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共圖書館做為知識傳播的媒介:以讀者為中心的閱讀推手-以高雄市立圖書館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公共圖書館做為知識傳播的媒介:以讀者為中心的閱讀推手-以高雄市立圖書館為例"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公共圖書館做為知識傳播的媒介:

以讀者為中心的閱讀推手―以高雄市立圖書館為例

Public Library as a Medium for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 User- centered Reading Promoter – the Case of Kaohsiung Public Library

潘政儀 Cheng-yi Pan 高雄市立圖書館館長

Director, Kaohsiung Public Library E-mail: chengyi53@gmail.com

【摘要 Abstract】

資訊傳播的過程略分為資訊的產出、加值與管理、行銷與傳播,過去傳統公共 圖書館擅長蒐集、組織、典藏,注重資訊的加值與管理,可說是處於資訊傳播的 中游,隨著閱讀風氣的興盛,近年高雄市立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將服務觸角延伸 至資訊傳播的上游及下游,重視知識的生產與創新行銷。讀者導向型的閱讀推廣服 務,深化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不僅主動提供民眾館藏與服務,並利用多角化經營模 式積極與民眾建立連結關係,潛移默化中培養民眾閱讀習慣,加值日常生活。本文 探討高雄市立圖書館如何藉由知識生產、新知傳播與文化服務、組織變革及空間改 造等面向的轉型,累積城市思考的力量,成為市民生活的第三空間。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onsists the production, value-add and management, market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n the past, public libraries were good at collecting, organizing, and repository, and also focus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at is, it stands at the midstream of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ith the rise of reading awareness, Kaohsiung Public Library began to offer user-centered services – to outreach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formation flow, which means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innovative marketing. User-centered practices intensify library’s features, not only supply collection and services in an active way, but building

(2)

connection with citizens by diversified strategies. The aim of all these actions is to assist citizens in building up reading habits and enrich citizens’ daily life. The study shows how Kaohsiung Public Library uses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 to accumulate the thinking power of the city, and to prompt public libraries to become the `third place´ for citizens.

【關鍵詞 Keywords】

公共圖書館、知識傳播、創新服務

Public Libraries;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nnovation Services

一、前言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表的「公 共圖書館宣言」(1994)明確指出公共圖書館的任務,並可歸納為資訊、素養、教 育、文化、休閒五大類,圖書館擁有廣納百川的資源,順應數位時代資訊科技的便 利,圖書館得以更多元的服務方式達成知識傳播的任務,培養閱讀習慣,鼓勵知識 生產,激勵知識分享等促進知識社會發展的價值。

高雄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高市圖)新總館 103 年 11 月啟用,於 106 年 9 月由 政府二級機關改制為行政法人,為臺灣第 1 座地方行政法人公共圖書館,行政法人 賦予的彈性機制,帶領圖書館突破傳統窠臼,走向創新的局面。為改善服務品質,

加強圖書館建設,高市圖歷經 12 年的時間,籌建 14 座新館舍,改造 22 間舊分館,

健全高雄市圖書網絡,並達成一區一圖書館的目標。為深化閱讀,建立讀者關係,

高市圖結合社區資源,重視在地需求,提供使用者為中心的讀者服務,針對各年齡 層的特質或興趣規劃合適的活動,同時,延伸服務觸角,考量多角化經營模式,將 知識生產與傳播、文化服務等列入館藏發展重點,積極籌辦市民講堂,出版在地原 創繪本,扶植繪本作家,鼓勵青年創作等創新服務。

在資訊量爆炸的環境中,讀者的資訊尋求行為及閱讀行為改變,圖書館為了永 續經營,提供的服務紛紛轉型,以滿足個人需求。本文將探討公共圖書館近年來的 轉型策略,並分享高市圖如何藉由知識生產、新知傳播與文化服務、組織變革及空 間改造等面向,成為市民生活的第三空間。

(3)

二、公共圖書館轉型策略

(一)知識生產,健全圖書館事業

傳統的圖書館事業,是指處理圖書資訊的上、中游作業,例如採訪、分類、編 目、典藏、閱覽、流通、參考、推廣等步驟,並專注於實踐知識管理的生產、分 配、交易及應用(廖又生,2003)。過去圖書館的參考服務,主要是讓讀者瞭解如 何運用圖書館資源,製作資源利用指引,指導讀者使用圖書館目錄系統、軟硬體設 備,使讀者快速上手使用圖書館(林盈鈞,2015)。

在數位科技的環境下,讀者使用資料的動機與行為模式改變,圖書館功能及館 員的角色轉變,圖書館不再只是資料的保存管理單位,已擴大成為知識學習及傳遞 的中心,透過辦理各式活動及資源輔助,引領讀者知識生產,滿足讀者資訊需求。

為提升讀者的文化素養,圖書館應健全圖書館事業,打破傳統保存知識的定位,盡 力滿足讀者知識傳播、創新創造的需求,發展各式創新服務。

(二)強化新知傳播及文化服務

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提出圖書館事業的核 心價值:1. 平等取用資訊,2. 保障讀者隱私,3. 民主,4. 多元性,5. 教育及終身學 習,6. 維護智識自由,7. 公共資產/利益(The public good),8. 保存,9. 專業性,

10. 服務,11. 負有社會責任,12. 可持續性(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9)。

從核心價值來看,圖書館的使命是扮演知識保存和傳播的角色,並讓讀者自由 取用,達到自我學習,促進社會發展。

Crawdford 與 Gorman(1995)提出圖書館學新五律(Five New Laws of Library Science),第二律指出知識傳遞多面性;IFLA(2018)評比年度公共圖書館的六個 評比標準中,學習空間(learning space)指標指出:圖書館應為教育提供多樣化的 方式,支援不同的需求、不同年齡層的學習活動,與 ALA 核心價值第四、五點相 呼應,隨著科技進步,圖書館應迎合時代發展,提供多元的資源與服務,鼓勵各種 學習形式,協助讀者終身學習、拓展視野。

總的來說,圖書館固然擁有豐富的館藏提供借閱服務,但順應多元化的趨勢發 展,應以讀者需求為出發點,拓展服務通路,透過服務及舉辦活動,落實圖書館的

(4)

核心價值。

公共圖書館不限制服務對象,是落實知識共享的場域,是從事文化服務、傳播 文化、開展文化活動的傳播平臺。以拓展公共圖書館服務通路為例,圖書館辦理講 座活動,是一種滿足讀者需求的創新服務(龍梅寧,2009),閱讀講座活動是臺灣公 共圖書館常辦理的推廣活動類型之一(陳書梅,2008),利用深入常民生活的講題、

民眾關心的議題,連結館藏與讀者,培養民眾使用圖書館的習慣,更是挖掘更多潛 在讀者的機會,達到圖書館新知傳播、文化服務的目的。

(三)英國、美國公共圖書館組織制度及臺灣行政法人發展現況

行政法人的組織是伴隨新公共管理思潮所引發,「新公共管理」是在 20 世紀 末,西方國家政府管理出現危機,傳統科層體制不能完全適應瞬息萬變的資訊發 展,政府無法解決的問題日益積累的背景下誕生,其主張政府公部門採用民營企業 的管理方法和競爭機制,重視公共服務效率,追求專業化與服務水準的提升,強調 解決公共問題、滿足公民需求,並能迅速且有效的回應公民問題(許立一,2000;

彭錦鵬,2008)。

參 考 國 際 上 公 共 圖 書 館 行 政 組 織 型 態, 如 英 國「 非 部 會 公 共 機 構 」(Non- Department Public Bodies, NDPBs),定位為非政府部門,在政府監督下提供公共服 務,所屬職員不具公務員身分,如大英圖書館、大英博物館、英國電影協會,皆屬 NDPBs,由「文化、媒體與體育部」所成立,部會每年提撥固定經費資助基本運作,

並同時透過商業性、贊助性、募款或收費等活動獲得經費來源(陳韋臻,2016)。

美國公共圖書館理事會制度,始於 1848 年麻州公共圖書館立法,1887 年州議 會立法組建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理事會,授予圖書館決策事務權限,確立了美國公共 圖書館理事會制度,其後各州、縣、市等不同層級的公共圖書館逐步實行理事會制 度,此制度的依法組建及法人治理,解決了公共圖書館營運中的管理、自主收支、

人事任用等問題。公共圖書館經費來自各州州政府制定的〈圖書館法〉明定之經費 來源,據 1990 年統計,主要預算來源來自地方房屋與財產稅,約占 80%。理事會 制度有 2 種類型―監管型(governing board)和顧問型(advisory board),前者為 圖書館實際的管理者,擁有決策制定權;後者是對圖書館管理提出參考建議,並無決 策權,而理事會理事成員通常由政府任命或透過當地居民選舉產生,對政府主管機關 負責,並由館長定期回報工作報告(馮佳,2014;楊琪,2016;盧秀菊,1999)。

(5)

臺灣方面,行政院 91 年成立「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委員會」,進行「去任務 化」、「委外化」、「地方化」及「行政法人化」等四大面向的改革,其中行政法人化 是指機關法人化,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度,破除以往政府及民間體制的二分法,讓不 適合或不需要由行政機關推動之公共任務由行政法人管理、處理。93 年國立中正文 化中心(現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為臺灣第 1 個行政法人,直至目前,由中央主 管的行政法人尚有: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及國家中山科學研 究院、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100 年通過〈行政法人法〉,94 年開放地方政府申 請設立行政法人,96 年高雄市成立第 1 個由地方政府監督設立的行政法人「高雄市 專業文化機構」,管理美術館、歷史博物館、電影館,同年 9 月,高雄市立圖書館經 由教育部同意設立行政法人,全臺待轉型為行政法人機構之館所仍持續追加中(劉 坤億,2005;維基百科,2019)。

(四)圖書館服務新模式:空間改造

圖書館屬於文化事業的一部分,而文化建設在城市發展足見其重要地位,如經 濟學人評估全球宜居城市指標,包括健康和安全、文化與環境、基礎設施;公共圖 書館的開放、多元的特性,擁有豐富的知識資源,具傳播、教育、分享的功能,與 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英國生活雜誌 Monocle 每年發表的生活品質調查,其中一指標 為「公共圖書館數目」;天下雜誌將公共圖書館的藏書數量列為幸福城市的指標,遠 見雜誌亦將館舍面積、購書經費等列為縣市總體競爭力指標,可見一城市的公共圖 書館網絡是否完善,會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

依據 The Kitchener Public Library 的調查,民眾對公共圖書館的期待有:1. 開 創一個歡迎及吸引人的圖書館空間;2. 提供館藏成長的空間,並可容納新的資料型 式;3. 增加電腦工作站數量;4. 提供藝術展示、演講及文化活動的空間;5. 將所有 兒童服務統合在一個具功能性,且友善的空間;6. 提供較低的書架及較寬的走道,

增加硬體設施的親近性;7. 加入節能和永續特性設計(曾淑賢,2010)。

而圖書館對本身的角色定位,也順應時代變遷與讀者需求,處於轉型時代,圖 書館內部空間的規劃,不再以閱覽和典藏為重心,而是設計發展以讀者為中心的 服務,重視讀者經驗與參與,根據丹麥皇家學院及資訊科學學院開發四空間模型

(four space model),指出圖書館的總體目的是支持經驗、參與、賦權和創新,根據 該目的發展出供民眾探索知識的「學習空間」、重視體驗與學習的「靈感空間」、提

(6)

供民眾相互討論的「會議空間」、強調參與及創造的「表演空間」(曾淑賢,2018),

得以推論知識社會中的圖書館,已由書籍資源的典藏空間,轉型為以人為導向,成 為日常生活的第三空間。

借鑑國外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如西雅圖公共圖書館(Seattle Public Library- Central Library)、阿姆斯特丹公共圖書館(Openbare Bibliotheek Amsterdam)、丹 麥奧胡斯城市媒體空間(Dokk1)、芬蘭頌歌(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中央 圖書館等,均揭示了圖書館空間轉型的趨勢―讓空間成為讀者互動的媒介,是讀者 聚集的第三空間,彼此在圖書館對話交流、激發創意、利用圖書館資源實踐自我。

城市發展中的圖書館,應創建一個可供更廣泛使用的圖書館空間,支持使用者的知 識、創意,讓圖書館成為城市的新地標,展現城市活力。

三、高雄市立圖書館創新服務

(一)知識生產面向

1. 出版在地原創繪本―雄愛讀冊

高市圖有感於嬰幼兒閱讀的重要性,為普及市民對早期閱讀與親子共讀的 觀念,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指導下,高市圖與「愛智圖書」合作,並聘請兒 童文學專家擔任書籍編審顧問,出版一套符合 0 至 2 歲認知、感官發展的嬰幼 兒閱讀書盒。

書盒內容物有 1 本《快樂的一天》繪本書、1 組《多語歌謠集》及 1 本閱讀 指導手冊,《快樂的一天》繪本書中融合高雄的地景及文化意象,透過熟悉的生 活場景,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而《多語歌謠集》為符合高雄多元族群居住特 色,收錄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布農語、越南語共 5 種語言,14 首歌謠,可 做為孕期的胎教音樂,或嬰兒出生後音樂與圖像認知發展的輔具。

2. 扶持原創繪本創作人才

為扶持臺灣本土的原創繪本創作者,高市圖 108 年規劃辦理「《好繪芽》原 創繪本創作人才扶植計畫」,此計畫分「繪本創作班」與「原創繪本創作獎助」

兩階段辦理,第 1 階段創作班,上課時數 48 小時,為期 2 個月,其課程目標 為完成第 2 階段創作獎助的徵件內容;第 2 階段創作獎助則是公開徵選繪本作

(7)

品,獲獎者可獲創作扶植費,並取得高市圖補助保證出版與購買,及後續推廣 活動的協助。透過此活動,聚集更多繪本能量,從高雄出發,健全臺灣繪本生 態,帶動本土繪本出版市場,以放眼國際為目標,提升國際能見度。

3. 建立創作發表平臺

為鼓勵青年創作,高市圖積極推動高雄文學館發展成為文學創作基地,搭 配每年舉辦高雄青年文學獎,策辦寫作營、培育文學種子教師、聯合高雄各校 編輯社員開設文學工作坊;為挖掘更多青年文學者,規劃讀書會、策展、刊物 編輯等講座,輔助青年知識創作及刺激生產,促進在地文學交流。整體的活動 產出將集結成刊物,形成有形的知識資產,便於露出宣傳及分享。

(二)新知傳播及文化服務面向

1. 主題書展的創新經營

為了加深書本與讀者間的連結,提升館藏圖書的流通,高市圖積極推動主 題書展。主題書展的主題設定與時俱進,配合社會脈動、時事動態、新聞時事 等調整主題,每檔主題提供多面向的書單,幫助讀者全盤了解展示主題。

為提升讀者閱讀興趣,高市圖總館陳列之主題書展以書本的封面展示於展 桌,搭配主題相關的展示物件,提供讀者有別於傳統的陳列方式,挑選喜歡的 書籍。

主題書展的創新經營,不僅單單透過主題書展的設定、展桌的陳列方式等 靜態呈現館藏,亦精心設計互動活動,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例如「環遊世界一 把罩」、「圖書大富翁 翻轉七大洲」、借閱集點換禮物等活動,吸引讀者善用圖 書館資源;而受歡迎的「與書的盲目約會」,是將書籍以牛皮紙包裝,讓讀者無 法從封面、書名選擇圖書,牛皮紙上記載摘要或讀後心得,讀者借書完全是受 文字的吸引,讓文字回歸成為選書、閱讀的主角,而讀者也可留下手稿,成為 下一位讀者的選書參考。

此外,主題書展也強調跨域合作,例如與美術館、電影館、出版社、在地 文化活動、在地企業攜手,圖書館響應活動主題,規劃書單,辦理主題書展,

開發讀者興趣,滿足讀者資訊需求。

2. 各式講座及系列活動

因應多元的服務對象,高市圖採分齡分眾規劃講座活動,本節以青少年、

(8)

一般民眾、新住民、視障讀者及繪本為主軸所策劃的活動,分述如下:

(1)以青少年為服務對象

高市圖自 107 年起每年針對高中職在學學生規劃「青春逗陣學堂」,邀 請講師設計課程內容、傳授專業知識及搭配走讀活動及田野調查,帶領青少 年探索認識在地人文,充實體制外的學習,激發其對文化及社會關懷的意 識。以 108 年活動為例,設定「思辨的探險」為主題,帶領青少年探索真 實,用以培養青少年批判思考的能力,以理性分析資訊真實性,從不同的角 度看待公共議題,進而重視社會實踐的使命。

(2)以一般民眾為服務對象

針對一般社會大眾,高市圖考量交通地域、館藏特色策劃「城市講 堂」、「岡山講堂」、「大東講堂」等三大講堂及「在高市圖 好好生活」講 座,邀請講者分享專業知識或經驗,講題涵蓋人生經歷、旅遊見聞及世界史 地等,多學科、多層次的講題成為市民文化涵養的基石,具社會教育之效。

(3)以新住民為服務對象

為了服務從東南亞來到臺灣居住或工作的移民、移工,高市圖採主動出 擊的方式,藉由行動書車的便利性,將東南亞語文的館藏資源帶到移民、移 工的生活或工作場域,如日月光夢想園區、前鎮聯合宿舍及勞工公園等據 點,提升館藏可及性,抒解新住民的思鄉情愁。

(4)以視障讀者為服務對象

高市圖聯合總館視障專區、國際繪本中心與新興分館以跨視覺議題為串 連,於 108 年 4 至 7 月舉辦「閉眼睛―跨視覺閱讀系列活動」,透過主題書 展、講座、幼兒感官閱讀工作坊、非視覺藝術創作工作坊、四感講座及說故 事活動等,帶領讀者跳脫視覺為主的閱讀習慣,並以圖書館相關資源為引,

讓大眾理解失去影像所面臨的障礙,也讓低視力或失去視力的朋友們看見另 一種閱讀的可能。

(5)以繪本為主軸的活動

繪本系列活動的部分,高市圖擁有國際繪本中心用以徵集世界各國的優 良繪本,透過靜態的主題書展推廣繪本閱讀,此外,持續舉辦以繪本產業為 主題之論壇及沙龍,邀請繪本各領域專家分享從業經驗,例如:107 年辦理

「繪會好時光」工作坊邀請知名繪本作家史帝夫.安東尼繪本專業人士來臺;

(9)

辦理「透過繪本我們這樣和世界對話」繪本沙龍,邀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 學研究所游珮芸所長、法國鴻飛出版葉俊良編輯及其他繪本專業人士進行分 享與交流,以強化本土繪本產業的發展,及提升本土繪本的國際能見度。

(三)組織變革面向

為提升服務品質與加速行政效率,高市圖於 106 年 3 月向教育部提出行政法人 申請,同年 9 月 1 日改制成為全臺灣第 1 座地方政府設立的行政法人公共圖書館,

行政法人化後,最大的特點為打破公部門對圖書館的限制,緩解傳統公立圖書館在 經營上無法解決的問題:

1. 人力制度的鬆綁

高市圖尚未轉型成為行政法人之前,高市圖進用人員必須透過國家考試,

法人化後,召募新進人員不需再依靠國家考試之公務人員,圖書館可自行覓得 因應多角化經營所需的專業人員,通常這些多元、創新領域的專業人員很難透 過國家考試進入到行政機關,例如策展、設計、品牌行銷、劇場管理、繪本專 業、文學研究等,藉由高市圖的組織轉型,引進專業人員,進一步透過面試對 談了解應徵者的個人特質、服務熱忱及相關工作經驗,選擇適當的人才進用,

提升圖書館的專業素質,特別是高市圖設有國際繪本中心及小劇場,受惠於人 力制度的鬆綁,延攬具繪本專業、劇場管理的專才,以提升營運績效,深化圖 書館專業度。

2. 財務的彈性運用

圖書館原預算來源仰賴政府的年度經費編列,即便是租金、場地使用收 入、導覽費和募款等收入經費,仍須列入政府機關統籌分配,無法直接挹注圖 書館營運,且政府預算制度與法規的限制,往往不利圖書館發展。

為提升營運效能、開拓圖書館永續經營的經費來源,行政法人化後,高市 圖可開拓自籌財源,導入企業治理精神、民間贊助捐贈等,靈活的財務運用,

活絡民眾閱讀及藝文參與度,厚植社會教育基礎,落實圖書館社會教育的任 務,體現圖書館的社會責任。

(四)館舍空間面向

在現代共享知識的社會形態下,圖書館不再被單純認為是圖書流通、讀者自習

(10)

的場域,或是一個安靜與專注的場所,圖書館開始將自己定位為第三空間,希望是 人們賴以互動的第三種交流平臺,與常民生活機能緊密結合。

隨著社會變遷,以讀者為中心的圖書館服務為首要趨勢,為打造友善閱讀的空 間環境,滿足讀者多元的需求,提升閱讀興趣,高市圖自 96 年起已新建 14 座圖書 館,翻新 22 間老舊分館,並於 107 年達成一區一圖書館的閱讀藍圖目標。

1. 重視城市美學,藉由新建館舍帶動城市閱讀

在新建館舍方面,有翻轉城市的圖書總館、研究型公共圖書館的大東藝術 圖書館、兼具環保精神與教育功能的李科永紀念圖書館、位處郊區但最具現代 化的旗山分館等 14 座各具地方特色的分館。

位於高雄「亞洲新灣區」的圖書總館,共有 9 大翻轉創新(高雄市立圖書 館,2018):

(1)公共工程興建方式

採用國際競圖,以國內競圖結合國外團隊之模式將建築設計的規格與層 次提高,用最有利標取代價格標削價競爭之弊病,翻轉了公共工程興建方式。

(2)建築結構工法

國內首次懸吊式建築,顛覆傳統建築由 1 樓往上蓋到最頂層思維,直徑 90 公分的結構柱轉換成 12 公分鋼棒,大幅提升內部空間的穿透性及彈性功 能,並增加使用面積。

(3)公共建設經費來源

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推動全民閱讀運動。由政府興建硬體,民間支援 購書,開館時藏書全部來自市民,並首創館內空間冠名、小額書本扉頁裡的 冠名,及網路選書捐款。

(4)購書方式

因應保護出版產業的國際文化潮流,一改政府購書受限政府採購法低 價,不利出版社發展的惡性循環。新書採購均採原價 7 折,外加行政費,強 調對出版產業的重視。

(5)電子書類公共借閱權

因應公共借閱權對文字創作者以及出版產業的未來性,鼓勵華文數位內 容發展,與遠流出版公司合作開發「台灣雲端書庫@高雄」,讀者免費閱讀 電子書,政府按次付費,打破傳統採購電子書版權計價方式。

(11)

(6)不只是圖書館,書櫃空間重新定義

為加值圖書館文化及教育功能,高市圖設有「關鍵出版櫥窗」,是一種 利用玻璃展櫃嵌入一般書架中的形式,展示歷史上 500 本中外經典書籍,透 過作家的文字見證臺灣的時代歷史。圖書館不再只是圖書館,也是老書的微 型博物館。

(7)國際繪本中心

為提倡兒童從小閱讀接軌國際,高市圖擁有全臺首座匯集 15 種語言、

蒐藏來自世界多國繪本的國際繪本中心,計有 16 萬冊館藏,館藏範圍涵蓋 全球優良繪本及各大書展得獎的經典童書及插畫家作品。

(8)高雄書館藏

設立高雄書專區,徵集與保存高雄地方文史資料,形成高雄學的研究典 藏中心,方便讀者研究高雄相關議題,免於舟車勞頓往返蒐集資料之苦。

(9)與商業結合的模式與自償性策略

總館興建工程第二期以 BOT 模式引進民間資金,預計於 109 年 11 月落 成啟用,結合書局、文創等商業機制,並與總館相連通道,人潮相互流通,

未來營運權利金亦成為圖書館基金,挹注總館的永續經營,圖書館進入新的 經營模式。

2. 融合在地意象,活化舊館促進地方閱讀風氣

在空間改造方面,計有文學館、燕巢、湖內、大樹二館、內門等 22 間分 館。館舍空間的舒適性是影響民眾入館的原因之一,高市圖翻修舊館秉持「融 入地方特色,提供友善閱讀的空間環境」的理念,亦即將在地特色表現在館舍 空間的設計上。以位處燕巢區的燕巢分館為例,當地最大的地貌特色為惡地 地形,因此設定「自然生態」為館藏特色,館舍以芽綠色和白色為主要色系,

呈現綠色圖書館的意象。位於大樹區的大樹二館,將大樹區百年鐵橋、古厝窗 花、火車等在地意象融合在館舍設計、家具展櫃當中,充分展現鮮明的在地性 格。而位於前鎮區的前鎮圖書館,鄰近高雄市原住民委員會,故結合鄰近原住民 相關資源,設定原住民資料為特色館藏,亦將原住民文化元素植入空間設計中。

整體而言,無論是新建館舍、空間改造,高市圖均希望打造一個民眾可以 聚集的地方,創造民眾與民眾、民眾與圖書館之間的對話,歡迎任何年齡層的 讀者把圖書館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三空間。

(12)

四、結語

(一)轉型為行政法人後的無限可能

高市圖轉型為行政法人後,攸關行政作業的優勢為適時引進專業人才、鬆綁政 府會計和採購法的限制,使組織運作更有效率與靈活。而法人化後設立的董事會、

監事會,成員包括政府機關、圖書館界、民間企業、相關領域專家,半官方的董事 成員性質,有利圖書館以更開放的態度規劃未來業務及營運發展。

而在資訊爆炸、數位網路發達的社會下,圖書館不再是獲取資訊的唯一管道,

民眾獲取資訊的途徑漸漸仰賴搜尋引擎、社群網站,也因資訊量暴增、資訊行為的 改變,長時間的深入閱讀逐漸被迅速、零碎的碎片式閱讀取代,資訊如碎片般充斥 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碎片式的資訊成為民眾快速取得資訊的來源,與傳統圖書館 重視深入閱讀的精神背道而馳,此時法人化圖書館應發揮其彈性優勢,讓圖書館不 再只是圖書館,更靈活面對瞬息萬變的資訊世界,利用多角化經營模式,推廣閱 讀,擴展圖書館功能,亦可突破以往行政機關人力進用的時程、條件限制,在業務 需要時延攬符合的專業人才,提供貼近社會脈動的知識。

高市圖法人化後的願景是期待廣納人才、經費彈性後帶來的效益,希望能更有 效率的整合知識資源,滿足市民知的需求。

(二)圖書館品牌形象的經營

在圖書館經費日漸減少的情況下,圖書館要滿足讀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必須仰 賴社會資源的支持。品牌形象是一個團體、機構的表徵,為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

圖書館須建立一代表形象,即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用以詮釋經營理念、展現 品牌價值,在推廣閱讀、汲取社會資源時,更容易取得認同,傳達圖書館精神,提 升社會價值。

高市圖的品牌精神,建立在提供知識、關注時代脈動、美學教育、發揚與保存 在地文化、集結智慧的交流平臺,引領市民找尋專屬的生活方式。未來,高市圖將 在總館成立一品牌空間,開發、展售文創商品與分享生活,貫徹品牌精神,啟發市 民對閱讀的態度。

(13)

(三)成為知識的生產者及知識產出的引導者

過去的圖書館總是擔任加值知識管理、產出二次文獻的角色,被動的期待讀者使 用圖書館資源,如今知識經濟、數位時代的轉變,圖書館為永續發展,應轉變自身定 位,將圖書館擁有的資源主動推播給讀者、並舉辦各式活動挖掘更多的潛在讀者。

高市圖舉辦各式講堂、工作坊、沙龍等活動,目的是期待相同志趣的同好可以 藉此組成知識社群,互相交流、知識分享,讓讀者前來圖書館不只是接收知識,

而是希望圖書館能夠帶給讀者刺激、新靈感、深入學習,引導、輔助讀者知識的產 出,成為知識智者的凝聚者、引導者和媒合者。

(四)持續擴大跨域合作,成為知識傳播的平臺

圖書館屬文化兼教育的產業,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涵蓋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 與專書,除網路資訊外,圖書館是一般民眾獲取資訊最便捷的管道。為強化圖書館 文化傳承、知識傳遞的角色,高市圖極力爭取各式藝文產業的跨界合作,例如與電 影館、美術館等外部單位合作策劃書展、閱讀角,與繪本作家合作開發在地繪本,

與學校等教育單位合作辦理班級圖書證,館藏分享,提升資源可近性。高市圖希望 整合文化單位的資源,透過文化事業建立資源網絡,以提供更便捷、更完整的讀者 服務,成為市民文化浸潤、知識傳播的平臺。

附記

本文改寫自「公共圖書館做為知識傳播的媒介:以讀者為中心的閱讀推手―以高雄市立 圖書館為例」,刊登於第六屆玄覽論壇論文集《金針度人:活化古學・提煉新知》(108 年 9 月),頁 201-213。

【本文收稿日期:108 年 11 月 15 日】

參考文獻

周孟香(2010)。活化公共圖書館建築空間:打造以讀者為本的閱讀環境。臺灣圖書館管理 季刊,6(4),39-48。

林盈鈞(2015)。圖書館創新服務初探。臺北市:文津。

(14)

邱惠美(2006)。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制度初探-兼論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問題(上)。政大法 學評論,90,171-227。

高雄市立圖書館(2018)。寧靜革命。高雄市:高雄市立圖書館。

許立一(2000)。新公共管理的省思:以黑堡觀點為基礎。公共行政學報,6,29-65。

陳韋臻(2016)。「行政法人」從何而生,往何處去?一切從英國談起……。檢自 http://

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580

陳書梅(2008)。館員在公共圖書館成人閱讀推廣活動中之角色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

65,19-26。

彭錦鵬(2008)。行政法人與政署之制度選擇。考銓季刊,53,21-36。

曾淑賢(2010)。國內外公共圖書館建築及空間改善之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4),

8-29。

曾淑賢(2018)。丹麥公共圖書館進步現況及發展趨勢之探討。國家圖書館館刊,2,1-53。

馮佳(2014)。美國公共圖書館理事制度。圖書情報工作,58(16),57-61。

楊琪(2016)。美國公共圖書館理事會制度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情報資料工作,5,23-29。

廖又生(2003)。圖書館知識管理初探。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1,51-60。

維基百科(2019)。行政法人。檢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1%

8C%E6%94%BF%E6%B3%95%E4%BA%BA&oldid=53026681 劉坤億(2005)。臺灣推動行政法人化之經驗分析。臺北:經典。

盧秀菊(1999)。歐美日公共圖書館行政組織體系概述。圖書與資訊學刊,28,22-36。

龍梅寧(2009)。論圖書館文化服務功能的開發與創新。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145-148。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9). Core values of librarianship. Retrieved from http://

www.ala.org/advocacy/intfreedom/corevalues Crawdford, G. (1995). Five new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IFLA. (2018). IFLA/systematic public library of the yea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fla.

org/node/29023

Jochumsen, H., Hvenegaard R. C., & Skot-Hansen, D. (2012). The four spaces – a new model for the public library. New Library World, 113 (11/12), 586-597.

UNESCO. (1994). 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 1994. IFLA Journal, 21(1), 66-67.

Retrieved from http://www.ifla.org/VII/s8 /unesco/eng.ht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科技教育 設計 模型 製作.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提供文體 結構知識 和幫助讀 者勾起已 有的知識 和經驗 提高讀者. 的敏銳力 和解決閱

• 中文科、常識科及圖書科協 作,以「活在資訊中」為主 題,進行本科、跨學科讀書 會,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 興趣..

許顯良 中國歷史上的傳奇女子 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179.. 朱漢國 一本書讀懂民國

學生在專注理解遊戲時, 不自覺的要理 解文字提供的線索, 閱讀的目的明確而 有意義, 有助練習認字讀句。..

中三 中二+實用課程 中四 中二+實用課程 中五 中三+實用課程 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