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菩薩地〉來看菩薩道 林崇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菩薩地〉來看菩薩道 林崇安"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內觀雜誌第 28 期【2004 年 10 月】

內觀雜誌第 28 期

【本期重點】:指出菩薩行者,要認清自己所走的菩薩道內容。

第 28 期內容文摘:

從〈菩薩地〉來看菩薩道

(2)

從〈菩薩地〉來看菩薩道

林崇安

提要

《瑜伽師地論》中第 35-50 卷的〈菩薩地〉是印度本土有關菩薩 道的集大成的要典,其內容談空不多,注重實踐細節則多。本文指出,

想走菩薩道就要先具有菩薩的種性,培養廣大的心胸,眼光放遠而實 踐則要拉回當下。菩薩道的前階段可以說是為了培養慈悲心(菩薩菩 提,悲所建立),整個力氣皆以前五度為主,此所以〈菩薩地〉只略 提般若也。如果尚未具足菩薩種性,就奢談開悟、成佛,不外是戲論 而已。走菩薩道時,要認清自己的目標和所處的階段,這些重點在〈菩 薩地〉都有詳細的說明。

目錄

一、前言

二、〈菩薩地〉的架構以及各品的要義

(一)持瑜伽處(共 18 品)

(二)持隨法瑜伽處(共 4 品)

(三)持究竟瑜伽處(共 5 品)

(四)持次第瑜伽處(1 品)

三、菩薩道中的重要階段

(一)十三住

(二)十一清淨

(三)十地、七種地

(四)不同階段的菩薩

(五)不同階段的斷障 四、菩薩道的廣大因果

(一)實踐六度和四攝

(二)行十種波羅蜜多

(三)播下十力的種子

(3)

(四)感果

五、菩薩道的修行要點和特色

(一)菩薩種性與真實菩薩

(二)懺悔與消災

(三)菩薩道的超越處 六、結語

一、前言

菩薩道是修行者從二障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達到悲智圓滿的整個 過程。任何一位走在這條道上的修行者,當然要認清這條道路的特 色,要知道如何走這條道路,並要熟稔自己處在何處,《瑜伽師地論》

中第 35-50 卷的〈菩薩地〉便是依此需求而出現的一本修行指導要典。

本文即引據此〈菩薩地〉前後各品的觀點,來探討菩薩行者所要行走 的菩薩道。以下依次分析〈菩薩地〉的架構和要義、菩薩道的重要階 段以及廣大的因果,最後探討菩薩道的修行要點和特色。

二、〈菩薩地〉的架構以及各品的要義

〈菩薩地〉的架構是以四瑜伽處和十法含攝整個菩薩道的道和 果。十法是(1)持,(2)相,(3)分,(4)增上意樂,(5)住,

(6)生,(7)攝受,(8)地,(9)行,(10)建立。

第一法的「持」即是「初持瑜伽處」,內含十八品:1 種性品、

2 發心品、3 自他利品、4 真實義品、5 威力品、6 成熟品、7 菩提品、

8 力種性品、9 施品、10 戒品、11 忍品、12 精進品、13 靜慮品、14 慧品、15 攝事品、16 供養親近無量品、17 菩提分品、18 菩薩功德品。

第二法至第五法,即是「第二持隨法瑜伽處」,內含四品:1 菩 薩相品、2 分品、3 增上意樂品、4 住品。

第六法至第十法,即是「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內含五品:1 生 品、2 攝受品、3 地品、4 行品、5 建立品。

最後是總結菩薩道和果的次第,此即「第四持次第瑜伽處」,含 發正等菩提心一品。

(4)

以上〈菩薩地〉共有 28 品。各品的要義,可依「第四持次第瑜 伽處」所述的「菩薩地義次第」,來掌握菩薩道的整個內容,今將此 瑜伽處的論文內容配上品別,分段列出如下:

(一)、持瑜伽處

(共 18 品)

甲、種性持

『1 種性品』:

謂諸菩薩要先安住「菩薩種性」。

乙、發心持

『2 發心品』:

乃能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丙、覺分持

『3-7 自他利品至菩提品』(所學處):

既發心已,方正修行自他利行,於自他利正修行時,得無雜染方便,

無雜染故得無厭倦方便,無厭倦故得諸善根增長方便,於諸善根得增 長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8 力種性品』(如是學之一):

又於如是自他利加行無雜染方便,無厭倦方便,善根增長方便,得大 菩提中,將修行時,先於甚深廣大正法安立信解,立信解已訪求正法,

求正法已,廣為他說,亦於正行自能成辦,於成辦時,若由此、於此、

為此應行,即由此、於此、為此而行。

『9-16 六度、攝事、供養親近無量品』(如是學之二):

由此、於此、為此行時,如令福德智慧增長,所應行者即如是行,福 德智慧既增長已,於不捨離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17 菩提分品』(能修學之一):

(1)慚愧: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行生死無雜染行。(2)堅力持 性: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於自樂行無著行。(3)心無厭倦:即 於此中,正修行時,能於無量生死大苦,能正修行無厭倦行。(4)

善知諸論:由於生死無厭倦故,能正訪求種種異論,於一切論得無所 畏。(5)善知世間:善知論已,復能了知:所應為說,所可宣說,

應如是說,由此智故善知世間。(6)修正四依:如是菩薩善知諸論 及世間已,復能如理訪求正法。(7)修無礙解:既訪求已,堪能善 斷一切有情一切疑惑。(8)菩提資糧:如是堪能斷他疑惑,令自福 德展轉增長,福德資糧漸得圓滿,令自智慧亦轉增長,智慧資糧漸得

(5)

圓滿。(9)修菩提分:二種資糧既圓滿已,於諦行相、菩提分法無 倒修中,能勤修行。(10)修習止觀:於修方便能正了知。(11)方 便善巧:即持如是正勤所修,迴向大乘般涅槃果,不求聲聞及獨覺乘 般涅槃果。(12)妙陀羅尼:既得如是方便善巧,能於一切菩薩語言 聽聞受持,依修力故,於昔未聞所有諸法一切種相皆能辨了,於陀羅 尼無礙辯才皆得圓滿。(13)三三摩地:為欲永斷一切障故,精勤修 習三解脫門。(14)法嗢柁南:即於此中,正修行時,為斷自他一切 顛倒增上慢故,勤修正行,如是能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

『18 菩薩功德品』(能修學之二):

A 正行功德殊勝─(1)希奇不希奇:當知此中,正行功德殊勝 菩薩,為利自他勤修正行,用利他事以為自事,聲聞、獨覺則不如是。

(2)平等心饒益:由諸菩薩用利他事為自事故,於一切有情起如自 己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於諸有情常施恩惠,不望其報。(3)

不虛方便行:菩薩如是勤修行時,常於有情發起希望,欲令彼得利益 安樂,由是利益安樂意樂,常能起作,不虛加行。

B 稱讚功德殊勝─(1)蒙佛授記:當知此中,稱讚功德殊勝菩 薩,於諸佛所獲得授記,非諸聲聞,亦非獨覺。(2)墮決定中:得 授記已,便能安住不退轉地。(3)所作定常:安住此中,能於一切 決定所作,恒常所作,獲得堅固無忘失法。(4)施設最勝:如是堅 固無忘失法,諸佛菩薩施設,在於一切有情最上施設。(5)加行無 退:普於一切所應作事,能無退失,於未得退亦無退失。(6)勝進 增長:無退失時,恒常無間,一切善法運運增長,如明分月。(7)

名真非似:由諸善法轉增長故,菩薩爾時,得名真實,不名相似。(8)

善知調伏:由得真實菩薩名故,於一切種一切有情調伏方便,如實了 知。(9)施設建立:如實知故,一切安立皆得善巧。從此尋求、於 此尋求、由此尋求,既尋求已,由此究竟皆正安立,如是名為:一切 安立皆得善巧。(10)五種無量:於諸安立得善巧故,復於教授能得 善巧。於其教授得善巧故,復能獲得無量所緣三摩地王。(11)說法 果利:獲得如是三摩地已,能不唐捐,宣說正法種種行相,說正法時 皆有勝果。(12)大乘性攝:能於大乘,究竟出離,以依大性而出離 故,能攝大乘。(13)菩薩名號:由此復於彼彼大乘出離位中,得彼 彼名,一切菩薩同共此名,一切世間諸佛菩薩皆共安立,皆共稱歎。

(二)、持隨法瑜伽處

(共 4 品)

(6)

『1 菩薩相品』:

由得如是殊勝名故,當知獲得諸菩薩相,諸相所相,成就其相。

『2 分品』:

如是正行一切種相,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所能成辦。

『3 增上意樂品』:

於二分中能成辦已,正行堅固,於諸善品,獲得一向增上意樂。如是 意樂,或在家品所應攝受,或出家品所應攝受。

『4 住品』:

或於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

(三)、持究竟瑜伽處

(共 5 品)

『1 生品』:

從此已上,故作意思,受諸有生,於彼生處,常得值遇諸佛菩薩。

『2 攝受品』:

及能起作一切有情諸饒益事。

『3 地品』:

恒常無間,蒙佛菩薩無倒教授,任持善品,領受殊勝證得分位,由領 受故,於可稱讚,攝受殊勝,證得分位,能正安處,如己舍宅。

『4 行品』:

住此位已,能於後後殊勝分位一切種相,覺慧昇進,漸次乃至到於究 竟,於其中間不生喜足。

『5 建立品』:

如是昇進,證得究竟,從此不求其餘上地,已到究竟,極邊際故,名 得無上。

(四)、持次第瑜伽處

(1 品)

『發正等菩提心品』:

菩薩地義次第。

此中,「持瑜伽處」以種性品開始,強調菩薩要先有「菩薩種性」,

而後於第 9-15 品,廣述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等六 波羅蜜多(六度)以及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事,共有十項 的實踐,每一項又細分出九相: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四一切門、

五善士、六一切種、七遂求、八此世他世樂、九清淨,其份量佔整個

(7)

〈菩薩地〉的四分之一以上,此中又以布施波羅蜜多和淨戒波羅蜜多 的份量最多,而「布施攝事」則歸入「施波羅蜜多」,並未別出。所 以〈菩薩地〉把菩薩的重點擺在培養福德資糧和慈悲心,而不是高談 空性。就整個菩薩道而言,菩薩在無量的善業修行中,不外是以廣大 的胸襟來圓滿自事、他事,〈菩薩地〉說:

如是已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其中所有波羅蜜多,能自 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 法作業。

所以,菩薩行者不外是以廣行「六波羅蜜多」來成熟自己,以廣行「四 攝事」來成熟其他一切有情。心胸廣大而行事細膩是菩薩行者的特性。

三、菩薩道中的重要階段

走在菩薩道上的修行者,要先知道途中有那些要站,無著菩薩於

〈菩薩地〉中,編集不同的資料,以不同的名相、不同的角度來解說 這些要站,以下即依〈菩薩地〉中所編集的十三住、十一清淨、十地、

七種地、進階的菩薩、所斷的障等,來掌握菩薩道中重要的階段。

(一)十三住

〈菩薩地〉住品指出,一切菩薩的菩薩住、菩薩行,共有十二種住,

加上如來的無上住,合計十三住。這十三住是:

謂(1)菩薩種性住,(2)勝解行住,(3)極歡喜住,(4)增上戒 住,(5)增上心住。(6-8)增上慧住,復有三種:一、覺分相應增 上慧住;二、諸諦相應增上慧住,三、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

謂諸菩薩如實了知能觀真實、所觀真實及於真實諸有情類,由無智故 眾苦流轉,由有智故眾苦止息。如是菩薩由於三門以慧觀察故,有三 種增上慧住。及(9)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10)

無加行、無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11)無礙解住,(12)最上 成滿菩薩住,是名菩薩十二種住。(13)如來住者,謂過一切諸菩薩 住,現前等覺大菩提住。

(8)

此中的(1)菩薩種性住,強調菩薩行者必須先具有菩薩種性。(2)

勝解行住,是從初發心算起,一直到未得清淨意樂之間,所有一切菩 薩行。(3)極歡喜住,是菩薩淨勝意樂住。(4)增上戒住,是以淨 勝意樂為緣,所得性戒相應住。(5)增上心住,是以增上戒住清淨 為緣,所得世間靜慮、等持、等至住。(6)覺分相應增上慧住,是 以世間淨智所依等持為所依止,為覺諸諦於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 法,妙簡擇住。(7)諸諦相應增上慧住,是以覺分簡擇為所依止,

於諸諦中如實覺住。(8)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是以菩薩於 諦能覺增上力,簡擇顯示由無智故苦及因起,簡擇顯示由有智故苦及 因滅住。(9)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是以上述三 種增上慧住增上力,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於一切法真如無分 別慧修俱行住。(10)無加行、無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是多 修習上述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後,任運自然,無缺無間運轉道隨行 住。(11)無礙解住,是以善清淨無動慧等持,為所依止,得廣大慧 為他說法,無上為依,能於諸法異門義趣,釋詞差別,妙簡擇住。(12)

最上成滿菩薩住,是於菩薩道已到究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 大法灌頂,或一生所繫,或居最後有。從此住無間,即於爾時,證覺 無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佛所作事。

以上共有十二種菩薩住,對應出十二種菩薩,第十三種則是無上住的 如來。在十三住中,值得特別重視的是(1)菩薩種性住,因為「菩 薩種性」是菩薩的種子,是成佛的基礎;和(2)勝解行住,因為「勝 解行」是菩薩由凡入聖的階段,是慈悲和智慧增上戒、增上心、增上 慧的孕育時期。以(1)的基礎和(2)的孕育,才有後續增上戒、增 上心、增上慧的增上圓滿。

(二)十一清淨

上述分別處於十三住的菩薩和如來,有不同層次的清淨,〈菩薩 地〉說:

即於如是十三住中,當知略有十一清淨。謂於第一種性住中,種性清 淨。於其第二勝解行住,信勝解淨。於其第三極歡喜住,勝意樂淨。

於其第四增上戒住,增上戒淨。於其第五增上心住,增上心淨。於其

(9)

第六、第七、第八增上慧住,無顛倒智發起清淨。於其第九有加行、

有功用無相住,有加行行圓滿清淨。於其第十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真智神通引發清淨。於第十一無礙解住,能正為他宣說法義,無礙解 淨。於第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中,入一切種一切所知妙智清淨。於第 十三如來住中,一切煩惱及所知障并諸習氣究竟清淨。

十二種菩薩和如來中,第六、第七、第八等三種「增上慧住」的菩薩,

同屬於「無顛倒智發起清淨」,所以合計有十一種清淨。第十三住的 如來,已將二障(煩惱障及所知障)并諸習氣都完全斷除,所以是究 竟清淨。

(三)十地、七種地

〈菩薩地〉說:

彼《十地經》廣所宣說菩薩十地,即是此中,菩薩藏攝摩怛理迦,略 所宣說菩薩十住,如其次第,從極歡喜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

又說有七種地:

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 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何等為七?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 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 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

前種性住,名種性地。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淨勝意 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名行正行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 定中故。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到究 竟地。

由此可知,菩薩十地與菩薩十二住中的十住相當;十三住也可歸屬七 種地,列出如下:

1 菩薩種性住─屬一種性地

(10)

2 勝解行住─屬二勝解行地

3 極歡喜住:(1)歡喜地─屬三淨勝意樂地 4 增上戒住:(2)離垢地─屬四行正行地 5 增上心住:(3)發光地─屬四行正行地

6 覺分相應增上慧住:(4)燄慧地─屬四行正行地 7 諸諦相應增上慧住:(5)極難勝地─屬四行正行地

8 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6)現前地─屬四行正行地 9 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7)遠行地─屬四行正行地 10 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8)不動地─屬五決定地 11 無礙解住:(9)善慧地─屬六決定行地

12 最上成滿菩薩住:(10)法雲地─屬七到究竟地 13 如來住─屬七到究竟地

以上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的說法,不同於一般以十波 羅蜜來配菩薩十地。上述『住』與『地』有何不同?〈菩薩地〉說:

應知此中,由能攝持菩薩義故,說名為『地』。能為受用居處義故,

說名為『住』。

所以,『地』指能攝持菩薩義,『住』指能為受用居處義,是從不同 的角度來看菩薩所行之道。

(四)不同階段的菩薩

前述有十二種菩薩住,對應出十二種菩薩,第十三種則是無上住 的如來。此十二住的菩薩又可以分為數種菩薩,〈菩薩地〉說:

云何能成熟補特伽羅?謂略有六種菩薩,住菩薩六地能成熟有情:一 切勝解行菩薩住勝解行地;二者淨勝意樂菩薩住淨勝意樂地;三者行 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四者墮決定菩薩住墮決定地;五者決定行正行 菩薩住決定行正行地;六者到究竟菩薩住到究竟地。

又說:

(11)

當知菩薩略有十種:一住種性;二已趣入;三未淨意樂;四已淨意樂;

五未成熟;六已成熟;七未墮決定;八已墮決定;九一生所繫;十住 最後有。此中,即住種性菩薩,發心修學,名已趣入。即已趣入,乃 至未入淨意樂地,名未淨意樂。若已得入,名已淨意樂。即淨意樂,

乃至未入到究竟地,名未成熟。若已得入,名已成熟。未成熟中,乃 至未得入決定地、決定行地,名未決定。若已得入,名已決定。已成 熟中,復有二種:一者、一生所繫,謂此生無間,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二、住最後有,謂即住此生,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此處指出,「住種性菩薩」發心修學而成「已趣入菩薩」,而後由「未 淨意樂菩薩」成為「已淨意樂菩薩」,再經由「未墮決定菩薩」成為

「已墮決定菩薩」;最後成為「一生所繫」和「住最後有」的「已成 熟菩薩」。相對之下,「未墮決定菩薩」和「已墮決定菩薩」被稱為

「未成熟菩薩」。任何一位走在菩薩道上的修行者,當然要知道自己 是處在何種階段,今將不同層次的菩薩,比對列出如下:

1 菩薩種性住菩薩:住種性菩薩(住種性地)

2 勝解行住菩薩:勝解行菩薩(住勝解行地)

3 極歡喜住菩薩:淨勝意樂菩薩(住淨勝意樂地─歡喜地)

4 增上戒住菩薩: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離垢地)

5 增上心住菩薩: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發光地)

6 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菩薩: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燄慧地)

7 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菩薩: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極難勝地)

8 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菩薩: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現前 地)

9 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菩薩: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遠行地)

10 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菩薩:墮決定菩薩(住墮決定地─不動地)

11 無礙解住菩薩:決定行正行菩薩(住決定行正行地─善慧地)

12 最上成滿菩薩住菩薩:到究竟菩薩(住到究竟地─法雲地)。

(五)不同階段的斷障

從斷障的角度來看,菩薩道不外是要斷除煩惱、所知二障,〈菩 薩地〉說:

(12)

又由如是所說十二諸菩薩住,經三無數大劫時量,能斷一切煩惱障品 所有麤重,及斷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麤重。

1 於三住中,當知能斷煩惱障品所有麤重。謂(a)於極歡喜住中,

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 行。(b)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 諸煩惱品所有麤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前。(c)於最上成滿 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

2 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麤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麤重;二者在膚 麤重;三者在肉麤重。當知此中,在皮麤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 膚麤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肉麤重,如來住中皆悉已 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於三住中,煩惱、所知二障永斷。所餘諸住,

如其次第,修斷資糧。

四、菩薩道的廣大因果

以上只標示菩薩道的一些重要階段及其名相,重要的是,如何走 上這條道路?這就需要順著因果來實踐。菩薩道是以無量清淨的善法 為因,積極實踐六度和四攝,最後才證得殊勝的佛果。

(一)實踐六度和四攝

整個菩薩道就是透過六度、四攝,積極地提昇自己慈悲和智慧的能 力。慈悲和智慧力的提昇,或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培養,才是菩薩 道的重點,〈菩薩地〉說:

謂諸菩薩,或在家分、或出家分差別轉時,略有四法,當知令此在家、

出家二分菩薩,正勤修學,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何等為四?一者善修 事業;二者方便善巧;三者饒益於他;四者無倒迴向。云何菩薩善修 事業?謂諸菩薩於六波羅蜜多,決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無 罪修作。…云何菩薩方便善巧?當知如是方便善巧略有十種。…云何 菩薩饒益於他?謂諸菩薩依四攝事,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能 與一分有情利益,能與一分有情安樂,能與一分所化有情利益、安樂,

是名略說菩薩所有饒益於他。…云何菩薩無倒迴向?謂諸菩薩三門積

(13)

集所有善根,即善修事業、方便善巧、饒益於他,去來今世一切攝取,

以淳一味妙淨信心,迴求無上正等菩提,終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間 餘果異熟,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由此可知,在家或出家行者所要走的菩薩道是相同的,都是鎖定「無 上正等菩提」為標的,去廣修六波羅蜜多的事業,依四攝事來利益有 情,並以十種方便善巧來處理不同的對象(1 憎背聖教有情,除其恚 惱方便善巧;2 處中有情,令其趣入方便善巧;3 已趣入者,令其成 熟方便善巧;4 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方便善巧;5 於諸世間一切異論 方便善巧;6 於諸菩薩淨戒律儀受持、毀犯,能正觀察方便善巧;7 於諸正願方便善巧;8 於聲聞乘方便善巧;9 於獨覺乘方便善巧;10 於其大乘方便善巧),由於對世間一切異論、聲聞乘、獨覺乘和大乘 都要方便善巧,所以在家或出家的菩薩行者都要廣學五明,將身語意 所積集的一切善根,以淳一的清淨信心,迴求無上正等菩提。

(二)行十種波羅蜜多

菩薩道的內容也可歸入十種波羅蜜多,菩薩之超過一切世間聲 聞、獨覺,便是由於長時修習十種波羅蜜多,〈菩薩地〉行品說:

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 有四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 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前說六種波羅蜜多,及方便善巧波羅蜜多、

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如是十種波羅蜜多,總名波 羅蜜多行。…

應知此中,施等十法,經三大劫阿僧企耶,長時修習乃圓證故,自性 清淨體殊勝故,過餘一切世間聲聞、獨覺善根,攝受最勝菩提果故,

如是十法最極長時乃能圓證,自性最極清淨殊勝,能得最極菩提妙 果,是故說名波羅蜜多。

此處明確指出,十種波羅蜜多是菩薩道的波羅蜜多行,要經長時期的 耕耘才能成熟,這是順著因果而來,並不是可以隨便縮短的。

(三)播下十力的種子

(14)

菩薩的「如是應學」,廣說是六度四攝,略說則是七事,〈菩薩 地〉說:

若諸菩薩,欲於菩薩所應學處精勤修學,最初定應(1)具多勝解、

(2)應求正法、(3)應說正法、(4)應正修行法隨法行、(5)應 正教授、(6)應正教誡、(7)應住無倒教授教誡方便所攝身、語、

意業。

此處菩薩的七事修學中,菩薩除了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之外,還要對他人說正法、教授、教誡等等。此中,菩薩求 正法時,要廣學五明,〈菩薩地〉說:

如是一切明處所攝有五明處: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 方明處,五工業明處,菩薩於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名勤求一切明 處。…菩薩於是內明所顯正因果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1)

處非處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云何內明論顯示已作不失、

未作不得相?謂諸有情自所作業,雖復作已,經多百劫,與果功能終 無失壞。亦無不作,或復異作,而有異熟或異果熟。菩薩於是內明所 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其(2)自業智力 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此處指出,菩薩勤求五種明處,因而播下(1)處非處智力和(2)自 業智力等二力的種子。菩薩要勤修教授,教授的八種內容,依〈菩薩 地〉是:

當知教授略有八種:(1)謂諸菩薩或三摩地為依止故,或於長時共 彼住故,於彼慈悲欲為教授。(2)或由其餘諸菩薩眾,或由如來為 作教授。(3)於教授時,先當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4)尋思 如實了知心已,尋思其根,如實了知。(5)尋思如實了知根已,尋 思意樂,如實了知。(6)尋思如實知意樂已,尋思隨眠,如實了知。

(7)尋思如實知隨眠已,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 其趣入,謂或修不淨、或復修慈、或修種種緣性緣起、或修界差別、

或修阿那波那念。(8)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

(15)

趣入已,為說能治常邊邪執處中之行、為說能治斷邊邪執處中之行,

令其除捨未作謂作、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證謂證諸增上慢。

菩薩勤修教授,因而播下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等其他八 力的種子,〈菩薩地〉說:

如是菩薩,或由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授,能令所餘八力種 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謂(1)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種性;

(2)諸根勝劣智力種性;(3)種種勝解智力種性;(4)種種界智 力種性;(5)遍趣行智力種性;(6)宿住隨念智力種性;(7)死 生智力種性;(8)漏盡智力種性。…略說菩薩五種教誡,所謂遮止、

開許、諫誨、呵擯、慶慰。云何菩薩方便所攝身、語、意業?當知略 說菩薩所有四種攝事,是名方便。如世尊言:菩薩成就四種攝事所攝 方便,方名菩薩。

此處指出,菩薩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因而播下八力的種 子;並指出,菩薩勤修教誡,以遮止、開許、諫誨、呵擯、慶慰的方 式,使所度者戒律清淨。而菩薩方便所攝的身、語、意業,就是實踐 四攝。以上所說十力的性質為何?〈菩薩地〉說:

云何如來十力自性?謂總五根,為其自性。由慧勝故,且說十力,慧 為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智力,不言信力、不言餘力。如處非處智 力,如是餘力當知亦爾。是名如來十力自性。

整體而言,十力的性質,就是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此 中又以慧為勝,所以稱之為十種智力。

(四)感果

由上述無量最勝、清淨的善法為因,經過三大劫阿僧企耶的長時 修習,自然會得到殊勝的佛果,〈菩薩地〉說:

(1)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廣說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習、

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無上正等菩提金剛堅固身正法久住果。

(16)

(2)此中,所有難行施、難行戒,廣說乃至難行同事,若多修習、

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成就無等希奇法果。

(3)此中,所有一切門施、一切門戒,廣說乃至一切門同事,若多 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一切最勝有情天人所供養果。

(4)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廣說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習、

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於諸有情無足、二足、四足、多足、

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及以非想非非想處,於此一切有情類中最尊 勝果。

(5)此中,所有一切種施、一切種戒,廣說乃至一切種同事,若多 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無量殊勝福德所攝三十有二大 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身果。

(6)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廣說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習、

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坐菩提座一切魔怨不能惱觸不傾動果。

(7)此中,所有此世他世樂施、此世他世樂戒,廣說乃至此世他世 樂同事,若多修習、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最勝靜慮、解脫、

等持、等至樂果。

(8)此中,所有清淨施、清淨戒,廣說乃至清淨同事,若多修習、

若善清淨、若具圓滿,能感如來四一切種清淨果,謂所依淨、所緣淨、

心淨、智淨,亦感如來三不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一切不共佛 法極清淨果。

此處扼要指出菩薩行者依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等六 波羅蜜多以及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事,分別配合九相(自 性、一切、難行、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此世他世樂、清淨)

來實踐菩薩道,最後終於到達「如來住」和「如來到究竟地」,菩薩 道的最終修行結果,總結於〈菩薩地〉的「建立品」中,其內容就是 佛世尊的一百四十項不共佛法:

依如來住,及依如來到究竟地,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謂諸如 來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 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

成佛後,便以如來十力來作利益眾生的事業,如何作呢?〈菩薩 地〉說:

(17)

(1)謂如來所有處非處智力,於諸因中如實知因,於諸果中如實知 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2)如來所有自業智力,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了知,及能降伏 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3)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三種神變,無倒 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一切沙門婆羅 門等。

(4)如來所有根勝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 了知,及能於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

(5)如來所有種種勝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品淨與不淨勝解 差別,如實了知,其淨勝解,令漸增長,不淨勝解令漸捨離。

(6)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 了知,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

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7)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於一切苦能出離行、不出離行,如實了 知,及令捨離不出離行,能正授與能出離行。

(8)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於其前際本事、本生,數數念已,為 令所化諸有情類心生厭離、心生淨信,正為宣說,及能降伏執著常論 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9)如來所有死生智力,於諸弟子過往遷謝當所受生,能正記別,

及能降伏執著斷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10)如來所有漏盡智力,於自解脫無惑無疑,及能降伏於阿羅漢起 增上慢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整個菩薩道的內容,可以說是為了培養如來的這十種智力。

五、菩薩道的修行條件和特色

以上總述菩薩道的道果,今探討菩薩道的修行條件以及相關的修 行特點。

(一)菩薩種性與真實菩薩

(18)

依據〈菩薩地〉的看法,走在菩薩道上的修行者,必須先擁有菩 薩種性,這表示要有「菩薩的種子」才能灌溉出「真實的菩薩」,最 後才能成長為「佛陀」。如果未具菩薩種性,那麼連最基本的條件都 沒有,根本沒有資格談及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菩薩地〉說:

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 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

依據〈聲聞地〉的看法,走在聲聞道上的行者,必須先擁有聲聞 種性,才有資格談及證得聲聞阿羅漢的果位;走在獨覺道上的行者,

同理也必須先擁有獨覺種性,才有資格證得獨覺阿羅漢的果位。這種 先有因才能得果的觀點,是一種務實的看法。什麼樣的行者,才算擁 有菩薩種性呢?〈菩薩地〉說:

云何菩薩種性住?云何菩薩住種性住?謂諸菩薩住種性住,性自仁 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

由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擇,有所制約,有所防護。若 諸菩薩住種性住,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已具足 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又諸菩薩住種性住,性離麤垢,不能現起上煩 惱纏。

由此可知,住於菩薩種性的行者,稟性仁賢,自動自發地去行善(由 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心無麤垢,不會現起上品的煩惱,這 是菩薩行者所需擁有的最基本條件。所以,菩薩行者首先要擁有寬大 的心胸,能自動樂於行善,以此菩薩種性為基點,而後耐心地耕耘,

不斷提昇慈悲和智慧的能力,最後終必圓證無上正等菩提。具有菩薩 種性的行者,發菩提心後,怎樣才算是真實的菩薩呢?〈菩薩地〉說:

若諸菩薩現前自稱:『我是菩薩』,於菩薩學不正修行,當知是名相 似菩薩,非真菩薩。若諸菩薩現前自稱:『我是菩薩』,於菩薩學能 正修行,當知是名真實菩薩。

謂諸菩薩有五真實菩薩之相,若成就者,墮菩薩數。何等為五?一者 哀愍;二者愛語;三者勇猛;四者舒手惠施;五者能解甚深義理密意。

(19)

此處指出,真實的菩薩是勤於修菩薩行,以哀愍、愛語、勇猛、惠施 展現出慈悲心,以能解甚深義理密意展現出智慧,這樣才是名副其實 的真實菩薩。至於處於聖位的菩薩,有何徵兆可以鑑別出來呢?以初 地菩薩(極歡喜住菩薩)為例,可以得到何種的受生與威力呢?〈菩 薩地〉說:

又住於此,在在生處多作輪王,王贍部洲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所有慳 垢,威被有情,調伏慳吝。諸四攝事所作業中,一切不離佛法僧寶,

證一切種菩提作意,恒發願言:『我當一切有情中尊,作諸有情一切 義利所依止處!』若樂發起如是精進,棄捨一切家屬財位,歸佛聖教,

淨信出家,一剎那頃,瞬息須臾能證菩薩百三摩地,以淨天眼能於種 種諸佛國土見百如來。又即於彼變化住持,菩薩住持,皆能解了,以 神通力動百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周匝遍照,普令他見,化為百 類,成熟百種所化有情。若欲留命,能住百劫,於前後際各百劫事,

智見能入蘊界處等諸法門中,於百法門能正思擇,化作百身,身身皆 能現百菩薩,眷屬圍繞。

此處指出,初地菩薩依其精進力與正願力的修行成果,若處在家則常 作輪王,得大自在,以四攝事調伏有情;若出家則一剎那頃能夠證得 菩薩百三摩地,以清淨天眼能於諸佛國土見百如來,又能以神通力振 動百世界,若欲留命,能住百劫等等威力。這些威力雖不可思議,但 由因果來看,一位菩薩從發菩提心起,不斷提昇慈悲和智慧的能力,

培養了第一無數劫後,依靠如此長期所種下的福慧資糧,成為初地菩 薩,因而擁有這些威力。如果沒有長期種下福慧資糧,就想一下子擁 有這些威力,是不合因果的。任何一位菩薩若未擁有這些威力,不外 表示自己還是處在第一無數劫內的凡夫,離成佛還很遙遠。

(二)懺悔與消災

〈菩薩地〉中,屬於消極的「懺悔」內容,只佔很少的份量,歸 入「戒波羅蜜」的一部分,〈菩薩地〉說:

謂若略說具四功德,當知是名菩薩自性戒。何等為四?一從他正受,

二善淨意樂,三犯已還淨,四深敬專念無有違犯。由諸菩薩從他正受

(20)

故,於所學戒若有違犯,即外觀他深生愧恥;由諸菩薩善淨意樂故,

於所學戒若有違犯,即內自顧深起慚羞;由諸菩薩於諸學處犯已還 淨、深敬專念『無有違犯』二因緣故,離諸惡作。

此處指出,菩薩對所受的淨戒深敬專念,能善防護,無有違犯。若違 犯了所受的淨戒,便生起慚愧之心,使己還淨,這是消極的針對已犯 的過錯懺悔。

至於「消災」,則以積極消除眾生之災難為修行的內容,是屬於 有智(聖者)菩薩之所行,這是針對正要發生的具體不幸事件去消災,

而不是消除抽象的「過去業障」,〈菩薩地〉說:

云何菩薩除災生?謂諸菩薩,或大願力或自在力,於諸飢饉厄難曠野 正現前時,為令眾生少用功力而得存濟,於大魚等種類中生,身形廣 大,隨所生處,以自身肉普給一切飢餓眾生,皆令飽滿。於諸有情眾 多疾疫正現前時,以大願力得自在力,持有神驗諸明咒力攝受廣大良 藥王身,息除一切有情疾疫。於諸有情鄰國戰諍互相逼惱正現前時,

以大願力得自在力,作大地主具大勢力,以法正治方便善巧,息除鄰 國戰諍逼惱。於諸有情互相違諍正現前時,以大願力得自在力,發誠 信言,往返和好,除其怨結。於諸眾生遭遇惡王非理縛錄治罰逼迫身 心擾亂正現前時,以大願力得自在力,生彼王家,作如法王,哀愍眾 生,息除一切逼惱苦事。若諸有情起諸邪見,造諸惡行,隨一天處深 生信解,哀愍彼故,以大願力得自在力,生彼天處,方便斷除邪見惡 行。是名略說菩薩除災生。

此處指出,聖者菩薩面對「正現前」的飢饉、眾多疾疫、鄰國戰諍、

互相違諍、遭遇惡王非理逼迫、起邪見造惡行等天災人禍,以大願力、

自在力,生在該危難之地,化解眾生之苦,但是凡夫菩薩就無此大願 力和自在力,這是由於慈悲和智慧的能力有所不足之故。

(三)菩薩道的超越處

菩薩道之所以超越聲聞道和獨覺道是由於菩薩行者所培養的無 量善法是最勝而無上的,〈菩薩地〉說:

(21)

彼諸善法,由廣大故,無雜染故,應知最勝,亦名無上,亦名不共。

當知此中,由有情無別故,事無別故,時無別故,名為廣大:(1)

有情無別者,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處所,普為一切法界有情,修行 如是施等善根,非專為己。(2)事無別者,謂諸菩薩普於一切及一 切種施等善根,精勤受學。(3)時無別者,謂諸菩薩恒常無間不離 加行,不捨善軛,若晝若夜,現法後法,即由此因施等善根,常行無 替。當知此中,由四種相,成無雜染:(1)謂諸菩薩懷歡喜心修諸 善法,由是因緣無苦、無憂、無諸變悔。(2)又諸菩薩不損惱他,

不著見趣,不雜惡行,修行施等無量善根。(3)又諸菩薩殷重遍體,

於其施等無量善法,唯見功德,唯見真實,唯見寂靜,極善決定,不 從他緣,非餘引奪而正受學。(4)又諸菩薩不因所修施等善法,悕 異熟果,或轉輪王、或天帝釋、或魔、或梵,亦不於他悕求返報,無 所依止,不依一切利養恭敬世俗名譽,乃至不依養活身命。

此處明確指出,菩薩廣修施等無量善根,是「普為一切有情」而精勤 受學,恒常無間修習,並懷歡喜心,不損惱他人,不執著邪見,不參 雜惡行,以殷重之心來修行,修時不悕求作轉輪王、或天帝釋、或魔、

或梵,不也悕求利養恭敬、世俗名譽、養活身命等事。由於是「普為 一切法界有情」修行施等善根,超越了聲聞道、獨覺道,所以大悲心 的培養成為菩薩道的一大特色,〈菩薩地〉說:

又諸菩薩由前所說百一十苦,於諸有情修悲心時,則為修習一切菩薩 所有悲心,復能速證悲意樂淨,證入菩薩淨意樂地,於諸有情,獲得 菩薩極親厚心,極愛念心,欲作恩心,無厭惓心,代受苦心,調柔自 在有堪能心。諸聖聲聞已得證入苦諦現觀,已到究竟,於苦深遠厭俱 行心,相續而轉,不如菩薩於諸有情悲前行心,正觀墮在百一十種極 大苦蘊。菩薩如是以所修悲熏修心故,於內外事無有少分而不能捨;

無戒律儀而不能學;無他怨害而不能忍;無有精進而不能起;無有靜 慮而不能證;無有妙慧而不能入。

是故如來若有請問:「菩薩菩提誰所建立?」

皆正答言:「菩薩菩提,悲所建立。」

如前所說:一一無量皆有無量,菩薩如意圓德隨轉,皆能攝受無量愛 果,皆無量種,一向妙善,無罪隨轉。當知菩薩精勤修習如是無量,

能得四種功德勝利:謂由修習此無量故,先得最勝現法樂住;攝受增

(22)

長無量最勝福德資糧;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意樂堅固;為欲饒益諸有情 故,於生死中堪能忍受一切大苦。

由於菩薩道是「普為一切法界有情」,所以菩薩的有些作為的標 準會和聲聞行者有所不同,例如戒律方面,〈菩薩地〉說:

A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 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 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

B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為令聲 聞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 與諸聲聞,不應等學。…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

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 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缽,如是自求種種絲 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畜種種憍世耶衣、諸坐臥具,

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復過是數,亦應取積。

C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 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由此可知,菩薩道與聲聞道對戒的取捨標準,有同也有異:A 對「護 他」的遮罪(如不飲酒),為令眾生未信者信,信者增長,這些遮罪,

菩薩同樣遵守。B 但為利益大眾,對遮罪中消極的「少事、少業、少 悕望住」,則轉為必須積極求取眾多的衣、缽、絲縷、憍世耶衣、諸 坐臥具、金銀(生色、可染)等物,以利眾生。C 性罪方面,菩薩同 樣遵守聲聞的性罪,但為利益大眾,有些特殊情況可以開許性罪(少 分現行):(1)於殺生:盜賊欲殺多人,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 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種無間業時,菩薩可以以憐愍心而斷彼命。(2)

於不與取:可以奪回盜賊、園主所盜之僧伽物、窣堵波物。(3)於 欲邪行:在家菩薩見有母邑現無繫屬、習婬欲法,求非梵行,為了勿 令其心恚多生非福,令種善根、令捨不善業,可以以慈愍心行非梵行。

出家菩薩則不開許。(4)於虛妄語:為了解脫眾多有情的命難,可 以說妄語。(5)於離間語:以離間語,令離惡友。(6)於麤惡語:

以麤惡語,使非法的有情出不善處。(7)於綺語:以諸綺語,使樂 於綺語者出不善處。(8)廢黜上品暴惡的國王、宰官。這些行為,

(23)

不但於菩薩戒無所違犯,而且生多功德。菩薩道超越了聲聞道和獨覺 道,是由於播種六項廣大的因和獲得一項廣大的果,而被稱為「大 乘」,〈菩薩地〉說:

諸菩薩乘與七大性共相應故,說名大乘。何等為七?一者法大性,謂 十二分教中菩薩藏攝方廣之教。二者發心大性,謂有一類於其無上正 等菩提發正願心。三者勝解大性,謂有一類於法大性生勝信解。四者 增上意樂大性,謂有一類已過勝解行地,證入淨勝意樂地。五者資糧 大性,謂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修習圓滿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六者時 大性,謂經於三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七者圓證大性,謂即 所證無上菩提,由此圓證菩提自體,比餘圓證功德自體,尚無與等,

何況得有若過若增!當知此中,若法大性、若發心大性、若勝解大性、

若增上意樂大性、若資糧大性、若時大性,如是六種,皆是圓證大性 之因。圓證大性,是前六種大性之果。有八種法能具足攝一切大乘:

一者菩薩藏教;二者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諸法真實義教;三者即 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最勝廣大威力之教;四 者於上所說,如理聽聞;五者如理思為先,趣勝意樂;六者趣勝意樂 為先,入修行相;七者入修行相為先,修果成滿;八者即由如是修果 成滿,究竟出離。

此處指出,菩薩道的行者先聽聞菩薩藏的「方廣」,而後如理作意,

生起殊勝的信解和意樂,於無上正等菩提發正願心,入修行相,經歷 勝解行地,證入淨勝意樂地,修習圓滿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經於三 無數大劫,最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於菩薩行者是鎖定「無上正等 菩提」為修行的目標,所以必須以「三無數大劫」的長時間來圓滿福 德資糧、智慧資糧。菩薩道超越了聲聞道和獨覺道便是由於:法大、

發心大、勝解大、增上意樂大、資糧大、時大和圓證大,依此廣大的 心胸來修行,才配稱作大乘菩薩行者。此中的「時大」,是指整個菩 薩道要經歷下品成熟、中品成熟和上品成熟的三個長階段,才能成 佛,〈菩薩地〉說:

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熟;住淨勝意樂地,名中品成熟;住 墮決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熟。若時菩薩住下品成熟,爾時便有下品 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

(24)

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未相應。若時菩薩住中品成熟,爾時便有 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二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 品善法,已得相應,極善清淨覺品善法,未得相應。若時菩薩住上品 成熟,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三無數劫邊際,

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悉成就。

由此可知,菩薩住勝解行地(第二住),為下品成熟時期,與覺品善 法尚未相應,此共經歷第一無數劫。菩薩住淨勝意樂地開始(第三至 第九住),為中品成熟時期,與熾然、無動之覺品善法,已得相應,

此共經歷第二無數劫。菩薩住墮決定地到究竟地(第十至第十二住),

為上品成熟時期,成就熾然、無動、極善清淨之覺品善法,此共經歷 第三無數劫。

六、結語

《瑜伽師地論》是印度佛教中期和後期(約西元 300 年至 1100 年)最重要的佛學論典,其中的〈菩薩地〉更是大乘行者實踐六度四 攝的指導依據,本文一方面示出菩薩道的難能可貴,一方面強調有意 踏上菩薩道的行者,要先放大心胸,放寬視野,以擁有菩薩種性作為 起點,而後耐心地耕耘,經歷三無數大劫的灌溉,不斷累積福德資糧 和智慧資糧,不斷培養十力,最後終必圓證無上正等菩提。總而言之,

由於任重而道遠,菩薩道的行者,要認清自己的目標,要知道自己處 在菩薩道的何處,要時時激勵自己不到佛位終不歇息。但是任何菩薩 行者要認清,自己如果尚未具足菩薩種性,就奢談開悟、成佛,不外 是戲論而已。

─────────

(25)

《內觀雜誌》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 313 號 1995 年 10 月 1 日創刊

發行人:李雪卿 編輯:內觀雜誌編輯組

宗旨:弘揚佛法的義理和介紹內觀法門 聯絡:320 中壢市郵政信箱 9-110

網站:www.insights.org.tw http://140.115.120.165/forest/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爾時尊者須菩提。前白慈氏菩薩摩訶薩言。仁者受一生記當補佛處。惟願今時入

。六十二) 娑婆訶 (去聲。六十三) 悉囉僧阿穆佉耶 (此是藥王菩薩本身。行療諸病。六十四) 娑婆 訶 (去聲。六十五) 娑婆摩訶阿悉陀 (此是藥上菩薩本身。行療諸病。六十六)

(02)《W1》-《W10》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疾成辦所求無上 正等菩提,當於一切有情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過

(主法云) 一心奉供。一真法界。映現修羅。四趣所銜。種種勝劣。各及眷屬。惟願現人 天身。作佛子眾。受法施食。為菩提因。盡未來際。行菩薩道

  師子步雷音菩薩曰。仁者當知。其斯事者非下才行。則為正士之所建造。其正士

但是,《華嚴經》中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識,便是參訪

在支婁迦讖之後,著名的譯經師有漢靈帝末的嚴佛調,嚴佛調譯《佛說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