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守田人和國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守田人和國王"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阿含與止觀講座(7)

守田人和國王

林崇安教授

(人乘佛刊電子書,第 16 期,pp.10-15,2008.09.10)

【前言】

一般人都認為宗教是「勸人為善」。這只是一個粗淺的看法,因 為追究起來,善本身就有不同的層次,其間的差異非常的大,就像教 育一樣,小學教育和大學研究所的教育,二者的訓練方式和重點就有 所不同。佛法是站在究竟滅苦的立場來看待「善」的問題。善的問題 也就是道德的問題,佛法將之歸類到三學中的「戒學」,如理而合法 的,稱之為「律儀」,不如理、不合法的,稱之為「非律儀」。為何眾 生會做出「非律儀」的行為呢?這是由於不能守護好自己的眼、耳、

鼻、舌、身、意等六根。這六根和外境接觸後會生起種種善惡的心理,

所以這六根又稱做「六觸入處」。為了使眾生達成究竟的滅苦,佛陀 引導眾生從「非律儀」走向「世間律儀」,再從「世間律儀」走向「出 世間律儀」。由於佛陀能夠善巧地引導眾生一步步達成究竟的滅苦,

所以被稱做「天人師」。以下舉例說明佛陀如何以譬喻講解不同層次 的「律儀」。

【佛陀在阿含的教導】

有一時期,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裡。園內有比丘們在這 兒修行著。每到黃昏的時候,比丘們都聚集在佛陀的面前,聆聽開示。

這一天,佛陀說:

「如果有比丘或比丘尼,眼根於色境生起眼識時,種種因緣產 生了欲望、貪求、親昵、愛念、或者決定附著之處,便應好好防 護自己的心。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是令人恐怖畏懼的險道,有障 礙、有艱難。這些是惡人所依靠的,不是善人所依靠的,所以自 己應該加以防護。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如此。」

(2)

這兒佛陀直接指出,當一個人的眼睛看到色境生起眼識時,如果 順乎己意的就生起貪愛和執著,逆乎己意的就生起嗔心和執著,這種 以習性直接反應出愛恨的心理,就是惡人所依靠的險道,這就是「非 律儀」,這種心理是不對的,應該加以防護。同樣的,耳根聽到聲音、

鼻根聞到香氣、舌根嚐到味道、身根碰到東西、意根想到種種的事時,

如果生起貪愛和生氣,依著習性放任自己的好惡,這種行為就是「非 律儀」,應該加以防護。佛陀接著用譬喻來說明:

「就好比田裡有好的禾苗,可是守田人卻懶惰放逸,讓關在欄中 的牛跑出來偷吃禾苗。愚癡的凡夫也像這樣,六觸入處……乃至 於懶惰放逸。如果田裡有好的禾苗,守田人應內心不懶惰放逸,

不使關在欄裡的牛隻出來偷吃,假設走進田裡,就將牠驅趕出來。

所謂我們的心、意、識,多聞的聖弟子面對五欲功德(色、聲、

香、味、觸)應當好好地加以守護,盡心止息貪愛、執著。」

這兒佛陀用譬喻來說明,守田人放任牛隻偷吃禾苗是不對的,好 好守護牛隻才是正確的行為。同樣的,修行者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六根

(六觸入處),不可以對色、聲、香、味、觸等對象生起貪愛和執著。

這種以「阻止」的方式來守護,便是「粗品的世間律儀」。佛陀認為 這樣的訓練是修行的起步,還要更上一層,所以接著說:

「如果田裡有好禾苗,守田人能不懶惰放逸,看見欄中的牛跑 進田裡去,就立即左手牽著牛鼻,右手拿著木杖,搥打全身,驅 趕出田。比丘們!你們如何想呢?牛隻遭搥打的苦痛後,從村莊 至住宅,從住宅到村莊,還會像以前那樣跑去偷吃田裡的禾苗 嗎?」

比丘們回答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牠想起以前進 入田裡遭受捶杖痛苦的緣故。」

世尊說:「比丘們!對我們的心、意、識,也應像這樣,多聞的 聖弟子對於六觸入處要極生厭離、恐怖,安住內心,制伏此心,

繫念於一處。」

這意思是說,修行者遵守戒律時,還要運用智慧觀察:「惡行之

(3)

後便是苦果」,違背戒律後所得的利益甚少,所得的苦果甚多,因而 不再行惡,就像牛隻知道偷吃禾苗後便會得到捶杖的痛苦,這種透過 如理的思考而懂得守戒,便是「中品的世間律儀」。但是佛陀認為這 樣的訓練還不夠,還要進一步觀察人間欲界的貪愛都是短暫而無常 的,所以修行者對於自己的六根(六觸入處)和人間的五欲要生起厭 離、畏怖,要修習禪定,制伏此心,繫念一處,得到色界或無色界的 安樂和寧靜。修行者用色界或無色界的定心,制伏欲界的愛恨心理,

這些心理一時不會現行了,這樣就擁有「細品的世間律儀」。一個能 遵守「世間律儀」的人,就像是好的守田人,以世間的標準,算得上 是善人了。但是,佛陀認為訓練到此還是不夠,所以,繼續以譬喻來 說法:

「過去世時,有一位國王聽到未曾聽過的美妙琴聲,生起了非常 愛樂、貪著的心理,便問大臣說:『這是什麼聲音?令人非常愛 樂!』

大臣回答說:『這是琴聲。』

國王告訴大臣說:『去把那個聲音取來。』

大臣接受命令,立即前往取琴過來,報告國王說:『大王!這就 是發出好聽聲音的琴。』

國王告訴大臣說:『我不用這琴,去取先前聽見的可愛的琴聲來。』

大臣回答說:『這琴是由眾多的部份組合而成的,有琴柄、有琴 身、有琴柱、有琴絃、有琴皮,並有善巧彈琴的人彈它,具備眾 多的因素,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不是各部份組合不齊而會有音 聲的。剛才所聽到的琴聲,久已過去,也轉而滅盡了,不可能再 把它取來。』

這時,大王這樣說:『咄!何必用虛偽不實的東西!世間的琴就 是虛偽不實的東西,它使得世人沈迷、貪著。你現在就把這琴拿 出去,一片片的加以析破,丟棄到各方。』

大臣接受命令,將琴析為百份,丟棄到各處。」

佛陀這一譬喻是說,有的修行人不斷的禪修,已經壓伏欲界的貪 愛,獲得寂止(奢摩他),生起禪定之樂,但是卻黏著在禪定的快樂 之中,就像國王最初迷於琴聲的美妙之中一樣。為了破除這一迷戀之 心,就要像大臣一樣,看清美妙的琴聲,是由眾多的部份組合而成的。

(4)

禪修者要以內觀(毘缽舍那)的智慧,仔細觀察禪定中的快樂感受,

都是緣生而無常、無我的。當禪修者以智慧如是觀察時,仍是屬於上 品世間律儀,還要努力達成止觀雙運,生起平等的正智,如實通達身 心的無我,所以,佛陀繼續說:

「如是比丘們!對色身、感受、想、思和欲求,要知道這些身心 現象都是無常、有為、心願所造、因緣所產生的,原先說這些『是 我,是我所有』,而今看清這些都不是我、我所有。比丘們!應 該生起這樣的平等正智,如實觀察這些身心現象。」

此處禪修者要以智慧看清:

(1)從初禪到第四禪,所有的感受都是依於色身的。

(2)從初禪到滅盡定之間,大多會有「想和感受」的現行。

(3)將來所有感受的因,都是來自思、欲求和心願。

如是觀察從初禪到非想非非想處的一切法,都是緣生而無常、無 我。經由不放逸力,禪修者生起平等的正智後,如實通達聖諦,當下 永斷「見道所斷的煩惱」,破除我、我所執,獲得出世間的「有學律 儀」;獲得有學律儀後,禪修者繼續用功,再以平等的正智滅除一切

「修道所斷的煩惱」後,便證得出世間的「無學律儀」。證得「無學 律儀」後,沒有比這更高的律儀了。佛陀的指引眾生,便是要達到這 一究竟的層次,到達這一層次後拔除了所有的煩惱,超越了生死,不 再輪迴於苦海之中了。

佛陀講完經後,所有聽講的比丘們都高高興興地遵行佛陀的教 導。以上所介紹的這一經是《雜阿含經》的第 1169 經。

【結語】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對眾生的開示,仍然生動地保留在《阿含經》

中,當日眾生的煩惱還是相同於今日眾生的煩惱;當日滅除煩惱的方 法還是相同於今日滅除煩惱的方法。佛陀所教導的正法是適用於每一 個人的。眾生眼中的「律儀」和佛陀眼中的「律儀」,是有深淺的不 同。「粗品的世間律儀」,是來自聽聞力。「中品的世間律儀」,是來自 思維力。「細品的世間律儀」,是來自世間的修習力(指止或禪定)。「有 學的律儀」和「無學的律儀」,是來自出世間的修習力(指止觀雙運)。

(5)

一個能遵守「粗品和中品」世間律儀的人,以世間的標準,算得上是 善人了。但佛陀指出,即使能遵守「細品」的世間律儀,仍然是處在 生死輪迴的苦海之中。所以,佛弟子們應往上致力於「無學的律儀」,

這樣才能解決生死的問題。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不與五陰煩惱和合。體性無染故。菩薩雖示生死教化眾生。知一切法無去來故。雖

 牟尼大法王  一百八名號   無邊功德海  具足眾吉祥   能滅諸有情  罪業諸煩惱   我今歸命禮  一切大吉祥   救度諸群生  令得大安樂 

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能修的主體和所修的客體,此時此地和遙遠的目標,這種種對立

能夠自悟的銳根眾生畢竟少數,佛 陀所留下來的智慧法語常是凡俗眾生理 解佛法的起點,然若所依經典已然失 真,眾生如何能夠正確掌握佛法,從而

 差別十二支  能仁說緣生   於煩惱業苦  三中俱攝盡   初八九煩惱  二及十是業   餘七習是苦  十二唯三攝   從三生於二  從二生於七 

從無地吐法出身寂寥無常平等。平等不二故言甚深。妙者要要妙之法。佛所說也) 令諸眾生識煩惱 性空無所有 (眾生迷故為有煩惱。覺已知無故言空無所有) 令投陀一心法苦樂一相

道不能通。滅不能淨。如雲籠月不相妨害。却煩惱已乃見法性。經云。滅非真諦。因

的母親煩惱著這個問題。簡短地說,我的看法是:如果不背乘法表,就根本不必 學習乘法了。因為(自然數的)乘法本身並不是一個計算方法,4×3 只是 4+4+4 的簡寫而已,正如 4 3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