu.tw/

等(臺北市數位學習網)。

五、多媒體軟體

結合文字、聲音、影像、圖片、動畫之數位化教材,如 Flash、

Director、Authorware、繪聲繪影等。近來多媒體系統以各種不同的軟、

硬體和媒體設備的型態出現,主要是依據不同的儲存裝置,如:互動式影 碟(IVDS)、燒錄光碟(DVD-ROM)、數位碟片(DVD)、互動式光碟(CD-I)、互 動式數位影視(DVI)以及相片光碟(photo CD)等。

(19)

32

六、超媒體

多媒體與超媒體這兩種概念過於接近難以區分,M.D.Roblyer(2004):

「多媒體」(multimedia)泛指「多種媒體」或「媒體的組合」。媒體指的 是結了音效、圖畫(still pictures)、動畫和文字等各種工具的資訊產 物,其目的是用來傳播資訊。「超媒體」(hypermedia)指的是「相互連結 的媒體」,其中存在各種媒體中的資料可以相互連結使用(通常透過網際 網路),故有「超媒體」之稱。

七、網際網路資源

利用瀏覽器軟體,如 Internet Explorer、MSN Explorer 等上網搜尋 相關的網頁,帶學生瀏覽,配合學習的需要,設計可應用網路資源的教學 活動及評量方式。

八、視覺化模擬軟體

藉由電腦視覺化方式呈現模擬相關主題,如 POWERPOINT、REAL PLAYER 等。

九、電子郵件(E-mail)

師生、同學間利用電子郵件、線上討論區佈告欄(BBS),針對學習主 題,繳交成品、評量或討論。

十、遠距教學

分同步與非同步教學兩種。同步教學是指多人同時連上網站進行合作 學習,同學間互相討論、解決問題。廣播教學、投影教學屬於同步教學。

非同步教學如網站建置,讓學生隨時網站學習,時間上較富彈性。舉凡數 位教材展示、習題解答公佈、討論、注意事項、教師回應等,皆涵蓋在非 同步教學網站的範中,本研究係採用同步與非同步教學方式。

(20)

33

十一、繪圖軟體

使用繪圖軟體製作圖片、流程圖、幾何圖形、電路零件繪圖等,增進 學習興趣與理解力,如 AutoCAD、CorelDRAW、VISIO、Protel、非常好色、

小畫家等。

十二、影像處理軟體

修改影像或美工圖案,如 PhotoImpact、PhotoShop、CorelDRAW 等。

十三、網頁製作軟體

製作網頁建立教師之教學資源網站,或線上教學如 Front Page、

Dreamweaver、Flash、ASP 等。

十四、影音編輯製作軟體

利用影音編輯軟體製作資訊化教材之背景音樂或旁白,如 Media Studio Pro 魅力四射、威力導演、繪聲繪影等。

十五、點選視訊(VOD,Video on demand)

可自由檢索影像的多媒體資訊系統。學生透過網路的課程隨選遠距教 學系統取得所要選的學習教材,進行遠距學習。

本研究以簡報軟體將三大檢定單元製作成教材,並實施教學,每 上完一個單元完成評量後,將教材置於臺北市數位學習網

http://elearning.tp.edu.tw/,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了讓我們的學子們能將資訊

科技應用於學習,特別提供這個數位學習的園地,期許整合教學內容,透 過這個網站,幫助孩子們的學習更上層,供學生自我學習或為補救教學之 用。

(21)

34

第五節 技能檢定

隨著經濟不斷成長,人力資源的規劃及人力素質的要求也相對增加,

二十一世紀可說是證照的世紀,因為証照能確保專業能力、品質和安全,

是企業人才參用的標準、待遇及升遷的優先條件,也是個人競爭力的展 現。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正朝向高科技技術發展,各行各業分工精細,日 趨專業化,未來全面邁向技術士證照制度是必然的趨勢。

技職教育對國家整體經濟建設、產業升級有一定貢獻,尤其是基層技 術人的培育更是功不可沒。推行證照制度是近年來政府致力於躋身現代化 工業國家之林。未來的社會是職業證照的社會,因為證照是評量個人技術 能力的指標之一,是提昇人力素質計畫的工作項目,也是一項重要的社會 政策,可以導正國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偏差觀念,落實行行亦能 出狀元的職業神聖觀。衡之歐、美、日、德等先進國家,不但確定證照的 法定地位,並肯定該證照的專業能力。

證照制度可提昇人力素質與水準,尤其在各行各業日求專業化,漸重 視服務品質的當今社會,邁向職業證照社會是必然趨勢。過去五十多年 來,在全民的努力下,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提升國民生活水平。而後更 應加強推行職業證照制度,在現有的基礎上,多加宣導並改善其公信力,

以增加企業的信任度,企業也能相對的給予肯定與支持,讓證照能全面落 實,創造人民與企業的雙贏。

壹、技能檢定的意義

證照制度的推行是提昇人力素質的有效政策,而技能檢定是證照制度 的首要工作。技職教育不僅要有知識背景,也要注重實務技能。八十七年 九月教育部頒布之工業職業學校課程標準暨設備標準,籍由學年學分制活 化課程應用,張天津(1983)曾指出技能檢定是政府單位或政府所委託的單

(22)

35

團體,所辦的技能考試。合格者發給技以檢定及格證書,經由證書的證明 使得社會信賴他們的技以,同時也可以受到社會的尊重和肯定。

職訓局(2004 ) 技術士職業證照係根據工作規範,對技術人員所具有 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依程序予以測驗;合格者由政府主管機關頒發「技術 士證書」,以證明所擁有之技術能力,作為從業的憑證,並依法在就業時 得到某種程度的保障。此種重視就業能力及執業資格憑證的方式即稱為職 業證照制度。換句話說,透過公正、公平、客觀的評量過程,來評鑑從業 人員的技能水準,是實施職業證照的基礎。而技術士職業證照正是最具代 表性的職業證照之一,如表 2-5-1 所示:

表 2-5-1 技能檢定的意義

楊啟棟(1975) 技能檢定乃是一個國家對其勞動者所施行的一種 測驗,並公開認定其技能水準的全國性制度。

譚仰光(1976) 技能檢定是以一種公認的標準,對技工所具有的程 度加以檢定,同時就其檢定結果給予證明的一種全 國性制度。

張天津(1983) 技能檢定是政府單位或政府所委託的單團體,所辦 的技能考試。合格者發給技能檢定及格證書,經由 證書的證明使得社會信賴他們的技能,同時也可以 受到社會的尊重和肯定。

楊朝祥(1983) 技能檢定是以公開地以公認的標準來考驗技術人 員之技術水準,並在通過考驗時給予證明的一種過 程。

職訓局(1985) 技能檢定乃是針對勞工所具有的技能,依一定的技 能標準來加以檢定,並由政府對其技能加以公證的 一種國家考試制度。

綦丕珍(1987) 技能檢定的主要內涵在按照一定的客觀評量標 準,透過學科與術科測驗對個級各類技術人員,就 其所學之職業專長的專精程度加以測定,並發給合 格者相對應的職業技能證書,做為個人執業、就業 及升遷的依據。

蕭錫錡(1990) 技能檢定是以一定的效標,對應檢人員所擁有的專

(23)

36

業知識、專業技能加以測定。合格者由政府或公正 機關領發技能證書,以為從事工作憑證。就業時依 法可得到某種程度的保障,甚至可做為執業之憑 藉。

職訓局(1991) 技能檢者所具有的職業技能,依一定標準為基礎來 進行測試,經測試合格者頒予證書的一種制度。

蔡漢賢(1992) 技能檢定是對技術人員測驗其技能程度的一種考 試,合格者可依其職種及水準授予證書。

陳聰勝(1994) 技能檢定系根據工作規範,對技術人員所具有的專 業知識與技能依程度予以測驗。合格者由政府機關 頒發技術士證書,以證明所擁有之技術能力,做為 從業的憑證,並依法在機業時得到某種程度的保 障。

康自立(1995) 技能檢定是根據公定的工作規範,以測驗技術人員 從事該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與能力的程度,

合格者給予公認的技能證書。

彭仁桂(1995) 技能檢定係指為提高技術人員之職業技能水準,建 立技術士證照效用,主管機關訂定規範以實作筆試 檢測並評定其技術能力之層級,所辦理之測驗。

胡瑕玉(1996) 技能檢定是政府延聘或服務過程中,就業者應具備 之技以範圍種類標準及所需相關知識編訂工作規 範,並依據該規範命製學、術科測驗題目,對於測 驗合格者給予技術士證以作為就業憑證。

職訓局(1999) 依規定程序及標準,對國民之工作技術能力,測定 其工作上所需具備之知識及技能;其目的旨在提升 國民技能水準,落實技術士證照制度,提高技術士 社會地位及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各家對技能檢定的定義來看,技能檢定是由政府或政府委辦的公 正單位,包含學校,依一定的檢定規範,透過筆試、術科操作的方式,就 選定的職類,進行測驗,以鑑定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水準。檢定合格者,

就其職類授予對應等級之國家合格執照,以為其專業技能之憑證。此憑證 可為個人就業、開業、升遷之依據的一種制度。

(24)

37

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各行各業日益專業化,以及消費者意識抬頭,

社會逐漸重視服務品質,未來社會邁向職業證照是必然的趨勢。今後技能 檢定在質與量方面均應力求突破,並加速強化技術士職業證照效用。

貳、技能檢定的功能

孫仲山(1992)就教育的、社會的、經濟的三方面觀點分析職業學校在 校生技能檢定的效益:

若將技能檢定視為一項總結性的學習評量,則技能檢定提供學校提升 教育績效、提供學生改進技能缺失的具體建議,以及提供學生入工作市場 的模擬情境;技能檢定的社會效益包括維護人力供需的秩序、安定工作市 場的人力、建立職業平等的觀念;經濟的觀點效益有:技能檢定為工作人力 的素質提供客觀的指標、為產品或服務品質提供有力的保證。

林江風(1994),職業證照制度是國家人力資源發展計畫的工作目標,

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社會政策,可導正國人偏差的職業觀念,確保公共財 產及生命的安全,提昇產業的技術及服務水準。張波鋒(1993) 認為證照 制度係指經由技能檢定所授予適當技術憑證的一項保障系統的建構,兩者 相輔相成。

康自立(1994)歸納技以檢定具有以下的功能:

1.提高產業工人之技能水準與生產力。

2.建立並落實證照制度。

3.維護公共安全與服務水準。

4.檢驗職業訓練成果之依據。

5.簡化企業甄選人才之手續。

(25)

38

6.強化職業教育與訓練之功能。

7.激勵學員學習技能之興趣。

8.提高技術士之社會地位與尊嚴。

9.激發產業技術牛級及競爭力。

黃啟賢,李然堯(2000)規納對技職教師之成效:

1.提升技職教師技能教學水準。

2.提高了技職教師技能教學之自信心。

3.提供技職教師第二專長訓練之機會。

4.提供技職各類科教師交流之機會。

5.充分表現出技職教師學習之風範,提供技職學校效法學習之典範。

對職業訓練機構之成效

1.充分利用職業訓練機構之師資設備,本案受訓教師在訓練期間孜孜不 倦的學習態度,對職業訓練機構其他各訓練班產生正面之影響。

2.職業訓練中心得與技職教師充分溝通,交換教學心得,達到實質交流 之目的。

對承辦學校之成效:

1.提供學校辦理技能檢定之經驗。

2.提供學校介紹推廣之機會,受訓教師間接協助學校向學生宣傳推廣承 訓學校之優點。

3.達到承訓學校與受訓教師之各項交流,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拉近校際

(26)

39

間之距離。

對技職學生:

1.技職教師經過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訓練,對技能檢定之內涵更加瞭解,

在平時技能教學上能針對技能檢定施以教學,正確指導技職學生,對學 生技能學習有極大助益。

2.技職教師經由專案技檢順利通過乙級技能檢定,在實施技能教學上具有 專業之權威,學生不會再以懷疑的眼光看待,轉而用心聽講學習,提高 了學生學習的態度及成就。

3.技職學生獲得技職教師正確的技能教學,能充分展現本身學習之技能,

對其日後參加技能競賽、技能檢定、升學及就業均有正面之助益。

對技職學校

1.技職教師利用暑假參加專案技檢,重溫學生時代求學之情景,教師從中 獲得技能教學之提升,間接尋回以往做學生時之熱情,在回校後將調整 教學心態,將所學指導學生,提升學生學習技能之效果,學生學習成效 提升,亦提升學校之聲望。

2.部分私立技職學校鼓勵教師參加專案技檢,除可替學校爭取行政機關之 經費補助外,亦提升學校技能教學水準,對日後招生有正面助益。

3.技職教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師交流結訓返校後,對學校所有之技能教學 設備予以整合,調整教學方式,對教學設備妥善運用,間接節省學校教 育資源。

4.技職教師參加參加技能專業訓練完畢返校後,成為專案技檢計畫的種子 教師,在學校內能帶動風氣,導正技能教學,影響其他實習科目專任教 師跟隨調整,發揮種子教師之效益。

(27)

40

本章總結

隨著經濟不斷成長,人力資源的規劃及人力素質的要求也相對增加,

二十一世紀可說是證照的世紀,因為証照能確保專業能力、品質和安全,

是企業人才參用的標準、待遇及升遷的優先條件,也是個人競爭力的展 現。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正朝向高科技技術發展,各行各業分工精細,日 趨專業化,未來全面邁向技術士證照制度是必然的趨勢。

技能檢定是由政府或政府委辦的公正單位,包含學校、同業職業公 會、職業訓練機構,依一定的檢定規範,透過筆試、術科操作的方式,就 選定的職類,進行測驗,以鑑定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水準。檢定合格者,

就其職類授予對應等級之國家合格執照,以為其專業技能之憑證。此憑證 可為個人就業、開業、升遷之依據的一種制度。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於 2016 年 12 月發布的《推動 STEM 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報告,強調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 不同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四 金錢的性質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

朝陽科技大學 資訊與通訊系. 107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科學、科技和工程的急速發展,根據各類調查和會面收集得到

Case under the Pilot Scheme on e-Learning in Schools of Education Bureau of the Government of HKSAR (2013). Innovative i-Teach Programme ‘A leap

試驗計劃」 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 香港大學

有關資料可參閱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