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宗教對話到宗教參與 ── 佛光山「神明聯誼會」的新宗教多元論意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宗教對話到宗教參與 ── 佛光山「神明聯誼會」的新宗教多元論意涵"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前言

佛光山自2011 年起至 2016 年 12 月 25 日止,於佛陀紀念館舉 行「神明聯誼會」迄今已歷7 次。參與的台灣、大陸、海外宮廟及 宗教團體數目逐漸增加,到2016 年這一屆已達 685 個單位參與。1 根據媒體估計,2016 年與會的神明像高達 2188 尊,與會信眾則達 到五萬餘人。2此一由佛光山發起、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執行籌辦的宗 教盛會,邀請對象雖然是以神道信仰的民間宗教宮廟為主,但也廣 及天主教及其他世界宗教團體,其規模之大、參與的神明與宮廟數 以及信眾人數之多,已打破多項世界紀錄,在可預期的未來,還會 持續將紀錄推進到更高的境界。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佛光山舉辦的「神明聯誼 會」,由於創意十足、熱鬧非凡,在大眾傳播媒體所引發的視聽效

1. 根據佛光山出版的《2016 世界神明聯誼會專刊》所刊載的參與宮廟名錄統計,

至少有685 家,因刊出截止日後仍持續有宮廟加入參與,未能登錄者不在此列,

雖未有精確統計,但實際推估應該比現有數字更多。必須在此指出的是,歷屆

「神明聯誼會」並未邀請私人宮廟參加,因此,與會者有許多歷史悠久、著名 的宮廟,故信眾人數十分可觀。參見陳嘉隆編:《2016 世界神明聯誼會專刊》,

高雄:中華傳統宗教總會,2016 年 12 月,頁 29-37。

2. 此處有關當日與會人數,參閱的是中時電子報的估算。http://www.chinatimes.

com/realtimenews/20161219003234-260405。聯網日期:2017.03.29.

從宗教對話到宗教參與

── 佛光山「神明聯誼會」的新宗教多元論意涵

蔡昌雄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

(2)

應下,已經廣為人知,且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讚許肯定,若說此一 活動已達宗教界嘉年華會的位階並不為過。雖然對此宗教盛事背後 的意義,媒體也羅聚了各方的反應與回饋,但是宗教學術界對此活 動所蘊藏意涵的解讀,則仍在萌芽階段。

此一接近傳統民間信仰的廟會屬性宗教活動,對具宗教人類 學專長的俗民誌研究學者而言,最具有田野探究意義的研究標的,

未來活動持續舉辦,假以時日,相信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會陸續出 現。另一方面,由於「神明聯誼會」活動海納百川的創舉,以及其 對人類未來宗教願景所帶來的衝擊影響至巨,在「多元文化主義」

(Multi-Culturalism)與「宗教多元論」(Religious Pluralism)當道 的今日世界中,其活動意涵究竟透露出怎樣的宗教訊息,確實是一 個值得宗教學界探討與省思的課題。

基於此一當代宗教發展趨勢與宗教學理探討背景的考量,本文 將從「宗教參與」(Inter-Religious Participation)取代「宗教對話」

(Inter-Religious Dialogue)的角度切入,詮釋「神明聯誼會」所透 露的「新宗教多元論」(Neo-Religious Pluralism)訊息。具體論理 鋪陳將從以下五個子題逐次展開:(一)人間佛教脈絡下的神明聯 誼會;(二)宗教多元論的主張與思惟;(三)宗教對話的價值與 局限;(四)以參與替代/促進對話的宗教意涵;(五)神明聯誼 會的宗教參與精神。

本文的基本論點是:由佛光山發起、推動與舉辦的「神明聯誼 會」活動,是在人間佛教(Humanistic Buddhism)的思想脈絡下進 行的,從此一活動所蘊藏的宗教意涵檢視,與時下多元宗教世界中 主流推動之「宗教對話」運動有所不同;該活動所展現的「宗教參 與」,基本上已重塑了「宗教多元論」的內容,本文以「新宗教多

(3)

元論」稱之,其意義與內涵對世界宗教發展及當代宗教學理論,均 具有高度啟發價值。

二、人間佛教脈絡下的「神明聯誼會」

民國初年,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而後,佛光山星雲大 師在台灣及世界各地超過五十年的弘傳,讓原本停留在理念與思想 層次的「人生佛教」,成為逐步落實在生活實踐各個層面的人間佛 教,也讓人們對人間佛教的內涵有了具體認識。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意涵各種 善巧方便的闡釋背後,他想要表達的一個基本思想是:人間佛教乃 佛陀本懷。3這句話的意涵與層次極為豐富,根本地彰顯出佛教作 為一個以人的覺醒為核心訴求之宗教的人本特質(Humanistic Na- ture)。而佛教其餘的人間性格或特質,就是從這個人本的立場所衍 生出來的應用。

當然,在這個延伸發展的人間佛教脈絡裡,有許多需要進一步 釐清的爭議課題。比如,人間佛教的世俗化傾向如何可以平衡地維 繫其超越性於不墜?便是一個重要卻棘手的議題。不過,本文所要 探討的「神明聯誼會」課題上,主要涉及的人間佛教思想脈絡,乃 是佛教與民間信仰以及其他宗教之間的關係。

關於佛教與民間信仰思想的關係方面,程恭讓在《星雲大師人 間佛教思想研究》一書中有專文闡述。他從星雲大師一生弘法行持 與思想講話紀錄中,提煉出大師對民間信仰思想的兩種思路:一種 是以「正信佛法」作為本位的思想路向,另一種是在肯定「正信佛

3. 有關此一論題的闡釋,參見:星雲大師口述,妙廣法師等記錄:《人間佛教佛 陀本懷》,高雄:佛光文化,2016 年 5 月,頁 6-139。

(4)

教」地位之餘,更加包容與觀照民間信仰於利益世道人心的正面力 量。4這兩種思路看似不完全相同,但是筆者認為,星雲大師闡述人 間佛教要義時所論及的「平等」思想,5正是他在人間佛教脈絡下對 待民間信仰的思想態度與作法的關鍵所在,也是探討「神明聯誼會」

之現代宗教意涵的思想基礎。

星雲大師闡述佛教平等觀的論說散見其各種著述,他認為平等 觀是佛教最殊勝的教義之一。在此教義引導下,他不僅談論女男平 等,也論及生死的平等,並且認為平等尊重即能了生脫死。從星雲 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體系觀之,此一平等觀的精義,並非只是齊頭 式的平等,而是在承認彼此差異的情況下,能夠相互涵容包攝地學 習與尊重,去成就人間生活的踏實意義。這樣的平等觀亦體現在其 對待民間信仰的態度上,這可以從星雲大師對「神明聯誼會」的宗 旨與精神所闡述的內容中得到印證。6

佛光山對待民間宮廟的態度向來自由開放,早年即有一些信徒 聲稱受到神明指示,抬著他們的神明來到佛光山大雄寶殿拜佛;7 而彰顯其對包括民間信仰在內之各宗教抱持平等觀最具代表性的論 述,乃是他認為宗教並不需要「異中求同」,而是要「同中存異」

的主張。8各宗教之間並沒有誰同化誰的問題,也不用虛與委蛇地談 論一些彼此精神相通的高尚言論,但仍各自堅持自己的宗教才是最

4. 星雲大師口述,妙廣法師等記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高雄:佛光文化,

2016 年 5 月,頁 131-133。

5. 程恭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高雄:佛光文化,2014 年 12 月,

418-518。

6. 星雲大師:《貧僧有話要說》,台北:福報文化,2015 年 6 月,頁 229-240。

7. 同註 6,頁 234-235。

8. 同註 6,頁 229。

(5)

好的。大師在此明示的「同中存異」原則,就是在說明各個宗教的 絕對平等性,都是各自信徒心目中最好的宗教,鼓勵其發揮各自宗 教的特色,這正是海納百川、百花齊放的平等觀的表現,也正是人 間佛教脈絡下「神明聯誼會」運行的背後指導原則。

「神明聯誼會」以平等原則與不同宗教之間互動交流的宗教範 例,與目前多元文化世界中的宗教多元論的主張多有契合之處,因 此本文將其納入此宗教學理的視域中加以詮釋,一方面從宗教多元 論的角度闡明「神明聯誼會」的宗教意涵,另一方面也將汲取「神 明聯誼會」活動中的創見,反饋匯入當代宗教多元論的討論脈絡,

賦予時代新意義。

三、宗教多元論的主張與思惟

宗教多元論(Religious Pluralism)在當代的宗教哲學領域中被 提出,並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似乎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基於勢 不可擋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發展,各種文化與宗教之間的密切 接觸與互動,讓人們徹底體會到,如果各個宗教之間不能進行更多

神尊安坐本館塔剎平台,數百支佛祖旗插滿南北長廊2 樓。( 莊美昭 / 攝 )

(6)

的對話以促進了解,則宗教之間的暴力、衝突甚至慘烈的戰爭,將 再度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噩運現實。為了力挽狂瀾,許多關於宗教 對話的運動及論述應運而生。

廣義而言,宗教對話包括兩大類:第一類是各宗教之間的對話

(Inter-Religious Dialogue),第二類是宗教與世俗社會之間的對話

(Intra-Religious Dialogue)。後者是導因於當代的「宗教世俗化」

(Religious Secularization)影響,現今有愈來愈多人以非宗教的身 分認同現身,例如,以2013 年英國的調查統計為例,已約有 38%

的人士選擇無宗教(Non-Religions),若加上非基督宗教的選擇者,

其實已超越基督宗教的41%,9故而產生在宗教團體與非宗教的文化 團體之間進行對話的需要。

在當代宗教哲學的領域中,加拿大神學家郎尼根(Bernard J.

F. Lonergan, 1904-1984)以及英國宗教哲學家約翰 ‧ 希克(John Hick)的宗教多元論,非常具有代表性。其中,郎尼根提供了四種 神學定義:第一、研究神及其相關事物的傳統神學;第二、研究耶 穌基督傳遞天主恩寵的傳統神學;第三、透過宗教傳遞天主恩寵的 神學;第四、透過文化脈絡傳遞天主恩寵的神學。10

朗尼根認識到,當代多元文化的背景已是神學傳播的現實生 態,他的四種神學定義等於為神學的歷史演變提供了架構,同時也 為當代宗教交談提供了文化脈絡的意識。此外,郎尼根的宗教多元 論也演示了宗教對話須在各個層面進行辯證的意涵,對於當代宗教 對話具有實質的促進意義。

9. Linda Woodhead, Intensified Religious Pluralism and De-differentiation: the British Example, Society, 2016, 53: pp. 41–46.

10. Lonergan, Bernard J. F. Dimensions of Meaning, F. E. Crowe and Robert M. Doran (ed.), Collection,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7, pp. 232-246.

(7)

在本文探討主題的研究脈絡下,約翰希克對宗教多元論的哲學 論證,則更具有闡明義理的參考價值。首先,約翰希克從宗教多元 論的假設有其必要性這一點開始進行論證。11希克認為,宗教因體驗 而相信,並以此基礎而生活。在信仰中,人們會確立自己的實在本 質,且在日後的經驗裡不斷的去發展、修正與擴大這個真實本質。

這在單一宗教信仰傳統的情況下沒有問題,因為信仰與經驗的意向 對象(Intentional Object)是同一的,但在當今世界宗教的格局中,

卻存在著眾多不同的人格神與非人格的終極實在。

對於人格神,希克除了羅列龐大的世界神衹清單之外,並追問:

我們怎麼看待這些神衹呢?祂們都存在嗎?對於一神信仰者而言,

這些人格神的存在是否有根本的矛盾?而對於非人格的終極實在,

希克則舉出梵、法身、涅槃、空性、道,並追問說:極樂的、普遍的、

也是所有人自我核心的梵的意識,如何也是空的、非存有的與虛無 的呢?終極實體為何既可以是道,也是永恆的法身與佛性?它為何 也可以是人格神?非人格神與人格神之間是否存在著位階之分?

前述的系列疑問,導致任何宗教信仰者都不能合理的宣稱自身 的宗教經驗形式是真實的,或者所屬傳統的宗教經驗形式是真實的。

面對這樣的本體論與認識論困境,宗教經驗的表述有可能被解讀為 全是虛妄的,認為它們只不過是言說者自身所喜愛的特殊形式罷了。

前者是懷疑論的觀點,而後者是教條式的觀點。希克的宗教多 元論立場則拋棄了前兩種觀點,提出其「後軸心信仰」(Post-Axial Faith)論。他認為有一個超越我們所有視見的神聖終極實體,而 信仰則是「透過與此神聖終極實體的關係所構成的經驗、構想與生

11. John H. Hick, 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 Human Responses to the Transcendent, pp. 233-236.

(8)

活。」12至此,希克是以區隔「終極實在」(Ultimate Reality)及「人 所體驗的實在」(Experienced Realities)的概念,來處理這個本體 論與認識論的課題。13他甚至援引康德與聖多瑪斯的論證,來協助 破解這個終極實在的認識難題。

由於本文的主旨只在介紹希克宗教多元論的基本立場與問題意 識,並不深入討論其中的哲學思辨問題,因此省略他分析康德認識 論與聖多瑪斯論證的部分,直接檢視希克此一宗教多元論立場的宗 教哲學意涵。

當希克援引康德認識論與聖多瑪斯論證,將「終極實在」與

「人所體驗的實在」在概念上加以區隔開來後,便從認識論上提供 了宗教多元論的基礎。換句話說,因為康德哲學將事物區分為本體

(Noumenon)與現象(Phenomenon)兩個層次,而人無法認識本 體自身,只能接觸到其現象的層次;同理,由於宗教的終極實在永 遠逸出人的認識範圍之外,人所能把握的僅是現象層次的體驗實在,

因此宗教實在的客體必然是多元的,當然也不是究竟的。

在終極實不可得、僅有多元經驗為實的前提下,不同個人與宗 教傳統之間最具建設性的溝通方式便是對話,因為沒有任何個人及 宗教傳統能夠代表最後的真實,所以宗教對話與交流便具有促進彼 此了解與豐富經驗的積極價值。這也是為何在實務上,促進宗教對 話一直是世界各宗教領袖的重要任務,成為與宗教多元論共生並存 的普遍現象。

12. John H. Hick, 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 Human Responses to the Transcendent, p.236.

13. 同上註 , pp.237-240

(9)

四、宗教對話的價值與局限

承前所述,宗教多元論對宗教終極實在的認識論方式,確實能 在實務上為宗教對話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提供知識上的有力佐證。然 而,從近代世界宗教歷史發展的角度觀看,宗教對話的開啟其實是 先始於西方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衰敗,繼而是全球化的浪潮席捲,

讓原本以傳教為目的的基督宗教,逐漸改以務實的態度認識非西方 的宗教傳統。宗教對話即是自由派基督徒落實此一交流任務的主要 活動方式,其目的在於能夠轉換彼此的宗教立場,相互了解對方的 宗教價值,以及培養包容多元差異的文化精神等。

這個宗教對話的目標崇高,在現實上未必能夠實現,而且剛開 始時進行的方式流於膚淺,但是對於許多對峙已久、暴力衝突不斷 的宗教團體頗有需要,例如,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者之間的宗教對 話,14或是回應中非剛果地區戰爭暴亂所成立的第一個宗教對話和 平促進組織,15乃至於在複雜的巴爾幹半島政經糾結中進行宗教對 話,16就是頗具意義的舉措,至少可以和緩緊張情勢,帶來和平的 曙光。

雖然這一類的宗教對話具有和平促進之功,但因為長期歷史誤 解積怨造成種族、社群與宗教之間的隔閡與衝突,所以只能緩解立 即的災難,至於根深柢固的偏見與誤解,則需要持續更深入的宗教

14. Ron Konish, The Other Peace Process: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in the Service of Peace in Israel and Palestine, adapted from an essays in Coexistence and Reconciliation in Israel-Voic- es for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a Collection of Essays by Jews, Christians, and Muslims from Israel and Palestine, edited by Ron Konish, Paulist Press, 2015, Palestine-Israel Journal, pp.

88-94.

15. Mutombo Nkulu-N’Sengha, From Philadelphia to Kamina: Bumuntu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in the Heart of Africa, Journal of Ecumenical Studies, 50:1, Winter, 2015, pp. 174-181.

16. Ina Merdjanova, Overhauling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for Peacebuilding, Occasional Paper on Religion in Eastern Europe, January 2016, XXXVI, 1, pp. 26-33.

(10)

對話活動才有希望解套。

從文獻上檢視,近年來這一類的宗教對話研究顯現出以下的趨 勢:第一、基督宗教推動宗教對話的不同宗教聯盟,彼此開始合作 並進行對話交流;17第二、在進行宗教對話的同時,開始進入如社 會正義實質問題的比較觀點探索;18第三、開始意識到造成宗教對 話障礙的宗教經驗問題;19第四、在宗教對話的難題經驗中開發注 入神學思考的資源。20

隨著宗教對話運動在全球的日益開展,研究宗教對話的學者已 能逐漸看見,現有宗教對話形式與內涵的表淺不足與局限性。根據 Volker Kuster 的觀點,若依傳教(Mission)與對話(Dialogue)兩 個標準來加以分類,宗教對話可以分成四種形式:(一)對話即是 傳教;(二)對話而不傳教;(三)傳教之餘對話;(四)既對話 也傳教。21

在這些宗教對話形式中,第一種形式因為抱著傳教之心,所以 很難轉換立場進入對方的宗教內涵中探索認識,只能算是表淺的對

17. Edmund Kee-Fook Chia,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in EG, TTL, and CTC, International Re- view of Mission,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2015, pp. 268-277.

18. Lai Pan-chiu,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and Social Justice: Cobb’s Wesleyan Process Theology in East Asian Perspective, Asia Journal of Theology, pp. 82-102.

19. John R. Friday,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s a Category for In- ter-Religious Dialogue: Intimations from Newman and Lonergan. The Heythrop Journal, 2013, pp.796-812.

20. 有關這方面的主題論文有許多,以下三篇僅是代表範例:Ambrose Mong Ih-Ren, Approaches to Inter-faith Dialogue: Trinitarian Theology and Multiple Religious Belonging, Asia Journal of Theology, pp. 285-311. Stanko Jambrek, Christian Witness in a Multi- Religious World in the Light of God’s Word, KAIROS - Evangelical Journal of Theology / Vol. VIII (2014), No. 2, pp. 187-215. Jonathan Magonet, The Growth of Interfaith Dialogue, European Judaism, Volume 48, Number 2, Autumn 2015: 38–45.

21. Volker Kuster, Who, with Whom, about What? Exploring the Landscape of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Exchange, 33.1, 2004, pp. 77-78.

(11)

話;第二種形式雖然不預設傳教立場,較不易出現對話的障礙,但 因為沒有涉入宗教內涵問題,所以根本不可能觸及深度經驗;第三 種方式,是在肯定自身宗教立場的前提下進行對話,既有立場,也 有包容,可開展相當的深度;第四種是以對話為前提來進行傳教,

因為態度開放又不失立場,可以說是最具有開展性的一種宗教對話 形式。換句話說,宗教對話的深度與其定位息息相關。

Kuster 更進一步依形式與內容區分出三種對話:(一)社區居 民的生活對話;(二)學者之間的頭腦對話;(三)神祕家的心的 對話。22原則上,每一種對話都有其交流意義,但也因為觸及的經 驗程度不同,而有深淺之別。

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知道,宗教對話固然是消除宗教藩籬、促進 了解與和諧的起步,但在對話的過程中,也會遇到經驗深入的難題 與困境,而突顯其局限性。對此,Marianne Moyaert 提出了所謂「宗 教的不可轉譯性」(Untranslatability of Religions)來加以解釋。23提 出此一立場的,乃是強調宗教身分認同且反對宗教多元論的「後自 由主義殊相論」(Post-Liberalist Particularism)。David Nah 並不完 全贊同這個立場,他認為,那是從基督宗教自身的特殊性加以詮釋 解讀而推導出的結論。24要言之,Nah 雖然同意多元文化處境下宗教 多元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絕不能以犧牲自身認同或扭曲歷史 正確認識的代價來達成。

針對此一限制,有學者倡議從宗教人類學的「超自然」(Su-

22. Ibid., pp. 78-79.

23. Marianne Moyaert, The (Un-) translatability of Religions? Ricoeurs Linguistic Hospitality as Model for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Exchange 37, 2008, pp. 337-364.

24. David S. Nah, Christian Theology and Religious Pluralism: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John Hick. Eugene, OR: Pickwick Publications (Wipf & Stock), 2012.

(12)

pernatural)概念切入,促進宗教對話的內涵;25 也有宗教心理學者 更進一步提出宗教多元性的心理學,呼籲要從「宗教之間的對話」

轉向「心靈之間的真實」進行探索。不論是哪一種思路,都指出當 前宗教對話的形式、格局與內涵,都有朝深化宗教經驗的方向突破 改進的必要。

五、以參與替代/促進對話的宗教意涵

既然宗教對話反映了全球化時代的需求,但又存在著根本的局 限性,於是朝向宗教經驗深化的方向改進現有的宗教對話方式,便 有其必要性。然而,這改革的一步究竟應該如何跨出?筆者認為,

首先在概念上應以「宗教之間的參與」來替代現有「宗教之間的對 話」,然後進一步在實踐上以「宗教參與」促進「宗教對話」、豐 富其內涵及提升其品質。

要說明這個道理,吾人須先回歸到宗教對話需求產生的原初處 境來檢視。讓我們設想,分屬任何兩個不同宗教傳統的團體或個人,

當他們相遇互動時,彼此必然會產生不能相互理解對方經驗與教義 的情況,而且這兩項層次的困惑又會相互纏繞,增強或加深彼此的 隔閡距離。目前宗教對話方案提出的解方策略,似乎是先呼籲彼此 退讓一步,不要堅持各自的絕對教義,而是透過交談對話的方式來 促進彼此的了解。

然而,根據前述的學理引證與分析,我們可以推知,善意精神、

表面和諧以及對各自宗教系統周邊環節的更多了解,並不能達到鬆

25. Thomas Raverty, Starting with the supernatural: Implications for method, comparison, and communication in religious anthropology and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Anthropological Fo- rum, Vol. 13, No. 2, 2003, pp. 187-194.

(13)

軟 教 義 堅 持、 消 弭 宗 教 衝 突 的 理 想 目 的,

因 為 真 正 核 心 的 問 題 並 未 觸 碰, 各 自 對 己 身 教 義 與 對 方 教 義 的 理 解 都 仍 停 留 在 原 先 的層次,而一旦碰觸,

則 又 走 入 激 烈 碰 撞 與 爭 鬥 的 老 路 上 去, 無 法脫困。

那 麼 我 們 究 竟 應 該 如 何 來 改 善 這 樣 的 困 境 呢? 筆 者 的 立 場 是,除非雙方能夠創造一種宗教氛圍或環境,讓彼此進入對方的宗 教情境中去,也就是如美諺俗話所說的──「去穿別人的鞋子」,

讓身心體驗產生根本的改變,否則只停留在思想語言層次上的宗教 對話,無法帶出心靈之間宗教經驗的變化,自然也就無法達成原先 期待的宗教和平理想目標。而不能帶動根本宗教經驗改變的宗教對 話,充其量只是形塑了宗教多元化的表面現象,實質上各宗教之間 的壁壘甚至可能因為表面的和諧而更加鞏固,無法帶出宗教轉化的 經驗來。

經驗先於語言思想,任何宗教經驗皆有其生理基礎。具體而言,

身心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哲學與科學迄今尚無定論,但是各大宗 教傳統早已認識到,身體的條件對心理或精神靈性狀態具有重大影 響。因此,心靈的鍛鍊法通常包括對身體的直接訓練。例如,採取

各宗教要彼此進入對方的宗教情境中,才能達到真 正的宗教對話。圖為天主教聖功醫院院長楊儀華修 女帶領修女與教友參加宗教聯誼會盛會,並獻唱

〈平安夜〉。(侯清賦/ 攝)

(14)

特定姿勢、剝奪睡眠或飲食以及其他使身體不適的方式(倒立、金 雞獨立)或控制呼吸等,不一而足。

此外,正常的身體機能也是宗教經驗產生的基礎。許多宗教儀 式或修行便是設計用來吸引感官的注意與反應,特別是眼睛與耳朵 的功能。宗教儀式也需要身體的積極參與,如跪、坐、站、觸摸聖物、

以臉貼地、跳聖舞、繞行聖廟等,都是需要身體參與的常見例證。

這些身體的動作在運動感覺與平衡方面所啟動之生理覺受,與 個人接受宗教價值、觀念、信仰及情感的傾向密切相關。因此,宗 教經驗的發生必然以生理基礎為前提。許多宗教心理學家皆支持這 個立場,例如以實證研究為取向的心理學家認為,生理學必須包括 在宗教心理學的研究之內;留巴(Leuba)主張研究倫理學的生理心 理學;德國宗教心理學先驅沃博勒德特(Gustav Vorbrodt)主張歷 史神學應被生物心理學所取代等皆是。26

因此,並不是宗教對話不應進行,而是應以更根本的宗教參與 概念來引導;也就是說,宗教對話只是宗教參與的一種表淺形式或 起點,它的理想目標的完成應該要導向更為深入的宗教經驗參與才 行。人一旦要參與事務或活動,就必須啟動身體、展開行動,而不 會只停留在語言思想的層次,這時才有機會觸及宗教經驗,也才有 機會帶來轉化。

古來各大宗教傳統都明白這個道理,也都在實踐這個道理,在 今日宗教多元化的處境中,這個道理依然適用,只是其適用範圍從 個別宗教自身內部轉移到各個宗教之間罷了。有了這樣的認識,我 們便能了解以宗教參與替代宗教對話的概念,來探討當今宗教多元

26. David M. Wulff, Psychology of Religion: Classic & Contemporary, 2n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7, pp.49-116.

(15)

論的意涵,乃是回歸宗教原初精神的思考策略,其具體作法的展演 將可解除宗教對話的先天局限性,賦予宗教多元論嶄新意涵,本文 稱之為「新宗教多元論」。

六、「神明聯誼會」的宗教參與精神

本文所探討的佛光山「神明聯誼會」活動,在本質上是一個包 含宗教對話形式在內的宗教參與活動。因為在當日舉行活動的佛陀 紀念館中,確實有來自世界各地及台灣各宮廟的代表齊聚一堂,參 加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所主

持的代表大會,各代表的致 辭除了表達各自的宗教信念 之外,也表達對於其他宗教 的祝福,以及對神明聯誼大 會的期許。

這 無 疑 是 一 種 宗 教 對 話的形式,直接以言說進行 溝通,代表制式宗教之間的 官方立場交流。表面上,它 在整個活動場地的最內圍進 行,堪稱「高峰聯誼會」,

然而究其實質以及從整個現 場活動的安排考察,它只是 神明聯誼的人間發言會場紀 錄而已。當日各宮廟的神尊、

(16)

陣頭的多采表演,以及數萬信眾的虔誠參與,才是活動的主體與大 部分的活動內容。

從當日熱鬧的活動氛圍、現場莊重崇隆的神明禮敬儀式,以及 各方參與者具豐富意義的肢體與言語交談觀之,這無疑是一場結合 佛教與民間信仰及世界宗教的嘉年華盛會。神明來到佛陀紀念館聯 誼的象徵意義,就是神道及佛教信徒的宗教交流。

整個活動因為是由宗教儀式引導串聯結合而成的,所以儘管現

神明回鑾,景然有序的盛況。(莊美昭/ 攝)

(17)

場熱鬧非凡,但是將眾神與眾人匯聚的宗教儀式力量,卻是無言的、

靜默的。這個巨大的超個人力量的展現,最令人肅然起敬與感動的 時刻,便是在數量龐大的各宮廟神明起駕回鑾之際,竟能無聲有序 的完成退場。這是「道」的力量在當下的展演顯示,乃是超越世間 各宗教人我分際藩籬的神聖經驗的臨現(Presence),宗教的世俗性 格於是得以被提升、被超越,參與的信徒也因而受教。

「神明聯誼會」是由不同信仰的信徒之間參與而凝聚出來的,

是一場不具有宗教對話形式的宗教對話,但實質上卻是一場意義無 窮、無限多邊的宗教對話。

從以上對「神明聯誼會」所展現的宗教參與精神,以及它所促 成的豐富宗教對話內涵可以看出,在當代多元文化世界中,以「新 宗教多元論」的眼光來看待不同宗教互動可能形式的雛型已然浮現,

那就是以宗教參與替代宗教對話,進而以宗教參與促進及豐富宗教 對話內涵的作法。

雖然佛教與神道民間信仰具有不少可以相容的宗教元素,在中 國社會文化歷史的長期演化進程中也已粗具對話融合的條件,使得 舉辦宗教參與的活動在現實上的困難性較低,但重點是事在人為的 精神,以及願意採取具備宗教體驗意義的宗教參與來替代浮淺表面 的宗教對話的創意,凡此皆有著當代宗教學意義上的參考價值。

七、結語

筆者認為,整體而言,已持續舉辦七屆的佛光山「神明聯誼 會」,其在宗教活動上所展現的有容乃大及充滿創意的精神,提供 了一個相當具有省思與參考價值的宗教對話新模式,也就是一種以

(18)

宗教參與為主軸,推動世界各宗教之間進行宗教對話的可能性。這 個本文稱之為「新宗教多元論」的主張,雖然其內在理路的嚴謹性 以及實務應用上的彈性,仍有後續議論及思辨的空間,然而它回歸 宗教體驗與儀式精神的作法,在解除當今世界宗教對話流於形式的 局限性,以及促進實質宗教交流與教化人心上的貢獻,是絕對無庸 置疑的。

就本文探究處理的主題而言,有兩項具體結論:第一、在「神 明聯誼會」的人間佛教脈絡這個線索上,星雲大師的佛教平等觀以 及「同中存異」對待多元宗教的精神,乃是成就此一具有高度宗教 參與意義活動的主因;第二、就對當代宗教多元論的啟發意義而言,

「神明聯誼會」所展現的宗教參與特質,可為當代宗教對話運動內 含的限制性,提供一種理論突破的實踐範例,形成一個以宗教參與 為主軸的宗教對話新範式,以及朝向新宗教多元論的論述開展。

不過由於本文篇幅所限,在這兩個方向上所獲得的初步看法,

仍有進一步探索充實的空間。譬如,神明聯誼會的宗教參與可以如 何改變神佛不同信仰者的宗教經驗?以及此一轉化的宗教經驗,可 以如何促進人間佛教與民間神道信仰之間的宗教對話與理解?這些 都是後續極具探討價值的課題,也是蘊含佛光山「神明聯誼會」對 人間佛教及當代宗教學理潛在貢獻的所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所謂宗教方法,是指 宗教幫助人實現心靈超越 的方法。不同的宗教,其 宗教方法也是不同的。基 督宗教的宗教方法可稱之

佛教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義和其他宗教教義有所不同。一般宗教

2018 年 12 月 25 日,筆者應邀參與觀察「第九屆世界神明聯誼 會」全程活動,見證了宗教嘉年華會式的聯誼慶典。此次活動聚集 海內外 768 家宮廟、3478

宗 教哲學系博士,現任佛光大學 宗教學所專任教師,曾任佛光 山禪學堂副堂主、佛光山北美巡迴弘 講師、美國西來大學行政主任兼宗教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