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唯識的緣起中道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唯識的緣起中道義"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唯識的緣起中道義

/釋宗譓

前言

「中道」很容易被誤認為模棱兩可,其實佛教絕不如此。生死輪迴與涅槃解 脫為佛世當時公認的事實,問題只在為什麼會輪迴?怎樣才能解脫?佛法對這些 問題,給予一種理智的解答,這就是中道的教說。「中」是中正、中心,即用中 正不偏的態度與立場,深入人生為本的事物根本核心,窮究它的真相。所以佛法 的中道,不是固執一端的偏見,也不是世俗膚淺的認識。

佛法是崇高的德行宗教,所以在人類關涉的自然、社會、自我中,著重於人 類的思想與行為︰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引起什麼樣的行為;有某種行為,則必 產生某種結果。佛陀就在人生的現實活動中,把握人類活動的法則。他指出了兩 種的中道︰即緣起中道與八正道中道。本文即針對緣起中道立論,從唯識緣起 觀……三性、三無性的立場以窺唯識中道義。

唯識緣起思想的發展

唯識學所關心的是如何揭露生活世界的構成,而不是以自然世界作為反省的 對象。西方學者如韋曼說:將外境理解為自然世界中的客觀對象,顯然忽略了佛 教的主要關懷─乃是在於從生死流轉中獲得證悟解脫。唯識學討論「一切唯識所 現」,主要的論證來自阿賴耶識與三性論,宗旨在揭露生死流轉(生活世界)之構 成,傳統所謂「境無識有」或「唯識無境」,只是用來論證人、法二無我,指出 吾人所覺知的對象,不外是概念化的分別而已。

整個佛法不外是指生死流轉的雜染法,與涅槃還滅的清淨法。三性是唯識宗 的重要課題之一,三性思想是唯識宗的核心理論,也是佛法的綱要。三性概括了 整個佛法,如太虛大師所著的《唯識總抉擇談》即是用三性的思想,來抉擇大乘 佛法三大體系。他說:大乘三系的中觀宗般若思想是立足於遍計所執性,因中觀 宗破而不立,橫掃一切,故專講空;唯識宗是根據依他起建立的,故專講有;真 常唯心系講真心、如來藏,故立足於圓成實。由此說明三性包括一切佛法,三性 思想不但總攝一切佛法,而且是對宇宙萬有一切法的總結和歸納。

宇宙萬法森羅萬象,佛法中常以不同方式予以概括和說明,如《瑜伽師地論》

講七百六十法;《百法明門論》講五位百法;《俱舍論》講五位七十五法;還有諸 經論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這些都是對一切法的歸納,唯識宗認為任何 一法都具有三性三無性的含義,以此揭示了一切法的現象與本質,具體顯示了雜 染和清淨、真實與虛妄、生死和涅槃。

至於「作為佛教根本思維方法的緣起」,可以以中觀學派的「緣起自性空」,

(2)

以及唯識學派的「三性、三無性」思想為代表。其中龍樹《中論》的緣起思想,

以論理的性格,理解一切諸法無自性、空之論理方法。唯識學派在中觀派的「緣 起自性空」的指引與啟發,重新賦予新的內容意義──亦即以「三性、三無性」

思想重新詮釋傳統的「業感緣起」。

唯識的三性思想

「三性」也稱三相,在唯識學中所謂三性是指: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 成實性。

●所謂「遍計所執性」,指一切法的名假安立,及假名安立的自性、差別等。「遍」

是週遍,遍及一切事物;「計」是計度,即是主觀的分別;「所執」是指有情對 一切法(眾緣所生法)的一切性相,執著為實有自性。即是說一切法都是因緣 和合而起,無有實體。凡迷眾生不明此為幻相,事事執著,處處愚迷,一味執 著我、法幻相,這就是「遍計所執性」。

●所謂「依他起性」,即一切有為法皆依因托緣而有,依他而起的性質叫做「依 他起性」。唯識立宗的主要依據就是以依他起性為基礎,依他起性是後得智所 緣的諸法,自性雖無,但是依他而顯,是假有(假的體雖無,但仗緣而示有)。 亦即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 純大苦聚集。」即說明了世間萬法都是由因緣條件和合而生起,緣生則必有因 緣條件相依相待,絕無單獨獨立存在的。觀照世間萬相無不是依緣而生,依他 起相不是自然而成的,須待緣方生。

●所謂「圓成實性」,即一切法的平等真如,圓滿成就真實的意思。「圓」有普遍 之意,即在一法上是這樣,在一切法上亦然;「成」是成就,謂諸法的體相本 來如此;「實」是真實,謂諸法的體性不虛不謬。總而言之,「圓成實性」是諸 法實相,是離言絕慮,超越尋思,遍一切一味的勝義諦相,是不生不滅,本來 如此,法爾如是的諸法本來面目,亦即在依他起相上離卻遍計所執而顯真實相 狀。

《解深密經》有關三性的思想,是出現於第四品的《一切法相品》,它首先 對「三性」的解釋如下:「諸法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 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云何諸法遍計所執相?謂一切法名假(假名)安立,自性 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云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 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 法平等真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生勇猛精進為因緣故。」依上文可見遍計所執 性是指言語拘礙的世界;依他起性是緣起的世界;圓成實性是真如的世界。在此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沒有出現與識(主觀的心)作為關聯。即在此所謂遍計所執是 指被分別的性相,所以那是不外乎被對象化的表相;依他起性在此經是基於十二 支緣起所成立的雜染諸法,所以這也是客觀的諸法;圓成實性在此經是單指真如 的意思,所以這也是指客觀表相的意思。如此在唯識最古文獻的《解深密經》中,

其三性並沒有表示主觀的法之識或智的觀念。在《一切法相品》繼續以比喻的方

(3)

法來解釋三性思想:「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過患,遍計所執相當知亦爾。如眩 翳人眩翳眾相,或髮毛、輪蜂、苣勝,或復青、黃、赤白等相差別現前,依他起 相當知亦爾。如淨眼人遠離眼中眩翳過患,即此淨眼本性所行無亂境界,圓成實 相當知亦爾。」依上文,遍計所執性是如眼病患者所有過患的情形,都是情有理 無。依他起性是如眼病患者眼病所現的眾相,(髮毛、輪、青、黃、赤、白等相) 皆非實似實。圓成實性是如健康人的眼睛,就會離眼病的所有過患,是真有。依 他起性被淨化時,其本質歸於清淨的圓成實性,這是唯識思想的前提,但據上文 看,依他起性乃被誤認為是錯誤的映像,即在《解深密經》中依他起性是被規定 雜染法,因為由上引文看,依他起性是遍計所執性的所依處,同時遍計所執性的 否定,就是圓成實性。

唯識的三無性思想

「三無性」指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可以說是繼承空宗「諸法 皆無自性」之理,並以此理深化三性的空無自性之義,即因虛妄分別所現的遍計 所執性,如去除虛妄分別,則彰顯本來的「相無自性」;依他起性係託眾緣和合 而生,無自然不變之性,亦顯本來的「生無自性」;圓成實性遠離遍計所執的我 法執,乃顯「勝義無自性」。

諸法不出遍計、依他、圓成三性,唯識就在三性上建立三無性,依三無性說 一切法皆無自性。《唯識三十頌》說:「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 說 一切法無性」。諸法的遍計所執性是以名計義的名義相應法,沒有它實在 的自性。有情錯誤認識上覺得怎樣怎樣的相貌,是由假名所安立的,不是由自相 所安立的。假名安立的是假有,所以是「相無自性」。諸法的本身是不藉名言假 說它怎樣,這是自相安立的法。自相安立的法有自性,假名安立者是無自性,《勝 義諦相品》說:「有為、無為皆是本師假施設句」。《一切法相品》說:「如實了知 遍計所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無相之法。」譬如眼睛有病的人,見到空中有花 一樣,「空花」在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但在眼睛有病者,卻認為是真實有。遍 計所執性就像這樣,是由主觀的迷情所現的迷妄界,本來是沒有這樣的東西,當 然也就沒有這樣東西的實體存在,所以說遍計執是「情有理無」。

諸法的依他起性是依其他因緣的力量而有的,不是自然而有的,因它非自然 而有,故說為「生無自性性」。《解深密經》言:「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 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依 他緣而有的法,如無明緣行的行是依無明的緣而有的,所以行是依他起。唯識說 因緣生法:是指依種子起現行,既仗藉他緣的力量有,當然就不是自然而獨立的 有,所以是「生無自性」。《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說:「諸行是緣起性的,由 因緣力生的,不是自己生起自己,所以是生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是無自性 生的自然性,並不是連自相安立的因緣性也沒有。依他起性是靠著諸緣所成立 的,依他緣而有的現象,故說此性是「相有性無」。

「勝義無自性」是依圓成實性說的,因為諸法無我是諸法的勝義,而法無我

(4)

性是淨智所緣,所以是一切法的勝義諦性,法無我性是離去獨立自在的我的自性 之所顯故,也是無自性之所顯,由此因緣故說其「勝義無自性」,不是勝義本身 沒有自性,而是離遍計執後顯了通達說的。《勝義諦相品》說:「若勝義諦相與諸 行相一向異者,應非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是勝義相。」所以圓成實 相的勝義無自性是離遍計執所安立的,不是在遍計執外,另有一法為圓成的勝義 無性。

三無性不離三性,三性也不離三無性,雖說有,也不是迷情常見的有,而是 真空妙有,這樣就形成非空非有的唯識中道性。

●所謂遍計所執性,是純粹(pari 遍)被分別(kalpita)的性質的東西的意思,即 諸 法 是 由 「 識 」 的 分 別 作 用 而 表 現 為 差 別 性 的 東 西 , 故 有 此 言 : 分 別 (kalpana-vikalpa)是將「對象」──與其它區別而認知的意思,這是基於語 言的表現。亦即「對著特定的對象,例如說:『這是桌子』,下了如此的判斷,

與其他事物分別時,就會認出差別相,而叫做『桌子』的表相。在言語上只有 名稱,而無實體(唯名無義)。如此,進入我們意識內的差別相,都沒有實體。」

因此,遍計所執性是沒有實質(相 laksana),故云「相無自性」。

●依他起性是依存(tantra)於他(para)的性質的意思。差別的諸法(現象界)是屬 於生滅變化的有為法,同時是「依識之作用」而出現的,這個「有為法的識」

是依存於他緣,被因緣(因果法則)所規定而存在,故云「依他起性」。如此,

依 他 起 性 是 「 依 於 他 ( 因 緣 ) 而 生 , 並 不 是 單 獨 的 存 在 物 ( 自 然 性 svayambhava) ,故其生起是沒有實體性的,這叫做「生無自性」。

●圓成實性是完成的(parinispanna)性質的東西的意思,這是指諸法的真實相,

它是指無差別、平等的「真如」。亦即我們認識了差別的諸法無實體性時,存 在的實相,即「真如」所顯。此真如與差別的諸法並不是各別存在的東西,而 是相即於差別的諸法(現象界)而可認識的,並不是離開了有為生滅法,而另有 一圓成實性存在。進一步說,真如是永遠不變的理法,故其自體是不生、不滅 的無為法。這個圓成實性是最高意義(勝義 paranartha)的無自性,所以叫做

「勝義無自性」。

唯識的中道義

三性、三無性攝盡一切法,而且道盡了中道之理。因為遍計所執性名有體無,

故非有;依他、圓成實體性是假有、實有,故非空;非有非空是中道。以依他起 的體雖是無,乃是依因緣而起的假有,並不是固定實有存在的東西,故亦可以說 非有非空中道;圓成實雖是諸法的實性,同時也是存在的實相,但其相狀無形,

不可捉摸,所以也可說是非有非空中道。總而言之,三性、三無性說明了緣起中 道義。

唯識宗的要旨是:「一切諸法皆是唯識中道」。唯識宗認為:諸法實相有兩個 方面……即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詮表),也不是一無所有,這樣遠離二邊以為 中道。唯識宗是以唯識所現來解釋宇宙萬象,且用肯定與否定的二種方法來說明

(5)

諸法的現象與本質的問題,肯定的說明法為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 成實性;否定的說明法為三無性,即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三性與 三無性是具有不一不異的關係,形成唯識宗「識有境無」的中道思想。

結論

基於以上三性、三無性思想的分析,得知遍計所執乃眾生生死流轉的根源。

凡夫眾生無始劫來,均以世間永恆常住為相,恆時執著身心即我和我所的一切,

在此既執為常,又執為我的情形下,為了這執著的「我」而造諸惡業,因此招致 永劫沉淪。事實上世事如煙、如霧,剎那變化,無有暫停。吾人的身心亦無時不 在剎那生滅中,宇宙萬法都是無常的,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

空,世間再美好的享受和快樂,也都如夢、幻、泡、影,眨眼即逝。天下無不散 的筵席,無不凋零的花朵,無不死的人,既是苦、空,又是無常,那又何處去找 一真實不變的我、我所有的精神和物質呢?

作為新時代的僧青年首先應如理思惟緣起,了達唯識三性、三無性的思想及 其中道義。再以法隨法行的信心,悟入佛法真實義,悟入佛之知見,然後轉識成 智,成就菩提佛果。 (本文作者為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至於《壇經》上所提到的: 「本性自淨自定」 、 「自性無非、無亂、無癡」 、 「於 自心頓現真如本性」 ,此中的「本性」 、

而前提若參考該頌龍樹之自注其實有兩個,如該頌 注釋說: 「法若是因緣生者,即是空。何以故?…若 法因緣生則無自性,以無自性故得言空。」引文後 半提到兩個前提,顯示本頌使用了假言三段論,

。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諦四念處智即智相三根三三 昧相應 (三根者喜樂捨也三三昧謂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所觀即是三諦。言三觀者。以即空故破染礙情。一相不立。顯此三千同一性故。一切

  答曰。一切諸法不出三性。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三真實性。分別性者。謂名言

「不取善,不捨惡」,我們只想要取善,希望趕快去掉惡。很多信眾就曾

講個小故事,梁武帝篤信佛法,但他的夫人郗氏並非如此。她就曾準備一 隻雞,請宮女拿去給誌公禪師吃。倘若誌公禪師不吃,是違抗懿旨,於是誌公

條件)所構成,由因緣和合即能體會「空」的道理。二、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印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