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一章第一节 基本概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章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一章第一节 基本概念"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第一节

基本概念

(2)

一、 随机试验与事件 I. 随机试验

1. 随机试验 把对某种随机现象的一次 观察、观测或测量等称为一个试验。如果这 个试验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且每 次试验的结果事前不可预知,则称此试验为 随机试验,也简称为试验,记为E。

注:以后所提到的试验均指随机试验。

(3)

随机试验举例:

E1: 掷一颗骰子,观察所掷的点数是几;

E2: 观察某城市某个月内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

E3: 对某只灯泡做试验,观察其使用寿命;

E4: 对某只灯泡做试验,观察其使用寿命是否小 于200小时。

(4)

对于随机试验,尽管在每次试验之 前不能预知其试验结果,但试验的所有可能结 果所组成的集合却是已知的。

若以Ωi表示试验Ei的样本空间, i=1,2,3,4, E1: 掷一颗骰子,观察所掷的点数是几,

Ω1 = {1, 2, 3, 4, 5, 6};

称试验所有可能 结果所组成的集合为样本空间,记为Ω。

2. 样本空间

样本空 间的元素, 即随机试验的单个结果称为样本点

(5)

E2: 观察某城市某个月内交通事故发生次数,

Ω2={0,1,2,…};

E3: 对某只灯泡实验,观察其使用寿命,

Ω3={t,t≥0};

E4: 对某只灯泡做实验,观察其使用寿命是否 小于200小时,

Ω4={寿命小于200小时,寿命不小于200小时}。

(6)

II. 随机事件

把样本空间的任意一个子集称为一个随机 事件,简称事件。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特别地,如果事件只含一个试验结果(即样 本空间的一个元素),则称该事件为基本事件。

(7)

写出试验E

1

的样本空间

Ω1={1,2,3,4,5,6}的下述子集合表示什么 事件?指出哪些是基本事件。

A1={1},A2={2},…,A6={6} ━━ 分别表示掷

的结果为“一点”至“六点”,都是基本事件;

B={2,4,6} ━━ 表示掷的结果为“偶数 点”,非基本事件;

C={1,3,5} ━━ 表示“掷的结果为奇数 点”,非基本事件;

D={4,5,6} ━━ 表示“掷的结果为四点或 四点以上”,非基本事件。

例 1:

(8)

当结果 ω∈A时, 称事件A发生。

注意:

(1).由于样本空间Ω包含了所有的样本点,且是 Ω自身的一个子集。故,在每次试验中Ω总 是发生。因此, 称Ω必然事件。

(2).空集Φ不包含任何样本点,但它也是样本空

Ω的一个子集,由于它在每次试验中肯定 不发生,所以称Φ为不可能事件。

注意: 只要做试验,就会产生一个结果,即样

本空间Ω中就会有一个点(样本点 ω)出现。

(9)

二、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I. 集合与事件

回忆: 做试验E时,若∈A,则称事件A发生。

集合A包含于集 合B:若对∀ω∈

A, 总有ω∈B,

则称集合A包含 于集合B,记成 A⊂B。

事件A包含于事件 B:若事件A发生必 有事件B发生,则 称事件A包含于事 件B,记成A⊂B。

(10)

集合A与B的并或和:

ω∈ C, 当且仅当ω

∈A或ω∈B,则称集合 C为集合A与B的并或和, 记成A∪B 或 A+B。

事件A与B的并 或和:若事件 C发生,当且 仅当事件A或B 发生,则称事 件C为事件A与 B的并或和,

记成A∪B 或 A+B。

若A⊂B,且B⊂A,则称事件A与B相等,记成A=B。

(11)

无穷多个事件A

1

,A

2

,

的和 n个事件A

1

,A

2

,…,A

n

的和

C发生就是A

1

,A

2

,

…,

A

n

中 至少一个事件发生。

C发生就是A

1

,A

2…

中至 少一个发生。

n

i

Ai

C

=1

=

=

=

1 i

Ai

C

(12)

集合A与集合B 的交或积:若 ω∈ C,当且仅ω ∈A且ω∈B, 则称集合C为集 合A与B的交或 积, 记成A∩B或 AB。

事件A与B的积或交:

若事件C发生,当且仅 当事件A与B同时发生,

则称事件C为事件A与B 的积或交, 记成 A∩B或 AB。

(13)

特别地 ,当AB=Ø时, 称A与B为互斥事件 (或互不相容事件), 简称A与B互斥。也 就是说事件A与B不 能同时发生。

例 1(续)

A

1

={1}, A

2

={2},于是A

1

A

2

=Ø。故A

1

与 A

2

互斥;

B={2,4,6},C={1,3,5},于是BC=Ø,故

B与C也互斥。

(14)

无穷多个事件A

1

,A

2

,

的积 n个事件A

1

,A

2

,…,A

n

的积

C发生就是A

1

,A

2

,

…,

A

n

都发生。

C发生就是A

1

,A

2

,

…,

都发生。

n

i

Ai

C

=1

=

=

=

1 i

A

i

C

(15)

集合A与集合B的差:

ω∈ C当且仅当ω ∈A 且 ,则称集合C为 集合A与B的差,记成 A- B。

事件A与B的差:

若事件C发生当且 仅当事件A发生且 事件B不发生,则 称事件C为事件A 与B的差,记成 A-B。

B

ω

(16)

特别地,称Ω-A为A 的对立事件(或A的

逆事件、补事件)等, 记成A 。

例1(续) A

1

={1}, B={2,4,6},于是 A就是A不发生。

} 5 , 3 , 1 { }

6 , 5 , 4 , 3 , 2

1

= { B =

A

(17)

 交换律: A∪B=B∪A AB=BA

 结合律: A∪(B∪C)=(A∪B)∪C A(BC)=(AB)C

 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 对偶律:

II. 事件的运算法则

(与集合运算法则相同)

B A

AB B

A B

A  = = 

B A AB

A B

A B

A − = = 

还有常用

不是A,B中至少 有一个发生

A,B都不发生

(18)

对于多个随机事件,上述运算规则也成立 A(A

1

∪A

2

∪…∪A

n

)

=(AA

1

)∪(AA

2

)∪…∪(AA

n

)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 1

2 1

2 1

2 1

=

=

(19)

小结

本节首先介绍了随机试验、样本

空间的基本概念,然后给出了随机

事件的各种运算及运算法则。

(20)

第一章第二节

事 件 的 概 率

(21)

频率

一、频率与频率稳定性

设A是一个事件在相同的条件下

进行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次。则称m为事件A在n次试

验中发生的频数或频次,称m与n的比

值m/n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的频

率,记为f

n

(A)。

(22)

当试验次数充分大时,事件的频率 总在一个定值附近摆动,而且,试验次 数越多,一般说来摆动的幅度越小。这 一性质称频率的稳定性。

(23)

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件在一次 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尽管每进行一 连串(n次)试验,所得到的频率可能各 不相同,但只要 n足当大,频率就会非常 接近一个固定值——概率。

因此,概率是可以通过频率来“度量”

的。频率是概率的近似。

(24)

考虑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S 轮试验

第二轮 试验

试验次数n2 事件A出现

m2

第S轮 试验

试验次数ns 事件A出现

ms 试验次数n1

事件A出现 m1 第一轮

试验

事件A在各轮试验中的频率形成一个数列

下面我们来说明频率稳定性的含义

,

1 1

n

m ,

2 2

n m

s s

n , m

(25)

指的是:各轮试验次数n1, n2, …, ns 充分大时,在各轮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频率之间、或者它们与某固定的数 值相差甚微 。

1 1

n

m

s s

n m

2 2

n

频率 m

稳定在概率 p 附近 频率稳定性

(26)

这种稳定性为用统计方法求概率开拓 了道路。

在实际中,当概率不易求出时,人们常

用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的频率作为概率的 估计值,并称此概率为统计概率。

这种确定概率的方法为频率法。

(27)

例如,若我们希望知道某射手中靶的 概率,应对这个射手在相同条件下大量 的射击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假设他射击n次, 中靶m次, 当n很大时, 可用频率m/n作为其 中靶概率之估计。

(28)

1 ⋅ 0≤ f

n

( A) ≤1;

2 ⋅ f

n

(Ω)=1, f

n

(Ø)=0;

3. 若事件A

1

,A

2

,…,A

k

两两互斥, 则:

性质

二、 事件概率

I. 概率的定义

=

=

 =



k

i

i n

k

i

i

n A f A

f

1 1

)

(

(29)

下面介绍用公理给出的概率定义

1933年,前苏联数学家

柯尔莫哥洛夫(Kolmogorov)

给出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30)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公理2

P(Ω)=1

; (2) 公理3 若事件A1, A2 ,… 两两互不相容,则有 (3)

这里事件个数可以是有限或无限的 。

) = ( ) + ( ) +

(A1 A2 P A1 P A2

P

设E是随机试验,

Ω

是它的样本空间,

对于 中的每一个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

记为P(A) ,称为事件A的概率,如果集合函 数 P(· ) 满足下述三条公理:

Ω

; 1 )

(

0 ≤ A P

公理1 (1)

(31)

公理1说明,任一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间;

公理2说明,必然事件的概率等于1;

公理3说明,对于任何两两互不相容(互斥) 的事件序列,这些序列事件并的概率等于 各事件概率之和。

(32)

II、概率的性质

1.P(Ø)=0,即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零;

2.若事件A

1

,A,

…,

A

n

两两互斥,则有:

P(A

1

∪A

2

…∪A

n

)=P(A

1

)+…+P(A

n

), 即互斥事件之并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 概率之和(有限可加性);

4.对两个事件A和B,若A ⊂B, 则有:

P(B-A)=P(B)-P(A), P(B)≥P(A)。

);

( 1

)

(A P A

P = −

3. 对任一事件A,均有

(33)

B AB A

Ω

证明:

性质5 对任意两个事件A、B,有

得,

再由

ABB

及性质4,上式成立。

),

(B AB

A B

A  =  −

), (

) (

)) (

( )

(

AB B

P A

P

AB B

A P B

A P

− +

=

= 

(34)

 说明

n个事件并的公式

特别地,n=3时

) (

) (

) (

) (

) (

) (

) (

) (

3 2 1

3 2 3

1 2

1 3

2 1

3 2

1

A A A P

A A P A

A P A

A P A

P A

P A

P

A A

A P +

+

+

=

∑ ∑

=

+

=

 = −

 

n

k i i i n

i i

i k

l n

l

k

A

k

A A

P A

P

1 1 ...

1 1

2 1

2

1

... )

( )

1

 (

(35)

小结

本节首先介绍了频率的概念,指出在 试验次数充分大条件下,频率接近于概 率结论;然后给出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及概率的主要性质。

(36)

第一章第三节

古典概率模型

(37)

I. 什么是古典概率模型 如果试验E满足

(1) 试验结果只有有限种,

(2) 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则称这样的试验模型为等可能概率模型

或古典概率模型,简称为等可能概型或

古典概型。

(38)

II. 古典概率模型中事件概率求法

因试验E的结果只有有限种,即样本点是有 限个: ω12 ,…,ωn ,其中

Ω={ω1}∪{ω2 }∪…∪{ωn},

i}是基本事件,且它们发生的概率都相等。

于是,有

1=P(Ω)=P({ω1}∪{ω2 }∪…∪{ωn})

=P({ω1})+P({ω2 })+…+P({ωn}) =nP({ωi}), i=1,2,…n。

从而,P({ ω

i

})= 1/n,i=1,2,…n。

(39)

因此,若事件A包含k个基本事件,有 P(A)=k ×(1/n)=k/n。

III. 古典概模型的例题 例1:

掷一颗均匀骰子,

设:A表示所掷结果为“四点或五点”;

B表示所掷结果为“偶数点”。

求:P(A)和P(B)。

解: 由n=6,k

A

=2,得P(A)=2/6=1/3;

再由k

B

=3,得P(B)=3/6=1/2。

(40)

例2:

解:

货架上有外观相同的商品15件,其中12 件来自产地甲, 3件来自地乙。现从15件商品 中随机地抽取两件,求这两件商品来自一同产 地的概率。

从15件商品中取出2商品,共有C215 =105种 取法,且每种取法都是等可能的,故n=105。

令 A={两件商品都来自产地甲},kA= C212=66, B={两件商品都来自产地乙},kB= C23 =3,

而事件:{两件商品来自同一产地}=A∪B,且A与 B互斥,A∪B包含基本事件数66+3=69。

故,所求概率=69/105=23/35。

(41)

例3

有外观相同的三极管6只,按其电流放大 系数分类,4只属甲类,2只属乙类。按下列两种 方案抽取三极管两只,

(1).每次抽取一只,测试后放回,然后再抽取 下一只(放回抽样);

(2).每次抽取一只,测试后不放回,然后在剩下 的三极管中再抽取下一只(不放回抽样)。

设A={抽到两只甲类三极管},B={抽到两只同类 三极管},C={至少抽到一只甲类三极管},D={抽 到两只不同类三极管}。

求:P(A),P(B),P(C),P(D)。

(42)

解:

(1).由于每次抽测后放回,因此,每次都是 在6只三极管中抽取。因第一次从6只中取一 只,共有6种可能取法;第二次还是从6只中取 一只,还是有6种可能取法。故,取两只三极管 共有6×6=36 种可能的取法。从而,n=36。

注意:

这种分析方法使用的是中学学过的

乘法原理

(43)

因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第一 次取一只甲类三极管共有4种可能取法,第二 次再取一只甲类三极管还是有4种可能取法。

所以,取两只甲类三极管共有 4×4=16 种可能 的取法, 即kA=16。故

P(A)=16/36=4/9;

令E={抽到两只乙类三极管},kE=2×2=4。故 P(E)=4/36=1/9;

因C是E的对立事件,故 P(C)=1-P(E)=8/9;

因B= A∪E ,且A与E互斥,得 P(B)=P(A)+P(E)=5/9;

D是B的对立事件, 得 P(D)=1-P(B)=4/9。

(44)

(2).

由于第一次抽测后不放回,因此,第一次 从6只中取一只,共有6种可能的取法;第二次 是从剩余的5只中取一只,有5种可能的取法。

由乘法原理,知取两只三极管共有n=6×5=30 种可能的取法。

由乘法原理,得 kA=4×3=12, P(A)=12/30=2/5;

kE=2×1=2,P(E)=2/30=1/15;

由C是E的对立事件,得P(C)=1-P(E)=14/15;

由B=A∪E,且A与E互斥,得

P(B)=P(A)+P(E)=7/15;

由D是B的对立事件, 得 P(D)=1-P(B)=8/15。

(45)

解:

例4:n个球随机地放入N(N≥n)个盒子中,若盒 子的容量无限制。求“每个盒子中至多有一球”

的概率。

因每个球都可以放入N个盒子中的任何一个, 故每个球有N种放法。由乘法原理,将n个球放

入N个盒子中共有Nn种不同的放法。

每个盒子中至多有一个球的放法(由乘法 原理得): N(N-1)…(N-n+1)=ANn 种。

故,

P(A)= A

Nn

/N

n

(46)

设每个人在一年(按365天计)内每天出 生的可能性都相同,现随机地选取n(n≤365) 个人,则他们生日各不相同的概率为

A365n/365n

于是, n个人中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 为 1- A365n/365n

许多问题和上例有相同的数学模型。

例如(生日问题):

某人群有n个人,他们中至 少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有多大?

(47)

把n个物品分成k组,使第一组有n

1

个, 第二组有n

2

个, …,第k组有n

k

个,且

n= n

1

+ n

2

+…+n

k

则:不同的分组方法有

公式

!

!

!

!

2

1 n nk

n

n

种。

(48)

解:

例5: 某公司生产的15件品中,有12件是正品,3 件是次品。现将它们随机地分装在3个箱中,每 箱装5件,设:A={每箱中恰有一件次品},

B={三件次品都在同一箱中}。

求: P(A)和P(B)。

15件产品装入3个箱中,每箱装5件,共有

种等可能的装法。 故, 基本事件总数有

)

! 5

! 5

! 5 /(

! 15

)

! 5

! 5

! 5 /(

!

个。

15

(49)

续:

把三件次品分别装入三个箱中,共有3!种 装法。这样的每一种装法取定以后, 把其余12 件正品再平均装入3个箱中,每箱装4件,有

个基本事件。

, )

! 4

! 4

! 4 /(

!

12 种装法

再由乘法原理,可知装箱总方法数有 种。

) /(4!4!4!

3!12!

即A包含

91 25

! 5

! 5

! 5

! 15

! 4

! 4

! 4

!

! 12 3 )

(A = ÷ =

P

) /(4!4!4!

3!12!

从而,

(50)

续:

把三件次品装入同一箱中,共有3种装法.这 样的每一种装法取定以后,再把其余12件正品装 入3个箱中(一箱再装2件,另两箱各装5件)又有

个基本事件。故,

种装法。

)

! 5

! 5

! 2 /(

! 12

由乘法原理,知装箱方法共有 种。

)

! 5

! 5

! 2 /(

! 12 3 ×

即B包含

91 6

! 5

! 5

! 5

! 15

! 5

! 5

! 2

! 3 12

)

(B = × ÷ =

P

)

! 5

! 5

! 2 /(

! 12 3 ×

(51)

假定N件产品是有编号的,从中任意取出一 件,每次都有N种取法.由乘法原理,n次共有Nn 种取法,故,基本事件总数为Nn

当所取的n件产品中恰有k件次品时,由于 取到这k件次品的次序的不同,因此从次序考虑 共有Cnk种情况。

解:

例6:

设N件产品中有K件是次品,N-K件是正品, K<N。现从N件中每次任意抽取1件产品,在检查 过它是正品或是次品后再放回,这样共抽取了n 次。

求:事件A={所取的n件产品中恰有k件次品}

的概率,k=0,1,2,…,n。

(52)

续:

这Cnk种情况确定以后,从K件次品中取出 k件,共有Kk种取法。从N-K件正品中取n-k件, 共有(N-K)n-k种取法。由乘法原理,共有Cnk Kk (N-K)n-k种取法, ∴A中基本事件个数为Cnk Kk (N-K)n-k

n k

N K N

N C K

N

K N

K C

A P

k n k

k n

n

k n k

k n

, ,

2 , 1 , 0

) (

) (

=

=

=

(53)

小结

本节首先给出古典概型的定义;然后 讨论了古典概型中事件概率求法:

若事件A包含k个基本事件,有 P(A)=k×(1/n)=k/n;

最后,给出了几个古典概型中求随机事件

概率的应用实例。

(54)

第一章第四节

条件概率

(55)

在解决许多概率问题时,往往需要求

在有某些附加信息(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条件概率

1. 条件概率的概念

通常记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 事件A发生的概 率为P(A|B)。

一般情况下, P(A|B) ≠P(A)

第一章第四节 条件概率

(56)

P(A)=1/6,

例如:掷一颗均匀骰子,A={掷出2点},

B={掷出偶数点}, P(A|B)=?

已知事件B发生,此时试验所 掷骰子 有可能结果构成的集合就是B

于是,P(A|B)= 1/3。

B中共有3个元素,每个元素出现 是等可能的,且其中只有1个(2点) 在集合A中。

容易看到:

)(

) (

6 3

6 1 3

1

B P

AB

= P

=

= P(A|B)

(57)

P(A)=3/10,

又如:10件产品中有7件正品,3件次品;

7件正品中有3件一等品, 4件二等品。现从 这10件中任取一件,记

B={取到正品},

A={取到一等品},

P(A|B)

) (

) (

10 7

10 3

7 3

B P

AB

= P

=

=

(58)

P(A )=3/10,

B={取到正品},

P(A|B)=3/7。

本例中,计算P(A)时,依 据前提条件是10件产品中一等 品的比例。

A={取到一等品},

计算P(A|B)时,这个前提条件未变,只 是加上“事件B已发生”这个新的条件。

这好象给了我们一个“情报”,使我们 得以在某个缩小了的范围内来考虑问题。

(59)

若事件B已发生,则为使 A也 发生 ,试验结果必须是既在 B 又在A中的样本点 , 即此点必属 AB。由于我们已经知道B已发 生, 故B就变成了新的样本空间 , 于是 就有(1)。

设AB是两个事件,且P(B)>0,则称 (1)

) (

) ) (

|

( P B

AB B P

A

P =

B ABA

2. 条件概率的定义

为在事件B发生条件下,事件A的条件概率。

(60)

3. 条件概率的性质

设B是一事件,且P(B)>0,则

1. 对任一事件A,0≤P(A|B)≤1;

2.

P(Ω|B)=1;

3. 设A1,…,An ,…互不相容,则

P[(A1+…+An +…)| B] = P(A1|B)+ …+P(An|B)+…

而且,前面对概率所证明的一切性质,也都 适用于条件概率。

(61)

例如:对任意事件A1和A2 ,有

P(A1∪A2|B)=P(A1|B)+P(A2|B)- (A1A2|B)等。

其他性质请同学们自行写出。

(62)

2)从加入条件后改变了的情况去算

4. 条件概率的计算 1) 用定义计算:

) , (

) ) (

|

( P B

AB B P

A

P = P(B)>0。

掷骰子

例:A={掷出2点}, B={掷出偶数点},

P(A|B)=

3 1

B发生后的 缩减样本空间 所含样本点总数

在缩减样本空间 中A所含样本点 个数

(63)

例1 掷两颗均匀骰子, 已知第一颗掷出6点, 问“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的概率是多少?

解法1:

) (

) ) (

|

( P B

AB B P

A

P =

解法2: 2

1 6

) 3

|

(A B = =

P

解: 设A={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

B={第一颗掷出6点}。 应用定义

在B发生后的 缩减样本空间 中计算

21 36

6

36

3 =

=

(64)

例2: 设某种动物由出生算起活到20年以上的 概率为0.8,活到25年以上的概率为0.4。问 现年20岁的这种动物,它能活到25岁以上的 概率是多少?

解:设A={能活20年以上}, B={能活25年以上},

依题意, P(A)=0.8, P(B)=0.4,

所求为P(B|A) 。

) (

) ) (

|

( P A

AB A P

B

P = 0.5

8 . 0

4 . 0 )

(

)

( = =

= P A B P

(65)

条件概率P(A|B)与P(A)的区别

每一个随机试验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的,设A是随机试验的一个事件,则P(A)是在 该试验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P(A)与P(A |B)的区别在于两者发生的条件不同, 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数值上一般也不同。

而条件概率P(A|B)是在原条件下又添加

“B发生”这个条件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即P(A|B)仍是概率。

(66)

由条件概率的定义:

即 若P(B)>0, 则 P(AB)=P(B)P(A|B) , (2) ) ,

(

) ) (

|

( P B

AB B P

A

P =

而 P(AB)=P(BA),

二、 乘法公式

在已知P(B), P(A|B)时, 可反解出P(AB)。

将AB的位置对调,有

故 P(A)>0,则P(AB)=P(A)P(B|A) 。 (3) 若 P(A)>0, 则P(BA)=P(A)P(B|A) ,

(67)

例3: 甲、乙两厂共同生产1000个零件,其中300 件是乙厂生产的。而在这300个零件中,有189个 是标准件,现从这1000个零件中任取一个,问这 个零件是乙厂生产的标准件的概率是多少?

甲、乙共生产

1000 个

189个 标准件

300个

乙厂生产

(68)

所求为P(AB) 。

设B={零件是乙厂生产},

A={是标准件},

若改为“发现它是乙厂生产的, 问它是标准件的概率是多少?”

求的是 P(A|B) 。 B发生, 在P(AB)中作为结 果; 在P(A|B)中作为条件。

甲、乙共生产

1000 个

189个 标准件

300个

乙厂生产

(69)

当P(A1A2…An-1)>0时,有 P (A1A2…An

=P(A1)P(A2|A1) …P(An| A1A2…An-1)。

推广到多个事件的乘法公式:

(70)

解:

例 4:

一批灯泡共100只,其中10只是次品,其 余为正品,作不放回抽取,每次取一只,求:第 三次才取到正品的概率。

设Ai ={第i次取到正品}, i=1,2,3。

A={第三次才取到正品}。 则:

故,

0083 .

98 0 90 99

9 100

10

)

| (

)

| (

) (

) (

) (

,

2 1

3 1

2 1

3 2

1 3

2 1

=

=

=

=

A A

A P

A A

P A

P

A A

A P

A P

A A

A A

(71)

解:

例5:

袋中有同型号小球b+r个,其中b个是黑 球,r个是红球。每次从袋中任取一球,观其 颜色后放回,并再放入同颜色,同型号的小球 c个。若B={第一,第三次取到红球,第二次取 到黑球},求P(B)。

设Ai={第i次取到红球}, i=1,2,3,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3 1

2 1

3 2

1 3 2

1

c r

c b

c r

c r

b

b r

b r

A A

A P

A A

P A

P

A A

A P

B P

A A

A B

+ +

+

+ +

+

= +

=

=

=

(72)

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将要举行, 但5个球迷只 搞到一张球票,但大家都想去。没办法,只好 用抽签的方法来确定球票的归属。

球票

五张同样的卡片,只有一张上写有“球票”,

其余的什么也没写. 将它们放在一起,洗匀,

让五个人依次抽取。

先抽的人比后抽的人抽到球票的机会大吗?

后抽的人比先抽的人吃亏吗?

请回答:

(73)

到底谁说的对呢?让我们用 概率论的知识来计算一下,每个 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到底 有多大?

“大家不必争,你们一个一个按次序来,

谁抽到‘入场券’的机会都一样大。”

“先抽的人当然要比后抽的人抽到的人机会大。”

(74)

我们用Ai表示“第i个人抽到入场券”,

i=1,2,3,4,5。

显然,P(A1)=1/5,P( )=4/5, A1

第1个人抽到入场券的概率是1/5。

也就是说,

Ai

则 表示“第i个人未抽到入场券”,

(75)

因为若第2个人抽到 入场券时,第1个人 肯定没抽到。

也就是要想第2个人抽到入场券,必须第1 个人未抽到,

),

| (

) (

)

( A2 P A1 P A2 A1 P =

2 ,

1

2 A A

A = 由于

由乘法公式, 得

计算得: P(A2)= (4/5)(1/4)= 1/5。

(76)

)

| (

)

| (

) (

) (

)

(A3 P A1A2A3 P A1 P A2 A1 P A3 A1A2

P = =

这就是有关抽签顺序问题的正确解答———

同理,第3个人要抽到“入场券”,必须 第1、第2个人都没有抽到。因此,

=(4/5)(3/4)(1/3)=1/5,

继续做下去就会发现, 每个人抽到“入场券”

的概率都是1/5。

抽签不必争先恐后。

(77)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主要用于 计算比较复杂事件的概率, 它们实质上 是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

加法公式

P(A+B)=P(A)+P(B) AB互斥

乘法公式

P(AB)= P(A)P(B|A) P(A)>0

三、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78)

例6: 有三个箱子,分别编号为1,2,3,1号箱装 有1个红球4个白球,2号箱装有2红3白球,3 号箱装有3红球。某人从三箱中任取一箱,从 中任意摸出一球,求取得红球的概率。

解:记 Ai={球取自i号箱}, i=1,2,3; B ={取得红球}。

即 B= A1B+A2B+A3B,

且 A1BA2BA3B两两互斥。

B发生总是伴随着A1A2A3 之一同时发生,

P(B)=P( A1B)+P(A2B)+P(A3B)

运用加法公式得

1 2 3

(79)

将此例中所用的方法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就 得到在概率计算中常用的全概率公式。

对求和中的每一项 运用乘法公式得

P(B)=P( A1B)+P(A2B)+P(A3B)

, ) (

) (

3

1

=

=

i

i

i P B A

A

P

代入数据计算得:P(B)=8/15。

(80)

设 A1,A2,…,An是 两 两 互 斥 的 事 件 , 且 P(Ai)>0, i =1,2,…,n, 另有一事件B, 它总是与 A1, A2, … ,An之一同时发生,则

=

= n

i

i

i P B A

A P

B P

1

) (

) (

)

(

全概率公式:

(81)

设S为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A1,A2,…,An两两互斥的事件,且有P(Ai)>0,i =1,2,…,n,

=

= n

i

i

i P B A

A P

B P

1

) (

) (

) (

称满足上述条件的A1,A2,…,An为完备事件组。

,

1

=

=n i

Ai 则对任一事件B,有

在一些教科书中,常将全概率公式叙述为:

(82)

在较复杂情况下,直接计算P(B)不容易, 但 总可以适当地构造一组两两互斥的Ai 使B 伴随着某个Ai的出现而出现,且每个 容易计算。可用所有 之和计算P(B)。

=

= n

i

i

i P B A

A P

B P

1

) (

) (

)

(

由上式不难看出:

“全部”概率P(B)可分成许多“部分”概率 之和。

它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在于:

) ( BA P i

) ( BA P i

) ( BA P i

(83)

某一事件B的发生有各种可能的原因Ai (i=1,2,…,n),如果B是由原因Ai所引起,则 B发生的概率是

每一原因都可能导致B发生,故 B发生的概率是各原因引起B发生概 率的总和,即全概率公式

P(BAi)=P(Ai)P(B |Ai)

全概率公式。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

(84)

由此可以形象地把全概率公式看成是

“由原因推结果”,每个原因对结果的发 生有一定的“作用”,即结果发生的可能 性与各种原因的“作用”大小有关。全概 率公式表达了因果之间的关系 。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B

诸Ai是原因 B是结果

(85)

例 7: 甲、乙、丙三人同时对飞机进行射击, 三 人击中的概率分别为0.4、0.5、0.7。飞 机被一 人击中而击落的概率为0.2, 被两人击中而击落 的概率为0.6, 若三人都击中, 飞机必定被击落, 求飞机被击落的概率。

设B={飞机被击落},

Ai={飞机被i人击中}, i=1,2,3。

由全概率公式, 得

P(B)=P(A1)P(B |A1)+P(A2)P(B|A2) + P(A3)P(B |A3)

则 B=A1B+A2B+A3B解:

依题意,

P(B|A1)=0.2, P(B|A2)=0.6, P(B|A3)=1。

(86)

为求P(Ai ) ,设 Hi={飞机被第i人击中}, i=1,2,3

可求得

), (

)

(A1 P H1H 2 H 3 H1H 2 H 3 H1H 2 H 3

P = + +

), (

)

(A2 P H1H 2 H 3 H1H 2 H3 H1H 2 H 3

P = + +

) (

)

( A3 P H1H 2 H 3

P =

本例需要用到事件的独立性 将数据代入计算,得

P(A1)=0.36; P(A2)=0.41; P(A3)=0.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經藏結集,依此顯出第三結集的經藏相同於第二結集,是集出《長阿 含》 、 《中阿含》 、 《雜阿含》 、 《增一阿含》

[r]

[r]

1.本系為全師培學系,但經本入學管道錄取者為外

學校名稱 類別 系代碼 系科名稱 名額 備

頁:http://politics.ntu.edu.tw/ 。本系教學以口試及 文獻閱讀為主,需具有相當之聽覺功能(含能以助

[r]

計畫A 計畫B 計畫C 基本撥備 木年度盈虧 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