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唯識論》「唯識中道」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成唯識論》「唯識中道」之研究"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摘述

《成唯識論》「唯識中道」之研究

釋法緣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博士

茲因《成唯識論述記》的序文中指 出「本頌成『中道』之義著」,表示「唯 識中道」已在《述記》中預備了輪廓與 肯定,指出佛家深邃的「非有非空,息 詮辨於言諦之外,不生不滅,絕名相於 常寂之津。」指非言語所能述的佛家真 義,由「非有非空」、「不生不滅」的表 述句型釋出「一切法非空非有中道之 義」。《集成編》解釋〈序文〉時指出整 個佛教是佛陀證理照宗、菩薩釋經揚化 的歷史,佛陀所證理是「非有非無中 道」,即是佛教的根本「宗旨」,菩薩釋 經即是「恢張中道之教」,若無菩薩造論 則「真如中道之教將墜于地」。據此簡截 序文,顯示「唯識中道」在《成論》的 重要性,是值得深入研究;加上《成論》

中多述「中道」,因此論文研究成果最後 總結出七項重點,由此研究結論肯認「唯 識中道」在《成論》的核心意義與地位,

乃至開發出奘系唯識佛學中的一個重要 主題而增加其佛教學術研究意義。

(一)﹑「四門出體」之義理內在詮釋方法 與中道立場之提出

除了應用語言學、哲學、文獻學等 方法外,以經典內在義理學法為本論的 主要研究方法,玄奘更提出「四門出體」

為此研究法的實質內涵。他強調「四門 出體」是佛教義學的解釋規則,有攝相 歸性、攝境從心、攝假隨實及性用別論,

此四種揭櫫了性相、心境、假實等內在 關係,這是漢地方法學上的創新,此四 種先把握到相對的兩方進行論理,應用 中道不廢兩方的詮釋模式,最後則視目 的而抉擇乃至統攝整個結論,因此前三 種著重在於同一性的「不異」,後一種著 重於差異性的「不一」。再者,「四門出 體」建構出中道的詮釋立場,因此檢討

《成論》僅有「有為依唯識思想」的偏執,

而回歸中道意向建立「有為依唯識思想」

與「無為依唯識思想」的詮釋路線;且檢 討現代佛教學術界認為奘系唯識思想僅 有「性相永別」、「性相分徹」,而缺乏「性 相融即」、「性相合一」,經過討論而主張 奘系亦有「性相融即」與「性相永別」之 中道詮釋立場。

(二)﹑確認「中道」的定義與代表句型

「唯識中道」是指唯識佛學的「中 道」,本文應用經論、疏著,而整理「中 道」的定義是「實」義,是「正」義,與

「離二邊」義;也提出了《大品經》等有

「雙非或雙不或雙遮」句型,但無有明文 是「中道」,若如是排除其具「中道」義 是否恰當而提出討論。於是引用《大智度 論》,以及吉藏、智者等意見,與應用「雙 非或雙不」句型,而證明雖無明文「中 道」,仍可視同於「中道」義;也據《中 論》確認在四句型中第四句的「非一非異」

或「不一不異」等離兩邊作為「中道」的 代表句型,同時般若經典亦以雙遮兩邊透 顯般若空慧;也引錄《大乘法苑義林章》

表示「非一非異」、「不一不異」是「中道」

句,更能確定奘系唯識佛學以「雙非或雙 不」句型視同「中道」義。

(三)﹑發揮「唯識無境」的中道詮釋與評 論立場

「唯識無境」是《成論》的大標題,

透過《述記》揭示「外境非有,空、識非 無」謂為「非有非無中道」為宗旨;也透 過《樞要》與《了義燈》示「中道」義,

再以「五重唯識觀」論述其實踐「中道」

而對心識的如實觀照。蓋因「非有非無中 道」是《成論》的重要內容,也檢討佛教 學術環境對此「唯識無境」的理解,深入 對「境」的剖析而成「內境與外境」、「內

(2)

境的假實」、「影像相與遍計所執相」,以 及對「唯識」的理解而檢討「識有與識 無」、「唯識與他性空」、「『一切唯識』的 不完全理解」、「識與我、法」、「心識與 識體」、「識與勝義有」及「識轉變與二 取」等單元,更有「識性、識相」相關 的評論而分析「唯識性、相與中道」、「空 與空性」、「真如與體性一多」及「心與 心性本淨」等單元,而更能深刻中道詮 釋立場的重要性,如是更能理解奘系唯 識佛學之宗旨--「唯識無境」,是說明自 相唯識的心王、相應唯識的心所、所變 唯識的色法、分位唯識的心不相應法及 實性唯識的真如,而遮遣認外境為真實 的「我法」之「遍計所執性」,如是不增 益遍計所執法,亦不減損依他起、圓成 實法,而說是「中道」的詮釋立場。

(四)﹑八識的論述詮釋與中道思維立場 八識是奘系唯識所支持的標準數 目,而聲稱「不增不減」,如此離開執實 有九識的增執數,與執決定只有六識的減 執數,如是消弭認識自體的數量多少之諍 議,而判釋《楞伽經》的九識說是隨順著 不同的義理分析結果,或是採「真俗合說」

的詮釋脈絡,或是第八識採染淨別開的詮 釋法。再者,面對八識體同體異之問題,

尤其是執「八識體一說」之「諸識用別體 同」,《成論》列為四個錯謬執見之一;本 文依照《成論》所採取的「唯識中道」詮 釋立場,以八識各自行相、所緣、所依及 相應心所而離開八識同一體之邊執,亦以 八識因果而離開八識完全離異的邊執;有 關「一意識」說之爭議,更是處理「六識 體一」的問題,而建議「中道」立場可避 免落入體一的邊執,與去除落入體異的邊 執。還有八識彼此間的內在關係是離異是 同一的問題,更引入「唯識中道」,又且 說明心王與心所的非一非異中道關係,如 是也消解落入二邊的見執。

(五)﹑理、果唯識在唯識中道上的詮釋

「理唯識」是據《三十頌》論述「一 切唯識」的基本唯識立場,而把十二緣 支、二諦、三性三無性教理總攝在不離

「識」的宗義下而定名。「果唯識」是指 由「唯識觀行」所實踐的「轉依果」,即 是佛位大解脫果與大菩提果。

「理唯識」的第一單元「十二緣支與

唯識中道」,《成論》主張「如是十二一重 因果定顯輪轉及離斷常。」此十支因即破 常執見邊,二支果即破斷執見邊,如是奘 系唯識繼承「緣起中道」立場。唯識學理 更深入討論十二緣支的支數、次第,而消 解了部派佛教對支數的廢立、增減問題,

且確定十二支數是「不增不減」之中道立 場;且提出「過去十因,現在二果;未來 二果,現在十因」的二世一重因果論,此 緣起論以「種子」與「現行」的運作關係 來詮釋,指出唯識佛學所公佈的「種子生 現行」是因緣正義,才是真正的「緣起中 道」,如是解釋原始佛教的十二支緣起是 一種「隨理轉門」的假施設方便說法。第 二單元「四重二諦論與唯識中道」,《成論》

應用二諦為詮釋框架,就「唯識無境」明 示「境依內識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識是假 境所依事故,亦勝義有。」其以二諦明內 識體性非無,心外我法境體性非有,如是 遠離外計離心之境實有增執邊,及遮遣邪 見惡取空者撥識亦無之損減空執邊,即離 有、空二邊,說唯識「中道」教。更據《瑜 伽師地論》的「四俗一真」與《顯揚聖教 論》的四俗諦理,且依有無、事理、淺深、

詮旨四相對門深闢成四重二諦論,如是說 明心與心所的同一或相異關係、八識自體 的同一或相異關係、種子與所生果或與諸 法之間的同一或相異關係等,而居於世間 勝義層級,皆為非一非異的中道關係。因 此《成論》中不能以唯識三性取代二諦論 的重要地位。第三單元「唯識三性三無性 與唯識中道」,三性三無性合論以三性遮 損減執與三無性遮增益執,被立為「唯識 中道」。據《成論》論述唯識三性,且參 考《同學鈔》、《觀心夢覺鈔》與《大乘一 切法相玄論》,而標出非一非異中道、一 法中道、二重中道。為避免再度落入對唯 識三性之執取,更施設出「三無性」。最 後,《成論》提出「唯識三無性」是依「唯 識三性」而建立的,等同於「般若中道」, 且指出是佛陀採「隱密說」的方便開示。

此三無性據《成論》所說的「相無性性」

是指「體相」畢竟非有,是指法體上直立

「無性」;「生無性性」是指依他無妄執自 然性,假說「無性」;「勝義無性性」是指 圓成實性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假 說「無性」;如是三無性,前一性因「無

(3)

性」遮增益執,因「畢竟非有」遮損減執;

後二性因「無性」遮增益執邊,因「非性 全無」遮損減執邊,說為「中道」。

「果唯識」的第一單元「轉依行與唯 識中道」,此「轉依」是顯勝說,特指證 唯識真如,則是內證「離言中道」,此轉 依能使宗教實踐力得以有效開展乃至佛 果圓滿。討論「所轉依」,《成論》安立兩 種依持---「持種依」的「阿賴耶識」與「迷 悟依」的「真如」作為「轉依」的依持根 基。兩種轉依是建立在清淨真如,與雜染 阿賴耶識為所依,同時進行轉染成淨的轉 依運作,如是建構在無為依與有為依兩個 系統並進理論,遵循中道立場而展開,而 離開偏失於一邊之不正義的弊失。第二單 元「四種涅槃與唯識中道」,《成論》提出 四涅槃的界定,更討論「自性涅槃是在纏 真如,佛位為何還有自性涅槃」、「佛斷盡 二障如何還有色身苦依的有餘依涅槃」、

「二乘有無涅槃」、「所知障不招感生死,

不障解脫,為何要斷除此障得無住涅槃」

等問題,如是解答而應用「中道」的解讀 立場,排除落入一邊的危險。第三單元「四 智圓明與唯識中道」,《成論》解說《三十 頌》的最末頌,是描述究竟無漏清淨界,

包含清淨法界無為功德與四智圓明有為 功德。此四智圓明是開發佛果無漏智為核 心課題,此無漏智是二障的盡除,更是「轉 識成智」的究竟成就,建立在離開「識」

的分別作用,而強調「智」的功能增加,

最後取「智」名而捨「識」名,而非無有 識「體」之「智」名,故居於「智依識轉」

與「捨識得智」而提出「八識與四智」之 識智不一不異中道立場。第四單元「佛身 佛土與唯識中道」,佛身佛土理論是佛果 究竟無漏界的功德展現。佛果三身在《成 論》總名為「法身」,總集清淨法界與四 智圓明的佛大覺地圓滿功德。如是「法身」

不離有為四智,亦不離無為真如,可說是 中道不偏於一邊的理論。又討論《同學鈔》

所提問的「自受用身遍不遍法界」,與「變 化身」相關的「如來八相成道」、「變化身 有心無心」、佛身「常無常」、「自他二利」、

「三身一異」、「三身形量大小」、「所化有 情共不共」等相對兩邊的問題,回答時應 用中道的思考路線,而避免落入偏於一邊 的陷阱。在佛土理論上,《成論》據《佛

地經論》確定自性土、受用土及變化土。

此中討論「佛變化土是淨是穢」、「極樂淨 土是報土還是化土」、「彌陀淨土三界攝不 攝」、「二乘未回心者可否生佛變化淨土」

等相對兩邊的問題,若回答任何一邊都有 理論上的不完整困境,因此也參考「中道」

的思維立場加以抉擇。

(六)﹑發掘日本唯識佛學的文獻價值

《成論》是一部義理高深,總括經論 精華,廣包實、權二教,通過玄奘糅譯編 審十師梵本整理成一部獨立完整的唯識 佛學標準範本;其糅譯風格「文約義豐」

深具唯識奧義,因此窺基現場所筆錄成的

《述記》作為補充釋義教材,但是研究者 亦視《述記》深奧難懂難解,而出現了一 系列非常可觀且珍貴的唯識註解文獻。本 論又引用《大乘法苑義林章》作為義理的 參考文獻,而發掘出日本對此論書提供一 系列的註釋書。這亦可由現代佛教學術界 對本論題的研究概況,說明佛教學界對

「唯識中道」研究專題極少。然而,搜集 資料時發現日本唯識傳統文獻,對「唯識 中道」的討論非常豐富,也就是《大正藏》

第 65 冊到第 71 冊中的唯識論著之價值 性,對《成論》的釋義非常重要。但是,

目前的 CBETA 電子佛典尚未有整理成 檔,承辦與主辦單位尚未正視此一文獻在 佛經解釋學上的重要性,希望本論研究成 果可以增加日本傳統唯識論籍之文獻研 究價值。

(七)﹑中國近代唯識佛學發展之檢討

《宗鏡錄》保留了大量的奘系唯識佛 學思想資料,然而,《集成編》評論「《俗 詮》、《證義》、《自考》、《心要》等疏抄中,

雖有據慈恩者,而此等多據于《宗鏡》等 所引,未曾見《樞要》、《述記》等全本,

是故此等諸師雖有俊逸之才,而解釋此論 一一牆面,皆不足取。」本文認為還有商 酌討論的空間。另外,《中國唯識宗通史》

認為永明雖融合唯識古、今學,但還是傾 向於唯識古學。但由本論所提出的論據,

不能說永明完全贊同真諦,或全偏向唯識 古學,而尚待未來佛學研究者檢索《宗鏡 錄》全文中有關真諦系與玄奘系唯識學說 之總整理,再透過引用文獻上多寡作分 析、比對等深入研究乃至成就專業論文,

如是據此完整的研究來抉擇,方是最恰當

(4)

與圓滿的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被認為是世親作的《釋軌論》(Vy khy yukti)之中有同於《楞伽經》偈頌品中 之九頌,但未注明是引自楞伽經。據舟橋尚哉之研究, 《楞伽經》之成立應在世 親之前而比較接近世親的時代

其中,眼根所對的境— 色,專指青、黃、紅、白等顏色 (顯 色) 、長短等形狀 (形色) 及行住坐臥等動作形態 (表色) 這三類視覺的對

上述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如用唯識學的術語來分析,大體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感覺屬現

一種可以在人工智能機器中實現第八識的技術手段。很明顯,人工 智能也很難像人一樣擁有具有感覺機制的身體,更不用說這具身體 得能由本人與其他眾生共同變現。

31 玄奘譯《攝大乘論》 。CBETA T1594 [0133c05] 。《大正藏》第 31 冊 No.1594。. 32 玄奘譯《攝大乘論》 。CBETA T1594 [0134a17]。《大正藏》第 31

摘  要 : 在玄奘弟子中,窺基、普光無疑佔據著中心位置,特別是窺

或入併成為神策軍一份子,於是神策軍幾乎就成為了中央唯一著名禁軍。雖然它

’phags pa’i lam gyi rigs kyang zag pa med pa’i lam gyi bdag nyid ma yin gyi / ’on kyang rgyud gang la nyon mongs pa dang 28 shes bya’i sgrib pa’i sa bon srab pa’i phy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