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四諦的滅苦方法論 /呂凱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論四諦的滅苦方法論 /呂凱文"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論四諦的滅苦方法論

/呂凱文

一、問題之所在

自從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EQ》(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在國內盛行以來,一時之間不論學界或坊間亦興起一股「情 緒管理」風潮,相同範疇的著作紛紛出籠,蔚為風氣。國人對《EQ》之類的一般 心理學叢書感興趣,並從中學習「如何將情緒與智慧結合」的生活之道,這對於 促進社會和協亦有莫大俾益。然而,「情緒管理」所待解的課題,無非是以情識 個體的煩惱意識為對象,透過「情緒智商」的教育與應用,轉化個人的負面情緒 為正面情緒,以期獲得有禮有序的社會生活。但究其原委,「情緒管理」的功能 原本就包含於佛法之中,亦是佛教的基本課題之一;如何「以理(智)化情」讓個 人與眾生共命皆能免於煩惱的迫害,進而達致「煩惱止息」(苦滅)的解脫境界,

不也正是佛陀念茲在茲的宏願!職是之故,當我們以一般世間學科理論探討「情 緒管理」的課題時,這在佛法而言,無異是「滅苦」實踐的一部份。「情緒管理」

一詞非是「滅苦」的現代代名詞,而佛法「以理化情」之道無非是「滅苦」的實 踐方法。

當《EQ》之類的現代心理學叢書揉和科學與人文智慧的一隅,適得其宜地 安撫現代人的煩惱時,不禁令人反身思惟:以「滅苦為目的論」的佛教自身將是 如何談論「情緒管理」課題呢?佛法「以理化情」之道所展開出的「滅苦道次第」

與方法論又是如何開展呢?職是之故,在此一進路的考量下,本文願意以「四諦」

思想為核心,就佛法的「以理化情」或「滅苦」的方法論(methodology)作一系統 性地表明。

二、「四諦」即「滅苦道次第」

僅管人有東西南北之分,然而煩惱卻沒有人種之別。人們由於身、心方面的 種種苦惱與混亂,所以連帶地衍生種種負面與失序的行為。而「情緒管理」無非 是為了讓身心「返序」而提出。就佛教的思想而論,這種種煩惱與惑亂無非是世 俗人間的真實面貌,亦即是「苦」(dukkha)。巴利文 dukkha 一字,在一般用 法上雖然有苦難、痛苦、苦惱等意義,但實際上它還包括更深的意義,如缺陷、

無常、空、無實等。由於為了讓世間「少苦」進而「滅苦」,佛陀為世人詳細地 解說「苦之所以產生的原因」,並且開示「滅苦的方法」。這即是「四諦」或所 謂「四聖諦」。

「四諦」的「諦」,巴利語為 sacca,梵語為 satya,就現代的白話用語則 通常稱為「真理」;而所謂的「四諦」亦即是指「四種真理」。一般說來,對於

(2)

「四諦」的說明大都以「苦、集、滅、道」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來解 釋。但是一般漢譯佛典所出現的「苦、集、滅、道」或「苦諦、集諦、滅諦、道 諦」的內涵和意義究竟是什麼呢?若是望文生義,卻顯得生澀難解,所以為求清 淅、明瞭與易解,我們擬將佛教初期的巴利文資料中與上述「四諦」相對應的語 詞和現代白話語譯和適當比喻作一圖示對比。它們可以分別如下表示:

漢譯 巴利文 巴利文漢譯 現代白話語譯 擬喻 苦 dukkha 苦 苦(煩惱) 病 集 dukkhasamudaya 苦之集 苦(煩惱)生起的原因 病因 滅 dukkhanirodha 苦之滅 苦(煩惱)的止息 病癒 道 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

苦滅之道 讓苦(煩惱)止息的方法 藥

從上圖可知,「四諦」思想的次第開展有其內在的關連性、目的性和實踐 的要求。以「四諦」為核心所開展之佛法,在「滅苦」的課題上,實已將整個生 命自覺的實踐和方向予系統化表明。

若以現代用語表示,佛陀所說的「四諦」,無非清淅明瞭地指出「問題之所 在」(苦諦,病,情緒困擾)、「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集諦,病因,情緒困擾 的原因)、「問題之解決」(滅諦,病癒,情緒安定)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道諦,

藥,情緒管理的方法)。所以就「情緒管理」而言,或就「滅苦」的治療步驟而 言,如果要讓身心的苦惱和混亂獲得妥善安頓,那麼整個實踐的進路依次是:「知 道問題之所在」(知苦)、「盡除問題發生的原因」(集當斷)、「問題獲得解決」

(滅當證)與「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道當修)。

沿著各諦與各諦之際所呈現的緣起貫串或內在關連性來看,佛陀以「四諦」

作為三轉法輪的最初開示,並不單是純粹理論的系統化論述,而是在「滅苦為目 的論」的「經驗前題」下,開展生命自覺的實踐。這同時也彰顯出「四諦」的目 的性。至於世間學科所謂的「情緒管理」的功效,亦僅是此「滅苦道次第」在最 初階段實踐上的附加利益與邊際效益。

然而對於「四諦」的實踐要求上,有一點我們要謹記於心。就佛陀而言,離 開經驗的概念,即是「無記」,無從檢證。因此,這裏所謂的「經驗前提」一詞,

意味著「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都是在經驗之中實踐、完成,並且可以獲得 當下檢證。若有人對某種脫經驗的「無記」產生妄執,那麼無非是「見取」的一 種,亦即是對某種形上學思惟或存有-神學(onto-theology)的執著。這當然也是

「苦」的另一種變相,即使它兼具慰藉與安撫的作用,但在佛法而言,它必需重 新被納入「滅苦道次第」中淨化與修證,以致於到達徹底地「滅苦」。

對於佛陀與聖弟子而言,所思、所學、所行的一切與一切事功無非都是為著

「滅(五蘊、眾生)苦」。就此而論,當佛陀說「四諦」時是帶著明顯底目的論色

(3)

彩,亦即是以「滅苦為目的論」;若不如此,佛法也就蒼白地淪失生命自覺的實 踐方向性與實效性,與世間戲論毫無差異可言。職是之故,唯有首先確立佛法之

「滅苦為目的論」,作為「滅苦道次第」的「四諦」方法論才能真正產生當下迫 切的實踐動力。

三、「四諦」的內容

在漢譯的《佛說轉法輪經》中,佛陀開示「離二邊中道」後,提到了「四聖 諦」的內容。而巴利文長部經第二十二經裡,亦詳細開示日常生活的修持即是以 四聖諦來觀察諸法,進而滅苦。其內容如下: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以四聖諦觀察諸法。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以四聖諦觀察諸法呢?

比丘們阿!比丘應知苦諦,應知集(苦的根源)諦,應知滅(苦的止息)

諦,應知道(滅苦之道)諦。

比丘們啊!那末什麼是苦聖諦呢?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

悲、苦、惱、絕望是苦,想要的東西而得不到是苦。簡言之,所有五取蘊 是苦。…………..

那末比丘們啊!什麼是集聖諦呢?它就是導致再生的欲望,它與貪欲和享 樂相結合,在每一生中都能尋到欣喜。它是尋求感官享樂的欲望,尋求永 生的欲望,尋求短暫生存的欲望。………..

那末,比丘們啊!什麼是滅聖諦呢?它就是欲望的完全消退與止息,它是 放棄、鬆手、捨離、不黏著。………

那末,比丘們啊!什麼是導致苦的止息的道聖諦呢?它就是那八正道,所 謂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以上所引的「四諦」說內容僅是其簡略條目,然而綜觀四諦的教理與各諦的哲學 意義,大致可如下看待。

首先,「苦諦」所揭舉的「生、老、病、死」等,是強調從時間生滅的無常 義來掌握外在經驗世界的存在現象。因為外在經驗世界的存在皆處於流轉不羈的 動態中,無有固定、瞬息無常。從好轉壞,固然是無常是苦,可是從壞轉好,亦 是無常是苦。職是之故,「苦」的含義不僅是通常的「苦難」義,更是「無常」

義。然而,任何情識個體(sentient being)若不能認清、不願認清、不能接受、

不願接受或不予理會經驗世界的無常現象,反而單方面地以主觀所好、所喜、所 願、所信的設想來認定經驗世界的圖像;一旦客觀經驗事實與主觀心理認定不一 致時,於是「憂、悲、愁、惱」或「五蘊熾熱」諸種內在經驗世界的心理之苦也 就隨之而起。這時佛陀所說的「如大火聚」的煩惱,也就構成有情眾生的迷惑世 界。

(4)

其次,「集諦」旨在揭露情識個體內在經驗之苦的源頭,指出煩惱繫縛生起 的深層原因即是「貪愛」。由內而外來看,「貪愛」的生起是源於情識個體對外 在經驗對象的執取與染著。但若深入推究而言,錯誤的「自我」知識(無明)才 是生起貪愛的主要原因。因為缺乏正確的「緣起無我」知識,所以情識個體才會 將無常的經驗現象誤解為常在的存有者[自我]。也由於此一「自我」執持感的 確立,所以情識個體生起強烈的自我意識,並在自我之中對自我進行外化

(alienate)、建構(construct)與企向(project)。然而在此一外化建構與 企向的歷程中,於是欲望(貪愛)被虛構出來。可是,欲望的對象並非真正地源 自於外在經驗世界存在的事物,反而是源自於頑固的自我意識對自我所建構與企 向的倒影(reflection)與反制(reconditioned);而這些倒影與反制卻透過 外在經驗世界的存在事物形相,才得以表象(representation)具現。情識個體 虛構自我,自我虛構欲望,反為欲望所宰制。

再者,「滅諦」旨在揭示情識個體從苦經驗之束縛中解放的現證。「集諦」

說明苦的生起是源自於對內外經驗的無常世界之執取(貪愛),而「滅諦」證成 苦的還滅則是源自於對內外經驗的無常世界之「捨離」。這裡所謂的「捨離」,

並不是意味著情識個體的內在情識對外在經驗世界之遺棄、訣離。這裡的「捨 離」,就更深層的滅苦道次第而論,或就真正的問題而論,乃是指情識個體的內 在情識對自我意識所建構∕虛構、企向∕反制之歷程中所營造出來的欲望∕倒影

「採取距離」-持平觀察。持平觀察即是捨離-在經驗之中,而不為「苦」經驗 所制約。

最後,「道諦」。相對於苦集二諦說明世間流轉相,以八正道為中心德目的

「道諦」則開示情識個體在滅苦歷程的實踐方法。「八正道」或「八聖道」以「正 見」四諦緣起來說明世間與出世間因果;以「正思」、「正語」、「正業」、「正 命」來革除惡習,並確立「滅苦」之道是以世間善法為軌則;以「正勤」、「正 念」、「正定」作為滅苦的修持要領。

在鹿野苑的初次弘法中,佛陀嘗告訴五比丘:「苦聖諦當知,苦集聖諦當斷,

苦滅聖諦當證,苦滅道跡聖諦當修」時,不但揭示「四諦」作為「滅苦道次第」

方法論的根本依據,也提到「知」(認識、觀察)在佛法實踐上的重要性。

四、「知」在「滅苦道次第」的重要性

「苦諦」的確立,是佛法出現於世間的現實經驗條件。若不願正視「苦」經 驗而空談解脫的話,佛法也就失去其經驗世界的存在憑據。然而光是只有「苦」

經驗的存在感受,卻缺乏對「苦」經驗的清楚自覺,這仍然是受苦的芸芸眾生,

而非已能自覺自知自證「少苦」進而「滅苦」的聖人。所以,佛陀說:「苦聖諦 當知」,這即表示必須清清楚楚地知道、見到苦,才能為斷除苦因與滅苦的解脫 進路紮下基礎。職是之故,「知苦」為滅苦的第一步驟。而「知」在整個「滅苦 道次第」更有其重要性與關鍵性。

(5)

這裏所謂的「知」即是「清清楚楚地自覺與觀察到無常即是苦」。巴利文長 部經第二十二經裏,佛陀在開示四念住法門時,也提到要如何地「知」(觀察)

無常之苦:

比丘們,對於凡夫只有一條路可以導致清淨,克服憂愁哀傷,袪除苦楚悲 痛,得到正當行為的準則,體證涅槃。這條路就是四念住。是那四念住呢?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身體,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

念念分明,則能袪除淫欲、悲痛;對於感受,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

念念分明,則能袪除淫欲、悲痛;對於心意,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

念念分明,則能袪除淫欲、悲痛;對於諸法,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

念念分明,則能袪除淫欲、悲痛。

「知苦」意謂著清楚地自覺與認知到問題之所在。在清楚地自覺、認知的當 下,生命個體自然會自發地對灼熱的「苦」經驗採取「距離」,順遂離苦。能夠 對於所觀察到的「苦」(即無常)經驗的灼熱感受採取距離,這即是出離輪迴煩 惱的「動力因」。而「知」(觀察)本身即具備著「離執」的能力。佛法以理化 情之道,無非就是「觀察之道」(vipasanna)的實踐與運用。

「知」是滅苦的必要條件。若對於待解的問題毫無所知,卻空言可以妥善解 決問題,無有是處。這無異是要求一個弱視者於暗夜進入黑闇大宅,尋覓一隻看 不見的黑野貓。成功機率微乎其微。這也好似戰場殺(煩惱)敵之兵將,縱使擁 有精良的武器,不知敵人所在,卻無的放矢,這不但對戰力無益,更將己處暴露 於敵炮當前,徒遭殺機。職是之故,佛陀在宣說四諦法[三轉十二行]時,處處 提到對四諦要如實地「知」,其重要性即在此。茲錄其文如下: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 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已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

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 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 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滅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 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 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時生眼智明覺。

由上可知,佛陀對五比丘開示四諦法之際,是多麼強調「知」(認識、觀察)在 實踐的運用。當目的確定、方法正確、行者又能精進不退時,此時只有清清楚楚、

了了分明地「知」才能正確地引領行者邁向滅苦之標的。就此而言,「滅苦道次

(6)

第」焉不是「觀察(知)之道」呢!

五、結語

從「四諦」的逐諦推衍中可得知,佛法的精神並非是一種恍乎神乎的冥契主 義 (mysticism),而是一種強調「知性」(intellect)、重視(苦)經驗的認識與 檢證(滅苦)之人文智慧。在四諦的「滅苦道次第」裡,情識個體以了「知」各諦 內容與各諦緣起來開發生命的自覺智慧,進而以「滅苦」為目的論,以「正道」

的實踐來證成「滅苦」之完成。職是之故,四諦的滅苦方法論,從經驗出發,在 經驗中以知性檢證。此亦是佛陀在人間的真實相貌。(作者為圓光佛學院兼任教 師)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即明白苦、集、滅、道四諦,捨去諸邪見,註九),正思惟(right think- ing ,依如來教法之正見思惟,以理智來決定我們人生的目標)以及統攝

道不能通。滅不能淨。如雲籠月不相妨害。却煩惱已乃見法性。經云。滅非真諦。因

中,當日眾生的煩惱還是相同於今日眾生的煩惱;當日滅除煩惱的方 法還是相同於今日滅除煩惱的方法。佛陀所教導的正法是適用於每一 個人的。眾生眼中的「律儀」和佛陀眼中的「律儀」 ,是有深淺的不

此外,也發現這些三 類化合物可以降低發炎 性細胞激素所誘發的發炎反應,這與苦瓜「降火 氣」的功能或許有關。在西方醫學中並沒有「火氣

控方 控方 控方 華工 華工 華工 華工 印第 印第 印第 印第 安人 安人 安人 安人 貧苦 貧苦 貧苦 貧苦 農民 農民 農民 農民. 聯邦 聯邦 聯邦

佛陀看苦是「全面性」和「著重其本質」的,他並不單看「形 現於外」的苦。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並不是佛陀所言的苦。佛

(色、受、想、行、識) 因緣和合者,執著為自我 (我見) ,或是為我所有、屬於 我的 (我所見) 。此見是各種邪見的根本。.

說四聖諦的義理,是依循心理學的次第 ( psychological order) ,而非邏輯學的次第 (logical order) ,是故先說果. (苦與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