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源起以及由此研究發展的問題與假設,進而對本研究的相 關名詞做界定。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 與研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對於青少年而言,同儕互動的影響力往往大於家庭成員的互動交流,青少年 從友誼中獲得與他人互動的社會技巧、對自我及他人情緒的因應方式,更重要的 是透過友伴關係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認識、並學習道德規範及利社會行為,對於往 後人際關係的經營與生活適應有重要的影響。在青少年同儕關係中,除了上述正 向互動外,同時存有負向的部份,如:因衝突衍生攻擊同儕的行為。有些衝突及 攻擊行為是明顯的肢體動作(如推擠、打架等),造成身體生理上的受傷,學校 老師及家長對於這一類的肢體的攻擊行為會加以注意並做直接的處理,給予攻擊 者懲罰,以遏止此類傷害他人的行為。

相較於肢體攻擊,同儕互動中有些攻擊是隱性的,以非肢體化、隱藏、間接 的方式表達,包括背後中傷、排擠孤立、謠言和冷戰等等。這類的攻擊首次由挪 威學者Bjoerkqvist 、 Lagerspetz 與 Kaukiainen在1992年提出 ,他們以「間接 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來形容這類傷害他人的方式。

「我看到那些眼神在教室中轉來轉去,夾雜不友善的氣息,但是當我 詢問他們的時候,一切就如我所預期的回答,沒有任何事情發生。」(訪 談自一位國中老師)

(2)

「我國中的時候,是大家眼中的模範生,但我卻不著痕跡地運用這樣 的光環,決定誰可以加入我的朋友團體,誰該被驅逐。」(研究者自身經 驗)

在挪威的學者發表此類攻擊的研究之後,明尼蘇達大學幾位心理學家以此進 行幾項研究,提出「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來描述這種人際間的攻擊 形式。關係攻擊是指「傷害(或威脅傷害)其人際關係,使其排除在團體或友誼 之外」,而加害者會藉由隱晦的方式遮掩其攻擊的意圖,避免和受害者正面衝突 或接觸,以報復某人並阻絕其社交活動。其他常見的方式尚有散播謠言、排擠忽 視等,讓受害者感到痛苦 (Crick, 1995; Crick, Bigbee ﹠Howes, 1996)。總括而 言關係攻擊就是以隱匿、間接、操弄人際關係的手段達到攻擊傷害他人的目的。

許多學校老師對於關係攻擊並無積極應對之道,甚至認為這是青少年團體間 必然的文化之一,不願介入干涉學生的同儕感情,而較少處理此類的攻擊行為;

加上學校在課程進度、行政事務、校園秩序、教學、其他肢體衝突攻擊事件等等 壓力下,很難關注到這類無形的攻擊;另一種可能就是將過錯推至受害者身上,

認為他們缺乏社交技巧及與他人應對的適當方式,而非追究始作俑者;加上這些 策劃團體關係攻擊的領導者,往往具有讓他人保持安靜的能力,能創造團體共 識,更能在師長面前表現得宜;這些遭到關係攻擊的受害者,卻又仰賴著團體友 誼,通常不會也不願意跟家長或教師傾訴。國內的「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也在2005年提出「非肢體霸凌」的調查報告,包含言語的霸凌、關係的霸凌以及 性霸凌,霸凌(bully)本來即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其中的 言語與關係霸凌近似於本研究指稱之「關係攻擊」。據兒童福利聯盟針對國小學 生的網路調查發現,近六成的孩子有被「非肢體霸凌」的經驗,而旁觀者經驗達 七成。在這些霸凌的受害者中有六成心理感到很難過,近五成感到很生氣,即使 有這麼高的負向感受,他們還是傾向不向老師求助,因為覺得告訴老師沒有用。

以上的調查報告雖然是針對國小學童,但研究者在中學任教,發現以上的情形在

(3)

中學校園也常發生,加上青春期之後往往更加在乎同儕友伴關係,可能表面上平 靜和樂的友誼關係,湖面下卻是暗潮洶湧。模糊不清的互動關係讓受害的學生不 知該如何處理這類攻擊行為,而這類行為造成的困擾與傷害,絕不亞於肢體上的 直接攻擊,因此亟需加以重視。

關係攻擊的研究受到注意是源自於對女性攻擊行為的研究(Bjoerkqvist et al., 1992; Crick, 1995),女性的攻擊可能不同於男性的攻擊形式:

「女孩們頂著甜美的形象,只能暗地裡互相傷害」(曾如瑩譯,2003)

「從表面上看起來,女生的打架平滑無聲得像塊大理石。」(Brown &

Gilligan, 1992)

以上的話語點出了女性的攻擊帶著隱蔽、不易被發現的特性,Connor(2004)

認為這是女性獨特的攻擊方式,許多研究也指出,由於對友誼關係的需求以及 友誼互動方式不同,女性的友誼關係中比男性有更多、更複雜的關係攻擊行為

(曾如瑩譯,2003;Brown & Gilligan, 1992;Crick,1996 ; Crick et.al,1996;Crick

& Grotpeter,1996;Werner & Crick,2004)。女性的關係攻擊方式也多以團體的方 式,也就是俗稱的「搞小團體」,團體中的成員藉由此種方式確認自己不會被 拋棄(曾如瑩譯,2003)。從鼓勵他人一起排擠、「結盟」的攻擊方式可以讓他 們感到與朋友更親近,並且可以維持友誼、擴大社交範圍(Werner & Crick ,2004)。也有學者認為因為對男女的社會期許不同,女孩通常表現較多社會接 納的情緒、並且以維持團體和諧為責任,避免將衝突憤怒直接表現出來,因此 女孩在社會能力的測驗上比男生高分(洪儷瑜,1996;黃德祥,1990)、在情 緒調節上也比男生表現好(引自林慧姿,2003 )。在當個「好女孩」、「乖女孩」

的要求下,女生常表現出社會所接納的情緒、有較好的情緒調節策略,但是女 性的侵略性與憤怒卻可能轉而以非肢體外顯的方式表現。

(4)

由於學者提出對女性攻擊形式另一種思考,關係攻擊開始受到研究上的注 意,國外在關係攻擊方面已經有不少成果。雖然如此,在性別上的差異仍未有 定論,研究結果也仍有不足之處(Vaillancourt, 2005; Cornor, 2004),也有不少 研究的結果發現關係攻擊的情形並非女性多於男性(David & Kistner, 2000 ; Hart, Nelson, Robinson, Olsen, & McNeilly-Choque, 1996 ; Hennington, Hughes, Cavell, & Thompson, 1998 ;Rys & Bear, 1997 ; Tomada & Schneider, 1997;

Willoughby, Kupersmidt, & Bryant, 2001)。國內關於關係攻擊的研究目前為止僅 有三篇,而且僅有一篇是針對國中女生進行研究(藍珮君,2006),其餘兩篇 針對國小及學前兒童,在研究結果上關係攻擊者都是女生多於男生(林淑菁,

2005;鄭明芳,2005),但是相較於外顯攻擊的研究仍顯不足,顯示了此方面 研究需要更多的投入。

在研究者的教學與輔導經驗中,班級中通常有一兩位學生會同時使用外顯攻 擊與關係攻擊行為,這類學生的特質與單純用外顯攻擊或關係攻擊的學生似乎又 有些不同,但有關此攻擊類型的研究更少。值得注意的是,在兒童時期會受到排 斥的攻擊行為,到了青少年反而有可能成為青少年團體掌握權力以及受歡迎程度 的指標,顯示攻擊行為維持團體中心性的重要性(Cillessen & Mayeux, 2004; Rose, Swenson, & Waller, 2004),特別是關係攻擊,隨著年齡增長而可能有被合理化的 趨勢,而外顯肢體的攻擊也可能是在新環境中提升社會地位、保護自己的方式之 一(Cillessen & Mayeux, 2004)。研究者在實務經驗中發現,同儕攻擊的情形到 了國中階段有更明顯的趨勢,特別是關係攻擊與兼具兩類型攻擊的學生。同儕攻 擊對青少年的社會適應影響甚鉅,因此研究者欲從同儕攻擊者的議題著手研究,

並將範圍延伸至研究結果較少的關係攻擊以及兼具外顯與關係攻擊,以豐富該方 面的資料,增進對此方面的了解。

個體在社會情境中表現的行為與如何解讀社會訊息有關,Crick 與

Dodge(1994)提出修正的社會訊息處理模式,解釋個體面對社會情境時解讀訊息

(5)

處理的流程與步驟,他們認為社會能力的表現仰賴個體流暢地處理社會訊息,並 做出適當反應;而在被激怒的社會情境中,攻擊行為的關鍵即是個體如何解讀訊 息並做出反應。

關於外顯攻擊的研究已累積數十年的成果,許多研究均指出高度攻擊者一開 始與人互動時就出現偏差,在團體內未獲接納、不受歡迎,此種情況將使個體失 去練習社會技巧、培養社會能力的機會,使原本的偏差行為更嚴重,進而導致再 攻擊他人的行為。高攻擊傾向者之社會能力較一般同儕低落已有實徵研究證實

(洪儷瑜,1995;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Shaffer,2005),而關於外顯攻擊者 的社會訊息處理已有相當多的研究結果,說明了此類攻擊行為者的社會訊息處理 歷程是有所偏差的(Crick & Dodge, 1994; Crick & Dodge, 1996; Dodge, Bates &

Pettit, 1990; Guerra & Slaby, 1990)。

在關係攻擊方面,有研究指出關係攻擊者的社會技巧、社會能力或社會智力 與一般同儕近似、甚至更好(曾如瑩譯,2003;Bjoerkqvist & Kaukiainen, 1992;

Kaukiainen , Bjoerkqvist, Lagerspetz, & Osterman, Salmivalli, Rothberg, & Ahlbom, 1999;Ostrov & Keating, 2004)。但是相較於外顯攻擊豐富的研究成果,關係攻 擊者的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的研究仍是少數,國外方面的研究雖然已經能說明關係 攻擊者社會訊息處理歷程某特定步驟有偏差(Crick, Gropeter & Bigbee, 2002),但 是在訊息處理其他步驟的研究結果仍有不一致的情形(Crain, Finch & Foster, 2005; Crick & Werner, 1998)。國內的研究結果當中,針對關係攻擊者之社會訊息 處理部份進行研究的僅有藍珮君(2006)一篇,當中也只提到整體模式的其中一 個步驟,無法看出此類攻擊者之社會訊息處理的整體歷程,因此這方面的研究仍 亟待擴展。而國內關於外顯攻擊者之社會訊息處理完整歷程的研究也在多年以前 進行(方惠生,2000),後來陸續的研究都僅針對某一步驟或是內在信念等相關 因素來研究攻擊者(周百營,2002;孫婉菁,2002;顏綵思,2004),而兼具外 顯與關係攻擊者的研究僅停留在比較性別差異方面(林淑菁,2005),對於解讀 訊息、會同時採用兩類攻擊形式的原因等其他因素尚未有研究關注,因此研究者

(6)

希望能透過對於外顯攻擊、關係攻擊及兼具外顯與關係攻擊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 程的探討,更了解不同攻擊行為者的完整認知歷程,比較差異之處,對同儕攻擊 者之社會適應情形有更深入的了解。

研究者希望藉由探討同儕攻擊行為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讓學校教師輔導 人員以及家長能正視同儕攻擊—特別是關係攻擊方面—對於學生的影響,並能進 一步提供作為設計介入輔導課程之參考。歐美國家對於關係攻擊的研究已經有十 多年,近幾年在美國,已經有相關的教育預防計畫開始進行,並將關係攻擊納入 防治校園暴力的一環(The Ophelia Project, 1995, 2005)。在同儕攻擊中,除了受 害者感到痛苦外,對攻擊者而言也有不良的影響。高度外顯攻擊傾向的青少年已 經證實可以預測之後的行為適應問題,包括犯罪行為,如偷竊、搶劫、幫派行為、

藥物濫用等(方惠生,2000;周茜苓、沈勝昂,1999; Shaffer, 2004);而高度 關係攻擊傾向的青少年,即使他們在學校的社會能力是相當好的(Rose, Lance &

Waller, 2004),在未來生活的適應及工作場合上仍有不宜的表現(Werner & Crick, 2004),甚至有研究推論關係攻擊和身體攻擊一樣,與心理社會方面的不良適應 有關,如被同儕拒絕、同儕接納度低落、憂鬱、孤獨感、社交孤立,可作為心理 疾病未來發展的一項風險指標(Prinstein, Boergers, & Vernberg, 2001)。Crick 與 Grotpeter(1995)的研究也發現關係攻擊者事實上對於自己的人際關係感到不開心 和痛苦。其他研究同樣發現關係攻擊行為會與某些重大的社會心理適應問題 (soci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有關,像是內在化(internalizing)問題、外在化 (externalizing)問題、邊緣性人格特徵(boarderline personality charachteristic)(Crick

& Grotpeter, 1995;Prinstein, Boergers, & Vernberg, 2001;Rys & Bear, 1997; Werner

& Crick, 2004)。

由以上調查以及研究報告可知,不論是肢體或關係的同儕攻擊形式,早已是 校園中的「文化」,對於青少年的身心影響甚鉅,不能再視而不見。本研究除了 提供師長對此類問題的認識與了解外,也希望藉由本研究了解不同類型之同儕攻

(7)

擊者在面對社會情境、處理社會訊息的歷程差異,研究者也將加入利社會行為者 予以對照,以便了解在社會適應的過程中,同儕攻擊型與利社會行為類型的差異 癥結何在,提供往後教學輔導、設計介入策略之參考。

二、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研究動機之論述,研究者提出以下幾點研究目的:

(一)了解國中學生在同儕攻擊行為(包括外顯攻擊、關係攻擊以及兼具外顯與 關係攻擊者)之性別差異。

(二)探討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類型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差異。

(三)探討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類型與利社會行為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差 異情形。

(8)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本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國中學生在同儕攻擊者的人數上是否有性別差異?

(二)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者在不同情境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是否有差異?

(三)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與利社會行為者在不同情境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是否 有差異?

二、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的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一)國中學生在同儕攻擊者的人數上有性別差異存在。

1-1國中學生在外顯攻擊者的人數上有性別差異存在。

1-2國中學生在關係攻擊者的人數上有性別差異存在。

1-3國中學生在兼具外顯與關係攻擊者的人數上有性別差異存在。

(二)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有差異存在。

2-1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線索編碼」步驟有差異。

2-2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線索解釋」步驟有差異。

2-3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者在被激怒情境之「痛苦感」有差異。

2-4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目標設定」步驟有差異。

2-5國中學生三種同儕攻擊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反應決定」步驟有差異。

(三)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與利社會行為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有差異存在。

3-1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與利社會行為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線索編碼」

步驟有差異。

3-2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與利社會行為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線索解釋」

步驟有差異。

(9)

3-3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與利社會行為者被激怒情境中的「痛苦感」有差異。

3-4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與利社會行為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目標設定」

步驟有差異。

3-5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與利社會行為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之「反應決定」

步驟有差異。

(10)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同儕攻擊(peer aggression)

本研究之同儕攻擊指發生在國中學生同儕之間的攻擊行為,包含外顯攻 擊、關係攻擊、以及兼具外顯與關係攻擊三種類型,說明如下:

(一)外顯攻擊(overt aggression)

本研究對外顯攻擊之定義為意圖透過顯而易見之生理上傷害或以語言恐 嚇、侮辱、指使他人,以達成傷害他人之目的的行為(Grotpeter & Crick, 1996)。

本研究以「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中,研究參與者於「外顯攻擊」分量表被提 名次數經標準化之得分高低為歸類依據,研究參與者若得分高於班級平均數一個 標準差以上,則歸類為外顯攻擊者。

(二)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

本研究對關係攻擊之定義為意圖操弄他人的友誼關係或團體地位,包括:不 理對方、散播謠言、排擠等行為,以達成傷害他人之目的的行為(Crick &

Grotpeter,1995)。

本研究以「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中,研究參與者於「關係攻擊」分量表被提 名次數經標準化之得分高低為歸類依據,若得分高於班級平均數一個標準差以 上,則歸類為關係攻擊者。

(三)兼具外顯與關係攻擊 (both overt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本研究對兼具外顯與關係攻擊之定義為意圖透過顯而易見之生理上傷害或 以語言恐嚇、侮辱、指使他人,以及操弄他人的友誼關係或團體地位,如以排擠、

散播謠言等行為,以達成傷害他人之目的的行為。

本研究以「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中,研究參與者於「外顯攻擊」及「關係 攻擊」分量表被提名次數經標準化之得分高低為歸類依據,研究參與者若於「外 顯攻擊」與「關係攻擊」分量表得分均高於班級平均數一個標準差以上,則歸類

(11)

為兼具外顯與關係攻擊者。

二、 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

本研究對利社會行為之定義為能與他人分享、協助他人、安慰鼓勵傷心的 人,任何能讓他人感到愉快、感受被支持的動作行為(Shaffer, 2005)。

本研究以「學生社交行為量表」中,研究參與者於「利社會行為」分量表被 提名次數經標準化之得分高低為歸類依據,研究參與者若在「利社會行為」分量 表得分平均高於班級平均數一個標準差以上,則歸類為利社會行為者。

三、 社會訊息處理歷程(social-information processing)

社會訊息處理歷程原是Dodge在1986年提出的,之後Crick 與 Dodge(1994) 再提出修正後的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用來解釋個體面對社會訊息時,一連串的處 理訊息的步驟,包括線索編碼、線索解釋、目標設定、反應建立、反應評估等五 個步驟。

(一)線索編碼:是指在判斷人際情境時所接收、吸收到的線索。本研究以「社 會情境故事—圖畫版」加上訪談來蒐集研究參與者之「線索編碼」之內容。

(二)線索解釋:是指針對問題情境中的他人意圖之歸因或解釋。本研究以「社 會問題解決量表」來蒐集研究參與者在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的「線索解釋」步驟,

請研究參與者在問卷上判斷他人的意圖是否為故意、惡意的。研究參與者若在「意 圖歸因」分量表得分越高,則表示其對情境線索的解釋越負面。

(三)目標設定:在面對問題情境時所希望達到的目標,本研究以「社會問題 解決量表」請研究參與者在量表上設定想要的目標,在「目標設定」分量表中,

研究參與者對於六個目標加以排序,數字1表示最有可能設定的目標,數字6代表 最不可能的目標。

(四)反應建立:指面對情境時,搜尋到的解決方法;本研究以「社會問題解 決量表」中對反應建立的部份設定在採取外顯攻擊策略以及關係攻擊策略,評量 研究參與者對此兩種反應策略的建立與評估結果。

(12)

(五)反應決定:指面對情境時,對於解決方法的決定歷程,包括反應評估、

自我效能、結果預期,本研究以「社會問題解決量表」之反應決定分量表,研究 參與者對於外顯及關係攻擊兩策略的反應決定歷程及評估結果,在此部分得分越 高,表示對該策略的評估越正向。

四、痛苦感(feeling of emotional distress)

Crick 和 Dodge(1994)提出修正的社會訊息處理理論時,提到「痛苦感」,即 指面對社會情境時,個體所產生的生氣或難過的情緒表現。本研究之「痛苦感」

以「社會問題解決量表」中,研究參與者對於假設情境自身會感到生氣或難過的 程度。研究參與者在此部份得分越高,表示其對於情境中描述的情形,有較高的 痛苦感受。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形成 形成 形成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Direct Access Attack 直接訪問攻擊. 詳細的攻擊手段描述請閱附件一 SQL

定期更新作業系統 定期更新作業系統,修 正系統漏洞,避免受到

由於 DEMATEL 可以讓我們很有效的找出各準則構面之因果關係,因此國內外 有許多學者皆運用了 DEMATEL

個變量上有顯著性的差異。由各變量的平均數亦可看出重視績效 群在各變量上均高於不重視績效群。至「年資輩份」未達顯著性

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也紛紛投入 RFID 安全性的研究,2003 年首先由 Weis 等 學者提出了 RFID 認證協定之論文,開啟了 RFID

第三節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迷思概念 負數概念之 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迷思概念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