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勝 鬘 經 》 思 想 要 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勝 鬘 經 》 思 想 要 義"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勝鬘經 》 思想要義

漢 地 向 來 推 崇 大 乘 佛 法,而《 法 華》、《楞 嚴》、《圓覺》、《涅槃》、《勝鬘》等真常大乘經 典,更 是 弘 法 的 諸 僧 大 德 所 常 講 說。南 北 朝 時 代,《勝鬘經》極為流通,因其經文不僅簡明,更 具體而微地含有其他真常大乘教典的要義,對佛 法有所認識的佛教學者,無有不知此經價值者。

在《續藏經》中即輯有隋代吉藏大師撰的《勝鬘 經寶窟》六卷,慧遠撰的《勝鬘經義記》兩卷(現 僅存上卷,下卷已缺失),唐朝窺基說、義令記的

《勝鬘經述記》二卷,以及《勝鬘經疏義私鈔》六 卷,是由日本聖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鈔而成。這些 都是極重要且值得參考的註釋,由此可知,古德 高僧是多麼重視此經的弘通。

壹、本經的譯者

《勝鬘經》傳至漢地後,漢文譯本共出現三 種,據費長房《歷代三寶記》記載,最初是東晉 安帝時曇無讖三藏所譯,簡稱《勝鬘經》,或名

《勝鬘獅子吼一乘方便經》,但此本已佚。其次 是 劉 宋 年 間 天 竺 三 藏 求 那 跋 陀 羅 的 譯 本,名 為

《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此本的譯文 簡要,因歷代學者講說、章疏所據而受到重視,

是現存譯本中最為流行的。本經的異譯,還有唐 朝武后時,菩提流支三藏所譯《大寶積經》裡的 第四十八會,名「勝鬘夫人會」。藏文譯本今存

(一)

本刊編輯室

整理

(2)

應該列入「涅槃部」。今以求那跋陀羅的譯本為討論根據。

求那跋陀羅是印度話,中譯為「德賢」或「功德賢」,由於他 修學及弘揚大乘,所以被世人尊稱為「摩訶衍」,而不直稱其名。

尊者原為婆羅門種姓,在幼年時對印度傳統的天文、書數、醫方、

咒術都能博悉了解,學佛因緣成熟後,拜讀達摩多羅論師作的《雜 阿毘曇心論》時,即獲得深刻的啟示,並有著極大的領悟,覺得佛 法的思想理論,確實勝過自己所學,認為真理是在佛法中,於是有 歸命佛教的念頭。只是德賢出生於傳統的婆羅門家,一向禁絕與沙 門來往,想要出家學佛談何容易!為達出家學佛的目的,尊者割愛 辭親,悄悄的跑到遠地求師,幸遇德高學博的僧伽度他出家,從此 專精不二的志學佛道。

德賢最初學的是小乘三藏,以他這樣具有智慧的人,當然不會以 此為滿足,所以在學成之後,又到各方參學,希望能夠學到更深的佛 法。由於宿根深厚,得遇一位大乘明師,知其慧性智利,要他在諸經 典中,自取一部,然後針對他的根性教授。結果德賢擇取了一部《大 方廣佛華嚴經》,大師確認其非凡俗之輩,大為讚嘆,鼓勵他好好學 習大乘佛法,以救拔苦海中浮沈的眾生。之後,德賢先到獅子國(今 錫蘭),由於威儀莊嚴,深諳法義,深受當地僧俗大眾高度尊重、禮 敬 供 養,但 獅 子國信 仰 小 乘 佛 法,對 德賢 所弘揚的 大乘教 法 未能受 用。與漢地別有法緣的德賢於是決定離開,帶著許多梵文典籍,乘船 泛海前往中土。

航行途中,忽遇猛烈狂風,滔天巨浪使得船隻無法前進,同行 的大眾,飄 蕩 在 猛 浪 隨 時 可 吞 噬 的 大 海 中 , 個 個 驚 惶 失 措 , 恐 懼

(3)

不 已 , 深 怕 自 己 的 生 命 從 此 消 失 大 海 深 淵 。 德 賢 見 此 違 緣 , 以 極 肯 定 的 口 吻 安 慰 大 家 : 「 諸 位 莫 要 恐 慌 , 世 間 沒 有 無 法 克 服 的 難 事 , 只 要 大 家 共 同 誠 心 誠 意 的 念 誦 十 方 佛 及 觀 音 聖 號 , 必 能 得 到 佛 菩 薩 的 救 護 , 使 我 們 安 然 度 過 危 險 。 」 由 於 全 船 人 虔 心 誦 經 念 佛 , 沒 過 一 會 兒 , 果 真 風 平 浪 靜 , 讓 一 行 人 得 以 平 安 抵 達 , 眾 人 因 對 佛 法 的 親 身 感 應 , 無 不 對 德 賢 大 師 更 加 頂 戴 , 也 就 真 切 的 歸 信佛 法 了。

劉 宋 文 帝 元 嘉 十 二 年,德 賢 三 藏 到 達 廣 州,住 在 雲 峰山 的 雲 峰 寺,當時廣州剌史車朗,對他相當的禮遇,立即奉書南京,向皇帝報 告 這 位 印度 僧侶 到來的 消息。皇 帝即 派 人 迎 請 他 到 京 都,並 請 名僧 慧觀、慧嚴迎於新亭。由於德賢來中土的願心,是為弘揚如來正法,

所以定居不久,便開始從事翻譯經典的工作。總計他所譯的經典,約 有百餘卷之多,小乘經譯有《雜阿含》五十卷,大乘經譯則有《楞伽 經》、《勝鬘經》等。當時印度承無著、世親以後,唯識法相學正為 隆盛,故德賢譯師也將法相唯識介紹到中國。其所譯的經論,因有寶 雲、慧嚴等百餘人的考音定義,所以譯文極為詳實,對佛教有相當貢 獻,而《勝鬘經》的譯出,使得南北朝時代譯僧無不鑽研,更可看出 他的公信力與影響力。

宋 明帝 泰 始四 年,德 賢 感 到 身 體 不 適,知 道 離 別 人 間的 時 期 不 久,於是親向帝王、公卿告別。臨終時,天華紛飛遍滿虛空,而每朵 花中都有位菩薩趺坐其上接引,見此稀有瑞相,德賢非常滿意,含笑 西逝,所有人對這位三藏法師的辭別,無不深加惋惜。

貳、本經的題釋

本經敘述勝鬘夫人由於父親波斯匿王,及其母末利夫人的引導,

《勝鬘經》思想要義(一)

(4)

利未利」,此云「勝鬘」。末利是母名,此云「鬘」,印度人多以父 母 的 名 字 立 名,如 舍 利 弗 是 提 舍 的 兒 子,即 名 優 波 提 舍。室 利,此 云「勝」。「勝鬘」之意即是父母希望女兒的才貌福德,超越母親的 意思。「鬘」是裝飾品,是用花結成的,掛在頸項或頭上。若從佛法

「依德立名」的意義說,「鬘」指種種功德,如《大涅槃經》說「七 覺妙鬘」,《維摩經》說「深心為華鬘」。菩薩發菩提心,修自利利 他 行,就 是 為 了莊 嚴 一 乘 的 法 身。今 勝 鬘 夫 人,修 一 乘 行,宏 一 乘 教,即是以功德鬘莊嚴一乘的佛果。人天功德,二乘功德,都可以說 是莊嚴。然菩薩的大行莊嚴,是莊嚴中的殊勝;是殊勝的功德鬘,所 以名為「勝鬘」。

【獅子吼】獅子,為萬獸之王。經中每以「獅子吼」喻佛菩薩的 說法。獅子吼的含義很多,現在簡為二義來說:

一、無畏說:獅子吼時,在一切獸類中,無所怖畏而得自在。今 勝鬘夫人在佛前說一乘大法,縱橫無礙,無所怖畏,所以讚美為獅子 吼。勝鬘夫人說法,能「降伏非法」─ 「習諸外道腐敗種子」(勝 鬘 獅 子 吼 章),如 獅 子 一 吼,百 獸 畏 伏。「無 畏 說」是 含 有 無 畏 於 他,而令他畏伏二義的。本經稱「獅子吼」,特別是指一乘法說。如 說:「說一乘道,如來四無所畏成就獅子吼說。」(一乘章)。成就 四無所畏,而暢說一乘究竟義,故名獅子吼。

二、決定說:即是肯定的、究竟徹底的。本經說:「以獅子吼,

依明了義,一向記說。」一向記說者,即究竟而肯定的說法,不再改 變 修 正 的。這 種 決 定 的 說 法,與 獅 子 的 一 往 直 前 一 樣。佛 法中的 法 門,有人天乘法,聲聞乘法,緣覺乘法,這都是方便的說法;而此菩

(5)

薩大行,如來極果的惟一大乘法,為最究竟徹底的了義說。今勝鬘夫 人亦作此究竟了義說,所以名「勝鬘獅子吼」。

【 一 乘 】關於一乘,古來諍論極多。為何三乘中的大乘,就是 一 乘 呢,還 是 離 大 乘 之 外 另 有 一 乘?中國自光 宅 法 雲、天 臺 智 者 以 來,都傾向於後說。論到一乘,一是不二義。唯此而更無第二,所以 名一。「乘」即車乘,運載自在,喻佛法得令眾生從生死此岸運至涅 槃彼岸,出三界而到一切智海。佛法中,有的地方說五乘:人乘、天 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有的地方說三乘:聲聞乘、緣覺乘、

菩薩乘或大乘。現在說一乘,即簡別不是(五乘)三乘。聲聞乘和緣 覺乘,不是究竟的,所證的涅槃,也不是真實無餘的涅槃。真得究竟 涅槃,即是成佛,所以一乘即一佛乘。為簡別聲聞和緣覺乘,否定聲 聞與緣覺乘的究竟,而說一乘,這是無諍的。但一乘,是三乘中的大 乘,即無二唯一大乘呢?還是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外另有一乘 呢?這就有異說了。

其實,對二說一,或對三說一,是一樣的。如手中只有一顆荔 枝,而對小孩說:我手裡有三樣果子,有梅、有杏、有荔枝。等到 伸 開 手 來 , 手 中 只 有 一 顆 荔 枝 , 餘 二 皆 無 。 這 即 如 《 法 華 經 》 說 的:「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但也可以說,並無三果,唯有 一 果 。 以 初 說 有 三 果 , 開 手 時 只 有 一 枚 。 如 《 法 華 經 》 說 : 「 但 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第)二若(第)三。」由 此看來,簡三說一,與簡二說一,其實是一樣的,並沒有矛盾。所 以,無論說「無二唯一」或「無三唯一」,大乘是貫徹始終,即是 一乘,而不可破的。不過,約菩薩的修行說,都名為大乘;約簡別 聲聞緣覺果的不究竟說,唯有佛果才是究竟的,這稱為一乘,也即 是大乘。所以,《法華經》專說一乘,又說「佛自住大乘」。大乘 與一乘,可作如此觀:

《勝鬘經》思想要義(一)

(6)

待二乘(三乘)而說一乘,略有二義:(一)破二明一,(二)

會三歸一。破二明一是謂,佛說聲聞、緣覺乘法,有的即執此二乘所 證 的 涅 槃 為 究 竟,不 再 想 發 菩 提 心,進 入 佛 乘。為 了說明 二 乘 非 究 竟,所以「開方便門,顯真實相」。開方便門,光宅解說為「開除」,

即「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因為偏執極深,所以非徹底破除不 可。然菩薩修行而未成佛果,並不自執菩薩行為究竟,所以只說「餘 二則非真」,不破菩薩乘。

會三歸一是說,成佛雖不一定要經歷二乘,然聲聞、緣覺乘果是 一佛乘的前方便。《法華經》舉五百由旬為譬,聲聞、緣覺走了三百 由 旬 到 化 城,雖 沒 有 真 的 到 達目的 地,但 所 走 的 三 百由 旬,還 是 在 五百由旬裡面。所以只要明了二乘不是究竟的,那末過去所行所證的 小果,都是成佛的方便,會入一乘了。《法華經》云:「汝等所行是 菩薩道。」這就是說,聲聞、緣覺乘果,不失為一乘的因行,所以說 會小歸大。使二乘知道二乘不是究竟的,不妨破除;使二乘人知道是 一乘的方便,即應當會。關於菩薩乘,初學菩薩也有誤以為確是三乘 究竟的;有的也還想退證小乘。知道二乘非真,三乘同歸一乘,即不 再退墮了。依此,也可說會三乘而同歸於一乘。總之,一乘的重心,

在說明二乘非真,在顯示如來果德。大乘是貫徹因行果德的,而多少 側重菩薩因行(本經可為確證)。以上敘述,大體依三論師而說之。

【大方便】《法華經》亦名《大方便經》,有方便品。「方」是 方法;「便」是便宜,即適應義。「方便」是適應環境根性的方法。

眾 生 的 根 機 不 一,如 到 處 都 用真 實 法 門,是 不 一 定 被 信 受 的。必 須

(7)

用方便去接引,然後歸到真實。方便的定義,《法華》論說,佛法唯 是大乘,為適應眾生的根機,說聲聞、緣覺、人生乘法,這些都是方 便。方便可由二方面去說:從法的方面說,這是不究竟的;如從說法 的人說,方便即是善巧,比執實無權是更不容易。如果只說唯有一佛 乘;或為二乘根性說聲聞、緣覺乘法,而不能會歸到一乘,這即是不 夠巧便。佛有巧妙的方便,唯一佛乘而能夠隨機分別說三乘,說三乘 而能會歸於一乘。為實施權,又會權歸實,這真是無比的大方便。本 經亦同,初說大乘出生二乘及人天法,次又會二乘入一佛乘。二乘法 不單是方便假說,還是趨入一乘法的大方便。上題「勝鬘獅子吼」,

是能說了義的人;「一乘大方便」,是所說的究竟法。

【方廣】梵語「毘佛略」,亦譯為「方等」,是大乘經的通名。

如《華嚴經》稱「大方廣」;《法華經》別名「方廣」;《涅槃》有

「方等泥洹經」等。「方等」是一切大乘經的總稱,不應看作一分大 乘經的別名。方是正而不偏邪;廣是廣大義,等是普遍義。大乘經文 富義廣,中正而離邊邪,所以名為「方廣」。

【經】梵語「修多羅」,此云「線」,有貫串的功性,如線貫花 而成鬘。佛隨機說法,結集貫串為部,佛法得以攝持而久住,故喻之 為「修多羅」。中國人稱聖賢的至理名言為經;經也本是線,所以順 中國的名言,譯名為經。 (待續)

本文參考資料:

1. 印順導師著作《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

2. 演培法師所述《勝鬘夫人經講記》:《獅子吼》雜誌第19卷

《勝鬘經》思想要義(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印順導師說得好:「佛法不出四諦與 緣起法門,只是證悟的偏、圓,教說 的淺、深而已。」導師並引用《涅槃 經》、《勝鬘經》來佐證。《大般涅槃 經》 (卷二十七)這樣說:

攻方: 〔凡是常都是非剎那生滅的法〕應有遍,因為常是非剎那生滅的

數學家吳文俊先生認為, 有些幾何定理的證明, 不單是傳統的歐式方法難以措手, 即便是 解析法也因計算繁複而無法解決。 如果能找到一種機械化的方法比較快捷地證明幾何定理, 那

“微分 — 數歸法”是一種專門證明一些條件不等式的新的方法。 從本文列舉的實例我們可 以看出, 這種方法應用方便, 無須引理, 思維自然流暢, 簡潔優美, 特別是在由假設到目標的過

中,當日眾生的煩惱還是相同於今日眾生的煩惱;當日滅除煩惱的方 法還是相同於今日滅除煩惱的方法。佛陀所教導的正法是適用於每一 個人的。眾生眼中的「律儀」和佛陀眼中的「律儀」 ,是有深淺的不

這兩個唯一性, 事實上不需要知道向量的 加法如何定義, 直接用 vector space 的性質就可以證明, 也就是說這個結果對一般的 vector space

這裡最重要的便是 要知道, 以後我們找一個方陣或一個 linear operator 的 minimal polynomial 的方法便是先 找到它的 characteristic polynomial, 然後再利用上一個 Theorem

的母親煩惱著這個問題。簡短地說,我的看法是:如果不背乘法表,就根本不必 學習乘法了。因為(自然數的)乘法本身並不是一個計算方法,4×3 只是 4+4+4 的簡寫而已,正如 4 3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