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計劃與管制: 一個台灣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計劃與管制: 一個台灣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

Copied!
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計劃與管制 : 一個台灣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

Planning and Regulations: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aiwan Education Rush

蔡侑達

Yu-Ta Tsai

指導教授 : 吳聰敏 博士

Advisor: Tsong-Min Wu, Ph.D.

中華民國 10010

October, 2011

(2)

謝詞

「終於寫完了!」 寫謝詞是每個研究生意義非凡的一刻,很高興我終於也來到這個時 刻了!回首過程中的一切,不能不說是百感交集。

這份論文探討台灣的教育問題。 我對教育問題的興趣始自大一經濟學原理的兩 位老師:駱明慶老師和吳聰敏老師。 那一年,「教改十年」 的檢討方興未艾,兩位老師 使我了解到:經濟學如何能夠用來理解真實世界。 大學時代的我並不是一個稱職的 學生,但總覺得自己很幸運的是,對經濟學的興趣竟一直保留下來。 這都要謝謝兩 位老師,讓我打從心底覺得 「經濟學是有用的」。

多年以後,兩位老師分別成為我的論文口試委員和指導教授。 謝謝我的指導教 授吳聰敏老師,讓我做這樣一種不太尋常的碩士論文類型。 從經原、 總經、 市場到 論文,無論是研究還是生活態度,都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好多。 謝謝古慧雯老師與駱 明慶老師百忙中撥冗擔任我的口試委員,也謝謝兩位老師給予的建議。

兩年研究所生活在很多方面, 自己都經歷了考驗。 謝謝所有鼓勵我的人。 大學 時代的好兄弟阿伯和大頭,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扶我一把;研究室209217讓我不致 成為「孤單老人」,我會特別懷念與希璿、 見新、Dboy、 哲元的抬槓; Jan、 俊偉、 智錞 豐富我的研究所生活、 浚映經常帶來各種歡樂;喬茵很有幫助的討論與鼓勵; 準備 口試的過程中,得到佳儒很大的幫助。 還有很多一路上關心我,給我幫助和打氣的 人。 謝謝你們,謝謝與你們的緣分。

雖然只是一篇碩士論文, 這樣講也許有點過於誇張, 但我想謝謝海耶克 (F. A.

Hayek, 1899–1992) 還有張雨生(1966–1997); 他們留下的典範給我勇氣,讓我能勇

於做屬於自己的研究。 這份論文是我對你們的致敬。

謝謝爸媽無盡的關懷、 支持,還有包容一個不常回家吃飯的兒子;謝謝雖然常跟 我吵架,但其實很可愛的弟弟;謝謝Ayu用心照料阿嬤和全家人的生活。

最後,我想將這份論文獻給我的阿嬤,謝謝您給過我的一切。

(3)

摘要

數十年來,「升學主義」 是台灣社會一個眾所關心的議題。 從經濟學的角度觀之,「升 學主義」 指的是教育市場長期、 持續存在超額需求之現象;換言之,升學主義是供需 問題。 對此供需失衡現象的出現,過往解釋強調士大夫文化等傳統觀念, 以及政府 管制教育機會之影響;不過,本文提出第3種因素:教育市場的價格(學費)扮演之角 色。 本文首先檢視1970年代迄今,台灣的大學學費制度以及招生、 設校情形。 以此 為基礎,本文發現1970年代以來,台灣的大學教育市場存在以下特徵: (1)特殊的價

格結構; (2) 供給與價格同時受到管制; (3)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拉大。 利用經濟分

析,本文說明上述特徵對於台灣升學主義如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進而言之, 本 文認為台灣的大學教育市場存在促成升學主義之誘因; 政府的供給與價格管制, 對 此誘因的形成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

關鍵詞:升學主義;學費制度;人力規畫;價格管制;供給管制;高等教育政策;大學教 育市場

(4)

Abstract

The “Education Rush” have raised much concern in Taiwan since 1950s. This term represents a phenomenon of which parents and students showed a strong urge for pursuing educational accomplishments, which in turn brought about in- tense competition in enrollment exams, stressful studying, and school derailment.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nature of this phenomenon is long-time “ex- cess demand” in the education market. For decades, the “scholar-official envy” in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limitations to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were regarded as the main cause of this excess demand; however, this paper will show that the price (tuition and fees included) of education also plays a crucial role. The first-half of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upply and pric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in Taiwan since 1970s, which suggests that both of them were strictly regulated, especially in the 1970–80s. Combined with economic analytical framework, the second-half of this paper shows how the features in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helped to form and intensify the Education Rush.

Keywords: the Education Rush; tuition system;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price control; supply control;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markets of higher education

(5)

目錄

謝詞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1 緒論 1

1.1 何謂 「升學主義」? . . . 2

1.2 升學主義現象之詮釋 . . . 3

1.2.1 「升學主義說」 與 「升學機會說」 . . . 4

1.2.2 由詮釋到政策. . . 6

1.3 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法 . . . 8

1.4 本文架構 . . . 12

2 大學教育市場的供給面 13 2.1 大學聯招名額1967–2009 . . . 13

2.1.1 「高中職37政策」 . . . 16

2.1.2 「人力規畫」 . . . 17

2.1.3 人力規畫與大學名額管制. . . 18

2.2 台灣的人力規畫 . . . 19

2.2.1 教育計劃與教育管制 . . . 20

2.3 高等教育的校數與結構變遷 . . . 21

2.3.1 專科擴充,大學凍結 . . . 22

2.3.2 管制私人興學. . . 23

2.3.3 「廣設大學政策」 . . . 24

3 大學學費之管制 26 3.1 台灣的大學學費管制 . . . 26

3.2 1970–1999年之學費制度 . . . 27

3.2.1 1980年代晚期學費制度的爭議與改革. . . 29

3.2.2 《私立大學彈性收費制度》. . . 30

(6)

3.3 學費差距爭議的背景 . . . 31

3.4 學費管制與 「自由市場價格」 . . . 32

3.4.1 以消費者物價指數平減之實質學費 . . . 33

3.4.2 學費佔平均每人GDP比例 . . . 35

3.4.3 價格的多元性. . . 36

3.4.4 價格品質結構 . . . 38

4 升學主義的經濟分析 40 4.1 教育管制與超額需求 . . . 40

4.2 重考與補習文化 . . . 44

4.2.1 大學聯考的重考現象 . . . 44

4.2.2 公私差距與補習文化 . . . 45

4.3 廣設大學政策 . . . 46

4.4 教育管制與私校之品質 . . . 47

5 1999年以後的學費制度改革 48 5.1 《彈性調整學雜費方案》 . . . 48

5.1.1 《彈性學雜費方案》 的初期運作 . . . 49

5.1.2 2004年起的制度轉變 . . . 50

5.2 《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 . . . 52

5.3 學費管制鬆綁了嗎? . . . 54

6 結語 57

參考文獻 58

(7)

圖目錄

1.1 價格、 供需與 「升學主義」 . . . 10

2.1 歷年大學錄取名額1967–2009 . . . 14

2.2 大學聯招錄取率 . . . 16

2.3 普通高中校數與學生數1961–2010 . . . 17

2.4 1970–80年代之大學錄取名額成長率 . . . 19

2.5 大專院校校數1961–2010 . . . 22

2.6 被管制的大學私人興學 . . . 24

2.7 1990年代的 「廣設大學政策」 . . . 25

3.1 公私立大學學費佔平均每人所得比例 . . . 29

3.2 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1學年計算) . . . 32

3.3 美國的大學實質學費 . . . 33

3.4 台灣的大學實質學費 . . . 34

3.5 美國公私立大學學費佔平均每人GDP比例 . . . 36

4.1 平均每戶教育支出 . . . 41

4.2 學歷別平均每人所得差距1976–2009 . . . 42

4.3 供給、 價格管制與超額需求的產生 . . . 43

5.1 《彈性學雜費方案》 實施後歷年調整學費校數 . . . 55

(8)

表目錄

1.1 各年代的升學主義對策 . . . 6

2.1 大學聯招落榜人數佔 「升學學齡人口」 比率 . . . 15

2.2 高中高職學生數比例 . . . 16

3.1 大學學費變異性:美國v.台灣 . . . 37

(9)

Chapter 1

緒論

當我們發現某個政策弊病時, 所應檢討的不是 「如何才能修正這個弊 病」,而是 「如何去修正產生這個弊病的制度」。

— J. M. Buchanan1

數十年來, 「升學主義」 是台灣社會一個眾所關心的議題。 「升學主義」 一詞的起源 今天尚無定論,不過, 1953年前總統蔣中正對於教育的批評中,就提到這個名詞。2有 人認為,升學主義是 「過去數十年來論者談及教育問題時,最常用的字眼之一」(

震武, 2002)1979,社會學者與心理學者界定台灣的社會問題,升學主義名列其

中。3教育當局與社會大眾多認為,這是台灣教育問題的元兇。 不過,對於台灣升學 主義的研究卻極其有限。 黃春木(2008,2–3)回顧歷來對於升學主義的研究,僅 僅列出6篇文獻;其中4篇發表於2000年以後, 198090年代各僅有1篇。4

對於 「升學主義」 的研究的困難之一是,此一名詞不易界定。 不過,晚近的研究 對於升學主義的指涉與範圍,有比較清楚的界定;本文以以上之研究為基礎,重點則 是為何 「升學主義」 如此盛行?

1引自朱敬一.戴華(1996),2頁。

2195311,蔣中正發表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指出過去學校教育的根本缺點有三,第一就 「升學主義」;其中主要批評中小學教育偏重升學準備,缺乏生活倫理和職業教育。 黃春木(2008, 91)研究戰後以來各種相關文獻,認為 《補述》 是今天一般對升學主義問題相關論述的初始印象。

3參見楊國樞.葉啟政(1979)

4而且, 1980年代的這一篇事實上係楊國樞.葉啟政(1979)1984年改版時重新收錄。

(10)

1.1 何謂 「升學主義」?

1.1 何謂 「升學主義」 ?

雖然數十年來升學主義一詞被廣泛談論, 但事實上 「升學主義」 一直沒有明確的定 義。 1990年代後,隨著對教育改革的關注增加, 「升學主義究竟意所何指」 的問題才 開始得到較深入的探究。 王震武.林文瑛(1994)強調升學主義的內涵 (或現象)的 複雜性, 並與國外的類似現象比較異同。 兩位學者整理出台灣升學主義的3項特徵 (頁512):5

1. 個人不顧自己的能力、 興趣、 和其他相關條件,一心求升學。

2. 個人也許能力夠、 興趣也足, 惟看似不計一切健康、 人格發展和經濟上的代 價,但求升學。

3. 校長和教師相信,學校一切活動的目的在為升學做準備;為達成這個目標,不 惜違反法令規章和公認的教育原理。

由此看來,升學主義反映的是個人升學的強烈企圖,而其影響是學校教育受到扭曲。

王震武(2002)認為,過去升學主義一詞用於教育問題,同時涵蓋 「具體的外在

事象」 與 「個人的行為動機」,6 而這兩者應該分開來討論。 前者應稱為升學主義現 象,而後者是造成這些現象的動機,從「主義」 本意是一種想法或意識形態來看, 後 者才是 「升學主義」 精確的意義。

黃春木(2008)研究台灣社會升學主義戰後迄今的演變;作者詳細描述升學主義

的具體現象及變遷,並探討各時期政府對問題的不同理解與對策。 在廣泛回顧1950 年代以來的文獻後,作者將升學主義歸納為 「升學的強烈企圖」 以及由此產生的 「 各種過度教育或過度競爭的手段」(230)。 這個結論可說與前述看法都相互呼應。

綜合來說,「升學主義」 作為一種現象,特徵是個人極力參與升學競爭,以及由之 衍生的行為與現象。 以這兩點作為粗淺的分類, 前者衍生出: (1)升學競爭與 (2)升 學壓力。 後者具體呈現在補習的盛行 (個人的行動)以及學校教育的扭曲(學校的 行動),二者可以共同稱之為(3)各種提高升學成績的手段。 對照過往文獻,這些也 就是一般廣受討論的,構成升學主義具體現象之內容。

5此處未依原文照列,而有綜合前後文說明略加更動,應不失原意。 第1點源自楊國樞.葉啟政

(1979)的觀點,2點源自黃炳煌之私人談話,3點則為兩位學者所提出。

6此處為本文作者用語。

(11)

1.2 升學主義現象之詮釋 但是,是否存在這3種具體徵象就足以稱作升學主義呢? 以美國為例,每年各著 名大學的入學申請同樣競爭激烈,申請者也會竭力爭取各種表現提高自身錄取機 會。 不過, 這些競爭並未被貼上 「升學主義」 的標籤。 因此,如果從王震武.林文瑛

(1994)所提出的第3點來看,台灣升學主義問題的重要特徵,是升學競爭強烈到直接

或間接影響了社會相關部門的正常運作。 例如,為了升學,國中與高中出現不正常 教學的情況。7

另一方面,依據王震武(2002)的定義,「升學主義」 也是驅使台灣社會追逐升學 行為背後的 「動機」。 數十年來,教育當局或社會大眾普遍肯認升學主義是解釋升學 主義現象的重要原因,但對於升學主義(以至升學主義現象)的詮釋,則有不同見解。

1.2 升學主義現象之詮釋

以往文獻對於升學主義的解釋,可以概分為 「理性說」 與 「不理性說」;其中,「不理 性說」 可以說是社會的普遍觀點。 到了1990年代之後,才有較多文獻由理性選擇的 角度去詮釋升學主義之現象。

簡單來說,「不理性說」 的論點之一是將升學主義歸為 「盲目的從眾行為」; 這種 說法廣泛見於一般報章評論, 尤其是對 「升學主義」 的譴責中。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 升學主義反映傳統 「士大夫文化」 的影響(王震武, 2002,10)8具體地說,「士大 夫文化」 說是指,由於傳統文化中含有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的觀念,所以人 人爭著做 「讀書人」;升學主義現象的出現,特別是爭擠高中、 大學窄門的現象,是由 於對技職教育、 勞務工作的鄙視。

升學主義 「不理性說」 的解釋對於教育政策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既然升學主義 被認知為是一種 「盲目、 觀念錯誤」,短期內難以改變,因此,教育問題就變成 「社會 教育問題」;而教改工作成為 「導正社會風氣」 工作(王震武, 2002,頁53–54)。

然而,從「不理性說」 來消弭升學主義的做法,效果一直有限。 1990年代起,「升 學主義純粹是一種迷思」、 「士大夫文化說」 逐漸受到挑戰,文獻上轉而重視 「升學主 義來自具體利益考量」 的看法。

7另一個值得比較的例子是日本。 王震武.林文瑛(1994,512–513)指出日本也存在被稱為升學 主義的現象,但究其內容,主要討論激烈的升學競爭及補習的盛行,卻很少提及台灣所見 「教學不正 常」 的情況。 因此,台灣的升學主義現象涵蓋更廣。

8楊國樞.葉啟政(1979)對升學主義的解釋,採取的就是這種觀點。

(12)

1.2 升學主義現象之詮釋 由於「士大夫文化說」 隱含升學主義承自明、 清時期的社會文化,王震武(2002,37)追溯明、 清時代的士大夫文化現象,整理出3個主要內涵: (1)傳統讀書人的優 越感;9(2)新興仕紳階級的階級意識; (3)相應於社會地位、 政治實力與經濟實力而 有的,對讀書人極高的社會評價。

王震武(2002)認為,其中2個重要內涵:對 「士人」 的身分偏好以及 「仕紳階級」

的階級意識,在今天的社會都已逐漸消失,因此如果以明清時代的社會觀念來解釋 今天的行為,很難具說服力。 真正發揮作用的,可能是 「相應於社會地位、 政治實力 與經濟實力而有的,對讀書人極高的社會評價」。 由此,作者以學歷的 「現實意義」 與

「指標意義」 解釋構成升學主義 「升學的強烈動機」 的成因:前者指學歷所帶來的經 濟利益,即在社會、 政治、 經濟上所將具有的優勢;後者則是學歷所帶有身分標誌、

人身評價的效果。 由於這兩種效果的明顯價值,造成台灣社會追求升學的現象。

換言之,王震武(2002)認為追求升學的行為,並非來自什麼不理性的文化因素,

而是個人追求學歷價值的人性的自然行為;「實在只是符合人性的表現,與陳腐封建 的傳統觀念未必有直接的關係」(王震武, 2002,50)

這種對於升學主義的詮釋,有一個重要的政策含意,那就是過去數十年來,譴責

「升學主義」 是教育當局或社會對 「升學主義現象」 最常見的反應,但是既然 「升學 主義」 是人性的表現,它是無法「勸退」 的;同時,試圖限制升學便是違反人性。 進言 之,則升學問題的主因不是 「想升學的人太多」, 而是 「教育機會太少」, 教育政策的 方向應是提供更多教育機會,以滿足社會的教育需求。10這些就是1990年代教改中, 對於升學主義問題的另一種看法:「升學機會說」。

1.2.1 「升學主義說」 與 「升學機會說」

1994年4月10日,台灣發生 「410教改大遊行」。 這場遊行開啟了1990年代中期開始 的大規模教育改革運動:同年9,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簡稱教改會)成立;

1994–96兩年的運作中, 教改會集結了許多學者專家, 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前所

未有的徹底體檢, 前後提出4期諮議報告書、 最後的 《總諮議報告書》,以及研討過 程中上百份的研究報告、 討論紀錄。11

9依其文意,讀書人特指傳統職業類型的 「士」。

10參見王震武(2002),54–55頁。

11教改會在1996《總諮議報告書》 提出後解散,開始由行政院及教育部依據其建議,進行一系列 台灣教育制度的重大改變; 19985,行政院更通過 《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編列51,570億的經費

(13)

1.2 升學主義現象之詮釋 根據張郁雯.林文瑛(2003,169),在教改會舉辦的4場 「從聯考制度看分流教 育」 的座談會中, 與會成員對升學問題的認知發生歧異,討論過程充分反映兩大觀 點的爭議與衝突; 會後,全程參與的王震武整理出雙方的基本論點 (王震武, 1995), 張郁雯.林文瑛(2003)分別稱之為 「升學主義說」 與 「升學機會說」。

雙方爭論起於對升學壓力的歸因。 簡單來說,主張 「升學機會說」 的人認為升學 壓力的來源是升學機會太少, 而不是 「升學主義」; 但升學機會為什麼會那麼少呢?

原因是1970–80年代政府基於人力規畫的考量,有計劃地抑制高中、 大學的容量,

使多數人走向技職教育系統,也就是所謂的 「分流教育政策」(見本文第2)。 換言 之,由於分流政策使教育機會需要分配與管制,才造成競爭現象,從而才有所謂的升 學壓力;錯誤的分流教育政策導致嚴重的升學壓力,不該怪罪於人民的意識形態。

主張 「升學主義說」 的人則認為,升學壓力起因於社會不適當的觀念; 不適當的 觀念是說,有許多 「不適合」 升學的人,因為升學主義作祟,不計代價地參與升學競 爭以致於造成不正常的教育現象。 因此,該受譴責的是升學主義、 士大夫觀念這些 不當的社會觀念,不應歸咎於分流政策。 進而言之,為了使個人接受合理的教育,需 要利用分流規劃與分類技術給予不同類的人不同教育; 「只有理性而精確地做好分 類工作,才能使人人各得其所,社會才會趨於合理」。12

綜合以上可知,其實兩派觀點正好呼應升學主義的兩種解釋。 「升學主義說」 承 繼不理性說,認為社會上存有不合理的升學行為,因此,以政府政策加以限制可說是

「必要之惡」;「升學機會說」 則持理性說反對前者 「錯誤社會觀念」 的解釋,認為問題 在於政府不尊重人民的教育需求。13

重要的是,兩派觀點分別導出不同的政策方向。 「升學機會說」 強調取消分流政 策,提供更多教育機會以滿足個人的教育需求;「升學主義說」 則著重於改進分類技 術與改善招生制度。 事後回顧,其實兩方意見都成為1990年代教改的主要措施: (1)

「廣設高中大學」 政策將高中、 大學名額大舉增加; (2)大學 「多元入學方案」 的推行 及廢除聯考,改變傳統單一及單次的招生方式。

推動教改的重點工作。 見教育部網站:歷史資料區A教育改革相關措施A教育改革相關方案。

12以上參見王震武(1995)

13此外,還有一種在理性與否之外的爭議,就是政府能否干涉個人的自由選擇。

(14)

1.2 升學主義現象之詮釋

年代 政策 內容

1960 9年國教 廣設初中、

初中免試入學 廣設專科 擴充職業高等教育 1970 高中職分流政策 廣設高職

提倡職業教育 1980 校園輔導工作 輔導升學、

就業規劃 1990 廣設高中大學

多元入學方案

1.1:各年代的升學主義對策

1.2.2 由詮釋到政策

由於前述二說引申出的政策意涵, 我們還可以借用這兩個名詞,描述過往處理升學 主義問題的兩種代表性手段:

• 升學主義說: 由於政策重點是導正學生、 社會觀念,直接手段包括輿論譴責、

升學輔導措施; 另外在 「士大夫文化」 的解釋下, 強調提倡勞動教育,以扭轉 職業觀念。

• 升學機會說:利用增加學校容量,甚至免試入學來消除升學瓶頸。

檢討1990年代以前政府對升學主義的處理對策, 我們會發現兩種方式在過去數十 年的政策中都使用過。 例如1950–60年代時,升學瓶頸主要出現在國校(小學)升初 中階段,連帶地國小校園出現嚴重的升學主義現象; 當時政府的處理方式便是擴充 初中容量,以至1968年實施9年國教,全面免試入學。 而1970年代起,則強調利用輔 導制度,希望盡早輔導 「不適合升學」 的學生轉讀技職體系或實習就業技能。14我們 將歷來政府的主要對策整理於表1.1

然而, 1990年代教改運動的出現, 說明過去政府消除升學主義的對策都沒有效

(或至少未見明顯成效)。 其中, 根據黃春木(2008), 9年國教的實施確實改善了

14參見黃春木(2008),6章。

(15)

1.2 升學主義現象之詮釋 國小校園的升學主義現象,但這些現象很快在1970年代起充斥國高中校園;換言之, 9年國教政策只移轉了問題的階段,並未解決問題。

那麼, 1990年代教改的結果呢? 雖然今天教改成敗尚無定論, 但一般認為,經過

10多年,其效果並不明朗,某些方面甚至呈現惡化跡象。 例如,抑制補習風氣經常被 認為是教改成效的指標之一,1990年代以來各類短期補習班家數不減反增; 2002 年文理補習班計2,979家, 2011年增加到10,363家。15許多人認為,升學壓力不但沒有 舒緩,甚至由於升學制度的複雜化而加劇。16近年來,推動12年國教以及高中升學方 式的變革更成為熱門的教育議題。

升學主義為何無法消除? 1990年代以前的政策沒有產生效果,可能是因為政策 並未貫徹,或者執行的深度廣度不夠。 但是, 1990年代教改是迄今最大規模且徹底 的嘗試, 問題卻仍舊未能解決。 因此, 更可能的原因是改革措施並未對症下藥。 本 文的目的並非直接檢討過往政策的利弊得失, 而是希望重新探究升學主義問題之 成因。

那麼,我們的分析從哪裏出發呢? 回到前述 「升學主義說」 與 「升學機會說」 的 原始爭論,兩派說法看似南轅北轍,事實上其反映出對升學主義根本問題的相同理 解,那就是問題關鍵在於 「個人的升學意願與(政府認為的)『社會需要』—姑且不 論政府的判斷是否正確—沒有調和」;或者說,教育市場的 「超額需求」。 不過,雙方 的焦點擺在歸因於 「政府」 或 「個人」; 本文的重點,則是為何這兩者間無法取得協

調(coordinate),進而解釋台灣的升學主義現象。 在此之前,我們先再次檢視升學主

義的理性說與不理性說。

升學主義的 「不理性說」,在 「士大夫文化」 方面並無法得到研究的支持(王震武,

2002);政策上,過去數十年的歷史經驗也不支持。 因此,「理性說」 可能較掌握了升

學主義的問題核心。 不過,延續王震武(2002)的分析,也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釋: 1. 作者以學歷的經濟與社會利益解釋升學主義的成因, 但這2種利益應該並非

台灣獨有,為何升學問題特別在台灣發展成廣受重視的社會問題?

15資料來源:《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網址: http://bsb.edu.tw/

16200510,前教改會召集人李遠哲在立法院備詢時道歉,公開表示10年教改並未達成當初期 望目標,「升學壓力沒緩解,反而加深了」。 見20051013日立法院科資委員會,李遠哲答覆李敖 內容。

(16)

1.3 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法 2. 假設經濟和社會優勢確是促使升學的主要誘因,這麼強烈的誘因又是如何形

成的?

3. 「升學主義」 包括升學的強烈動機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現象;作者的分析可以 解釋升學的強烈動機,但並未說明前者與各種衍生現象的關係(例如,補習文 化為何出現?)

4. 從理性決策的角度,升學行為考量的是升學的 「淨利益」。 作者並未明白說明 其所謂的經濟與社會利益是指 「淨利益」 或 「毛利益」,但無論採取哪一種解 釋,作者都尚未觸及升學決策中 「成本」 的部分。

5. 最後, 由理性說所引申的政策來看, 1960年代的專科擴增未舒緩升學壓力也 許可由分流政策的謬誤解釋;但是1990年代確實已擴增了 「大學」 的容量,為 何解決升學主義的期望卻未成功?

從以上第3點來說,前面1.1節討論的各種現象,一般普遍接受它們彼此之間有緊密 關聯,同是 「升學主義」 整體問題的一部分。 然而就本文作者所知,迄今文獻上並未 提出一分析性的架構,能將升學主義現象完整納入討論。17因此,以下討論首先建立 此一架構,同時也提出本文對於台灣升學主義問題的詮釋。

1.3 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法

如果教育市場的超額需求是升學主義的核心, 隱含只要放寬升學瓶頸,甚至免試入 學,升學主義問題應該會迎刃而解; 1960年代時推動9年國教的教育當局,可能也是 抱持這樣的期待。 可是歷史顯示,升學主義現象並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國高中階 段。 為什麼呢?

黃春木(2008)認為, 9年國教政策的問題在於,升學主義是一個循學制序階 「由

上而下」 的現象;亦即,升初中激烈競爭的根本原因並不在初中本身,而來自就讀初 中背後,未來升高中、 大學的期望。18因此,過去數十年政府採取 「由下而上」 的方式 處理升學主義問題,自然誤解了問題的核心。

17最明顯的例子之一是 「升學補習」 問題,在過往討論中,幾乎多視為獨立議題看待。

18過去重要的升學選擇,還包括免學費且保障就業的師範專科學校。

(17)

1.3 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法 1970年代以來,升學主義現象存在於升高中、 大學階段。 近年來政策討論多集 中在 「明星高中的存廢」 以及 「12年國教」,但由前述討論,這很可能再次忽略真正 問題。 「明星高中」 經常被視為升學主義的根源而廣受討論,但是,競爭 「好高中」 的 目的是提高未來錄取大學的機會; 「明星高中」 之所以成立,重要原因是進入 「明星 大學」 的機會較高。 因此,欲理解今天的升學主義問題, 應從大學教育著手;本文的 分析,就是聚焦於台灣的 「大學教育市場」。

1.1節所述,升學主義有著複雜的內涵,包括 「升學的強烈動機」 與 「由之衍生 的行為與現象」; 不過相對來說, 「後者」 比較重要。 因為升學主義之所以成為一個

「問題」,就是因為其對個人與學校教育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才使人們企圖去解釋其 成因。19因此,探討升學主義,首先要解釋這些衍生現象何以出現。 大體來說, 升學 主義的衍生現象包括個人行為(補習)與學校行為(教學不正常等);但是,個人升學 的強烈動機如何去影響老師、 學校的行為較為複雜。20 以下,我們由個人的補習行 為著手。

補習(或者更精確地說,指「升學補習」)最重要的功能,是透過系統性的教學與 練習,提高升學考試的應試能力。 因此,補習行為本身是一種 「手段」(means)而非

「目的」(ends)。 進而言之,個人對補習的願付價格, 是來自對最終升學的願付價格;

亦即,個人在國、 高中階段為補習付出的成本,是對大學教育願付價格的一部分。

在一般商品或服務市場中, 市場會達成供需均衡; 這種情況下, 補習不會出現。

原因是供需均衡時,因市場價格等於邊際消費者的願付價格, 對此邊際消費者來說 他沒有消費者剩餘,對於補習的願付價格是0;對其他消費者來說,也沒有補習的必 要,因為供給量等於需求量下,所有消費者都能得到教育服務。

然而, 若市場價格降為原本的一半, 前述邊際消費者的消費者剩餘就會大於0;

例如, 假設此消費者願付價格為100, 市場價格變成50, 此時大學教育對他產生50 的消費者剩餘。 同時, 由於價格降低, 新的消費者會加入, 因此前者不再是 「邊際」

消費者, 且市場需求量變成大於供給量; 在此情況下, 消費者之間就會為有限名額 產生競爭。

19王震武(2002)認為,「升學主義」 一詞的起因,就是人們觀察到諸多 「升學主義現象」,卻百思不

得其解,進而推測背後一定有一 「升學主義」 的存在。

20根據黃春木(2008),過去中小學校長升遷的依據包括學校升學表現,這可能提供校長影響老師 教學方向的誘因。

(18)

1.3 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法

D S

! "

# $ %

Q0 Q1

P‡

P1

C

1.1:價格、 供需與 「升學主義」

假設供給量為 N, 市場中 n 個消費者以 Q1Qn 表示, 願付價格 PˆQn A PˆQn1;並假設新加入的消費者對前 N1個消費者沒有影響。 但是,消費者QN (即原本的邊際消費者)必須與消費者QN1競爭入學資格;兩人入學資格並不以願 付價格分配,而是依考試成績決定。21為簡化討論,假設消費者QN1成績優於 QN, 因此考試結果QN 失去入學資格;在此情況之下,消費者QN 將損失消費者剩餘50。 不過,若升學市場提供一項服務(補習),可以有效提高應試能力,確保QN 保有入學 名額,那麼QN 顯然有誘因以其消費者剩餘購買此項服務。

以上的例子說明:補習行為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市場價格低於供需均衡價格。 由 於低於供需均衡價格,市場產生短缺(超額需求),使消費者間 「需要競爭」;又由於 存在消費者剩餘,消費者 「願意」 利用其他手段,提高自己獲得入學資格的機會。

我們以圖1.1說明這樣的想法。 其中D代表大學教育需求, S代表大學教育供給, 市場供給量為Q0, P‡ 為對應的供需均衡價格。 當價格變成P1 P‡,此時需求量增 加到Q1,因此大學教育市場出現超額需求Q0Q1

假設未採取任何升學手段下,名額分配制度使願付價格最高的消費者獲得入學 資格,那麼Q0Q1的消費者將會落榜。 對這些消費者來說,「假使」 他們能獲得大學 的入學資格,他們將得到圖中灰色面積C 的消費者剩餘;反過來說,只要補習成本 小於 C,那麼補習就會是值得的投資。 因此,這塊面積就可以描述此市場中消費者

21為簡化分析,假設考試成績與願付價格無關。

(19)

1.3 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法

「願意」 為補習付出的成本。22

當然,補習行為實際上遠為複雜。 例如由於大學市場以考試(而非願付價格)決 定名額分配,23考試制度下,任何人都有失常的可能,因此不僅成績較差者,每個消費 者都可能考量自身條件,利用補習作為一種 「保險」。 此外,如林忠正.黃璀娟(2009) 所述,補習決策也受到他人是否補習所影響; 當越多人參與補習, 「自己不補」 可能 就會遭受損失。

不過,前述消費者Q0Q1 的消費者剩餘C,也不見得會全部投入升學補習, 還繫 於補習能提高的錄取機率、 其他手段的成本效益等。 綜合上述,社會上投入多少補 習成本並不易精確衡量;不過,超額需求以上與需求線圍成的消費者剩餘面積,應可 大致代表社會的補習需求。 本文分析中,我們將之稱為 「升學租」。

以上的分析可以說明升學競爭(超額需求)與補習行為(爭取升學租),由這兩者 又可進而解釋升學壓力;因此,這個架構能夠完整說明升學主義的具體現象。 除此 之外,1.1的簡單架構還可分析上述現象彼此之間,以及與大學市場供需的互動關 係。 例如,若供給減少,其他條件不變,則超額需求增加,升學租擴大,因此升學競爭 與補習現象都會惡化。

然而, 以上分析也與前面 「升學機會說」 面臨一樣的問題。 在圖1.1的簡單模型 中,廣設大學政策會使大學教育供給增加(S右移),除非需求同時有大幅的成長,否 則超額需求縮小,升學租也縮小;亦即升學主義應該會明顯改善。 但是近年來實際 觀察並非如此。 我們很容易直覺猜想,上述模型過於簡化,遺漏了實際市場的一些 重要特徵;這意味,要從事升學主義的分析,我們還需要對台灣大學市場有更具體的 了解。

第二層問題是,台灣的大學教育市場為何供需失調? 這個問題包括: (1)教育機 會為何這麼少? (2)想升學的人為何這麼多?前者與大學市場的供給有關。 後者根 據前面的分析,是與價格有關;而大學教育的價格,指的是學費。 數十年來,台灣的 教育體系有一重要特徵,就是供給與學費都受到政府管制。 因此,要回答前述問題, 我們要探究大學的供給與學費多年來是 「怎麼被管」 的?這些就是本文接下來的主 題。

22也可以更廣義地解釋為,願意為 「各種提高升學成績的手段」 所付出的代價。

23我們不能否認考試成績與願付價格可能相關,但考試的重要決定因素是智商,而智商與對大學 的願付價格可能並無直接關係。

(20)

1.4 本文架構

1.4 本文架構

本文以下內容安排如後:2章回顧1970年代以來大學教育市場的供給面,包括大 學名額與高等教育市場的變遷,並探討1970–80年代的人力規畫政策;3章回顧台 灣的大學學費制度,並分析此制度的各項特徵;4章以上述兩章為基礎,再次解釋 台灣的升學主義現象;5章討論1999年以後的學費制度改革,回答 「學費管制鬆綁 了嗎?;最後,6章為結語。24

24在台灣升學主義的大主題下,本文事實上可分為2個子題: (1)「升學主義」 的探討以及(2)台灣 大學市場的 「教育管制」。 在全文架構中,除結語之外,本章及第4章探討前者;2,3,5章則是關於後 者。2個主題間看似彼此獨立,實際上相互關聯:後者是第4章分析的基礎,其意義則由前者而呈現。

(21)

Chapter 2

大學教育市場的供給面

本章回顧1970年代以來,台灣的大學教育市場在 「供給面」 的變化。 所謂大學教育 的供給, 最簡單的指標就是歷年大學的招生人數; 不過, 對大學教育市場的消費者 (學生)來說,他們 「有多少選擇」,以及 「什麼樣的選擇」(大學以至整個高等教育的 數量和類型)也很重要。 這幾點,長久以來都受到教育部全面的控制。 更具體地說, 台灣的大學供給管制包括兩個層次: 一是大學整體招生名額的總量管制,二是個別 學校設校與名額的限制。 以下首先由前者談起。

2.1 大學聯招名額 1967–2009

1954年,台灣建立大學聯招制度;因為聯合招生,聯招名額反映台灣大學教育市場的 供給量。 不過, 1990年代中期起台灣的大學入學方式有許多變革: 1994年開辦大學

「推薦甄選」, 1998年推動 「申請入學」;1 2002年起大學聯考廢除,實施 「大學多元入 學方案」,大學入學逐漸確立為申請、 甄試以及考試分發3種管道。2因此本節正確地 說,是回顧歷年大學招生制度下的整體招生名額變化。

2.1畫出1967–2009年大學及獨立學院日間部錄取名額。 考慮前述大學招生制

度的變遷,在圖2.1, 1993年以前為大學日間部聯招資料,由於沒有2001年以前各

年度申請入學名額, 1994–2000年係採大學聯招及推薦甄選名額加總, 2001–09,

1推薦甄選名額1994年為1,105, 2001年成長到8,304,約占同期大學聯招名額由2%成長到 10%。 申請入學由各校自行辦理,考生可重複報名。

2有部分學校會另行舉辦獨立考試,其名額在教育統計中列為 「其他管道」,不過占整體比例不高。

這類招生通常屬於特殊藝能科系,例如音樂、 美術等。

(22)

2.1 大學聯招名額1967–2009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967 1972 1977 1982 1987 1992 1997 2002 2007 錄取名額(左軸)

落榜人數(右軸)

2.1:歷年大學錄取名額1967–2009

單位:人。 1993年以前為大學日間部聯招資料, 1994–2000年採大學聯招及 推薦甄選名額加總, 2001–09年則為教育部總核定名額;技職體系採不同管 道招生, 因此本圖不含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名額。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教 育統計》(1975, 2010)。

則為教育部總核定名額(包括各種入學管道)。3

196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後期間20餘年的時間, 大學錄取名額成長緩慢。4 1972年, 聯招錄取人數已達22,633, 但直到1989年錄取人數才達到40,000人大 關 (當年度錄取40,380)。 相對的,1990年代, 錄取人數就由40,000人增加至 80,000人, 2007年最高時更達到近12萬人水準。

以圖2.1說明大學教育的供給,2點需要特別說明: (1)嚴格來說,大學教育的供 給包括大學(含獨立學院)之日、 夜間部;不過,由於本文旨在探討台灣升學主義之 現象,因此我們聚焦於大學日間部聯招情形,本文討論的招生名額,指的都是這一部

分。 (2) 1990年代以後,由於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的擴充,使 「大學」 一詞的意義較

過去複雜。 在許多場合的用語中,「大學」 經常通稱普通和技職體系的大學院校; 不 過,台灣的升學制度將技職院校招生和普通大學分開,另外辦理 「四技二專統一入 學測驗」(簡稱統測)。 因此,2.1的大學錄取名額並不包括技職院校。

3因此, 1998–2000年間會遺漏申請入學的名額;另外,推薦甄選未報到名額可能流用至聯招分發,

因此兩者加總有可能重複計算,但誤差應不嚴重。

41972年出現錄取人數減少5,000餘人的現象,原因是1971年之前大學、 專科合併招生,因此1967–

71年係包括部分專科名額。1972年開始,由於專科學校的快速擴張(見後文,2.5 ),大專聯招規模 日益擴大而運作困難,促使教育部決定將兩者分開招生。 有關大學與專科分開招生之演變過程, 參考管美蓉(2005),85–86頁。

(23)

2.1 大學聯招名額1967–2009

年份 落榜人數/升學學齡人口

1967 12.45%

1973–83 17.56%

1984–93 19.42%

1973–93 18.45%

2.1:大學聯招落榜人數佔 「升學學齡人口」 比率

錄取名額之意義,需與報考人數比較。 圖2.1中也以大考報名人數減去錄取名額, 畫出歷年的 「落榜人數」。51960年代晚期開始,聯招落榜人數快速增加,短短幾年間

35,000人增加到70,000;這可能反映9年國教後升學人口的大量增加。1970

代至1990年代中期之間,每年都有近7萬名考生在大學聯招落榜, 1986–91年間是落 榜人數的高峰,平均達75,000人。

若將落榜人數與人口比較, 1961年當年度15–19歲人口數為932,162, 1968年增 加到1,543,406, 增加1.66; 1974年再增加到1,876,696人。6 假設當年度15–19歲 人口的5分之1可以視為該年的 「升學學齡人口」,71973–93年平均落榜人數佔 「升 學學齡人口」 比率為18.45%,且1980年代比率高於1970年代;參見表2.1。

在過去教育文獻中,通常以錄取率評估升學競爭的激烈程度(例如黃春木(2008)),2.2畫出歷年大學錄取率的變化。8從錄取率也可看到1970–80年代大學門徑之窄: 1972年起至1990年以前, 大學錄取率一直在30%左右, 1970年代甚至都低於30%;

1990–2000年代以後,則隨著錄取名額的增加,錄取率逐漸上升到70%。 不過,由圖

2.2可以看到, 當報考人數 (分母) 快速變動時, 錄取率不見得能充分反映升學競爭 的情形。 例如1960年代晚期落榜人數當時快速增加,但是錄取率並沒有太大變動。

1970–80年代的 「升學主義」 究竟有多 「嚴重」,很少有具體的數字衡量; 以上之

計算提供了具體的描繪。 不過事實上,無論錄取率或落榜人數,都可能低估升學競

51994年起配合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在聯考之外實施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作為推薦 甄選的標準之一; 2002年起聯考廢除,考試分發以 「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成績作為分發依據。

此處, 2001年總人數以報名學測人數加上報名大學聯招但無參加學測者計算; 2002年後總人數以報

名學測人數加上報名指考但無參加學測人數計算。

6資料來源:內政部,《中華民國臺閩地區人口統計》。

7亦即當年為應屆升大學學齡之人數。

82001–09年是以前註總人數對教育部總核定名額計算而得。

(24)

2.1 大學聯招名額1967–2009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67 1972 1977 1982 1987 1992 1997 2002 2007 錄取率(左軸)

落榜人數(右軸)

2.2:大學聯招錄取率

單位:(落榜人數)。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教育統計》(1975, 2010)。

爭的程度,原因是1970–80年代高中數量受到限制。

2.1.1 「高中職3比7政策」

1970–80年代,教育部實施調升職校比重的政策。1965年時,高中對高職學生數比例

6:4, 1960年代晚期起高中比例逐漸調降, 1980年時變成3:7。 高中職37的政策 一直維持到1990年代中期後才逐漸改變, 2010年時比例約5:5 (見表2.2)

1965 1975 1985 1990 2010 高中 60.0 39.4 27.9 27.2 52.5 高職 40.0 60.6 72.1 72.8 47.5

2.2:高中高職學生數比例 單位: %1965–90年職校含五專前3,資 料來源: 張清溪 (1994,1); 2010年不含 五專,取自教育部統計處。

3比7政策的影響是普通高中校數減少,招生人數遭到凍結; 由於高中教育是升 大學的重要條件, 因此高中若無管制, 實際報考大學的人數應該會更多。 圖2.3

1961–2010年普通高中之校數與學生數。 1970–80年代間高中校數不斷減少,

到1990年代中期才回到1970年代初期的水準; 同一期間,高中學生人數幾乎凍結,

(25)

2.1 大學聯招名額1967–2009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1961 1971 1981 1991 2001

高中學生數(虛線,右軸) 普通高中校數(左軸)

2.3:普通高中校數與學生數1961–2010 單位:(校數);(學生數)。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1970年代甚至減少。 1990年代後,兩者的快速擴充,則是反映1990年代的 「廣設高 中大學政策」。

與高中職3比7政策相同, 1970–80年代大學名額的低成長是管制的結果; 事實

,這2個管制政策背後,有一個共同的經濟計劃背景,就是1960年代開始的人力規 畫政策。

2.1.2 「人力規畫」

所謂的人力規畫(Human Resource Planning),顧名思義是政府對人力資源從事計 劃性的調控。 其基本精神是使人力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鎮天錫.余煥模.張

丕繼, 1983),不過由於調節人力的主要手段是 「教育」 與 「訓練」,因此管制教育與經

濟的配合可說是其根本核心。

台灣有系統的人力規畫研究,首推1961年美國司丹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人員應邀來台研究人力發展問題,隔年提出 《教育與發展》(1962)

書, 對當時台灣第3期4年經建計劃 (1961–64) 之人力需求做出估計。 1964年政府 在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簡稱經合會)之下成立人力資源小組,這是台 灣第1個正式的人力規畫單位, 1966年提出第1期人力計劃,台灣的人力規畫自此展 開。

人力規畫與1950年代開始的 「經建計劃」 密切相關。 單就形式上來看,此政策形

(26)

2.1 大學聯招名額1967–2009 成之初, 人力計劃還是以獨立報告的方式提出; 不過, 1970年代起人力規畫就融入 成為各期經建計劃中的一章,逐漸增加和經建目標與政策之聯繫。 換言之,人力規 畫是「產業政策」 的一部分。

1970–80年代間,人力計劃大抵配合經建計劃每4–6年提出。 每期計劃包括短、

中、 長期(未來310)人力供需預測教育當局據此作為調控各級教育數量的 依據—並分別定有具體計劃目標。 例如調整高中職比例的政策於第1期人力計劃 (1966) 提出, 第2期人力計劃 (1968) 訂定1972年達到5:5, 1977年達到4:6的目標; 1977年《人力發展專案計畫》 再確立達到3:7的政策, 1981年時也繼續貫徹。9

1970年代人力規畫的重點之一,就是認為大學教育已經足夠,應該暫緩擴充。 為 限制大學教育量的擴增, 1973年第4期人力計劃明訂大學在學人數成長率以不超過

5%為原則, 1974年更下降為3%6年為期的《人力發展專案計畫》(1977),繼續要求

招生人數年增率維持在3%以下。10

1990年代之後, 「教育要配合經濟發展」 的思維開始受到質疑(例如張清溪.吳

惠林(1996)),也有學者質疑人力規畫的運作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張清溪(1994));

一方面,壓抑高中、 大學的政策長期與人民的升學意願背道而馳,想升學高中、 大學 的人數遠超過有限的升學機會,造成嚴重的升學壓力。 在這些壓力下, 1990年代後 教育政策才逐漸與人力規畫脫鉤。

2.1.3 人力規畫與大學名額管制

那麼,大學招生配合人力規畫要求的情形如何呢?2.4畫出1973–1993年間大學錄 取名額的成長率。1986年之前,大學名額成長率一直穩定維持在2–3%之間,顯示了 教育當局與人力規畫政策的密切配合。 其中最低的時候出現在1976–78年間, 1978 年成長率僅0.92%

2.4顯示台灣壓抑大學名額的政策,約自1986年起有所轉變。 在1986年的《人 力發展部門中長期計畫》 中,認為 「大學及以上程度人力之供需,若按近年招生名額 成長趨勢分析,整體將呈供應不足情勢」,以及 「為提高國小教師素質,應將師範專 科學校改制為學院」 等;11 與之配合, 1986年教育部重新開放私立大學院校的設立,

9凍結高中招生人數的政策,則見於第4期人力計劃(1973)

10參見張清溪(1994),285;管美蓉(2005),80;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1983),104頁。

11行政院經建會(1986),《中華民國台灣經濟建設人力發展部門中長期計畫》。

(27)

2.2 台灣的人力規畫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0%

2%

4%

6%

8%

10%

12%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錄取名額(右軸)

成長率(左軸)

圖2.4: 1970–80年代之大學錄取名額成長率

並於1987年將8所省立師專改制師院。 不過, 私校實際開始明顯增加, 則要到接近

1990年以後(可見第24,2.6 ),因此師專改制較可能是1980年代後期大學聯招

錄取人數擴增的主要原因。

2.2 台灣的人力規畫

雖然人力規畫並非由教育部門制定,但一般認為,它對1960–80年代的台灣教育發 展有深遠的影響。 羊憶蓉(1994)指出,檢視台灣各級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徵,追溯其 政策來源,幾乎都可從各時期人力發展計劃中找到。 本節擬更詳細說明人力規畫之 內容與性質;主要參考張清溪(1994),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1983)

前述對於1970–80年代大學聯招名額與高中職比例的管制政策, 一般直接以人

力規畫稱之;不過,台灣的人力規畫並不限於教育方面,因此有關教育的人力規畫, 其實應稱為教育計劃(Educational Planning)更為精確。12

台灣的人力規畫可歸納為 (1) 人口政策, (2)教育計劃, (3) 職業訓練, (4) 就業 輔導等4個部分。13人口政策指家庭計畫的實施,也就是節制生育,減緩人口的增長。

根據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1983),台灣在1950年代初雖已有人提倡節育的觀念,

12教育計劃有時也稱為教育設計,例如施建生(1975)

13事實上,還包括一項 「勞動條件」,包括勞工福利、 勞工安全衛生等措施。 不過這種以勞工保護 為重點的勞工政策,在人力的觀念興起前已有所討論(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 1983),在性質上與 因人力規畫的實施而開始有計劃發展的此處4點有所不同。 其中特別是人口及教育政策,在人力規 畫推行之初激起較大的疑慮,更突顯這是1960年代之前沒有的措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Manual would form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chool-based Gifted Education Guideline’ (which is an updated version of the Guidelines issued in 2003 and is under preparation)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Action plan for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Optim. Humes, The symmetric eigenvalu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Math. Rohn, 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absolute value equation, Eletron. Seeger and Torki, On eigenvalues induced by

SSPA 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 (中學學位分配/中一派位機制) 3+3+4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continuity of learning that is produced by the second type of transfer, transfer of principles, is dependent upon master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ject matter …in order fo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