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關連性之實證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關連性之實證研究"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 與組織績效關連性之實證研究

黃忠發 連和吉* 張書豪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及防災科技研究所

摘 要

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近幾年來已成為世界 各國熱門討論的議題,且其中涉及構面相當多樣,營建產業號稱地球雕塑師,

但相對的也對其周遭生態環境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本研究以營建產業為研究 調查對象,針對其生態環境企業面之社會責任進行深入探討,並實證其與企業 形象與組織績效之關係,共計回收 192 家有效樣本,並進行敘述統計分析、因 素分析、相關分析及徑路分析等,研究發現:(1) 營建產業對於生態環境企業 社會責任之執行與認同程度仍有許多改善空間。(2) 由階層迴歸與徑路分析得 知,企業形象具有完全中介之效果,顯示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透 過正面的企業形象,確實有助於提升企業組織績效。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生態環境,企業形象,階層迴歸分析,徑路分析。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RPORATE IMAG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ung-Fah Huang Ho-Chi Lien* Shu-Hao Chang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Kaohsiung, Taiwan 807, R.O.C.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rpo-

rate imag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path analysis.

ABSTRA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popular theme for modern enter- pris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cologic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imag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Taiwa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192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sta- 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facto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1) in general, contractors are not interested in ecologic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re is considerable room for improvement; and (2) according to th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d path

*通訊作者:連和吉,e-mail: t1097403106@yahoo.com.tw

Corresponding author: Ho-Chi Lien, e-mail: t1097403106@yahoo.com.tw

(2)

analysis results, corporate image is a mediator between ecological corpo- 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一、前 言

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近幾年已成為世界各國熱門討論的議題,涂秋汝[1]認為企 業在追求利潤之際,亦必須對環境負應盡之義務,而並非 僅以營利來衡量。如今政府部門與民眾,均要求企業需對 社會大眾回饋更多的社會價值與實踐企業道德。從相關策 略與研究結果顯示,企業執行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將 可提升其企業形象並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2-4]。在國 內,天下雜誌於 1989 年開始也對於國內之企業進行企業社 會責任,在歷年之調查中,營建產業之表現並不理想,以 2011 年度挑選出的 50 家執行企業社會責任優良企業為 例,營建產業僅有中鼎工程顧問公司一家入榜[5]。在國外 的相關研究中,Lee 等[6]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是學術界日益 重要的概念。政府機關相關部門正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

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貢獻[7],顯示營建產業之企業社會 責任亦僅在起步階段。

企業社會責任之構面包括社會承諾與社會參與等,在 營建產業中,對於生態與環境方面之責任更應受到重視。

Moodley等[8]認為營建產業被廣泛認為是道德聲譽低落並

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楊冠政[9]指出,營建產業在破壞生 態環境之同時,應對生態環境永續發展做出貢獻,世界各 國逐漸發現環境問題涉及人類的行為,已非環境專家所能 解決,民眾應對環境有正確的認識與行為,方能有效解決 生態環境問題。盧誌銘[10]則認為針對資源與環境而言,

保持或延長資源的生產使用性和資源基礎的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已成為當前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 共存最重要的課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11]指出,臺 灣屬島嶼型國家,對進口能源依存度達 99%以上,如何節 約能源使用、強化資源再生利用、開發新能源,以維持國 家社會之發展,並配合國家政策,推廣低碳公共工程及綠 色能源理念,為將生態保育、永續發展、節能減碳等理念 落實於公共建設,並藉由公共建設相關專業人員教育訓 練,讓工程專業人員將永續發展、節能減碳等概念與技術,

具體落實在公共工程實務上,使國內公共建設與國際潮流 接軌,以開創臺灣綠色新政與永續發展之新紀元。目前國 內外對於營建產業之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研究相當欠缺,而 從生態環境構面切入者更少,故本文擬以此為切入點進行 深入分析。

本研究主要目的,希望藉由問卷之統計分析,以探討 營建產業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中生態環境相關策略之執行與 現況。根據相關研究顯示,企業社會責任可能只是影響企 業績效的因素之一,其間可能有其他因子 (稱為中介變

項,mediator) 會間接影響組織績效[12, 13]。本研究加入 企業形象為中介變項,進而探討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間之關係,並以徑路分析建立並驗證 此實證模型,以做為營建產業推動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 之參考。

二、文獻探討

1. 生態環境面企業社會責任

約 1950 年代開始,企業社會責任之概念即被提出,

Bowen [14]將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企業的義務是追求所

有符合社會價值觀與滿足社會的所有活動」。企業社會責任 就是企業符合現行社會規範、價值和期望的行為,也就是 企業出於自發性的動機與理念,創建出一個更好的社會,

並希望藉此行為對更廣泛的人群與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15, 16]。最為多數研究採用的企業社會責任之定義則為

Carroll [17]所提出,其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為「社會在某既 定時間對組織的期望,包括經濟的、法律的、倫理的及自 發的期望」。

企業社會責任被視為競爭優勢的潛在來源,是對社 會負責的商業行為,是企業生存在一個混亂,競爭和多 變的環境中,一種有效且必要的經營戰略[4, 18]。Berkhout [19]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促進企業利潤和社會發展的重 要因素。林坤宏[20]的研究亦提出企業如能善盡生態環境 企業社會責任,與社區保持良性的互動,則該企業愈有 長期生存下去的優勢並保有永續經營的競爭力。林謙順 [21]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應包括生態環境責任,不做出製造 噪音、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等破壞生態環境與社區不利的 活動。而營建產業應在建築物生命週期過程中 (包含規 劃、生產、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以最節約能源、最 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以建造最低環境負荷情況下,提 供最安全、健康、效率及舒適的居住空間,達到人、建 築與環境共生共榮、永續發展的目標[22, 23]。我國自民 國 85 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並全面推動綠建築政 策,國內營建產業耗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佔全國總 排放量的 28.8% (其中建材生產 9.31%、運輸使用 1.49%、

工地使用 0.2%、住宅使用 11.9%、商業使用 5.94%),舉 凡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地污 染、毒性廢棄物及噪音等,影響生態環境甚鉅,故對生 態環境的保護,已經是全球人民共同面臨的課題,因此 營建產業所衍生的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國推動環保 政策重要施政之重點[24]。

(3)

2. 企業形象

Riordan 等[25]認為企業形象為組織標誌 (signals) 的 基礎,作為判定民眾對於企業組織相關活動的看法。

Walters & Paul [26]指出企業形象為顧客對於企業機構或其 從事活動的主觀看法、感想或印象。Tsai & Yang [27]研究 發現企業形象對組織的吸引力是重要的因素。而 Barich &

Kotler [28]則認為企業形象即為社會大眾心中對於企業的 所有印象。

陳鉦達[29]指出企業形象為消費者從企業提供之產 品、服務或從事有關社會性活動獲得的相關訊息及經驗,

而形成一種主觀的整體態度與印象。洪慈鎂[30]則認為企 業形象為消費者依以往經驗,對某一企業所形成之整體主 觀態度 (情感和認知),因此企業形象可以說是服務品牌的 延伸,進而反映顧客對於企業的信賴感,在民眾心中建立 良好企業形象,相對引起顧客對其商品產生消費興趣,並 為企業增加營收,提高企業利潤與聲望。

3. 組織績效

組織績效是衡量組織達成目標的程度,因此不同的研 究主題,會採取不同的績效指標來進行衡量。Wang 等[31]

指出組織績效是一種用來評價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指標。

Shieh [32]認為組織為了全面的審視自身的績效,宜採用多 元化衡量構面,希冀透過此績效衡量,反應出組織內部策 略與活動存在價值與必要性。涂秋汝[1]認為績效為一種衡 量成果之標準,通常作為評估企業表現及發展性,因此,

組織績效的衡量指標對企業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從相關實證研究中發現,組織績效的衡量方式可分為 主觀與客觀因素兩大類[33, 34]。客觀的方式,是衡量組織 績效最常見且容易使用的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會計或財 務措施。相比之下,主觀方式乃要求經驗豐富的受測者,

對他們的公司與其競爭對手組織績效進行比較。本研究亦 根據 Yeung 等[35]在進行組織績效衡量時,將其衡量指標 分為財務與非財務兩類,並以相對比較法來評估企業營運 表現及未來發展性。

4. 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關係相關研究 (一)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形象之關係

Porter & Kramer [36]指出企業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將 可提高公司的企業形象與聲譽。企業善盡企業社會責 任,對於企業形象必然會產生正面影響,並維持公司 競爭優勢[37]。本研究以企業社會責任中的環境生態 面為主,提出第一個假設如下:

H1: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於企業形象呈 現正向直接影響效果。

(二)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與組織績效之關係

在過去相關研究指出,企業社會責任與組織績效間,

具有正向關係[38, 39]。Ullmann [13]研究結果認為,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間,呈現正向關係。康峰菁 [40]研究指出富有社會責任之企業具有較佳之財務績 效。Orlitzky 等[41]驗證企業社會責任與組織財務績效 間,呈現正向關係。本研究以企業社會責任中的環境 生態面為主,提出第二個假設如下:

H2: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於組織績效呈 現正向直接影響效果。

(三) 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之關係

企業形象為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之一,因此良好的 企業形象,可創造企業競爭優勢[42]。Meehan 等[43]

研究指出企業藉由正面的企業形象,來提升產品銷售 額,進而提升組織績效。而正面的企業形象,對於財 務績效之提升亦有正向的影響[44]。由此可見,企業 形象對組織績效會有正面影響。因此本研究第三個假 設如下:

H3:營建產業企業形象對於組織績效呈現正向直接影 響效果。

(四)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之關係 本研究依據涂秋汝[1]專家訪談結果指出,企業社會責 任應會藉由企業形象來提升組織績效,因此將驗證其 營建產業企業形象中介效果之影響。為驗證中介效 果,本研究採 Baron & Kenny [45]提出之代表性理論,

須具備以下三種情形始成立中介效果:(1) 自變數對 中介變數造成顯著影響;(2) 自變數對依變數造成顯 著影響;(3) 當自變數與中介變數對依變數進行迴歸 分析時,中介變數的影響有達到顯著,並且自變數的 影響呈現不顯著情形下,則具有完全中介效果 (full mediation)。本研究針對營建產業提出第四個假設如 下:

H4:企業形象於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及組織績效間 具有中介效果存在。

三、研究設計與方法

1. 研究問卷設計與變數定義

本研究主要應用統計方法量測臺灣營建產業中之生 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三者間之現況 並探討這三者間之關係,以下將分別說明衡量這三變數之 量表來源及架設建立之依據。問卷來源除根據現有文獻 外,並經過五位工作時間超過 10 年之經理人訪談確認,在 不改變原始題意之下,依照營建產業之特性進行調整,以 符合產業特性之實測。

本研究問卷調查,量測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與企 業形象之衡量方式,係採用李克特 (Likert) 六點尺度評 量的方式,請受測者加以衡量,該問題於個人對於所屬 公司之了解,勾選最接近實際的情形,選項分別為「完 全不是這樣」、「大部分不是這樣」、「有點不是這樣」、

(4)

「有點是這樣」、「大部分是這樣」、「完全是這樣」依序給 予 1~6 分。本研究在組織績效之衡量構面,根據作者過去 與業者接觸及多年研究之經驗,多數臺灣業者不願在問卷 中呈現其客觀之財務指標,即使是分等級的勾選式問法,

大約只有 20~30%回覆率,故本研究乃採取有諸多研究前 例的主觀量測方式[46, 47],請受測者與其同等級的競爭對 手比較其績效,基本上在業界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因常 參與競標等原因,與上下游業者及同業間往來互動頻繁,

故多可了解自己公司在同業間的競爭力,請受測者以主觀 的方式填答,以同業比較法為量測績效表現程度,其項目 涵括財務與非財務之指標,採用李克特 (Likert) 六點尺度 評量的方式,勾選之選項分別為「落後同業很多」、「低於 同業平均」、「略低同業平均」、「略高同業平均」、「高於同 業平均」、「領先同業很多」依序給予 1~6 分。

本研究探討構面衡量題項資料來源:(1) 生態環境企 業社會責任:參考涂秋汝[1]、Holmes [48]與 Abbott &

Monsen [49]研究問卷加以修改,彙整衡量題項共 22 題。

(2) 企業形象:根據 Walters [50]、Aaker & Keller [51]與 鍾欣蘭[52]研究問卷加以修改,彙整衡量題項共 13 題。

(3) 組織績效:根據 Yeung 等人[35]研究問卷加以修改,

彙整衡量題項共 10 題。

2. 調查對象與抽樣方法

本研究母體為臺灣營建產業,受限於研究經費及欲提 升回收率,本研究藉由工地主任班之上課場合發放,因同 一公司內員工間易相互影響及干擾,故採匿名但須填答公 司名稱之調查方式,回收問卷後,刪除來自同公司及填答 不完整之樣本,力求一公司一代表性樣本。填答問卷者至 少需有三年營建產業實務經驗,故對業界具一定程度之瞭 解;另因受測者須對公司之現況進行評量,故也剔除任職 時間不到一年之樣本。本研究共發出 502 份問卷,地理範 圍涵蓋臺灣北、中、南三大主要都會區,共得到有效樣本 192份,此也代表 192 家受測公司。

3. 資料分析方法

依據本研究目的與所調查之數據資料,利用 SPSS 統 計套裝軟體,將回收問卷資料進行分析探討,本研究資料 分析主要運用統計方法有:因素分析 (factor analysis)、相 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階層迴歸分析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與徑路分析 (path analysis) 等,進行本 研究模型之驗證。

四、研究分析與討論

1. 樣本屬性敘述性統計

本研究受測樣本所屬公司之類型,主要以營造業佔大 多數 (76.5%),其次為建築設計與監造公司 (12.4%),最後 則為建設公司 (11.1%),而受測者於目前所屬之公司職階

以主管階層佔 52.5%,其次為內部員工佔 47.5%。研究樣 本公司資本額在伍仟萬元以下者佔 43.4%、伍仟萬至壹億 元佔 21.7%、壹億元以上佔 34.9%。

2. 問卷構面資料分析

(一)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構面

如表一所示,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整體平均得分 為 3.98,標準差為 1.035,顯示受測樣本認為,目前 所屬公司對於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之施行現況界 於「有點是這樣」與「大部分是這樣」之間。題項 中以「本公司會妥善規劃開挖土方之運用,並以達 到挖填平衡為原則」的施行程度最好 (平均得分為

4.72)。由於本研究採六尺度量表,故又可將量表區

分為傾向同意 (包括挑選極為同意、同意及有點同意 三者) 或不同意之兩邊,傾向執行此項目之公司比例 高達 90.5%。而較差的題項是「本公司於工地現場均 設置污染檢測專責人員,以因應日益嚴苛的污染防 制標準」與「本公司積極與研究單位合作、研發環 保之工法或再生材料」 (平均分數為 3.15 與 3.29),

傾向執行此項目之公司比例為 39.6%與 47.9%,其表 現有待加強。在題項「本公司在降低污染源排放所 做的努力,有明顯的成果」、「本公司會設計/使用雨 水貯留供水系統,並將雨水資源再利用」、「本公司 於適當環境下會規劃或採用太陽能等替代能源之設 計與相關設備」、「本公司認同「京都議定書」中,

限制二氧化碳之排放,以減緩全球溫室效應的主張」

與「本公司會在施工現場設置污水處理之設備,將 受污染之廢水加以淨化後排放」等傾向執行此項目 之公司比例,不到受測樣本之六成,而題項「本公 司於工地現場均設置污染檢測專責人員,以因應日 益嚴苛的污染防制標準」、「本公司積極與研究單位 合作、研發環保之工法或再生材料」等傾向執行此 項目之公司比例,僅達受測樣本之四成左右,由上 述分析結果顯示,受測者所屬公司對於生態環境企 業社會責任的施行觀念與動力較為缺乏,此現象顯 示營建產業對於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之觀念與認 同程度仍有待提升。

(二) 企業形象構面

如表二所示,企業形象構面各題項中以「本公司是具 有專業性的」的表現最佳 (平均得分 5.03),其次以「本 公司是可以被信賴的」表現僅以些微差距居次 (平均 分數為 4.92)。而「本公司具有高度知名度」 (平均分 數為 3.74) 與「本公司熱心參與或贊助社會公益活動」

表現最差 (平均分數為 3.76)。其統計結果顯示,絕大 多數受測者對於公司專業形象以及獲得客戶信賴,是 相當具有自信的,但對於公司知名度較不具信心,此 部分可能與臺灣營建產業家數眾多,產業集中度低有 關。

(5)

表一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構面敘述性統計分析

排序 題 目 平均數 標準差 傾向執行

此項目之 公司比例

構面之

平均數 構面之 標準差 1 本公司會妥善規劃開挖土方之運用,並以達到挖填平衡為原則。 4.72 1.09 90.5

2 本公司確保工地現場空氣污染防制設備的正常運作,以減少空氣污

染的排放 (如:防塵屏、清洗措施、灑水噴霧等)。 4.59 1.17 83.7 3 本公司極力朝向減少施工廢棄物產生的目標。 4.49 1.20 82.4 4 本公司與工地現場會節約能源,提倡資源回收,以降低資源浪費。 4.43 1.21 82.7 5 本公司會要求合作廠商共同加強環保意識,並遵守環保法規。 4.40 1.29 78.1 6 本公司會在建築物開口率適當的情況下,儘可能使用自然採光。 4.28 1.29 77.0 7 本公司在選擇/使用施工材料時 (如室內裝修材料),會儘可能採用合

乎人體健康之材料。 4.24 1.34 75.8

8 本公司在設計/施工時會儘量保有綠地、多用植栽。 4.21 1.27 78.6 9 本公司在設計/施工時會儘量維護原有之生態環境。 4.20 1.29 77.8 10 本公司之工地現場的人員,肩負節約能源能、降低污染的重責大任。 4.10 1.42 73.3 11 本公司會在建築基地外使用透水型舖面,以達到基地保水之目的。 4.09 1.34 72.9 12 本公司會持續控制並改善污染程度,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4.06 1.35 71.2 13 本公司會設計/使用省水器材 (如:省水馬桶等),以降低水資源的消

耗。 3.90 1.48 62.6

14 本公司會主動採用符合環保之工法或再生材料。 3.84 1.42 62.4 15 本公司對防治污染設備之更新與升級,均符合環保法規。 3.78 1.41 61.8 16 本公司會在施工現場設置污水處理之設備,將受污染之廢水加以淨

化後排放。 3.74 1.51 59.8

17 本公司認同「京都議定書」中,限制二氧化碳之排放,以減緩全球

溫室效應的主張。 3.72 1.55 59.0

18 本公司於適當環境下會規劃或採用太陽能等替代能源之設計與相關

設備。 3.60 1.45 53.7

19 本公司會設計/使用雨水貯留供水系統,並將雨水資源再利用。 3.54 1.52 52.2 20 本公司在降低污染源排放所做的努力,有明顯的成果。 3.52 1.45 53.7 21 本公司積極與研究單位合作、研發環保之工法或再生材料。 3.29 1.55 47.9 22 本公司於工地現場均設置污染檢測專責人員,以因應日益嚴苛的污

染防制標準。 3.15 1.57 39.6

3.98 1.035

表二 企業形象構面敘述性統計分析

排序 題 目 平均數 標準差 構面之

平均數 構面之 標準差

1 本公司是具有專業性的。 5.03 0.88

2 本公司是可以被信賴的。 4.92 1.02

3 本公司對於顧客與業主具有專業與信賴的吸引力。 4.80 1.03

4 本公司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良好。 4.79 0.88

5 本公司能夠提供令人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4.75 0.93

6 本公司重視顧客與業主之權益。 4.71 1.07

7 本公司能夠提供完善的服務內容 (如:售後服務、施工協調等)。 4.70 1.12 8 本公司具有良好的硬體設備 (如:辦公室、銷售或接待場所等)。 4.61 1.18 9 本公司具有顧客與業主反映意見的管道。 4.45 1.15 10 本公司的工地場所擺設相當整潔舒適。 4.44 1.11

11 本公司在業界具有良好口碑。 4.31 1.06

12 本公司熱心參與或贊助社會公益活動。 3.76 1.34

13 本公司具有高度知名度。 3.74 1.40

4.54 0.840

(6)

表三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量表刪題後因素分析

因素 (負荷量) 題 目

珍惜資源 防治污染

本公司會主動採用符合環保之工法或再生材料。 0.785 0.369

本公司在設計/施工時會盡量保有綠地、多用植栽。 0.766 0.401

本公司會在建築基地外使用透水型舖面,以達到基地保水之目的。 0.747 0.362 本公司於適當環境下會規劃或採用太陽能等替代能源之設計與相關設備。 0.746 0.331 本公司會設計/使用雨水貯留供水系統,並將雨水資源再利用。 0.730 0.180 本公司在選擇/使用施工材料時 (如室內裝修),會盡可能採用合乎人體健康之材料。 0.728 0.403

本公司極力朝向減少施工廢棄物產生的目標。 0.715 0.311

本公司會在建築物開口率適當的情況下,盡可能使用自然採光。 0.673 0.206 本公司會設計/使用省水器材 (如:省水馬桶等),以降低水資源的消耗。 0.668 0.185

本公司在降低污染源排放所做的努力,有明顯的成果。 0.305 0.888

本公司對防治污染設備之更新與升級,均符合環保法規。 0.413 0.823

本公司於工地現場均設置污染檢測專責人員,以因應日益嚴苛的污染防制標準。 0.251 0.822

特徵值 5.116 3.047

解釋變異量 42.63 25.39

累積解釋變異量 42.63 68.02

因素分析摘要

KMO = 0.930;Bartlett 球形檢定顯著性 0.000

表四 相關分析

Pearson相關 (1) (2) (3) (4)

(1) 珍惜資源 1 - - -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

(2) 防治污染 0.642** 1 - -

(3) 企業形象 0.609** 0.587** 1 -

(4) 組織績效 0.505** 0.413** 0.657** 1

* p < 0.05, ** p < 0.01

3.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研究 構面因素分析

依據因素分析的分析標準,將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 構面逐一刪減最終結果呈現如表三,共刪減 10 題 (題號分 別為 1、2、4、5、9、10、12、16、17、21)。刪題後因素 分析之 KMO 值為 0.930 (> 0.5) 且 Bartlett 球形檢定達顯著 (p < 0.01),表示其適合進行因素分析。本研究將生態環境 企業社會責任構面共抽取兩個因素,累積解釋變異量達

68.02%,進一步將其各因素命名為「珍惜資源」與「防治

污染」,其各構面 (因素) 信度 Cronbach’s α 皆達 0.7 以上,

表示其構面信度良好。

依據因素分析的分析標準,將企業形象之構面逐一 刪減,共計刪減 4 題。刪題後因素分析其 KMO 值為 0.780 (> 0.5) 且 Bartlett 球形檢定達顯著 (p < 0.01),表示其適合 進行因素分析。企業形象構面之因素分析結果僅萃取一個 因素,累積解釋變異量良好達 53.34%,構面信度 Cronbach’s α 達 0.858 (> 0.7),表示其構面信度良好。

依據因素分析的分析標準,將組織績效之構面逐一刪 減,共計刪減 3 題。刪題後因素分析其 KMO 值為 0.863 (>

0.5) 且 Bartlett 球形檢定達顯著 (p < 0.01),表示其適合進 行因素分析。組織績效構面之因素分析結果僅萃取一個因 素,累積解釋變異量良好達 57.30%。構面信度 Cronbach’s α 值達 0.901 (> 0.7),表示其構面信度良好。

4.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研究 構面相關分析

本研究以 Pearson 相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檢測 理論模型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構面、企業形象構面與 組織績效構面所有變數間之相關程度,並且事先將各研究 構面及變項皆以題項加總計算其個別平均數,以便後續進 行相關性分析。從表四各變項之相關分析表得知,研究構 面所包含的因素彼此之間,皆達顯著水準且呈現中度正向 相關。

就企業形象構面與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構面下之 因素「珍惜資源」 (r = 0.609,p < 0.01) 與「防治污染」

(7)

表五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之迴歸分析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組織績效 組織績效 企業形象

模式一 模式二

依變項

自變項 標準化 β 係數 標準化 β 係數 標準化 β 係數 標準化 β 係數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 0.534** 0.659** 0.534** 0.138

企業形象 - - - 0.590**

R2 0.285 0.434 0.285 0.476

Adj – R2 0.281 0.430 0.281 0.469

F 68.648** 133.272** 68.648** 77.079**

結果摘要

DW 1.992 1.520 2.010

* p < 0.05, ** p < 0.01

(r = 0.587,p < 0.01) 達中度正相關。而組織績效構面與企 業形象構面之相關係數,具有顯著正相關,其相關係數為

0.657。另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構面下之「珍惜資源」與

「防治污染」因素分別與組織績效構面之相關係數,具有 顯著正相關,其相關係數分別為 0.505 及 0.413,且構面彼 此間均具有正向相關。

5. 中介效果驗證分析

前面之討論已經將這些變數之關係進行兩兩間之探 討,但除兩兩間之連結外,其間仍有可能有比較深層的互 動,例如中介效果。中介效果是指自變數透過中介變數來 影響依變數的效果,而此效果是透過另一變數達到影響,

則此變數即為中介變數。本研究推論營建產業企業形象可 能在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及組織績效間具有中介效果,

故本節參照上述 Baron & Kenny [45]之方法,以階層迴歸 方式驗證中介效果,探討企業形象於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 任及組織績效中,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表五顯示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 效三種迴歸分析模型,模型一係驗證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 任構面與組織績效是否達顯著,模型二係驗證生態環境企 業社會責任及企業形象是否達顯著,模型三之模式一與模 型一相同,而模型三之模式二將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及 企業形象同時置入對組織績效之迴歸模型中,以驗證企業 形象是否具有中介效果。首先由模型一可知迴歸模型成立 (F = 68.648,p < 0.01),顯示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組織 績效傾向具有解釋力,其調整後之解釋力 (Adj – R2) 為 0.281,可解釋依變項 (組織績效) 28.1%之變異量,其生態 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構面達顯著 (β = 0.534,p < 0.01);再來 由模型二可知迴歸模型成立 (F = 133.272,p < 0.01),顯示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具有解釋力,其調整後 之解釋力 (Adj – R2) 為 0.430,可解釋依變項 (企業形象)

43.0%之變異量,其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構面達顯著

(β = 0.659,p < 0.01)。

* p < 0.05, ** p < 0.01 圖1 徑路分析圖

最後由模型三之模式二可知迴歸模型成立 (F = 77.079,p < 0.01),顯示引進企業形象時,對於生態環境企 業社會責任及組織績效傾向具有解釋力,其調整後之解釋 力 (Adj – R2) 為 0.469,且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 β 係數降 低 (由 0.534 下降至 0.138) 由顯著效果轉變為不顯著,企 業形象中介變項亦達顯著 (β = 0.590,p < 0.01)。由上述分 析結果顯示,其分析結果完全符合 Baron & Kenny [45]驗 證中介之三項條件,故表示企業形象對生態環境企業社會 責任及組織績效間存在完全中介效果。

本研究依據文獻回顧與理論為基礎,採用階層迴歸分 析統計方法,探討營建產業生態環境社會責任下之所有細 部構面因素與企業形象,分別對於組織績效影響的程度。

分析結果得知,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下之所有 細部構面因素與企業形象,均對組織績效具有顯著影響。

由中介驗證分析結果顯示 H4:「營建產業企業形象於生態 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及組織績效間具有中介效果存在」成立。

6. 徑路分析

經由相關分析確認各研究構面間之相關程度後,本研 究採用徑路分析,藉此統計方法,探討本研究模型構面間,

因果關係和徑路係數 (標準化係數) 值之結果,如圖 1。本 研究以兩階段之迴歸模型,再次確認營建產業的生態環境

(8)

表六 研究假設確立結果

編號 假 設 內 容 驗證情形 H1 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於企業形象呈現正向直接影響效果。 成立 H2 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於組織績效呈現正向直接影響效果。 不成立

H3 營建產業企業形象對於組織績效呈現正向直接影響效果。 成立

H4 營建產業企業形象於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及組織績效間具有中介效果存在。 成立

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影響程度與彼此間之 因果關係,並檢驗理論模型與假設是否成立。本研究模型 之第一部分為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構面間之 互動關係,其依變項為企業形象,自變項為生態環境企業 社會責任。第二部份為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形象 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依變項為組織績效,自變項為生態環 境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形象。

第一部份分析結果顯示,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企 業形象 (β = 0.659,p < 0.01) 模式之 R2為 0.430,顯示營 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於企業形象具有直接顯著 影響效果,此驗證本研究所提出之 H1 成立。再驗證第二 部份分析結果得知,此模式之 R2為 0.389,其中僅企業形 象 (β = 0.590,p < 0.01) 對組織績效之路徑達顯著水準,

證明營建產業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具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但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組織績效並無顯著影響,此部 分驗證模型中的 H2 不成立而 H3 成立。分析結果發現,即 使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未直接對組織績效造成影響,但 卻可透過企業形象間接影響組織績效,其影響效果為 0.389 ( = 0.659 × 0.590),顯見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組織績效 仍有重大影響。

本研究理論模型透過徑路分析發現,營建產業企業形 象對組織績效,具有直接顯著影響效果;而營建產業生態 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具有直接顯著影響效果;

且亦證實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可透過企業形 象來影響組織績效,故研究理論模型中,顯示有三條顯著 路徑:(1)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2) 企業形 象→組織績效;(3)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

組織績效。研究假設確立結果如表六。

五、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發現受測者所屬公司,對於生態環境企業社會 責任的施行觀念與動力較為缺乏,顯示我國營建產業對於 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之執行與認同程度仍有不足。另研 究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受測者對於公司專業形象以及獲得 客戶信賴,是相當具有自信的。

由相關分析結果發現,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企業 形象與組織績效間三者彼此具有顯著正向關係,顯示之間 相互之關連性密不可分,也表示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

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績效之提升具有正向影響。

根據階層迴歸與徑路分析結果驗證,營建產業生態環 境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具有直接顯著影響效果,且 企業形象對組織績效,具有直接顯著影響效果,研究結果 亦證實營建產業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可透過企業形象 來影響組織績效。本實證研究亦發現營建產業企業形象,

於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及組織績效間,具有完全中介效 果存在,說明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可經由企業形象,達 到提升組織績效之效果。

企業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乃是目前全球化之趨勢,對企 業而言,盡社會責任難免會增加成本而令其多有疑慮或裹 足不前,但其長期之成效若是正面,則將有助於鼓勵企業 盡社會責任,在營建產業這方面之實證研究相當匱乏,而 在各類產業中,營建產業消耗地球資源相當龐大,對環境 與生態衝擊相當重,本承受較大之社會壓力且應被期許承 擔更大的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故營建產業若能投入更 多的企業資源,強化其對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責任之貢獻,

將有助於企業形象之再造,進而增加其獲利。希望能藉此 研究發現,加快營建產業更積極投入與強化生態環境企業 社會責任之腳步,讓企業在為地球生態環境盡一番心力之 餘,亦可為企業本身創造更多利益。

誌 謝

感謝國科會 (NSC100-2221-E-151-050) 對本研究計 畫的經費補助和支持,並感謝匿名填問卷者的寶貴意見,

以及我們研究團隊長期的支持,特別是對陳信源、黃雯琪 在統計分析上的協助。

參考文獻

1. 涂秋汝,「定期海運業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組織 績效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 系碩士班,臺南 (2007)。

2. Morf, D. A., Schumacher, M. G., and Vitell, S. J., “A Survey of Ethics Officers in Large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20, No. 3, pp. 265-271 (1999).

3. Perrini, F., Pogutz, S., and Tencati,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Italy: State of the Art,” Journal of Busi-

(9)

ness Strategies, Vol. 23, No. 1, pp. 65-91 (2006).

4. Loosemore, M. and Phua, F., Responsible Corporate Strat- egy in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Doing the Right Thing? Taylor and Francis, Abingdon, England (2010).

5. 天下企業公民,「2011 Top 50 企業公民」,天下雜誌,

第 478 期,第 252-260 頁 (2011)。

6. Lee, E. M., Park, S. Y., Rapert, M. I., and Newman, C. L.,

“Does perceived consumer fit matter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su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65, No. 11, pp. 1558-1564 (2012).

7. Liu, A. M. M., Fellows, R., and Tuuli, M. M., “The Role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 Values in Promo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Towards a Conceptual Model and a Research Agend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Vol.

29, No. 2, pp. 173-183 (2011).

8. Moodley, K., Smith, N. J., and Preece, C. N., “Stakeholder Matrix for Ethical Relationships in the Construction In- dustr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Vol.

26, No. 6, pp. 625-632 (2008).

9. 楊冠政,「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 學刊,創刊號,第 1-12 頁 (2002)。

10. 盧誌銘,永續發展概說-永續國土發展講座彙編,行 政院經建會,臺北 (1998)。

11.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建設之永續思維與作 法:從綠色內涵到節能減碳,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臺北 (2011)。

12. McWilliams, A. and Siegel, D., “Corporate Social Re- sponsibility: A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6, No. 1, pp. 117-127 (2001).

13. Ullmann, A. A., “Data in Search of a Theor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ocial Perform- ance, Social Disclos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U.S. Fir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10, No. 3, pp. 540-557 (1985).

14. Bowen, H. R.,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 Harper and Brothers, New York (1953).

15. Sethi, S. P.,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 anc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17, No. 3, pp. 58-64 (1975).

16. 陳宜民和鍾道詮,「醫師的社會責任養成教育之我 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二十一期,第 30-35 頁 (2002)。

17. Carroll, A. B.,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4, No. 4, pp. 497-505 (1979).

18. Frederick, W. C., “Creatures, Corporations, Communities, Chaos, Complexity: A Naturological View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ole,” Business and society, Vol. 37, No. 4, pp.

358-389 (1998).

19. Berkhout, T., “Corporate Gain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 sibility Can be the Strategic Engine for Long-Term Corporate Profits and Responsible Social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Journal, Vol. 31, No.1, pp.15-18 (2005).

20. 林坤宏,「高雄市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碩 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 (2004)。

21. 林謙順,「營運績效與顧客價值及社會責任關係評估之 研究-以臺灣電力公司火力發電廠為例」,碩士論文,義 守大學管理研究所,高雄 (2007)。

22. Murray, M. and Dainty,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 bility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Taylor and Francis, Abing- don, England (2008).

23. Fewings, P., Ethics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Taylor and Francis, Abingdon, England (2008).

24.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築設計技術彙編,內政部建 築研究所,臺北 (2000)。

25. Riordan, C. M., Gatewood, R. D., and Bill, J. B., “Corpo- rate Image: Employee Rea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16, No. 4, pp. 401-412 (1997).

26. Walters, C. G. and Paul, G. W., Consumer Behavior: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Richard D. Irwin Inc., New York (1970).

27. Tsai, W. C. and Yang, W. F., “Does Image Matter to Different Job Applicants? The Influences of Corporate Image and Applica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Organ- izational Attrac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 tion and Assessment, Vol. 18, No. 1, pp. 48-63 (2010).

28. Barich, H. and Kotler, P.,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Image Manage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 32, No. 2, pp. 94-104 (1991).

29. 陳鉦達,「企業形象、服務補救期望與補救後滿意度 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 研究所,臺北 (2002)。

30 洪慈鎂,「顧客與金融產業之企業形象、關係行銷,對 信任度、滿意度與後續使用意願的影響」,碩士論文,

東吳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臺北 (2003)。

31. Wang, I. M., Shieh, C. J., and Wang, F. J.,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 ance,”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Vol. 36, No. 8, pp.

1011-1022 (2008).

32. Shieh, C. J., “Effect of Corporate Compensation Design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Vol. 36, No. 6, pp. 827-840 (2008).

33. Richard, P. J., Devinney, T. M., Yip, G. S., and Johnson, G.,

(10)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owards Meth- odological Best Practi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35, No. 3, pp. 718-804 (2009).

34. Paauwe, J., HRM and Performance: Achieving Long-Term Viabi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4).

35. Yeung, A. K. O., Brockbank, J. W., and Ulrich, D. O.,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nd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Vol. 5, pp. 59-81 (1991).

36. Porter, M. E. and Kramer, M. R., “Strategy and Society:

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84, No. 12, pp. 78-92 (2006).

37. Zairi, M. and Peters, J., “The Impact of Social Respon- sibility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Vol. 17, No. 4, pp. 174-178 (2002).

38. Drumwright, M. E., “Company Advertising with a Social Dimension: The Role of Noneconomic Criteria,”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60, No. 4, pp. 71-87 (1996).

39. Handelman, J. M. and Arnold, S. J., “The Role of Mar- keting Actions with a Social Dimension: Appeals to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63, No. 3, pp. 33-48 (1999).

40. 康峰菁,「企業社會責任、財務績效與盈餘管理之國際 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合作經濟學所,

臺北 (2002)。

41. Orlitzky, M., Schmidt, F. L., and Rynes, S. L., “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Organization Studies, Vol. 24, No. 3, pp. 403-441 (2003).

42. Roberts, P. W. and Dowling, G. R.,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Sustained Superior Financial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3, No. 12, pp. 1077-1093 (2002).

43. Meehan, J., Meehan, K., and Richards,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3C-SR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Vol. 33, No. 5-6, pp. 386- 398 (2006).

44. Eberl, M. and Schwaiger, M., “Corporate Reputation:

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9, No. 7-8, pp. 838- 854 (2005).

45. Baron, R. M. and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1, No.

6, pp.1173-1182 (1986).

46. Wall, T. D., Michie, J., Patterson, M., Wood, S. J., Sheehan, M., Clegg, C. W., and West, M., “On the Valid- ity of Subjective Measures of Company Perform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 Vol. 57, No. 1, pp. 95-118 (2004).

47. Guthrie, J. P., “High-involvement Work Practices, Turn- over,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New Zealand,”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44, No. 1, pp.

180-190 (2001).

48. Holmes, S. L., “Adapting Corporate Structure for Social Responsivenes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21, No. 1, pp. 47-54 (1978).

49. Abbott, W. F. and Monsen, R. J., “On the Measure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lf-Reported Disclo- sures as a Method of Measuring Corporate Social Involve- 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2, No. 3, pp.501-515 (1979).

50. Walters, C. G. and Paul, G. W., Consumer Behavior: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Richard D. Irwin Inc., New York (1978).

51. Aaker, D. A. and Keller, K. L., “Consumer Evaluations of Brand Extens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4, No. 2, pp. 27-41 (1990).

52. 鍾欣蘭,「服務品質、企業形象與顧客滿意度之關聯性 研究-以臺灣銀行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統 計學研究所,臺南 (2008)。

2012年 04 月 25 日 收稿 2012年 05 月 03 日 初審 2012年 06 月 01 日 複審 2012年 06 月 04 日 接受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換言之,必須先能有效分析企業推動 CSR 概念的「利益」為 何,以及若不推動 CSR 的潛在「風險」為何,將能有效誘發 企業發展 CST

第四條 本部為辦理創業研習課程,得安排實體及數位課程,提供創 業者學習經營、財務、行銷等相關創業知識,必要時得安排企業

Inside the black box: 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13), 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National Results (Taiwan), 2014/1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transparency.org/gcb2013/country/?country=taiwan

Financial Reporting),及英國研究企業管治財務範 疇的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又稱「坎特伯里委員

一、工業革命與19世紀社會背景 二、工業革命對設計環境的影響 三、平面設計的新形式與新媒材

Key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brand image, product attributes, purchase inten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SEM)... 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