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隋代佛教窟龛研究》PDF下载_PDF扫描版下载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隋代佛教窟龛研究》PDF下载_PDF扫描版下载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隋代佛教窟龛研究>>

13位ISBN编号:9787501016778 10位ISBN编号:7501016771 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时间:文物出版社 作者:梁银景

页数:250

版权说明: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http://www.tushu007.com

Page 1

(2)

内容概要

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佛教,开窟、建寺、写经和造像等活动非常兴盛。

隋代窟龛均分布于中原北方地区,可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一是以邺城为中心的中原北方地区,即东部地区;一是敦煌莫高窟。

东西部窟龛在发展阶段上大体同步。

第一阶段,各个地区仍沿袭南北朝晚期特点。

第二阶段,二者基本上还承袭第一阶段,但新出现许多特点,这一点上莫高窟比东部地区更明显。

第三阶段,二者还沿袭第二阶段,新出现向唐过渡的特点。

隋代佛教窟龛的特点是:第一,隋代佛教窟龛承前启后的特点很强。

基本上仍沿袭了南北朝因素,北齐、北周的特点融合,有的因素还影响到唐初。

而且隋代还出现新的因素,沿袭到初唐。

第二,隋代佛教窟龛仍然存在地域性。

东西部地区仍保留南北朝晚期特点。

山东和晋冀豫两个地区之间互相影响并产生变化与发展。

莫高窟受两京地区影响较大,变化很明显。

第三,造像样式的本土化、现实化。

佛像交领式袈裟着衣方式,钩钮式袈裟,菩萨像裙腰上升到胸部高处,菩萨像下身佩戴大佩或小佩,

均模拟当时僧人、妇女的常服。

第四,佛教的民间化。

隋代参与开凿洞窟、摩崖龛的供养人老百姓逐渐增多,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更显著。

Page 2

(3)

作者简介

梁银景,1970年出生于韩国釜山,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韩国釜山 大学考古学科讲师、韩国美术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石窟考古。

曾发表过《莫高窟隋代联珠纹与隋王朝的西域经营》、《试论隋代佛教造像与朝鲜三国佛教造像的关 系》等论著多篇。

Page 3

(4)

书籍目录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研究状况回顾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状况回顾 二、研究范围与研究 方法第一章 隋代东部地区窟龛的分期与特点 一、晋冀豫地区 (一)窟龛的类型 (二)窟龛的分 组与分期 二、山东地区  (一)窟龛的类型 (二)窟龛的分组与分期 三、东部地区隋代窟龛的特 点 (一)东部地区隋代窟龛的比较 (二)东部地区隋代窟龛的特点第二章 莫高窟隋代洞窟的分期 与特点第三章 隋代佛教窟龛的特点与历史背景 一、隋代佛教窟龛的特点 二、隋代佛教窟龛演变 的历史背景 (一)东西部地区窟龛之间出现共同点的若干历史背景 (二)东西部地区窟龛之间差 异的若干历史背景第四章 隋代佛教窟龛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隋代窟龛造像的本土化和渊源问题 ( 一)隋代窟龛造像的本土化  (二)隋代窟龛造像的渊源 二、莫高窟隋代壁画题材与南朝、两京 地区 (一)莫高窟隋代壁画种类、与前期之联系 (二)莫高窟经变画出现的历史背景与来源 三

、莫高窟隋代洞窟开凿与隋王朝西域经营成功 (一)莫高窟隋代洞窟联珠纹的种类 (二)莫高窟 隋代洞窟联珠纹的来源 (三)莫高窟隋代洞窟联珠纹的出现及其历史背景附表1附表2参考文献后记

Page 4

(5)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东部地区窟龛的分期和特点  一晋冀豫地区  (一)窟龛的类型  晋冀豫地区隋 代窟有天龙山第8窟、封龙山第3窟、大住圣窟、千佛洞,小龛或摩崖佛主要有开河寺摩崖佛、南北响 堂山石窟内外小龛、八会寺刻经龛、龙门石窟内外小龛、石佛滩摩崖龛。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共计25个洞窟。

属隋的洞窟有第8窟,为天龙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

封龙山石窟位于河北省元氏县西北约20公里处。

东区3个窟中,第3窟为隋代。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西坡半山腰问,隋龛多集中于南洞南侧的大业洞内。

南响堂山与北响堂山相距15公里,隋代小龛主要分布于第l、4、5、6窟内外。

八会寺刻经龛位于河北省曲阳县西羊平村西北约100米的少容山顶。

刻经龛周围尚存寺院遗址,东侧有一石屋,屋内中央一块巨石为刻经龛。

开河寺石窟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岩会乡乱柳村西l公里。

现存三个小型石窟和一处摩崖佛,其中摩崖佛为隋代。

Page 5

(6)

后记

  研究隋代的佛教窟龛,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在有限时间内 解决有一定的困难。

而且由于笔者的学识上的不足,想解决的问题虽然很多,却无法全部涉及。

本文以隋代窟龛造像的本身特点和渊源、莫高窟经变画、联珠纹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各种分析。

但是东部地区石窟中的大住圣窟、山东地区的石窟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

如前面简单提及的大住圣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二十四祖师像关系到同时期的河南地区沁阳千佛洞和唐代 洛阳龙门石窟擂鼓台中洞、看经寺。

而且此祖师像题材,24尊→25尊→29尊有题材变化。

这种演变与当时在两京地区活动的高僧和佛教思想有如何关系,尚待研究。

  山东地区的石窟也和南北朝时期不同,在隋代,尤其是隋文帝时期以青州和济南为中心集中出现

,而且这种现象持续到初唐时期。

山东地区随着最近在诸城市和青州市发现很多单体造像,要求在南北朝晚期一隋朝佛教石窟和造像方 面有更深的研究。

Page 6

(7)

版权说明

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更多资源请访问:http://www.tushu007.com

Page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教授 电视播音主持 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播音主持业务研究 业务研究.. 教授

關於宋代寺院的合法性,日本的高雄義堅先生《宋代教史の研究》第三章的第一節、竺

事前事後比較((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後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 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第二条 研究生院负责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研究生学位公共课及公共选修课(以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