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屈原《楚辭》之於楚地、曹雪芹《紅樓夢》之於江南、沈復《浮生六記》之 於蘇州..,作家的藝術生命往往通過他的原鄉進入文學更深廣的視野,流露更深 刻的文化探尋與社會關懷;莎士比亞劇作中的斯特拉福德(Stratford-upon-Avon)

,雨果《悲慘世界》中的巴黎,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與《雙城記》中浮現的 倫敦,喬依斯《尤里西斯》描繪的都柏林,勞倫斯筆下的伊斯特伍德小鎮,福克 納《喧嘩與騷動》之於約克納帕塔法郡,艾略特的失落《荒原》 、卡夫卡象徵性 的《城堡》等等,從古典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宏闊鉅著總聯繫著作者與地域 文化,因此這其中的意蘊,就有更多值得探討品析之處。

辛亥以來中國社會的劇烈動蕩不安,使人對安寧生活產生追求的想望,流亡 他鄉的作家開始倍加思戀故土,他們對文化風土的依戀與反思,就成為寄託鄉 思、慰藉心靈的自然流露。於是,浙東、湘西、巴蜀、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化風 俗,無論是新文學運動的第一個十年,還是此後的幾十年間,這種詩畫般或者激 情般的展演,恐怕是其他年代望塵莫及的。

盧梭認為: 「人的苦難的真正根源就在於人的所謂進化」 ,這似乎在對人類發 出「返璞歸真」的呼籲。因此西方鄉土文學作家普遍對於工業文明有相當的覺醒 意識,在關注人的生存環境、人的生命狀態、甚至對原始生態鄉村社會憧憬嚮往 而至躲避都市文明,最終企求從鄉土社會中尋找真正的精神樂園。這種文學生命 形態,在中國現代小說創作中亦有相似的發展;我們可以透過文本的搜尋,進一 步發掘出作者地理原鄉與精神原鄉之關聯,從中解析原鄉對作者作品的影響。

法國小說家左拉在評論福婁拜小說成功之處時,特別肯定其小說環境書寫藝 術的影響;原鄉環境的種種生活狀態、人民的行徑等都是重塑原鄉樣貌以及攫取 作者心靈終極關懷的元素。好比:魯迅筆下為環境所囿-無法改變命運者的掙扎 與痛苦-是魯迅小説中永遠的主角,是當時社會的典型人物代表,更是構成原鄉 繪圖的重要質素。於是浙東文化氣氛-未莊-魯鎮文化-彷彿就是中國舊式社會 的縮影。面對人生百態,面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政局,面對「朱門 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社會,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橫於前,力不從心於「鐵屋 子」裡的人們,於是「歸去來兮」至何方的茫然亙於後,即使「月是故鄉明」 , 但「近鄉情怯」與故鄉依舊荒涼,同樣讓人心寒。在希望與絕望之間,魯迅作品 藉由對國民心態的剖析,傳達著深層的關懷與焦慮;從文本的再閱讀,從魯迅的 原鄉描繪,我們可以一再反思訊息背後文化與生活結合的生命質素,意涵多少作 者要深刻傳達的「彷徨」與「吶喊」 。

沈從文的文化兩棲狀態,是在都市中生活而反都市文明且不斷地回憶與眷戀

(2)

鄉下。靈魂飄泊於都市的異己感,羈旅異鄉的都市邊緣人,試圖用人性美來追尋 心中嚮往的精神家園。即使湘西人民在經濟上受到殘酷榨取,然而透過童年的視 角、神話的想像、去蕪存菁後的審美原鄉,沈從文將鄉村文化和異化了的城市文 化作對立加以描寫,更顯作家對此湘西無比眷戀與摯愛。這是沈從文鳳凰涅盤式 的超越原鄉。

老舍在<想北平>中說: 「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 空兒,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周都有空閒 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

老舍用文字構築了北京的市井人情、世俗風物與歷史文化,如此北京全貌的呈現 既是語言藝術的成就,更是人文思想的成就。老舍創作之始即鎖定城市平民(貧 民)階層,也始終在這愚弱的平民或曰國民性的批判基調上運鏡。老舍以幽默、

詼諧、近乎諷諭的筆調,將充滿京味與滿族意識的精神內涵融入其中,再加上個 性化的小說特質,使他的作品在俗白之外,更添一種深摯的情蘊。這種情蘊正是 他自幼深植心中,即使長期異地教學,下筆自書時,卻自然流露對故鄉的濃郁之 情。母親是老舍情感的原鄉,北京是老舍文學的原鄉。

張愛玲以女性的角度書寫情愛男女的世界,她創造了愛情神話,也傳達了烽 火兒女的無奈與悲情。她從古典的小說《金瓶梅》 、 《紅樓夢》…走入現代社會,

帶着傳統的眼光與現代的批判視角,以深厚的女性自覺意識,來賦予她書中世界 的女子「自主權」 。她的作品無論是書寫上海或香港,都是以一個「上海人」的 眼光來書寫;她並非原籍上海,但生於斯,成長於斯,她已經是道地的上海人。

因此情愛是她小說的主軸,上海是她文學的地理原鄉。

每個人心中都有張地圖,不只是作家創作的路線指標,更是文學作品的心靈 原鄉。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提到:我們對故鄉的追尋,就是一種「形而上的 慰藉」來解脫自己,使我們在世態變遷的紛擾中仍然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強大與歡 樂。

郁達夫說: 「五四」最大的成就在於發現了「人」 。 「真」是「五四」時期小 說的一個重要追求。 「五四」不僅是新文化運動、啟蒙運動,更是一次文學覺醒 運動,藉由對傳統文化的反省、對國民性的反省,而產生文學自覺,建構文學自 身的審美意義,於是在救亡與啟蒙之間,文學的生命力具有強大的時代感,這樣 的時代感激發知識份子深層的使命感,並且在大我與小我之間、在國土與家園之 間激盪出微妙的關係;這也是我們尋著原鄉之路去拜訪作家心靈世界,問候文學 原鄉的真正用心。

二、 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幾位文學大家:魯迅、沈從文、老舍、張愛玲等,是研

究現代小說必讀的作家。於是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時,就從這幾位大家著手。

(3)

(一)魯迅部份

搜尋魯迅期刊論文約五千五百筆資料,討論的主題包羅萬象,其內容從魯迅 求學的各階段、婚姻家庭與感情世界、雜文理論意涵(包括拿來主義、現實主義、

象徵主義..等) 、思想文化、象徵民俗語言等藝術趣味、文本賞析(包括人物分析、

寫作技巧手法、復仇觀、寓言性..等) 、國民性探討、與外國(日俄及西方-芥川 龍之介、廚川白村、夏目漱石、二葉亭四迷、契訶夫、果戈里、陀思妥也夫斯基、

尼采、弗洛依德、屠格涅夫等人)文學比較、與其他同質或同期作品比較(沈從 文、郁達夫、老舍、郭沫若、巴金、茅盾、趙樹理、張愛玲..等) 、與五四之關聯、

與兒童文學教育、其歷史觀、甚至對魯迅作品之教學心得…等,林林總總;當然 對魯迅個人之分析研究:家庭、愛情、親情、童年、人格分析、魯迅與革命、他 的日本經驗、他與北京、故居研究、生活瑣記、他與古典名著(莊子、三國、西 遊、紅樓..等) 、與其弟、對後世影響之分析等,更是不可缺漏。華文地區對這位

「中國現代小說之父」的研究可謂「大觀」 ,因此將這些資料與前人研究成果加 以整理觀察,發現如果粗略每五年分為一期,可以約略歸納出研究者關注的方向 有其「目標」的一致性,以最近十五年的研究為例可歸類分析如下:

1. 1991~1995:多偏重於魯迅整個人的分析與其作品的整體世界的解析、

(概念期) 其作之語言象徵藝術、思鄉之情結、魯迅對古典著作之用 心、其歷史觀、與五四之關係等研究,多是整體性的、概 念式的分析研究。

2. 1996~2000:偏重個別作品之分析及風格比較、民族觀與國民性與愛國

(實務期) 意識研究、其現代性之探求、人道主義(吃人社會) 、精神 世界分析、文化意識(包括傳統與現代、金錢觀、婦女觀、

美學觀、人文主義等) 、文學理論(人物心理解析、時間空 間分析、敘事觀點、悲劇觀、分論詩與散文及小說) 、哲學 與佛教與儒學、魯迅紀念館成立帶來的風潮、對魯迅周遭 人事物之關注、魯迅對知識份子形象塑造、五四文化新精 神等等,研究者以當代理論觀點實事求是地加以分析,魯 迅所有作品都彷彿是「當代」作品地被加以解析。

3. 2001~2005:生命意識(生死觀) 、創作意識、分時期分類型比較、地域

(反思期) (對少數民族、對越文化)關注、寓言性解剖、年譜整理完 成、現代思維(人生思想、現代化) 、文化(走向、轉型、效 應、與建設、新意涵等)、研究魯迅與幾個社團之關聯或對 文學流派之批判、思想主義(自由主義、民主主義、道教 與虛無主義) 、音樂性等。新的研究方法或觀點也被廣泛運 用,如巴赫汀、卡夫卡、易卜生、薩義德等人的理論。單 篇文本分析少了,問題意識強化了。

大體而言,第一階段(1991~1995)多為與魯迅同時期人物之比較,第二階段

(4)

(1996~2000)多為魯迅與其死後的作者比較,第三階段(2001~2005)多為 分析魯對當代作家之影響。每階段皆有國民性的探討,第一段重其劣根性、

第二段重其啟發性、第三段則重其重塑再造性。

臺灣研究魯迅的學位論文整理如下:

論文年份 作者 論文名稱 系所別

1997 年 楊若萍 魯迅小說人物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0 年 張淑伶 魯迅受俄國文學影響研究 俄羅斯研究所 2000 年 張燕萍 人間的條件---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 中文研究所 2001 年 楊雅娟 吳趼人與魯迅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敘事觀點 中文研究所 2001 年 黃正文 魯迅留日期間對其一生人格塑造的影響研究 日本研究所 2001 年 戴嘉辰 魯迅、周作人民間文學理論研究 民間文學研究所 2002 年 顏健富 論魯迅《吶喊》、《彷徨》國民性建構 中文研究所 2003 年 汪詩詩 魯迅、卡繆,尼采讀者-接受比較研究 法文研究所 2003 年 黃燦銘 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研究 教育研究所 2003 年 楊靜欣 徘徊與擺盪-論魯迅作品中的宗教向度 宗教研究所

受到政治意識影響,台灣早期研究魯迅的作品不多;近十年的研究者有半數 非文學,其餘半數則偏重國民性之探討、作品人物、敘事觀點、或文學理論研究 等。從文本去探究魯迅原鄉世界的研究,甚是缺漏。

(二)沈從文部份

搜尋研究沈從文的期刊論文找到八百多筆資料,其內容包括:美學風格、兒 童文學、語言特色、審美視角、嘲弄都市、湘西風俗畫、愛情觀-悲劇美學、語 言敘事學、鄉下人的追求-自然美、小說人物、鄉土意識、城鄉對立、創作思想、

個別作品分析、理性家園、藝術特色-浪漫主義等等的議題。將這些議題作一個 簡單的歸類整理,大致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1. 與中外的作家比較:中-魯迅、巴金、郭沫若、葉聖陶、蕭紅、老舍、張愛 玲、廢名、郁達夫、王魯彥、張天翼、施蟄存、鍾

理和、王小波、汪曾祺、孫犁、吳濁流、高行健 西-哈代威塞克斯、契訶夫、勞倫斯、泰戈爾、川端康

成、屠格涅夫、福克納

2. 思想討論包括:莊子、佛教、儒學、浪漫主義、基督教文化(及宗教觀)、宿 命意識、原始主義、文學批評、人性觀、女性意識、希臘小廟

3. 小說創作:人物分析、人物原型、少數民族關懷、自然人性美、鄉下人情結 4. 作品方面:湘西民歌(及其作品音樂性)、生命觀、藝術特色、鄉土、異鄉人

情結、城鄉對立、失樂園小說、水的意象、精神神話

(5)

5. 文化選擇-古典文化、生命意識、地域文化

6. 湘西主題:民歌、民風、儺祭、方言釋譯、民俗描寫

7. 寫作手法:象徵手法、語言藝術、兒童視角、諷刺小說、敘事模式、隱喻、

散文化(詩化風格)小說 8. 京派文學、沈從文的文學價值與地位 9. 人際關係:張兆和、丁玲、蕭乾、汪曾祺

研究中討論最多的作品是《邊城》 ,討論最多的課題是他的審美藝術,討論最主 要的地域是「湘西」 。

臺灣研究沈從文的學位論文整理如下:

論文年份 作者 論文名稱 研究所別

1993 年 錢佩霞 沈從文小說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4 年 董淑玲 沈從文小說中鄉土意識之分析 中文研究所 1994 年 賴誠斌 鄉下人的戰爭:沈從文的生命故事

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1997 年 葉錦霞 沈從文小說人物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8 年 黃詒芳 沈從文的詩意追問 中文研究所

1998 年 曾令蘭 沈從文散文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0 年 紀志賢 小說的框架:沈從文《邊城》研究 語言學研究所 2000 年 黃淑芬 沈從文作品中的湘西 中文研究所 2000 年 湯崇玲 沈從文人格與風格中的「水」 中文研究所

2001 年 李權洪 沈從文小說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2 年 馮玉婷 沈從文小說的城鄉衝突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2 年 盧文惠 從《邊城》重評沈從文的文學史地位 文學研究所

研究者普遍以「湘西」鄉土出發去看其作品中之山水風土民情,是現代小說 作家中鄉土意識較鮮明的一位,對原鄉情戀也是最深刻的一位,只是在「原鄉」

的探究上,少有研究者以此為主題探討。

(三)老舍部份

搜尋研究老舍期刊論文約七百筆資料作一番整理,歸類如下:

1. 與中外作家比較:中-吳梅村、魯迅、郁達夫、巴金、沈從文、曹禺、張愛 玲、張天翼、趙樹理

西-狄更斯、康拉德、盧梭、契訶夫 2. 寫作手法:語言藝術(幽默、京話、諷刺)、象徵主義、白描 3. 小說特色:創作心理、人物類型、抗戰文學之分析

4. 戲劇方面之技巧與戲劇觀等研究

5. 思想:悲劇意識、憂患意識、文學思想核心-現實主義、民族性、文化選擇

6. 市民文學:生存與現代化、意識流等

(6)

7. 作品層面:人物分析(妓女、車夫、人物形象塑造、女性形象塑造)、與西方 文學比較、俠文化、各篇作品分析、敘事模式

8. 分析作者:童年、美英經歷之種種、死因(與屈原相較)、心理分析、與母親、

故居、人格氣質等

9. 文化批評、宗教(基督教、佛教)文化、滿族文化、文化視角、民俗描寫、民 族主義(愛國情懷)

研究者對老舍作品討論較多的是《茶館》 、 《四世同堂》和《駱駝祥子》 ,討論最 多的議題是他的「京味風格」 。

臺灣研究老舍的學位論文整理如下:

論文年份 作者 論文名稱 研究所別

1990 年 蕭榮坤 老舍及其長篇小說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1 年 俞載星 老舍短篇小說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4 年 申正浩 老舍《茶館》研究 史語研究所

1998 年 羅中琦 老舍抗戰長篇小說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8 年 蘇敏逸 老舍前期小說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9 年 林雯卿 老舍《四世同堂》研究 中文系研究所 2003 年 曾文璇 老舍的北京文化意識 中文研究所 2003 年 南炫朱 老舍短篇小說象徵性研究 中文研究所

研究的重點多半在於老舍作品的風格、人物分析、文化意識的探討等方面。

(四)張愛玲部份

搜尋研究張愛玲的期刊論文近一千筆資料,整理歸納出以下幾個層面:

1. 作者方面:紅學研究、童年與親情經驗(舊式家庭經驗:審父( 反父權、失 落、家園、與母親) 、胡蘭成、母與女、人格與精神分析、個人主義等。

2. 作品方面:悲涼基調、人物(男女形象、人物譜系、惡婆婆)心理分析、小 說結構藝術、婚戀小說結構、俗、各種意象、時空表現、人性觀(灰色人性、

悲愴人性) 、與電影、華服、母親形象、死亡意識等。

3. 風格特色:蒼涼世界、典型女性(變態與常態美)、悲涼風格、女性意識(女 性主義) 、孤獨。

4. 文化特徵、都市文學(市民文學、市民定位、都市風俗、都市意象)、現代意 識、現代主義等。

5. 思想:荒涼悲哀心態、失落意識、創作價值取向、禪學角度。

6. 與中外作家比較:中-張恨水、魯迅、巴金、冰心、沈從文、胡適、郁達夫、

林徽因、錢鍾書、老舍、丁玲、施蟄存、趙樹理、於 梨華、蘇青、蕭紅、白先勇、王朔、王安憶、施叔青、

瓊瑤。

西-伊迪絲沃頓、安德森、勞倫斯、弗洛伊德、海明威、

(7)

毛姆、卡夫卡、奧斯丁、瑪格麗特米雪爾、伍爾芙、

亞里士多德。

7. 寫作手法:女性異化(與內省意識)、美學特質、意象世界、敘事藝術、肖像 描寫、色彩語言、自戀與自審、蒼白、比喻(鏡子、月亮、繡花 鞋) 、旁觀者角度、時空結構等。

8. 海派文學分析

張愛玲作品中最常被討論的是: 《金鎖記》與《傳奇》 ,其風格藝術特質是「蒼涼」 。 臺灣研究張愛玲的學位論文整理如下:

論文年份 作者 論文名稱 研究所別

1989 年 林素雲 "潔妮德里"與"怨女" 法文研究所

1989 年 林繡亭 張愛玲小說風格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0 年 蔡淑娟 張愛玲小說的諷刺藝術 中文研究所

1991 年 盧正珩 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研究 國文研究所 1992 年 馬冬梅 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世界 中文研究所 1996 年 賴琇君 張愛玲小說中的惡母形象與潛抑的怨母心理 中文研究所

1997 年 鍾正道 張愛玲散文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7 年 吳玉芳 張愛玲小說 的情愛世界 中文研究所

1998 年 邱昭瑜 張愛玲作品評論之研究 中文研究所

1998 年 劉靜怡 隱喻理論中的文學閱讀─以張愛玲上海時期小說為例 中文研究所 1998 年 陳雅莉 《怨女》中人物對自我認識的追尋 中文研究所 1999 年 陳靜宜 張愛玲長篇小說的女性書寫 中文研究所 1999 年 彭筠蓁 對照記----張愛玲的傳統與現代 中文研究所 1999 年 溫毓詩 張愛玲文本中的人物心理與殖民文化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1 年 沈文田 張愛玲小說人物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1 年 莊宜文 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2 年 鍾正道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 中文研究所

2003 年 石梅琳 張愛玲小說與《紅樓夢》之詞語、詞匯、時空比較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3 年 黃玉緞 張愛玲小說受《紅樓夢》影響之研究 中文研究所 2003 年 黃方琪 張愛玲《傳奇》世界中的人性書寫 國文研究所 2003 年 傅嘉琳 張愛玲小說色彩與配色之研究 設計研究所

中國現代小說作家中,張愛玲可說是臺灣研究者的「偏愛」 ,其作拍成電影電視 劇者甚多,也成為研究者矚目焦點之一;此外,她的紅學研究、女性書寫、寫作 風格等都是學界討論的議題。

另外,臺灣以「原鄉」作為討論議題的論文,多半是「藝術」研究者,也就 是音樂、繪畫等方面的研究者,為了探究創作根源時,以此為題作為研究對象。

而文學原鄉的研究僅羅尤莉的《鍾理和文學中的原鄉與鄉土》,換言之,對中國

(8)

現代小說中的「原鄉意識」目前少有研究者,本文希望以此為題作一研究分析,

填補這方面的學術縫隙。

三、 研究範圍與方法

就人類社會學概念而言, 「原鄉」本是指遠離故土的移民族群的原始故鄉。

隨著音樂、繪畫、藝術、經濟學、民族學、社會學、文化等等各領域的開展延伸,

「原鄉」的意義也隨之擴大。本文所說的「原鄉」 :是一種超越特定地理位置,

對原始故鄉的親情、血緣、風俗、文化的認同,簡言之,這「原鄉」是指文學創 作者的文化/文學故鄉與精神/心靈家園。

「原鄉」是一個綿亙於歷史與文學中,歷久彌新的課題。作者個人的經驗體 會與遭遇的小歷史,扣和著時代環境背景的大歷史,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中,都有 一個立足基點,這個因人而異的基點,也正是作者的「文學原鄉」 。所有的問題 均回歸到最初與原始的認知與感覺,所謂的文學「原鄉」是作者將生活經驗透過 審美想像創作出來的母土故園,也就是作者小說世界的心靈故鄉。本文在探討文 學作品時,可能基於作者生長地理環境、民族的、情感的、母系或母體的、文化 上的繫聯,而產生種種的原鄉形象、情結,都將納入討論的範疇。

「五四」到 1949 年,中國現代小說的作家與作品甚多,本文在中國北部、

南部、邊疆、與租界區各選擇一位典型作家作為討論範疇。由於本文討論範圍的 幾位作家(北部-老舍、南部-魯迅、邊疆-沈從文、租界-張愛玲)都有很長 時間且深刻的「異鄉」經驗,相對於異鄉的「原鄉」 ,這是現代文學幾位大家內 心的終極關懷,因為有這分永遠割捨不去的鄉愁,才有這些卓然的著作。

魯迅寫農民、下層平民、不幸的知識份子,寫舊社會的落後、政治的腐敗、

人民的痛苦;老舍寫中下階層平民生活的困苦、滿族的末落、政局的不安;沈從 文以純美的筆調寫平民在困境中卓然自立;張愛玲寫文明都市中平民的情愛糾葛 與蒼涼的女性遭遇。從小說人物的特色的比較,更能觀察出作者對原鄉之人事物 所投注的關懷情愫。

政局不穩、烽火不斷, 「戰亂」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最重要的背景;正因如 此,流離失所、告別原鄉而出外謀生者不計其數。於是這些懷鄉篇章聊慰了無數 遊子心情,也成就了文學的佳作。

離開故鄉,或飄泊異鄉的他者,透過異鄉與故鄉的對話,更清晰呈現心靈中 的「原鄉」 。面對異鄉文化的衝擊時,並不是對「異」文化的排擠,更不是對原 鄉或傳統文化的揚棄,而是重新對原鄉文化進行再思考,這種生命的原始動力更 能為文學激盪出美學浪花,並且對文化有進行重整與再進化之功。因此在原鄉的 構圖上,可能產生不同的藍圖:雕塑繁華富麗、又難掩內心的蒼涼孤寂,張愛玲 有一個永遠的富都原鄉;去蕪存菁留下理想中的桃花源-這是沈從文的原鄉圖;

試圖改造調適重塑希望國度-這是老舍的原鄉圖;揚棄過去寄望未來的新天新地

(9)

-這是魯迅的原鄉夢。

面對異鄉,沈從文成為北京的他者,老舍成為英國的他者、甚至是山東的他 者,魯迅是北京與廣東的他者,張愛玲將自己抽離而成為用冷峻眼光凝視上海的 他者;所不同的是沈從文表現在作品上的是更深愛他的湘西,老舍更關懷他的滿 族與京中的平民,魯迅更捶胸頓足於那些愚弱的國民;張愛玲則像烽火中的孤 雛,以堅韌的生命力兢兢業業地活著。從地理原鄉去探尋作者作品中文學的根 基,這是本文研究的方法之一。

由於政治動盪、經濟衝擊,中國人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等種種因素,形成了 文學作品中複雜的人生觀照、不同風貌的原鄉形象-祖居的故鄉、想像的故鄉、

母國的故土、暗戀桃花源,都共同指陳著內心渴望的精神家園。 「精神原鄉」所 包含的文化質素甚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語言】 ,即使離鄉再遠,由於母語的 牽繫,精神原鄉也跟著密合在一起,老舍作品的京味語言就是典型的例子。語言 不只是媒介工具、更是文化與民族命脈的傳承。五四新文化運動,為新舊文化帶 來極大的衝擊,甚至「反傳統」文化使得許多人進入了「難回鄉」的迷惘。文化 的原鄉、文化的家園何處覓?本文將從政治、經濟、社會…等變動的角度去分析 比較對這幾位作家「文學原鄉」的建構與影響。

老舍在《四世同堂》或其他小說中都顯現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層面 的劣根或敗落形象。沈從文對都市生活的焦慮不安,進而回歸到原鄉湘西的鄉村 生活懷念,透過獨特的藝術與審美的視角,對地域文化、不同的民族流露真誠理 解與認同。沈從文眼中自然素樸、樂觀從容面對人生的人們,即使在困厄中,仍 能悠遊地生活著。這種邊緣的、少數民族的、鄉村風俗的、樸厚的文學內蘊,喚 起了讀者對傳統文化中美感經驗的追尋之情。原鄉的豐富性,來自於每位作者的 經歷不同與創作動力與審美想像不同,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多元視角整理、比對、

分析出各種不同特性的原鄉。

追尋女性心靈原鄉的張愛玲受《紅樓夢》的影響,自古典走入現代後,在原 鄉加入了現代與寫實;魯迅、沈從文、老舍對西方文學也有著不同的接受態度,

當面對新舊文化、反思對傳統的看法時,對原鄉也可能產生不同的期待。從古典 到現代,每一個原鄉都有他自己的歷史角色,我們可以將原鄉置於歷史中受歷史 的檢視,可以站在歷史的肩膀上進行反思,也可以走在歷史的前端為其創造更深 的「進化」內涵。再加上受到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潮流種種因素的影響,

二十世紀的原鄉形象更走入了現代化。無論如何,每一個原鄉形象的呈現,將可 能綴連成一幅中國的文化地圖。

本文預期經過整理、歸納、比較、分析之後,除了能具象描繪作家的原鄉圖 之外,更冀望能梳理出不同原鄉風貌可能對後世小說作品的影響。例如: (1)在 現實苦難與人性沉淪中,仍希望保留一片童年淨土-烏托邦式的沈從文的原鄉。

(2)醜陋的原鄉,愚妄沉淪、欺瞞迷信、荒涼蕭索-荒誕式的魯迅的原鄉。 (3)

對原鄉過多期待而產生幻滅、失望、甚至詆譭-玉碎式的魯迅的原鄉。 (4)飄泊

異地,遊子式的老舍的原鄉。 (5)都市蒼涼式的張愛玲的原鄉。在思歸與懼歸之

(10)

間,這些原來像是邊緣區域的邊緣人,他們的文學正以驚人的影響力向中間區域

靠攏,並在文學史上各自成為典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六、 合約書 (一)編寫合約 能依投標須知中工程 圖說、估價單以及有關 法令之規定編寫合約 書與施工規範。.

1.個別或小組 合作寫出森鐵 與花東評論比 較文章 2.自主撰寫森 鐵仿寫文章..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 石中劍 》( The Sword in the Stone ),英國作家 T·H·懷特 (T·H·White)1938 年的小說,以「 亞瑟 王傳說

記敘文 說明文 說明文 說明文 說明文 實用文 實用文 實用文 實用文 描寫文 描寫文 描寫文 描寫文 抒情文 抒情文 抒情文 抒情文 議論文 議論文 議論文 議論文 其他 其他 其他

• 小組討論:每組閱讀一個提升正面情緒的策 略,並代入個案人物。著相關組別閱讀附錄 二:

 從時代的觀點,評論神女婚姻是否自主。 神女與凡人之戀,影射了當 世貴族女性與男子交往,乃 至私通的社會現象。參考程

佛教的緣起論,主要是在說明人生生命的現象,宇宙是人生所處的環境,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