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經與太學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五經與太學 ("

Copied!
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五經與太學

( 試用版 )

歷史時期:秦漢

課題二︰兩漢的政治發展與中外文化交流

古物新知 中國歷史教師教學資源冊

(2)

導入

● 太學的建立為漢武帝的文治措施

● 五經為太學授課內容

從文化史角度切入

● 探討五經的影響及

● 太學系統的運作及兩漢興衰 漢武帝

(3)

許多漢代出土的文獻材料及文物都有《五經》相關的字眼

所以我們這次會以這兩組漢代文物入手 海昏侯墓

熹平石經

導入

Image source:Wikimedia Commons

(4)

五經

接下來就讓我們先看看甚麼是《五經》,然後

開始考古之旅吧!

(5)

甚麼是《五經》?

● 「經」即經典

「五經」是五本經典的儒家著作,是漢代官方認可的教授材料。

《詩》、《書》、《禮》、《易》和《春秋》就被選為「五經」

漢武帝時的大臣董仲舒

時下書籍「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 使並進」,因此我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6)

甚麼是《五經》?

《詩》是歌謠集——溫柔敦厚,有熏陶情操之效

《書》是上古聖的言辭——尚友古人學習為政之道

《禮》是周代的官制——釐明職責,培養德位相稱的人才

《易》占卜書——內容奧妙,通於「道」

《春秋》孔子對歷史大事的評註——明是非,重思考

開啟仕途的基礎。

促進學風,提高了儒家的地位。

「經學」在漢以後成為正統。

(7)

為甚麼是《五經》而不是其他書籍?

《詩》、《書》、《禮》、《易》和《春秋》五書被尊為「五經」

● 普遍認為這五本書均由孔子修編成書

● 因此五本書微言大義,讀通就能透徹離家儒家的道德學說

● 三代聖人的事蹟,為儒者提供了行為規範,尚賢思齊

● 熏陶情、培養個人鑑古知今和是非判斷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能成就「君子」

(8)

海昏侯墓發現《五經》

誰是海昏侯啊?

(9)

海昏侯墓

‣ 位於江西省南昌市

‣ 2011 年開始發掘出來,為近年中 國考古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 墓主是漢武帝孫劉賀

‣ 曾為漢廢帝,在位僅僅 27 日

‣ 後改封為海昏侯 漢廢帝劉賀玉印

Image source:

China Daily

(10)

海昏侯劉賀墓

(約 17 平方米)

Image source:

Sohu

(11)

墓中發現了鏡屏、背後有儒家師徒的圖畫

這是現有最早的孔子畫像

學者暫稱為《孔子衣鏡》

海昏侯劉賀墓

Image source:

《惊世大发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江西美術出版社 2016 )

(12)

海昏侯劉賀墓

整理後 整理前

竹簡為當時主要的書寫面 墓藏 5200 餘枚簡牘

內容包括儒家經典、棋譜、數算、詩歌 ...

Image source:

《惊世大发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江西美術出版社 2016 )

(13)

海昏侯劉賀墓

接近過半的竹簡的內容為儒家經典

● 五經的《詩》、《禮》及《春秋》

● 可見五經在漢代的重要性

● 其他包括《論語》及《孝經》的章節

Image source:

《惊世大发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江西美術出版社 2016 )

(14)

咦!是熹平石經

Image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熹平石經有《五經》的記錄

(15)

熹平石經是甚麼?

作於東漢熹平四年(公元 175 年)

刻石共四十六碑

高十尺,寬四尺、共二十餘萬字 立於東漢首都洛陽太學門外

wikimedia commons

(16)

熹平石經是甚麼?

‣ 漢朝時,五經廣泛流傳,抄寫文字或有謬弊

‣ 東漢靈帝時,朝廷校訂經文,刻於石碑

‣ 五經之外,亦包括《公羊》、《儀禮》

wikimedia commons

刻石多受損壞,現存百餘塊殘石

(17)

熹平石經 殘石拓片一覽

《詩》

孔子認為「不學詩,無以言。」

Image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Image source:

Harvard Library Chinese Rubbings Collection

(18)

熹平石經 殘石拓片一覽

《書》,又稱《尚書》

Image source:

Harvard Library Chinese Rubbings Collection

為甚麼要讀《書》?

學習《書》有助認識 ...

上古時期的歷史和政治思想

從上古賢王的身上學習君臣相處之道

(19)

熹平石經 殘石拓片一覽

引言 引言

Image source:

Harvard Library Chinese Rubbings Collection

(20)

兩組文物怎樣幫助我們認識歷史?

海昏侯墓

1. 孔子衣鏡

2. 《五經》《詩》、

《禮》、《春秋》

熹平石經

1. 《五經》

2. 解《春秋》的《公羊傳》

五經具官方認可力,且在士大夫之間風 行。 是極為重要的官學典籍。漢代的出土 文物時常遇見《五經》的文字。

(21)

太學是甚麼?

為甚麼會有太學?

太學怎樣反映兩漢歷史?

太學

(22)

漢武帝為甚麼要設太學?

漢初文人積極反思秦速亡之由,得出結論:

秦焚書坑儒,不重學風,社會缺少道德教育穩定人心

漢初,君主貫徹輕賦稅、重農業,與民休息的政策,國家累積財富 漢武帝憑籍中央集權完成國家的大一統

漢武帝

(23)

● 漢武帝思及文化與道德教育的貧乏,不利統治與國家發展。

● 武帝便採納董仲舒與公孫弘等人的提議 ...

於 長安 建設太學,教授《五經》

漢武帝為甚麼要設太學?

漢武帝時的大臣董仲舒 你知道為什麼太學設在長安嗎?

(24)

太學是如何運作?

「博士」

教導「五經」的專職學官,所以又名「五經博士」,他們是經學的專家 在太學擔任老師的職責

太學學生

在西漢稱為「弟子」,而東漢則稱為「諸生」

武帝時太學只有五十個學額,收「年十八以上,儀狀端莊」的官宦子弟 地主子弟也可作為旁聽生,是為「受業子弟」

官宦子弟有官祿、免役,但地主子弟是要費用自理 你知不知道兩者有 甚麼分別?

(25)

太學的上課模式

學生以自修為主,大班教導「五經」的正課

正課以外時間,學生可以按個人興趣學習 可以請教校外名師、高足弟子和同儕互相交流

太學不設畢業年限,但學生必須通過考試才可以授予官職

所得的成績和所分派官位相等

太學的授課形式和現代大學 相似

光武帝

(26)

太學的發展怎樣反映兩漢歷史?

西漢

太學建於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 年),漢武帝在長安設立校舍,收生員五十人

西漢末期漢成帝在位時,太學收生擴展至三千人

王莽

「築舍萬區 —— 王莽在平帝時期開始擴建校舍,令太學足以容納萬人

(27)

太學的發展怎樣反映兩漢歷史?

● 東漢立朝,光武帝在新首都洛陽新立太學

● 東漢皇室、諸侯及大臣之後代均修經學

光武帝

(28)

太學的發展怎樣反映兩漢歷史?

● 之前提過的熹平石經,就是立在 洛陽太學的大門。

● 作為《五經正統》官方的版本。

(29)

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和州牧割據,

引致社會不穩、政治黑暗

嚴重影響太學運作,最終更令教學終止 ...

清人繪董卓像

太學的發展怎樣反映兩漢歷史?

(30)

小結

● 漢武帝重視道德教育,設立太學,令教育發展蓬勃

● 太學的設立推動了社會學習風氣,

● 與仕途緊扣的制度也培養不少政治人才

儒家經典亦成為漢代士人的一個重要的共通語言

漢武帝

《五經》的文字經常與漢代文物見得到。熹平石經和海昏 侯墓的竹簡就是好例子 。可見儒家經典的流行與重要性。

(31)

討論

1. 為甚麼熹平石經要刻上「五經 」 ?

2. 你覺得太學課程有甚麼可取 / 缺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世界銀行(World

紹興二十九年, 朱熹校定《謝上蔡語錄》,將世間流傳的《上蔡 語語錄》中, 有「詆程氏以助佛」者,予以刪除,(註 43 )上蔡是

卷 1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This is to inform kindergartens and primary schools of the “Library Cards for All School Children” schem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bulk application for library cards of the

  花兒為甚麼這樣紅?還需要用物理學原理來解釋。太陽光經過三稜鏡或

石虎的家保住了!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台中市太平區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變更 案,該案計畫擴建 20.3757 公頃、合計總球場面積將達 50 公頃,計畫要把球 場

注五 石室夾注三本「素怛 」 ,丁本作「素怛 •」 ,戊本作「素怛 」 , 東寺本作「素怛覽、」 。石經甲本作「素怛 二合 」並另夾有「 已上經題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