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產業競合關係論中、日、韓經濟整合與 對我國區域參與之政策意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產業競合關係論中、日、韓經濟整合與 對我國區域參與之政策意涵"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委 託 單 位 : 經 濟 部 國 際 貿 易 局 / 外 交 部 研 究 單 位 :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 WTO 中心)

民國 100 年 12 月

100 年度國際經貿事務研究及培訓中心計畫 子計畫一:專題研究(4)

從產業競合關係論中、日、韓經濟整合與 對我國區域參與之政策意涵

執行成果報告書

(2)

委 託 單 位 : 經 濟 部 國 際 貿 易 局 / 外 交 部 研 究 單 位 :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 WTO 中心)

民國 100 年 12 月

100 年度國際經貿事務研究及培訓中心計畫 子計畫一:專題研究(4)

從產業競合關係論中、日、韓經濟整合與 對我國區域參與之政策意涵

計 畫 主 持 人:杜巧霞 研 究 顧 問:姚鴻成

研 究 人 員:杜巧霞、李宜靜

梁逸韵、林奕勳

(3)

摘要

隨著區域經濟整合風潮由西東漸,中、日、韓已積極加入區域經濟整合 行列,分別與東南亞、歐、美等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而且中、

日、韓彼此之間的經濟整合將關係到整個東亞地區的經濟整合。然而中、日、

韓彼此之間有相當的歷史情結,以致整合的前景並非沒有障礙。

本研究主要分析影響中日韓 FTA 的主要因素、其發展前景、其對成員 與非成員之影響,並從我國與日、韓產品在中國大陸所呈現的產業分工、出 口競爭優劣態勢與未來區域經濟整合可能之發展方式來分析中日韓 FTA 對 我國可能之影響。就產業發展階段來看,台灣與中、日、韓在產業發展上各 具優勢,其中台韓產業之競爭性較高,兩岸與台日產業之互補性較高,而日 本居於產業技術的最前端,台灣則介於日、中之間,因此未來在 FTA 經濟 整合過程中,同樣的開放市場,對於不同的開放對象,將會產生不同影響,

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合作機會。

就台、日、韓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競合關係來看,超過一半以上的商 品,台灣與日、韓在中國大陸都是相互競爭的,當中日韓 FTA 成型之後,

我 國 所 面 對 的 關 稅 的 不 公 平 待 遇 , 將 使 我 國 出 口 受 到 排 擠 , 市 占 率 可 能 下 降。而中國大陸目前存在的關稅,以車輛零組件、調製食品、鞋帽、雜項製 品、紡織品、石料玻璃器等最高,對我國影響將最大。

我國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對東亞地區出口占總出口 60%以上,為了避免 這 些 不 利 的 競 爭 環 境 所 帶 來 的 負 面 影 響 , 加 入 東 亞 經 濟 整 合 實 為 必 要 的 選 擇。以實際情況來看,韓國一向為我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近年來韓國在加 強經濟整合方面的進展,包括韓歐盟 FTA 於 2011 年 7 月起開始生效,韓美 FTA 將於 2012 年 1 月起生效,對台灣產品在出口歐美市場將形成重要威脅。

此外,中國大陸、日本、東協國家無不積極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如果再加上

(4)

經 濟 整 合 具 有 吸 引 外 人 直 接 投 資 流 入 的 效 果 , 為 了 提 升 我 國 產 業 之 技 術 水 準,以免被後來的開發中國家超越,更有必要思考如何積極加入區域經濟整 合。因此如何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應為我國必須面對的首要課題。

針對如何加入東亞經濟整合,目前看到的是兩岸的 ECFA 已經生效,在 ECFA 之下,兩岸針對經貿議題已經簽署協議,此種在 WTO 架構下簽署經 貿協議的模式,應可適用於台灣與其他貿易夥伴加強整合。然而就 ECFA 的 消除關稅而言,目前只有早期收穫的 539 項商品,距離 FTA 還有很大一段 距離。但在 ECFA 之下,雙方已經表明未來將依據 WTO 原則進一步消除貿 易障礙,因此不論是基於 ECFA 本身的要求或避免因為東亞經濟整合對我國 經濟產生負面的影響,皆應該早日完成兩岸 FTA/ECA。

除了兩岸FTA/ECA 之外,分別與日本、韓國簽署 ECA 加強整合,或融 入亞太經濟整合中亦是可能的思考方向。然而台灣之參與區域整合,最重要 者仍在於與中國大陸關係之改善,而兩岸關係中又以九二共識為關鍵,因此 面對未來,我國的因應策略可以由幾個層面來看。首先兩岸關係是否能不斷 改善,以致台灣可以如願的與目標對象國加強經濟整合;其次是在無法與對 象國進行制度面的整合下,是否有其他可以減少負面衝擊的次佳辦法。第三 是可否藉由 ECFA 而局部參與中日韓整合。

(一)兩岸關係持續改善之下爭取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機會

在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及兩岸簽署 ECFA 之模式下,可爭取分別與日本 及韓國簽署 ECA,加強台日與台韓經濟整合,其中台日 ECA 應優先於台韓 ECA。其次,與 TPP 會員國分別加強與其正式或非正式的整合,以逐步融入 亞太經濟整合。

(二)在無法與對象國順利整合之下的次佳策略

如果兩岸互信無法持續強化,可以依據 FTA 內涵之重要議題,以雙邊 諮商及堆積木方式逐步消除非關稅障礙,同時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加強吸引

(5)

外資進入,以加速台灣產業升級速度。在展開雙方諮商時,如果對象國願意 以互免關稅方式開放市場,亦可同步展開,惟最後協商結果仍必須適用最惠 國待遇原則。

(三)藉由 ECFA 加入中日韓經濟整合

由於中日韓 FTA 是中日韓合作願景的一部分,以目前中國大陸對一中 的立場來看,藉由ECFA 加入中日韓經濟整合的方式,最可能與最有利的情 況是在經貿部分局部參與中日韓經濟整合。

(6)

目次

摘要 ...I

目次 ... i

表次 ...iii

圖次 ...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3

第二章 中日韓 FTA 進展與可能影響 ... 7

第一節 影響中日韓 FTA 進展之重要因素 ... 7

第二節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對成員國經貿之影響... 25

第三節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對非成員經貿之影響... 38

第三章 台、日、韓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 51

第一節 台、日、韓與中國大陸貿易概況... 51

第二節 台、日、韓對中國大陸進出口結構 ... 55

第四章 台、日、韓在中國大陸市場競合分析... 65

第一節 產業貿易競爭分析工具 ... 66

第二節 台、韓、日商品在中國大陸市場實證分析 ... 69

第三節 重要項目與產業別分析 ... 87

(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5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 期初會議審查意見與回覆 ... 127

附錄二 期中會議審查意見與回覆 ... 131

附錄三 期末會議審查意見與回覆 ... 135

(8)

表次

表 2-1 中日韓 FTA 之經濟效益,CJK 評估 ... 27

表 2-2 中日韓 FTA 之經濟效益,中經院模擬評估 ... 29

表 2-3 中日韓 FTA 對成員國進出口之影響 ... 30

表 2-4 中日韓建立自由貿易區後各國家\地區 GDP 變動值與變動率 ... 38

表 2-5 中日韓 FTA 對非成員國進出口之影響 ... 40

表 2-6 中韓 FTA 對我國之影響 ... 42

表 2-7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對非成員國 GDP 之影響 ... 45

表 2-8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對我國產業產值之影響 ... 46

表 3-1 兩岸貿易總體發展趨勢 ... 52

表 3-2 中韓貿易總體發展趨勢 ... 52

表 3-3 中日貿易總體發展趨勢 ... 53

表 3-4 中國大陸自台灣進口貿易結構 ... 55

表 3-5 中國大陸自韓國進口貿易結構 ... 57

表 3-6 中國大陸自日本進口貿易結構 ... 58

表 3-7 台日韓對中國大陸出口結構類似度 ... 60

表 4-1 台韓主要商品在中國大陸 RTA 趨勢值 ... 70

表 4-2 台韓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 RTA 指數結構 ... 77

表 4-3 台韓商品在中國大陸競合關係(趨勢) ... 78

(9)

表 4-4 台日主要商品在中國大陸 RTA 趨勢值 ... 81

表 4-5 台日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 RTA 指數結構 ... 87

表 4-6 台日商品在中國大陸競合關係(趨勢) ... 87

表 4-7 中國大陸整體關稅率(2011 年) ... 88

(10)

圖次

圖 2-1 中日韓領袖會議與 FTA 構想演進 ... 10

圖 3-1 中國大陸自台日韓進口趨勢圖 ... 53

圖 3-2 中國大陸對台日韓出口趨勢圖 ... 54

圖 3-3 中國大陸與-台日韓貿易餘額趨勢圖 ... 54

圖 3-4 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主要商品與日韓結構類似度 ... 64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在深入了解台、中、日、韓產業間之互補與競爭態勢,同時 在未來中、日、韓經濟整合可能進一步發展的情勢下,了解我國產品在中、

日、韓加強整合之下可能面對的排擠。基於當前我國產業發展在全球化風潮 下,已經出現明顯的三角貿易,此種三角貿易使我國出口之穩定性與附加價 值率皆相對降低,未來中、日、韓之加強整合,可能再使我國在開發最終消 費產品市場上面臨不利,因此有必要了解中、日、韓經濟整合未來可能之發 展趨勢、其對我國總體經濟及產業別之影響,從而研擬因應策略。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一、研究緣起

中、日、韓經濟整合是影響東亞經濟整合發展的重要關鍵,過去多年來 推動中、日、韓加強經濟整合的會議已經舉行過多次,但一直沒有具體結果。

惟 2010 年在第三次中、日、韓領袖峰會中,三國同意進一步強化經濟整合 的相關活動,使得中、日、韓 FTA 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根據當年中日、

韓領袖高峰會通過之「2020 年中日韓合作願景」,中、日、韓已於 2010 年 展開官方 FTA 可行性之研究,並預計於 2012 年完成。完成之後即可能展開 FTA 談判,進而於未來數年內完成 FTA 之簽署。我國與中、日、韓均維持 有密切的經貿往來與投資關係,中、日、韓若進行整合,將使我國受到最大 的衝擊,我國應密切觀察及掌握此一發展情勢。

中、日、韓位為於東北亞的主要國家,自廿一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風 潮與中國大陸經濟之改革開放,東亞國家在國際經貿領域扮演的角色已經日 受國際重視。此外,隨著區域經濟整合風潮由西東漸,中、日、韓也加入區 域經濟整合行列,分別與東南亞、歐、美等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

(12)

而中、日、韓彼此之間的經濟整合更關係到整個東亞地區的經濟整合,是我 國必須密切注意的重點地區。

然而中、日、韓彼此之間有相當的歷史情結,以致整合的前景並非沒有 障礙;由目前共同研究的進展來看,中韓 FTA 共同研究進展最快,因此中 韓 FTA 協商最先展開,如果協商順利,可能在中韓 FTA 達成協議後,再促 使日本加入。由於目前韓國與中國大陸在 FTA 談判方面均表現的相當積極,

而且自從兩岸 ECFA 快速達成協議並生效之後,韓國朝野認為兩岸 ECFA 將 衝 擊 韓 國 產 品 , 為 了 避 免 此 一 不 利 影 響 , 韓 國 很 可 能 進 一 步 加 速 推 動 中 韓 FTA 談判,故中日韓 FTA 也可能加速。因此有必要針對中、日、韓經濟整 合的進展、其對我國可能的影響,以及對我國區域參與的政策規劃進行深入 研究與分析。

二、研究目的

中、日、韓是我國在東亞地區的重要貿易夥伴,2010 年中、日、韓占 我國出口市場之 52%,占我國進口市場之 41%,同時也是我國在國際市場的 重要競爭對手,我國與三國各維繫有不同的產業競合與市場供需關係,其中 韓國是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日本是我國產業技術合作的重 要對象,中國大陸則是我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中、日、韓若加強整合勢必 對我國產業發展、出口成長造成影響。此外,中日韓 FTA 是東協加三 FTA 的重要元素,亦是東亞經濟整合中屬於東北亞的經濟整合,中日韓 FTA 一 旦達成協議後,東協加中日韓 FTA(東協加三)即指日可待。我國 60%以上 的出口係以東協加三國家為目的地,一旦東協加三 FTA 具體完成,不但將 對我國總體經濟產生負面衝擊,對我國區域參與、產業發展也將有重要影響。

中日韓 FTA 的構想由來已久,三國對中日韓 FTA 或雙邊 FTA 共同研究 也已進行多年,然而因為三國間的歷史情結與糾葛的政治紛爭,共同研究實 為凝聚共識的平台。另根據 2010 年「第三次中日韓領袖高峰會」,三國已 決議在 2011 年於韓國成立三國合作秘書處,以加速處理三國加強合作之相

(13)

關業務,同時又設定完成官方共同研究的時間,因此距離達成共識的階段又 向前邁進一大步,距離正式展開談判的時間也愈益接近。中、日、韓一旦完 成整合,我國應是最明顯地被排擠之對象,如何降低這種不利影響?我國應 該深入了解,並密切注意中日韓 FTA 進展,其可能涵蓋之領域,並進行評 估與規劃,以致提出因應策略。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經濟整合的核心是消除關稅,非 FTA 成員國的產品由於仍需支付關稅,

在價格競爭上首先必須面對付出實際關稅與優惠關稅差距之不利影響,其次 是當前經濟整合除了消除關稅以外,還有很多非關稅障礙之去除及超越或超 出 WTO 之約定,如:產品標準與檢驗檢疫措施之調和、競爭政策、智慧財 產權之保護、勞工與環境政策之要求以及經濟合作產業合作等。而這些約定 與投資環境之改善,以及產業布局的全球化分工應有相當地關係,因此 WTO 曾針對此做研究,研究報告顯示,進行經濟整合的會員國之間,其彼此間之 零組件、半成品的相互貿易可增加 35%,因此推測經濟整合對於投資及產業 鏈的分工合作可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經濟整合與半成品貿易是否具有因果 關係仍需進一步驗證,因為此類國家間在零組件、半成品方面相互貿易之密 切關係,有可能在經濟整合之前即已存在,此外經濟整合對投資的影響可能 也不是協議生效後立即呈現的效果。而欲釐清經濟整合與這些經濟行為的因 果 關 係 , 可 能 需 要 搜 集 相 當 地 資 料 與 進 行 實 證 分 析 , 這 不 在 本 研 究 的 範 圍 內。本研究主要將集中在因為優惠關稅所造成的影響,並進行產業面與重要 項目之分析。

一、研究內容

就中日韓 FTA 對我國可能之影響而言,2010 年本中心研究小組曾針對 中、日、韓成立 FTA 而進行經濟影響評估,發現其對我國 GDP 之負面影響,

在動態模擬下可能達 1.16%,相當值得我國重視。然中日韓 FTA 未來亦可能

(14)

先由中、韓達成 FTA,然後再帶動日本加入,故我國可能也可以思考是否分 別與中、日、韓展開 FTA 之洽簽為之因應。若此則首當其衝的是兩岸 FTA 談判進度與實質內容,其次是台韓與台日 FTA 是否有可能以及分別整合之 後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如何。不過由於時間與資源的限制,此一部分分析主要 將藉由文獻回顧與整理的方式呈現。

本研究主要將從我國與日、韓產品在中國大陸所呈現的產業分工、出口 競爭優劣態勢與未來區域經濟整合可能之發展方式來分析中日韓 FTA 對我 國可能之影響。就產業發展階段來看,台灣與中、日、韓在產業發展上各具 優勢,其中台韓產業之競爭性較高,兩岸與台日產業之互補性較高,但日本 居於產業技術的最前端,台灣則介於日、中之間,因此未來在 FTA 經濟整 合過程中,同樣的開放市場,對於不同的開放對象,將會產生不同影響,也 可能存在不同的合作機會。

由於中、日、韓對於中日韓 FTA 已加速推動,但基於各種因素尚未正 式展開談判,本研究除了將盡量了解中日韓 FTA2011 年之新近發展以外,

將從中日韓 FTA 構想之緣起、演進的過程、與影響其發展的可能因素等層 面加以分析。由於中、日、韓為我國近鄰、競爭對手、合作夥伴以及重要市 場,未來一旦三國完成 FTA 協議,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主要在於我國出口商 品將面臨市場進入障礙之不公平競爭,而我國出口明顯地以中國大陸市場最 為重要,故本研究將以台、日、韓商品在中國大陸市場之競合分析為主。

具體而言,本研究主要內容將包括:

1. 中日韓 FTA 構想之演進、共同研究之最新進展,與未來可能之發展 趨勢。

2. 中日韓 FTA 對東亞經濟整合之意涵。

3. 台灣與日、韓產業在中國大陸市場呈現之競合關係。

4. 台灣融入中日韓 FTA 之可能性與策略。

(15)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同時包含文獻整理與量化分析法。在文獻整理方面,主要在 瞭解影響中、日、韓 FTA 發展之主要因素,中、日、韓凝聚共識的過程及 未來中日韓 FTA 對我國可能之影響。為此本研究主要將先整理過去研究已 經分析之結果,其次分析近來中、日、韓在經濟整合方面之互動,以及未來 可能影響三方整合之重要因素。然後再針對日、韓、台與中國大陸貿易之特 性,瞭解我國產品在中、日、韓 FTA 形成之下可能受到的影響,故分析方 法包括:

1. 整理文獻,分析中、日、韓經濟整合構想之緣起、演進過程,及影 響其未來發展之可能因素。

2. 整理既有的量化分析文獻,綜合彙整中、日、韓 FTA 之模擬評估,

以明瞭中日韓 FTA 對我國總體經濟與產業產出之影響。

3. 利用經濟統計數據分析法,分析中、日、韓、台間貿易關係,包括 利用貿易資料分析中、日、韓、台間相對貿易競爭優劣勢及隨時間 演變之趨勢,以明瞭日、韓、台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呈現的競合態 勢,從而推測中日韓 FTA 對我國重要產業之可能影響,並進而研擬 因應對策。

(16)
(17)

第二章 中日韓 FTA 進展與可能影響

中、日、韓成立自由貿易區的構想由來已久,最早始於東協加三領袖會 議中的中、日、韓領袖會議。後來中、日、韓領袖會議獨立舉行,同時更擴 大三國合作項目與範圍,使中日韓 FTA 成為中、日、韓全面加強合作中,

僅屬於經貿方面之加強合作目標,因此中日韓 FTA 的共識已經日益凝聚。

然而經過十多年的演進,中日韓 FTA 尚未正式展開談判,也顯示三國間對 建立 FTA 似有相當顧慮,或者尚未有夠強的政治意願。但也因為經過十多 年的思考與準備,未來若展開正式談判,其速度可能加速,因此又形成為何 吾人應深入研究中日韓 FTA 未來可能發展與影響的重要原因。本章主要說 明影響三國成立自由貿易區的歷次中 、日、韓領袖會議、其與中日韓 FTA 之關係、影響中、日、韓會談之政治因素,及中日韓 FTA 共同研究之初步 成果與發現。

第一節 影響中日韓FTA進展之重要因素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中日韓 FTA)為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一部分。東亞 國家熱衷於區域經濟整合主要是受到歐洲及美洲在 1990 年代在經濟整合方 面的積極進展1影響,認為東亞國家亦應該加強整合,以免被歐美國家排擠。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東亞國家應加強合作的意識更加凝聚,在東協 積極推動下,東協十國與中、日、韓三國在吉隆坡舉行了首次非正式會晤,

由此形成十加三機制與東亞經濟合作框架。1999 年東協與中日韓發表「東 亞合作聯合宣言」,正式啟動十加三與東亞經濟合作2,也因此形成東亞 區

1 相關 研究 可 參見c周 作珊(2005),中 日韓 自 由貿 易 區可 行 性之 研 究,d杜 巧 霞 等( 2007),中 日 韓 參 與 東 亞 經 濟 整 合 之 最 新 發 展 與 我 國 因 應 之 道 。

2 吳玲 君( 2007) ,東 協 國 家與 東 亞經 濟 合作 : 從「 東 協加 三 」到 「 東亞 高 峰會 」 。

(18)

域主義。

2001 年 11 月中、日、韓三國領袖在十加三峰會下另舉行中日韓領袖峰 會,韓國代表首次提出建立中日韓 FTA 的可能性;2002 年 11 月同樣在中、

日、韓領袖峰會中,中國大陸代表進一步提出展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之可行 性研究,得到三國的認同,因而使中日韓 FTA 的構想得以付諸三國實際的 共 同 活 動 。 惟 在 推 動 東 亞 區 域 主 義 過 程 中 , 東 協 (ASEAN)由於受到中國 大陸崛起之威脅,同時東協國家早有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之經驗,表 現出較積極態度,故已先後完成東協加中國大陸、東協加日本與東協加韓國 三個 FTA(俗稱三個東協加一),而東北亞國家的中日韓 FTA 則由於三國 各有歷史情結、政治因素與經濟考量而發展較慢。

但是由於東亞經濟整合還有更遠大的目標,例如中、日、韓完成整合後,

還有東協加中、日、韓 FTA(即所謂的東協加三)、東協加六(另加上澳、

紐、印度),甚至東協加八(另加上俄羅斯、美國)等整合構想,以及東亞 經濟整合與亞太經濟整合可能也會相互影響。因此可能影響中、日、韓經濟 整合的因素相當廣泛,本節分別由中、日、韓領袖會議、東亞經濟整合以及 亞太經濟整合等幾個角度加以分析。

一、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構想之緣起與演進

如上所述,中、日、韓進行中日韓 FTA 可行性研究的共識於 2002 年 11 月中、日、韓領袖會議中得到共識,自 2003 年起中、日、韓三國展開中日 韓 FTA 共同研究。所謂 FTA 的共同研究,一般均為決定 FTA 何時展開談判 的最重要因素。一但彼此不管是雙方、三方或多方,在共同研究中確認 FTA 的正面經濟效益,若再加上政治意願,即可能展開 FTA 談判。但是中日韓 FTA 共同研究分為民間的共同研究與官方的共同研究,因此中日韓 FTA 蘊 釀的過程也特別長。此外中、日、韓領袖峰會在過去幾年又有新的發展,尤 其是自 2008 年起,中、日、韓領袖峰會自東協加三會議獨立出來,2010 年 5 月 29-30 日中、日、韓領袖於韓國濟州島舉行第三次峰會,更設定三國將

(19)

推動「2020 中日韓合作願景(Vision)」,共同致力推動及成立東亞共同體,

因此中、日、韓領袖峰會對東亞區域整合已有較中日韓 FTA 更宏觀、長遠 的目標,未來中日韓 FTA 的發展,可能也會受到「2020 中日韓合作願景」

實體進展之影響,以下分別說明其內涵與演進過程。

(一)中日韓領袖會議

中 、 日 、 韓 三 國 領 袖 早 在 1999 年 出 席 在 菲 律 賓 馬 尼 拉 舉 行 之 東 協

(ASEAN)+3 高峰會議時,即曾以早餐會之方式,舉行非正式會談,開啟 三國舉行領袖會議之機制,其後三國領袖每年在出席 ASEAN+3 會議時,均 另舉行三國領袖會議。從 1999 年起至 2007 年止共進行 8 次中、日、韓領袖 會議,並自 2003 年展開民間的中日韓 FTA 共同研究,而於 2006 年完成。

2008 年中、日、韓決定中、日、韓領袖峰會獨立舉行,並由三國輪流在各 自國家舉辦,從此三國加強合作的步調開始加速。

單獨舉辦的中、日、韓領袖峰會,首先於 2008 年 12 月 13 日在日本福 岡舉行第一次中、日、韓領袖峰會。其次於 2009 年 10 月 10 日在中國北京 舉行第二次領袖峰會。2010 年 5 月 29 日至 30 日在韓國濟州舉行第三次領 袖峰會以及 2011 年 5 月 22 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第四次領袖峰會。(詳見圖 2-1)

歷屆會議三國幾乎均發表聲明、備忘錄或宣言等,以強調三國加強合作 與夥伴關係之政策立場,其中 2010 年 5 月 29 日至 30 日在韓國濟州舉行之 第三次領袖會議,會後發表「2020 中日韓合作願景」,可說是三國合作最 具體的成就,在三國合作願景中設定了三國合作的範圍與具體的目標。

(20)

1999.11.28 2000 2001.11.5 2002.11.4 2003.10.7 2004.11.29 2007.1.4 2007.11.20 2008.12.13 2009.10.10 2010.5.29 2011.5.22

CJK 領 袖 會 議 及 峰 會

第 一 次 領 導 袖 會 議 ( 附 帶 於 10+3 峰會 舉 行)

第 二 次 峰

第 三 次 峰

第 四 次 峰

第 五 次 會 議 簽 署 CJK 推 動 經 濟 合 作 宣 言

第 六 次 會 議 通 過 CJK 三 國 行 動 戰 略 CJK 合 作 進 展 報

第 七 次 會 議 發 表 第 七 次 中 日 韓 領 袖 會 議 聯 合 新 聞 聲 明

第 八 次 會 議 通 過 2007 年 中 日 韓 合 作 進 展 報 告

第 一 次 CJK 峰 會 單 獨 舉 行

第 二 次 CJK 峰 會

第 三 次CJK 峰 會

第 四 次 CJK 峰 會

中 日 韓 FTA 共 同 研 究

韓 國 代 表 提 議 思 考 中 日 韓 FTA 之 可 能 性

中 國 大 陸 代 表 提 出 展 開 中 日 FTA 可 行 性 之 共 同 研 究

展 開 民 間 智 庫 中 日 FTA 共 同 研 究

完 成 民 間 中 日 FTA 可 行 性 研 究

簽 署 三 國 夥 伴 關 係 聯 合 聲 明

提 出 三 國 合 作 2020 願 景 展 開 中 日 韓 FTA 共同 研 究 預 計 2012 年 完 成

預 計 中 日 FTA 共 同 研 究 提 前 至 2011 完

FTA 共 同 研 究

2004.9 中 韓 通 商 長 官 會 談 同 意 展 開 民 間 中 韓 FTA 共 同 研 究

2006.11 展 開 中 FTA 產 官 學 共 同 研

2007.3

FTA 共 同 研 究 第 一 次 會 議

2008.6 中 FTA 共 同 研 究 第 五 次 會 議

2010.5 FTA 產 官 學 共 同 研

2010.9 FTA 前 期 協 議

2011.3 中 韓FTA 前 期 第 二 次 會 議 2011.9 發 表 中 韓 FTA 深 層 研 究 結 果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圖 2-1 中日韓領袖會議與 FTA 構想演進

(21)

(二)2020 中日韓合作願景

「2020 中日韓合作願景」之內容涵蓋建立制度化合作關係、強化經貿 整合、推動環境與永續發展政策、促進文化交流、促進區域安全及加強反恐 合作等,其中中日韓 FTA 共同研究僅屬於經貿領域之合作;在促進區域繁 榮與安全方面,未來中、日、韓三國將向促成東亞共同體方面發展,是較東 北亞經濟整合涵蓋範圍更大且更深入的區域整合。具體而言,中、日、韓合 作願景包括以下五大領域:

1. 建立三國合作秘書處,加強三國夥伴關係,並促其制度化

1)透過政府間之合作,建立中、日、韓三國間相互信賴之基礎;

2)2011 年在韓國成立三國合作秘書處;

3)有效運用既有之機構與單位,共同防範天然災害;

4)研擬開啟「三國國防對話」之可行性;

5)建立三國情治單位加強合作體制;

6)擴大三國地方政府間之合作

為期達成上述目標,三國政府將密切合作,以塑造相互間之信賴基礎,

有效運作及管理合作體制,並為發掘合作項目及執行相關計畫起見,中、日、

韓三國決議於 2011 年在韓國設立合作秘書處。

此外,為加強三國之國防關係,將推動成立三國國防大學、加強情治單 位之合作以及擴大支援地方政府間之合作與交流。

2. 進行 FTA 產官學共同研究,透過持續之經濟合作邁向共同繁榮 1)中、日、韓三國 FTA 產官學之共同研究,於 2012 年內完成;

2)透過廢除各種貿易障礙及貿易便捷化,於 2020 年以前,擴大三國間

(22)

之交易規模

3)有效支援中、日、韓物流部長會議及雙邊物流政策之對話;

4)加強三國間之關務合作;

5)推動簽署中、日、韓三國投資保障協定;

6)擴大三國間之金融合作,並積極推動國際金融體系之對話機制;

7)持續發展三國間之多邊貿易體制,加強合作關係;

8)加強科技革新領域之合作;

9)擴大標準部門之合作;

10)在產業、能源、ICT 及文化等方面,採行共同之政策;

11)加強三國在 G20 及 APEC 等領域之合作。

為期達成上述目標,首先決定於 2012 年之前,中、日、韓三國應完成 有關 FTA 之產官學共同研究作業,並同意努力早日簽署中、日、韓三國之 投資保障協定。

三 國 並 決 議 透 過 廢 除 貿 易 障 礙 及 努 力 推 動 貿 易 便 捷 化 , 於 2012 年 之 前,更進一步擴大三國之貿易量,並將有效運作物流部長會議之機制,增強 三國間之關務合作。

此外,為期有效推動三國區域內及在世界經貿領域之合作,三國應利用 在 G20 及 APEC 等多邊論壇之機會,加強合作與交流。

3. 有效推動永續發展與環保政策

1)支持國際環保規範;

2)共同履行有關 10 大環保部門之行動計畫;

3)支持召開生物多樣化協約年會及世界自然保育年會;

(23)

4)加強三國境內海洋環境之保護;

5)致力境內黃沙之防範技術及應對能力之培訓機制;

6)加強對防杜有害廢棄物之合作體制;

7)建構三國循環經濟之模範基礎。

為期達成上述目標,決議支持第 15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當事國年會

(COP15)及第 5 屆京都議定書當事國年會(CMP5)之決議及哥本哈根協 議。

有效支持三國環境保護部長會議所推動之 10 大議題,並同意採行共同 之應對措施。

此外,三國同時決議致力減少日益增多之海洋廢棄垃圾,防範黃沙及其 應對能力暨有害物質之管制等,應積極加強合作機制。

4. 透過擴大人員及文化交流,致力和諧與友誼關係

1)透過擴大人員交流,增強友誼關係;

2)透過舉行文化部長會議,增加合作交流,每年並舉行定期性之文化 產業研討會;

3)擴大三國間人員互訪之規模;

4)積極推動大專院校相互間學分之認定及共同學位課程之交流;

5)擴大青少年之相互訪問;

6)加強體育活動之交流;

7)為提升社會貧困階層之抗壓性,加強三國間之交流與合作。

鑒 於 文 化 可 以 作 為 國 民 相 互 間 之 友 誼 橋 樑 , 進 而 增 進 彼 此 之 信 賴 與 理 解,決議繼續加強目前已在推動之三國文化部長會議及中、日、韓三國文化

(24)

論壇等活動。

此外,為期持續推動三國大學間之合作交流,有效提供必要之支援,建 議舉行教育部長會議,並更進一步擴大三國青少年之交流及其規模。

5. 推動東亞共同體,共同推動區域及國際社會之繁榮與安定

1)透過六方會議,致力朝鮮半島之非核化;

2)為杜絕恐怖分子滋事,三國共同舉行專家會議;

3)三國加強合作,防範麻藥毒品;

4)相互交換有關食品之認證基準;

5)加強因應傳染病蔓延之合作機制;

6)相互交換各國發生疫病之現況及其防疫措施之相關資料;

7)為確保世界糧食之穩定,三國應持續加強合作;

8)為致力東亞共同體之發展,三國在 ASEAN+3 及東亞峰會(EAS)等 多邊區域合作體,應加強合作;

9)共同努力推動聯合國(UN)之改革;

10)中、日、韓三國對非洲之政策對話,應由三國輪流繼續舉辦。

為期紓解北韓之核武問題,應透過六方會談之機制,共同努力,推動相 關措施,並為杜絕恐怖份子之活動,三國應舉行專家會議,加強防範麻藥、

傳染病毒及惡性疾病等之蔓延。

為期建立東北亞共同體架構,在 ASEAN+3、EAS、ARF 及 APEC 等多 邊組織應加強合作關係。此外,為期支援非洲之和平發展,中、日、韓三國 應輪流主持對非洲之政策對話。

(25)

綜合而言,「三國合作願景 2020」可以說是三國為加強全面性合作所 設定的基本原則與目標,它包含投資、金融、國防、貿易、能源、產業、文 化、環境、反恐、區域安全等各領域的合作。在經貿領域方面,中日韓 FTA 與共同研究是三國當前合作的基本項目,未來中日韓 FTA 中將包括廢除關 稅與非關稅障礙、關務合作、簽署投資保障協定、擴大金融合作、加強科技 合作、強化商品標準合作、調和產業能源、ICT 及文化政策、以及加強三國 在 G 20、APEC 領域之合作。最終目標則在促進東亞共同體之發展,故未來 三國將在 ASEAN+3 及東亞峰會中加強合作。

2011 年 5 月 22 日中、日、韓領袖在東京召開第四次峰會,三國同意將 完成中日韓 FTA 共同研究的時間,由 2012 年提前至 2011 年底,並預計於 2012 年啟動 FTA 談判。

(三)中、日、韓聯合研究會議

為了瞭解中、日、韓經濟整合的可行性,自 2003 年起中日韓展開非官 方的自由貿易區共同研究,2006 年三國合作完成並出版「中日韓可能建立 的自由貿易區」一書。

官產學中日韓 FTA 共同研究則於 2010 年 5 月展開。此外,中韓之間 亦 於 2004 年 9 月展開民間的中韓 FTA 共同研究,2006 年 11 月展開官產學中 韓 FTA 共同研究,並於 2010 年 5 月完成。由這些研究報告中可約略了解中 日韓 FTA 對中、日、韓的影響(詳細內容將於本章第二節再予說明)。

基本上,根據 2006 年三國民間智庫合作完成的共同研究顯示,中日韓 FTA 對於中、日、韓各具有不同的戰略意義,從經濟利益來看,進一步的整 合,整體而言對大家均有利,但是對少部分產業仍將帶來調整壓力。然而從 全球區域整合發展趨勢與中、日、韓在國際經濟體係中扮演的角色來看,中、

日、韓均認同東亞國家在區域經濟整 合潮流中應有所表現,故中日韓 FTA 在三國領袖峰會中持續受到三國共同的關切。

(26)

2010 年 5 月 6 日,中日韓三國副部長在韓國首爾簽署聯合聲明,宣布 正式啟動三國自由貿易區(FTA)官產學聯合研究,並舉行第一次聯合研究 會議。聲明中指出聯合研究委員會之召開是為了落實 2009 年 10 月 10 日三 國領導人在北京峰會期間的指示,並依據 2009 年 10 月 25 日在泰國華欣舉 行的三國經貿部長會議發表之聯合聲明,而聯合研究將盡力於 2012 年三國 領 導 人 峰 會 前 結 束 研 究 工 作 ( 至 中 、 日 、 韓 第 四 次 峰 會 時 , 已 將 其 提 前 至 2011 年底前完成)。

根據中、日、韓發佈之 FTA 聯合研究職責範圍顯示,自由貿易區可能 涉及的範圍包括消除或減少現有貨物、服務和投資領域之貿易障礙、透過制 定共同規則加強經濟聯繫的方式和手段、透過 FTA 加強合作,包括產業部 門的合作、關稅及非關稅措施、貿易救濟、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及貿易便 利化、SPS 和 TBT(包括技術標準、相互認證)、自然人移動、資格認證、

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透明化及爭端解決等其他議題。因此未 來中日韓 FTA 應該是全面性的 FTA。

第二次聯合研究會議於 2010 年 9 月 1-3 日在日本東京舉行,三方就關 稅、非關稅措施、原產地規則、貿易救濟、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SPS)、

技術性貿易障礙(TBT)等涉及貨物貿易和經濟合作領域的有關議題交換意 見。第三次聯合研究會議於2010 年 12 月 1-2 日在中國大陸的山東威海舉辦,

三方就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有關議題展開討論,並確定 2011 -2012 年工作計 劃及分工。2011 年 6 月 27 日至 29 日第五次會議於日本九州市舉行,三方 主要就聯合報告中服務貿易和投資章節進行磋商。

(四)中、韓聯合研究會議

在中、韓雙邊會議方面,中、韓雙方於 2004 年 9 月透過通商長官會議 達成展開民間中韓 FTA 共同研究共識,2006 年 11 月達成展開官產學中韓 FTA 共同研究。自 2007 年起歷經五次會議,於 2010 年 5 月完成官方共同研 究。2010 年 9 月展開中韓 FTA 前期協議會議,於 2011 年 9 月完成中韓 FTA

(27)

深層研究結果。由於中韓 FTA 聯合研究進展較快,顯示中韓 FTA 談判可能 會較中日韓 FTA 先展開談判。2011 年 10 月根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中 可能於 2011 年底啟動 FTA 談判3

在中國大陸方面,中國大陸於十二五計劃中發佈之《中央關於製定十二 五 規 劃 的 建 議 》 , 進 一 步 明 確 指 出 將 引 導 和 推 動 區 域 合 作 進 程 , 加 快 實 施 FTA 戰略。此外,中國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於 2010 年 8 月 26 日在越南峴港 舉行第十三次東盟和中日韓經貿部長會議前之午餐會上表示,對於東亞經濟 整合中出現的各種倡議和機制,只要有利於本地區各國的發展和共同繁榮,

中方均持開放態度。整體而言,中國大陸認為經濟整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應本著從易到難、由小到大的原則逐步推進。

二、影響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未來發展之可能因素

(一)東亞經濟整合之未來發展趨勢

東亞經濟整合基本上是以東協十國為核心,向外不斷擴大的同心圓經濟 整合,即所謂的「ASEAN+N」發展模式。目前已完成 5 個東協+1,分別為 中、日、韓、紐澳、印度。如果中日韓 FTA 完成整合即可進入 ASEAN+3,

甚至 ASEAN+6,從而達到日本期望的東亞經濟整合。然而東協十國的經濟 實力相當有限,彼此差異又大,10+3 的進展主要仍需看中、日、韓的態度。

以中國大陸參與經濟整合的策略來看,顯然是以東亞經濟整合為主要選 擇。希望在現有東協-中國 FTA 基礎上,建立包括日、韓兩國的「10+3」自 由貿易區。日本同樣為東亞經濟整合的成員,則意欲推動東亞共同體,希望 在「10+3」基礎上納入紐、澳和印度三國,即所謂的「10+6」,甚至將來也 不排除納入美國。因此日本與中國大陸在推動東亞經濟整合的目標上呈現著 差異,也導致中、日、韓的經濟整合無法順利展開。惟自從 2011 年日本 311

3 韓中 FTA 談 判或 年 底啟 動 ,經 濟 效果 看 好, 朝 鮮日 報 2011/10/21。

(28)

大地震和福島核廠事故之後,日本對東亞共同體的參與意願似乎已經有所降 低。

ASEAN 的整合模式固然有東協十國為核心,但隨著東協共同體可能在 2015 年成立,中、日、韓等國家在東協市場的優惠將相對縮小,以及競爭 將加劇,因此未來如果東協共同體發展順利,可能使中、日、韓加速整合,

以致早日形成東協+3 FTA。

(二)東亞經濟整合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可能相互影響

中日韓 FTA 為決定東協+3 能否順利整合的重要因素,亦是構成東亞經 濟整合與東協+N 整合構想的重要關鍵。在東亞經濟整合 10+N 的整合模式 中,美國很明顯地未被納入,然而隨著東亞國家加強整合與中國大陸之快速 崛起,美國在東亞的利益似乎受到威脅,因此 2009 年 7 月美國國務卿希拉 蕊出訪泰國時,宣布美國將「重返亞洲」,意指未來美國將把亞洲事務擺在 美國外交議程上更顯著的位置。在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則於 2008 年已 宣布將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並展開相關談判。

TPP 是由新加坡、紐西蘭、汶萊、智利四國在 2006 年組成的自由貿易 區,四國在 TPP 中承諾了高度的相互開放市場,而且對外保留進一步擴大成 員的對外開放性。2008 年 9 月美國宣布加入 TPP 談判,隨後又有馬來西亞、

越南、澳洲、秘魯跟進,故 TPP 目前成員已擴大至 9 國,而談判則由美國主 導。由於 TPP 的擴大趨勢與主要成員的積極推動,在短期的未來可能成為亞 太地區重要的經貿整合組織,因而與東亞經濟整合成為共同促進亞太地區整 合的兩大支柱。

TPP 與 ASEAN+N 兩個整合模式,基本上兩者並非相互排斥,2010 年 APEC 宣言認為兩者同樣是促進亞太地區邁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 可能途徑。但是兩個區域整合所涵蓋的主要成員-中、美兩國,在短期內應 該很難相互接納;此外,TPP 是自由化程度極高的區域整合,部分東亞國家

(29)

過去參與區域整合時,保留的項目較多(例如日本),在考慮是否加入 TPP 時,難免不會有所顧慮。因此兩者欲相互合併,在短期內也有相當困難。如 果 TPP 與 ASEAN+N 各自發展,則主要因素將受政治意願影響,其中前者 發展的速度與規模,主要關鍵將是美國,後者的發展成敗則主要視中、日、

韓的政治關係。此外,日本在兩個整合模式中又同是雙方欲拉攏的對象。

日本在菅直人政府時期,曾經對 TPP 表示濃厚興趣,惟後來由於 311 大地震,日本政府對於是否加入 TPP 的考量曾經暫緩。而當初菅內閣之所以 對 TPP 顯示濃厚興趣,主因是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鑑於韓國當時已與歐盟、

美國完成 FTA 談判並簽署協定,擔心本國汽車和電子零件等產品之出口會 受到影響,因而努力推動日本加入 TPP。此外日、中兩國關係因釣魚島及其 附屬島嶼主權問題一度惡化,以及北韓發起的一系列軍事挑釁迫使日韓兩國 進一步依賴美國,亦促使日本從安全保障角度出發,考慮與亞洲保持距離,

並再次開始親近美國4

然而日本若參與 TPP,必然促使日本積極面對貿易自由化,為此日本政 府必須思考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以及如何加速國內農業積極調整的能力。

此外,中國大陸對 TPP 則可能持保留態度,原因在於中國大陸認為 TPP 可 能使亞洲國家無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與控制,尤其鑑於 TPP 的內涵,可能要 求所有農工產品高度自由化,可能使亞洲國家必須放棄對農業的保護,以致 最終成為必須依賴美國之農產品出口來解決國內糧食生產不足的問題。因此 已有論者呼籲中、日、韓三國應加強東亞經濟整合,甚至成立東亞共同體,

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惟此種論述如果成立,加強東亞經濟整合同樣也會加 強對東亞其他國家之依賴,其中對美國依賴度之提高,有比對中國大陸依賴 度提高後之風險更大嗎?顯然並不見得。因此 TPP 與東亞經濟整合可能形成 相互競爭的局面,而究竟哪一個整合體發展程度較快,主要將決定於成員間

4 美國的 TPP 戰略 與 東亞 共 同體 , 中國 大 陸評 論 新聞 , 2011 年 3 月 11 日。

(30)

政治因素與推動者的意志力及統合力。

由於歐美目前均為國債所苦,亞洲為未來經濟成長最被看好的地區,美 國加強與亞太國家之關係,實隱含著未來將藉此開拓美國在此地區之商機,

以達成歐巴馬政府五年內出口倍增計畫之目標。至於 TPP 談判,到 2011 年 11 月以前,APEC 已就不同主題進行了九個回合的談判,其中除了 TPP 對 於市場開放程度要求頗高之外,自從由美國主導談判後,又將涵蓋議題擴大 至勞工議題,而美國助理貿易談判代表又表示,未來美國還將加入國營企業 議題,故未來 TPP 如何發展及如何達成協議頗值得吾人關注5

11 月 8 日 APEC 在夏威夷召開資深官員會議,我國向美國等主要 TPP 成員國表達願意加入 TPP,獲得各會員體正面回應6。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原 本預計當日公布日本將加入 TPP 談判,然臨時決定待次日召開內閣與民主黨 三巨頭會議之後,再對外說明。但日本經濟學家山田久稍早之前已表示,加 入 TPP 對日本經濟效果不顯著,但日本希望藉此推動農業領域改革,同時加 入全球自由貿易潮流以及將與中、韓等亞洲國家加強合作。至 11 月 11 日日 本野田首相宣布加入 TPP 談判,美國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網站刊登評論文章 稱,這將是一件「改變格局的大事」,而且提到由於美韓 FTA 已經簽署,

再加上日本農業政策需要改革,日本將利用 TPP 加強與美國的關係7。繼日 本宣布加入 TPP 談判之後,隨後加拿大、墨西哥也宣布加入,於是形成 TPP 9+3 架構。

2011 年 APEC 主辦國-美國,則於 2011 年 APEC 領袖峰會時宣布 TPP 架構,根據該架構,歐巴馬政府預計將於 2012 年完成 TPP 法律文本。其內 涵將包括消除影響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障礙,並讓投資和商界人 士的流動更加容易,例如:減少文書工作量及簡化海關程序;促進創新產品

5 TPP 談 判 議 題除 了 市場 進 入以 外,已 涵 蓋關 務 合作、技術 性 貿易 障 礙、電信、政 府採 購、中 小 企 業 規 則 、 境 內 管 制 之 調 和 、 競 爭 力 與 發 展 、 勞 工 保 護 等 。

6 台灣 亦表 加 入 TPP 獲 會 員正 面 回應 , 中央 社 2011.11.10。

7 The Trand-Pacific Partnership and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2011.11.7.

(31)

和服務的貿易及投資,包括與數位經濟及環保科技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協助 開 發 中 成 員 國 培 養 勞 動 力 , 以 滿 足 高 技 術 人 才 及 其 他 需 求 , 並 提 升 其 競 爭 力;確保政府採購的透明度和無差別待遇;保障勞工福利;以及保護智慧財 產權等。

至於中國大陸面對 TPP 之加強整合,胡錦濤在 ABAC 演說中強調,亞 太地區國家應該要同時在不同層次與範圍、多種途徑與方法下推動區域經濟 整 合 , 中 國 大 陸 支 持 以 東 亞 自 由 貿 易 區 、 東 亞 全 面 經 濟 夥 伴 關 係 以 及 TPP 為基礎推動經濟整合,也重申中國大陸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動 WTO 杜哈回合談判,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應加重其扮演的角色。因 此與美國積極地推動 TPP,顯然有不同的戰略目標。

至於中日韓 FTA 的發展,在 2011 年 5 月第四次中、日、韓峰會中,雖 然三國表示將於 2011 年完成關於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聯合研究,並期 待能在 2012 年展開談判,但對於如何克服彼此間外交紛爭及歷史糾葛而進 一步深化經濟合作,並未有明顯的進展。另一個與中日韓 FTA 發展可能有 密切關係的是中韓 FTA。2011 年 11 月 24 日韓國貿易部長在接受每日新聞 訪談時提到,韓國將加強與重要貿易夥伴,包括日本與中國大陸的 FTA 談 判,其中韓日 FTA 已經展開,但目前處於暫時中斷狀態,韓中 FTA 談判則 預計將於 2012 年 1 月展開。如果韓中 FTA 如期展開,並快速完成,則可能 刺激日本加速進入中日韓 FTA 談判。

從東亞經濟整合的推動來看,目前中、日、韓領袖峰會所推動的東亞共 同體主要係藉由東亞峰會之召開來凝聚共識,而 2011 年美國與俄羅斯也將 參加東亞峰會,意味著東亞共同體已由原先東協加三的基礎逐漸擴大為東協 加八,其發展軌道已由原本嚴格的地理界定的東亞區域主義朝向寬鬆定義的 亞太區域主義。然而與在核心的整合成員間尚未達成共識之下,參與成員的 擴大,可能使整合難度更加提高。反之,美國商業團體則寄望 TPP 未來可以

(32)

延申至韓國及中國大陸8。未來亞太區域整合發展的速度,如果持續超越東 亞區域整合,則東亞區域整合恐將被亞太區域整合所涵蓋。

三、影響東亞區域會談之政治因素

除了經濟因素以外,東北亞國家間對部分地區之領土主權有爭議,以及 有時突發的政治衝突,也可能對中、日、韓是否將加強整合具有重要影響。

例如:日、韓對獨島/竹島,中、日對東海,中、日、台對釣魚台,北韓對 東北亞區域安全所潛伏的不確定因素,俄羅斯、美國與東北亞國家的軍事結 盟關係等,也足以影響區域內其他地區對維護區域安全的戰略作為,進而影 響東北亞經濟整合的進展。

(一)日、韓獨島/竹島爭議9

獨島/竹島為位於日、韓之間海域的小島,二戰之前,日本佔有該島,

戰後,韓國宣布對該島擁有主權。1953 年日本趁韓戰期間登島修建標誌物,

韓國青年趕走日本人,形成如今雙方對獨島主權之爭議。獨島本身長度不超 過 200 公尺,面積狹小,本身無利益可言,但該島周圍廣大的專屬經濟區的 漁業權和海底資源十分豐富。此外,日、韓間長期就過往殖民統治時代之影 響與賠償事宜交惡,故此一爭議對南韓而言不單為主權問題,更涉及民族主 義之國內壓力。目前該島實際上由南韓進行管理控制,唯因雙方立場及認知 本質差異太大,爭議不斷。2011 年 1 月 13 日,一艘韓國漁船在獨島海域被 日本保安廳巡邏艦攔截,南韓也派出軍艦馳援,雙方爭議再起。2011 年 3 月 30 日日本審定通過的新教科書,顯示日本對竹島擁有主權,再度引起韓 國、朝鮮激烈反應。

8 Pacific negotiators seeking trade accord to target labor rights, US Says, 16-Sep.-2011. Bilateral. Org.

9 許金 彥, 日 韓獨 島 爭議 , 2009。

(33)

(二)朝鮮核武與六方會談議題

朝鮮核武與六方會議為影響東北亞區域環境的另一重要因素。朝鮮核武 為韓戰之後,兩韓對立至今,影響東北亞區域安全,甚至也涉及美國、俄羅 斯在東亞的軍事結盟關係的重要議題,因此未來六方會談如何發展?如能因 此建立強化東北亞區域安全的多邊體制10,則東北亞國家的經濟整合可望有 較順利之發展。

朝鮮核武問題始自 2002 年北韓宣布其核武發展,要求與美國進行雙邊 會談,經協商後啟動包含美、中、日、韓、朝、俄六國的六方會談。自 2003 年 8 月至 2007 年 10 月為止,六方會談共舉行六輪會談,各方已就朝鮮半島 無核化與援助計劃等達成若干共識與聲明,然北韓持續開發中程彈道導彈,

與六方會談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背道而馳。2009 年 4 月 13 日聯合國安理 會乃發布強硬聲明,次日北韓外務省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並且恢復原先停擺 的核子設施。2010 年 3 月 26 日南韓海軍天安艦遭擊沈事件,2011 年 3 月南 韓延坪島被北韓砲擊,兩韓關係再陷高度緊張。但是到了 2011 年 3 月 15 日 北韓宣布願意無條件恢復六方會談,而美國在同年 8 月 24 日針對金正日的 宣示做回應時卻說,若北韓確實有意中斷核試驗與導彈試射,值得歡迎,但 北韓作為尚不足以讓六方會談重新啟動。

整體而言,六方會談議題首重朝鮮半島無核化,儘管俄、中兩國持正面 態度,唯因北韓採取巧策略,以反覆策略進行拖延,使得談判始終未獲實質 進展。然而此局面近來又有若干變化,首先北韓內部已啟動第三代領導人金 正恩接班計劃,而金正日亦於近日赴中國大陸訪問,可謂使中國大陸在六方 會談中之影響力更為顯著。其次,李明博政府的北韓政策,似已重新修正前 朝政府的陽光政策11,即對北韓放棄一未的包容,採取更務實、有效與互惠

10 陳慧 珊( 2007) ,東 北 亞 安全 建 制之 研 究- 以 北韓 核 武和 六 方會 談 探究 起 。

11 李明 博在 競 選政 策 中即 表 明將 重 新檢 討 陽光 政 策,參 見 李 庚 嬉( 2008),怎 麼 看 北 韓 核 武 危 機 。

(34)

的政策。如果未來南韓對北韓政策日趨緩和,則朝鮮半島和解情勢將逐漸升 高。另外受南北韓天然災變影響,兩韓已於 2011 年 4 月下旬就長白山火山 因應策略進行若干會談,而南韓自 2010 年 8 月李明博呼籲雙方開創和平與 合作的新時代以來,已展開統一稅研究,又顯示南北韓的和解仍在可能方案 中12

2011 年 8 月 15 日在李明博總統第 66 屆光復節賀詞表示,韓國對北韓 將繼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最近南韓政府允許民間團體向北韓提供麵粉和超 音波診斷裝備援助,並決定向北韓提供水災振災援助,由此顯示南韓對北韓 已擴大人道援助,但是在北韓態度進一步改善以前,南韓政府不會向北韓提 供更大規模的經濟援助,顯示兩韓關係雖自最低點回升,但實質關係的改善 仍然缺乏突破。就恢復東北亞各國雙邊或多邊實質會談而言,亦缺乏彼此更 多良性互動與善意。

(三)中、日、台釣魚台主權爭議

中、日、台對釣魚台主權之爭議由來已久。釣魚台列嶼位於台灣東北部,

為台灣漁民經常作業的海域,惟因列嶼各島淡水不足,為無人島。根據中國 大陸文獻記載,釣魚台列嶼在明朝或更早期已被發現。惟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由美國控制,1972 年美國將琉球群島主權歸日本時,一併將釣魚台列 嶼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引起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抗議,因為中國大陸及台 灣均認為其對釣魚台擁有主權。釣魚台於此時成為中、日、台爭取主權的爭 議,主因在於 1968 年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勘察中國東海時,發現 釣魚台附近海域似藏有石油。此外基於經濟海域利益也促使三國積極表態。

而近年來中國大陸海軍軍艦活動範圍逐步擴大至釣魚台周邊海域,使中、日

12 該研 究案 內 容為 假 設在 2030 年 兩 韓實 現統 一 ,且 在 國內 稅 中累 積 0.8%的統 一稅 , 將需 要 55 萬 億 韓 元 的 統 一 費 用。但 是 在 毫 無 準 備 的 情 況 下 迎 接 統 一,就 要 支 付249 萬億 韓 元的 統一 費 用。統 一 費 用 包 括 南 北 韓 軍 事 合 併 費 用、行 政 和 司 法 合 併 費 用、經 濟 合 併 費 用,以 及 援 助 北 韓 弱 勢 族 群 的 費 用 。

(35)

雙方對釣魚台主權爭議淪為影響中、日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我國而言,2008 年 6 月 10 日聯合號海釣船在釣魚台海域遭日方攔截 並發生沈沒意外,日方扣留船長引起台灣社會輿論撻伐,外交部重申主權並 向日方抗議後,日方釋放船長,事件落幕。此期間中國大陸外交部亦重申釣 魚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要求日本政府「停止在釣魚台附近海域的 非法活動」。2011 年 9 月 7 日日本海上保安廳與中國大陸漁船在釣魚台附 近又發生碰撞,日方扣留船長,中國大陸保釣人士在北京發起示威遊行,並 向日本駐華使館抗議,同日香港保釣人士亦向日抗議,9 月 24 日日方突然 釋放中方船長,之後中方要求日方道歉及賠償。撞船事件後,中日關係緊張,

北京延後雙方間之東海問題談判,也暫停高層官員互訪,並呼籲國人不要到 日本旅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表示,釣魚台在美日安保條約適用範圍之內,

希望中日能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在台日關係方面,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東北發生大地震,我國踴躍捐輸賑災款項,2011 年 9 月雙方復簽投資 協議,台日關係互動重新恢復到近年以來的最佳狀態。

第二節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對成員國經貿之影響

中日韓 FTA 的構想自 2001 年出現至今已將近十年,由於中、日、韓三 方均是東亞主要國家,中日韓 FTA 若成立,更將影響東亞經濟整合,故已 有不少文獻進行中日韓 FTA 經濟影響評估,以下分別整理中日韓非官方聯 合報告、中經院研究報告與中韓聯合研究報告。

一、中日韓 FTA 非官方聯合研究報告

(一)中日韓 FTA

中日韓 FTA 之簽署,對中日韓三國而言,無論在勞動力、自然資源及 知識產業方面,由於三國間存在一定的互補性,日本及韓國在資本及技術密 集 產 業 上 具 有 相 當 優 勢 , 而 中 國 大 陸 在 資 源 及 勞 動 力 密 集 性 產 業 方 面 則 較

(36)

日、韓具有優勢,因此中日韓 FTA 是對三方均有利的經濟整合,但也因為 三方在部分產業各具優勢,因此整合之後對彼此產業也會形成一定的衝擊。

根據 2004 年中國大陸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之相關研究初步估算,

如三國間簽署中日韓 FTA,將為中國大陸增加經濟福利 47-64 億美金,帶動 中國大陸 GDP 約 1.1%-2.9%之成長。為日本增加 67-74 億美金之經濟福利,

帶動日本 GDP 約 0.1%-0.5%之成長。為韓國增加 114-263 億美金之經濟福 利,帶動韓國 GDP 約 2.5%-3.1%之成長(相關數據統計不包括貿易移轉收 益及其他收益)。且認為中日韓 FTA 越延遲簽署將因中、日、韓三國間不 斷與他國(地區)簽署 FTA 而日漸失去其比較優勢13。其次,由於中、日、

韓同處於類似性質之產業加工網路,彼此間之貿易主要涉及半成品部分,亦 即其成立之基礎並非基於消費性市場,再加上半成品在關稅上多半較低,部 分產品甚至為零關稅。因此,認為中日韓 FTA 中投資協議部分應最先簽署,

而貨物貿易協議部分則可能延後14。中國大陸另一政府智庫國務院發展研究 中心則認為上述之預估因受經濟模型之侷限性影響,而認為中日韓 FTA 之 簽署其實際利益將大於模型估算15

2006 年聯合研究小組將資料更新後,重新模擬中日韓 FTA 對三國之影 響,在假設三國均消除關稅障礙以後,對三國經濟均將帶來重大利益。其中,

中國大陸 GDP 成長 0.3%,經濟福利增加 33.49 億美元;日本 GDP 將成長 0.37%,經濟福利增加 167.6 億美元;韓國 GDP 將成長 3.55%,經濟福利增 加 124.46 億美元。

13 中國 社會 科 學院 亞 洲太 平 洋研 究 所沈 銘 輝博 士 接受 大 陸媒 體 訪問 時 之說 明 。

14 朱菲 娜,中 日韓 自 貿區 有 望三 贏 但 談 判過 程 艱辛,北京,中 國經 濟時 報,2010 年 6 月 9 日 第 6 版 。

15 相關 研究 內 容係 整 理自 國 務院 發 展中 心 對外 經 濟研 究 部呂 剛 研究 員 接受 大 陸媒 體 訪問 時 之說 明 。

(37)

表 2-1 中日韓 FTA 之經濟效益,CJK 評估

亞 洲 太 平 洋 研 究 所 ( 2004) 2006年 三 方 聯 合 研 究 小 組 研 究 單 位

國 家 GDP成長 率(%) 經 濟 福 利 效 益

( 億 美 元 ) GDP成長 率(%) 經 濟 福 利 收 效 益

( 億 美 元 )

中 國 大 陸 1.1~2.9 47~64 0.3 33.49

日 本 0.1~0.5 67~74 0.37 167.6

韓 國 2.5~3.1 114~263 3.55 124.46

資 料 來 源 : 孫 曉 郁 (2006) ,中 日 韓可 能 建立 的 自由 貿 易區 。

就 GDP 成長率而言,韓國獲益最大,而日本獲得的經濟收益總量最多。

與兩年前的模擬結果相比,中國大陸在經濟成長和經濟收益總量方面獲得的 收益似乎減少了,這是因為新的模擬結果剔除了中國大陸加入 WTO 之入會 承諾部分。此外,中日韓 FTA 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 GDP 和經濟效益則可能 因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而略微受損,亦即自由貿易對非成員國具有貿易轉移 效應。如果考慮 FTA 簽署對象有效增加之後,有利於簽署國與國際市場之 連結,以致可以吸引較多外人直接投資進入,則 FTA 對成員國正面的效果 以及對非成員國負面的排擠將更為擴大。

(二)中韓 FTA

非官方中韓 FTA 可行性研究是由中國大陸發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of Research Center, DRC)與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於 2005~2006 年間共同進行,研究結果顯示16,在靜態模擬情境下,中韓 FTA 將使中國大 陸 GDP 成長 0.395%,韓國 GDP 成長 2.443%;在考慮資本累積的動態模型 下,將使中國大陸 GDP 成長 0.584%,韓國 GDP 成長 3.313%。因此中韓 FTA 對韓國的經濟效益也比較大。

16 見 The Joint Study Report for China-Korea FTA, p.169.

(38)

二、中經院研究報告

FTA 對成員國具有貿易促進效果,對非成員國,由於關稅障礙未減,而 形成被排擠之影響。台灣與韓國由於經濟發展程度相近,產業結構類似,是 最可能受到負面影響的第三者,因此中經院研究團隊亦曾經利用 GTAP 模型 分析中日韓 FTA 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其中包括對中、日、韓三國的影響17, 同時也藉機了解對非成員國的影響,並考慮靜態與動態兩種模擬情境。以下 先就中日韓 FTA 對成員國之影響摘要於下,其次於下一小節中再說明中日 韓 FTA 對我國之影響。

(一)中日韓 FTA 對成員國之影響

杜巧霞等(2010)利用 GTAP 模型,模擬評估中日韓 FTA 的經濟效益,

發現在靜態模擬情境下,以變動金額來看,日本 GDP 增加最多,其次是韓 國,增加最少的是中國大陸,金額分別為 356.17 億美元、75.06 億美元、61.85 億美元;以成長率來看,韓國 GDP 成長幅度最大,其次是日本,中國大陸 成長最小,變動率分別為 1.10%、0.76%、0.37%。其他國家之 GDP 則因中 日韓自由貿易區之建立,而受到負面衝擊。以經濟福利來看,則日本經濟福 利增加的總量最大,達 148 億美元;其次是韓國,經濟福利將增加 72 億美 元,中國大陸則因為貿易條件惡化,經濟福利反而減少 19 億美元。

在動態模擬情境下,即考慮了資本累積的效果後,由於中國大陸吸引外 來投資方面明顯擠排到韓國,因此中國大陸 GDP 獲益的情況明顯改善,而 韓國的獲益減少。以變動金額來看,日本增加最多,其次是中國大陸,增加 最少的是韓國,金額分別為 304.69 億美元、113.15 億美元、33.18 億美元;

以成長率來看,中國大陸成長最大,其次是日本,韓國成長最小,變動率分 別為 0.67%、0.65%、0.49%。以經濟福利總量來看,受惠程度的大小與 GDP

17杜 巧 霞 等(2010),中日 韓 建立 自 由貿 易 區對 我 國對 外 貿易、投資、產 業 及 經 濟 發 展 可 能 之 影 響 。

(39)

總量增加程度一致。其中對中國大陸的福利效果,由於長期之下帶來外資流 入之增加,經濟福利亦由負轉正,對中國大陸經濟福利將增加 21 億美元,

對日韓則分別增加 139 億及 50 億美元。就動態情境中日韓 FTA 對中國大陸 GDP 之影響而言,無論 GDP 的增加金額或成長率,幾乎均是靜態效果的兩 倍;而韓國 GDP 增加金額或成長率,僅剩不到靜態效果的一半。其中主要 的因素在於,在動態模型中,考慮了資本累積效果,而就吸引外人直接投資,

以致可加速 FTA 成員國之資本累積而言,顯然中國大陸比韓國更具有吸引 外資進入的能力,因此在動態模型下,中日韓 FTA 對中國大陸的經濟效益 大幅度提高,相對而言,韓國可能享受到的利益即大幅度縮小。

表 2-2 中日韓 FTA 之經濟效益,中經院模擬評估

中 日 韓 FTA, 靜 態 模 擬 ( 2010) 中 日 韓 FTA, 動 態 模 擬 ( 2010)

模 擬 評 估

國 家 GDP成 長 率 (%) 經 濟 福 利 效 益

( 億 美 元 ) GDP成 長 率 (%) 經 濟 福 利 效 益

( 億 美 元 )

中 國 大 陸 0.37 -19 0.67 21

日 本 0.76 148 0.65 139

韓 國 1.1 72 0.49 50

資 料 來 源:杜 巧 霞 等(2010),中 日 韓建 立自 由 貿易 區 對我 國 對外 貿 易、投資、產 業及 經 濟發 展 可 能 之 影 響 。

在進出口方面,中日韓進出口金額皆增加。在靜態模擬下,以進口變動 金額而言,中國大陸增加最多,其次是日本,增加最少的是韓國,金額分別 為 241.7 億美元、200.6 億美元、139.69 億美元;以進口成長率而言,韓國 成長最大,其次是中國大陸,日本成長最小,變動率分別為 5.56%、4.1%、

3.82%。以出口變動金額來看,中國大陸增加最多,其次是日本,增加最少 的是韓國,金額分別為 249.6 億美元、173 億美元、98.5 億美元;以出口成 長率來看,中國大陸成長最大,其次是韓國,日本成長最小,變動率分別為 3.56%、3.41%、2.75%。因此中日韓建立自由貿易區後,中國大陸是出口受 惠最大的國家。

在納入資本累積之動態效果後,以總體數據來看,變化衝擊加大,但是 就各別國家\地區而言,則互有消長。首先是各國總進口變化,中日韓三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GDP反映的是一地區的 生產成果,以核算期內 經濟活動的最終貨物服 務是否在本地區範圍內 生產為判別標準,不論 一件產品的生產者是本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近年來,隨著全球政經環境快速改變,尤以東協經濟整 合在 1999 年形成自由貿易區後,更積極以東協+N 模式進 行整合,東協加中國大陸、東協加日本與東協加韓國等東協

世界銀行分析,亞國經濟連續三年大幅成 長,2019 年 GDP 成長率高達 7.6%,惟 2020 年受

本組洽據泰國工業部產業經濟局表示,目前有意參與競 標的企業計泰國 14 家、中國大陸 7 家、日本 4 家以及韓 國、法國、義大利各 1 家,泰方預計於 11 月 12 日公布

加拿大屬於已開發國家,是全球第 16 大經濟體,2018 年國 內生產毛額(GDP)達 2 兆 634 億加元。加拿大是經濟合作

莫三比克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例漁產、水力資源、森林 與礦產等,曾被 EIU 列為 2010-2015 年非洲經濟成長最快速的

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估計,至 2010 年全球約有 2.5 億的觀光休閒從業人口,並且產業規模將達全球 GDP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