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轉依理論研究—以《成唯識論》及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轉依理論研究—以《成唯識論》及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 "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圖表:【《成唯識論》「轉依」的四種「義別」】

能伏道 有漏—加行智、無漏—加行、根本、後得三智 一、能轉道

能斷道 無漏—根本、後得二智 動 持種依 阿賴耶識(依他起) 態 二、所轉依 修 迷悟依 真如(圓成實) 證 所斷捨 煩惱、所知二障種子 的 三、所轉捨 歷 所棄捨 非障有漏法、劣無漏法種子 程 所顯得大涅槃 大涅槃(四種涅槃中後三)

四、所轉得 究竟成佛的果位 所生得大菩提 大菩提(四智心品)

圖表:【《成唯識論》「轉依」四義與「心、心所」的三種「所依」和「四分」說之關係】

1

(2)

圖表:【《成唯識論》「轉依」的六種「位別」】

態 一、損力益能轉 初二位(資糧位、加行位) 修 二、通達轉 通達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 證 三、修習轉 修習位(漸次證得真實「轉依」) 的 四、果圓滿轉 究竟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 歷 五、下劣轉 二乘位 程 六、廣大轉 大乘位 究竟成佛的果位

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摘述

轉依理論研究—以《成唯識論》及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

趙東明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筆者的博士論文,乃在探究中國法 相唯識佛學關於轉凡成聖的知識論與倫 理學議題,博士論文的題目為:轉依理 論研究—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 識 論 述 記 》 為 中 心 。「 轉 依 」

(āśraya-pariv ttiāśraya-parāv tti)

1,粗略地說,即是轉染成淨、轉迷啟 悟、轉識成智、轉凡夫依成聖人依。站 在修道論的立場言,是大乘佛教瑜伽行 學派(Yogācāra School)對修道之成 果,即「解脫」的獨特詮釋2。可以說,

轉 依 理 論 , 是 繼 承 印 度 護 法

(Dharmapāla,約 6 世紀頃)唯識學的 玄奘(C.E. 602~664)—窺基(C.E. 632

~682)一系中國法相唯識宗的解脫論 或救渡學(soteriology)之核心。

關於「轉依」,《成唯識論》提出了

「轉依」有四種義別及六種位別的說 法。「轉依」的四種義別,是指:能轉 道、所轉依、所轉捨、所轉得。它們各 自又分別具有二種意義,亦即:能伏 道、能斷道;持種依、迷悟依;所斷捨、

所棄捨;所顯得、所生得。因此,這便 構成了所謂四種八義的「轉依」說。3 而《成唯識論》「轉依」的六種位 別,則是指:損力益能轉、通達轉、修 習轉、果圓滿轉、下劣轉、廣大轉。這

又與唯識修道的五個位階,亦即:資糧 位、加行位、通達位(見道位)、修習 位、究竟位,這唯識五位有所關聯。

根據上面這「轉依」四義與「轉依」

六位,筆者認為《成唯識論》的「轉依」

具有二個主要的面向,即「動態修證的 歷程」與「究竟成佛的果位」。此外,

筆者的博士論文,還特別以護法認識論

「四分」說的角度為問題意識切入研 究,論述了「智」與「識」在「四分」

結構上的差異。並釐清了學術界目前仍 未有深入探究的「心、心所」的三種「所 依」與「轉依」的二種「所依」之間的 關聯。在此,特別將筆者博士論文中的 這些研究圖示羅列如圖表,以期能更清 晰地理解筆者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4 經由上面筆者博士論文的研究圖 示可以知道,根據《成唯識論》,「轉依」

的「轉」字,是指「能轉道」的「無分 別智」;特別是指在認識結構上不具有

「相分」的「根本無分別智」。而「轉 依」的「依」字,則是指「所轉依」;

也就是二種「所依」,亦即作為「持種 依」的有為法「阿賴耶識」與作為「迷 悟依」的無為法「真如」。而與「轉依」

相關之概念,其間的相互關係;例如「轉 依」的二種「所依」與「心、心所」的 2

(3)

三種「所依」之間的關聯;以及其與認 識論「四分」說的聯結處;從筆者上面 的圖示中皆可以清楚地看出。以下,簡 略地敘述筆者博士論文的各章要旨:

第一章導論,乃在說明「轉依」的 哲學課題,與本論文以「心、心所」認 識論「四分」說的角度為問題意識,切 入分析「轉依」四種義別中,「能轉道」

之「無分別智」(「轉」字)與「所轉依」

的二種「所依」(「依」字),以及其與

「心、心所」三種「所依」的關係。並 對與「轉依」相關的國、內外學術研究,

進行了學術回顧。

在第二章中,本論文則深入分析

「依」字在《成唯識論》及法相宗注疏 中的意義。《成唯識論》以「因緣、等 無間緣、增上緣、所緣緣」這「四緣」

為綱目,區分出「心、心所」的三種「所 依」,亦即「因緣依、等無間緣依、增 上緣依」。「心、心所」因此又名「有所 依」。至於為何沒有「所緣緣依」?除 了「所緣緣」力量薄弱,不能作為「所 依」之外。在窺基、惠沼、道邑等法相 宗學人的注疏中,還提出「依者,於義」

的解釋,並以梵文第七「處格」,又區 分成「依聲」與「於聲」,來說明不能 設立「所緣緣依」的理由。

第三章,則詳細地論述了「心、心 所」的三種「所依」:一、「因緣依」,

又稱為「種子(所)依」,乃是指八識各 自的現行識,以其各別的「種子」,作 為「所依」。《成唯識論》提出二種觀點 的「因緣依」,其中以「舊種子」生「現 行」,「現行」再熏習成「新種子」,這 三法輾轉,「俱時因果」的關係為正義。

二、「等無間緣依」,又稱為「開導依」,

有三種觀點。其中以八識各別以其前一 念剎那滅謝的自類識,作為後一念剎那 生起的自類識為「所依」的觀點為正 義。因為此情形「能依」、「所依」不能 同時存在,所以又稱為「不俱有(所) 依」。三、「增上緣依」,因為「能依」、

「所依」同時存在,故又稱為「俱有(所) 依」。有四種觀點,護法的正義是:(一)

前五識作為「能依」,其「所依」的「增 上緣依」有四種:1. 五色根,因為與 前五識同緣一境,故稱作「同境依」;

2. 第六意識,指五俱意識或明了意 識,稱作「分別依」;3. 第七末那識,

作為「染淨依」;4. 第八阿賴耶識,作

為「根本依」。(二)第六意識作為「能 依」,其「所依」的「增上緣依」,有二 種:1. 作為「染淨依」的第七識;2. 作 為「根本依」的第八識。(三)第七識 作為「能依」,其「所依」的「增上緣 依」,僅有一種,即第八「阿賴耶識」。

(四)第八識作為「能依」,其作為「所 依」的「增上緣依」,也僅有一種,即 第七「末那識」。

在第四章中,則論述「轉依」四義 中「所轉依」的二種「所依」。也就是 作為「持種依」的「阿賴耶識」與作為

「迷悟依」的「真如」:一、作為「持 種依」的「阿賴耶識」,由於其性質是

「無覆無記」(無染污、無善惡記別),

因此可以作為一切有為染、淨諸法的

「所依」。「轉依」就是轉捨阿賴耶識「依 他起性」上的「遍計所執性」,並轉得

「圓成實性」(即「真如」),這方面,

可以說是一種「空」義的理解。二、作 為「迷悟依」的「真如」。「真如」是「無 為法」,也是作為一切染、淨有為諸法 與其它無為法的「所依」。並且,「真如」

乃是「識之實性」,是非空、非有的「假 施設名」,因而是「非定實有」的。所 以,一切染、淨諸法的「所依」,究其 實而言,其實是阿賴耶識的實性(「圓 成實性」),也就是「真如」。此外,筆 者在本章中還論述了艾倫‧史彭伯格

(Alan Sponberg)提出的三種關於「轉 依」與「三性」說的理論模型,即:「樞 轉模型、漸進模型、窺基的詮釋模型」。

第五章,則論述每一「心、心所」

法生起時,在認識結構上所具有的「相 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這「四 分」說。護法的「四分」說,乃是繼承 自陳那的「三分」說。陳那由我們日常 生活中的經驗認識,可以區分為「對象 底認識」與「『對象底認識』底認識」, 這兩種伴隨著產生的雙重認識現象,而 推論出有「相分」與「見分」的存在。

而由「回憶」這樣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認 識,推論出「自證分」的存在。在這方 面,筆者進行了「三分」存在的「論證 重構」。而陳那「三分」說與護法「四分」

說之間最大的差異,乃在於分別站在「認 識論」(日常經驗之認識、回憶),與「形 上學」(唯心論之「識轉變」),這兩種不 同的進路,所得出的不同理論。

第六章則以上一章「心、心所」之 3

(4)

認識論「四分」說的角度,切入分析「轉 依」之關鍵,即作為能夠「轉依」,也 就是「能轉道」之「無分別智」(分為 加行、根本、後得三種「無分別智」),

以及作為「轉依」果位「所轉得」之一 的「所生得」,即「四智相應心品」(指 與「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

大圓鏡智」這「四智」相應的無漏心、

心所)。論述這些「智」與「心、心所」

認識論「四分」說之間的關係。這方面,

有所謂「相分」拘縛「見分」使其不得 自在的「相縛」。而「根本無分別智」

與「真如」兩者,乃構成「智、如不二」

或「智、如不一、不異」,平等、平等 的關係。依據《成唯識論》的說法,「唯 識」非凡夫所能親證,而是「通達位」

或稱「見道位」之菩薩方能親證。而「見 道位」又分為「真見道」與「相見道」。

而在被「後得無分別智」所涵攝的能證

「唯識相」之「相見道」中,有倣效(法、

學習)能證「唯識性」而被「根本無分 別智」所涵攝的「真見道」之解脫道、

無間道之「見分」、「自證分」的觀法。

這應該是「後得無分別智」為了維持「無 執取的分別」之分別認識,需要進行倣 效完全無有分別的「根本無分別智」之

「見分」、「自證分」的觀修。而「四智 相應心品」,皆以「真如」為「所緣」,

因此也都具有認識結構上的「四分」。 第七章為結論,以圖示的方式呈現 本論文的研究成果。總結說明以「心、

心所」認識論「四分」說,切入與「轉 依」四義中「所轉依」的二種「所依」,

和「心、心所」三種「所依」;以及其 和「轉依」四義中,「能轉道」之「無 分別智」與「所轉得」中「大菩提」的

「四智相應心品」之關係。「阿賴耶識」

作為一切有為染、淨諸法的「所依」,

亦即「持種依」。它作為心法,其「因 緣依」,是其自身之「種子」;「等無間 緣依」,是前一念剎那滅謝之阿賴耶 識;「增上緣依」,則是緣取其「見分」

為自我,而與其同時俱存的第七末那 識。但阿賴耶識的實性(「圓成實性」), 就是「真如」。所以,「轉依」,就是藉 著「能轉道」之「無分別智」,將「所 依」從含藏雜染種子的「阿賴耶識」,

轉成完全清淨的「真如」。但究其實而 言,只有「真如」是真實的「所依」。

1.關於「轉依」一詞,其梵文原文有兩種

“āśraya-pariv tti/āśraya-parāv tti",

這兩種梵文原文的相關討論,詳見筆者博 士論文第一章〈導論〉學術回顧之部份。

中文又譯作「轉身」(「轉」字亦有譯作「迴」

字),真諦(Paramārtha,C.E. 499~569)

在某些地方還特殊地將其譯作「阿摩羅 識」。英文有譯作“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s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

“ reversion of the source [of such depravities]"、“revolution of the basis"

“overturning [the basis on which the atma-dharma circuit] depends"等。

2.呂澂,〈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 想〉,《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三卷(山東:

齊魯書社,1991):1423,註 4)。

3.渡辺隆生,〈唯識思想の「転依」の意義 とその体系〉,《仏教学研究》56,2002:

1-18。

4.這三個圖示,引見筆者的博士論文:趙 東明,《轉依理論研究—以《成唯識論》

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台北: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年 8 月):412、415、448。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憨山又以「八識」判分儒、道、佛三家,這顯然和他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 心一元論相關。憨山認為,世界 xx[20] 的構成應是這樣的:吾人迷此妙明真心而為 第八阿賴耶識

茲因《成唯識論述記》的序文中指 出「本頌成『中道』之義著」 ,表示「唯 識中道」已在《述記》中預備了輪廓與 肯定,指出佛家深邃的「非有非空,息

華梵大學等校哲學相關系所。專長於中國 哲學研究,著有《劉蕺山的功夫理論與形 上思想》、《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 形上學進路》、《莊周夢蝶》、《北宋儒

上述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如用唯識學的術語來分析,大體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感覺屬現

心、意、識、了的識,當然是 vijñāna,但是,論題 vijñapti-mātratā (唯 識表)卻以 vijñāna-mātratā 的「唯識」來翻譯,可見 vijñāna 與 vijñapti 二詞應有相當的共同性!. 其實, 「表」與

一種可以在人工智能機器中實現第八識的技術手段。很明顯,人工 智能也很難像人一樣擁有具有感覺機制的身體,更不用說這具身體 得能由本人與其他眾生共同變現。

摘  要 : 在玄奘弟子中,窺基、普光無疑佔據著中心位置,特別是窺

’phags pa’i lam gyi rigs kyang zag pa med pa’i lam gyi bdag nyid ma yin gyi / ’on kyang rgyud gang la nyon mongs pa dang 28 shes bya’i sgrib pa’i sa bon srab pa’i phy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