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研究及發展 協作研究及發展 協作研究及發展
協作研究及發展(「 「 「 「種籽 種籽 種籽 種籽」 」 」 」)計劃 計劃 計劃 計劃 2022/23
計劃名稱 計劃名稱 計劃名稱 計劃名稱: : : :
在 在
在 在中學 中學 中學 中學中國語文 中國語文 中國語文 中國語文課程 課程 課程 課程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
計劃編號 計劃編號 計劃編號
計劃編號: : : :CH1022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國語文教育組 中國語文教育組 中國語文教育組 中國語文教育組
中國語文的發展方向之一是「提 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其中包括 以下三方面:
欣賞文學作品的內容美和形式美,並提供創作 的學習 經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加強培養學生的品德情意,提高學生的道德操守,滋 養情意。
加強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反思 和認同。
課程發展議會(2017)《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香港:教育局,頁6。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curriculum- documents/CLEKLAG_2017_for_upload_final_R77.pdf
課程發展
中國語文教育課程宗旨
普通話科 中國語文科 中國文學科
(小一至中三) (小一至中六) (中四至中六)
多元化的課程組織++++有效的學習++++教學及評估
共 通 能 力 共 通 能 力
價 值 觀 和 態 度 價 值 觀 和 態 度
思維思維 語文自學語文自學
品德情意品德情意
中華文化中華文化
文學文學 說話說話聆聽聆聽寫作寫作閱讀閱讀
學習範疇
以讀寫聽說為主導,帶動其他學習範疇 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課程發展議會(2017)《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香港:教育局,頁14。
課程發展
融合高中課程必修和選修部分 融合高中課程必修和選修部分 融合高中課程必修和選修部分
融合高中課程必修和選修部分, , ,釋放課時 , 釋放課時 釋放課時 釋放課時, , , ,為學校提供更 為學校提供更 為學校提供更 為學校提供更 大彈性和空間
大彈性和空間 大彈性和空間 大彈性和空間。 。 。 。 加強對閱讀的重視 加強對閱讀的重視 加強對閱讀的重視
加強對閱讀的重視, , , ,在各學習階段 在各學習階段 在各學習階段 在各學習階段提供 提供 提供 提供「 「 「 「建議篇章 建議篇章 建議篇章 建議篇章」 」 」, 」 , , ,以 以 以 以 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 ,豐富語文積澱 , 豐富語文積澱 豐富語文積澱。 豐富語文積澱 。 。 。學生透過熟 學生透過熟 學生透過熟 學生透過熟 讀精思
讀精思 讀精思
讀精思, , ,感受作品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美 , 感受作品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美 感受作品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美 感受作品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美, , , ,掌握篇中 掌握篇中 掌握篇中 掌握篇中 文學
文學 文學
文學、 、 、文化內涵 、 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 , , ,有助豐富語文積澱 有助豐富語文積澱 有助豐富語文積澱 有助豐富語文積澱, , , ,培養品德情意和提 培養品德情意和提 培養品德情意和提 培養品德情意和提 升文化修養
升文化修養 升文化修養
升文化修養, , , ,也有助拓寬視野和胸襟 也有助拓寬視野和胸襟 也有助拓寬視野和胸襟 也有助拓寬視野和胸襟。 。 。 。
優化措施
優化高中核心科目─中國語文科
課程 課程 課程 課程
自2018/19學年起推行「在初中中國語文中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成效令人鼓舞。
2021/22學年起,計劃將推廣至中學各級,
名為:
在中學中國語文課程 在中學中國語文課程 在中學中國語文課程 在中學中國語文課程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 加強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
計劃發展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從不同層 面規劃課程,組織課堂教學,包括 編排學習重點、擬定學習成果、設 計教學單元及學習活動等。
計劃目標
文學學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文 學的學習,可以感受語文的美感,從作品的情 意中感應人與人,以至人與物之間的真、善、
美。文學範疇的學習目標是 :
感受文學閱讀的愉快經驗,欣賞文學之美;
培養審美的情趣、態度和能力;
透過閱讀文學作品的愉悅感受,提高學習語文的興 趣和語文能力;
分享作品中獨特而共通的思想和感情,增強人與人
之間的溝通、同感和同情,引起對生活和生命的體悟。
中國語文 文學範疇學習目標
學習層面 教學原則
文學範疇 文學範疇
文學範疇 文學範疇 學習層面 學習層面 學習層面 學習層面
• 整體 感性認識為先
• 領略 情意,體會意境
• 著重學生 個人體悟
• 以 誦讀加深體會
• 適量背誦,豐富積儲
• 引發文學閱讀樂趣
• 鼓勵文學創作
• 結合 其他學習範疇學習 讀寫聽說、品德情意
感受 鑒賞
創作
文化是語文的重要構成部分,認識文化有利溝通,
也有利於文化承傳。語文學習材料蘊含豐富文化 元素,文化學習和語文學習可以同時進行。中華 文化範疇的學習目標是:
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和 語文能力;
對中華文化進行反思,並了解其對世界的意義;
認同優秀的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在生活中體現優秀的中華文化。
中國語文 中華文化範疇學習目標
學習層面 教學原則
中華文化範疇 中華文化範疇 中華文化範疇
中華文化範疇 學習層面 學習層面 學習層面 學習層面
認識 反思
認同
• 鼓勵自學,重視啟導
• 在 生活中學習並體現優秀的 中華文化
• 結合 其他學習範疇學習
讀寫聽說、品德情意、思維
• 連繫其他學習領域或學科學習
計劃內容
確定校本計劃 確定校本計劃 確定校本計劃 確定校本計劃
內容與方向 內容與方向 內容與方向 內容與方向
整體規劃 整體規劃 整體規劃 整體規劃、 、 、 、 制定工作流程 制定工作流程 制定工作流程 制定工作流程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 、 、
共同備課 共同備課 共同備課 共同備課
試教 試教 試教 試教、 、 、 、 同儕觀課 同儕觀課 同儕觀課 同儕觀課
綜合實踐經驗 綜合實踐經驗 綜合實踐經驗 綜合實踐經驗: : : :
發展校本資源 發展校本資源 發展校本資源
發展校本資源 分享 分享 分享 分享
計劃重點之一 計劃重點之一 計劃重點之一
計劃重點之一: : :文本細讀 : 文本細讀 文本細讀 文本細讀
直觀入手
整體感受
掌握作品內容、結構、作者思想感情
分析作品與寫作背景的關係、作品的意蘊
連繫生活經驗,引發共鳴
加強個人感悟,啟迪情思
感知 賞析 感悟
整
零 零
整
探討可行、有效的教學策略
1. 確定校本計劃內容與方向 確定校本計劃內容與方向 確定校本計劃內容與方向 確定校本計劃內容與方向
*決定前檢視初中課程內容,其中各 級的抒情和敘事單元布置如下:
*釐清學生已有知識,更準確地為中 三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及重點。
年級 抒情 敘事
中一 借事抒情 記敘、敘事寫人 中二 借物抒情 敘事說理、記敘描寫 中三
中三 中三
中三 描描描描寫寫寫抒寫抒抒抒情情情情 ((
((生活情思生活情思生活情思))))生活情思
記敘抒情 記敘抒情 記敘抒情 記敘抒情 ((
((童年往事童年往事童年往事童年往事))))
協作例子
• 檢視課程內容,商議計劃發 展方向和重點,並擬定推展 日程。
• 在中三試行「描寫抒情」及
「記敘抒情」兩個單元,分 別在上學期及下學期試教。
(見右表)
• 重點探討有效的閱讀教學策 略:
以 「 整 ( 初 步 感 知 )— 零 ( 仔 細 分 析)—整(整體感悟與鑑賞)」模式 為教學設計基礎,探究如何在教學 中,有效引導學生掌握細讀文章的 方法。
2. 整體規劃 整體規劃 整體規劃、 整體規劃 、 、 、制定工作流程 制定工作流程 制定工作流程 制定工作流程
協作例子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流程流程流程 (舉隅流程 舉隅舉隅舉隅)
1
• 討論及修訂中三級教學規討論及修訂中三級教學規討論及修訂中三級教學規討論及修訂中三級教學規劃劃劃和進度劃和進度和進度和進度,,,商議上學期,商議上學期商議上學期商議上學期試教試教試教單元試教單元單元單元
「
「
「
「描寫抒情描寫抒情描寫抒情描寫抒情(生活情思生活情思生活情思生活情思)」」」的教學」的教學的教學的教學規劃規劃規劃規劃,,,如調動篇章的教學次序,如調動篇章的教學次序如調動篇章的教學次序如調動篇章的教學次序,,,, 討討
討討論論論論韓少功韓少功韓少功韓少功《《《月夜《月夜月夜月夜》、》、》、》、陶潛陶潛陶潛陶潛《《《《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其一其一其一》其一》》》的教學設的教學設的教學設的教學設計計計計。。。。
2
• 上學期上學期上學期上學期試教試教試教試教單元單元單元單元「「「「描寫抒情描寫抒情描寫抒情描寫抒情(生活情思生活情思生活情思生活情思)」」」讀文教學篇」讀文教學篇讀文教學篇讀文教學篇章章章章韓少功韓少功韓少功韓少功
《
《
《
《月夜月夜月夜月夜》、》、》、陶潛》、陶潛陶潛《陶潛《《《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其一其一其一其一》》》》的教學實踐的教學實踐的教學實踐,的教學實踐,,,觀課及邀請觀課及邀請觀課及邀請觀課及邀請 教師作課後討論
教師作課後討論 教師作課後討論
教師作課後討論、、、、反思反思反思反思,,,,以檢討試教成效以檢討試教成效以檢討試教成效。以檢討試教成效。。。
3
• 整整整整體體體體檢討上學期試教單元之教學規檢討上學期試教單元之教學規檢討上學期試教單元之教學規檢討上學期試教單元之教學規劃劃劃及教學成效劃及教學成效及教學成效及教學成效。。。。4
• 商議下學期商議下學期商議下學期商議下學期試教試教試教單元試教單元單元單元「「「童年往事「童年往事童年往事童年往事」」」」的教學規的教學規的教學規劃的教學規劃劃劃,,,,商討讀文教商討讀文教商討讀文教商討讀文教 學篇學篇
學篇學篇章章章章的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觀課及邀請教師作課後討論觀課及邀請教師作課後討論觀課及邀請教師作課後討論、觀課及邀請教師作課後討論、、反思、反思反思反思,,,,以以以以 檢討試教成效
檢討試教成效 檢討試教成效 檢討試教成效。。。。
3.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 、共同備課 、 共同備課 共同備課 共同備課
(單元教學規劃)
協作例子
用意 用意 用意
用意 / 做法做法做法做法 調動篇章次序
調動篇章次序 調動篇章次序 調動篇章次序::::
原本 原本 原本
原本::::陶潛陶潛陶潛陶潛《《《《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 (其一其一其一)→韓少功其一 韓少功韓少功韓少功《《《《月夜月夜月夜月夜》》》》
→柯靈柯靈柯靈柯靈《《《失群的紅葉《失群的紅葉失群的紅葉失群的紅葉—龍山雜記之三龍山雜記之三龍山雜記之三龍山雜記之三》》》》
由淺入深。教完《歸園田居》(其一)後,學生自讀 其他陶潛詩。
改為 改為 改為
改為:::柯靈:柯靈柯靈柯靈《《《《失群的紅葉失群的紅葉失群的紅葉失群的紅葉—龍山雜記之三龍山雜記之三龍山雜記之三龍山雜記之三》》》》→韓韓韓韓 少功少功
少功少功《《《月夜《月夜月夜月夜》》》》→陶潛陶潛陶潛陶潛《《《《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其一其一其一)其一
補充自學篇章 補充自學篇章 補充自學篇章 補充自學篇章::::
陶潛作品 陶潛作品 陶潛作品
陶潛作品::::《《《《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歸園田居》》》》 (其二其二其二、其二、、、其三其三其三其三)、、、、《《《《移移移移 居
居 居
居》》》》、、、、《《《《讀山海經讀山海經讀山海經讀山海經》》》》、、、、《《《《飲酒飲酒飲酒飲酒》》》》
注意各學習範疇的結合 注意各學習範疇的結合 注意各學習範疇的結合
注意各學習範疇的結合,,,如讀寫,如讀寫如讀寫如讀寫說說說說結結結結 合合
合合
讓學生誦讀課文加深對作品的體會,通過提問、討 論,細讀文章;讓學生就單元篇章所學,進行寫作 (既使寫作有所依,也有深化篇章學習的作用);不 需要另加學習寫作的範文,免加重學生的負擔。
加強文學 加強文學 加強文學
加強文學、、、文化學習、文化學習文化學習文化學習
除知識外,更著重學生對篇章文學、文化內涵的體 悟。如韓少功《月夜》,了解作者融化在宇宙中的 意境,釋放出真我情思,視大自然為一體的觀念。
如陶潛《歸園田居》 (其一),了解歸隱閒居的情況,
3.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 、 、共同備課 共同備課 共同備課 共同備課
協作例子
• 共同備課
對篇章的理解,進行深入交流。
商討教學重點。
設計教學活動。
• 教學設計:用「整—零—整」的教學策略進行設計,希望學生能學 得有趣、學得深、學得穩固。
課 程 發 展 主 任 與 三 位 參 與 計 劃 的 教 師 , 各 自 閱 讀 篇 章 , 思 考 , 設 計 。 透 過 電 郵交流初稿,開會討論。
這個單元,一共做了兩個課文(韓少功《月夜》、
陶潛《歸園田居》(其一)的教學設計,並進行試教。
4. 試教 試教 試教、 試教 、 、 、同儕觀課 同儕觀課 同儕觀課 同儕觀課
( (
((《歸園田居(其一) 》教學設計及試教經驗 ))))
協作例子
教學設計舉隅 教學設計舉隅 教學設計舉隅
教學設計舉隅 目的目的目的目的、、、、心得心得心得心得
整體感知:朗讀、繪畫、提問
提問:若要將本詩分段,會怎麼分?為甚麼? 答案開放,希望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
細緻賞析:逐段朗讀、提問、分析
就詩歌的第一段說說陶淵明辭官歸隱的原因。 擬設的題目可以十分普通,關鍵是要讓學生 從關鍵字詞深入理解, 如「適、愛、誤落、
塵網、羈鳥、池魚、守拙」。
詩歌第二段,呈現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情景和 心境
•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狗與雞均為 家畜,暗示人的存在,呈現人間氣息。
不直寫人,暗示無人事之煩惱。此處也以 家畜之聲反襯鄉村之寧靜,靜中有生氣。
•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寫鄉村之 大(遠)景,「曖曖」色黯淡,「依依」形 容煙之纏繞,營造寧靜、溫馨、和諧的氣 氛。
整體感悟:提問、朗讀
整
零
整
5. 綜合實踐經驗 綜合實踐經驗 綜合實踐經驗 綜合實踐經驗: : :發展校本資源 : 發展校本資源 發展校本資源 發展校本資源 6. 分享 分享 分享 分享
*教師總結經驗,並與同工分享。
可參考:
2019年7月6日「在初中中國語文中加強 文學和中華文化學習」研討會學校分享 簡報。見以下網址:
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 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lit- teacher-training.html
是次研討會,有兩所參與計劃的學校分 享經驗,以及一所在中三設有文學體驗 課的學校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