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性離生、菩薩位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正性離生、菩薩位之探究"

Copied!
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福嚴佛學院教師 釋厚觀

摘要

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大智度論》中常見「菩 薩位」之語詞,對照玄奘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則作「菩 薩正性離生」。「菩薩位」是特指菩薩修行歷程中特殊的一個階 位,入菩薩位之後,將決定趣向於無上菩提而成佛;「菩薩地」

則 是 泛 指 菩 薩 從 初 發 菩 提 心 到 成 佛 之 間 菩 薩 修 行 的 所 有 階 位,二者用法不同。

「入菩薩位」後,行者將畢定成佛,因此,如何才能入菩 薩位成為一重要的課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大智度論》

中提到了多種不同的方法,有的說「觀空入菩薩位」,有的說

「行般若波羅蜜入菩薩位」,有的說「應行六波羅蜜方能入菩 薩位」,有的說「要兼具般若波羅蜜與方便力才能入菩薩位」,

也有說「要遍學聲聞道、辟支佛道、佛道,再以菩薩的道種智 入菩薩位」,更有說「要具足發意、修行、大悲、方便等四法 方能入菩薩位」。

由於入菩薩位應具備的德目說法不一,所證得菩薩位的階 位高低也不盡相同。如以「無生法忍」為基準,有的菩薩位比

「無生法忍」低一些,有的則在「無生法忍」之上,必須依前 後文才能判斷,不能一概而論。筆者試著整理《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及《大智度論》之種種異說,希望藉此能正確掌握「菩

本文為特約稿。

(2)

薩位(菩薩正性離生)」的完整樣貌。

關鍵詞:正性離生、菩薩位、無生法忍、阿鞞跋致、般若波羅蜜、

方便、《大智度論》

一、前言

二、正性離生、菩薩位之語意 三、如何入菩薩位

四、菩薩位之七種說法 五、結論

(3)

一、前言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序品》云:「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 位,當學般若波羅蜜。」1此處所說的「菩薩位」,玄奘大師譯 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作「菩薩正性離生」2。「菩薩位」與

「菩薩地」不同,「菩薩位」(菩薩正性離生)是指菩薩修行到 某種程度,決定趣向於無上菩提,最終必將成佛,是特指菩薩 修行歷程中特殊的一個階位;而「菩薩地」則是指菩薩從初發 菩提心,經初地、二地……十地乃至成佛,泛指菩薩從初發菩 提心到成佛之間菩薩修行的所有階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遍學品》又云:「若不過聲聞、辟 支佛地,云何入菩薩位?若不入菩薩位,云何當得一切種智?」

1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序品 1〉(CBETA, T08, no. 223, p. 219, a26-27):

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

(2)〔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亦譯作「菩薩位」,參見《放光般 若經》卷1〈放光品 1〉(CBETA, T08, no. 221, p. 2, c25-27):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者,欲過聲聞、辟支佛地,

欲住阿惟越致地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3)Kimura Takayasu(2007)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I-1,

p.30:

evaṃ bodhisattvena mahāsattvena prajñāpāramitāyāṃ śikṣitavyam, bodhisattvanyāmam avakramitukāmena.

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402〈歡喜品 2〉(CBETA, T07, no. 220, p. 7, c26-27):

欲入菩薩正性離生,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4)

3菩薩修行如果不能超越二乘地就無法入「菩薩位」,若不入菩 薩位就無法證得佛的「一切種智」。因此,菩薩如何修學才能 入菩薩位,成為菩薩行中非常重要的課題。

關於「菩薩位」的相關研究,主要有小沢憲珠著的〈般若 經における菩薩地と菩薩位〉。4此論文指出,「菩薩位」於羅 什譯的《小品般若經》5僅出現一次,羅什譯本以外的小品系漢 譯本及梵本《八千頌般若經》都未見此用語,推測「菩薩位」

是到大品系般若經時才成為一般化的用語。又「菩薩位」的階 位是介於「二乘地」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間,是菩薩 修行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通過點。菩薩位在菩薩行位上具有三點 重要的意義:一、入菩薩位是得無生法忍的條件,先入菩薩位 之後才能得無生法忍。二、菩薩位與十八空有密切關係,行十 八空是入菩薩位的必要條件。三、菩薩位相當於菩薩之「見 道」。

另外,蔡耀明教授於〈由三乘施設論菩薩正性離生——以

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2〈遍學品 74〉(CBETA, T08, no. 223, p. 382, c3-4):

若不過聲聞、辟支佛地,云何入菩薩位?若不入菩薩位,云何當得一切種 智?

4 小沢憲珠,〈般若經における菩薩地と菩薩位〉,《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34 –1,1985 年,頁 154–159。

5 參見《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7〈深功德品 17〉(CBETA, T08, no. 227, p.

566, b10-12):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能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5)

《大般若經‧第二會》為中心〉一文中,說到了《阿含經》的 正性離生觀、阿毘達磨論書的正性離生觀及《大般若經》的正 性離生觀與菩薩正性離生觀。文中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 二分)卷 447〈真如品 52〉(CBETA, T07, no. 220, p. 256, a7-14)

云:

佛言:「舍利子!諸聲聞乘或獨覺乘補特伽羅,遠離一 切智智心,不攝受般若波羅蜜多,無方便善巧故,修空、

無相、無願之法,便證實際墮於聲聞或獨覺地。

諸菩薩乘補特伽羅不離一切智智心,攝受般若波羅蜜 多,依方便善巧,大悲心為上首,修空、無相、無願之 法,雖證實際而能入菩薩正性離生位,能證無上正等菩 提。」

蔡教授詮釋如下:「既入二乘正性離生,本當一路奔赴二 乘正果。現在的情況是,有一法其力量大到足以扭轉由二乘正 性離生之位態所造成的決定衝力,該法即高度主動且積極發起 趣求無上正等菩提之心,其心堅固即使必須曠劫行於生死亦決 然予以貫徹。生起這樣的無上正等菩提心,即使入了二乘正性 離生,也還可能『轉到菩薩乘』以趣求無上正等菩提。」6意思 是說,即使入了二乘的正性離生,還可以再轉向菩薩乘,以求 無上菩提。

不過,從上面所引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來看,第一段

6 蔡耀明,〈由三乘施設論菩薩正性離生——以《大般若經‧第二會》為中 心〉《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

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 年,頁 122。

(6)

是說:二乘人遠離菩提心,不攝受般若波羅蜜,也沒有方便善 巧,修學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便證實際,墮於聲聞或獨 覺地。第二段文是說:菩薩乘不離菩提心,攝受般若波羅蜜,

有方便善巧又有大悲心,修學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雖證 實際,而能入菩薩正性離生位,能證無上正等菩提。這兩段文 都沒有提到「二乘轉向菩薩乘」。不知蔡教授所說「即使入了 二乘正性離生,也還可能轉到菩薩乘」的主語是誰?若主語是 指「二乘」,文中並未提到二乘可以轉向菩薩乘;若主語是「菩 薩乘」,既然本來就是「菩薩乘」,還有必要「再轉到菩薩乘」

嗎?從《大般若經》第二段原文來看,主語應是「諸菩薩乘補 特伽羅」才是。

《大般若經》(第二分)說菩薩乘「雖證實際而能入菩薩 正性離生位」,對應羅什翻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只是說

「有方便力故,入菩薩位」,並無「雖證實際」等語。7無羅叉 譯的《放光般若經》8與現存梵本《二萬五千頌般若》9及《大

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6〈大如品 54〉(CBETA, T08, no. 223, p. 336, b18-23):

佛告舍利弗:「有菩薩遠離薩婆若心,修空、無相、無作法,無方便力故,

取聲聞乘。

舍利弗!復有菩薩摩訶薩不遠離薩婆若心,修空、無相、無作法,有方便 力故,入菩薩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放光般若經》卷12〈歎深品 55〉(CBETA, T08, no. 221, p. 84, b28-c3):

佛告舍利弗言:「諸有離薩云然意,念空、無相、無願之法,不與漚惒拘 舍羅俱者,便為弟子乘。舍利弗!菩薩得空、無相、無願之法,應薩云然,

不離漚惒拘舍羅者,便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7)

般若經》之〈初分〉10、〈第三分〉11也都沒有「雖證實際」這 句話。《大般若經》此處所說的「雖證實際」,是指「菩薩雖已 經證得實際」或「二乘雖已經證得實際」,或是應解讀為「菩 薩雖有能力證得共二乘的實際(但不證入)」,值得研究。因為 在《大般若經‧習近品》12說到,菩薩直到得一切智智(得無

9 Kimura Takayasu(1990)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IV, Tokyo:

Sankibo Busshorin. p.126.

10《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分)卷323〈真如品 47〉(CBETA, T06, no. 220, p. 648, b19-26):

佛言:「舍利子!若諸菩薩遠離一切智智心,修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是諸菩薩不攝受般若波羅蜜多,無方便善巧力故,便證實際取聲聞果或 獨覺菩提。

若諸菩薩不離一切智智心,修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是諸菩薩攝受般 若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力故,能入菩薩正性離生位,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

1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分)卷513〈真如品 19〉(CBETA, T07, no. 220, p. 620, c28-p. 621, a6):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若諸菩薩遠離一切智智心,不以大悲為上首,修 空、無相、無願之法,由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便證實際 墮於聲聞或獨覺地。

若諸菩薩不離一切智智心,復以大悲為上首,修空、無相、無願之法,

復由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能入菩薩正性離生,漸次修行諸 菩薩行,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12 參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452〈習近品 59〉(CBETA, T07, no. 220, p.

281, b6-9):

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善巧方便力故,雖數現起三解脫門,而於中間不證實 際,乃至未得一切智智,要得無上正等菩提方乃取證。

(8)

上菩提)之前,於其中間都不證實際。也就說,菩薩一開始就 直接修大乘,不要先證二乘果再回小向大。

「實際」(bhūtakoṭi)是「最究竟的真實」,在二乘人來說,

「涅槃」是最究竟的目標;但對大乘而言,「無上菩提」才是 最究竟的真實。因此菩薩雖有能力證得涅槃,但不以共三乘的 涅槃為究竟,而是直到無上菩提的時候才證實際。13

蔡教授或許是從《大般若經》下面的引文而得到「即使入 了二乘正性離生,也還可能轉到菩薩乘」的結論。

《大般若經》卷 425〈帝釋品 25〉(CBETA, T07, no. 220, p. 134, b2-13)云:

時,具壽善現告天帝釋言:「……憍尸迦!諸有已入聲 聞、獨覺正性離生,不復能發大菩提心。何以故?憍尸 迦!彼於生死已結界故。此中若有能於無上正等菩提發 心趣者,我亦隨喜。何以故?憍尸迦!諸有勝人應求勝

13 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656:

般若波羅蜜所證的,還有「實際」(bhūtakoṭi)一詞,是真實究竟處的意 思。如證入法性,到達最究竟處,名為「實際」。在《般若經》中,大都 用來稱二乘的證入涅槃。菩薩在修學中,是以證「實際」為戒懼的。因 為證入涅槃,就退墮二乘地,不能再成佛了。但到了菩薩的德行圓滿,

也名為證實際,如說:「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

法相——「法性」,「如」,「實際」,是般若波羅蜜所現觀的,一切法常恒 不變異的真相。「法相」,「如」,「阿含經」中僅偶爾一見……。這是約理 境說的,如約般若波羅蜜現觀而得究竟解脫說,就是「原始佛教」以來 所稱說的「涅槃」。

(9)

法,我終不障他勝善品。」14

須菩提對天帝釋說:「如果行者已入二乘正性離生,就不 能再發無上菩提心了,因為他已經與生死永隔了。不過,假設 有人能發無上菩提心的話,我也隨喜。」

這段文是須菩提說的,並非佛所說;且須菩提只是「假設」

有人發菩提心,他也隨喜,沒有明確說到入二乘正性離生之後 真能轉為大乘而成佛。《十住毘婆沙論》也是引了這段文句,

但明確說到:「若入法位者,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 不成就。」15

同樣是《大般若經》(第二分),其中也看到以下這樣的描 述: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成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 覺已,能入菩薩正性離生必無是處。不入菩薩正性離 生,而能證得一切智智亦無是處。16

14 類似的經文,參見《道行般若經》卷 1〈難問品 2〉(CBETA, T08, no. 224, p. 429, a20-25),《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釋提桓因品 2〉(CBETA, T08, no. 227, p. 540, a15-2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7〈問住品 27〉(CBETA, T08, no. 223, p. 273, b25-c5)……等。

15《十住毘婆沙論》卷7〈歸命相品 14〉(CBETA, T26, no. 1521, p. 55, a12-18)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 心而得十力。

若入法位者,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

中,尊者須菩提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 死已作障隔,不復往來生死、發無上心。」

16《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65〈遍學品 72〉(CBETA, T07, no. 220, p. 349,

(10)

這段經文明確地說:如果菩薩已證入二乘果位的話,想要 再入菩薩正性離生,那是不可能的。《大智度論》也說,如果 取聲聞證,就畢竟不得作佛。17雖然《法華經》明確說到「阿 羅漢等二乘人也能回小向大成佛」18,但《大般若經》(第二分)

本身是否也主張「證入二乘正性離生之後,可以再轉向大乘證 得無上菩提」,值得再探究。蔡教授未針對這些問題詳細論證,

就直接下結論說「即使入了二乘正性離生,也還可能轉到菩薩 乘」,值得商榷。

此外,林崇安教授之〈《大般若經》中菩薩正性離生的探 討〉19,提到:菩薩應先遍學一切道,而後用「道相智」入菩 薩正性離生。然而,凡是已入菩薩正性離生的菩薩行者,是否 一定都能成佛?依據《現觀莊嚴論》的說法:菩薩行者分成利 根、中根和鈍根三種根性,其中利根和中根的菩薩悲願強大,

b1-4)。

17 參見《大智度論》卷 31〈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89, c20-22):

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畢竟破戒,不任得道!

又如作五逆罪,畢竟閉三善道!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

18 (1)《妙法蓮華經》卷2〈信解品 4〉(CBETA, T09, no. 262, p. 17, c11-12):

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踊躍,得未曾有。佛說聲聞,當得作佛。

(2)《妙法蓮華經》卷3〈授記品 6〉(CBETA, T09, no. 262, p. 20, c9-12):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告諸比丘:『我以佛眼,見是迦葉,於未來世,過無數劫,當得 作佛。』」

19 林崇安,〈《大般若經》中菩薩正性離生的探討〉,《法光雜誌》,257 期,

2011 年。

(11)

入菩薩正性離生時,會主動邁向成佛之路時,不會退到聲聞或 獨覺道,會積極累積波羅蜜而成佛;但是鈍根的菩薩行者雖已 入菩薩正性離生,仍會因放逸而退轉;……還必須繼續累積資 糧,一直到獲得「無生法忍」後(相當於菩薩第七地或第八地), 才保證一定成佛。

以上研究多少都提到部分「入菩薩位之方法」,但筆者覺 得《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還有其他的說法,因此,

筆者希望對「如何入菩薩位」提出更周延的看法。而且,「菩 薩位相當於什麼階位」有各種異說,本文也針對這些問題一併 加以探討。

二、正性離生、菩薩位之語意

(一)《發智論》、《大毘婆沙論》所說的「正性離生」

《雜阿含經》(61 經)描述初果向的「隨信行、隨法行」

時提到「超昇離生」20,《相應部》則提到 sammatta-niyāma21; 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發智論》已說到「正性離生」,如《阿

20(1)《雜阿含經》卷 3(61 經)(CBETA, T02, no. 99, p. 16, a5-11):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 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

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2)參見《雜阿含經》卷 31(892 經)(CBETA, T02, no. 99, p. 224, b26-c14)。

21 參見 Saṃyutta-Nikāya, XXV.1-10(PTS.Ⅲ, pp.225-228);《相應部經典》

25〈第四 入相應〉 (CBETA, N15, no. 6, p. 338, a1-p. 343, a5 // PTS. S.

3. 225 - PTS. S. 3. 228)。

(12)

毘達磨發智論》卷1 云:

如是心心所法為等無間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 正性,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22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進一步解釋什麼是「正性」,什 麼是「離生」?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3 對於「正性」列舉了三說:

一、苦法智忍是正性,二、見道皆是正性,三、見道、修道、

無學道等一切道皆是正性。23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對於「離生」的「生」提出幾種 解說:一、一切煩惱或諸貪愛令諸善根不得成熟,又能令三有 潤生和合起種種過失,皆名為「生」。二、見惑令諸有情墮諸 惡趣受諸劇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種種極苦惱事,是故此 惑說名為「生」。三、有身見等剛強難伏,故說名「生」。四、

「生」名顯異生性,能起暴惡諸惑、業故。五、見、修所斷諸 煩惱聚展轉相助,引無窮生,故說名「生」。六、異生身中煩 惱惡業極不調順,故說為「生」。七、見所斷惑猶如根栽,生

22《阿毘達磨發智論》卷1(CBETA, T26, no. 1544, p. 918, a16-18)。

2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3(CBETA, T27, no. 1545, p. 12, c20-25):

得正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正法,故且說彼 以為正性。又餘聖道雖亦正性攝,然非此所得,故不說之。

有說:見道皆是正性。

有餘師說:一切聖道皆是正性。若不爾者,修道、無學道中應不成就正 性,是則不應名為聖者。

(13)

無窮過,故說名「生」。24雖然對「生」提出種種說法,或重於

「有身見」,或只說「見惑」,或兼談「見惑、修惑」,或廣說

「一切煩惱及惡業」,只是範圍廣狹不同,不外是凡夫的煩惱、

24 參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3(CBETA, T27, no. 1545, p. 13, a3-b1):

問:一切聖道皆是正性,亦是離生,何故此中獨說見道?

答:一切煩惱或諸貪愛令諸善根不得成熟,及令諸有潤合起過,雖皆名

「生」,而見所斷於此所說「生」義增上;見道能為畢竟對治,是故見道 獨說「離生」。諸不正見要由見道能畢竟斷故名「正性」。世第一法無間 引起,故說能入「正性離生」。

復次,一切煩惱或諸貪愛,能令善根不得成熟,及令諸有潤合起過,皆 名為「生」;見道起已,摧彼勢力,令不復為增上生過。由此,見道獨名

「離生」。「入正性」言,義如前說。由此義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 有情類善根成熟,能入見道。」是故見道名為離生。

復次,見所斷惑令諸有情墮諸惡趣,受諸劇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 作種種極苦惱事。是故此惑說名為「生」;見道能滅,故名「離生」。「入 正性」言,亦如前說。

復次,有身見等剛強難伏,如獸悷,故說名「生」;見道能滅,故名離 生。「入正性」言,亦如前說。

復次,此中「生」名顯異生性,能起暴惡諸「惑、業」故;見道捨彼,

故說「離生」。餘如前說。

復次,見、修所斷諸煩惱聚,展轉相助,引無窮生;見道起已,摧彼勢 力,令不能招無窮生過,是故見道獨謂「離生」。餘如前說。

復次,異生身中煩惱惡業極不調順,故說為「生」,諸瑜伽師於此淪沒;

見道拔彼,置聖位中,故名「離生」。餘如前說。

復次,見所斷惑猶如根栽,生無窮過;見道永拔,故名「離生」。餘如前 說。

(14)

業令善根不能成熟,故名為「生」。

另外也有論師主張應稱為「正性決定」25,因為有三聚眾 生: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若有行者「從不定聚出,入正 定聚」,或是「捨邪定聚,入正定聚」,一入正定聚決定趣入聖 道,故應名為「正性決定」。

世友論師兼採「正性離生」與「正性決定」二說,認為無 始以來見惑、修惑展轉和合作諸惡事,性剛強故,說名為「生」。 起見道之後,能斷一部分煩惱,令彼展轉永遠乖離,不會再惑 業苦展轉相續輪迴不已,故說「正性離生」;又見道位無漏相 續,必無間隔決定能得聖果,故名「正性決定」。26

25 參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3(CBETA, T27, no. 1545, p. 13, b1-11):

有餘師說:此文應言「入正性決定」。所以者何?謂於此時從不定聚出,

入正定聚故。

復次,行者爾時捨邪定聚所依異生性,入正定聚所依見道,是故名為「入 正性決定」。

復次,行者爾時捨五同分,入八同分:五同分者,謂諸異生所有同分,

依彼能造五無間故。八同分者,謂諸聖者所有同分,依彼能得四向果故。

彼於爾時捨邪定分、入正定分,是故名入正性決定。

復次,所入見道非邪定聚,故名正性;非不定聚,故名決定。

26《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3(CBETA, T27, no. 1545, p. 13, c22-p. 14, a1):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有誦名「入正性離生」。謂諸聖道永滅顛倒,故名「正性」;離隔生故,

復名「離生」。謂無始來見、修所斷二分煩惱,展轉和合,作諸惡事,性 剛強故,說名為「生」。見道起已,斷彼一分,令彼展轉永乖離故。世第 一法為此一分等無間緣,故名為「入」。

(15)

除了「正性離生」、「正性決定」之外,另外也有論師主張 應稱為「正性任持」、「正性離繫」、「正性不往」、「正性如理」、

「從平等位入於正性」等,詳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所說。

27舊譯的《阿毘曇毘婆沙論》則只談「正(性)決定」,未說到

「正性離生」的語詞。28

(二)《俱舍論》所說的「正性離生」

真諦譯的《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僅提到「正(性)」與「決 定」,沒有「離生」的解說29,現存梵本《俱舍論》30也是一樣;

但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則提到「正性離生」與「正性決 定」二語詞。如《阿毘達磨俱舍論》〈分別賢聖品 6〉云:

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有無漏攝法智 忍生,此忍名為「苦法智忍」。為顯此忍是無漏故,舉 後等流以為標別。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

名;如花果樹。

即此名「入正性離生」,亦復名「入正性決定」──由

有誦名「入正性決定」。謂見道位無漏相續,必無餘隔,故名「決定」;

後位不然。餘如前說。

27 參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3(CBETA, T27, no. 1545, p. 13, b11-c22)

28 參見〔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卷 1〈世第一法 品 1〉(CBETA, T28, no. 1546, p. 8, c19-p. 9, a7)。

29 參見《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 17〈分別聖道果人品 6〉CBETA, T29, no.

1559, p. 273, b10-19)。

30 P. Pradhan ed.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of Vasubandhu,(Tibetan Sanskrit Works Series 8 ) K. P.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Patna, 1967. p. 350.

(16)

此是初入正性離生,亦是初入正性決定故。

經說「正性」,所謂「涅槃」。或「正性」言,因諸聖道。

「生」,謂煩惱,或根未熟;聖道能越,故名「離生」。

能決趣涅槃、或決了諦相,故諸聖道得「決定」名。

至此位中,說名為「入」。此忍生已,得「聖者」名。31 四善根的世第一法僅有一剎那,無間能生無漏的「苦法智 忍」,當此見道的第一心「苦法智忍」生起,就得名為「聖者」。

其中「正性」有二義:一是涅槃,二是見道、修道、無學 道等諸聖道。

「生」有二義:一是煩惱,二是善根未成熟。

「離生」:聖道能摧斷煩惱、令善根成熟,故名「離生」。

能決定趣入涅槃,或決定能明了四聖諦真相,故諸聖道得

「決定」名。

見道的第一心「苦法智忍」初入正性離生,說名為「入」。

(三)《般若經》釋「生、離生」

32

31《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3〈分別賢聖品 6〉(CBETA, T29, no. 1558, p. 121, a29-b10)。

32 (1)Lamotte 教授法文譯注《大智度論》卷 27「菩薩位」(大正25,262a)

時,提到「離生」相關的梵語、巴利語有「niyāma, niyama , nyāma」

等三種不同的用法,並列舉各種經論的出處。參見Lamotte(1976).

Le Traité de la Grande Vertu de Sagesse de Nāgārjuna

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Tome IV, pp. 1783-1788.

2 ) 案 : 現 存 梵 本 《 二 萬 五 千 頌 般 若 經 》 有 bodhisattvanyāma 、

(17)

羅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3〈六喻品 77〉云:

佛告須菩提:「是菩薩善學內空、善學外空,乃至善學 無法有法空。於是諸空無法可住處,若須陀洹果,斯陀 含、阿那含、阿羅漢果乃至一切種智,是諸法空亦空。

菩薩摩訶薩行如是諸空,能入菩薩位中。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 世 尊 ! 云 何 菩 薩 摩 訶 薩 位 ? 云 何 非 位?」

「須菩提!一切有所得,是非菩薩位;一切無所得,是 菩薩位。」

「世尊!何等是有所得?何等是無所得?」

「須菩提!色是有所得,受想行識是有所得,眼耳鼻舌 身意乃至一切種智是有所得,是非菩薩位。須菩提!菩 薩位者,是諸法不可示、不可說。何等法不可示、不可 說?若色乃至一切種智。何以故?須菩提!色性是不可 示、不可說,乃至一切種智性是不可示、不可說。須菩 提!如是名菩薩位。」33

玄奘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68〈無雜品 75〉則說:

是菩薩摩訶薩由住此空,超諸聲聞、獨覺等地,證入菩

bodhisattvaniyāma 及 samyaktvaniyāma 等 用 語 。 如 Kimura, 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I-1, p.30, p.131, 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II-III,p.104 等。

3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3〈六喻品 77〉(CBETA, T08, no. 223, p. 391, b23-c9)。

(18)

薩正性離生。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以何為生?以何為 離生?」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有所得為生,以一切 無所得為離生。」34

菩薩若以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乃至一切種智是有所 得、不空的話就是「生」;若能善學十八空,知五蘊、十二處、

十八界乃至一切種智無自性空、無所得,就能超越二乘地,證 入「菩薩正性離生」。

另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提到「生」是「法愛」,如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3〈勸學品 8〉云:

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名菩薩生?」

須菩提答舍利弗言:「生名法愛。」35 舍利弗言:「何等法愛?」

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色是空受念著,

受想行識是空受念著。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順道法

34《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68〈無雜品 75〉(CBETA, T07, no. 220, p. 366, c14-19)。

35 Kimura Takayasu(2007)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I-1,p.150:

Śāriputra āha: kena kāraṇena āyuṣman Subhūte bodhisattvasya mahāsattvasyāyam āmaḥ?

Subhūtir āha: āma ity āyuṣman Śāriputra ucyate bodhisattvasya mahāsattvasya dharmatṛṣṇā.

(19)

愛生。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色是無相受念著,受 想行識是無相受念著。色是無作受念著,受想行識是無 作受念著。色是寂滅受念著,受想行識是寂滅受念著。

色是無常乃至識、色是苦乃至識、色是無我乃至識受念 著。是為菩薩順道法愛生。是苦應知、集應斷、盡應證、

道應修,是垢法、是淨法,是應近、是不應近,是菩薩 所應行、是非菩薩所應行,是菩薩道、是非菩薩道,是 菩薩學、是非菩薩學,是菩薩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 蜜、是非菩薩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方 便、是非菩薩方便,是菩薩熟、是非菩薩熟。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是諸法受念著,是為菩薩摩 訶薩順道法愛生。」36

如果菩薩觀五蘊是空、無相、無作、寂滅、無常、苦、無 我卻產生愛著,分別取相「這是菩薩所應行、那是菩薩所不應 行」,對諸法產生愛著,都名為「生」。

(四)《大智度論》釋「生、熟」

《大智度論》對於「順道法愛生」加以補充解釋,如《大 智度論》卷 41〈勸學品 8〉云:

法愛,於無生法忍中,無有利益,故名曰「生」。譬如 多食不消,若不療治,於身為患。菩薩亦如是,初發心 時,貪受法食,所謂無方便行諸善法,深心繫著,於無 生法忍是則為生、為病。

3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3〈勸學品 8〉(CBETA, T08, no. 223, p. 233, b3-22)

(20)

以著法愛故,於不生不滅亦愛。譬如必死之人,雖加諸 藥,藥反成病;是菩薩於畢竟空不生不滅法忍中而生愛 著,反為其患!法愛於人天中為妙,於無生法忍為累。

一切法中憶想分別,諸觀是非,隨法而愛,是名為「生」, 不任盛諸法實相水。與「生」相違,是名「菩薩熟」。……

愛等結使雜諸善法,名為「生」。

復次,無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生」;有諸法實相 智慧火,故名為「熟」。是人能信受諸佛實相智慧,故 名為「熟」;譬如熟瓶能盛受水,生則爛壞。37

一般凡夫誤以為五蘊是「不空、常、樂、我」,若菩薩觀 五蘊空、無相、無作、寂滅、無常、苦、無我等,本來沒什麼 不對;但若產生「法愛」就會產生憶想分別,無法證得無生法 忍了,因此說「法愛於無生法忍是則為生、為病」。就如有人 貪吃,無法消化,若不治療就會生病一樣。菩薩修善法若夾雜 染愛等煩惱就名為「生」;與「生」相違則名為「熟」。

又如泥瓶,如果是燒過的熟瓶就能裝水;若是未燒過的生 瓶,就會爛壞、無法盛裝水;同樣地,如果沒有諸法實相智慧 火就名為「生」,有諸法實相智慧火就名為「熟」。

(五)小結

關於「正性離生」,在《大毘婆沙論》有廣泛地解說,其 中,對於「正性」列舉了三說:一、苦法智忍是正性,二、見

37《大智度論》卷41〈勸學品 8〉(CBETA, T25, no. 1509, p. 361, c23-p. 362, a19)。

(21)

道皆是正性,三、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一切道皆是正性。對 於「離生」的「生」,或說是「有身見」,或只說「見惑」,或 兼談「見惑、修惑」,或廣說「一切煩惱及惡業」,所談範圍廣 狹不同,不外是煩惱、業令善根不能成熟,故名為「生」。除 了「正性離生」、「正性決定」之外,還有論師認為應名為「正 性任持」、「正性離繫」、「正性不往」、「正性如理」等,有諸多 異名。

玄奘譯的《俱舍論》所說比較簡略,認為「正性」有二義:

一是涅槃,二是見道、修道、無學道等諸聖道。「生」也有二 義:一是煩惱,二是善根未成熟。聖道能摧斷煩惱、令善根成 熟,故名「離生」。能決定趣入涅槃,或決定能明了四聖諦真 相,故諸聖道得「決定」名。

不論是《大毘婆沙論》或《俱舍論》,部派所說「正性離 生」的「生」,多是指「煩惱」或「善根未熟」;但《般若經》、

《大智度論》等大乘經論所說的「菩薩正性離生」(菩薩位),

則主張「一切法有所得」或以「法愛」為「生」;欲入菩薩正 性離生,必須體悟「一切法無所得」、「斷除法愛」。

由此看來,「二乘的正性離生」重在「斷煩惱、證入涅槃」;

而「菩薩正性離生」則重在「體悟一切法空、斷法愛,以趣入 無上菩提」。

三、如何入菩薩位

(一)以自相空法入菩薩位,得無生法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6〈不退品 55〉(CBETA, T08, no.

(22)

223, p. 341, b1-6)云:

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以是自相空法,入菩薩位,得無 生法忍。何以故名無生法忍?是中乃至少許法不可得,

不可得故不作,不作故無生,是名無生法忍。菩薩摩訶 薩以是行、類、相貌,當知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

菩薩知諸法自相空,能入菩薩位,乃至微細法都不可得,

不造作諸行業,得無生法忍而不退轉。38

(二)見一切法空,觀四諦平等,入菩薩位,安住性 地中,不從頂墮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6〈差別品 84〉(CBETA, T08, no.

223, p. 412, a23-b7)云: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 世 尊 ! 云 何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通 達 實 諦 故,行般若波羅蜜,如通達實諦故,不墮聲聞、辟支佛 地,直入菩薩位中。」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如實見諸法,見已得無所 有法。得無所有法已,見一切法空,四聖諦所攝、四聖 諦所不攝法皆空。若如是觀,是時便入菩薩位中,是為 菩薩住性地中,不從頂墮。用是頂墮故,墮聲聞、辟支

38 參見《大智度論》卷 73〈阿毘跋致品 55〉(CBETA, T25, no. 1509, p. 574, c1-6):

若菩薩於色等相皆能轉,是名行一切法性空,得無生法忍,入菩薩位。

無生法忍者,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是無生法,不 作不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菩薩,是名阿鞞跋致。

(23)

佛地。是菩薩住性中,能生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

是菩薩住是初定地中,分別一切諸法,通達四聖諦,知 苦不生緣苦心,乃至知道不生緣道心,但順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觀諸法如實相。」

須菩提請問佛:「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如何通達實諦,

才能不墮聲聞、辟支佛地,直入菩薩位中?」

佛說:「菩薩見一切法皆空,無論是四聖諦所攝的法或四 聖諦所不攝的法都是空。如果能這樣觀空的話,便能入菩薩 位,菩薩安住於性地中,不從頂墮。」

哪些法是四聖諦所攝、哪些法是四聖諦所不攝,又什麼是

「性地」,《大智度論》卷94 解釋如下:

若菩薩思惟籌量求諸法,無有一法可得定相,見一切法 皆空——若在四諦、若不在四諦。非四諦者,虛空、非 數緣盡;餘在四諦。若觀如是法空,爾時,入菩薩位。……

菩薩住是性地中,不墮頂。性地者,所謂菩薩法位。如 聲聞法中,燸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名為性地。

是法隨順無漏道,故名為性,是中住必望得道;菩薩亦 如是,安住是性地中,必望作佛。……

知是四諦藥病相對,亦不著是四諦,但觀諸法如實相,

不作四種分別觀。39

依說一切有部所說:一切法包含「有為法」及「無為法」。

其中,「有為法」又包含「有漏的有為法」及「無漏的有為法」;

39《大智度論》卷94〈四諦品 84〉(CBETA, T25, no. 1509, p. 721, a10-b2)。

(24)

「有漏的有為法」為四諦中的「苦諦、集諦」所攝,「無漏的 有為法」為四諦中的「道諦」所攝。「無為法」包含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鳩摩羅什譯為「非數緣盡」)、虛空無為。其中「擇 滅無為」是涅槃,屬於四諦中的「滅諦」所攝;其餘的「非擇 滅無為、虛空無為」屬於四諦所不攝。

無論是有為法、無為法,或是有漏法、無漏法,菩薩都平 等觀空,只觀諸法如實相,不作四種分別觀,所以能觀「世間 即涅槃」,不必厭離世間生死另外欣求涅槃。但二乘不同,二 乘視「苦、集」的世間是雜染的,「滅諦」的涅槃是清淨的,

由於二乘把四諦作差別觀,因此急於厭離雜染的世間、欣求清 淨的涅槃。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說菩薩這樣觀空入菩薩位是「住性地 中,不墮頂」,並不是說「得無生法忍」。「性地」與「無生法 忍」關係如何?《大智度論》卷 75〈燈喻品 57〉解釋《摩訶 般若波羅蜜經》中乾慧地等共十地40時說:

「性地」者,聲聞人,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

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

「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於

40 《大智度論》卷 75〈燈喻品 57〉(CBETA, T25, no. 1509, p. 585, a1-6):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十地,菩薩具足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佛言:「菩薩摩訶薩具足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

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具足是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25)

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位。41

「性地、八人地」的語詞可用於說明「聲聞階位」,也可 用來說明「菩薩階位」。如依說一切有部所立「聲聞階位」來 說,「性地」相當於四善根,「八人地」相當於須陀洹向見道位 十五心的階段;如依「菩薩階位」來說,「性地」相當於菩薩 得柔順忍42的階段,「八人地」相當於菩薩得無生法忍。

由此看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同樣談「入菩薩位」,但 有的地方說「性地,不墮頂」,有的地方說「無生法忍」,其階 位並不一致。什麼是「住頂不墮」,菩薩位之階位高低等問題,

到下一節再詳談。

(三)行般若波羅蜜,十八空中不見空法,得入菩薩 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3〈勸學品 8〉(CBETA, T08, no.

223, p. 233, b22-c15)云:

41《大智度論》卷75〈燈喻品 57〉(CBETA, T25, no. 1509, p. 586, a5-9)。

42(1)參見《大智度論》卷 53〈無生品 26〉(CBETA, T25, no. 1509, p. 437, c15-17):

無生觀有二種:一者、柔順忍觀,二者、無生忍觀。前說無生是柔順 忍觀,不畢竟淨;漸習柔順觀,得無生忍,則畢竟淨。

(2)《大智度論》卷 74〈轉不轉品 56〉(CBETA, T25, no. 1509, p. 580, a28-b1):

是人若常修習此柔順忍,柔順忍增長故,斷法愛,得無生忍,入菩薩 位。

(26)

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名菩薩摩訶薩無生?」43 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內空中不見 外空、外空中不見內空,外空中不見內外空、內外空中 不見外空,內外空中不見空空、空空中不見內外空,空 空中不見大空、大空中不見空空,大空中不見第一義 空、第一義空中不見大空,第一義空中不見有為空、有 為空中不見第一義空,有為空中不見無為空、無為空中 不見有為空,無為空中不見畢竟空、畢竟空中不見無為 空,畢竟空中不見無始空、無始空中不見畢竟空,無始 空中不見散空、散空中不見無始空,散空中不見性空、

性空中不見散空,性空中不見諸法空、諸法空中不見性 空,諸法空中不見自相空、自相空中不見諸法空,自相 空中不見不可得空、不可得空中不見自相空,不可得空 中不見無法空、無法空中不見不可得空,無法空中不見 有法空、有法空中不見無法空,有法空中不見無法有法 空、無法有法空中不見有法空。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得入菩薩位。」

此處《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提到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 名菩薩摩訶薩無生?」對應的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則 是明顯地說「云何菩薩摩訶薩入正性離生」44

43 Kimura Takayasu(2007)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I-1,p.150:

Śāriputra āha: katamaḥ punar āyuṣman Subhūte bodhisattvasya mahāsattvasya nyāmaḥ?

44 參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會)卷408〈入離生品 7〉(CBETA, T07,

(27)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內空中不見外空,外空中不見內 空;其餘十七空也是如此。菩薩觀內外因緣相待,無決定實法,

如《大智度論》卷31〈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87, a12-19)云:

內外空者,無有內外定法,互相因待故,謂為內外。彼 以為外,我以為內;我以為外,彼以為內。隨人所繫內 法為內,隨人所著外法為外。如人自舍為內,他舍為外。

行者觀是內外法無定相,故空。

復次,是內外法無有自性。何以故?和合生故。

內 與 外 都 是 因 緣 相 待 , 如 我 自 己 的 身 體 , 在 我 看 來 是

「內」,但在他看來是「外」,內外都是隨著觀點不同而假施設,

其實沒有實在的內法、外法可得。又內法、外法也都是因緣所 生,非自生自成,非恒常不變,故稱為無自性、空。內外既然 非實,如何能於內空中見外空?亦不能於外空中見內空。

《大智度論》卷 41〈勸學品 8〉又說:「一切法無來去相 故,外空不在內空中。餘十七空亦如是,不生不滅、無異相、

無來去故,各各中不住。」45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 實在的來者、去者,也沒有實在的去時、去處;諸法實相中,

no. 220, p. 44, b2-c3)。

45《大智度論》卷41〈勸學品 8〉(CBETA, T25, no. 1509, p. 362, c20-25):

內空中不見外空,外空中不見內空。

有人言:外四大飲食入其身中,故名為內;若身死,還為外。

一切法無來去相故,外空不在內空中。

餘十七空亦如是,不生不滅、無異相、無來去故,各各中不住。

(28)

生滅、一異、內外、來去都不可得;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能這 樣修十八空,且很善巧地修任何一空時都能不見其他的空,不 起空見,即得入菩薩位。

(四)行無戲論般若波羅蜜,得入菩薩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2〈遍學品 74〉(CBETA, T08, no.

223, p. 381, a5-20)云:

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色若常、若無 常,不可戲論故不戲論。受想行識若常、若無常,不可 戲論故不戲論。乃至一切種智,不可戲論故不戲論。何 以故?性不戲論性,無性不戲論無性。離性、無性,更 無法可得,所謂戲論者、戲論法、戲論處。以是故,須 菩提!色無戲論,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無戲論。如 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行無戲論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色不可戲論?乃至一切種 智不可戲論?」

佛告須菩提:「色性無,乃至一切種智性無。須菩提!

若法性無,即是無戲論。以是故,色不可戲論,乃至一 切種智不可戲論。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無戲 論般若波羅蜜,是時得入菩薩位。」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體悟諸法實相,不戲論五蘊等是常或 無常,如《大智度論》卷37〈習相應品 3〉(CBETA, T25, no. 1509, p. 331, b16-29)云:

是五眾若常、若無常,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29)

若五眾常,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故則無罪福,無罪福 故則無善惡果報,世間如涅槃不壞相。如是妄語,誰當 信者!現見死亡啼哭,是則眾生無常;如草木彫落、華 果磨滅,是則外物無常;大劫盡時,一切都滅,是為大 無常。如是等種種因緣,如是五眾常不可得。

復次,無常破常,不應以無常為是。所以者何?若諸法 無常相,念念皆滅,則六情不能取六塵。所以者何?內 心、外塵俱無住故,不應得緣、不應得知,亦無修習因 緣果報!因緣多故,果報亦多,此事不應得。

又以有常見與無常見共諍。如是等種種因緣,五眾無常 則不可得。

如果執著五蘊是「常」,恒常就無生無滅,福德便無法增 長,罪過也無法滅除,這樣便無罪福可言;若無罪福,則種福 得善果、造惡業得惡報等善惡業果報皆無法成立;這樣的話,

世間就不會變壞。可是現前所見,眾生有生老病死,萬物有生 住異滅、成住壞空,因此不應戲論「五蘊等是常」。

有人覺得「五蘊是常」有誤,轉而執著「五蘊無常」,誤 以為「無常」有實在的生滅。這樣的話,念念皆滅,六根與六 塵都是剎那不安住,當六根才要緣六塵時已經滅無,如此一 來,六根就不能取六塵,無所知、無所緣,智慧便無法增長、

諸法實相也無法了知了。因此不應戲論「五蘊等是無常」。

此外,實有性、實無性等也不應戲論,若執「實有性」就 會墮入「常見」,若執著「實無性」就會墮入「斷見」;離有性、

無性之外,更無第三法可得,戲論者、戲論法、戲論處都不可

(30)

得。菩薩能這樣行無戲論般若波羅蜜,便得入菩薩位。

(五)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著一切法,增益六波羅蜜,

入菩薩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三假品 7〉云: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當作是知名字假施設。知 假名字已,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識,不著眼乃至意,不 著色乃至法,不著眼識乃至不著意識,不著眼觸乃至不 著意觸,不著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 樂——乃至不著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 不樂——不著有為性、不著無為性,不著檀那波羅蜜、

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不著三十二相、不著菩薩身,不著菩薩肉 眼乃至不著佛眼,不著智波羅蜜、不著神通波羅蜜,不 著內空乃至不著無法有法空,不著成就眾生、不著淨佛 國土、不著方便法。何以故?是諸法無著者,無著法、

無著處,皆無故。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著一切 法,便增益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 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 惟越致地。46

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知五蘊、六根、六塵、六識、六觸、

46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三假品 7〉CBETA, T08, no. 223, p. 231, b14-c4)。

(31)

六受,乃至六波羅蜜、十八空、成就眾生、莊嚴佛土等只不過 是名字假施設,都不取著,能這樣不取著諸法,無著者、無著 處,便能增益六波羅蜜而入菩薩位,得不退轉地。

(六)以堅固心、不動心、不轉心行六波羅蜜,得入 菩薩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7〈堅固品 56〉(CBETA, T08, no.

223, p. 341, b14-c3)云:

復次,須菩提!惡魔到菩薩所壞其心,作是言:「薩婆 若與虛空等,空無所有相。諸法亦與虛空等,空無所有 相。是虛空等諸法空無所有相中,無有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者,亦無有不得者。是諸法皆如虛空,空無所有 相。汝唐受勤苦。汝所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是魔 事,非佛所說。汝當放捨是願,汝莫長夜受是不安隱憂 苦,墮惡道中。」

是諸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語時,應如是念:「是惡魔事,

壞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諸法雖如虛空,無所有、

自相空,而眾生不知不見不解。我亦以如虛空等無所 有、自相空,大誓莊嚴,得一切種智,為眾生說法令得 解脫,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聞如是法,應堅固 其心不動不轉。菩薩摩訶薩以是堅固心、不動不轉心行 六波羅蜜,當入菩薩位中。

(32)

有惡魔來到菩薩面前對他說:「薩婆若、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六波羅蜜等助道法都與虛空一樣,空無所有,何必那麼 辛苦修行度眾生?」

這時菩薩應當警覺,心想:「這是惡魔來擾亂,希望我退 失菩提心;我應當思惟,諸法雖空,而凡夫不知一切法空。若 諸法是空,而我若以『不空』來莊嚴功德則不相應;我應當以

『自相空』莊嚴一切功德,成就一切種智為眾生說法令得解 脫。」菩薩能這樣覺知魔事,以堅固心、不動心、不轉心行六 度,能入菩薩位。

關於「堅固心、不動心、不轉心」,《大智度論》卷73〈轉 不轉品 56〉解釋如下:

阿鞞跋致菩薩,從初發意已來,聞是法,堅固其心,不 動、不轉。

一切諸煩惱箭不入故,名為「堅」。

一切外道、魔民不能轉故,名「不動」。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故,名「不轉」。

是菩薩以如是三種心,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47 菩薩不令煩惱入心名為「堅固心」,不被外道、惡魔所動 轉名為「不動心」,於無上菩提不退轉名為「不轉心」,菩薩以 此三心行六波羅蜜,就能入菩薩位。

(七)不離薩婆若心,有般若波羅蜜及方便力,得入

47 參見《大智度論》卷 73〈轉不轉品 56〉(CBETA, T25, no. 1509, p. 576, a4-9)。

(33)

菩薩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6〈大如品 54〉(CBETA, T08, no.

223, p. 336, a27-b23)云:

舍利弗說是如相時,二百比丘不受一切法故,漏盡,得 阿羅漢。五百比丘尼遠塵離垢,諸法中得法眼,生天人 中。五千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六十菩薩諸法不受 故,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舍利弗!是六十菩薩先世值五百佛親近供養,於五百 佛法中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般若波羅 蜜、無方便力故,行別異相,作是念:『是布施、是持 戒、是忍辱、是精進、是禪定。』無般若波羅蜜、無方 便力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行異別相。行 異別相故,不得無異相。不得無異相故,不得入菩薩位。

不得入菩薩位故,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舍利 弗!菩薩摩訶薩雖有道若空、若無相、若無作法,遠離 般 若 波 羅 蜜 、 無 方 便 力 故 , 便 於 實 際 作 證 , 取 聲 聞 乘。」……

佛告舍利弗:「有菩薩遠離薩婆若心,修空、無相、無 作法,無方便力故,取聲聞乘。

舍利弗!復有菩薩摩訶薩不遠離薩婆若心,修空、無 相、無作法,有方便力故,入菩薩位,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

舍利弗說「如相」,佛亦認可;當時聽眾中,有二百比丘 得阿羅漢,五百比丘尼得初果,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六十菩

(34)

薩漏盡成阿羅漢。

六十位菩薩本發菩提心,為何卻漏盡成阿羅漢?佛解釋,

原來是他們「無般若波羅蜜、無方便」而行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取相分別「這是布施,乃至這是禪定」,由於行 別異相故,不得入菩薩位,因而取證二乘果。就如大鳥從三十 三天投下閻浮提,雖欲飛回三十三天卻無兩翅,只能墮地痛惱 而死或重傷。譬喻菩薩雖世世廣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功德,但由於缺乏「般若波羅蜜、方便」雙翅而無法遨遊 無量佛法之虛空,雖欲成佛而不能得。48

兼修「般若波羅蜜與方便」之重要,於其他地方亦有提及,

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8〈不證品 60〉(CBETA, T08, no.

223, p. 350, b26-c9)云:

譬如有翼之鳥飛騰虛空而不墮墜,雖在空中亦不住空。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如是。學空解脫門,學無相、無 作解脫門,亦不作證。以不證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

未具足佛十力、大慈大悲、無量諸佛法一切種智,亦不 證空、無相、無作解脫門。

須菩提!譬如健人學諸射法,善於射術,仰射空中,復 以後箭射於前箭,箭箭相拄不令前墮,隨意自在。若欲 令墮,便止後箭爾乃墮地。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如 是。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諸善根未具足,不於實際作證;若善根成就,是時

48 參見《大智度論》卷 72〈大如品 54〉(CBETA, T25, no. 1509, p. 566, b24-c2)。

(35)

便於實際作證。

無論是「鳥之雙翼」或「以方便後箭射般若前箭不令墮地」

之譬喻,都在說明菩薩修共二乘的三解脫門時,在未具足大悲 心、佛十力等功德之前,都應起「學空而不證實際」之方便力,

不認為證入涅槃就是所作皆辦,而是以成熟眾生、證得無上菩 提為究竟目標。

這幾段文在說明,欲入菩薩位,必須「不離薩婆若心」,

並同時具備「般若波羅蜜及方便力」方可。

(八)遍學諸道,以智觀過八地,以道種智入菩薩位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2〈遍學品 74〉(CBETA, T08, no.

223, p. 381, a20-c2)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諸法無有性,菩薩行何等道 入菩薩位?為用聲聞道?為用辟支佛道?為用佛道?」

佛告須菩提:「不以聲聞道、不以辟支佛道、不以佛道 得入菩薩位,菩薩摩訶薩遍學諸道,得入菩薩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遍學諸道入菩薩 位者,八人,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 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辟支 佛道、佛道,是諸道各各異。世尊!若菩薩摩訶薩遍學 諸道然後入菩薩位者,是菩薩若生八道應作八人,生見 道應作須陀洹,生思惟道應作斯陀含、作阿那含、作阿 羅漢,若生辟支佛道作辟支佛。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作 八人然後入菩薩位,無有是處。不入菩薩位得一切種

(36)

智,亦無是處。作須陀洹乃至作辟支佛然後入菩薩位,

亦無是處。不入菩薩位得一切種智,亦無是處。世尊!

我云何當知菩薩摩訶薩遍學諸道得入菩薩位?」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 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薩 位,無有是處。不入菩薩位當得一切種智,無有是處。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時,以智觀 過八地。何等八地?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 地、離欲地、已辦地、辟支佛地。直過,以道種智入菩 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

須菩提!是八人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須陀洹若 智若斷、斯陀含若智若斷、阿那含若智若斷、阿羅漢若 智若斷、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菩薩學如 是聲聞、辟支佛道,以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

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得佛道。如是,須菩提!菩 薩摩訶薩遍學諸道具足,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以果饒益眾生。」

佛說:菩薩應遍學聲聞道、辟支佛道、佛道,再以菩薩的

「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之後再漸漸莊嚴佛土、成熟眾 生,最後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氣而成就佛道。並不是單單 修學聲聞道、辟支佛道、佛道中的某一道就能入菩薩位。

「道種智」是菩薩的智慧,菩薩除了應修學六波羅蜜等菩 薩道之外,為了度化二乘,也應遍學共二乘的三十七道品、三 解脫門等聲聞道、辟支佛道;此外,對於佛的十力、十八不共

(37)

法等佛道也應隨分學,以便將來圓滿佛的一切功德。49

須菩提請問佛:四雙八輩的聲聞道與辟支佛道、佛道各各 不同,若修聲聞道有可能證入第八人的須陀洹向、或證入須陀 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若修辟支佛道有可能證入辟支佛;可是一 旦證得聲聞果、辟支佛果,就無法再入菩薩位了。這樣的話,

菩薩要如何遍學諸道而入菩薩位呢?

佛回答:確實證得二乘果之後就無法入菩薩位了,因此菩 薩雖修學聲聞道、辟支佛道,但只是了知二乘法而不證入二乘 果,應以智慧觀過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 地、已辦地、辟支佛地這二乘的八地50,二乘的智慧、所斷的 煩惱,都只是菩薩無生法忍的少分51,應直接以菩薩的道種智

49《大智度論》卷84〈三慧品 70〉(CBETA, T25, no. 1509, p. 649, a6-14):

道種智,是諸菩薩摩訶薩智。

道有四種:一者、人天中受福樂道,所謂種福德;并三乘道為四。

菩薩法,應引導眾生,著大道中;若不任入大道者,著二乘中;若不任 入涅槃者,著人天福樂中,作涅槃因緣。

世間福樂道,是十善、布施諸福德;三十七品是二乘道;三十七品及六 波羅蜜是菩薩道。菩薩應了了知是諸道。

菩薩以佛道自為、為人,以餘三道但為眾生是菩薩道種智。

50 關於乾慧地等八地,詳見《大智度論》卷 75〈燈喻品 57〉(CBETA, T25, no. 1509, p. 585, c28-p. 586, a20),參見釋厚觀,〈從《大智度論》看〈發 趣品〉的十地思想〉,《正觀》,第86 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18 年 9 月,頁85 – 94。

5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44〈成辦品 48〉(CBETA, T07, no. 220, p. 239, a7-10):

(38)

入菩薩位。

關於經中所說「八人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乃至辟支 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大智度論》卷 86 補充說明如 下:

佛示須菩提:「二乘人於諸佛菩薩智慧得少氣分,是故 八人若智若斷乃至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 忍。」

「智」名學人八智,無學或九、或十。

「斷」名斷十種結使,所謂上、下分十結。

須陀洹、斯陀含,略說斷三結,廣說斷八十八結。

阿那含,略說斷五下分結,廣說斷九十二。

阿羅漢,略說三漏盡,廣說斷一切煩惱。……

能過聲聞、辟支佛智慧,名無生忍。……

得是無生忍故,即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 斷煩惱及習;種種因緣度一切眾生,如好果樹,多所饒 益。52

經雖說「二乘智、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但嚴格說來,

二乘的斷惑與智慧都只是菩薩無生法忍的少分而已。因為有學 聖者,最多僅有「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

滅智、道智」等八智,尚缺少阿羅漢的「盡智、無生智」;若

諸隨信行、若隨法行、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所有智 斷,皆是已得無生法忍諸菩薩摩訶薩忍之少分。

52 參見《大智度論》卷 86〈遍學品 74〉(CBETA, T25, no. 1509, p. 662, b16-c25)。

(39)

無根本禪定,還要減去「他心智」。時解脫的阿羅漢得八智外 可再得「盡智」,利根的非時解脫阿羅漢再增一「無生智」53才 可得十智54

斷惑方面,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已斷盡煩惱,唯習氣尚未斷 盡;但須陀洹果僅斷三結;斯陀含果是三結斷,貪、恚、癡薄;

阿那含果是五下分結盡;阿羅漢果是貪、恚、癡等一切煩惱永 盡。55

雖說利根阿羅漢及辟支佛可得十智並斷盡一切煩惱,但還 是不如得無生法忍菩薩,如《大智度論》卷71〈大事起品 50〉

(CBETA, T25, no. 1509, p. 555, a10-24)云:

問曰:若諸賢聖智、斷即是無生忍者,何以言不如?

答曰:信行等人無大悲、捨眾生故不如;無方便力,不

53(1)《大智度論》卷 23〈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33, b6-10):

初入無漏心,成就一世智。第二心,增苦智、法智。第四心,增比智。

第六心,增集智。第十心,增滅智。第十四心,增道智。若離欲者,

增他心智。無學道,增盡智。得不壞解脫,增無生智。

(2)《大智度論》卷23〈序品 1〉(CBETA, T25, no. 1509, p. 233, b26-28):

無學初心第九解脫,不時解脫人修十智及一切有漏無漏善根;若時 解脫人修九智及一切有漏無漏善根。

54 十智,參見《大智度論》卷 23〈序品 1〉(大正 25,232c18-234a4)。

55《雜阿含經》卷29(797 經)(CBETA, T02, no. 99, p. 205, c2-6):

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

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

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

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四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五

由此可知,在家或出家行者所要走的菩薩道是相同的,都是鎖定「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過

希有校量功德經 (六紙)   右三經同卷 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 (五紙). 八曼荼羅經 (一名師子慧菩薩所問經)

聲聞行人「入正位」 (正性離生)

在支婁迦讖之後,著名的譯經師有漢靈帝末的嚴佛調,嚴佛調譯《佛說菩薩

  論曰。自下第三行所住處。訖盡經末有十八門具如前說。此中第一初明發心。經

。苟得其印斯可信受。否則邪外而已。宗者顯體之要也。以因果為宗則體得其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