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雲端化作業系統

Cloud Operating System(CloudOS)

系 所 別: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09802044 蘇威豪 指導教授:劉懷仁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2 月

(2)

摘要

隨著在過去的幾年當中高速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雲端運算的概念也隨之 開始流行。使用者們開始將軟體、檔案或者資料儲存在 NAS 這類型在家中 或辦公室中的設備上或是類似 Dropbox 的雲端儲存空間中。除了這些儲存設 備外,政府單位與網路服務提供商也有許多具有網路功能的設備公開提供服 務或讓使用者私下自行安裝使用,如 : 網路攝影機。

在傳統的作業系統當中,使用者在安裝軟體或硬體上可能會遇到一些問 題。例如,使用者將軟體或硬體安裝在不同版本的作業系統上時可能會遇到 相容性的問題。不同版本的軟體安裝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上時軟體的使用者介 面可能會不相同,不同版本的作業系統的使用者介面也可能不相同。因此看 起來是有需要提供一個平台能透過網路自動搜尋、安裝與設定設備的網路運 算環境。

本篇論文提出一個雲端化作業系統(Cloud Operating System,CloudOS)的 架構,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具備網際網路的地方與擁有瀏覽器的設備上,透 過本論文提出的系統去選擇、安裝並使用自己需要的網路服務與具 UPnP 功 能的網路設備。

關鍵字:雲端運算、作業系統、雲端化作業系統、通用型隨插即用協定

(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high-speed Internet technologies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the concept of cloud computing has become more popular. Users start to store their favorite software, file or data in wide-spread devices like NASs in homes/offices and Dropbox or similarities in cloud. In addition to storage usage, there are also many kinds of IP-enabled devices, like IPCam, that are installed publicly by governments or ISPs or privately by users themselves, and can be used by Internet users.

In traditional operating systems, users may encounter some problems in using and installing software or hardware. For example, users may encounter the compatibility problem of a software or hardware installed in different version of operating systems. The user interfaces of software may be changed with different versions installed in different operating systems. Even the user interfaces of the same kinds of operating systems of different versions may be changed too. As a result, an integrated interface with zero-configuration, invisible networking, and automatic discovery seems to be necessary for providing a friendly Internet computing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loud operating system architecture that runs in web browser. With this system, users can easily choose, install and use the web-based application and UPnP devices.

Keywords: Cloud Computing; Operating System; Cloud Operating System;

UPnP

(4)

致謝

這篇論文能夠完成,首先要感謝的就是指導教授 劉懷仁老師。感謝老 師在課業和學術研究上的細心指導,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做研究認真的態度,

與做學問精確嚴謹的方法。在論文的修訂上,感謝 林文宗教授和 江政龍博 士提供了寶貴且專業的意見與指正,使得本論文內容更加的圓融與充實,同 時也給我許多啟發與收穫,衷心感謝。

此外,感謝高速網路實驗室的成員,學長們樂於指導與傳承經驗,同學 們在學業與研究上互相討論與幫忙,學弟妹們的支持與鼓勵,給予了我很大 的幫助,讓我能順利的完成我的研究。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感謝您們在我學習道路上給予的支持與關心。

(5)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 ii

致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導論... 1

1.1 研究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2

1.3 章節概要 ... 2

第二章 相關技術與研究... 3

2.1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 ... 3

2.2 網頁式作業系統(Web Operating System, WebOS) ... 6

2.2.1 參考文獻[23]... 7

2.2.2 參考文獻[24]... 8

2.2.3 常見WebOS功能... 8

2.3 通用型隨插即用協定(Universal Plug and Play, UPnP) ... 11

第三章 系統架構與方法... 20

3.1 系統目標 ... 20

3.2 系統架構圖 ... 20

3.3 系統運作流程 ... 23

3.3.1 硬體安裝與使用流程 ... 24

3.3.2 軟體相關流程 ... 26

第四章 系統的實作與展示... 28

(6)

4.1 使用者登入 ... 28

4.2 雲端設備(Cloud Device) ... 28

4.3 雲端服務(Cloud Sevice) ... 31

第五章 實驗環境與效能測試比較... 36

5.1 實驗環境 ... 36

5.2 數據測量分析 ... 36

5.2.1 Cloud Service系統速率測試與比較 ... 41

5.2.2 Cloud Device傳輸速率預測與分析 ... 43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發展... 45

第七章 參考文獻... 46

(7)

表目錄

表 一 各WebOS功能簡介 ... 9

表 二 WebOS使用者可否自行新增軟/硬體歸納 ... 10

表 三 CloudOS連線至雲端服務所需時間測試 ... 41

表 四 系統程式執行開啟所需時間測試... 41

表 五 使用者透過CloudOS至雲端設備下載檔案傳輸速率預測 ... 44

(8)

圖目錄

圖 一 雲端運算示意圖 ... 3

圖 二 雲端運算架構圖 ... 5

圖 三 國網中心WebOS架構圖 ... 7

圖 四 UPnP元件圖 ... 12

圖 五 UPnP 架構圖 ... 13

圖 六 UPnP運作流程圖 ... 15

圖 七 Advertisement示意圖 ... 16

圖 八 Control Point Solicitation示意圖 ... 17

圖 九 Description示意圖 ... 17

圖 十 Control示意圖 ... 18

圖 十一 Event示意圖 ... 19

圖 十二 Presentation示意圖 ... 19

圖 十三 CloudOS系統架構示意圖 ... 21

圖 十四 CloudOS Server ... 22

圖 十五 Cloud Agent ... 23

圖 十六 網路設備註冊並安裝程圖 ... 24

圖 十七 網路設備的使用流程圖 1... 25

圖 十八 網路設備的使用流程圖 2... 26

圖 十九 網路軟體服務流程圖 ... 27

圖 二十 使用者登入介面 ... 28

圖 二十一 實驗環境架構圖 ... 29

圖 二十二 雲端設備介面 ... 29

圖 二十三 透過CloudOS使用NAS介面 ... 30

圖 二十四 透過CloudOS使用IPCam介面 ... 31

(9)

圖 二十五 雲端軟體服務介面 ... 31

圖 二十六 使用者已安裝於帳號底下的雲端軟體服務介面 ... 32

圖 二十七 雲端服務軟體註冊介面 ... 33

圖 二十八 步驟一.中華大學Web Mail服務向CloudOS進行註冊 ... 34

圖 二十九 步驟二.於Cloud Service介面安裝CHU Web Mail雲端軟體服務 ... 34

圖 三十 步驟三.成功安裝CHU Web Mail ... 35

圖 三十一 開啟CloudOS登入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測量(A、B、C) ... 36

圖 三十二 開啟CloudOS登入介面各執行元件的清單(A) ... 37

圖 三十三 開啟CloudOS登入介面各執行元件的資訊(B) ... 37

圖 三十四 開啟CloudOS登入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C) ... 38

圖 三十五 開啟CloudOS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測量(A、B、C) ... 38

圖 三十六 開啟CloudOS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清單(A) ... 39

圖 三十七 開啟CloudOS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資訊(B) ... 39

圖 三十八 開啟CloudOS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C) ... 40

圖 三十九 測試一般作業系統執行系統程式與測試方式 ... 42

圖 四十 使用者使用雲端設備傳輸環境示意圖 ... 43

(10)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動機

在傳統的個人電腦使用上包含三項事項須學習 : 第一,作業系統 (Windows、Linux … )、運算設備(CPU)、輸入/出設備(鍵盤、滑鼠和螢幕) 和儲存設備(記憶體、硬碟)等,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新增軟體或者 硬體設備。第二,使用者需要隨著作業系統的改版去熟悉新的操作介面,這 個問題可以隨著時間去熟悉操作而改善。第三,作業系統版本的增加產生了 軟體相容性問題,並非所有的軟體皆能安裝在各種與各不同版本的作業系統 上。

而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與網際網路的普及,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平 板電腦與筆記本電腦)逐漸為一般現代人普遍使用,而非拘泥於傳統的個人 電腦,並有許多的硬體設備是透過網際網路來傳遞資訊,如網路攝影機 (IPCam)、網路儲存伺服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等。而也有越 來越多的軟體開發商開始提供應用程式(Application, APP) 如 : Facebook、

Google mail、YouTube …等等供使用者將需要使用的軟體服務安裝於自身的 行動裝置上使用,但行動裝置仍與傳統個人電腦一樣,具有作業系統,也因 此軟體相容性的問題仍然存在,而透過瀏覽器使用網路服務提供商提供的網 路軟體服務則可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也有許多軟體開發商提供網路軟體服務 (如: Google Doc、Queeky DRAW)供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或個人電腦連接至 網際網路上使用軟體服務。

隨著這些網路軟體服務與具網路功能的硬體設備的發展,將作業系統移 動至雲端上[1][2]也被人所提出,使用者只要有網路就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連

(11)

線至雲端上所提供的網頁式作業系統(WebOS)來執行工作,本機端不需要安 裝軟體,並能隨時存取常用的檔案與軟體。因此如何讓使用者透過遠端提供 的作業系統來使用這些網路服務與具備網路功能的硬體設備儼然已成為一 個研究議題。

1.2 研究目的

本論文提出一個雲端化作業系統(Cloud Operating System, CloudOS)的 架構,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具備網際網路的地方與擁有瀏覽器的設備上,透 過本論文提出的系統去選擇、安裝並使用自己需要的網路服務與具 UPnP 功 能的網路設備,使用者不須再隨著作業系統改版而需要熟悉新的操作介面,

而使用網路軟體服務也可解決在傳統作業系統上可能發生的軟體相容性問 題。

1.3 章節概要

本論文在第一章『導論』中說明了研究的動機、及目的,第二章『相關 技術與研究』將會介紹相關背景及目前的研究方向,本論文的系統架構會在 第三章『系統架構』中詳細說明,在第四章則會展示系統的介面,相關數據 的測量結果在第五章『實驗環境與數據測量』中呈現,最後第六章『結論與 未來發展』為本文作最後的總結。

(12)

第二章 相關技術與研究

本章節將會介紹相關技術與研究,首先會先介紹目前雲端運算的架構,

接著介紹現有的 WebOS 並歸納出相關功能與差異性,最後說明本論文所使 用的 UPnP 相關技術去進行改善。

2.1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

所謂的雲端,就是指網路,雲端運算本身的涵義並不代表任何一項資訊 技術,而是一種概念。隨著近幾年網路資訊技術的提升,Google、微軟 (Microsoft)、IBM、Apple、 亞馬遜(Amazon)、甲骨文(Oracle)、惠普(HP)、

戴爾(Dell)、昇陽 … …等科技龍頭正致力於雲端運算技術的研究,也因此 許多的雲端服務(Cloud Service)被提供給使用者使用,使用者不需要了解雲 端中的細節架構,不必具備太多的專業知識,只需要知道如何透過網路去使 用自己想使用何種資源便可。如圖一所示,讓使用者透過網路去使用網路上 提供的儲存資源、運算資源與軟體服務,就是雲端運算。

圖 一 雲端運算示意圖

(13)

此外雲端運算環境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為私人雲(Private Cloud),屬於 私人網路,只有被允許的使用者才可以存取並使用私人雲提供的資源。二為 公開雲(Public Cloud),公開雲的資源是公開的,任何使用者都可以使用其上 提供的資源。

現有的雲端運算概念主要包含了三個部分,如圖二所示 :

第一部分,基礎設施服務,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提供基礎設備的服務 ,如 : 系統、通訊、資訊等儲存設備。

第二部分,平台服務,PaaS(Platform-as-a-Service):

由業者所提供平台介面,供開發人員透過網路撰寫程式與服務。

第三部分,軟體服務,SaaS(Software-as-a-Service):

這部分為許多服務提供商或一般使用者在網路上提供的軟體服務(如 : Google-Doc)。

(14)

圖 二 雲端運算架構圖

現今雲端運算的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網路服務與網路設備供使用者選 擇使用,但在如何選擇這些網路服務與如何安裝這些具備網路功能的網路設 備上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是困難的,因此本論文接續研究網頁式作業系統與 UPnP,希望透過網頁式作業系統提供一般使用者一個簡易的平台,並依賴 UPnP 的特性讓這些網路設備可以輕易的結合使用,以讓一般使用者也可以 輕易的使用雲端運算。

(15)

2.2 網頁式作業系統(Web Operating System, WebOS)

WebOS 是可提供使用者透過 IE、Chrome、Firefox … 等瀏覽器在任何 擁有網路的地方都可以登入個人的網路平台,去使用硬體與軟體所提供存取 個人檔案資訊、管理文件與多媒體應用 … … 等功能。

目前提供的網頁式作業系統有非常多種類,而較為人熟知的如 :

Palm WebOS[3] : 為 HP 旗下產品,是以 Linux 為核心專門用於惠普公

司自行開發的行動裝置上,已於 2011 年 8 月停止生產開發相關產品,Palm WebOS 是一以 Linux 為核心開發的作業系統,會被稱為 WebOS 則是因為此 作業系統當中的瀏覽器名稱為 Web,因名稱相關所以提及,與研究無直接關 聯。

EyeOS[4] : EyeOS 提供開發原始碼給使用者開發,可以下載安裝使用也 可以在官方伺服器上使用,擁有豐富的網路軟體及辦公軟體。

另外還有,Ghost[5]、Jooce[6]、TomOS[7]、I-Cube[8]、eXo Enterprise WebOS[9] 、 Zimdesk[10] 、 Glide OS[11] 、 WidgetPlus[12] 、 Peepel[13] 、 Xindesk[14]、YouOS[15]、Widgetop[16]、CorneliOS[17]、Appmarks[18]、

Craythur[19]、Desktoptwo[20]、Orca[21]、Goowy [22]…等眾多 WebOS 分別 被提出,可見此一問題深獲重視。

(16)

2.2.1 參考文獻[23]

在此參考文獻中,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NCHC) ,簡稱為「國網中心」,使用 EyeOS 為基礎開發整合國網中心的大型運算資源,如圖三所示,以提供中心及外界 的使用者所需之服務,主要提供為需要龐大運算資源的各領域學者客製其軟 體套件以供其研究。

圖 三 國網中心 WebOS 架構圖

(17)

2.2.2 參考文獻[24]

在此參考文獻中,以 Ajax、ExtJS 等技術開發使用者介面,以微軟提供 的 Windows Azure 做為儲存中心進行整合,開發出一 WebOS。此參考文獻 提出的 WebOS 架構具備以下 7 個特色:

Ultra-large-scale (大規模) Virtualization (虛擬化) High reliability (高可靠性) Versatility (多功能性)

High scalability (高可擴展性)

On-demand service (依需求量提供服務) Extremely cheap (低成本)

而在此 WebOS 中,安裝網路應用程式的方式,是舉 google map 做為範 例,需透過開發者將 google map API 生成的 ID 嵌入此論文提出的系統當中 的框架,即完成安裝網路應用程式。

2.2.3 常見 WebOS 功能

目前的 WebOS 主要提供了一個使用者介面的窗口以供使用者登入,登 入後會有圖形介面供使用者使用 WebOS 本身提供的軟體服務(如 : 小算 盤、筆記本)與儲存空間(如 : Windows Azure),而有些 WebOS 也提供網路軟 體服務(如 : Google Doc、Zoho、Queeky DRAW),使用者即使不使用自己的 電腦,也可經由 WebOS 異地登入自己的帳戶存取或使用自己需要的檔案與 服務。

(18)

以下表一針對目前部分的網頁式作業系統所提供的功能做介紹與比較。

表 一 各 WebOS 功能簡介

其中辦公軟體可對文件做編輯與表格處理(如 Google Doc),多媒體影音 軟體則能播放網路服務的影片(如 Youtube),而簡易的文書處理軟體則只能 對文件進行編輯(功能如 windows 作業系統中的記事本)。

WebOS 名稱 功能簡介

Ghost 提供備份功能

EyeOS 辦公與網路軟體

Jooce 辦公軟體

TomOS 辦公軟體

I-Cube 1G 的儲存空間、辦公、多媒體軟體與軟體開發工具

eXo Enterprise WebOS 辦公軟體

Zimdesk 辦公、多媒體影音與文件管理軟體

Xindesk 辦公、多媒體影音與文件管理軟體

YouOS 辦公與多媒體影音軟體

Widgetop 提供 Widget 供使用者安裝使用

CorneliOS 使用者可共同開發此 WebOS

Appmarks 辦公、多媒體影音軟體

Desktoptwo 辦公、多媒體影音、郵件、通訊與文件管理軟體

Orca 辦公、多媒體影音、郵件與文件管理軟體

Goowy 郵件(2GB)、遊戲、多媒體與文件儲存管理

(19)

表二對目前部分的網頁式作業系統當中,是否具備讓使用者自行新增軟 體與硬體進行歸納。

表 二 WebOS 使用者可否自行新增軟/硬體歸納

其中 Widgetop 提供了許多的軟體供使用者安裝,而 CorneliOS 則是讓 使用者擁有開發平台與權限,可自行對此系統進行開發增加此系統的軟體功 能,除這兩個 WebOS 外,大多數的 WebOS 中使用者皆只能使用開發者所 提供的軟體功能與硬體設備,無法自行去安裝軟體服務或者更動硬體設備,

WebOS 名稱 使用者自行新增硬體 使用者自行新增軟體

Ghost X X

EyeOS X X

Jooce X X

TomOS X X

I-Cube X X

eXo Enterprise WebOS X X

Zimdesk X X

Xindesk X X

YouOS X X

Widgetop X O

CorneliOS X O

Appmarks X X

Desktoptwo X X

Orca X X

Goowy X X

本論文提出之 CloudOS O O

(20)

也無法將自己的網路設備安裝於其中,若要進行安裝與更動這些軟體服務與 設備,都需透過開發者或提供商,在第三章當中,本論文將會利用 UPnP 去 改善這些問題,以利一般使用者去使用。

2.3 通用型隨插即用協定(Universal Plug and Play, UPnP)

通用型隨插即用協定(Universal Plug and Play)通稱 UPnP,最早在 1999 年 1 月由微軟發表,之後由 Intel、微軟等公司發起組織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Forum[24],提供一個免費的國際標準,實現裝置間相互的發掘與控制。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Forum 目前在全球有超過 700 家企業組織加盟,

而其核心成員是由 : IBM、Intel、HP、Sony、Cannon、Samsung、LG、TCL、

Nokia、Panasonic、Siemens … … 等 19 家公司,其架構則是於 2000 年 6 月 由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Forum 提出之規範,發展一套結合 TCP/IP、HTTP 及 XML 等網路通訊協定的通用型 IP 網路通訊技術,以實現於 IP 網路產品 的隨插即用、點對點(Peer to Peer)等網路通訊功能。

UPnP 主要元件有 : Controlled Device、Control Point 與 Service,如圖四 所示。

(21)

圖 四 UPnP 元件圖

Service : 主要功能為在 UPnP 架構中操作動作、改變狀態與提供狀態變 數紀錄目前的服務狀態。

Controlled Device : 具服務與內嵌裝置的設備。不同種類的 UPnP 設備 功能不同所提供的服務也不同,同一設備上可以同時有多個不同的服務。

Control Point : 在 UPnP 中可尋找有興趣的裝置並進行訂閱,主要功能 為取得裝置描述與服務列表、取得服務描述、下達控制指令控制服務、通知 訂閱的服務狀態變更為何。

(22)

在 UPnP 的規範中,定義了 Device 和 Control Point,而圖五為這兩種通 用型隨插即用的元件溝通時所會應用的通訊協定。

圖 五 UPnP 架構圖

SSDP(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26]

簡單服務發現協議 (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 SSDP)主要用於 在區域網路裡面發現裝置的機制。控制點可以透過使用簡單服務發現協議,

根據自己的需要查詢在自己所在的局部網路裡面提供特定服務的裝置。也可 以透過使用簡單服務發現協議,向自己所在的局部網路裡面的控制點宣告它 的存在。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27]

簡式物件存取協定(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是用作交換 資料的一種協議規範,定義了可延伸標記語言(XML)與 HTTP 執行遠端程序

(23)

的呼叫的方式。此 標 準於 1998 年由由 IBM、Microsoft、UserLand 和 DevelopMentor 共同提出。

UPnP 是使用 SOAP 來傳遞控制訊息給裝置,並將結果回傳到控制點,

每一個通用型隨插即用控制訊息皆為 SOAP 訊息,內容含有一組參數值共同 啟動動作,回應也為 SOAP 訊息,包含狀態、回傳值與任何回傳的參數。

GENA(Generic Event Notification Architecture) [28]

一般事件通知架構(Generic Event Notification Architecture, GENA)主要 利用 HTTP 的收送和通知。

通用型隨插即用使用一般事件通知架構格式來建立存在宣告,並在服務 狀態改變時發送通知訊息,即為事件。除此之外在同區域網路之中當有控制 點有興趣接收事件通知時,會傳送要求訂閱事件通知,通知內容包含服務名 稱、傳送事件目的地與事件訂閱時間,訂閱必須定期更新以持續接收通知,

也可透過一般事件通知架構取消訂閱。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29]

可延伸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是一種標記式語 言,可將任何結構化資料置於文字檔之中。

通用型隨插即用當中可延伸標記語言主要用於裝置說明、服務說明、控 制訊息與事件訊息。

IGD(Internet Gateway Device Standardized Device Control Protocol)[30]

建構在通用型隨插即用架構上的網際網路閘道設備標準設備控制協議 (Internet Gateway Device Standardized Device Control Protocol,IGD)是針對控 制閘道設備所設計的協議規格,協議內容定義了取得閘道設備各項統計資訊 的要求傳送方式及資訊傳送格式,諸如:閘道器收送資料量、收送封包數、

(24)

網際網路連線方式、網際網路地址、區域網路介面網路地址…等資訊,都可 以透過網際網路閘道設備標準設備控制協議取得資訊。區域網路底下的網路 設備也同時可以使用網際網路閘道設備標準設備控制協議來設定閘道路由 器,例如:對轉埠設定進行新增、修改及查詢的動作,其他非標準的控制也 包含了要求閘道設備的網際網路連接介面進行撥號或設定等動作,隨著各家 廠商對應用的訂定不同,各有不同的實作調整。

UPnP 的運作流程,主要分為 6 個階段,如圖六所示。

圖 六 UPnP 運作流程圖

0.定址(Addressing) :

支援具 UPnP 功能的網路設備在加入一個區域網路時會自動去確認是否 有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Server 的存在,若有,則會透 過 DHCP Server 取得 IP Address;若無,則會採用 Auto-IP 來達到定址的目 的。

(25)

1.探索(Discovery) :

此時進行定址完的控制點(Control Point)之外的設備會去通知區域網路 內的其他裝置該設備已經加入區域網路,在 UPnP 架構當中是以 SSDP 達到 搜尋區域網路內的其他設備,而支援 UPnP 架構的網路設備會定期送出 Device Advertisement 去告訴其他設備自身的存在。

如圖七所示,Device A 送出 Advertisement 去告知 Device B 與 Device C 自身的存在。

圖 七 Advertisement 示意圖

控制點則是在加入區域網路時,會主動去搜尋有哪些感興趣的設備同在 此區域網路之中,而被搜尋到的設備將會回報訊息給控制點,如圖八所示,

Control Point 送出 Search Request 給 Device A 與 Device B,而 Device A 與 Device B 收到請求之後回傳訊息給 Control Point。

(26)

圖 八 Control Point Solicitation 示意圖

2.描述(Description) :

控制點會根據探索取得的設備位置去取得該裝置的裝置描述(Device Description)與服務描述(Service Description),這些描述皆是以 XML 作為格 式。描述包含的資訊有 : 裝置名稱、製造廠商、序號、裝置功能變數及對 應動作 … …等,透過這些描述能了解各裝置所提供的功能、服務以及如何 操作等訊息。

圖九敘述控制端(Control Point)去其它裝置(Device)取得裝置描述與服務 描述。

圖 九 Description 示意圖

(27)

3.控制(Control) :

如圖十所示,控制點藉由取得裝置描述與服務描述後可以辨別這些裝置 所提供的服務種類並可以利用這些資訊去操作裝置。控制點產生的控制訊息 會透過 SOAP 傳送至欲控制的裝置。裝置接收到訊息後會針對控制訊息回傳 結果給控制點。

圖 十 Control 示意圖

4.事件(Event) :

控制點可以對有興趣的裝置去訂閱(Subscribe)其通知,當訂閱的裝置的 狀態發生改變時,裝置會主動事件傳遞給控制點,如圖十一所示,圖中的 Control Point 會訂閱 Device LCD,希望得知 Device LCD 的相關訊息,接著 圖中的 Device Computer 發送 Power On 的請求訊息給 LCD 螢幕,使 LCD 螢幕收到請求後開啟電源,並回傳 Notify 的訊息給訂閱的 Control Point。

(28)

圖 十一 Event 示意圖

5.呈現(Presentation) :

具 UPnP 的裝置若有提供呈現資訊的網頁介面時,使用者可藉由該介面 去使用該裝置的功能與監看該裝置的狀態,如圖十二,Device A 藉由 Description 當中取得的 Presentation URL 透過 Browser 造訪 Device B 的 Web Site。

圖 十二 Presentation 示意圖

本論文將應用 UPnP 相關技術搭配 IGD 整合至提出的 CloudOS 架構當 中,以實現讓一般用者也能輕易將網路設備加入私人雲當中使用,並擴充至 公用雲提供其他的使用者共同使用這些具 UPnP 功能且完全符合 UPnP 規範 的網路設備。

(29)

第三章 系統架構與方法

3.1 系統目標

本論文提出的 CloudOS 系統目標是希望能令使用者透過本論文提出的 CloudOS 系統與 CloudOS 提供的 UI 介面新增自己的網路設備或服務於私人 雲當中,並使得使用者在不同的區域中也能透過網路使用自己的設備與服 務,亦能將自己私人雲中的設備分享於公開雲當中以供其他使用者使用,網 路軟體開發者則可透過註冊,將網路軟體服務提供來讓使用者安裝於 CloudOS 中的帳戶下使用,比如說在會議中,利用手機,透過 CloudOS 安 裝會議場所提供的公開螢幕,將資訊利用螢幕播放分享給他人觀看。

3.2 系統架構圖

如圖十三所示,Office Network、Home Network、Hotel Network、Provders 與 CloudOS 皆在網際網路中。Home Network 為使用者的家庭網域、Office Network 為使用者的公司網域,Hotel Network 為使用者出外所在飯店的網 域,當使用者在公司時可透過 Cloud Agent 與 CloudOS 將 NAS 這個網路設 備安裝於自己在 CloudOS 當中的帳號底下;在家時可透過 Cloud Agent 與 CloudOS 將 IPCam 這個網路設備安裝於自己在 CloudOS 當中的帳號底下,

時用者只需登入 CloudOS 便可使用自己先前安裝於 CloudOS 當中的設備,

例如 : 在公司時可隨時透過 IPCam 監看家裡狀況。在家或出差時可以隨時 存取位於公司 NAS 上的資料。

Providers 將自身提供的 Cloud Service 透過 CloudOS 進行註冊,經過 CloudOS 管理者的審核後將 Cloud Service 上架,讓使用者可以透過 CloudOS 介面自行選擇安裝於自己的帳號底下使用。

(30)

圖 十三 CloudOS 系統架構示意圖

如圖十四所示,CloudOS Server 主要由以下元件組成:

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UI),利用 PHP、AJAX、JavaScript、HTML、

CSS 等技術架構撰寫。讓使用者有美觀不複雜的操作介面去使用。

授權處理(Authorization Handler),負責管理使用者帳號等資訊。

裝置註冊處理(Device Register Handler),負責處理對 CloudOS 進行註冊 的網路設備資訊。

裝置發現處理(Device Discovery Handler),主要為發現在私人雲上使用 者自行安裝之網路設備,將設備資訊歸入該使用者帳號底下。

服務註冊處理(Service Register Handler),管理開發者將欲提供的軟體服 務向 CloudOS 進行註冊。

(31)

圖 十四 CloudOS Server

雲端引擎(Cloud Agent),如圖十五所示,為一 Java Platform,Java 不同 一般的編譯與直譯語言,是先將原始碼編譯成位元組碼(Byte code)後依賴 各種不同平台上的虛擬機器來進行解譯與執行來達到跨平台的特性,另外在 Sun「Java 語言靠群體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的口號下,Java 開發者被要 求設計的軟體必須互相相容,所以 Java 具備良好的相容性,也因此 Cloud Agent 能安裝在使用者的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等設備上。Cloud Agent 包含 UPnP Control Point 功能,主要功能是搜集使用者私人雲內的 UPnP 設 備,並自動將設備資訊登錄至 CloudOS 上與負責做 UPnP 封包轉送之功能,

讓使用者私人雲內的設備互相溝通,也負責使用者放入公開雲上的設備互相 溝通,同一區域網路只要啟動一個 Cloud Agent 即可。

(32)

圖 十五 Cloud Agent

3.3 系統運作流程

系統運作流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為硬體相關流程,敘述如何安裝具 UPnP 功能的網路設備,並敘述使用者如何安裝使用這項功能;另一為軟體 相關流程,描述網路軟體服務提供商的註冊方式與使用者進行搜尋、安裝與 使用之流程。

(33)

3.3.1 硬體安裝與使用流程

具 UPnP 功能的網路設備,要安裝於 CloudOS Server 中主要依靠 Cloud Agent,透過 Cloud Agent 自動將具 UPnP 功能的網路設備安裝至 CloudOS 中使用者的帳號當中,Cloud Agent 主要的功能是將搜集本地網路設備,並 將設備資訊登錄到 CloudOS 與 UPnP 封包之轉送功能,使設備能連接至不同 的網路。 Cloud Agent 會判斷本地的網路環境,若本地網路環境使用 NAT,

Cloud Agent 會自動替本地的設備建立對應連接埠,透過對應連接埠,其他 網路的設備才能和 NAT 網路中設備連接。

如圖十六所示,使用者將 UPnP Device 裝置於 Office Network 當中,當 Cloud Agent 啟動後,使用者輸入帳號密碼來驗證使用者身分,Cloud Agent 將帳號密碼送至 CloudOS Server 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後開始執行搜集本地 UPnP Device 的資訊,並登錄 UPnP Device 資訊至 CloudOS 中自己的帳號底 下,來完成 Install Cloud Device 這個動作。

圖 十六 網路設備註冊並安裝程圖

(34)

如圖十七所示,當使用者在 Office Network 將 UPnP Device 透過 Cloud Agent 自動安裝完成後,使用者回到家中,在 Home Network 中再次透過 Cloud Agent 將家中的 UPnP Device 安裝至 CloudOS 中自己的帳號底下,透過 Cloud Agent 分析、修改與轉送封包內容,使 UPnP Device 可以和在不同網段底下 的 UPnP Device 溝通,因此當使用者回到家中之後,便可以連接上 CloudOS 並使用預先在公司中安裝好的 UPnP Device 從其中存取資料至家用電腦之 中。使用者也可以選擇將 UPnP Device 設為公開,此時 CloudOS Server 便會 將此 UPnP Device 資訊公開並設定為 Cloud Device,此時其他使用 CloudOS 的使用者便可使用此 Cloud Device,當提供此 Cloud Device 的使用者要停止 公開此 UPnP Device 時,也只需透過 CloudOS 提供的操作介面選擇移除欲移 除的 UPnP Device,CloudOS 便會通知 Cloud Agent 將此 Cloud Device 自使 用者帳號中移除。

圖 十七 網路設備的使用流程圖 1

(35)

如圖十八所示,使用者透過瀏覽器登入後,即可透過 CloudOS 取得於 先前已安裝在帳號底下的 IPCam 資訊,透過取得的 Presentation URL 去使用 IPCam。

圖 十八 網路設備的使用流程圖 2

3.3.2 軟體相關流程

在軟體服務部分,如圖十九所示,首先服務提供商會將自己提供的單一 或多個網路軟體服務向 CloudOS 註冊,服務提供商需要提供服務名稱 (Service Name)、服務分類(Service Type)、服務位址(Service Location)、服務 類型名稱(Service Domain Name)與服務簡介(Service Intrduction)。

當這些資料會被儲存於 CloudOS 當中後,使用者就可以透過 CloudOS 提供的介面,尋找自己想要使用的網路軟體服務,並將其安裝於自己的帳號 底下,之後使用者只要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 CloudOS 登入自己的帳號,便 可以透過 CloudOS 使用者介面,選取已經安裝過的軟體服務,連線至軟體 服務提供商端使用軟體服務。

(36)

圖 十九 網路軟體服務流程圖

(37)

第四章 系統的實作與展示

4.1 使用者登入

圖二十為 CloudOS 的登入介面,使用者透過此介面登入帳號,並取得 帳號底下的使用者私人雲中的設備資訊與使用者已安裝的雲端服務。

圖 二十 使用者登入介面

使用者登入帳號後,Cloud Agent 便會透過使用者登入的帳號開始搜集 本地網路設備的資訊,並將其安裝至 CloudOS 使用者帳號底下。在登入帳 號之後,使用者便可開始使用 CloudOS,而主要的功能則分為雲端設備與雲 端服務兩部分。

4.2 雲端設備(Cloud Device)

本論文的實驗環境架構如圖二十一所示,兩個網路設備(IPCam 與 NAS) 透過 Cloud Agent 向 CloudOS 註冊並安裝於使用者帳號底下,讓使用者於其 他網域透過 CloudOS 介面對設備進行操作。

(38)

圖 二十一 實驗環境架構圖

如圖二十二所示,在 CloudOS 中的 My Cloud Device 介面中可以看到目 前已經透過 Cloud Agent 自動安裝至自己帳號底下的設備資訊(如:Device Type、Device IP Address 與 PresentationURL),若使用者想將設備分享至雲 端上供其他使用者使用,只需勾選分享此設備即可分享給其他 CloudOS 的 使用者使用。

圖 二十二 雲端設備介面

(39)

如圖二十三所示,使用者可以透過 CloudOS 使用 Windows Media Player 透過 CloudOS 取得使用者於其他網域時已安裝在帳號底下的 NAS 中的音訊 檔並撥放。

圖 二十三 透過 CloudOS 使用 NAS 介面

如圖二十四所示,使用者透過瀏覽器登入 CloudOS,並透過 CloudOS 取得先前使用者於其他網域時已安裝在帳號底下的 IPCam 資訊,並透過取 得的 Presentation URL 去使用 IPCam。

(40)

圖 二十四 透過 CloudOS 使用 IPCam 介面

4.3 雲端服務(Cloud Sevice)

CloudOS 中,使用者可透過 Cloud Service 介面搜尋選擇自己想要使用 的雲端服務直接使用,或是將此服務安裝至自己的帳號底下,以便自己隨時 登入 CloudOS 使用,如圖二十五所示,在 Cloud Service 介面當中可以看到 目前已經被提供的雲端服務,使用者可以進行搜尋並安裝雲端服務於自己的 帳號底下。

圖 二十五 雲端軟體服務介面

如圖二十六所示,在 My Cloud Service 的介面底下則可看到使用者已安

(41)

裝於自己帳號中的雲端軟體服務,透過此介面即可隨時使用安裝過的網路軟 體服務,也可透過此介面移除已經安裝的網路軟體服務。

圖 二十六 使用者已安裝於帳號底下的雲端軟體服務介面

網路軟體服務提供商若要提供雲端服務,則需進入註冊介面,如圖二十 六所示,服務提供商需提供 :

服務名稱(Service Name) : 服務提供商為所提供的服務命名的名稱。

服務分類(Service Type) : 選擇提供的雲端服務的服務分類,如 : 辦公 軟體類、文書處理類、多媒體服務類 … … 等等。

服務位址(Service Location) : 服務所在的網路位置(IP Address)。

服務類型名稱(Service Domain Name) : 服務提供商可以透過這一個欄 位,為自家所提供之服務類型定義。

服務簡介(Service Introduction) : 服務提供商對所提供的雲端服務作文 字簡介。

CloudOS 使用者可以透過介面,藉由這些服務提供商提供的資訊去搜尋 並選擇自己想要使用的雲端服務,將其安裝,以便自己使用其他個人電腦或 行動裝置時,可以透過 CloudOS 使用自己選擇安裝的雲端服務。

(42)

圖 二十七 雲端服務軟體註冊介面

以中華大學 Web Mail 服務為例進行雲端軟體服務註冊、雲端軟體服務 安裝與雲端軟體安裝成功後的介面進行展示,首先步驟一,如圖二十七所 示,於 CloudOS 的 Register 介面中註冊:

Service Name:填入申請的服務名稱 CHU Web Mail。

Service Location:為中華大學 Web Mail 的網址。

Service Domain Name:將此服務類型自行定義為 chu.edu.tw,使用者尋找 軟體類型時可以直接對此範圍的類別進行搜尋。

Service Type:選擇 Office。

Introduction:簡介此雲端軟體服務為中華大學 Web Mail。

(43)

圖 二十八 步驟一.中華大學 Web Mail 服務向 CloudOS 進行註冊

步驟二如圖二十九所示,於 Cloud Service 尋找到 CHU Web Mail,點選 install 按鈕進行雲端軟體服務的安裝,安裝成功後會跳出訊息顯示安裝成功。

圖 二十九 步驟二.於 Cloud Service 介面安裝 CHU Web Mail 雲端軟體服務

步驟三如圖三十所示,可以於 My Cloud Service 介面中看到安裝完成的 CHU Web Mail 雲端軟體服務,點選即可進入使用中華大學 Web mail 服務,

若欲移除此雲端軟體服務,點擊 uninstall 按鈕後,成功移除便會跳出移除成 功的訊息。

(44)

圖 三十 步驟三.成功安裝 CHU Web Mail

(45)

第五章 實驗環境與效能測試比較

5.1 實驗環境

本論文使用 Intel Tools For UPnP 所提供之 UPnP 設備與 Google 瀏覽器 (Google Chrome)中的網頁訊息解析工具做為主要測試工具。網路環境使用網 路分享器(Buffalo WZR-AG300NH)建立 NAT 網路。

使用者所使用之設備為個人電腦: Intel Core i7 2.67Ghz CPU、記憶體 3.00 GB,使用瀏覽器為 Google Chrome,使用者所在之網路環境為 1Gbps 光纖網路。

5.2 數據測量分析

我們利用 Google 瀏覽器分析當前瀏覽頁面的訊息,來記錄 CloudOS 系 統的效能,如圖三十一所示,由於此截圖版面太大,文字太小,因此我們將 圖三十一再細分為圖三十二、圖三十三與圖三十四,在圖三十四中我們可發 現開啟 CloudOS 登入介面需要 441ms。

圖 三十一 開啟 CloudOS 登入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測量(A、B、C)

(46)

圖 三十二 開啟 CloudOS 登入介面各執行元件的清單(A)

圖 三十三 開啟 CloudOS 登入介面各執行元件的資訊(B)

(47)

圖 三十四 開啟 CloudOS 登入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C)

開啟 CloudOS 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測量如圖三十五所示,由於 此截圖版面太大,文字太小,因此我們將此截圖細分為圖三十六、圖三十七 與圖三十八,由圖三十八可看出使用者登入 CloudOS 後切換至功能介面時 所需要的時間總共耗費 439ms,也就是說使用者從開啟 CloudOS 到登入後 進入功能介面可以開始使用 CloudOS 所提供的功能只需要 439ms。

圖 三十五 開啟 CloudOS 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測量(A、B、C)

(48)

圖 三十六 開啟 CloudOS 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清單(A)

圖 三十七 開啟 CloudOS 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資訊(B)

(49)

圖 三十八 開啟 CloudOS 功能介面各執行元件的速率(C)

(50)

5.2.1 Cloud Service 系統速率測試與比較

利用 Google 瀏覽器分析當前瀏覽頁面的訊息做測試工具,我們實際透 過 CloudOS 連 線 至 Web 版 小 畫 家 (CanvasPaint) 、 Web 版 小 算 盤 (Web Calculator)與 Web 版 Notepad 等雲端服務取樣 30 次,測試其所需時間的最 大連線所需時間、最小連線所需時間與平均連線所需時間。表三為測試結果。

表 三 CloudOS 連線至雲端服務所需時間測試,單位為 ms

雲端服務 最大連線所需時間 最小連線所需時間 平均連線所需時間

Web 版小畫家 2180 1806 1993

Web 版小算盤 863 657 760

Web 版 Notepad 266 182 224

接著我們想與一般作業系統執行程式到程式開起可以被使用的時間做 比較。如圖三十九所示,使用者於作業系統 Windows7 中,當程式被使用者 雙擊執行時計時器便開始計時,直至程式被完全開起且可被使用時計時器便 結束計時,表四為取三個常被一般使用者使用之程式各做 30 次測試並取其 最大開啟所需時間、最小開啟所需時間與平均開啟所需時間。 .

表 四 系統程式執行開啟所需時間測試,單位為 ms

最大開啟時間 最小開啟所需時間 平均開啟所需時間

小畫家 169 68 120

小算盤 111 78 95

Notepad 120 71 96

(51)

圖 三十九 測試一般作業系統執行系統程式與測試方式

透 過 表 三 與 表 四 , 能 發 現 透 過 本 系 統 開 啟 雲 端 服 務 的 時 間 與 在 Windows7 作業系統底下開啟相似程式的時間相比下會有比較慢的情況出 現,原因是透過本系統開啟雲端服務的時間主要會受到當下使用者與雲端服 務提供商之間的網路傳輸頻寬的影響,但這樣的連線速率還是為人類觀感所 可以接受的。

(52)

5.2.2 Cloud Device 傳輸速率預測與分析

如圖四十所示,Home Network 為使用者所在之家庭網路,使用者透過 Internet 至 Office Network 提供到公開雲上的 Device 對資料進行存取,將此 網路環境依傳輸速率區分成 S1、S2、S3、S4。S1 為使用者家庭網路的速率;

S2 則是使用者的上網速度,每位使用者與 ISP 提供商簽訂合約中的上網速 度皆不盡相同;S3 為當時網際網路的頻寬,在下載或上傳資料的當下網路環 境頻寬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S4 是此公開雲網路設備提供者的頻寬,此部分 會受使用此公開雲的使用者人數與網路負載的高低影響使用此環境的頻寬 速率; 所以瓶頸(Bottleneck)可能是 S2、S3 或 S4。下載所需的時間為檔案大 小除以下載速率,即 file size/ bandwidth(S1、S2、S3、S4),並以表五表示 30 個樣本在 S1、S2 與 S4 的下載速率,樣本 1~10 為一般影片檔案;11~20 為音訊專輯的音訊檔;21~25 則為使用一般數位相機所拍攝照片的圖片檔;

26~30 則為使用智慧型手機拍攝之圖片檔。

圖 四十 使用者使用雲端設備傳輸環境示意圖

(53)

表 五 使用者透過 CloudOS 至雲端設備下載檔案傳輸速率預測,單位秒

檔案大小(byte) S1 S2 S4

54Mbps 100Mbps 10Mbps 100Mbps 1Gbps 1 3,344,567,877 59.067 31.896 318.962 31.896 3.114 2 940,383,354 16.607 8.968 89.681 8.968 0.875 3 3,015,061,504 53.247 28.753 287.538 28.753 2.807 4 366,390,852 6.470 3.494 34.941 3.494 0.341 5 731,705,344 12.922 6.9780 69.780 6.978 0.681 6 730,601,472 12.9028 6.967 69.675 6.967 0.680 7 4,541,634,560 80.208 43.312 433.124 43.312 4.229 8 2,834,911,232 50.066 27.035 270.358 27.035 2.640 9 1,450,600,093 25.618 13.834 138.340 13.834 1.350 10 1,469,766,088 25.957 14.016 140.167 14.016 1.368 11 146,107,027 2.580 1.393 13.933 1.393 0.136 12 86,396,873 1.525 0.823 8.239 0.823 0.080 13 102,219,559 1.805 0.974 9.748 0.974 0.095 14 128,480,837 2.269 1.225 12.252 1.225 0.119 15 166,803,187 2.945 1.590 15.907 1.590 0.155 16 297,088,759 5.246 2.833 28.332 2.833 0.276 17 191,135,813 3.375 1.822 18.228 1.822 0.178 18 115,756,663 2.044 1.103 11.039 1.103 0.107 19 95,526,186 1.687 0.911 9.110 0.911 0.088 20 174,481,215 3.081 1.663 16.639 1.663 0.162 21 3,639,413 0.064 0.034 0.347 0.034 0.003 22 6,553,048 0.115 0.062 0.624 0.062 0.006 23 6,467,892 0.114 0.061 0.616 0.061 0.006 24 6,445,748 0.113 0.061 0.614 0.061 0.006 25 6,549,111 0.115 0.062 0.624 0.062 0.006 26 2,564,867 0.045 0.024 0.244 0.024 0.002 27 2,060,800 0.036 0.019 0.196 0.019 0.001 28 2,285,296 0.040 0.021 0.217 0.021 0.002 29 2,627,028 0.046 0.025 0.250 0.025 0.002 30 2,525,694 0.044 0.024 0.240 0.024 0.002

(54)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發展

隨著網路的進步與雲端運算的發展,網路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也因此越來越多的網路服務被提供,網路設備也越見普及於一般家庭 當中,使用者所使用的移動裝置也大多具備了網路功能,隨著這些網路設備 與雲端服務的增加,使用者若要使用這些網路設備則須具備相對應的專業知 識,而在這麼多雲端服務被提供的情況下,使用者不容易尋找到可靠並且優 良的雲端服務使用。

在目前的 WebOS 中,開發者多為提供固定的網路儲存空間與由開發者 開發或選擇的軟體服務供使用者選擇使用,也因此使用者被限制在只能使用 公開雲上的服務與設備,無法自行新增搜尋到的網路軟體服務或安裝自己想 要使用的網路儲存設備、網路攝影機…等網路裝置於自己的帳號當中,讓使 用者在離開原先的電腦後就無法再使用這些軟體服務與設備,使用者也無法 將自己的網路裝置提供至網路上以供其他使用者共同使用。

本論文提出一個 CloudOS 系統架構讓使用者能透過 CloudOS 系統將自 己家庭當中具 UPnP 功能的網路設備安裝至私人雲亦或者提供至公用雲當中 供其他使用者使用,網路軟體服務提供商,可藉由向 CloudOS 系統註冊開 發的網路軟體以供使用者安裝使用,透過使用者帳號與密碼認證確保提供網 路軟體/硬體存取的安全性,而 CloudOS Server 管理組織亦可以對註冊過後 的網路軟體進行篩選,確保是安全可靠並且優良的雲端服務以供使用者使 用,而在 UPnP 通訊安全性與存取控制上的問題則可於未來發展上加以研究。

(55)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G. Lawton, “Moving the OS to the Web,” IEEE Computer Magazine, volume 41, issue 3, pp.16-19, March 2008.

[2] D.G. Chandra, and D.B. Malaya, “A Study on CloudO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CSNT), Rajkot,

Gujarat, India, Mar. 2012, pp. 692-697.

[3]Palm WebOS, URL: http://en.wikipedia.org/wiki/WebOS [Accessed: May 2013]

[4]EyeOS, URL: http://www.eyeos.com/ [Accessed: May 2013]

[5]Ghost, URL: http://pl.wikipedia.org/wiki/G.ho.st [Accessed: May 2013]

[6]Jooce, URL:http://www.crunchbase.com/company/jooce[Accessed: May 2013]

[7]TomOS, URL: http://www.qiannao.com/ [Accessed: May 2013]

[8]I-Cube, URL: http://www.oos.cc/login.html [Accessed: May 2013]

[9]eXoEnterpriseWebOS,

URL: http://www.exoplatform.com/company/public/website [Accessed: May 2013]

[10]Zimdesk, URL: http://www.zimdesk.com/ [Accessed: May 2013]

[11]Glide OS, URL: http://www.glideconnect.com/ [Accessed: May 2013]

[12]WidgetPlus, URL: http://www.widgetplus.com/ [Accessed: May 2013]

[13]Peepel, URL: http://www.peepel.com/j2c_login.php [Accessed: May 2013]

[14]Xindesk, URL: http://www.xindesk.com/ [Accessed: May 2013]

[15]YouOS, URL: http://www.youos.com/ [Accessed: May 2013]

[16]Widgetop, URL: http://www.widgetop.com/desktop.html [Accessed: May 2013]

[17]CorneliOS, URL: http://www.cornelios.org/ [Accessed: May 2013]

[18]Appmarks, URL: http://www.appmakr.com/ [Accessed: May 2013]

[19]Craythur, URL: http://www.craythur.com/ [Accessed: May 2013]

(56)

[20]Desktoptwo, URL: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sktopTwo [Accessed: May 2013]

[21]Orca, URL: http://orcadesktop.com/ [Accessed: May 2013]

[22]Goowy, URL: http://zh.wikipedia.org/wiki/Goowy [Accessed: May 2013]

[23]Y.L. Pan, C.H. Wu, C.Y. Liu, H.F. Yu, and W. Huang, “The Lightweight Approach to Use Grid Services with Grid Widgets on Grid WebO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IEEE/ACM Cluster, Cloud and Grid Computing (CCGrid), Melbourne,

Australia, May, 2010, pp. 575-576.

[24]C. Hang, and C. Ca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OSGi for Cloud Comput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iSE), Wuhan, China, December, 2010, pp. 1-

5.

[25]UPnP Forume, UPnP Device Architecture 1.0.1, July 20,2006.

[26]Y.Y. Goland, T. Cai, P. Leach, and Y. Gu, “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1.0,” draft-cai-ssdp-v1-03, IETF.

[27]M. Gudgin, M. Hadley, N. Mendelsohn, J.J. Moreau, H.F. Nielsen, A. Karmarkar, and Y. Lafon, “SOAP Version 1.2 Specification,” Available : http://www.w3.org/TR/soap12-part1/ [Accessed: May 2013]

[28]J. Cohen and S. Aggarwal, “General Event Notification Architecture Base,”draft-cohen-gena-p-base-01, IETF.

[29]XML Working Groups,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Available : http://www.w3.org/XML/ [Accessed: May 2013]

[30] UPnP Forume, Internet Gateway Device (IGD) V2.0, December 9, 20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以下透過 透過 透過 透過五年級 五年級 五年級 五年級「 「 「 「中華大地任我行 中華大地任我行 中華大地任我行 中華大地任我行」 」 」 」為例 為例 為例作 為例 作 作說明 作 說明 說明

a 顧客使用信用卡在線上付款時,只要輸入其卡號及有效期

嗚呼!仲以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為人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After the desired content has been identified, the control point needs to determine which transfer protocol and data format should be used to transfer the content from the

文學學習範疇 透過感受、欣賞 中國古今名家名 作,學習中華文 化,提升文化素 養。. 文學學習範疇

如何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