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微積分基本定理第一部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 微積分基本定理第一部份"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微積分基本定理第一部份

微分是求切線斜率,而積分是求面積,看起來完全是兩回事。然而在微 分與積分正被數學家們不斷研究的過程當中,某些敏銳的數學家已經隱約 察覺,此二者之間似乎有互逆的關係。後來牛頓與萊布尼茲,不但都系統 性地發展微分與積分,並且也提出了二者之間的互逆關係,由此奠定了微 積分學的重要基石。

在一開始討論積分的時候,我們是將函數先分割成 n 個子區間。接著 在每個子區間都做一個函數值取樣,並且乘以該區間寬度。然後辛苦地將 n 個這樣的結果再加總起來,接著還要再取極限,讓每個子區間的寬度趨 近到零。

如此耗費工夫,又耗時又難寫。等你做完一題積分,秦始皇都已經把萬 里長城蓋好了。

然而當我們看出積分與微分的互逆性以後,我們便可以將積分問題的 大麻煩(分割、取樣、求和、取極限),變為小麻煩(求出反導函數再代 值)。仍可能很不好做,但已經簡化不少。

在繼續討論以前,我們先來認識一種函數 F(x)。它的長相是這樣

F(x)=

x

a

f (t)dt

大部份的書中直接給出它的長相,並沒有給它稱呼。在簡體書中它被稱 為 變限函數,照字面看似乎是「將變數放在積分上(下)限」的意思。少 數的英文書中稱之為 Integral function,或是用敘述的,Integral function with variable upper(lower) limit。就如「變限函數」這個名稱所說的一樣,

要注意它的變數是放在積分上限的位置。如果你沒看懂的話我再寫一次,

標上顏色

F(x)=

x

a

f (t)dt

將函數寫成這付德性,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以下我就用一個比喻。

假設你早上九點開始唸書。唸書效率總是有高有低的, f (t) 就是你的唸 書效率函數。代入不同的時間 t,就會有不同高低的唸書效率。唸書效率

(2)

乘以唸書時間,就是唸書成果。但因為現在唸書效率函數是曲線,不是固 定的,所以沒辦法直接乘,而是唸書效率函數這條曲線下的面積。如果你 讀到下午三點,那麼你的唸書成果就是

F(15)=

15

9

f (t)dt

求唸書效率函數 f (t) 從 t = 9 到 t = 15 之間的曲線下面積。如果你讀到晚 上九點,那麼你的唸書成果就是

F(21)=

21

9

f (t)dt

求唸書效率函數 f (t) 從 t = 9 到 t = 15 之間的曲線下面積。中間當然可以 去吃飯上廁所啦,那段時間效率變成是 0 而已。

所以,F(x) 就是你從早上九點,也就是 t= 9,唸書唸到 t = x 的時候,

這期間所累積的唸書成果。

假設現在你已經唸得很累了,正在考慮要不要去睡覺。你心想,如果現 在多唸一小段時間,所造成的唸書成果變化率還蠻大的話,那就先撐著。

如果很小的話,那還是先休息好了。

多唸一小段時間,所造成的唸書成果變化率,這不就是將 F(x) 微分 嗎?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是晚上十點,那麼此時多唸一小段時間,所造成 的唸書成果變化率,就是 F(22)。在 t = x 時多唸一小段時間,所造成的唸 書成果變化率,就是 F(x)。

可是話說回來,什麼叫做「多唸一小段時間所造成的唸書成果變化率」

呢?說穿了不就是唸書效率嗎?也就是說,F(22) 根本就是 f (22);F(x) 根 本就是 f (x)。如果你能理解我在說什麼,這其實就是微積分基本定理的第 一部份了!

(3)

Theorem 1.1. part 1 若函數 f (x) 在區間 [a, b] 上 連續,則函數 F(x) =

x a

f (t)dt[a, b] 上連續且在 (a, b) 上可微 分。它的導函數是

F(x)= d dx

x

a

f (t)dt = f (x), ∀x ∈ (a, b)

求以下函數的導函數:

(1)

x

1

sin(t2)dt (2)

x

0

dt 1− t2 (3)

x

0

sin(cos(tan(t)))dt (4)

x

1

t3− t2+ 55 dt

全部都太容易了!微積分基本定理告訴我們,要將 F(x) 微分,只須將 x 直接代入 f (t) 之中即可。所以答案就是

(1) sin(x2) (2) 1

√1− x2 (3) sin(cos(tan(x))) (4)

x3− x2+ 55

d dx

1

x

sin(t2)dt

現在變數長在積分下限,怎麼辦呢?很簡單,只要利用積分的性質

1

x

sin(t2)dt= −

x

1

sin(t2)dt

(4)

所以

d dx

1

x

sin(t2)dt= d dx

(

x

1

sin(t2)dt )

= − sin(x2)

以上,稱之為第一類。第二類的狀況長這個樣子:

d dx

x3

1

sin(t2)dt

第二類狀況與第一類不同的是,積分上限不只是 x,它是個 x 的函數。

這種情況稍微複雜一點點,但也並不難作,只要視之為合成函數再套連鎖 規則即可。本來

F(x)=

x

a

f (t)dt 現在我們將

x

替換成

g(x)

,就變成

F(g(x))=

g(x)

a

f (t)dt

現在我們要求 F(

g(x)) 的導函數,那不就是合成函數,要用連鎖規則嗎

(F(g(x))) = F(

g(x)

)· g(x) 所以這一題的做法就是

d dx

x3

1

sin(t2)dt= sin((x3)2)·( 3x2)

= sin(x6)·( 3x2)

d dx

sin(x)

1+ t2dt

(5)

1+ sin2(x)· cos(x)

接下來是第三類:

d dx

x3

x4

sin(t2)dt

這次上下限都是 x 的函數了。但這次作法其實更簡單,只要利用積分 的性質 ∫ x3

x4

sin(t2)dt=

x3

1

sin(t2)dt

x4

1

sin(t2)dt 於是

d dx

x3

x4

sin(t2)dt= d dx



x3

1

sin(t2)dt

x4

1

sin(t2)dt



= d dx

x3

1

sin(t2)dtd dx

x4

1

sin(t2)dt

這樣就回歸到第二類啦!至於那個 1 是我隨便寫的,寫什麼常數都可以,

只要它在函數 sin(t2) 的定義域裡面就好。

所以本題就是 d dx

x3

1

sin(t2)dtd dx

x4

1

sin(t2)dt

= sin(x6)·( 3x2)

− sin(x8)·( 4x3)

(6)

有關微積分基本定理第一部份,題目大概就是這三類,掌握住以後大概 就沒什麼問題了。要注意的是,跟別人(尤其是你的老師)講話時,千萬 不要說什麼第幾類的,因為這種分類只有我這樣講。

(7)

2 微積分基本定理第二部份

Theorem 2.1. part 2 若函數 f (x) 在區間 [a, b] 上 連續,並函數 F(x)[a, b] 上是 f 的反導函數之一。換句話說

F(x)= f (x), x 在 [a,b] 上

那麼

b a

f (x)dx= F(b) − F(a)

有了微積分基本定理第二部份以後,我們不必每次積分都在做分割、取 樣、求和、取極限。只要想辦法找出被積分函數的反導函數之一之後,再 代入上下限並相減即可。所謂的「之一」意思是,x2+ 7 的導函數是 2x,

x2− 89 的導函數也是 2x。基本上對於任何常數 C,x2+ C 的導函數都是 2x。所以 2x 的反導函數有無窮多個,都是 x2+ C。寫哪一個都可以,反正 相減就減掉了。通常是不寫,不寫其實就是取 C = 0 的意思。

3

1

x2dx

由於 x3

3 的導函數即是 x2,這就是說 x2 的反導函數之一是 x3

3。所以

3

1

x2dx= x3 3

3

1

= 33 3 −13

3

= 26 3

(8)

π6

0

cos(x)dx

π

6

0

cos(x)dx = sin(x)|0π6

= sin(

π

6)− sin(0)

= 1 2

微積分基本定理的第一部份 d dx

x

a

f (t)dt= f (x)

就好像是說,如果先將函數 f 做積分,之後再微分,就會回到 f 。至於微 積分基本定理的第二部份

b

a

F(x)dx= F(b) − F(a)

則好像是說,如果先將函數 F 做微分,之後再積分,就會回到 F。我們將 此二部份合起來看,就變成了

微分與積分是互逆的操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微信扫一扫

在上 一節中給出了有單位元的交換環 R 上的模的定義以及它的一些性質。 當環 R 為 體時, 模就是向量空間, 至於向量空間中的部分基本概念與定理, 有些可以移植到模上來。 例如 子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三) 變率與微分、 求和與積分: “變率” 與 “求和” 是函數的兩種定量型 (quantitative) 的基本性質。 但是它們的定義本身就是理論的起點, 有如當年

 對人最大的衝擊,就是複製人若稱呼 原來的本尊為大哥或大姊,本尊的父

約西元前一世紀的 《周髀算經》 相傳畢氏定理是商代由商高發現的, 全書第一節就記載著 一個名叫商高的人, 對周公講了這樣一段話: 「折矩以為勾廣三, 股修四, 徑隅五。 既方其外,

題目問什麼?請把它找出來。 【題目問每人 會分到幾枝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