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二十世紀初期以來超現實主義用它那不合邏輯、反叛的、衝動的、神秘的、

冥想的種種特質給當時還處於合理時代的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尤其是它 那強烈的空間視覺效果更是深深地影響到研究生對於超現實主義的憧憬與愛 戀。也是令我興趣濃濃地想要對它做更進一步的瞭解與探究之一股強大的驅動 力。二十世紀中葉以後超現實主義雖然漸漸式微,但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許 多設計品項上的表現形式與手法還是有超現實主義的影子,由此可見它的重要 性。

處於一個多維空間的世界裡,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不只是一幅具有長度與 寬度的圖像,而是具有深度的空間環境,而且週遭有形、無形、靜態、動態的 物體不論它是有生命或無生命都或多或少影響到我們的視覺判斷,站立於地面 上,我們可以環顧前、後、左、右、上、下各個層面 360 度的不同空間,強烈 的視覺空間效果從四面八方向我們包圍環繞。

大多數的物體在轉動時,所展現出不同的面貌形狀,要從單一的角度看見 物體的每一個面向的形態,那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不能憑藉物體在某一固定 角度的形狀,來臆測此物體整體的形象。例如遠距離中所見的一個圓形,不一 定就是球體,有可能是圓錐體或圓柱體,也可能是具有圓形底部、頂部或側面 的物體 (王無邪 1983 頁 8)。

若要充分地了解一個立體的形象及它所處的空間上的變化,必須從不同的

角度與距離來檢視,這樣我們就可以將不同的印象,在腦海中組成此立體形象

之完整的空間概念,立體形態在通過多方面的觀察及進一步的整合,它的空間

(2)

概念方能成立。

平面的圖像表現在平面的媒材上,似乎很難滿足觀者的眼睛,所以在 2D 的 媒材上,若能以具有 3D 效果的立體圖形在畫面構成上去表現三度的空間感,那 就會令人有震撼的力量。而各種立體圖形,如球體、立方體、圓柱體、方錐體、

圓錐體及不規則立體形態在空間上多樣的表現運用,有很多甚至是意想不到的

視覺效果,如此結合各式立體形態與其在空間上之對應位置關係,便能達到令

人滿足又有深度的畫面震撼效果。

(3)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以往創作研究中,較偏向於超現實表現手法本身的特性進行分類,對於超 現實手法的空間視覺效果之探討較缺乏,本論文主要研究目的在進一步探討超 現實表現手法於平面媒材設計繪畫上所發揮出的空間視覺效果,希望能提供設 計師或相關從業人員在構思設計圖像表現之空間視覺效果時的重要參考。

超現實表現手法於設計繪畫上空間效果的應用,不論是 1.比例尺寸放大縮 小、2.空間置換、3.物理性質改變、4.表面材質替換、5.相異體的融合、6.無生物 之活化、7.生物物質化、8.肢體解剖重組、9.重疊交錯的意象等多種方式 (張申 溥 2002 頁 32- 51),希望透過文獻探討對超現實主義種種表現手法有更清楚的 認識並將它應用在各種設計與教學上。

基於上述理由研究是必經的階段,在不斷的探討及嘗試中,對於空間意義 有一點領悟,而最重要的並非在研究的意義,而是去探索並與生活結合才會有 意義。並將個人探究後的心得具體的在創作作品中呈現,日後可供相關設計從 業人員於創意發想或表現方式上作參考。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的範圍主要是以西洋繪畫、設計繪畫、攝影、空間等與超現實相關的 表現意象為範疇。

二、時間界定起於十五、十六世紀的超現實主義繪畫先驅波希(Heironymus Bosch 約 1450-1516)至二十世紀受超現實主義繪畫影響的藝術家或設計家之作品。

三、空間一詞的意義涵蓋有多種範疇,一是指造形藝術上所佔的「物理空間」

如:雕刻、工藝品上塊狀的立體空間,另一是指繪畫上幻影的「心理空間」

如:繪畫、攝影、平面設計,亦即在平面上表現出的空間深度感 (楊朝明 2001 頁 9),時間也算是空間的一環,只不過它是動態的空間。

四、本研究因蒐集到的資料範圍有限,所以僅就相關理論、學說、圖像作品作

為研究的主要對象,其他偏向於文學或哲學的領域非本研究所要探討的重

點及方向。

(5)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進行,根據研究動機、目的,找尋相關文獻論述,偏 重質化研究的相關資料,第一階段先有研究動機與目的,再確立研究主題與擬 定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第二階段為超現實主義相關文獻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探 討與分析,第三階段是超現實表現手法在空間視覺效果上之探討與分析,第四 階段是創作過程解析,第五階段是結論與建議。研究流程列圖如下:

研究動機與目的

確立研究主題

擬定研究範圍與限制

文獻資料收集與整理

創作過程解析 超現實表現手法空間

視覺效果探討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文獻探討與分析

創作技法

創作理念 創作形式

空間效果問卷調查 意向參考

一 階 段

二 階

三 階

段 第四階段第

五 階 段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超現實主義:

本研究中使用的「超現實主義」名詞,是指出現在一次及二次世界大戰期 間的藝術思潮,即在達達主義的影響下,開始於文學革新運動,繼而在視覺藝 術上大放異彩,並演變為二十世紀傳播最廣、爭議最多的重要美學藝術風潮,

就是一般藝術史所習慣專稱之「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二、表現手法:

根據《東方國語辭典》上之解釋為:(1)手段、技巧,(2)文學上的表現方 法 (東方出版社編輯委員 1986 頁 554)。例如超現實主義者常用的自動性記述 法、現成物體、黏貼法、磨擦法、謄印法等各種技法,便是一種較偏向技巧的 表現方法。在一幅畫中除了決定運用何種畫材、技法來表現外,影響一幅畫的 視覺效果或風格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採用何種表現手法;如前面所解釋"表現手 法"是一種手段、表現方法,乃是創作者為達到某一種特殊效果,選擇最適當的 表現對象,然後在構圖上運用物體間相關的位置、大小、形狀、色彩、光影等 要素所做出的結果。

三、平面設計:

早在一八三四年 William Dunlap 在他的著作就已提到”design”這個名詞,

廣義的設計包括視覺藝術如繪畫、雕刻、版畫、建築,狹義的是指描繪。Dunlap 也為圖案 graphic 一詞作了解釋,指印刷文字的造形及用於印刷中的圖案刻版 工作。西方的設計活動雖很早開始進行,但一直到一九五○年耶魯大學才有平 面設計學系的創立(賴建都 2002 頁 84)。現今一般書籍上稱 「Graphic Design」

為印刷設計或圖案設計,其意思是在二次元的畫面上,利用圖像或文字等視覺

性的符號(Symbol),來達到「告知」或「溝通」的目的,所以舉凡海報設計(Poster

(7)

7

Design)、傳單設計(Leaflet Design)、說明書設計(Catalogue Design)、DM 設計(Direct Mail Design)、報紙廣告設計(Newspaper AD. Design)、雜誌廣 告設計(Magazine AD. Design)等平面媒體的設計皆屬之。

四、設計繪畫:

廣義而言,凡屬於應用美術領域或與繪畫有關的創作,都可以稱為設計繪 畫。設計繪畫屬於實用美術重視實用目的,與商業活動及大眾生活關係密切,

如插畫、海報、漫畫、廣告設計、電腦繪圖等設計性的創作皆是,相對於純繪 畫,設計繪畫明顯的受到限制(蔡明勳 2002 頁 8)。設計繪畫在平面媒體的應用 項目上與上述的平面設計有些相似,差別在於設計繪畫的繪畫成份佔有重要性 的地位,但平面設計不一定有繪畫的成份存在。

五、視覺空間:

在此指平面空間,即如何在 2D 畫面上將平面的物體表現出三度空間效果的 方法,可運用美的原理原則中各種形式,如漸變(graduation)、律動(rhythm)、

對比(contrast)、比例(proportion),或是運用形狀(shape)、尺寸(size)、體

積(volume)、深度 (depth)、相對位置 (relative position)等所表現出來的

三度空間感 (徐春江 1999 頁 5-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使用木工機器、手提電動工具及手工具,將 選用的實木材依據競賽規定的尺寸大小自行在家

參觀藝術家工作室,各組自行設計問題,加上藝術家帶領彩繪 地景藝術的經驗。發現學習效果比在教室更好。當然,出發前 在教室的引導合作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理解 感受

日本侵略中國的背景、抗日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一、建議教節:4 節(以一節 40

動畫設計師常需利用電腦來繪製 3D 圖形,當他覺得螢幕上所呈現的影... 大部分的組織及個人都必須經由

Flash 動畫與視訊產生互動,例如加上字幕、音 效…等,也能以 ActionScript 來控制視訊的播放 效果,甚至藉由 ActionScript

„ „ 利用電腦來安排與整合多種媒體,可產生 利用電腦來 更多樣化的作品。如某一段背景配樂在影 片中的哪個時間點開始播放、新聞播報中 子母畫面的相對位置、文字字幕出現在畫

對照加拿大學人麥基概括的東南亞大都市地區 Desakota 區的特徵,中國 20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