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模擬試卷 模擬試卷(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模擬試卷 模擬試卷(一)"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模擬試卷

模擬試卷(一)

甲部:選擇及短答題(20%)

參考答案

1. ①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綜合內容,判斷語意)

參考答案╱分數:錯誤(2 分)

分析: 張志文說自己去年能夠入選第三屆「學生記者培訓計劃」,「是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他提到第二 屆名額只有十名,第三屆增加至三十名,所以他認為自己是因為增加了名額才得以入選,因此說自 己「幸運」,而不是因為計劃的評選準則改變了。

②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綜合內容,判斷語意)

參考答案╱分數:正確(2 分)

分析: 張志文指去年撰寫的自薦信記下了他「多年來參與不同活動和比賽的經歷」,並指自己得以入選,

是他多年來努力的成果。因此可知他所指的「努力」,是指自己積累了多年的活動和比賽經驗。

2.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篩選、擷取重點)

參考答案╱分數:B(2 分)

分析: 程嘉嘉提到自己訪問香城作家陳偉明,並說「由於我缺乏採訪的經驗和技巧,加上陳先生創作的是嚴肅 文學,相信很多同學都沒有讀過他的作品,對他感到陌生,所以起初還擔心這篇人物專訪不會受到同學 歡迎。」可知「①同學不熟悉陳偉明的作品」和「④自己的採訪技巧不足」都是她擔心專訪陳偉明的報 道不會受同學歡迎的原因。她並沒有提及同學對人物專訪的感受,也沒有評價自己的文筆程度,因此

「②同學對人物專訪不感興趣」和「③自己的文字技巧不夠純熟」都不是她擔心專訪陳偉明的報道不會 受同學歡迎的原因。

3.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篩選、擷取重點)

參考答案╱分數:C(2 分)

分析: 張志文認為本屆編輯委員會是歷來最成功的一屆,因為學生報「增加了人物專訪、考試資訊、閱讀分 享、投稿園地等欄目,文章種類豐富多了」。接着又說學生報的內容精彩,「圖文並茂,能夠吸引讀 者」,可知「②學生報的欄目多元化」和「③學生報的內容吸引」都是他認為本屆學生報編輯委員會成 功的原因。另外,他提到本屆學生報編輯委員會很重視宣傳,因為每次出版新一期學生報,成員都會親 自向全校公佈和派發,指本屆學生報口碑載道,都是努力的成果。因此可知「①有良好的宣傳策略」也 是他認為本屆學生報編輯委員會成功的原因。張志文只提到本屆學生報是在上屆的基礎上增加欄目,但 沒有表示上屆編輯委員會曾對本屆編輯委員會作出指導,因此「④得到上屆編輯委員會的指導」並不是 本屆學生報編輯委員會成功的原因。

4.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篩選、擷取重點)

參考答案╱分數:D(2 分)

分析: 羅老師先指出「有求真精神才是真正的新聞工作者」,然後程嘉嘉說「每當我看到戰地記者冒生命危險 到烽煙四起之地採訪,報道戰區實況,我便知道世上還有真正的新聞工作者」,因此戰地記者到戰場採 訪是「有求真精神才是真正的新聞工作者」一語的例證。程嘉嘉提及英國記者約翰史密斯對新聞的用 詞和採用的照片很講究,只為說明自己欣賞他的專業態度。至於羅老師引述本地記者潘允行指內地記者 採訪大地震時以偏概全,以及美國記者「為了替人打擊政敵,只報道某位總統候選人的負面新聞」,都 是為了證明這些記者沒有求真精神,說明他們不是真正的新聞工作者。

5.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引申(擷取資訊,辦析手法)

參考答案╱分數:C(2 分)

分析: 張志文引述培訓計劃中的導師說「沒有文字或照片的新聞報道,都是殘缺的報道」,藉此說明文字和照 片相輔相成,共同記錄了真相。可見張志文運用了「引用」來說明文字和照片在記錄真相時的關係。

(2)

6. ①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綜合內容,歸納分類)

參考答案╱分數:講座;獨立完成(2 分)

分析: 張志文指培訓中設講座介紹採訪與報道的技巧。他又提到「每個人需要各自選擇一宗時事進行採 訪,並撰寫一篇報道,讓導師評分」。可知講座是「採訪與報道」的學習模式,評估則需要獨立完 成。

②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綜合內容,歸納分類)

參考答案╱分數:工作坊;分組完成(2 分)

分析: 張志文提到短片製作的導師「在課堂上會引導我們討論,安排我們分組完成任務」,並「讓我們三 人一組,選擇一則新聞,以短片的形式報道」。可知工作坊是「短片製作」的學習模式,評估則需要 分組完成。

③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綜合內容,歸納分類)

參考答案╱分數:講座;分組完成(2 分)

分析: 張志文提到培訓計劃的主辦單位舉辦了講座,邀請富相關經驗的講者演講,讓學員了解甚麼是傳媒 道德。他又提及「曾經編排短劇,具體表現對傳媒道德的理解,由導師為我們的小組評分」。可知講 座是「傳媒道德」的學習模式,評估則需要分組完成。

7. ①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綜合內容,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分數:要求拍攝的照片能反映事件的特質,否則學員要重拍,直到符合要求。(2 分)

分析: 張志文提及黃天華「曾經帶我們拍攝示威遊行的場面,假如他認為我們拍攝的照片不能反映該次遊 行的特質,一定會要求我們重拍,直到他滿意為止」,可見黃天華對學員的要求很嚴格。

②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整合(綜合內容,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分數:平常總是笑容滿臉,不厭其煩地提醒學員如何做得更好。(2 分)

分析: 張志文提到黃天華在指導學員拍攝時,「絕非只懂批評,他平常總是笑容滿臉,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 如何做得更好」,可見黃天華在指導學員時十分親切,有耐性。

8. 評核能力╱考核重點:引申(綜合內容,推出含意)

參考答案╱分數:A(3 分)

分析: 羅老師提到「學生記者培訓計劃」從第一到第三屆都有樂思中學的學生入選,張志文聽後隨即說程嘉嘉 一定能夠繼承這個優良傳統。他是希望程嘉嘉能入選計劃,繼承以往三屆都有本校學生入選的傳統。

乙部:寫作題(80%)

一般說明

本卷要求考生撰寫一封自薦信,報名參加「學生記者培訓計劃」,自薦即自我介紹、自我推薦;自薦信屬上行書信,

考生須注意專用書信的格式和語調。內容方面,申請人宜先表明認同計劃的宗旨,並表達參加的意願;其次,申請 人須以個人的相關經驗和履歷為證,說明自己對新聞工作的興趣及個人能力;同時,申請人須提出一個方法,以推 動中學生關注時事,並加以說明。

1. 本卷考核考生聆聽、閱讀理解、思考、組織和文字表達等能力。考生須在聆聽一段錄音和閱讀文字資料後,擷 取適用的部分,撰寫一封自薦信,向評選委員會推薦自己。

2. 考生可根據聆聽資料中羅老師、張志文和程嘉嘉三人的對話,瞭解寫自薦信須注意的地方,如寫作重點、論證 方向,以至行文的語調。

3. 閱讀材料共三項,包括宣傳海報、報章資料和活動履歷,部分呼應或補充錄音內容;部分引導拓展或發揮個人 見解;部分與寫作重點無直接關係,考生須小心取捨和運用。

4. 考生須根據聆聽資料和閱讀材料寫作,無論是整合拓展或見解論證,只能在這個基礎上引申和發揮,考生不宜 胡亂虛構,擅加材料寫作。

(3)

閱讀材料及聆聽資料 語境意識 整合拓展 見解論證

閱 讀 材 料

資 料 一:「 學 生 記者培訓計劃」

宣傳海報

‧ 撰文背景

‧ 撰文對象

‧ 撰文日期

‧ 指出整合拓展的重點為「對新 聞 工 作 的 興 趣 」 和「 個 人 能 力」

‧ 指出須提出一個 方法推動中學生 關注時事

資料二:報章資 料

‧ 顯 示 舉 行 計 劃 的目的

‧ 略提整合拓展的重點為「對新 聞 工 作 的 興 趣 」 和「 個 人 能 力」

‧ 指出須提出一個 方法推動中學生 關注時事

資料三:程嘉嘉

的活動履歷 ╱ ‧ 說明個人條件 ╱

聆聽資料

‧ 撰文背景

‧ 行文語調

‧ 指出「對新聞工作的興趣」包 括對人物採訪感興趣和喜愛發 掘事情的真相

‧ 指出「個人能力」包括良好的 語文能力,和善於口語表達

‧ 略提年輕人的特 性和喜好

評分準則

評分須考慮「語境意識」、「整合拓展」、「見解論證」和「表達組織」四方面,並分部給分。

1. 語境意識(10 分)

(1) 語境意識按「處境」、「語調」、「格式」三方面分部給分。考生須綜合閱讀材料和聆聽資料有關「語境 意識」的內容書寫,以下為考生須摘記的資料:

① 處境(4 分)

閱讀材料和聆聽資料都提及撰寫自薦信的背景、原因,自薦信是用以參加「學生記者培訓計劃」。考 生應讓評選委員會了解自己適合參與計劃的兩項條件,並建議一個方法,以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

考生宜於信中起首表明參加計劃的意願及原因,例如認同計劃的宗旨、期望通過培訓計劃認識新聞工 作、開拓視野等,並介紹自己樂思中學學生程嘉嘉的身份,結尾部分亦應重申期望對方給予入選機 會,並感謝對方閱讀來信。

② 語調(4 分)

閱讀材料和聆聽資料都清楚指出是次寫作任務是撰寫自薦信,寄交「學生記者培訓計劃」評選委員會 主席,屬上行書信。行文用字應清晰簡潔,措辭大方得體。申明勝任條件時,語調宜不卑不亢,切勿 過於自誇或謙卑。

③ 格式(2 分)

閱讀材料和聆聽資料都清楚指出是次寫作任務是撰寫自薦信,書信的對象是「學生記者培訓計劃」評 選委員會主席韓子風,因此上款應為「學生記者培訓計劃」評選委員會主席韓教授╱評選委員會主席 韓教授╱韓教授╱韓主席;下款應為樂思中學學生程嘉嘉╱申請人程嘉嘉╱程嘉嘉;撰文日期須在 2017 年 4 月 18 日至 5 月 13 日之間。另外,考生應於信末加上祝頌語,祝頌語可寫上「鈞安」、「道 安」等。

(2) 入品要求:

一、處境 品第 評分

‧ 開首和結尾部分內容齊備,析述飽滿。

‧ 開首部分須包括:

﹣ 自我介紹,表明參加計劃的意願;

﹣ 認同計劃的宗旨╱參加計劃的原因╱期望有何得着

‧ 結尾部分須包括:

﹣ 表示會努力完成計劃╱請求給予入選機會╱感謝對方閱讀

上 4 分

‧ 開首和結尾部分內容齊備,析述一般。 中上 3 分

‧ 開首和結尾部分略有遺漏,析述一般。 中下 2 分

‧ 開首和結尾部分遺漏甚多,析述粗略。 下 1 分

(4)

二、語調 品第 評分

‧ 具敬意,措辭語氣得體,不卑不亢。 上 4 分

‧ 雖具敬意,惟措辭語氣略嫌自誇或謙卑。 中上 3 分

‧ 稍具敬意,惟措辭語氣過於自誇或謙卑。 中下 2 分

‧ 欠敬意,措辭語氣過分自誇或謙卑。 下 1 分

三、格式 評分

‧ 上款、下款、日期齊備並正確;沒有附加不必要的格式項目。 2 分

‧ 上款、下款、日期中任何兩項正確;沒有附加不必要的格式項目。 1 分 2. 整合拓展(16 分)

(1) 考生須綜合整理閱讀材料一內的「評選範疇」、閱讀材料三中程嘉嘉的個人履歷,以及聆聽資料所述程 嘉嘉的經驗,從而構思程嘉嘉對新聞工作的興趣,以及具備哪些個人能力足以入選計劃。評分須按「對 新聞工作的興趣」和「個人能力」兩方面評分。

注意事項:

‧ 考生只須說明兩項個人條件,如所舉多於兩項,只須評改首兩項。

‧ 如考生並非根據聆聽資料和閱讀材料以說明個人具備的條件,最高只給下品。

‧ 「對新聞工作的興趣」和「個人能力」須分部給分,如考生提出的兩項個人條件均屬同一範疇,只給 該範疇的分數。

‧ 以下為有關資料可拓展的方向:

對新聞工作的興趣

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 拓展方向

‧ 擔任樂思中學學生報編輯委員會主編 閱讀材料三 對採訪感興趣,認為可通過 採訪及報道受訪者的經歷,

給讀者帶來人生啟示

‧ 訪問香城作家陳偉明、畫家楊美儀 聆聽資料

‧ 奪得香城中學生新聞寫作比賽高中組冠軍

‧ 奪得西區青年新聞攝影比賽高中組優異獎

閱讀材料三、

聆聽資料

喜愛發掘事情的真相,希望 通過文字和照片讓人了解新 聞真相

個人能力

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 拓展方向

‧ 擔任樂思中學英語大使,在校內推廣學習英 語的風氣

‧ 擔任樂思中學中文大使,在校內推廣學習中 文的風氣

閱讀材料三 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

‧ 香城中學生即席演講比賽:2014 年(初中組 亞軍)

‧ 香城中學生即席演講比賽:2016 年(高中組 冠軍)

閱讀材料三 善於口語表達

(5)

(2) 入品要求:

對新聞工作的興趣 品第 評分

‧ 能適切地整合履歷說明個人對採訪的興趣;

‧ 能適切地整合履歷說明個人喜愛發掘事情的真相;

‧ 拓展清晰完備。

上 7-8 分

‧ 能適切地整合履歷說明個人對採訪的興趣;

‧ 能適切地整合履歷說明個人喜愛發掘事情的真相;

‧ 拓展較為一般。

中上 5-6 分

‧ 能整合履歷說明個人對採訪的興趣;

‧ 能整合履歷說明個人喜愛發掘事情的真相;

‧ 拓展較為粗疏。

中下 3-4 分

‧ 雖能整合履歷,但該項履歷未對應所述的經驗和興趣;

‧ 拓展十分薄弱。 下 1-2 分

個人能力 品第 評分

‧ 能適切地整合履歷說明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

‧ 能適切地整合履歷說明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 拓展清晰完備。

上 7-8 分

‧ 能適切地整合履歷說明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

‧ 能適切地整合履歷說明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 拓展較為一般。

中上 5-6 分

‧ 能整合履歷說明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

‧ 能整合履歷說明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 拓展較為粗疏。

中下 3-4 分

‧ 雖能整合履歷,但該項履歷未對應所述的個人能力;

‧ 拓展十分薄弱。 下 1-2 分

3. 見解論證(16 分)

(1) 考生須提出一個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的方法,並加以說明。考生須從「方法的意義」和「可行程度」兩 方面說明建議。以下為入品時須考慮的地方:

‧ 能否說明這個方法有助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

‧ 方法是否具體;

‧ 方法是否針對青少年的特性;

‧ 方法是否合理可行;

‧ 說明的質與量是否兼備;

‧ 方法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千變萬化,以下例子僅供參考,並非惟一的標準:

方法 理由

在時事刊物加 入漫畫描述

青少年普遍喜歡看圖片而不喜歡閱讀大量文字,所以在時事刊物中加入漫畫描述,

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關注時事。

設立時事新聞 社交網站

社交網站是青少年日常經常瀏覽的網站,設立與時事相關的社交網站,發佈消息並 引導學生分析時事發展,可以增加學生對時事的興趣。

舉辦網上時事 問答比賽

利用學生對學校的榮譽感推動學生關注時事,舉辨網上校際時事問答比賽,鼓勵學 生到網站回答時事問題,為學校爭取分數,以期在全香城中學中勝出。

(6)

(2) 入品要求:

方法的意義 品第 評分

‧ 能夠清楚提出一個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的方法;

‧ 能夠從方法的意義方面,詳細說明實行該方法的原因;

‧ 解說清晰飽滿;論證嚴密,論據有力。

上 7-8 分

‧ 能夠清楚提出一個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的方法;

‧ 能夠從方法的意義方面,說明實行該方法的原因;

‧ 解說合理;論證清晰,論據充足。

中上 5-6 分

‧ 能夠清楚提出一個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的方法;

‧ 能夠從方法的意義方面,約略說明實行該方法的原因;

‧ 解說較為粗疏;論證尚可,論據一般。

中下 3-4 分

‧ 能夠提出一個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的方法;

‧ 未能從方法的意義方面,說明實行該方法的原因;

‧ 說明過於空泛╱較為混亂╱毫無說明;論證空疏,論據欠奉。

下 1-2 分

可行程度 品第 評分

‧ 能夠具體說明有關方法如何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

‧ 詳細說明有關方法能對應青少年的特性;

‧ 解說清晰飽滿;論證嚴密,論據有力。

上 7-8 分

‧ 能夠說明有關方法如何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

‧ 概括說明有關方法能對應青少年的特性;

‧ 解說合理;論證清晰,論據充足。

中上 5-6 分

‧ 能夠約略說明有關方法如何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

‧ 概括指出有關方法能對應青少年的特性;

‧ 解說較為粗疏;論證尚可,論據一般。

中下 3-4 分

‧ 未能明確指出有關方法如何推動中學生關注時事;

‧ 未能說明有關方法能對應青少年的特性;

‧ 說明過於空泛╱較為混亂╱毫無說明;論證空疏,論據欠奉。

下 1-2 分

4. 表達組織(8 分)

(1) 指全篇的組織結構、遣詞造句。組織結構方面,考生須綜合閱讀材料一、二所述的「評選範疇」及聆聽 資料所述的自薦信要求,信內須包括起首的稱呼、自我介紹、來信目的、說明兩項個人條件、提出並說 明一個方法,以及請求予以錄取等。假如自薦信各部分的比重合宜,條理分明、過渡得宜,「組織」可列 為上品;遣詞造句方面以達意為基本要求,假如考生用字精煉而言簡意賅者,「表達」可列為上品。

(2) 入品要求:

表達 品第 評分

‧ 文辭精煉,表達力強 上 4 分

‧ 文辭恰當,尚能達意 中上 3 分

‧ 文辭尚可,尚能達意 中下 2 分

‧ 文句欠通,未能達意 下 1 分

(7)

組織 品第 評分

‧ 組織嚴密,詳略得宜 上 4 分

‧ 組織合度,詳略有致 中上 3 分

‧ 組織一般,詳略失宜 中下 2 分

‧ 組織鬆散,詳略失衡 下 1 分

5. 其他

(1) 字數:

全文倘不足 500 字,「整合拓展」和「見解論證」的內容難免較為單薄,這兩項的得分一般不應給予上品 分數。

(2) 錯別字:

錯別字不扣分。惟錯別字過多而影響文意的表達,將影響「表達組織」的評分。

(8)

評分表

(各項目的評分標準,請參考前面「評分準則」的部分)

主項 分項 品第 評分 小計

語境意識(10 分)

處境(4 分)

4

語境意識:

╱ 10

中上 3

中下 2

1

語調(4 分)

4

中上 3

中下 2

1

格式(2 分) 2

1

整合拓展(16 分)

* 篇幅過短,或會影響「整合拓展」

的得分

對新聞工作的興趣

(8 分)

8

整合拓展:

╱ 16 7

中上 6

5

中下 4

3

2

1

個人能力(8 分)

8

7

中上 6

5

中下 4

3

2

1

見解論證(16 分)

* 篇幅過短,或會影響「見解論證」

的得分

方法的意義(8 分)

8

見解論證:

╱ 16 7

中上 6

5

中下 4

3

2

1

可行程度(8 分)

8

7

中上 6

5

中下 4

3

2

1

表達組織(8 分)

* 錯別字過多,或會影響「表達組 織」的得分

表達(4 分)

4

表達組織:

中上 3

中下 2

1

組織(4 分)

4

中上 3

(9)

稱謂 1「學生記者培訓計劃」評選委員會主席韓教授鈞鑒: 1語境意識 受文者為

「學生記者培訓計劃」評 選委員會主席韓子風教 授(見閱讀材料一、二)

2表達組織╱語境意識 交代撰文的目的(見閱讀 材料一、二、聆聽資料)

3整合拓展 入選條件 1 : 對 新 聞 工 作 的 興 趣

(對採訪感興趣)(見閱 讀材料三、聆聽資料)

4整合拓展 入選條件 1 : 對 新 聞 工 作 的 興 趣

(喜愛發掘事情的真相)

見閱讀材料三、聆聽資 料)

5整合拓展 入選條件 2:個人能力(具備良好 的語文能力)(見閱讀材 料三)

6整合拓展 入選條件 2:個人能力(善於口語 表達)(見閱讀材料三)

7表達組織 通過過渡 段,從整合拓展過渡至 見解論證

8見解論證 方法的意 義:以時事漫畫提高中 學生對時事的關注

9見解論證 可行程度:

針對青少年喜歡看圖像 漫畫的喜好,提出建議 開首

2 香城大學新聞系和《香城日報》合辦「學生記者培訓計劃」,至今 踏入第四屆,不少學生得以藉此接觸和認識新聞工作,開拓視野,培訓計 劃可謂貢獻良多。本人是樂思中學中五學生程嘉嘉,近日得知此計劃正招 募學員,深感興趣,並自覺具備合適條件參加,特意致函自薦。

主體

3 首先,本人對新聞工作充滿興趣,希望藉着採訪不同人物的各種人 生經歷,為自己和讀者帶來人生啟示。本人在校內擔任學生報編輯委員會 主編,在採訪香城作家陳偉明和畫家楊美儀後,對採訪漸生興趣,希望在 培訓計劃中學習更多採訪技巧。4 另外,本人亦喜愛發掘事情的真相,希 望通過文字和照片讓讀者了解真相。本人曾經奪得香城中學生新聞寫作比 賽高中組冠軍,以及西區青年新聞攝影比賽高中組優異獎。參賽過程中,

我花了長時間搜集材料,務求報道事件的真實情況。這些經驗都讓本人提 高了對新聞工作的興趣。本人期望成為培訓計劃的學員,接觸更多新聞知 識,深入了解新聞工作。

此外,本人具備成為良好學員的潛質。5 新聞工作者應具備良好的語 文能力,以求準確地報道新聞。本人曾經擔任校內中文和英語大使,在校 內推廣學習中文和英文的風氣,具有良好的雙語能力。6 新聞工作者亦 應善於口語表達,良好的溝通能力將有助於聯絡和採訪等工作。本人曾兩 次奪得香城中學生即席演講比賽獎項,包括初中組亞軍和高中組冠軍,有 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由此可見本人在語文和口語表達方面都有足夠的能 力,假如本人有幸成為學員,定必發揮所長,認真學習。

7 一個新聞工作者,固然應該關心時事,更應讓社會大眾一同關心時 事。可是,時下中學生對時事缺乏興趣,本人現提出一個推動中學生關注 時事的方法,供評選委員會參考,希望有助將來舉辦相關活動,讓中學生 多關注時事。

8 本人建議在機構出版給中學生閱讀的時事刊物中加入漫畫,以輕 鬆詼諧的方法分析時事,同時教授思維技巧和時事評論的要訣。在時事刊 物中加入漫畫,並非罕見的情況,在不少本地或西方的報章中,時常能看 到針砭時弊的漫畫作品。但在給中學生閱讀的時事刊物中,卻沒有這樣的 做法。出版機構不妨邀請本地漫畫家作畫,又或讓中學讀者投稿,參與其 中。在時事刊物加入漫畫,可讓時事不再艱深晦澀,也讓學生明白時事是 發生在生活和社會周遭的事,有關注的必要。

9 青少年普遍喜愛看圖片,例如漫畫,卻不愛閱讀大量文字。一般與 時事有關的刊物,只有大量文字描述,難以吸引中學生閱讀。因此,利用 漫畫講述時事,可提高閱讀趣味,從而吸引中學生多閱讀時事刊物。數年 前,政府以青少年為對象,推出了漫畫版財政預算案諮詢文件,作為提高 青少年關注社會時事的誘因,令未來社會的主人翁及早了解影響他們一生 的政策。同樣地,針對青少年的特性,採取漫畫描述的做法,相信能吸引 更多中學生閱讀時事刊物,讓他們關注時事。

結語

0 本人希望以上方法有助評選委員會制訂相關活動,推動中學生關注 時事。假如本人有幸入選「學生記者培訓計劃」,必定用心學習,為將來 參與新聞工作做好準備,希望 閣下能給予本人參與培訓的機會。

0表達組織╱語境意識 以希望方法能推動中學 生關注時事,並請考慮 入選資格作結

頌語 - 敬祝 鈞安

-語境意識 祝頌語可 使用「鈞安」、「道安」等

=語境意識 署名包括 身份、姓名及啟告語 q語境意識 日期應在 二零一七年四月十八日 至五月十三日之間(見 閱讀材料一)

署名 = 樂思中學學生

程嘉嘉謹啟

日期 q 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日

參考答案

(10)

閱讀材料

資料一:「學生記者培訓計劃」宣傳海報

撰文背景

撰文日期

撰文對象

見解論證 內容提示 見解論證 內容提示

整合拓展 內容提示 整合拓展 內容提示

(11)

聆聽錄音材料

14_Mock1.mp3 現在請用 3 分鐘閱讀試題及閱讀材料。

背 景: 樂思中學中六學生張志文去年曾參與「學生記者培訓計劃」。今天,他在早會向同學分享參與培訓計劃的 經歷。下課後,有意報名這個計劃的中五學生程嘉嘉到課室向張志文請教,羅老師剛好也在課室,並從旁 給予意見。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程嘉嘉: 羅老師,您好!我想找張志文師兄。

羅老師: 嘉嘉,沒問題。志文,有同學找你。

張志文: 這位同學,請問你找我有甚麼事呢?

程嘉嘉: 志文師兄,你好!我是學生報主編,中五的程嘉嘉。我打算參加今年的「學生記者培訓計劃」。今早早會 時,你說去年曾參加這個計劃,而且是計劃的最佳學員,所以我想向你請教心得。

張志文: 04:06(1 ①)說起來,我去年能夠入選第三屆「學生記者培訓計劃」,應該是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

據我所知,第二屆只招募了十名學生,去年的名額卻有三十人,否則我可能不能入選了。

羅老師: 志文,我知道你為了入選培訓計劃,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入選也不只因為幸運啊。你去年不是撰寫了一封 內容豐富的自薦信嗎?

張志文: 04:38(1 ②)羅老師,我的自薦信記下了我多年來參與不同活動和比賽的經歷,可以說是我多年來的 努力讓我得以入選吧!

程嘉嘉: 嗯,可是我覺得我的經驗十分不足,擔心是否可以得到評選委員會的青睞。 04:55(2)最近,我有幸 為學生報訪問了香城作家陳偉明先生,請他分享寫作的心得。由於我缺乏採訪的經驗及技巧,加上陳先生 創作的是嚴肅文學,相信很多同學都沒有讀過他的作品,對他感到陌生,所以起初還擔心這篇人物專訪不 會受到同學歡迎。可是這次採訪機會實在難得,於是我花了很長時間準備採訪的內容,決心完成專訪。後 來,我知道不少同學都因為這篇專訪而嘗試翻閱陳先生的書,實在讓我鬆了一口氣,也令我覺得有很大的 滿足感。

張志文: 陳偉明先生是香城的代表作家,能夠與他對談,實在是一次難得的經驗。嘉嘉,你在這次專訪中有甚麼得 着嗎?

程嘉嘉: 我確定自己真的很喜歡採訪。和不同的人溝通、交流,可以讓自己的眼界變得開闊,也能學習到很多人生 道理。我希望將來能夠採訪更多不同領域的人物,報道他們特別的經歷。

張志文: 06:12(3)我是學生報的忠實讀者。在歷屆編輯委員會所辦的學生報中,我覺得今年的學生報是辦得 最成功的。上屆編輯委員會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你們能在他們的基礎上,增加了人物專訪、考試資訊、

閱讀分享、投稿園地等欄目,文章種類豐富多了。當然,精彩的內容也很重要,學生報圖文並茂,能夠吸 引讀者,這方面你們花了不少時間吧!

程嘉嘉: 志文師兄,你過獎了。我們編輯委員會的成員為了辦好學生報,的確花了不少心思,希望讓同學多認識樂 思中學的大小事,增加對學校的歸屬感。

張志文: 07:02(3)雖然學生報是非牟利的刊物,但你們仍很重視宣傳。每次出版新一期學生報,你們都會親 自向全校公佈和派發。努力必定有回報,今屆學生報的口碑載道,都是你們努力的成果!

羅老師: 嘉嘉,除了採訪不同人物,還有其他原因讓你對新聞工作產生興趣嗎?

程嘉嘉: 我喜歡發掘真相,希望通過文字和照片,讓大家了解每一則新聞的真相。

羅老師: 嘉嘉,你說得很好,有求真精神才是真正的新聞工作者。本地記者潘允行在某次訪問中,提及曾到內地採 訪大地震的災情,看到當地一些記者的報道以偏概全,覺得很心痛。後來到美國採訪,他又看到當地某些 記者為了替人打擊政敵,只報道某位總統候選人的負面新聞。這令他擔心新聞工作者越來越不受尊重。

程嘉嘉: 08:06(4)可是,每當我看到戰地記者冒着生命危險到烽煙四起之地採訪,報道戰區實況,我便知道 世上還有真正的新聞工作者。其實,大部分記者採訪時都是盡心盡力,值得大家尊重和欣賞。

張志文: 嘉嘉,不知你除了採訪和撰寫報道外,對攝影有沒有興趣? 08:33(5)對新聞報道來說,文字和照片 都能記錄真相,兩者相輔相成。記得去年參加培訓計劃時,其中一位導師反覆強調:「沒有文字或照片的 新聞報道,都是殘缺的報道。」

程嘉嘉: 我知道英國著名記者約翰史密斯在每次採訪後,除了花時間撰寫報道,雕琢用詞外,對報道採用的照片 也很講究。他希望讀者能從精練的文字和讓人一目了然的相片中得到最詳細的訊息。這種專業態度也是我 欣賞的。對了,志文師兄,其實學生記者培訓計劃會以甚麼形式進行呢?

張志文: 計劃的項目包括採訪與報道、短片製作、傳媒道德等,主要通過工作坊和講座形式進行。 09:31(6 ②)

我覺得短片製作最有趣,導師在課堂上會引導我們討論,安排我們分組完成任務。 09:40(6 ①、③)

計劃還會舉辦講座,邀請富相關經驗的講者演講,讓我們了解甚麼是傳媒道德,以及採訪與報道的技巧。

每當完成一個項目,導師都會安排評估。 09:55(6 ①)例如我們每個人需要各自選擇一宗時事進行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今年大專 聯考共有 6745 名考生得了零 分, 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這個數據很讓數學 老師興趣濃厚, 作作二份試題就不意外了, 因 為題目很正常, 我不說它很容易, 容易不容易 是因人而異的。 社會組有

得知獲獎時有種在做夢的感覺,這是我第一 次在寫作上獲獎。非常感謝國文老師,不管寫作 能力如何,都鼓勵我們能試試看,讓我有寫作投

Stewart 與他的團隊發行了幾期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之後,他們已經無法 再經營下去時,他們出版了一本停刊號。當時是 1970

師一趟,後來他也想把我帶去台南,一開始我還覺得是不是又是哪個江湖術士在 騙人,但我哥說在 程老師 程老師

這樣一個小心 謹慎,追求完 美,潔身自愛 的人,是不可 能會做 故意 吸食大麻 這 種自我毀滅的 行為,.. 況且,警方調

我們的佛七是有靜,有動的。靜的就是坐下來念佛,動的就是繞佛跟拜佛。既然是打佛七,在功夫上我們真的要費一點心力。如果說以我禮佛多少拜,或是悲多少卷經,或是持多少的咒來修供養,這對一個在家居士來

  後來,爸爸帶我到圖書館去,讓我接觸到更多不同種類的書 籍:童話、兒童小說、歷史故事、名人傳記⋯⋯就這樣,我就成

他有時又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來吸引我們的注意,經常把我們逗 得大笑。媽媽對我說:「我們以後多 點來探望小表弟,好嗎?」我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