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5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No. 744-A 四分律名義標釋序 總目

四分律名義標釋

No. 744-B 四分律名義標釋䟦語 卷目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

38

39

40

贊助資訊

(4)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1.Q1」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5)

No. 744-A 四分律名義標釋序

原夫律之為教也。乃三乘之寶筏。四雙之雲階。諸佛從斯而趣菩提。眾聖由此而昇泥 曰。譬若明珠。喻如淨雪。外眾不預其傳。內徒為之秘授。三寶藉之而彰。五輩因之 以立。其為法也。豈不重哉。在昔金河重誨。波離嗣宣。西域聖人。師資肅佩。分氎 傳持。千有餘載。逮流東夏。漢魏剏聞。齊梁漸備。隋唐盛興。迄夫宋代已來。人皆 首學。俱出樊籠。僧同遵軌。咸超有岸。邇世譌鋒互舉。禪律競分。見既不同。資受 不無其謬。致使後進無門。初造失序。展卷不識其名。循文詎能知義。贊始臨壇。還 同昏穴。惟此奮翅三藏。獵目羣章。稽彼西天之梵言。釋此東華之音議。端取曇無德 律。所有文句難通者。僅標其名。纘釋其義。傍採諸家之辯。正述經論之玄。雖引四 部之要文。然不雜彼之宗緒。恐紊持犯。難為防護。間所述者。並是通途行事。及略 顯開遮。庶知持犯。有其同別。非取輕條。以替重篇。却大愆而易小過。蓋本聖意未 許。律旨全遮。偷心不絕。難言信戒。是以獨舉一部。隨事標釋。不舛餘宗。俾剏學 者。覽卷無滯。溫習者。不觀他面。罔致迷文失旨。意莫適從。遂舉手於高閣。不再 顧以終身。律學於斯頓止。僧寶從此漸替。維念於茲。敢興短聞。集為部夾。統釋事 相。略明樞義。若夫開遮持犯。廣備律詮。性制輕重。翫之即得。對治煩惑。要在深 研。此不預述。況贊之淺識。豈能窮其淵府。俟學充足。戒光自朗。其餘纖悉玄軌。

疏律乃陳。此所先標。後不重出。以彼疏意易彰。理獲線貫。帙今成矣。但愧庸才。

難免鬻乳之贋。併所缺疑未備者。總冀來哲。共昭南極。輝戒珠於長夜。昞慧日於中 天。正法得之恒存。聖階固而永久。是所慶願。智者鑒諸。

旹崇禎庚午夏日大菩提心沙門弘贊謹序 四分律名義標釋總目

卷第一 序文 總目

律藏初讚頌 卷第二

讚頌之餘

如來三月夏安居 舍利弗請佛制戒 卷第三

七佛因緣 初制不淨行戒 卷第四

不淨行之餘至盜戒 卷第五

殺戒至妄語戒 卷第六

(6)

制十三事初失精戒至私屋過量戒 卷第七

大房不處分戒至破僧戒 卷第八

儻破僧戒至不捨惡性戒 二不定法

制三十事初畜長衣戒 卷第九

離衣宿戒至販賣戒 卷第十

畜長鉢戒至迴僧物入己戒 卷第十一

制九十事初不妄語戒至與女人過五六語說法戒 卷第十二

掘地戒至僧不差教尼戒 卷第十三

教授尼至日暮戒至殘宿食戒 卷第十四

自手取食戒至恐怖他戒 卷第十五

過浴戒至畜被擯沙彌戒 卷第十六

逆諫難問戒至過量作坐具戒 卷第十七

過量作覆瘡衣戒至等佛衣量戒制四提舍尼法至式叉迦羅尼法 卷第十八

式叉迦羅尼法之餘至七滅諍法二百五十戒竟 卷第十九

制比丘尼戒法 卷第二十

比丘尼戒法之餘 卷第二十一

受戒犍度法 卷第二十二

受戒犍度法之餘 卷第二十三

受戒犍度法之餘 卷第二十四

受戒犍度法之餘 說戒犍度法 卷第二十五

說戒犍度法之餘 安居犍度法 自恣犍度法 卷第二十六

皮革犍度法 衣犍度法 卷第二十七

(7)

衣犍度法之餘 藥犍度法 卷第二十八

藥犍度法之餘 卷第二十九

藥犍度法餘 迦絺那衣犍度法 拘琰彌犍度法 瞻波犍度法 卷第三十

訶責犍度法 人犍度法 覆藏犍度法 遮犍度法 破僧犍度法 卷第三十一

滅諍犍度法 比丘尼犍度法 法犍度法 卷第三十二 法犍度法

房舍犍度法之餘 卷第三十三

房舍犍度法之餘 卷第三十四

房舍犍度法之餘 雜犍度法

卷第三十五 雜犍度法之餘 卷第三十六

雜犍度法之餘 五百結集法 卷第三十七

五百結集法之餘 七百結集法 卷第三十八

調部毗尼法 毗尼增一法 卷第三十九

毗尼增一法之餘 卷第四十

毗尼增一法之餘 䟦語

四分律名義標釋總目畢。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一目錄

(8)

四分 律藏 佛陀耶舍 竺佛念 譯 稽首 諸佛 比丘僧 毗尼 優波離 長老 禁戒 須彌

備具三種業 羅云

四事不可治 可救有十三 餘者不須救 飈火

死屍 伊羅葉 No. 744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一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輯   新安沙門釋 弘麗羅峰 校

●律藏卷第一

稽自娑羅寂唱。波離續申。誦如來言。詞滿八十。號曰八十誦律。初則飲光頂受。次 乃阿難荷持。第三末田地。第四舍那波提。第五優波崛多。此之五師。體權通道。遞 相傳持。一百一十餘載。授受不異。後有育王御世。崇敬三尊。廣會僧眾。重集三 藏。時諸比丘。互執見聞。抄治經律。各引師說。以成章牒。引執不同。遂成二部。

相言是非。求王判決。行白黑籌。表其新舊。時取舊者多。以多為號。因名摩訶僧 祇。即大眾部也。取新者少。而是上座。從上座為目。稱曰他俾羅。即上座部也。爰 斯二部。於二百年間。復出十八部。十八部中。有五部為其綱領。故今經律論。而成 五部焉。一曰。曇無德(或云曇摩毱多。此翻法鏡。又翻法藏。亦翻法密。大集經云。我涅槃後。我諸弟 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顛倒宣說。故隱覆法藏。言隱覆者。即密義也。人名曇無德。法名四分)。 二曰。薩婆多(僧祗律記云。此言說一切有。所以名一切有者。其餘諸部義宗各異。薩婆多者。言過去未來現 在中陰。各自有性。故名一切有。大集云。而復讀誦書寫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內外。破壞外道。善能論義。說一

(9)

切性。悉得受戒。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故名為薩婆多。法名十誦。出三藏記云。昔大迦葉具持法藏。乃至傳於 第五優波崛多。原本有八十誦。優波崛多。以後世鈍根。不能具受。故刪為十誦。以誦為名。謂法應誦持也。言義 宗各異者。薩婆多。計三世皆有。曾有。當有。正有。當有即是未來也。曇無德。計過去未來是無。唯現在為有。

餘不繁論)。三曰。迦葉遺(此云重空觀。大集云。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為迦葉 遺。法名解脫。止有解脫戒本經一卷到此。相同五分。或言梵本已至。未被翻譯)。四曰。彌沙塞(此云不著 有無觀。大集云。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虗空識相。是故名彌沙塞。法名五分)。五白。婆蹉富羅(此云犢 子。上古有仙。染犢生子。自後種姓。皆名。犢子。此部計我非是。即蘊亦不離蘊。而有實我律本不來。大集云。

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是故名為婆蹉富羅)。如是五部所制。或輕或重。若開若遮。大 雖不殊。小無不異。亦由法王在昔。善應羣機。隨根化物。或順時方而設教。或從性 宜以立制。或此方禁而彼方開。或此人開而彼人禁。根處不同。故法授非一。元其五 部所執。皆一如來親說。但為聞聽不廣。持誦有缺。各據一邊因成多別。亦乃去聖時 遷。法運應爾。是以如來在世。有夢㲲折杖之徵。佛為懸記。經律當分五部。十八支 屬。如天人答南山云。世尊成道三十八年。持迦葉佛所遺故鉢。赴王舍城國王齋訖。

命尊者羅云龍池洗滌。失手瀑破。分為五片。復有長者夢一㲲。自裂五段。俱以白 佛。佛即記曰。表我滅後。經律當分五部。又萍沙王。夢一金杖。折為十八段。怖而 問佛。佛言。我滅度後。一百餘年。有阿輸迦王。威加贍部。時諸苾芻。教分十八。

趣解脫門。其致一也。即此先兆。王勿見憂。故大集經云。如是五部。雖名別異。而 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依之修行。皆得解脫。又文殊問經云。佛告文殊。未來 我諸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諸法住。二十部者。並得四果。三藏平等。無下中上。譬 如海水。味無有異。如人有二十子。真實如來所說。文殊師利。根本二部。從大乘 出。從般若波羅蜜出。聲聞緣覺諸佛。悉從般若波羅蜜出。如地水火風虗空。是一切 眾生住處。如是般若波羅蜜。及大乘。一切聲聞緣覺諸佛出處。偈曰。十八及二本。

悉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言根本二部者。即大眾上座二部。其大眾 部。分出七部。上座部。分出十一部。并二根本共為二十部。然此諸部名數。按諸經 論傳記之中。名互不等。數各參差。或增或減。或從五部而生十八。或言四部而出十 八。或於千年之內。展轉增至五百。說既不一。事難詳據。茲取大同。共所聞者。總 別言之。約為六部。如首疏云。總別六部。僧祇是總。前五是別。此僧祇部眾。行解 虗通。不生偏執。徧順五見。以通行故。故知僧祇是總。五部是別。通則六部也。今 此方所傳。唯存四部。缺於迦葉遺。婆蹉富羅二本。然僧祇一律。上古諸師判為略 本。未是天竺全帙。謂其文少。卷止四十。義中不含五部之意。復不應大集懸記。疑 是廣中之略文也。自餘善見。毗尼母。摩得勒伽。鼻奈耶。優波離問經等。並是律之 支屬。或是五百數中之一二。其根本說一切有律。總是薩婆多攝。斯諸部類。既佛親 為預記。無勞致疑。以名號別。而有是非。如一燈出百千燈。燈隨物異。而光照是 一。至於破闇除冥。功用無二。故五天諸國。隨秉一法。皆獲道果。東夏向來。四部 悉行。齊持戒躅。咸登聖證。誠乃甘露棄於人間。但同䬸飲。無不除其饑饉者矣(優波 崛多。亦云優波毱多。此翻近護。佛昔記云。我涅槃後。優毱多無相佛。大作佛事。我後教化弟子。此最為第一。

(10)

阿輸迦。此云無憂。即阿育王)。 四分。

第一分 比丘法(二十一卷)

第二分 比丘尼法 受戒法 說戒法(共十五卷)

第三分 安居法 自恣法 皮革法 衣法 藥法 迦絺那衣法 拘睒彌法 瞻波 法 訶責法 人法 覆藏法 遮法 破僧法 滅諍法 比丘尼法 法法(共十三卷)

第四分 房舍法 雜法 五百結集法 七百結集法 調部法 增一法(共十一卷)

律藏

梵云比吒。此翻為藏。即包含攝持之義。非藏無以積錢財。非藏無以蘊文義。攝論 云。何名為藏。由能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無令分散。故名為藏又藏者器也。器 者能聚集眾義也(凡是先釋。後不重出。閱者。當目記取)。

佛陀耶舍

秦言覺名。北天竺罽賓國人。婆羅門種。世事外道。有一沙門。從其家乞。其父怒。

令人打之。父遂手脚攀躃。不能行止。乃問於筮師。筮曰。坐犯賢人。鬼神使然也。

即請此沙門竭誠悔過。數日便瘳。因令耶舍出家。為其弟子。時年十三。常隨師遠 行。於曠野逢虎。師欲走避。耶舍曰。此虎已飽。必不侵人。俄而虎去。前行果見餘 肉。師密異之。至年十五。誦經日得五六萬言。日行乞食。廢於誦習。有一羅漢。重 其聰敏。恒乞食供之。十九誦大小乘經。數百萬言。然性簡慠。故不為諸僧所重。年 及進戒。莫為臨壇。所以向立之歲。猶為沙彌。乃從其舅。學五明諸論。世間法術。

多所綜習。美儀止。善談。笑見者忘諸怪責。二十七。方受具戒。以讀誦為務。手不 釋牒。每端坐思義。不覺虗中而過。其專精如此。後至沙勒國。時太子達摩弗多(秦言 法子)。見其容服端雅。問所從來。耶舍詶對清辯。太子悅之。仍請宮內供養。待遇隆 厚。羅什後至。從其受學。阿毗曇。十誦律。甚相尊敬。什隨母還龜茲。耶舍留止。

頃之王薨。太子即位。王孫為太子時。符堅遣呂光攻龜茲。龜茲王急求救於沙勒。沙 勒王自率兵救之。使耶舍留輔太子。委以後任。救軍未至。而龜茲已敗。王歸具說。

羅什為呂光所執。乃歎曰。我與羅什相遇雖久。未盡懷抱。其忽羈虜。相見何期。停 十餘年。王薨。因至龜茲。法化甚盛。時羅什在姑臧(今肅州路。雍州之域)。遣信要之。裹 糧欲去。國人請留。復停歲餘。語弟子云。吾欲尋羅什。可密裝夜發。勿使人知。弟 子曰。恐明旦追至。不免復還耳。耶舍乃取清水一鉢。以藥投中。呪數十言。與弟子 洗足。即便夜發。比至旦。行數百里。問弟子曰。何所覺耶。答曰。唯聞疾風之響。

眼中淚出耳。耶舍又與呪水洗足。住息。明旦國人追之。已差數百里不及。行達姑 臧。而什已入長安。聞姚興逼以妾媵。勸為非法。乃歎曰。羅什如好綿。何可使入棘 中乎。什聞其至姑臧。勸興迎之。興未納。頃之命什譯出經藏。什曰。夫弘宣法教。

宜令文義圓通。貧道雖誦其文。未善其理。唯佛陀耶舍。深達幽致。今在姑臧。願下

(11)

詔徵之。一言三詳。然後著筆。使微言不墜。取信千載也。興從之。即遣使招迎。厚 加贈遺。悉不受。乃笑曰。明旨既降。便應載馳。檀越待士既厚。脫如羅什見處。則 未敢聞命。使還具說之。興歎其機慎。重信敦喻。方至長安。興自出候問(時弘始九年至 長安)。別立新省。於逍遙園。四事供養。並不受。至時分衛。一食而已。於是羅什出 十住經。一月餘日。疑難猶豫。尚未操筆。耶舍既至。共相徵決。辭理方定。道俗三 千餘人。皆歎其賞要。耶舍為人。赤髭。善毗婆沙。時人號為赤髭毗婆沙。既為羅什 之師。亦稱大毗婆沙。四輩供養。衣鉢供具。滿三間屋。不以關心。興為貨之。於城 南造僧伽藍。耶舍先於罽賓。誦四分律。不齎梵本而來。秦師隸校尉姚爽。欲請耶舍 令出之。姚主以其無梵本。難可證信。眾僧多有不同。故未之許。羅什勸曰。耶舍甚 有記功。數聞誦習。未曾脫誤。於是姚主。即以藥方一卷。民籍一卷。並可四十紙 許。令其誦之一日。便集僧執文覆之。乃至銖兩。人數年紀。不謬一字。於是眾咸信 伏。即以弘始十二年。譯出為四十五卷。并出長阿含經等。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秦 言。道含筆受。至十五年解座。興䞋耶舍布絹萬疋。悉皆不受。佛念道含。布絹各千 疋。名德沙門五百人。皆重䞋施。耶舍後晉遊匡山。為遠公所重。甲寅晉安帝義熙十 年也。尊者窮自負鐵。於紫霄峰頂鑄墖。以如來真身舍利藏其中。後還外國。至罽 賓。尋得虗空藏經一卷。寄賈客傳與涼州諸僧。後不知所終(言律本譯為四十五卷。或云四十 四。今分作六十卷。據唐圓照律師傳云。後支法領。又從西國將梵本來於長安中寺。重讎校殆。譯成六十二卷。然 卷多少。是後人分也)。

竺佛念

涼州人也。弱年出家。志業堅精。外和內朗。有通敏之鑒。諷習眾經。麤涉外學。其 蒼雅詁訓。尤所明練。少好遊方。備貫風俗。家世西河。洞曉方語。華梵言義。莫不 兼解。故義學之譽雖闕。而洽聞之聲甚著。符堅偽建元之中。外國沙門僧伽䟦澄。及 曇摩難提。入長安。堅秘書郎趙政。請䟦澄出婆須蜜經。梵本當時名德。莫能傳譯。

眾咸推念。於是澄執梵文。念譯漢語。質斷疑義。音字方明。曇摩難提又出王子法益 壞目因緣經。念為宣譯。并作經序。至建元二十年。政復請曇摩出增一阿鋡。及中阿 鋡。於長安城內。集義學沙門。請念為譯。敷析研覈。二載乃訖。二鋡光顯。乃念宣 譯之功也。至姚興弘始之初。經學甚盛。念續出菩薩瓔珞。十住斷結。及出曜。胎 經。中陰經等。於符姚二代。為譯人之宗。自世高。支謙。以後莫踰於念。故關中僧 眾。咸共嘉焉。後卒於長安。遠近緇素。莫不歎惜。

夷益切。音亦。譯者傳也。釋也。謂交釋兩國言音。而傳告之也。周禮王制掌四方之 語。各有象胥通官。東方曰寄(謂能寄寓風俗之異於此)。南方曰象(謂能傲象風俗之異於彼)。西方 曰狄鞮(鞮謂能別其服飾之異也)。北方曰譯(謂能辯其言語之異。而釋通之。此四皆官名也)。今通西 語。而云譯者。蓋漢世多事北方。而譯官兼善西語。故摩騰初至。譯出四十二章經。

(12)

因而稱譯。自漢至唐。翻三藏師。遞相繼軌。皆稱為譯。所謂譯彼西乾之語。而成東 夏之言。運其梵天之文。以圖華方之書。而書字之始。興自三人。長名曰梵。其書右 行。次名佉樓。其書左行。少者蒼頡。其書下行。梵及佉樓。居於天竺。黃史蒼頡。

在於東夏。梵佉取法於梵天。蒼頡因華於鳥跡。文畫成異。傳理則同矣。仰尋梵佉之 書。韻符梵天。梵音為語。單複無恒。或一字以攝眾理。或數言而成一義。詳其字 本。四十有七。遇物合成。隨事轉用。音乃七轉。八例之言。觀彼發語裁音。宛轉相 資。或在舌根脣末取定。或以長短輕重為準。七轉之音。一切聲上皆悉有之。一一聲 中。各分三節。謂一言。二言。多言。總成二十一言也。如喚男子一人。名補嚕灑。

兩人名補嚕稍。三人名補嚕沙。此中聲有呼吸重輕之異。於七轉外。更有呼名聲。便 成八例。初句既三。餘皆準此。恐繁不出。八例。總有三八二十四聲也。舊云聲論八 轉聲者。一補沙。此是直指陳聲。如人斫樹。指說其人。即今體聲。二補盧衫。是所 作業聲。如所作斫樹。故云業也(舊直翻為所作士。士。乃男子美稱也)。三補盧。崽拏是能作 具聲。如由斧斫。故云具也(舊直翻為能作士)。四補盧沙耶。是所為聲。如為人斫。故云 為也(舊翻為所為士)。五補盧沙䫂(音朵)。是從聲。如因人造舍等。故云從也(從即所因。故舊 直翻為所從士)。六補盧殺娑。是所屬聲。如奴屬主。故云屬也(舊翻為所屬士)。七補盧鍛。

是所依聲。如客依主。故云依也(舊翻為所依士)。八稧補盧沙。是召呼之聲。故云呼也。

西域國法。欲讀內外典籍。要解此聲論中。八轉之聲。方知文義分齊也。其間復有男 女音別。聲明俗語之分。此不繁辯。後乃隨事略出。然其音語。並異諸國。不類胡 言。且胡字一音。不得成語。必假餘言足句。然後義成。故知胡言。不預梵音。梵音 本自幽玄。交義交密。譯人傳旨。可謂艱哉。然自漢至唐。往往翻譯。華梵音殊者。

蓋由漢世經法始通。梵文音奧。象胥未能明練。故有桑門沙門之異。浮圖浮屠之殊。

至於三賢羅什。奘師復云譌略。今以竊摧。亦由五天之境。方土不同。羗胡界別。東 夏地分。時代遷移。古今音異。其譯人者。或是胡鄉傳至。或從五天達戎。傳戎語以 譯華言。況五天之語。略各殊分。唯中天言正。與梵天之音無謬。就此東夏一境。方 語自別。即如後漢都於洛陽。東晉遷於建業。儻漢籍先傳於印度。必以北音為正。晉 人後往於天竺。必以南語為正。故於所說。不無矛盾。雖其言殊。其義實均。以此明 之。古來梵語。未必盡譌略也(今此四分一律。乃耶舍所翻。耶舍本是北天竺人。久在外國翻譯三藏。後 至此方。故於文中。多雜胡言。誠難詳究。是以每有缺疑之句。俟後審的。方為補入。印度。即天竺)。

稽首

禮敬之儀。方俗不同。中邊各異。印度則露頂跣足為恭。震旦乃巾屨備整成敬。中天 以合掌接足名最。此方則拳拱稽首稱上。今言稽首者。意取隨國行之。則為虔敬之儀 也。然稽首。本出周禮太祝官以辯九拜。始曰稽首(稽堅奚切。音雞)。稽留也。謂下首至 地。稽留停頭少久乃起也。二曰。頓首。謂下手置頭於地即起。三曰。空首。謂下 手。頭不至地。四曰。振動。謂敬重戰慄迫蹙而下手也。五曰。吉拜。謂雍容而下手

(13)

也。六曰。凶拜。謂拜而後稽顙。名吉拜。稽顙而後拜。名凶拜。即三年服者拜也。

七曰。奇拜。謂先屈一膝也。有云但一拜。不再拜也。八曰褒拜。褒作報。謂答拜 也。九曰肅拜。謂直身肅容。而微下手。如今婦女拜也。亦謂但俯下手。今時揖者是 也。斯等九拜。皆是此方製儀。若其天竺國禮。亦有九品。西域記云。致敬之式。其 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 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凡斯九等。極唯一拜。跪而讚德。謂之盡敬。

遠則稽顙拜手(五體投地兩掌承空。示有接足之相)。近則䑛足摩踵。凡其致詞受命。褰裳長 跪。尊賢受拜。必有慰詞。或摩其頂。或拊其背。善言誨導。以示親厚。出家沙門。

既受禮敬。惟加善願。不止跪拜。隨所宗事。多有旋繞。或為一周。或復三帀。宿心 別請。數則從欲。原其西國。無三拜禮。但以十爪布地。叩頭三禮。中間更無起義。

惲法師云。今見西僧來至佛前禮者。必褰裙。以膝拄地。合掌長跪。口讚於佛。然後 頂禮。此乃遺風猶在。恭相可準行之。大論云。禮有三種。一者口禮。如今合掌問 訊。口稱和南者是也。二者屈膝。頭不至地。即互跪也。三者頭至地。是為上禮。即 五體投地也。當知致敬之義。通乎三業。若稽首者。名為身業致敬。稱揚德號。名為 口業致敬。心存觀想。名為意業致敬。如斯三業致敬。得成供養。若不爾者。即平地 顛蹶而已。又五輪著地。為除身業不善。稱揚名號。歌讚佛德。為除口業不善。心常 緣念。若鏡目前。為除意業不善也。又由口業唱故。聞慧得成。由意業念故。思慧得 成。由身業禮故。修慧得成。由身業禮故。戒學得成。由意業念故。定學得成。由口 業唱故。慧學得成。若據通門。三業之中。三學並攝。餘如毗尼增一法中述(唄讚詞章。

俱如下毗尼增一法。和南句中出)。 諸佛

諸者。舉十方三世之總稱也。佛者。梵音具云佛陀。大論云。秦言知者。知過去未來 現在眾生非眾生數。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陀亦 作䭾。婆沙律云。佛䭾者。秦言覺。覺了一切法相故。復次。一切眾生。長眠三界。

佛道眼既開。自覺覺彼。故名為覺。妙樂記云。對迷名知。對愚說覺。後漢郊祀志 云。覺具三義。一者自覺。悟性真常。了惑虗妄。二者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 者覺行圓滿。窮源極底。行滿果圓。故華嚴云。一切諸法性。無生亦無滅。奇哉大導 師。自覺能覺他。肇法師云。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其道虗玄。固

已妙絕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同萬物之為。而居不為之域。處言數之

內。而止無言之鄉。非有而不可為無。非無而不可為有。寂寞虗曠。物莫能測。不知 所以名。故彊謂之覺。其為至也。亦以極矣(今此廣釋。意欲習毗尼者。而兼通法相文義。後學經 論。不煩他閱也)。

比丘僧

比丘。此翻乞士。或翻除饉。又翻淨命。新云苾芻。翻為近圓。謂受大戒。即近於涅

(14)

槃圓寂也。淨名疏云。或言有翻。或言無翻。有翻者。翻為除饉。眾生薄福。在因無 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又康僧 會譯法鏡經云。凡夫貪染六塵。猶饑夫食飯。不知厭足。今聖人斷貪。除六情饑饉。

故號為除饉也。言無翻者。名含三義。智論云。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一破惡 者。如初得戒。即言比丘。以三羯磨。發善律儀。破惡律儀。故言破惡。若通就行 解。戒防形非。定除心亂。慧悟想虗。能破見思之惡。故名破惡。言怖魔者。既能破 惡。魔羅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傳燈。化我眷屬。空我宮殿。故生驚怖。通 而言之。三魔亦怖。言乞士者。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出家之人。內修清雅 之德。必須遠離四邪。淨命自居。福利眾生。破憍慢心。謙下自卑。告求資身。以成 清雅之德。故名乞士。又云。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

復次。比名破。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故。釋論云怖魔。破惡。乞士。魔樂生 死。其既出家。復化餘人。俱離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翻被五繫。但愁懼而

已。故名怖魔。出家人必破身口七惡。故言破惡。夫在家。三種如法。一田。二商。

三仕。用養身命。出家人。佛不許此。唯乞自濟。身安道存。福利檀越。三義相成。

即比丘義也。然苾芻。與比丘音近。古人有以香草五義釋之。一體性柔輭。喻出家 人。能折伏身語麤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傳法度人。連延不絕故。三馨香遠 聞。喻出家人。戒德芬馥。為眾所聞故。四能療疼痛。喻出家人。能斷煩惱毒害故。

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故。僧者。具云僧伽。此翻為眾。謂和合之眾。乃 四比丘已上之稱也。一二三比丘。不名為眾。故大論云。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 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 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名僧。天台云。眾名和合。出 家三乘行者。心與佛所說事理法合。故名為僧。律鈔曰。此云和合眾。和合有二義。

一理和。謂同證擇滅故二事和。別有六義。所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 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什師曰。欲令眾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業。二 以慈心起口業。三以慈心起意業。四若得食時。減鉢中飯。供養上座一人。下座一 人。五持戒清淨。五漏盡智慧。若行此六法。則眾常和順。無有乖諍也。肇師曰。非 真心無以具六法。非六法無以和羣眾。如眾不和。非敬順之道也。又僧名良福田者。

如報恩經云。眾僧者。出三界之福田。謂比丘具有戒體。戒為萬善之根。是故世人歸 信供養種福。如沃壤之田。能生嘉苗。故號良福田。婆沙律云。僧有五種。一羣羊 僧。謂不知布薩。行籌。說戒。自恣。羯磨。一切僧事。盡皆不知。猶如羣羊。名羣 羊僧。二無慚愧僧。謂舉眾共行非法。如行不淨。飲酒。過中食。凡是犯戒非法。一 切同住。名無慚愧僧。三別眾僧。謂凡是隨心別眾羯磨。名為別眾僧。四清淨僧。謂 一切凡夫。持戒清淨。眾無非法。名清淨僧。五第一義諦僧。謂四得。四向。名第一 義諦僧也(四得。謂得四果也。四向。謂向四果也)。

毗尼

(15)

正梵音名毗奈耶。亦云鼻奈耶。應法師云。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

皆由梵音輕重聲之譌轉也。此譯為離行。行亦道也。謂此行能離惡道。因以名焉。或 譯為滅。謂能滅身口之惡也。什法師云。毗尼秦言善治。謂自治婬怒癡。亦能治眾生 惡也。谷響云。以此方法律之名。翻彼土奈耶之語。南山云。毗尼翻滅。從功能為 名。非正譯也。正翻為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

俗有九流。法流居一。故世律法。皆約刑科。道與俗違。刑名乃異。至於處斷。必依 常法。戒因緣經云。鼻奈耶。鼻。秦言去。奈耶。秦言真。去若于非。而就真。故曰 真也。又降伏此心。息此心。忍不起故曰真也。降伏。戒也。息定也。忍智也。善見 律云。佛說戒律。為欲止惡。因止惡故。生不悔心。因不悔心故。得生歡喜。因歡喜 故。得生安樂。因安樂故。得生三昧。因三昧故。得生慧眼。因生慧眼故。而生厭 汙。因厭汙故。而生離欲。因離欲故。而生度脫。因度脫故。得度脫智。因度脫智。

次第得入涅槃。為欲言故。為欲說故。為依止故。為欲聞故。如是次第。心得度脫 智。是故殷勤當學毗尼。此是毗尼處說根本。

優波離

或云優波釐。又云鄔波離。此翻化生。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為眾紀綱。故名優波釐。

亦翻近執。謂佛為太子時。彼為親近執事之臣也。如來五百大弟子。皆阿羅漢。各稱 第一。而尊者優波離。於持律中。得稱第一。論云所以稱優波離持律第一者。謂自從 佛得戒已來。未曾犯如毫釐。故稱第一。佛言。乃為將來比丘。能設禁法。使知輕 重。得濟危厄。汝真持律。以律付汝。勿令漏失。不可示以沙彌。白衣。復稱第一也

(言翻者。謂翻譯彼西域之言。而成此東華之語也)。 長老

年高臘長。學解廣深。故曰長老。新云具壽。增一阿含云。

若有見諦法 無害於羣萌 捨諸穢惡行 此名為長老 我今謂長老 年必先出家 修其善本業 分別於正行 設有年幼少 諸根無漏缺 此謂名長老 分別正行法 大論云 所謂長老相 不必以年耆 形瘦鬚髮白 空老內無德 能捨罪福果 精進行梵行 已離一切法 是名為長老

禁戒

梵言。三婆囉。此云禁戒。禁。制也。戒也。謹也。止也。制以能制一切不善法故。

戒以防止為義。謂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故名防止。謹是慎義。

謂慎無罪也。止者。梵語尸羅。正翻為止得。謂止惡得善也。訓釋雖眾。其義一也。

(16)

須彌

奘法師云。蘇迷盧。唐言妙高。舊曰須彌。又曰須彌樓。皆譌也。毗曇俱舍云。七寶 所成。故名妙。出七金山上。故名高。入水八萬四千由旬。出水八萬四千由旬。觀經 疏云。舉高三百三十六萬里。縱廣亦爾。西域記云。四寶合成。在大海中。據金輪 上。日月之所迴泊。諸天之所遊舍。七山七海。環峙環列。山間海水。具八功德。七 金山外。乃鹹海也。其山四面。各有一色。東黃金。南瑠璃。西白銀。北玻琍。隨其 方面。水同山色。天色亦爾。若依正法念經。東則白銀西則黃金。故使四洲之人。觀 天各成一色(瑠璃乃青色之寶也)。

備具三種業

謂具善身口意業也。時尊者羅云。初始出家。喜作小妄語。佛取水器瀉水。反覆令 悟。復問羅云。於意云何。人用鏡為。尊者答曰。欲觀其面。見淨不淨。佛言。如是 羅云。若汝將作身業。即觀彼身業。我將作身業彼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 他。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

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彼將作身業。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不 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彼將作身業。羅云。若汝 現作身業。即觀此身業。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 云。若觀時。則知現作身業。此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 報。羅云。汝當捨此現作身業。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不淨。或自 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此現作身業。羅云。若汝已作身 業。即觀彼身業。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為淨。為不淨。為自 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淨。

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詣善知識。梵行人所。彼已作 身業。至心發露。應悔說過。慎莫覆藏。更善將護。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 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 報。羅云。汝當晝夜歡喜。住正念正智。口業亦復如是。羅云因過去行故。已生意 業。即觀彼意業。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淨。

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彼過去意業。羅云。若觀 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

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彼過去意業。羅云。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即觀 彼意業。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 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 苦報。羅云。汝當捨彼未來意業。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 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彼未來意業。羅云。

(17)

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即觀此意業。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為淨。為不 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淨。或自 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此現在意業。羅云。若觀時。則 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 云。汝當受此現在意業。羅云。若有過去沙門。梵志。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 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羅云。若有未來沙門。梵志。身口 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羅云。若 有現在沙門梵志。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 觀。現淨而淨。羅云。汝當如是學。我亦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於是 世尊。復說頌曰。

身業口業 意業羅云 善不善法 汝應常觀 知己妄言 羅云莫說 本從他活 何可妄言 覆沙門法 空無真實 謂說妄言 不護其口 故不妄言 正覺之子 是沙門法 羅云當學 方方豐樂 安隱無怖 羅云至彼 莫為害他

羅云

亦曰羅睺羅。新云羅怙羅。什師曰。阿修羅食月時名羅睺羅。秦言覆障。謂障月明 也。文句云往昔塞鼠穴。又不看婆羅門六日。由是因緣報在母胎中六年始生。故言覆 障。時太子求出家。父王不許。殷勤不已。王言。若汝有子。聽汝出家。菩薩以指指 妃腹。却後六年汝當生男。佛出家後。耶輸有娠。諸釋咸瞋。何因有此。欲治。欲 殺。惡名盈路。寶女劬毗羅證之小。差因焚坑發大誓願。我若為非。母子俱滅。若真 遺體。天當為證。因抱子投坑。坑變為池。蓮華捧體。王及國人。始復不疑。耶輸以 此息謗。祖王歡喜。雖失其父。而獲其子。孫為金輪。吾亦何恨。想其長大。冀神寶 至。而佛索令出家。父王不許。耶輸將上高樓。目連飛空來取。佛度出家。付舍利弗 為弟子。既出家已。王位亦失。故言覆障(按律本。佛自入城。授指。羅云。羅云捉指佛引至精舍。

令舍利弗度為沙彌)。佛敕四大羅漢。不得滅度。待我法滅盡。由是住持。于今未得入無餘 涅槃。故言覆障。西域記云。羅怙羅。舊曰羅睺羅。又曰羅云。皆譌略也。此云執 日。說一切有部云。菩薩六年苦行。耶輸陀羅於王宮中。亦修苦行。繇是因緣。胎便 隱腹。是時菩薩知苦行事無利益。即便隨意氣息。遂食美食。耶輸陀羅聞是事已。宮 中亦復放縱身心。事同菩薩。由斯快樂。胎遂增長。未久之間。便誕一息。當此之 時。羅怙羅執持明月(俗云月蝕)。集諸眷屬。請與立字。議曰。此子初生之時。羅怙羅 手執於月。應與此兒名羅怙羅。大善權經云。疑菩薩非男。是黃門。故納瞿夷釋氏之 女。羅云於天變沒化生。不由父母合會而有。經云。羅睺羅。其貌端正。見者歡悅。

膚體黃白。如真金色。然其頭頂猶如繖蓋。其鼻高隆猶若鸚鵡。兩臂修傭。下垂過 膝。一切支節無有缺減。諸根完具。莫不充備。增一經云。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能

(18)

持禁戒。羅云比丘是。或稱忍辱第一。又稱密行第一。各有因緣。此不繁錄。什師 曰。諸聲聞體非兼備。各有偏能。謂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也。

四事不可治

謂婬盜殺妄四波羅法。苦有犯者。如人斷頭。無可救療。令其還活。以更無有法。還 得戒身。故云不可治。

可救有十三

謂十三僧殘法。若有犯者。如人斷頭。尚有餘殘咽喉在。早獲良醫。還使平復。故須 二十淨僧。以作羯磨。罪方除滅。不同前四。戒器已破。雖獲百千淨眾。難與療治。

此對前戒。故云可救。大經明三種病。一易治。二難治。三不可治。弘明集云。必死 之病。雖聖莫蠲。可療之疾。待醫方愈。是也。

餘者不須救

謂除前篇之戒。餘篇若犯。即可對一人。或復小眾。如法說悔。便得清淨。不同前之 十三。須眾僧羯磨。共除其罪。故云不須救。

飈火

卑遙切。音標。暴風從下而上也。經音義云。小火也。按字體。宜作熛。熛火飛也。

亦云迸火也(熛音飄)。 死屍

大海之法。不宿死屍。佛法如海。犯重如屍。設有犯者。黜出淨眾。佛告目連。猶如 大海。不受死屍。設有死屍。大風飄置岸上。於我法中。亦復如是。不受死屍。所謂 死屍者。非沙門。自稱為沙門。非梵行。自稱為梵行。犯戒惡法。不淨汙穢。邪見。

覆藏不善業。內懷腐爛。如空中樹。雖在眾中坐。常離眾僧遠。眾僧亦離彼遠。文句 云。佛為人天師。師嚴道尊。凡有所說。若有違犯。罪莫大焉。初篇後聚。那可違 負。爾則欺佛負心。復負三師七僧。此則佛海死屍。華園爛肉(初篇四重也。後聚突吉羅也。

若論五篇。則初後俱篇。六聚則始終俱聚。綺文互現。故云初篇後聚也)。 伊羅葉

伊羅。此云臭氣。此是樹名。由迦葉佛時。坐禪比丘以瞋心故。損彼臭葉。墮於龍 中。頭生臭樹。經百千萬歲。受斯苦報。以待彌勒世尊。而為記莂。脫彼龍身(因緣詳見 受戒犍度中)。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一

(19)

音釋 罽賓

此云賤種。

音朴擊聲。

龜茲

上音丘下音慈。

音轟。公侯[歹*卒]亡也。

音孕。送女從嫁也。

分衛

梵語賓茶夜。此云乞食。分衛者。謂乞得食回分與同梵行者食。得衛持修道也。

音咨。口上毛也。

音古。詁訓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

崽 音宰。

鍛 音晒。

詰結切。音挈。

(20)

俗作訛。

音栗。懼也。竦縮也。

音牽。揭衣也。

音厥。跌也。

九流

一儒流。謂順陰陽。陳教化。述唐虞之政。宗孔子之道也。二道流。謂守弱。自卑陳 堯舜。揖讓之德。奉周易之謙恭也。三陰陽流。謂順天曆象。敬愛民時也。四法流。

謂明賞敕法。以順禮制也。五名流。謂正名列位。言順事成也。六墨流。謂清廟宗 祀。養老施惠也。七縱橫流。謂受名賜專對權事也。八雜流。謂兼儒墨之銓。含名法 之訓。知國大體。事無不貫也。九農流。謂勸勵農桑。備陳食貨也。

秦言

此據當時譯經之言也。若秦世譯經。即云秦言。或漢。或晉。或隋。或梁。或唐。或 宋。皆據當時之言。總謂此方之華言也。

池字上聲。峻峙。山屹立也。

薩字上聲。繖蓋也。

音充。均也。

音鴈偽物。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二目錄 三垢

(21)

結使 涅槃 浮囊 帝釋堂 七寶 七覺意 五陰 鴦崛魔 記莂 王印 三惡 神仙五通 蘇羅婆國 毗蘭若 那鄰羅濵洲 曼陀羅樹 毗蘭若婆羅門 瞿曇

沙門 釋種 十號 諸天魔梵 上中下善 梵行 問訊 遶佛

三月夏安居 波羅國 魔波旬 大目連 鬱單越 舍利弗

(22)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二

明 廣州沙門釋 弘贊在犙 輯   新安沙門釋 弘麗羅峰 校 三垢

或名三穢。又名三毒。謂貪瞋癡也。禪門云。引取之心名之為貪。違忿之心名之為 瞋。迷惑之心名之為癡。論云。若心能令生死相續。是名為垢。此垢心差別。為貪恚 癡。等是垢心。名為煩惱。亦名罪法。亦名退法。亦名隱沒法。亦名熱法。亦名悔 法。有如是等名。是垢心修集。則名為使。非但垢心生時名使。煩惱名貪恚癡。疑憍 慢。及五見此等差別。故有九十八使。

結使

結者。是纏縛義。謂纏縛行人不令解脫故。使者。以驅役為義。謂能驅役行者心神。

流轉三界故。略則言三結。廣說則八十八使。若斷身見。戒取。疑。三結盡。得須陀 洹果。若三結盡。貪瞋癡薄。得斯陀含果。若貪欲瞋恚盡。得阿那含果。若一切煩惱 永盡。得阿羅漢果。

涅槃

大經云。涅言不生。槃言不滅。總言不生不滅也。楞伽經云。我所說者。妄想識滅。

名為涅槃。新云。梵本正名波利泥縛喃此云滅度。肇師論云。涅槃秦言無為。亦名滅 度。無為者。取其虗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蓋 鏡像之所歸。絕稱之幽宅也。又新翻為圓寂。賢首云。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 寂。或云泥曰。或云泥丸。又云泥洹。肇師云。泥洹盡諦者。豈直結盡而已。則生死 永寂滅。故謂之盡矣。有翻為安樂。謂已離煩惱結賊故也。二教論云。涅槃者。常恒 清涼。無復生死。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莫知其所以名。彊謂之寂。其為至 也。亦以極哉。詳如受戒犍度中釋。

浮囊

西域渡海之人。多作鳥翎毛袋。或用羊皮牛皮作之。或齎巨牛脬。海船若失。即吹氣 浮身。以渡大海。大經喻云。如一羅剎。隨度海者。總乞浮囊。度者答言。寧殺身 命。浮囊叵得。羅剎復言。不肯全施。見惠其半。彼人爾時亦不施與。如是展轉乞微 塵許。彼人爾時乃至微塵。亦不施與。菩薩摩訶薩。持禁戒時。亦復如是。煩惱羅 剎。教化菩薩。令犯四重。護餘輕者。菩薩不隨。勸犯僧殘。菩薩不許。勸犯波逸 提。菩薩不肯。勸犯提舍尼。菩薩不肯。勸犯突吉羅。菩薩不隨。故經云。菩薩摩訶

(23)

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敬重堅固。等無差別。何況聲聞急求度脫。而可輕毀者 耶。

帝釋堂

帝釋者。梵音具云釋提桓因。亦云釋迦提婆因陀羅。大論云。釋迦秦言能。提婆秦言 天。因陀秦言主。合而言之。謂能為三十三天主。今略云帝釋。蓋華梵雙舉也。襍阿 含云。佛言。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名釋提桓因。雜阿含經云。帝釋本 為人時。極大聰明。斷事之時。須臾之間。能斷千事。以是因緣。故名帝釋。佛告諸 比丘。堅持七行。必得帝釋。何以故。昔者帝釋。為人之時。發初履行。孝順父母。

恭敬尊長。所言柔輭。斷於兩舌。好施無慳。恒修實語。終不欺誑。不起瞋恚。設生 嫌恨。尋思滅之。正法念處經云。帝釋是初果須陀洹。現身有千頭。華嚴云。現身有 千眼。手持金剛杵。流出火燄。瓔珞經云。汝今帝釋。功德眾行。至千佛兄弟過。無 復賢劫名。中間永曠絕。二十四中劫。後乃有佛出。剎土名普忍。彼佛壽七劫。遺法 亦七劫。其法已沒盡。曠絕經五劫。汝於彼剎土。當紹如來位。號名無著尊。智論 云。昔婆羅門。姓憍尸迦。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迦葉佛墖。命終皆生須彌山頂。憍 尸迦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共為三十三天。帝釋居中。婆沙論云。帝釋為二處天 主(四王天忉利天)。因本經云。須彌山頂。善見大城。周萬踰繕那。重門高一由旬半。城 有千門。嚴飾壯麗。中央金城。門有五百。中有樓閣。名皮禪延(亦云毗闍延即殊勝殿也)。 正理論云。殊勝殿。周千由旬。其地真金雜寶嚴飾。柔軟如妒羅綿。隨足高下。阿含 云。目連尊者。遊歷小千界。無有端嚴。如毗闍延堂(餘如受戒犍度。忉利句中釋)。

七寶

諸經所出七寶。各略不同。華梵亦別。今如本律所出。一金。二銀。三真珠。四瑠 璃。五珊瑚。六硨磲。七碼碯。大論云。一金。二銀。三毗瑠璃。四頗梨(此云水玉。或 云水精)。五硨磲(其色青白。有云大貝。如車之渠。渠謂車軔。其狀類之。故名車渠也)。六碼碯(此寶。色 如馬之腦。因以為名。其色赤白)。七赤真珠(佛地論云。赤虫所出。大論云真珠出魚腹中。或竹中。或蛇腦 中。不必唯生蚌胎也)。無量壽經。有珊瑚。無珠。恒水經。有明月珠。及摩尼珠。并真 珠。大論云。是寶有三種。有人寶。天寶。菩薩寶。人寶力少。唯有清淨光色。除 毒。除鬼。除暗。亦除饑渴。寒熱。種種苦事。天寶。亦大。亦勝。常隨逐天身。可 使令。可共語。輕而不重。菩薩寶。勝於天寶。能兼有人寶。天寶事。又能令一切眾 生。知死此生彼。因緣本末。譬如明鏡。見其面像。復能出種種法音。雨諸幢旛華 蓋。供養之具。供十方諸佛。又雨諸生活具。四事給施眾生。以除貧窮苦厄也(四事者。

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七覺意

(24)

即七覺支。或云七菩提分。菩提此云覺。增一阿含經云。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七 覺意寶。出現世間。所謂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 覺意。出現於世。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此七覺意寶。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當 求方便。修此七覺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猗。美也。玉篇曰。歎美之詞。字又作褘。郭璞 曰。褘。謂佳麗輕美之貌。今此覺意。由定加行。離沉掉故。引定身心。輕美安和。即當輕美之義。故得定者。非 唯心安調暢。亦復容貌充潤也。餘如下釋)。

五陰

亦云五蘊。謂色受想行識也。陰以蓋覆為義。謂能蓋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長生死。

集散不絕。故名為陰。若具此五。名之為生。若散壞時。名之為死。色者。即質礙之 義。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故名為色。受者。即領納之義。謂六識與六塵相 應。而有六受。和合積聚故名為受。想者。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 想。和合積聚故名為想。行者。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 行。和合積聚故名為行。識者。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 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故名為識。雜阿含經。佛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 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 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無常。若無常者是 苦。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 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 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 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

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 盡。梵行以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鴦崛魔

或云鴦崛摩鬘。或云鴦崛摩羅。西域記云。鴦窶利摩羅。唐言指鬘。舊曰鴦崛摩羅。

譌也。按賢愚經云。是波斯匿王。大臣之子。其母素性。不能良善。自懷妊此兒以 來。心性恭順。樂宣人德。慈矜苦厄。不喜說過。遂立字為阿舋賊奇(此云無惱)。後受 邪師教。殺人取指為鬘。人號為指鬘。鴦崛摩經云。姓奇角。是舍衛城人。其師梵 志。教授五百弟子。鴦崛摩為上首。儀幹剛猛。力超壯士。手能接飛。走先奔馬。聰 慧才辯。志性和雅。安詳敏達。一無疑礙。色像第一。其師教至日中。使殺百人。人 取一指。滿百人指。以鬘其額。得生梵天。時少一指滿百。欲害母取指。佛即愍念。

往至其前。彼見佛。捨母。欲取佛指。趂佛不逮。佛為說偈。心即開悟。出家證阿羅 漢。時到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至一長者家。值其婦產。難便作是念。眾生苦 痛。受惱無限。長者語曰。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答曰。我始出家。未知 此法。當往問佛。却來相報。遽還以緣白佛。佛言。汝今往彼婦所。而作是說。我從

(25)

賢聖生已來。未曾殺生。持此至誠之言。使彼母人。胎得無他。時鴦崛魔。即至彼婦 所。語曰。我從賢聖生已來。不殺生。此至誠言。胎得解脫。是時婦胎。即得分娩。

母子獲安。佛言。我弟子中。第一聰明捷疾智者。鴦崛魔比丘是(出增一經)。 記莂

莂。必列切。音別。按此字體加草。本是種穊移蒔之名。今此借用。經音義云。別。

分別也。經文從艸作別。非也。舊經多言印駐。一也。文句云。梵音和伽羅。此云授 記。亦云受記。受決。受莂。授是與義。受是得義。記是記事。決是決定。莂是了 別。謂佛誠言。授其當果。時事決定。近遠了別。從佛授與得名。故言授記。

王印

(如律文喻釋)論云。如人捧持王印。隨處無畏。行者亦爾。執持戒印。到處無礙。不為一 切魔怨所嬈。直至涅槃。但堅捧持。無令毀失。不必於中求義。

三惡

謂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也。地獄者。謂此處在地之下。其造作極重惡業眾生。

墮於此道。餓鬼者。有三種。一謂罪業極重者。積劫不聞水漿之名。其次者。但伺求 人間蕩滌膿血糞穢而食。又其次者。時或一飽。謂造作惡業眾生。由慳貪故。生於此 道。畜生者。謂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等。其 造作惡業眾生。由愚癡故。生於此道。詳如下述。

神仙五通

梵語茂泥。此云仙。釋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者遷也。遷入山也。莊子云。千歲厭 世。去而上遷。抱朴子云。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不修。而但務方 術。終不得長生也。楞嚴經云。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 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餘如經說。此不繁錄。纓絡經云。神名天心。

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 宿命通。五神足通。處胎經。妙勝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修習何法。得神通道。

佛遂為說欲界中之五通。一者足不履地。謂身能飛行。履空如地。履地如空。二者知 人心命。謂能知他人之心。行善行惡。生善處惡處。三者回眼千里。謂於天下眾生之 類。若好若醜。城郭屋舍。山巖樹木。回眼之持。無有遠近。皆悉能見。四者呼名即 至。謂於天下男女。及象馬巨細等聲。無不能聞。若有呼其名者。或遠或近。隨即而 至。五者石壁無礙。謂於天下周旋往來。山河石壁。無所障礙。如宗鏡錄。五種通 中。第三依通。謂依憑術法。任意無礙。如乘符往來。藥餌靈變之類。此皆神仙之術 也。佛說偈言。

(26)

凡夫所得通 猶如諸飛鳥 有近亦有遠 不離生死道 佛通無礙法 真實無垢穢 念則到十方 往返不疲倦 以慈念眾生 得通無罣礙 仙人五通慧 轉退不成就 我通堅固法 要入涅槃門

今言神仙五通。正凡夫所得者。

蘇羅婆國

善見律云。不得此草名也。五分律云。須賴婆國。母經云修賴吒國。皆一也(按蘇須修三 字。梵音相同。此譯云善。賴吒。此云國也)。

毗蘭若

善見云。毗蘭若者。此是國名。五分云。毗蘭若邑。十誦云。毗羅然。婆沙律云。毗 羅然國。近雪山故名毗羅然。是外道沙門梵志所樂處。中本起經云。舍衛國界有都。

名隨蘭然。有婆羅門。名阿耆達多。

那鄰羅濵洲

善見云。那鄰羅者。即夜叉名。因夜叉鬼依此樹故。而號之濵洲。戒因緣經云。鞞羅 然國。無有堂舍。北有大失利沙山。山谷廣大。草木深邃。種種華樹。若干種鳥。爾 時世尊及比丘僧。於彼山宿樹下而住。

曼陀羅樹

此云適意。又云白華。善見云。此是練木樹也。

毗蘭若婆羅門

善見云。生於毗蘭若國。因國號之。五分云。毗蘭若邑。有婆羅門。名毗蘭若。波斯 匿王。以此邑封之。十誦云。毗羅然國。有婆羅門王。字阿耆達。婆沙律云。阿耆達 者。以供養火故。名阿耆達。婆羅門。此云淨行。亦云梵志。是四姓中之貴姓。劫初 種族。山野自間。故人以淨行稱之。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或在 家。或出家。多恃己道術。我慢人也(餘如受戒犍度中釋)。婆沙律云。此婆羅門王。從無 始來為癡闇所盲。不顧好惡。又此人長夜惡邪。是法怨賊。雖復請佛。無信敬心。是 故不以為意。又佛欲現受宿報故。而受彼請。謂過去世。有佛名毗婆葉。國王名槃 頭。辦種種甘美餚饍。請佛及僧。佛及大眾。食訖還歸本處。時有婆羅門。名山王。

教授五百童子。見食香美。便興妬意。曰。此等髠頭沙門。正應食馬麥。不應食此甘 饌。告諸童子曰。汝等見此髠頭道人。食甘饍不。諸童子曰實見。此等師主。亦應食 馬麥佛言。爾時山王婆羅門者。則我身是。爾時五百童子者。今五百羅漢是。我於爾

(27)

時嫉罵應食馬麥。卿等亦云。如是以是因緣。我及卿等。經歷地獄。無數千歲。今雖 成佛。由彼殘緣。我及卿等。於毗蘭若。食馬麥九十日。我於爾時。不言與佛馬麥。

但言與比丘。以是故我今得食擣麥。以卿等加言。當與佛麥。故今日卿等。食著皮麥 耳(出興起經)。

瞿曇

或云俱譚。又云憍曇彌。文句曰。瞿曇。此云純淑。古翻為泥土。西域記云。喬答 摩。舊云瞿曇。譌略也。苑法師云。具云瞿答摩。瞿者。此云地也。答摩。最勝也。

謂天以外。在地人類。此族最勝。故云地最勝也。或曰瞿曇彌。或云憍曇彌。或曰瞿 夷。皆女聲呼也。南山云。瞿曇者。如十二遊經云。昔者菩薩。阿僧祇初。為國王。

父母早喪。讓位求道。師姓瞿曇。因從氏焉(遂受其姓。名小瞿曇)。梵言瞿曇者。星名也。

如此張氏。因星立姓。自古相傳。言瞿曇。謂泥土者。但是譯人取言輕重成譌。今問 梵僧。言瞿荼者。泥土也。求曇者星名也。故知因星得姓。定非泥土。至於後代。改 姓釋迦(言女聲呼瞿曇為瞿夷者。未必是也)。

沙門

或云桑門。或云沙迦懣曩。皆譌也。正言室摩那拏。此言功勞。言其修道。有多勞 也。什師云。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肇師云。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 勤行。勤行取涅槃也。或翻勤息。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 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慼。能忍如地。故號沙門。增一阿 含。佛告阿難。有二種沙門。有習行沙門。誓願沙門。彼云何名為習行沙門。於是比 丘。行來進止。視瞻容貌。著衣持鉢。皆悉如法。不著貪欲。瞋恚。愚癡。但持戒精 進。不犯非法。等學諸戒。是謂名為習行沙門。云何名為誓願沙門。或有比丘。威儀 戒律。出入進止。行步容貌。視瞻舉動。皆悉如法。盡有漏。成無漏。於現法中。身 得證。而自遊化。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名 為誓願沙門。瑜伽論云。有四沙門。一勝道沙門。即佛等。二說道沙門。謂說正法 者。三活道沙門。謂修諸善品者。四汙道沙門。謂諸邪見行者(佛名大沙門。故從佛出家者。

稱名釋迦沙門)。 釋種

釋者。具云釋迦。此翻能仁。長阿含經云。過去有王名曰懿摩(即第十輪王。去善薩身一百 世。如受戒犍度中釋)。擯斥四子。令出國(第四子名莊嚴。即淨飯王所承)。子奉王命已。到北雪 山。住直林中。五分律云。居雪山北。四方遐曠。菜果滋茂。頓駕數年。歸德如市。

鬱為疆國。父因往召。辭過不還。父王三歎。我子有能。因名釋種。又云住直樹林。

復名為釋。既於林立國。即以林為姓。故以釋迦翻為直林。南山云。今據梵音。呼直

(28)

為釋。天竺諸事。一物多名。此又因林而命氏矣。若準別傳。彼土有樹。名曰釋迦。

根幹茂盛。佛祖統紀云。世人皆知如來為剎帝利之王種。而不知瞿曇釋迦前後立姓之 由。瞿曇之義有四。或云純寂。或云地最勝。此從本德而稱也。或云甘蔗。或云日 種。此就本緣而言也。釋迦之義有三。據德立號。則曰能仁。依處稱名。則曰舍夷直 林。然釋迦立姓之由。雖因甘蔗王之四子。而實出自瞿曇也。瞿曇釋迦。稱雖有異。

姓即是一。或加甘蔗。舍夷。列為五姓。則本末相分。源流一致。是知舍夷釋迦二 姓。出自甘蔗。甘蔗出自瞿曇。其實皆剎帝利王之一姓也(舍夷亦樹名也)。

十號

一如來。二應供。三正徧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 天人師。九佛。十世尊。如來號者。如過去諸佛行六波羅蜜。得諸法。如相來至佛 道。今佛亦如是道來。如諸佛來。故號如來。應供號者。謂萬行圓成。福慧具足。應 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號應供。又證涅槃時。斷盡一切煩惱。令身口意清 淨。無染無著。復名無所著。正徧知號者。謂具一切智。於一切法。無不了知。故號 正徧知。又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成無上覺。復號等正覺。明行足號者。明 即三明。謂天眼宿命。漏盡明也。行足者。謂如來身口意業。善修滿足。正真清淨。

於自願力。一切之行。修令滿足。故號明行足。善逝號者。善逝即妙往之義。謂如 來。正智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往佛果。故號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號者。世間解 者。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正覺正知。無不解了。無上士者。謂於三界人天。若 凡若聖。一切有情之中。唯佛第一最上無等。故號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號者。謂 佛具大丈夫力。而能調伏善惡二類眾生。以第一義。涅槃之法。顯示調御。令離垢 染。獲得最上涅槃。故號為調御丈夫。天人師號者。謂非獨與阿難一人為師。所有四 眾。及天上人間。沙門。婆羅門。魔王。外道。釋。梵。龍。天。皆歸命。依教奉 行。俱稱作弟子。故號天人師。佛號者。謂智慧具足。三覺圓明。故號為佛(自覺。覺 他。覺行圓滿。名三覺也)。世尊號者。謂以無漏智等法。破彼貪瞋癡等。一切煩惱。不善 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尊重。故號為世尊。如上所 解。文出十號。經若以義略釋之。一是倣同先跡號。二是堪為福田號。三是徧知法界 號。四是果顯因德號。五是妙往菩提號。六是達偽通真號。七是攝化從道號。八是應 機授法號。九是覺悟歸真號。十是三界獨尊號。又文句云。無虗妄名如來。良福田名 應供。知法界名正徧知。具三明名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 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此 十德。名世間尊(三聚者。謂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諸天魔梵

諸天者。舉其總也。梵云提婆。此言天。天者。天然。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故名為 天。苟非最勝之因。豈生最勝之處。言最勝因者。所謂十善。身三。語四。及意三

(29)

行。由其三業。防止過非。有順理義。即名十善。以茲十善。運出五道。故此十戒。

名曰天乘。業報差別經云。若眾生。具修增上十善。得欲界天報。修有漏十善。與定 相應。得色天報。修四空定。得無色天報。言魔者。梵音具云魔羅。大論云。秦言能 奪命。能奪智慧命故。又翻為障。能為修道作障礙故。肇師曰。秦言。或名殺者。或 云極惡。斷人善因。名殺者。違佛亂僧。罪莫之大。故云極惡也。涅槃疏云。依於佛 法而得善利。不念報恩。反欲加毀。故云極惡。垂裕云。能殺害出世善根也。欲界第 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天。是他化天所攝。因本經云。梵身天下。有摩羅波旬宮殿(梵 身天。是色界最下一天也)。樓炭經云。欲色二界中。別有魔宮。縱廣六千由旬。宮殿七 重。云云。言梵者。梵是西音。此云離欲。或云淨行。法華疏云。除下地繫。上升色 界。故名離欲。亦稱高淨。證真云。劫初成時。梵王先生。獨住一劫。未有梵侶。後 起念云。願諸有情。來生此處。作是念已。梵子即生。外道不測。便執梵王是常。梵 子無常。淨名疏云。梵王是娑婆世界主。住初禪中間。即中間禪也。謂在初禪二禪。

兩楹之中也。毗曇云。二禪以上。無言語法。故不立主。禪門云。初禪有覺觀心。則 有語言法。主領下地眾生為便。文句云。梵王住初禪中間。內有覺觀。外有言說。得 主領為王。單修禪為梵民。加四無量心為王。妙樂云。梵即色主。亦三界主。大論 云。帝釋為二處天主(四天忉利)。魔王為欲界主(以其居欲界頂。故也)。大梵王為三界主。感 通傳。答南山云。魔王雖欲界主。帝釋四王。若行佛法。魔不能制。又娑婆世界主。

名摩醯首羅。華嚴經云。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涅槃疏云。摩醯首羅。居 色界頂。主大千界。輔行云。摩醯首羅。能覆大千。舉世尊之。以為化本(大千界內。有 萬億梵王。此處梵王。名尸棄。居大千之中。以統御為主。其實主領小千界。摩醯首羅。以其報最勝故。居色界 頂。能覆大千。為世主宰)。

上中下善

亦云初中後善。成論云。佛法無時不善。於少壯老。三時皆善。入時行時出時亦善。

又初止惡。中捨福報。後一切捨。是名三善。又佛三時。常說正法。不雜非法。初中 後時。常為智者之所愛樂。又於三時。一切甚深。不如餘經。初麤。中細。後則微 末。以是等緣。故名三善(餘經。即諸外典也)。

梵行

梵是西語。具云梵摩。此言清淨。或云清潔。正言寂靜。律攝云。梵謂涅槃。此行能 趣。故言梵行之行。名為梵行。成論云。梵行者。八直聖道。名為梵行。是名涅槃 道。能到故名梵行(八直聖道。即八聖道。詳如下釋)。

問訊

訊。言也。意取發言慰問。以伸誠敬。非類今時。但以合掌低頭。默而無言。名為問

(30)

訊。斯乃僅可以為和南軌式。非關問訊之儀。僧祇律云。禮拜不得如瘂羊。當相問 訊。持地論云。當安慰舒顏。先語平視。和色正念。在前問訊。善見論云。比丘到佛 所。問訊云。少病少惱。安樂行不。大論云。問訊少惱。少病。興居輕利。氣力安樂 不。何以問少惱少病不。謂有二種病。一者外因緣病。二者內因緣病。外者寒熱饑 渴。兵刃刀杖。墜落推壓。如是等種種外患。名為外病。內者。飲食不節。臥起無 常。四百四病。如是等種種。名為內病。如此二病。有身皆苦。是故問少惱少病不。

何以不問無惱無病。而問少惱少病耶。謂身為苦本。無不病時。何以故。是四大合而 為身。地水火風。性不相宜。各各相害。譬如疽瘡。無不痛時。若以藥塗。可得少 差。而不可得愈。人身亦如是。常病常治。治故得活。不治則死。以是故。不問無惱 無病。外患。常有風雨寒熱為惱。復有身四儀。坐臥行住。各久則惱也。若問少惱少 病則足。何以復言興居輕利耶。謂人雖病差。未得平復。以是故問興居輕利。何以故 問氣力安樂不。謂有人病差。雖能行步坐起。氣力未足。不能造事施為故問氣力也。

安樂不者。有人雖病得差。能造事施為。而未受安樂。是故問安樂不。又有人無病有 力。復為貧窮。恐怖。憂愁。不得安樂也。復次。有二種問訊法。謂問訊身。問訊 心。若言少惱少患。興居輕利氣力。是問訊身。若言安樂不。是問訊心。種種內外諸 病。名為身病。婬欲。瞋恚。嫉妬。慳貪。憂愁。怖畏等。種種煩惱。九十八結。五 百纏縛。種種欲願等。名為心病。以是二病問訊。故言少惱少病。興居輕利安樂不。

問曰。人問訊。則應爾。諸天尚不應如此問訊。何況於佛。答曰。佛身二種。一神通 變化身。二父母生身。受人法故。故不如天。是故應如人法問訊。

遶佛

遶。同繞。圍繞也。或曰旋。旋謂周旋回轉。欲其圓如規也。旋繞之儀。出自天竺。

天竺之禮。有其多種。或以禮拜為恭。或復旋繞表敬。旋有左右。遶有吉凶。右旋名 吉。左遶名凶。故諸經論中。皆曰右旋。是以左遶。為神所訶。乃至右繞麥積。為俗 所責。然左右之儀。應須辨之。即如此方行事者。順於天時。面西北轉。偏袒右膊。

向佛而旋者。是也。寄歸傳云。言右旋者。梵云鉢喇特崎拏。鉢喇字緣。乃有多義。

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總明尊便。之目故時人名右手。為特崎拏 手。意是從其右邊為尊為便。方合旋繞之儀矣。西國五天。皆名東方為前方。南為右 方。經云。右繞三帀者。正順其儀。或云。繞百千帀。不云右者。略也。然旋繞時。

或千帀百帀。十帀七帀。五帀三帀。各有所表。且論常行三帀者。表供養三尊。止三 毒。淨三業。滅三惡道。得值三寶。餘可意知。斯不繁述。若論其福果者。如菩薩本 行經云。昔佛與阿難入舍衛城。而行乞食。時彼城中。有一婆羅門。從外而來。見佛 出城。光相巍巍。時婆羅門。歡喜踊躍。遶佛一帀。作禮而去。佛便微笑。告阿難 言。此婆羅門。見佛歡喜。以清淨心。遶佛一帀。以此功德。從是以後。二十五劫。

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快樂無極。竟二十五劫。得辟支佛。名持儭那祇梨。以是因 緣。若人旋佛。及旋佛塔。所生之處。得福無量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度厄難苦令獲吉祥普入法門   神名迦多梨離摩蘭泥   神名迦梨羅牟提歐梨   神名酸梨枝賁躕梨移

  唵 (引) 佉佉佉呬佉呬誐里 (二合) 恨曩 (二合) 誐里 (二合) 恨赧 (二合) 覩薩里嚩 (二合) 部帝迦 嚩隷摩摩扇帝孕 (二合) 俱里嚩 (二合)

。目不暫捨。時比丘尼。為夜摩天眾。說出生無量清淨勝妙莊嚴法門。又見此座釋提

  唵 (引) 嚩日囉 (二合引) 提鉢底埵 (一句) 何毘詵左 (引) 彌 (二) 摩賀 (引) 蘇珂嚩日囉 (二合) 達 囉係 (引) 嚩日囉 (二合) 那 (引) 摩呼

  哆姪他唵戰拏戰拏摩訶戰拏跋日囉 (二合) 戰拏摩訶嚩囉訶那薩嚩儞尾近那儞那捨也 耶薩嚩設都嚕 (二合) 儞虎嚕虎嚕擬哩釁拏 (二合) 仡哩釁拏 (二合)

。新新生滅念念遷移。戒慧解脫寂靜乃真。願我得佛能說淨道 (云云) 。或聞生滅。即解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過

 是時舍利弗  偏袒而合掌   隨順轉法輪  請求最勝說   勸請於世尊  今正是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