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評量概念及實施方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多元評量概念及實施方式 "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多元評量概念及實施方式

壹、緒論

一、教育、教師、教科書、教學與評量

 教育志業的省思、老師教學是教一門知識/智能/智慧,還是在教教科書?

 傳道、授業、解惑等教師多元角色的省思:成為一位專業卓越優異的樂活 教師

 考試是考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還是對教科書的熟悉?

 「評量是為了學生學習」,但在實際教學上做到了嗎?

 在評量測驗時,教師是依「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來命題嗎?

 如何將對的、有價值的觀念,確切落實到教學和評量上,藉以發揮評量/

考試領導或影響教學的正面功效 二、評量的相關概念

 評鑑 (evaluation)、評估 (appraisal)、評量 (assessment)

 測量 (measurement)、測驗 (testing)、考試 (examination) 三、實施評量的原則

 試題的編撰宜講求技巧,方能使評量的結果有意義

 教師即可根據評量的結果修正教學方式,評鑑教學成效。

 從評量中發掘並培育學生多元智慧 。

 出題思考:測驗目標?為什麼要考試?為什麼要及格?不及格如何補救?

貳、多元評量的意義、理論與特徵 一、多元評量的意義

(一)評量的意義、功能與類別

教育三個主要支柱是課程、教學與評量,教學的領域裏,教學評量常被視為教學 活動,過程中的最後一個階段,但卻不是教學活動的結束或終點,教學評量的結 果可以提供回饋,作為下一次教學的參考,評量一詞與考試在日常教學中常相互 並用,但在本質上,考試只是評量的方法之一,評量的範圍比考試要廣,要評量 教學,除了採取考試的方式之外,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如觀察、晤談、口試……

等。評量的主要功能有二 ,一是可供學生瞭解學習進步情形及教師教學成果和 缺失所在。其二是供學生家長瞭解子地在校學習成果。教學評量六大類:

1.安置式評量:指在教學前對學生「起點行為」方面的評量,旨在使教師能在教 學活動開始前對於學生所具備的行為特質,學習特質和各種知能有所瞭解,以供 日後教學之參考。。

2.診斷式評量:指在教學活動進行當中,對於學生所呈現出的學習困難及原所做 的診斷測驗,其因的是在供教師瞭解學生學習困難的成因,以供補救教學參考。

3.形成性評量(小考、隨堂考)是指在教學活動進行當中對於教師的教學及學生

(2)

的學習表現的評量。旨在提供師生連續性的回饋資料以幫助教師瞭解,在教學過 程中學生學習成敗的原因。

 評量目的:學習歷程的評量,協助學生確認其優缺點。

 評量形式:非正式的考查。

 評量時機:學習過程當中。

 評量回饋:回饋給學習者。

4.總結性評量:指在全部教學活動後(或某一單元)對於學生學習成就的評量

 評量目的:瞭解學習者是否達到一定標準。

 評量形式:正式的考評。

 評量時機:學習告一段落之後。

 評量回饋:回饋給學習者之外的人。

5.標準參照式評量:以決定的標準作為評鑑學生學習行為表現依據,換言之,教 師要求學生的學習要達到預定的標準,並據此判斷學生的成績和優劣。

6.常模參照式評量:把學生的學習表現與其一特定的參照團體相比較,以作評量 的依據,例如以同年級的平均成績為參照點,比較分析學生間的差異情形即是常 模參照評量,其目的是用來評定成績等第,常以百分等級目標分數來表示。

(二)傳統式評量

實例:選擇、配合、是非與填充測驗

 根據客觀的紀錄與分數的解釋作判斷

 著重在與其他學生分數的相互比較

 評鑑者只依分數呈現學生知識

 評鑑傾向通則化

 限制以課程或教學行動提供資料

 評鑑傾向由教師及外在因素掌控 (三)替代式評量

實例:學生的實驗、辯論、檔案與作品

 根據觀察與主觀且專業的判斷作評鑑

 著重個別學生的學習

 評鑑者依個人或群體創造評鑑故事

 評鑑傾向個人化

 允許藉著課程行動提供資料

 允許學生參與評量

(3)

二、多元評量的理論、慎思與特徵 (一)多元評量的相關理論

• 開放教育、多元智能理論、多元學習理論、多元文化理論、全腦理論、

Sternberg 的三元智慧理論、建構理論

• 杜威與克伯區的主學習(primary learning)、副學習(associate learning)、附 學習( concomitant learning)

• Gagné 的學習成果:語文資料、心智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度

• Bloom 的教學目標:認知領域目標、情意領域目標、技能領域目標

(二)多元評量的慎思

我所擬定的教學計畫是否適合我的學生?

怎樣分組教學,才能提昇學習效果?

學生是否已具備學習新單元所需之知能?

有多少學生通過該課程的精熟標準或具備最起碼必備知能?

學習過程中,學生進步情形如何?

在什麼時候幫學生複習最有效?

 學生遭遇到哪些學習困難?

 哪些學生是低成就者?

 哪些學生應接受諮商,安排到接受補救教學?

 哪些學生自我瞭解較差?

 每位學生應得的期末總成績為何?

 我的教學成效如何?

真實生活世界的 表現

教學目標

學習效能

教材內容 方法

有組織的,有 順序的可以 達到目標。

導論、教學、解 釋、演示、練習、

回饋與結論

測驗與觀察

(4)

(三)多元評量的特徵

 重視評量而非測驗

 簡單、自然和定期發生的評量

 具有生態效度

 使用客觀、公正的多種評量方法與工具

 對個別差異、發展階段與專業知識形式的敏感度

 為了學生的利益而實施評量 參、多元評量的技術種類與檔案評量 一、多元評量的技術種類

(一)非紙筆測驗

1、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

2、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

3、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

4、另類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

5、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

(二)紙筆測驗 1、傳統紙筆測驗

2、開卷考試(Open-book Exam.)

3、在家考試(Take-home Exam.)

二、檔案評量

(一)檔案評量的意涵

 是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有目的的蒐集學生作品,展現出學生 在一個或數個領域內的努力、進步、與成就。

 學生依據教學目標與計畫,持續一段時間主動有系統地收集、組織、統整、

省思與展現學習過(歷)程與成果資料,做為教師與同儕評量其努力、進步、

成長情形

 有計畫和有目的蒐集與組織學生學習過(歷程)程與成果(作品)表現資料,

努力與進步情形,知識、技能、與成就證據成一卷宗(資料檔案夾),以呈 現成果(作品)品質與進步情形

 又稱卷宗評量、歷程檔案評量 (二)檔案評量的類型

 紀錄檔案 Documentation Portfolio

 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學習內涵與評量標準,再要求學生就學習內 涵與評量標準著手收集或製作檔案,後依據評量標準實施評量,包 括學生的最優秀作品及弱勢的表現

 過程檔案 Process Portfolio

 著重呈現學生學習歷程進步、努力與成就的觀察與記錄

(5)

 成果檔案 Showcase Portfolio

 展示學生彙整的最優秀作品或成果 (三)施行檔案評量的施行

1. 界定檔案評量的目的 檔案評量設計之建議

 由學生選擇作品以建立學習檔案

 學習檔案宜包括學生自省與自評所表現之資料

 例如,要學生對所選作品,說明理由

 要學生寫檔案內容簡介,說明檔案的特色、優缺點

 可包括自評及同儕評語

 學習檔案宜反映學生之學習活動情形

 學習檔案可隨時段不同,表現不同功能

 期中以學習歷程、學習困難為主

 期末以展現學習成果為主

 檔案內容宜表現成長

 例如,要學生說明學習的進步情形,舉出特別作業以表示成長

 要學生描述課外學習活動,以反映成長情形

 協助學生製作檔案

 定期與學生討論檔案內容,提供立即回饋

 定期檢核學生檔案資料蒐集情形

 支持並增強學生對卷宗評量的參與感與擁有感 (四)檔案評量檢核參考

1. 檔案評量目的為何﹖(是否為重要教學目標﹖) 2. 檔案評量的內容為何﹖

3. 檔案評量如何評分﹖(評分標準及評量方式為何﹖)

4. 檔案評量的設計是否具主動性﹖(是否有給學生機會選擇檔案內容﹖) 5. 檔案評量的設計是否具成長性﹖(是否有反映學生成長、學習歷程﹖) 6. 檔案評量的設計是否具溝通性﹖(是否計畫定期與學生討論檔案內容﹖學生 同儕間是否有機會分享﹖)

7. 檔案評量的設計是否具反省性﹖(是否予以學生自省/自評機會﹖)

 Professional Portfolios for Teachers

 Pre-service Portfolios

 Career portfolios

 Action Research Portfolios

 教師教學檔案評量 (五)歷程檔案目錄

 個人專業背景

 課程教學設計與省思

(6)

 學生成果評量

 班級經營與輔導

 研究發展與進修

 敬業精神與態度 (六)檔案評量的設計與製作

 界定檔案評量目的:

 不同目的會影響檔案內涵、類型、性質、容量、用途、結構、自主 權、建構程序、評量標準……

 目的:增進成長(開放式檔案,學生自主權高), 診斷、回饋與溝 通(半開放式檔案,學生適度自主),評鑑(結構化檔案,學生無自主 權,根據教師規定製作)

 決定檔案評量的類型:

 成果檔案:呈現結果,適於班級中使用(開放式或非結構式檔案)

 過程檔案:了解學習過程或診斷學習問題,適於班級中使用(開放 式或非結構式檔案,或半開放式或半結構式檔案)

 評量檔案:檔案內容與評量標準化,適於班級間、學區間中使用(結 構式檔案

 訂定檔案實作規範:

 將教學目標轉化為明確的實作規範

 依據評量目的擬訂檔案實作規範

 顧及認知、技能、情意

 不同檔案評量目的有不同規範訂定方式:

 增進成長目的:學生自行決定規範

 診斷、回饋與溝通目的:師生共同決定

 評鑑目的:教師決定規範

 檔案評量的設計與製作(四)

 轉換檔案實作規範為檔案項目(內容):

 學習成果記錄:可留下正式記錄者,如作業、圖表、測驗卷、作品 、 報告……

 複製品:難留下正式記錄者,如錄影帶、照片 、討論記錄 、錄音 帶……

 他人證明:成果有賴他人證明者,如同儕意見、教師意見、家長意 見……

 檔案製作品:專門為檔案製作的資料,如檔案目錄、反省 、心得、

註解……

 省思:每週或月省思一次,可採格式化或開放式

 註解:對檔案目的、內容、製作過程所做說明

 檔案評量的設計與製作(五)

(7)

 擬定評量標準:

 事先公佈,力求客觀公正與省時省力

 公佈決斷點(精熟點、效標、或標竿(banchmark),目的在補救或增 廣教學)

 分整體(省時但難診斷)與分項(耗時費力但可診斷)評分(分數或等 級)

 分能力(表現)與努力面向

 檢核表(Y/N ,或 P, F, CP),評定量表(三等第以上,如很好、不錯、

加油、改進、補繳)

 文字描述的回饋需具體明確(教師、同儕、家長)

 教師評、自評、同儕互評、家長評

 給基本分、分項可加權計分

 檔案評量的設計與製作(六)

 製作使用與評量說明:

 目的:讓學生、教師、家長了解檔案製作過程、評量方式、評量標 準等

 給學生的檔案說明:包含檔案內容、評量標準、注意事項 、完成 期限 等

 給教師的檔案說明:學習目標、評量方法、評量標準、計分方式、

使用方法 、補救教學、補充說明、注意事項 等

 檔案省思的內容

 方式:每週或月對檔案各項資料省思一次,可採格式化或開放式

 內容:

 我做了甚麼? 為甚麼?

 我為何納入此作品(資料)? 我從此作品(資料)學到甚麼?

 我對作品最滿意和最不滿意之處? 為甚麼?

 作品有何需要改進之處? 如何改進?

 我的努力夠嗎? 是否須再強? 如何加強?

 檔案優點?有何需要改進之處? 如何改進?

 做完整個檔案我學到甚麼?(比較製作前後的學習表現)

 我未來努力方向是甚麼?

 其它?

肆、評量規準、工具及學習困難的診斷 一、評量規準

(一)認知、技能、情意等三大規準及各次層次規準

(二) 評分的標準 (scoring criteria)亦可稱為評分項目(scoring rubric)或評分方案 (scoring scheme)。評分規準(rubrics)指的是一個經過設計之規則、指引或標準。由

(8)

教師事先擬定明確目標,讓學生清楚知道他們所要達到之程度,其對於評定學生 努力成果非常有效,並可提升學習動機,但在設計上也相當費時而主觀。

(三)示例-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寫作測驗評分規準 (四)多元評量實作

二、評量工具

(一)各種適性測驗工具說明

(二)各種評量工具優缺點及注意事項

評量工具/解釋 說明

優點/缺點/注意事項

問卷調查:針對 所 欲 研 究 的 目 標,受訪者能分 享意見,例如:

技能、態度、行 為 或 是 課 程 的 品質、特點。

優點:

1. 能將學校改革的願景交由學生、校友或大眾來共同決定。特別 是有利於上述各團體所共同關切的議題。

2. 能在短時間內涵蓋廣泛屬性的對象與課程。

3. 其評量結果對非專業人員而言較容易理解。

缺點:

1. 其評量結果高度依賴問卷的措辭和試題的編排。因此,好的問 卷很難設計。

2. 通常須仰賴自願樣本,這些受測者可能帶有偏見。

3. 此類閉鎖式選項的答題方式可能無法使受訪者表達其真正的意 見與心理轉變過程。

注意事項:

1. 須使用便宜的回收方法從廣大受訪者中回收重要且有評估性題 材的問卷。

2. 問卷結果只反應受訪者在有關態度和/或行為的概念願意回答 的問題,此缺失須謹慎看待。

訪談:以面對面 談話的型式,使 受 訪 者 分 享 其 意見。

優點:

1. 除了面對面接觸外,面談涵蓋大部分問卷調查的特性。

2. 允許更個人化的問題,也能根據受訪者的回覆對議題作更深入 的探究。

3. 訪問者能有立即的回饋。

4. 比問卷調查涵蓋更多樣化的項目,提供更直接開放的資料。

缺點:

1. 需要面對面接觸,有時不易安排。

2. 如果事前雙方從未有任何接觸,受訪者可能會感到威脅,使結 果不易客觀甚至存有偏見。

3. 費時,尤其需要訪問大量的對象時。

注意事項:

1. 訪談能涵蓋廣泛的內容,及與受訪者互動。而這種深入探查的

(9)

評量工具/解釋 說明

優點/缺點/注意事項 機會是相當珍貴的。

2. 由於直接接觸不容易安排且昂貴,且可能讓受訪者感到威脅,

需經過謹慎安排。

標準化測驗/量 表:一般由團體 研發,測驗方式 以 多 重 選 擇 為 主,團體施測,

屬 於 課 程 中 較 客觀的評量,成 績 依 據 與 ㄧ 個 常 模 團 體 之 比 較,通常需向販 售商購買測驗/

量表。

優點:

1. 能迅速施測。

2. 對於國家標準的學科較有幫助。

3. 適合針對跨校或跨系所的常模參照與進行比較研究時的工具。

缺點:

1. 能被評量的題材可能有限。

2. 不可能完整測量或達到課程、系所、或各校特定的目標和宗旨。

3. 評量結果對個別課程改善或學生個人進步沒有直接的幫助。

注意事項:

1. 相對地迅速、簡單,但大都只能用在需要團體表現水平和外在 成績比較的地方。

2. 對學生個人或課程評鑑沒有太大用處。也許不是很理想,但許 多時候是跨校或跨系所進行比較研究的唯一選擇。

自 行 研 發 的 量 表/測驗:課程 教 師 自 行 設 計 的 客 觀 或 主 觀 測驗。

優點:

1. 內容和格式能配合特定的課程/系所目標、目的,以及學生的特 色。

2. 能設立與課程/系所有關特定的表現基準。

3. 能將學生學習的過程或課程內容中的個別差異予以具體化。

缺點:

1. 需要相當多時間的協調與修改,尤其是跨領域發展的課程設計 過程。

2. 不能採取常模參照的測量或跨校的比較。

3. 費時費力。

注意事項:

此工具對學生個人課業或課程評鑑是極有用的。

長 期 檔 案 紀 錄 : 包 括 傳 紀 性、學術性、或 其 它 的 檔 案 資 料,可從學校或 其它機構取得。

優點:

1. 容易取得,只須花一點功夫。

2. 建立於已持續進行的資料收集上。

3. 是設立比較前後基準線的好方法。

缺點:

1. 須費相當的力氣和協調決定校園內到底可提供哪些資料,然後 才製成需要的格式。

2. 爲發揮最大功效,資料組件必須整合。這可能需要爲學生資料

(10)

評量工具/解釋 說明

優點/缺點/注意事項 設計個別的資料庫。

3. 也許會造成變相鼓勵「找地方用資料」而不是針對其特定的目 標、目的作評鑑。

注意事項:

1. 若能取得資料,不失為簡單迅速、有效花費的方法。

2. 資料的品質通常有限,但對重要的縱向比較是絕對必要的。

3. 此評量工具應為所有評鑑系統的標準元件。

焦點團體:通常 7 ~ 12 人 針 對 ㄧ 個 研 究 議 題 或 評 估 問 題 作 討論,由一位受 過 訓 練 的 主 持 人 與 參 與 者 進 行 數 次 討 論 以 獲得一致趨向。

優點:

1. 對於蒐集點子、細節、新見解,和改善題目設計有幫助。

2. 有助於問卷設計。

3. 焦點團體組員間的互動常催化新見解的產生。

缺點:

1. 不能替換有系統的評鑑程序。

2. 主席須經過訓練,受邀組員間才能夠在討論中產生新見解。

3. 組員間的意見差異有時會造成困擾。

注意事項:

1. 若能由一個受過訓練,且有主導焦點團體與分析焦點團體資料 經驗的人領導,焦點團體是一個迅速、便宜的蒐集資訊方式。

2. 此工具對支援其它評鑑方法的三角比對(triangulation)很有幫 助,但不能 t 成為評鑑程序的主軸。

3. 焦點團體也應和其它的評鑑法一樣以嚴謹的態度執行,依據健 全的設計流程來發展與分析。

學 習 歷 程 檔 案:蒐集學習過 程 中 學 生 所 有 的 工 作 成 品 與 檔案,並將之整 理分類,設計上 端 視 評 分 結 果 如何使用。

優點:

1. 可以同時看到縱向與橫向的學習成效,是極正面並具有有未來 性的工具。

2. 能評量多種課程內容。

3. 節省學生時間和力氣,因不需要個別的評鑑時間。

缺點:

1. 對評鑑者而言費時費力。

2. 建立可靠合理的評分項目與資料蒐集的管理是一大難題。

3. 無法提供外在合理性(generalization)。

注意事項:

學習歷程檔案對多重學生核心能力指標的評鑑尤其有好處。

模擬測驗:屬於 能 力 取 向 的 測

優點:

1. 比考試或其它以表現為根據的評量方式更能評鑑出學生技能發

(11)

評量工具/解釋 說明

優點/缺點/注意事項

驗,當無法在真 實 情 境 中 評 鑑 學 生 的 表 現 時,學生的能力 將在近似「真實 情境」的模擬情 況 下 評 量 個 人 在 情 境 中 的 能 力。

展的深度和廣度。

2. 更有彈性,幾乎可用於所有以學生為主的技能。

3. 對許多技能項目而言可以團體實施,能兼顧品質與成本效益。

缺點:

1. 對艱深或高危險度的技能而言(如架駛飛機),模擬測驗的品質越 高,越可能產生和「實地表現評量」相同的問題。

2. 學生表現的排名基本上比標準測驗來得更主觀。

3. 受觀察的行文樣本和受評量的表現可能不是典型的,特別是因 為有其他人的樣本呈現。

4. 需要龐大的前置作業。

注意事項:

長期開銷少,是個可增加內在與外在合理性的方法。

實作評量:透過 對 真 實 情 境 的 直接觀查,真實 地 量 測 ㄧ 個 能 力。

優點:

1. 對學到的東西作最直接的評量。

2. 超越紙筆測驗的限制和大部分其它技能評量方式。

3. 格外地與職業訓練課程的目標與技能發展相關。

缺點:

1. 學生表現的排名基本上比標準測驗來得更主觀。

2. 受觀察的行文樣本和受評量的表現可能不是典型的,特別是因 為有其他人的樣本呈現。

3. 需要龐大的前置作業。

注意事項:此工具大體上是很受重視但費事的成果評鑑方式。然而卻 是技能發展評鑑最合理的方式。

聘 請 專 業 評 鑑 者:聘請同領域 的專家,藉由一 些 方 式 如 問 卷 或 訪 談 得 到 相 關訊息。

優點:

1. 可增加公正性與客觀性。

2. 藉著專業評鑑者的協助,可提供課程諮詢的機會。

3. 學生可能透露給外人平時不便分享的事。

缺點:

1. 可能會冒著評鑑者的專業和期望與課程屬性不符的風險。

2. 對個別和大規模的課程評鑑來說是相當昂貴且耗時的。

3. 自願擔任評鑑者容易精疲力盡(donor weary)。

注意事項:此方式較適合用來與主要評鑑方式之間的比對,而不是首 要的評鑑選擇。

口試:透過學生 與 評 鑑 者 面 對 面的對話,評量

優點:

1. 內容與型式能配合特定的目標、目的和學生的特性、課程表和 課程等。

(12)

評量工具/解釋 說明

優點/缺點/注意事項

學 生 對 於 知 識 的理解程度。

2. 能依課程訂定特定的表現基準。

3. 能訓練學生運用溝通能力教將其學習過程與重點具體闡明。

缺點:

1. 需在課程進行中灌輸學生相當多的口頭發表技巧。

2. 費時費力。

3. 要需求評量方面的專業知識以確保合理性與可靠度。

注意事項:口試能提供相當好的功效,絕對值得少量學生的課程,以 及考試政策不禁止口試的當局利用。

行為觀察:在自 然 沒 有 干 擾 的 情境中,觀察學 生 行 為 的 頻 率、持續時間以 及型態,通常觀 察單一個體,亦 能 透 過 錄 音 機 與 錄 影 機 觀 察 群體。

優點:

1. 評估態度、價值等在實際行為中的程度的方法。

2. 是最能攫取學生自然純真反應的評鑑方法。

3. 為所有工具中最少直接參予的評鑑選擇,其目的就是在於避免 評鑑者的介入。

缺點:

1. 觀察者有時會冒著結果混淆的風險。

2. 可能觸及社會或職業上敏感的議題,有時甚至有法律上的考量。

3. 沒經驗的觀察員會造成不可靠的結果。

注意事項:

1. 這是得知學生實際行為、如何表明動機、態度和價值最好的方 法。

2. 當研究敏感議題時,須格外謹慎執行。

3. 但在研究者難以得到其餘資料的情況下,為求答到合理性及有 用的結果,這是值得一試的方法。

三、學習成就及困難的診斷

正確診斷學生學習成就及學習困難,才能協助學生有效學習。學習困難的性 質與類型,在傳統上乃是以天生的智力做為與學生學習成就參照的標準,認為學 生的學習表現水準低於其智能應有的期望表現水準,即為表示此生有學習上的困 難。以智能做為參照標準的觀點,易忽略了學生在非傳統智力內容的發展的可能;

每個人都有學習潛能,而每個人的學習歷程、方式也不同,所能夠切合適應的教 學方式自然有個別差異,因此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不佳,產生學習困難,乃是由 於不適當的課程分化或是學生對於教學無法充分適應的結果。

學習困難的學生,可分為四種類型:

(1)學習遲緩學生-這類學生在智力方面偏低,大約在平均數之下 1~2 個標準 差,亦稱為「臨界智能不足」。

(13)

(2)低成就學生-這類學生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又可分為「普通能力低成就生」、

「資賦優異低成就生」。

(3)學習障礙學生-這類學生一般來說智力正常,但有腦功能器質性的障礙,

又稱為「器質性學習障礙」,這類學生其實包含了很多種類,例如一般我們熟知 的「過動兒」即為此類學習障礙。

(4)行為異常學生-這類學生事實上並無智力上的異常,其形成原因乃是由於 心理、生理或是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在生活中表現出異於他人生活常規或是同年 齡發展常態的行為,並且對於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造成妨礙。這類又稱為「性格 及行為異常」。

以上幾類的學習障礙,他們雖然在行為表現上可能一樣,但由於形成的原因 不同,教師在輔導之時,亦需採用不同的方式。因此,辨明學生的學習困難類型,

乃是處理學習困難學生的過程中,首要的工作。

影響學習困難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家庭、學校、社會、個人四個方面,在個別 的學習困難個案中,這四個因素往往是交錯影響又層層相關,教師在診斷學習困 難的成因時,不能只著重於某種因素而忽略了其他較為根本,或是較為隱而不顯 的因素。教師必須釐清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的層次因果關係,以作為實施全面性的 補救措施時的依據。

教師在進行學習困難診斷時,宜注意幾個原則:

(1)要配合課程的要求,避免因為對於學生有不符課程要求不當期望,產生錯 誤的診斷。

(2)針對學生個別的教育需求做分類。

(3)在自然的情境中做個別化的診斷性評量。

(4)為避免學生因為相互比較而產生不良的競爭心態,並且基於肯定每個人均 有其獨特學習型態,因此宜少用常模作為診斷的標準。

(5)隨時評量學生,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生較小的困難時,就可以馬上 予以補救。

(6)診斷結果需告知父母及相關人員,讓父母以及專業人員得以共同參與學生 學習困難之診斷與補救。

(7)重視區別性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亦即注重分辨學生為何種類型學 習困難之診斷,以針對不同學習困難類型,採取適合的補救措施。

(14)

(8)診斷需採用多種方法、工具以及多元觀點。

在診斷的策略方面,除了正式的評量(formal assessment)之外,教師宜更注 重非正式之評量(informal assessment)。非正式評量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1)觀察、晤談與問卷量表的使用

(2)課程本位評量-這可以由各科科任老師根據各科教學的不同而施予形成性 的評量

(3)工作分析

(4)工作樣本分析-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之下,教師可將學習材料依照學習的程 序作精細的分析,並藉由請學生演習其思考過程的方式,診斷出學生的錯誤

(5)診斷性探查與診斷性教學

(6)標準參照評量-可以得知學生學習的成就,是否達到課程目標所要求的標 準

(7)動態評量-可以刺激學生發揮潛能,較真實地評量出學生的能力

(8)檔案評量-這是最新的評量方式,教師不再以「排名」作為評量的目的,

而是藉著各種多元的角度,來觀察評鑑學生具體的學習成果、作品,真正地為「促 進學生學習」而評量。

在學習困難的補救教學方面,對於各種教學模式中,我個人最感到印象深刻 的,就是「資源教室」與「電腦輔助教學模式」兩者。

由於有修習特教輔系資優組的課程,因此,「資源教室」對我而言並不是個 陌生的名詞,採取此一教學模式,無論是「抽離」或是「集中」的方式,它們共 同的好處是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利用有限的資源,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同學;並 且由於成員並非一貫地集中於同一班,具有流動性,因此可以減少對於資源班同 學的「標記作用」,使得同學能夠在較不受其他心理因素干擾的情況下,接受補 救教學-這比起以往最常採取的「能力分班」的方式,更能夠達到補救的目的。

此外,「電腦輔助教學模式」乃是結合最新的電腦以及網路技術,應用在教 學上面,利用電腦可以呈現多媒體效果,並且能夠與學生即時互動的強大功能,

增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採用電腦和網路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也可以 突破空間與時間上的限制,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接受補救教學,大大地擴展了教 學的可能性。

在補救教學的策略方面,大致可分為四種:

(15)

(1)過程訓練模式-這是針對器質性學習困難學生所使用的策略,旨在訓練學 生生活技能,以及恢復其障礙器官的部份功能。

(2)行為學派模式-這是利用行為學派教學理論的補救策略,它們好處是方法 簡明,容易實施,只要教師能夠遵照其原則,往往能收到具體的成效。尤其適用 於針對學習遲緩型的學習困難學生所實施的補救教學上。

(3)認知學派模式-此一模式乃是針對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習型態所做的訓練,

對於某些低成就型的學習困難學生而言,十分適合。

(4)人際互動模式-這是從建構論的觀點出發,希望透過同儕之間的教導以及 合作學習來幫助學習困難學生進步。

伍、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使瞭解系統櫥櫃應用 於室內設計及室內裝 修之組裝概念,並可達 快速施作之成效,瞭解 系統櫥櫃之元件模具

基本概念 有效教學 差異化教學 多元化評量 適性輔導... A-5-3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顯 得過於籠統, 難以對數學概念的特徵作出 較精確的刻畫。 譬如, 按 Ausubel 的分法, 數 學概念 (特別是高等數學中的概念) 多是二級 概念, 於是對眾多的數學概念而言, 這種分類

1070713 教專研習筆記 陳佳萍 第二天參加教專夥伴回流研習 今天主題是教專政策以及檔案評量. 上午場張教授的資料整理與歸納方式十分有特色 最特別的是比較呂捷與陳子琁兩位補教名師的教學

用網路無遠弗屆、方便分享的優勢及各大學教學績優教授 精心設計的大學磨課師課程,將大學多元而豐沛的學習資

(1)將 iGEM 特色課程納入選修課、課內社團與課後輔導課程,有系統 的教導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實驗原理與 iGEM 作品探討。並同 時準備作品,赴美參加 iGEM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教育技術 2 是關於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使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