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驗分析與討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實驗分析與討論 "

Copied!
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實驗分析與討論

樣品的準備,就如將前章所敘述,場離子顯微鏡的樣品是一根金 屬針,是以化學蝕刻的方式將線材製成針,再放入超高真空的場離子 顯微鏡系統中,經過反覆的熱處理及低溫下的場蒸發的清潔過程,直 到在場離子顯微鏡螢光屏中看到一個乾淨、完整並具有不同密勒指數 面的針尖表面,如圖5.0.1 所示。

5.0.1:在場離子顯微鏡之下,鉑針尖表面的場離子影像,是一個面心立 方體的影像,並且可以同時觀察到(100)、(210)、(310)、(510)、

(311)、(511)等各種不同密勒指數面。

(2)

5-1 鉑的皺化(Faceting)

在本實驗室過去所發表的實驗中,將主要重點都放再將金屬製成 尖端為單顆原子的針,包括鎢或再鍍其它金屬在鎢上的皺化,更在去 年對銥金屬皺化形成非對稱單原子針有相當的進展,也由於鉑及銥的 化學性質相近,在本實驗的最初也希望得到鉑的單原子針,因此在這 一節我們將一連串的討論鉑的皺化現象。不過最後鉑在經過這一連串 的實驗後證實鉑在超高真空下無法製成可利用的單原子針,但在本實 驗中可以瞭解鉑在超高真空中表面皺化的行為,了解哪些指數面擁有 較低的表面自由能,以至於在給與能量時會擴張。並且可瞭解到,若 是一個球狀或塊狀的鉑,在加熱後會形成怎樣的一個穩定的多面體。

這在我們以溫度區間與相對皺化的程度作為分析的要點。

(3)

溫度 T =550K~600K

首先我們先討論在較低溫的皺化。在溫度達到 550K 以上,通道 面開始有了擴張的現象。如圖 5.1.1 所示,可以很明顯看到各通道面 的變化,其中包括在(100)面與(111)面的沿線上的(n11)(n=2.3.4.5…) 面以及兩個(111)面沿線上的通道面開始有明顯的擴張,由表面自由能 來看,通道面的表面自由能比其周圍指數面小,所以原子較喜歡構成 表面自由能低的指數面,並由於這些指數面擁有較低的動態活化能,

因此在溫度達到550K 即有顯著的變化。

(a) (b)

5.1.1:(a)為一個乾淨的表面,紅線的沿線上都為通道面;(b)通道面開 始了擴張在加熱到 550K 之後,黃線特別標示(011)面及(311)面 的擴張方向。

(011)

(n11)

(n11) (111)

(100)

(011)

(311)

(4)

B、溫度 T =600K~650K

當溫度稍微提升到約600K 以上,可以發現通道面擴張的程度稍 微加劇,且由於提高溫度也表示提高了原子的移動能量,這能量也達 到了(111)面與(100)面原子的動態活化能,使得這兩大指數面也參與 了整個皺化的反應。如圖 5.1.2 所示,(111)面與(100)面明顯擴張。並 且清楚看到(111)面與(100)面沿線上的通道面在這個溫度的作用之下 只剩下(211)面與(311)面,換句話說(211)面與(311)面擴張加劇了。

在表面自由能的理論中[16],(111)面與(100)面的表面自由能是明 顯比(211)、(311)及(110)等面來的低,如表 5.1.1。在實驗中(111)面與 (100)面要達到擴張的溫度卻比其它通道面來的高,說明了即使表面 自由能是比較小的,但是外加的能量沒有達到該指數面的動態能量是 不會有皺化反應發生,可見在皺化的研究中,必須同時考慮表面自由 能及擴散活化能。

指 數 面 (111) (100) (110) (311) 表面能(eV/ A2) 0.093 0.097 0.104 0.110 5.1.1:理論計算各指數面的表面自由能[16]。

5.1.2:可以看到(111)面與(100)面開始了擴張在加熱到約 600K 之後。(未 加熱前的場離子影像同圖5.1.1(a))。

(111)

(311)

(311) (100)

(211) (110)

(331)

(221) (331)

(5)

溫度 T =650K~700K

當溫度加熱到650K 以上時,皺化的表現將更加的顯著。並且明 顯往(210)面的方向堆積。如圖 5.1.3 所示,當加熱到溫度約 650K,最 佳成像電壓(BIV)降低,原子顯著的在(210)面上堆積,並且是以(210) 為基底而垂直向上的成長方式。

對於這個成長方式,類似於銥形成單原子針的成長,都是原子往 (210)面堆積並向上成長。若順利,希望可以成為單原子針。但成長 行為與銥[11]些許不同,在圖(b)中的(210)面上有一個三角形的堆積成 長,但卻與銥所成長的金字塔正好相反,這裡明顯(111)面與(100)面 的作用是比較大的,若如此成長可望形成單原子針。但是實並非如 此,就在溫度再提高到700K 以上,這個(210)面堆高的現象將不復存 在。

(a) (b)

5.1.3:(a)為一個乾淨場離子圖形其中可以看到(111)、(311)、(211)、(210)

等面;(b)當加熱溫度到達約 650K 時,(210)面有向上成長趨勢。

(311) (311)

(311) (311)

(110)

(110)

(100) (210)

(210) (111) (111)

(6)

溫度 T>700K

當溫度達到700K 以上,值得注意也是鉑在超高真空中無法成為 單原子針的原因:「(310)面的擴張」。如圖 5.1.4 所示,(210)面明顯由 (310)面所覆蓋。

(a) (b)

5.1.4:(a)離子圖形其中可以看到(210)、(310)面;(b)在加熱到溫度 700K 後(310)面皺化擴大到(210)面。

關於這點早在1992 年 G.Ertl[17]的實驗中發現,當時是以掃描穿 透顯微鏡(STM)及低能電子繞射儀(LEED)對鉑(210)面作實驗,當時加 熱到溫度T>550K,退火後發現(210)面形成一條條的縱谷,這些縱谷 的兩面分別是由(110)及(310)面所形成,使得(210)面變成鋸齒狀的平 面,如圖 5.1.5 為當時的實驗結果。在本實驗與 Ertl 的實驗兩相對照 下,證實了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且考慮了(110)面的重構,以原子模型 圖畫於圖5.1.6。

(210)

(310)

(7)

5.1.5:

G.Ertl 團隊所做的實驗,為 STM 下所掃到的圖,清楚看到(210)面形 成鋸齒狀平面,而這些一條條的縱谷 兩邊分別為(310)面及(110)面[17]。

5.1.6:

原本(210)面在經過 700K 的加熱退 火 後 ,(110) 面 及 (310) 面 擴 張 覆 蓋 (210)面的原子模型圖。

在圖5.1.6 的模型與實際的場離子圖對照發現,(310)面的場離子 的排列與模型的排列間格似乎不是那麼的吻合,關於這點會在 5-3 節 再作討論。

(310) (110)

(8)

就在(310)面能量到達動態活化能開始發生擴張的現象後,稍微 增加溫度到約T=730K,我們很快的就看到了漸漸有稜線的形成。如 5.1.7 所示,(a)圖是加熱溫度約 730K,退火後的場離子圖,由圖中 已經可以看到皺化的成果,分別由(311)面、(111)面及(310)面所構成 的稜線圖。雖然沒有很完整的形成稜線與稜角,我們仍可以先以原子 模型圖,圖(b)來預測稜線與稜角形成的模樣。

(a) (b)

5.1.7:(a)(b)分別為(100)、(311)與(310)面所構成實驗圖與原子模型圖。

(311)

(310) (100)

(311)

(100)

(310)

(311) (311)

(9)

溫度 T>750K 多面體的形成

再繼續升高溫度到750K 以上,多面體的造形幾乎形成,在其中 包括了溫度在 700K 以上在有明顯擴張的(310)面去參與整個皺化過 程。如圖 5.1.8 所示,當溫度達到 750K以上的高溫時僅剩(111)、(100)、

(110)、(311)、(310)面的擴張,並達到平衡形成稜角與稜線,使得原 有的半球型針尖在皺化的作用下形成多面體。

(a) (b)

5.1.8:(a)為一個乾淨場離子圖形其中可以看到(111)、(311)、(211)、

(210)、(310)及(110)等面;(b)再加熱到約 750K 後,即可明顯 看到面的擴張,並且形成稜角與稜線。

現在將這一個多面體分成以各稜角為中心分為三個部分,將實驗 所得到的結果繪製成原子模型圖。

(111)

(110) (311) (211)

(310)

(210) (310)

(111) (310)

(311)

(110)

(100) (100)

(10)

a、(111)(311)與(310)所構成的表面形貌,如圖 5.1.9 所示。

(a) (b)

5.1.9:(a)(b)分別為(111)、(311)與(310)面所構成的實驗圖與原子模型圖。

b、(111)與(110)及(310)所構成的形貌圖,如圖 5.1.10 所示。

(a) (b)

5.1.10:(a)(b)分別為(111)、(110)與(310)面所構成的實驗圖與原子模型圖。

(111) (310)

(311) (311)

(310)

(111)

(111) (111)

(110) (310)

(310)

(110)

(11)

c、(100)與(311)及(310)所構成的形貌圖,如圖 5.1.11,這點與再 730K 時未形成的稜線與稜角相同。

(a) (b)

5.1.11:(a)(b)分別為(100)、(311)與(310)面所構成實驗圖與原子模型圖。

在本實驗室的對銥皺化形成金字塔的研究中[11],發現不同的溫 度對應所形成的稜線是有影響的,這影響包括了稜線間的角度,就本 實驗將不對此點做分析。在這我們確定的是當溫度達到T=750K 時半 球形的針尖將形成多面體形式存在。就上敘三稜角,當溫度達到750K 時確實形成了多面體,繪製如圖5.1.12 所示。

(100) (310) (311) (110) (111)

5.1.12:750K 的加熱過程中,因為皺化作用所形成的多面體。

(100)

(100) (311)

(310)

(311) (310)

(12)

對於這一個多面體的形成,在2008年的一篇以理論計算的論文中 即有提出[16],該論文中是以不同的曝氧量下,對應該氧分壓下各指 數面的表面自由能繪製成圖表,並模擬700K的加熱退火下可能形成 的多面體造型。如圖5.1.13所示,為該論文所模擬的圖表。

圖5.1.13:以模擬的方式繪製出不同的存金屬鉑在不同的曝氧量下所形成 的多面體形貌[16]。

(13)

在本實驗中背景壓力為 5×10-10torr(約 6.6×10-10mbar),氧的分壓 更低,因此將本實驗去對照圖 5.1.13 最左邊的圖,發現有相當的出 入。在以下歸納有出入的要點:

a、在本實驗中,在溫度高達700K 以上時,鉑(310)面原子達到動態 能量開始擴張,而該論文中並無(310)面擴張的發生。

b、在本實驗中,在溫度達 700K 時,(211)面明顯已被(111)面及(311) 面皺化所覆蓋,並不像該論文中的(211)面擴張的那麼明顯。

c、在理論上對於皺化行為的計算,應該同時考慮表面自由能與各指 數面原子的動態活化能。

(14)

F、皺化與溫度

就以上各點我們在對皺化這裡做一個簡單的統整,就以溫度與皺 化的發生歸納於表 5.1.2,這張表格可以很快的讓我們瞭解到鉑整體 的皺化現象與溫度之間的關係。

5.1.2:溫度與皺化指數面的關係。

550K 600K 650K 700K 750K

(111)(100)(110)(311)(211)

(111)(100)(110)(311)(211) (331)(221)

(110)(n11)(nmm)

(n=1,2,3……;m=1,2,3…..) (111)(100)(110)(311)

(111)(100)(310)(110)(311)

開始有稜線 逐漸形成多面體

形成多面體

多屬通道面的擴張

溫度 擴張的指數面 主要事件

(111)面與(100)面 的開始擴張 (310)面擴張

(210)面的成長

(15)

5-2 失蹤原子列(missing-row)

對於失蹤原子列的研究早已經過非常多研究團隊的實驗及討 論,大部分的研究都分別由場離子顯微鏡(FIM)、穿隧掃描顯微鏡 (STM)及低能電子繞射儀(LEED)完成的。在本實驗中也同樣試者以場 子顯微鏡觀察這些表面現象,一來也驗證了本實驗的精確,同時也由 本實驗的觀察中再提出所發現的新現象及想法。

失蹤原子列,是一個非常著名的重構事件。因此在本實驗中,同 樣也很快的觀察到了這些失蹤原子列重構現象,並且深入研究大規模 的表面重構。長久以來一直被許多團隊研究失蹤原子列的面有(011) (211)(311)(511)等[18-22]。

在本論文中,失蹤原子列或二次失蹤原子列所指的是一種行為同 時也是一個形貌,因為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原子不一定是以失去或消 失的方式造成形貌上的改變,只是實驗上的觀察中,看似原子不見消 失了,因此在這我們定義:「失蹤原子列及二次失蹤原子列」為一種 表面重構後的形貌。以下我們將通道面以不同的重構方式分類討論其 形成方式,之後在第5-3 節在對形成原因提出新的思考方式。

(16)

A、(1×1)重構為(1×2)-(110)面及(311)面

鉑(110)面

鉑(110)面如圖 5.2.1 所示,(a)鉑(110)的乾淨表面;(b)加熱到約 450K 發現有失蹤原子列的重構產生;(c)原子模擬圖。

(a) (b)

5.2.1:(a)乾淨(110)面的場離子影像圖;(b)加熱 450K 10 秒後;(c)原子 模型圖。

3.92Å

(110) (1×1) (110) (1×2)

450K top view

side view (c)

7.84Å [110]

[001]

(1×1) (1×2)

(17)

鉑(311)面

鉑(311)面如圖 5.2.2 所示,(a)鉑(311)的乾淨表面;(b)加熱到約 530K 時開始有失蹤原子列的重構產生;(c)原子模擬圖。

(a) (b)

5.2.2:(a)乾淨(311)面的場離子影像圖,原子列間距以 d 表示;(b)加熱 530K 10 秒後,原子列間距以 d’表示。可以明顯看到寬度的改變,

即為(1×1)重構為(1×2)的結果;(c)原子模型圖。

4.60Å

(311) (1×1) (311) (1×2)

530K

top view

9.20Å

[011]- [233]-

(1×1) (1×2)

side view (c)

(18)

以上兩個都是(1×1)變成(1×2)的重構,由兩者的原子模擬圖中明 顯地知道為什麼這種重構稱為失蹤原子列,即為上層原子列週期性的 消失所構成的形貌。不過這些原子當然不是憑空消失,在場離子影像 中,最直接的推測就是下行堆積到其它的指數面去了。但就如一開始 所說的,不一定是失去原子所造成的,亦有可能是其它的原子堆積上 來所造成的。

以上瞭解失蹤原子列形貌。然而對於失蹤原子列的發生除了整列 的原子消失或堆積之外,本實驗中也發現了另一種失蹤原子列重構的 發生方式:「跳動(jump)」,即原子橫向跳動形成(1×2)的重構,關於這 一點在前文獻[22]中也有記載。如圖 5.2.3 顯示,在圖中看到在(110) 面上有三排原子列,在使用脈衝加熱器加熱到450K,加熱時間 10 秒 鐘後,可以看到右上的原子列向右上移動,形成(1×2)的重構。

(a) (b)

5.2.3:圖(a)為(110)面最上層,可看到三排的原子列;圖(b)是加熱後原 子列跳動的現象。

(1×2) (1×1)

(19)

B、(1×1)重構為(1×2)2MR-(331)面及(211)面

鉑(331)面

(a) (b) 5.2.4:圖(a)(b)為(331)面在加熱 450K 前後的場離子圖。

鉑(211)面

(a) (b) 5.2.5:圖(a)(b)為(211)面在加熱 530K 前後的場離子圖。

5.2.4 及圖 5.2.5 分別為(331)面及(211)面在分別加熱 450K 及

(20)

530K 前後的結果,同樣的都是上層都由(1×1)重構為(1×2)。然而仔細 分析後,發現事實上並不怎麼的簡單,這是一種表面的上兩層都形成 (1×2)形貌的重構,給予一個形貌名稱"二次失蹤原子列(double missing-row)",因此我們將(331)面及(211)面由(1×1)重構為兩層(1×2) 的這種結構簡寫為"(1×2)2MR",就如標題所看到的。

現在我們由場離子顯微鏡的特殊機制,「場蒸發」來分析(331)這 個形貌。由圖5.2.6 所示,(a)為我們先使用場蒸發所整理出的乾淨(331) 面,(b)加熱 450K 後隨即改變形貌,形成(1×2)2MR 的結構,圖中紅 線為最上層的原子層的原子列,黃線為第二原子層的原子列,在這我 們非常確定第一層形成了(1×2)的結構,(c)再漸漸的以場蒸發將第一 原子層場蒸發掉,即可明顯的看到第二原子層確實為(1×2)的結構,(d) 再將這一原子層場蒸發掉,即可看到第三原子層仍保持(1×1)的結 構。由一連串的場蒸發後隨即確認了這種二次失蹤原子列結構的存 在。同樣的(211)面也是這樣的結果,我們將圖 5.2.5(b)拉至圖 5.2.7 來看,我們也是以紅線表示第一層原子列、黃線表示第二層原子列,

而藍色框框標示出第三層的原子層,從圖中可以了解(211)面確實在經 530K 的加熱後形成了(1×2)2MR 的結構,而第三層仍然維持了(1×1) 的結構(這裡稍微以場蒸發整理後才明顯看到這樣結構)。

(21)

(a) (b)

(c) (d)

5.2.6:(a)為(331)場離子圖;(b)為加熱 470K 後的重構圖;而(c)(d)是陸 續場蒸發掉一層與第二層的場離子圖。

圖 5.2.7:

(211)面在經過 530K 的加熱之後形成 (1×2)的表面結構。

(22)

同A小節我們將(331)面及(211)面重構前後以原子模型圖的方式 呈現在圖5.2.8 及圖 5.2.9 中。

5.2.8:鉑(331)面,加熱前後的原子模型圖。

5.2.9:鉑(211)面,加熱前後的原子模型圖。

6.79Å

(211) (1×1) (211) (1×2)2MR

530℃

top view

side view

13.58Å

[011]- [111]-

6.04Å

450K top view

side view

[116]

[110]

12.08Å

(331) (1×1) (331) (1×2)2MR

(23)

同樣的我們討論這種二次失蹤原子列結構的形成方式。就如其 名,可以是以兩次失去原子列的方式形成這個(331)或(211)的表面重 構。如圖 5.2.10 所示,分別表示(331)面及(211)面在一次週期性地失 去第一原子層的原子列後再次週期性地失去第二原子層的原子列。

(a)

(b)

5.2.10:(a)(331)面;(b)(211)面以失去原子列的方式形成二次失蹤原子列 形貌的過程圖。

(24)

但是,根據本5-1 節A部分的敘述,要形成能量穩定的結構不一 定是失去原子,有可能是原子的跳動。在(331)面及(211)面也可以依 這種形式去完成重構。如圖 5.2.11 所示,分別為(331)面及(211)面以 跳動的方式去形成二次失蹤原子列這個結構。圖中有紅色線條的頂層 原子,是會發生跳動的原子。

(a)

(b)

5.2.11:(a)(331)面;(b)(211)面以跳動的方式形成雙原子層(1×2)的結構。

(圖中有紅色線條的第一層原子,是會發生跳動的原子)

(25)

在圖5.2.11 中我們可以發現,原子可以有兩種跳動方向,但根據 跳動距離與需越過的台階高度,由 1.方向跳動的距離與高度是最小 的,當然所需的能量也比2.的能量來的小。

我們再由能量的角度來看這兩種形成方式,由圖5.2.12 所示,(a) 為以失去原子的方式去形成二次失蹤原子列的能量圖,當給予能量達 E1時,第一原子層開始有週期性的原子列失去,形成(1×2)的較穩 定結構,而當再給予 E2 的能量時,第二原子層也開始有失去原子列 的行為發生,進而形成(1×2)2MR 的穩定結構,根據理論計算 E1 E2所需能量分別為 0.04eV 與 0.06eV[24];(b)為以跳動的方式去形成 二次失蹤原子列的能量圖,即當給予能量達到E 時,原子開始移動,

並以跳動的方式去形成週期性(1×2)2MR 的穩定結構。

(a) (b)

5.2.12:(a)以失去原子的方式去形成二次失蹤原子列的能量圖;(b)以跳 動的方式去形成二次失蹤原子列的能量圖。

(26)

在分析這兩種形成二次失蹤原子列的形成方式後,跳動的形成方 式較符合我們的實驗結果,這是由於本實驗中無論如何地將溫度控制 在發生重構的最下限,都沒有單一層失蹤原子列的形貌產生,故推測 以跳動方式形成重構最為可能,並且這種跳動方式不僅解決在本實驗 中只發現這種雙原子層(1×2)重構,而沒有發現單原子層(1×2)的重 構,同時也解決了原子消失的問題,即原子數是守恆的,因此由這種 跳動行為模式所產生的重構與我們的實驗相符合。

(27)

C、(1×1)重構為(1×3)-(511)面

如圖5.2.13(a)(b)(c)所示,同樣的再加熱到約 550K,(511)面即有 重構的出現,(a)為一個鉑(211)的乾淨表面;(b)當加熱到約 550K 時開 始有失蹤的原子列的重構產生;(c)原子模擬圖。

(a) (b)

5.2.13:鉑 FCC(511)面。 (a) 加熱前,原子列間距以 d 表示;(b)加熱 550K 10 秒後,原子列間距以 d’表示。可以明顯看到寬度的改 變,即為(1×1)重構為(1×3)的結果;(c)原子模型圖。

(1×1) (1×3)

d d’

7.20Å 21.60Å

550K top view

side view (c)

[011]- [255]-

(511) (1×1 ) (511) (1×3 )

(28)

就如上節,原子模型圖只是我們一開始預測成型方式以方便瞭解 重構用的,實際上並不是這麼正確。對於鉑(511)面,過去曾以低能電 子繞射儀(LEED)實驗[23],在當時文中提要” incommensurate”一字,

意思是說:「表面形貌已經不是架構於基底之上了」。而這一事件不僅 僅是(511)面,甚至其它任何指數的通道面(包括(611)、(711)、(811)、

(911)…等)形貌上都已改變。而這到底是怎麼的機制,我們在下節同 皺化行為做分析。

(29)

5-3 綜合討論

本論文中5-1 及 5-2 所分析的事件都是重構的一種方式,在這一 節將二者合併討論,在本實驗中另外也發現了(311)面的二次重構,也 將在這節提出討論,最後將鉑與性質相近的銥相互比較。

A、皺化行為與失蹤原子列的關聯性

本論文的一開始就提到原子或分子在材料表面的排列會隨著環 境的改變而重新排列,使介面能達到最低,進而達到最穩定的自然狀 態。然而無論是皺化或失蹤原子列都是重構的一種行為,以上我們單 就皺化與失蹤原子列兩個事件個別分析,但就表面自由能及能量的平 衡的要點上,兩者都是為了達到最低表面自由能而發生的表面行為。

因此在這一章節,將兩種重構行為合併討論。

在以皺化行為去製成鎢的單原子針的過程中,是由三個表面自由 能較低的BCC(211)面漸漸取代 BCC(111)面,由 BCC(111)面看是被堆 高的,由 BCC(211)面觀察似乎是擴張的;而在我們所作鉑的皺化實 驗中也是這樣的由幾個表面自由能低的指數面去取代掉其它表面自 由能高的指數面,進而形成最後我們看到的多面體。所以我們在這邊 把擴張跟皺化連結,皺化行為可以是說表面自由能低的指數面擴張 取代其它指數面。

(30)

現在我們更進一步說明擴張這個行為,由於在皺化實驗的過程中 我們只能由場離子影像中看到初狀態與末狀態,因此擴張可以是兩種 方式去造成,如圖5.3.1 所示,為一個 FCC(100)面的原子模型,由圖 中了解到無論是原子大量的堆積或大量的上層原子離開,乍看之下都 是表面擴張的表現。但是就如上述場離子顯微鏡只能觀察初狀態與末 狀態,所以我們不考慮原子是堆積亦或是離開,更不會考慮原子從哪 裡來或原子去了哪裡,我們在這確定的是當皺化行為開始後,低表面 自由能的指數面擴張了。

5.3.1:FCC(100)當加熱退火後擴張了,而這樣的擴張可以有原子的推積 或原子的離開兩種可能性。

(31)

FCC 的晶格中,表面自由能最低的面莫過於(111)面與(100) 面,這兩個指數面在鉑的表面自由能分別約為 0.093(eV/A2)以及 0.097(eV/A2)[16]。現在我們再由圖 5.3.2 來看,由(100)面往下看,在 紅線左邊為實驗前的晶格排列;右邊為加熱後的晶格排列。在左圖,

最上層平台往下的每一層台階都凸出半顆原子;在右圖,若給予達到 皺化的能量,(100)面包括其往下台階都會擴張,假設擴張後每層台 階都突出一個半原子距離,我們可發現兩件事:第一:(100)面確實 產生了擴張;第二:若我們轉個角度到台階面,假設台階面為(n11) 的通道面,在(100)面的擴張後,通道面的通道間距離也改變了,我 們也將用這點去說明失蹤原子列得形成。而若由(111)面下去看,如圖 5.3.3 所示,亦是如此。

5.3.2:(100)面的皺化行為。左邊為原始面;右邊為實驗後。

擴張 (100)

(n11) (n11) 原始

(32)

5.3.2:(111) 面的皺化行為。左邊為原始面;右邊為實驗後。

因此對於靠近(111)面的(511)面及(n11)面(n=6,7,8,9…)的重構不 再是已失蹤原子列的行為發生,而是被其它表面自由能較低的指數面 所取代了,進而形成同一種面的表面現象。所以對於過去以低能電子 繞 射 儀 的 研 究 中 ,(511) 面 由 (1 × 1) 重 構 成 (1 × 3) 的 現 象 以 " incommensurate"一字說明時,其實是皺化行為所導致,因此(511)面 已經被其它指數面所取代,因此縱使通道間的間距變寬了,但也已經 不是(511)面了。

擴張 原始

(111)

(33)

B、失蹤原子列的形成機制

現在我們針對失蹤原子列的(110)面與(311)面及二次失蹤原子列 的(331)面與(211)面形成原因進行討論。失蹤原子列這種重構在通道 面之所以會發生與皺化行為的原理一樣,單純是為了滿足"最低表面 自由能(surface energy)"的條件,並且與皺化行為息息相關。

a、(110)面

如圖 5.3.3 所示,(110)面在失蹤原子列的發生後,由此通道內看 左右兩面,結構都分別為低表面自由能(111)的小晶面,在這樣的結構 下能量達到平衡且穩定。

5.3.3:(110)面發生重構後,由紅色虛線左右邊來看,各分別是(111)面。

(34)

在上文中我們是以形成穩定表面自由能的小晶面來解釋這種結 構的形成機制,現在我們擴大範圍由皺化角度去了解小晶面的形成與 指數面擴張的關係,如圖 5.3.4 的原子模型圖所示,是由兩個(111) 面與一個(110)面所構成的晶體,黃色原子為第一原子層;綠色原子 為第二原子層;藍色原子為第三原子層;深藍色為其他基底原子,(a) 圖的法向量在(110)面,左右各為(111)面;(b)圖法向量在(111)面;

(c)(d)兩圖分別為(a)(b)兩圖在加熱退火後的圖;(e)(f)分別為(b) 及(d)圖的側視圖。由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加熱前後的晶面變化,在加 熱退火後(111)面擴張了,而這種擴張就如前所敘述的,前文說過:

擴張可以是原子的堆積或原子離開,而我們在這邊假設原子是離開失 去而造成擴張的。由法線在(111)面的角度探究,就如圖 5.3.2 一樣,

圖 5.3.4(d)圖有別於(b)圖,下層台階的凸出距離改變了,又由於兩 (111)作用相同,因此由原本的每層凸出一排原子變成每兩層凸出兩 排原子的形貌,如(e)(f)兩圖,這點無論由哪一個(111)面下去看都 一樣。而這樣的行為模式對於(110)面而言,即形成了失蹤原子列的 表面形貌,如(c)圖。而由我們的實驗了解(110)面不一定要達到整體 皺化的溫度才會有失蹤原子列的形貌產生,故可以說失蹤原子列是皺 化行為發生前的前哨站。

(35)

(a) (b)

(c) (d)

(e) (f)

5.3.4:兩個(111)面及一個(110)面所組合的晶體,(a)與(b)分別是以(101) 及(111)為正面去觀看;(c)與(d)分別為(a)及(b)發生重構的圖形,

MR 表示失蹤原子列(missing-row)的結構;(e)與(f)分別為(b)及(d) 的側視圖。

(101)

Top view

(111)

Top view

(111) (111) -

(111) (111)

(101) (101)MR

(101)MR

(36)

b、(311)面

以下我們繼續對其它的通道面作分析,由於原理都與(110)面的形 成機制一樣,而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小晶面與皺化行為之間的關係,之 後的通道面我們不再以大範圍的說明每一個面的皺化與失蹤原子列 的關係,直接從小晶面的角度了解即可。如圖 5.3.5 所示,(311)面在 失蹤原子列的發生後,由此通道內看左右兩面,分別是(100)小晶面 與(111)小晶面的組合結構。

5.3.5:(311)面發生重構後,由紅色虛線左右邊來看,各分別是(100)面 以及(111)面。

(37)

c、鉑(331)面與鉑(211)面

我們再由皺化的角度去看二次失蹤原子列。由於考慮本實驗未見 (331)面與(211)面單一層的失蹤原子列,並且就如同(110)面的重構行 為,需同時考慮兩個方位的擴張,因此不再考慮單一層失蹤原子列的 結構,直接分析二次失蹤原子列的結構。如圖 5.3.6 所示,(a)與(b)分 別指已經是二次失蹤原子列的(331)面與(211)面。在這個結構下,左 右兩面是由平坦的(111)小晶面或(100)小晶面所構成,因此根據表面 自由能來看這個結構,能量是達到穩定平衡的。

(a)

(b)

5.3.6:(a)(331)面;(b)(211)面在二次失蹤原子列重構後的形貌。

(38)

C、重構的全面性

首先加入重要的一點:「表面重構前後在各指數面仍是保持連續 的」。當溫度加熱到約 T >550K 除通道面開始有小型的擴張現象出現 外,一些非通道的面也有變寬的情況發生。其中較明顯的是(410)及其 相鄰的指數面。如圖 5.3.7 所示,(a)圖中包括了(410)面,再由 550K 加熱後的(b)圖對照可明顯看出間距改變了。

(a) (b)

5.3.7:在此(410)面上,由(a)(b)兩圖可明顯看出在非通道面的結構中,

再加熱約550K 後,也可發現有原子失去的情況發生。

現在我們再以通道面與非通道面的連結來看這個結構。如圖5.3.8 所示,此圖的通道面包括(611)、(711)、(911)等面,明顯地在發生皺 化行為後已經被取代成一種面了,在將兩者合起來分析後發現介面間 是連續的。以此推測重構可以是全面性的,無論是通道面的失蹤原子 列或是皺化行為都擴及了整個表面。

(410)

(39)

5.3.8:此圖黃線左右分別為通道面與非通道面重構後的影像,明顯看 出,重構在各指數面是連續的。

再由另一次的實驗看整個場離子影像的變化,如圖 5.3.9 所示,

所有的通道面都有重構變寬甚至發生皺化等行為,而非通道面必須與 通道面連續,因此在此圖中可以大規模看到這個現象,在此證明一件 事,重構在各指數面之間是連續的。

(a)

(40)

(b) (c)

5.3.9:大範圍重構圖,(a)乾淨場離子圖;(b)重構後的表面形貌;(c)加 上補助線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重構在每個指數面間是連續的。

就A小節所說,皺化與失蹤原子列兩者的發生都是為了得到最低 的表面自由能,甚至失蹤原子列是皺化行為的附屬品,因此兩者是可 以同時發生、同時存在的。所以在這一小節將皺化行為最後所形成的 多面體提出再討論。先讓我們回顧到溫度700K 時,(310)面擴張的發 生,當時我們留下了一個疑問,實驗所的到的原子間距與原子模型不 合,這就是未同時考慮皺化以及失蹤原子列的結果,我們將圖5.1.4(b) 重新置於圖5.3.10 來看,(a)為皺化未加入失蹤原子列的原子模型圖,

在兩(310)面的對照之下,原子間距的長寬比例似乎有很大的出入,(b) 在考慮失蹤原子列並加入上段所說表面重構在各指數面間是連續 的,發現長寬比例與實驗的場離子圖完全符合,再次證實了表面重構 在各指數面間是連續的行為,並且在討論面心立方體的皺化行為時必

(41)

須同時考慮失蹤原子列的機制。

(a)

(b)

5.3.10:(310)面的重構與其原子模型圖,(a)將沒有考慮失蹤原子列的模 型圖與實際場離子圖相比較是不符合的;(b)考慮失蹤的原子列 後,發現模型與場離子圖相吻合。

(110)

(310) (110)

(310)

(110)

(310) (310)

(110)

(42)

因此我們再將這個結論也加入最後形成的多面體中。在這我們直 接依照會發生的兩種表面變化重新繪製原子模型圖。如圖 5.3.11 所 示。

(a) (b)

(c)

5.3.11:將皺化形成的多面體各面加入重構的要素所繪製的圖形。

(100)

(310)

(311) (310)

(311) (310)

(110)

(111) (111)

(43)

D、(311)面的二次重構

在本實驗中發現當(311)面再加熱到 650K 以上,鉑(311)面又再重 構為另一種結構,此重構是架構於(311)面的(1×2)重構之上,再次重 構形成(2×2)的結構。如圖 5.3.12 所示。

5.3.12:由此圖可以明顯看到(311)面(2×2)的結構,以及第一層原子層跟 第二層原子層的排列狀況。在由場蒸發的難易來推測第一層原 子與第二層原子的排列狀況。

在溫度T>650K 重構為(2×2)的結構中,由場離子顯微鏡的特有 觀測技巧,場蒸發的觀察。可以明顯知道,這種重構成(2×2)後的結 構,(311)面表面自由能是明顯低的,並且在漸漸場蒸發的觀察中可以 看到雙層同時蒸發的現象。如圖 5.3.13 所示,可以看到兩種情況的發 生。第一,原本在(1×2)重構的第一層原子列中,每一原子列再次的 失去中間原子,形成(2×2)的結構。但由於場離子顯微鏡對通道面的

(44)

解析度低,故推測此(2×2)結構有兩種可能;其次為兩原子層上下緊 實的排列結構,這種結構中的第一原子層與第二原子層排列非常緊 密,場蒸發時幾乎一起離開。推測兩種情況的發生歸咎於表面鬆弛所 造成,如圖 5.3.14 所示。在上兩層的鬆弛後,α 原子向下崁入,造成 第二層原子的橫向擴張,以至於 β 原子被向上推擠,並且為求更低的 表面自由能而離開了原有的位子。

(a) (b)

5.3.13:對於鉑(311)面的(2×2)結構,推測有以上(a)或(b)兩種可能。

5.3.14:

此圖為模擬鉑(311)面由(1×2)結 構重構至(2×2)結構的模擬圖。先 推測表面兩層的結構鬆弛,而後α 原子向下崁入,以至於 β 原子向 上推擠,使得 β 原子離開原有的 位置。

(45)

因此在鉑(311)面的結構中,當溫度達到約530K時,(311)面將由 (1×1)重構為(1×2);若溫度在大於650K,再將由(1×2)重構為(2×2)的表 面結構。下圖5.3.15為鉑(311)未重構與兩次重構的能量示意圖。

5.3.15:

鉑(311)未重構與兩次重構的能量示 意圖。

(46)

E、銥的重構

銥金屬皺化成單原子針在我們的實驗團隊,已經有相當的研究。

而且對銥的失蹤原子列已經有文獻的記載[22.25-29]。現在我們進一 步討論銥的皺化與失蹤原子列的發生,以及銥除了(110)面與兩個(311) 面所形成的稜線與金字塔外,是否也同時形成了多面體。(在這所討 論的實驗來自於學長黃穎祥以及中研院呂亦賢助理完成。)

a、金字塔與失蹤原子列

由銥成長為金字塔的研究中可以瞭解到最佳成長條件在曝氧氣 2×10-7torr 並加熱退火至溫度 T=500~510℃(約 780K左右)。在這 曝氧是為了誘發皺化的成長,進一步說,皺化在許多金屬是通共同都 有的特性,只要將原子能量提高,原子自然就會往表面自由能低的方 向移動,只是當各表面自由能差距小時,原子可選擇的方向較多,在 銥中曝氧就是為了拉大(110)面及(311)面與其它指數面的表面自由 能差,並能在較低的溫度完成皺化,因此提供了(110)面與(311)面擁 有較好的成長環境。由銥所成長的金字塔如圖5.3.16 所示。

5.3.16:由銥(110)面與兩個(311)面所構成的金字塔。

(311)

(311) (110)

(47)

在原研究中只考慮了皺化了影響,現在我們由鉑的實驗經驗上,

我們再將失蹤的原子列的影響加入,因此將皺化與失蹤原子列兩者結 合繪製原子模型圖,如圖5.3.17 所示。

5.3.17:(a)只考慮皺化的模型;(b)同時考慮皺化及失蹤原子列的模型。

(紅色原子為稜線部分) b、銥的多面體

再由銥的皺化過程數據中,我們發現了在 500℃~550℃的範圍 中,除了(110)面與兩個(311)面有形稜線與稜角外,在兩個(311)面與 (100)面同時也形成了稜線與稜角,藉此我們可以去判斷多面的的形 貌。如圖 5.3.18 所示,(a)銥的實驗圖;(b)同一張圖上畫上補助線方 便瞭解。因此很明瞭的,在(100)面與兩個(311)面也因擴張構成了稜 線與稜角。因此我們也將這三個指數面所構成的原子模型繪製於圖 5.3.19 中,其中包含了(a)不考慮失蹤原子列及(b)考慮失蹤原子列的兩 種模型。

(110)

(311) (311)

(311) (311) (110)

(48)

(a) (b)

5.3.18:(a)銥的皺化實驗圖;(b)加上補助線可以清楚看到(110)面與兩個 (311)也形成了稜角與稜線。

(a) (b)

5.3.19:為銥(110)面與兩個(311)面構成的稜線與稜角圖(a)不考慮失蹤原 子列及(b)考慮失蹤原子列的兩種模型。

現在有上述資訊即可臆測形成銥多面體的造型,雖然在這缺乏 (111)面的數據,但是由理論論文中[21],對於 FCC 的(111)面的表面

(311)

(311) (311)

(311)

(110) (110)

(100) (100)

(100) (100)

(311)

(311) (311)

(311)

(49)

自由能都是處於最低的角度來看,臆測(111)面在銥的皺化過程中,顯 然是處於強勢的面,因此猜測(111)與(110)及(311)面會擴張形成稜角 與稜線,如圖5.3.20 的原子模型圖所示,一樣的分為無失蹤原子列與 有失蹤原子列的發生。所以銥皺化的面包括了之前的(110)、(311)、

(100)及(111)面,就可臆測銥多面體的形貌如圖 5.3.21 所示。

5.3.20:為銥(111)、(311)及(110)面構成的稜線與稜角圖(a)不考慮失蹤原 子列及(b)考慮失蹤原子列的兩種模型。

(100) (311) (110) (111)

5.3.21:銥皺化成多面體的圖形。

(311) (111) (311)

(111)

(110) (110)

(50)

F、鉑與銥

分別討論了鉑與銥的皺化行為,在這歸納以下幾個重點:

a、銥的皺化在曝氧的環境下加劇了(110)面及(311)面的皺化,進而 形成稜角與稜線;鉑在超高真空的環境下產生皺化,而且皺化的 程度也劇烈到有稜角與稜線的形成。推測可能是少量的氧就足以 誘發鉑達到這個結果,或是在超空儀器最難以抽出且活性大的氣 體,氫氣及一氧化碳所誘發形成。

b、鉑與銥在皺化的指數面上最大的差別,就是當加熱退火的溫度到 700K以上時,鉑有(310)面的皺化發生。但在溫度在 700K以 下時兩者相當。

c、同樣 FCC 的鉑與銥兩種金屬,重構及皺化都是為了得到最低表 面自由能的行為,因此在高溫的加熱退火兩種現象時必須同時考 慮。

(51)

5-4 鉑依合金

場離子顯微鏡在合金上的探測是非常不容易的,最大的問題在於 異種原子的分辨。早期鄭天佐院士跟隨場離子顯微鏡的發明者米勒,

在當時場離子顯微鏡的發展已到一定的水準,決定使用場離子顯微鏡 鑑別不同原子,研究的對象為鉑鈷各半的有序合金,利用其晶體模型 與 FIM 的實際影像比較。研究上首先,需要取得晶格非常規律的樣 品影像;其次,以角度關係鑑別出正確的晶體方向;最後,則是比較 模型和影像裡某些特定表面原子的差異。並再反覆的研究後發現,只 有鉑容易造成氦原子的離子化,因此在場離子影像中只能看到鉑原 子,而鈷原子是幾乎無法成像的。因此對於有序合金可由亮度分辨原 子種類,二十五年後奧國科學家發現掃描隧道顯微鏡也有同樣現象。

因為從亮度可區分不同原子,我們可用原子顯微鏡量測表面偏析現象 中表面層的元素組成和元素的分佈。後來的幾年也陸陸續續在各地也 使用場離子顯微鏡觀察鉑鈷、鋁鐵、鋁鈦及鎳鋁等合金[30-37]。

就以上所敘述,本篇在研究鉑銥合金時,也使用到上述所提的觀 測技巧。在鉑銥合金的實驗上,我們通入氦氣為成像氣體。如同表 3.1.1 所 示 的 , 鉑 及 銥 的 場 蒸 發 電 場 分 別 約 為 504(MV/cm) 與 605(MV/cm),而氦氣的最佳成像電場為 440(MV/cm)。因此在觀測 上,使用氦氣為成像氣體,當場離子影像已達最佳成像電場時,對於

(52)

當時的能量,鉑原子所承受的能量接近場蒸發。所以鉑原子在成像上 會比較明亮,並且可能先行被場蒸發,相對的銥原子是比較昏暗的。

由圖5.4.1 所示,為合金 Pt80Ir20的場離子影像,圖中可以看到幾 個大面,這些大面依然可以用圖 2.4.1 的電腦模擬圖去比對。在圖中 我們可以看到(100)、(311)、(210)等幾個大面。

5.2.1:Pt80Ir20的場離子影像。

(100) (311)

(210)

(53)

A、場蒸發中的現象

合金的實驗中,再以場蒸發的方式記錄。其間發現常有空缺出 現,當然有可能是材料的缺陷。但也可能是被帶走了,意思是當表面 的銥原子被場蒸發時,一起帶走了底層的鉑原子。如圖 5.4.2 所示,

(a)(b)分別為連續的場蒸發圖,看到當表面原子被場蒸發時下層原子 也被帶走了,因此下層原子留下了空缺,就如(c)圖以原子模型所模擬 的。由內聚能(cohesive energy)的觀點出發,鉑與銥的內聚能分別為 5.84(eV/Å)與 6.94(eV/Å)[38],要將銥原子場蒸發需要較強的能量,因 此若表層的原子為銥,其下層為鉑原子,鉑原子就很容易被抽離。原 因可以有二個:要將銥原子場蒸發的能量大於鉑,同時加上鉑銥有較 大的鍵結能,因此在銥原子場蒸發與鉑銥鍵結能作用下,在場蒸發時 就有兩層原子的同時移去的可能。

(a) (b)

Ir

空缺

(54)

(c)

5.4.2:(a)與(b)為合金連續場蒸發的兩張圖;(c)原子模型圖。

關於這點再鋁鈦合金的場蒸發的研究中就有提到[30]。當時在研 究超晶格(super-lattice)的(100)面時,同樣以場蒸發及質譜儀紀錄的方 式進行實驗。發現應該是ABABAB 排列的面,在質譜儀的紀錄中,

紀錄上卻發現時有摻雜的現象,因為當時也有這種表面原子拉走下層 原子的現象,因此質譜儀的紀錄上會有少許的摻雜。

(55)

B、單層有序(Fundamental)

根據合金相圖[39]與兩金屬的比例的指示,如圖5.4.3,當兩金屬 的比例在原子數量比為1:1及為3:1時會形成有序的晶格結構。當A 及B兩金屬比例達3:1時,原子的排列狀況,為L12的合金結構,如圖 5.4.4(a)所示。Pt3M合金在理想排列結構(A= Ag, Au, Co, Cr, Cu, Fe, Ir, Mn, Mo, Ni, Pd, Re, Rh, Ru, Ti, V)[40],5.4.4 (b)圖看到(100)面會有一 層AB原子有序交叉;一層純A金屬原子的交錯面。而我們在Pt80Ir20

的合金中發現已經有排列有序結構,如圖5.4.5,同前面所敘述的較明 亮的是鉑原子;而相對暗的是銥原子,排列方式就如圖5.4.4(b),已 經可以看到合金Pt80Ir20在(100)面上開始有較有序排列。越是接近3:1 的比例,超晶格排列將越明顯。

5.4.3:FCC 的 AB 兩金屬不同比例的相圖[39]。(縱軸溫度,橫軸比例)

(56)

(a) (b)

5.4.4:(a)合金 Pt3M 的 L12結構;(b)L12結構中,(100)面的形貌。(藍色 為Pt,綠色為M原子)

5.4.5:由鉑銥比例為 80:20 的合金中已經有了有序的結構。

Ir Pt

數據

圖 5.1.5:  由 G.Ertl 團隊所做的實驗,為 STM 下所掃到的圖,清楚看到(210)面形 成鋸齒狀平面,而這些一條條的縱谷 兩邊分別為(310)面及(110)面[17]。  圖 5.1.6:  原本(210)面在經過 700K 的加熱退 火 後 , (110) 面 及 (310) 面 擴 張 覆 蓋 (210)面的原子模型圖。      在圖 5.1.6 的模型與實際的場離子圖對照發現,(310)面的場離子 的排列與模型的排列間格似乎不是那麼的吻合,關於這點會在 5-3 節 再作討論。  (3
圖 5.3.8:此圖黃線左右分別為通道面與非通道面重構後的影像,明顯看 出,重構在各指數面是連續的。        再由另一次的實驗看整個場離子影像的變化,如圖 5.3.9 所示, 所有的通道面都有重構變寬甚至發生皺化等行為,而非通道面必須與 通道面連續,因此在此圖中可以大規模看到這個現象,在此證明一件 事,重構在各指數面之間是連續的。  (a)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這次的實驗課也分成兩個禮拜完成,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幾乎都很順利完成了課堂上要達到的目標

隨機實驗是一種過程 (process),是一種不能確定預知會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透過觀察和實驗 , , ,強化 強化 強化 強化、 、 、 、修訂 修訂 修訂

式,都是將終極實在理解為實體性的存在,本文沿用「根源實在論」 [註 2]

本章將對 WDPA 演算法進行實驗與結果分析,藉由改變實驗的支持度或資料 量來驗證我們所提出演算法的效率。實驗資料是以 IBM synthetic data generator

其硬體架構如圖 9.3 所示。本實驗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之前學長所做的 GPS/INS 整合 部分中的加速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