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 "

Copied!
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附錄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

【專家內容效度審查問卷】

指導教授:高新建博士

指導教授:高新建 博士

編製者:鄭秋榮

中 華 民 國 96 年 6 月 問卷名稱:

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

(2)

敬愛的教育先進:

您好! 後學 鄭秋榮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學生,目前 在高新建教授指導下,從事「臺北縣國民中學推行鄉土教育之研究」。為研究需 要,後學已編擬一份「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初稿,為增加本 研究的效度,懇請您對問卷內容提供意見,請在問卷各題的文字上直接修改,或 在問卷空白處書寫改進意見,如蒙惠允,將使本研究獲得非常寶貴的資訊。

由於時間緊湊,懇請您於收到後五日內填寫完畢,並利用所附之回郵信封,

擲寄回鄭秋榮收。再次感謝您的支持與協助,勞神費時之處尚請涵諒。謹此  敬祝 教安

               

後學

鄭秋榮 敬上 

中華民國 96 年 6 月   

       

【問卷說明】

主要目的在瞭解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實施的策略、遭遇的 困難,以及採取的解決方法。此份問卷主要分成以下五部份:

(一)基本資料—包括教育人員個人基本資料(性別、年齡、學歷、服務年資、

擔任職務、居住地)和服務學校資料(由每校行政人員填寫—包括學校所在地 區、班級數、學校所在地鄉土資源、校史)

(二)鄉土教育的內涵-包括鄉土教育的範圍、內容、目標等。

(三)鄉土教育實施策略-包括鄉土教育課程的類型、各項鄉土教育比賽或活 動、行政規劃與執行、課程決定、課程設計、教材來源、師資來源、經費來源 等要項,調查鄉土教育實施的策略。

(四)鄉土教育實施的困難—從教育政策與制度、行政支援、家長配合度、鄉土 教育目標掌握、課程設計、教材編輯、師資專業素養、經費與設備、實施時間、

學生能力與興趣等層面,調查學校實施鄉土教育所遭遇到的困難。

(五)鄉土教育實施困難的解決方法—調查學校實施鄉土教育所遭遇到困難的解

決的方法。

(3)

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 (專家內容審查問卷)

指導教授:高新建 博士

第一部分:背景資料(請在適當選項的□內打;或是在 ___上填寫適當資料)

1-1 性別:□女 □男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2 年齡:□(1)24 歲以下 □(2)25-29 歲 □(3)30-34 歲

□(4)35-39 歲 □(5)40-44 歲 □(6)45-49 歲

□(7)50 歲以上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3 學歷:□(1)一般大學教育學程 □(2)師大或師範院校

□(3)教育相關研究所(含四十學分班)

□(4)非教育相關研究所 □(5)其它___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4 服務年資(含教學、兼任行政共有年資):

□(1)5年以下 □(2)6-10年 □(3)11-15年

□(4)16-20年 □(5)21-25年 □(6)26年以上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5-1 擔任職務:(可複選)

□(1)校長 □(2)教師兼教務主任

□(3)教師兼教學組長 □(4)國文領域召集人

□(5)社會領域召集人 □(6)藝術與人文領域召集人

□(7)自然領域召集人 □(8)綜合領域召集人 敬愛的校長、主任、組長、領域召集人:您好!

本問卷目的在瞭解本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實施的策略、遭 遇的困難,以及採取的解決方法。所得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不做個別 資料分析,敬請撥冗填答,期盼藉此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國民中學推 行鄉土教育之參考。

您的意見非常寶貴,請依貴校實際情況與個人感受填答,衷心感謝您 的支持與協助。敬祝

教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研究生:鄭秋榮 敬上

中華民國 96 年 6 月

(4)

□(9)健體領域召集人 □(10)數學領域召集人

□(11)英文領域召集人 □(12)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5-2 目前(或曾經)是否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是 □否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6 目前(或曾經)是否居住在學校所在鄉、鎮、市

□(1)是,幾年 □(2)否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行政人員請繼續填答 1-7∼1-10 題,領域召集老師直接跳答 2-1 1-7 您服務學校所在地區屬於:

□(1)鄉 □(2)鎮 □(3)市(縣轄市、院轄市)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8 您服務學校班級數:

□(1)17班以下 □(2)18-35班 □(3)36-53班 □(4)54班以上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9 學校所在鄉鎮市是否有鄉土資源(如古蹟或文化工作室等)

□(1)有 ,請寫出其名稱

□(2)沒有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10 學校歷史:□(1)10 年以下 □(2)11-20 年 □(3)21-30 年 □(4)31 年以上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第二部分:鄉土教育的內涵

2-1 您認為國民中學鄉土教育的範圍應包括下列哪些區域?(可複選)

□(1)本校學區 □(2)鄉、鎮、市區

□(3)臺北縣 □(4)含臺北縣、市地區

□(5)臺灣地區 □(6)臺灣及其與中國、世界的關連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2-2 貴校鄉土教育的內容包含哪些領域?(可複選)

□(1)鄉土語言 □(2)國語文領域 □(3)社會領域

□(4)自然領域 □(5)藝術與人文領域 □(6)數學領域

□(7)健體領域 □(8)綜合領域 □(9)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2-3 您認為鄉土教育目標何者最重要?(請以序號依序寫出--1【最重要】、2

【次要】、3【最不重要】)

□( )認知 □( )技能 □( )情意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

第三部分:鄉土教育實施策略

3-1 貴校本學年是否推行鄉土教育課程?

□ (1)是(請繼續填答 3-2 題)

□ (2)否(請跳至 4-1 繼續填答)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2 貴校鄉土教育包含下列哪些類型?(可複選)

□ (1)融入各領域教學 □(2)鄉土語言課程

□ (3)彈性學習時間主題式教學 □(4)鄉土教育社團

□ (5)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絡 □(6)參加鄉土教育相關比賽

□(7)鄉土詩歌朗誦 □(8)民俗技藝

□(9)鄉土教學地圖 □(10)母語教學日

□(11)設置鄉土教學網頁 □(12)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3 貴校鄉土教育融入下列哪一領域教學?(可複選,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 (1)社會 □ (2)國語文 □(3)藝術與人文

□ (4)數學 □ (5)自然與科技 □(6)健康教育與體育

□ (7)綜合 □ (8)英語文 □(9)以上皆有

□ (10)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4 貴校 95 學年實施幾次學校本位的主題式教學鄉土教育?(若未實施則無須 填寫)

□ (1)一次 □(2)二次 □(3)三次以上

□ (4)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5 貴校以彈性學習節數推行鄉土教育的方式,是屬於?(可複選,若未實施 則無須填寫)

□ (1)主題式教學 □(2)作為領域課程的補充教學

□ (3)配合六大議題實施 □(4)舉辦戶外教學

□ (5)配合藝術與人文資源網絡 □(6)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6 貴校以社團方式推行鄉土教育,請問是哪一類的社團?(可複選,若未實 施則無須填寫)

□(1)鄉土語言(請說明為:□閩南語 □客語 □原民語 族)

□(2)自然與科技 □(3)社會(□歷史 □地理 □公民)

□(4)體育 □(5)民俗技藝

□(6)藝術與人文 □(7)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7 貴校若配合「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絡」推行鄉土教育,請問是哪一項?

(6)

(可複選,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 (1)校際文化交流 □(2)十八條路線

□ (3)學校與文化場館攜手合作教育計畫 □(4)校外教學

□ (5)社區有教室 □(6)特色學校

□ (7)服務學習 □(8)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8 貴校參加過哪些鄉土教育比賽活動?(可複選,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1)鄉土語言比賽(含閩南語、客語、原民語)

□(2)鄉土暨環境教育優良教案比賽

□(3)多媒體融入鄉土教育數位教材比賽

□(4)鄉土教育社團」成果績優特色學校

□(5)推行鄉土教學地圖優良教案

□(6)鄉土語言社團

□(7)無或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9 貴校所實施的鄉土教育,你認為哪一類型效果最佳?

□ (1)融入各領域教學 □(2)鄉土語言

□ (3)彈性學習時間主題式教學 □(4)鄉土社團

□ (5)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絡 □(6)參加鄉土教育相關比賽

□ (7)鄉土詩歌朗誦 □(8)民俗技藝

□ (9)鄉土教學地圖 □ (10)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0 貴校鄉土教育在「行政規劃與執行」層面的策略,符合下列哪些要項?(可 複選)

□(1)周延的計畫 □(2)全員民主參與 □(3)倡導開創性研究風氣

□(4)和社區合作 □(5)建立評鑑制度 □(6)建立課程組織團隊

□(7)法令與制度的建立 □(8)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1 貴校由誰決定鄉土教育課程?(可複選)

□ (1)校長 □ (2)教務主任 □(3)教學組長

□ (4)學習領域小組 □(5)課程發展委員會□(6)授課老師

□ (7)社區家長 □(8)學生 □ (9)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2 貴校鄉土教育課程設計,符合下列哪些策略?(可複選)

□(1)符合學校願景 □(2)發展學校特色課程 □(3)注重統整教學

□(4)兼顧課程銜接 □(5)重視學生生活經驗 □(6)與社區資源結合

□(7)重視評鑑回饋機制 □(8)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7)

3-13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課程設計層面,推行途徑比較符合以下哪一種?

□(1)行政主導 □(2)以課程專家為主,教師為輔

□(3)以教師為中心,未邀請專家參與

□(4)行政、教師、家長、專家等共同參與

□(5)依實際情形彈性運用上列四種方式。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4 貴校教師是否自行編製鄉土教材?

□ (1)是(請寫出教材名稱: )

□ (2)否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5 貴校鄉土教育教材來源?(可複選)

□(1)授課老師自編 □(2)領域課程小組研發

□(3)跨領域課發委員研發 □(4)學校行政單位提供

□(5)臺北縣鄉土資源中心提供 □(6)摘自鄉土教育網站或校園網頁

□(7)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6 貴校鄉土教育師資來源?(可複選)。

□(1)本校原有師資,鼓勵在職進修

□(2)運用社區家長志工

□(3)外聘有鄉土語言證照教師

□(4)其他(請註明)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7 貴校教師自行設計鄉土教育課程或自編教材、學習單,是否會有困難?

□(1)會 □(2)不會 □(3)不清楚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8 你認為鄉土教育評量以何種方式進行為佳?(可複選)

□(1)口頭報告 □(2)書面心得報告

□(3)實作發表(如戲劇表演、美勞作品…) □(4)紙筆測驗

□(5)其他(請註明)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19 您是否贊成將鄉土教材列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範圍?

□(1)贊成(請說明原因: )

□(2)不贊成(請說明原因: )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3-20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經費來源?((可複選))

□(1)無需經費 □(2)學校編有預算

□(3)社區或家長會支援 □(4)教師自籌

□(5)上課學生繳費 □(6)其他機關補助(縣府或民意代表配合款)

(8)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第四部分:國民中學實施鄉土教育的困難

4-1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 (1)教育政策與制度不明 □(2)行政支援不足

□ (3)家長配合度不夠 □(4)鄉土教育的目標不易掌握

□ (5)鄉土教育課程設計有困難 □(6)鄉土教育教材編輯不易

□ (7)師資專業素養不足 □(8)經費與設備不足

□ (9)實施時間不足 □(10)學生能力與興趣不足

□ (11)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2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教育政策與制度」層面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政治力影響鄉土教育課程

□(2)中央課程計畫佔據太多時間,致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受限

□(3)法令限制

□(4)上級政府(教育部或教育局)未充分授權

□(5)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3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行政支援」層面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行政單位難以積極有效配合

□(2)教學兼行政繁忙,沒有適當的時間或機會去進修

□(3)對鄉土教育輔導團教學視導(輔導)人員的態度和期望,感到失望

□(4)行政和教學權責劃分不明

□(5)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4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家長配合度」層面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家長非在地人,缺乏鄉土觀念難以溝通

□(2)校外考試不考,家長就不重視

□(3)家長偏重認知、輕忽情意的觀念,不易改變

□(4)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5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鄉土教育目標」層面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對鄉土教育目標不清楚

□(2)對鄉土教育認知重於情意目標的觀念不易改變

□(3)重視鄉土語言教學,忽略鄉土文化課程 □(4)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6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課程設計」層面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融入教學與課程統整的不易 □(2)課程設計未納入家長社區意見

□(3)教學人員未具有課程設計的知能,無法提供協助

(9)

□(4)課程領導人員不願意釋出課程設計的權力,課程領導不易落實

□(5)重視鄉土語言教學,忽視鄉土文化課程

□(6)課程評鑑制度尚未落實 □(7)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7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教材編輯」層面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鄉土教材不易蒐集 □(2)教材統整困難,不易融入領域教學

□(3)參考資料不足 □(4)學區範圍內缺乏鄉土教育的資源

□(5)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8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師資」項目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教師專業素養不足,缺乏課程發展知能。

□(2)教師沒有能力自編教材。

□(3)教師非在地人,未能善用社區資源。

□(4)缺乏學者專家的協助 。

□(5)教師自編教材的品質比不上現成材料的實用

□(6)教師對鄉土教學意願不高

□(7)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9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時間」層面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其他課程佔用太多時間,上課時間不敷使用

□(2)鄉土教育上課時間不確定

□(3)兼職公務繁忙,無暇作課程準備

□(4)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10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學生能力與興趣」層面遭遇哪些困難?

□(1)學生興趣不高 □(2)學生人數多,指導不容易

□(3)能力參差不齊,影響進度 □(4)學生需求不同

□(5)國中基測不考,學生不用心 □(6)短時間內難以看到成效

□(7)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4-11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經費與設備」層面遭遇哪些困難?

□(1)經費來源不定 □(2)設備不全

□(3)學校資源分配不均勻 □(4)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第五部分:國民中學實施鄉土教育困難的解決方法

5-1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教育政策與制度」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 助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5-1-1地方政府可採用的方法:

(10)

□(1)加強與學校人員溝通 □(2)協助小型學校資源互補流通

□(3)加強校長課程領導角色功能

□(4)加強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與行政規劃角色功能

□(5)加強教學組長行政規劃與支援角色功能

□(6)加強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與教學能力

□(7)考慮設置地區性課程發展機構

□(8)輔導鄰近學校成立策略聯盟機制,資源互補

□(9)強化縣鄉土教育資源中心的功能 □(9)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1-2 中央政府可採用的方法:

□(1)對鄉土教育課程,多授權地方政府和各級學校

□(2)精簡對課程計畫時間的掌控,多留一些彈性節數

□(3)政治力不影響學校課程的推動

□(4)修改過時的法令,還給學校教師專業自主的教學空間

□(5)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2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行政支援」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 決困難?(可複選)

□(1)視導人員觀念態度與期望的調整□(2)行政效率的提升

□(3)行政與教學人員權責的重整 □(4)課程改革措施的延續

□(5)鼓勵相關人員進行課程發展 □(6)校長重建課程領導的權力

□(7)減少行政兼職工作 □(8)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3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學校文化與校園氣氛」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 以協助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1)加強課程組織間的互動

□ (2)鼓勵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專家代表、家長、社區人士、學生一 起參與課程的討論與決策。

□(3)改變教育人員學習習慣,迎接課程與教學革新。

□(4)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4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鄉土教育目標」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 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1)授權學校自主訂定鄉土教育目標與設計課程方案

□(2)掌握認知、情意和技能的教學目標

□(3)重視鄉土教育全人發展價值,情意目標優先於認知、技能目標。

□(4)配合升學仍以認知目標為優先考量

□(5)配合社區需要,改以民俗藝能為發展重點

(11)

□(6)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5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課程設計」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 決困難?(可複選)

□(1)掌握課程統整的原則 □(2)掌握課程設計的平等原則

□(3)掌握課程設計多樣化原則 □(4)社區化或社區意識的培養

□(5)課程計畫權責的重新分配

□(6)調整課程發展流程,確立課程發展方向與重點

□(7)檢核課程方案內容,加強學校課程結構

□(8)建立課程評鑑機制,確保學生學習經驗與學習機會

□(9)□ (10)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6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教材編輯與選擇」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 助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1)教材選擇多元化 □(2)選用符合鄉土教育目標的教材

□(3)教學媒體多樣化 □(4)選用具有鄉土教育價值的教材

□(5)教材選擇注意反應生活的傳承性和時間的延續性

□(6)鄉土教學應以區域特有資源為教材,結合社區文化特色

□(7)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融入課程實施教學

□(8)教學內容包含:認知、情意和技能目標

□(9)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7 當您推行鄉土教育面對「教學」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決困 難?(可複選)

□(1)進行協同教學 □(2)運用科技資訊 □(3)結合民俗活動

□(4)進行行動研究 □(5)融入領域教學 □(6)利用校外教學

□(7)規劃校園步道或社區步道 □(8)選擇適合學生能力的教材

□(9)根據教師專長排課 □(10)運用學校環境及社區資源教學

□(11)其他

□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8 當您推行鄉土教育面對「教師專業素養不足」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 協助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 (1)提供研習,增進教師知能、興趣和信心

□ (2)推動學習型組織,營造學習氣氛

□(3)了解教師文化,鼓勵教師專業成長

□(4)教師須充實和鄉土有關的學科能力

□ (5)彈性應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

□ (6)進行課程發展的行動研究

(12)

□ (7)加強師資培育培訓工作

□ (8)結合地區性鄉土資源機構

□(9)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9 當您推行鄉土教育面對「經費與設備不足」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 助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1)上級單位提供發展經費 □(2)學校資源的適切分配與控制

□(3)善用現有資源 □(4)學校在經費預算上有彈性空間

□(5)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5-10 當您推行鄉土教育面對「學生能力不足和興趣不高」困難時,下列哪些方 法可以協助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 (1)設計以學生經驗為主的學習活動

□ (2)善用社區資源,充實教學內容

□ (3)改變教學方法,讓教學生動活潑

□ (4)溝通家長觀念,改變升學看法

□(5)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善用網路資訊

□(6)增進鄉土語文學習之廣度及深度,培養學生鄉土語文能力和興趣

□(7)其他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您對實施鄉土教育,若有其他意見請說明: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問卷到此結束,感謝您百忙當中抽空填寫這份問卷!請您檢查是否有遺漏題目,並 請將本問卷交回給貴校教務主任或負責發放問卷的老師彙整。非常感謝您的寶貴意 見與協助!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學者專家整體意見欄(若有其他任何建議或需要補足之處,敬請指教!)

□適合 □需修正 □不適合 修正意見:

(13)

附錄二 「臺北縣國民中學實施鄉土教育概況問卷」專家內容效度審查人員一覽表

編號 姓名 職稱 研究領域

1 林瑞榮 國立臺南大學教授 課程領域、鄉土教育教授、鄉土教育論文 指導教授

2 陳添球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授 語文與社會科教材教法、教育/教學社會 學、師範教育/師資培育、鄉土教學研究 3 簡後聰 臺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公 共

系、社會科教育研究所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台灣文化史;指導過鄉土 教育論文

4 黃純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課程領域專家、多元文化課程、本研究口 試委員

5 卯靜儒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課程社會學、課程理論研究、教育社會學、

多元文化教育

6 謝金城 臺北縣泰山國中校長 學校行政碩士、學校課程領導

7 陳君武 臺北縣中正國中教務主任 學校行政碩士、學校課程領導實務人員 8 鄭美月 臺北縣平溪國中補校主任 國文科、地方文史、社區教室導覽員 9 鄭安住 臺北縣五峰國中教師、縣鄉

土語言輔導團員

鄉土語言教師、設有鄉土語言網頁

10

盧玉玲

臺北縣國教輔導團自然領 域輔導員、忠孝國中設備組 長

鄉土自然領域、自然領域課程、資訊融入

教學

(14)

附錄三「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專家內容審查意見彙整處理一覽表 審查

情形 編號

適 合

需 修 正

不 適 合

專家編號及修正意見 處理情形

1-3 6 2 2-師大或師範院校學士

9-本科系和非本科系是否會影響結果

1.加上學士

2.鄉土教育採融入教學無科系分別 1-5-

1

6 2 7-(10)(11)可往前置於(4)之後 8-增列(12)鄉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很 多國中鄉土語言社團是由其擔任師資,

將其明列,有利分析現況。

1.原選項不修正,研究者以為和推行鄉 土教育較有關的領域,排列在前。

2.已增列

1-7 6 2 2-臺北縣沒有院轄市,院轄市不能與縣轄 平行。

7-臺北縣沒有院轄市

已修正

1-8 6 2 2-寫名稱的範圍太小,或者至多寫三項。

6-列舉鄉土資源類別,方便選擇應答。

10-可將格子加長,增加填寫意願

相關資料由研究者自行蒐集彙整

1-9 7 1 4-增列(1)9 班以下(2)10-17 班 相關資料由研究者自行蒐集彙整 1-10 8 爲考量答題一致性,1-7、1-8、1-9、1-10

排列建議可重新思考

相關資料由研究者自行蒐集彙整

2-1 6 2 7-(2)加上「學校所在之」(6)「中國 與世界」可改為「其他地區」

10-如果勾了(5)是否就已包含了(1)

(2)(3)(4)(5)

4-題幹加上「臺北縣」

1.已修正 2.修正 3.可複選 4.修正

2-2 7 1 「資訊融入」可參考

10-是否要排除英語領域,好像有學校訓 練學生英語導覽古蹟。

修正

2-3 6 2 2-一定要排序嗎? 可否一樣重要?

4-增加一項□同等重要

1.研究上需要

2.增加一項三者同等重要 3-1 8 7-加註本(95)學年 加註

3-2 6 2 2-(12)其他」 的填寫範圍大些 8-(10)改成台灣母語日—教育部已行文 各校每週自訂一日。

10-校外教學、參觀古蹟或參與當地文化 工作室放在哪裡?主題式教學不只用彈 性學習時間吧!(5)「藝術與 人文教育資源網絡」 不是很懂。

4-題幹增加「實施」

1.修正 2.修正

3.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絡內含上述 各項名稱

4.將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絡內含分 別列出

5.增加「實施」

(15)

附錄三「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專家內容審查意見彙整處理一覽表(續一)

審查 情形 編號

適 合

需 修 正

不 適 合

專家編號及修正意見 處理情形

3-3 7 1 2-無應填「□(1)無」

7-領域排列順序要一致 10-是否與 2-2 重覆

1.題幹上註明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2. 已調整

3.題目內涵不同 3-4 5 3 2-無應填「□(1)無」

6-主題式教學鄉土教育是否可以敘述再 清楚明確。或者是 3-4、3-5 順序對調。

4-題幹修正為貴校 95 學年實施幾次學校 本位主題式鄉土教學?(注意與 2-2 題的 區別);增加一個選項□無

1.題幹上註明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2.已修正

3-5 6 2 2-無應填「□(1)無」;「六大議題」已 改為「重大議題」

7-題幹加註──哪一種教學方式;領域排 列順序要一致

10-應先定義「藝術與人文資源網絡」

1. 題幹上已註明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2.3. 已修正

4. 未將領域排列

5. 已在 3-2 選項中明列內涵

3-6 7 1 2-無應填「□(1)無」 題幹上已註明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3-7 7 1 2-無應填「□(1)無」;其他 (空白

處太小,可能會不想填)

1.題幹上已註明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2.修正

3-8 3 5 2-無應填「□(1)無」;「無或其他」不 宜並列

3-未實施及其他之情況兩者宜作區別。

7-「無或其他」不宜並列

8-(1)鄉土語言改成鄉土語文。本縣奉 指示擴大為「鄉土語文」

10-「無或其他」要分列。

4-「無或其他」不宜並列

題幹上已註明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其他已修正。

3-9 7 1 2-(空白處太小,可能會不想填)

8-(2)改成鄉土語文課程,建議用字與 3-2 相同以求一致。

10-是否要配合 3-2 的選項

1.修正 2.已調整

3-11 8 7-増列「學者專家、地方仕紳」 已修正 3-12 8 2-(空白處太小,可能會不想填)

10-是否移至上頁

已修正

(16)

附錄三「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專家內容審查意見彙整處理一覽表(續二)

審查 情形 編號

適 合

需 修 正

不 適 合

專家編號及修正意見 處理情形

3-13 7 1 4-題幹推行途徑比較符合「以下」哪一 種?修正為「下列」

已修正

3-15 8 6-(3-14、3-15)有點重複 兩題之內涵類同,但層次有別 3-16 7 1 6-往上移至 3-15 後 已調整

3-17 7 1 8-(3)修正為外聘通過認證之鄉土語言 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已修正

3-19 7 1 2-說明原因的空白太小 已修正 3-20 8 7-題幹加「為何」?

10-是否移至上頁

已修正

4-1 8 10-加一項「教師配合度不高」 在 4-8 選項中內含 4-2 6 1 8-國中為選修(2)之敘述似嫌偏頗。 參考

4-3 6 2 2-「人員的態度和期望,感到失望」 這 不是困難,改成「無法得到鄉土教育輔 導團教學視導(輔導)人員的支援」 為 佳

4-(3)選項最後「感到失望」要修正;

加入經費支援問題

1.修正 2.修正

3.4-11 選項內涵

4-4 6 1 4-增「家長對學校鄉土教育所知不多」 已修正 4-5 6 2 2-(空白處太小,可能會不想填)

8-(3)此選項似由國小角度思考,本縣 國中九成八以上未開設鄉土語言課程,

供學生選修。

1. 已修正

2 希望透過調查了解實施情形.

4-6 5 3 7-排列方式要修正 8-(5)同 4-5

4-增加 □未能釐清課程設計的目標 □課 程設計未能配合學校特色加以規劃

1.修正

2. 希望透過調查了解實施情形 3. 已增列

4-7 7 1 4-增加 □教師缺乏自編教材的時間 已修正 4-8 6 2 2-「教師非在地人,未能善用社區資源」

國中的鄉土很大,不限於「社區」;宜 改為「對鄉土教學素材不熟悉」

4-選項結尾「。」刪除

1.已修正

2.刪除

(17)

附錄三「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專家內容審查意見彙整處理一覽表(續三)

審查 情形 編號

適 合

需 修 正

不 適 合

專家編號及修正意見 處理情形

4-9 7 1 4-利用社團時間實施何如? 此題係在探討實施時間的困難,利用 社團時間實施可為解決方法之一,是 下一部份探討範圍

5-1- 1

6 2 2-(空白處太小,可能會不想填)

7-教務(導)

4-增加 □相關人員的獎勵機制

已修正、調整

5-2 6 2 2-(空白處太小,可能會不想填)

8-建議增列經費之補助 4-增列 □減少教師授課時數

1.修正

2. 在 5-8 題有選項調查 3.增列

5-4 7 1 4-(3)重視鄉土教育全人發展價值,「情 意目標優先於認知、技能目標」後半段 需修正

修正

5-5 4 4 7-(9)(10)空白應刪除

8-當教育人員面對此困境時專家學者的 指導、材料的提供、經費的挹注,都是 協助解決的方案選項卻都未提。

10-與 4-6 未配合如 4-6-3 教師的問題應 設計方法如加強教師設計課程能力。

4-增列 □教師課程設計能力

1.修正

2. 增列「專家學者的指導」

3. 材料的提供、經費的挹注(併入 5-9 題探討)

4. 加強教師設計課程能力(併 5-8 題 探討)

5. 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併 5-8 題探討)

5-6 7 1 4-(8)教學內容包含:認知、情意和技 能目標—刪除包含後「:」

已修正

5-9 7 1 4-增列 □跟社區人士募款 增列 5-10 6 2 2-「增進鄉土語文學習之廣度及深度,培

養學生鄉土語文能力和興趣」 可刪除,

問項內容太突兀。

4-增加 □學生對鄉土教育的認知

1.刪除

2. 已增列

(18)

附錄三「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專家內容審查意見彙整處理一覽表(續四)

審查 適 需 不 專家編號及修正意見 處理情形 其他 編號 1--專家意見:

(一) 問卷編製用心,令人佩服。

(二) 宜考慮處 1、 共 54 題,略多。

2、 題目太多且細,非一般教師能回答,改為 晤談較可行。

3、 「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宜明確界定「時間」

(?學年)「範圍」(正式課程、非正式 課程)。

4、「說明」之贅詞及 P10 末「學者專家」欄之 必要?

編號 2、其他意見—84 學年開始實施鄉土教 育,90 學年則實施鄉土語言教學,若針對鄉土 教育做研究,部分受訪者可能會以鄉土語言教學 的角度,來思考宜作適當切割。

編號 3-第四部份及第五部分解決方法項目,可 考慮前後一致(檢討修正)。

編號 10-(1)是否多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幾 乎各題都有開放性的解答)(2)是否請各校填 寫出鄉土教育課程名稱或社團名稱等(若有需 要,檢討後修正)。

1.擬蒐集兩所推行鄉土教育績優學校 之實施計畫(教案)作文獻探討之參 考。

2. 明確界定「時間」:已修正或檢討 後修正。

3. 鄉土語言列為本研究推行鄉土教 育之類型之一

4. 幾乎各題都有開放性的解答 5. 各校填寫出鄉土教育課程名稱或 社團名稱等,檢討後再修正。

6.其他意見提供參考

備註:上表依據題號次序列出,若該題全數專家均認為「適合」,則省略未列出。

(19)

附錄四 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預試)

指導教授:高新建 博士

第一部分:背景資料(請在適當選項的□內打;或是在 ___ 上填寫適當資料)

1-1 性別:□女 □男

1-2 年齡:□(1)24 歲以下 □(2)25-29 歲 □(3)30-34 歲 □(4)35-39 歲

□(5)40-44 歲 □(6)45-49 歲 □(7)50 歲以上 1-3 學歷:□(1)一般大學學士 □(2)師範校院學士

□(3)相關研究所碩士(含四十學分) □(4)相關研究所博士

□(5)其他‾________

1-4 畢業系別,所屬領域(科):

□(1)國文科 □(2)英文科 □(3)社會領域

□(4)藝術與人文領域 □(5)自然領域 □(6)綜合領域 (含教育領域)

□(7)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 □(8)數學領域 □(9)其他________

1-4 任教領域(科):(可複選)

□(1)國文科 □(2)英文科 □(3)社會領域

□(4)藝術與人文領域 □(5)自然領域 □(6)綜合領域

□(7)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 □(8)數學領域 □(9)其他________

1-5 任教年資:___年 1-6 擔任職務:(可複選)

□(1)校長 □(2)教務(導)主任 □(3)教學組長

□(4)國文科召集人 □(5)英文科召集人 □(6)社會領域召集人

□(7)藝文領域召集人 □(8)自然領域召集人 □(9)綜合領域召集人

□(10) 健體領域召集人 □(11)數學領域召集人 □(12)鄉土語文教學支援人員

□(13)其他

敬愛的校長、主任、組長、領域召集人您好!

本問卷目的在瞭解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實施的策略、

遭遇的困難,以及採取的解決方法。所得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不做個 別資料分析,敬請撥冗填答,期盼藉此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國民中學 推行鄉土教育之參考。

您的意見非常寶貴,請依貴校實際情況與個人感受填答,衷心感謝您 的支持與協助。敬祝

教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研究生:鄭秋榮 敬上

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25 日

(20)

1-7 目前(或曾經)是否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 □(1)是 □(2)否

1-8 目前(或曾經)是否居住在學校所在鄉、鎮、市:□(1)是,住 年 □(2)否 第二部分:鄉土教育的內涵

2-1 您認為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的範圍應包括下列哪些區域?(可複選)

□(1)本校學區 □(2)學校所在之鄉、鎮、市區

□(3)臺北縣 □(4)臺北縣、市

□(5)臺灣地區 □(6)臺灣地區及中國 2-2 貴校鄉土教育的內容包含哪些領域(科)?(可複選)

□(1)鄉土語言 □(2)國文科 □(3)英文科

□(4)社會領域 □(5)藝術與人文領域 □(6)自然領域

□(7)綜合領域 □(8)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 □(9)數學領域

□(10)資訊教育 □(11)其他_________

2-3 您認為鄉土教育目標何者最重要?(請以序號依序寫出-:1【最重要】、2【次要】、3【不 重要】)

( )認知 ( )技能 ( )情意或

□ 三者同等重要 第三部分:鄉土教育實施策略

3-1 貴校95 學年是否推行鄉土教育課程?

□(1)是(請繼續填答3-2 題)□(2)否(請跳至4-1 繼續填答)

3-2 貴校推行鄉土教育包含下列哪些實施方式?(可複選)

□(1)融入各領域教學 □(2)彈性學習時間開設「鄉土教育」課程

□(3)課後開設「鄉土教育」課程 □(4)暑(寒)假開設「鄉土教育」課程

□(5)其他_________

3-3 貴校推行鄉土教育包含下列哪些實施活動?(可複選)

□(1)鄉土教育社團 □(2)設置鄉土語言課程 □(3)十八條學習路線

□(4)校際文化交流 □(5)文化場館異業結盟 □(6)校外教學活動

□(7)實施社區有教室 □(8)特色學校 □(9)服務學習

□(10)設計鄉土教學地圖 □(11)設置台灣母語日 □(12)推展民俗技藝活動

□(13)推展鄉土詩歌朗誦 □(14)設置鄉土教學網頁 □(15)參加鄉土教育相關比賽

□(16)其他

3-4 貴校鄉土教育融入下列哪一領域(科)教學?(可複選,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1)國文科 □(2)英文科 □(3)社會領域

□(4)藝術與人文領域 □(5)自然與科技領域 □(6)綜合領域

□(7)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 □(8)數學領域 □(9)其他______

3-5 貴校95 學年度實施幾次學校本位的主題式鄉土教學?(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1)一次 □(2)二次 □(3)三次以上

3-6 貴校以彈性學習時間推行鄉土教育,請問屬於哪一種教學方式?(可複選,若未實施則無

須填寫)

(21)

□(1)主題式教學 □(2)作為領域課程的補充教學 □(3)配合重大議題實施

□(4)舉辦校外教學 □ (5)其他 ______

3-7 貴校以社團方式推行鄉土教育,請問是哪一類的社團?(可複選,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1)鄉土語言(請勾選:□閩南語 □客語 □原民語 ____ 族)

□(2)自然 □(3)社會 (□歷史 □地理 □公民)

□(4)體育 □(5)民俗技藝

□(6)藝術與人文 □(7)其他

3-8 貴校95 學年度參加過哪些鄉土教育比賽活動?(可複選,若未實施則無須填寫)

□(1)鄉土語言比賽 □(2)鄉土暨環境教育優良教案比賽

□(3)多媒體融入鄉土教育數位教材比賽 □(4)鄉土教育社團」成果績優特色學校

□(5)推行鄉土教學地圖優良教案 □(6)其他

3-9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行政規劃與執行」上,採用下列哪些策略?(可複選)

□(1)周延的計畫 □(2)全員民主參與 □(3)倡導開創性研究風氣

□(4)和社區合作 □(5)建立評鑑制度 □(6)建立課程組織團隊

□(7)規章與制度的建立 □(8)其他 3-10 貴校設計鄉土教育課程,採用下列哪些策略?(可複選)

□(1)符合學校願景 □(2)發展學校特色課程 □(3)注重統整教學

□(4)兼顧課程銜接 □(5)重視學生生活經驗 □(6)與社區資源結合

□(7)重視評鑑回饋機制 □(8)其他 _______

3-11 貴校由誰決定鄉土教育課程?(可複選)

□(1)校長 □(2)教務主任 □(3)教學組長

□(4)課程發展委員會 □(5)學習領域小組 □(6)授課老師

□(7)社區家長、地方仕紳□(8)學者專家 □(9)學生

□(9)其他

3-12 貴校設計鄉土教育課程,參與人員比較符合下列哪一種方式?

□(1)行政主導 □(2)以課程專家為主,教師為輔

□(3)以教師為中心,未邀請專家參與 □(4)行政、教師、家長、專家等共同參與

□(5)依實際情形彈性運用上列四種方式 3-13 貴校教師是否自行編製鄉土教材?

□(1)是(請寫出教材名稱: )

□(2)否

3-14 貴校鄉土教育教材來源?(可複選)

□(1)授課老師自編 □(2)領域課程小組研發 □(3)跨領域課發委員研發

□(4)學校行政單位提供 □(5)臺北縣鄉土資源中心提供

□(6)摘自鄉土教育網站或校園網頁 □(7)其他 3-15 貴校教師自行設計鄉土教育課程或自編教材、學習單,是否遭遇困難?

□(1)是 □(2)否 □(3)不清楚

3-16 貴校鄉土教育師資來源為何?(可複選)

(22)

□(1)本校原有師資,鼓勵在職進修 □(2)運用社區家長志工

□(3)外聘通過認證之鄉土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4)其他 3-17 您認為鄉土教育以何種方式進行評量較好?(可複選)

□(1)口頭報告 □(2)書面心得報告 □(3)紙筆測驗

□(4)實作發表(如戲劇表演、美勞作品…) □(5)其他 3-18 您是否贊成將鄉土教材列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範圍?

□(1)贊成(請說明原因:

□(2)不贊成(請說明原因:

3-19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的經費來源為何?(可複選)

□(1)無需經費 □(2)學校編有預算 □(3)社區或家長會支援

□(4)教師自籌 □(5)上課學生繳費

□(6)其他機關補助(縣府或民意代表補助款)

第四部分:實施鄉土教育的困難

4-1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教育政策與制度」上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政治力干預鄉土教育課程設計

□(2)上級機關(教育部或教育局)未充分授權

□(3)學校缺乏課程發展願景,鄉土教育發展政策不明

□(4)鄉土語言係選修課程,容易被忽略,發展受限

□(5)其他

4-2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行政支援」上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無法得到鄉土教育輔導團教學輔導人員充分的支援

□(2)學校行政人員兼辦事務繁忙,難以積極有效配合

□(3)鄉土教育選修課程未列入國中基側範圍,難以獲得教學行政的優先協助

□(4)其他

4-3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經費與設備」上遭遇哪些困難?

□(1)經費來源不定 □(2)學校資源分配不均勻

□(3)設備不全 □(4)其他 4-4

4-5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家長配合度」上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家長非在地人,缺乏鄉土觀念 □(2)校外考試不考,家長就不重視

□(3)偏重認知、輕忽情意和技能的觀念,不易改變

□(4)家長對學校實施鄉土教育的計畫,所知不多

□(5)其他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鄉土教育目標」上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對鄉土教育發展目標不清楚 □(2)對認知重於情意、技能目標的觀念不易改變

□(3)其他

4-6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課程設計」上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融入教學與課程統整的不易

□(2)課程設計未納入家長社區意見

(23)

□(3)教學人員未具有課程設計的知能,無法提供協助

□(4)課程領導人員不願意釋出課程設計的權力,課程領導不易落實

□(5)重視鄉土語言教學,忽視鄉土文化課程

□(6)未能釐清課程設計的目標

□( 7)課程設計未能配合學校特色加以規劃

□(8)課程評鑑制度尚未落實

□(9)其他

4-7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教材編輯」上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鄉土教材不易蒐集 □(2)教材統整困難,不易融入領域教學

□(3)參考資料不足 □(4)學區範圍內缺乏鄉土教育的資源

□(5)教師缺乏自編教材的時間 □(6)其他 4-8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師資」上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教師專業素養不足,缺乏課程發展知能 □(2)教師沒有能力自編教材

□(3)教師非在地人,對鄉土教學素材不熟悉 □(4)教師對鄉土教學意願不高

□(5)教師自編教材的品質比不上現成材料的實用 □(6)缺乏學者專家的協助

□(7)其他 ______

4-9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時間」上遭遇哪些困難?(可複選)

□(1)鄉土教育係選修性質,常被忽略,上課節數不敷使用

□(2)鄉土教育多在彈性時間學習,上課時間不確定

□(3)鄉土教育多為配課性質,教師備課時間不足

□(4)鄉土教育實施方式,常為活動性質,教學品質不易掌握

□(5)其他______________

4-10 貴校實施鄉土教育在「學生興趣與能力」上遭遇哪些困難?

□(1)學生興趣不高 □(2)學生人數多,指導不容易

□(3)學生未具有鄉土基本知識 □(4)學生鄉土認同不同

□(5)學生個別需求不同 □(6)國中基測不考,學生不用心

□(7)短時間內難以看到成效,學習動機不強 □(8)其他 第五部分:實施鄉土教育困難的解決方法

請就各小題選項目前「已採用方法」及未來「期望採用方法」,分別勾選。

5-1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教育政策與制度」困難時,地方教育機關有哪些方法可以協助 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加強與學校人員溝通 ……… ………□

□………(2)協助學校資源互補流通……… ……… ………□

□………(3)加強校長課程領導角色功能……… ………… …… □

□………(4)加強教務(導)主任課程領導與行政規劃角色功能…………□

□………(5)加強教學組長行政規劃與支援角色功能……… …… □

□………(6)加強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與教學能力……… ……… □

(24)

□………(7)考慮設置地區性課程發展機構……… ……… □

□………(8)輔導鄰近學校成立策略聯盟機制,資源互補………□

□………(9)強化縣鄉土教育資源中心的功能 ……… ………… □

□………(10)增加相關人員的獎勵機制……… ………□

□………(11)其他 …… □

5-2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教育政策與制度」困難時,中央教育機關有哪些方法可以協助 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對鄉土教育課程,多授權地方政府和各級學校………□

□………(2)精簡對課程計畫時間的掌控,多留一些彈性節數………□

□………(3)政治力不影響學校課程的推動………□

□………(4)修改過時的法令,還給學校教師專業自主的教學空間………□

□………(5)其他 ………□

5-3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行政支援」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決困難?

(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視導人員觀念態度與期望的調整………□

□………(2)行政效率的提升………□

□………(3)行政與教學人員權責的重整………□

□………(4)課程改革措施的延續………□

□………(5)鼓勵相關人員進行課程發展………□

□………(6)校長課程領導權力的建立………□

□………(7)減少行政兼職工作………□

□………(8)酌減教師授課時數………□

□………(9)其他 …□

5-4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學校文化與校園氣氛」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決 困難?(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加強課程組織間的互動………□

□………(2)鼓勵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專家代表、家長、社區人士、

學生一起參與課程的討論與決策……… □

□………(3)改變教育人員學習習慣,迎接課程與教學革新………□

□………(4)其他 ……… □

5-5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鄉土教育目標」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決困難?(可 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授權學校自主訂定鄉土教育目標與設計課程方案………□

□………(2)掌握認知、情意和技能的教學目標………□

(25)

□………(3)重視鄉土教育全人發展價值,認知與情意、技能目標均衡發展□

□………(4)配合升學仍以認知目標為優先考量………□

□………(5)配合社區需要,改以民俗藝能為發展重點………□

□………(6)其他 □ 5-6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課程設計」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決困難?

(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掌握課程統整的原則………□

□………(2)掌握課程設計的平等原則………□

□………(3)掌握課程設計多樣化原則 ……… …□

□………(4)社區化或社區意識的培養……… …□

□………(5)課程計畫權責的重新分配……… …□

□………(6)調整課程發展流程,確立課程發展方向與重點………… …□

□………(7)檢核課程方案內容,加強學校課程結構 ……… …□

□………(8)建立課程評鑑機制,確保學生學習經驗與學習機會…… …□

□………(9)尋求專家學者的指導……… …□

□………(10)其他 … □

5-7 當您實施鄉土教育面對「教材編輯與選擇」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決困難?

(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有更多單位人員設計鄉土教材,供教師選擇………□

□………(2)提供更多教學媒體,供教師選擇………□

□………(3)教材選擇注意反應生活的傳承性和時間的延續性 ………… □

□………(4)鄉土教學應以區域特有資源為教材,結合社區文化特色……□

□………(5)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融入課程實施教學………□

□………(6)教學內容包含認知、情意和技能目標………□

□………(7)其他 …□

5-8 當您推行鄉土教育面對「教學」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進行協同教學……… ………□

□………(2)運用科技資訊……… ………□

□………(3)結合民俗活動……… ………□

□………(4)進行行動研究……… ………□

□………(5)融入領域教學……… ………□

□………(6)利用校外教學……… ………□

□………(7)規劃校園步道或社區步道……… □

□………(8)選擇適合學生能力的教材……… □

□………(9)根據教師專長排課……… ………□

(26)

□………(10)運用學校環境及社區資源教學………□

□………(11)其他 ……□

5-9 當您推行鄉土教育面對「教師專業不足與服務意願不高」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 協助你解決困難?(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 ………(1)提供研習,增進教師設計「鄉土課程」知能、興趣和信心…□

□ ………(2)推動學習型組織,營造學習氣氛………□

□………(3)了解教師文化,鼓勵教師專業成長……… …□

□………(4)教師須充實和鄉土有關的學科能力……… …□

□ ………(5)彈性應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

□ ………(6)進行課程發展的行動研究……… … □

□ ………(7)加強師資培育培訓工作……… …□

□ ………(8)結合地區性鄉土資源機構……… ……□

□………(9)其他 … □

5-10 當您推行鄉土教育面對「經費與設備不足」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解決困難?

(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1)善用現有資源………□

□………(2)學校資源的適切分配與控制……… … □

□………(3)學校在經費預算上有彈性空間 ……… …………□

□………(4)上級單位提供發展經費………□

□………(5)向社區人士募款……… ……… …… ……□

□………( 6)其他 ……□

5-11 當您推行鄉土教育面對「學生能力不足和興趣不高」困難時,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協助你 解決困難?(可複選)

已採用方法 期望採用方法

□ ………(1)設計以學生經驗為主的學習活動………□

□ ………(2)善用社區資源,充實教學內容………□

□ ………(3)改變教學方法,讓教學生動活潑………□

□ ………(4)溝通家長觀念,改變鄉土教育的看法………□

□………(5)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善用網路資訊……… □

□………(6)增進學生對鄉土教育的認知……… … □

□………(7)其他 … □ 您對實施鄉土教育,若有其他意見請說明:

問卷到此結束,感謝您百忙當中抽空填寫這份問卷!請您檢查是否有遺漏題目,並請將本問卷直

接擲交貴校負責發放問卷的老師彙整擲還。非常感謝您的寶貴意見與協助!

(27)

附錄五 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問卷 指導教授:高新建 博士

第一部分:背景資料 (請在適當選項的□內打;或是在 ___ 上填寫適當資料)

1-1 性別:□(1)女 □(2)男

1-2 年齡:□(1)24 歲以下 □(2)25-34 歲 □(3)35-44 歲

□(5)45 歲以上

1-3 學歷:□(1)一般大學學士 □(2)師範校院學士

□(3)相關研究所碩士(含四十學分) □(4)相關研究所博士

□(5)其他‾________

1-4 畢業系別,所屬領域(科):

□(1)國文科 □(2)英文科 □(3)社會領域

□(4)藝術與人文領域 □(5)自然領域 □(6)綜合領域 (含教育領域)

□(7)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8)數學領域 □(9)其他________

1-5 任教領域(科):

□(1)國文科 □(2)英文科 □(3)社會領域

□(4)藝術與人文領域 □(5)自然領域 □(6)綜合領域

□(7)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8)數學領域 □(9)其他________

1-6 擔任職務:

□(1)校長 □(2)教務(導)主任 □(3)教學組長

□(4)領域召集人 □(5)其他

1-7 任教年資:□(1)5 年以下 □(2)6-10 年 □(3)11-20 年 □(4)21 年以上 1-8 目前(或曾經)是否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 □(1)是 □(2)否

敬愛的校長、主任、組長、領域召集老師您好!

本問卷目的在瞭解臺北縣國民中學鄉土教育實施概況、實施的策略、

遭遇的困難,以及採取的解決方法。所得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用,不做個 別資料分析,敬請撥冗填答,期盼藉此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國民中學 推行鄉土教育之參考。

您的意見非常寶貴,請依貴校實際情況與個人感受填答,衷心感謝您 的支持與協助。敬祝

教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研究生:鄭秋榮 敬上

中華民國 96 年 10 月 16 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科 1 實缺代理教師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核定聘期為準。 備取若干名 國文科 2 鐘點代課教師.

賽決賽 前三名 採認 指導:教育部 承辦: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 科展

賽決賽 前三名 採認 指導:教育部 承辦: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 科展

賽決賽 前三名 採認 指導:教育部 承辦: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 科展

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督導-轉銜通報作業 個案追蹤質性描述表(參考範本) 教育 階段 填表 老師 初次填 表日期 最後修 改日期 完成 填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