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2 章 原子構造與元素週期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 2 章 原子構造與元素週期表"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描述次原子粒子(電子、質子及中子)發現的過 程及其性質的比較。

2. 由拉塞福原子核模型,了解原子內部結構。

3. 由核外電子的分布,得以了解元素的化性及其週 期表的位置。體生成、沉澱產生及能量變化 4. 現今週期表以原子序排列元素,使元素性質以週

期性規律呈現,並將元素分為金屬、非金屬及類 金屬元素。

第 2 章 原子構造與元素週期表

年度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題數 0 1 1 2 0 3 2 2 2 3 3

2-1

原 子 結 構

發現者:1897 年,湯姆森從事陰極射線實驗所發現 荷質比:=1.76×10

11

C/kg

電量:1909 年,密立坎由油滴實驗得到電子電量為 1.602×10

-19

C 質量:m==9.10×10

-31

kg

發現者:1911 年,拉塞福從事 α 粒子散射實驗所發現

實驗推論:原子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且原子核帶正電並占有原子內極小部 分的體積

半徑:原子核半徑約為 10

-15

~10

-14

m,而原子半徑則約為 10

-10

m

核內正電成分:1919 年,拉塞福以 α 粒子撞擊氮原子核,發現核內帶正電 粒子 ── 質子,其帶電量與電子相同

核內不帶電成分:1932 年,查兌克以 α 粒子撞擊鈹核,發現中子,其質量 略大於質子

原子內粒子數的表示法:

同位素:X 中 Z 同但 A 不同的元素,具有相似化性及不同物性 意義:核外電子可能出現的空間區域

種類:有 K、L、M、…等殼層

能量:離核愈近,殼層能量愈低,故能量高低順序為 K<L<M<…

可填電子數:原子序 18 以下的元素,K、L 及 M 層最多填入電子數分 別為 2、8 及 8

電子填入殼層規則:先填入最低能量殼層,再依序往較高能量殼層進駐。

11

Na:(K,L,M)=(2,8,1)

價殼層及價電子:原子內的最外層電子層稱為價殼層,而位於其上的電子即為價 電子,此層電子可決定元素的化性

電子點式:將價電子以打點的方式表示於元素符號周圍,稱之為路易斯電子點式,

6

C 可表示為 電

原 子 核

殼層

2-2

原 子 中 的

電 子 排 列

(2)

▲ 現今的週期表架構

▲ 原子的金屬性質與非金屬性質在週期表中的變化趨勢(不包含惰性氣體)

排列依據:以元素原子量大小及性質作歸納整理

預測新元素:預測元素鎵(Ga)及鍺(Ge)的發現及性質 現今週期表排列依據:以 1913 年,莫斯利所提出之原子序大小來排列元素性質 門得列夫的

週期表

現今週期表 的架構

族:由左而右可分為 1~18 族(行)元素,早期又分成 A、B 兩 大族,A 族稱為主族元素,而 B 族稱為過渡元素

週期:由上而下可分成七個週期(列)元素,第 n 週期上元素使 用 n 個電子殼層

2-3

元素週期表

金屬通性:金屬為電、熱的良導體,導電性隨溫度下降而增加。 25 ℃ 下,除了汞 外,都以固體存在

金屬氧化物:大多數金屬元素氧化物和水反應形成氫氧化物,而使水溶液呈鹼性。

如 Na

2

O + H

2

O → 2 NaOH

非金屬通性:一般為電、熱的絕緣體(石墨除外),室溫下皆有以固、液或氣態存 在者。如 25 ℃ 下,氧為氣體,碳為固體,溴為唯一液體非金屬元素 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和水反應形成含氧酸,使水溶液呈酸性。

如 SO

3

+ H

2

O → H

2

SO

4

類金屬:週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導電性隨溫度上升而 增加,包括 B 、 Si 、 Ge 、 As 、 Sb 、 Te 、 Po 、 At

同族:元素由上而下失去電子傾向增加,因此鹼土金屬與水 的反應性為 Be < Mg < Ca < Sr < Ba

同週期:由左而右元素得到電子傾向增加,如氟、氧及氮的 活性大小為氟( F

2

)>氧( O

2

)>氮( N

2

) 得失電子的傾向

2-4

元素性質

的規律性

(3)

原 子 結 構

學習概念

1. 陰極射線的發現:1879 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

在管壁塗有硫化鋅的氣體放電管中,兩電極間施以約一萬伏特的高電壓,同時將管內氣體 壓力抽至 10

-6

atm 以下,即可看到從放電管陰極產生一束射線打在其對面管壁上,進而 發出螢光,此束射線稱為陰極射線。

2. 陰極射線的性質:

 (1) 置一障礙物於管中,陰極對面管壁形 成障礙物陰影。

⇒ 顯示陰極射線是直線前進。

 (2) 置一小轉輪於管中,轉輪可轉動。

⇒顯示陰極射線是粒子流。

 (3) 管外加一磁場或電場,可使陰極射線偏折。

⇒ 顯示陰極射線為帶負電之粒子。

    

3. 電子的發現:1897 年,英國科學家湯姆森。

 (1) 研究陰極射線並外加電磁場,測出陰極射線的荷質比()為 1.759×10

11

庫侖/公斤

▲ 湯姆森測定荷質比的裝置示意圖:陰極射線在同時控制

磁場和電場的交互作用下,仍可能保持原來的軌跡。

電子的發現

(南一版 p.47)

1

(4)

 (2) 不論陰極的材質或管中的氣體為何,陰極射線均有相同的荷質比。

 (3) 推定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的粒子所組成,將其命名為電子(electron),此為所有原子 的基本粒子。

 (4) 湯姆森首先提出原子模型「正電荷分布於原子整體,電子亦均勻地分布於其內,正負電 荷相等而成電中性且質量均勻分布,如同西瓜模型」。

4. 電子電量的測定:1909 年,密立坎的油滴實驗。

由油滴實驗得知:

 (1) 油滴所帶的電量均為電子電量(e)的簡單整數倍。

 (2) 測得電子的電量(e)=1.602 × 10

-19

庫侖。

▲ 密立坎油滴實驗裝置示意圖。

推論:

可計算出電子質量(m)==9.109×10

-31

kg。

▲ 湯姆森提出的原子模型:圓形部分表正電荷,小球表電子,

均勻分布在其中。

西瓜子嵌在西瓜中 湯姆森原子模型

(5)

  範例 陰極射線 ★★★ 《基礎題》

有關陰極射線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陰極射線由陽極發出,往陰極加速飛行 (B)陰極射線會受到電場的吸引而偏向正極 (C)陰極射線會受到磁場的影響而偏折 (D)其荷質比隨陰極板種類而異 (E)陰極射線具有粒 子的性質,可由陰極射線管的實驗測得此粒子的質量

[答案] BC

[解析]

(A)陰極射線從陰極發射出;(D)陰極射線荷質比固定;(E)只能測出電子的荷質比。

[類題] 某元素 X 經質譜儀測定得 X

2+

之 值為 8.04×10

3

庫侖/克,則 X 之原子量為多少?

(A) 12 (B) 19 (C) 24 (D) 47 【臺南一中】

█: C 。

  範例 電子電量 ★★ 《進階題》

從密立坎的油滴實驗中,觀察油滴電量有下列五種:4.32×10

-9

esu、3.84×10

-9

esu、

2.88×10

-9

esu、1.44×10

-9

esu、9.60×10

-10

esu(esu 為靜電單位)。若另一油滴之電量 為 4.80×10

-9

esu,則該油滴會吸附有多少個電子?

(A) 6 (B) 10 (C) 12 (D) 15 【臺中一中】

[答案] B

[解析]

4.32×10

-9

esu、3.84×10

-9

esu、2.88×10

-9

esu、1.44×10

-9

esu、9.60×10

-10

esu 的最大 公因數,即一個電子電量最可能=4.8×10

-10

esu

∴ n×4.8×10

-10

=4.80×10

-9

n=10

(註:1 個電子電量=1.6×10-19庫侖=4.8×10-10 esu)。

[類題] 下列有關密立坎油滴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其目的在測電子的荷質比 (B)油滴上所帶電荷僅有正、負其中一種 (C)油滴上所帶 電量大小均為 1.6×10

-19

庫侖 (D)利用 X 射線照射使油滴帶電

█: D 。

(設 X 的原子量為 M

X2+的荷質比=8.04×103庫侖/克

= M=24。)

((A)主要目的是測定電子電量;(B)油滴上的電荷有正有負,只是淨電荷 為正或負電性;(C)油滴電荷為 1.6×10-19庫侖的整數倍。)

1

2

(6)

學習概念

1. α 粒子金箔散射實驗:1911 年,英國科學家拉塞福。

 (1) 實驗內容:

  拉塞福以放射性物質鐳釋放出的 α 粒子來撞擊極薄的金箔後,發現約 99%的 α 粒 子穿透金箔而不偏折,少數 α 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折,僅極少數 α 粒子反向彈回。

α 粒子的散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結果為 α 粒子由放射性物質釋放出來,大部分 的 α 粒子直接穿透金箔,打在螢光幕上,僅有極少數的粒子產生偏折或反彈。

 

註:當時已知α 粒子帶正電,且其荷質比與電子相較小很多。

 (2) 實驗結果推測:

   原子中心有一個體積極小且帶正電的原子核,整個原子的質量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

原子核直徑約為 10

-15

~10

-14

公尺。

   核外絕大部分空間散布著質量極輕的電子,電子有如行星繞日般繞核旋轉,原子直徑 約為 10

-10

公尺。

α 粒子束 圓形螢光幕 α 粒子來源

極薄的金箔

大部分 α 粒子 不偏折

以 α 粒子撞擊極薄的金箔:(A)依湯姆森原子模型,

預測 α 粒子會直接穿透金箔;(B)依拉塞福原子模型,

預測 α 粒子僅極少數產生偏折或反彈。

圖(A)        圖(B)

長度約 2×10

2

公尺的運動場 直徑約 1.276×10

7

公尺的地球

▲ 原子核和原子大小比喻。如果把原子大小視為地球,則原子核相當於蘊藏在地球內部正

中心且長度約為 200 公尺的運動場。

拉塞福原子模型

(南一版 p.50)

2

原子

核 原子

赤道

(7)

2. 質子的發現:1919 年,拉塞福使用鐳所放射出的 α 粒子,撞擊氮的原子核發生質子,此 為人類史上第一個人工核反應。N+He → O+H(質子)

3. 中子的發現:1932 年,查兌克使用鐳所放射的 α 粒子撞擊鈹原子核產生中子,其質量與 質子相近但不帶電荷。Be+He → C+n(中子)

  範例 α 粒子散射實驗 ★★★★ 《基礎題》

有關拉塞福原子核存在實驗的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拉塞福以 β 粒子撞擊金屬箔 (B)拉塞福發現大部分用來撞擊的粒子皆透過金屬箔,只有 少數被反彈回來 (C)拉塞福的實驗顯示出湯姆森的原子模型和實驗結果不合 (D)拉塞福的 實驗證實原子核是帶正電,並且是原子大部分質量之集中所在 (E)拉塞福的實驗證實了中 子的存在

[答案] BCD

[解析]

(A)拉塞福以 α 粒子撞擊金箔,β 粒子為電子。

(E)拉塞福的實驗,並未發現中子(中子為查兌克發現)。

[類題] 下列有關原子及原子核之實驗或理論,何者錯誤?

(A)拉塞福以 α 射線撞擊金箔做散射實驗,確定核原子之原子模型 (B)湯姆森測出電子的 實際質量 (C)查兌克用 α 射線撞擊鈹原子,獲得中子 (D)拉塞福由原子核模型推測核密

度為原子的 10

12

~10

15

倍。 【臺南一中】

█: B 。

學習概念

1. 組成原子的三種基本粒子特性:

粒子 符號 電荷(庫侖) 相對 質量比

質量

克 u(Da)

電子 e -1.602×10

-19

約 1/1836 9.11×10

-28

0.000548 質子 p +1.602×10

-19

1 1.673×10

-24

1.007277 中子 n 0 約 1.001 1.675×10

-24

1.008665

註:1 u=1.66×10-24 g

2. 各原子組成粒子數的元素標示法:

 (1) Z=元素的原子序=質子數(P)=中性原子的核外電子數(e)

 (2) A=質量數=中子數(n)+質子數(P)=核子數  (3) A-Z=中子數

註:質量數為整數,但原子量未必為整數。

3. 同位素:原子序相同,但質量數或中子數不同的元素。

例如:氫(H)、氘(H)、氚(H)。

 (1) 同位素的原子序、質子數、電子數相同;質量數、中子數不同。

((B)湯姆森測量電子的荷質比=1.76×1011(庫侖/千克)。)

3

原子結構

(南一版 p.53)

3

(8)

 (2) 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序或質子數有關,故同位素的化性相似,但物性不同。

(9)

▼表為一些常見的同位素及其在自然界的含量

元素 同位素 電子數 質子數 中子數 名稱 自然界含量(%)

H(H) 1 1 0 氕 99.9999

H(D) 1 1 1 氘 0.001

H(T) 1 1 2 氚 極微量

C 6 6 6 碳-12 98.892

C 6 6 7 碳-13 1.108

C 6 6 8 碳-14 極微量

O 8 8 8 氧-16 99.759

O 8 8 9 氧-17 0.037

O 8 8 10 氧-18 0.204

氯 Cl 17 17 18 氯-35 75.77

Cl 17 17 20 氯-37 24.23

  範例 原子結構 ★★★★★ 《基礎題》

下列有關原子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

(A)原子質量均勻分布於整個原子中 (B)質子和中子的數目一定相等 (C)發現的先後順序:

電子→質子→中子 (D)質量大小:電子>中子>質子 (E)原子皆由質子與中子所組成 [答案] C

[解析]

(A)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B)質子數與中子數不一定相等。(D)中子>質子>電子。

(E) H 例外,沒有中子。

[類題] 下列有關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

(A)原子核的直徑約 10

-10

公尺 (B)同位素是指質子數相同但質量數不同的原子 (C)質子、

中子、電子三者中,最先被發現的是電子 (D)中子不帶電荷,其質量較質子略大 (E)提 出核原子模型的人是湯姆森

█: BCD 。

  範例 平均原子量 ★★★★ 《基礎題》

在自然界的銀有兩種:

107

Ag、

109

Ag,其平均原子量為 107.8,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107

Ag 與

109

Ag 在自然界中之存量百分比為 4:1 (B)

107

Ag 是

109

Ag 的同位素 (C)

107

Ag 與

109

Ag 兩者之化學性質相似,但物理性質不同 (D)已知銀之原子序為 47,則

107

Ag

109

Ag

兩者之中子數和為 122

[答案] A

[解析]

(A) 設

107

Ag 含 X,

109

Ag 含 1-X  107.8=107X+109(1-X)  X=0.6

  ∴

107

Ag:

109

Ag=0.6:0.4=3:2。(B)(C) 同位素化學性質相同,物理性質不同。

(D)

107

Ag 中子數=107-47=60 

109

Ag 中子數=109-47=62  60+62=122。

[類題] X

2+

與 Y

都具有 18 個電子及 20 個中子,下列有關 X、Y 兩元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 X 之質量數為 38 (B) Cl 為 Y 之同位素 (C) X

2+

和 Y

為同素異形體 (D) X 和 Y 具有

((A)原子的直徑約 10-10公尺,原子核的直徑約 10-14~10-15公尺;

(B) 1H 僅含電子和質子;(E)拉塞福提出原子核的模型。)

(X2+及 Y有 18 個 e及 20 個 n X、Y。

(A) X 之質量數為 40;(C)X 與 Y 非相同元素;(D) X 之質子數為 20,Y 之質子數為 17。)

4

5

(10)

相同的質子數目 【92.學測】

█: B 。

(11)

一、基礎題 (*多重選擇題)

( C ) 1. 下列甲、乙、丙、丁四種實驗,哪幾種實驗的結果組合後可以決定電子質量?

(甲)拉塞福的 α 粒子散射實驗;(乙)湯姆森的陰極射線實驗;(丙)侖琴的 X 射線實驗;

(丁)密立坎的油滴實驗。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乙、丁 (D)丁、丙 【84.推甄】

( C ) 2. 下列有關原子構造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原子的質量均勻分布於整個原子之中 (乙)原子的質量絕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 (丙)電子和質子的數目一定相等     (丁)質子和中子的數目一定相等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乙丁 【84.推甄】

( D ) 3. Y

2+

與 X

都具有 18 個電子及 20 個中子,下列有關 X、Y 兩元素的敘述,何者錯誤?

(A) Y 之質量數為 40 (B) Cl 為 Y 之同位素 (C) X 的合理分子式為 X

2

 (D) X 和 Y 具 有相同的電子數目

( C ) 4. 原子量為 1 的氫原子含有哪些基本粒子?

(A)電子、中子 (B)質子、中子 (C)質子、電子 (D)質子、中子、電子 【94.學測】

( B ) 5. 某化合物的分子中含碳、氫、氮三種元素,計有 10 個原子及 26 個電子,下列何者最 可能為此化合物的分子式(原子序 H:1,C:6,N:7)?

(A) C

2

H

6

N

2

 (B) C

2

H

7

N (C) C

3

H

6

N (D) C

4

H

5

N 【87.大考中心】

( D ) 6. 目前已知原子序最大的元素是在西元 1998 年,由俄羅斯科學家利用一個鈣原子與一 個鐠原子融合而成的 Uuq。下列有關此最新元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 Uuq 的原子序為 175 (B) Uuq 的電子數目為 289 (C) Uuq 原子核中有 423 個中子 (D) Uuq 原子核中有 114 個質子 【92.學測補考】

( C ) 7. 下列比較電子與質子之質量與電荷(不計電性正負)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的質量與電荷都相同 (B)兩者的質量相同,但電子的電荷較小 (C)兩者的電 荷相同,但電子的質量較小 (D)電子的質量與電荷都較小 【92.研究試題】

( D ) 8. 下列有關陰極射線與 X 射線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的行進均可產生電流 (B)兩者均可受靜電場的影響而偏向 (C)兩者均為電磁 波 (D)陰極射線為帶電粒子,X 射線為電磁波 (E)陰極射線為電中性的粒子,X 射

線為帶電的粒子 【85.推甄】

(

D ) 9. 關於陰極射線的敘述,下列何項正確?

(A) 其荷質比隨陰極板種類而異 (B) 由陽極發出射向陰極 (C) 屬於電磁波 (D)陰極射 線的性質與發射來源無關

( A )10. 質量數為 19 之 F

2

,其荷質比為若干 C/g?

(A) 2.54×10

3

 (B) 5.08×10

3

 (C) 1.02×10

4

 (D) 2.04×10

4

( C )11. NH

4

中(註:

7

N 的質量數為 14)共含有:

(A) 7 個中子,7 個質子,6 個電子 (B) 5 個中子,5 個質子,4 個電子 (C) 7 個中子,

11 個質子,10 個電子 (D) 7 個中子,11 個質子,11 個電子

( 1. 由及 e 可得 m。)

( 2. 原子質量集中於體積相較原子小很多的原子核上。)

( 3. Y,X,故非同位素且質子數及電子數皆不同。)

( 4. 質量數≒原子量=1,又 H 之質子數=1,

故中子數=0。)

( 5. 找電子數符合 26 者 (B) 2

×6+7×1+1×7=26。)

(6. (A) Z 為 114;(B) e 為 114;

(C) n 為 289-114=175。)

( 7. 電子與質子帶有相同電量但不同電性 的電荷,且 mp≒1840 me。)

(8. X-ray 為高能量的電磁波,波長小於紫外光。)

( 9. (A)不隨陰極板種類而異;(B)由陰極發出 射向陽極;(C)屬於電子流。)

2-1 課後練習

(10. F2+的荷質量==2.54×103 C/g。)

(11. N 之原子序為 7,故 NH4中有:7+4×1=11 個質子,中子數為 7,

電子數為 11-1=10。)

(12)

( B )12. 下列有關科學家及其重大科學理論發現的組合,何者錯誤?

選項 科學家 重大科學發現或理論的內容 (A) 湯姆森 以陰極射線實驗推論電子是原子的基本粒子

(B) 密立坎 以油滴實驗測得電子的質量

(C) 拉塞福 利用 α 粒子散射實驗建立原子核模型

(D) 莫斯利 測定元素放射之 X 射線波長而建立原子序觀念

( D )13. 1911 年拉塞福作 α 粒子散射實驗,將 α 粒子束射向一薄金箔,觀察透過金箔後之粒子 偏折分布的情形。他發現絕大部分的粒子,穿過金箔後,仍按原來方向行進,但少數 粒子,則有大的散射角,更甚至有 180 的散射。由此實驗結果無法說明原子核的何

種特性?

(13. (D)當時還不知有質子、中子。)

(A)原子核帶正電  (B) 原子核具有原子絕大部分的質量 (C)原子核的直徑小 (D)原子 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 BC )14. 下列關於原子結構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子是查兌克以 α 粒子撞擊碳核而發現  (B) 拉塞福是第一個提出核原子模型的人 (C)原子核的直徑約 10 - 15~10 - 14 公尺 (D)同位素的中子數相同而質子數不同  (E)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中,最晚發現的是質子

*( AE )15. 甲、乙、丙、丁為原子或離子,其所含的質子、中子

與電子的數目如右表。試單以右表的數據,判斷下列

相關的敘述,哪些正確?       【96.學測】

(A)甲、乙為同位素 (B)乙、丙為同位素 (C)甲、乙、

丙為同位素 (D)乙、丁為離子 (E)丙、丁為同位素 (F)丙為離子

*( AC )16. 下列有關原子結構的敘述,何者正確?

(A)α 粒子中,質子數等於中子數 (B)原子的質量約為原子核中質子質量的兩倍 (C)原子呈電中性時,其原子序等於原子核外電子數 (D)氚(

3

H)和氘(

2

H)為氫

1

H)的同素異形體 (E) K 有 19 個質子,鉀離子與氬(Ar)的質量數相同

【94.大考中心】

17. 已知某帶電粒子的質量為 8 × 10 - 23 克/個,荷質比為 2000 庫侖/克,則每莫耳該粒子所帶 的電量約為多少庫侖?

:96000

二、進階題

( D ) 1. 溴的原子序為 35,已知溴存在兩個同位素,其百分率幾近相同,而溴的原子量為 80

,則溴的兩個同位素中的中子數分別為何?

(A) 43 和 45 (B) 79 和 81 (C) 42 和 44 (D) 44 和 46 (E) 45 和 47 【94.學測】

( D ) 2. 如果以原子為組成物質的單元,則直徑為 0.1 毫米的一粒細砂含有的原子數目約為多 少?(選最接近的數量級)

(A) 10

6

 (B) 10

9

 (C) 10

13

 (D) 10

17

【84.推甄】

(15. (B)乙、丙等電子數;(C)甲、乙互為同位素;(D)電子數≠質子數才為離子 丙、丁為離子。)

甲 乙 丙 丁 質子數 2 2 3 3 中子數 1 2 3 4 電子數 2 2 2 2

(16. α 粒子為氦核 He2+。(B)一般核內中子數≧質子數,故原子重為質子總重的 2 倍以上。(D)三者互為同位素;(E) K與 Ar 有相同電子數。)

( 1. ∵ Amin<A=80<Amax

∴ 只有(D)符合,44+35<80<46+35。)

( 2. =()3=()3=1018。)

(12. 密立坎以油滴 實驗測得電子 的帶電量。)

(14. (A) 42He + 94Be ─→ 126C + 10n(中子);(D)同位 素的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E)構成原子的粒子中,

中子最後被發現。)

(17. ≒2000,Q≒96000(庫侖)。)

(13)

( A ) 3. 某金屬之密度為 1.5 克/立方公分,其原子半徑為 10

-10

公尺,原子核半徑為 10

-15

公 尺,則構成該原子核的物質密度(單位為克/立方公分)大約為:

(A) 1.5×10

15

 (B) 1.5 (C) 1.5×10

5

 (D) 1.5×10

10

【85.日大】

( B ) 4. 下列何者具有最大的荷質比?

(A)α 粒子  (B) β 粒子 (C) Na

 (D) H

5. 小菁從油滴實驗中觀察到油滴所帶的電量分別為:4.32 × 10

-9

esu、3.84 × 10

-9

esu、2.88 × 10

-9

esu、1.44 × 10

-9

esu、9.60 × 10

-9

esu,則:

(1) 電子所帶的電量為多少 esu?

(2) 若發現另一油滴所帶的電量為 5.28 × 10

-9

esu,則該油滴附有多少個電子?

:(1) 4.8 × 10

-10

;(2) 11

( 3. =()3=()3=1015 D=1.5×1015 g/cm3。)

( 5. (1) 密立坎油滴實驗取各油滴帶電量的最大公因數為基本電量=4.8 × 10-10 esu;

(2) =11(個電子)。)

(4. β 粒子即為電子,因質量最小,所以荷質比最大。)

(14)

原子中的電子排列

學習概念

1. 電子殼層:電子在核外並非隨機分布,而是以原子核為中心,由內而外分成若干殼層(或電

子層)。

圖(A)      圖(B)

原子中電子分布於不同殼層的示意圖:(A)以原子核為中心由內而外的分布;(B)能 階示意圖以原子核為基準,殼層離核愈遠其能量愈高。

 (1) 離核愈近的殼層,受核引力愈強,能量愈低。

 (2) 每一殼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為 2n

2

個。

殼層 K 層(n=1) L 層(n=2) M 層(n=3) N 層(n=4)

容納電子數上限值 2 8 18 32

2. 電子的排列與週期表:

 (1) 電子填入殼層的規則:電子從最接近原子核的殼層開始填起,填滿後再依序往外填入電子。

例如:鈉(

11

Na)有 11 個電子,在 K 層填滿 2 個電子後,再往 L 層填電子,當 L 填滿 8 個電子後,在 M 層填入最後 1 個電子。

 (2) 原子序 1~18 元素的電子排列方式:

原 子 (第四層)N 層 核

(第三層)M 層 (第二層)L 層 (第一層)K 層

核外電子的分布

(南一版 p.57)

1

(15)

   同週期元素:第一週期元素具有一層電子層,第二週期元素具有二層電子層,第三週期元 素具有三層電子層。

   同族元素:同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氦除外),且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因此稱此層 的電子為價電子。主族元素的族數(即 A 族)恰等於元素的價電子數(氦除外)。

  範例 核外電子分布 ★★★ 《基礎題》

教學上有時會用電子點式來表示原子結構。下列選項中的阿拉伯數字代表質子數、「 」 代表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 」代表核外電子,則哪一圖代表離子?    【96.學測】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找電子數≠質子數者

[類題] 某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則關於該元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原子核內有 12 個質子 (B)原子核內有 12 個中子 (C)原子核外有 12 個電子 (D)價電子有 2 個

█: B 。

  範例 電子排列與元素性質 ★★★★★ 《進階題》

甲、乙、丙三種原子,其電子排列及質量數如右表所示,

則有關甲、乙、丙三種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三種原子均含偶數個中子 (B)甲、乙、丙三 種元素均不可能存在於地球上 (C)甲、乙、丙三種原子為 同一週期元素 (D)甲、乙、丙三種元素的化性有些相似  (E)甲、乙、丙均屬於金屬元素

[答案] DE

[解析]

(A)丙的中子數為奇數;(B)原子序小於 93 之元素多數可存在於地球上;(C)電子層數不同,非同 週期元素使用 。

[類題] 下列有關元素的電子層排列方式,哪個錯誤?

(A)矽:2、8、4 (B)鋁:2、8、3 (C)氬:2、8、8 (D)氯:2、8、6

█: D 。

(原子序 1~18 的元素要熟記!(D) 17Cl:2,8,7。)

(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其原子核帶有 12 單位正電,故 其原子核內有 12 個質子;原子為電中性,故原子核外 的電子有 12 個,並依由內而外以 2)8)2)的個數分層排 列;因題目未告知質量數,故無法得知中子數。)

原子 電子排列 質量數 甲 2,8,2 24 乙 2 ,8,8,2 40 丙 2,2 9

1

2

(16)

學習概念

  一般而言,原子的化學性質取決於價電子數,因此路易斯首創在元素符號四周以打點的 方式來點出元素的價電子數,現今稱此種表示法為路易斯電子點式或電子點式。

族 數 Ⅰ A Ⅱ 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 A Ⅷ A 電子點式

註:He 之電子點式不符合上表之Ⅷ A 表示法。

Ⅰ A Ⅱ 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 A

▲ 原子序 1~20 元素的電子點式

  範例 電子點式 ★ 《基礎題》

原子序 16 的元素,其電子點式為下列何者?

(A)  (B)  (C)  (D)  (E)

[答案] C

[解析]

此元素電子分布為 2、8、6,故有 6 個價電子 。

[類題] 已知某元素有三層電子層,1、2 層電子數總和等於 2、3 層電子數總和,有關此元素的 敘述,何者正確?

(A)此原子的原子序為 18 (B)此原子的質子數為 12 (C)此原子的點子式為  (D)此元素 為非金屬元素 (E)此元素價電子數與 He 相同

█: BCE 。

(由題意知 K 層及 L 層各有 2 個及 8 個電子,因此 M 層有 2 個電子。(A)原子序為 12;(D) Mg 為金屬。)

電子點式

(南一版 p.56)

2

3

(17)

原子 甲 乙 丙 丁 質子數 8 8 9 11 中子數 9 10 10 12

一、基礎題 (*多重選擇題)

( C ) 1. 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個數不為“8”的惰性氣體元素是下列何者?

(A) Ne (B) Xe (C) He (D) Ar

( A ) 2. 某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有 6 個,如右圖所示,則:

(A)此原子為非金屬元素

(B)最外層電子是處於全滿的安定狀態 (C)最外層電子分布於 K 層

(D)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成為安定的惰性氣體組態 ( B ) 3. 臭氧分子(O

3

)內共有幾個價電子?

(A) 16 (B) 18 (C) 20 (D) 22 (E) 24 【99.學測】

( D ) 4. 某氮氧化合物的一分子中含有 38 個電子。試問該氮氧化合物是下列的哪一選項?

(A) NO (B) NO

3

 (C) N

2

O (D) N

2

O

3

 (E) N

2

O

5

【98.學測】

( B ) 5. 右圖為一原子行星模型的示意圖。其中,原子核部分(以符號 表示)

帶有 11 個質子, 表示原子核子外的電子。試問下列何者為此粒子所 帶之靜電荷數?(鈉的原子序=11)

(A) + 2  (B) + 1 (C) 0 (D) - 1 

( 5. 靜電荷=11 - 10=+1。)

◎ 某元素有兩種同位素。一種為 105X,質量為 10.0129 amu,自然界含量占 19.91 %;另一種為 115X,質量為 11.0093 amu,含量占 80.09 %。根據以上資料,試回答 6.、7.題:【97.學測】

( D ) 6. 元素 X 的原子量是下列哪一個?(取到二位小數)

(A) 5.00  (B) 10.01 (C) 10.50 (D) 10.81 (E) 11.01 ( C ) 7. X 原子最外層有幾個電子?

(A) 1  (B) 2 (C) 3 (D) 4

( A ) 8. 甲、乙、丙、丁四種原子所含的質子數、中子數如 右表所示,則甲、乙、丙、丁四者中,具有相同 化學性質的是:        【98.全國模擬 考】

(A)甲、乙  (B) 乙、丙 (C)丙、丁 (D)甲、丙  (E)乙、丁

( 8. 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具相同化性。)

( C ) 9. 下列何者為氧原子正確的電子點式?

( 9. 氧原子最外層為 6 個 e。)

?酏    ?釕    ?釢    ?釚 

( D )10. 鉀原子的電子在原子核外殼層(K,L,M,N)中的排列方式為何?

(A)(2,1)  (B) (2,8,1) (C)(2,8,8) (D)(2,8,8,1)

( A )11. 某一金屬離子 M

3+

,已知它具有 28 個電子,且質量數為 70,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M 之原子序為 28  (B) M 之原子核電荷為 + 31 (C) M 之原子核中其中子數為 39 (D) M 之原子核中其質子數為 31

( 1. 2He 有 2 個價電子。)

( 3. 因氧為Ⅵ A 族,故每個氧原子有 6 個價電子 O3有 18 個價電子。)

2-2 課後練習

( 2. (A)電子排列情形為 2)6) ,故為原子序=8 的氧元素;(B)第 二層電子需 8 個才能全滿;(C)電子能量層由內而外為 K)L)M)N) ……;(D)因離最接近的鈍氣組態只缺 2 個電子,故與其他元素化合時,易藉由共用或獲得 2 個價 電子而成鈍氣組態。)

( 4. 因 N、O 原子序(電子數)分別為 7、8,故找分子中電子數為 38 者。 N2O3:7×2+8×3=38。)

( 6. =10.0129 × 19.91 % + 11.0093 × 80.09 %=10.81。)

( 7. 中性原子:e數=質子數=5

依據 2、8、8、…排列,故最外層 5 - 2=3 個 e。)

(10. 原子核外的各能量層所能填入的最多電子個數,

由內而外依序為 2)8)8)18)……。

19K 的電子排列方式為 2)8)8)1)。)

(11. M3+有 28 個原子  原子序=質子數=28 + 3=31 中子數=70 - 31=39。)

(18)

◎ 化學元素週期表的前三週期如下表所示。已知原子序 1~18 的元素,其第一主層原子軌域可填 入 2 個電子,第二主層原子軌域可填入 8 個電子,第三主層原子軌域可填入 8 個電子。甲與乙 為下列週期表中的兩元素。甲原子的最外兩主層的電子數均為 2,乙原子為地殼中主要的元素 之一,其最外主層電子數是次外主層電子數的 3 倍。

根據上文所述,並參考所附之週期表,回答下列 12.、13.題。 【101.學測】

( D )12. 下列何者為甲元素?

(12. 次外主層電子數為 2,必為 K 層 T 甲為 Be       。)

(A) Li  (B) Na (C) C (D) Be (E) Mg

( E )13. 已知由甲、乙兩元素所構成的化合物,在常溫常壓時為固體。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元素乙屬於鹵素族  (B) 元素乙的電子數為 4  (C)元素甲與乙組成的化合物為 MgO (D)元素甲與乙組成的化合物為 MgCl

2

 (E)元素甲與乙組成的化合物屬於離子化合物

(13. 乙為氧才符合條件,故甲、乙形成的化合物為 BeO。(A)氧非鹵素;(B)乙之電子數為 8。)

*( AB )14. 關於原子結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CD (A)原子核中,質子數和中子數之總和稱為質量數  (B) 原子序決定原子之化學性質  (C)凡原子序相同,而質量數不同之元素,稱作同位素 (D)原子核中之質子數,又稱 為原子序 (E)原子核是構成原子之基本粒子

*( AB )15. 下列哪些元素的最外層只有 2 個電子?

  E (A)

2

He  (B)

4

Be (C)

17

Cl (D)

18

Ar (E)

20

Ca

*( BC )16. 下列對於同位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E (A)具有相同的熔點  (B) 具有相同的原子序 (C)具有相同的電子數 (D)具有相同的原 子量 (E)具有相同的化學活性

*( AC ) 17. 下列各元素中,何組的電子排列,最外層的電子數相同?

(A)

12

Mg、

56

Ba (B)

5

B、

15

P (C)

7

N、

33

As (D)

9

F、

18

Ar (E)

3

Li、

13

Al 【松山高中】

*( AD ) 18. 關於「價電子」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在原子的最外能量層 (B)所具有的能量最低 (C)距離原子核最近 (D)決定元 素的化學特性 (E)發生化學反應時,數量可能發生改變

*( BD ) 19. 下列均為電中性原子的原子序,其中哪兩者的化學性質會最相近?

(A) 2 (B) 4 (C) 8 (D) 12 (E) 17

(18. (B)能量最高;(C)離核最遠。)

(19. 找同族元素。)

(14. (E)構成原子之基本粒子有原子核外的「電子」和原子 核內的「質子、中子」。)

(15. 電子分層排列的情形為:

(A) 2);(B) 2)2);(C) 2)8)7);

(D) 2)8)8);(E) 2)8)8)2)。)

(16. (A)同位素物性不同,故熔點不同;(D)同位素中 的中子數不同,故原子量不同。)

(17. 同族元素才有相同的價電子數 (A)均為Ⅱ A;(B)ⅢA、Ⅴ A;(C) 均為Ⅴ A;(D)ⅦA、Ⅷ A;(E)ⅠA、Ⅲ A。)

(一、 2. (A)電子排列情形為 2)6) ,故為原子序=8 的氧元素;(B)第二層電子需 8 個才能全滿;

(C)電子能量層由內而外為 K)L)M)N) ……;(D)因離最接近的鈍氣組態只缺 2 個電子,故 與其他元素化合時,易藉由共用或獲得 2 個價電子而成鈍氣組態。)

(一、 4. 因 N、O 原子序(電子數)分別為 7、8,故找分子中電子數為 38 者。

N2O3:7×2+8×3=38。)

(19)

二、進階題 (*多重選擇題)

( D ) 1. 老師在上了「物質的形成」單元後,針對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分子、離子),要 求甲、乙、丙、丁四位學生討論有關「微粒」的問題。四位學生的主要論點簡記如下:

甲說:如果兩種微粒均由同一種元素所構成,則這兩種微粒所含的總質子數一定相同。

乙說:如果兩種微粒所含的總質子數相同,則這兩種微粒都屬於同一種元素。

丙說:各種微粒所含的總質子數一定與其總電子數相同。

丁說:因為所討論的微粒是指原子、分子或離子,因此甲、乙、丙三人的論點都不正 確。

試判斷四位學生的論點,何者正確?

(A)甲 (B)乙 (C)丙 (D)丁 (E)甲乙丙 【99.學測】

( C ) 2. 右圖中左、右兩個量筒各盛裝 100 克的水與 100 克的重水

(D

2

O),重水中的重氫(D)是氫的同位素 21H,下列關於 這兩筒樣品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91.學測】

(A)重水的體積比水少 11 %

(B) 重水的密度比水大 12 %  (C)氫的原子量是重氫的 89 % (D)重水的分子量比水多 11 %

( 1. 甲說法若為同一元素的原子及分子間,它們的總質子數不 同,如氧原子、氧分子。乙說法若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 離子才會成立。丙說法對於離子微粒而言不成立。)

( 2.(A)=;(B) D∝;(C)= ∴ H 的原子量為 D 的 50 %;(D) D2O=20,H2O=18 ∴

≒11%。)

(20)

元 素 週 期 表

學習概念

1. 門得列夫的週期表:

 (1) 1869 年,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歸納所得。將當時已發現的元素(約 63 種)依原子量大 小排列,並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歸納成同一組,發現元素間的性質有週期性的變化。

 (2) 門得列夫利用週期表預測了新元素的存在,如鎵(Ga)、鍺(Ge)也在後來陸續被發 現,其性質與特性和預測值非常接近。

 (3) 門得列夫的週期表缺失:

   有些元素出現原子量大小順序與族數不符的現象。

   未提及鈍氣這一族。

2. 週期表的結構:1913 年,科學家莫斯利提出以原子序排列元素的概念,成為現今排列週

期表元素的依據。

現今常見的元素週期表(112 元素提出命名為 Cn)

 (1) 週期:週期表中水平的列稱為週期,共有七週期,元素性質成週期性變化。

 (2) 族:週期表中垂直的同一行,稱為同族。

   傳統上習慣將週期表的族分為 A、B 兩大類,各分為 8 族。

A 族:Ⅰ A~Ⅷ A,位於週期表的兩邊,此八行又稱為主族元素。

例如:Ⅰ A 族稱為鹼金屬(易形成+1 價),Ⅶ A 為鹵素(易形成-1 價),

   Ⅷ A 為鈍氣。

B 族:Ⅰ B~Ⅷ B,位於週期表中央部分,此十行又稱為過渡元素。

(Fe、Co、Ni 三族很多方面均很相似(如磁性),統稱為Ⅷ B 族)

族數 ⅥA ⅦA 依原子量排列 I Te 依原子序排列 Te I

門得列夫的週期表

(南一版 p.61)

1

(21)

   現今 IUPAC 規定,週期表由左而右的各行依序命名為第 1~18 族。

週期表的 A、B 兩族

 (3) 金屬、非金屬元素:週期表左邊以主族金屬元素為主,右上邊則以非金屬元素為主,中間 全為過渡金屬元素。

 (4) 目前被發現的元素中,原子序>83 者具放射性;原子序>92 者為超鈾元素,且均為人造 元素。

  範例 元素分類 ★★★★ 《基礎題》

下列有關元素週期性質及週期表的敘述,何者正確?

(A)現在的週期表是依各元素原子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B)就導電性,元素大體上可分為 金屬、類金屬及非金屬三大類 (C)週期表左下方的元素是在水中呈酸性的非金屬 (D)類金 屬的化學性質介於金屬及非金屬之間,所以列在週期表中央,統稱 B 族 【86.推甄】

[答案] B

[解析]

(A)以原子序大小排列;(C)左下方為金屬,若和水反應產生鹼;(D)類金屬位於週期表右側金屬與 非金屬元素交界處,仍為 A 族。

[類題] 右圖為週期表略圖,試指出:(1) 金屬;(2) 典型元素;

(3) 惰性氣體;(4) 過渡元素,各占有哪些領域?

(標出 A、B、C、D、E、F、G)

(1) 金屬: BCD 。

(2) 典型元素: ABDEF 。 (3) 惰性氣體: F 。

(4) 過渡元素: C 。

1

(22)

一、基礎題 (*多重選擇題)

( A ) 1. 下列有關週期表的敘述,何者正確?

(A)目前使用之週期表是依據原子序排列 (B) Ti、Se、Cs、Bi 都屬於典型元素(主族 元素) (C)週期表中同一橫列的元素,彼此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D)當原子序增加 時,原子的原子量均增加

( C ) 2. 下列哪位化學家依原子量大小順序排列元素週期表,並在表中留下數個空缺,預言這 些空缺是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同時也預測它們的性質?

(A)邁爾(Meyer) (B)紐蘭(Newlands) (C)門得列夫(Mendeleev) (D)莫斯利

(Moseley)

( E ) 3. 殘存於砂土、磚瓦等建材的微量鈾等元素,於衰變後會釋放出一種汙染氣體。此氣體 的量雖甚少,但會出現於不通風的室內空氣中,且其穩定之同位素亦具放射性。它也 是僅次於吸菸而導致肺癌的第二大元兇。試問此汙染氣體,為下列哪一種惰性氣體(

鈍氣、稀有氣體)?

(A)氦 (B)氖 (C)氬 (D)氪 (E)氡 【99.學測】

( C ) 4. 下列關於 84Po(質量數 210)原子及 88Ra(質量數 226)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

(A) Po 和 Ra 兩種原子核中的中子數相差 16

(B) Po 和 Ra 兩種原子核中的質子數相差 16 (C) Po 和 Ra 兩種原子中的電子數相差 4 (D)釙和鐳兩個元素,在自然界都不存在

(E)釙和鐳的放射性都是源自其原子核釋出 X 光 【101.學測】

*( BC ) 5. 門得列夫週期表對化學領域之貢獻有哪些?

(A)預測同位素的存在 (B)歸納出元素之週期性 (C)預測新元素的存在 (D)矯正當 時幾個元素之原子量 (E)預測同分異構物的存在

*( CD ) 6. 下列有關週期表的敘述,何者正確?

(A)現今所使用的週期表共分為八週期 (B)門得列夫所使用的週期表是依元素的原子 序排列所得 (C)一般週期表中具有相同價電子數的元素,稱為同族元素 (D)週期表 中各週期的元素個數未必相等 (E)週期表中第 1 族元素,皆為金屬元素。

二、進階題

( D ) 1. 下列哪一組元素符號依序為硼、鈦、鉻、砷、氪?

(A) [Ba、Ti、Ca、Ar、Cr] (B) [Be、Ni、Cs、Sn、Cr] (C) [Br、Li、Cf、Am、K] 

(D) [B、Ti、Cr、As、Kr] (E) [B、Ni、Cr、As、K] 【97.學測】

( 1. (A)目前週期表以原子序排列,但之前是門得列夫依據原子量歸納而建立;(B) Ti 為過渡元素;(C)同列元素化學性質不相似,同族元素化學性質才相似;

(D)原子序增加,少數元素原子量不增加,如原子量52Te53I。)

( 2. 門得列夫以原子量排列元素,並預測 Ga、Ge 等元素的存在及性質。)

( 3. 找原子序大於 83 的鈍氣 86Rn。)

( 5. (A)預測元素 Ga 及 Ge 的存在;(E)無此預測。)

( 6. (A)共分為七週期;(B)依原子量排列而成;

(E)氫為非金屬元素。)

2-3 課後練習

( 4. (A)Po 與 Ra 之中子數分別為 126 及 138,故相差 12;(B)質子數差 88-84

=4;(D)原子序小於 93 者,一般可存 在於自然界;(E)放射性來自於原子核 放出 α、β 和 γ 射線。)

(23)

元素性質的規律性

學習概念

1. 金屬:

 (1) 具有光澤及延展性的物質,為電、熱的良導體。

例如:金呈黃色為延展性最佳的金屬,銀呈銀白色為導電性最佳的金屬,銅為紅色,鎢 為黑色。

 (2) 導電性隨溫度之增高而降低,若含有雜質也會使其導電性降低。

 (3) 一般而言熔點均較非金屬高,室溫下除汞(熔點-39℃)為液體外,其餘均為固體。銫

(28.4℃)、鎵(29.8℃)的熔點比室溫略高,而鉻(1905℃)、鎢(3370℃)的熔點 很高。

 (4) 金屬發生化學反應時,傾向於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鹼金屬的價數為+1,鹼土金屬 的價數為+2。

 

鈉金屬形成鈉離子並與氯離子化合的示意圖

 (5) 金屬與非金屬反應時傾向於形成高熔點的離子化合物,如金屬氧化物、鹵化物、氫氧化物 等。大部分的金屬氧化物與水作用形成氫氧化物,而使水溶液呈鹼性,與酸作用形成鹽 類和水。

K

2

O

(s)

+H

2

O

()

→ 2 KOH

(aq)

CaO

(s)

+H

2

O

()

→ Ca(OH)

2(aq)

 (6) 可溶於強酸及強鹼的金屬稱為兩性元素,如鋁、鋅…等。

2. 非金屬:

 (1) 導電、導熱性不佳,石墨除外。

 (2) 除了石墨、鑽石外,大部分非金屬的熔點比金屬低。

 (3) 在常溫常壓下鈍氣以單原子分子存在,另有七種非金屬以雙原子分子存在,其中 H

2

、 N

2

、O

2

、F

2

、Cl

2

為氣體,Br

2

為液體,I

2

為揮發性高的固體,其他非金屬元素均為固體

,如碳、硫、磷等。

元素的通性

(南一版 p.66)

1

(24)

 (4) 大部分非金屬與非金屬所形成的分子化合物為氣體或低熔點的固體,例如 SO

2(g)

、CO

2(g)

、HF

(g)

、HCl

(g)

、P

4

O

10(s)

等。

 (5) 大部分的非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後呈酸性,與鹼作用形成鹽類和水。

CO

2(g)

+H

2

O

()

→ H

2

CO

3(aq)

P

4

O

10(s)

+6 H

2

O

()

→ 4 H

3

PO

4(aq)

CO

2(g)

+2 KOH

(aq)

→ K

2

CO

3(aq)

+H

2

O

()

SO

3

+2 NaOH

(aq)

→ Na

2

SO

4(aq)

+H

2

O

()

3. 類金屬(半導體元素):B、Si、Ge、As、Sb、Te、Po、At 八個元素。

 (1) 導電性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的元素。

 (2) 導電性隨溫度之增高而增加,導電性常因含有微量雜質而劇增。例如室溫下高純度的矽及 鍺導電性差,但加入微量的鎵或磷後,其導電度明顯增加。

  範例 元素的分佈位置 ★★★ 《基礎題》

下圖是按元素特性而區分的週期表,許多的類金屬元素因性質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故 可作為半導體電子材料,這些元素在週期表中都分布在何處? 【87.推甄】

(A)乙丙區域之間 (B)丙丁區域之間 (C)丁戊區域之間 (D)戊己區域之間 (E)乙丁區域之 間

[答案] C

[解析]

類金屬元素分布於金屬與非金屬元素的交界地帶。

[類題] x,y 與 z 三種元素在週期表同一週期內。已知 x 的氧化物是酸性的,y 的氧化物是鹼 性的,z 的氧化物是兩性的。則此三種元素原子序大小的順序為何?

(A) y>z>x (B) z>x>y (C) x>z>y (D) y>x>z

█: C 。

(同週期元素氧化物的酸性強度由左而右增加,故原子序為 x>z>y。)

1

(25)

學習概念

1. 同一週期元素失去電子的傾向(即金屬性):

 (1) 同週期元素失去電子的傾向由左至右漸減,接受電子的傾向由左至右漸增。

 (2) 同週期元素的氧化物溶於水若呈鹼性,其鹼性由左至右漸減,若呈酸性則漸增。

 (3) 同週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左而右遞減。(因原子核的正電荷數漸增,對核外同層電子 的吸引力逐漸加大)

2. 同族元素失去電子的傾向:

 (1) 左邊的金屬元素失去電子的傾向由上而下漸增,右邊的非金屬元素得到電子的傾向由上而 下漸減。

 (2) 左邊的金屬元素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由上而下漸強。右邊的非金屬元素氧化物於水呈酸 性,由上而下減弱。

 (3) 同族元素的原子半徑由上而下遞增。(因價電子填入愈外電子層,其距離原子核愈遠)

 註:金屬元素的活性看失去電子的傾向大小,而非金屬元素的活性看得電子的傾向大小。

元素性質的規律

  範例 元素性質的週期律 ★★★★★ 《基礎題》

關於元素的週期性,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週期表中,同一直行的元素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B)週期表中,以右上角附近元素之金屬 性最大,左下角附近元素之金屬性最小 (C)同族元素具有相同的價電子數 (D) VIIA 族元素 的活性由上往下漸增 (E) IA 族元素的活性由上往下漸增

[答案] ACE

[解析]

(B)右上角元素的非金屬性大(鈍氣例外),左下角元素的金屬性大;(D) VIIA 族的活性由上往 下漸減。

[類題] 由上而下排列的同族元素,有關其性質,下列哪些敘述錯誤?

(A)原子序漸大 (B)原子半徑漸大 (C)價電子漸多 (D)金屬性漸大 (E)活性漸大

█: CE 。

((C)原子半徑週期律為:

(E)愈左下方金屬活性愈大,而愈右上方  非金屬(鈍氣除外)活性愈大。)

元素性質的規律性

(南一版 p.72)

2

2

(26)

一、基礎題 (*多重選擇題)

( D ) 1. 下列有關Ⅶ A 族的敘述,何者正確?

(A)極易失去電子形成鈍氣電子組態 (B)化學活性隨著原子序增加而增加 (C)氫氧化 物之酸性隨著原子序增加而增加 (D)半徑隨著原子序增加而增加

( C ) 2. 下列有關元素性質的說法中,何者錯誤?

(A)除氦外的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 8 (B)元素週期表中,IIIB 族到 IIB 族 10 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C) IA 族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D)同一元素的各 種同位素之化學性質相同

( B ) 3. 下表是元素週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A)鹼金族中原子半徑大小順序為>Na> (B)屬類金屬 (C)~元素中,

金屬性最強者為 (D)常溫下為液體之非金屬為 (E)的氧化物呈鹼性

◎ 右圖為甲、乙、丙三種不同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列示意 圖。圖中「●」代表原子核,「 」代表核外電子。

試回答 4.~6.題: 【100.學測】

( E ) 4. 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由甲、乙與丙三種元 素所組成的穩定化合物? 

?酏 Mg(OH)2 ?釕 MgOH ?釢 AlOH 

?釚 Al(OH)2 ?陜 Al(OH)3

( E ) 5. 甲與乙所組成的最穩定化合物,在常溫常壓時,具有下列何種性質? 

?酏良導電性 ?釕酸性 ?釢鹼性 ?釚可溶於汽油 ?陜可溶於酒精

( A ) 6. 僅由丙元素組成的純物質與鹽酸或氧化鈉溶液(濃度約 3 M)反應後,可以分離出的 產物為下列何者? 

?酏氫氣 ?釕氧氣 ?釢氫氧根離子 ?釚一價的丙離子 ?陜二價的丙離子

( C ) 7. 相同週期的元素,當原子序增加時,則下列何項錯誤?

(7. (C)價電子數增加(A 族)。)

(A)金屬性質減少  (B) 非金屬性質增加 (C)價電子數減少 (D)氧化物之酸性增加 ( A ) 8. 下列有關週期表的敘述,何者正確?

(A)目前使用之週期表是依據原子序排列  (B) F、S、Al、Cu 都屬於典型元素

(C)週期表中同一橫列的元素,彼此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D)同一族的元素,當原子 序增加時,原子半徑愈小;同一週期的元素,當原子序增加時,原子半徑愈大

*( BC ) 9. 下列氧化物的水溶液,哪些會呈酸性?

  E (A) K

2

O  (B) SO

3

 (C) CO

2

 (D) Fe

2

O

3

 (E) P

4

O

10

*( BD )10. 相同週期的元素,隨著其原子序增加會有何種變化趨勢?

(A)金屬性增加  (B) 非金屬性增加 (C)形成陽離子的傾向增大 (D)價電子數增加  (E)鹼性增加

2-4 課後練習

( 1. (A)極易獲得 1 個電子,形成鈍氣電子組態;(B)活性隨原子序 增加而減少;(C)氫氧化物之酸性隨原子序增加而減弱。)

( 2. (C) IA 中的氫為非金屬。)

( 3. (A)應為>Na>;(C)應為 K;(D)應為 Br;(E) Al2O3為中性物質。)

( 4. 甲、乙及丙分別為 H、O 及 Al 元素,

故形成的化合物為 Al(OH)3。)

( 5. 甲與乙形成的最穩定化合物為 H2O(水),水可和酒精互溶。)

( 6. 金屬會與鹽酸反應必可生成 H2;2 Al +6 H → 2 Al3++3 H2;2 Al+6 OH-+2 H2O → H2+2 Al(OH)4。)

( 9. 非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大多成酸性,金屬 氧化物溶於水大多成鹼性。)

(10. (A)(B)非金屬性增加。(E)非金屬氧化物、

氫化物、氫氧化物酸性增加。)

(27)

8. 週期表如下圖所示,其中英文字母代表不同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 寫出 Q、M、J、R 之元素符號。

(2) 非金屬性最強之元素為何?(以代號表示)

(3) 第三週其中最容易形成+1 價陽離子的元素為何?(以代號表示)

(4) 導電性最佳的元素為何者?

(5) 鹼土金屬中,形成的氫氧化物鹼性最強者為何?(以代號表示)

(6) 第二列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者為何?(以代號表示)

█:(1) Q 為 Be;M 為 Al;J 為 Br;R 為 Cs;(2) W;(3) F;(4) Ag;(5) S;(6) O

二、進階題

( E ) 1. 下圖為列出第二與第三週期元素的簡略週期表,下列三個敘述分別符合所列出的哪一 個元素?

甲:甲元素的含氧酸為工業上最重要的酸之一。此酸根與鋇離子所形成的鹽類,在水 中的溶解度低,且 X 射線的穿透性也低,廣泛用作胃部檢查的造影劑。

乙:廣泛被用於先進材料中的乙元素,其晶體中摻雜微量不純物可做半導體材料,乙 元素的氧化物可做光纖通信用的玻璃纖維。

丙:汽車排氣中多含有丙元素的氧化物,是都市空氣汙染的原因之一。丙元素與氫氣

所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鹼性。 【90.推甄】

選項→ (A) (B) (C) (D) (E) (F)

甲元素 N N P P S S

乙元素 Si B C B Si C

丙元素 S Si N C N Si

*( AE ) 2. 下列有關週期表中Ⅶ A 族元素的敘述,何者為正確?

(A)價電子數均為 7 個 (B)極易失去電子形成與鈍氣相同的電子數 (C)化學活性隨著 原子序增加而增加 (D)其氧化物之酸性隨著原子序增加而增加 (E)金屬性隨著原子 序增加而增加

( 1. 由甲 BaSO4 甲=S 由乙 SiO2 乙=Si 由丙 NH3 丙=N。)

( 11. (2)非金屬性最強元素為 F。

(3)常溫下是液體之非金屬為 Br2。 (4)導電性最佳是 Ag。

(6)同列半徑由左而右愈小

∴第二列原子半徑最大為 Li。)

( 2. (B)易得電子形成與鈍氣同電子數;(C)原子序增加,鹵素(Ⅶ A)活 性減少;(D)其氧化物酸性隨原子序增加而下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八週 種子的萌發 種子萌發的機制 第九週 種子的萌發 種子萌發的機制 第十週 種子的萌發 種子萌發的機制 第十一週 種子收集 實際收集種子與觀察 第十二週

 當化合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時,則稱為二元化 合物(binary compound)。二元離子化合物的實

(1)針對具有中子研究專長者,具備下列要件之 一:①物理、化學、核工系所博士畢業,具 二年以上中子研究經驗;執行中子散射、繞

具二年以上中子研究經驗;執行中子散 射、繞射以及台澳中子計畫 SIKA 實驗設施 運轉計畫。2.凝態物理系所博士畢業,具良

恩尼格瑪密碼機旋轉盤的工作原理圖,連續按兩次 A 鍵後,電流會流經所有旋轉盤,通 過反射器後分別向反方向流到 G 燈和 C 燈。

特性:高孔率、耐 130C 高壓滅菌,透光性佳,以 RI 值 1.515 之溶液潤濕過 濾膜即可用顯微鏡觀察過濾膜上的粒子。灰分含量 0.002 mg/cm 2 。一般用來

一般答案 子路的志向需要通過武力去實現的,但戰爭必然傷財、害民。而顏回的志向能使天下自然太平,既 不傷財,又不害民,因此較子路優勝。 (2 分) (說明略欠圓足)..

另外,透過表 4-2 的結果可以看出,金融業受訪者最不重視的五項評估準則 因素依序為「C 41 親友推薦我使用網路電子支付」(權重為 0.013)、 「C 44 消費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