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

樓宇烈

建設「人間佛教」,是二十世紀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一股主要 思潮和實踐方向。至今,為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乃至世 界華人佛教界的多數僧俗四眾弟子,以及佛教學者所認同。

建設「人間佛教」的理念,最早是由近代高僧太虛大師提出來 的。他當時提出這一理念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糾正流傳至晚清時期 傳統佛教中,出現那種重「死」、重「鬼」的流弊。他認為,那種「以 為只要死的時候死得好,同時也要死了之後好,這並非佛法的真義,

不過是流布上的一種演變罷了。」(《太虛大師全書》第二編第五 冊《人生佛教開題》),而佛法的真義,大乘佛法的核心,乃是「發 達人生」、「進趣人生究竟」,由「人乘法」而達「佛乘」。因此,

佛法應當是活著的人的佛法,佛法應當為提升人生品格,淨化社會 服務。所以,太虛大師先後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的 理念,並以此作為他推進近代佛教改革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宗旨。

「人間佛教」的理念有沒有經典和教義上的依據?「人間佛教」

的實踐會不會影響佛教的出世性格和神聖性?這是推行「人間佛教」

理念和實踐,必須回答的問題。經過教內外高僧大德和專家學者 八十年來的探討和實踐,1應當說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經典教義依

1. 太虛大師最初明確提到「人生佛教」的命題,大概是在 1928 年 4 月的〈對於 中國佛教革命僧的訓詞〉一文中,至今已經80 年了。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2)

據,已有較為深入的把握和闡釋;對「人間佛教」的實踐,也已有 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一、佛教教理中獨特、鮮明、豐富的重視人世間,以及強 調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自我解脫的人文精 神,是人間佛教內在的根本理據。

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是一種充滿人文精神的宗教。它立足於 現世人生,深切關懷一切有情眾生,乃至於無情世界的生滅苦樂,

強調一切有情眾生不依神力的智慧自度和慈悲度他(原始佛教和部 派佛教注重於自覺自度,而「悲智雙運」、「自覺覺他」則是大乘 佛教的根本精神)。

太虛大師嘗說:「佛教問題即人文問題」,「故佛教問題,實 為全世界人文之所系,應時行化,不容緩矣!」(《佛乘宗要論》),

這是非常深刻的見解。一般地講,人文問題是所有宗教共同關注的 問題,但是大多數宗教都是借助於神道的精神和理論來關注人文問 題的。唯有佛教則自釋迦牟尼創教之時起,即充滿了重視人類依靠 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即使在大乘佛教的發展 過程中,雖然也有濃厚神道色彩的一面,然其解脫修證的理論、實 踐,以及以人為主體的根本精神,仍占據著主導的地位;中國禪宗,

更是把佛教這種以人為主、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發揮到極致。

佛教的人文精神,決定了佛教以覺悟人生為根本和「不離世間 覺」的人間佛教性格。當今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和激烈競爭的經濟 社會,更加速了人類的自我異化,人們因而也更迫切地要找回失落 的自我、了悟自我,社會也需要更多更深切的人文關懷。因此,在 當今社會宣導和建設「人間佛教」,是與佛教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

(3)

這一內在特點十分相契合的。

佛教是佛陀通過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有情眾生自我覺悟、自 我解脫的圓滿之法,所以它首先是一切有情眾生,其中主要是人,自 我修養、自我提升、自我完滿和自我超越的道理和方法。這裡所說 的有情眾生和人,都是現實世間中的有情眾生和人,都是生活在種 種煩惱、愚痴中的活生生的有情眾生和人,佛教為其提供斷除煩惱、

愚痴的智慧和道路,這是人間佛教最根本的意義之所在。所以,太虛 大師提出人生佛教,認為:「人生的佛學者,以現代人生為起點,以 發展生存至於微妙,導人至於正覺為目的。」(《人生佛學的說明》)

由此,作為住持現世佛法的僧寶,亦當以佛教為活著的人、現 實的人服務,用佛法來引導人類、淨化社會、提升人格,建設人間 淨土。實踐大乘佛教悲智雙運、自度度人的精神,實現佛陀「眾生 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的誓願,這是佛教僧團最根本的任務,也是佛教僧團實踐人間佛教 的真實意義。

二、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決定了佛教入世為眾生、為社 會服務的人間佛教的性格。

佛教本是一種出世法,但它同時具有積極的入世精神和人間性 格。而這也是與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本懷大願相一致的。

人們都很熟悉佛傳故事中,釋迦牟尼誕生時自行七步後所說的一 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修行本起經》卷上、《佛說太子 瑞應本起經》卷上)、「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過去現在 因果經》卷一),「天上世間我為最尊」(《普曜經》卷四)。但大 家不一定記得緊接這句話下面的那句話,即:「三界皆苦,吾當安之」

(4)

(《修行本起經》卷上)、「當度三界生老病死,令至無為」(《普 曜經》卷四)、「此生利益一切人天」(《過去現在因果經》),而 這正是釋迦牟尼出家、修道、證悟的本懷大願,或謂之「諸佛常法」。

《長阿含經》卷一中,記載著如下一段論述: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

專念不亂。從右脅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侍,遍觀四方。

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此是 常法。

這裡的毗婆尸菩薩也就是佛教傳說中過去七佛中的第一佛,經 中描述他出生時的情景,與釋迦牟尼佛出生時的情景完全一樣。在 原始佛教時期,只有釋迦牟尼一人被尊稱為佛,到大乘佛教發展起 來後,才有三世諸佛和十方諸佛等說法。這段經文的寓意,是要說 明過去佛和現在佛的一脈相承,而更重要的是要點出「要度眾生生 老病死」的本懷大願,乃是從過去七佛以來,直至今佛釋迦牟尼一 以貫之的「諸佛常法」。

大乘佛教認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生死,累劫修行,以「摩訶 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除了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們宣 稱大慈大悲是佛法的核心,以普度眾生、成佛救世、建立佛國淨土 為目標。佛法既是出世的,又要入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度眾生。

大乘佛教的上述宗旨,集中地體現在他的悲智精神中。而大乘 佛教的悲智精神,又決定了佛教入世為眾生、為社會服務的人間佛 教的性格。

許多大乘經典中都認為,聲聞、緣覺二乘雖然也有「慈心」,

(5)

但缺乏「大慈悲心」,他們沒有救度 眾生的大願,而大乘菩薩乘正在這一 點上遠勝過二乘。2如說:

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 切眾生。(《大智度論》卷28)

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 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回善根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 薩 一 日 修 智 慧, 過 聲 聞 辟 支 佛 上。(同上,卷35)

大乘佛教把救度眾生作為自己的 根本宗旨,把能否為救度眾生而捨棄

自己一切,作為證菩提、成佛道的根本條件。「以慈悲心養育民物,

出慈悲水溉灌眾生」(《七佛所說神咒經》卷3),這是所有大乘 經典反復強調的教義和實踐要求。

諸佛菩薩既以度盡無量眾生為求佛道之本懷大願,因此正像通 常所傳地藏菩薩誓願所表達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 成佛。」只要有一眾生尚在苦難中,諸佛菩薩就不會離此五濁世間。

正因為如此,大乘佛教反復強調出世與世間的不二,強調出世 間法與世間法的不二。這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因為在大 乘佛教看來,「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維摩詰經 ‧ 入不二法門

2. 這裡只是就大乘佛教發展初期自許為「菩薩乘」,而與當時「聲聞乘」、「緣 覺乘」的修證特點相比較而言。大乘佛教發展到相當時期後,依「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的精神,視三乘均為佛度眾生之方便法門。如《法華經》言「會三 歸一」,三乘皆歸於「一佛乘」。

千手觀音(如地法師/ 攝)

(6)

品》)、「法界非世間法亦不離世間法,法界非出世法亦不離出世法。

法界即世間法,世間法即法界。法界即出世法,出世法即法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5)

禪宗把不離世間求出世間,不離世間法而行出世間法的理論做 了最充分的發揚和最具體的實踐。禪宗最充分地強調和發揚了大乘 佛教「不二」法門的精神,積極地溝通世間和出世間,強調以出世 心做入世事,實踐大乘佛教以慈悲智慧為根本的精神。如《壇經》

中說:

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

(敦煌本)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宗寶本)

這是人們都熟悉的偈語,它對當今人間佛教的開展提供了有益 的啟示和經驗。

禪宗高唱「自性自度」,「見性成佛」,甚至喊出「當知眾生 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大珠慧海《頓 悟入道要門論》)把人的主體性、主動性、能動性提到最根本的位 子,突顯佛教的人文精神。

關於人間佛教的含義,人們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 我想對世間有情眾生的人文關懷,應是人間佛教的本質所在。其主 要的特性則是指佛教的實踐不離世間,以及以救度人間眾生、建設 人間淨土為己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也 正因為如此,我認為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最充分地顯示大乘佛教 的人間性格,也決定了大乘佛教必然是人間的佛教。

(7)

三、大乘佛教發展起來的「二性空」、「中道」、「不二」

等理論則給予人間佛教更為充分和堅實的理論基石。

佛教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出離生死、超脫輪迴,到達涅槃寂靜 的彼岸。這一目標顯示了佛教出世主義的根本特徵。然而如何才能 出離生死、超脫輪迴,如何才是涅槃境界,乃至出世間與世間是一 種什麼樣的關係等等,在佛教發展的不同階段,有著不盡相同的理 論闡釋和修證實踐。

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佛子們以因果緣起理論,闡明一 切有情眾生的所有苦樂都是自作自受,因而也只有靠自己去解脫的 道理,從而排除當時印度眾多外道的種種無因論、宿命論和有神論 的說教,突顯有情眾生(主要是人類)在生命關懷和生死超越問題 上,自主自決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確立一切有情眾生不依神力、智 慧自度的原則。這種建立在因果緣起理論基礎上的,突出有情眾生 主體地位的人文精神,決定了佛教注重人生、不離人生而證解脫的 特點。

此外,我們在不少早期佛典中,也可以看到佛與佛弟子反復強 調:「人身甚難得」,「佛世尊出世甚難遇」(《佛說阿難同學經》

出《增一阿含經》)、「人身難得,佛世難值」(《普曜經》卷8)、

「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經》卷26)、「我 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同前,卷28)等等,這也 說明原始佛教重視人間的特性。

但是,這裡有一點需要作一定的說明,即在早期佛典中所強調 的「人身」、「人間」,主要是從六道中,人道最為殊勝、可貴的 角度來說的,也就是說只有人道中的有情眾生得以成佛,其餘五道 中的有情眾生是不能成佛的。這與大乘佛教發展起來以後,著重於

(8)

從「世間」意義上來講「人間」的含義,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

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裡,「世間」和「出世間」,煩惱和菩提,

生死與涅槃,都是二而非一的分別法,只有遠離紅塵世界、徹底斷 除世間諸障煩惱,才能證得菩提,只有出離生死,才能證得涅槃境 界。而這又是與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只講我空,不講法空的理 論有關。從而在看透紅塵世間有為法的虛幻不實,徹底斷除後,卻 又把出世間涅槃寂靜的無為法當作一個實有之法去追求。

因而,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的聲聞、緣覺二乘阿羅漢,雖 然強調於人間求菩提,證涅槃,但他們厭離生死而欣樂涅槃,所追 求的都是個人的速斷煩惱,速離生死,證得涅槃,而不願久住人間,

利樂有情,普度眾生。這是聲聞、緣覺二乘與大乘菩薩道的重要區 別之處,也正是此後大乘佛法認為聲聞、緣覺二乘在實踐佛法人間 性方面不究竟、不殊勝的地方。

大乘佛教發展了一切皆空的理論,不僅講我空,而且講法空。

無論是中觀學派的諸法實相論,還是瑜伽行派的萬法唯識論,都以 破除我法二執,闡明我法二空為其根本宗旨。正是從這我法二性空 的理論出發,大乘佛法不但視紅塵世間一切有為法為虛幻不實,就 是出世間的一切無為法同樣也是性空不真的。而且認為,如果不能 證悟到我法二性皆空的道理,是不可能到達彼岸,證得涅槃的。

正因為一切法本性皆空,因此一切法平等無分別。即以生死、

涅槃二法來講也是如此。不能因生死為有為法,涅槃為無為法而起 高下分別之見。如經中說:「生死涅槃,悉皆平等,以無分別」(《大 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6)、「生死與涅槃,本性皆平等」(同上,

卷9),在大乘佛法看來,聲聞、緣覺二乘的厭離生死,欣樂涅槃,

即是一種不明我法二性空的分別執著,是欲有所得。然而,如果了

(9)

悟我法二性空的道理,那也就無相可執,無法可得了。既無相可執,

無法可得,還有什麼可以厭離,又有什麼可以欣樂的呢!

這種無二、無得、無分別,亦即大乘佛法之不二中道法門。依 此不二中道,則「不入生死,不出生死;不入涅槃,不出涅槃」(《大 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5);「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斷煩 惱而入涅槃」、「不滅痴愛起於明脫」(《維摩詰經 ‧ 弟子品》);

「在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同前,《文殊師 利問疾品》);「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同前,《佛道品》)。

在《維摩詰經 ‧ 菩薩行品》中,按照不二法門的理論,提出了 十分具體的「有盡無盡無閡法門」,亦即「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的大乘菩薩行。其核心是「不離大慈,不捨大悲」,不離世間,不 捨世法,「教化眾生,終不厭倦」;以及「修學空,不以空為證;

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

而這些,也正是大乘佛教菩薩行人間佛教理論和實踐的核心內容。

由人道殊勝,在人間成佛,到自覺覺他、自度度人,不捨生死,

不欣涅槃,利樂有情,莊嚴國土的大乘菩薩行,這是佛教人文精神 的拓展,是人間佛教理論和實踐的深化。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所 以說大乘不二法門理論,為人間佛教的實踐提供了最充分、最堅實 的理論基石。

四、目前,中國佛教界、學術界對人間佛教問題都相當關 懷,既有理論方面的討論,也有實踐方面的探索。

在理論方面,人們對人間佛教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和闡釋,在實 踐方面,人們也有各具特色的嘗試和開展。這些討論和探索不管有 多大的分歧和不同,我認為都有助於人間佛教的建設和發展。

(10)

大乘佛法自覺覺他的關鍵在於修證實踐,人間佛教的根本和生 命也在於實踐。目前,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香港等華人地區的許多 佛教團體,都在以他們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理解,努力實踐「人 間佛教」的建設,其中包括實現佛教由傳統向現代轉化的努力。他 們都本著「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的宗旨,努力使詮釋佛教經 典的教義和方法,更易於現代人接受、理解和領悟,努力通過各種 社會事業以利樂有情眾生。在各種社會事業中,有的側重文化傳播,

有的側重各類教育,有的側重慈善福利等等。

實踐人間佛教的途徑、方法可以是多樣的,然其中心應當是積 極發揚佛陀的人文關懷精神。

關於人間佛教與人文關懷的問題。我在上面說到,人間佛教是 建立在佛教教理內在的人文精神之上的。因此,對社會眾生的人文 關懷,正是人間佛教的本質所在。在現代社會中,人類最煩惱的問 題就是自我的失落。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人類自我異化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

人類正在淪為由自己創造的物質經濟和科技的奴隸,生存的競爭,

名利的追逐,物欲的膨脹等等,更為人們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精 神世界,帶來更多的障蔽與繫縛。

人們沉淪於現象之我而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人們需要更多更切 實的人文關懷,更需要認識自我的本來面目。而關懷人間眾生,引 導眾生認識本來清淨的自我,這是佛教的慈悲精神,人間佛教的本 色行當,也應當是人間佛教未來的發展方向。

下面,我還想就與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展望等有關的兩個問 題,談一下我的一些淺陋之見:

(11)

一是關於人間佛教與人生佛教的關係問題

這個問題發端於太虛大師。他最初用的是人生佛教,以人生佛 教來概括佛教的根本精神。以後又提出人間佛教的概念,在他那裡,

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的內涵基本沒有差別。但在以後的討論中,人 們對這兩個名稱發生分歧,有人主張提人生佛教,有人主張提人間 佛教。

其實,在我看來,人間佛教、人生佛教兩種提法完全可以並存 並提,可分可合,互相補益。我認為,人生佛教在揭示佛教理論的 人文精神的本質特徵方面,在闡明佛教教理對治個人三毒(貪、瞋、

痴)二障(煩惱障、所知障)和人格自我提升方面,有其親切明白 的優點。而人間佛教在揭示佛教實踐不離世間的重要特質方面,在 體現佛教面向社會眾生和建設人間淨土方面,則有其鮮明切實的優 點。因此,闡發佛教人生學說和建設佛教人間淨土,是未來人間佛 教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

二是關於人間佛教與佛教世俗化的問題

所謂世俗化問題是現代宗教遇到的一個普遍性問題,現代社會 的發展,使得宗教與社會和民眾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宗教對民眾現 實生活狀態的關注也越來越多。1962 年天主教羅馬大公會議,就強 調要更多地關注此岸世界的問題。這也就是說,宗教應更多地關心 世俗生活,要使自己的教理、儀軌等,更貼近世俗生活,適應世俗 生活。為此,一些傳統宗教都在不同程度上對教理做了某些新的闡 釋,對儀軌做了某些改革,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現代宗教的這種變 化,被稱之為現代宗教世俗化的趨勢。

(12)

如果就此而言,那麼毋庸諱言,人間佛教也內含著世俗化的一 面,也是因應時代之需的變化。但是應當指出一點,宗教的世俗化 或人間佛教的世俗化,都只是指其教理和儀軌貼近世俗生活、適應 世俗生活。這是化導現代世俗眾生的應機之需。因此,宗教的世俗 化或人間佛教的世俗化,絕不應是與世俗的同流。無論是出家眾還 是在家眾,既然皈依了佛法,就應當依照佛陀的教導,在世俗生活 或叢林生活中求證超越世俗的正覺正悟。

近現代中國佛教界有一種說法,叫「以出世心做入世事」。這 大概就是既要融入世俗,而又不與世俗同流,以保持佛教出世性的 根本精神。而一位出家高僧或在家居士能真正做到「以出世心做入 世事」,那麼他在社會大眾的心目中一定是一位活菩薩,一位人天 師範,佛教的神聖性也必然得以顯揚。

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 ‧ 衛靈公》),

事在人為,宗教的世俗化並不一定與宗教的神聖性相對立。「以出 世心做入世事」既保持一顆聖潔的、超越的出世心,並以此自律;

而 同 時 又 以 一 顆 智 慧 的、 慈 悲 的 心 去 做 入 世 之 事,以利益眾生。

我 想 這 種 自 覺 覺 他、 自 度 度 人 的 實 踐, 應 當 說 更 能 突 顯 出 宗 教 出 世 性、 神 聖 性 的

實質意義。 人間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圖為五百名行腳 僧在台北街頭行腳托缽。(莊美昭/ 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陸路部分,東漢牟子《理惑論》中已經有駁斥當時某些 交州 (廣東、廣西、越南北部) 學者批評佛教的論點,可以瞭解當

為宗;佛因教化眾生而說法,名為教。」 13 以釋迦牟尼佛陀對眾生的教授、教誡為「佛 教」 ,此乃狹義的佛教,不共宗教學上廣義的佛教。要明白、把握「佛法」

為此,我體會大師這本書,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即是要從本懷

根據宗教學者的研究,每一種宗教都有神話,神話位於每一種宗教的源頭。它們是人類 對於生命的奧祕,包括生死、痛苦及其超越的解答。 [註 5] 因此,宗教教義的發展大多借助於 神話的形態。 [註

所謂宗教方法,是指 宗教幫助人實現心靈超越 的方法。不同的宗教,其 宗教方法也是不同的。基 督宗教的宗教方法可稱之

佛教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義和其他宗教教義有所不同。一般宗教

人 間佛教是佛教歷史與現實中的 重要現象,也很有可能成為人 類未來佛教的重要現象。人間佛教已 經創造性地詮釋了深刻而新鮮的佛教 的理念、思想、學術、文化,已經以

會學博士,現為逢甲大學合作經濟 系教授兼通識中心主任,曾任南華 大學學生事務長、社科院院長等職。研究 專長為資訊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金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