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里曼假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里曼假設"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里曼假設 價值百萬美元的數學謎題

余文卿

2000 年五月, 筆者應邀參加美國伊利 諾大學所舉辦的千禧年數論研討會; 會議 期間, 從報紙得知英國的克雷數學研究所 (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在巴黎召 開記者會, 提出數學上七大難題, 並提供美 金一百萬元給解決其中問題之一的人。 七題 之中有兩題源自數論, 一是里曼假設 (Rie- mann Hypothesis), 是關於有名的里曼 Zeta 函數的零點位置問題, 另一是 Birch 與 Swinnerton-Dyer 猜測, 是關於附在代數曲 線上之 Zeta 函數在1的取值與曲線上整數點 之間的關係問題。

既然有人願意提供百萬美金做為解題報 酬, 自然突顯出問題的重要性與影響層面, 而 有必要公開給有希望的數學界人士知道。 為 此, 我們從網路上下載相關資料, 並譯成中文 如下:

有些正整數具有不能分解成為兩較小整 數乘積的特有性質, 如 2, 3, 5, 7, . . . 等 等, 這些數稱為質數; 它們在純數學與應用 數學領域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這些質數在 正整數中的分佈情形沒有規則可循; 然而德 國數學家里曼 (G. F. B. Riemann, 1826- 1866) 卻發現質數出現的頻率與一稱為里曼 Zeta 函數 ζ(s) 的行為有密切的關係。 有名

的里曼假設即斷言方程式 ζ(s) = 0

的“有 趣”解 都 落 在 同 一 直 線 上。 最 先 的 1,500,000,000 個解已驗證是對的。 果真能 證明“有趣”解都是對的話, 將會揭開圍繞在 質數分布定理周圍的秘密。 (以上文字譯自 http://www.ams.org-claymath/prize problems/)

1. 里曼 Zeta 函數

里曼假設的主角是里曼 Zeta 函數 ζ(s), 這函數是由級數所定義:

ζ(s) =

X

n=1

n−s, Re s > 1.

這級數在 Re s > 1 時絕對收歛, 因而在滿足 Re s > 1 的半平面上定義了一 s 的解析函 數。 另一方面, 算術基本定理 (Fundamental theorem of arithmetic) 告訴我們每一正整 數 n 可分解成質因數的乘積, n−s 必出現於 無窮乘積

(1 + 2−s+ 2−2s+· · ·+2−ks+ · · ·)

·(1 + 3−s+ 3−2s+· · ·+3−ks+ · · ·)

·(1 + 5−s+ 5−2s+· · ·+5−ks+ · · ·) · · ·

69

(2)

70

數學傳播

25

4

期 民

90

12

=

Y

p

(1 + p−s+ p−2s+ · · · + p−ks+ · · ·)

=

Y

p (1 − p−s)−1,

其中 p 跑遍所有的質數。 注意到出現在無窮 乘積的每一因式 (1 − p−s)−1 皆不為零, 因 而 ζ(s) 在 Re s > 1 時完全沒有零點。

定義gamma 函數 Γ(s) 為 Γ(s) =

Z

0 ts−1e−tdt, Re s > 0.

這函數也是俗稱的階乘函數, 原因是對任意 正整數 n

Γ(n + 1) = n!.

又對任意 Re s > 0, 由部份積分可得出 Γ(s + 1) = sΓ(s).

這稱為 Γ(s) 的泛方程式。 而可將 Γ(s) 解析 延拓到整個複數平面上。 對 Re s > −m, m 是正整數, 可定義

Γ(s) = 1

s(s + 1) . . . (s + m − 1)Γ(s + m)

= 1

s(s + 1) . . . (s + m − 1)

·

Z

0 ts+m−1e−tdt.

對任意正整數 n, 透過變數變換得出

Z

0 ts2−1e−πn2tdt= π−s/2n−sΓ



s 2



. 因而由逐項積分得出

π−s/2Γ



s 2



ζ(s) =

Z

0 ts2−1g(t)dt, 其中 g(t) =

P

n=1e−πn2t。 透過 g(t) 的轉 換式

g



1 t



= 1 2(√

t − 1) +√ tg(t)

可得出 Re s > 1 時 π−s/2Γ



s

2



ζ(s)

= 1 s(1 − s) +

Z

1 (ts2−1+ t1−s2 −1)g(t)dt 上面的表現式並不局限於半平面 Re s > 1, 而是定義在整個複數平面上, 而成為這函數 的解析延拓。 且在這式子中, s 用 1 − s 代 入後不變, 而有

πs/2Γ



s 2



ζ(s) = π(1−s)/2Γ



1−s 2



ζ(1−s).

這表示 ζ(s) 的值反應在 ζ(1−s) 上。 現 ζ(s) 在 Re s > 1 沒零點的特質反應到 ζ(s) 在 Re s < 0 的取值。 在 Re s < 0 時, Γ(s2) 在 s = −2, −4, −6, . . . 有單極點 (simple pole), 致 ζ(s) 在這些點非得等於 0 才能扺 消 Γ(s2) 的極點, 因兩者乘積是解析函數。 這 些 ζ(s) 的零點稱為顯然零點, 並非里曼假設 有興趣的對象, 所謂的“有趣”零點是指落在 0 ≤ Re s ≤ 1 區域內的零點, 而里曼假設可 重述如下:

里曼假設: 若 ζ(s) = 0 且 0 ≤ Re s ≤ 1, 則 Re s = 12

2. 質數分布定理

以 π(x) 表示不超過 x 的質數個數。 在 一有名的論文中, 里曼提出了包括里曼假設 在內的六個假設。 在這些假設下, 里曼證明了 質數分布定理

π(x) ∼ x

log x ∼ Li(x)

=

Z

x 2

dt

log t, x → ∞

(3)

里曼假設

價值百萬美元的數學謎題

71

這 六 個 假 設 除 里 曼 假 設 外, 皆 一 一 得 到 證 明。 而 質 數 分 布 定 理 直 到 1896 年才被 Hadamard 與 Poussin 兩人分別獨立得到 證明, 並未用到里曼假設。 就如 D. Hilbert 在巴黎數學會演說中所指出, 里曼假設等價 於

π(x) = Li(x) + O(√

xlog x), x → ∞ 也等價於

N

X

n=1

µ(n) = O(N12), N → ∞ 其中 µ 為 M¨obius µ-函數, 定義為

µ(n) =

 

 

 

 

 

 

1 若 n = 1,

(−1)r 若 n = p1p2. . . pr為相異 質數乘積,

0 其他.

若一 Dirichlet 級數 f(s) =

X

n=1

ann−s 的係數滿足

X

n≤x

an ∼ cx, x → ∞ 則這級數在 Re s > 1 收斂且

c= lim

s→1(s − 1)f(s).

反之, 若這級數在 Re s > 1 收歛且 c 由上 面極限得出, 則

X

n≤x

an ∼ cx.

現從 ζ(s) 的無窮乘積式 ζ(s) =

Y

p (1 − p−s)−1, Re s > 1.

取對數微分得出

−ζ(s) ζ(s)

=

X

p

(log p)p−s(1 − p−s)−1

=

X

p

(log p)(ps+p2s+· · ·+pks+· · ·)

=

X

n=1

Λ(n)ns, 其中 Λ(n) 的定義為

Λ(n) =

log p 若n = pk,

0 其他.

因此

ψ(x) =

X

n≤x

Λ(n) ∼ x, x → ∞;

這其實等價於質數分布定理, 亦即

x→∞lim ψ(x)

x = 1 ⇐⇒ limx→∞π(x) log x x = 1

3. 零點的分布

在目前為止, ζ(s) 的有趣零點完全透過 數值計算。 R. S. Lehman 於 1966年證明首 先的 2,500,000 ζ(s) 的零點滿足 s = 12+iτ , 0 < τ < 170, 571.35; 稍後於 1979, R. P.

Brend 擴展這結果到首先的 75,000,000個。

把 s 表為 σ + iτ , 定義

N(T ) = ζ(s) 在 0 ≤ σ ≤ 1, 0 < τ < T 的零點個數。

N0(T ) = ζ(s) 在 σ = 1

2,0 ≤ τ < T 的零點個數。

(4)

72

數學傳播

25

4

期 民

90

12

Mangoldt 證明 N(T ) = T

2π(log T

2π − 1) + O(log T ) 在假設里曼假設成立時, Littlewood 於1924 年證明了

N(T ) = T

2π(log T

2π − 1) + o(log T ).

Hardy 於 1914 年首度證明有無窮多個 零點落在 σ = 12 的直線上, 而 A. Selberg 於 1942年更證明

N0(T ) > AT log T.

其中 A 是一正常數。 因而

T →∞lim inf N0(T ) N(T ) >0.

Levinson 於 1974 年證明

T →∞lim inf N0(T ) N(T ) > 1

3,

表示至少有 13 的零點全落在直線 σ = 12 上。

4. 結語

懸賞解題在數學界並非創舉。 在歐美的 校園中, 時常有徵求解答的數學題貼在公布 欄, 也附上代價。 費馬最後定理被懸賞 10 萬 馬克, 數學界的桂冠 Fields Medal 則頒給 40 歲以前有卓越成就的數學家。 現有人為一 些問題而拋出重賞居心何在? 底下或許是一 些可能理由:

• 左右未來數學研究方向。

• 開數學界玩笑, 取笑數學界的無能。

• 吸引更多人投入這些問題的研究。

• 陷害數學家, 使掉入死要錢的陷井裡。

• 掃除大型計劃中的障礙。

不管居心如何, 以金錢掛帥的研究導向並不 足取。 另一方面, 想想有多少數學名人皆費了 一生心血而未解決的數學問題, 而且已懸疑 了兩百多年, 值不值得去嘗試, 就有待自己的 衡量了。

最後談到如何著手的問題。 ζ(s) 只在 s = 1 有一單極點, 因而 (s − 1)ζ(s) 是 一全純函數, 而具有無窮乘積式:

(s − 1)ζ(s)

= 1

2ebs 1 Γ(s2 + 1)

Y

ρ (1 − s ρ)es/ρ 其中 b 是一常數, 而 ρ 跑遍 ζ(s) 在 0 ≤ σ ≤ 1 的所有零點。 很不幸的是, 這乘積式中的 ρ 沒有明顯的表現式, 致式子只有象徵性的意 義, 而不能做實質的運算。 其中的 gamma 函 數也有乘積式:

1

Γ(s) = eγss

Y

n=1

(1 + s

n)e−s/n, 其中 γ 是 Euler 常數, 定義為

γ = lim

n→∞(

n

X

k=1

1

k − log n).

這給人的感覺是: ζ(s) 仍是一捉摸不定的神 秘函數。

參考文獻

1. H. Rademacher, Topics in Analytic Number Theory.

2.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Mathemat- ics, Volumn I∼III.

本文作者任教於中正大學數學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會議 (Interna- 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今 年八月在德國柏林舉行。 這已是第二十三屆 的會議, 故議程的安排, 頒獎的形式都照著既

二月間,我們將「父母親節卡片徵稿辦法」 ,分送給我們所認識的校內外所有 卡片設計者。1981 年 3 月 7 日,遊子會年度重頭戲──評稿會議,於是在數學館 圖書室登場,有 20 人

去年 6月19日丘成桐院士應國立交 通大學應用數學系之邀, 於新竹該校演 講 「我研究數學的經驗」。 丘院士以他 個人從事數學研究的經驗, 強調熱忱 和基本功夫的重要性。

2016 年 7 月 9 日在法國波爾多 (Bordeaux) 舉辦國際 2016 年 SAT 電腦大會, 來自德 州大學、 肯塔基大學和英國斯旺西大學的三名數學家表示他們利用分塊攻克策略 (Cube-and-

筆 者最早和黃教授結識是 1970 年代前 往數學所訪問的期間。 倆人主要研究領域同 屬複分析; 而黃教授的研究興趣涉及數學多 方面的領域, 如調和分析、 數論、 統計、 機率、..

第十三屆國際數學聯合會 (IMU) 大會今年八月十五、 十六兩日在德國 德列斯登舉行。 緊接著, 十八∼廿七日 在柏林舉 行國際數學家會議 (ICM), 我國有多人參與盛會。 本刊特請中華

本期 「有朋自遠方來」 訪問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Nigel Hitchin。 Hitchin教授 從大學、 研究所到任教都在牛津, 數學傳播難得有機會藉由訪談, 一窺英國高等數

此問題常稱卡拉茲 (Callatz) 問題, 它是德國漢堡大學的卡拉茲率先研究且提出的 (從函 數置換角度), 且於1950年在美國坎布里奇 (Cambridge) 召開的數學家大會上得以傳播。 而後 又有了角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