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站資訊架構之使用者經驗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站資訊架構之使用者經驗研究:"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網站資訊架構之使用者經驗研究:

以臺師大科普閱讀網建置與使用性測試為例

A User Experience Study of Pop Science Web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呂智惠 Chih-Hwei Lu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圖書分館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Chief, Gong-Guan Campus Branch Library,

Doctoral Candid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E-mail: chlu@ntnu.edu.tw

謝建成 Jiann-Cherng Shieh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E-mail: jcshieh@ntnu.edu.tw

黃琬姿 Wan-Zih Hua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研究生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E-mail: a3099046043@gmail.com

黃毓絜 Yu-Chieh Hua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研究生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E-mail: maisonlife@gmail.com

(2)

【摘 要】

網路資訊時代,大量的資訊與資源皆透過網路傳播與擷取,影響範圍無遠弗 屆。透過網路傳遞科學知識與資訊,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推廣科學普及與科學教育 的方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規劃建置一個科普閱讀網站介紹推廣科普好 書、促進科學知識與新知的傳播,以形塑科普閱讀風氣;另一方面,亦希冀可藉 此提供科學閱讀方法與教學資源,協助各級學校教師推動科學普及與科普閱讀,

以提升學生整體科學素養,將科普閱讀習慣深植。本研究主要以科普閱讀網使用 者為中心,分五個階段進行研究:第一階段是透過網站內容分析法收集 17 個華文 科普相關網站,進行網站架構及標籤項目的分析整理;第二階段進行使用者需求 訪談;第三階段實施卡片分類法實驗以瞭解使用者對科普閱讀網站組織架構內容 及標籤認知與命名方式;第四階段進行使用者經驗訪談;第五階段進行使用性測 試,以了解科普閱讀網的使用者經驗,發掘其使用目標、動機、偏好與特性等,

瞭解在實際使用科普閱讀網的使用者行為及面臨使用性之問題。透過本研究獲致 以下結論:(一)透過卡片分類法與群集分析方式整理歸納使用者對網站內容組織 分類與標籤命名意見,發展一廣度 9 類、深度 2 層的科普閱讀網站架構;(二)瞭 解使用者利用科普閱讀網站之使用目標、動機及其使用偏好; (三)瞭解科普閱讀 網站之使用性問題,包括組織分類、標籤命名、搜尋系統、以及介面或操作設計 等問題,最後提出相應解決的兩項建議,以作為科普閱讀網後續經營維護之參考。

【Abstract】

Nowadays, a lot of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are spread and retrieved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impact of internet is wide. It gradually becomes a new way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has built a popular science reading website to introduce popular scientific books and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new knowledge. In addition, this website also intends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ading methods for science teachers at all levels to enhanc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cultivate the science reading habits in daily lif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users of popular science reading website. In the first stage, we collected seventeen Chinese popular science reading websites to analyze the architectures and the labels of the websites.

In the second stage, we interviewed the users to understand their demands. In the third stage, we used the card sorting method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users were aware of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websit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aming of the labels. We interviewed the users regarding the users’ experiences in the fourth stage. In the fifth stage,

(3)

壹、前言

電子化雲端時代網站是遠端使用者 與單位組織溝通的最佳橋樑,有些架 構邏輯性較強的網站可以方便地幫助使 用者找到資訊,而缺乏組織與邏輯性的 網站架構則會迷惑使用者並使其受挫最 終不願再繼續而離開網站(Morville &

Rosenfeld, 2006),因此如何讓使用者 方便有效率地從網站上取用所需的資 訊,是網站設計者必須要正視與深思的 問題。

與傳統的科學知識普及相比,網站 是一種新的科學普及和科學教育平台,

不僅克服了傳統科普傳播單向溝通的 缺點,還能夠在更廣的範圍、更長的 時間開展科學普及的推廣方式。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臺師大圖 書館)自 2009 年起,將「推動科普閱 讀」列為重要的發展目標與特色,並有 效整合國小、國中、高中及公共圖書館 系統規劃執行科普系列推廣活動,其成 果包括建置 2009 公共圖書館科普閱讀 推廣網站,推薦六大類近 600 本科普 好書,設立科普閱讀推廣部落格發布 科普活動訊息與成果,並於 2010 年建 置全國科普閱讀年活動網站發起科普閱 讀宣言簽署活動,向社會大眾推薦科普 好書 100 種,除此之外更透過活動網站 舉辦全國性的科普閱讀有獎徵文活動,

鼓勵全民讀科普書、分享科普閱讀成 果。2013 年臺師大圖書館規劃建置一 個常態性的科普閱讀網站,其建置目的 如下:一、建置一科學閱讀交流分享平 we conducted the Usability Test to understand users’ experiences, purposes, motivations, pre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know users’ behaviors and the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This study has several conclusions. First, we concluded users’ opinions towards the architecture and labels of the website through card sorting method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n we developed a website of nine-category and 2-level architecture. Second, we got to know users’ purposes, motivations, and preferences in using the popular science website.

Third, we understood the usability problems regarding organizations, label-naming, search functions, and the interface of operative designs. Finally, this study proposes two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o maintain the popular science reading website in the future.

關 鍵 字: 資訊架構;使用者經驗;使用性;卡片分類;科普閱讀

Keywords: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user experience; usability; card sorting; popular science reading

(4)

臺,促進科學知識、活動與新知之傳 播,達到以科學會友之目的;二、透過 經典科普好書之導讀介紹、影片、書評 及線上試閱,推廣科普閱讀,形塑科普 閱讀風氣;三、提供科學閱讀方法、教 學素材與教案資源等,加速各級學校科 學教師推動科學普及與科普閱讀工作,

以協助教師提昇學生整體科學素養,將 科普閱讀習慣深植紮根。

基於上述,本研究將以使用者為中 心,首先透過卡片分類法實驗之施作 瞭解使用者如何組織分類網站標籤,以 及對於網站標籤的命名方式,進而探索 科普閱讀網站的架構,以建構出符合使 用者需求及使用習慣之網站架構;其次 在科普閱讀網完成建置正式上線後,則 透過使用者經驗與使用性測試之研究,

了解科普閱讀網的使用者經驗,發掘其 使用目標、動機、偏好與特性等,瞭解 在實際使用科普閱讀網的使用者之行為 及面臨使用性之問題。本研究之研究問 題如下:一、使用者對於科普閱讀網站 架構之建議為何?二、使用者對於科普 閱讀網站各網頁標籤命名之建議為何?

三、使用者利用科普閱讀網站之使用目 標與動機為何?四、科普閱讀網站的使 用者偏好為何?五、使用者實際使用科 普閱讀網站面臨之使用性問題為何?

貳、文獻探討

一、科學普及教育與科普閱讀

「科普」一詞主要來自中國大陸,

1950 年原為「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

協會」的簡稱,自 1956 年起「科普」

成為「科學普及」的簡稱,並於 1979 年收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成為一專 有名詞,期望倡導科普以期提高國民科 學 水 準( 歐 美 伶,2011)。1983 年 以 後「科普」此一名稱逐漸亦為臺灣所 用, 張 之 傑(1983) 認 為「 科 普 」 是

「科學普及」的簡稱,也就是臺灣所稱 之「通俗科學」;另從維基百科的解釋 來看,是指利用各種傳播媒體,以淺顯 的方式向普羅大眾來傳達科學技術知 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 揚科學精神的活動;而樊洪業(2002)

則定義現代的科學普及為:「以大眾傳 媒為主管道的傳播科學知識的活動,是 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提高公眾科學素養 的社會文化事業」。簡言之,科學普及 就是要普及科學的重要成果、方法、精 神,使科學普及的對象能了解科學如何 進行、科學家如何工作、科學家的生活 等等;而普及的對象可以是學生、一般 民眾或是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其目的 在於使普及的對象能:一、增加對科學 成果的認識,包括增進專業人士對其他 領域的認識;二、了解科學研究的方 法;三、進而能將科學精神推廣給大眾

(陳政宏,2002)。

謝瀛春(2006)認為科學普及的概 念與科學傳播之前提意涵相近,雖然 科學傳播的意涵上相當廣泛,除了包括 將科學資訊傳播給一般人,同時也包括 將科學資訊在科學家、或工程技術人員 之間做傳播。但就理論或實務上,科學 傳播多指將科學知識與技術、科學概 念、科學方法等做推廣,並普及於一般

(5)

外行人,以期望能傳播正確、廣泛、深 入、快速且有效的實現科學普及。徐經 倫(2009)指出臺灣的傳播體系,常會 忽略科學傳播與普及在現代社會的重要 性,因此導致科學報導中出現錯誤而誤 導讀者的狀況;陳仲瑄則認為科普教育 應該分為兩部份,一是要讓一般對於科 學培育興趣或不曾接觸的人也可以知道 的部分,另一則是讓未來還沒有決定是 否要走向科學領域的年輕人可以瞭解科 學的趣味,並鼓勵他們產生興趣,多加 認識科學,甚至選擇以此為志業(高晞 均,2008)。

為倡導閱讀的重要,行政院文化 建設委員會將 2000 年訂為「兒童閱讀 年」,同時教育部也提出兒童閱讀計 畫推展閱讀活動;2002 年教育部更與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分別於 12 月 20 日、21 日召開「第一次全國科學教育 會議」,凝聚各方共識制定第一部「科 學教育白皮書」,提及大眾科學教育之 推動,其中基本策略之一即是:提高科 普讀物的水準,提升國民閱讀興趣,推 動文化產業育成,並擴大出版市場。在 第一次全國科學教育會議報告中,提到 科學普及讀物的現況,正面臨質與量均 不足的問題,希望能提高科普讀物的出 版量及品質,以擴大全民閱讀運動(羅 時成,2002)。

科普教育的推廣及宣導,可透過網 站傳播、實作活動、展覽、競賽、座談 會、演講與閱讀等各式各樣方式進行,

以收到推波助瀾的積極效果。其中,又 以網站傳播和閱讀推廣最能遍及社會各 個角落與各個階層。閱讀是一切學習

的基礎,在知識經濟的環境下,閱讀與 國家競爭力之關係密不可分。經濟合作 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

指出,國民閱讀水準高低深刻影響國家 經濟表現和社會發展,閱讀能力愈高的 國家,國民所得越高,其國家競爭力也 愈高(林巧敏,2008)。科普知識是社 會成就的基礎,閱讀是厚植國家知識力 量的根基,藉由科普與閱讀的結合,不 但能提供民眾多元的理性思考模式,更 可以豐富通識思維。推動科普閱讀即是 促進科學知識普及與深化閱讀素養的方 法之一,科普閱讀意即鼓勵學生或一般 民眾閱讀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所介紹的科 學知識。透過科普閱讀的推動,建立民 眾獨立自主探索、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面 臨的問題的能力,並且以較為科學、理 性的方法來看待這些問題,同時形塑社 會多元的閱讀風氣。

二、資訊架構

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因時間與地區用語差異出現不同的中文 譯名,包括資訊結構、資訊建築、信息 構建、信息建築、信息構築等,本研究 是採用資訊架構一詞。資訊架構這個名 詞與其概念最早是在 1976 年由美國建 築師協會主席 Richard Saul Wurman 提 出(Wurman, 1996),當時他的想法是 希望透過建築理論,將複雜繁瑣的資料 變成簡單明瞭,建構清晰的資料結構或 地圖,讓使用者能夠有效地獲得所需資 料(黃明居,2012);他認為資訊架構

(6)

是利用設計與編輯技術讓資訊的呈現變 得簡單明瞭,因此主張把複雜的資訊以 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描述出來,始能幫 助使用者快速取用相關資源。

資訊架構核心概念主要包括三大要 素:使用者(users)、內容(contents)、

以及情境(context)。簡單地說,是以 使用者為中心,規劃建構與組織資訊環 境,以協助使用者有效地找到自己所需 資料;亦即探討如何將數以萬計的數位 資料,有系統地分類、組織、標示並 設計導覽與檢索等,提升讀者找尋網站 資源的效率。建構過程中,其最大的挑 戰在於如何將龐雜大量的資料,有組 織、有系統地展現在空間大小有限的螢 幕上,而不讓使用者迷失方向,甚至必 須增進使用者找尋資料的效率。因此,

網站資訊架構不是網站設計,而是強調 網站內容資料組織的重要(黃明居,

2012)。資訊架構就是在資訊生態中將 使用者、內容和情境以獨特的方式結合 起來而被建造出來的。

Wang, Hawk 與 Tenopir(2000)的 研究發現網站設計者應該強化網站的組 織架構,因為使用者掌握網站組織方式 與有效地找到所需資訊之間具有高度相 關 性;Toub(2000) 則 是 指 出 資 訊 架 構是建構與組織資訊環境,以幫助人們 有效地滿足其資訊需求的藝術與科學;

The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nstitute

(2013)認為完善的資訊架構始能增 加網站的使用性(Usability)與尋獲度

(Findability)。綜合而言,有效的資 訊架構除了可提高網站的使用性與尋獲 度外,更是瞭解使用者想法的重要因

素,也因此網站資訊架構師的任務即在 於分析使用者的行為,同時運用視覺化 的技巧建構一個以使用者角度出發的網 站介面。

三、卡片分類法

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是瞭解 使用者如何使用資訊的最佳方法之一,

Upchurch, Rug 與 Kitchenham(2001)

認 為 卡 片 分 類 法 是 源 自 於 Kelly 的 個 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其概念為不同人對於分類事物的看法不 同,但存在著足夠的共同性讓我們了解 彼此的想法,也存在著足夠的相異性展 現個人的特質。

基於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卡片分類法一直是建構較佳使用性網站 之既經濟又有效的工具,有助於蒐集使 用者對於網站資訊內容分類的認知,亦 被許多學者公認為是瞭解使用者對於網 站標籤分類、排序、命名以及組織方式 的有效途徑(Spencer, 2009)

卡片分類法的運用上,至今已被許 多資訊架構師或使用性專家等相關學 者用以分析網站架構,從中歸納出對 使用者有意義的群組,並獲取使用者 想法(Maurer & Warfel, 2004;Hudson, 2005),尤其在開發含有資訊數量眾多 的網站架構時,網站設計者和使用性研 究者多半以此法來輔助設計(Hawley, 2008)。在社會科學的領域中,也常被 用來作為研究者認識受測對象思考模式 的一種工具,國內對於圖書館網站資訊 架構的研究大多亦是利用卡片分類法分

(7)

析網站資訊架構。

四、 使用者經驗

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9241-210 規範,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簡稱 UX)定義如下:「當使用者在接 觸產品、系統、服務後,所產生的感知 反應與回饋,使用者經驗包含使用者的 情緒、信念、偏好、認知、生理及心理 反應、行為及成就來源,其發生在產品 系統服務使用的前期、中期、以及後 期。」

Don Norman 作 為 UX 的 奠 基 者 在 1995 年 於 Apple 擔 任 Apple Fellow as a User Experience Architect 時, 第 一 次 出 現 了 UX 這 個 名 詞; 而 UX 第 一 套 系 統 性 方 法「User-centered design」 則 是 他 在 擔 任 Apple 研 究 實 驗 室 Advanced Technology Group 時開創的。1988 年 Don Norman 透過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這本書首度將 user-centered design 的方 法與觀念介紹給外界。

Garrett(2010) 針 對 網 站 設 計 將 user-centered design 發 展 成 一 套 標 準 流程,從產品定位、網站架構、到使 用者介面的設計、以及網站使用效益 的測試與評估。Garrett 提出的使用者 經驗從具體到抽象分為五個層級,提 供了一個方便探討使用者經驗問題與 解決工具的概念框架,包括:表現層

(surface)、 框 架 層(skeleton)、 結 構層(structure)、範圍層(scope)、

及策略層(strategy)。

使用者經驗涉及的範圍甚廣,有關

使用者經驗的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為:

從使用者需求的挖掘、使用者經驗歷程 的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的結果評估這 三個階段,此三階段可根據具體項目的 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方法。執行一個項 目不需要使用全部的使用者經驗研究方 法,但使用多種方法結合的方式將會獲 得更好的研究結果 (Garrett, 2010) 。

Rohrer(2014) 提 出 20 種 基 本 使 用者研究的方法,包括實驗室使用性研 究、田野研究、參與式設計、焦點訪 談、使用者訪談、眼動儀追蹤、使用性 測試評估、遠端使用性評估、非控制遠 端使用性評估、原型測試、日誌研究、

使用者反饋、期許研究、卡片分類法、

點擊分析法、A/B 測試、非控制使用者 經驗研究、意圖研究、問卷調查、及電 子郵件調查使用性評估研究等。Rohrer 將使用者經驗研究方法對應網站設計開 發的三個階段,便於研究人員瞭解在哪 一個階段可以選擇何種使用者經驗的研 究方法,如表 1。

五、使用性評估

使用性概念源自於人機互動領域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ve, HCI)的 使用者中心設計(User Centered Design, UCD),是一種以使用者角度進行思 考的設計概念。關於使用性的定義,

不同領域對於使用性的定義均有所差 異,如 Nielsen(1993)將使用性定義 為:「使用者能夠很好地使用系統的功 能,其應當包含下列五個元素:學習性

(learnability)、 效 率(efficiency)、

(8)

可記憶性(memorability)、很少出現 嚴重錯誤(low error rate)、使用者滿 意度(satisfaction)。」;國際標準組 織ISO於其規格ISO/IEC9241-11(1998)

將使用性定義為:「特定使用者使用 某 產 品 以 達 到 某 種 特 定 目 標 的 可 行 程度,此特定目標包含在一定使用範 圍 內 的 有 效 性(effectiveness)、 效 率

(efficiency)、和滿意度(satisfaction)」。

Walbridge(2000) 提 出 使 用 性 評 估是一種觀察個人實際使用一個產品或 服務並記錄使用者經驗的方法,透過調 查來決定使用系統的成功與否;Genuis

(2004)將使用性評估分為專家導向與 使用者導向兩種,其認為專家導向使用 性評估法在評估過程中缺乏使用者參 與,會造成最終評估結果與使用者實際 使用情況不相符的情形,專家導向使 用性評估方法有網站記錄檔(log)分 析、認知演練與啟發式評估等;而使用 者導向使用性評估法則在過程中有實際 使用者參與,研究者可從使用者身上獲

取第一手資料進行分析,評估結果較容 易貼近使用者實際感受,使用者導向使 用性評估方法有卡片分類法、焦點團體 法、 問 卷、 及 使 用 性 測 試 等。Nielsen

(1993)發現進行使用性測試平均 5 名 受訪者就可以發現 85% 的網站使用性 問題,而以成本考量 4-6 名受試者是最 恰當的。

參、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以臺師大圖書館新規劃的科 普閱讀網站作為研究標的,分五個階段 進行研究。第一階段是透過網站內容分 析法收集 17 個華文科普相關網站,進 行網站架構及標籤項目的分析整理;第 二階段進行使用者需求訪談;第三階段 實施卡片分類法實驗以瞭解使用者對科 普閱讀網站組織架構內容及標籤認知與 命名方式;第四階段進行使用者經驗訪

1:網站開發三階段的使用者經驗研究方法

階段 概念階段 設計階段 發佈階段

目的 激發靈感、發現新的

目標和機會

優化設計、降低決策 風險、提高使用性

評估網站的好壞

取向 質化與量化 主要是質化取向 主要是量化取向

典型方法 使用者訪談

田野調查 日誌研究 問卷調查

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

卡片分類法 田野調查 參與式設計 紙上原型法 使用性評估等

使用性評估 A/B 測試 問卷調查

資料來源譯自: Rohrer, C. (2014). When to use which 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methods.

Retrived from 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which-ux-research-methods/

(9)

談;第五階段進行使用性測試。

二、研究實施

(一) 網站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運用網站內容分析法,收集 17 個華文科普相關網站,由三位圖資 所研究生分別進行網站架構及標籤項目 分析整理。並由三位所分析科普網站標 籤中,取出至少有兩位以上分析相同結 果者,歸納出 38 個科普閱讀網站適用 的標籤。

(二) 使用者需求訪談

根據臺師大圖書館在 2010 年建置 全國科普閱讀年活動網站之會員身份 別資料(如圖 1)顯示,其中圖書館員

(大學及公共圖書館)佔 45%、教師

(國小、國中、高中)佔 49%,因此即 採用該科普閱讀活動網站中的多數使用 者群作為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對象,但因 考量圖書館員與教師之專業工作與其服 務對象不同,而對於科普閱讀網站之需 求與使用目標有差異性,分別於 2012 年 12 月 9 日及 16 日進行了兩次焦點團

1:2010 全國科普閱讀年活動網站會員身份別比例分析

2:使用者需求訪談受訪對象

圖書館員 中小學教師

大學圖書館館員 3 人

公共圖書館館員 2 人

國小圖書教師 2 人

中學科學教師 2 人 U001

U002U003

P001

P002 J001

J002 S001

S002

(10)

體訪談,一次以大學及公共圖書館員為 訪談對象,另一次則以國小、國中、高 中教師為訪談對象。受訪者資料整理如 表 2。

整理兩次訪談歸納使用者需求如 下:

大學圖書館館員希望能定期(如每 年或每兩年)提供各類科普好書的專 家推薦清單,作為館員舉辦科普專題書 展用,同時也希望能彙集專家學者撰寫 的推薦介紹或深度書評,於網站上提供 下載。公共圖書館館員則希望可以提供 科普導讀或科普演講的專家學者人才聯 絡庫,俾便圖書館舉辦科普演講之邀請 講座人選之參考。受訪之圖書館員們一 致希望網站能提供有關科普閱讀、科學 閱讀的方法與指引等相關資源或線上課 程,俾利加深館員對科普閱讀的深入 瞭解。

國小圖書教師希望可以提供各年級

學生適讀的科普好書清單,同時若能有 配合課程的教學指引與學習單更佳。國 中科學教師希望可以提供科普好書的深 度書評,如能提供與科普相關的教材或 教具介紹更好,也希望能有每本科普好 書的導讀影片介紹。高中科學教師則希 望可以提供各類科普好書的清單與專家 學者導讀的書評。受訪之教師們一致希 望能提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科學資訊與 正確的知識內容,如科學新聞、生活中 有趣的科學、科學藝術等。

最後依據圖書館員與教師需求訪談 之意見,歸納新增了 13 個標籤,加上 前階段網站內容分析法所得之 38 個標 籤總計有 51 個標籤,作為本次卡片分 類法所採用之卡片項目共計 51 張,項 目內容詳如下表 3。

(三) 卡片分類法實施

為瞭解使用者對網站內容組織架構

3:本研究使用卡片項目

類別 標籤項目

站務服務 站務公告、最新消息、隱私權及資訊安全宣告、著作權聲明、網

站地圖、行動版、關於我們、FAQ、站內搜尋、電子報

多媒體 活動相簿、科學遊戲、科普電影

科普書 本月選書、推薦科普好書、我要寫書評、深度書評、科普書導讀

科普內容 科普新知、科普專題、科普專欄文章、科學家介紹、科學實驗、

科普展覽、科普研究論文、科學教育、科普好站

科普活動 科普書論壇、科普研討 / 研習、科學素養培訓課程

學科性 數學、物理、生命科學、地球科學、醫學、化學、綜合科學

焦點訪談後

新增項目 科普書與課程教學、科普教材 / 教具、科學閱讀方法、科學藝術、

科學新聞、趣味科學、生活中的科學、科學謠言終結者、線上科 普讀書會、科普導讀影片、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科普 App 下載

(11)

的心智模型及分類命名方式,本研究採 用開放式卡片分類法,進行個人線上測 驗。線上施測使用軟體為 Web Sort,此 軟體支援多國語言,提供多樣化網頁方 式、群集分析樹狀圖、Microsoft Office Excel 輸出等多種方式呈現結果。本研 究受試者共 16 人,計有大學圖書館館 員 4 人、公共圖書館館員 4 人、國小圖 書教師 4 人以及國高中科學教師 4 人。

有關受試者之取樣方法,是全面發送邀 請測試信件給 2010 年全國科普閱讀年 活動網站之圖書館員與教師會員,依其 回覆同意信件之先後順序各取前 4 位作 為受試者。

(四) 使用者經驗訪談

使用者經驗訪談與使用性測試此 二 階 段 是 在 臺 師 大 科 普 閱 讀 網 2014 年 1 月 正 式 建 置 完 成 上 線 後 一 年 進 行 的, 研 究 期 間 為 2015 年 1-2 月,

使 用 者 訪 談 是 透 過 email 徵 求 大 學 圖 書 館 員、 公 共 圖 書 館 館 員、 及 國 中 小 學 圖 書 教 師 曾 經 使 用 過 科 普 閱 讀 網 者 擔 任 受 訪 者, 本 研 究 共 計 訪 談 大 學 圖 書 館 員 1 人(U004)、 公 共 圖 書 館 員 1 人(P003)、 國 小 圖 書 教 師 1 人(J003)、 國 中 圖 書 教 師 1 人(S003)、 高 中 科 學 教 師 1 人

(S004)。由研究者進行深入的使用 者訪談,然後描繪出使用者圖像。

(五) 使用性測試

結合使用者圖像與網站內容基本 盤點,設置 5 項任務(任務題目如附 錄),科普閱讀網設置時即定位為提供

科普閱讀資源的網站,基於提供資源的 功能,本研究是採用 ISO 之使用性定 義,即特定使用者使用科普閱讀網以達 到某種特定目標的可行程度,因此 5 項 任務亦以此概念設計,對共計 25 位五 種類型的使用者(大學圖書館員、公共 圖書館員、國小圖書教師、國中圖書教 師、高中科學教師)為測試參與者實 施使用性測試,測試執行同時要求參 與者進行放聲思考,及時反餽使用過 程中的想法,同時使用網頁側錄軟體 oCam 將每位使用者測試過程、點選網 頁路徑與時間記錄下來。每位測試者於 2014 年至少使用瀏覽臺師大科普閱讀 網(http://popscience.lib.ntnu.edu.tw/)2 次以上。另因科普閱讀網設有網站全文 檢索功能,為觀察並實際瞭解使用者在 網站上的瀏覽行為,於測試前並未向受 試者說明是否可以使用全文檢索,亦即 允許其使用全文檢索功能。

肆、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卡片分類法線上施測結果與分析

線上施測人數共 16 人,包含高國 中科學教師 4 人、國小圖書教師 4 人、

公共圖書館館員 4 人、大學圖書館館 員 4 人。 由 Websort 匯 出 Categories Summary( 卡 片 分 類 之 摘 要 表 )、

Items x Categories(卡片項目 x 分類)、

Items x Items(卡片項目 x 卡片項目)、

Tree Diagram(群集樹狀分析圖)四張 圖表。

(12)

表 4 為卡片分類狀況之摘要表,

縱軸為受測者命名的 Category(類別)

名 稱, 橫 軸 分 別 為 Participants( 命 名 人 數 )、Total items( 卡 片 項 目 數 量)、Unique items(獨特卡片項目)、

Agreement(分類一致性)。

1. Participants:將 Category 命名相同名 稱之人數。

2. Total items:在此 Category 內一共有 幾張卡片。

3. Unique items:在此 Category 內有多 少種不同的卡片。

4. Agreement:為卡片分類的一致性,

將 Category 命名相同的人數越多,

卡片分類的一致性越低。

以「科普利用教育」為例,命名為

「科普利用教育」只有一人,這個類 別裡共有 8 張卡片,且為 8 種不同的項 目名稱,因只有一人分類,分類的一致 性為 1,也就是完全相同。以「科普活 動」為例,命名為「科普活動」共有兩 人,這個類別裡共有 9 張卡片,而其中 不同名稱的卡片共有 7 種,因此有 2 張 為重複的卡片,分類的一致性為 0.64。

表 5 顯示卡片項目對應類別之機 率,縱軸為提供給受測者分類的卡片項 目,橫軸為受測者命名的類別名稱,而 數字代表縱軸卡片出現在橫軸分類的百 分比,百分比越高代表卡片出現在該分 類的機率越高。舉例來說,「科普電 影」被分在「科普活動」這個分類的機 率為 25%,被分在「科普知識」的機率

4:Categories Summary

Category Participants Total items Unique items Agreement

科普 1 16 16 1

科普主題類別 1 9 9 1

科普利用教育 1 8 8 1

科普教學 1 7 7 1

科普教材 1 11 11 1

科普文獻 1 3 3 1

科普新知與閱讀 1 12 12 1

科普新聞 1 5 5 1

科普活動 2 9 7 0.64

科普知識 1 5 5 1

科普研習 1 3 3 1

科普讀書會 1 10 10 1

科普讀物 1 8 8 1

科普閱讀 3 32 16 0.67

站內消息 1 4 4 1

網站上方所提供的功能 1 1 1 1

網站下方頁面欄位 1 3 3 1

網站工具項目 1 14 14 1

網站延伸服務 1 9 9 1

網頁基本功能 1 15 15 1

網頁常用語 1 15 15 1

網頁資訊 1 3 3 1

行動版 1 2 2 1

(13)

5:Items x Categories

This table shows the % of times

each item was placed in each

group

科普 科普主題類別 科普利用教育 科普教學 科普教材 科普文獻 科普新知與閱讀 科普新聞 科普活動 科普知識 科普研習 科普讀書會 科普讀物 科普閱讀 站內消息 網站上方所提供的功能 網站下方頁面欄位 網站工具項目 網站延伸服務

網站地圖 13

行動版 13 13

站內搜尋 13 13

站務公告 13 13

關於我們 13

聯絡我們 13

FAQ 13

科普新知 13 13 13 13 13

科普電影 13 13 25 13 13

科普專題 13 13 13 13 25

科學謠言終結者 13 13 13

科普研究論文 13 13 13 13 13

科普專欄文章 13 13 13 25

科學閱讀方法 13 13 13 13 13 13

本月選書 13 13 38 13

深度書評 13 13 38

我要寫書評 13 13 25 13

科普書論壇 13 13 13 38

科普書導讀 13 13 13 13 13 38

科普導讀影片 13 13 13 13 13 13 25

線上科普讀書會 13 13 13 13 38 13

推薦科普好書 13 13 13 13 38 13

科學素養培訓課程 13 13 13 13

(14)

6:Items x Items

This table shows the % of times each item was placed with every other item

最新消息 電子報 活動相簿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宣告 科普好站 科普展覽 科普研討研習 醫學 數學 物理 化學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綜合科學 科學教育 科學實驗 科學藝術 科學家介紹 科學遊戲 趣味科學 生活中的科學

科普 App 下載 25 25 25 科學新聞 25 13 25 科普好站 13 25 13 -

科普展覽 13 50 63 -

科普研討 / 研習 13 38 63 -

醫學 13 -

數學 88 -

物理 88 100 -

化學 88 100 100 -

生命科學 88 100 100 100 -

地球科學 88 100 100 100 100 -

綜合科學 88 100 100 100 100 100 -

科學教育 38 38 38 38 38 38 38 -

科學實驗 13 25 25 25 25 25 25 25 63 - 科學藝術 13 13 13 25 25 25 25 25 25 25 50 75 - 科學家介紹 13 13 13 13 13 13 13 38 50 25 -

科學遊戲 25 13 25 25 25 50 50 50 -

趣味科學 13 13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13 38 38 38 75 - 生活中的科學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25 38 50 38 75 75 -

▓:100%-75%

▓:74%-50%

▓:49%-25%

▓:24%-0%

(15)

為 13%。(此表為 8 個受測者之結果,

100% /8=12.5%,四捨五入為 13%。)

表 6 顯示各卡片項目間的相關度,

數字越大代表被分在同一類別下的次 數越多,也代表彼此越相關。例如「醫 學」對「生命科學」是 100,有 100%

的比率被分在一起;對「數學」、「物

理 」 是 88, 有 88% 的 比 率 被 分 在 一 起;對「綜合科學」是 75,有 75% 的 比率被分在一起。

圖 2 為群集分析樹狀圖,是代表各 卡片之間關聯性,例如數學、物理、化 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綜合科學幾 乎最常被分在一起,彼此最相關(分群

2:Tree Diagram

(16)

線越左邊代表彼此越相關),而醫學是 只有少數施測者將其分在一起,故關聯 性稍遠一個階層。

依受測者個別之身份別分成高國中 科學教師(4 人)、國小圖書教師(4 人)、公共圖書館館員(4 人)、大學 圖書館館員(4 人)、教師(高國中+

國小圖書教師共 8 人)、圖書館員(公

共+大學圖書館員共 8 人)共六個群組 的施測結果做分析,再將各群組的分析 結果(網站架構)統整,對照全體受測 者的施測結果。

每個群組都會有Categories Summary、

Items x Categories、Items x Items、Tree Diagram 四張群集分析的圖表。人工分 析首先依各群組的 Items x Categories 做

3:卡片分類法研究結果之科普閱讀網站架構

(17)

初步的分類,當不同卡片項目被歸到 同一類別下,或是不同類別下有相同的 卡片時,再參考 Items x Items 的卡片項 目相關度和 Tree Diagram 群集分析樹 狀圖,將相關度 關聯性最高的卡片項 目歸納致同一類別;當卡片項目分類情 況相似,但類別名稱不一時,則參考 Categories Summary 的 Participants( 命 名相同類別名稱之人數)和 Agreement

(卡片分類的一致性),決定類別的 名稱。

綜上六個群組(高國中科學教師、

國小圖書教師、公共圖書館館員、大學 圖書館館員、教師、圖書館員)統整的 分析結果對照全體的施測分析結果是無 特殊相違分類的,因此卡片分類法研究 結果之科普閱讀網站架構如圖 3:

二、使用者訪談及使用性測試研究 結果與分析

(一) 使用者訪談

本 研 究 共 計 訪 談 5 位 受 訪 者,

大 學 圖 書 館 員 1 人(U004)、 公 共 圖 書 館 員 1 人(P003)、 國 小 圖 書 教 師 1 人(J003)、 國 中 圖 書 教 師 1 人(S003)、 高 中 科 學 教 師 1 人

(S004)。使用者訪談是在輕鬆自在 的氣氛中進行,主要為收集使用者的目 標、觀點與行為,從而勾勒出使用者的 使用歷程;同時也藉由訪談瞭解受訪者 使用科普閱讀網站之動機目標的產生、

以及使用者偏好與特性。

1. 使用者使用科普閱讀網站之動機與目 標的產生

5 位受訪者皆表示因國內科普相關 的網站很少,尤其是以科普閱讀為主題 的網站除了 2010 全國科普閱讀年的活 動網站外,在 Google 就只能搜尋到這 個科普閱讀網,因此在研討會或研習場 合上發現這個網站後就會不定期上線瀏 覽。大學圖書館員(U004)使用科普 閱讀網站是為了收集主題書展的書單;

公共圖書館員(P003)使用科普閱讀 網站除了收集科普書的書單外,會觀 賞科普導讀影片邀請導讀的學者專家 到圖書館演講;國小與國中圖書教師

(J003、S003)使用科普閱讀網站是為 了瞭解並蒐集適合自己學生閱讀的科普 書單;高中科學教師(S004)使用科 普閱讀網站是為了搜尋與自己任教科目 相關的科普書單,同時也常透過科普閱 讀網站的相關連結瀏覽科普資訊。

2. 使用者偏好與使用特性

大 學 與 公 共 圖 書 館 員(U004、

P003)使用科普閱讀網站會瀏覽各類 的科普書,並不會侷限在某學科(如數 學、化學、物理、生命科學等);國小 圖書教師(J003)會同時瀏覽不同學科 的科普書;國中圖書教師(S003)表 示若本身任教科目為文科者,對於不同 學科的科普書也有興趣瞭解,但若本身 任教科目為數理科者,僅會瀏覽與自己 任教科目相關類別的科普書;高中科學 教師(S004)亦僅會瀏覽與自己任教 科目相關類別的科普書,同時會縮限適 讀年齡為國中以上的科普書。

3. 使用者實際使用行為

5 位 受 訪 者 中 有 公 共 圖 書 館 員

(P003)、 國 小 與 國 中 圖 書 教 師

(18)

(J003、S003)3 位受訪者日常有在使 用臺師大科普閱讀網的習慣,其使用頻 率平均為 1 個月 1 次;大學圖書館員與 高中科學教師(U004、S004)2 位受訪 者則是偶然發生的行為,使用臺師大科 普閱讀網次數分別為 2 及 3 次。

日常習慣使用科普閱讀網的受訪 者,在使用網站時經常利用的功能為:

查詢科普書、瀏覽科普導讀影片、科普 電子書與科學家介紹等居多;偶發使用 科普閱讀網站的受訪者,在使用網站時 利用的功能則是查詢科普書、網站相關 連結與網站搜尋為主。

(二) 使用性測試

為了探討科普閱讀網站使用性問 題,根據使用者訪談後的意見,研究者 針對五種類別的使用者分別進行使用性 測試,包括大學圖書館員、公共圖書館 員、國小圖書教師、國中圖書教師、高

中科學教師五個組別共 25 名受試者分 別執行使用性測試,每位受試者進行 5 項任務,並由測試結果分析完成任務花 費時間(秒數)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失 敗率最高項目之任務進行分析討論。

1. 大學圖書館員 A 組別(表 7)

大學圖書館員 A 組別 5 個任務均 成功,其中任務 1 的標準差最小、任務 5 的標準差最大,將針對任務 5 的部分 進行分析討論。

任務 5 是有位讀者想找臺大科學教 育發展中心的活動資訊,要如何透過 科普閱讀網站協助這位讀者找到。其中 有 三 位 受 試 者(A01、A04、A05) 一 開始即從【相關連結與下載】的標籤進 入,因此進入科普好站推薦後雖無法立 即看到臺大科教中心的連結,但點閱 幾個網站後即可找到;有兩位受試者

(A02、A03)一開始無法判斷該擇選 哪一個標籤進入,因此將每個導覽列的

7:大學圖書館員 A 組別任務測試結果統計分析

(秒數) 任務1 任務2 任務3 任務4 任務5

A01 59 37 140 114 50

A02 87 68 185 139 98

A03 88 49 127 123 121

A04 69 53 164 158 35

A05 91 82 131 152 57

總和 394 289 747 686 361

平均數 78.8 57.8 149.4 137.2 72.2

標準差 12.56025 15.63841 21.95085 16.7021 32.1086

(19)

標籤都點閱瀏覽,最後才找到任務目 標。

2. 公共圖書館員 B 組別(表 8)

公共圖書館員 B 組別 5 個任務均 成功,其中任務 2 的標準差最小、任務

4 的標準差最大,將針對任務 4 的部分 進行分析討論。

任務 4 是如有讀者想瞭解國中生對 科普書的閱讀行為,要如何在科普閱讀 網站上找到相關的資訊提供給他。其中

8:公共圖書館員 B 組別任務測試結果統計分析

(秒數) 任務1 任務2 任務3 任務4 任務5

B01 32 85 139 110 94

B02 58 68 125 93 65

B03 45 49 143 77 75

B04 69 72 150 186 91

B05 59 67 161 148 110

總和 263 341 718 614 435

平均數 52.6 68.2 143.6 122.8 87

標準差 12.81562 11.54816 11.92644 39.44312 15.6333

9:國小圖書教師 C 組別任務測試結果統計分析

(秒數) 任務1 任務2 任務3 任務4 任務5

C01 47 54 123 89 43

C02 53 63 137 125 71

C03 66 46 159 162 68

C04 81 52 165 79 80

C05 72 61 148 177 59

總和 319 276 732 632 321

平均數 63.8 55.2 146.4 126.4 64.2

標準差 12.38386 6.177378 15.12085 38.66575 12.54432

(20)

有兩位受試者(B02、B03)一開始即 從【科普教育】導覽列下的科普研究 論文標籤點閱進入,因此在一頁頁瀏 覽後找到任務目標;但有三位受試者

(B01、B04、B05)是將所有導覽列的 標籤都一個個點閱瀏覽後才找到任務目 標。

3. 國小圖書教師 C 組別(表 9)

國小圖書教師 C 組別 5 個任務均 成功,其中任務 2 的標準差最小、任務 4 的標準差最大,將針對任務 4 的部分 進行分析討論。

任務 4 是如有讀者想瞭解國中生對 科普書的閱讀行為,要如何在科普閱 讀網站上找到相關的資訊提供給他。其 中 有 四 位 受 試 者(C01、C02、C03、

C05)都是將導覽列的標籤一一點閱後 才找到任務目標,經詢問這四位受試者 均表示他們無法直接將科普研究論文和

科普教育的大類標籤名稱連結在一起,

所以才會一一點選每個導覽列的標籤。

4. 國中圖書教師 D 組別(表 10)

國中圖書教師 D 組別 5 個任務均 成功,其中任務 5 的標準差最小、任務 2 的標準差最大,將針對任務 2 的部分 進行分析討論。

任務 2 是有一位英國的科學家霍金 因長年患病全身癱瘓,只能坐在輪椅 上靠電腦科技與外界溝通,請問他的學 術研究專長是什麼?他曾寫了哪些科普 書。受試者中有兩位(D04、D05)是 直接利用網站搜尋輸入霍金找相關網 頁,因其搜尋結果只顯示科普書中的作 者或內容相關網頁,並未顯示在【科學 家介紹】的類別下之網頁,因此又多花 時間一一點閱每個導覽列項目後才找到 任務目標;而其餘三位受試者(D01、

D02、D03)卻是一開始即點選【科普

10:國中圖書教師 D 組別任務測試結果統計分析

(秒數) 任務1 任務2 任務3 任務4 任務5

D01 53 43 143 123 89

D02 67 69 155 117 75

D03 49 37 161 136 69

D04 77 85 139 97 90

D05 80 113 135 105 81

總和 326 347 733 578 404

平均數 65.2 69.4 146.6 115.6 80.8

標準差 12.43222 27.89695 9.830565 13.64698 8.059777

(21)

教育】項下的【科學家介紹】,經詢問 表示因為之前有查詢過科普閱讀網亦曾 瀏覽過科學家的內容,因此可以很快就 找到任務目標。

5. 高中科學教師 E 組別(表 11)

高中科學教師 E 組別 5 個任務均 成功,其中任務 2 的標準差最小、任務 4 的標準差最大,將針對任務 4 的部分 進行分析討論。

任務 4 是如有讀者想瞭解國中生對 科普書的閱讀行為,要如何在科普閱讀 網站上找到相關的資訊提供給他。受試 者 有 四 位(E02、E03、E04、E05) 都 是將導覽列的標籤一一點閱後才找到任 務目標,其中三位(E02、E03、E05)

表示因為不知道科普研究論文是歸在

【科普教育】項下所以才會將每一個標 籤都點閱進去瀏覽網頁;而另一位受試

者(E04)則是表示從科普教育或科普 閱讀都不會去聯想到科普研究論文,所 以只好一一點閱每個導覽列的標籤。

伍、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科普閱讀的推廣與傳播可有效提升 科學素養,同時形塑科普閱讀風氣;而 利用網站推展科學閱讀普及應為最佳途 徑之一,藉由網路的無遠弗屆達到廣泛 推動科學普及。然而現今發展成熟之華 文科普閱讀網站數量少,且網站功能及 服務提供等屬性迥異,故較難從中取得 一可作為遵循或參考之網站架構。因此 藉由本研究,透過受試者對於網站內容 之標籤項目分類及命名,可了解使用者

11:高中科學教師 E 組別任務測試結果統計分析

(秒數) 任務1 任務2 任務3 任務4 任務5

E01 37 58 129 77 73

E02 49 61 166 165 97

E03 68 65 135 138 86

E04 59 70 140 113 75

E05 80 69 153 150 91

總和 293 323 723 643 422

平均數 58.6 64.6 144.6 128.6 84.4

標準差 14.86741 4.586938 13.30564 30.91019 9.2

(22)

對於科普閱讀網站內容之認知與需求;

透過線上卡片分類法的施測,歸納一個 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的科普閱讀網站架 構(如圖 3);並於網站上線提供營運 服務後進行使用者經驗訪談與使用性測 試,了解科普閱讀網的使用者經驗,發 掘其使用目標、動機、偏好與特性等,

瞭解在實際使用科普閱讀網的使用者之 行為及面臨使用性之問題,最後提出相 應解決建議,以作為科普閱讀網後續經 營維護之參考。

(一) 使用者對於科普閱讀網站架構 與網頁標籤之建議

本研究透過卡片分類法與群集分析 方式整理歸納使用者對網站內容組織分 類與標籤命名意見,最後獲致一廣度 9 類、深度 2 層的科普閱讀網站架構。其 中廣度 9 類的階層標籤包括:科學新視 界、科普閱讀、科普教育、學科專區、

科普活動、科學好好玩、相關連結下 載、網站資訊、會員服務等。

(二) 使用者利用科普閱讀網站之使 用目標與動機

大學圖書館員使用科普閱讀網站是 為了收集主題書展的書單;公共圖書館 員使用科普閱讀網站除了收集科普書的 書單外,會觀賞科普導讀影片邀請導讀 的學者專家到圖書館演講;國小與國中 圖書教師使用科普閱讀網站是為了瞭解 並蒐集適合自己學生閱讀的科普書單;

高中科學教師使用科普閱讀網站是為了 搜尋與自己任教科目相關的科普書單,

同時也常透過科普閱讀網站的相關連結

瀏覽科普資訊。

(三) 科普閱讀網站的使用者偏好

大學與公共圖書館員使用科普閱讀 網站會瀏覽各類的科普書,並不會侷限 在某學科(如數學、化學、物理、生命 科學等);國小圖書教師會同時瀏覽不 同學科的科普書;國中圖書教師若本身 任教科目為文科者,對於不同學科的科 普書也有興趣瞭解,但若本身任教科目 為數理科者,僅會瀏覽與自己任教科目 相關類別的科普書;高中科學教師亦僅 會瀏覽與自己任教科目相關類別的科普 書,同時會縮限適讀年齡為國中以上的 科普書。

(四) 科普閱讀網站之使用性問題

根據使用性測試評估分析、受試者 放聲思考法反饋及研究者於測試中的觀 察,共計彙整出 8 個使用性問題,可大 致分 組織分類問題、標籤命名問題、

搜尋系統問題、介面或操作設計問題,

共 4 個類別,條列如下:

1. 組織分類問題

(1) 【科普教育】項下的《科普研究 論 文 》, 使 用 者( 公 共 圖 書 館 員、國小圖書教師、高中科學教 師)要找科普論文時並不會聯想 到是歸在科普教育類別項下。

(2) 【科普教育】項下的《科學家介 紹》,使用者(國中圖書教師)

要找科學家時不會與科普教育的 類別產生連結。

2. 標籤命名問題

(1) 【科普教育】為階層標籤,其下

(23)

的底層標籤包括《科普教材與課 程 教 學 》、《 科 學 素 養 培 訓 課 程 》、《 科 學 家 介 紹 》、《 科 學 閱 讀 方 法 》、《 科 普 專 欄 文 章 》、《 科 普 研 究 論 文 》 等 6 項,科普教育這個階層標籤名稱 無法包容納入上述 6 個網頁而讓 使用者理解。

3. 搜尋系統問題

(1) 搜尋系統不能進行全網站的文字 搜尋,全文內容的搜尋只能找到 推薦科普好書項下的資料,並無 法搜尋到其他導覽列類別項下的 網頁,如:國中圖書教師任務 2 的測試。

4. 介面或操作設計問題

(1) 整體字體過小。

(2) 好站連結的呈現方式不夠直覺,

要找任一個推薦網站都需要從上 而下從頭到尾再瀏覽一次。

(3) 有些網頁連結已失效,如:科普 閱讀推廣部落格、科學月刊「一 人一科普 • 全民讀科普」、2010 全國科普閱讀年網站、為愛閱讀 等。

(4) 推薦科普好書的學科類型與適讀 年齡無法同時設定限制條件,必 須先將學科類型找出後才能設定 適讀年齡。

二、建議

(一) 部分網頁組織分類與網站標籤 的命名需要重新調整

網站的分類組織架構與網站標籤的 命名須符合使用者的認知概念,應再邀 集使用者進行卡片分類法實驗,依據實 際使用者的認知概念,對網站標籤進行 適合的命名。

(二) 搜尋系統需要完備

網站的站內搜尋對使用者而言是重 要的檢索工具,應再檢視搜尋系統涵蓋 檢索全文的範圍與功能,以提供使用者 更為便捷的網站搜尋方式。

誌謝

本研究特別感謝臺師大圖資所陳昭 珍教授大力支持公館校區圖書分館發 展以科普閱讀為特色重點,同時每年協 助申請科技部科普活動計畫的經費補 助;其次要感謝於研究過程當中協助進 行網站內容分析、訪談、卡片分類法實 驗、與使用性測試的臺師大圖資所研究 生杜依倩、孫以琳、陳怡穎、張維容、

楊娃、羅文伶;最後要感謝建置科普閱 讀網的圖書館同仁與圖資所研究生方凱 鴻、徐晟洋,以及兩位匿名審稿委員寶 貴的修正意見,才得以產出這份研究成 果。

參考文獻

林巧敏(2008)。迎接閱讀新浪潮-閱讀與國家競爭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9。

徐經倫(2009)。科月四十:科普刻畫的歲月。科學月刊,471,135。

(24)

高晞均(2008)。科學,一條值得走的路:陳仲瑄對年輕學子的提醒。科學月刊,

465,121。

張之傑(1983)。科普與科學藝文。科學月刊,40(4),308-311。

陳政宏(2002)。從「科普」及翻譯看台灣高等教育與現代化的一些困境。檢自 http://myweb.ncku.edu.tw/~chenjh/articles/poptrans.pdf

黃明居(2012)。資訊架構。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檢自 http://terms.naer.

edu.tw/detail/1678990/?index=2

樊洪業(2006 年 11 月 15 日)。科學普及不等於技術培訓。科學時報。

歐美伶(2011)。國中生科普讀物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在職專班,臺北市。

謝瀛春(2006)。從科學傳播理論的角度─談臺灣的科普困境。科普研究,3,16- 21。

羅時成(2002)。第一次科學教育會議。報告人:羅時成第四議題:科學教育之推 動。檢自 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1/802

Garrett, J.J. (2010).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Retrieved from http://www.jjg.net/elements/pdf/elements_ch02.pdf

Genuis, S.K. (2004). Web site usability testing: A critical tool for libraries. Feliciter, 50(4), 161-164.

Hawley, M. (2008). Extending card-sorting techniques to inform the design of web site hierarch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uxmatters.com/MT/archives/000332.php Hudson, W. (2005). Playing your cards right: Getting the most from card sorting for

navigation design. Interactions, 12(5), 56-58. doi: 10.1145/1082369.1082410

Maurer, D., & Warfel, T. (2004). Card sorting: a definitive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

cuttingedgecourse.com/CIS360/CardSortingGuide.pdf

Morville, P., & Rosenfeld, L. (2006).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

Sebastopol, CA: O'Reilly Media.

Nielsen, J. (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Boston: Academic Press.

Rohrer, C. (2014). When to use which 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method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which-ux-research-methods/

Spencer, D. (2009). Card sorting: Designing usable categories. Brooklyn, NY: Rosenfeld Media.

The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nstitute. (2013). What is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iainstitute.org/documents/learn/What_is_IA.pdf

Toub, S. (2000). Evaluating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 a practical guide to assessing web site organiz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argus-acia.com/white_papers/evaluating_

(25)

ia.pdf

Upchurch, L., Rugg, G., & Kitchenham, B. (2001). Using card sorts to elicit web page quality attributes. IEEE Software, 18(4), 84-89. doi: 10.1109/MS.2001.936222

Walbridge, S. (2000). Usability testing and libraries: The WSU experience. The Washington Library Association Journal, 16(3), 23-24.

Wang, P., Hawk, W. B., & Tenopir, C. (2000). Users’ interaction with World Wide Web resources: An exploratory study using a holistic approac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36(2), 229-251. doi: 10.1016/S0306-4573(99)00059-X Wurman, R. S. (1996). Information architects. New York: Graphis Press Corp.

附錄:科普閱讀網站使用性測試任務

1. 有位高中生要參加「青年尬科學」活動需要閱讀一本與地球科學相關的書,請問 您要如何在科普閱讀網站上找出一本推薦科普好書給他?

2. 有一位英國的科學家霍金因長年患病全身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靠電腦科技與外 界溝通,請問他的學術研究專長是什麼?他曾寫了哪些科普書?

3. 蛇類大驚奇這本科普好書的作者是誰?臺灣陸域上有哪 10 種毒蛇?

4. 如有讀者想瞭解國中生對科普書的閱讀行為,您可以在科普閱讀網站上找到相關 的資訊提供給他嗎?

5. 有位讀者想找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的活動資訊,請問您可以透過科普閱讀網站 協助他找到嗎?

數據

表 5:Items x Categories
表 6:Items x Items
圖 3:卡片分類法研究結果之科普閱讀網站架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 and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17, Taiwan!. ⇤ Author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2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 and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17, Taiwan..

2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 and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17,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