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歸因型態 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歸因型態 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歸因型態 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吳聰秀 撰

指導教授 :李偉俊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八 月

(2)
(3)
(4)

謝 誌

何其有幸能在工作十餘年及結婚生子之後,還能重拾書本當學生,同時扮演 著多重角色,其間有艱苦有喜悅,只有曾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三年前幸運地考 上台東大學在職碩士班,再度體驗充實而忙碌的學生生活。這三年來,不論在生 活上與專業上,都有豐富的學習與成長,也獲得許多人不斷的鼓勵與支持,心中 充滿無限的喜悅與感恩。

首先要特別感謝指導教授李偉俊老師,李老師親切的態度與豐富的學識,讓 我如沐春風;從論文題目的擬定到最後論文的完成,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悉心指 導我這個才疏學淺的學生。此外要感謝指導委員連廷嘉老師在論文寫作格式和內 容給予的斧正,以及口試委員陳志賢教授精闢的指導,並提供許多寶貴的見解與 建議使論文得以更臻完善。

在後山求學的四個暑假,收穫良多;感謝老師們不吝傳授專業的學能與智慧;

感謝研究所同學們彼此的切磋勉勵與扶持,在充滿歡笑中相互切磋課業,很榮幸 與你們一起品嚐求學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使我人生的回憶更加豐富,尤其維序同 學的熱忱與關心讓我銘感於心。

另外,感謝服務學校校長暨同事的支持與鼓勵,使得學業得以順利完成。而 在論文問卷施測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感謝感謝所有參與施測學校的校長、老師們 的協助,使我的研究能夠如期進行。更加感謝填寫問卷的小朋友們,有你們的配 合,才能使我的研究得以完滿達成。

親愛的家人是支持我完成學業的最大力量,非常感謝家人爸媽、公公、婆婆、

小姑、妹妹,謝謝您們幫我照顧三個親愛的寶貝,由於你們無限的鼓勵與包容使 我能夠專心投入課業而無後顧之憂;弟弟、妹妹、妹夫們適時伸出援手給予精神 上的慰藉,使我不畏困難完成學業。最後我要將這個苦盡甘來的喜悅獻給陪我走 過這段日子的老公-金聲,感謝他的體諒與付出,在我進修期間,細心照顧兒女、

代勞家務、當我苦悶煩躁時的情緒減壓器……真是辛苦他了!感謝曾經教導及協 助過我的人,你們都是我生命中的貴人,謝謝你們!

最後謹以本文獻給所有關愛我的人,願大家共同分享我的喜悅!

吳聰秀 謹誌 2006 仲夏于東大

(5)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與 憂 鬱 傾 向 之 關 係 , 首 先 藉 由 文 獻 分 析 , 瞭 解 理 論 基 礎 及 相 關 研 究 ; 其 次 以 「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與 生 活 經 驗 問 卷 」 為 調 查 工 具 , 並 以 高 高 屏 地 區 之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 , 以 瞭 解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與 憂 鬱 傾 向 之 差 異 情 形 及 相 關 性 。

本 研 究 以 高 高 屏 三 縣 市 公 立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為 對 象 , 採 分 層 叢 集 隨 機 方 式 抽 取 樣 本,計 有 效 問 卷 1121 份,並 將 所 得 有 效 樣 本 資 料 編 碼 登 錄 , 分 別 以 描 述 性 統 計 、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及 皮 爾 遜 積 差 相 關 等 統 計 方 法 進 行 資 料 的 分 析 與 處 理 , 並 獲 得 以 下 結 論 :

一 、 五 年 級 學 生 、 優 良 與 中 等 學 業 成 就 學 生 以 及 其 它 父 母 婚 姻 狀 況 的 學 生 , 其 正 向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程 度 較 高 。

二 、 國 小 高 年 級 女 生 , 其 負 向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程 度 較 高 。

三 、 國 小 高 年 級 女 生 、 學 業 成 就 不 佳 學 生 、 其 它 居 住 狀 況 、 父 或 母 再 婚 的 學 生 、 其 它 父 母 居 住 狀 況 的 學 生 、 父 母 分 居 狀 況 的 學 生 以 及 冷 漠 忽 視 的 父 母 親 管 教 方 式 的 學 生 , 其 憂 鬱 傾 向 程 度 較 高 。 四 、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正 向 歸 因 型 態 愈 佳 , 則 其 憂 鬱 傾 向 較 低 。

根 據 上 述 研 究 結 果 , 本 研 究 亦 提 出 若 干 結 論 與 建 議 , 以 供 未 來 研 究 之 參 考 。

關 鍵 字 :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 正 向 歸 因 、 負 向 歸 因 、 憂 鬱 傾 向

(6)

A Study of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Self-Attributional Style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Tsung-Hsiu Wu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self-attributional style and their tendency of depression through two channels. First is to understand theories of self attribution and depression, and previous studie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Second, the author conducts a survey on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divergence and relevance of their self-attributional style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The survey tool,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self-attribution style and living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is employed to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Kaohsiung City, Kaohsiung County and Pingtung County, 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The valid subjects are 1121.

The results, carrying out through descriptive analysis,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re as follow:

1.Fifth grade students, students who evaluated their learning performance as Excellent or Average, and students with parents’ marital status as Others, have a higher level of positive self-attribution.

2.The female students in both fifth and sixth grade have a higher level of

(7)

3.The categories that have a higher tendency of depression are: the female students in both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who evaluated their learning performance as Poor, students who live with a person (people) outside the family (including relatives), students with parent(s) remarried, students with parents not living together, students with parents’ living condition as Others, and students who neglect parents’ disciplinary actions.

4.Students with better positive self- attribution have a lower tendency of depression.

From the above results, the author concludes and provid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self-attribution, positive attribution, negative attribution, depressive tendency

(8)

目 錄

中 文 摘 要 --- I 英 文 摘 要 --- II 目 錄 --- IV 表 目 次 --- VI 圖 目 次 --- IX

第 一 章 緒 論 --- 1

第 一 節 問 題 背 景 與 研 究 動 機 ……….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 5

第 三 節 待 答 問 題 ……….. 6

第 四 節 研 究 假 設 ……….. 6

第 五 節 名 詞 釋 義 ……….. 9

第 六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研 究 限 制 ………. 11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 15

第 一 節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理 論 及 相 關 研 究 ……… 15

第 二 節 憂 鬱 理 論 及 相 關 研 究 ………... 20

第 三 節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與 憂 鬱 傾 向 之 相 關 研 究 ………... 26

第 四 節 背 景 變 項 與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和 憂 鬱 傾 向 之 關 係 ……….. 28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 47

第 一 節 研 究 架 構 ……….. 47

第 二 節 研 究 對 象 ……….. 48

第 三 節 研 究 工 具 ……… 52

第 四 節 研 究 步 驟 ……….. 64

第 五 節 資 料 處 理 ……….. 65

(9)

第 四 章 結 果 與 討 論 --- 67

第 一 節 樣 本 學 生 的 基 本 資 料 分 析 ………. 67

第 二 節 個 人 背 景 變 項 與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之 分 析 ……… 70

第 三 節 個 人 背 景 變 項 與 兒 童 憂 鬱 傾 向 之 分 析 ……… 79

第 四 節 歸 因 型 態 與 憂 鬱 傾 向 之 相 關 情 形 ……… 85

第 五 節 綜 合 討 論 ……….. 86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95

第 一 節 結 論 ……….. 95

第 二 節 建 議 ……….. 96

參 考 書 目 --- 102

一 、 中 文 部 分 ……….. 102

二、英 文 部 分 ……….. 107

附 錄 --- 110

附 錄 一 ( 預 試 問 卷 )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與 生 活 經 驗 問 卷 ……… 110

附 錄 二 ( 正 式 問 卷 )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與 生 活 經 驗 問 卷 ……… 118

附 錄 三 施 測 說 明 ……….. 125

附 錄 四 同 意 函 一 ……….……….. 126

附 錄 五 同 意 函 二 ……… 127

(10)

表 目 次

表 2-1 性 別 變 項 與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30

表 2-2 年 級 變 項 與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31

表 2-3 學 業 成 就 變 項 與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33

表 2-4 父 母 親 管 教 方 式 變 項 與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35

表 2-5 性 別 變 項 與 憂 鬱 傾 向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37

表 2-6 年 級 變 項 與 憂 鬱 傾 向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40

表 2-7 學 業 成 就 變 項 與 憂 鬱 傾 向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42

表 2-8 家 中 排 行 變 項 與 憂 鬱 傾 向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43

表 2-9 居 住 狀 況 變 項 與 憂 鬱 傾 向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44

表 2-10 父 母 親 管 教 方 式 與 憂 鬱 傾 向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之 相 關 分 析 表 .. 45

表 3-1 本 研 究 樣 本 母 群 體 之 數 量 表 ………...…………. 49

表 3-2 本 研 究 抽 樣 人 數 及 校 數 分 配 表 ………. 50

表 3-3 本 研 究 各 縣 市 抽 樣 校 數 分 配 表 ………. 51

表 3-4 本 研 究 問 卷 施 測 學 校 及 問 卷 數 量 表 ……….... 52

表 3-5 「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問 卷 」 之 項 目 分 析 摘 要 表 ……… 56

表 3-6 「 正 向 歸 因 量 表 」 之 信 度 分 析 摘 要 表 ……… 57

表 3-7 「 負 向 歸 因 量 表 」之 信 度 分 析 摘 要 表 ………. 58

表 3-8 「 兒 童 憂 鬱 量 表 」 之 項 目 分 析 摘 要 表 ……… 61

表 3-9 「 兒 童 憂 鬱 量 表 」之 效 度 分 析 摘 要 表 ………. 62

表 3-10 「 兒 童 憂 鬱 量 表 」 之 信 度 分 析 摘 要 表 ……… 63

表 4-1 本 研 究 有 效 問 卷 填 答 者 之 基 本 資 料 分 析 表 ……… 68

表 4-2 不 同 性 別 在「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之 平 均 數、標 準 差 及 t 考 驗 摘 要 表 ……….. 70 表 4-3 不 同 年 級 在「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之 平 均 數、標 準 差 及 t 考 驗

摘 要 表 ………..

(11)

表 4-4 不 同 學 業 成 就 在 「 兒 童 歸 因 狀 態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71 表 4-5 不 同 家 中 排 行 在 「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72 表 4-6 不 同 居 住 狀 況 在「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73 表 4-7 不 同 父 母 婚 姻 狀 況 在「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74 表 4-8 不 同 父 母 居 住 情 形 在「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75 表 4-9 父 母 管 教 方 式 在「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76 表 4-10 不 同 學 校 所 在 縣 市 在「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77 表 4-11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在 「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78 表 4-12 不 同 性 別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平 均 數 、 標 準 差 及 t 考 驗 摘

要 表 ……….… 79 表 4-13 不 同 年 級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平 均 數 、 標 準 差 及 t 考 驗 摘

要 表 ……….… 79 表 4-14 不 同 學 業 表 現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0 表 4-15 不 同 家 中 排 行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0 表 4-16 不 同 居 住 狀 況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1 表 4-17 不 同 父 母 婚 姻 狀 況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

(12)

表 4-18 不 同 父 母 居 住 情 形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2 表 4-19 不 同 父 母 親 管 教 方 式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3 表 4-20 不 同 學 校 所 在 縣 市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4 表 4-21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4 表 4-22 受 試 樣 本 在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與 憂 鬱 傾 向 相 關 矩 陣

表 ………. 85 表 4-23 個 人 背 景 變 項 之 差 異 情 形 分 析 摘 要 表 ………. 86

(13)

圖 目 次

圖 2-1 Weiner( 1972)歸 因 種 類 向 度 分 析 架 構 圖 ……… 18 圖 2-2 由 歸 因 向 度 所 產 生 的 情 緒 ……….. 20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 48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緒論,共分六節,依序為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研究目 的、待答問題、名詞釋義、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茲分別敘述如 下。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一、問題背景

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由於個人角色多元、生活步調快速、

人際關係疏離淡漠、忙碌的步伐隔絕了心靈的交流、加上各方面 沉重的壓力,導致現代人常處於精神緊張的環境之中;在送往迎 來中失去自己,以致精神的負荷在緊張壓力之下不堪一擊,罹患 精神疾病的機率大增。也由於民族性使然,我們是個容易憂鬱的 民族,我們不敢讓自己快樂,別人稱讚我們時,我們馬上指出自 己的缺點去糾正別人。殊不知這樣的人格特質常使人感到沮喪,

尤其對愈小的孩子而言傷害更大,我們做父母或師長的應加強建 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快樂環境中健康成長。

「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是我們教改努力的方向之一,然而 諸多調查顯示,這是一個不快樂的世代,憂鬱的年齡有逐年下降 的 趨 勢 ( 楊 昭 瑾 , 2005)。 董 氏 基 金 會 有 鑑 於 憂 鬱 症 狀 的 嚴 重 性 及普遍性,結合民間、政府和演藝界的力量,開始製作短片、推 出各種宣導活動,希望年輕人心情放開一點,快樂一點。然而我 們大多數孩子的學習過程就籠罩在競爭、分數的氛圍裡,學習興 趣因而降低,學習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不是一條愉快的道路,因

(15)

為學習過程經歷太多的挫折與不愉快的經驗,長久累積便容易形 成無助感,對學習充滿沮喪和無奈,如此,有何快樂可言呢?

二十一世紀是變遷快速的社會,生命所面對的情境是無常、

變遷和挑戰,每個人都應培養主動學習與再學習的能力,學習是 生活的一部分,透過學習才能讓人生更充實更有意義。然而要學 習什麼呢?學習積極樂觀、學習解決問題、學習承受挫折、學習 認識自己、學習情緒管理、學習建立自信、學習把握現在、學習 用心付出、學習關心別人、學習「正思維」……等,所有能讓人 向上向善的光明面;這樣的生活也才能積極、自在、快樂而無遺 憾。

兒童期應是一生中最快樂、幸福、無憂無慮的,曾幾何時憂 鬱佔據了越來越多兒童的心房,讓許多兒童亦無法免除於憂鬱症 的威脅之外。很多人只因為做錯了一件事,卻將自己全盤否定,

把自己批評得一無是處,無視窗外陽光依舊耀眼燦爛,內心被憂 鬱所桎梏,終日悶悶不樂甚至抑鬱以終。無助感和悲觀是學習得 來的,希望與樂觀同樣可以藉由學習而養成。思維習慣可以改變 事情的情境,佛家所謂「正思維」就是要人改掉不好的思考習慣,

相對於「積極樂觀」的另一面就是「消極悲觀」也就是不好的思 考 習 慣 有 句 話 說 :「 命 好 不 如 習 慣 好 」 可 見 習 慣 可 以 主 宰 一 個 人 的命運,一個人的信念是積極樂觀或消極悲觀所表現出來的結果 是大相逕庭的。改變對事物的歸因方式,杜絕悲觀信念,讓想法 轉個彎,相信生命充滿可能性,努力讓自己迎向光明,使生命發 揮最大意義與價值,也才能有光明亮彩的人生。

二、研究動機

基於上述問題背景,遂引發本人對此研究的興趣。女兒正值國 小高年級階段,也常會向我提起類似今天很鬱卒、很倒楣、心情不 好…之類的話,我和她溝通了解原因,鼓勵她做自己換個角度想,

不給她太多的壓力,行行出狀元放輕鬆認真學習發揮所長,分數高

(16)

低並不是那麼重要,給孩子寬廣的發揮空間,讓孩子在快樂中度過 最後的童年階段。情緒低落(憂鬱)的經驗是很常見的現象,任 何 人 在 成 長 過 程 中 , 都 有 可 能 因 為 種 種 壓 力 或 不 如 意 , 如 遭 遇 挫 折、意外事故、工作不順、失戀、失去親友等,而有憂鬱的經驗。

而多數的人皆能在事件發生後的短時間內調適自己,渡過這段低潮 期,恢復正常的生活,但有些人卻持續地被憂愁、悲傷、沮喪所包 圍,以致於不但其日常生活起居受到影響,就連其對人與人之間的 觀感以及對事物的看法亦受到間接的影響。

「憂鬱」(depression)一詞具有很多不同的意義,它既是一 個 描 述 的 情 緒 字 眼 , 也 可 以 是 表 示 生 理 或 精 神 上 的 一 種 偏 差

(physiological or psycho-physiological variation),它更是一個精 神 病 理 症 狀 ( phychopathological sympton ), 一 個 症 候 群

( syndrome) 或 一 種 疾 病 名 稱 , 經 常 伴 隨 著 生 活 壓 力 與 挫 折 而 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等的研究中發現,平均每一百人 中 就 有 三 人 罹 患 憂 鬱 症 , 而 因 此 走 上 自 我 毀 滅 的 例 子 更 不 勝 枚 舉,它可說是繼癌症、愛滋病之後的世紀三大疾病之一(郭志通,

2001)。 所 以 , 憂 鬱 症 已 成 為 新 世 紀 的 人 類 殺 手 , 它 除 了 會 危 害 個人身心健康之外,也常對個體的生命造成損傷,而且年齡層有 逐漸向下發展的趨勢。根據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完成的

「學校憂鬱傾向學生推估及預防策略」研究結果,發現國內青少 年憂鬱症盛行率,已經跟開發國家的情況不相上下,重鬱症盛行 率是 8.66%,女生有重鬱症的比率是男生的二點五倍,所以考量 到潛伏在校園的憂鬱症問題日益嚴重,台北縣教育局與新光醫院 合 作 成 立 「 校 園 危 機 應 變 醫 學 小 組 」, 推 動 心 靈 急 救 醫 學 , 希 望 藉 由 校 園 防 護 網 的 建 立 , 拉 學 生 一 把 ( 楊 昭 瑾 , 2005)。 可 見 憂 鬱症的病毒已慢慢的在侵蝕青少年的心靈,已經成為社會上一種 可怕的隱形殺手。

吳齊殷(2003)對「當代青少年憂鬱情緒」所作的長期追蹤 研究調查發現,升學制度的改變,似乎沒有減輕學子壓力,不論 是聯考或多元入學時代,男女生的憂鬱分數略有變化。其中,甚

(17)

至有 6%的受訪學生憂鬱指數明顯惡化,進一步研究發現,大多 與家庭關係不好或成績不理想有關。

兒童憂鬱的問題,一直到近二十年來才開始受到學者們的重 視。在早期的年代裡,由於受到精神動力學派的影響,許多人認 為兒童不可能顯現出憂鬱症狀,但近年來的研究已漸漸打破此看 法。Milling 與 Martin(1992)的研究資料顯示兒童不僅會有憂鬱 症 狀 , 罹 患 此 疾 患 的 人 數 亦 在 增 加 中 。 所 以 不 該 再 有 錯 誤 的 觀 念,認為兒童每天無憂無慮的,沒有什麼煩惱,不可能罹患憂鬱 症。因為現代社會資訊的發達,迫使兒童提早成熟,提早經歷會 發生在成人身上的事,致使憂鬱的情緒隨之而來,因此對於兒童 憂鬱症狀的早期發現是很重要的。

根據美國學者長期和多方面的研究,兒童和青少年都有可能 是憂鬱症的受害者(Feldman, Rubenstein & Rubin, 1988; Reynolds, 1985, 而 童 年 時 期 受 憂 鬱 症 狀 困 擾 者 , 成 年 後 罹 患 憂 鬱 症 的 比 例更是比一般正常兒童來的高(Reynolds, 1985)。在美國,憂鬱 症 的 出 現 率 在 兒 童 約 4%, 在 青 少 年 則 高 達 10~15%(簡明建,

1999)。Peterson、Compas、Brooks、Stemmler 與 Grant 等人(1993)

的 研 究 亦 指 出 ,30~40%的青少年經歷過明顯的憂鬱情緒,5~6%

的青少年有嚴重的憂鬱症狀,而 2~3%的青少年符合臨床上憂鬱 疾病的診斷標準。而這些的研究都指出了兒童的憂鬱狀況已不容 再被漠視。

Weiner 於 1972 年提出「歸因理論」,指出個人根據自己體會 到的成敗經驗,參照自己的了解,對經驗事件提出不同的解釋與 歸因。歸因的心理歷程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它是除了增強作用外 影響個人行為的重要因素。其後 Seligman(1978)從習得無助感 發展出解釋風格的觀念,其認為人們對於生活事件的解釋都有一 個固定的型態,假如給予機會,我們會把這個習慣加諸在我們身 上的真實事件中。此一理論強調以個人的解釋習慣為焦點,而個 人對於生活經驗的解釋方式,在個別性(personalization)、永久 性(permanence)、概括性(pervasiveness)三個向度上的差異,

(18)

即 構 成 不 同 的 歸 因 型 態 ( 解 釋 風 格 )。 就 兒 童 的 心 理 發 展 而 言 , 歸 因 型 態 得 以 使 我 們 從 另 一 角 度 了 解 兒 童 詮 釋 生 活 事 件 的 心 理 歷程。

在國內眾多的研究中,多以 Seligman 的理論做為基礎的研 究,但其對象多以高中生、大學生為對象,如黃慧貞、黃光國、

柯永河(1983)是針對大學生進行憂鬱症與歸因型態的相關性研 究,而葉真秀(2003)是針對高中生進行憂鬱程度與解釋型態的 相關性研究,而探討有關兒童的歸因型態與憂鬱症的文獻則是寥 寥可數。也因此本研究決定以 Seligman 以及 Weiner 的歸因理論 來探討兒童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的關係,期能有助於教育工 作者提升教學或輔導實務之效果。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家中排行、居 住狀況、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居住狀況、父母親管教方式、

學校所在縣市、學校規模)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其自我歸因型 態的差異情形。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家中排行、居 住狀況、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居住狀況、父母親管教方式、

學校所在縣市、學校規模)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的 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及輔導相關人員,作 為國小階段實施輔導教育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19)

第三節 待答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待答問題,以作為調查 研究及分析討論之依據,茲列述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家中排行、居住狀 況、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居住狀況、父母親管教方式、學校 所在縣市、學校規模)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其自我歸因型態是 否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家中排行、居住狀 況、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居住狀況、父母親管教方式、學校 所在縣市、學校規模)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是否有 顯著差異存在?

三 、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其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與 憂 鬱 傾 向 是 否 有 顯 著 相 關

第四節 研究假設

茲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待答問題,提 出之研究假設如下:

研究假設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居 住地區、家中排行、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居住狀 況、父母管教方式、學校所在縣市、學校規模)

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自我歸因型態中之正向歸 因與負向歸因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因分數上 有顯著差異。

(20)

研究假設 1-2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因分數上 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3 :不同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因分數上 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4 :不同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因分數上 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5 :不同學業成就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因分 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6 :不同學業成就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因分 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7 :不同家中排行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因分 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8 :不同家中排行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因分 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9 :不同居住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因分 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0:不同居住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因分 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1: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 因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2: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 因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3:不同父母居住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 因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4:不同父母居住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 因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5:不同父母親管教方式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 歸因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6:不同父母親管教方式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 歸因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21)

研究假設 1-17:不同學校所在縣市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 因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8:不同學校所在縣市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 因分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19: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正向歸因分 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1-20: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負向歸因分 數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二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居 住地區、家中排行、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居住狀 況、父母管教方式、學校所在縣市、學校規模)

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2-1 :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有顯著 差異。

研究假設 2-2 :不同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有顯著 差異。

研究假設 2-3 :不同學業成就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有 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2-4 :不同家中排行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有 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2-5 :不同居住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有 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2-6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 向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2-7 :不同父母居住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 向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2-8 :不同父母親管教方式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 傾向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2-9 :不同學校所在縣市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

(22)

向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 2-10: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其憂鬱傾向有 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三 :國小高年級學生之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有顯 著相關。

研究假設 3-1 :國小高年級學生之正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有 顯著相關。

研究假設 3-2 :國小高年級學生之負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有 顯著相關。

第五節 名詞釋義

為便於本研究有關之分析與討論,茲將所涉及之重要名詞加 以界定如下:

一、國小學生

本研究所指的國小學生,係指就讀於高雄市、高雄縣、屏東 縣國民小學五年級與六年級的在學學生,但不包括特殊學校與特 殊班級學生。

二、自我歸因型態

自我歸因型態係指個人對事件與行為結果解釋的方式(劉安 彥 , 1986)。 本 研 究 的 歸 因 型 態 包 括 兩 方 面 , 一 是 對 正 向 事 件 的 歸因,一是對負向事件的歸因,每個歸因又可分為三個向度:內 外控(內控-外控)(internal-external)、穩定性(stability)(穩定

(23)

-不穩定)(stable-unstable)、廣泛性(globality)(廣泛-特定)

(global-specific)。本研究是修訂自陳錫銘(1990)所編製的「兒 童 歸 因 型 態 問 卷 」 來 測 量 兒 童 對 正 向 事 件 與 負 向 事 件 的 歸 因 型 態 , 可 分 正 向 事 件 歸 因 ( CP) 及 負 向 事 件 歸 因 ( CN) 等 二 項 分 數,分數越高,表示採取該項歸因型態的傾向愈強,分數愈低,

表示採取該項歸因型態的傾向愈弱。

三、正向歸因(CP)

本研究之「正向歸因」是指受試者在「兒童歸因型態問卷」

中,兒童對正向事件,凡勾選內控、穩定、廣泛的歸因則給一分,

勾選外控、不穩定、特定的歸因則給零分,CP 分數越高,代表 受試者傾向於將正向事件歸因於內控、穩定、廣泛的因素;表示 受試者較有適應的歸因型態。本研究之正向歸因共九題,為第一 至九題。

四、負向歸因(CN)

本研究之「負向歸因」是指受試者在「兒童歸因型態問卷」

中,兒童對負向事件,凡勾選內控、穩定、廣泛的歸因則給一分,

勾選外控、不穩定、特定的歸因則給零分,CN 分數越高,代表 受試者傾向於將負向事件歸因於內控、穩定、廣泛的因素;表示 受試者較有不適應的歸因型態。本研究之負向歸因共十三題,為 第十至二十二題。

五、憂鬱傾向

憂鬱傾向係指憂愁、悲傷、頹廢、消沉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 合 而 成 的 心 理 狀 態 , 是 一 種 複 雜 的 感 覺 ( 張 春 興 , 1997)。 本 研 究 是 修 訂 自 魏 麗 敏 ( 1994) 所 編 製 的 「 生 活 經 驗 問 卷 」( 憂 鬱 量

(24)

表)。本研究之憂鬱傾向是指受試者在「生活經驗問卷」(憂鬱量 表)所得之分數,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之憂鬱傾向愈嚴重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依據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所示,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的說明 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三個地區之高年級學生為 研究對象,採用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法,依就讀學校所在縣市、學 校規模進行取樣。

(二)研究變項

本 研 究 所 探 討 的 變 項 分 為 個 人 背 景 變 項 與 結 果 變 項 兩 部 分,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家中排行、父 母婚姻狀況父母居住狀況、父母親管教方式、學校所在縣市、

學校規模等項目。

結果變項為:自我歸因型態及憂鬱傾向。自我歸因型態修訂 自 陳 錫 銘 ( 1990) 所 編 製 的 「 兒 童 歸 因 型 態 問 卷 」, 作 為 蒐 集 國 小學生歸因型態之依據;憂鬱傾向修訂自魏麗敏(1994)所編製 的 「 生 活 經 驗 問 卷 」( 憂 鬱 量 表 ) 作 為 蒐 集 國 小 學 生 憂 鬱 傾 向 之 依據。根據以上調查結果,進行本研究之各項統計分析。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文獻分析方式,蒐集中外有關歸因型態與憂

(25)

鬱方面的實證研究,並透過問卷調查法來蒐集有關國小學生的歸 因型態、憂鬱傾向等方面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僅以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三個地區之公立國民小 學高年級學生為研究母群。其研究限制有下列四方面:

(一)研究對象之限制

本研究樣本所選擇之對象,研究者限於時間、經費與人力,

以及考量學生的填答能力,僅以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三個地 區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做抽樣樣本,其研究結果僅能推論至高高屏 三縣市之國小高年級學生,是否能推論至全國之國小高年級學生 的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情形,尚待進一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之限制

1.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因受限於人力、物力與 時間因素,僅能採分層隨機取樣方式,然後再針對被抽取的班級 進行叢集抽樣。因此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之代表性。

2.本研究由於採用問卷調查法,對於填答者的意向較無法控 制,研究者設計之問卷,無法完全避免受試者,受到施測情境、

或本身主觀情緒之影響,因此對於事實之發現有一定之限制,在 進行解釋及推論時宜審慎考量。

3.本研究屬於量化之研究,所得之結果代表整體性的認知,

僅能了解普遍性趨向,無法針對個別學校作解釋。因此,研究結 果之推論,必須十分謹慎。

(三)研究變項之限制

依據文獻探討,影響兒童憂鬱傾向之變項甚多,限於精力,

(26)

無法悉數予以涵括,所以本研究欲以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

年級、學業成就、家中排行、居住狀況、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居 住狀況、父母親管教方式、學校所在縣市及學校規模等項目為控 制變項,探討自我歸因型態對憂鬱傾向之影響。其中仍有許多因 素會影響自我歸因型態對於憂鬱傾向的影響,但因能力與時間上 的限制,因此無法周全探討。

(四)研究推論之限制

因為限於時間、經費與人力,以及考量學生的填答能力,因 此本研究可推論之母群體,僅限於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三個 地區之國小高年級學生,無法推論至其他母群體。

(27)
(2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依據研究目的,對相關的文獻作一深入的探討。在本 章中將分成四個小節來加以說明:第一節為自我歸因型態理論及 相關研究;第二節為憂鬱理論及相關研究;第三節為自我歸因型 態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探討背景變項與自我歸因型 態和憂鬱傾向之關係。其分述如下:

第一節 自我歸因型態理論及相關研究

一、歸因的涵義

生活中,我們常會去推測一件事情為何會發生,是何原因所 造成,這種探究、推論的過程就是歸因,也就是對自己或別人所 發 生 的 事 情 做 一 解 釋 。 歸 因 的 意 義 隨 不 同 學 者 的 觀 點 而 略 有 差 異,如:Heider 於 1958 年提出歸因是人際知覺形成的過程,日 常生活當中個人對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因果做單純的分析,將行為 原因歸諸於環境因素或個人因素的歷程(引自李帶生,1997,頁 67)。 也 就 是 說 所 謂 歸 因 過 程 就 是 對 於 別 人 的 行 為 , 人 們 往 往 會 根據其發生的情境,就行為者認的動機與用意作推理分析。Shaver

(1987)指出歸因是個人概念形成的過程,其過程包括三個主要 步驟:(1)必有可觀察的行為,此行為供給知覺者原始資料,作 為判斷事件的依據。(2)歸因包含對別人「意圖」的判斷,行為 如果具有意圖,則賦有歸因之潛在意義。(3)因果歸因在於滿足

「為什麼」的問題,使觀察者了解他人行為的目的。

王大延(1985)對歸因提出解釋:指研究個人對於所知覺或

(29)

所見到的事物思索原因,以個人的觀點推斷或解釋自己行為結果 或他人行為結果,做原因的歸屬。劉安彥(1986)認為歸因是觀 察別人行為,根據其發生的情境,就行動者的動機與用意作推理 性的分析,並推究引發行動的可能因素,包括內在和外在因素。

此外,個人也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某種程度的分析,欲對個人的 行為做合理的解釋,即所謂「自我歸因」的歷程。

綜合以上學者的解釋,發現不同的學者對於歸因的詮釋都不 相同,但仍有其共同點,因此可將歸因之意涵整合為:乃是人們 對事件結果給予的因果分析之歷程。

二、自我歸因的理論

自 我 歸 因 理 論 的 探 究 是 社 會 心 理 學 上 相 當 受 矚 目 的 一 大 主 題,其意旨在解釋「我為什麼做我所做的行為」而其理論是指個 人探尋自我及他人行為發生原因的推論過程;亦即研究個人對其 所知覺或所見到的事物思索原因,以個人的觀點推斷或解釋自己 行為的結果或他人的行為結果做原因歸屬,這種對行為推論原因 的 過 程 稱 為 歸 因 。 通 常 個 人 置 於 環 境 的 因 果 網 , 對 事 物 產 生 知 覺,將事物之原因及結果歸屬於環境或自己,觀察者也以自身的 立場推斷知覺者對於情境的反應,藉以了解他人行為的原因(王 大 延 , 1985)。 歸 因 之 所 以 重 要 就 是 因 為 它 會 影 響 歸 因 者 以 後 的 行為。

歸 因 理 論 是 探 討 人 們 在 事 件 發 生 後 對 於 事 件 成 敗 的 因 果 解 釋。適當的歸因,可以使人們得到自尊、鼓舞、自我肯定等積極 的振奮力量;不適當的歸因則導致當事人產生無助、絕望、失去 動機等消極的頹喪效果,這種反應不僅對當事人身心有相當不利 之影響,甚且將影響他下次可能獲致成功之內在力量(陳耀東、

黃玲玲,1985)。

John 和 Miller 於 1990 年的研究指出:憂鬱及可欲生活事件 的缺乏都是負向歸因風格的良好指標;而 Hunsley 於 1989 年的

(30)

研究指出憂鬱歸因風格與主觀壓力是預測憂鬱的良好指標,真實 成績反而不會形成憂鬱,因為真實事件只是證明個人猜測,不會 造 成 太 大 的 生 活 壓 力 ( 引 自 楊 順 南 ,1995, 頁 34)。Sweeney、

Anderson 和 Bailey 等人( 1986)對歸因風格與憂鬱之關係進行後 設 分 析 ( meta-analysis) 的 研 究 , 其 結 果 也 支 持 歸 因 風 格 各 歸因 向度及整體風格與憂鬱間之相關。

與 歸 因 相 關 的 概 念 眾 多 , 如 Heider( 1958) 的 自 然 心 理 學

(Native Psychology)、Jones 和 Davis(1965)的相當推論說(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Kelley 的歸因理論與 Bem 的自我知 覺理論(引自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91,頁 56)。本文僅 就與本研究目的所要探討的 Weiner 歸因理論來加以說明:

Weiner( 1972)的歸因理論結合心理學,認為個人對自己或 他人行為結果的分析,可分兩方面來討論:一將行為結果歸因於 行為者本身,二將行為結果歸因於環境因素。前一方面可概分為 二,一為「能」(can)是指將行為的結果歸因於能力;另一為「為」

(trying),是指將行為結果歸因於努力。換言之,在成功的情況 下,把達到目標之原因歸於能力高或努力夠;在失敗的情況下,

把未達到目標的原因歸諸能力低或努力不夠;惟無論歸因於能力 或 努 力 , 都 是 將 行 為 的 結 果 歸 於 行 為 者 本 身 。 至 於 環 境 因 素 方 面 , 亦 可 分 為 二 : 一 為 將 行 為 的 結 果 歸 因 於 工 作 難 度 ( task difficult);一為將行為的結果歸因於機會(chance)與運氣(luck)

等外在環境因素,前者是比較穩定的,而後者則較易變動。

Weiner 等人( 1972)在研究歸因變項時,將成就行為的歸因 正式分成四類,即能力、努力、工作難度、運氣(引自林建平,

1994,頁 65)。這四類歸因分別由兩個向度組合而成,其中一個 向度是「內外控」(locus of control)歸因向度;此外加上「穩定

-不穩定」(stable-unstable)的歸因向度。「內外控」指的是個人 將事件的原因歸諸內在因素或外在環境因素。內控者會把原因歸 諸 自 己 ; 外 控 者 則 把 原 因 歸 諸 外 在 因 素 或 未 知 因 素 。「 穩 定 度 」

( stability) 則 是 指 該 事 件 是 否 會 隨 時 間 而 改 變 。 作 穩 定 性 歸 因

(31)

的人,認為事件的原因是長期的,不隨時間而改變;作不穩定歸 因的人,認為事件的原因是短期的,會隨時間而定。Weiner 的「內 外控」和「穩定度」二向度構成四種歸因型,如圖 2-1 所示。其 中「努力」(effect)是內在而又可變動的因素,因為努力與否是 盡其在我,但亦可隨時間而改變;「運氣」(luck)會因時間而改 變,但卻不是自己的原因,所以是外在又不穩定的原因;而「能 力」(ability)是內在而穩定的因素;「難度」(difficulty)則屬於 外在且穩定的因素。

內 在 外 在

穩 定

不 穩 定

圖 2-1 Weiner(1972)歸因種類向度分析架構圖 資料來源﹕引自林建平(1994,頁 22)。

之後,Weiner 又更進一步就個人對自己行為結果的歸因做了 系統的探討,並把它們分成六大類的原因:努力、能力、難度、

運 氣 、 身 心 狀 況 與 其 它 ( 林 建 平 , 1994)。 而 前 四 類 的 歸 因 又 可 區 分 成 穩 定 與 不 穩 定 ( stable & unstable ) 以 及 內 在 與 外 在 的

( internal & external ) 兩 大 類 ; 前 者 是 與 學 生 失 敗 的 一 致 性

(consistency)有關,後者則是與學生認為失敗的原因是產生於 內 在 或 外 在 有 關 。 歸 因 的 層 面 可 分 為 三 個 向 度 :「 內 外 在 向 度 」

(成敗原因放在內在或外在的位置)、「穩定性向度」與「控制性 能 力

( 不 可 控 制 )

工 作 難 度

( 不 可 控 制 ) 努 力

( 可 控 制 )

運 氣

( 不 可 控 制 )

控 制 觀

(32)

向度」來探討:

(一)內外在向度

指個體知覺到的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是源自其本身或是外在 環境。例如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是屬於個體本身的因素,

稱 為 內 在 歸 因 。 運 氣 和 工 作 難 度 則 源 於 個 體 本 身 之 外 的 環 境 因 素,稱為外在歸因。

(二)穩定性向度

指原因的變動性。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 有一致性。例如運氣、努力是屬於會變動的,不穩定的;而能力、

工作難度,是比較穩定而不易改變的。

(三)控制性向度

指原因能否為個人所控制而言。例如努力是個人可以決定其 程度;而能力、運氣則是個人所無法控制的。

所以,歸因的穩定性影響到個人對未來成功的預期,進而影 響到行為。然而影響個體行為的不只是對未來目標的預期,還有 因歸因而起的情緒反應(賴清標,1993)。圖 2-2 說明了歸因向 度與特定情緒之間的關係。

(33)

結 果 /向 度 聯 結 情 緒 反 應

【 正 向 結 果 】 內 在 歸 因 可 控 制 性 穩 定 性

不 可 控 制 / 外 在 歸 因

自 豪 與 自 尊 自 信 的 感 覺

擴 大 自 豪 、 自 尊 與 自 信 感

( 對 內 在 歸 因 而 言 ) 感 謝 的 心 情

【 負 向 結 果 】 內 在 歸 因 可 控 制 性 穩 定 性

不 可 控 制 / 外 在 歸 因

困 窘 、 羞 恥 與 罪 惡 感 罪 惡 感

擴 大 羞 恥 、 冷 漠 、 退 縮

( 對 內 在 、 可 控 制 的 歸 因 )

憤 怒 感

圖 2-2 由歸因向度所產生的情緒

資料來源﹕引自蔡素琴(1998,頁 153-154)。

因此,歸因的每一向度皆與一組情緒相關聯,將失敗歸因於 穩定、不可控制的因素,那麼個體就會更悲觀、沮喪,無助感於 是產生。

第二節 憂鬱理論及相關研究

一、憂鬱的意義

憂 鬱 ( depression) 一 詞 , 代 表 很 多 意 義 , 它 是 一 種 情 感 現

(34)

象,稱之為憂鬱感(depressive feeling),也是一種心理疾病,稱 之為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s)(陳錫銘,1990)。根據張氏心 理學辭典(1997)的解釋,憂鬱是屬於憂愁、悲傷、頹喪、消沉 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憂鬱幾乎成為所有精神 疾病的共同特徵。按徵狀的差異,憂鬱有輕重之分。多數人都曾 有過輕性憂鬱的經驗,如悲觀、沉悶、生活缺乏情緒、做事提不 起勁等情緒低潮。因此,短暫的憂鬱並非病態。但憂鬱情況嚴重 時,患者行為異於常人,不僅在心理上陷入悲傷、絕望、自責以 及思想錯亂的地步,而且生理上也會出現食慾不振、頭痛、心悸、

兩眼無神、嘴角下陷等徵狀。一般而言,不論何種憂鬱,在臨床 上常有以下四大類的基本症狀(陳錫銘,1990):

(一)思考上的憂鬱

患者有明顯的無助、無望、無價值感、罪惡感、自責以及反 覆想到死亡及自殺的念頭,或希望早點死亡。

(二)情緒上的憂鬱

明顯的愁眉苦臉、沮喪、悲傷、憂鬱、消沉、悶悶不樂,部 份患者出現不安及特別容易發怒等情形。

(三)行為上的憂鬱:

1.激動型的憂鬱:失眠、激動不安、食慾上升、體重增加。

2.遲緩型的憂鬱:過度睡眠、遲滯、胃口不佳、體重減輕。

但不論何種憂鬱均顯出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性慾降低、失 去活力、常覺得疲勞等症狀。

(四)身體上的憂鬱:

早期的憂鬱現象,常可能出現一大堆眼花、頭痛、頭昏、心 跳 、 頻 尿 等 身 體 不 舒 服 的 症 狀 。 少 部 份 患 者 在 重 度 憂 鬱 的 狀 態 下,可能合併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錯亂之現象。

(35)

而臨床上的憂鬱是將憂鬱視為一種心理疾病,倘若青少年持 續兩週以上同時出現以下五個(或五個以上)的症狀,可稱為臨 床上的憂鬱:1.每天心情憂鬱(或易發怒的情緒)。2.每天對所有 的 活 動 、 興 趣 、 喜 樂 都 顯 著 減 少 。 3.體 重 急 遽 變 化 。 4.每 天 失 眠 或嗜睡。5.每天激動或遲滯。6.每天疲勞或失去活力。7.無價值感 或 太 過 罪 惡 感 。 8.思 考 力 、 專 注 力 減 退 或 決 策 力 下 降 。 9.有 自 殺 念頭或企圖。

所以,憂鬱是一種情緒困擾,包含不愉快的、心情低落的、

悲觀的、無助的以及沒有自信的情緒狀況,伴隨著一段時間的生 理與心理問題,如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性慾降低、失去活力、

常覺得疲勞等症狀。一般來說,正常者和病態者都有此一現象,

不同的是有輕重的分別。輕度的憂鬱不但可使個體產生適應的功 能,且能使個人面對一些平常試圖避開的意象、思考和感受(游 恒 山 , 1993)。 但 若 持 續 時 間 過 久 、 症 狀 嚴 重 者 則 對 個 體 是 有 害 的所以憂鬱狀況若能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對於個人和社會都 是一大福音。

二、兒童憂鬱的成因

憂 鬱 是 因 為 對 負 面 生 活 事 件 的 不 當 思 考 引 起 認 知 上 的 症 狀 , 如 無 法 專 注 、 悲 觀 、 無 助 及 想 到 死 ( 楊 妙 芬 , 1996) 。 而 它 可 能 發 生 在 任 何 人 身 上 , 只 是 程 度 上 的 不 同 而 已 , 因 此 過 去 我 們 總 以 為 學 生 最 單 純 , 沒 什 麼 好 煩 惱 , 所 以 憂 鬱 症 是 不 會 找 上 兒 童 的 , 但 由 於 社 會 的 變 遷 , 時 代 的 競 爭 , 促 使 兒 童 所 面 臨 的 問 題 較 過 去 更 為 複 雜 , 承 受 的 壓 力 更 大 , 如 : 課 業 壓 力 、 同 儕 人 際 關 係 、 父 母 手 足 相 處 、 家 庭 經 濟 狀 況 和 父 母 感 情 狀 況 等 , 都 可 能 是 造 成 他 們 罹 患 憂 鬱 症 的 因 素 , 但 這 些 可 能 只 是 影 響 因 素 中 的 冰 山 一 角 , 因 為 目 前 對 造 成 憂 鬱 的 原因說法不一,如有些學者就將憂鬱的成因分為生物與生理、心 理社會、社會因素等三個層面來探討。生物與生理方面分為遺傳

(36)

的素質、生化的因素、內分泌不正常、睡眠的因素、性賀爾蒙的 因素等。心理社會的因素則包含壓力的作用、人格和認知特質、

絕望與無助感、以及社會支持。從社會因素層面來看,憂鬱的發 生率在不同社會中會有很大的變異,受較高教育、職業地位以及 較高社經階級的人們在精神病憂鬱上的發生率會較高;而壓力或 負面事件的出現、社會支持的品質與程度、個人因應策略的選擇 和信念,都與憂鬱的出現與否有關聯(楊順南,1995;陳清泉,

1990; 高 源 令 , 1992)。 所 以 由 上 述 之 相 關 研 究 可 得 知 , 任 何 事 件似乎都會造成憂鬱症的發生,端看當事者看待事情的態度及處 理作法來決定。

在過去,兒童憂鬱被視為是不存在的、隱性的或與成人的憂 鬱 症 狀 大 有 不 同 , 然 而 近 年 來 的 研 究 則 認 為 兒 童 也 會 有 憂 鬱 存 在,且與成人的憂鬱是相似的。所以現在的評量與診斷工具也能 用來評量兒童憂鬱。一般來說,憂鬱症的評量工具最常在醫學上 使用,所以醫學上會以下列之徵狀來評量哪些孩子較可能是憂鬱 症的高危險群(國家網路醫院,2005):

(一)十二歲以前有重大失親、失怙或者失去有著重要意義的人 的經驗。

(二)身體或精神有被嚴重虐待、疏忽經驗的兒童。

(三)有家族憂鬱症、酒癮、藥癮或精神疾病史。

(四)兒童本身有較嚴重慢性的生理疾病。

(五)兒童的生活情境出現不良的溝通或不清楚衝突解決與表達 的模式。

(六)兒童沒有學習或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承受著比其他多數兒童更多來自於生理、情感或社會壓力 的兒童。

(八)引發憂鬱症的原因有許多,有時是單一因素,有時是許多 原因交互作用而引起,如遺傳、個性、環境因素、身體因 素、藥物引起…等。

所以,導致兒童憂鬱的原因很複雜,除了兒童本身的發展(如

(37)

心理及認知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外,年齡、性別的差異亦可能是 原因之一;而生活壓力事件、家庭環境與人際關係等,也都是造 成兒童憂鬱的原因。所以產生憂鬱的因素無所不在,只有做好心 理調適,增進自己對抗壓力的能力、多朝正向思考….等,才能防 止憂鬱上身。

三、憂鬱症的相關理論

有關憂鬱症的理論,大致上可分為(一)精神分析與相關理 論;(二)行為理論;(三)認知理論,而這些不同派別分別從不 同的角度來探討憂鬱症,讓更多的人對於憂鬱症能有更深入的了 解。但基於本研究的目的,僅從認知理論中 Seligman 的習得無助 理論到加入歸因型態的修正模式來加以探討:

(一)Seligman 的習得無助理論

Seligman(1975)提 出「習得無助」(learned helpness)理論,

此理論起源於動物實驗的發現,探討實驗室動物對於不可逃避的 嫌惡刺激所產生的無助感現象。習得無助是知覺到事件非自己所 能控制而產生的沮喪絕望狀態,也就是任憑一個人嘗試各種反應 都無法改變事情的結果時,個體學到自己的行為和事情的結果毫 不相關,努力是無用的;亦即是人們把事件扭曲為自我歸罪,犯 了邏輯上的錯誤而變得憂鬱,所以,憂鬱症患者是對自己做了不 合邏輯的結論。此外,Seligman 對於憂鬱症的觀點是把焦慮看作 針對高壓情境的初始反應,如果個人相信該情境是無法控制的,

就會導致以憂鬱來取代焦慮。

七十年代以來,有研究者發現動物的無助感和人類的憂鬱有 類似的現象,因此開始以人類為研究對象探討人類的「習得無助 感 」, 習 得 無 助 也 被 應 用 於 兒 童 期 憂 鬱 症 上 , 指 出 憂 鬱 症 的 發 展 是透過對不愉快生活經驗的認知上的扭曲。

吳櫻青(1998)指出「習得無助感」是一種心理狀態,是對

(38)

一件事情的直覺,此種直覺通常是在生活事件上產生無法控制的 現象。亦即個體面對環境中的挑戰,不論採取何種方法,結果都 是失敗,由於無法控制情境,使個體不再嘗試,如果此情況經過 多次的經驗,個體就會放棄一切努力,而陷入絕望的困境。所以

「習得無助感」表現於個人行為的一些主要症狀(symptom)是:

( 1) 動 機 方 面 , 個 體 不 會 主 動 地 學 習 能 達 到 目 標 的 有 效 行 為 ; 即使他偶爾作如此的學習反應,其學習持續度也相當短暫;(2)

認知方面,個體對將來不再抱任何希望,不再以為其反應可以影 響 結 果 ; 與 ( 3) 在 情 緒 方 面 , 個 體 的 自 尊 心 很 低 , 心 情 也 相 當 抑鬱。

(二)Seligman 的習得無助理論加入歸因型態的修正模式

Abramson、Seligman 及 Teasdal(1978)將習得無助加入歸 因型態,形成習得無助論的修正模式,即憂鬱性歸因理論(陳昌 蘭 , 2001): 當 個 體 覺 知 自 己 的 反 應 與 所 得 的 結 果 無 關 時 , 會 先 產生對現在與過去間的非關聯性知覺,而個體會針對此非關聯性 進 行 歸 因 , 進 而 對 未 來 產 生 「 非 關 聯 的 預 期 」, 導 致 習 得 無 助 感 的 產 生 ( 曾 光 佩 、 張 素 凰 , 1998)。 亦 即 個 體 在 主 觀 上 預 期 自 己 的反應與所得的結果毫無關聯時(expectancy of respone-outcome independence),並不一定就會形成無助感,唯有當個體將行為與 所得結果的毫無關聯,歸諸於既內在(internal)、又穩定(stable)

且 是 廣 泛 性 ( global ) 的 因 素 時 , 才 會 產 生 無 助 感 的 症 候

(syndromes); 若 是 將 失 敗 結 果 歸 諸 於 外 在 的 (external)、 不 穩 定 的 ( unstable) 及 特 殊 化 ( specific) 的 因 素 , 則 不 會 形 成 無 助 感。Seligman 此一理論較 Weiner(1972)所提的內外控(locus of control, internal-external )與穩定度(stability, stable-unstable)

之外,又多指出一個廣泛性(globability, global-specific)向度,

而這向度是指個體在考慮事件發生的原因時,是否認為這原因僅 影響該事件本身(specific attribution)或是也認為事件發生的原 因會影響生活中的其他事情(global attribution)(黃慧貞,1982)。

(39)

此理論以「內在與外在」(internal/external)、「穩定與不穩定」

( stable/unstable) 以 及 「 廣 泛 性 與 特 定 」( globle/specific) 等 三 個向度來說明它們如何影響人們看待負向生活事件的發生。也就 是說憂鬱症的產生是因為個人具有負向的歸因風格,將負向事件 歸因於穩定、內在、廣泛的因素。這種負向歸因風格與憂鬱癥兆 進一步惡性循環使得憂鬱得以持續(楊順南,1995)。

Seligman( 1981),將修正的習得無助論加以歸納,認為當以 下四個要素同時發生就足以形成憂鬱:1.個體認為嫌惡的事件很 可能發生 2.個體認為他對於上述狀況無法做任何轉變 3.個體持有 不 良 的 歸 因 型 態 4.當 個 體 認 為 嫌 惡 刺 激 的 發 生 率 以 及 不 可 控 制 性越高時,個體動機與認知的缺陷就越嚴重,可見得歸因型態會 催化憂鬱之發生(李素芬,2004;胡嘉琪,1999)。

綜 上 所 述 , 憂 鬱 性 歸 因 理 論 和 憂 鬱 症 是 息 息 相 關 互 相 影 響 的 , 個 人 本 身 若 具 負 向 歸 因 風 格 再 加 上 易 將 負 向 事 件 歸 因 於 穩 定、內在、廣泛等無法改變的因素時,則此個人罹患憂鬱症的機 率將比一般人高。

第三節 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分別探討過歸因型態與憂鬱的相關理論後,本節擬探討歸因 型態與憂鬱傾向二者間的相關情形,以進一步的了解歸因型態與 憂鬱傾向之間的關係。

根據黃慧貞(1982)研究發現,當個人將負面事件愈往內在 的、穩定的及概括性的因素歸因時,則其憂鬱程度也愈高。並且,

憂鬱程度愈高者,也愈傾向於將事件發生之原因視為己力所不能 控制者。此外,低憂鬱者較高憂鬱者容易把負面親和事件歸因於 緣分的影響;在正面親和事件上,則高、低憂鬱者均傾向於往緣 分歸因。Metalsky 等人(1982)研究發現,對負向事件的歸因偏

(40)

向內在、永久與普遍性因素時,在面臨負向生活事件發生時,會 有較多嚴重的憂鬱情緒產生(引自徐佩君,1999,頁 38)。

Seligman 等(1984)研究了兒童歸因型態與抑鬱的關係,發 現兒童有抑鬱癥狀的都較多以穩定、內在及廣泛向度解釋失敗事 件。Needles 與 Abamson(1990)的研究指出,歸因方式或生活 事件對憂鬱的影響是相互結合的,個人若能對正向事件做出穩定 的歸因,與生活事件做結合,可以增加個人的希望感,並減低其 憂鬱情緒(引自陳昌蘭,2001,頁 19)。黃裕達(1992)對憂鬱 症的歸因向度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高憂鬱組較低憂鬱組在面對負 向事件時,傾向做內在、永久與普遍性及不可控制的歸因。曾光 佩(1992)研究結果發現,在憂鬱程度方面,個體會因歸因組型 的不同而有不的憂鬱情緒變化,且個體會因對事件產生不同的不 可控制知覺而有不同的憂鬱情緒變化。林擎寰(1994)研究認知 偏誤與負向情緒之關係,研究結果指出,對一般人而言,當其所 面臨的事件為正向時,成就取向的事件所產生的正向情緒會高於 人際取向的事件。而憂鬱組則會將負向事件的重要性評估得比正 常組為高,即憂鬱者較傾向於誇大負向事件的特性。此外,對負 向事件採取高內在、高永久性與高普遍性的個體,其憂鬱與焦慮 的 分 數 皆 較 高 。 在 正 向 事 件 中 , 內 在 歸 因 與 負 向 情 緒 有 顯 著 相 關,而在負向事件中,當受試具有高普遍性的歸因時,其負向情 緒出現的機率較高。

Alley 和 Clements 於 1998 年研究中指出,來自壓力交互作 用所產生的負面自我歸因型態明確地預測了絕望性憂鬱症狀,即 負面自我歸因型態對絕望性憂鬱具有預測力(引自 Joiner, 2001, p.39)。陳昌蘭(2001)研究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問題之歸因及因 應策略,研究發現憂鬱青少年傾向將人際問題,歸因於外在、不 可控制的因素,且憂鬱青少年在面對人際問題時,不論其將事件 的起因歸因於內在或是外在因素,一旦當其認為是自己無法控制 的狀況,其會傾向採取情緒化因應的方式處理,及逃避、重新定 義要求、情緒發洩、默默接受、不予理會以及口頭對抗等六種方

(41)

式。

Chang 與 Sanna( 2001)針對負面自我歸因風格與憂鬱症狀 作一整合模式的初步驗證,提出一整合模式,其中將負面自我歸 因風格與完美主義視為憂鬱症狀之預測變項,而負向自我歸因型 態之交互作用可擴大對憂鬱症狀的預測力。葉真秀(2003)研究 結果指出,高中生的憂鬱程度與解釋風格有顯著相關,且高中生 解釋風格對高中生憂鬱有顯著之預測力。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做以下幾點歸納:

1.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狀況會交互影響。

2.負向的自我歸因型態會導致憂鬱症狀。

3.憂鬱者在面對負向事件時,其自我歸因型態多為內在性、普遍 性與永久性的因素,即負向自我歸因型態。

4.自我歸因型態可預測憂鬱症狀。

由上述可知,歸因型態與憂鬱狀況的關係密切,兩者互為因 果,對於人們的影響極大,但是是否只有對成人會有影響呢?對 兒童的影響又是如何呢?則是本研究要探討的重點。故本研究擬 以國小學生自我歸因型態及憂鬱傾向為主要變項,探討國小學生 個人習慣性之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期望藉此了解 兩者之相關後,能針對國小學生憂鬱之預防提出實質建議,以提 供父母、師長及心理諮商相關人員,作為輔導或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四節 背景變項與自我歸因型態和憂鬱傾向之關 係

影響自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之相關因素很多,但基於篇幅 及時間上的考量,因此在本研究中只針對「性別」、「年級」、「學 業成就」、「居住地區」、「家中排行」、「居住狀況」、「父母婚姻狀

(42)

況」、「父母居住狀況」、「父母親管教方式」等九項來探討其對自 我歸因型態與憂鬱傾向之影響。

一、背景變項與自我歸因型態之關係

(一)性別

Seligman(1991)研究結果指出,不同性別的自我歸因型態 有差異,男童比同年齡女童更具負向的歸因(引自謝佳原,2002,

頁 86)。莊雅蘭(1998)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負向事件歸 因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的負向事 件歸因方式有顯著差異。徐佩君(1999)研究發現對於正向事件,

女生比男生的解釋風格更傾向內在性。張玉玲(1999)以國中生 為研究對象進行解釋風格與自尊之研究,發現在正向情境之上之 解釋風格個別性與永久性有性別差異以外,其餘正負向情境解釋 風格之其他向度並無性別差異,而且女生較男生更傾向於內在歸 因。

高民凱(2000)研究發現,性別與年齡具有交互作用存在,

其中國一與國二女生較男生具有正向解釋風格,然而到國三時,

男生反而較具正向歸因型態。謝佳原(2002)的研究發現,面對 負向事件時,女生在國一與國二時較男生具有正向之歸因型態,

而國三時,男性明顯地較女性有正向之歸因型態。葉真秀(2003)

研究結果發現,高中生男性解釋風格更較女性傾向於「負向解釋 風格」。

綜合上述的研究顯示,在歸因型態的表現方面,男女差異情 並不一致,因此本研究將更詳細分析性別的差異對於歸因型態 的影響。茲將性別與自我歸因型態相關議題研究的相關,作一分 析探討,如表 2-1。

數據

表 4-4  不 同 學 業 成 就 在 「 兒 童 歸 因 狀 態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表 4-18  不 同 父 母 居 住 情 形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2  表 4-19  不 同 父 母 親 管 教 方 式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83  表 4-20  不 同 學 校 所 在 縣 市 在 「 憂 鬱 傾 向 」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摘 要 表 ………………………………
圖  目  次
表 2-1  性 別 變 項 與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相 關 議 題 研 究 的 相 關 分 析 表   研 究 者   研 究 內 容   研 究 結 果   Seligman( 1991) 引 自 謝 佳 原 ( 2002, 頁 86)   性 別 與 自 我 歸 因 型  態 的 關 係   男 童 比 女 童 更 具 負 向 的 歸 因。 莊 雅 蘭 ( 1998)   大 學 生 負 向 事 件 歸   因 的 訪 談 、 評 量 與   調 查   不 同 性 別 大 學 生 的 負 向 事
+7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To ensure that Hong Kong students can have experiences in specific essential contents for learning (such as a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Furthermore, as revealed in the means comparisons of value-added measures, CMI students who remained in CMI mode in senior forms have significant value-added advantages as a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male students intend to have a negative money attitude.. Students who save money habitually intend to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dimension

Therefore, self-written low-carbon diet course designed by our team integrated with the integrative activit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in sixth-grade students were well

In order to measure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s, stud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with “The Chinese rhetoric question are (pre-test)” before teaching an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