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魚池紅茶風華再現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魚池紅茶風華再現"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魚池紅茶風華再現

9

我相信,即使在當下,現在,也還是有許多台灣人不知道「魚池」

這個地方在哪裡,也許,連「魚池」是個地名還是個什麼都不清楚,

所以,就更不用說會有多少人聽說過這個地方曾經生產聞名國際的紅 茶,但是後來因故沒落,現在在社區營造的過程在產業再造的故事?

但,現在,在這個偏遠的山中村落的的確確正上演著一群人努力的把 消失的產業找回來,重新定位以後再出發的故事,所以,就讓我試著 來告訴你一個關於台灣農村曾經的產業活動以及正在進行的生活方 式。

4.1 日治,國家主導下的紅茶產業

19 世紀,清朝政府一連串開放通商口岸、割地、賠款……棄守國 家主權的條約,牽動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化,也改變了「地處邊陲」

台灣島上居民的生活。

西元 1858 年,天津條約開放淡水、安平、基隆、高雄……等為 通商口岸後,英、法等外國人來到台灣島做起了台茶出口的貿易,以

「Formosa Tea」之名銷售烏龍茶到美國紐約,開啟了台灣茶外銷的歷 史。清朝政府鑑於台茶的可發展性,在光緒四年(1878 年)諭督撫轉 飭台灣府云:「民間樹藝之事,五穀以外,唯茶實為自然之利,果能 廣為勸諭,種植得宜,亦足以厚民生,俾資日用。」。清朝政府鼓勵 下,北台灣的茶產業快速發展,當時光大稻埕一帶的茶行就超過 150 家(范增平,1992:79);因此,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之前,台灣島上 的茶產業已發展至一定情景,當時日本人對於台灣茶葉的發展有這樣 的評語:

͚֤Ğ઼̂̚ౙğҜا 19 ͵ࡔ͵ࠧ઱˘౵̂ਮயгĂ҃༊ॡ Оޘăᐁᜋ̈́ఈᛳڌОޘϒࣃਮயг̝൴ิॡഇĄ͚֤ਮཧ ϤᇴȈ༱൑ۢྺϔͽ̍͘ຽ͞ёϠயĂੵઊѣមˠᐹ։ݡγ

࠰ࠎإಝ฼ϡ̝௖ᄦݡĂፋវ҃֏࠰ᛳКݡĄ……Ąࠎ˞̙

9 這裡的「再現」,是參照魚池鄉公所 2004 年阿薩姆紅茶文化季「魚池紅茶風華再現」的 文宣,沒有文化地理學中「再現」的意涵。

(2)

ֹέ៉ᄦਮຽ࠹ᙯన౯̙༊ֹϡͷՎ˯т͚֤ᄦਮ۞ೌၝ

׻ྻĂ֭ਕᄃ̂ఢሀགྷᒉᄦਮཧ̝ОޘăᐁᜋăఈᛳڌОޘ ᚮۋĂ၁ᑕӀϡன΃̼న౯֭ͽࡊጯ͞ёགྷᒉ̈́ረᐽ࠹ᙯన ߉ĞՂځӀĂ2004Ĉ2-4Ă௖វࠎώ͛ٙΐğĄ

帝國主義下對於殖民地的統治向來以壓榨殖民地資源以滿足殖 民母國的需求為最高指導原則,日本政府對於台灣亦採取相同態度,

除了生產蔗糖、蓬萊米提供日本國內大量都市化人口需求外,茶葉的 外銷可以賺取足夠的外匯做為帝國主義向外侵略、擴張的經濟基礎;

因此殖民政府願意投入資源促進茶產業的現代化,以官方力量鼓勵茶 產業的發展,然而,為什麼是紅茶?又為什麼是在今天的魚池鄉?

4.1.1 台灣紅茶的濫觴

19 世紀末,中國是世界最大茶產地,以生產綠茶為主;台灣島則 以烏龍茶、包種茶為最大宗的出口農特產。

20 世紀初,全球的茶葉市場版圖重新拼裝。印度、斯里蘭卡等以 大葉種茶樹製造紅茶的新興產茶國在殖民母國—英國的支持下開始 全面機械化製茶,進步的技術提升品質,機械取代人力的生產方式降 低成本,高競爭力的紅茶很快取代中國、日本的綠茶以及台灣的烏 龍、包種茶既有的國際市場。

殖民的目的在利用殖民地資源提升母國國力,當傳統台茶失去競 爭力時,日本政府一方面為求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一方面要保護日 本本國的綠茶產業,不受台灣綠茶的威脅,所以選擇在台灣積極發展 紅茶產業。台灣總督府在昭和五年(1930 年)出版的計畫書《台灣茶 葉調查書》中,有這樣一組數據資料及文字記載:

ߌ׶αѐЧᏮ΍઼̝Ꮾ΍ณт˭Ĉ

ܑ 2-1 ߌ׶αѐࡓਮᏮ΍Ч઼ᇴณ

Ꮾ΍઼ ᇴณ ᆊᗝ

ࡻРӀ ࢶപ

Δ࡚Ъி઼

86,907 4,375 16,045

69,345

5,494

12,555

(3)

Ϗֽώफ̝ਮཧऻࠎনᐷਮĂΒ჌ਮ̈́ࡓਮˬ۰ကϲĂ׎̚

ࡓਮ׍ѣ͵ّࠧዚྮĂଂϠயјώּֽͧᄲ׎኱ᆊྵ੼Ăዋ Ъྤώ̼ϠயĄΞ࿰֍Ϗֽົࣝዼনᐷਮ̈́Β჌ਮͷѣ޺ᜈ

൴ण۞ΞਕّĞՂځӀĂ2004ć௖វࠎώ͛ٙΐğĄ

文字中明白呈現出殖民政府基於廣大世界市場的利益,欲以官方力量 主導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發展台灣的紅茶產業,建構一個世界性的銷 售網絡。

台灣紅茶的起源最早是在光緒 25 年(1899 年)日本政府將經營 權委託給私人財閥三井合名會社時即開始生產,該會社在今天台北海 山、桃園大溪地區大規模開墾茶園,成立製茶工廠,銷售自有品牌「日 東紅茶」,廣獲好評,銷售世界市場。其後殖民政府又在今楊梅、三 義兩地成立茶樹栽培試驗所以及機械製茶試驗所,以台灣原有的小葉 種茶樹進行紅茶試製,並成立「日本台灣茶葉株式會社」生產紅茶,

最遠曾經銷售到當時的帝俄;但這個階段生產的紅茶都是以小葉種茶 樹製造,品質不如印度、錫蘭等國以大葉種茶樹所製造的紅茶香醇

4

, 因此當印度、錫蘭等地的紅茶進攻國際市場後,台灣生產的紅茶即面 臨銷售危機。

為解決小葉種紅茶在市場上低競爭力的問題,1925 年日本政府從 印度引進大葉種阿薩姆品系的茶苗在台灣各地尋找土壤、氣候等條件 與阿薩姆種原產地印度阿薩姆邦相似的環境試種、栽培,最後選定當 時的台中州魚池庄作為推廣預定地。魚池庄被選為阿薩姆種紅茶預定 地的原因歸之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台灣之茶業」一書中有一篇 日治時期三庄製茶株式會社社長所寫「台灣之阿薩姆種茶樹的栽培與 製造」提及魚池庄:

౦Ѱгડ̝ঈ࣏୧І׶ܠᖠؒਮડ࠹ҬĂ̙ҭ൑Ⴘ়Ă၆Ӎ ඈਮཧ̝ϠயྤӄࠤкĄ

έ៉ΔొтέΔ̝΋؞ರࢲҽܥ࿀ˠĂ౦Ѱ݋̙൒Ăд౦Ѱ

׎΁ኜ઼ 17,072 16,788

ࢍ 124,399 104,182

(4)

ˣѺ̳͎̝̋˯ĂϨ͇к઀ᒌ໢ືĂҌ́วޢঈ໢ฟؕ˭ࢫĂ ତ඾ѣ፧ᙳᚢႝĂؼᜈҌѨ͟ѝ˯Ąਮፘཧ˯ะඕᙳͪĂ߹

Ҍཧߠăڑ୧ăፘ຅҃ও౅Ҍ˿̚Ă఺჌ᙳͪณϺ൑ˠΐͽ

ീྏĂᙳΞቤ׶઀ᒌ֭Ξ֨ቑ઀ԿĂТॡҽᙳՀΞ೩̿ਮཧ ݡኳĞषࡻேበᛌĂ1995Ĉ135ğĄ

魚池地區因緯度、高度條件而使氣溫適合大葉種茶樹生長,而台灣中 部副熱帶季風氣候充沛的降雨量加上日月潭的水氣使得這個山中盆 地經常雲霧繚繞,溫度、濕度、雨量生成適宜茶樹生長,排水良

10

好 的「壤土」,因此日治時代的台中州魚池庄得以雀屏中選成為台灣紅 茶的故鄉。

4.1.2 殖民政府的重點產業:「行政、研究、取締」三管齊下 日治時代,殖民政府積極開發台灣茶產業,許多獎勵、管制、推 廣措施雖然不單是針對紅茶產業,但紅茶產業亦在其掌控、經營範圍 內;當時殖民政府治理茶產業的方式主要包含「行政、研究、取締」

三方面的推展。

行政:政策督導

日本政府在台灣實行專制統治,設最高行政機構--總督府,置首 長總督一人、民政長官一人,掌管行政、立法、司法、軍務等權力,

其下再設有各部、局,其中茶業生產、獎勵等相關事務皆歸「民政部 殖產局特產課」管理。為發展茶產業,尤其是 1920 年代以後世界市 場主流的紅茶,殖產局有一系列獎勵、推廣及保護的政策(林木連,

2003):

1.各種茶業獎勵政策:

z 依照茶園面積大小差異,由殖產局貸借給各製茶工廠新式製茶機 器。

z 每年獎勵獲得地方茶葉主管單位認可的模範茶園,補助一定施肥 費用。

10 根據農林公司魚池分場廠長說明:大葉種茶樹比起小葉種茶樹適合做成全發酵茶類,富 有濃郁口感。

(5)

z 由地方行政部門派遣技術人員到各市、街、庄予以製茶技術指 導。

z 無償配給優良品種的苗木,促進茶園更新,實行茶園品種優良 化。

z 1929 年廢除了原有的茶業輸出稅,以獎勵茶葉輸出。

2. 積極宣傳、推廣:

z 派遣代表參加世界各地的茶業博覽會,開設喫茶店,廣發宣傳海 報。

z 舉辦台灣茶業品評會,為今日台灣各種優良茶比賽的雛形。

z 透過各種新聞、雜誌、行政外交管道替台茶做廣告。

3. 針對台灣島外輸入的紅茶加抽 100%的重稅,驅逐島外紅茶的輸 入。

另外,又針對阿薩姆種茶園的開墾另訂有專門規定及補助,例如「阿 薩姆種茶葉之經營以大規模經營之農場組織為目標,每一企業者至少 擁有 200 甲以上之茶園……。」及「阿薩姆種茶園之獎勵推廣地區為 海拔 1,000 公尺以上之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台東廳、花蓮廳及 新竹州之一部分大湖郡、苗栗紹等,總面積預定推廣 10,000 甲。」 (徐 英祥編譯,1995)。由此可知,當時的殖民政權欲透過機器、技術及 資金的補助、獎勵,普遍化台灣茶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積極參與、

舉辦各種活動,以對外宣傳開發台茶的國際市場;針對紅茶,則是採 取規模化、資本化的經營方式。

殖產局除了制訂政策外,有鑑於傳統台茶從生產、加工、銷售到 出口過程中,往往有中間商層層剝削或者從中偷斤減兩、摻雜低極品 等行為,因此,為保護生產者及保障出口品質而成立「台茶共同販賣 所」;共同販賣所為整合各地的粗製茶廠及茶葉生產組合(合作社)

的半官方組織,代替組織成員銷售茶葉,依照其訂定價格賣出,連結 生產者與銷售者、出口者,整合台茶的生產鏈與行銷鏈。

研究:創新與推廣

1920 年代,殖民政府受世界市場影響開始致力於台灣紅茶產業的

發展,引進印度品種、英國研發的製茶設備,然而外來品種、新式製

(6)

茶機器與台灣本土自然、人文條件有所落差,必須透過知識的傳遞、

技術的改進來彌補。因此,1930 年殖民政府在台北州新庄郡設立「茶 葉傳習所」 ,每年收 30 名公費生,專門傳授受有關茶葉技術課程,培 養茶葉人才,畢業後分發到各產茶地區服務,這是茶葉生產知識、技 術的推廣。關於技術的研發、知識的創新則依賴 1936 年成立於當時 台中州新高郡魚池庄日月潭畔的「魚池紅茶試驗支所」,該支所的核 心任務就是發展台灣中、南部紅茶的生產事業,主要工作包括茶樹的 育苗、栽培、製造試驗、品種改良、及茶園的開墾、推廣。

取締:品質保證

殖民政府為確保台茶的品質以穩定銷售海外市場,早在 1920 年 即頒佈「台灣茶業取締規則」 ,對製茶業實施管制,1926 年又成立「台 灣茶葉檢驗所」對烏龍茶、包種茶進行出口檢驗。紅茶快速興起後,

為了維持其廣大的國際市場,自然也必須進行品質管制,故 1934 年 開始實行紅茶檢驗,每年制訂一紅茶樣本,不達其標準者,不准出口。

茶業生產組合

日治時代許多政策改革了台灣傳統茶葉銷售過程中的積弊,而

「茶業組合」則是一推動茶業生產的組織。

茶業組合類似今日的同業公會、合作社等組織,但它的成立是依 據台灣總督府頒佈的「台灣重要物產同業組合法(茶業組合法)」 ,其 中明文規定「凡屬茶業產地之鄉村,不論其為栽培、販賣、或單營、

或兼營、均需一律加入為社員,服從組合內一切規定或命令。」(范 增平,1992);相較於合作社或者今日農會的產銷班等組織,茶業組 合的成立帶有強烈強迫的性質,組織內部也因殖民政府權力的賦予,

具有明確賞罰的機制。

4.1.3 享譽國際的“黑金”紅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世界各國受戰爭影響,國家經濟力變

差,消費能力也隨之減弱,因此印度、斯里蘭卡、爪哇等國的紅茶生

產過剩,造成茶價低落,所以世界主要紅茶生產國在 1934 年簽訂為

(7)

期五年的「國際茶葉限產協定」,限制各國紅茶的生產與輸出。限產 計畫實施後,因為供給量減少,國際紅茶的市價平均上漲 25%,同時,

也替不在限制範圍內的台灣紅茶打開通往世界市場的大門。隨需求量 增加,台灣島內紅茶的生產量亦快速增加,1937 年台灣紅茶的生產量 達到 633 萬公斤,輸出量約有 580 萬公斤,佔台灣各茶類總輸出量的 52%,超越傳統台茶烏龍茶、包種茶甚多,是日治時代的顛峰。

台灣紅茶取得國際能見度後,吸引了更多日本株式會社的跨海投 資,擴增了台灣島內的紅茶生產空間。殖民政府雖以魚池地區為大葉 種紅茶推廣區,但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東、花蓮等地亦漸有 少量阿薩姆種茶樹的種植、生產;在殖民政府的獎勵、補助政策下,

魚池地區的日資製茶工廠陸續增加,計有台灣農事、三庄製茶、中野、

東橫、持木等五家株式會社來台發展。隨著阿薩姆在台灣的落地生 根,台茶的出口外銷由清治時期以烏龍茶外銷美國為主,轉為大葉種 紅茶出口到英、美、德、義等歐美市場,以及日本本國。

整理日治時代魚池地區紅茶產業的生產,在殖民政府獎勵下來台 開墾的株式會社擁有大面積的茶園以及大量製茶必備的機器設備,管 理茶園、採茶、製茶所需的勞動力,在殖民統治以及生存需求下,理 所當然的來自魚池地方的居民,加工完的紅茶製程品則是外銷到歐 洲、國美、日本地區;現在在魚池地區經營紅茶產業的一位女經理,

她的父親曾經是日治時代持木茶廠的製茶師,轉述小時候爸爸告訴她 的故事:

༊ॡ఺छ̍ᇄдϔ઼Ȉೀѐ۞ॡ࣏Ăι۞ፋ࣎ᓁᇄ۞ࢬ᎕Ă Ѝ݈ࢬ֤࣎ͪѰ̙ᄲĂಶम̙кѣ˘˼؀νΠĂ൒ޢ྆ࢬዳ

˞म̙к׌ăˬѺࣶ࣎̍Ă͟͟؆؆ 24 ̈ॡౌ˘ۡдઇਮĂ ޢֽ……ĄĞణኘ T5Ă2006.08.17ğ

日治時代的魚池紅茶產業滿足殖民母國的經濟利益,積累株式會社的

資本,然後養活地方居民。

(8)

4.2 1949∼2000,紅茶園換檳榔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從殖民政權手中接管台灣,為了 快速整頓日本人留下的產業基礎發展台灣經濟,成立了四大國營企 業,包括台灣水泥、紙業、工礦及農林公司,其中農林公司旗下再分 設畜產、水產、鳳梨及茶葉四家分公司;日治時代在魚池發展紅茶產 業的幾家株式會社,包括三井、持木、台灣農事…等留在魚池地區的 紅茶園、製茶工廠就由台灣農林公司茶葉分公司接手經營。因此,農 林公司屬於國營企業,紅茶園歸國家所有,茶農必須向農林公司以契 作的方式承租茶園生產茶菁,採摘下來的茶菁再由農林公司以保證價 格收購;當時的農林公司甚至設有所謂的「紅茶警察」,管制茶農只 能將茶菁專賣給農林公司,壟斷茶菁的買賣。

台灣光復,世界大戰也結束,所以魚池的紅茶恢復出口,外銷到 歐洲、美國、日本地區;本來在台灣北部,包括桃園龍潭、苗栗三義 地區,批發小葉種茶菁,加工製成紅茶出口的茶廠也都聽說南投的魚 池、埔里地區有從印度引進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可以生產口感比較濃 郁、品質較佳的紅茶,所以紛紛來到魚池鄉成立製茶工廠,一位在當 時從台北南下到魚池設廠的老阿伯還記得那時候:

఺྆۞ݡኳ̙˘ᇹĂޝрĂ֤ॡ࣏ޝᙱ෴఺྆۞ਮයĂϠய ณޝ͌……Ăਮྺ̙೷኱ਮයගԧࣇĂ Яࠎ΁ࣇྫྷྺڒ̳Φ ১ਮ๩Ăॲώ՟ѣᏱڱ෴ધĊĊ……ԧࣇ෴̙זਮයĂએએ

޵੉ਮྺĂ୎˯એએ߄࿅ֽĂྺڒ̳Φͽ݈ѣҋ̎۞ᛋ ၅Ă……߆عᇥගྺڒ̳ΦĂΨ΁ࣇࢋᜪྺϔĂ̙Ξͽԯਮ

኱ගĞռˠğਮᇄ……ĄĞణኘ T6Ă2007.02.02ğ

老阿伯的話說明了光復初期紅茶產業的發展如同日治時代,由國家委 託專門企業生產,企業在地方握有專制的權力,土地、買賣茶菁、製 茶的工廠、設備都歸企業管理,國家所有。

民國 44 年,為了配合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政策,

台灣農林公司及工礦、水泥等四大國營企業全部民營化,以其上市股

票做為地價補償金付給被徵收土地的地主;民營化的農林公司仍然擁

有魚池鄉將近 90%的紅茶園,但不再享有壟斷買賣茶菁的權力,所以

雖然茶農仍必須向農林公司承租茶園才能生產茶菁,但已經可以依照

(9)

買價高低自由販售茶菁給製茶工廠。從開放茶菁自由買賣開始,魚 池、埔里地區的製茶工廠數量開始快速增加,最多的時候曾經有過 20 多家工廠同時聚集在此,年產量高達 2082 公噸(表 1);也曾經短暫 的出現過做為中間商的茶販,向茶農集中收購茶菁再統一賣給製茶工 廠加工,不過當時的茶販因為利用中間者的角色對每家製造茶工廠哄 抬其他工廠的收購價格以提高茶菁售價,所以後來製茶工廠聯合抵制 茶販,跳過茶販直接與茶農合作,依照一芯二葉

5

、一芯三葉……等 不同的茶菁等級以不同的價格收購。

表 1 南投縣歷年來茶葉生產 單位︰面積︰平方公引,產量︰公斤

因南投縣大葉種茶樹主要分分佈集中於魚池地區,故以南投縣歷年產量做為代表。

資料來源:林啟三,1995。

從光復後恢復生產開始,台灣茶葉的總出口量逐漸回升,魚池紅

茶種別 合計

小葉種 大葉種(紅茶)

年 度

別 栽培面積 粗製茶總產量 栽培面積 粗製茶總產量 栽培面積 粗製茶總產量 1950 705 209,290 328 111,290 377 98,000 1951 848 313,510 392 136,860 456 176,650 1961 2,428 1,125,380 737 213,030 1,691 912,350 1966 2,451 1,734,440 636 197,160 1,815 1,576,280 1971 2,140 1,487,158 690 246,158 1,450 1,241,000 1981 2,996 2,990,236 1,711 908,236 1,285 2,082,000 1983 4,511 4,042,400 3,279 2,073,900 1,232 1,968,500 1984 4,622 4,221,260 3,547 2,493,260 1,075 1,728,000 1985 4,159 3,751,800 3,554 2,783,800 605 968,000 1986 4,367 3,869,500 3,775 2,937,500 592 932,000 1987 4,747 4,479,190 4,214 3,732,990 533 716,200 1988 5,699 4,054,240 5,176 3,374,340 523 679,900 1989 5,883 4,854,520 5,373 4,792,520 510 612,000 1980 6,183 5,048,320 5,682 4,497,220 501 551,100 1991 6,335 4,879,170 5,846 4,390,170 489 489,000 1992 6,549 5,424,640 6,070 4,969,590 479 455,050 1993 7,022 6,184,510 6,547 5,757,010 475 427,500

(10)

茶的產量、茶園面積(表 1)也逐年

11

增加,1970 年台灣茶葉總出口 量為 21,000 公噸左右,紅茶就佔了其中 53%的比例(范德光等,

2004),是台灣所有外銷茶類中輸出量最多的;但這樣的光景只維持 到民國 70 年代左右,隨後台灣紅茶的外銷市場不再,魚池紅茶的產 量及栽培面積也逐年遞減(表 2)。

表 2 台灣紅茶進出口數量 單位:公噸

年度 出口數量 進口數量 備註 1978 2,163 缺

1979 1,701 缺 1980 3,083 缺

1981 3,068 152 1982 3,097 75

1983 4,143 129 1984 5,628 199 1985 1,682 417 1986 1,092 623

1987 744 325

1988 799 651

1989 487 *850 943 (紅,烏,包合計)

1990 561 *2,000 2,199 (紅,烏,包合計)

1991 530 *4,540 5,044 (紅,烏,包合計)

1992 523 *5,410 6,011 (紅,烏,包合計)

1993 325 *7,210 7,816 (紅,烏,包合計)

因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僅分未發酵茶及發酵茶,包括部分發酵茶(紅茶、烏龍、

包種、普洱茶等)二部份,無法查出紅茶部分數字,故以估計數字列入。

資料來源:林啟三,1995。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除了台灣恢復紅茶的生產,印度、肯亞、

斯里蘭卡……等世界主要紅茶生產國也都恢復生產紅茶,而且進一步 開闢新茶園,以大農場、規模化、機械化、企業化的方式,壓低成本 大量生產,威脅台灣紅茶在國際市場價格及產量上的競爭力;除了國 際市場的競爭,魚池紅茶產業的沒落也受台灣內部產業環境改變的影 響。民國 60 年代,台灣經濟開始起飛,隨之而來的是國內消費水準

11 一般作物生長,有所謂的「頂芽優勢」,指植物最頂端部分的葉片,常因含有生長激素,

促使養分優先往此運送;「一芯二葉」,即指茶樹最頂端,養分最充足的芽心與葉片。

(11)

提高,工資所得上升,根據在魚池經營紅茶廠幾十年的”老”老闆說「因 為工資漲很多,我們剛到這裡的時候做茶的工資一天 30 多塊錢,後 來一直漲,一天三百多塊、五百多塊,現在一天男工要 1200,女工 1000 塊,……。」工資上漲,生產成本提高,台灣紅茶的價格就不可 能壓低與國際市場競爭,因此,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價格上的競爭力,

慢慢的有生產者不再堅持品質,改以鋏剪

12

採摘的方式取代傳統的人 工採茶;機器採茶雖然速度快成本低,但是採摘下來的茶菁品質參疵 不齊,茶葉混雜著茶梗,除了一芯二葉外,一芯好幾葉的情況也比比 皆是、濫竽充數,影響製成品的品質,壓低價格的同時也降低了產品 品質。所以,在價格比不過國際市場,品質又逐漸低落的情況下,魚 池紅茶的外銷市場逐漸消失。

紅茶產業的外銷市場不再,台灣本土的茶葉消費市場則以烏龍、

包種茶為主;魚池地區的製茶工廠一間接著一間倒閉,勉強留下來的 幾間茶廠改以低廉的價格向茶農收購大量的茶菁加工粗製,再賣到飲 料公司做罐裝、鋁箔包紅茶,或者是泡沫紅茶店的飲料茶原料;魚池 的紅茶產業發展由外銷轉為提供內需,由大量生產到生產過量,紅茶 園的面積銳減。伴隨紅茶栽培面積的減少,新增的是檳榔樹的生長,

因應消費市場的需求,魚池鄉檳榔林的栽種面積迅速增加;整個魚池 地區在民國 50、60 年代紅茶產業外銷最興盛的時候,茶園的總面積 高達 1800 公頃,但到了 90 年代只剩下不到 300 公頃的茶園,而檳榔 林的面積卻快速的增加到將近 1900 公頃之多(鄭素卿,1999) 。年輕 時候原本也是向農林公司承租茶園種紅茶的郭老伯說:「……那時候 種茶的人很多,但是檳榔是新興行業,大家看檳榔價錢好,很多人就 都種檳榔,嫌佔空間大家就把茶樹砍掉,砍掉很多……。」,郭老伯 在旁的朋友補充「以前檳榔價正好的時候,一甲地包給人家種檳榔,

一年可以收 100 萬,種紅茶最多只能收 20 萬。」 ;所以,曾經滿山飄 香的紅茶園逐漸由一片青綠的檳榔林取代,魚池紅茶曾經有過的風光 逐漸被世人所遺忘。

12 「鋏」為採摘茶葉的工具,鋏剪為機械採摘法,優點在速度快,缺點為品質不均勻,不 能採摘嫩芽。

(12)

4.3 2007,進行中的合作、協商與爭執

921 地震後,魚池紅茶產業重新出發,這一次,紅茶,是地方自 主的選擇,不像日本時代中央政府的極權統治,產業多了自由發展、

生產的空間,相對的,也因行動、意見的多元而增添了爭執與衝 突……。

4.3.1 魚池紅茶風華再現

2002 年春,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學生跟著老師(E1)進 入魚池鄉大雁村執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補助的「重建區產業振興計 畫」,產業振興的第一步是找出適合當地人文、自然環境,具有經濟 價值,而且能夠獲得居民認同的產業。張世昆(2002:79)觀察大雁 村的社區產業會議:

д఺Ѩ۞੅ኢົ̚Ăاϔ೩זۤડ̚۞̈ݭЋຽĂҭ̂ౌߏ ᛳٺռˠ۞யຽĂ౵ޢѣاϔ೩΍̂อՅഅགྷ჌ങ࿅۞ܠᖠ

ؒࡓਮĂ˵൴ण۞̙᏾Ăдг͞˯౦Ѱฏ۞ࡓਮߏ༊г۞প யĄاϔࣇаጸͽ݈౦Ѱฏܠᖠؒࡓਮഅགྷ࡚р۞።ΫĂд

͟ڼॡഇ……Ą

對於大雁村的居民來說,或者對於魚池人來說,紅茶是老一輩人共同 的回憶,是魚池鄉曾經的光榮;所以,當有人提建議以”紅茶”做為社 區產業再造的出發點,很快地獲得多數居民的贊同,於是,開啟了紅 茶產業的再生產。

“魚池”紅茶的濫觴:公與私的合作

魚池紅茶的再出發是大雁村居民的選擇,但產業的發展從生產到

行銷,則是多方行動者的合作;屬於「魚池鄉」的紅茶產業再發展是 地方居民在雲林科技大學工設系規劃團隊的輔導下,向茶業改良場魚 池分場尋求技術協助,以及鄉公所、地方農會主動參與宣傳、推廣,

公與私合作下的結果。

z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13)

雲科大工設系的 E1 早在 921 地震後沒多久就與前文建會主任委 員陳其南教授一起進入魚池鄉長寮尾社區協助進行災後社區總體營 造的重建工作,一次演講中 E1 提到「災後的產業要注意,要同時並 行」 ,提醒了當時帶著澀水社區居民來到長寮尾觀摩的蹲點社造員 C1 相對於迫切解決硬體重建的當下,更長遠的是社區居民日後的生計來 源,如何永續處理居民的經濟問題?因此 C1 主動邀請雲科大師生進 入社區,協助社區進行初步的產業調查工作。雲科大的 E1 在進入社 區之初,即認為產業的再造應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方式讓社區居民從 參與、實作的過程中自主決定社區未來的產業。所以雲科大團隊與 C1 借用澀水社區的陶藝教室舉辦了一次開放性的社區共同產業會 議,邀請大雁村居民經由公共討論的方式,決定社區的未來。雖然參 加會議的居民幾乎都是已經超過五十歲的叔叔、伯伯,但他們可是徹 底實踐公民社會的精神,認真開會,參與發言,一起決定了以昔日享 譽國際的「台灣紅茶」作為地方產業再造的目標,因為「台灣紅茶」

是他們共同的回憶……。

社區總體營造下的文化產業,追求的是有地方故事的產業,希冀 的實踐過程是利用地方內部資源,動員地方居民從事生產,在帶動地 方經濟發展,提供居民就業機會的過程中,獲得居民對地方、對產業 的認同;產業,當然是為了牟利,但社造下的文化產業是要立足在結 合居民生活、地方特色下牟利,所以,再造的紅茶產業,是社區的產 業,要走的是與日治時代資本家的紅茶產業截然不同的產銷模式。

z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

產業再造第一步就是「生產」產品,但是從日治時代到光復到民 國七十年代的由盛轉衰,歷史的過程中,地方居民始終扮演的是底層 原料生產者的角色;如何將採摘下來鮮綠的茶菁經由後續的加工,精 製成乾燥、紅黑色的毛茶,包裝好的毛茶要賣給誰、怎麼賣?是前所 未有的經驗,所以,第一步由「生產」往前推,是「學習」。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紅茶試驗支所」,從

日治時代一直傳承其「研究、輔導、推廣」茶葉的使命到現在;在台

灣紅茶產業最沒落的年代裡,魚池分場曾經面臨解除編制的危機,因

(14)

此分場的工作內容隨著島內烏龍茶等半發酵茶類市場的發展,亦調 整、延伸到以半發酵茶類為主。但,紅茶,一直是魚池分場未曾遺忘、

放棄的工作領域。

因為缺乏生產過程中後段製程的技術,所以社造員 C1 帶著大雁 村村民來到魚池分場尋求協助;以分場的立場而言,輔導農民本來就 是份內應盡的義務,同時,在紅茶產業多年的消沈後,地方居民有意 願再展開紅茶的生產製作時,「推廣紅茶」也是分場的權利。因此,

分場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指導重新起步的茶農們後續加工製造的萎 凋、揉捻、解塊、發酵、乾燥……等,每一步驟需要注意的時間、火 後、溫度……等相關技術。實作技術的指導外,當時的魚池分場製茶 課長也提出建議,認為紅茶產業的復甦「要做就做手工的」,因為以 台灣的工資加上相對面積狹小的茶園而言,如果恢復「傳統茶廠收購 機剪茶菁、再進行後續加工」的生產模式,生產出來的紅茶不但品質 不佳而且價格依舊無法與規模化生產、工資低廉的印尼、越南、肯亞 等地的廉價紅茶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競爭,因此產業的再生唯有走向

「手工摘採、一芯二葉*、自產自銷的小農體系」才有生存的空間。

以人力手工採摘茶枝最頂端、最精華的嫩芽,再由茶農自製,掌控每 一製程的細節,精緻好的茶葉包裝在印有自家品牌的罐裝、盒裝禮盒 中,這樣的生產過程雖然需要極高的人力成本,但同時也呈現出相對 的高品質;先天條件限制下,無法以量取勝的魚池紅茶,必須以「質」 、 以「特色」開創自己的市場,成為產業再造的共同認知。

就另外一種角度而言,紅茶產業的再生也提供了魚池分場將多年 研究成果推廣於市的機會。台茶 18 號,別名紅玉,為茶改場的育種 試驗人員將緬甸大葉種茶樹與台灣野生山茶配種、選育而成,因此為 世界紅茶品系中的台灣特有種,目前種植範圍以魚池鄉為主,全鄉種 植面積亦不超過 10 公頃

13

。訪談的過程中,茶改場的製茶課課長說:

「一種茶樹從育種、培植、跨區試驗、……、審查、命名到正式推廣 的過程往往耗費幾十年的時間」;而台茶 18 號在 1999 年 6 月由前省 政府農林廳審查通過正式命名,這中間其實經歷了 53 年的試驗、研

13 資料來源:魚池鄉公所觀光所所長口述。

(15)

究,背後又是花了多少研發人員的心血及社會成本?所以,也許真的 危機就是轉機吧……!!台茶 18 號正式命名推出後沒多久,921 地震 使得大雁村村民進行產業再造,台茶 18 號因為它的獨特性、稀有性 成了村民們面對市場競爭時,種茶、製茶的首選。

z 魚池鄉公所

全台灣總共有 365 個鄉鎮,在文建會「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

政策的主導,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幾年下來,幾乎鄉鄉有特產,

處處是美景,然而,在一片傳統產業再造的風潮下,要如何突破重圍 吸引消費者的注意,除了必備的品質、包裝外,宣傳、行銷往往有賴 於地方政府或民間組織的各顯神通,在魚池鄉,鄉公所就扮演了這樣 的角色……。

南投縣魚池鄉是個典型的傳統鄉村,依賴自然資源為產業基礎,

除了農特產的生產外,還有大陸人士來台必到訪的風景名勝—日月潭 國家風景遊樂區以及標榜原住民文化的主題樂園--九族文化村。傳統 鄉村在面臨政府開放國外農產品進口時會有的經濟壓力,也出現在魚 池鄉,因此調整產業結構,以「創意」再造一級產業,提供鄉民充分 的就業機會成為鄉長的施政重點。鄉公所的網頁上,有一界面「鄉長 的話」 ,第一句為「『村村有特色,處處有美景』 ,這將是魚池鄉未來 發展的願景。」下面緊連一段敘述:

౦ѰฏҜا̚ঔ٥ 600~750 ̳͎Ă……ĂЯгந˯۞ᐹ෸ᒖ ဩĂ……Ăᛃֈ඾ჟቜྺপயĈࡓਮăࢶⓔăᕠຼă……ă

܎ᐝᜋඈć……Ăԧࣇ૟ͽк̮̼۞யݡ̈́ఢထĂणன౦Ѱ ฏயຽᖼݭາࢲᄻĄ

౦Ѱฏጾѣᖳಱ۞ˠ͛ҋ൒ഀ៍……ᐖၗ۞ҋ൒ഀ៍Ăજၗ

۞ྼጵన߉Ăߏҁ͌ݚآ౵ָ۞៍ЍЃยฏՅĂ……Ăࣃ଀

ଋౄణವᚗ۞ฏᗉĄ

14

不難從文字中發現,觀光產業是地方發展的整體目標,農產品的多元 化、文化化與觀光的發展則是一體兩面;因此,「紅茶文化季」的舉

14 資料來源:魚池鄉公所網頁,http://www.yuchih.gov.tw/

(16)

辦是實踐的手段。

2006 年 10 月是第四屆的紅茶文化季了,歷屆以來活動主軸包含 三大部分,一為活動廣場帶動氣氛的表演節目,例如:舉辦開放給魚 池鄉民及外地觀光客事先線上報名的「魚池紅茶盃歌唱比賽」,中間 穿插有學校、民間社團等的藝術、歌舞表演;會場的另一邊則為以紅 茶為主的農特產展售會,參展的攤位包括紅茶、香菇、有機蔬菜、藥 用植物金線蓮……等,所有魚池鄉的農特產,除了檳榔外,幾乎全部 到齊了;第三部分則為「休閒魚池」的知性之旅,由公所提供免費的 小型巴士及隨車解說、導覽人員,分五條路線遊覽魚池鄉 13 個村落,

囊括魚池鄉的歷史、文化、生態、自然……等所有景點。

活動的內容反應公所的企圖心,邀請學校、地方社團的學生、社 員表演或者舉辦歌唱大賽是藉此帶動學生、社員的家人、親戚、朋友 參與文化季;免費的導覽行程用意在「導客入村」,帶著外地觀光客 訪遍魚池美景,希望觀光客會在活動以外的時間再回流,甚者可以替 魚池鄉打廣告,帶動更多的人潮流入魚池。人潮的進入,代表餐飲業、

民宿、旅館……等服務業的發展,服務業的發展則帶動一級農業的發 展,這是所謂的「乘數效應」,最終的目的就是魚池鄉整體就業機會 的增加,地方的經濟發展。數年下來,文化季的主軸沒變,唯一不同 的是往年的文化季名為「阿薩姆紅茶文化季」,2006 年,更名為「台 灣魚池紅茶文化季」 , 「魚池」兩個字是加強產業與地方的意象連結,

替地方打知名度;而「台灣」,鄉公所說是為了走到國際舞台而做的 準備,希望能逐漸打出「台灣。魚池」紅茶的世界市場,紅茶文化季 也能推廣為國際性的紅茶活動。

一個相關的現象是,2000 年的魚池鄉農會簡介文宣上寫著魚池三 寶為「香菇、虎頭蘭、茭白筍」 ,2007 年鄉公所力打的口號是「紅茶、

香菇、蘭花草」

15

,六、七年的時間,紅茶取代了茭白筍成為三寶之 一,這中間的落差,也許是因為公所與農會認知的差異,更可能的是,

紅茶產業的再造改變了地方原有的行政資源分配模式。以公所而言,

「紅茶」是火車頭,後面還有一連串的香菇、蘭花、食鮮蔬菜……等

15 資料來源:魚池鄉公所網頁,http://www.yuchih.gov.tw/。

(17)

要跟著往前跑,所以第二年的紅茶文化季之後,鄉公所又辦了「虎虎 生風蘭花季」,就是為了推廣佔全省產量最高的魚池鄉虎頭蘭;2007 年年初「魚鄉魚香魚池鄉賞櫻遊」的活動取代了原來的蘭花季成為魚 池鄉新的宣傳重頭戲,外地遊客來到魚池鄉除了可以觀賞四、五年前 開始在全鄉種植的櫻花樹外,公所在鄉內最熱鬧的街道上舉辦美食 街,展售的農特產除了在過年期間盛開的虎頭蘭外,日月潭的高山淡 水奇力魚、大林村的香菇、頭社村的蔬菜……等皆佔有一席,「魚鄉 魚香」活動的舉辦是公所希望將行政資源更公平的分配在更多的農特 產上,帶動魚池鄉整體產業的發展。

z 魚池鄉農會

農會,在全台灣每個鄉鎮都扮演相同的角色,類似的功能,提供 農民金融服務、輔導農產品生產、銷售……等,在茶產區則多一項工 作內容—舉辦茶業評鑑比賽。

魚池鄉的紅茶評鑑比賽醞釀許久了,只是前幾年紅茶剛復甦,實

際生產、製造的茶農不多,產品的品質也還不穩定,種種的客觀條件

還沒達到舉辦比賽的基本要求;一直到 2006 年,整體環境看似成熟

多了,所以八月份進田野時,聽說,終於,鄉公所計畫在舉辦紅茶文

化季時一併進行紅茶評鑑比賽,但等了等,文化季都結束了,還一直

沒有評鑑比賽的後續消息,後來才知道,原來公所本身經費不足,上

級給的補助又遲遲沒下文,所以,評鑑比賽本來就要這樣無疾而終

了……。好在 9 月份時鄉農會適時的從農糧署申請到一筆經費,經過

一個多月的籌備後,在 11 月初舉辦了不僅是魚池鄉還是全台灣第一

次的紅茶評鑑比賽。評鑑比賽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宣傳、提升魚池

鄉紅茶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主要是建立消費市場對魚池鄉紅茶的認

同度。現在買魚池紅茶,很多人會有相似的經驗,怎麼兩家的茶明明

喝起來口感差不多,一家一斤是 1600 元,另一家卻是一斤 2400,又

或者明明這一家的茶喝起來就不是那麼順口、還有點澀,怎麼價錢硬

是比別人貴那麼多……;茶葉本來就是嗜好品,隨個人口感不同,各

有所好,然而紊亂的市價、不穩定的品質會讓消費者質疑魚池紅茶真

(18)

的有那麼好嗎?真的有這麼貴的價值嗎? 關於產品品質的懷疑、不 信任,對於剛開始發展根基都還沒站穩的紅茶產業而言,其實是有殺 傷力的,因此紅茶評鑑比賽的用意亦在於訂出品質的標準,什麼樣的 品質該有什麼樣的價格,透過公部門的專家認證給予消費者一定的品 質保證,建立消費認同。

比賽的流程、評鑑標準與一般半發酵的烏龍茶類大同小異,分成 大葉種及台茶 18 號兩組,由農會邀請魚池分場專業的品茶師協助評 比賽的評鑑部分,就茶葉的「香氣、滋味、外觀、水色、葉底」等五 項進行感官品評;相較於鄰近的鹿谷鄉每年春季舉辦烏龍茶評鑑比賽 時動輒數千件茶樣,耗費二至三天的評鑑過程,第一屆的魚池紅茶評 鑑比賽在 11 月 15 號當天很快地就完成初審、複審,並公布比賽結果,

各組分頭等、二等、三等各取若干名,達到淘汰以上標準的則為優良。

比賽完隔天,中國時報地方版即刊出「日月潭冠軍紅茶,每斤 6000 元」的標題,比賽的「加持」配合媒體的宣傳,塑造了魚池鄉紅茶高 品質、高價位的形象。

這一次的比賽得以在一天內就公佈結果其實是因為實際參賽的 茶樣不多,一組正好都只有 22 樣。檢視農會的「日月潭紅茶分級包 裝計畫實施辦法」,裡面規定,參加茶樣:限產自本鄉內之本年度紅 茶,各組每一人員限參加五茶樣,每茶樣 5.53 公斤,以大包裝茶繳交;

由比賽的規定及實際參賽茶樣比較,雖然無法精準推算實際參賽的茶 農人數,但也可知參賽者不多,這其中的固然是因為魚池地區目前實 際生產、製作紅茶的茶農還不多,但更直接的因素是這場比賽辦得有 點「臨時」……。評鑑比賽的籌備從 9 月份農會申請到經費開始,11 月中正式舉辦,但大部分的茶農是在 10 月中、下旬才得知消息,這 個時間點對於生產量較少或者銷路好的茶農來說「慢了點!!」,茶 早已賣得差不多了,臨時要比賽,還真不知道哪裡去找茶……,於是 不免有茶農覺得「我們事先都不知道,那有的關係比較好的,就可以 先留茶……。」。訪談農會承辦人員,紅茶的評鑑比賽以後會固定舉 辦嗎?答案是「不一定,要看經費,要看茶量、看農民的配合度。」,

評鑑活動似乎因為資訊流通管道的不對等降低承辦單位與農民的熱

(19)

情……。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就在公所旁的魚池鄉農會,在歷屆紅茶 文化季的舉辦過程中,雖然名列協辦單位,但數年下來,只有在第一 年的籌備過程中負責通知產銷班相關的活動訊息,其餘時候,農會的 身份為參展的單位,販售農會自有品牌的農特產,包括紅茶,就有茶 農說:「我對農會的觀感是不好的,因為站在農會的立場是要往推廣 農產品的方向去走,但是農會現在也在賣紅茶,他本身沒有茶園,他 是跟別的茶農買的,照道理講是與農爭利……。」,更有甚者,有其 它的茶農反應說:

఺࣎યᗟಊ……ࢋިᆃᓾ……̙ۢ྽ྍ̙ྍᓾધĊĊ׎၁ѣ

˘࣎યᗟߏ఺ᇹĂЯࠎ΁ࣇྺົᑕྍߏᅃጱԧࣇྺϔĂ൒ޢ ќᔉԧࣇྺϔ۞ڌҘֽ኱Ă̖ߏޝϒቁ۞͞ШĄΞߏ΁̙ߏ ܠĂ΁ࣇᄮࠎϫ݈ԧࣇᆊҜ΁ࣇ̙ਕତצĂٙͽ΁ࣇಶ෴γ

઼ਮֽ኱Ą֤၆ԧ֤࣎நه……ຏᛇߏᄲ……Яࠎώֽߏࢋ

ᑒԧࣇྺϔܠĂඕڍ΁ߏͽᔇ᏿ࠎϫ۞……Ąމ͗ಅ੓ֽĂ ຏᛇྺົਮᑕྍޝрಅĂΞߏಅ੓ֽಶ̙ߏޝрĂಶ……఺

ᇹಶԯԧࣇ۞ྮಶχᕝ˞ĄĞణኘ SH2Ă2006.08.24ğ

農會,原本是農民間互助的組織團體,同時也是地方農產品的品質輔 導者、監督者,但是,在魚池鄉紅茶產業再造的過程中,比較多的是 關於農會營利的耳語,比較少的是農會「做了什麼」。

「魚池」紅茶的產業再造,從大雁村的社區總體營造開始,茶農

們主動尋求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在加工製程上的協助,鄉公所則選擇

了紅茶做為帶動地方經濟的火車頭,即使在積欠員工好幾個月薪水的

情況下仍堅持舉辦紅茶文化季,透過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各種資訊

管道促進魚池紅茶的知名度,農會亦欲透過評鑑比賽提高消費市場的

認同度;相較於日治時代由殖民政府極力倡導的「台灣紅茶」,現在

魚池鄉的紅茶是地方自主的選擇,是真正的「魚池紅茶」。

(20)

4.3.2 自產、自製、自銷的小農體系

說「自產、自製、自銷」其實也還是種理想……,現在的魚池紅 茶雖然不再是以前那種茶廠、茶農買賣茶菁、工廠量化製茶的生產方 式,但真正能做到「自產、自製、自銷」的也還是少數,理想與現實 之間還是存在著實際的問題……。

「多元」的生產關係

老人家說做茶,是「看天、看地、看人」,意思是茶葉的生產過 程中,天候、土壤以及技術三者是影響茶葉品質的關鍵因素。在魚池 鄉,從日治時代到民國七十年代這麼一段長時間裡,紅茶的生產模式 都是由大茶廠掌控後段加工的製程,所以所謂的「製茶技術」,茶農 也還在摸索中;不過做紅茶的茶農自己說,其實紅茶的生產過程,相 對於附近鹿谷鄉的烏龍茶、新竹北埔的椪風茶……等,技術門檻比較 低。一般稱採摘下來的茶葉為「茶菁」,加工完成的叫做「茶乾」或

「毛茶」 ,從茶菁到茶乾的過程,紅茶分為五步驟: 「萎凋、揉捻、解 塊、發酵、乾燥」,烏龍茶則在日光萎凋之後還需再一次的室內萎凋 並進行攪拌,然後炒菁、揉捻、解塊、再兩次的乾燥,至少七步驟,

椪風茶則在炒菁及揉捻兩道程序中間再加「靜置回潤」一個步驟,要 八道手續,因此相對而言,紅茶的製程的確簡單些,然而萎凋、發酵 時間的長短,烘焙的火候……等屬於實作的知識,仍然必須透過生產 者彼此間經驗的交流,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才能獲得所謂的技術。但 是在這裡,「技術交流」不是那麼熱門的社交活動,因為……真正做 茶的人,還不多。

魚池鄉「做」紅茶的歷史,從最早日本人為了賺外匯開始,一直 以來都是用大機器加工製造,現在,以台灣昂貴的工資、老年化的鄉 村人口條件,即便是小農體制,除了自己喝外,沒有人會用手工做茶 了;但是傳統的製茶機器是以前大茶廠大量收購茶菁加工用的,一啟 動至少要 150 公斤的茶菁才夠成水電成本,在台灣小農地的限制下,

一個茶農一次的採收很難有這樣的茶菁量,如果找人一起做茶,一方

面要互相配合採茶時間,另外一方面又要擔心別人家的茶菁好壞,是

不是有機、是不是一芯二葉?如果做壞了,誰要負責?所以,「製茶

(21)

機器」的有無變成了技術之外的門檻,而且是一個更高的限制……。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幾年前發現了生產設備的限制後,就與民間 廠商合作開發小型的製茶機器,一次生產的茶菁消需求量在 50∼100 公斤之間,比較符合小茶農一次的採摘量,然而這樣一套生產設備,

從萎凋架到揉捻、解塊、發酵、乾燥的各別機械,還要蓋放置機器、

存放成品的工廠,林林總總也要上百萬的金額也不是一般的農戶負擔 的起,所以,除了少數有製茶機器的生產者外,大部分的茶農必須依 賴「代工」。

整理一下現在魚池紅茶的生產模式,「茶菁的來源」及「如何將 茶菁加工成毛茶」是兩項變因。這裡的茶農多半從光復後就向農林公 司承租茶園,只是在紅茶沒落的年代,茶園裡多半轉作高大會蔽蔭的 檳榔樹,或者任茶園裡的野草恣意生長,所以雖然官方資料說魚池鄉 現有的紅茶園面積將近三百公頃,但實際種茶的還不到百公頃

16

。所 以除了自家茶園的茶菁外,不足的部分有些茶農是向人承租茶園,自 己進行田間栽培、監督茶園管理,也有些茶農乾脆直接購買茶菁進行 加工;加工的部分除了有設備者可以自己製茶外,其餘的生產者就必 須「靠關係」找有機器的人合作代工,有一位自己也沒有製茶機器的 茶農老伯就表示:

౦ѰྺົѣᏱ˘࣎ኝ඀Ă˯ኝ۞ॡ࣏ԧࣇᙯܼ̙᏾Ă΁Ğѣ ᄦਮ፟ጡ۞ڈ̓ğ̖યԧࢋ̙ࢋोΝ΁֤ᙝઇĂ୧Іಶߏԧ

ोϠਮΝග΁ઇĂ̍᏿΁ົྫྷԧზ୻຾Ăԧಶਮයϡԧ۞Ă ଳਮ۞̍᏿ྫྷԧ̶Ăତ˭ֽઇ΍ֽ۞јݡϡ٩۞Ăԧࣇ׌࣎

ౌѣਮĂ఺ᇹݡኳ΁ົᜪ……Ą(ణኘ SW7Ă2007.02.09)

這是「有關係」的人,沒有關係的茶農就只有拿到老茶廠去代工了,

一公斤的毛茶一百元到一百五十元的代工費。這些老茶廠都是從光復 後就陸續來到魚池鄉生產、外銷紅茶,包括官股釋放民營的農林公 司,它們在魚池紅茶的外銷市場消失以後就逐漸轉為以進口印尼、越 南等地的廉價紅茶以及粗製魚池紅茶賣到島內的泡沫紅茶店、飲料工

16 資料來源:魚池鄉農會推廣股股員口述。

(22)

廠等方式持續經營到現在,所以現成的機器還在運作,在自用之餘,

幫忙代工也可以增加收入,只是這樣的生產模式,沒有人會說「比我 自己做茶還要用心,還要好……!!」。

「百家爭鳴」的小農品牌

「百家」當然是修飾說法,用來誇示現在的魚池紅茶小農林立的 趨勢, 「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下再出發的紅茶產業是文化產業,

走的是精緻品牌路線, 「香茶巷 40 號、膨鼠紅茶、靈山紅茶、……和 菓森林、……」各家有各家響亮的名號、精美的包裝;在技術、品質 的追求外,品牌的包裝、行銷是產業再造的第二步。

因為賣的是有文化的精緻紅茶,走的是高單價的品質路線,所以 包裝變的很重要!!一罐 75 公克的紅茶罐,成本價一個要 20∼30 元,有精美罐裝的老阿伯說「那個台茶 18 號的白色罐子,光罐子本 身成本一個就快要 37 元,所以要(比袋裝的)加 50 元的費用。」有 質感的鐵罐上搭配設計過的 mark,錦上添花地替「澀水皇茶、森林 紅茶……等」有故事性的品牌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圖 4-1)。

圖 4-1:魚池紅茶商品圖片

資料來源:台新金控發現阿薩姆系列活動

17

高成本的生產方式是為了生產高價位的紅茶,但是高價位的紅茶 未必有高級的店面展售。簡單說,魚池紅茶的銷售管道分為三種方

17 http://www1.payeasy.com.tw/taiwan/wecare/tea/E1.shtml

(23)

式,第一種,根本沒有品牌也不用包裝了,做好的茶葉直接賣給熟識 的民宿或者茶行,民宿、茶行再自行銷售;第二種,如同其他茶區普 遍的賣茶方式,愛喝茶的人自動找上門來,口感對了除了每年定時報 到外,還會「甲好道相報」替賣家廣為宣傳,人際網絡的宣傳方式雖 然傳統卻也相對的容易,只要把茶做好等客人來品味就好,不用什麼 技術、成本;第三種,就需要比較多的人力、交易成本,同時還有門 檻。網路時代,什麼東西都可以上網賣,還比固定店面可以讓更多人 知道而且也不用裝潢店面的成本,但是,需要有人願意幫你在網路上 銷售或者你自己要會上網賣,而且,這兩者之間也還是有差別的。

2004 年台新金控繼前一年的中寮鄉產業提升及認養柳丁活動 後,將「關懷台灣系列」活動的重心轉移到魚池鄉的紅茶產業再造,

所以與旗下的康迅數位整合有限公司合辦了「發現阿薩姆」系列活 動,透過鄉公所與五家茶農合作,替他們設計包裝同時在網路上舉辦 認養活動,這個活動雖然只有一年,但持續到現在還有茶農繼續與其 合作在 Pay Easy 購物網站上銷售茶葉。這些比較早開始做紅茶、建立 品牌的生產者搶得先機獲得宣傳、銷售的合作機會,但後繼的生產者 卻不見得有這樣的好運:

֤ॡ࣏ࣣฟؕઇ۞ॡ࣏Ăฏ̳̙ٙߏ՟ѣྃӄĂΪߏྃӄ׎

̚۞ೀ࣎ˠ҃̏Ă……ԧࣇߏ՟ЩĂԧᄲтڍࢋЫᄔᙀᔘࢋ

ҋ̎ԹֽЫ׸ĊĊ……΁ࣇޝѝಶฟؕઇࡓਮĂٙͽޢֽ̳

ٙྃӄౌߏ఺ೀ͗……ĄĞణኘ SW7Ă2007.002.09ğ

後期投入的茶農,因為開始的晚,政府的補助、企業的關愛隨著時間 一年年的過去而減少,因此多半必須靠自己單打獨鬥尋找行銷管道,

但是產量不夠多、不夠穩定會造成合作上的阻礙,能夠與購物網站合 作的生產者實在有限,因此,變通的方法就是自己上網賣,所以如果 家裡有年輕一輩成員可以幫忙的,就會以網路拍賣的方式銷售,就像 一位茶農說的:

ԧѣ૙ٸдԧ؏؏έڌ֤྆……с˵ߏдშ৭˯኱Ąͽ݈ࡓ ਮࣣฟؕ۞ॡ࣏Ăڌ഑ᔉۏέѣࢋؠݵࡗĂᄲ˘ѐࢋ̱ѺĞ̳ğ

͝ਮཧĂ༊ॡࡓਮ̖ࣣฟؕĂԧࣇ՟ѣᏱڱ……Ąனд̂छ

(24)

Ъ੓ֽâѐߏѣ̱ѺĞ̳ğ͝ĂΞߏЯࠎߏ˟ˬˠЪ੓ֽ

۞Ă఺ᇹݡኳ̙ᘦؠĂٙͽԧ˵̙ࢋ……ĄĞణኘ SW4Ă 2006.08.22ğ

林林總總銷售方式,代表還在摸索適合的銷售管道,還在尋找最佳的 通路。

茶菁變茶金

921 地震前,魚池紅茶走的是廉價路線,以機器採收茶菁後加工 粗製而成的產品主要銷售到飲料工廠做瓶裝茶飲料,每公斤的售價介 於 200∼250 元之間;現在的魚池紅茶平均市價,台茶 18 號,紅玉,

一台斤 2400 元,台茶 8 號,一台斤約 800∼1200 元。比較地震前與 地震後魚池紅茶的市價,比較台茶 8 號跟 18 號的售價,會發現,兩 者都有相當的落差。

921 地震後,重新出發的魚池紅茶強調「品質、品種、品牌」並 重,堅持手工摘採一芯二葉的茶菁,加工後製成的精緻紅茶,再以品 牌化、有質感的鐵罐、紙盒包裝銷售產品,品質、品牌的形象之外,

品種的特殊性也影響了產品的價格;魚池分場的製茶課課長解釋:

ಶߏЯࠎݡ჌̙˘ᇹĂٙͽι۞ݡኳপّ̙˘ᇹĂಶົ၆ঐ

෱۰۞ಈрޘă๝рயϠᇆᜩĂҌٺЯࠎ๝р۞ᇆᜩಶົᇆ ᜩזᆊॾĂঐ෱۰͹ጱ۞ξಞЯࠎрಅԧ̖෴Ăԧᛇ଀рಅ Гෳԧౌ෴Ăٙͽᆊॾಶົଂঐ෱۰ͅᑕ۞а㒝Νࢎ΍ֽĄ (ణኘ TG1Ă2007.02.07)

茶葉是嗜好性飲品,隨個人口感差異而有不同的接受程度,特殊而又

能滿足大眾口味的茶葉隨著市場接受度可以擁有比較高的售價,台茶

18 號的特別之處在就於它遺傳自台灣野生山茶的薄荷香以及天然的

肉桂味混合而成的獨特口感。但,撇開特殊的口感,更重要的其實是

它「台灣特有種」的論述,魚池的茶農直接的說「8 號和 18 號,對我

們 來 說 是 沒 差 啦 ! ! 但 是 茶 改 場 在 推 展 的 時 候 就 把 價 錢 分 開 來

賣,……。」但也有的茶農強調「我們主打台茶 18 號,是屬於台灣

的特有種,就只有魚池有……。」台灣特有種的論述,強調台茶 18

(25)

號與台灣的關係,同樣的關係其實也存在於它與魚池鄉之間。

在品質、品牌、品種的加持之下,魚池紅茶的售價從地震前到現 在,不過 6、7 年的時間,翻轉了十幾、二十倍,這中間其實還隱含 著「文化產業」的因素。魚池紅茶產業的再發展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 源於雲科大工設系師生最初參與大雁村社區重建的過程,當時雲科大 規劃團隊與社區居民對於紅茶產業的定位就是「有故事、有知識」的 文化產業,所以在產品的包裝設計、推廣行銷方面,雲科大團隊將紅 茶產業的製造流程、歷史背景以及產業再造背後的社區營造過程融入

其中,形塑出魚池紅茶的「文化氣息」;消費者在購買魚池紅茶 的同時不單是因為魚池紅茶的高品質,也是因為魚池紅茶的「故事」,

買到的不單是紅茶本身,也買到了幫助災區居民的成就感。

異業連結

ݑԸᎩ౦Ѱฏ৵ѣࡓਮ߇ฏ۞࡚ЩĂ……͟͡ሔᙝ۞ഈᙳቅ ᐝᓝҖ……߿જฟ၌׏ᖃĄ߿જ̚ᔛኛז……͉วᅷͳ̄ᄃ ܠᖠؒࡓਮ̳͹˘੓ன֗౦ѰฏĂ֭ͷ૲аᗕ͞ຑ۞ඕ೿-- วਮᅷĄ׌Ҝ͹֎૟͘޺วਮᅷ與ܠᖠؒࡓਮ˘Т૟఺Њᖃ ۏᚥ˯ග౦Ѱฏၐฏܜ……Ą

18

這是一則網路新聞,標題為「太陽餅與紅茶世紀婚禮三部曲—攜子 歸寧」,以擬人化的口吻報導魚池鄉的紅茶產業與台中名產太陽餅的 異業連結,推出新產品「陽茶餅」;「餅茶聯姻」的創意結合源自於 魚池鄉公所主動找上台中市政府經濟局、台中糕餅業公會合作,希望 藉由與高知名度的產業結合一方面替魚池紅茶打知名度,一方面也實 質達到產業的多元化生產,增加附加價值。

目前魚池鄉實際生產紅茶的範圍只集中在大雁、新城、五城、中 明等村落(圖 4-2) ,但,隨著一波波活動的舉辦,一次次電視、平面

18 資料來源:范綱武 編譯(2006/1/20)。太陽餅與紅茶世紀婚禮三部曲—攜子歸寧。大 台灣旅遊網 TTNew

s。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 o=a000001000002&SubjectNo=25150(2006/4/1 瀏覽)

(26)

媒體的行銷活動,魚池紅茶逐漸在台灣打響名號,也開發了多元的附 加產品;紅茶,藉由合作生產的機會,走出了魚池鄉、南投縣,連結 不同地區的相關產業形成跨空間距離的生產整合。

圖 4-2:目前魚池鄉生產紅茶地區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除了公所主導的陽茶餅,生產者中亦有積極、主動向外尋求合作 機會者,新城村香茶巷裡一位賣茶的老阿伯就透過台新金控旗下的康 迅數位公司介紹,取得與台北萬里亞尼克蛋糕的合作機會,第一年時 已經有五百台斤的合作量,預估會逐年增加。除了與糕餅業的合作,

未來更有發展潛力的是台北、台中地區已經陸續有旅行社結合魚池鄉

的觀光資源,包括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或者九族文化村、澀水社區生態

步道……等,以及紅茶產業,推出類似於「發現山中明珠~魚池阿薩

(27)

姆紅茶澀水秘境之旅」之類的套裝行程;讓消費者藉由親身體驗採 茶、製茶的過程,進一步瞭解紅茶生產、製造的流程、技術,透過講 述魚池紅茶的歷史、社區的故事,加深消費者對紅茶文化的認識、情 感。兩天一夜的行程推廣了紅茶產業,也帶動了魚池地區民宿、餐飲 業的發展(圖 4-3)。

圖 4-3 魚池紅茶異業連結範圍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4.3.3 社區的產業?-- 水沙蓮紅茶

目前在魚池鄉農會輔導下,特用作物產銷班第 3、4、6、7、8 班 都是紅茶產銷班,其中 3、4 兩班已經成立有二、三十年了,但是這 兩班到目前為止(2007 年 5 月)的經營方式都還是維持傳統的做法,

賣茶菁給附近幾家僅存的老茶廠加工,老茶廠再把加工好的毛茶賣到

(28)

飲料工廠;6、7、8 三個產銷班則是在 921 地震後才陸續成立,經營 型態和 3、4 兩班不太一樣,而且如同前面提過的,因為「製茶機器」

的門檻,所以生產的流程,從「茶菁的來源」到「加工成毛茶」,甚 至產品的銷售,是多元的組織合作過程,每個產銷班或多或少都有些 不一樣,但,紅茶產銷班第六班,因為成立的早,又是社區營造下動 員居民為社區產業努力而組織的產銷班,所以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 比人家多,它的故事或許具有些微的代表性……。

水沙蓮紅茶產銷班

大雁村的居民在社造員 C1 及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師生輔 導下,透過社區產業會議決議以大家共同的回憶,曾經滿山谷飄香的 紅茶做為產業振興的選擇,並且在諮詢過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專業 建議後,決定以「手工摘採、一芯二葉」的方式生產高品質紅茶,找 到明確的社區產業,定出未來的走向後,下一步就是籌組產銷班,進 行實際的生產。成立產銷班的目的是希望凝聚大雁村居民的力量一起 生產紅茶,透過大家共同實做的過程建立認同,同時也解決經濟問 題,就像一位產銷班的「阿姆」說的:

ͽ݈ԧ۞ຐڱ˵ߏᄲтڍᨃ྆ࢬѣ˘࣎Ћຽઇ۞੓ֽĂͽޢ рͧᄲ኱ਮಶѣ˘࣎ϫᇾĂЋຽѣϫᇾĂ̖֕۞΍ΝĂ౵͹

ࢋߏᄲԧࣇ̙ϡΝያˠछĂԧࣇтڍઇ۞੓ֽ၆Յ̚՟ѣ̍

үઇ۞ˠĂќˢͧྵкĂౌϒࢬ۞೩چဗĊĊĞణኘ SH3Ă 2007.02.02ğ

實質的作用,則是產銷班可以做為內部生產者間技術交流、資訊流通 的平台,也是一起對外銷售、聯繫公、私部門的組織。因為大雁村山 楂腳地區的 SH1 曾經當過紅茶茶菁的中盤茶販,比較知道誰家有茶 園,自己又做茶的經驗,再加上較熱心的個性,所以就由他去聯繫附 近還有茶園的人一起向魚池鄉農會申請組班,由南投縣政府核准「南 投縣魚池鄉紅茶產銷班第六班」

19

,班員主要以來自山楂腳及澀水兩 社區。

因為當時雲科大工設系的師生正在大雁村執行經濟部的「重建區

19 成立於民國 91 年 6 月。

(29)

產業振興計畫」 ,所以就由他們來幫忙設計產品的包裝、商標……等,

但是要包裝、要行銷,要先有代表性的品牌名稱才能在市場上與人區 隔,後來居民們決定以日月潭地區的舊地名「水沙蓮」做為象徵,因 此「水沙蓮紅茶」成第六班共有的品牌。

「大雁村」的?紅茶工廠

紅茶工廠的興建是必要的設施,但是蓋工廠的過程卻造成許多不 必要的衝突……。那個時候魚池分場的製茶課老課長還沒有退休,既 是魚池女婿又在茶改場工作的他很熱心於協助大雁村的紅茶產業再 造,就是他堅持要做就要做最好的手工摘採紅茶,同時他也建議大雁 村的村民「若以後你們社區要發展紅茶產業,一定要有自己的製茶工 廠。有自己的工廠自己做會知道做的過程中什麼因素會影響紅茶品 質,下次再自己做時會知道怎麼去做,就會越做越好。」所以 C1 和 產銷班向經濟部的中小企業處提出計畫申請「150 萬軟硬體設備經費」

的補助,但因為經濟部規定必須是地方上有立案,政府核可的單位才 能申請經費,所以當時是借用「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的名義。經費核 可後,接下來就是要找地蓋工廠,但是因為當時澀水沒有人願意無償 提供茶工廠用地,所以產銷班的 SH1 就捐出自家土地做為工廠用地;

因此 C1 就在沒有經過公開會議討論的情況下直接把工廠蓋在了 SH1 家所在的山楂腳地區,後來,發現工廠工程經費不足的時候,為了趕 快有一間工廠可以製茶,SH1 自己又拿了 30 萬出來補貼。

用社區的名義申請經費或者沒有經過公開討論就私自決定工廠

的地點、拿自己的錢補貼公共設施,在當下或許只是一種便宜行事的

做法,但卻造成日後工廠的所有權、使用權的爭議,澀水的居民就強

烈質疑製茶工廠究竟是屬於澀水社區所有還是產銷班的財產?乍聽

之下,會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奇怪,產銷班不是由澀水及山楂腳居民一

起組織成立的嗎?為什麼要分的那麼清楚是社區還是產銷班的財

產?這中間其實又隱含著利益的衝突,對於澀水的居民來說,山楂腳

地區雖然與他們屬於同一村落,長久以來彼此間也是互有往來,但地

震後重建的過程中,山楂腳與澀水並沒有形成跨社區的合作,反而變

成競爭資源的對手,利益的衝突雖然沒有白熱化的造成兩地的拒絕往

(30)

來,但也讓澀水的居民敏感於工廠產權的爭議,況且產銷班班長是山 楂腳居民,製茶工廠的土地又是他無償提供蓋在山楂腳地區,澀水人 無法避免的懷疑工廠的所有權是不是會私有化?使用工廠的權力是 不是會受到限制?(關於澀水與山楂腳的資源競爭詳見第五章)

水沙蓮紅茶的「產銷分離」

一片爭議中,紅茶工廠終究是完工了,紅茶的生產逐漸步上軌 道,但是要怎麼賣紅茶還是一個大問題……。魚池紅茶沒落二十幾年 了,台灣人早就遺忘日月潭紅茶曾經的不可一世,年輕一輩也許根本 不知道台灣可以生產紅茶,更何況在烏龍茶、綠茶的比較下,紅茶只 是廉價的罐裝飲料,怎麼樣才能打出精緻紅茶的市場對於這群年紀過 半百又沒有行商經驗的山林茶農來說,其實是很嚴苛的考驗。所以一 路陪著他們走過來的社區工作者,包括社造員 C1、雲科大的 E1、其 它曾經進入又離開的工作團隊,還有魚池分場的老課長……等人,以 股東合夥的方式與產銷班的茶農們一起成立了「群峰企業社」,由曾 經當會計的 C1 的妹妹來幫忙企業社的大小事務,以分工的方式來幫 助產銷班賣水沙蓮紅茶。

產銷班與企業社的產銷分離模式中,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扮演了 一個重要的角色。產銷班的茶農將自家茶菁拿到製茶工廠加工成毛茶 後,會再送到魚池分場請改良場專業的評鑑師進行評鑑,分成 A、B、

C 、D 四種等級,每一等級企業社有不同的收購價格,B 級一台斤 1200 元,C 級 800 元,D 級 600 元,沒有達到 D 級標準的企業社就不收購,

茶農要拿回家自行消化,也不能打著產銷班的品牌賣出。在這過程

中,義務幫忙的魚池分場是茶農與企業社間的中介者,由分場鑑定毛

茶的品質,訂出相對應的價位,再交給企業社將各等級毛茶進行拼

堆、包裝、銷售的工作;魚池分場第三者的角色對於產銷班內部一起

賣茶的茶農及產銷班與企業社間的合作關係來說具有正面的效果,因

為茶農彼此間技術的差異會造成毛茶的品質等級不同,透過鑑定區分

價格的差異才不會造成不等值的技術卻是等值的代價,而且有魚池分

場做擔保,產銷班與企業社的合作多了一層互信的機制。

(31)

虛名化的產銷班與百岳企業社的解散

紅茶產銷班第六班在 2002 年組班的時候,包括澀水七、八個人,

隔壁的五城村 4 人,再加上山楂腳本身,總共 17 人,2006 年暑假的 時候連 SH1 夫妻兩人只剩下 4 個班員了,其中一個還正打算退出自立 門戶,問副班長(SH2)說怎麼會這樣? 個性忠厚的 SH2 說:

ԧࣇ఺࣎̍ᇄ྆ࢬಶߏЯࠎԧࣇࢋઇѣ፟ॺૈྫྷٙᏜ۞ෞ

ᝥĂ઄тҰ֤࣎ྺಞ྆ࢬѣੵਨ጗ܠĂᔘߏ΁ᝍྺᘽ۞Ă֤

ֱ̍ᇄ̙ਕֹϡĂЯࠎُᘽۏണ঻۞ᙯܼĂ֤ᆃఢؠಶ఺ᇹ

̄……ĄĞణኘ SH2Ă2006.008.24ğ

原來當初成立產銷班時,訂有管理辦法,明文規定班員的茶園管理必 須是有機生產,摘下來的茶菁一定是要手工摘採一芯二葉,否則不可 以使用產銷班的製茶機器加工,SH1 就很自豪的說:

ԧ֤ॡ࣏௡঱ѣᆷЪࡗ३âؠࢋགྷᒉѣ፟Ă̙൒Ұਮଳֽ

ԧಶ̙ගҰઇ˞ĂҰϡ፟ଳ۞˵ߏ̙ҖĂ̙ߏ˘͕˟ཧĂͧ

ྵܜ۞˵̙ҖĂԧ۞ఢؠޝᚑॾ……Ąѣॡ࣏΁ࣇ˘׌Ѩజ ԧԹזĂԧಶ̙ග΁ࣇઇ˞Ă١඗ĊĊԧࣇ݈׌͇ฟົಶд ᄲĂΞਕ͉ᚑॾĂˠछಶ̙ࢋ˞Ą Ğణኘ SH1Ă2006.08.17ğ 所以,產銷班中達不到完全的有機、手工摘採、一芯二葉生產要求的 班員,不是自己選擇就是被迫離開了產銷班;副班長 SH2 說這些離開 產銷班的班員現在大概有六位以上都是把茶菁拿去外面茶廠代工,不 一定有自己的品牌但就是自尋通路,算是離開產銷班自己做茶、賣茶 了。

品質的追求原本應該是產銷班成員的共同堅持,但是班長強勢、

權威的性格,往往也造成班員的不滿而離去,參與產銷班運作很深的 社造員 C1 忍不住說「他肯做事情,他真的很認真,也不是不肯做呀,

但問題是他那種權威式的領導不是那種民主式的領導作風的時候,誰 聽你呀!!」。或許是因為如同 SH2 的看法「因為有這個錢蓋工廠,

然後他自己提供那個私有地啦,可以蓋這個工廠。那麼等於說他比較 像……在運作當中,他是比較專權啦,就因為是他的嘛!!等於當初 是他的這樣子,沒有辦法很開放讓大家……。」

如同澀水地區居民起初的質疑,製茶工廠的使用的確有逐漸個人

(32)

化的傾向,但事實上,澀水的茶農還有另外一層顧慮而選擇退出產銷 班或者寧可把茶菁拿到外面的老茶廠去代工,因為他們聽說產銷班的 運作,因為工廠後續的擴建以及機器的維修等費用的支出,到目前為 止還是負債的狀態,所以擔心如果拿去工廠製茶,機器有問題時,他 們還要負責任;澀水的茶農說:

֤࣎ߏԧࣇۤડ۞ੑயધĊĊᄦਮ፟ጡߏۤડੑயĂͽޢᗼ

˞ࢋያኡჯ࣒Ă༊൒ߏΨԧࣇۤડ۞ˠဗĂԧ۞ڌҘᗼ˞Ă

˘ؠߏԱԧࣇ఺ֱˠĂٙͽົचُܠĂԧਮཧोΝઇ˘ઇĂ

፟ጡтڍᗼଫĂԧಶࣆໍ……Ą(ణኘ SW4Ă2006.08.22)

澀水的茶農認為產銷班運作的模式產生負債問題,負債問題則可能影 響到工廠管理的機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們寧可讓外面的茶 廠代工,況且外面代工一次的費用不比自己使用工廠製茶機器加工一 次的費用貴,更是降低澀水茶農的合作意願。

產銷班的負債反應了產銷分離制度的問題,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茶 農間的利益衝突。站在第一線的生產者面臨的也是最實際的生存問 題,當茶農經歷過幾年的投入卻仍然感覺不到回收的時候,或者不要 說回收而是連打平支出與收入都有困難的時候,就會開始懷疑這樣的 方式對嗎?開始質疑在這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

曾經想說可以靠做茶帶動社區企業的「阿姆」在 2006 年 8 月選 擇離開產銷班,現在自己做茶、賣茶,她說「幾年下來我才發現我們 付出的勞力都沒有回收,經銷的人賺,企業社也賺,只有我們生產線 沒賺,我們又沒參與經銷,這樣最辛苦……。」阿姆的不滿來自於「比 較」,比較企業社在市面上販售的茶價與向產銷班收購的毛茶價格,

確實有一段落差;在茶農的反彈下,企業社將經過魚池分場評鑑等級 B+的毛茶提升到一斤 1600 元的收購價,相較於 D 級的 600 元,這 算是很好的價碼了,但是經過企業社精緻、包裝後的台茶 18 號一斤 售價 2400,台茶 8 號也有 2000 元的售價,中間的價差,企業社的立 場說那是包裝、行銷、企業社維持人事、網站的費用,企業社是沒有 賺錢的,但是站在茶農的立場覺得:

តјԧࣇϹΝߏܮآ۞ᆊ᏿Ă΁ಶЧ͞ࢬˠְăЍགྷዚ͞ࢬ

ಶឰˠछᔇрೀᆸĂតјϹזԧࣇ͘̚۞ॡ࣏ԧࣇ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無印良品在 1980 年創立時,原本的理念是將生產或流通過程中浪 費、或是包裝的多餘部份去掉,製造出較低廉的商品,以生產價格 合理的商品為定位。但到

國際性或大型行進管樂比賽,是各校親師生開拓視野的重要里程碑;除了 每年例行性的全國音樂比賽決賽之外,臺灣也有幸於 2019 年在臺北承辦世界

• 午時水,是指端午節正午 打上來的井水,據說用來 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由於 水質純凈無毒,久存都不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 兒茶素主要分為四種:表兒茶素( Epicatechin EC )、表沒食子兒茶素( Epigallocate chin EGC )、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Epicatechin gallate ECG

直線方程式從 11 年級挪到了 10 年級,看似恢復了 95 暫綱的安排,但是本條目的設計 內涵還是比較接近

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

臺中樹生休閒酒莊以黑后葡萄釀製的「紅埔桃酒」,今年在第 25 屆巴黎世界 酒類競賽獲得金牌,這是繼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